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充满艺术 ——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初探(一)
林惠生
摘要:教育不仅具有科学性,也具有艺术性。因此语文教学不可忽视教育(教学)艺术的应用。教育创新需要教学艺术,教学艺术也确实蕴存于语文教学之中,因此构建一种“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新理念及新教法,将是新时期特别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基本课题。为此提出让语文教学充满艺术,这是目前教学改革(课改)与教育创新的需要,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育创新; 教学艺术; 心智美育。
随着人们对教育教学规律认识的不断正确与全面,如何对教育教学实践及教育教学效益在不断深化与优化中有所发展与创新,这是语文教学目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用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所能解释或解决的,因此增加用“知识+艺术”为核心而构成的一种更全面、完整也更和谐的创新型教育,即“心智美育”,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类型。目前,教学艺术又将成为心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主要形式。随着教学创新的日益凸现,以“语文教学艺术”为核心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已经不可回避地成为现在乃至今后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学创新——深情呼唤教学艺术得以回归于它应有的地位。
众所周知,教育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这句名言道出了教学艺术对于教育乃至教育创新的重要。为什么教育创新竟如此有缘于甚至有赖于教学艺术?答案很简单。教育创新实质上就是对保守的否定,对传统的扬弃,对未来的关注,对理想的追求……而这些要靠活力,靠激情,靠智慧,靠变术,靠激活思维与生发灵感,……而这些往往都较多地存在或依赖于教学艺术,揭示了教学艺术促进教育创新的一种本质意义。综观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又同时是才华横益的艺术家或者艺术爱好者,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成果往往来自于这些发明者和科学家的艺术思维及奇特幻想等。既然创造离不开艺术,艺术能使创新成为现实或者具有永不干涸的生命力,那么作为培养创新人才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的语文教学,则理所当然地希望与欢迎教学艺术回归语文课程,回归语文课堂!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在谈到教师的修养时,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他认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起来,才可能掌握真正的教学艺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
从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也均无不说明了艺术与创造、艺术对于创新的何等重要的关系!而且从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历史长河中也可以得知,教学艺术对于培养人才、培养人的高尚情操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千百年来的诸多语文教学大师,之所以成其为名师大家,都无不与他们所形成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关,而这些教学风格和特色中都无不饱含着教学艺术。他们中的大多数本来就以教学艺术见长而感动于人、传颂于世的。因此,凡欲有所造诣和发展的语文教师,不可忽视也不能放弃去努力追求优秀与创造教学品牌的真功夫,而这真功夫最后还取决于语文教学艺术。
所以,我们从当语文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在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语文教学艺术。因此,树立语文教学艺术意识,自我修炼与努力提高语文艺术欣赏素养和语文教学艺术素养,并且勇于进行教学艺术实践,在体验与感悟中积累教学艺术经验,从总结与反思中捕捉新的教学艺术因子,开发新的教学艺术资源,探究新的教学艺术问题,创造新的教学艺术方法,是当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经之路。
我常把语文教师分成三个层次或者一个语文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基础型,为站住讲台而练好教学基本功,其特点是“按程序教学”;第二,发展型,为站稳讲台而讲求教学策略与方法,其特点是“按规律教学”;第三,创新型,为站好讲台(即站出成效、特色和风格)而追求教学艺术或者将教学艺术与科学二者统一,其特点是“有艺术地教学”(或叫“有创意地教学”)。第一类合格型,第二类优秀型,第三类专家型。这三类也为三步,是教师成长之路,也是成名之术。当然,在成长之路上,我们可以用很快的速度缩短三步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而早成名师。实践证明,大凡有艺术的品质和艺术思维的语文教师,往往都是应用语文教学艺术的大师,也才能是驾驭教育科学方面的规律、原则、策略和技能的名师。因为这样的人才能既理智地用科学执教,又浪漫地用艺术施教。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当代的教育研究成果来看。作为教育科学权威教材之一的《现代教育理论》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除了具有规律性和原则性外,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教育的这一重要特性长期以来为教育科学所忽视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扈中平主编,第134页)。由此可知,教学艺术本身就是教育所具有的基本的重要特性的一部分(或者一个要素),只是后来被忽略了,或者说被“科学”挤掉了。它应该成为也完全可以成为促进教学成功,完善教学实践经验的法宝,同时也可以直接推动教育科学的研究与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创新在呼唤教学艺术的回归与发展!教育创新已经向它发出了热情的呼喊与邀请:让教学艺术充满课堂!
二、教学艺术——确实蕴含在语文教学之中
语文,作为一门负载文化、表达真善美、陶冶情操与渲泄人性及自由等人文精神功能最强的学科之一,是已经为大家所公认,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赋予它的。这其中就饱含着艺术要素的存在。所以,语文既是一门学科课程,也是一种艺术载体。语文是充满艺术的课程,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事业,是一种被艺术化了的实践活动。不错,语文教学改革,是应该有所指向与追求的。那么其一就应该是追求卓越,追求更好,而不能丢掉语文学科中一些带根带本的东西,丢掉语文教学规律中带“质”的东西,倘如此,那就不是改革,而是摧残、破坏。因此,语文教学艺术,应该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不断得到呵护与发展,而不应该被削弱或者忽略。语文有艺术,语文需要艺术!语文教学本来就是艺术。为此,我曾多次倡导:让语文多点艺术,让语文教学存在艺术和充满艺术。
事实确是如此。语文课本是艺术的。打开一本本语文书,编排是那样的匠心独运,选文是那样的文质兼美:朱自清《春》的生气与闹意,老舍《济南的秋天》的深遂与异趣,马克•吐温《竞选州长》的辛辣与幽默,关汉卿《窦娥冤》的悲壮与冤声……谁读了谁会受到艺术的感染和心灵的冲动,而这些正是创造的灵感与创意的生发,这不正是教育创新所梦寐以求的吗?语文,从来就无不浸染着艺术的乳汁与芬芳,埋藏着艺术的魁力与智慧。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从语文中获得艺术的享受与启迪,则就可以增加除了科学之外还有的关于艺术的教育和收获。这不是在让学生接受一种最完整的语文教育吗?那又怎么好意思让教学艺术拒之于语文教学大门之外呢?说穿了,无非就是这些东西不考!或者不好考!须知,学生往往是以一个无知者对未知充满神秘和充满探究的有志者,怀着越来越多的收获之梦才走进校门的,而语文和语文教学艺术能给予他们这些,何乐而不为呢?语文是艺术的,则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艺术的。只有当语文教学艺术去展示有艺术的语文时,那才是一种妙趣横生的完整的和谐的语文教学艺术!
语文教学是艺术的。由于语文是艺术的,就需要语文教学具有艺术性,即具有情感性、创造性、互动性、审美性和个性化等鲜明特点,而更加可以让学语文者——学生所接受。特别是情感性和创造性则更能产生教学艺术。有人说:“情感是一切艺术之母。”这句话把艺术的本质即以情感人揭示出来。情感的丰富与生动,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灵魂。因此,我经常对人说:语文教师应当是有激情的,应当是有生活的,应当是浪漫的,应当是有创意的,也应当是有个性的,这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需要。有人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这句话把艺术与活生生的人,把人的灵性、悟性和个性相结合的又一本质揭示出来。因此,语文教学艺术十分强调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即学生学习的灵活性和教师教学的机智性。等等皆缘于此。人们在评价语文教学艺术的创造功能时说:小学要教得形象,初中要教得生动,高中要教得深刻。还说:教记叙文时要像动情的散文家,教说明文时要像严谨的科学家,教议论文时要像善辩的演说家。等等,这也许就是教学艺术的灵活与机智相结合的创造性特征的体现吧!
