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据我的观察,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问题恰恰就出在语文课堂上,出在对语文课堂的过度而僵化的运用与操作上。比如:以语文课堂代替语文课程,以语文课堂代替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课堂变成语文讲堂,讲教材成为语文课堂的唯一,语文课堂内容的浅俗,语文课堂形式单一等等。
我们不妨对一些语文教学的流行语做些反思,以求凸显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识,从而为很好地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提供很好的思路与策略保证。
一、“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恰宜吗?——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
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是一句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话
了,类似的还有“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等等。这些话确实有它产生与存在的重要性,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就不完全是恰当的。
我们是不是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一个学生三天两天不上语文课,甚至就是一个学期不上语文课,也许他的语文成绩不会比原来的状态差到怎么烂的程度。这是不是从一个层面说明,语文的课堂对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占主导的地位呢?当然,我这样说,不是说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没有作用。
课堂太重要了,它是主阵地,这是我们的一贯思维与坚信的理念。然而,我
觉得对于语文学习,不是这样。语文学习,课外比课堂重要。凡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觉得靠课堂的听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是因为语文是注重积累的行当。因此,课外的大量阅读积累与写作积累是远远胜于课堂上老师叽哩哇啦的讲解的。我可以说句大胆的话,把现在每周5节的语文课消减到1--2节,而给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我看不是不可以的。我再举个例子,一般来说,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应该说,大都是从小到大喜欢读书的孩子。你要问他(她)或研究他(她)语文能力之所以好的原因,他(她)的回答或研究结果也基本上是主要得力于课外。就这么简单。还有一个现象,就是语文课缺一节两节甚至一周两周应该说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难道这不是事实吗?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不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语文课怎么上上,而要放在怎么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与方法上。这里,兴趣比方法还要重要。
因此,我主张,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而言,课外比课堂重要。语文课堂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除了研究课堂外,更要研究课外,甚至,我们研究课外的功夫要比研究课内的功夫多一些强一些,起码也应该是持平的吧。我们要跳出语文课堂来看语文教学,要重新定位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恰当地把握语文教学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要整体规划与研究语文教学。不要让语文课堂给我们画地为牢了。
既然如此,但是我想再申明一次:我说“重新定位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绝对不是消弱语文课堂的重要性。我的意思是: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课堂与课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而不是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全部。
二、“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恰宜吗?——语文+“课堂”=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要有语文味”,这话绝对没有错。我知道,这句话产生的背景是我们的一些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上成了品德课,等等。
但,我要讲的是,“语文课堂”是在课堂这样的时空下进行学习语文活动的。语文+“课堂”=语文课堂。研究语文课堂,首先得研究课堂,然后再研究语文。当然,我这样说,是为了廓清“语文课堂”中“语文”与“课堂”关系。事实上,对语文与课堂的研究往往不是这样截然分开的,而是融合的。
因此,追求“语文味”首先要建立在对“课堂”的追求上。语文课堂首先要有“课堂味”,然后,再有“语文味”。
