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译干国祥--《破译教育的密码》读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6 04:0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破译干国祥--《破译教育的密码》读后
作者:铁皮鼓




  要给干国祥的书写一篇书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搁了一段时间后,又总有一种非写不可的冲动。这种感觉非常奇怪,是因为同为中师生的大致相近的命运?是因为共同的对于教育莫可名状的情怀?是因为作为朋友,我们在相互阅读中获得的东西想要表达?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  
 干国祥现在也已经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同,虽然这与他应该获得的影响还相差甚远。(当然,对于干国祥来说,认同不是目的,干国祥的故事不是于连故事的现代版--一个中师生如何经过艰苦奋斗一步步地成为专家,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再是,或者主要不是外在的承认,而在内在的确认,除此以外的喧哗,与干国祥无关)我只是觉得,干国祥的价值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而且,他现在仍然只是一粒种子或者说一株小苗,但注定会长成森林。我读过干国祥公开发表于报刊或者网络的几乎所有文字,有些文字读过许多遍,我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难解的密码,包含着有关成长,有关教育的层层隐喻,而对他的解读,本身就对我们有着丰富的启示。
一   干国祥曾经为自己写了一篇童话--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话,只是大部分人没有写出来而已。“那时候,我常常无端地陷入忧伤和冥想中,同学们总是远远地避开我,如害怕某种传染似的。”当时,班上流行养蚕,因为不合群,“我”成了唯一没有获得蚕种的人,于是从路旁的树叶上摘下类似于蚕种的东西独自养着,后来发现长出来的不是蚕,而是毛毛虫。在同学的嘲笑中,“我”并没有丢弃毛毛虫,当其他同学的蚕一只只死去的时候:
  “然后,才是我的虫儿们,悄悄地从茧中钻出,穿着一身不可思议的美妙的衣裳。在凝神留恋了好一阵后,才慢慢张开那对巨大的美丽的翅膀,一下子跃离纸盒,向着窗外湛蓝的天窗翩翩飞去。”  
 这则童话是意味深长的,它包含了干国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关键词:孤独、思考、边缘,也隐含了他在不被承认不被理解时对自身力量的自信。  
 的确,干国祥是个典型的边缘人,这种边缘性,不但表现在他的宿命般的经历上--比如极低的学历,更表现在他的人生姿态上。因此在学院派看来,他是一个优秀的实践者,在一线同行看来,他又是一个热衷于学理的人。而他自己,其实不过是在二者的边缘游走。这种边缘,并不是那种对于理论和实践都一知半解的边缘,而是不愿意被任何东西框定的边缘。他可以在课堂上挥洒自如,甚至可以自信地去小学、初中、高中上课并颇受好评,(这又是一种边缘,因为对许多一线老师而言,小学中学是老死不相往来,自成天地的)也可以深刻地理解各家之说甚至精辟地指出其优长乃至缺陷。换句话说,可能比大部分一线老师更了解一线,也可能比许多所谓的教育专家更清楚理论。他说:
  “我不会任自己这样沉醉于任何一个大师的声音中太久的,因为我不想成为谁的信徒,我只想把他们作为我的朋友。同时我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我不是哲学家,我只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
  我尊重那些沉醉于教育理论的迷人大厦里的专家学者,(其实这样的人中国并不多)他们的工作自有其意义,但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毕竟有距离,需要对二者都比较通透的人来整合,而干国祥的价值正在于此。因为过分地专注于理论,往往会导致臣服于某种理论(可能是别人的,也可能是自己的)然后在这种理论的框架内去解释教育,最后会妨碍理论的深入;而长期沉浸在一线教学中,又会导致对形而上的思考的恐惧或轻视,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实用有效,结果往往会迷失于现象之网,反倒认不清真相,妨碍了对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学院里的专家学者可能更多的关注意义,而一线老师则更关注技术,但是意义与技术本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是我们视野的狭窄使之人为地割裂了。干国祥的价值在于,他立足于实践,以边缘化的姿态,打破了二者之间的隔膜状态。他采取了拿来主义的态度,从哲学、心理学(当然更不用说教育学了)等学科中广泛地汲取营养,但又不拘泥于任何一家学说。因为任何一家学说,都只是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世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正是这种博采众长,通透而不粘滞的学术态度,反倒使许多教育现象获得了更为合理的解释。  
