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部考试中心课标全国卷语文命题组专家的第一封公开信
尊敬的课标全国卷语文命题组专家:
你们好!
今天我以一位中学高三语文教师的身份给你们写这封公开信,提一些建议!
之所以想到以公开信的形式进言,一是通过正常的渠道,一位普通中学教师的声音,很难上达你们这些尊贵的专家耳中;二是时间紧迫,我知道,每年的四月下旬,你们就又都要入闱被封闭,集中命制高考试卷,再不说就晚了;三是中华语文网是一家广有影响力的媒体,尤其是在语文教师群体中,我相信也希望借助于这一平台能让更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参与到我发起的这一讨论中来。
对于2015年你们的命题,我想真诚地向你们提出一些建议。 你们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这一光荣的命题任务,因为你们的这一份试卷牵动的是数以千万计的人心。入闱之前,你们大多数人的身份或许是大学教授,并非专职的高考试卷命题人,你们在自己所任职的高校也可能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研究任务,但入闱之后,你们的特殊身份就只有一个——“高考试卷命题人”。我不奢望你们入闱前就为某一考点的试题做大量的前期准备,但入闱命题期间你们总该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吧。 但通过认真分析你们2014年命制的语文试卷之后,我十分失望!从去年六月中旬开始,我就如骨鲠在喉,但我还是沉默与克制了九个月,今天觉得非说出来不可! 请允许我先以你们依托叶紫的作品《古渡头》为材料命制的文学文本阅读题为例,来说明你们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尽心尽力命题吧。 我猜测你们为了防套押,特意选取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左联作家叶紫的作品,而且对原作进行了大量删节,用心可谓良若,值得赞赏!(另一道文学文本阅读题的材料——刘庆邦的《鞋》,原文更是有八九千字,也被你们删改成千余字的阅读文本。)但你们为了达到你们的命题目的,比如为了与你们所设置的题目的答案的表述相符,不惜将《古渡头》原作中的人物“老渡夫”的很多极能表现其另一侧面的性格的文字删去了。 我要问的是“老渡夫”的这一人物形象,真的如你们答案中所表述的那样“刚强不屈”“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吗?如果考生于高考后还有兴致去觅得原文阅读,读到未被你们删节的《古渡头》中的老渡夫这样的语言——“唉,索性再大些吧!把船翻了,免得久延在这世界上受活磨”,他们这些考生还会认同你们拟的答案吗?这分明是“时日曷丧,予及尔偕亡”式的绝望控诉啊!你们为什么要将一个性格复杂的老渡夫,强行抹去他形象的另外一面呢?人物形象更丰满、更立体,不是会给人带来更多的艺术审美愉悦吗? 另外,就你们设置的另一道题我也想请教请教。你们拟的题是这样的——“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你们拟出的答案要点有四点,我只就第二点向你们请教。第二点的答案你们是这样拟的:“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样理解有问题,我通读了原文之后,觉得全文是以一个个误会来推动故事发展的。原文中渡夫的身世与人生遭际可以说都是通过“我”与“渡夫”产生的误会引出的,你们再回头读读,也请所有的读者评一评,是不是这样? 我毫不怀疑你们这些专家的文学鉴赏力,但通过你们拟出的答案,我只能表示遗憾,对你们命题时不能沉下心去研讨叶紫的作品表示遗憾! 对于《古渡头》这篇作品,你们对它的体裁归类的处理方式,我想也值得一谈。这篇作品就是叙事性的散文,你们去读读《中国文学史资料全编·叶紫研究资料》(叶雪芬编,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总纂,2010年1月第1版)吧!书中自有答案! 我还是摘录书中的一些文字,让中华语文网的朋友们读一读,以证明我不是在轻率地做判断! 林非(散文家):“叶紫的散文,跟他的小说的风格是完全一致的,十分善于勾勒细节,描绘场景,很容易看出是出自这个小说家的手笔。 《古渡头》中那个受尽折磨的老船工,《长江轮上》中那个无钱买票而被痛打的产妇,都写得神情毕肖,栩栩如生,显示了作者刻画人物的工力。从他所撰写的散文看来,很有写好小说的基础。”(《叶紫研究资料》第276页)
林非:正因为他的散文善于刻画人物,渲染气氛,所以,读他的散文就象是在阅读一篇情节紧张的小说。一般说来,小说是通过比较严谨的结构,致力于塑造人物的性格,而散文的写法就要自由得多。然而文学样式的界限本来就不是绝对的,我们读到过有些作家写的散文,却又很接近于小说。不管是什么样式的文学作品,只要是写得栩栩如生,而又凝聚着健康和饱满的思想感情,就都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叶紫研究资料》第277页)
《叶紫生平与文学创作年表》: 1936年 是年,编散文集《古渡头》。4月5日《夜莺》第一卷第二号封底预告,《古渡头》将作为《新钟创作丛刊》之一出版,未果。
是年,编《叶紫散文集》,收散文16篇,交商务印书馆出版。(上述两段文字见《叶紫研究资料》第25页)
众所周知,课标全国卷有两套,在你们2014年命制的另一套试卷中,你们以刘庆邦的《鞋》为文本拟制了文学文本阅读题。通过你们的命题语言,我知道你们明确地将《鞋》归入小说。可是,对于叶紫的《古渡头》到底应该归入什么体裁,你们却没有作出明确的归类,而是用了“作品”一词来表述,这是为什么?到底是你们不能确定这篇小说的体裁归属呢,还是想故弄玄虚? 如果是前者,那就是学术水平问题;如果是后者,那我还真不知如何评判你们这样做的意图。 我真不明白你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我也无数次去琢磨你们就《古渡头》拟制的第4题的答案——“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的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我从你们拟的这样的语句来推测,你们又是将《古渡头》视为小说的,因为这种表述表达的就是小说“欧·享利手法”的表达效果! 