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7 23:4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
陈剑晖
  近年来,散文写作界掀起了一股新的写作潮流——“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潮流的始作佣者是《人民文学》。该刊从2010年开始设置“非虚构”栏目,先后发表了《中国在梁庄》《中国,少了一味药》《词典:南方工业生活》《拆楼记》《女工记》《阿勒泰的角落》《瞻对》等一大批作品,引起了批评家和广大读者的注意,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新散文”的散文写作潮流。
  “非虚构写作”这一散文写作潮流的兴起,虽受到20世纪60年代风行于美国的“非虚构文学”的启迪,但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一,“非虚构文学”主要是针对小说的“虚构性”而言,它的主要对象是小说而非散文,而“非虚构写作”专属散文这种文体。其二,“非虚构文学”强调将“新闻性”渗透进文学创作中,而“非虚构写作”恰恰相反,它力图去新闻化和意识形态化。即是说,在“非虚构写作”这里,“新闻性”并非它的必备要素,这一品质使它既不同于西方的“非虚构文学”,也与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文学拉开了距离。“非虚构写作”的价值在于:它既淡化了以往报告文学作品过于意识形态化、新闻报道化和人物故事过于程式化的弊端,又匡正了近年来散文写作中愈演愈烈的“自说自话”、背向现实的个人化写作倾向。“非虚构写作”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它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现场直击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它强调民间立场,个人视角,原生态生活细节的展示。此外,“非虚构写作”一方面注重“实录”,重视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它常常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介入社会现实生活,对某一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因此,“非虚构写作”既不是现实生活的表层化罗列,也不是一地鸡毛的碎片化书写,而是散文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正是它广受读者欢迎,并成为散文界新的写作潮流的根本原因。
  但在肯定“非虚构写作”的思想价值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的缺失,这就是散文性的不足或审美性的淡薄。笔者阅读了近年出版的几部较有影响的“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实事求是地说,这些作品的题材和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其社会批判和道德思考颇具深度,生活细节和文献资料也足够真实,但在散文的审美性方面却令人失望,未能使人感受到散文这种文体独具的美。举例说,梁鸿以《中国在梁庄》《出粱庄记》为代表的“梁庄”系列,是这几年影响很大的作品。在这些“非虚构”的实录作品中,梁鸿以自己的家乡“粱庄”为背景,以访谈的方式和个人的体验,真实展示了在“现代性暴力”下乡村“崩溃”的图景,以及当下乡村存在的各种问题。此外,还有外出“打工者”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应该说,梁鸿的“梁庄”系列有一个很大的构思,她不仅直面现实,击中了现代人的痛处,而且力图揭示现实背后的东西,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并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是梁鸿“梁庄”系列的现实意义之所在。不过若从散文的审美性角度看,我认为“梁庄”系列还未能达标。它在人性方面的挖掘还不够深入,结构上过于平铺直叙,有罗列社会现象之嫌。尤其是,语言略嫌拖沓,也过于生硬直白,缺少一点画外之音,言外之意。也许正是因为散文的审美性存在着某些缺失,雷颐先生才会认为“梁庄”系列是社会学的著作。
