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程是一种行动哲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0 14: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程是一种行动哲学


                        ___兼评长沙砂子塘学校的“大讲堂”
                   黄耀红
很多时候,我们不断以命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却对命题里的关键语词缺乏“回到原点”的体认。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思想言说,都将从一个术语的界定开始,也并不意味着学理就是一种观念的演绎与推导。相反,我还特别反感那种以“所谓”开头的“定义式表达”。
我所指的“回到原点”乃是一种思维方式,即由精致的文本世界回到流动的生活世界,由“理念的真实”,回到“生活的真实”,由“经典的公共界定”回到"经验的个体反思"。
就像对“人”的理解,我们无意于给出一个一劳永逸的学术定义,而是以它为起点,以自己作为“人”的事实为起点,通过反思“人之为人”的深刻意涵,真正理解人、尊重人、关怀人,进而悲悯人的生存与命运,关怀人类的历史与明天,由此走向更高的“人”的哲学,或生命的哲学。
在这个过程里,“人”不再是修辞里的一个名物,乃是神奇而伟大的生命存在。
对于“课程”的理解,亦如此。我看到,太多的学者给课程下过这样那样的“定义”,我没有记下其中哪怕一个句子。但,这并没有影响我对于“课程”事实与价值的关切。就像我不关心“人”的定义,却又从未停止对于“人”的思索一样。
    怎样才是更好的“课程”理解呢?我以为,离开了“人”的课程描述,终归只是一种伪装了生命本质,疏离了生命内蕴,拘囿了生命气象的学术修辞。
它的意义,充其量只是学术圈子里苍白的话语游戏。
当我们抛开“课程”的定义,抛开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之后,站在“人与课程”的生命关系中反思,我们可能会对“课程”油然起出庄严与敬重。
想说明的是,在关于课程的表述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张楚廷先生关于课程的言说。他说,课程就是学生在学校里所接受的一切影响。我以为,与其说这是课程理解的泛化,不如说这是课程理解对于“人”的回归。
我想起一百多年前,湖南最早的私立中学乃明德中学堂,其创始人胡子靖先生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节点上,他的教育眼光首在于其课程眼光。
    当人们沉醉于“四书五经”的经学课程之时,他看见了新学,看见了体现现代文明的物理、化学、体育、生物,看见了银行、外交之于学校课程的渴求与期待。我以为,明德最早不是作为一所学校而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教育体系、课程体系而存在的,特别指向了师范、实业、商科、银行与外交等领域。
    同样,在湘乡乡下的东山书院,其眼光也在于它立在那个小小的“东台山”上,看见了当时中国教育的问题,更看见了世界的辽远。尽管它身在乡野,心却跟当时的优秀文明一起跳动。这,就注定了它的境界。
对课程的理解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对教育与人的理解史。
当人们以为课程就是“跑道”的时候,课程是静态的、预设的、知识世界的事先给定,这个世界里看得见文化的成果,看得见知识的选择与组织,却看不见真实的“人”。
    当人们从名词性的“跑道课程观”走向“跑”的课程观时,我们欣喜地看见了“人”。
    相对于“跑道”,“跑”才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生成性的,“跑”的千变万化正是“生命”的瞬息万变,是生命的力与美。
     当课程成为一个体验过程,而不是一个凝固的框架与版块之时,“人”在课程面前的姿势,便开始了由匍匐到站立。
     “人”不在课程之外,“生命”也不在课程之外,人与课程的关系便是基于生命与成长的彼此成全的关系。
      这时,人、教育、课程这些大的概念,都在生命的理解中豁然开朗,并汇成一片人性之水域,深沉而辽阔,浪漫而奇妙。
然而,当课程与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可能变成一场权力导演的宏大叙事,特别是当我们并未深思课程与人的关系之时。
     这些年,我们看到各种优秀的课程体系建设,看到百放齐放般的校本课程开发。在为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之理念下,课程的多元与多样,成为孩子个性培养、生命成全的前提性问题。
    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本有的学科课程之间,亦如“百草园”与“三味书屋”。
     但,人们又深深感到这种另起炉灶似的“课程加法”无论是对于课程开发还是课程实施,都是一种在现实树枝上对于理想的嫁接。
教育从来是一种生命实践的哲学。在这里,“yes  I  do”  与其是一种自信 ,莫如说理想与实现讲和的态度。
没有迈步,谈何进步?
我欣然地看到,像长沙雨花区砂子塘学校的“大讲堂”便是他们以7年时间培育的一种具有“树”之品格的“课程”。
    说其是树,乃缘于最初的种子,之后的幼苗,再是其根,其茎,其叶,其花,都是生长性的,而不是一夜之间的和盘托出。
何谓“大讲堂”?就是不同学科教师根据其专业爱好与学生的兴趣生长点,分主题开出的一系列超越于学科课程与教学,旨在拓展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好奇,培育他们对美与创造之动力的主题性课程,名之曰“大讲堂”。
    大者,大视野,大格局,大思路,大气象也。
    在这里,苏轼不再是一个词诗作者,而是一个有温暖的“人”;柏拉图立体不再只是一个说法,而是神奇的立体造型,是美仑美奂的中外建筑设计;在这里,春联,成为一个专题;象形字,成为一个充满画面感与诗意美的故事与情境。在这里,本土长沙的历史人物,都悄然复活;音乐、美术与诗融为一体。
   这样的课程,不是从一个宏大而谨严的构架开始的,而是从一个一个具体的案例,一个一个具体的“讲师”发现与课堂研讨中开始的。
    他们所开发的一百多个大讲堂案例,正如一百多个“脚印”一样,每个脚印里都是行动的情怀与智慧,都是岁月的见证与他们的执着。
因为“大讲堂”,孩子的视界走向了“融合”;因为“大讲堂”,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看见了“自己”;因为“大讲堂”,课程看见了“生长”,课堂看见了“创意”,学校文化看见了发芽与生根的“生命种子”。
    你可以说它是这所学校的“名片”,但“名片”二字实在又太过浅薄与流俗,它是这所学校的一种文化气象,一种精神生态,一种内心风景,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岁月见证。
“大讲堂”如何走得更远?我想,无非是这样几对关系的处理。
一是“大”与“小”的关系。课程规划里可以有“大”的思路,每个主题可以有“大”的立意,但具体到一个主题的时候,入口一定是“小”的。不辞小,故能成其大。以湘江为例,咏叹湘江的诗文数以千百计。如果就聚焦于杜审言与杜甫这一对祖孙,这个小的视角就让我们看见逐客贬臣文化之于湖湘的历史。
二是“讲”与“问”的关系。“讲”是一种教学方式,可一个讲,可多人“讲”。但一切“讲”的目的,还是在于激发孩子的“问”,让孩子因一个主题而产生奇妙的问题,那就是最大的成功。此其一。其二,从课程创生的念想看,也一定要从教师出发,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与孩子互动,看看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兴趣在哪里,诉求有哪些。这样,课程就不像是由师走向生的单向提供与给定,而是一种精神对话与互动,而这种互动的过程,本身也可理解为一种隐形的前课程。
三是“堂”与“室”的关系。“堂”无论如何济济一堂,终归是部分孩子的参与。“室”相对于“堂”是教室的日常,也就是说,“大讲堂”这种大视野,大融合的思路、策略与理念可以以更多的形式和形态成为课程的另一种日常。这样,大讲堂便成为学校课堂建设的一种基因或力量,并且,“堂”与“室”之间亦呈现出课程建设的层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52 , Processed in 0.06572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