另外,语文教学艺术的存在,还依赖于其整体的艺术活动的全部到位,其整体的艺术功能作用的协调发挥。比如,语文的课本是艺术的,其课堂也是艺术的,一切教学资源也必须有艺术的资源或者艺术成份,如图片、音乐、影视乃至美的课室布置及语文教师和学生等人的因素等。只有多元的、多层次的艺术因素整合起来,才能成其为“语文教学艺术”的天地,也才能让教学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取得成效。如果只是一味地靠一些抽象的科学原则与程序,则难以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无数实践证明也已经告诉了我们:缺了艺术的教学,其效果不理想!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之所以陷入迷茫、困惑,发出“越教越难、越教越累、越教越不会教”的慨叹,这也许是对教学艺术被缺欠与旁落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的一种忏思与悲叹吧!为此,我曾经说过:讲求程序和规则的人是在“教语文”,而讲求艺术或者与科学统一的人是在“用语文教”。“教语文”者是奉行科学主义,唯书(语文)为大,满口概念、规则、结构等等;“用语文教”者是奉行人文主义,唯人(学生)为本,满眼是学生,满堂是艺术,是生态,是情感,是创意等等。
三、语文教学艺术——实现语文教学创新的主要途径
语文教学艺术,这个于人们并不陌生的教学概念,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步伐而似乎变得有些陌生起来。难道真是语文教学艺术落伍了吗?不是!究其原因,尽管众说不一,但有一点不可忽视,即越来越发达的教育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和日益深入开展的教育科学研究与实验,使人们对教学艺术渐渐忽略、曲解或者顾不上,而最终使教学艺术在当今教学中缺失与旁落。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谈科学者居多,而探讨艺术者却少之又少。这主要是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人们对教育是科学的认识和实践越来越深入和直接。特别是近20年来,科学主义统治着语文学科及其教材、教法和考试,结果把教学艺术挤得要么没有地位,要么被视之为高不可攀的东西。只是那些优秀教师和具有风格和特色的专家型教师为了追求最佳教学水平才提及它,才去冒险应用它,许多一般的平凡教师竟见“艺”发抖,谈“艺”生畏,自愧而叹曰:“我不是那块料。”有些人甚至认为教学艺术是花拳绣腿,搞花架子,与教育科学相违背,在干扰着教育科学。其实,这是对教学艺术的曲解!教学艺术没有落伍,是人们的认识落伍,跟不上要求更高,作用更大的教学艺术的发展,并非一般教师所不能拥有,而是缺乏一种教学热情,缺乏一种教育创新的志气,因为教学改革才需要教学艺术,教育创新才越来越需要教学艺术。
现在,当我们认识到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意义的时候,语文教学改革就必然出现一种新的高潮和发展趋势,即寻求如何练就教学艺术的本领,如何发挥教学艺术的作用,如何将教学艺术与教育科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一句话,当教育创新真正启动之时,就是教学艺术蓬勃发展之际。在这里,我们特别崇尚一种体现二者整合作用的创新型“心智美育”教学的理念及模式。所谓“心智美育”,就是指心与智的统一,文与道的统一,心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这里主要由于:一是借鉴我国古代“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文学理论,二是以古今中外的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过“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也说过“艺术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此,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是坚定。所以,艺术在道德教育中才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所以,心智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是可为的,构建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新模式是可行的。
这种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可以说是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性、人文性、教育性相结合的完整而和谐的现代创新教学的模式。它倡导“文道统一、术(艺术)学(学识)和谐”的教学理念;构建“育人、育文、育美”的三育施教新模式;实施的是学生自主体验的“实例化、情景化、项目化、问题化”的综合型心智美育教学艺术活动。这种将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统一的创新型教学又何乐不为呢?
当前,由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盛行,人们对于语文是“关于科学的”研究的确方兴未艾,而关于语文是教学艺术的研究与实践,已被冷落与忽略。现在,一个有责任有激情的语文教学者,必须站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前列,像重视“科学”一样重视语文教学艺术。因此,现在开展反思与检讨很有必要。笔者在此就如何看待语文教学艺术,如何发挥语文教学艺术的应有作用等问题做出了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喻云涛等著,《心智美育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
3、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美]Davidlazear著,吕良环译,《多元智能教学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
——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再探(二) 广东汕尾市教育局教研室 林惠生
[摘要]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因此教学艺术与教育科学同等重要,二者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发挥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的作用。将二者整合即构建产生创新教学模式即“知识+艺术”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育,也就是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科学; 艺术; 心智美育。
对于教学的研究,人们一直热衷于对其“科学性”的探究,却很少对关于教学“艺术性”的探索。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因此,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使之整合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为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而设计为“知识+艺术”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较为恰当地处理好了语文教学中“科学与艺术”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语文教学的科学活动中认识与把握教学艺术
我们可以经常发现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十分认真,首先拿着一篇文章备课,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一步步备得很扎实,上课时也“先导入、后展开、再过渡、最后巩固与总结”等,一步步地上得很有条理或者拿着一篇课文总是先解题、后释词、再分段……一段段、一句句,有条不紊地分析下去。可以说,这些都是一种规范的按程序办事的“程序教学”,算作“科学型”。但是长此以往,学生每天都在这样一个刻板的套式中所谓循序渐进地学语文,该是一种怎样难受的苦活?试想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学好语文吗?学生能学不累、能学不厌吗?
我们经常在想:为什么不可以改改这种状况,想想别的办法?也就是说在不违背其基本程序的前提下灵活地变换程序,增点法子,用点文彩与情感,用点妙语和丽词,用点修辞的方式和幽默的话语……让学生感到比以前轻松、愉快,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增加收获,时而还因产生灵感、创意而发展和运用知识……你说,这样做又怎么不可以呢?这就是“按程序地教学”和“有艺术地教学”的鲜明对比!前者充其量被认为科学、严谨,“教学基本功扎实”,而后者则被认为既科学又艺术,“有风格有特色”,深受学生欢迎。因此,语文教学艺术,需要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既遵循教学规律,又综合地灵活巧妙地运用教育原则、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与方法所形成一种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独特个性和美感的教学。还必须明确:在教学上表现于科学的是方法、技能,表现于艺术的是手法、技艺。对教学科学的追求主要是实验,而对教学艺术的追求主要是体验。因此,只有在不断的教学体验中积极感悟、反思、积累、鉴赏与创造,我们才会不断地占有教学艺术,创造教学艺术,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才会充满艺术,在艺术中提高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教学水平。
