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生写作幼稚不可怕 关键是心口一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4 16:4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学生写作幼稚不可怕 关键是心口一致
孙郁



  

  “我们多年的教学,让学生多去写空幻的话题,虚假与平和的东西太多。这原因大概是缺少思想的碰撞,思路在别人的身上,出格的精神甚少。”
  白话文学的经验与古文的经验,其实形殊而理一,中国的文章气脉,割断起来去讲,总还是有些问题。《激扬文字——人大附中学生这样练笔》一书是人大附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文章学”所做的一种探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郁受邀为该书评点,撰写序言,并谈到了对当下中学生写作的看法。
  自从桐城派的文章被逐出文坛,文学教学与语文课堂,都不太讲文章学,许多大学的文学史课偶有涉猎,亦言之不多。民国初年,说桐城派坏话的人,都有些底气,多能写一手好的文章。那是受到西学影响之故,但内在的功底亦含有古文的妙意,他们未必意识到此点。而后来白话文学的八股调渐多,连方苞、姚鼐那样的文字也没有了。这对文章学的发展,是一个不幸。白话文学的经验与古文的经验,其实形殊而理一,中国的文章气脉,割断起来去讲,总还是有些问题。
  对此意识最为清楚的,大概是中学的老师和散文家。自叶圣陶、夏丏尊起,已有了理论的摸索,后来吕叔湘、张中行倡导文章的理路的训练,功莫大焉。这个传统,已经深入人心,而做好此事,却并不容易。前不久读到人大附中的学生的文章选,看到指导教师的训练理念和学生的实践,颇有感触,觉得是叶圣陶那代人精神的延续,对当代文章学理念的充实都有可借鉴之处。这一本学生的随笔,古今的文脉,在此不是隔膜,而是连贯起来了。
  许多知识可以在课堂上传授,但作文却另有一路,有时显得无迹可求。古人的办法是多读、多思、多写,那确也是一种选择。桐城派对于义理、考据、词章的讲究,就有一点这样的意味。而白话文的写作,道理是一样的。王艳老师是懂得其间妙意的人,选择了许多的办法催促学生,在文章的世界寻找自己。一是学会模仿,从课文里找到自己的行文逻辑。一是让学生逆向思维,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不刻意追求什么样式。还有的是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思路,达到各抒己见的目的。印象深的,是老师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这是学生文章大有进步的原因之一。仔细想来,这背后,有我们看不见的规律在。
  这本学生的随笔,最大特点是言之有物,思想的含量很高,没有被八股的东西所扰。老师的引领方式引起我的兴趣。有按部就班的仿照、延伸阅读,有打破常规的个性练笔。从经典文本读后感写作的培养,再到回到己身的冥思,让学生不是匍匐在前人的思路里,而是学会怀疑,自己判断。哪怕观点错误,亦是自己的偶得,乃血管里流出的声音,不是套话里的罗列。比如讲授沈从文的《边城》的时候,便让学生看看汪曾祺的《受戒》,相近传统里不同意趣,则使人忽然悟出玄机,知道审美的万千变化与内在的脉息。这样的引导,是深通文学史的一种训练,老师就不仅仅是课文的分析者,也有了作家的文章学的思路,其思路与古人的妙悟暗合,离当代文章家的理路亦近,穿透力是强的。
  我很喜欢他们的讨论方式。《雷雨》的教学,看出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对人物的不同理解,看出训练有素,与老师的思路多有差异。这个选题的价值在于没有定论,宿命的话题,是用逻辑无法解析的,但在不同思路里的撞击中,审美的神经经受了洗礼,诗意与哲思便在心底刻下痕迹,是可以形成认知世界的暗功夫的。对孔子的讨论更有意思,学生的观点多种多样,亦有会心之处。老师训练的路数里一直贯穿着五四那代人的思想,不是以奴性的眼光打量遗产,在理解与同情中,多了个人主义的视角,批评的话语也水到渠成地出现在文章里。
