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修辞不是“怪物”作者:竹影扫_张斌
今年第2期《小学语文教学》会刊刊发高子阳老师对两岸小学语文修辞教材及教学比较研究的一个结果:小学生应该学点修辞。高老师赴台考查发现,宝岛台湾《国语》教材的几个版本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编写修辞,总共有16种之多。其中既有常见的譬喻(明喻、暗喻)、引用(明引、暗引)、排比、转化(拟人或拟物)、对比、夸饰(夸张)、顶真、双关、借代、设问、呼告、摹写等,也有不太常见的类叠、层递等等,十分详细。高老师还发现,台湾的孩子学习修辞是相当自然的事情,不觉得十分困难。大陆这几年则有点把修辞教学当“怪物”而避开的意思,2011年版课标似乎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就明确提出教师不一定要特别地去教。那么,对孩子而言,修辞是“怪物”吗?如果不是,又究竟为什么要避开它呢? 教学中不难发现,优秀的作品对孩子往往有着天然的感染力。这些作品不分古今中外,都无一例外地给孩子带来科学思维、优秀精神,在对孩子掌握语言工具,提供认知帮助与启蒙方面更意义非常。其中,各种修辞是构造文采的主力军,这些语言即使散落在文字的莽原上,也会像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离开修辞,文章则顿失光彩。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下面是从人教版教材中随意撷取的: “您老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萧红《火烧云》 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
——萧红《祖父的园子》 “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根据《晏子春秋》改写的《晏子使楚》 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伊尔莎·斯奇培尔莉《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可见,修辞从来都不是什么“怪物”。它处处存在,并与我们有着天然的亲近。可是,教学中又究竟因为什么而造成对它的“避讳”呢?
造句就是个“完蛋” 以前为了强化对句子的掌握和运用,我们常常要让孩子练习“造句”。“造句”这种形式现在在各类练习材料中不常见了,但还有不少老师课内、课外忍不住地在教,孩子们对这种练习形式往往不大喜欢。“造”,顾名思义,就有生搬硬造的意思。不少孩子于是就学会了“无中生有”、“闲搬瞎扯”。对此有孩子形象地说:“造句就像下蛋,下的叫‘完蛋’”。造得不好要挨老师批,所以“造句就是个完蛋”。孩子们的说法不见得妥当,但教学中,我们有没有把“修辞”单列开来,单独训练的做法呢?有的,不但单列了训练项目,甚至还单列题型来考查,这就是问题了。 配套教材中的修辞,孩子们一般看看就会明白。阅读当中,孩子也基本上能够辨别用与不用的区别。经常性的阅读刺激下,学生潜意识中逐渐形成自觉,时机成熟时就在习作中自然而然地用上了。所以,修辞基本上是用不着固定训练的,尤其忌讳机械的、程式化的强化练习,教学中一旦操之过急往往就会“过犹未及”。为防止这种可能的情况,教学中就干脆避讳修辞了,但修辞本身是干干净净的,并不存在问题,也不是说不适合孩子。 事实上,不“硬教”修辞,不提倡学生“造句”,不是说让孩子跟修辞不沾边。孩子们做了一些阅读,有了一些启发,是不妨让孩子们去生活中去学着举一些例子的,作为举例,效果就会很好。例如: 站在白色花朵的树下,仿佛头顶着不冷的雪。 几株油菜花大大方方地开在乱石间。 柳条重新梳妆一番,又站到了河堤上,更添几丝春色。 这些孩子们列举的生活中常见景象的例子,都让人觉得有趣。不仅有趣,当孩子们从文字中觉察到修辞之美,感觉到“美”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多姿多彩的栖止方式,可以借助修辞让文字还原生活的种种色彩,美妙的事情就会发生,孩子们会藉此获得更多惊人的“创造”。同在《会刊》第2期,曹新燕老师就运用了她的这种“魔法棒”,收到很好效果。她说:“大自然是孩子们心灵的真正乐园。在山林中,小溪边,田野里……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心’”,也写下了属于自己的‘诗’”。 最近偶然看到有个孩子,举了一个生活中遇到的特例——文竹开花,很别致:
