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评刘恩樵老师《柳条儿》课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13 10:2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简约与厚重的统一
      ——浅评刘恩樵老师《柳条儿》课例
    广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汪洋
   (本文发表于2014年第2期《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3年3月23日,笔者在第三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课堂展示研讨会上,观摩了刘恩樵老师的研讨课《柳条儿》。该课例获得了与会专家和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并使笔者更清晰了一个概念:语文课堂应追求简约与厚重的统一。
这节课的基本流程如下: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
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话题:你觉得,在《柳叶儿》中作者对“那年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课堂得出结论:课文中的“苦”、“乐”、“涩”可以概括作者对“那年月”的感受。
3、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活动一: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写了哪几件“乐”事?品读课文中写“乐”的语句。活动二: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写“苦”的句子,并品读这些写“苦”的语句。活动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乐”与“苦”。话题:作者在《柳叶儿》中,既写出了“乐”,更写出了“苦”。你怎么看这“乐”与“苦”呢?活动四: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 “涩”的滋味。
4、以“它味苦,微涩,但能救人”的品味作结,思考读《柳叶儿》的现实意义。
从课堂现场来看,这是一节追求简约与厚重相统一的语文课堂,这是一节在形式的简约中实现了内在的厚重的语文课堂。
一、简约的形式
智慧往往以简约的形式呈现。莎士比亚说,简约是智慧的灵魂。
课堂要简约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如何简约却是一个难题,一门艺术,直接反映一个语文老师的境界。
语文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教学只要按着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就能使教学过程简约而有效。但语文更多的时候是感性的内容。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亿万年来的唯一,读者对每一篇作品的感受又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想要找到课堂简约的客观规律几乎难以办到。语文的感性特质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简约方法是一门艺术。这让笔者想起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的描述:“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语文课堂如何实现简约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全在乎语文教师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学生在简约的课堂上忘我地走进语文的广阔天地里。
如何简约是艺术,但课堂简约的呈现形式应该可以达成这样的共识:一方面是教者教学环节的清晰,环节之间推进得自然;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任务的明确,学习过程的流畅。
在这节课里,刘老师凭借“胸中有丘壑”,实现了课堂的简约。
从教者的教学来看,这节课清晰地呈现出三个主要环节:一、引导学生在听读和默读中整体感知课文。二、引导学生围绕作者的“情”——“乐”、“苦”、“涩”细读课文。三、以关键句的品读思考学习课文的现实意义。明确的教学线索是教学环节自然推进的重要前提。纵观整节课,这三个环节贯穿着一条清晰的线索: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情”——“乐”、“苦”、“涩”。三个环节由浅入深地解决一个根本问题——在语言的品味中悟情。从课堂现场来看,这三个环节的确推进得非常自然。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这节课呈现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感情。学生先是在听读和默读中,初步感受到作者的“情”可以用文中的“乐”、“苦”、“涩”来概括,而后以初读课文的结论为纲分别细细品味,进入课文的细读阶段。从课堂现场看,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然流畅。
二、厚重的内容
语文课堂要简约之所以成为共识,是因为我们知道,只有减去冗杂的结构,舍弃与课堂教学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教师引导下细细品味,慢慢欣赏,避免四面出击,一无所获,从而实现与文本较为深入的对话。因此,简约是形式,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实现学生与文本更深入的对话才是课堂的根本。如果说,简约是好课的外在,那么厚重则是好课的内在。没有厚重内容的简约是简单,形式的简约与内容的厚重统一在一起才是好课的根本。
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内容的厚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文本欣赏的审美状态。二、必须有较深入的语言品味。三、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获得人文积淀。以此为标准,笔者以为,刘老师的课在形式的简约中实现了内在的厚重。
我们热爱文学,是因为文学让我们沉醉,让我们审美。文学的文本教学价值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享受,实现这一价值是实现课堂厚重的重要内容。从课堂现场学生专注的目光,积极的互动来看,学生的确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了《柳叶儿》欣赏的审美状态。这里摘录几条细读课文活动三中学生的发言:
生一:作者当时还很小,快乐是儿童的天性,当时的他感受不到苦难。这叫做“少年不识愁滋味”。
生二:那个时代的确是苦的,但那个时代毕竟过去了。“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生三:苦是成年以后的感觉,作者当时并没有感觉到苦。
生四:苦是外在的,乐却是内心的。
这些发言说明学生的学习已进入文本欣赏的审美状态。
在语言的品味中悟情是这节课清晰的教学线索。诵读与感悟是学生品味语言的主要方式,从课堂现场来看,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是比较深入的。试看这句语言描写的品味:
生:我从“我看痴了,三叔便仰着头问我:‘你在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
师:为什么能从这里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
生:因为……
师:“我”说太阳是樱桃,是肉做的樱桃,这暴露“我”怎样的心理?
