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4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法教学论文选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18 11:57: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硬笔书法教学的实效性
张家港市港区小学 王林忠


    【摘要】现在毛笔书法由于种种原因恐很难普及,而硬笔书法却是简便易行,见效快,十分便于大规模开展教学。那么,硬笔书法的运笔技法是怎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具体的学书方法有哪些,我们又应如何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提高其教学实效呢?
    【关键词】硬笔书法    运笔技法    学书方法    激发兴趣    提高实效
郭沫若同志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可见写字教学意义之重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具有初步的欣赏能力是现代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现在毛笔书法由于种种原因恐很难普及,而硬笔书法却是简便易行,见效快,十分便于大规模开展教学。那么,硬笔书法的运笔技法是怎样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具体的学书方法有哪些,我们又应如何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提高其教学实效呢?下面我就个人几年来执教高年级的情况谈一些真切体会,希望能对他人有所启示。

    一、正确的运笔技法
    赵松雪云:“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可见掌握好笔法是学好书法的坚实一步。就硬笔的笔法而言,是指如何通过笔尖的运行来写出完美的笔画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运笔方法,才能进一步学会经营结构,才会写出规范漂亮的硬笔书法来。
    1. 运指与运腕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相比,指与腕移动的幅度要小得多,但也须要运指与运腕。运指与运腕是指在书写时执笔的手指与手腕随着笔画的变化作前后左右的运动。字大,则移动的幅度就大些;反之则小。如在书写时只运指而不运腕,写出的笔画僵直而缺少弹性,只有指腕配合才能写出流畅富有变化的线条。
    2. 提按结合
    提笔与按笔不仅在毛笔的运笔中非常讲究,而且在硬笔的运笔中也不可轻视。提与按是硬笔运笔的基本动作。因为提笔与按笔的运用可以写出粗细、快慢、轻重、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在书写中只按不提,笔画呆板、笨拙;只提不按,则笔画轻软无力,缺少个性。所以在书写时要提按结合,写出坚实有力,活泼而富有变化的线条,是写好硬笔书法的重要一环。
    3. 笔笔做到起行收
    每一个笔画的书写都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过程。起笔就是笔尖与纸面接触时,也叫下笔。在起笔时,首先要弄清是轻落笔还是重落笔。如点画、捺画的起笔就是轻落笔;横画、竖画的起笔就是重落笔。行笔就是起笔后,通过手腕与手指的运动,使笔尖在纸上按笔画的方向运行的过程。书写时要注意运行过程中要有提与按、转与折的变化,做到胸中有数,变化自然。收笔就是笔画写到位后把笔收住。要根据笔画特点提收与按收。如撇与钩画要提收;横与点画要按收。在书写时要看好分清笔画的特点,哪里提,哪里按,行笔要流畅,过渡要自然,做到胸有成竹。做到准确起笔,轻松行笔,果断收笔,写出完美流畅的线条来。

    二、科学的学书方法
  明确了正确的学书之路之后,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方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这既是正确学书之路的开端,又是正确学书方法中的根本点,必须坚信不疑,坚定不移。
  摹帖和临帖各有优点,效果各异。姜夔《续书谱》中说:“临书易失占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其中的“笔意”即指笔法、笔势及线条意趣。“临”的方法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写。只要仔细地临,便容易掌握笔法笔意.从而把范本的精髓学到手。“摹”的方法,就是用薄纸蒙在帖上,直接地描画。所以字形基本上不会走样,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结构。但摹书看不清笔法,“易失笔意”,虽然间架不错.但没有笔法,字就僵化。所以,初学者可以临摹并用,相互补充。
  2.每天定量
  事实证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练习量跟不上,就谈不上进步;当然盲目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一定的量才能达到的一定的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
    3. 先点画,后结构,再章法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也就是以基本点画为基础的艺术。基本点画不好,整字或整篇的艺术性就无从谈起。由于钢笔尖性硬,在线条变化上相对简单得多,故钢笔书法学习在结构上花的时间多,而在用笔、点画上相对较少。但这并不是说点画用笔不重要,相反,它是钢笔书法的基本功,只有在点画书写的基本功扎实之后,才可能去把握结构。在结构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整幅字的章法就容易把握了。
    4. 注重观察
    要想写好字,就必须对字的笔画、形体进行观察,对字的结构进行分析、比较、记忆。因此,写字教学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写字从感觉途径上说是视觉艺术。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拟(临摹)之者贵似。”古今书法家大都提倡练字先练眼力。所以在指导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写字前,把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仔细加以观察、分析。鉴于小学生感知具有无意性,注意力不够稳定,要引导学生看清字形。让学生仔细观察所要写的字,使这个字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印象,有个完整的轮廓。然后引导学生对字的各个部件进行分析,防止学生写错笔画。此外,还要让学生记住每一笔在格子中的位置,写出来的字就比较规范匀称了。
    5. 精讲多练
    书法教学的内容是书写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技能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书法教学必须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
    精讲多练,讲是关键。因为书法技能训练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使学生明白练习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和必须注意的问题,克服练习中的盲目性。精讲要求语言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讲述概念明确,有针对性;重点突出,难点讲透。“讲”是“练”的前提,“练”是“讲”的深化,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善练的关键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生要根据讲述的目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写字执笔和运笔方法等;并有计划进行个别辅导,甚至“手把手”地纠正学生的练习动作,发现典型问题,可立即提出来,进行讲解、演示,及时纠正;也可以留到最后在全面检查学生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小结,指出优缺点,提出改进要求。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将正确的写法和错误的写法加以对比,让学生在比较中揣摩体会写字要领,还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互较互学,互相检查并纠正书写错误。把书写的要领变成一些口诀或儿歌,便于学生记忆。
    6. 讲究比较
    要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关键是坚持认真练写。比较是认真练习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是学生在写字的时候能反复比较、反复琢磨,那么写字的水平一定会日益提高。有比较才有鉴别,书法学习中光靠观察较难给予好与坏的评价,采用同字、同体、同字异体、同笔画异笔的比较教学,可以让学生一清二处地领悟到其中的道理,较好地收到习字效果。
     
