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阅读课教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7 00:4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课教什么?
薛法根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可以教出截然不同的内容来。有的课文写了什么,他就教什么,阅读课一会儿变成了思品课,一会儿变成了科普课,一会儿又不知变成其他的什么课,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有的从语言、修辞、篇章结构、写作知识等方面,条分缕析,“掘地三尺”,“挖”出了一个个所谓的知识点,阅读课俨然成了解剖课、作业课。课程标准没有明确教学内容,教材中的课文也不是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参考所写的我们也懂,我们想知道的,它却偏偏没写。于是,我们只能在“黑胡同”里摸索,教得模模糊糊,学得糊里糊涂。对各色各样的阅读课,我们也往往缺乏科学、客观的评判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阅读教学似乎陷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
  参读课程标准,依托语文教材,研制恰当的阅读教学内容,是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这一顽症的必由之路,也是语文教师迈开专业化成长步伐的根本标志。有的主张把课文当成语言作品教,从语言学习的角度研发教学内容,侧重于语言文字;有的主张把语文课当成文学作品教,从文学阅读的角度研发教学内容,侧重于思想情感;有的主张要走两者合一的路子,既关注关注思想情感,又关注语言形式。为了慎重审议我们提炼的教学内容并作学理的考量,探讨文本的教学价值与教学内容,从而积极地走向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建设,我们于2009年2月27日,在吴江舜湖学校举行了“阅读教学教什么”专题研讨活动,三位教师执教同题课《燕子》,并与语文专家、一线教师进行了深度对话,或许能对致力于语文教学内容研究的老师们有一些启发,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老师参与到这个极有价值极有挑战性的研究中来。
实录(一)
执教:薛法根(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过程勾勒】
  一、分组呈现课文中的生词,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晕、杆”;分组出现“乌黑光亮的羽毛”等一连串结构相同的词组,重点指导读出词组的重音、节奏,感受课文语言的清新优美。
  二、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就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内容。重点指导学生练习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先逐句朗读,确定主要意思,理解“赶集”;再归纳出两个方面的意思:春天的景物、燕子归来;最后概括出这段的主要意思:小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了。
  三、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外形之美、飞行与停歇时的姿态之美)描写出来的?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细致地体会作者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描写外形之美。然后引导学生自己阅读其他段落,要求“用心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看看它是怎么写的?”
  【片段回放】
  师:谁能看着板书,用一句话连起来概括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生:先写了燕子的外形,然后写小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了,它在赶来的路上飞行的样子和它飞倦了休息的姿态。
  师:如果老师就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喜欢看吗?
  生:不喜欢,因为太简单了。
  生:不喜欢,因为不生动。小燕子飞行很生动的。
  生:太单调了。
  师:这篇课文把燕子的外形,春天的景色,飞行及停歇时的姿态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很有情趣。下面我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你们感觉到燕子的外形怎么样?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乌黑光亮。
  师:黑得光亮了,你觉得它黑得美吗?
  生:好像有点美。
  师:外形美!那春天的景色呢?
  生:迷人。
  生:美!
  师:飞行的姿态?
  生:美!
  师:停歇时的姿态?
  生:美!
  师:你心里的滋味?
  生:美!(众笑)
  师:你看,多美啊!外形美的,春光美的,飞行姿态美的,休息时的姿态也是美的。如果就用一个“美”来概括,你,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让我们感受到那么具体生动形象的呢?先看第一自然段的外形之美。
  生:(齐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我们平时只注意写了什么,很少注意它是怎么写的。现在你要用眼睛去发现他是怎么写的?
  生:用了“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还有“活泼机灵”这些词语概括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师:他注意了这些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特别优美。
  生:他写燕子身上每一样东西都是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各不相同。
  师: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
  生: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还写了尾巴,然后再是整体。
  师:一只燕子还有头,有眼睛,有爪子,为什么不把这些也写下来呢?
  生:他是抓住特点来写的,所以不是每样都写。
  师:对啦!这就是抓住特点。样样都写就显得很啰嗦。一啰嗦还美吗?
  生:不美了!
  师:所以我们说,写一个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比如说薛老师,你看看我的外貌,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啊?有一个同学是这样写的,用了四个词,“瘦高个,骆驼背,小脑袋,大板牙”。
  生:(大笑)
  师:抓住了几个特点啊?
  生:四个。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美吗?
  生:不美。(众大笑)
  师:怎么就不美呢?
  生:写得很有趣。
  师:不美但是很有趣。谢谢。(生笑)这叫抓住特点。作者写燕子不但抓住了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美。美在哪里呢?主要在于那些形容的词语。我们来读读,怎么形容它的羽毛啊,翅膀啊,尾巴啊。(师出示词组,生跟读。)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师:你看,它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来形容,如果写成“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
  生:(摇头)不美了!
  师:同样写黑,“黑乎乎”用在这里就不美了。“剪刀似的尾巴”美的,“树杈似的尾巴”美吗?
  生:(笑)不美!
  师:所以你不但要抓住特点,还要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词语有多美,你描写的形象就有多美!(板书:用词优美)读一下。
  生:用词优美。
  师:同样写薛老师,如果这样一改,你觉得美不美?“高高瘦瘦的个子,微微有点驼的后背,小小的脑袋,两颗兔牙总想出人头地。”
  生(大笑)
  师:形象吗?
  生:形象!
  师:所以,用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来描写非常重要。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抓住特点,用优美的词语所描写的燕子。
  生:(齐读第一段。)
  师:你还要注意这些词语的结构,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字数都是差不多相等,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读起来很有节奏,你看!(师范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也便于背诵。你能背吗?
