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王蒙学写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6 22: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跟王蒙学写作



——走进王蒙
湖北武汉  张良炉 林佳明
【走近王蒙】
王蒙,男,1934年10月生,河北南皮人,当代著名作家。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引起社会关注。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六十年代调往新疆。1978年调回北京作协,历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1989年辞去文化部部长之职,专心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及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等。有《王蒙选集》四卷。作品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2015年8月,王蒙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用一个词来形容王蒙的创作道路就是“风雨兼程”,他是新时期最活跃的、始终处在生长攀登状态的一个代表,这是作为作家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他的创作在内容上,既有一种触动感情的自由抒发,也有对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思考。从对王蒙文学研究中,我们可以派生出不同的切入点。 ——张炜(山东省作协主席)
王蒙作品中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就是通过文字透露出来的文学内涵和语言感受。文学的内涵或许需要对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和人物苦难的理解,而他的小说在语言上则有一种震撼力,就好像集束炸弹轰炸带给人的感觉。—— 周大新(河南作家)
【名篇节选】
四月的泥泞(节选)
初到新疆生活的人,面对化雪季节的新疆的泥泞,实感惊心动魄。
三月下旬便开始化冻。天!大街小巷都变成了泥塘。穿上套鞋似还不够,在伊犁,必须穿上高胶靴。到了四月,泥泞更加透彻,虽然穿上了高胶靴,裤子上仍然会沾上泥巴。特别是一旦汽车驶过,泥点会溅到脸上、头发上、身上。你咒骂司机,司机又咒骂谁去呢?走在泥泞里,胶靴发出的不是噗噗的泥声,而是从泥里抽出靴子时造成瞬间的真空、空气与泥形成的气泡破裂,然后稀泥又填补了真空所发出的呱呱呱的声音,像是江南夏日的蛤蟆叫。
泥泞中,土路上被马车和汽车轧出的辙印则更深重巨大,它不再是冰雪上的小沟小路,而是,简直是一条又一条的河道、河床!谁能想象,在这样的路上还能开汽车、赶马车、走行人乃至骑自行车呢!有时在将干未干的这样的河道里骑自行车,脚蹬子蹬到了已干的"河岸"上,蹚起了尘土,磨坏了鞋底子……
在乌鲁木齐的一些巷子里,也有这样的泥泞河道奇观。所以当七十年代初期,乌鲁木齐提出"出大力流大汗,定叫马路见青天"的口号,清除淤泥,露出巷子里的柏油路面。那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厚实的泥泞下面,竟沉睡着沥青路面!我从没想过,这些巷子竟修过柏油路。"这是怎么回事?"我迷惑了。"有拆修房屋的,把老房土老墙土倾倒在路上,这样,就把路面盖上了。""老新疆"如是回答。是吗?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有了好路却又莫名其妙地把它掩盖起来,那怎么可能呢?
见到那些北京上海的大城市的养尊处优的青年的时候,我禁不住想:让他们去新疆见识见识吧,哪怕只见识一下四月泥泞,他们就会懂得建设的不易,走路的不易,管理的不易,春天的不易,一切不易的不易了。艰难,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吗?泥泞,这不正是通向日暖风和的盛春与初夏的必由之路吗?这些大城市的孩子们未免活得太轻松太舒服了,他们上哪里了解"国情"去?上哪里结合实际去?
据说现在已经没有这么多泥泞了。乌鲁木齐各单位承包门前的道路,不令雪积,不令冰就,到了化雪天气无雪可化,也就无泥可泞了。至于伊犁,像阿合买提江路之类的大土路,早已铺上了沥青路面,即使翻浆也成不了条条大河的河道了。乡下的土路呢?该是依旧吧?
