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因为专业而高效 ——《课堂教学三部曲》的写作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一堂精彩的课,总会让人联想到一位有教学天赋的教师,或者一种绝妙的教学设计思路,或者一类异乎寻常的教学取材。于是,我们很自然地把课堂教学的出路,依托于教师的教学天赋,依托于教学思路的绝妙设计,依托于教学取材的异乎寻常。可是,这样的依托,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出路吗?有天赋的教师,总是少之又少;对于教学思路,绝妙的总是绝少的;异乎寻常的教学取材,总是异常难寻的。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满腔热忱,把足够的智慧,都有用于去寻找教学天赋,去寻找绝妙的思路,去寻找异乎寻常的教学取材时,才会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费尽心思却难有所获,毕竟天赋也好,绝妙也好,异常也好,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课堂教学真正的出路,一定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得到的,一定是我们通过思考可以改进的,一定是我们通过行动可以优化的。“课堂教学三部曲”正是怀着这样的理念,去思考和建构课堂教学;因此这三本书并不是为那些有教学天赋的老师而作,而是为那些想提高教学成效,但还却苦于没有思路与方法的教师而作。 一、《叩问课堂》:追问课堂教学的前因与后果 没有一位老师不想拥有精彩而又高效的课堂,于是这种向往就成为大家的专业追求;可是,精彩而又高效的课堂从何而来呢?这样的课堂在现代化的学校里有可能形成,在边远山区的学校里也不会出现;这种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显现,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生成。因此,精彩而又高效的课堂,与课堂条件没有直接关系,与教学内容也没有必然联系。但是,精彩而又高效的课堂,却永远离不开有智慧的教师和好学的学生,一个教得有情趣,一个学得有味道,课堂因为有情趣而精彩,课堂因为有味道而高效。 课堂教学只是教师的脸面而已,要让课堂教学有情趣,就得先让教师自己有情趣,教师的情趣与素养必然会在课堂这张脸面上得以显现。要打造好的课堂,不能把直接去敲琢课堂本身,只有先把作为课堂教学设计师的教师素养提升了,教师设计出来的课堂教学自然因为教师素养的提高而水涨船高。因此,如果绕过教师素养的提升,而直接雕琢课堂,这就把课堂当作了秀场,我们只能消除课堂中的症状,难以消灭课堂中的病根。同样的道理,课堂中不但要关注作为人的教师,还要关注作为人的学生。当教师把学生当作比较的对象时,那些好的学生会带给我们成就感,那些差的学生会带给我们挫败感。但如果把教学视为把学生培养得更好,而不是一定要培养出更好的学生,于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了学的希望,教师在什么样的学生身上也都能够寻找到自己的成就。 课堂教学的后果不能完全是成绩,但肯定离不开成绩。老师们都喜欢成绩,但却讨厌考试,可是没有考试哪来成绩呢?问题在于我们是不是真的对学生应对考试的整个过程有科学的分析呢。要因为教师的教学,而让学生的成绩变得更加的优异,前提是学生能够在人格上接受教师,然后才可能在认知上接受教师,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直接切入了学生的认知。于是,不但在人格上容易惹恼了学生,反而在认知上把学习的责任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对学生学习责任的解放就是对学生成长的放纵。要获得优异的成绩,就需要大家跳出课堂看课程,跳出成绩看成长,从学科课程的角度来系统规划课堂,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长远培养成绩,这样的课堂不但精彩,而且还会高效。 二、《课堂密码》:剖析课堂教学的结构与效率 一堂优秀的课,是浑然一体的,就象一件艺术珍品,容不得我们把它拆卸了再欣赏;可是,浑然的东西往往是天成的东西,当我们没有这样的天赋时,就应该去选择一条科学的建构之路。这就需要我们对它的每一个部件进行理性的解剖,再对其进行科学的组合,这样的课堂算不上艺术珍品,但至少能够更有成效地履行赋予它的教育功能。其实,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矛盾体,教师的教学进度总是与学生的学习接受度相冲突的,课堂的有效也总是与课堂的有效相矛盾,就连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也时不时与教师权威的捍卫相碰撞。