我国近代学者俞子夷先生,在其《教学法的科学观和艺术观》中指出:“我们教学生,如果没有科学的根据,好比盲人骑瞎马,实在危险。但只知道科学的根据而没有艺术的手腕处理一切,却又不能对付千态万状、千变万化的学生。所以,教学法一方面要把科学做基础,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艺术做方法。”由此可见,语文教学首先是一项严谨而有条理的科学性极强的教学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富有情感渗透、人文熏陶与艺术感染地施展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生命活动。所以,在科学施教的前提下如何用有艺术的手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与更有效益,的确已成为现代教学观的多元化、高效化、优质化的重要条件。所以,在语文教学的科学施教过程中,如何用一双聪慧的眼光去认识教学艺术,用科学的思维去把握教学艺术,然后将“科学知识+艺术教学”紧密结合,这将是每个有志于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和有特色风格的语文教师的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也才能让新课程实验中的语文教学真正脱胎于过去被“单纯科学主义”统治多年而高耗低效、教累学厌的语文教学。
二、在语文教学的科学过程中发现与运用教学艺术
在这里值得一说,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首先是以一门学科呈现于学生面前的,因此,其科学性当然不可轻视。关键的是,如何将艺术置身于科学之中,将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整合起来。具体地说,语文教学艺术要与语文教学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的原则、语文教学的方法、语文教学的模式(含程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语文教学艺术也要跳出自身独特的局限,寻求规律,既要讲究如何有艺术地遵循和实施语文教学中的规律、原则、方法、模式,也要使语文教学艺术的运用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程度以及与科学有机结合的方法等,做到最佳性、尽量性和科学性,形成一种复合型教学。这种探究,所形成的教学水平是一种教学智慧。而教学艺术完全可以成为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一翼。
记得1985年的新学期,我去上开学初的第一堂课。课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现在是新学期第一节课,学什么好?”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地接上来:“《一件小事》。”我马上接着说:“不!来学目录。学语文课本的《目录》。”一下子便把同学们弄笑了。于是同学们既惊喜又质疑:目录也能学么?看你怎么样教我们学呢?……这时候,教师就随机和学生一起打开书本,师生共读目录;教师紧接着引导学生一边看目录一边浏览相应单元的课文(仅仅让学生大致翻翻,产生浓厚的新奇感);再次,教师便抓住目录讲述读目录的意义(书的眼睛、窗口),进一步明确目录的重要性;又接着,教师结合目录简述全书的内容和本学期的教学设想和活动安排,并让学生讨论这一教学计划,以补充完善;最后,教师也让学生结合目录和教师的教学计划,制订各自的学习计划(写好一份学习计划和学目录的体会)。这样,一堂课刚好完成上述教学内容。下课后,学生们纷纷议论:又有收获,又开心极了。他们说:“老师,开始我还真担心你!看你怎么上呢?”“老师,我们还以为你在耍花架子,弄弄笑料而已,其实不是!我们太想上这样的课了!”还有人说:“听林老师上课,解渴、有味!”(“解渴”,即有收获;有味,即轻松,在享受)。这堂课一下子就把师生拉近了,也由于教与学的内容计划“一期早知道”,也让师生既互动又互促,在互相监督中各自完成其教与学的任务。同时还让学生通过教学计划与设想了解了教师的教学意图、风格、特点等。这就是当时震动国内的“教目录”和后来总结的“目录教学法”。后来,1992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教法学法辞典》以《目录教学法》收入其中时,是作为教学方法而入选的,但是,现在从教学艺术角度来说,我把它称为一种教学艺术“教目录”,后来还不断发展成为教学艺术的一个品牌,象其他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一个优秀节目一样,成为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优秀案例(课例)。
之所以“目录教学”能成为一个语文教学艺术的经典案例,它至少告诉了我们以下几点:第一,它出人意料地打破一般人只教课文而没教目录的常规程序,形成强烈反差的教法,这是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的艺术性,既体现了创造性也体现了个性化;第二,整堂课师生互动,借目录而了解课本内容,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本期学习任务,有了心理准备和学习基础,降低了课业负担压力和学习畏难情绪,使师生关系拉近,形成一个和谐的课堂生命体,教学状态好,教学效果也自然好。这是教学目标、策略上的艺术和学法指导上关于“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和“如何读目录”(如何读书)的教学艺术;第三,教师在学生说“一件小事”的“庄”声后突如其来意外的“谐”声:“不!来学目录”,这种意外则构成了语言上的幽默感、突兀感,庄与谐相间,让学生不经意地发笑,既引起了疑问,又提高了兴趣,激活了思维,这就是语言艺术的成功。诚然,当时操作的时候,它确是一种教学艺术,但后来经反复使用与完善后所写出来的文章,却成为一种“科学+艺术”的成果,从“教目录”变成“目录教学法”,这个“法”字便说明它成了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可以说,教学艺术是用一个个富有创造性的巧妙的活动项目(珍品)而形成的,它一般不能复制(即重复性差),但可以欣赏、模仿与借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现在有人感叹曰:教学成果转化者少。其原因也可能与此有关。只要有教学艺术渗透其中的教学成果(不全是科学因素了),确实因为难以复制而不可能全盘推广,但仍可从中学习其基本观点、基本精神和基本方法等。
三、在语文教学的科学研究中探索与发展教学艺
能否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真正走向艺术,其中一个重要转变点就是摆正科学与艺术不平的问题。目前在越来越盛行的科学研究中,不仅研究教学的科学性问题,也要研究教学的艺术性问题,更要研究科学与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整合后而发挥整体功能作用的问题。
首先,科学不等于艺术,艺术不同于科学。
在语文教学中目前有一个误区,就是把教学中的“方法、技术、技能、技巧”与艺术混为一谈,甚至等同起来。在不少专家学者的著作、论文中也是如此。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是这样认为与运用的。本来用的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技能,却也自喻为教学艺术。最近读了一本《新课程教学艺术指导》(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就把“目光注视法、表情感染法、趣味激发法、目标指导法、设疑释疑法、停顿吸引法、激励法、语言暗示法、活动竞赛法”等通通归纳为“课堂组织艺术的技巧”名下,这不明摆着是把“课堂组织教学法”与“课堂组织教学艺术”混为一谈吗?这主要还是对“艺术”缺乏真正的了解。
与“方法、技巧”相比,教学艺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把方法、技巧进行了创造性、娴熟性和个性化的艺术处理,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方法、技巧”了,另外,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艺术是不可“复制”的方式方法(而科学成果意义上的方式方法恰恰与其不同,是具有可重复性的,即可“批量生产”而推广的)。因此,教学艺术往往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灵活性,常常给人以不知不觉却又出神入化的感觉和享受。比如,有老师上课说:“同学们,现在已学完了第一段,下面再来读第二段。”这就是“按程序教学”。而另一位教师说:“同学们,第一段这么美,第二段会不会更美呢?好,那请同学们去读读吧!”这显然就是教学艺术的应用。同样是“教学过渡”的教法,前者科学型,后者艺术型,而后者就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前者往往会让学生学得感到有些累和苦。
其次,语文教学艺术也不能泛滥、庸俗化,而应该有其特定而创新的内涵,有其一般与重点的应用。
语文教学艺术,除了渗透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教学准备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方法艺术”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表现在教学言语上的艺术。可以说,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艺术(或叫基本艺术)。之所以语文教学艺术比其他学科显得更加重要也正是因为:语文学科是一门以言语性为主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言语形式和言语技能为主要立足点的学科,而具有“言语性”特征的语文教学不能不因言语艺术而真正艺术起来。因此,语文教学没有理由不艺术起来。如果我们都能以艺术化的教学言语充满课堂,激活学生之耳,试想,那将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境界和教学效果。教学的言语艺术指些什么?它可以包括口头语言艺术、书面语言艺术和体态语言艺术。如果这多种语言艺术的综合运用,再加上让人益智明理、聪颖、愉悦的幽默语的巧妙穿插,那么,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语文教学艺术也同样成为一种“教学生产力”。
再次,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性、欣赏性和实用性,已经成为与教学科学的研究同等重要的主题。对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不仅包括对语文学科自身所含有的教学艺术问题,也包括如何有艺术地进行科学施教的问题,比如有艺术地贯彻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有艺术地讲究教学策略,有艺术地进行组织教学,有艺术地使用教学手段和方法等等。为此,本人曾以“问题”的研究方式,组织了“语文教学艺术五十题”的探究。例如:①关于语文内容的教学艺术研究。包括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识字写字、综合实践等若干板块展开了约20个问题的研究;②关于语文教学活动模式等约20个问题的研究;③关于语文教学效果如教学状态、教学评价、教学总结与反思等方面约10个问题的研究。这些将在以后的专栏中一一展开。