    三、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爱好是做好事情的动力。”写字课该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书写兴趣,把学生机械被动的练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训练呢?下面,我把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展现出来,供大家参考。
     1、利用唱儿歌、讲故事的方法激趣
     儿歌通俗易懂,学生在吟诵、歌唱的同时,也牢记了靠说教很难达到的写字姿势、书写规则等方面的要求。如“眼睛距桌面一尺,指尖距笔尖一寸,胸部距桌边一拳,一尺、一拳、一寸记在心。”因为它朗朗上口,易读易记,所以对学生正确理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无论对汉字笔画、结构的感知理解,还是在书写能力训练中,儿歌诵读都可以当作一种有效的手段。听故事对学生来讲是最感兴趣的。古今书法家、名人都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如东晋王羲之“吃墨汁”、“写经换鹅”的故事,宋米芾“抱砚跳河”的故事等等。在书法教学中穿插一些书法家、名家的小故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习字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他们认识写字的价值和调整好练字的心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名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练字的信心,也可以培养他们锲而不舍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2、利用多媒体激趣
    受学生观察事物的限制,他们对写字的细微动作往往不太注意,心理上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写字,这时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乏味的写字课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就会感到学习很快乐,兴趣盎然。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动态效果,使范字的每一个都在屏幕上“活”起来,并通过各种笔画的巧妙组合,使那些单调、枯燥的汉字,在学生的脑海中变成了一幅幅鲜活有趣的、动静结合的画面,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掌握汉字的笔画特征、结构特点、书写规律。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
    3、赏识、鼓励法激趣
    如今的孩子做事往往是“三分钟热度”,缺乏恒心、毅力。刚开始还有些新鲜感,但练书法是一件极其枯燥乏味的是,久而久之就会感到“腻”,他们就会半途而废。而采用赏识激励机制则会较好地改善这种状况。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位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到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利用班级、校园的一些墙报等,把一些好的作品张贴让师生欣赏,此时无声胜有声,学习硬笔书法的一股强劲动力,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活动、比赛激趣
    开展富有社会意义的书法观摩、表演活动。如春节、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或重大纪念日来临之时,带优秀学生去一些展览馆观看展览,校内进行系列的书法比赛、作品展示、义卖等活动。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对学校也扩大了积极的影响,可谓一举多得。
    5、评议表彰法激趣
    学生的好奇、自尊心强,我们可以有意引进竞争意识,创设竞争情景,激发习字兴趣。互评互议也能创设很好的竞争气息。每节课,我都要让学生对别人的作业进行评头品足:“这件作品好!好在……”“这件作品我觉得不太好,因为……”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增强了学生间的交流,提升了他们对作品的审美认识,丰富了他们的阅历。
学校还要定时对表现突出的“小书法家”和指导老师进行评比表彰,激发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在书法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各种趣味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硬笔书法的兴趣,为课堂增添情趣,活跃气氛,使书法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通过硬笔书法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了解艺术对生活、社会等各领域的美化作用,加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审美愿望和创作动力,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培养了大批接班人。从小打好写字基础,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完成各学科的书面作业,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1:59:23 | 只看该作者

    浅议青少年书法教学形式
  • 王学峰

    书法作为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也是中小学教学的必修课之一。但是,传统的书法教学程序,只是流行着“薄子一发,学生一拓,老师一划”三部曲,或是重复语文课上的汉字笔画组合法。同学们会感到单调、乏味。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观点出发,这种单一的传统授课形式就应进行合理的改进。笔者作为一名书法专职教师,结合教学进行了以下几种不同形式的尝试,以求抛砖引玉。

    一、起点要高,重视基础
    (1)、教学中对刚入班未经过毛笔字书写正规训练的学生,一改直接先学笔画的传统,而是进行站立悬腕正确执笔训练,先用笔锋画几十条细而又长的水平横线,再画几十条细长的垂竖线;接着以一点为圆心,按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从内到外(或从外向内)画螺纹圈线;接着再画左斜、右斜平行线。要求中锋行笔,起收笔都必须藏锋。因为这六步训练方法分别包含了横、竖、撇、捺的行笔动作,加之要求学生必须以腕带笔运行,所以经过一周强化练习,并配以书法欣赏课,学生刚开始也感觉比较容易,兴趣极高地便能灵活运腕行笔了。然后练基本笔画的起收提运和一些独体字的间架结构,同时也进行识字教学。
    (2)从大字入手,一开始便教幼儿写10公分直径以上的大字,这样做无论用笔、结字学生们容易学,能在练习笔画中充分体会起笔、运笔、收笔的全过程,使学生们放开胆量。教师家长也容易指导。
    (3)让学生学习笔画一开始就抛开传统的描红,仿影等。诱导学生学会读帖,要六看(看字形、看结构、看比例、看笔画、看笔势、看笔法),然后直接临帖,在临帖过程中要求突出两个准(结构准、笔画准),培养其对帖的观察、分析、摹仿能力。
    二、立体教学,因材施教
    我们分班分层,变大课为小课,变统一辅导为逐个辅导,变单一书体为多种书体。在同一教室里,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青少年书法应以楷书为主,楷书又以唐楷为佳(能与所学课程结合起来),楷书基本过关以后,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与爱好,选学行、魏、隶、篆等。选好碑帖后,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书写多种书体的能力,下手示范,手把手传授用笔方法,使学生通过教师的手感,体会到运笔的快慢节奏,提、按、顿、挫。通过老师的讲解,掌握字体的结构变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与此同时,要让学生尽量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展示自己,表现自己。
    三、软硬兼施,相辅相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钢笔字以用途广,速度快,省时省事等优势,在众方方面面代替毛笔,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学好毛笔字的同时开设硬笔,促使青少年的作业写得整洁、美观,得到家长和各学科老师的欢迎与表扬,反过来激发与鼓励了学生更努力的学习写字。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四、开展活动,丰富教学
    结合课堂教学,可以安排适当的书法活动。如:组织班、校的书法比赛和展览。同学之间同龄人的书法习作,便于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提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古迹、碑林、书法展览,开阔眼界,陶冶书法性灵。春节上街义写春联,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艺术只有在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正规书法大赛,如能获得好评或奖励,对学生学好书法将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五、家校合一,勤辅多励
    由于青少年学习书法多是业余时间(即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即使在校学生书法课也是每周最多两节,学习时间间隔较长,然而书法学习要靠持之以恒的练习,平时作业也就是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这样就决定了平时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因此,首先教师应注重家庭作业的认真评改,并在教室显著位置贴上作业评比“小红花”表,就会使学生家庭作业明显好转。其次,家长应配合教师工作。经常召开家长会或个别谈心,让家长为孩子正确引导,树立信心,勤于鼓励,多加支持。因为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是靠平时的积累与养成。一点一滴的培养得来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注重平时养成,在课堂上教的是一种做法,在课外实际做的又是另一种习惯,教养不一。这是较普遍而且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现象和问题。所以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多沟通多交流,为了一种共同愿望勤辅导、多鼓励。
    六、媒体教学,提高效果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书法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作为一门学科,书法教学略显单调和枯燥,恰当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写字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兴趣,能使书写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因此,及时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应该成为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一个方面。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0:02 | 只看该作者

    谈书法教学中对儿童创造性的培养
  • 来源: 艺术家缘   发布者: 苏建明

   在书法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个现象:一个学生,十分听话用功,你让他写颜体,他绝不会去看欧帖,临的字也不错,功夫也有一点,然而一旦把帖一合,给他一个内容让他创作,那他就不知所措;反之,还有一些学生,好像训练并不怎么用功,平时不专注一帖,什么字都看,碰到感兴趣的也会学上几笔,你让他运用所学进行创作,对书法进行改装等等,都会让人满意。然而比赛一下临帖功夫,却又不如前者。假如我们用传统的教学目光来打量他们,恐怕要褒扬前者而指责后者。那么两者谁更具有书法能力呢?答案不言自明。