前些日子,外出听了几节公开课。身处课堂的现场,我忽然间对“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语的理解有了深化。这几节课大致上有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课堂上,教师对教材方面的教学内容方面的东西都做得扎实,但是,学生的课堂反应很不理想,大多处于思维较沉睡的状态。这是一个很普遍也是很实质性的问题。我在反思这个问题时,让我对“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有了新的认识。“语文课堂教学”这个词可以拆解为“语文”“课堂”“教”“学”四个词。这四个词是这样统整在一起的,这就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演绎语文”。由此看来,课堂对于教师与学生演绎语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以往,我们研究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时,太多地关注“语文”,而忽视“课堂”。其实,要想语文课堂教学有效与鲜活,必须深刻地理解与把握“课堂”这一特定的学习时空,切实地把握课堂的规律。我们都说,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教语文前,必须先搞清楚课堂是怎么回事,然而再来研究在课堂上如何教语文。我们一些课堂,教师总是让学生跟着自己转,把学生无意地放在了被动的位置上,这样的话,课堂就不会有活力,学生就不会有主动性,没有活力,没有主动性,学生思维的火花自然无法激发出来,“语文”就难以走进学生的思维与思想里。所以,理解与实践“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得真正搞清楚“课堂”是啥玩意,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究竟是怎么的关系。洋思的改革也好,杜郎口的改革也好,他们都是在本质上改革“课堂”,从而激活语文、数学等等这些学科的教学的。
一段时间,语文教学界一直关注着“深度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儿童语文”等这些在语文课堂教学上颇有创意的新锐思想。我觉得,这样的探索与创新都是令人敬佩的,是值得借鉴的。但是,我们在关注“语文”的本身时,一定不要忘记,课堂,才是安放“深度语文”“人文语文”“诗意语文”“文化语文”“儿童语文”的摇篮。
三、“教是为了不教”恰宜吗?——先弄清楚“为什么而教”。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老的话。按理说,这句话强调了教师教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强调了教的主导性等等,这句话是有着千真万确的道理的。但是,现在也许就是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害了语文教学,害了语文老师。
我们常常又听到这样的说法,就是“好的老师是一个懒老师”。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是只要我们细细想来,又会觉得它是很有道理的。
因此,我觉得,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不教才是真正的教。这里不是绝对排除“教”的作用与价值,只是要扭转“教”得过分的局面。
语文教师要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教是要教的,但是要注意好几个问题,就是教什么、怎么教以及教多少等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学期只教一本语文教材的教法一定是不对的,一节课教师拼命的讲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一篇课文一味地让学生做大量的有关习题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一心瞄准语文考试的分数而对学生进行盯盘揉式的试题训练的教法肯定是不对的。这些都是太注重“教”,这样的叫不但不能达到“不教”的目的,相反,倒是越教越坏,越教越需要教。
那么,“不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呢?首先,这里的“不教”不是真的不教,而是一种给学生以大量阅读、交流、写作的时间与空间,甚至是一种心情与兴趣。其次,就是教师要少教与精教,要删繁就简,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把力用在刀刃上”。
语文老师不要太不放心学生了,要给学生自由阅读与写作的时间与兴趣,要在高的品位上积极而适当地偷些懒,不要出力不讨好,好心办坏事。
所以,正确理解“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准确地把握“教”的内涵与外延,重点澄清“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这是多么地重要,也是多么简单的常识。
四、“带着学生走进教材”恰宜吗?——教师有权动教材这份“奶酪”。
“带着学生走进教材”,相比较于“带着教材走进学生”已经是教育学上的一大进步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带着学生走进的教材究竟是怎么样的教材。
我们说,课堂中三个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教材,而教材又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重要纽带。所以,课堂效益怎么样,与教材就有着很大的关系了。
学习上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就是“举一反三”。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语文教材就是重要的“一”。现在的语文教材总体上是按照举一反三的思路来编写的,但问题是没有很好地体现举一反三的要求,问题主要出在“一”上。我感觉现在的语文课本编得还是太厚了,举的“一”太多了,太占用学生的时间了。还有就是举的“一”质量不高,主要指选文不够精当,三是举的“一”的组织结构不尽恰当。
我们说,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是很难有自编教材的能力或条件的,但是,对于现有的教材,我们可以有取舍与重组教材的能力与权力。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取舍与重组,使得教材更适合学生,更适合自己,更适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什么样的教材是理想的,我有我的模糊而笼统的想法,那就是“厚“与“薄”结合,“博”与“专”结合。所谓“厚”,就是供课外阅读的教材要厚,要大量的阅读。所谓“薄”,就是供课堂学习的教材要薄,薄到只要现在的一半甚至再少点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完,重在举一。所谓“博”,就是教材涉及的面要广,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要精选涉及。所谓“专”,就是以专题的形式来编写教材。