我相信,当语文教学能够教得生动、形象而富有内涵,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富有效果的时候,那就是语文教学艺术被你所掌握和所创造的时候,也就是语文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走到了一起的时候,那就为语文教学艺术迎来了百花齐放、硕果累累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喻云涛等著,《心智美育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
3、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美]Davidlazear著,吕良环译,《多元智能教学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让语文教学在实践中成为艺术
——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续探(三) 林惠生 [摘要] 实践,是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从实践的体验、欣赏和研究中所得来的语文教学艺术,才最有生命力,才最有教学价值。实践使教学艺术更精彩,教学艺术使实践也更丰富。总之,要使语文教学艺术真正成为一门与科学并驾齐驱且融为一体的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则必须在实践中不断通过对教学艺例的鉴赏与应用以获取对教学艺术的体验,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以获取对教学艺术的灵感,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设计以获取对教学艺术的发现与创造。
[关键词] 语文;教学艺术;实践;体验;欣赏。
语文教学艺术,作为一种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除了它有将育智与育德、育美、育心融于一体的全新理念以外,还与它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性特点分不开。实践,是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艺术的基本途径。从实践的体验、欣赏和研究中所得来的语文教学艺术,才最有生命力,才最有教学价值。实践使教学艺术更精彩,教学艺术使实践也更丰富。众所周知,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活动,由于语文学科又具有丰富而饱满的人文性特点,这样便导致它必然要在实践中渲泄人性与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艺术,缘本就是通过一系列情景、意象和状况的生动、形象与富有以及情趣的反映(或者刻画),又通过相应积极、活跃而富有创意的情感渲泄和智慧展示等整合性教学实践活动来产生教学艺术。有人说得好:只有通过“激情燃烧和智慧展示”,才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艺术。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寻求在实践中的体验、欣赏和研究的有机实施,以不断获取对教学艺术的感知、感悟和感创能力,那么,“情丰则艺生,感富而术出”。
一、在实践中体验教学艺术,提高对教学艺术的感知力。
前几年,本人曾对十位语文教学改革新秀进行专访,询问他们教学的成功经验。其间还着重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提了三个问题:你的教学是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或者是二者的结合?这些科学与艺术你是如何获得的?结果答案有几类:一类干脆地说:“不知道。”二类说有科学与艺术,获得的渠道主要是看书和听别人的课;三类说吸取别人的经验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而不断探究与体验。第三类显然是正确的,但只占20%。我们认为,一类说不知道者,是盲目性教学的表现,缺乏理想和目标,缺乏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二类说虽然知道一些,但不完整或者忽略了自己实践体验的作用,这种缺乏自我体验而照搬与模仿会导致有时成功,有时失败,或者成效不大。我们应该懂得:实践才是教师教学艺术赖以产生和成功的重要途径。即使从听课和看书中也能获得教学艺术,那也是别人的一种实践体验所得。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主要指教师自己的教学“体验与探究”,而听课和看书,只是一种间接的学习与吸收,因此它不是实践的主要方式。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的是教师个体在实践中的自主体验与探究、自主总结与反思、自主借鉴与创造,最终积累和形成一套特具个性风格与特色的教学艺术体系,并产生相应的教学艺术效果。
另外,一些教师回答“不知道”,也可以理解为“说不清楚”、“辨不明白”之意。诚如此,则反映了语文教学“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模糊性这一特点。语文教学的模糊性,在很大意义上是它的艺术性,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和谐性和陶醉感的表现。也可以说这是教学艺术实践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实践证明,凡到了教学成功最高境界的教学,确是分不清哪是科学的,哪是艺术的,哪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等等,这是科学与艺术的融为一体,这是一种出人意外而又值得深思的独特见解!我们认为,最好的课应该确实既是科学的又是艺术的,而且是让人难以“知道”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与整体和谐。不过,这只就一种教学艺术的结果而言,就一种对教学艺术状态和境界的感觉而言,如果真不知道实现这一结果或境界的具体过程与原因,那么这个教师也未必是一个清醒而聪明的优秀教师。这种教师缺乏研究精神、缺乏追求与创新的风格,无法使自己的教学经验成为新的思想和理论。须知,这种个体的成功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最终因为自己“不知道”而被埋没、冷落,得不到传播与推广,最终未能产生更大的艺术影响。其实,那些特别优秀的专家型教师,既有丰富的成功经验,更有让人深受启发的独特思想见解与全新理念。他们才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智慧型教师,这种智慧全在于他们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艺术这把“双刃剑”,把一个个课堂潇洒自如地打磨得如此高效优质,让人流连忘返。这样的优质课,是科学+艺术的结晶,即科学中渗透艺术,艺术中饱含科学,使语文教学已经成为一门艺术。特别是在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今天,人们十分注重科学是一种不断实现追求真理的过程的时候,千万不可忘记,艺术是一种教师自我体验与修炼,最终使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在实践中欣赏教学艺术,提高对教学艺术的感悟力。
我们认为,教育是有理想的,也需要理想的。当教育有了理想即在一定的理想指导下,教育者才会对教育产生其科学上与艺术上的追求,也才会产生把教育做大做强的欲望。在实践中追求教学艺术,获得对教学艺术的感悟力,就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与欣赏教学艺术,这样才能对教学艺术有独特的感动与陶冶。语文教学艺术的欣赏可以分成两大块。第一,以“语文教学”为载体,从不同的横断面来多维欣赏。第二,以人们“认知”规律与层次为线索,呈螺旋式层进型发展。
(一)语文教学艺术的欣赏,一般要从以下“学科类→技能类→言语类”等三个方面来整体把握与感悟。
1、学科(语文)类教学艺术。
即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而形成的教学艺术(如母语性、言语形式、综合性、交际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特点)。目前有两种学科形式的教学艺术被广泛应用。
一是根据语文课程五个板块而形成的教学艺术:
(1)识字写字教学艺术;
(2)阅读教学艺术;
(3)写作教学艺术;
(4)口语交际教学艺术;
(5)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艺术。
二是根据文学作品体裁而形成的教学艺术:
(1)诗歌教学艺术;
(2)散文教学艺术(含杂文、报告文学等);
(3)小说教学艺术;
(4)戏剧教学艺术(含影视作品等)。
2、技能类教学艺术。即根据教师教学技能操作并娴熟地创造性地运用后所形成的语文教学艺术。也叫教学技艺。它可以分为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策划艺术)、教学过程艺术、教学状态艺术、教学方法艺术和教学形式等。如:
(1)教学策划艺术(规划、设计、策略、资源使用等);
(2)教学过程艺术(即结构、板块、流程等,含导入、展开、高潮、过渡以及开头结尾等);
(3)教学行为艺术(准备、调控、节奏、组织、管理、指导等);
(4)教学方法艺术(谈话、演示、板书、讨论、激励、多媒体手段以及教学方法上的整合、多维、多元等);
(5)教学形式艺术(单元、合作、互动、对话、探究等)。3、言语类教学艺术。
即指在教学活动中所发生的一切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有艺术地使用教学语言。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开场白、导入语、煽情语、提问语、概括语、对话、辩语、述语、反语、曲语、趣语、隐语以及说话中的语速、语调、音高等。又如有艺术的教学语言。一是指语言生动、形象、新颖、简练、幽默、有趣、诚恳、和谐、文雅、纯真;二是指新鲜语、生活语、流行(时尚)语、多义语、修辞语、反差语、高低语、长短语、引用语、名言、名句等。
(二)语文教学艺术的欣赏,还可以通过艺例、从以下三个环节呈螺旋式层进型地发展而获得教学艺术。