    由此,我们可以说,所谓书法能力,并不能单纯地指会不会运笔,简架结构掌握得如何,功力如何,知不知道王羲之、颜真卿等等。它必须是广义的、它更指儿童对于书法的一种特有的敏感、颖悟、理解、吸收以及融会、运用等等。
    那么,如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呢?有人可能会说:儿童刚习书法,讲什么创造性,让他们老老实实地临习一两种碑帖就够可以了。然而我却持相反的态度。创造是不分年龄的,小孩在会爬的时候也可以让大人扶着走两步嘛!中国的书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人的本性就在于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更何况具有旺盛的创造能量的儿童?他们是一会儿也不肯安静的。淘气实际上意味着其创造性能量的表露。有句古话叫做:“桑木扁担自小育”,创造的习惯也必须从小开始培养,很难相信一只自小圈养在笼子里的老虎一放到山林就会成为真正的“百兽之王”。
    一、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
    儿童有时会提出一连串问题,虽然天真,然而正表明他对碑帖揣摩后而有所思考,对书法表现出一定的敏感,这对创造性思考来说是绝对必要的。教师应该鼓励,并和他一起研究解答。有个科学家曾说过:“明白了问题所在,就等于完成了研究工作的一半。”在教学时,对于学生的提问,不能只满足于讲给他们听懂,而是要启发他们在某些方面提出疑问,不停留在表面的理解。
    譬如针对儿童在习隶书时老忘记写雁尾这一现象,教学时强调写隶书雁尾是其主要特征。教师首先是启发儿童回答:“雁尾像什么?”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如:像水起伏,像绸带飘,像人舞蹈,像大雁的尾巴……在激起他们兴趣后,他们便问:“隶书中为什么有雁尾而正楷却没有?它是从哪儿来的?”教师就从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的角度的启发,学生去寻找答案。这样,由于让儿童发现了新的疑问并努力解决了它,所以,儿童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要重视儿童的疑问,并耐心地给予回答。此外,在促其思考的基础上,给予某些启示,这可以说是培养创造性的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直观力
    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观能力,是创造性思考的支柱。儿童的思考特别是创造性的思考,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当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观力,因此能够积极地进行类推和类比活动。他们不像大人那样受自身已有的各种知识的约束,因为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联想。有的教师为了给儿童较多的书法知识,除了教他们一些临摹的种种方法外,还向儿童灌输许许多多的规矩:书写前要“预想字型之大小”:“一,如千里阵云”,“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步位”等等,这样就要求儿童花费较大的力气消化记忆,从而大大地压抑了儿童的创造性思考。
   创造性的思考是新鲜、自由的气氛中培养而成的。对于那些直接从儿童心里冒出来的离奇古怪的违反理论的想法,不能指责,相反应该鼓励,并和他们一起去尝试。这样也就让他们学会把书法当作一门艺术科学来研究,避免了安安逸逸静等水到渠成的传统思想的感染。
    三、给予创造的喜悦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作一些“模仿“试验,求得感性的认识,努力把直观的想法变成现实的、具体的东西,从而获得创造的快感。儿童本身就适于创造。儿童的想象力和直观能力是足以使大人为之惊叹的。
    有一个儿童,她在练腻了正楷后,一个人尝试写了好几个“荷”字。最后她拿出了这样一件作品:在40*70厘米的生宣上就写了一个“荷”字。仿佛一朵盛开的荷花,用水墨法写出,把“日”变成荷叶,其它几笔也就成了“荷梗”了。她不懂得“亦书亦画”,但她把自己所学的国画技法跟书法柔合在一起了。有位学者认为:“创造就是二个以上的东西的组合。”这个儿童的作品应该说是一个创造。教师对她的努力立即表示了赞许,更使她感到创造的喜悦。
    要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思考,就应该尽量充实他们周围的条件,创造一个使他们能够伸展手脚、充分活动的环境。譬如创作孟浩然的《春晓》时,教师不是给予现成的作品作参考,而是给予一张《春晓诗意图》和用各种书体拼成诗句的一幅字〈〈春晓〉〉,并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而且无任何创作规定。
    在教学中要启发儿童的创造愿望,使他们产生更为丰富的想象力。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使儿童亲自体会到创造的愉快感。这样,既使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增强了信心,又可以使他们亲身认识、体验其用途、好处和创造的快感。教师对于他们的创造应表示惊讶、提出疑问、指出缺点、给予启示和建议等等。千万不能无视,禁锢他们亲手做的东西,更不能说坏话或损坏他们的东西。因为这样做会使儿童失去创造的愉快,打消他们积极创造的情绪,甚至否定了儿童的创造能力。



4#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0:47 | 只看该作者

    少儿书法教学成功的关键
  • 汪成林
    书法教学是一个过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构成了书法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教什么”,“怎么教”,“什么人教”,“教什么人”,他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这些基本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书法教学系统。书法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

    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书法教师的主导作用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能力。从事少儿书法教学,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以书写汉字为基础,并且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教师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学和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如中国文字的起源、构造、文字书写规律、结构特征等。教师必须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理论,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书法理论知识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书过程中知其所以然。教师更须要具备较高的书写技能。少儿学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实践性很强。教师在教学中熟练笔法,写出优美的字时,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摹仿。“润物细无声”,对少儿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书写技能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书写水平进步的快慢和提高。教师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常识。少儿书法教学更需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点、不同学书阶段,应给予不同对待、不同教法,最大限度调动少儿学书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体精神。教师明确了自身从事少儿书法教学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后,就会自觉地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要求自己。教学过程中就能凸现书法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是教师的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教师为主导,并不是指教师的权威而言,而是指教师的责任而言。亦即是说,如果教学过程不理想,主要应是教师的责任。”①
    少儿书法教学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创造精神,就必须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把学生引进门。学生是主体,如何学,学什么,应该让学生自己多动眼、动脑、动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方法是主要的。少儿书法教学,帮助学生引好路,掌握方法,这就是教师的责任。岳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小学书法教育应在教学实践中摸索、积累、提升,一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创作能力;一方面总结教学规律,指导教学实践,与时俱进。

    其次,制定教学内容的科学灵活性。
   “特别是在书法教学这种特殊领域中,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教学积累,缺乏教学法,使学生往往难以胜任某些即使在其他学科而言极为简单的课题。因此教师本身的主观努力与方法运用就更重要了。”②
    岳西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少儿书法教学一开始也是沿用清代流传至今的惯例,以“颜”、“柳”楷书作品为范本,从事少儿书法教学。这两大家个性特点极为强烈的楷书作品都有各自的美,但也都有一些难学之处。尤其是少儿学“颜”易庸肿松散,学“柳”怕僵硬死板,这样的教学收效甚微。教师难能可贵之处,恐怕也就在于:既按照《写字教学指导纲要》完成教学任务,逐步夯实少儿学书走向艺术层面的基础教育,同时又十分自然和谐地将有较好基础具有一定资质潜力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引导到较高的艺术教育。因材施教,这是一个教学原则,在少儿书法教学显得尤为突出。就他们制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范本而言,也是有可鉴之处的。欧阳询楷字的端庄严正以启蒙,辅之褚遂良楷字的温雅灵动、《张黑女》的古朴秀美。在一部分人“浮出水面”后,再辅之王羲之《兰亭序》、米芾《蜀素帖》、晋人小楷,汉人《曹全》、《张迁》等这些中和、正大,法度严谨,笔法完备而不失灵动多变富有情性的法帖,让少儿始终走在学书的正路上。
    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在2002年6月29日的“全国第三届正书大展”评审工作座谈会上有这样一段话:“正书中褚字多,颜、柳根本上不去,我认为应该让褚字打住。为何都去学褚呢?因为褚字容易写活。现在是褚字上墙,颜、柳落地。按理说,写出个性来才是好作品。”这段话确实耐人寻思。对照岳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少儿书法教学,我们可以作如下分析:一、中心也有一批少儿学生学写褚字,并且也得到“褚字上墙”的成功,可见中心少儿书法教学也是符合一定时代的潮流。二、让“褚”字打住。不是“褚”字不可学,而是不该“都去学”。中心少儿书法教学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是有序而全面的,它不会因为“褚字打住”而停止良好的教学发展势头。三、“按理说,写出个性来才是好作品”其实少儿书法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正书上,完全有理由在正书的基础上过渡到其他书体的教学上,并且同样能获得成功。从中心学员陈文博,程亮等同学在市级参加比赛获一等奖来看就不难看出其教学成果的典型性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其一批学生写就纯正典雅的王羲之《兰亭序》书风的行书在省市大奖赛中获奖等等便是很好的例证。

