透视BBC纪录片《中式学校》
发布时间:2015-09-01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张茜
导读: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播出后,引发了关于中英教育的激烈探讨。 不过,在众人热议孰是孰非之时,我们不能忽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只是一档“电视节目”。带着这样的视角切入,也许会看到很多不一样的内容。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以下简称“BBC”)的系列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以下简称《中式学校》)播出后,引起中英两国对各自教育制度的热议与反思乃至批判。 各方展开论战时,都会以片中的情境或者人物的言行作为出发点或论据。但在热火朝天的讨论背后,很多人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这部纪录片并非一个教育项目,而是“电视节目”。 《中式学校》是一部三集的系列纪录片,BBC邀请了5名中国教师去英国博航特中学的“试验班”教授4周课程,然后将中式和英式教学成果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评比,并将过程摄制下来。 是否付费拍摄引争议 中国青年报记者发现,《英国侨报》曾在2014年为该BBC项目公开“招募”教师。《英国侨报》2014年12月24日在其新浪官方微博上发出“招聘”启示,称“BBC电视台正在筹划制作一部名为《The School that Turned Chinese》 的三集大型系列纪录片,拟订于BBC第二频道播出”。 该启示还明确列出了“招募”的要求和待遇:“我们现寻找在中国有初中或高中学校教学经验的中国教师,来到英国优秀的公立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教学工作。我们将从中国聘请数名教师,另外还会在英国招聘其他两个职位:替补教师职位和体育教师职位”。“在拍摄期间,替补教师会被支付薪酬、安排住宿并且报销差旅费”。另外,“体育教师的职位并不需要全职工作,工资将按比例支付,所需差旅费可以报销”。 据了解,《英国侨报》是英国五大华文媒体之一。 BBC这个项目是否给予了5名中国教师一定的报酬呢?片中数学老师邹海连所在的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说:“这肯定不是义务的,我感觉应该不是。”而BBC对此问题未予回应。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常江曾撰文质疑该片的纪实性。对于纪录片是否应该向被拍摄对象付费的问题,常江表示,从纪实伦理上讲,“当然不应该付费,因为一旦拍摄者与被拍摄者有了类似于购买或者雇用的关系,那么被拍摄者在镜头前的状态一定会受到影响”。 常江认为,该片不是“以客观冷峻的手段对社会现实予以精确呈现”的纪录片,而是一部“预设立场”的真人秀,从节目的创意和表现,再到具体的拍摄与剪辑方式,都符合典型的电视真人秀的形态特点。 不过,片中的科学老师杨君则撰文表示,大家所看到的,都是真实再现,没有人刻意将镜头放在心上。绝不是演戏,更没有台词。 根据BBC的“设定”,中式“试验班”比正常的英国班在人数上多出至少一倍,在校学习时间也几乎多出一倍。摄制组选择中国“比较典型和传统”的教学模式,5名教师分别教授数学、科学、英语、普通话和体育课,并在教学4周之后进行中英教法成绩评比。最终,中式“试验班”在全部科目评比中获胜。 关于片中对中国“传统”教学方式的把握,《中式学校》的学术顾问阚茜认为,BBC之所以要做这个项目,是因为中国上海的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两连冠,而英国学生排名很差。他们希望探究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看是否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而中国现在推崇并推行的“先进教育方式”大多是从西方借鉴来的,英国人再借鉴回去没有任何意义。 阚茜认为,“这5位中国老师的教学方法没有反映出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她表示,英国教育界了解中国的教育改革,很多中国学校正在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填鸭式方法慢慢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片中解说词专门说明了他们是为了此项试验才坚持用了典型的中国教育方式”。 师生背景差距大 比较元素漏洞多 负责从文化和教育的角度给BBC提出建议的阚茜,也在选材和解说词上提出修改意见。她所在的英国开放大学(The Open University UK)是本片的合作方之一。 她对于这个项目的定位是:“说到底,这是一个电视节目。” 在成为英国开放大学的汉语教研室主任之前,阚茜曾在剑桥大学东亚研究学院任教11年。她和她的同事没有参与试验设计,也没有最终编辑权。她认为,从学术的角度讲,这个项目“存在的漏洞不少”。 “一个月的时间,不可能真正测出哪种教育是最有效的。另外,脱离一个国家文化、政治、社会的背景,把一种方法搬到另外一个国家,是行不通的。