1、艺例展示:即对具有教学艺术或运用了艺术的教学方式、技巧而展示出来的艺术化了的教学项目或活动,如图象、情景、课例(实录),并通过案例报告、教学体会、教案(或课案)等,以形成一件件教学艺术品或者叫艺术项目、实例,简称“艺例”。从艺例展示中获得艺术的感受与感悟,这是一种初级欣赏。
2、艺术赏析:即对一个个经过检验有助于教学而确有艺术效果的教学艺例,包括对一个个环节、一个个片断、一个个情景以及一件件事、一堂堂课、一项项活动等进行赏析评价,即从是否具有艺术理念、艺术效果和艺术行为及方法等方面,用艺术的眼光和方法而进行观赏、品味、揣摩、评价、反思,以及用科学的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感悟,最终获取一种教学艺术的“再认识”,不断地透过艺例找到教学艺术规律、找到教学艺术方法及途径。这是中级欣赏。
3、艺例迁创:即通过对现有的教学艺术成果或经验,进行鉴赏获取艺术素养和艺术方法以后,联系自己的教学和所教学科的最高理想而进行反思、整改与创造。在其艺术精华的熏陶下,经过自我内化与迁创,构建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教学艺术的意识和行为,并通过其产生新的教学的艺术项目及课例等,或者是形成“有艺术地教学”的行为或境界。这是高级欣赏。
关于“教学艺术欣赏”概念的提出,是本人对教学艺术研究的一种新看法。这是出于针对当前人们一般只谈教学艺术的理论与运用,很少甚至没有人去谈对教学艺术的鉴赏这一现象而提出的。对教学艺术,我们不能只是接受或者应用,更应该是欣赏,就象我们对“人生认识的三大境界”一样来欣赏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学艺术的欣赏就如同以下的“三看山水”:①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即艺术反映真实);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即艺术高于现实,审视其现象看其本质,获取经验及相应过程与方法等);③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即回归自然,艺术超越现实,揭示规律,并能迁移、内化,进行艺术再创造)。
三、在实践中“科研”教学艺术,提高对语文教学艺术的感创力。
在教学艺术“科研”的进程中,我们力求用“理想·科学·智慧”这样一种规范,来寻找与追求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性。从而在研究教学艺术的科学过程中不断获取语文教学艺术的感创力,并运用已日益提高的语文教学艺术的感创力去认真认识与掌握语文教学艺术,从而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地发现教学艺术,不断地表现教学艺术。
1、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充满理想。
无数实践证明,教育是有理想的,同样,教学艺术也不无理想。有了教育的理想,人们才会产生对教学艺术追求的欲望与行动。人们有了对教育崇高的理想,才会通过对教学艺术的科学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艺术在教学改革与发展尤其在目前新课程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让教师在反复实践与自我修炼中掌握教学艺术,提高其运用教学艺术的实践能力,锻炼其欣赏与评价教学艺术的能力,培养其研究与创造教学艺术的综合能力,最终促进其语文教学艺术素养在“理想”的轨道上全面形成。
2、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充满科学。
语文教学艺术“科研”的重点,我们认为,主要在于它的内涵与应用。既要研究什么是教学艺术的,又要研究哪些不是教学艺术的,还要研究怎样才能艺术化。首先,要对教学艺术通过“再认识”,即教学艺术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特别是如何获取教学艺术的经验、方法和途径,要进行科学分析、感悟,推动教学艺术的自身发展与进步,凸现教学艺术的各种规律,提升教学艺术的品位,丰富和拓展教学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并积极与教育科学紧密联姻,努力使教学艺术不断趋向创新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并形成若干切实可用的教学艺术珍品,如案例、项目、模式、方法等以及操作体系等,最终成为一门教育艺术学,或叫“教育科学艺术论”,从而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为培养出“科学+艺术”的聪慧、活泼、健全、创新的人而实现语文教学艺术的科学性。
3、语文教学艺术必须充满智慧。
智慧,指对事物能迅速地、灵活地、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这里的智慧即体现在教学艺术上的“怎么做”,为此,我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五感”智慧型教学艺术研究法。
(1)概念感。积累和掌握一定的教学艺术概念是研究的基础,也是提高艺术修养和人格品位的需要。因此树立教学艺术的概念意识,将是一位名师走进教学艺术殿堂的必备条件。
(2)实例感。教学艺术,都是靠一项项艺术活动、一个个艺术项目等形成活生生的实例。如果不具备艺术实例(也叫艺术节目)或不加以实例应用,即不去好好地科学总结、收集整理一个个艺例,你也难以获得对艺术真谛的感悟和认可,它也无法成为帮助你教学成功的因素,当然你也就成不了教学艺术的占有者和研究者。
(3)遗憾感。“教育是一门永远遗憾的艺术”。这说明教育者对教学有所总结与反思,有智慧地发现问题与缺陷,进而产生遗憾,于是在遗憾中又产生整改和进步的激情,绽放创新的思维之火花与智慧之灵光。
(4)问题感。即一定要联系或针对教学艺术中的问题来研究。没有问题,就无所谓研究。任何创新,往往就是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的。教学艺术也无可例外。因此,树立问题意识是教学艺术科研的前提。
(5)创造感。教学艺术的自身发展本来就意味着一种创造。一个缺乏创造意识的人,往往灵气不够,思维枯燥,也往往是缺乏艺术品质和艺术思想的人。因此,学会反思,学会自我创造与修炼,在创造中掌握和发展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科学性的重要途径。
总之,从实践中走来的语文教学艺术,才最富有生命力。要想语文教学真正通过实践成为一门艺术,那就必须做到:在实践中不断通过对教学艺例的鉴赏与应用,以获取对教学艺术的体验与感悟;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以获取对教学艺术的灵感与创意;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以获取对教学艺术的发现和表现,最终使语文教学艺术成为一种智慧之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喻云涛等著,《心智美育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
3、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美]Davidlazear著,吕良环译,《多元智能教学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让语文教学因创新而艺术
——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四) 林惠生 摘要:创新是艺术之魂,是艺术之命! 语文教学因创新而艺术,让创新使语文教学更有艺术效果。为此,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构建有志于创新的“艺术人生”;在教学中发挥能善于创新的“艺术智慧”;在教学中讲究会巧于创新的“艺术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艺术;“艺术人生”;“艺术智慧”;“艺术手法”。
对于教学艺术的探讨,人们最近又有新论:“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一下将其中的“意义”改为“生命”。这一改竟改出了教学艺术的更深含义,也改出了它与教育创新的必然联系。我为此也有了一种心灵冲动:是的,语文教学因艺术而精彩,语文教学也因创新而艺术!创新是艺术之魂,是艺术之命!让创新使语文教学更有艺术,更有效果。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积极构建艺术人生,努力发挥艺术智慧,充分讲究艺术手法。
一、 在教学中构建有志于创新的“艺术人生”
我国古代教育家王筠说过:“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 (见《教童子法》·《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一页)这些话告诉我们:人生是欢乐的,学习也是欢乐的,我们的教学也同样应该是欢乐的,是一种欢乐的人生及欢乐的教育。其欢乐性既是人生的本质也是教育的本质。我们经常在说:劳动是艰苦的,劳动太累了。但恰恰是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给人类带来了欢乐,带来了艺术,现在世间最美好的音乐不都首先来源于原始人类的“劳动号子”吗?这些“劳动号子”就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说明了人生本来就是快乐的、愉悦的、享受式的,也表明了人生是充满着直接或间接的艺术般的享受。语文,也是一种折射人生的真善美的艺术型课程之一,既充满科学也充满艺术。作为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如果不感受到这一点,那么其人生则不“艺术”,而语文教学也难以“艺术”起来。因此,我们追求语文教学的创新,其首要条件就要构建有志于创新的“艺术人生”。
构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艺术人生”,一是为了遵循人类生活特征和语文学科特点等客观规律;二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创新。那么,语文教学的“艺术人生”怎样构建呢?
第一,要牢固树立“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的艺术理念。这句话是艾德勒在其《为教育哲学辩护》一文中的经典名言,从某种意义上阐明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特点。既然如此,则每位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语文学科教育的教师,又怎么可以让其所从事的教育拒绝于“艺术”之外呢?因此,“教育是一门艺术事业”的教学意识是每位教师所时时牢固树立而不能忘记或者忽略的。既然如此,我们每个教师在人生中何不“艺术”一点?在教学中何不“艺术”一点?