    再次,探索教学方法的主动创造性。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好的教学方法能取得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无定法。在少儿教学的实践中,更需要教师发挥智能,不断积累,提升教学方法的主动创造性,来指导少儿书法教学。少儿书法教学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强调它的全员性和教育养成的素质性。课堂教学——“应是全体孩子都应享有的权利,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庸风雅之举。少儿艺术教育不等于专业教育,应重在素质的培养而非技能的培训,其目的在于通过艺术培训这一途径,提高整个民族的综合素质,成为以树立健全的人格,情操以及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正是我们要解决提高国民素质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③
    为此,课堂教学法是相对严谨、规范化的。因为它是全体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必要保证。应该说,有针对性的示范、训练、指导、讲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的方式。相对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法的主动创造性要大的多。“每一位教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自由贯彻自己的教学意图。在教学过程中较易做到生动活泼。”那么,这种教学法的“主动创造性”又是具体体现在哪里呢?“一种公认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它常常会在一些学生面前显得毫无魅力,只有具有适应性与针对性而不板执僵化的方法才会在一切教学环境中游刃有余。教师必须具有这样的因人制宜的教学能力。”④
    教师的这种“教学能力”就是通过自己的“一杯水”引发学生学书的“一条河”。让学生在学书的过程中主动接受,掌握方法,获得乐趣,提高能力。“教师如何做具有决定性意义,学生如何发挥学习能力,只有在教的影响下具有纯粹的教育学价值。”⑤
    教学方法的主动创造性,是对教师而言的。教师的主动创造性教学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积极互动。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双方互动过程,这是教学认识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观察和分析能力、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可以这么说,岳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的少儿书法教学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得。

注释:
①②④⑤陈振濂《书法教育学》西泠印社出版社。
③于王 粟   、李医平《探寻少儿艺术的价值取向》见《中国文化报》2002.7.25。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1:29 | 只看该作者

    谈谈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
  • 来源:仰书亭书法艺术博客 作者:佚名

    学习应当讲求科学的方法,这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真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要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也要结合所学知识的本身的特点,确定由浅入深的学习途径,学习书法也是如此。由于硬笔书法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种类不过才二十余年的历史,因此,其理论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大多照搬传统的毛笔书法的理论。传统的毛笔书法理论固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因书写工具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使其不能完全指导硬笔书法的学习与创作。硬笔书法若要发展、繁荣,必须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充分吸收传统书法理论的营养,确立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
    就书法的入门途径来讲,传统的书法理论讲求从笔画入手,然后为间架结构,再次为章法。硬笔书法的入门方法许多教材也大都遵循这一途径,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辅导实践,认为硬笔书法的学习应有别于传统的书法学习理论,应逆向而进,先讲章法,再学结构,最后细究笔画。章法、结构、笔画三者相对而言,章法的讲授难度最低,学习者也易于接受。对于初学者,应先令其知晓在白纸、条格纸、方格纸上整篇字的正确布局,天头地脚应该怎么留,行距、字距又怎么把握。这些应该不难掌握。之后学习字形结构。传统书法有“八法”、“三十六法”、“七十二法”、“八十四法”之论,对书法结构方面讲得比较详尽,但由于所列名目较繁,不适合初学者学习。后人从字形构图上将汉字结构分成“独体字”和“合体字”,又将“合体字”归纳为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全包围和半包围等六种结构形式。再从这六种“结构形式”中,找出其上下左右,宽窄高低等相互之间“搭配比例”的规律,按照其比例规律,进行书写,方法就简,效果良好。章法问题解决后,应培养初学者逐步具备分辨汉字结构形式的能力和部件搭配的美感,知道一个字其部件在整字中较佳的位置和比例。到此,虽然笔画“毫无长进”,但书写的作品已具备了整体布局合理、整洁美观、字体间架匀称端庄等基本要求,已有脱胎换骨之感,书写者也会油然而生一定的成就感,入门难一关已破,定会兴趣大增,这样再深究笔画也不会轻易地知难而退了。退一步讲,如果就此止步,在公众交际之中,其书写能力也不会“难以见人”了。
    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适用于任何年龄层次的人。提出这一论点,笔者有着如下的考虑:
    首先,从硬笔书法的特点来看,硬笔书法有着较强的实用性,其书写工具与毛笔的特点截然相反,笔尖弹性小,笔画变化少且远不如毛笔书法明显。在书写格式上,硬笔书法不仅包括了毛笔书法的所有格式,而且还有着毛笔书法少有的横写格式。硬笔书法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习硬笔书法不能照搬毛笔书法的学习理论,应走一条符合硬笔书法规律的新路。关于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关系,至今仍争论不休,笔者无意在此深究其详,只是认为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从书写工具、书写感觉和欣赏角度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传统的书法学习理论只能参考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搬。
    其次,书法的学习有着枯燥、重复、入门难、提高更难的特点,而学有所得的愉悦感却大大抵过先前所付出的艰辛,这种愉悦感如果书写水平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是很难体会得到的。从硬笔书法的学习目的来讲,因为硬笔是人们的常用书写工具,所以大多数人只是要求能够写一笔整洁流畅的硬笔字,而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更讲求“速效”。如果一味要求从一笔一画练起,人们耐心有限,很难坚持下去。从人们的认知规律来讲,人们喜欢简便易学,见效快,能够学以致用的方法。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综上所述,硬笔书法的逆向学习方法符合人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学用结合,能够很快有所收获,品尝到学习书法的乐趣,自然地解决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坚持下去定然还会有更大的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欢愉。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3:07 | 只看该作者

    书法教学中的手部肌肉锻炼
  • 文章来源:教育在线网   作者: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郑 军
  •   
    近年来,书法教学再度得到教育界的重视,不论是硬笔还是毛笔,很多学校都做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许多书法教学的规律渐渐地得到认识,得以运用。据我个人的习字、教学的经验和长期的观察,我发现许多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往往局限于“读、临、摹、背”等写字规律的指导,却忽略了极其重要的练习内容--手部肌肉的锻炼,这样也导致了目前书法教学花时多收效慢,练的人多练好的人极少的结果。

