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钱林:我看核心素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 15:3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做教育30多年了,仍常常为一些原点问题所困惑。比如: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最该做的事?什么是人的核心素养?

我总感觉,我们的教育,正越来越演变成竞技场。在幼儿园和小学,各种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看似花样繁多,其实大多是各种技能的比赛,仿佛没比赛就不成其为活动,没获大奖就不是好学校。

而中学,则主要为升学率所困。升学率的本质,也是学科技能的比赛。我曾在三所农村中学任教,深感“应试教育”的无奈。后来我离开中学到教育局、小学工作了22年,又重新回到中学时,发现其生态似乎还要恶化。

比赛,就是教育吗?特长、分数就是人的核心素养吗?我们的教育,是否真的都“上错了火车”?

是该停下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出发”的时候了!

我常常想,我们应该把教育“拉长”,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整个人生串起来思考;应该把教育“拓宽”,从分数和特长外的习惯、能力、情商、人格等角度思考,如此才可能更好地把握,什么是人最核心的素养,什么是最本真的教育。教育应该关注“人”,教育应该是心灵的触动、人格的培育、精神的成长。而健全的人格,是教育所应追求的最核心的素养。

1994年,我的一对龙凤胎孩子出生。我以培育其健全人格为首要任务。我借用坐标的概念来解读人格:横坐标为“人格基础”,纵坐标为“独立人格”;坐标值越大,人格就越趋向于健全。对于横坐标的“人格基础”,我确立了健康、性格、习惯、情商、知识、能力、游戏、探究、志向、规则、幸福感、价值观等12项素养,犹如房子的12根桩基。对于如何培育纵坐标的“独立人格”,我摸索出“自主决定法”,常说“你觉得呢”“照你说的办”,引导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

后来,我的儿子14岁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女儿16岁入读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两人大学毕业都获得世界名校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但我最引以为豪的是,两个孩子拥有许多孩子少有的轻松、自由、快乐的童年。他们从未上过培训班,没有参加学校的早自修、晚自修,都只是选择性地做教师布置的作业。我儿子读中学时,每天下午都在家自学;我女儿读高一时隔天在家自学,高二时隔周在家自学。最近我出版了家庭教育专著《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总结我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经验,是关注了孩子的自律生活、自主学习、自立人格。

关注了最本质的核心素养,教育就会更有魅力。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也如此。我在先后就任浙江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温州市建设小学两校校长期间,都力推自主作业,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和设计作业、少做或不做教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希望教师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核心素养,希望学生从选择、设计作业中,获得能力和自信心,形成“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2014年9月,我调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校长,将人格坐标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将横坐标的“人格基础”表述为“健、美、智”三大素养,具体解读为“身体求健、品行求美、学习求智”,并着手构建以“健、美、智”为核心灵魂的课程体系。人格有自然人格、社会人格、精神人格,自然人格更强调健康,社会人格更强调美丽,精神人格更强调智慧,“健、美、智”三者更加突出了健全人格的核心素养。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其一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其二是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两大痼疾使本该受人尊重的教育步入千夫所指的困境,而其根源都在于“分数枷锁”。一味追求分数,薄弱学校是牺牲品,而所谓的名校,不同样也是牺牲品吗?人们常说,我们的教育大多是“待着枷锁跳舞”。不要说薄弱学校“跳舞”的水平太差,即使“跳舞”水平最高的学校,不也一样是带着“枷锁”?这何尝不是悲剧?

能不能砸烂“枷锁”?

前面没路了,正是转方向的时候。

我坚信,关注人的核心素养,回归教育本真,是教育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文章原载《中小学管理》,本文作者陈钱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01 , Processed in 0.2200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