第二,要积极形成“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的艺术情感。“艺术情感”,集中体现在你喜欢(爱)学生,学生喜欢你和喜欢你的教学。培养艺术情感,就要在不断接触真善美的事物时多体验,多思考,多享受,然后作出“艺术性”的感受和艺术化的处理,即既用艺术的眼光和艺术的手法来看语文教学的内容,又使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充满艺术或形成艺术性。有人说:“语文教师是富有激情的”。的确如此,倘若让一个既无表情、也无热情且语言平淡寡味的教师上语文课,就是再具有“科学性”,恐怕也难以让学生动容、动情、动心,学生的这种“无情”接受和“无心”学习,无疑是十分痛苦的、很累的,其学习效果无疑也是很差的。所以,培养激情,抒发激情,是教学艺术之灵魂,也是语文教师“艺术人生”构建之关键。
第三,要在积累和创新教学艺术的具体实践中有所“艺术作为”。这也是构建语文教师 “艺术人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语文要靠每一堂课教学的具体操作而最后形成语文能力。这种过程,完全靠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相统一的全程实施,所以将艺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力求“艺术全程化”,这是教育创新的需要!这也决定于教学艺术在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和项目上都有艺术性的成分或者艺术性效果,这就是语文教师教学的“艺术作为”。试想,这种教学过程缺乏恰当和新颖而别致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也缺乏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即艺术享受般的教学语言等等,你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产生学习兴趣吗?能让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学习的美好从而产生做人的高尚、生活的美丽及信心的激情吗?等等,这些都来自于具备艺术作为的艺术人生。
由此可见,一个语文教师,其人生不乐,缺少艺术,也就是说,其生理上少有艺术细胞,其心理上少有艺术灵感,这样教出的“语文” 是不健全或者说是“不完整、不和谐”的,因为“语文”本身是有艺术的,“语文教学”是靠“科学﹢艺术”而支撑并成功的。所以说,这种缺少艺术的语文教师,将难以成为优秀的颇具风格与特色的专家型语文教师。
二、在教学中发挥能善于创新的“艺术智慧”
有一名著名的教育家叫贝斯特,在其《教育的荒地》一文中说:“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经过训练的智慧乃是力量的源泉”,他又说道:“严格的智慧训练有赖于优良的教学。”(见《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72页,第180页)笔者认为,这些话说明了两点意思:一是“智慧训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这种“智慧训练”也需要“有智慧的教学”(即“优良的教学” ),这两点同时也就自然形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艺术智慧”的创新点与丰富内涵。
语文教学的“艺术智慧”,既是指一种教学艺术所达到的较高水平的娴熟程度,又是指在教学艺术运用时的一些策略、技巧和方法以及艺术词汇等。比如“直观性”,从教育学来说,它是指一种教学原则,从教学论和方法论来说,它是指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如何娴熟地、巧妙地或创造性地使用直观性,使教学产生奇特的效果,那就是教学艺术的作用及其有智慧地运用教学艺术的问题了。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的天性明显地要求直观性。教儿童五个他所不认识的字,他将会长久地、徒劳地受这几个字的折磨;但是,如果你把二十个这一类的字和图画联系起来,儿童就会飞快地掌握它们。”这段话就充分证明了“直观性”这一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被艺术地运用而形成的“教学艺术智慧”。这因为:①它已经突破了“直观性”的一般教学原则,用了增加十五个同类字进行比较的教学方法;②用五个字与图画联系,改为用二十个同类字与图画联系,这样以增强学生的区分力、选择力的培养;③用“图画”这一直接的艺术形式形成用二十个同类字的归类、辨析识字的艺术方法,可以说这是一种教学艺术智慧的多元体现。实践还证明,运用富有活力、生动和幽默的精彩词汇来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艺术智慧的高度表现。人们说:太会说话了!这就是艺术智慧的精彩词汇的丰富积累与艺术运用的结晶。
教学艺术智慧,在语文教学艺术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或途径得以实现:
1.用“真善美”来教。即指用体现真、善、美的美好事物和道理来教学。如一个美丽的童话、一段动人的故事、一句充满哲理的名言或诗句等等,这样教能让学生在“真、善、美”的艺术智慧中获得启迪或者享受愉快。
2.用“精彩”来教。即指用精彩的情景、精彩的活动项目或精彩的文段以及精彩的词汇来教学,让学生因“精彩”而兴奋,因精彩而感动,在精彩的学习状态或氛围中学到知识,也获得轻松而愉快的艺术体验。
3.用“包袱”来教。即指用说相声、演小品中的“抖包袱”、“解瘩瘩”、“消误会”、“剥笋皮”等方式方法来教学。这样往往悬念叠起,高潮叠起,一波三折,大起大落,反差性强烈,给学生以艺术上的智慧和智慧的启示。
4.用“另类”来教。即指换一类方式,用另一个、另一种、另一样、另一项等等“另类”的方式来教学,以换换方式、变变胃口而产生教学变化,让学生常学常新,常学常乐,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由指令性变为建议性,由强迫性变为商讨性,由生硬变为生动,由直白变为委婉,由抽象变为具像(形象),由呆板变为活跃,由干瘪变为幽默,由冗长、繁琐变为简约、明快等。这样一变,教师的语言不仅具有教学艺术,更产生一种语言智慧,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高尚,也学得聪慧。
5.用“灵感”来教。即指用随堂而即兴产生的“灵感”来解决偶然爆发的教学问题。俗话叫“急中生智”,教育科学称之为“教学机智”,教学艺术则称之为“教学灵感”。比如,有一位教师上课,在黑板上板书将本是“辩”字写成了“辨”字,一下子学生便轰动起来,纷纷指出教师的错误,这时候,教师马上笑眯眯地说:“到底还是我的学生聪明,我是故意写错来考考你们的……”,这时候学生们又哗然起来:既崇拜教师的“机智”的教学艺术,又为自己能被老师考上而兴奋与激动。于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有的学生还成了专挑教师“教学毛病”的特别爱好者。
三、在教学中讲究会巧于创新的“艺术手法”
在教学中,我曾经接触到一位号称“严格之师”的教师上课,一走上讲台便满脸阴沉地说:“喂,打开课本第一页,今天我讲的是第一课……”;过几天,他又一上讲台便板着脸说:“喂,打开课本第六页,今天我讲第二课……”;过几天,又是“讲第三课”……,长此以往,凡每上一篇新课文,便是这种刻板的腔调、一种公式化的开头语。这样导入新课,这样的开头语,不是说不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也无可厚非与挑剔,看上去也是一种教学程序、一种教学方法,还可命之为“单刀切入,直奔课题”,但反过来一看一想:这样刻板、枯燥且千篇一律的导入,学生听得多次了能不厌倦吗?有人说:第一个把姑娘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姑娘比作花的是蠢才。这里说明了:第一个是创造,具有艺术性;第二个是模仿,人云亦云,属简单再现性;第三个是说废话,大家都知道“姑娘是花”了还这样说,不蠢也是神经错乱!教学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区别的一大重要标志就是:艺术的成果是典型化的“这一个”,有各自独特的体验和个性化的认识,有言道:“一千个人看哈姆雷特则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在教学上应该是:一篇篇不同的课文,则有一个个不同的导入和教学过程,应该体现教师对每篇课文不同的体验与艺术处理。教学艺术不同于科学技术,只有科学技术的产品才是“批量生产”的,具有“可重复性”特点,才将一个个方法或一种种形式像“技术专利”一样来维护,并且加以推广与普及。如果教学(包括导入和展开、结尾等)也是“批量生产”的重复性,无疑使学生学得苦,学得累,学得厌倦,直至产生逆反心理,纷纷逃学、辍学,这种无变化、无趣味、无欢乐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尽管也是“科学”的),却给学生带来的是心灵伤害与人生阴影,因此,这样的“批量生产”的车间式教育,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天性、灵性和创造才华。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既注意其科学性,也注意其艺术性,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变变形式,换换手法,使教学过程与环节变得新颖独特,使教学态度和语言显得亲切、和蔼和生动、幽默以及富有魅力等,那么,试问这样的教学还会不受学生欢迎吗?这样的教学效果还值得怀疑吗?一位颇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教师,肯定会这样上他的导入课:第一天,他走上讲台会说:“同学们,你有这样的感觉吗?‘第一真好’。我也是,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学第一课……;过几天,上第二课时却改说:同学们,第一课的感觉真好,你知道吗?其实第二课更精彩。要不,让我们先来读一读吧!再过几天,上第三课时却又变成这样说:同学们,今天来学第三课,当你学完它的时候,简直就会发现——你对全世界进行了一次免费旅游,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旅游吧!