硬推,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她说。 阚茜举例,片中用试验班50个学生的成绩和博航特中学九年级其余的学生比较,首先人数不具有可比性。另外,进入试验班和没进入试验班的学生的平时成绩数据“也根本没有”。 不仅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具有可比性,中国的学校和英国的博航特中学也不具有可比性。数学老师邹海连在第一集中感叹,没想到英国学生的水平和自己的学生“有一大段距离”。 参加节目录制的英语老师李爱云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数学老师邹海连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这两所学校都是当地名校,都在中国教育部认定的具有推荐高考保送生资格的16所外国语学校行列里,其学生都是千挑万选的优秀生。 而在英国《每日电讯报》所做的《2014:100所最好的中学——根据GCSE成绩》的排行榜上,博航特中学榜上无名。GCSE是英国中学毕业生普遍参加的中等教育水平证书测试。 英国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阚茜说私立学校的水平远远高于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中又分为精英中学(selective school)和综合中学(comprehensive school)。 对涉外教学很有研究的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表示,精英学校一般优于综合学校,因为综合中学在招生时没有选拔过程,强调满足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利。根据《每日电讯报》2014年的排名,博航特中学在200所综合中学中位列第20名。 阚茜和夏谷鸣坦承,在这个项目出现之前,他们并不知道博航特中学。 “如果这5位老师去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曾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奥利弗·克莱默说。伊顿公学是英国私立学校的翘楚,奥利弗·克莱默说,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有50%来自私立中学,而全英只有约6.5%的学生在私立中学上课。 “不能指责中国的老师为什么没有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阚茜说,“因为老师就是要来做试验,所以一开始就告诉他们要用传统的方式来教学。” 这是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 阚茜认为,一个节目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说明这个节目是值得做的,也是很成功的。 阚茜表示,《中式学校》项目预想的效果是,引发教育界和关心教育的人士来讨论英国的中小学可以从中国的中小学学到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此片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确实,在BBC的合作方英国开放大学的留言版上,名为《英国的学校可以从中国教育中学到什么》的论坛收到了42页的评论。开放大学是英国乃至欧洲范围内学生人数最多的综合性大学。 对于“设定场景的纪录片”的风格,英国私立学校LVS校长伊恩·穆林斯在中国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中英教育沙龙上说:“在我看来,这更像一个真人秀节目多于一个教学试验纪录片。”对此,阚茜则表示,作为一个电视节目,肯定要考虑到观众是否感兴趣,能否坚持从头看到尾。开始她们曾建议能不能不用竞争的方式,而是单纯看两方的教育体制能否从对方那里学到什么,“但是制片人觉得从这个角度切入不太容易抓到观众”。 节目之外,阚茜特别想对中国老师和博航特学校的勇气“点赞”。“用英文在一所陌生的外国中学教一个月的课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老师们勇于接受这个挑战。” “博航特学校也很勇敢,他们知道做这个实验是很有风险的事情,校长和学校会面对很多社会上的舆论和批评,但他们没有顾忌,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让他们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另一种文化和教育方法的好机会。” 但她希望观众不要把这个试验当作学术研究来分析,“它只不过想让两个国家的学生和教师,见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得到一些启发”。 “做一个严谨的科学试验,要把不定因素降到最低,才能测出有效的结果。这个片子的结果能不能说明问题,有很多的疑问。”阚茜说。 文/张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式教育,大醇小疵