  生:能!
  师:好,自己练习背背看。(生练习背诵,师巡视。)
  师:能背的同学举举手看。(生举手,师面带微笑以赞许的目光环视。)
  师:老师也能背。听好,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看看老师能不能背下来,好吗?(师示范背诵,故意漏了“小”字。)
  生:是“小燕子”!
  师:漏了这个“小”,不要紧吧?
  生:要紧!
  师:谁说要紧的?
  生:因为漏了那个“小”就不可爱了。
  师:“小家伙”可爱吗?
  生:可爱!
  师:“家伙”可爱吗?
  生:(笑)不可爱!
  师:“小鬼”可爱吗?
  生:可爱!
  师:“鬼”可爱吗?
  生:(大笑)不可爱!
  师:“宝贝”可爱吗?
  生:可爱!
  师:“小宝贝”可爱吗?
  生:更可爱!
  师:这个“小”字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什么感情啊?
  生:喜爱。
  师:好。现在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来背一背可爱的小燕子。
  生:(很有感情地齐背。)
  师:你看,课文抓住燕子的特点,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燕子的外形之美的。课文中还有这样优美的词语,请你轻轻地读一读第二、三、四自然段。你感觉到哪一个词,哪一个句子,它描写的美是很独特的,看看它是怎么写的?用笔把它划下来,体会一下。
  【教者感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阅读课,则侧重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我们绝大部分的阅读课,重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试图通过课文内容的理解带动语文能力的培养,走的是“带着学生感悟课文”的路子。尽管“感悟课文”的过程中也涉及语言的表达形式,但是基本上徘徊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妙处”这样的问题上,仍未走出“跟着课文内容跑”的圈子。于是,阅读课教着教着就变成了课文内容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一会儿上成了科普课,一会儿上成了品德课,一会儿又上成了“四不像”的课,从模模糊糊变成了糊里糊涂。
  我以为必须“让语文课清晰起来”,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通过课文内容学习其中的语文知识,进而通过相应的语文实践,形成并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走“带着学生学语文(学知识长能力)”的路子。“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课就是通过这个“例子”,教给学生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这样的阅读教学,就具有语文的专业特点,学生就能学到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体现语文课堂教学鲜明的成长性。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语文知识,包含四个方面,借用皮连生教授关于知识维度的分类,可以表述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就是学习语文的诸多方法和运用策略的知识,如阅读散文的方法、概括文意的方法等。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绝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更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尽管在编入教材时经过了编者的改动,缺少了原著独有的文学韵味。这样的经典作品,往往蕴藏着“语言的秘密”,即语文知识、语言规律,也蕴藏着“情意的魅力”,即思想的力量、情感的熏陶。教学这样的经典作品,究竟重在语言学习,还是重在文学阅读?抑或两者兼顾?而一堂语文课的时间却是一个常数,不允许我们面面俱到,也不允许我们就一篇课文教几个轮回。我以为,经典的作品,花一个星期甚至两个星期的语文课,从不同的角度教出不同的内容,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与发展,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至少比走马观花似的教学要有效得多。而在目前教学的常态下,我以为小学阅读教学有别于中学语文教学、大学语文教学,首要的还是应该聚焦在语言文字上,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这是一个任务。在此过程中,适时打开文学阅读的大门,教得丰富一些,灵动一些,精彩一些,乃是一种境界。
  基于上述观点,我将《燕子》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四项: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联系生活或课文语境理解意思,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关键字词所表达的特定情意。2.练习概括段意,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在教师指导下,初步感受燕子的优美形象及优美的词句。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对应这四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9个生词及多音字“晕、杆”;指导朗读6个定中词组,把握重音及体会节奏之美,为学生朗读课文定下轻快的基调。2.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的方法,准确概括第2自然段的意思,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朗读,初步感受燕子的外形之美、春光之美、飞行及停歇之美;围绕“作者是怎么写出外形之美”,引导学生从“抓住特点、用词优美”两个角度理解表达方法与语言形式,通过“置换比较”、“对比朗读”感受4个定中词组的排列结构及节奏音韵之美,通过“故漏法”领会“小”字的独特意蕴及表达规律。4.从“怎么写”的角度,探究其他段落语言形式的表达规律,加深对“抓住特点、用词优美”这一表达方法的理解与体会,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运用“关键词”记忆法练习背诵课文段落。实际教学中,我所教的和学生所学的基本一致,集中在:认读生字词;练习概括;发现“抓住事物特点,用优美的词语描述”的表达方法;朗读背诵,积累语言素材。而这些教学内容,正切合了语文课程标准3—4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源于教材文本,又经过教师的提炼与重组,适合该学段学生的语文学习。
  需要作学理探究的是:1.所教的这些语文内容是否科学?比如“抓住特点、用词优美”这个知识点,表述是否科学?究竟属于写作学的知识,还是词汇学的知识,或者是语音学、朗读学的知识?2.所教的这些语文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比如“抓住句与句的联系”的概括法是否已经在这之前学习过?为何一定要在这篇课文中学习?依据是什么?如果需要学习,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3.所教的这些语文内容在一个小时(或两个课时)之内完成,是否显得庞杂?有否精简的必要?……对教学内容的不断追问,可以让我们教得更清晰一点,也更有底气一点!