看上去,教师开头的话似乎多了些,但也并不太长,也并不做作,完全符合“科学”的开头教学法以及教学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的要求,然而通过形式上的丰富多彩、方法上的灵活多样以及语言表达上的亲切、调侃和有文彩等全面的“艺术处理”,便成了“教学创新”,让学生如坐春风,愉悦无比,兴趣大增,思维活跃。这样学生们便会带着一连串“啊啊啊,真好吗?”等既惊喜又疑惑走进课文,进入他们无比兴奋、活跃的求知若渴的学习状态。由此可见,这种经过艺术手法处理的教学,事半功倍,比起缺少艺术的教学方法无疑要好得多,因为那“可悲的教学法必然会使孩子们的头脑无法接受平易、朴实和合理的教育。”(见欧文《新社会观,或谈人类性格的形成》·《欧文文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53页)
语文教学艺术的“艺术手法”,概括起来有“招·式·术”三种。“招”,即“招数”,本指下棋的步子、武术的动作,比喻手段、计策。“式”,即“样式、格式”或“式样”,这里指艺术形式或艺术模式。“术”,即“技艺、技术”,俗称“点金术”、“金点子”,这里指一个个颇具创造性和技艺性强的巧妙的艺术手法。“手法”不同于“方法”。“方法”是门路、程序,在教学上偏重于科学的操作程序与途径等;而“手法”则指(艺术品或文学作品的)技巧与手段等(手段一般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具体方法或本领、能耐),在教学上偏重于艺术的处理与运用。可以说,方法是科学的代名词,手法是艺术的代名词。
语文教学艺术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为“艺术施教”。“艺术施教”的基本模式可以概括为:①事项→②创意→③作为→④状态。“事项”,这里指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对象(在教学上往往指学科内容、问题、疑惑、情景、项目等);“创意”,这里指艺术方案的设计与创造;“作为”,即艺术的具体动作、行为;“状态”,这里指艺术行为之后所出现的学习情况及效果。
语文教学艺术施教的三项支撑要素为:教学内容(载体)→教学方法(求真)→教学艺术(创新)。
语言教学艺术的“艺术施教”手法的呈现方式有许多。这里略述如下:①诗教(诗情、诗意);②乐教(音乐、歌诀、快乐);③图教(图画、形象、美术);④情教(情感、情景、情境);⑤趣教(趣味、风趣、兴趣);⑥智教(机智、聪明,急中生智);⑦言教(睿语、名言、哲理等);⑧术教(变术、魔术、妙术等)。
以上有关语文教学艺术的艺术手法及施教艺术,都有其显著特点和功能,都有其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也都已经被一批批生动、有效的实践案例和精彩词汇所证明,也更会引起我们对它们的欣赏、借鉴、思考与运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喻云涛等著,《心智美育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
3、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美]Davidlazear著,吕良环译,《多元智能教学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让语文教学因精彩而艺术
——心智美育型语文教学(五)
林惠生
摘要:语文教学需要精彩,因为精彩中渗透着艺术,精彩来自艺术。语文教学需要效果,因为效果中饱含着艺术,呈现着精彩,由效果而知晓艺术,因精彩而懂得艺术,同样也让学生在精彩中享受艺术,并且因享受而感动,因艺术而获得学习效果。为此,在“爱”的理念下培育艺术共鸣之情,形成教学精彩;在把握特点、注重个性化上培育艺术特色,生长教学精彩;在“问题纽带”的碰撞效果中培育艺术火花,促进教学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精彩;艺术共鸣;艺术特色;艺术火花。
精彩是一种功夫,精彩是一种手法,精彩是一种状态,精彩也是一种效果。让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做出个性化的努力,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享受教学艺术,感受精彩,从而使语文教学艺术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因素,这就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终的赢家与受体。所以,创造和运用以学生乃至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艺术,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那么,精彩由何而来,怎样铸造精彩?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在“爱”的理念下培育艺术共鸣之情,形成教学精彩
现在,随着人类人文精神和“人本主义”的不断张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深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以“爱”为核心理念的教育观,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与实践。实践证明:“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见《现代西文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所以,热爱生活、关爱学生、痴爱事业,是每个教师实施“爱的教育”的基本条件和必备内容。也就是说,你的教学智慧再好,教学艺术再高,也必须植根于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你及你的教学的“爱”。有人说:“教学艺术来自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这显然是一种成功的经验之谈。为什么?因为这种“理解”和“尊重”,实际上就是一种对学生“爱”的体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艺术则是一种“爱”的艺术,是一种爱的事业。世界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象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马卡连柯全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73页)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艺术这种“爱”的艺术,既有教师热爱学生(理解与尊重)的美好心灵与神圣责任;也有学生对教师教学艺术的认同即共鸣之情,以及对教学艺术效果的尽情享受。这是一种互爱、互动、互为的即共同创造、共同完成的教学艺术。这里,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培育学生的艺术共鸣之情、之为。因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见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49页)
首先,科学而用心地把握教材,充分挖掘与展示教材之美,唤起艺术共鸣。这步工作换种说法叫教材处理艺术,主要解决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把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进行科学而艺术的处理,让学生从中感受学习内容(主要指课文)的真善美,感受到教师为了他们而对教材所作的独具匠心与巧妙设计(如对教材的钻研、开掘与教学安排等)。这样的教学怎不会引起学生的心灵感动即共鸣之情呢?比如:高中语文《琵琶行》(白居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诗人在诗中连用十个比喻来形容琵琶乐声,使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这种审美效应就是艺术感受。其间,声中有形,声中有情,声声都有贴切的形态摹拟;声声都似看得见,摸得着:声粗如“急雨”,写出浊重深沉之美;声细如“私语”,写出轻柔绵缠之美;声多如“珠落”,写出错落分明之美;声美如“莺语”,写出婉转动听之美;声疾如“泉流”,写出欢快流畅之美;声低如“冷涩”,写出突兀惊奇之怪美;声杂如“刀枪”写出奔腾壮烈之雄美;声强如“裂帛”,写出霹雳震撼之壮美。总之,此诗把琵琶声的音调、音色、音质及其节奏、旋律的本真之美写绝了。教师把这些教材中的艺术成份挖掘出来,并通过精彩的契机感染给学生,让学生感动,为之共鸣,这就是教师教学艺术中的教材“把握”之功。
其次,科学而机智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展现学习过程的“轻松、愉悦”之美,从而激起学生的艺术共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由于教师巧妙设计了某个教学情境,竟然引起学生热情参与,积极思维,结果所回答问题的准确、新颖、流畅等竟出乎意外,这种课堂上的精彩状态时而被一阵阵掌声所打断。由于这一阵阵称赞的掌声,更加激活了学生后来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教师的教学智慧的进一步展示。试想,这样的课堂越来越和谐,其精彩的高潮不断掀起,能不是教学艺术的互爱、互动、互为特征的具体表现吗?这就是学生在享受教学艺术所赋予的“学习之美”时的精彩结果,其学习过程的轻松和愉悦与教学艺术设计及展现的精彩昭然若揭。可以说,这是在解决另一个重要的即学生“怎么样学”的问题。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艺术,因精彩而存在,而这种精彩,既表现在“教什么”上(学习内容的适当性和审美性),又表现在“怎么样教”上且与“教什么”二者的有机统一上(学习过程的愉悦性与和谐性);既表现为对学生“尊重与理解”的爱的艺术,也表现为师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共同享受的人的艺术,还表现为教师——由为教而教走向为学而教的“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艺术。
二、在把握特点、注重个性化上培育艺术特色,生长教学精彩
教学有特点,才能教出特色,教出精彩。因此,教学艺术的精彩,与教学特点紧密相关。教学有特点,一是指能发现与把握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其特点,有效落实其特点;二是指充分展现自己教学上的个性特长与风格(如在朗诵、演讲、思辩、分析、鉴赏、品评、概括、联系、想像以及写作等方面有擅长或者独特研究);三是指对学生十分了解,知其水平,晓其爱好,个别对待。特别是“个别对待”,指的是“要研究和估计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以达到成功地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注意、思维的特点及其他心理特点,而且教师要下功夫发展这个或那个学生的特点”。(见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因此,如何把握特点,教出特色,将是教学艺术精彩中的“点睛”之术和功夫之笔。
这里着重谈谈语文教材特点的把握。
第一,要把握语文教材组编上“文选型”的特点。大家知道,当今我国语文教材均是靠一篇篇文质兼美、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选编而成,其中绝大多数堪称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的名篇佳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极高的学习价值。因此,把握其中每篇课文的艺术成就或者特点,并把它适当地精彩地展现给学生,这不免就是一种语文教学艺术上的处理。