刚入冬,家里的文竹就开花了。梦一样的叶子,点缀着一朵朵精致小花。那花儿,太像雪花了!白色,并且,不多也不少,刚好就是六个瓣呢!把鼻子凑过去闻一闻,嘿,居然是水蒸气的味道!……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落在了我家。 可见,当我们从阅读中得到一些话语,又肯让孩子到生活中多举一些例子来讲述,孩子就会说、写“梦”一样的语言。他们会去兴致勃勃地点数花瓣,然后就会有“迷你”的白雪,以及一切奇思妙想。 换一种方式学说话 还有一种方法,也能让孩子乐用修辞,那就是“换一种方式学说话”。孩子们乐此不疲,十分喜爱这种含有修辞的语言形式。 “那时的月亮长出一头浓密的黑发,盖了半个脑瓜子。她有一张东方人特有的黄皮肤的脸,温和地朝向大地……”这是一个孩子对下弦月的描写,很有趣。这样有创意的文字是从何而来的呢? 平时,孩子们之间相互交流的言语总好像是扁平的,立不起来,也比较乏味。孩子需要更丰富的表达方式,我就因需设教,设计了一堂“换一种方式学说话”的语言训练课。课上我先问孩子们,你们喜欢说“赠你一片银杏叶”,还是“送你一把小扇子?”孩子们都喜欢后面的说法。我告诉他们,你们喜欢后面的说法是有原因的,因为后一种说法具有言语的魅力。 “秋天是一位魔法师,他能把云变成各种模样,有的像仪态端庄的马桶,有的像风度翩翩的小鸡……” “那时天色已经暗了,月亮才上来。黄黄的,像玉绣缎上,刺绣时弹落的一点烟灰,烧糊了一小片。” 我给他们举了几个例子。然后问:“秋天是什么样子?月亮是什么样子呢?” 于是,一个孩子开始创作: “月亮么,有时候看起来是不圆的。实际肯定是圆的,科学课学到上、下弦月。下弦月么——看得见的是尖尖的脸蛋子,黄黄的,看着大地;看不见的是……一定是长了黑黑的长头发!” 马上有一个孩子自告奋勇,说:“我来画!我会画!” 于是,在孩子们的互相帮助下,图文在黑板上“横空出世”。 换一种方式学说话不仅能让孩子获得更多言语的乐趣,有时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自己,获得具有诗歌特质的新语言。早先尝试上过一堂《隐喻(暗喻)——诗歌入门课》,这堂课参考了美国童书作家山姆·史沃普《我是一支爱写作的铅笔》小学四年级:小岛计划,P.125-138的写作教学设计。课上引入改编自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一首童诗《他们带给我一个海螺》让孩子们看: 我是一只海螺, 我的心儿里, 涨满了水波。 暗如影,亮如银, 小鱼儿游了许多。 然后提示孩子:“想一想,有什么东西在某些方面会让你联想到你自己?比如,吃剩的糖块被人丢在桌子底下;扔到沸水中被煮得咕嘟咕嘟叫的鸡蛋;被使用得很厉害的橡皮擦,等等。试一试:用一两个句子描述你是什么,你为什么像这个东西?假如你有更多想法就多写,尽量写出你们的共通点”。结果班级当天就“出版”了属于孩子们的第一份诗歌报《我是谁》,语文课代表负责编辑,39个活泼的孩子和他们的39首小诗“幸运”入选。 叶圣陶认为,操觚术当“一使需之切”(《语文教学二十韵》),就是说一切要从孩子的需要出发,使其需求迫切。叶老虽然说的是作文,但在修辞表达运用的学习方面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让孩子换一种方式表达自己,“藏”修辞法于其中,就得到了孩子踊跃的欢迎。可见,修辞真不是什么“怪物”,关键要看我们怎么个教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