实录(二)
执教:祝禧(海门市东洲小学)
  【过程勾勒】
  一、板书象形字“燕”,引导学生围绕燕子说说自己的见闻和感觉,唱《小燕子》;引导学生逐段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读连贯。
  二、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先逐句朗读,体会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样子和特点,重点理解“翼尖、剪尾”;然后归纳燕子的外形特点,练习背诵。
  三、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围绕“你仿佛看到什么?谁能从文字中读出画儿来?”,引导学生朗读交流,重点理解“赶集”;配乐朗读,转化成诗歌形式,要求读出诗情画意。
  四、指导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当时的情景,边读边用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五、配乐范读郑振铎《海燕》中的片段,感受乡愁。
  【片段回放】
  师:小时候,奶奶告诉我,这春天,是小燕子的尾巴剪出来的!小燕子来了,春天也就来了,儿歌不是这么说的吗?小燕子,穿新衣,——(师生共诵)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能从文字中读出画儿来?
  生:我看见青的草,黄色的嫩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生:我看到花草生机勃勃。
  生:花儿、草儿的颜色很鲜艳,它们都长出来了,很漂亮!
  生: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师:柳枝在干什么?
  生:在伸懒腰!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逐渐点击出一幅水墨画)你们看,柳枝摇曳,鲜花盛开,细雨洒落,一派美好的景象!小朋友,你在脑海中是不是也浮现出美妙的画面?
  生:是。
  师:美是要仔细揣摩,细细品味的!春天究竟美在哪儿?就让我们去品味课文。请一位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
  师:文中有一个词“赶集”,赶集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去超市。
  师:赶集中的集不是现代超市,是集市。知道为什么去赶集吗?
  生:要把东西拿去卖。
  师:拿什么去集市卖呢?
  生:青菜、白菜、萝卜。
  师:那用不着赶呀。
  生:如果不赶,会被人家抢去摊位的!
  师:去迟了会卖不掉!农村人带着农副产品去集市卖,就叫“赶集”。文中的景象就像“赶集”似的,谁去赶集了?
  生:小燕子还有花呀、草呀、柳树呀。
  师:它们是怎样来赶集的呢?为什么来赶集呢?我们就来做做这些花草树木。让我来问问桃花。桃花、桃花,看你那红扑扑的脸,你带什么来赶集啦?
  生:我带着红艳艳的色彩,甜甜的花香来了。
  师:柳树呀柳树,你是怎么样来赶集的?
  生:我飞快地奔来了。
  师:你带什么来了?
  生:我带来了动人的舞姿,还有动人的色彩。
  师:怎么动人的色彩呢?
  生:嫩绿嫩绿的色彩。
  师:为什么急急地赶来啦?
  生:因为这里很美呀!
  师:你的到来使这里的春天更美了。树儿、花儿、草儿都来了。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呀!
  生:(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
  师:小燕子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会说什么呢?
  生:哇,这么美的景色,我要赶快生孩子!(笑)
  生:哇,好美啊,我要在这里住下。
  生:哇,我们也要赶来,为春天增添一份生趣。
  师:小燕子赶来了,也加入到它们这个行列中,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你们瞧,(在水墨图上加上小燕子)在柳枝摇曳,细雨洒落,微风轻拂,桃花盛开的画面中,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飞来,好一幅烂漫无比的春光。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这春光无限。
  生:(再读第二自然段,配乐。)
  师: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趣?静心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在脑中画画看到的情景,也可以用手势做做你看到的当时的情景!
  生:(边默读边思考。)
  师:(巡视)有些小朋友还在文字旁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这种习惯很好!咱们来看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趣?来看第三小节,谁来说?
  生: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荡漾开去。
  师:你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燕子在飞行的时候很活泼!
  师:小燕子的飞不叫飞,作者叫它“掠”,怎样的飞叫“掠”?用手势做做看。(请一生上台演示。)
  师:飞和掠有什么不同?
  生:姿态不一样,(边说边做动作)斜着飞叫“斜掠”,横着飞叫“横掠”。
  师:哪个是说飞得更快?
  生:“掠”的速度快,而且姿态动人!眨眼间,就过去了。
  师:还从哪里读出“掠”不仅指飞得快,而且飞得美?
  生:唧——
  师:我来读文章,你们来演小燕子!(师读生演)
  师:你看到过谁有这样的本领?
  生:孙悟空。
  生:还有老鹰。
  师:它们的飞都不叫“掠”,孙悟空是腾云驾雾,老鹰是盘旋,只有小燕子飞得够轻盈。
  师:再读第三自然段,把燕子独特的美的飞行姿态表现出来!
  ………
  师:燕子一文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如果我告诉你,文中所写的是一段由小燕子勾起的回忆,你相信吗?