 不但如此,干国祥始终保持了充分的开放姿态,在他眼里,教育无处不在,不但遍布许多学科,更奇妙的是,他从神话、电影、电视剧、小说、漫画等许多方面开拓了新的疆域,重新“发现”了许多为我们所忽略的教育问题。在这本书中,类似《内心的神殿》、《不听话的意义--从教育的角度解读亚当偷食禁果的神话》、《一场青春的宿命--从“帕里斯的金苹果”看早恋问题》、《电影中的教育元素》这些篇章都是令人叹服的精品,揭示了一个我们以前从未留意过的迷人世界。虽然博采众长,但是干国祥仍然有自己的立足点,就是哲学、心理学和神话学。这种立足点是很有意味的,意味着干国祥的兴趣在于探询复杂的教育现象背后的更为本质本源的东西,比如存在、原型等等。因为这种穷根究底的探询,许多我们看不清或者自以为看清的现象背后的东西被呈现出来了。   
在这种探询中,干国祥也确认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他融合了各种理论,从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教育现象背后的意义,反倒为具体的教育活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解决思路。可以说,当主流话语迷失于术语和西方话语中,遮蔽了教育的真相时,这尾独自自由游走的鱼儿,反倒游出了一条清晰的线路。
二   干国祥的视野很开阔,他关注的始终是大教育,但他同时也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领域内,他同样地游刃有余。   干国祥在语文教育方面的成绩,主要地不是指能够上课并且能够在不同的年级上课,而是他对语文教学从学理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为混乱不堪的语文教育提供了一条思路(当然,只是“小径交叉的花园”中的一条路径而已)。这种思考,始于批判,终于建设,或者说在建设中批判,在批判中建设。  
 在这本书中,干国祥用了五个关键词来概括他在语文教学方面的理解:主题、可写、互文、对话、存在。这五个关键词并不陌生,现在几乎是教育界的流行词语,而这一个词背后的东西,比如主题教学、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也风行一时。但是能够真正透彻地理解这些理论并且在课堂上清晰呈现的,在我有限的视野内却不多。这本书中收录的《成为课程开发者--教师专业化之思考》、《两种阅读态度:“只读”与“可写”》、《多元之界与“临时性共识”》、《从“知识体系”到“主题单元”》,都是极有份量的理论文章。更难得的是,干国祥将他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化为实践,书中收录的《〈斑羚飞渡〉课堂实录》、《建构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丑小鸭〉课堂实录(第一教时)》就清晰地呈现了他对语文教学的理解。在《深度阐释之后--评郭初阳〈珍珠鸟〉课案》一文中,他同样通过具体的分析让读者看到这些理解是如何化为实践的“血肉之躯”的。如果不是因为“脚踩两只船”,恐怕很难写成这批文章。  
 这些相对成熟的思考在网上也影响了一批喜欢读书,热衷于思考的语文老师,于是,在干国祥的提议下,一个名为“深度语文”的流派逐渐形成。(详细地阐述深度语文的主张以及理论背景,是另一篇大文章的任务)深度语文的形成是建立在对现实语文,包括被纸媒奉为经典的课堂的反思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回到本源,重新反思语文课究竟要做什么,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优秀”这个词应该如何定义。在这种反思中,深度语文形成了自己的姿态,也形成了自己的关键词:思与诗、智力挑战、形式训练等。所谓的思与诗,其实正是干国祥的一个基本姿态,甚至可以说是他一生的追求,即“经过思抵达诗”。深度语文一直反感充斥于公开课与日常课堂的虚假的抒情或者说煽情,拒绝浅薄的感动,但是深度语文从来不排斥诗意,因为诗性也是存在组成部分。或许恰恰相反,追求诗意是语文课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但是,没有经过思考沉淀,没有经过思考去伪存真的“诗意”是可疑的,这种所谓的“诗意”会妨碍人自由地生存,会导致人的异化,甚至会把人沦为工具。因此,任何诗都必须经过思的拷问。同样地,针对传统课堂缺乏真问题,(稀奇古怪的问题倒不少)缺乏真思考,一味臣服于文本的事实,深度语文强调课堂上要营造情智落差,要通过富有梯度和启发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斑羚飞渡》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当然,深度语文仅仅是一颗种子,一颗包含了上述几个关键词的种子,它的成长,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深度语文也不会是一个封闭的不断自证的团队--如果没有了个体的思考,没有了多元化,也就没有深度语文。在这个过程中,它会被不断地丰富甚至改写,而这枚种子所包含的若干密码,其实也已经藏在了这本书中。
三   干国祥的上述成绩,来源于长期孜孜不倦的阅读与思考。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或者为了消遣,或者强调学以致用,(这些都不是错误,是人生的必需)或者把读书与成功联系起来,读书成了获取成功的重要途径,这是“书中自有……”的现代翻版。  