  中学生写作,是走步的尝试,只要能让大家自由言志,有骨有肉即可。幼稚并不可怕,关键是能否心口一致或文言一致。不过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也在学生的作业里看到不同的理念,比如张笑天同学《论世贸双塔的倒掉》,乃模仿鲁迅的文章,讽刺美国的霸权主义。作者以“恶有恶报”、“多行不义必自毙”来形容美国受到的攻击,不免国家主义的气量,乃当下思想环境的必然产物。可是我也在书中读到梁少恒同学《关于日本地震》那篇非民族主义的文字,普世的意识就有生命的温度,考虑问题则非意识形态化的。这种不同的思路的文章,可以给读者一种思考。对比是重要的。附中的老师对各类文章的宽容,可见自由的思想已渗透骨髓,乃健全理念的闪烁。我们于此可得的,是独思的成果。教育的目的,乃让人独立思考,“始之于怀疑”是重要的,能否“终之于信仰”那是另一个问题。前者的重要性,我们的前人早就说过的。后者的可意,是要慢慢锻炼方可达到的。
  文章学不是凝固的形态,乃催促生命的内觉不断丰富的内力。王艳老师在讲述经典作品的时候,总有一丝不满与遗憾,就是觉得作品的时空感与今人的距离。她在看过了诸多的经典作品后,觉得不能以古人的是非为是非,寻找的是一种陌生的感觉,一种表达的突围。那是一种超越旧识的冲动。五四那代人远离桐城派,就是看到经典被凝固化的可怕,现实性的凝视与自我生命觉态的召唤,才可至于无我之境。王艳老师说,现今有些高考满分作文,似乎缺少了什么,那缺少的部分,恰是今人应注意之所在:
  少的是什么呢?似乎缺少那么点儿少年人的青涩,缺少真正有创见的思考,缺少了与真实生活的亲近感……基于此,我们倡导摈弃那种僵硬的模式化的虚浮华美的文风,倡导一种也许不那么整齐,也许会有点粗糙和幼稚,但一定是指向写实方向的文风。
  这个看法,与胡适当年的思路颇同。胡适生前一直主张写实主义,不为套路所囿。在辞章上,他自己写不出怪诞幽默的文字,但对那些有个性的文章是喜欢的。讲到新文化的几位文章家的时候,就看重那些不正襟危坐的文字。文章太正经,易成为假道学的遗存,不易产生审美的力量。胡适觉得新文学作家中,有些人是有逆忤精神的,词语与句式与常人不同,反逻辑的亦偶有出现,遂有了迷人的趣味。他分了几种类型,其中第二类颇为有趣:
  第二是有意夹点古文调子,添点风趣,加点滑稽意味。吴稚晖先生的文章有时是有意开玩笑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有时是故意学日本人做汉文的文体,大概是打趣“顺天时报派”的,如他的《小说史》自序。钱玄同先生是这两方面都有一点的:他欣赏吴稚晖的文章,又极赏识鲁迅兄弟,所以他做的文章也往往走上这一条路。(《整理国故与打鬼》)
  我们多年的教学,让学生多去写空幻的话题,虚假与平和的东西太多。这原因大概是缺少思想的碰撞,思路在别人的身上,出格的精神甚少。附中的教学一直鼓励学生的思想性,就产生了诸多有个性的作文。王昕明同学解析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很有意思,文字间是自我的觉悟。“我们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马悦然同学批评朱自清的文章“教给我许许多多描写的技法,却没有带来思考与启迪”。都是悟道之言。他们的文章好,与这种越界的思维不无关系。
  天下的好文章,用前人的话说,“其文之澄然而清,秩然而有序”,那是不错的。文章之法,常常在无法之中,无法之法,乃为真法。古人早就看到了此点,后来的人将此教条化起来,便忘掉了真意。中国的考试教育历史久远,八股文盛行,遂淹没了人的智慧。我看人大附中的学生文章,可以驻足者多多,那是深味义理、考据、词章的人的选择,没有把文章弄到无趣的地步。这要感谢他们的读书环境,有几位好的老师,一些活泼的同道,便不会成为文字的奴隶。考试不过功利主义的关口,既可通往黑夜,也能走进黎明。至于文章呢,前人谓之敲门砖,有的能成智慧的旗帜。敲门砖总要落在地上,而旗帜是飘扬的。人大附中的学生能够在沉落的教育界升起自己的哲思,把个性主义高扬在精神的天幕上,这对八股化的应试教学,真的是一种嘲弄。走此路者,那是有福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9:06 , Processed in 0.07513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