  我校国学实验班为了更好地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年级除了开设“中国文化导读”课外,还开设了毛笔书法课。经过短短一个学期每周一节短课的练习,就有同学取得了其他年级练了很多年没有取得的成绩,这不能不令许多老师刮目相看。我个人以为除了因为老师的言教生动幽默、身教扎实过硬外,就是因为我注意了孩子的手部肌肉锻炼这一重要训练内容。下面简要谈谈我的几个训练方法:
1. 手指部分(左右手一起练) ① 抓抓放放。五个手指象抓一样东西一样,先伸着手指后并拢,一抓一放,口令用四个八拍。 ② 握握放放。刚才手指是成爪状,现在是成拳状,握起来,放开,从慢到快,从快到慢,口令同前。总之要让手指肌肉有紧张松弛的张合感,放开时手指要用力弹出,练习要有一定的密度、强度。 ③ 单指扳动。孩子的手指常常是集体运动,如果让他单指运动往往不能单独“出马”,牵牵连连,这跟肌肉的能力、末梢神经的功能以及它们的合作能力、整体支配局部支配的功能有关。经过锻炼扳指运动,可使孩子可总可分随意地指挥手指运动。大大有利于书法练习中的各种复杂的手指运动。方法如下:先伸直五指,口令为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先扳拇指,伸直了往下扳动,(不用另一手,大约至不能往下扳为止然后返回,依次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注意尽量不要带动其它手指。然后倒过来扳,从小指开始五四三二一,这节操中有一个关键要点,手指往下扳或者叫弯,这种运动是人常态下经常运用的,而扳下后反弹回恢复伸直的状态,这一过程中手指要用力向上弹。尤其是右手第四指还要单独给他练习机会,执笔的五指中它的用法与三指正好相反,一格一钩,主要在格,向外要用得出力。 ④ 轮指运动。手心朝上,手指伸直,从小指起依次弯曲,同时手腕往下往后往外翻转,然后接着第二次,口令转一轮为一,第二次为二,四个八拍,这节手指操不仅是锻炼手指肌肉,如果从解剖上看,手骨包括指头、掌骨,它们都有必要锻炼,腕部力量的训练也在其中。 2. 手腕部分 ① 抖腕运动。人可站立,肘部与地平行,手掌朝下,然后一上一下抖动手腕,要求腕部放松、全身要放松,口令为四个八拍。 ② 左右摆腕。动作仿佛人们说“不要不要”时的动作。掌心朝下,要使上臂尽量不动,摆动手腕,幅度要大,速度跟随节拍,口令同前,可快可慢,。 ③ 上下剁腕。手形由左右摆腕改为的掌心相对,上下同时或不同时剁动,好象剁肉一般,口令同前,孩子兴致很高,全身心投入,全身随之自然有节奏地运动,使身手同时得到锻炼。 ④ 摇腕运动。动状仿佛手在甩一条红领巾,腕部作圆周运动,正摇反摇都练。手指手腕越放松,动作做得越连贯灵活。关键:手举至齐眉,这样更好,单手先练,左右交换,双手更好。从腕部到肘部都得到了锻炼。人是一个整体,若要真正锻炼好手指和手腕还必须教育学生平时注意全身锻炼,然而平常的锻炼以及书法教学中都很少进行局部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因此,以上的练习还是很有必要很有成效的。 3. 悬肘练习现在很多教学法很重视所谓的循序渐进,但墨守现有的“序”,必定会因循守旧而没有创新。常态的书法教学总是先从硬笔,然后到毛笔,能不能打破?可以。我们总是先让学生悬腕,然后鼓励悬肘,能不能改变?可以。我有一届学生,五十几个学生个个都是悬肘练字的。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只是放低了要求,仍然加入了悬肘训练。我要求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时右手执笔,悬肘坐好。这已成为我们书法基本功之一了。学生们喜欢说:“开始练功了”。我举例说练枪法的先端着空枪伸直了手练瞄准,纹丝不动,这是基本功;练武的蹲马步练站桩都是基本功。练基本功比较苦,比较单调,但它是基本的能力,谁的基本功扎实,谁的进展就快。我们的书法兴趣班中有位六年级的女同学由于悬肘功底好字也好,其他同学都羡慕不已,就是因为其他人没有象他一样刻苦练习,提起腕时已手笔发抖。一年级学生都能明白我的用意,都有信心练好这门功夫。然而我又允许如果小朋友手累了,就放下休息一会,如果有力气了,再悬肘。如果有同学想呈强,就让他逞强,说明他能受得了,为了使孩子的小手强壮起来,“能勿劳乎?棋”想起我当年练武时,兄弟们正是凭着这种不甘示弱的心态,才有了很大的收获,小孩子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心.态。一个学期来,也没有孩子说实在受不了,男女同学都很乐意这样的练功方法。当然我还有一个秘决,我的讲课生动幽默,学生往往乐而忘累。书法基本功锻炼的目的也自然达到了,书法艺术的熏陶也在其中了。然而练字时又暂不作悬肘要求,毕竟他们还只是一年级学生。 执笔方法中以悬肘为最难,悬肘又为腕法的基本和锁钥,能提腕、枕腕的绝不能悬肘,能悬肘的却能枕腕提腕。练书以悬肘为法,腕法以悬肘为基。悬肘有力,运全身气力于手指间,也就得心应手了。所以我的书法课,悬肘是必修功课。 4. 书空练习作为一个书法教师,我恨不能让学生拿着拖把到水泥地上蘸水练字,让他们将一种全身心投入写字的那种感觉带入毛笔、方格的练习中去。书空的练习,也有好多老师运用,书空的过程也是教师最好的示范过程,你的一起一落均在学生的观察、模仿之中,因此教师的示范一定要极其认真、规范。学生书空可以坐着可以站着,握笔朝前朝下均可,以不蘸墨为好,幅度先大后小,米南宫论习字中提到先练大字后练小字的好处,书空幅度的大与小也有关联。从一个笔画到一个字、起笔落笔、一呼一吸、沉着稳定的心态,都要让学生从模仿的直觉体验中感受,其中的收获有时远远超过语言传授。既然是书空练习,我们教师不能仅仅让他练一次,就算好了,而是把这作为一个重要的练习内容。这对未来创作,意在笔先,意象成真,都极有着好处。先有字样,书空后去字样,仅按照记忆中的模糊印象来练习,久而久之,字帖上的形象都会深深地留在记忆中,这对于“临,背”都是大有好处的。因此我学生的书空练习不仅仅是一个点缀。用我多年练太极拳的眼光来年看,如果去掉毛笔再去比划,这练字与练太极到底又有多少差别呢?难怪林散之的太极拳也打得炉火纯青,恐怕他老人家很早就悟到书法与太极两者之间的同源性了吧。
  书法的艺术一方面是心灵的艺术,一方面也是随心所欲地运用身手的艺术,书法必定借助身手来表现、来表达,因此我们第一线的书法教师一定要重视“工具”的锻炼、身手的锻炼。如果将身手的基本功打扎实,同时传授书法艺术的规律,我相信学生的书法教学就能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然而书法课毕竟不是体育活动课,以上的训练要适时适度,也不必全套都练,也不必墨守陈规,完全可以根据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我根据自己习武、习字经验也是灵活地穿插教学,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以上几点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愿我们的书法教学从方法上和成效上有重大的突破,使书法艺术在电脑时代能有一个全新面貌出现于世。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3:45 | 只看该作者

    浅谈中学书法教学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文章来源:福建高中新课程网   作者:永安第三中学    聂国佐