  生:(点头)相信。
  师:本文的作者郑振铎先生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学者。这篇文章选自郑振铎先生的《海燕》一文。他在原文中有这样一段,(配乐范读原文片段)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
  生:我听了好像要哭出来了。
  生:我听到了作者看到了故乡的小燕子,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师:作者独自一人,离开家乡,飘洋过海,当他看到了在海上飞行的小燕子时,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般的亲切。一起读——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师:此时此刻,他是多么地想家,想念亲人和朋友。这时的小燕子已经成了作者的亲人和朋友的化身了。再一起读——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师:古往今来,小燕子常常成为游子想家的寄托。当我们看着燕子,读着燕子,耳畔又响起那首熟悉的燕子儿歌。(师生齐说小燕子儿歌。)
  师:春天在《小燕子》的歌声中来,我们也在《小燕子》的歌声中长大。现在正是春天,小燕子又飞回来了。从小燕子的身上,我们读出了春光的浪漫,思乡的忧愁,双双飞来飞去的美好,还有珍惜春天大好时光的情感。小燕子不仅是大自然中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它已经成了咱们老百姓寄托感情的象征了。让这个大自然中的精灵一直陪伴我们成长吧。
  师生:(齐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教者感言】
  我以为,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变都不能给教学带来奇迹,只有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改进时,语文教育才有希望。”阅读教学教什么?当我接受同题课教学《燕子》的任务并知道这样一个很具研究意义与价值的话题时,首先想到 “教学内容”的话题。我一直以为,文化的品质和素养是一个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能让语文教育回到其本真状态和原先意义上去。如何在日常教学中突出语文教学中文化的特性、灵魂和精神?怎样才是真正的让语文回到其本真状态和原先意义上去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燕子》一课的教学。
  《燕子》全文共四个自然段,节选并改编自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海燕》。语言清新、规范,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了小燕子的活泼机灵,给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如果把全文放入《海燕》原文中去阅读,则又笼罩了如烟般的乡愁。
  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文化追求”的教学主张,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规范与灵动,重点体会:“赶集、掠、沾、痕、几对、小圆晕”等词语的精彩与韵味。3.阅读和理解小燕子给春天带来的无穷生趣,并通过阅读原文片段,初步了解“燕子”的文化意象,留下“燕子文化”的痕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从“文字、文本、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设计教学内容。
  文字层面,回归母语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精彩与灵动,体会“赶集”“掠”“沾”“几对小燕子”“小圆晕” “几痕细线”的韵味无穷。
  文学层面,回归审美情境。本文用散文化的语言,表现了小燕子的机灵活泼,俊俏顽皮,语言充满魅力。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与音乐、图画、表演的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按四段结构教学,把文字同图画、音乐融通,让语言本身承载的情境在语言文字和艺术结合上更加生动活泼,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丰富起来。儿童的文学审美活动,不是某一种感官的投入,而是所有感官都动起来,打破界限,共同协作,获得一种通感。教学中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儿童的手势、体态、表情语言共同加入,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儿歌的多次使用,老师本身生活的回忆,再现了儿时情景,让小燕子飞在儿童的视野,进入课堂生活。
  文化层面,回归儿童的精神家园。在孩子眼里,小燕子是活泼机灵的,给春天带来烂漫;在游子眼里,故乡的小燕子带来的是乡愁;年轻人眼里,“双飞燕”是“成双成对”的美好象征;成年人眼里,“年年春天来这里的小燕子”,又会带来“惜春”感觉。这就是中国人眼中的燕子。因为教材本身选自《海燕》,虽然入编教材时文字有改动,但是,放入原文背景中去阅读的课文,仍能感受到淡淡的乡愁。所以教学结尾,丰富了“小燕子”活泼机灵的形象,让“乡愁”在原文的片段诵读中变得清晰,让燕子在儿童心中的“飞行”更加多姿多彩。
实录(三)
执教:陈国安(苏州大学文学院)
  【过程勾勒】
  一、选用《海燕》原文,讲解“郑振铎”名字的意思,“振铎” 就是摇铃铛。引导学生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思考:写了怎样的燕子?这是一种怎样的乡愁?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伶俐、凑”等词语的意思,并通过与《海燕》中的原句比较等体会语句的情意及节奏特点。
  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故乡的小燕子,作者把它放在什么背景下来写的?重点抓住“烂漫、千万条柔柳”体会春天的美丽;理解、体味“唧、闲散、痕”等词语的涵义,并指导朗读,体会语句的节奏之美。
  【片段回放】
  师:伶俐什么意思?我给你们注好了。
  生:聪明、灵活的意思。
  师:对,伶:聪明,俐:灵活。伶俐:聪明灵活的意思。还有吗?
  生:活泼、可爱的。
  师:这是怎样的一个小燕子?
  生:尾巴似剪刀的燕子。
  师:读,书上是哪一句话?
  生:“加上一双剪刀似的的尾巴”。
  师:(手势摆出剪刀形)“加上一双剪刀似的的尾巴”,看过吗?所以我们就叫这样的形状为燕尾。还有吗?
  生: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
  师:这句话写得多棒啊!语文书上怎么写的?
  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师:“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比较一下原文,“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哪句好?
  生: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
  师:这句话好,为什么?
  生:这句话写出了燕子的美丽。
  师:(再读两句话,引导学生比较。)有节奏吧?你们喜欢扯着嗓子“呜”地一下子?(做上扬的手势)还是喜欢有起伏、有节奏的歌?(做波浪高低起伏样)
  生:喜欢有节奏的。
  师:我们要体现出这样的节奏来,把这句话再读一下。(师示范读)
  生:(齐读。)
  师:后面还有个词叫什么?
  生:(齐声)积伶积俐。
  师:“积伶积俐”,读这两个词,节奏怎样啊?(师做手势,高低起伏)我们再来读,要像听音乐读一样。(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节奏。)
  师:读文章一定要读出文章这样的起伏节奏!故乡的小燕子,在作者如此起伏的描写中显得更加活泼,显得更加可爱,这就是故乡的小燕子。作者放在什么背景下写的?用作者的话说。
  生:海面上。
  生:二月、三月。
  师:二月、三月是春天的开始?还是结束的时候?
  生:(齐声)开始。
  师:开始的时候,叫什么春?
  生:初春。
  生:早春。
  师:春间二、三月间就是初春、早春的时候,这是一个怎样的时候呢?看看作者写了什么?注意下面的句子,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体会一下作者的节奏,自己读。大声读。
  生:(自读第一段中相关句子。)
  师:读后告诉我,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
  生:烂漫无比。
  师:烂漫无比什么意思?