生:这暴露了“我”对吃肉的极度渴望。那个时代太贫穷了,人们很难吃到肉。“我”太渴望吃肉了,于是把太阳想象成了肉。这说明那个年代太苦了。
文学语言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味深长,我们品味语言就是要把它的“不写而写”品味出来。从这个语言描写的品味中,笔者以为,学生的确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到了文学语言的魅力。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使学生在文本的学习中获得人文积淀,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正因为整节课的厚重,学生在思考读《柳叶儿》的现实意义中这样陈述自己的思考:
今天读《柳叶儿》可以让拯救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崇高;还可以让我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师的精彩语言也为该课增添了一份厚重。在细读课文活动三中,刘老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这样总结课文中的“乐”和“苦”的关系:
《柳叶儿》的故事,其背景是饥饿,是苦难。乐只是孩童的天性,苦却是童年的遭遇。
初看,是对乐的怀想;细品,是对苦的缅怀。儿时的乐生长于苦难之中,弥足珍贵,儿时的苦难岁月生发的乐,格外心酸。以乐写苦,更显其苦。笑中也有泪,乐中实是苦。此中的滋味,谁能解得开?
很有语文味的总结,此时,教师自己就是语文。
三、理想的追求
如果把简约与厚重的统一作为语文课堂的理想追求,笔者以为刘老师的课还可以更简约,更厚重,更完美。
刘老师把引导学生感悟文中的的“乐”、“苦”、“涩”作为教学的线索,实现了教学流程的纲举目张。笔者以为从全文来看,“苦”与“涩”都是作者行文时的对苦难往事的感怀,“苦”就是“涩”,“涩”就是“苦”。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说,“苦涩”也是一个词。因此,笔者以为可以把“苦”与“涩”的感悟合二为一,让课堂结构更简约。
从课堂现场看,学生在品味“涩”时从文中找到的句子与在品味“苦”时找到的句子基本相同,学生的发言内容也基本相同。感悟“苦”与“涩”的分离造成了教学环节一定程度的粘连与重复。
刘老师的课在内容上还可以更厚重。这主要表现在语言品味上还可以再深入。
本文只有一处语言描写,学生在此处的品味上很深入,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但这样有深度的语言品味少了些,语言描写之外的品味主要以朗读的形式进行,缺少深入地涵泳。
笔者以为《柳叶儿》中值得教师引导学生涵泳的句子还有不少。
又是柳条儿抽芽的季节了。
这是文章的第一句,单独成段。“又是”是文章的第一个词,这个词说明“柳条儿”是作者挥之不去的情结。我们可以设想,与“柳条儿”相关的所有记忆会时时出现在作者的心中,梦中,以致于柳条儿一抽芽,作家就感慨万千,不能自已,必须诉诸于笔端,内心才能平静。想把这不能自已的万千感慨写下是他多年的心愿,因此“又是柳条儿抽芽的季节了”。引导学生以“又是”为切入点,揣摩作者的心理,既可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又可以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
对于柳,人们又是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我却总忍不住要摘一片来嚼一嚼。而且,我想告诉人们,他味苦,微涩,但能救人。如果你没有东西吃,它能够让你活下去。
这是文章的结尾,单独成段。作者把自己对柳的态度与世人对柳的态度进行了对比:在世人眼中,柳是风雅的;在作者眼中,柳是与风雅相对的世俗——食物,是救自己命的恩人。世人眼中风情万种的审美对象却被那年那月的人们当作活下去的食物而挣抢,作为传统审美对象的柳却以食物,这一最世俗的方式拯救了苦难中的人们,幸耶?悲耶?最如诗如画的柳却以最世俗的方式,以最苦难的方式成为作者挥之不去的情结,喜耶?悲耶?真是“悲欣交集”。引导学生通过玩味作者的对比,感受其中的“悲欣交集”,可以使学生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柳叶儿》一文值得深入涵泳的句子应该还有,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世间万物,惟有人能在理想的光芒中前进。让我们以刘恩樵老师《柳条儿》课例为参照,在语文课堂中追寻简约与厚重完美统一的理想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03:58 , Processed in 0.06527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