    近年来,在升学试卷的评分标准中特别增加了一项:书写端正美观的可以加分,书写错误潦草的适当扣分。笔者心中暗喜,这充分说明了国家教育部门开始关注中学生的书法水平,希望以此促进中学的书法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重视书法,提倡书法,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笔者欣喜地看到,广东省已率先在中小学开设了书法必修课,并明确要求除在语文、美术课中加强书法教育外,将书法作为中小学地方课程,每周安排一节;并提出,学校的书法教育水平应作为评估学校教学水平的一个方面。遗憾的是,大部分省市还是维持现状。中小学书法教育任重道远。
     当前,中学生的书写水平着实令人担忧。学生平时作业、试卷的书写普遍存在字迹潦草,难以辨认,书写不规范,错字别字随处可见等状况,究其原因,其一是书法教学在学校长期以来不被重视,学生基础不扎实所致。虽然小学都曾开设写字课,但是由于课时少,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等诸多原因,造成许多学生书写水平还未入门。到了中学,由于科目繁多,课程紧张,学校已不再开设写字课,至多是给学生多发一本描红字帖,让学生自己去练,结果只是走过场而已。加之学习任务繁重,学生为求效率要快速完成作业,却因缺乏行书基础,盲目追求速度,结果是将字写得张牙舞爪、满纸狼藉、目不忍睹。其二是由于电脑时代带来极大的冲击,学生本身忽视书法,甚至毫无学习书法的动机、需要和兴趣。这个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要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书心理品质入手,其中,非智力因素是关键,它将制约着学生学书过程中智力因素及潜能的开发。现结合自己教学中的肤浅体会,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以供中学书法教育者参考。

一、培植情感,端正态度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直接对认知产生影响并与学习动机、兴趣、信息、内驱力等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书法教学中存在大量触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教师必须适时地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情感培植,使学生在书法教学所特有的强烈、复杂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加速学习的进程。在进行情感引导时,首先要遵循书法的功能特点,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对学习书法产生愉悦情绪和美感体验。要启发学生通过多种角度联想、观察,充分认识字是人的第二面孔,练好字可以给今后的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同时写好字是对他人的尊重。其次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学生对书法知识的积极思维,使其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次教师应重视自身的感染力,从尊重、关心学生出发,做到表情和蔼、语言生动、示范准确,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敬和亲切感,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同时直接影响到学习的行为和学习效果。只有学习上抱有积极乐观态度的人,在遇到困难时才不会轻易放弃学习,只会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欣喜。

二、培养兴趣,强化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和积极学习的强化因素。只有当学生对书法学习感兴趣时,他才能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投入,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使教学内容丰富新颖、富于情趣,以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另一方面要借助于各种引导来培养学生持久而深刻的稳定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选择灵活多变、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来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可以转化成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
    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的。教师应改革一堂课一练到底、枯燥单一的训练模式,而辅以各种手段,以唤起学生的练习兴趣。如让学生欣赏古今名家名帖及观看名家表演录像,讲些书家学书的轶事或适当引入音乐来诱发学书情境;遇到结体难度大的字可让学生先双钩字形,而后填写;教师还可以当场示范,展示用笔和结体规律,让学生一目了然。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只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不致感到疲乏厌倦。上述策略对调动学生积极认真地临帖大有裨益,但它仅仅是一种外部兴趣,它的持久性与稳固性都不容乐观。一旦失去这些因素,换个环境,学生就可能不耐烦练字了。只有对书法本身形成持久、稳固的内在兴趣,学生才有可能自觉练习书法,并乐此不疲。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出临帖的冲动。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机会,使他们不断品尝到胜利的果实。比如,可采用举办展览、办手抄报等形式,让他们的书写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得到肯定。对优秀学生可组织参加大赛,让其充分展示才华;对大部分学生可把他们的作品用红笔圈出好字并写上评语张贴在教室墙上,通过不断更新让学生进行比较,感受进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抓住一点一滴的进步加以表扬。比如一位学生的捺写得提按分明,教师就可以这样勉励:太棒了!这一笔写得跟书法家一样。

三、磨砺意志,不畏艰难
    正所谓求学不轻松,轻松学无成。书法大师林散之先生曾说过:“蚕之吐丝,蜂之酿蜜,岂一朝一夕而变为丝与蜜者?颐养之深,醖酿之久,而始成功。”学书法,一定要有顽强的意志。中学生活泼好动,不容易沉下心来练习书法。开始时满怀信心投入十分的热情,过段时间看看进步不大,于是沮丧悲观、疏于练习,或者频繁更换字帖,这是学生的通病,也是教师须着力解决的一大问题。
    中学生已有多年书写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了某些书写习惯,甚至存在某些陋习,要改变过去的不良习惯,这比从来没写过字的人难得多。首先要力戒旧弊,抛弃陋习,取法其上,从头开始。古人云,字无百日之功。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就要眼到心随,苦其心志,劳其手臂,临池不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永远不会有成就的。在这方面,古代书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很多,教师可通过讲述故事让学生逐步明白事理,或可树立班中的榜样,让学生从榜样身上吸收前进的动力。其次,要克服习字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练习书法初期进步明显,而经过长时间练习之后,却明显感觉进步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有时还有倒退现象。高原现象的出现会使人心烦意乱,使长期保持的浓厚兴趣在短时间内丧失殆尽。对中学生来说,这确是一种意志的考验,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除了采取正确的书写姿势,确保书写尽量规范,笔者认为还必须在身心调适上下功夫。首先,要加强动机的调适。实际证明,如果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或练习某种技能,其工作或训练的动机就会逐渐弱化。练习书法也是如此,时间一长,其动机就会削弱,因此,要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减弱的动机得到进一步激发,并达到一个新的状态,由此提高练习书法的动力。比如,可以参加各级各类书法大赛,以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从而使枯燥的书法练习趣味化,具体化。其次,要加强情绪调适。要告诉学生,习书过程中出现高原现象是正常的,不要心浮气躁,怨天尤人,要让他们意识到徘徊不前的现状正是蕴育着下一轮的超越,这是学书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期,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就会很快消除的,从而使他们恢复信心投入练习,为尽快走出低谷提供良好的的心理品质上的保证。
    总之,在书法教育中,不能只停留在技法上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良好的自信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取,形成优良的学习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我们的书法教学才会卓有成效。我们的学生才能写出一手流畅、美观的书法,才能步入书法的艺术殿堂。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4:20 | 只看该作者

    谈谈书法课教师的“导”与“教”
  • 周兵 郭兆良

    在书法教学中,有些学生进步很快,有些学生比较慢,有的甚至毫无进步可言,这其中,我们承认学生个体素质差异起了关键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认为,教师普遍性的“教”与针对性的“导”的能力和水平,是学生个质差异之外的一个重要因素。“导”、“教”结合十分重要。
    一、导——积极引导,培养与激发书法兴趣
  导,主要是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对学习书法有正确认识,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1、说教法,即通过正面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写字水平是一个人的门面,是个性特征、综合素养的缩影。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当前用人单位对透过书写来考察毕业素质比较普遍。事实上中专校学生和中小学学生不一样,对未来就业、职业竞争的考虑是学习直接动力。老师要把握这种心理状态并加以引导让学生感到外部压力,从而增强内在动力。
  例如:毕业生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时,一些字写得不太好的同学纷纷请人代笔,害怕因字不好而不被对方选用,有的同学在毕业前临时突击,埋头苦练,这时他们对写字重要性感受至深这就成了我们用来说教的最现实的素材。