  生:颜色鲜艳,明亮而美丽。
  师:颜色鲜艳,明亮而美丽,烂漫无比。无比什么意思?
  生:没有什么可比的。
  师:没有什么可比,如此的春天更加颜色艳丽,明亮而美丽。这是怎样的春天?
  生:美丽。
  师:怎样美丽的春天?有什么?
  生:有花,有草。
  师:作者怎么写的?读一读。
  生: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
  师:作者为什么不写“红的白的黄的花,各色的花,各色的草”,写在一起,不是更简洁吗?为什么这样写啊?
  生:这样写体现出春天的美丽。
  师:哦,体现出春天的美丽。你有什么感觉?春天好像在哪里?(师用手在眼前晃一圈。)
  生:春天好像就在眼前。
  师:这个春天还有什么?看,作者还写了什么?
  生: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
  师:(示范读这句话。)齐舒什么意思?
  生:一齐舒展。
  师:一齐舒展是什么意思?(师做舒展动作。)
  师:是很紧张地展开?还是很轻松地展开?
  生:轻松地展开。
  师:轻松地、放松地展开,一齐展开了。咦?柳树有眼睛吗?
  生:(齐声)没有。
  师:作者怎么说它有眼睛呢?
  生:这是它的嫩芽。
  师:哦,这是它的嫩芽,太棒了。作者把嫩芽比作?
  生:(齐声)眼睛。
  师:齐舒了,就像人睁开眼睛,这又是什么手法?
  生:(齐声)拟人句。
  师:既用了比喻,又用了拟人。千条万条的柔柳,为什么不说千万条柳?多简洁啊!为什么不这么说?你们听,千万条柳丝,千万条柳条,千条万条柔柳,感受到了什么?
  生:因为这样写说出了柳树的美丽。
  师:怎样美丽?
  生:非常地柔软。
  师:非常地柔软,对,非常地柔美。好,我们再来读,读出作者那种温柔的感觉来。
  生:(齐读)“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熳无比的春天。”
  师:在这样的春天,这样的燕子,这样的故乡的可爱的、活泼的燕子,它们怎样呢?把春天中故乡的小燕子的样子那些句子找出来,自己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给我听,行吗?
  生:(自读课文。)
  师:读好了,想好了,就举手,我就知道哪些同学想好了。春天里的小燕子怎么样?它们都在干什么?
  生:小燕子在飞来飞去。
  师:飞来飞去,在哪儿?
  生:在天空中飞。
  师:它是怎么飞的?在哪儿飞的?读出来。
  生: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卿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师:你们满意她这样读吗?能不能读得更好些呢?把小燕子这样轻快地、飞来飞去的感觉读出来,每个字啊,它都有节奏。
  生:(重读一遍。)
  师:满意吗?有点意思了哦!是吗?
  生:(齐声)是。
  师:阳光满地什么意思?
  生:阳光照在大地上。
  师:大地到处都是阳光,晴朗的春。好,微风中的细雨是什么意思?
  生:天空中吹着微风,下着毛毛雨。
  师:哦,那是春天吹着微风,不是刮风;下着毛毛雨,不是暴雨。明白了吗?
  生:(齐声)明白了。
  师:在这个时候,它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旷亮什么意思?
  生:宽阔,明亮。
  师:无比呢?
  生:没有再比这个宽阔了。
  师:哦,没有再比这个宽阔了,没有再比这个明亮了,在这样的天空中,作者用了一个什么字来写它的飞?
  生:唧的一声。
  师:唧的一声,写出了小燕子的什么?
  生:小燕子的叫声。
  师:飞的速度怎样?
  生:(齐声)很快。
  师:然后又停在了?
  生:(齐声)停在了高柳下了。
  师:对了,所以第一句话写得特别短,后面这句话写得特别长。前一句话,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得快一些。后一句话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得舒展一些,慢一些。读读看。
  生:(齐声)“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
  师(示范读。做手势,飞出去了):飞出去了,这种声音飞出去了。再读一遍。
  【教者感言】
  这次之所以这样来上《燕子》缘于我四五年前对另一篇课文《珍珠鸟》的印象,读了冯骥才《珍珠鸟》原文才知道冰心的评论是多么的妥贴,这从做过修改的课文《珍珠鸟》中是无法获得的感受。因此我便开始以一种审慎的目光看待经过改编的课文了,这些年比较对读的结果是——最好(说话还是留有余地些,)使用原文教学,经过改编的课文往往会让语文老师身处尴尬。
  尽量使用原文进行教学,这是我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种认识。我以为小学语文教育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教材问题,教材改编原文之后的不忍卒读绝非一篇两篇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用糟糕的语言改写了优美的语言,翻译文本病句连连,不恰当的斩头去尾,莫名其妙的应景时文,这些都成为现在小学语文教育非常突出的障碍。小学生的母语学习不同于外语学习,过分的担心小学生的理解力实在大可不必,因此我以为用原文进行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尝试,同时也应该是一种语文教学的趋向。其实这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用作语文(小学生的国语或是中学生的国文)教材的课文基本未做过修改,上世纪之前的传统语文教育就更没有过修改的课文了。
  就课文《燕子》而言,如果打个未必恰当的比喻,经过修改后的课文《燕子》几乎是生物课老师讲鸟类“燕子”时的一幅挂图,没有背景没有情感的生物课教具图。当然原文很长,似乎不适宜小学课堂教学,但是否一定要在课堂上将一篇文章每个字都交给学生呢,这似乎是我们的一个误区,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教什么,这应是个重要问题,似乎在这短短千字中无法阐释清楚。所以我尝试选择原文,提前一天让学生预习。为了帮助学生读通原文,我为原文《海燕》作了34个注释,有这样一些的注释,学生读通这篇文章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当然在注释时我非常仔细地核对原文,比如后来选这篇文章一直出错的一个字“  (xùn)”,就连《郑振铎全集》也弄错了,我查了《康熙字典》予以纠正。
  用了原文,学生有了整体感知,燕子,海上的燕子,故乡的燕子,带着乡愁的燕子,学生的情感才能被调动起来。虽然学生未必理解这样乡愁的燕子是故乡的燕子和海上的燕子“凑成”的,但学生知道这样的燕子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被说明的对象,于是这篇文章也就不是一篇单纯的说明性文字了,而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散文了。
  用了原文,我当然没有放过经过修改的课文,我让学生比较“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和“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这两句话,显然原文的节奏感是多么的强烈生动而改变后的课文则很是平直,“乌黑的一身羽毛”,节奏缓缓一起,“光滑漂亮”,节奏略略一顿,“积伶积俐”,节奏又是一伏一顿,这是多么美丽的句子啊!汉语文学文本很重要的特点是声音美,这样的音律美就是应该在母语教育的开始阶段就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用原文,在课堂上我试图领着学生通过语言文本靠近作者,通过文学审美理解作者的感情,其中我最为用心地去让孩子体会文中“凑成”的意味,甚至让学生去想象作者在写下这样一个得意的词的时候脸上露出的浅浅的笑容。在这一环节上我花了很多的时间,虽然结果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那样完美,但我至少让孩子有了一个自己去文学地体味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意识,不是简单的记住一个词的字典上的意思,而是让这个词在阅读中有了活力和温度。
