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感的唤醒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4 13:2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感的唤醒之旅
—— 听邢春老师《春》有感
时间:201227日 第一节
地点:进才北校 预备8
上海大学  张雯婷
“教什么”是语文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判断,体现了一个老师的教学眼光。若按照传统模式去教,从结构入手,分析其段落大意,固然能让学生从全文把握,而邢老师这节课选择的是“语言”,正如其在课堂上所言“这是一堂探宝之旅,我们要直达文章最有价值的地方——语言。”
首先,邢老师从朗读入手,让学生从读中品味语言之美。一开始,让学生散读全文,并请他们指出其感受到的语言的精彩之处。从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并没有领会到语言的妙处。这时,邢老师试图用一句典型的句子来唤醒他们,请他们分析“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句话,然而学生只能用“排比”“对偶”等程式化的方式来进行分析,若只停留在简单的“贴标签”,势必会麻木其语言感受力,故师在三个分句后各加“一样”,撕去了“排比”的标签,让学生通过句子比较和对句子的朗读来感悟语言: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对偶。
师:用了排比就好吗?那改成“红的像火一样,粉的像霞一样,白的像雪一样”也用了排比。不要简单地贴标签。大家把两句话读一下,比较它们的表达效果。
学生齐读。
2:原句读得顺溜。
3:原句简洁。
板书:语感
此后,对“欣欣然”的分析中,通过语义的分析、换词、朗读等方法,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体悟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效果:
原文:“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师:“欣欣然”什么意思?
1:欣喜的样子。
2:欢欢喜喜。
师:改成“欢欢喜喜”好不好?原句意思不变。大家读一下。
学生齐读。
师:哪种表达好?
3:欣欣然,有一种朦胧之感。
4:欣欣然有些慵懒的感觉,万物刚刚苏醒,不可能一下子欢欢喜喜。
5:用“欣欣然感觉语言更优雅。”
师:同学们的语感非常好,三位同学的分析为我们对这个词在这里的使用,提供了三种不同角度,发现了老师未发现的东西。
朗读结合分析,学生的语感开始有渐渐的苏醒之迹象。这时,适时的讨论,通过自学、学生间的交流和碰撞,学生紧绷的感受似乎松弛了下来,发现也多,开始对句式的变化有所发现了,以对“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的探讨展开了对句式的热烈的讨论。
原句:“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师:去掉“两个”“几脚”“几趟”“几回”,改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球,赛跑,捉迷藏。”少了什么?
1:太死板。
2:太单调了。
师:对,语言它单调。大家要注意语言的变化,注意语言的整散结合,错落有致。
3:这句话和后文“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有什么关系?
4: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草当成了新生的小孩儿。
在对这些句子讨论中,语言之美自然也蕴含其中,选词的新意和谐、优雅等也就自然而然的被挖掘出来了。在这里,老师又插入了叙事视角的分析,结合“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带领学生结合语序一起挖掘句子中的“宝藏”:
1:“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能不能改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
师:这是一个对语序的思考。
2:小草先从土里钻出来,才能看到它是嫩嫩的,绿绿的
3:语言有新鲜感
4:创新
师:诗的语言最重要的是创新。
5:还表达了一种欣喜,充满了春天的活力。
师:大家一起朗读下原文。
生读。
师:改动后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是客观的叙述;而原文“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的视角是主观的观察视角,带有主观的感受。
与此同时,老师适时的对叙事视角和语言角度的总结一方面强化和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另一方面对后文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思考的角度:
板书:
从语言角度:1.叠词
            2.重复
            3.语序变化
            4.句式变化
叙事视角:1.客观叙述
          2.主观感受叙述
从词语之感,到句子之悟,到叙事视角之析,邢老师一步步带着学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进发。
以上这轮“朗读——讨论——分析——讲解——深化”的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间思维的碰撞、教师适时的提携和总结,其对语言的领悟被激发了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干预和激励也很重要,如讨论时和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表扬、在讲解句子时对背景的介绍。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也语感也发生了变化,从开始时的“沉睡”到初次干预时的“朦胧”,到讨论和分析时的“有意识”,及讲解和辩论后的“苏醒”,通过老师阶梯式的铺路,学生每一次回馈都更激烈、参与的学生也更多。在学生已经对文章有所体悟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骈散之辩,古今之争,进而点出文章的整齐复沓之美和错落有致之美:
师:分析了这么多,你们没发现语言形式上的美吗?古人写文章分为骈句和散句。所谓“骈”两马并驾齐驱,讲究句式上的对偶。当时,一些人认为白话文在语言上,不如古文优美,所以朱自清就写了这篇文章反驳他们,旨在表明古文的韵味,用现代文同样也能表现。在这篇文章中,散文的错落有致之美和骈文的整齐复沓之美兼而有之。
这时的深入分析讲解,可将学生的对语言的体会推向更高的水平。
纵观全课,围绕“读”这一活动,朗读的作用整堂课中被发挥到了极致,齐读、散度、个别句子的精读。通过齐读来反馈学生的状态,通过散读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通过个别句子的精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散读结合小组讨论等方法的使用,为后来课堂上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基础。朗读结合辩论可使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从多角度去理解,如对“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的解读就很精彩,学生们分别从句意、语气、节奏、美感等角度入手,展开精彩的辩论:
师:“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中的“,”改为“、”好不好?改为“、”后语速就会变快。请同学读一下它们的差别。
学生读。
1:原来的句子更加优雅、更有美感。
师:这句话中后两个像是否要保留?“像牛毛,花针,细丝”好不好?