    2、对比法,即通过学生自我的纵向对比,产生自我评价,从而强化兴趣。兴趣需要透过个体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来巩固和强化,只有让学生在前后纵向对比中才能体会出进步,产生新的动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前后习作的收集整理,积极组织形式多样地自我对比活动,以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自信心,消除认为自己“不是块写字的料”的消极心态。
    3、展示法,即通过横向的对比,产生社会评价,从而强化兴趣。要定期不定期举办学生优秀习作或进步明显的学生的书法习作展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同,从而营造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学习氛围。
    4、交流法,即广泛开展班级和校际书法交流,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强化兴趣。要积极组织师生书法社团组织,强化课堂之外的习书氛围和群体认同。班级的兴趣小组、年级的书法社团要经常组织开展相互交流活动,扩大群众影响,相互取长补短。
    5、活动法,即通过举办书法艺术讲习、展览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培养学生习书的兴趣。举办书法艺术节,邀请地方书法界名流到校进行笔会,讲评习作,举行讲座和专题报告,开展“书法能手”选拔赛和校园“书法十佳”评选,编印《学生书法集》等,让艺术节办得有声有色有品位。
    6、欣赏法,即开展书法赏析活动,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使行、知结合,达到脑手并举。鉴赏能力与书写能力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老师要通过电教手段、参观展览等形式经常给学生进行名家作品评析。要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开展书法作品、自我习作的评析活动既可锻炼口才,又可提高认识,更能促进临习。
    二、教——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主要解决技能方法问题,个质的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这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中专书法主要定位于技能素质的要求上,与理论课教学不同的是,个体素质差异性对普遍提高影响较大,要实现写字无差生目标,因材施教尤为重要。

    1、确定类型,提出相应矫正方法
  依照学生的实际素质水平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一环。长期应试教育观念制约了初中生写字教育的开展,升入中专后学生的书写水平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要摸清“底细”,既要确定普遍水平,又要分析归纳,抓好类型界定。
  我们把各种原始笔迹分为六种类型:
  我们认为:不同的类型各有其书写特征,在书法教学过程中要扬其长,避其短,分类指导和矫正。如算珠型就是要明确指出不足,侧重地传授笔法、结构的法则和原理,经常示范即可。狂放型:要强调书写规范,为其灌输书法规范,使他们耐着性子老老实实地先拜字帖为″师″,后求个性发展。拘谨型:关键是鼓励他们放心大胆写,写″大字″,增强笔画运动的余地,要强调撇、捺、斜勾等几个主要伸展笔画要展得开,收得住。在执笔上宁高勿低。歪斜型:要矫正他们的坐姿和执笔方法,要求他们有意识地使笔画做到横平竖直,强化横向着力和伸展,控制速度。畸质型:要倍加关照,多予指导和鼓励,从执笔到笔法结构,从每一个微小动作,给予细致入微的示范指导,激发其勇气和自信。聪明型:关键是帮其选好字帖即可,不须较多费力。

    2、确定层次,提出不同目标要求
  一个教学班,总归有好中差,写字也不例外。教师要把握住抓两头带一般的教学规律。对书写基础差的同学,要求他们从基本功练起,每天书写一定的数量,教师要认真地指出其问题所在,经常″手把手″,以求突破,跟得上。对基础较好的同学要逐步引导他们进入书法艺术的殿堂,要求他们临习名家字帖,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进一步增强书法的欣赏力、感悟力。要发挥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引导作用、示范作用。对待一些进步比较慢的同学要对他们所取得的进步适时给予鼓励,从各个方面分析影响进步的原因是什么。对有一定书写基础的学生,可针对其字形,保留其个性特征,因势利导,提出修改的方法,就字改字,快速提高,最后达到书写流畅、美观的要求。

    3、确定个性,指导学生选体选帖
  书法美是在共性规则基础上的个性美,是一种创造美,是学识、个性、修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书法课教学,不是书法特长班,不能以培养书法家为目标,要注重实用性,并以此为载体,加强素质教育。但这并不是不讲究艺术性要求。因此,应允许百花齐放。考虑到每个人的个性差异,不同风格的同学喜爱不同风格的字体,你喜欢这种字体并且着手研究它,那可以说是一种享受;强迫自己学习那种毫无兴趣的字体,不管它本身多么好看,那也无异于一种劳役。因此,在钢笔字教学中,不强求统一字帖,而要求自由选帖。克服传统的书法课教学采用统一的字帖、统一的进度容易扼杀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的弊端。当然,选帖要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择优选定。对鉴赏能力较差的学生,可由教师推荐几种字帖以供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实施因材施教,对教师的要求高,不仅要有较高的书写能力和理论水平,而且要善于了解学生,有高度的敬业精神,耐心细致地做好备课、上课、批阅、辅导、督促等工作。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4:58 | 只看该作者
  • 如何让小学书法教学“动”起来
By: luweiyue

