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写作”课程建设
【摘 要】介绍写作教学进行时的课程观,具体阐述了“微写作”课程的建设构想以及实践。“微写作”课程是一个因学定教、教学相长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后百字”并轨同行的建制模式,确保教学能促进儿童写作能力发展,能提升儿童写作素养。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6237096.htm
【关键词】 微写作;课程;儿童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28-0008-04
课程并非新名词,但却是课改中最为耀眼的关键词。早在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就多次提及课程。朱熹的“课程”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说到的课程,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最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
不管是“教程”还是“学程”,课程都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内容,有可执行的方法,有具体实施的策略,有明晰的评价标准。写作教学进行时(以下简称“进行时” )是以教为轴心,用“教”串联全程的教学体系,教学过程中注重时时关照学情,包括写作运思的先行,生活经验的激活,阅读积累的调用,同伴合作的协作,表达欲望的提升。“进行时”将关乎写作的思维、表达、积累、评价、灵感等串联在“教”这个核心轴上,师生以及教学本身形成和谐、合情、合理的共同体,相融相通,相伴相生,共同促进儿童实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进行时”的课程建设就是依据儿童写作的真实学情而制定,在强调教师的“教”的同时,极为注重儿童的“学”,主张因学定教,“教”为“写”服务,“教”伴随“写”的全过程,构建起“微写作”课程。这是一个因学定教,教学相长的课程体系,采用“课内教学”和“课后百字”并轨同行的建制模式,确保教学能促进儿童写作能力发展,能提升儿童写作素养。作为专为儿童而开发的写作课程与其他课程有三个较为明显的差别:其一,课程不是简单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的罗列,而是关注的儿童写作全过程,是与儿童的写作生活相融合的教育整体;其二,课程不以“如何教”“教什么”的单方面提出,而是注重师生双边共同活动,全程参与,课内课外双轨并行的方式,注重课堂内外两个领域,教师与儿童两个方面,作文与做人两个目标都协作共进,形成教育合力;其三,课程实施的目的不仅仅教授儿童写作方式方法、技术技巧,不停留在“写出作文”的词章学层面,更注重协作过程,注意对儿童写作观、生活态度形成影响,力求达到“教”“育”相长的课程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微写作”课程建设源于对僵化笼统的“全篇幅写作”的反思
我们都发现“作文难”,都在寻找导致困难形成的原因。近年来百花齐放的作文教学“流派”以及花样繁多的“教学法”都体现着积极有益的探索正在进行。但很少有研究者发现和找到原因:传统的,一以贯之的“全篇幅”写作,正是影响儿童表达,造成写作困难的关键原因。如果固守根源不与变革,舍本逐末,一厢情愿地从“教的方式”“教的内容”等角度下功夫,结果必定是“忙坏教师,难坏儿童”。
1. 全篇幅写作大而不当的操作流程,导致儿童写作话语平庸。“写全篇”已经成为教师与儿童对写作的普遍认知,教师这么教,儿童这么写。经过长期的全篇幅模式化训练,儿童会形成僵化且难以动摇的思维定势:文章就应该这样写,就是要写成这个样。大而笼统的训练,容易让儿童陷入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之中。
(1)内容陈旧化。全篇幅写作最为明显的弊端就是内容的模式化。我们已经发现小学写作的内容极其陈旧。如:老师,妈妈,同学,熟悉的人是最常写的“人”;此外就是冠以各种各样名目的“事”;还有就是变化名称,但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套写而成的“景”;居家,学习中常见的“物”。(笔者在教学中遇到一个儿童抱怨:每次母亲节就让我写母亲,而且还要写出不同的特点。可是,我就一个妈妈,她好像没什么变化,该写的早就写了。)由于笼统的全篇幅写作指导使得教师倾向于采用传统、经典,经历过多次实践证明的内容进行教学,儿童也慢慢习惯轻车熟路地写“老掉牙”内容。但正是一次次重复写下的一篇篇旧瓶装新酒的“文章”,让写作成为应付教师耳提面命的被动行为。
(2)文体模式化。惯常的全篇幅写作很容易导致文体的单一、变质,成为专为应付教师批阅,对付作文考试的“应试文体”。不仅是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儿童写作的文体只有“记叙文”,偶尔写“说明文”。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指出:流行至今的教学文体的划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已经造成了对学生读写思维的严重遮蔽,妨碍了学生对“文体”的认知。他们以为真有叫做“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其实是没有的。类似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划分只是为了方便教学实施,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和真实写作状态中运用的“体裁”不是对等概念。