我不禁要问,你们既然将《古渡头》当作小说,那么你们为什么又不明说呢?为什么要用“作品”这个词来表述呢? 至少这不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态度! 这样的命题,造成的教学误导很严重。 我请你们注意以下几个事实—— 这样的命题,使得无数影响力极大的品牌教辅资料也将《古渡头》这篇作品视为小说! 如曲一线主编的《5年高考3年模拟》(这本书至少有上百万的发行量),将《古渡头》视为小说。 如2014年《金考卷·真题卷》(这本试卷集的发行量可能也不下百万)的参编专家也将《古渡头》视为小说。河南省语文特级教师焦文林先生就是这样指导学生如何解答你们命制的第4小题的——“解答此题,应主要从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 你们也别怪中学语文教师没有真正的学术研究,他们的这种表现也的确是一种典型的集体无意识!但我请你们不要在那里偷着笑!如今正是这群集体无意识的教师,将宝押在实用文本上!你们拿这篇你们自己都没有完全读懂的作品来命题,拟出的答案又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怎么能责怪指导学生备考的教师让考生去选实用文本阅读题呢?学生面对高考,他们敢将宝往你们的文学文本题上押吗? 如今,很多学校断然放弃文学文本的备考!还有更为可怕的,许多学校出于极端功利主义的动机,从高一开始就轻视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投入大量时间加强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的训练! 造成这种局面,你们这些尊敬的专家难辞其咎啊!因为,谁敢轻视你们手中的这根指挥棒啊! 当然,造成考生几乎一边倒地选实用文本的局面,还有其它原因,这也与你们相关,我想留到下一封写给你们的信中来谈。 今天是周末,本是休息的日子!十点后,晚辅归来,打开电脑,写下了这些文字,为的就是希望你们今年拿出一套好试卷来,至少拿出一套比去年好一点的试卷来! 江西省上饶中学语文教师 魏建宽 敬上 2015年3月20日子夜草就
给教育部考试中心课标全国卷语文命题组专家的第二封公开信 尊敬的课标全国卷语文命题组专家 你们好! 不得不再次冒犯你们了,因为在第一封信中,我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完,于是有了这第二封信! 这封信要谈的是你们命制的实用文本阅读题。 呈现于2014年两套课标全国卷中的实用文本阅读题,阅读材料均为人物传记,传主一为丹麦科学家玻尔,一为中国真菌科学家邓叔群。我要谈的是以“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为阅读材料的这道题。 这道大题的命题给人留下的遗憾,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你们呈现给考生的传主邓叔群,只是半个邓叔群。 你们摘选后的文本,对1960后的邓叔群为什么避而不谈?邓叔群死于1970年,死的境况只能用极为悲惨来形容,而你们为了只突出邓叔群的“爱国科学家”的这一面,刻意将传主人生最后十年的经历给屏蔽了。邓叔群的子女邓泳、邓庄等五人写下了一篇深情追悼他们的父亲的文章——《一个大写的人》,其中有这样发人深省的文字:“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父亲因为是‘三家村黑帮’邓拓的胞兄,在本可大展鸿图之时却被以种种莫须有的罪名残酷迫害致死,他悲惨地死在他热爱的土地上,‘十年浩劫’前四年的迫害就彻底吞噬了他的生命和工作。”(《中关村回忆》第77页,蔡恒胜 柳怀祖等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在《一个大写的人》中,邓叔群的子女是这样形容邓叔群之死的:“在被禁止求医问药的情况下,父亲身上始终带着新旧伤痕,所受内伤更是不言而喻,直至1970年5月去世时,父亲的遗体上还遗留着大面积淤血未褪尽的暗紫色、青黄色的斑驳痕迹。”《中关村回忆》的编者蔡恒胜和邓泳、邓庄一样,同为中国第一代科学人的后代,蔡恒胜在他的《我的科学家叔伯们》一文中,这样评述邓叔群之死—— 他是邓拓的三哥。因受他弟弟的牵连,他被无限上纲上线,扣上“三家村黑帮”、“三家村顾问”、“反动权威”、“学阀”、“恶霸”、“流氓”、“反革命分子”等帽子,被抄家、游街、戴高帽、挂黑牌,受尽精神和肉体的摧残和凌辱,他可以说是中关村三座楼里老知识分子中遭遇最悲惨的一个,……他的家庭和子女也遭到牵连,邓伯母和所有的子女无一遗漏地受到迫害。(见《中关村回忆》第368页) 我十分费解,难道你们没有完整地读完邓叔群的传记吗? 一个你们所说的“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用邓叔群的子女的话来说,却“悲惨地死在他热爱的土地上”,这是典型的“怀璧贾罪”,这是典型的政治迫害,这是一个因爱国而死于“株连罪”的冤魂啊,你们为什么不于文本中呈现给考生? 考生如果知道邓叔群的人生结局,再注意到你们在阅读文本中,将原文的题目换成“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会不会觉得这对邓叔群的冤魂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我知道,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学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但请注意,同样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理念”一段中,还有这样的表述——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 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高中语文课程的理念,从“现代社会”对一个人或者说对一个“现代公民”的品格要求的角度,对高中生寄予了期待,对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提出了要求,其中就有提升高中生思考与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能力要求。