  阿来的长篇“非虚构”散文《瞻对》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作者以非虚构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大量资料文献的梳理,还原了四川康巴藏区弹丸之地“瞻对”从乾隆到20世纪40年代数百年间的战争历史,呈现汉藏之间的关系演变以及藏民的生存状况。作者的创作动机十分明确。他寻踪再现瞻对的“诸多陈年旧事”,是想借此“映照今天现实”,并“让人感到新鲜警醒”,即进行现代反思。为了体现其“非虚构”的纪实性,使这些“陈年旧事”更真实,更有说服力。阿来花费了两年时间来收集材料,查阅了《清实录》《清实录藏族史料》《清代藏事辑要》等大量史料,文献丰富扎实。然而,《瞻对》成也文献,败也文献。或者说,在《瞻对》中,阿来陷进了“文献”的泥淖而不能自拔。例如第二章“新乱已起,旧乱未了”这一节,在不到五千字的篇幅里,竟然出现了6次上奏和皇帝的下旨或传谕,还有诸如“皇帝说”“皇帝认为”“皇帝想”“皇帝不高兴”“皇帝很生气”之类违背“非虚构”原则的表述。而像这样缺少节制地堆砌文献资料的例子,在《瞻对》中俯拾皆是。可以说,这是《瞻对》的一大特色。从叙述学的角度看,《瞻对》的叙述琐碎平淡且重复,基本上是“新故事按着老套路上演”。作品讲述了汉藏之间7次战争,每次战争的开端、过程和结束都差不多,这样难免给人以沉闷单调之感。此外,阿来关于文化与宗教等的议论也未见独到之处,而在议论中经常出现的“所以”“因此”等因果介词,更是削弱了作品的审美性。总之,《瞻对》的问题不少,而最致命的,是对文献资料过于崇拜,同时又缺乏人性和灵魂的深度挖掘,缺少丰满熨帖、经过感情和心灵温润的生活细节,也看不到生动活泼的笔致,这样一来,自然就缺少散文独有的味道。当然,也许有人认为《瞻对》写出了“民族的精神秘史”,挖掘出了隐藏于现实深处的历史情结,因此,这部作品有一种厚重之感。但厚重不应是繁琐文献的堆砌,更不应与审美相背离。
  梁鸿的“梁庄”系列与阿来的《瞻对》等一批“非虚构写作”作品,迫使我们重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散文?散文的“纪实性”“思想性”“批判性”和“审美性”有没有可能达到完美的契合?散文文体是否应有边界和底线?
  散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是最活跃、成绩最骄人、最受读者欢迎的文体之一。不仅如此,散文还是一种特别宽泛的文体。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散文在强调散文的实用性,推崇“文以载道”的散文观念时,从来也没有忽略散文的审美性。从先秦的诸子散文、汉代的辞赋、六朝的骈文、唐宋的古文、明清小品到“五四”白话散文,无论是在感情表达、文体形式,语言还是审美内涵上,散文始终兼具审美与纪实两个维度,承载着“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成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杂文学”。可见,强调散文的审美性,既是对于散文传统的认同,也是时代对于当代散文创作的要求。
  那么散文的审美性从何而来?笔者曾在《诗性散文》一书中作过阐述。在我看来,散文在展示思想上无法与哲学相比,在记述史实上它逊色于历史,在社会批判方面比不上政论,所以,散文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区别于别的文体的独特审美性。当然,这种审美性不应是托物言志的小感伤,不应是没完没了的抒情,而应美在适当,美在节制,美在自由自在,美在法无定法。
  具体来说,散文之所以被称为散文,首先要有情感和灵魂。散文特别强调个人体验,作家所写的事一般都是他的亲身经历,带有强烈的个人感受,所以须有情感和灵魂的深度才能感人。其次,散文要有思想性。思想性不应游离于个人体验之外,而应包孕于具体的故事、生活情景和生活细节之中。再次,散文要有美感,应注重形象的饱满、叙事的变化、形式的和谐和想象的新奇,尤其是文字表达的优美,以及散文的情调、意蕴和味道。
  此外,我极力主张散文应有文体规范,有相对的文体边界即文体底线。当然,文体应有一定弹性,文体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比如,唐宋、“五四”时期,散文文体都没有固定的边界,但同时又有相对的文体规范和底线。我们今天界定散文,也应作如是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实际上已进入了一个“破体”的时代。在“无边的散文”“一切文学都是散文”的“大散文”观念下,大量所谓原生态的、缺乏审美和艺术创造的实用文字充斥各种报刊,甚至出现了不少“披头散发”的“四不像”散文。尽管从文体发展的角度看,“破体”是一种进步。但文体无限泛化,将一切文字统统当成散文,对散文审美性的破坏也显而易见。如此一来,什么文章都可以散文为名,这样不仅降低了散文的门槛,不利于优秀散文的产生,而且有可能取消散文这一文体,使散文退回到“杂文学”时代。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我认为当前散文的危机,说到底就是审美的危机。事实上,审美的缺失正是当下散文的硬伤。
  要之,散文首先应当是散文。任何时候,审美性都应放在首位。我们不能为了“非虚构”而牺牲散文的审美性,也不能为了“非虚构”而取消文体的规定性。
  (作者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2:24 , Processed in 0.0778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