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老师,“笨”字休出口 于永正 春节,一位学生带着他六岁多的儿子给我拜年,小男孩刚上一年级,问及表现,我的学生感慨道:“小家伙刚上学就厌学了。”还没等我问原因,他接着说:“老师嫌他笨。一天,老师教他读一篇课文,有一句话老是读错,老师急了,说:‘真笨!’还有一次,‘开火车’读生字卡,开到我儿子时,小家伙一时紧张读错了,老师又来了一句:‘狗脑子呀!’不但老师说我儿子笨,连同位的小朋友在课间也说他笨,骂他‘笨蛋’。每天早晨都要做儿子的思想工作,他才勉强去上学。”停了一会,学生又说:“于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您叫我读课文,有一句话我连读了三遍都没读对,我急了,您却不急,笑着说:‘不急,看清楚,再来一遍。万一第四遍读错了,还有第五遍呢。’于老师,至今回忆起这细节,我都感动。还有一次,我背课文卡了壳,您说:‘你会的,再想一想。’”说完,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笨”字,竟让孩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大概是我们当老师的没有想到的。我想起了京剧《甘露寺》乔玄的一段名唱“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在脑海里又闪现出这样一句话“劝老师,‘笨’字休出口。”这句话久久挥之不去,于是把它写下来,成了本文的题目。 乔玄当时是站在战略高度劝孙权不要杀刘备的。他说:“你杀刘备不要紧,他弟兄闻之怎肯罢休?若是兴兵来争斗,曹操坐把渔利收。”最终“龙凤呈祥”,形成了孙刘联手共拒曹操的战略格局。我们当老师的也应站在育人的高度,谨言慎行,不要让笨字一类的字眼从我们的嘴里随便溜达出来。 我经常说,我们当老师的往往一句不经意的话能成就一个人,也可能毁掉一个人。老师的身份很特殊,学生对我们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有一种别样的期待和信任。对学生来说,老师的话真可谓“一言九鼎”。因此,学生特别在意并在乎老师对他的态度。 老师习以为常的一个“笨”字,让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就产生了厌学情绪,未来对他来说,是多么漫长而灰暗呀。厌学的背后告诉我们的又是什么?是他对学习兴趣的丧失,对自信的丧失。 学生中有没有笨的?有;有没有虽然聪明但是不好好学的?有。教育的科学性、艺术性恰恰或者说往往从这些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教育需要严格,有时也需要严厉批评,但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教育的底线是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对于所谓笨学生,要等待,要启发,要耐心。老师不能以“都是为了学生好”这个所谓的主观愿望来掩盖自己的不当及至错误的言行。对所谓笨学生,不但要尊重他的人格,还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把五个手指伸出来会有长短,学生也是千差万别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就是正确的人才观。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就能理解学生,就会少说错话,少做错事。老师的责任,是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愿学,尽可能大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至于学到什么程度并不重要。不能以分数评判学生的优劣。 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的树立有个过程,人的认识、修养也有个过程。年轻老师说话不当,做事欠考虑也是正常的。时间会让每个老师逐渐成熟起来。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思考会让每个老师较快地成熟起来。 2015年2月27日 于徐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