中式教育墙里开花墙外香?日前,BBC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赚足了眼球。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Bohunt公立学校试行中式教育,9年级,学生年龄13-14岁,50人大班,时间4周。期末考试这个班(英式小班教育的其他学生)的数学、中文与科学成绩依次为67.74(54.84)、46.88(36.46)与58.33(50),赢得了比赛。
太讽刺了吧。被许多国人骂惨、欲除之而后快的“应试教育”,居然落入洋人的法眼?英国官方确实对中式教育有浓厚兴趣。2014年,英国教育大臣尼克·吉布说:“我希望看到全英学校采取全班教学方式,尤其是在数学和科学科目上。”在他看来,这种模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上海学校15岁学生的数学水平领先英国同龄学生3年。
必须说明,上述中式教育/英式教育的两分法未必很确切。英国教育系统是二元化的。一种是收费的私立中学。大部分是寄宿制,学生每隔几周才能回家一次。以培养精英为己任,对纪律与课业的要求非常之高,绝不亚于中国的公立中学。通往精英之路没有坦途,除了要把基础学科学好,还要具备贵族的气质与素质,什么戏剧、音乐、艺术与体育等,总得精通几样。私立学校只招收了全英7%的学生,但包揽了牛津剑桥每年入学人数的一半。英式私立教育是有圈有放,圈放结合,一味圈养的中式教育未必有优势。
一种是免费的公立中学,按照学区招生,下午三点半就放学。施行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进度选择班级,并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而老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这听起来像是孔子的“因材施教”,但其实和放羊差不多,对资质好、自制力与进取心强的学生来说可能求之不得,但对资质平凡、自制力与进取心一般的学生来说混混也就过去了。前者是极少数,后者才是大多数。中式教育是圈养,并不幻想未成年人有成年人一样的自制力,比英式公立教育对人性的理解要深刻多了。
一流名校的入学机会是非常稀缺的,是英式私立中学唱主角、公立中学跑龙套的二元化体系好,还是中式公立中学几乎一统天下、让所有人有更均等机会的准一元化体系好?大家可见仁见智。但相对于英式公立教育而言,中式教育显然成本更低、对时间与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及教育效果更好,也给贫寒子弟提供了更多的一流名校入学及社会阶层上升机会。
有必要具体阐释一下中式教育的内核,并理解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其一,自制的意义。研究显示,除了智力因素之外,可预测一个人在学业或事业上能走多远的只有自控。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Roy Baumeister在《意志力》中认为,亚裔只占美国人口的4%,但却包揽了斯坦福、哥伦比亚与康奈尔等一流名校的25%,并在职场上比美国人平均多挣25%的薪水,原因不在于亚裔更聪明,而在于强调自控的中式教育优胜于强调自尊的美式教育。
例如,精英职业如医生、物理学家与会计师等,通常有一定的智商门槛。对白人来说,这个门槛是110。但对华裔来说,获得与白人同样工作的智商只需要103。更强的自控力可以有效代偿智力之不足。
其二,重复训练的意义。一些人认为启发式教育好,重要的是理解而不是记忆,中式教育是填鸭。问题在于人的记忆是呈指数衰减的,当时启发了理解了不及时巩固,时间过了也趋于零。中式教育强调及时反馈,以检验知识是否掌握与巩固了;进行高强度重复训练,抬升记忆曲线的尾端并使之平缓化,这恰恰是把握了学习任何系统知识的普遍规律。
如果中式教育丢了这种“填鸭式”,那就丢了根本。其实,这种方式与启发式教育是内在兼容的:在更好理解基础上进行高强度重复训练,效果更佳;长期记忆亦有助于加深理解,基础扎实,才能举一反三,才能纵横驰骋。加入启发式是中式教育可优化的地方之一。
其三,学生的资质、自制力与进取心大致呈钟形正态分布,中式教育全班教学模式,以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安排教学进度,这是合适的。但差生需要补课才能跟上进度,优等生则吃不饱,不利于培养精英。可在学科基础课程上保持这种模式,在高阶课程上按个人接受能力选择班级,就像大学必修的大课与选修的小课那样。这是中式教育可优化的地方之二。
其四,在2014年美国GRE考试中,中国数学能力在所有国家中名列第一,但在分析性写作中却不尽如人意,有人归咎于中式教育忽视甚至压制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与其说是教育方式的问题,还不如说是教育内容的问题。中国中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时,把引用名人名言及正着说、反着说视为论证,根本没有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证据与推理确立有效论证。
中式教育是中性的放大器,可以放大强化错误/正确的内容。在教育内容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中式教育可优化的地方之三。
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中式教育在中国能保留多久值得怀疑。对中式教育且行且珍惜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