第二,要把握语文教材的文体差异特点。由于文章体裁的差异性特点,教材中的不同文章便显示了不同文体风格的特点,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不同文体特点而教出其不同特色。有人曾有这样的概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教记叙文,就要像一个动情的散文家;教说明文,就要像一个严谨的科学家;教议论文,就要像一个善辩的演说家。教诗歌,则要激情与浪漫,把意像和意境教出来;教小说,则要形象与理性,把环境、情节和人物形象等三要素和艺术手法教出来;教戏剧,则要把情境(舞台)、情节(剧情、结构)与人物等如何有机融入而又如何分别突现的复合型艺术特点教出来;教文言文,则要把握其古今变化而传承的特点,以诵读和译解为手段,进行理解与鉴赏的教学。哪怕是应用文,也可以根据其行款格式的规则教出规律,教出其格式美(即结构艺术)。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捕蛇者说》施教时,便紧紧把握其中“立意非奇、奇于蓄势”这一特点。“蓄势”,即指事物发展的现状或趋势不断积蓄和储藏。钱老师抓住课文“永州之野产异蛇”的“异”字而引出“色”、“毒”、“用”三字,而后终于推出并定格在“毒”字上:“蛇毒→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样便把课文内容的“蓄势”之妙(层层推进)和教师教学的“蓄势之术”(层层诱导)高度统一地展现出来,这就是教学艺术的精彩之所在。
另外,还谈谈对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把握。
现在,由于“学生主体性”教学理念的倡行,很多关于研究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个性发展而教的说法及其经验不断出现。但是如果一旦处理不好,即并未正确认识和整体把握学生的特点,往往被学生的一些与其说差异实则怪异、与其说神奇不如说荒诞、与其说有个性不如说有怪癖等方面的“假个性化”所迷惑,那么就会使教师无法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实施真正的“个性化”教学艺术。从教学艺术角度来说,怎样才算把握住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呢?一是要整体地看学生的个性特点。要看学生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看学生的平时表现与关键行动,看学生的全部言行所呈现出来的个性特点,千万不能被学生的一时冲动或故意伪装所迷惑和所误认。二是要科学地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这里指对学生所作所为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评价、反思、概括等,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获得能真正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结论,再在这种结论指导下施以教学艺术,从而让学生的“真个性”得到张扬,“伪个性”得到抑制或者改造。这才是语文教学艺术 “个性化”的精彩之笔。
比如,有一位学生在连续三次写作练习中所写的三篇作文,都是诗歌,且都自称个性化习作,但均为思想消极、格调低沉之作。这真是这位学生张扬个性的个性化习作和个性化学习特点吗?经过调查分析以后,才发现这不但并非该生真实的个性所为,还是当时受流行影响的仿造之作,只不过是他为了盲目追风而故弄玄虚罢了。后来我们又发现,这种“伪个性化”的学习风气还较为普遍与严重,真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把教学艺术的精彩瞄准学生的“真个性”,让个体感动,让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在张扬个性中正确地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从而用符合各自个性发展的语文教学艺术来产生教学精彩。
上海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说过:让教学艺术长出来,而不要想出来、仿出来。这不无道理。这里的“长”出来,就包含自然性、个性化和创造性,就包含用特点教特点,用特点教出特色,教出精彩。只有这样,教学艺术也才有可能成长于精彩之中,成功于精彩之中。
三、在“问题纽带”的碰撞效果中培育艺术火花,促进教学精彩
问题即矛盾,有问题就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教学艺术的火花,然后产生效果。这种“碰撞”实际上就是一种联系方式。进而说成是“问题纽带式”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问题纽带”作为教学艺术精彩的构造要素呢?因为“问题”既是指一种矛盾和疑难,也是指事情的症结等。它往往会引起人们去思考,去琢磨,去努力解决,这样就自然会与其他事物产生联系(这种联系或因果、或条件、或前后、或主客观等)。而且,人们往往认为: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精神,分析问题是一种思维练习,解决问题是一种实践能力等等。
我们提出“问题纽带”也并非猎奇与求异,国内外早就有类似经验和理论。山东师大曹明海教授在《语文教育智慧论》一书中写道:“21世纪是信息世纪,21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显然是不适应的,现在及未来社会的教育应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在探索中让学生体味到追寻之乐,激发学习兴趣。”(见《语文教育智慧论》第355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东北师大朱绍禹教授也极力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语文教学”,他认为要加强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出发点,以问题为核心、为纲、为本,还要学会如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见朱先生在广西师大举行的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研讨会上的学术报告,2003年10月)。另外,全国各地也相继出现“问题教学法”等一批新的教学实验及其成果。本人也曾于1995年提出并实施过“题导法教学”,即以问题为引导,用提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来推导出学习方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突出“问题联系”,如何将知识与方法联系起来,以发挥问题在教学中的联系作用。这当然也就成为我们现在所提倡的问题纽带式语文教学的真正内涵。在这里必须明确:它既不是把问题作为中心(或者核心),也不是以问题为本、为纲领、为出发点,而是把问题作为事物间或活动中起联系作用的导体或者桥梁(或者叫诱发素)。换句话说,即在教学中把发现或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后,作为联系学生学习语文、联系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一条纽带即“联系体”(《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纽带”的释义为:“指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
“问题纽带式”(也叫“问题联系式”)的教学实施,有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追求一种‘有问题’的教学:‘问题起,问题结,问题结后又打结(问题)’”。(见林惠生论文《语文课出现“学习病态”怎么办》,山西师大《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7期第12-13页)
“问题纽带式”用于语文教学艺术的研究与运用,其主要形式有:①“题导法教学”(有上述)。②用一组自然问题将所学教材内容进行联系,在教材处理上形成“整体把握与分题突破”的教学艺术。③用一串相关问题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板块、各个要素等有机地连缀起来,以使教学过程形成“有问题”的特殊效果的精彩教学。④用一类关键问题或积极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等联系起来,以形成相应的教学艺术效果。⑤由一个主流问题引发出对教学艺术中某个案例或某个项目及专题的讨论与探究,以形成关于语文教学艺术的新的理念或者新的操作方法与本领。
“问题纽带式”教学艺术的精彩效果,还有五大特征和四大特色。五大特征:①娴熟性;②独创性;③审美性;④情趣性(感染);⑤生动性。四大特色:①深入浅出(而不是深入深出、浅入浅出、浅入深出);②化难为易(即释稀难点、消解疑点,趋向简单、容易);③举一反三(即在一点上突破,带动多项成功);④破旧立新(反对保守、反对粗放、反对枯燥、反对呆板等)。
关于“问题纽带式”教学艺术的运用,这里仍以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死海不死》为例来说明。
首先,导入新课,他力避一般常规的首先解释题义的做法,开头便抛出两个问题:①为什么叫死海?②为什么又说“死海不死”?这时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学生产生疑惑和兴趣以及学习愿望——要去读课文,要去思考问题,要去为解决问题而找到答案。这就是一种经过艺术化了的“问题联系”:既将课文题目与课文内容产生联系,又把问题与学生学习活动形成联系等。用这样精彩的第一个“问题纽带式”教学板块导入课堂效果很好。
再经过一段学习,使问题有了结论(也就是学习有了效果)以后,钱老师为了关注一下差生,又设计了一组较为容易而且较为深入、具体的问题抛出来:“死海为什么没有鱼虾?人为什么不会沉下去,铁为什么会沉下去?”从阅读角度说,这是由整体阅读(通读)过渡到局部阅读(精读)而发生联系;从教学过程来说,这是从课堂导入到课文深入的两个教学环节的过渡与联系;从教学艺术来说,这是掀起另一个小高潮,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营造“问题氛围”的精彩。……
最后,又以一串问题组织了另一个教学板块,形成了更新的教学高潮,即根据课文末段“由于死海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死了。”而又抛出了如下问题:“按作者思路,几百年后死海真的干涸掉吗?对不对?”让学生思考与讨论。这两个问题再一次让学生回头看课文,对全文大意及其内涵作出因果关系上的归纳整理与理性判断。另外,这堂课的结束也很有意思,又抛出一个问题:即“以死海不能死”或“救救死海”为题,展开探究,并写出一篇文章。这既是这一堂课(或一篇课文)教学的结尾,也是进行读写一体化的迁移拓展的作业布置;这里既有读与写的学习方式的联系,又有课内巩固与课外拓展的学习内容与学习载体的联系。由此可见,以问题作为纽带而进行“联系式教学”,实为发展教学艺术精彩从而产生艺术火花的重要因素和科学方法。
总之,语文教学需要精彩,因为精彩中渗透着艺术,精彩来自艺术。语文教学需要效果,因为效果中饱含着艺术,呈现着精彩,由效果而知晓艺术,因精彩而懂得艺术,同样也让学生在精彩中享受艺术,并且因享受而感动,因艺术而获得学习效果。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因为学生学会了,不需要教。这是就语文教学的方法而言,属于科学的范畴。而语文教学艺术的精彩,就在于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因为艺术所给予他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智慧与精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喻云涛等著,《心智美育理论与实践》,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5月;
3、顾树森编著,《中国古代教育家语录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4、[美]Davidlazear著,吕良环译,《多元智能教学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以上文章均发表在湖北《中学语文》2005年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