  通过原文,我试图让学生去靠近那位被迫远离家乡在茫茫大海上看到一群极像家乡春燕的海燕时生出惊喜和愁思的作者,为什么把春天写得如此的烂漫无比,为什么把燕子写得如此的伶俐可爱,不靠近作者这样的一种特定的环境是无法理解的。理解了作者当时的情绪才能读“活”文章中的那种轻松的笔调和浪漫的气息及温馨的情味,学生才能理解那个“唧”字的速度和轻盈,才能理解“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的舒缓而优雅的节奏。
  最后说说我之所以这样呈现《海燕》的初衷:用原文——文学作品——作为文学的文本——进行文学教育。我以为语言教学和文学教育“分家”是语文教育将来的方向,是语文教育的回归和必然!语文教育走到今天这样一个境地(也不能一概地说“坏到极点”的地步)根本不是什么“工具性”“人文性”的相悖问题,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悖论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归因错误的假命题!这是一个漫天迷障!
  语言和文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姑且把它就叫做“人文性”,将有另文详论)本身就是不言自明的客观现实,两者在不同语文教育的阶段当然会显现出有所偏重的状态。张志公曾提出过两种分开:写字和识字分开;语言和文学分开。这是一种睿智的构想!此问题非本篇主旨,不赘。
  我在课堂上基本采用的是文学赏析贯讲的方法,虽然失之琐碎,但文学教育的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如“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得树叶”处的赏析学生就“生成”得非常好了。当然,那时已经是课堂的“下半时场”了,看来到半节课时学生就已经从语言教学的频道换到文学教育的频道上来了,我当时很是高兴的,而我真是期待我们的语文教育一个轨道单行也尽快转换成语言教学和文学教育双轨并行!那将是更高兴的事情,因为汉语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音乐!汉语文学文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乐章!
专家视点
  王荣生:
  看一堂阅读课,要看教师想教什么?实际教了什么?学生学到了什么?先来回顾一下三堂课实际上都教了什么:
  薛老师的课先教几组生字词,很多是下文分析时的关键词汇;然后让学生默读,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每一段所写的内容,三个学生在黑板上写了他们的概括,由教师来加以评说、概括,形成对全文的整体认识。接下来,从学生对全文的概括认识出发,具体展开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抓住燕子的特点和词句的特点来教学,最后回归到对全文的感受。
  祝老师从“燕”这样一个象形字入手,逐段朗读,抓住每一段的关键词,通过图画、音乐、朗诵以及表演,达到对关键词的了解。到最后一环节,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这是一篇想象的文章,你们相不相信?”然后在音乐声中,老师读了这篇《海燕》的片段,做了一个小结。
  陈老师教的是原文,先教“铎”,简介作者的海上经历。然后从乡愁入手,抓住两个问题来教:燕子是怎么样的燕子?乡愁是怎样的乡愁?由于时间关系,这堂课主要是放在前面的部分,重点讲是怎么样的燕子,几乎是一个文学的串讲法,抓住关键句子,一句一句来谈感受。学生有可能不到位的地方,由老师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学生沟通,建立形象感。虽然文章很长,但基本上教的是教材中的部分。
  三位老师的第一个共同点是抓住词语,但是抓住词语的点不一样。同样教课文第二段,薛老师围绕写了什么,抓的是“微风、细雨、柔柳、花草”等;祝老师围绕“赶集”的含义,让学生来述说来扮演;陈老师从原文和改写文之间词语的差异来分析,来谈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为什么抓的词语不一样?这和他们想教的内容不同有关联。
  第二个共同点,从学生实际上学到的情况来看,都达到了很好的意图,通过这样一个艺术的描述性文章,建立一种形象感。三位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建立丰富的形象。比如说薛老师主要抓住燕子外形、飞行和停歇时的不同特点来建立一种形象感;祝老师通过学生音乐背景、想像画面、关键词的表演等来建立形象感;陈老师的课呢?问学生描写了怎样一只燕子?怎样一个春天?……始终通过这样的一种问答来建立一种形象感。
  第三个共同点是三位老师都引导学生用心感受这篇课文。不管目前我们把这篇文章定位在描述性的语言作品还是纯粹的文学作品,描写感受点不一样。薛老师主要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感受,以及写了什么这个角度;祝老师侧重点在你从文章中感受到什么,自己的感悟、联想与感受;陈老师说得很明白,“理解他的意思”,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和意味。
  我们看到的差异是教师对描述性文章写法的理解不同,是对带有文学意味的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不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有规定性,但也有开放性,我们可以在讨论中慢慢形成一个“核心”,明确教学生什么东西。重要的是你所确定的教学内容要说得出道理。
  下面再来看这三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方法问题,实际上是教学内容呈现的过程和方式。三位老师都搞复杂了,一个内容一个内容地呈现,显得多了、杂了。比如薛老师的课中出现了很多词语,与后面出现的关键词的理解是否重复了?概括很重要,但是不是一定要在这篇课文中来教?和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规定性有关吗?祝老师每段都在抓重点词语的理解,一段一段地教,一堂课就这样教四个片段,内容是不是要更聚焦一点?显得更灵动一些?陈老师的课几乎是一句一句串联着教,有多少个点啊?确定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的时候,能否聚焦到一个点上,学生学得就可以充分一点。整个设计在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内容聚焦的程度上,还需要整合。
  怎样聚焦?一是与文本、文体有关,从语言文字的教学、文学审美的教学、散文欣赏的教学等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教学内容聚焦到一个点上。这个点与这篇文章在教材中所处的位置,所要达成的目标有密切的关联。二是从学的起点,估量、揣摩学生那些没有读懂的地方。有的可能与学生的文化背景有关,有的可能与学生的词语理解有关。哪些是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障碍,哪些是学生已经懂得了的,应该分清楚。比如学生很难理解文章的意味,那么就应该聚焦在这里,学生已经会的知道了的东西,就不要作为主要的内容。
  另外,学生的感受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学生就只能说到这个程度,很难用概括的词语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感受,但可以有更好的办法让学生呈现他们的感受。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孙景华: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阅读课教什么”。我认为这个主题就是研究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和内容安排问题。作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我只想从一个教材编者的角度,就薛老师和祝老师的课谈谈今天学习的收获。陈教授教的是原著,他从大学教授的视角研究小学的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把改编的课文和原著对照阅读,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我很感兴趣,回去要慢慢消化。