《高中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相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是在“渐趋成熟”的,在这个前提下,高中生应该也能够有深度、有广度地思考问题的。 对于文革十年,中国共产党三十多年前就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做出了评价与结论,中国共产党自身都不回避的问题,你们命题专家有什么要回避的?你们为什么不将邓叔群爱国却惨死的问题抛给学生思考?你们有意识地屏蔽邓叔群“非正常死亡”这些内容,等于就剥夺了学生完整地了解传主人生轨迹的权利,等于粗暴地剥夺了考生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权利。这不是我在故作惊人之语!请你们读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吧—— 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你们提供的文本,能让考生“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吗?邓叔群之死这段“基本事实”的被屏蔽,是否会影响他们从阅读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是否会影响他们“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这一点,我想你们应该心知肚明! 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说:“历史有无数的问号,也有无数的惊叹号!”你们给考生于阅读文本中留下的省略号,其实也是给“语文高考命题史”留下的问号与惊叹号! 你们于《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文本设置的探究题,已成伪探究题。 请允许我原文照录你们设置的探究题及答案—— 题目: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郡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评分答案: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 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 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这道赋分8分的题,本该出成探究题,可你们出的这道题,学生需要“理解”与“探究”吗?这四点答案全是文本中的显性信息,还要什么探究? 如果你们将邓叔群的非正常死亡的内容留在文本中,出题就完全可以出成真正的探究题了! 蔡恒胜于《中关村回忆》一书的《后记》中这样感叹—— 我们当今的政治环境和物质条件比他们那时不知进步多少,我们的学术成就、道德水准,以及大师级人物的涌现,理应要更好更多。纪念前辈的目的在于激励后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愿青年人读后能有所思和有所得。 如果你们命题专家能将文本中的邓叔群的科学报国、殉国的精神,与时下的科学界存在的问题对比起来,让学生思考,谈启示,谈看法,我想这样命制的题才算是真正的探究题。 其实,你们也不是命制不出探究题,我想还是你们不愿命制这样的探究题! 因为你们2011年命制的人物传记文本的阅读理解题,就比较好地体现了探究题的特色,几年后,为什么又反而不会命制探究题了呢? 这岂不是开历史的倒车? 我要在这里先对四年前的你们表达敬意,因为2011年的你们以《下笔不觉师造化》一文,命制出了还能让人接受的实用文本探究题—— 题目: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评分答案(观点示例): 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薄,追寻艺术真谛。 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 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1、创造与仿作兼顾; 2、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 3、注重民间、时尚的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1、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 2、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 3、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黄宾虹,张大千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大相径庭,是客观事实,他们二人又都是艺术界的宗师级人物,即生命价值得到了极大体现的人,换言之,即没有白活一生的人。生活在价值观多元时代的当代青年,他们渴望自己未来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你们命题人为考生提供了两个参照人物,一个就是黄宾虹,一个就是张大千。由你们给出的答案看,你们给了考生自己选择的空间与自由,考生可以选择做黄宾虹,也可以选择争取成为张大千,只要考生结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我觉得你们命题专家自己对2011年那道题也是很满意的,教育部考试中心对这道题也是认同的,所以近几年的《考试试明》在选择“示例题型”时,一直将2011年你们命制的这一道大题作为实用文本的示例题型。 真诚地希望你们命题组的专家,能够认真地拟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探究题,我相信这是我的期待,更是千万考生的期待! 江西省上饶中学语文教师 魏建宽 敬上 2015年3月21日子夜草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