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扈永进:教师究竟是干什么的?
2015教师节了。再次,提起一个命题:教师究竟是干什么的?
设问自答:对公共知识进行个人化诠释的人。
去年说过了,“对孩子好”应该不属于教师职业之特质。依据之一在于,孩子奶奶在这桩事情上也很热衷。且,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纯粹度,受到来自源远流长之动物属性的天然保障。
学校里,被称为“德育”的那部分工作,基本上也不能算作教师职业的特质。社会意义上的“好公民”概念和职业人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概念,均不具备我所言的“特质属性”。学生作为所有公民的“前职业”阶段,一些规范性要求的达成需要教师工作的辅助,但也不能算是。
装修房屋工程需要诸多工种的工人。他们,各自做着其他工种所无法取代的工作。譬如铺地砖,譬如吊天花,各有各的事儿。那么,和社会各界各职业相较下来,教师究竟是干什么的,他们的职业特质又是什么呢?
我的解读是:所谓教师,就是对公共知识进行个人化诠释的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宇宙(物质的与精神的)的基本元素,也是引发事物变化的所有动因。金银铜铁锡是物质,石油煤炭阳光是能量,那么,《论语》与牛顿三定律绝对属于信息。
化学教师要提及元素周期表,但那玩意还是信息,而非物质与能量。《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对世界的观点和感喟,当然信息。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坐在自己书房里,使用大量的冒号和双引号,沛公曰项王曰范增曰张良曰层出不穷。他有摄像机有摄像头还是有录音笔呀?全然三无。
所以连鲁迅都有些迷糊了:那司马迁究竟是史学家还是文学家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证。牛顿揭示了“上帝的秘密”,但是,所谓秘密,无非人与世界间“信息不对称”之态而已。一点都不新,旧常态。
中国妇女曾经的“裹足技术”已经不再会进入教材,那些知识,属于被新生活方式淘汰的信息。故而,不再列入“现行的”公共知识。与此相对的是,为了探寻“奴役的秘密”,应该还会有人在研究“为什么裹足”以及“裹足对人的生理与心理危害”等等课题吧。不过,这些细部,并不会被列入基础学校课程。
平静而自信的牛顿及其三定律,貌似,被爱因斯坦理论及量子力学理论给颠覆了,但是,那种颠覆和“裹足技术”的几乎被完全废弃并不同。牛顿在宇观层面被爱因斯坦否决,在微观层面被量子力学否决,但牛顿理论依然会被列入中学教材作为公共知识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生也有涯,为什么也无涯!当然,欲言又止的根本原因在于,那已经属于另一个问题,故暂行搁置。这里的学问,属于逻辑学。亚里士多德始作俑,关于人类如何抵达理性思维的知识。可见,很早很早的时候,人类已经在积攒“有关自身的”知识了。这个意义上,跟弗洛伊德氏首创的精神分析学可算作近亲。
举一反三反无穷,简单枚举的意义所在。“为了不被别人欺负,必须学好语文算数。”摇滚歌手们话丑理端,证明着,人类社会公共知识强行进入教育的最低级原因。
或许,看下去很丑,看上去很美!说来话长,不表。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是公共知识,干嘛还要“个人化诠释”呢?
电视机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就有人讨论过一个预案:鉴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效果并不尽人意,是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拔N个最优秀教师,让他们在电视上给全国中小学生上课,其他现职教师,做一些维持纪律批改作业的差事就得?
事实上,并没有能够这样推行。但是,要解答这个否决的真正原因,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我看来,起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所有的知识,均是人类对世界的诠释。这种诠释的缘起,从来就是“个人的”。那么,基础学校教师所进行的也是诠释的工作。不同在于,大多是对“诠释的诠释”。从人类“知识发生”的经验上来说,同为诠释,当然应该继续保持“个人化生态”。
其二,知识是对世界的简化,抑或,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本的简化?不回答。在这个“多元真理”被普遍认可的时代,对知识还能秉持“一元化”解读么?作为“共识”的知识,其逻辑起点,只能在于每一个涉猎者的“个人化诠释”。知识市场的基本单元,还是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知识小贩。正如同,每一汪波澜壮阔的海洋,均可被细分为一朵朵基本的浪花。
其三,学生所学的,并不止“知识本身”。如是说的话,只背诵只秀记忆力就地久天长了。新课标有七个字——情感态度价值观,说得很是到位。我的意思是说,教师“对知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蕴藏着濡染和激励的奇异力量,以及,每个教师以自己“独具的姿态”对知识所实施的解构和整合,也会对学生产生价值。一点也不亚于所谓“知识的获得”。
教师究竟是干什么的?答曰:公共知识的个人化解读。
无论课堂,无论课下,无论独霸讲坛的滔滔不绝,以及,校道邂逅的片言只语,教师与学生,总会无处不相逢。这些形形色色“喜相逢”的本质,并不需要解读得“过于人性”。在我看来,和蚂蚁见面碰鼻子并无二致。一句话,信息交换而已。而学校,无非一个信息平台,“信息的共享和流动”才是师生学校生活的特质所在。
好吧,打住。2015教师节也快打烊了,草就短章,以记以念,以记念。上午的时候,N个学生微信群都在问候老师,问候完了,开始欢乐。有资深学生发出一篇图说:“老师,您教的知识我都还给您了,您咋还是退还我的学费咧?”
面对千万里之外的一脸坏笑,俺莞尔。莞尔之余,敲字,回复于下:“记得,小学似乎是免费教育哎!这么说来,你居然还上过高中!”
解说,解释,阐明——是谓诠释。诠释又称解释。有说辞云,所有的解释都是掩饰。还有现锤子手机老板前罗老师永浩先生也云过,“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借此,剧终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