  目标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最最关键的因素,目标准确、明确了,内容安排就不会有大的偏差。我认为,这两节课的目标是准确和明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彰显学科特点,落实了核心目标。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其核心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不凸显语言文字的学习,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就无从谈起。学习语言文字是落实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两节课至始至终以读书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学词;通过读书感悟语言,赏析语言,积累语言。
  2、突显年段特点,落实了重点目标。阅读教学三个学段的共性目标就是读书、背诵、识字、写字。但是,不同学段还应有不同的重点训练目标。我认为,只有凸显了本学段的重点训练目标,才能显现不同年段阅读课的特点,才能贴近学生的认识规律。这两节课突出了第二学段的四个重点目标:
  一是加强了默读训练,引导学生“学会默读”。默读既是最基本、最实用的一种读书技能,又是最具思维含量、最能开发学生智力的读书形式。这两节课都把默读训练列为了重点训练项目。薛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祝老师则引导学生默读圈画批注,潜心会文。通过默读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应是小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学生进入中年级应该具备这种能力。而阅读教学的词语学习,既要理解其“意思”,又要“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才能使文本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得到立体的积累和内化。对此,这两节课是作为重点目标予以落实的:通过初读对词语意思的理解,再到品读对关键词句的玩味,使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俊俏”、“乌黑光亮”、“赶集”、“小燕子”等赋予了感情,品味出“聚”、“掠”、“晕”等在表情达意上的一种特有韵味,使学生的语言学习实现了质的升华。
  三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文章“读厚”,一是把文章“读薄”,即不光要看他们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还要看他们的概括能力。在这方面薛老师既把其作为教学的重点,又把其作为教学的难点,拿出10多分钟的时间,指导学生练习概括段意,进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学会了概括。这是中年段阅读教学必须要落实的目标。
  四是“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就是把感受文本的内容与学习文本的语言融为一体,既要使学生知道课文写的什么,又要使学生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这两节课都致力于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四段内容还原成四幅图画,使学生不但感受到燕子的外形美、动态美和静态美,而且也感悟到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气,同时还品味、欣赏了课文的语言美,感悟到母语的灵动和韵味。
  3、关注文体的特点,落实了“双性”目标。课标把文体主要分成三类:一是叙事性作品,二是说明性文章,三是诗歌。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既要有其共性的目标,也要有其个性目标。共性目标,就是上面说到的两类目标。《燕子》是散文,按照课标的归类,应该属于说明性文章。而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课标提出了两个个性目标:一是“能抓住要点”,二要“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这两点,在这两节课中也都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4、探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了发展目标。我们的阅读教学教什么,除了从上面三个方面研究教学目标外,还要研究孩子的认知特点,建构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目标。对此,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关注过程目标的建构,引导学生自学、会学,学会、学好。以读书为例,这两节课都安排了四个训练过程。一是初读识字学词;二是默读把握课文要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或再读还原课文画面,把握燕子特点);三是精读感受美好形象和优美语言;四是美读体验陶情,促进立体积累。这样的训练有层次,有梯度,把学生的疑点作为学习的起点,把学习的难点作为教师点拨的重点,把教学资源的生发点作为教学过程的推进点。
  第二,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为学生的发展提高注入后劲。从这两节课来看,他们主要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目标:一是扎实基础目标。如识字、写字、学词、读书等,要求严,训练实。特别是初读训练,要求学生不能添字、漏字、读错字,不但“双基”扎实,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落实“举一”目标。两位老师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解词方法、读书方法、说明的方法等等。只有落实好“举一”目标,才能保证“反三”的效果。三是设定了发展目标。如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燕子外形描写向人物外貌描写的迁移,课内外阅读的联系等,把“举一”与“反三”目标整合了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我说的这四个方面目标,并不是强调语文教学要大而全。这四个方面很多是重叠的,而重叠的部分可能就是阅读教学的重点目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二方面的学段重点目标。而这些学段重点目标,也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因课而异,有所侧重。过于求全,训练重点的内容就可能受到冲击;过于求美,可能会对孩子的要求拔高;过于追求完美,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适得其反。前两年我总结出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三个一样”的问题。所谓“三个一样”,就是“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一个样,一、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一个样,不同文体的教学目标一个样”——不管是几年级的课,不管是哪一课时,不管是什么文体的课文,学生都是从头到尾的朗读、议论,默读训练被放到了遗忘的角落;老师关心的都是课文“写什么”,而“怎么写”则无人问津,等等。“三个一样”的问题在这两节课中得到了根本性解决,这两位老师的课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们不愧为教坛的名师。(作者单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