 我觉得干国祥的阅读有很大一部分是一种纯粹的阅读,是一种恢复亚里士多德传统的阅读,阅读的目的--如果有目的的话--被重新定义为三个字:好奇心。或者也可以说是趣味。是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对自身秘密的好奇心,难道还不足以构成阅读的理由吗?我们过于强调了阅读的功利性,反而迷失在阅读中,找不到真相。
  “我阅读,因为我孤独。”我想这或许就是干国祥的答案。“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们离古之学者远矣!本书中《我的阅读史》这篇文章或许会给我们许多启发,让我们重新思索教师专业化阅读的意义。   对于干国祥而言,阅读首先是为了去魅。自从有了文字以来,书写的东西便获得了一种魔力,这种文字崇拜一直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潜伏着,许多人不加分辨便会对变成铅字的东西或者自己不懂的东西顶礼膜拜。在许多时候,我们崇拜的不是思想,而是文字本身,或者是文字背后因我们跪着而显得高大的作者,往往是他们的头衔、名誉俘获了我们而不是思想,我们通过“阅读”又进一步地加深了崇拜,这是许多人阅读的真相,他们只是自以为获得了思想,其实不过是可怜的应声虫。  
 不用说孔子、老庄、柏拉图,那些被一些人挂在嘴边的弗洛依德、荣格、弗洛姆、马斯洛、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巴尔特等等,被他一一翻过,而且这些天才们的天才思想能够很快地整合到他的知识结构中去。阐释学、新批评、结构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等等,也都有程度不同的涉猎。这些人他通读的并不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他的基本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干国祥的阅读通透而不粘着,是进去能出来的那种阅读,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的阅读。他不会在一个地方留连太久,所有的资源都只是资源而已,不能够代替本身的思考。其实,我相信,阅读是一种更高层面上的“自证”或者说“自我发现”的过程。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然后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地会形成宿命性的东西。换一句话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原型,我们的一生可能就是不断地去发现它,丰富它。而不恰当的阅读会让自己迷失,成为书橱。所以干国祥的读书远远不能算是很丰富,但是他找到了自己,他对自己的意义与局限有比较清晰的体认,因此,他能够最大限度地通过阅读丰富自己,形成真正的力量。  
 读书不是为了做别人的传声筒,而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思考,“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说得多好!思考,其实就是我们存在的基本方式。所以,干国祥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阅读结构,然后不断地丰富它,但是所有的阅读,都不能够代替自己的生命体验。对于干国祥来说,比读书更重要的是生活,是用整个生命去体验所面对的世界。而这一点,正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意,这种诗,只有通过在阅读中思考才能够最终抵达。因此,有人说干国祥是个思考者,这诚然是对的,但他本质上更接近诗人,他用艺术话语与心灵话语把握世界,把握教育。  
 干国祥曾经说他文字不好,自嘲读小说太少,这固然是不幸的,--小说中有多少乐趣呀!但未尝不是一种幸运。我的感觉是,干国祥在创造自己的文体风格:朴素、干净、直接、清晰。这是我特别欣赏的文字。他的文章往往是小切口,然后打井般地直入下去,一下子探到现象的底部,逻辑性强,不枝不蔓,令人叹为观止。相形之下,便显出许多论文废话太多。要写出这种简洁直接的文章并不容易,它需要真正的高密度的思考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深入浅出的文字功底。
  这种弃绝抒情的干净的文字中,透出来的是经过思辨沉淀后的真正的诗意。
  这就是干国祥,他凭借出色的思辨能力和领悟能力,凭借着他与生俱来的自由感,持一柄无形的长剑,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游走,在不同领域内游走,打开了许多门扉,刺破了许多真实的谎言。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而我相信,在《破译教育的密码》这本书中,包含了他以后成就的最初的种子,我对他充满信心。  
 因为这种信心,我愿意发扬深度语文绝不要脸自我吹嘘的精神,隆重推荐他的第一本书。至于本文中所讲的一切,我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好的证明。 2005年12月4日星期日上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1:01 , Processed in 0.07003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