    [摘要]:中国书法古老悠久,作品以“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为神品,书法学习也要求学生能拼弃浮躁,平心静气,非宁静无以致远。但小学生好动、时间长了缺乏毅力和恒心,失去对书法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书香校园”,以生动的语言,多种媒体互动,多采的教学形式教学,让书法教学“静”中取“动”,才能让学生保持书法学习的持久兴趣,提高书法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书法教学 环境  语言生动练习互动
    中国书法古老悠久,是一种静态的表现艺术,它的美在于整体和谐,书法练习是一种以动止静的修练方式,非宁静无以达至境。但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时间长了就会缺乏毅力和恒心,虎头蛇尾失去对书法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静”中“动”,保持学生书法学习的长久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书法教学效率呢?
    一.让每一面墙“灵动”
    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展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纵观历代书法大家无不从小在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中成长起来,晋代王献之受父亲王羲之从小的熏陶,元代赵孟頫其父藏书颇丰,收藏金石书画,所以他从小读书万卷,耳濡目染,为他以后成为一代书画大家奠定基础。所以充分利用每一面墙,让每一面墙都“灵动”起来,散发墨香墨韵,营造一个书香校园,使学生在书法的浸润和感染中学习,可以更好的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体会,提高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首先,在校园里精选历代名家碑贴中的优秀作品布置于走廊过道,这些或发黄或斑驳但仍熠熠生辉的书法作品在时刻告诉孩子们,书法的源远历史,书体的演变以及精湛的书写艺术。如先秦书法的稚朴古雅,魏晋书法的奇逸开张,唐楷书法的法度森严,明清书法的个性张扬,直到现代书法的异彩纷呈。从甲骨文的瘦削到金文的凝重,从大篆的随意到小篆的规正,从隶书的柔美到楷书的严谨,从行书的灵动到草书的狂放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极好材料,因而,通过对历代碑帖的学习、观赏和评点,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可以在书法实践中产生审美体验,受到审美的熏陶。其次,就是布置于校园各墙的当代名家书法的真迹,这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中提按、转折等用笔的美;刚柔、粗细等线条的美;浓淡、枯润等墨色的美;俯仰、向背等结构的美;疏密、穿插等章法的美,都真切的呈现,更拉近了书法和孩子们之间距离,使书法和孩子成了亲密的朋友,当孩子那双童真的求知的眼睛有意或无意间在这些墨痕上停留,她总和孩子们在心灵深处交汇。最后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将他们自己的作品张贴于墙更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成就感。在书法室内墙上的学生作品每天都会更新,这样可以让学生展示自我,学生间形成相互比较促进、评价帮助的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纵向比较,每天都有进步。
    二、让每一句话“生动”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喜怒哀乐、互相交流的一种工具。教学中的语言,则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工具。教学语言艺术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过,“写字是多次正确的重复”,但如果单纯地靠一本帖、一支笔的机械重复,学生很快就会感到厌倦乏味,丧失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我注意将抽象的书法理论,转化成生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一)、用贴近学生心里的语言来教学。例如在教学生练习线条时,我不说“写”,而说我们一起来“画”线条,因为孩子们总觉得画画轻松有趣,而写字比较累,也原于书法同源,书画笔法相同,一字之差,学生反复地书写线条而总是饶有趣味。再如让学生书写练习长时间会很枯燥,我就抓住学生好胜的心里,说我们来“比”谁的字最好。还如教学生“转折”的写法,学生会觉得专业,有难度,我就把它比喻成“转弯”(二)、将“训话”改成“讲故事”来教学。小学生对老师有着很强的信任感和依赖性,听老师讲故事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适当穿插一些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历代书家的趣闻轶事,例如,“张芝临池,池水皆墨”、“钟繇入山练字十年,木石皆黑”、王羲之“磨穿铁砚”、怀素“退笔承冢”等等。学生从故事中懂得了学习书法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必须勤学苦练的道理。(三)、用朗朗上口、形象易记的儿歌来教学。对学生书法练习的各种要领,我多用儿歌来体现。
    三、让多种教学手段“互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教媒体已被广泛的运用于教育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它那色彩鲜艳的动态画面,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灵活的交互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也便于教师示范,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在传统的教师说教示范与现代媒体互动结合,书法教学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能乐此不疲。 例如运用投影仪,可将帖中的范字随意放大,既便于教师指导分析,也有利于学生观察临习。还可将透明薄膜纸蒙在投影仪上直接示范,变静为动,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老师运笔起、行、收的全部过程,直观、动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笔法。电视节目中的书法讲座和书法教学录象,这种直观性的教学,学生不仅能仔细观察,还能掌握要领,真切地体会到运笔时活而不浮、收笔时干净利落的效果,从而让学生真正达到“眼到、心到、手到”的目标,更是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的极好材料,可以组织学生收看。在书法练习时,由于练字时间长,方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倦怠、厌烦情绪,如果老师适度的播放一些古琴、古筝等音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做到音乐与书法艺术的交融和共鸣,为学生提供宁静轻松的写字氛围,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练习中去。教学中,还可和学生一起登录书法网站,获取更多的书法知识。可见,教师能借助多种电教媒体,“不择手段”地进行书法教学,就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益。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学生写好字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强。
    四、让每一次教学“多动 ”
    单一重复的教学必然使学生逐步失去积极性,在书法教学中,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实践、体验,获得新知,投入书法学习。一、师生共学:“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水平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更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携手共进,其乐融融,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名师指点:聘请书法名家作为顾问即老师,定期来校点评示范。所谓“名师出高徒”,书法名家有着极高的书法水准和教学经验,自然指导到位,使学生书法练习提高飞速,积极性大受鼓舞。三、走出校门:古人治学就讲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唐张璪说:外师造化,终得心源。蔡邕《九势》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日月──纵横有象者,方得谓之书矣。”是的,书法形象是能状自然物象的,所以,书法教学也应走出校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浏览以及郊游等活动,,从自然物像中、从碑林石刻中,从名家展览中……增长学生的书法知识。这些充满生气的事物更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比赛展览:根据儿童好胜心强、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有意引进“竞赛”意识,通过组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集一些优秀学生作品,参加各种校内外展览,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树立学生学习书法的信心。此外,还可开展“书法周”、“书法节”等活动。通过多采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愿学、乐学。
    总之,小学书法教学只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学时,抓住学生心理,语言生动,借助现代媒体,以“多动”的形式,做到以动为静,才能让学生保持书法学习的持久兴趣,“入境”、“入静”,写出“简静”的作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18 12:05:42 | 只看该作者
语文高级教师:字写得好,成绩大多不会差

来源:海南日报


  语文高级教师徐地银和今年考取北大的女生宿慧美认为:
  “字写得好,成绩大多不会差”
  听说我省将写字课列入了小学、初中的日常训练,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海南中学高级教师徐地银连说三个“好”。
  “教了二十来年学生,我发现字写得好的学生,成绩大多不会差。”徐地银说,“练书法,不管是硬笔书法,还是毛笔书法,都需要静下心来,这对自控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而且长期的坚持,对毅力也是一个考验。有了自控力和毅力,还怕学不好吗?更功利一点说,书写美观给阅卷老师也会留下好印象,更容易寻找到得分点。”
  徐老师的学生宿慧美在今年高考中,文科语文考出886分的高分,单科位列全省第一,并以总分862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而这位女孩与书法的缘分也恰巧印证了徐老师的说法。
  “我爸爸喜欢书法,平时在家也喜欢练练。他有意培养我,所以我小学时练过几年,但因为升初中后学习紧张,也就中断了,并没有系统练过。”宿慧美说。不过,这段不长的经历让她对文字更多了一层感悟力。“临摹的字帖一般都是经典的古诗词或现代美文,练得多了有些也就记住了,慢慢就喜欢上了文字,喜欢上了语文。”宿慧美的语文一直是她的强项。
  在初中中断了三年后,宿慧美上高中时又重新练起了书法。“感觉自己的字写得只能算工整吧,需要加强一下。毕竟高考时,漂亮的字对文科生来说是很有优势的。而且,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平和心态,舒缓学习的压力,顺便再积累一下名篇名句,一举多得了。”她笑着说。(本报记者 周元 实习生 陈琳)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吴东民呼吁:
  让年轻一代重拾毛笔
  本报记者 黄晶
  电脑、手机的普及,拇指一族开始充斥四周,Email代替了手写信件,提笔忘字成家常便饭,能够手持毛笔,写得一手漂亮美观方块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面对传统书法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奔走呼吁,让书法艺术——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走进中小学的课堂,让未来一代从小接受中华美学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历史,修身养性。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吴东民,亲历了书法走进全省中小学课堂的全程,更为本土书法教材编写提出大量宝贵意见。
  “从去年底开始酝酿,到今年9月全省铺开,速度之快显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也足以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吴东民说。
  吴东民说,书法教育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青少年的艺术思维、想象能力的开发,以及观察能力、领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青少年的细心、耐心、恒心和优雅气质的养成。
  吴东民坚信,书法练习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锻炼,对思维能力、语言认知能力和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的培养,对意志力、耐力、毅力的提高,对气质(镇定、平和、深沉、处变不惊等)和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形成,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谈素质教育
  本报记者 黄晶
  书法走进中小学课堂,在人们一片欢呼声中,同样有人提出了质疑,会不会给学生又增加了新的负担呢?
  现在,举国上下提倡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笔者认为,在“减负”声中加入书法课,不是增加负担,而是素质教育的一种终端体现。
  素质教育,简单地说就是避免高分低能,让青年学生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普及书法教育无疑是借用课堂一角,让全体学生在翰墨飘香中共同提高德育美育素质,众人理应拍手称快。
  学习书法,就不可避免了解书法的发展历史,接受高雅艺术和爱国主义的双重教育。纵观书法大家,无不是德艺双馨,更不乏忠贞爱国之士。
  学习书法,可以以静制动,形成完美人格。在喧嚣的社会中,或许只有凝重的笔墨纸砚,才能为闹市中的人们提供一片净土,人们可以体会笔尖触纸的快感,达到调养生息,修身养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2:15 , Processed in 0.1031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