2:改动后语速太急促。
3:原句和“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相呼应。
4:原文有一种不确定性,感觉像牛毛,也可能像花针和细丝。
5:“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有一种似像非像的感觉。
6:“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一种朦胧的美。
7:“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雨每时每刻的不同。
师:同学们的发现非常精彩,已经有六种观点了,这六种观点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
朗读结合比较,可使学生形象地体会语言的变化,如“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和“有的是功夫和希望。”全文始于读,而终于读。在结尾时,通过对结尾处三段的学生朗读——教师评价——学生再读——学生评价,这一组活动来引出对最后一句“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我们上前去”是否该删的讨论,以此来检验和加深其对文章行文风格的把握:
师: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生读。
师:大家注意最后一段的朗读,“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要读出它的特点:阳刚。
生读。
师:这一次最后一段读对了,可是前文读得也很阳刚。请同学说一下这三段朗读时分别要怎么处理?
1:第一段要读的轻柔,因为是新生儿,所以要呵护他。第二段要读的……第三段要读得有男人味儿。
师:第二段是少女,要读的活泼。你除了第二段少女没说出来之外,别的都说的不错。第三段要读的阳刚。
师:最后一段,应该要删去。这篇散文用的是女性笔法,体现的是一种阴柔之美。倒数第二第三段,一个是写少女的,一个写孩子的还能与阴柔之美扯上关系。可是最后一句,它是阳刚的,与全文的风格不相符。
2:前文有铺垫。“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3:最后一句可以与“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相呼应。
师:尽管有铺垫,但我依然认为有些生硬。最后一句有些刚硬,和前文柔美的风格是格格不入的。虽然朱自清是大师,但同学们要有一种质疑精神,敢于质疑大师。外国人评价出中国人的几大缺点之一就是没有墨守成规,不敢创新;盲从,没有独立思考。一个不敢质疑大师的人,是没有前途的。最后,请大家齐读课文。
对“读”这一活动的选择,是与其教学目标——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相呼应的,正如其课上所言“美文适合朗读”。“语言之美”是自始至终贯穿全文主线。如何使学生体会语言之美?从课堂活动的角度,通过朗读分析等活动进行,使学生直达语言的核心,如:
师:“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中三个“起来”好在哪里?
师:这篇文章的美在于朗读。大家把这句话齐读一下。
学生朗读。
师:三个“起来”连读,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
生:体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从方法的教授上,为学生提供了鉴赏语言的角度,从叠词、语言的重复、语序的变化、句式的变换、语言的骈散等角度指引其一步步到达文笔之美的真相。
教授语言之美,是以发现语言美感为基础。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当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在教学生前自己先能抛开传统教育的套路,揭开浮华的表面,找出文章的中最值得教授的珍宝。邢老师在课上提醒学生注意的语句,如“青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中的“卖弄”、第四段首句引用句“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否改变文章节奏、“家家户户,老老小小”这类叠词的使用是否有必要、“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的“窠巢”二字能否换成“巢”、“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中的“抚摸”能否换成“摸”等,都直指文章的核心。
此外,如何让学生用一种公正的眼光去看待经典也是今天的一个议题。对待经典,我们自然使崇敬的,可是是否能一概的认同呢?今日,邢老师对《春》结尾处是否能删之辩,已给出了我们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8:57 , Processed in 0.0613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