因此,当我们把这些矛盾着的、冲突着的要素协调好了,课堂教学就成了艺术品;当我们的课堂把这些要素以矛盾或者冲突的形式暴露出来时,课堂教学就成了半成品。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结构的观念,就不大可能协调好这些矛盾着、冲突着的要素,课堂教学就会因为这些矛盾与冲突的存在,而大大地降低教学效率。当我们用结构的、系统的方法来分析与架构课堂教学时,才可能超越这些冲突与矛盾。在课堂教学中,似乎有了教学深度,就没有了教学宽度,但事实上只是一味的追求教学深度,在缺少教学宽度支撑的情况下,教学深度就会因为孤军深入而全军覆没;如果课堂教学只在宽度上拓展,缺少在教学深度上的引领,这样的宽度难免因为全面出击而一无所获。这样的道理在“教什么”与“怎么教”上也同样存在,在处理课堂的有效与有趣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要让教师把课堂教学搞得有趣,相信这不会太为难教师,你看哪堂公开课缺少情趣呢?可是,从当下课堂的目标来讲,课堂的趣味性本身并不是目的,它要以服务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从课堂教学的可持续性来讲,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成就学生的课堂成就感,从而转化为新的课堂趣味性。于是,课堂趣味性反到成了教学的方向,而课堂有效性只是成了教学的台阶。可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为了有效性牺牲课堂的趣味性,往往因为取得了当下的成绩,而失去了长远的方向。对课堂教学拆卸式的分析,看起来把课堂教学弄得七零八落,但却让我们对课堂的认识淋漓尽致,当我们站在课堂上时才可能进入驾轻就熟的境地。 三、《课堂方法》:谋划课堂教学的战略与战术 不管我们怎么思考课堂,也不管我们怎么剖析析课堂,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建设课堂。要建设出一堂精彩的课,似乎更需要的是绝妙的设计与异常的取材,于是我们四处打听如何获得它们的技巧与方法。遗憾的是,在那些有天赋的人手中,这些技巧与方法都是管用的,但对于看课与观课的我们来讲,这些技巧与方法就成为高贵的摆设了。当我们把课堂教学不再依托于教学天赋时,课堂中那些微观的战术,就不得不发自于宏观的战略;课堂中那些举手投足的方法,就不得不源自于高瞻远瞩的方向了。 如果把课堂教学局限在课堂上,那这样的课堂教学迟早会无立锥之地;如果把课堂教学放大为整个学习过程,那么不管是课堂教学改革,还是师生的共同成长,就有了调整与优化的空间。因此,要让课堂教学精彩起来,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足功夫,就需要学生在预习上全面过关;要让课堂教学有效起来,就需要教师在学习诊断上具有科学性,就需要学生在复习上具有系统性。于是,如何备课的价值,就远远的超过了补课;于是复习的形式,就不只是做做家庭作业,而是如何科学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课堂总是教师个人的,可是课堂真的只是教师个人的吗?教师要上好课,就需要自己更多地借鉴其他同事的课,就需要得到学校同事和学校管理者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系统地思考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事项了。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让教师们在课堂上相互竞争,这样的氛围很好,但效果往往很差;如果我们只是单纯地去推门听课,这样会的管理举措会让教师们很兴奋,但却很难有智慧。教学管理的方向,不仅仅是让每位教师积极起来,而是要形成一个积极的教学群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没有管不好的教师,只有管不好的校长,教师对一堂课或者一个学科的教学品质负责,但以校长为代言人的学校教学管理群体,则是对一个人或者一所学校的教育品味负责。 还需要澄清的是,“课堂教学三部曲”不可能为处于不同课堂教学情境的教师,提供具体的课堂思路与教学方法,但它却试图为教师思考和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整体教育品质的提升,提供一个务实的思维坐标。避免让老师们在面对课堂教学时,要么脱离教学设计而死抓知识的操练,要么脱离教学实际而谋求课堂艺术的绽放;更为了让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能够理性地跳出课堂看教学,跳出教学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