  成尚荣:
  关于“教什么”的上位思考
  “阅读课教什么?”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尽管语文课要着力于形式,但形式必须附着在内容上,“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又因为,长期以来,阅读课我们一直在教,也一直在思考教什么,在选择教什么,但平心而论,我们常常是盲目和随意的,因而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可以这么说,阅读课教什么,是语文教师语文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智慧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一个对阅读课教什么,心中十分清楚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个优秀教师,至少可以逐步成为优秀教师;一个对阅读课教什么,心中盲然,只是凭依“老经验”教语文的教师,不可能是,也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那么,阅读课究竟教什么呢?有不少技术和细节问题可以讨论。技术与细节问题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在技术与细节之上,还有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如理念、原则等这些上位问题,可能更重要。而我们常常关注技术和细节,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理念与原则,离开了理念与原则,技术只是技术,细节只是细节,很难为文本生命的整体性增添活力和光彩。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以为以下问题应该予以关注和研究。
  其一,教什么,不仅是个内容问题,更重要是个教学目标问题。应当承认,教学目标可能涵盖教学内容的全部,但它对教学内容起着规定和引领的作用,教学内容应该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价值定位,经过价值澄清与选择,成了教学的“价值宣言”。我个人认为,教学目标的拟定要达到以下要求:准确、集中、生成。所谓准确,是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后的准确把握,是语文的中心处、关键处,即日常所说的重点、难点;所谓集中,是指目标要求要聚焦,并且“投射”到教学内容上,在对内容梳理以后进行筛选;所谓生成,是指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调整的,可以生成新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发展性目标。根据以上几点要求,来考量《燕子》一课的教学,薛法根所呈现的教学目标是清晰的,因而反映在教学中,内容比较聚焦,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语文教学清晰起来、纯净起来。
  其二,“教什么”的核心是学生“学什么”。教学的核心是什么?——《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明确指出:“应该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学过程的变化是,“学习过程现在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教育规划研究所所长进一步说:“教学的核心即学生的学习”。因此,当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时候,当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时候,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考虑教什么,一定要从学生学什么出发,学生应该学的、必须学的,就应该是应该教的、必须教的。薛法根这一点体现得比较充分:引领学生学会生字新词,引领学生学会围绕“燕子”概括各个小节的意思,引领学生学会抓住特点,用词语进行描述,引领学生学会朗读课文等。可见,阅读课教什么,也有一个学生立场问题。
  其三,阅读课教什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这里有个学科特点问题。语文学科教什么,实际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内容问题,二是形式问题。王尚文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焦点应该是话语形式,即怎么说,而非说什么”,因为,“内容不可能离开形式而存在,也不可能先于形式而存在”。这一意见正是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的,语文教学要体现和完成自己的“独当之任”,这一“独当之任”是语文学科承担的,而非其他学科的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往往关注教的内容,而很少关注形式,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很少关注和研究作者是怎么组织表达的,是“怎么说”的。如果忽视了这一点,专门在“说什么”上兜圈子,也没有体现“阅读课”、“语文课”两者的“独当之任”,“教”得再好,也是不行的。
  其四,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的过程。我们千万不能只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上,而忽略“怎么教”的问题,否则,“教什么”只是“死”的,而非“活”的。我以为,祝禧把所教的内容化为一幅幅图画,创设一个个情景,引导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领悟,充满着情感。就在情感的伴随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包括阅读经验,展开想象,“钻”到语言文字中去,“化”在自己的“文化脉管”里。我认为,祝禧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实验也是比较成功的。所以,教什么,绝不是个技术问题,而应站在文化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当然,文化的包容量特别大,究竟教什么,还应当筛选,不能使一堂课负载太多。
  说到最后,教什么,关键在教师,是教师的理念、素养、能力、智慧。陈国安老师,一位大学教师,“下”到小学语文课堂里来,和小学教师一起实验、讨论,这种精神首先值得学习。同时,他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方式,让我们看到了大气和深刻,对教什么的问题作了另外一种诠释,启发了我们。的确,视角的转换,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方式的转换,也让我们迈开了另一种行走的步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10:42 , Processed in 0.07631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