而不论大的泥泞也罢,愈益减少的泥泞也罢,经过了化雪季节,新疆的盛春初夏是极为美妙的。待到百花盛开树叶纷披的时候,待到过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不论有过多么吓人的泥泞,一点影子也不会留下了。一切都会变得清清爽爽,利利落落。到那时候你向一个外地人介绍乌鲁木齐或者伊犁的四月泥泞,说不定他以为你是在危言耸听呢。
【写作借鉴】
《四月的泥泞》是王蒙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王蒙曾在新疆生活了16年,以致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新疆印记,包括他获茅盾文学奖的《这边风景》。
这篇散文是作者离开新疆后写的,文章重点过去新疆四月“惊心动魄”的泥泞景观。作者写泥泞最大的特点是突出细节,让人觉得很真实,仿佛泥泞就在眼前,使作品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文章写泥泞,从多角度描写,如从听觉的角度“呱呱呱的声音,像是江南夏日的蛤蟆”,从视觉的角度“简直是一条又一条的河道、河床!”。在描写中又穿插作者的议论与抒情,如“我从来没有想到这厚实的泥泞下面,竟沉睡着沥青路面!”“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等等。
文章并不是为写泥泞而写泥泞,作者在倒数第三段联想到了“那些北京上海的大城市的养尊处优的青年”,认为新疆的泥泞对他们有教育意义,最后一段“待到百花盛开树叶纷披的时候,待到过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时候,不论有过多么吓人的泥泞,一点影子也不会留下了”揭示了泥泞过后的美好,使得文章不仅仅局限于写景,而让主旨变得深远。
对我们的写作的借鉴意义:一、突出细节,多角度表现;二、挖掘寻常材料的内涵。
【我学我写】
武汉的秋
朱蔓榕
    日历上立秋早已被翻过许多页,然而只有当寒风开始呼啸时,我才恍觉夏日早已远去。
    然而,这并不是一种与生机暂别的喟叹,这座炎都的秋日,其实尤为吸引着我,让我翘首启盼。(点评:“吸引”“翘首启盼”二词已定下感情基调。
    人们谈武汉,都是称它的热,太阳刁钻地铺开犹如蒸笼的光罩子,行在路上迎面只有不分皂红裹挟着浑身的怒气扑来的热风。这些场景即在他们脑海中生了根,决计不离开了。(点评: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武汉热的根深蒂固,为后文写冷做铺垫。)
    而真正的武汉人,才最懂得,这座临江的城市,何止是热的有份量,同样还冷得很豪放。(点评:笔锋一转,切入正题。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北方的秋日用穿透形容,南方的秋日用渗透形容,我自认为武汉地处祖国腹地,实际上是杂糅了南北方各自的特点。
    看过秋日的江畔。细腻是老老小小手中翱翔的筝,粗犷是堤下翻滚的浩浩长江。住在武汉多多少少必有去过江滩散步的经历,彼时总会贴着堤旁,偶尔一次去感知这江。
    长江是从武汉人出世时便烙印在脑海中的标记,是我们建立与这座城密不可分的牵萦的第一座桥梁。看它如鳞甲般被风带起的波纹,难免在心中也渐泛涟漪,它不似江流天地外,匿隐山色那般壮阔,却是多了一份人情和民俗。(点评:比喻迭出,感染力强!)
    每当搭车驶过横跨长江上的桥,会考虑寒风这么烈,要是吹歪了车头,我就下去跟它做个亲密接触,让冻冷的手脚再进去泡个里里外外,好让我感受这在秋日里依旧不愿暂作休憩,始终没有偃旗息鼓的层层叠叠的一浪扑一浪的长江。用个形容词,长江那便是精神。(点评:运用想象,留恋秋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水浩荡,波纹却浅清,武汉人更是有壮士的性格,西子的心灵。客店的老板渐渐备起热水,待搓着鼻子哆哆嗦嗦还只着单件的客人,为他们送去温暖,又大大咧咧关切问道“怎么穿的这么少,年轻人要美还怕冻。”又或是广场上卖着风筝的人,手把手牵着眼中满溢期待的孩子,把风筝拖带着飞起,粗粝的面孔百般和蔼:“今天风大,一会咱们把它飞到最高!” 点评:用细节突出武汉秋天的冷。)
于是我便想,啊,武汉的秋日,你如此的多姿,又何能用区区几笔文字可勾勒出的?你应当留在所有人的心中,唱着悠扬婉转的汉之曲,徜徉在长江波澜的浪中。
【点评】
武汉的秋天很短,其他的特点不甚明显,但此文抓住武汉秋天“冷得很豪放”的特点来写秋,运用了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把武汉的秋天那种风大、冻人的特点细腻地展现了出来。但作者在文中并未流露悲秋、伤秋之感,反而有一种喜爱之情。
已发《帅作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2:37 , Processed in 0.08368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