在这个方面,外国的同行探索成果较为丰富。如,日本就把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自己的文章,包括日记、书信、感想文和‘生活文’”,另一类是“传达社会信息的文章,包括记录、通信、报告、评论文等”。前一类相当于文学写作,后一类属于实用写作,内容有感谢信、新年贺词、解说词等生活应用文,还有社会调查报告、科学小论文等“科学语体实用文”。又如,英国的安东尼?海恩斯在《作文教学的100个绝招》中记录的文体有广告词、编写字谜、小故事、通知、申请、章程、使用说明、自传和传记、书信、歌谣、日志、简介、解说词、挑战书、声明、贺信、咒语、序言、报纸头条、新闻、标题新闻、访谈实录、笑话、创意歌词、启示、订单、座右铭、计划、请愿书、开场白、谚语、推荐信、清单、剧本、梗概、短信、调查…… 这些短小、生动、实用,与生活接轨的文体写作,远不是大而笼统的全篇幅写作所能涉及与涵盖的。
(3)表达的泛化。儿童表达原本是积极、灵动、短促,充满童真,饱含智慧的。但是全篇幅写作容易让表达成为一种模式。儿童为了完成全篇写作的“特殊作业”且获得好评,不得不采用最为稳妥但毫无生气的表达方式。表现为:①对美文的过度追求,对修辞手法的过度强调,导致表达无力。经不住教师评价的强势引导,不少儿童都趋向写“美文”,喜欢在表达过程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没有生活感受,没有内心的碰撞,没有真情的触动。所写的美文,所用的修辞句式,不过是矫情的,没有生命活力的文字僵尸,即便上了彩妆,也是让人感觉生冷僵硬,缺乏表现力;②对范文的简单模仿,导致话语的失真。读写结合的教学渗透对写作教学的影响巨大,不少儿童习惯于模仿范文写作,写下的文字乍一看挺有“范儿”,一旦脱离范文却回复平庸。全篇幅写作对模仿的要求含糊不清,所谓的“模仿”仅仅停留在句式照搬,词汇堆砌的邯郸学步状态。而真正意义上的模仿写作,要求上是有层阶递进的:仿形,仿意,仿神,仿风格。如,国外在模仿写作的教学上,就是采用严格的分层教学:先精读段落,之后统计段落中某一类词的使用频率,出现位置,分析段落中的文意,语言结构,句子组合,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等。在对范文比较精准的“定格”后,严谨地按“格”模仿。如此精细,周全,分阶段递进式的训练,不是全篇幅仿写所能完成的。 2. 全篇幅写作中低效或无效的“教”,导致儿童写作流于形式。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写出隐逸的思维,用语言文字将思维的结果展示出来。马克思认为:“语言是思维本身的要素,思想的生命表现的要素;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学和人类学研究证实,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语言是现实的思维,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全篇幅写作中,由于长期对“教”的目标错误定位,着力点偏移,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教”的无效或弱效,儿童写作随即成了不需要思维参与,只需要不断“码字”的枯燥体力活儿。
(1)“教”的目标偏离。全篇幅写作,教学目标是大而泛之,贪多求全的,模糊地瞄准“写出一篇文章”。因为要写出全篇,所以篇章中所涉及的写作技巧、知识、能力等,都成了为达成目标服务的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被平均用力,不断重复提及。可以想象这些写作内容是陈旧重复的,随之,陈旧的知识点就被再次重复,直至成为烂熟于心但毫无用处的“条目”。例如全篇幅练习中,但凡遇到写人的练习,教师总要将目标定位在“全人描写”上,总一股脑儿提及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儿童一遍遍重复写下自己熟悉的“外貌”,凑成一个个看似不同实则相似的“人”。殊不知即便是作家,也有擅长和突出的一方面,眉毛胡子一把抓,人物反而是不具备特色的。
(2)“教”的着力点偏移。全篇幅写作的教学着力点,多集中在写作动机的激活,写作内容的创生上。我们常见的课前创设情境,举行活动,组织游戏,谈话互动等都属于动机的激活,同时也带有提供内容的意味。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师生对话,勾连生活,畅想未来等,都是为提供写作素材,开发写作内容服务的。杭州师范大学叶黎明博士在其专著《写作教学内容新论》中指出,写作教学内容由三个方面构成:写作动机,写作内容,写作方法。其中,儿童最需要教师提供辅助的是当下写作需要的方法,即当次写作所需的方法。动机的激活源于儿童年龄特质,不是难点;内容的生成源于儿童的当下所处的情景,已是现成;对未来的想象,对旧生活的回忆,不需要教。