总之,教师有权动教材这份“奶酪”,也应该有对教材“再编写”的能力。
对于教材的“再编写”,这里有几个原则,一是根据自己学生的“量体裁衣”;二是根据自己专业特长的“靠船插篙”;三是根据自己对语文教学理解的“随‘心’所欲”;四是根据地方特点的“因地制宜”。
五、“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恰宜吗?——先练好“教书匠”的基本功。
前些日子,在与一位朋友讨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时,他主张“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为了说明问题,他例举了这样的例子,他说,我们远行,首先考虑的是目的地,我们要去哪里,然后才会考虑如何去,即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这里的“目的地”就类似于“教什么”,“交通工具”就类似于“怎么教”。当时,我觉得朋友的这个比方很好地说明了“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的道理。
但是,后来想想,似乎朋友的这个譬方里又有些问题。目的地确实是重要的,不知目的地或者走错目的地都是错误的危险的,但是,既定了目的地,那么,交通工具就显得重要了,没有交通工具,目的地就会望尘莫及,“遥看瀑布挂前川”但是到达不了瀑布的脚下。
再说,比如我们要去北京,过去的年代里乘的是普通火车,要三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现在,乘的是高铁,只要十几个小时嘛。这很形象地告诉我们,面对同样的目的,我们还是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交通工具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要努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
由此,我们必须明白,在弄清楚“教什么”的同时,我们有责任去研究“怎
么教”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怎么教,我们往往称为“教学技巧”或者“教学方法”。这是一个教书匠之
所以称为“匠”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我们有时候往往对“教书匠”这个词怀有贬义。其实,凡是能称为“匠”者,都是对某一行业技艺十分熟稔的人,再说,“独具匠心”也是颇有品质的词嘛。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驾驭课堂、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等方面的技巧、经验、方法等。这是作为一个教书匠的基本功。
当然,我不是宣扬技术至上。现在不是流行说“有思想的技巧”吗?“技巧要为思想服务”,“不惟技巧”等,这些都是正确定位技巧的基本原则。
语文课堂是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元素很多,牵扯的理念很多。语文课堂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语文+“课堂”=语文课堂;先弄清楚“为什么而教”;教师有权动教材这份“奶酪”;先练好“教书匠”的基本功。这就是我对语文课堂的基本理解与认识,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常识。
语文课非改造不可。那么,以这样的基本常识来改造我们的语文课堂,行吗?答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六、“集体备课”恰宜吗?——教学个性是第一位的。
勿庸讳言,在学校的教学管理中,集体备课一直被认为是教师钻研教材、切磋教法、以老带新、全员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提高的好方法。就这点来说,集体备课不失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
然而,我们在运用集体备课这一方法的时候,有时不免又有点机械。先举个例子吧。一个学校对外开公开课,有五个人次上的都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按理说,五个人次上一篇课文无可厚非,因为,就这篇课文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设计过程,如何选择方法等,可以提供五种方案供听课老师学习与借鉴,然而,听课老师听到的五节课却是一个样,用的是同一个教案,这不免让听课者有点失望,一节又一节地听下来难免乏味,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听课的老师有点纳闷:为什么五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方知,是集体备课了。应该说,这节课上得不错,但五节课一个模式不免遗憾。
遗憾在,1、这篇课文题目就叫《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而五个人上的课却“答案只有一个”;2、五位教师应该是五种风格、五种教学个性,现在变成了“清一色”;3、如果是五种设计,那么,就可以提供更多的研究资源,在比较与求证中促进教研。
其实,集体备课的要义在于就某一教学内容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讨论与研究,在讨论与研究中发挥集体的智慧,在思维的碰撞与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等。有的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做到统一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作业、统一教具(多媒体)等等,完全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和机械运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集体备课倒反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
集体备课只是博采众长,拓展思路,真正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以更好的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学生的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