(3)“教”的模式僵化。全篇幅写作的教学模式是我们熟悉的。如:命题布置,解析命题要求,写作,评改。又如: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对话整理,写作,评改。而这些教学的形式更应该称为模式,仿佛一个“套”,儿童直接将“话”装入套路中就可以成文。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很容易产生“套板反应”。这是一种不良的写作心理效应,导致儿童写出空话,套话,大话,老话。严重的还可能产生条件反射,当写作者要描写一段话时,能立即联想到一些旧有的或是惯用的词汇、章句,能顺应地运用于表达中。比如,有人发现大量文章中的美女都是“植物人”:桃花面,杨柳腰,柳叶眉,杏圆眼,樱桃口,粉藕臂;几乎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以想象,一个作者的写作心理习惯一旦滑入这种“套板反应”,就很容易思维上的惰性,这也将导致写就的文章陷入板滞,表达落入俗套,情感浮于表面,如老气横秋的老者。
(4)“教”的过程缺失。全篇幅写作的过程一般包括:审题,构思,立意,选材,起草,修改,定稿。传统的教学会集中在写前进行,也有在写后以评讲的方式进行。这些都是一时性,集中型的“教”。同时,为了确保儿童写出全篇,在其写的过程是不敢打扰的。这就使写作成了“单边活动”,闭门造车的格局也就逐渐形成。王荣生教授认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共同活动。写作教学课程,至少要包含“作前指导”或“作后讲评”,最重要的是“写作过程”的介入、辅助、指导。可见,从课程角度看,过程中的“教”应成为重点。写作,尤为凸显和需要过程中的“教”。如:创设并营造良好的写作语境;组织游戏活动燃起写作热情;在口语交际等写前预热环节中规范言语表达;在静默沉思时循循善诱或是耐心等待;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做点拨性示范引领……只有在全过程实施不同方式,不同作用的教,儿童写作才有温馨、安全、自信的良好心理体验。
3. 全篇幅写作对写作结果的呈现过度苛求,导致儿童写作文心偏浮。全篇幅写作的功利性十分明显,教学就是为了促成一篇篇文章的写就。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文章最终呈现时,也就孤注一掷地将儿童写作逼向成人化、伪圣化、功利化的死胡同。况且,如果教师是写作惟一的命题者、指导者、评判者,儿童就会在强大的态势压迫下,趋于附和,献媚,屈服,写成“老师喜欢”的样子。长期写这样的文章将使文心浮躁,文路偏移,丧失写作存在的价值。
(1)过程简单化。全篇幅写作最为常态的操作就是重复如何开头,怎样过渡,突出重点段,写出好结尾。即便是写作知识讲授,也集中在“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巧妙过度”“篇末点题”等耳熟能详的套路上。儿童在无数次重复后,会对写作产生根深蒂固的误会,认为这样的拼凑就是写作。同时,也会因这样费事伤神、无意义的劳作而对写作产生厌烦情绪。其实,从20世纪60年代起,伴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一些研究者将写作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最著名的是弗劳尔和海耶斯(Flower & Hayes,1980)写作过程模式。他们认为写作包括“写作环境”“作者的记忆”“写作过程”三大系统。其中要特别注重写作过程,要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如写作计划、思维转换、记忆回顾以及过程监控等。著名心理学家皮连生将写作过程分为构思、表达、复看、修改四个阶段。可见,写作的形式绝不应该是格式化,简单化的。
(2)立意伪圣化。 “伪”是假,“圣”是崇高,“伪圣”就是假崇高。当儿童写就的篇章中,满纸的口号、哲理、感悟、道义时,我们会发现,这是成年人“指导”的结果。篇章负载着道德成长的重任,千古以来强调的“文以载道”固然不错,但将儿童的“道”等同于成人的“道”,这种急功近利的崇高立意偏爱,让文心变得扭曲,造出了一篇篇高不可攀的习作。如,参加一次活动总是能让人突然“长大了许多”,最好的朋友一定要在作文里先“反目成仇”后“重修旧好”,最敬爱的老师一定是“百病缠身”且“坚持战斗”的。
(3)表达功能窄化。过度注重全篇幅呈现写作结果,势必在“写成什么样”上有太多的期待,忽视“为什么写”“如何写就”。这就使写作功能变窄,成为一种单纯提供欣赏或是品评的矫情文字,华而不实,空虚无物。长期这样的孤芳自赏地自说自话,将导致儿童缺乏读者意识,让写作丧失交流交际的功能,成为专为提供教师批阅的文字组合。
其实,写作完全可以是多功能的。海恩斯认为写作可以是为了引起注意,为了加强印象,为了说明事理,为了娱乐,为了质疑,为了道歉,为了带来幽默,为了宣布某个决定,为了挑战对手,为了澄清某件事,为了沟通,为了解释,为了表示关心,为了让人信服,为了阻止,为了劝说,为了鼓励他人,为了安慰自己,为了表达异议,为了广而告之,为了开导,为了缓解尴尬,为了提示别人,为了分享……每一个功能都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联。写作功能宽泛,将使写作成为激发真挚热烈的欲望,具有真实情境感的实践活动与内心真切的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