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85|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备课资料大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5 13:2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上1《观潮》教学实录及视频

一、赵华老师《观潮》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
  师:“奇观”是什么意思?
  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师:我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
  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
  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
  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
  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
  (生不断发出赞叹)
  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钱塘江大潮非常壮观。
  生:我认为钱塘江大潮不愧是“天下奇观”。
  生:我真想亲自去看看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大潮如此壮观,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生默读课文)
  生: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师:你真会读书。请大家轻声自由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知道了这段课文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像“山崩地裂”;还写了潮水的样子很壮观。(板书:声、形)
  生:我知道了来观潮的人很多,很热闹。
  生:我发现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来观察潮水的。
  师:你们真聪明,读书真仔细!这两个自然段里有很多精彩的语句,同学生们自由地读吧,特别是你喜欢的语句,可以画一画,多读几遍。待一会读给大家听听,看谁读得最好?
  生:“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读得这么好,看得出你的确很喜欢这句话,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吗?
  生:这句话写出了潮水的气势很雄伟,潮水的声音巨大,浪涌起来就像是白色战马。(板书:战马)
  师:哪个词写出了潮水的声音巨大?
  生:“山崩地裂”(板书:山崩地裂)
  生:“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还没看到江潮就听到潮水的声音,说明潮水的声音很大,很大气势。
  师:最能表现潮水声音的词是……
  生:“闷雷滚动”。(板书:闷雷滚动)
  生:“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这时候潮水来了,人们很激动,高兴得沸腾起来。
  师:从哪儿知道潮水来了?
  生:因为人们已经看到了“一条白线”了。(板书:白线)
  生:“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时候的浪潮涌得很快,很高,就像高高的城墙。潮水的颜色是白色的,很壮观。(板书:城墙)
  师:读得不错,挺有感受的。你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我们一块儿讨论。
  (学生自由读文、组内自由讨论)
  师: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生:老师,“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为什么说它“横贯江面”?“横贯”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来做个看图填词的练习,你就明白了。请同学们仔细看图(CAI课件图片:1、钱塘江潮水横贯江面图;2、钱塘江横卧江面图),两个词分别应该填入哪幅图中呢?
  生:“横贯”填到图1中,“横卧”填到图2中。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图2中,江面很平静,就像躺着睡觉似的,所以我填“横卧”;而图1中潮水是动的,我觉得应该填“横贯”。
  师:你很会思考,填得不错,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横贯”就是横着通过去的意思。
  生:老师,我想听听闷雷滚动的声音。
  (师CAI课件音频:闷雷的声音)
  生:老师,作者为什么把潮水比作战马呢?潮水的声音真有那么大吗?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CAI课件显示:战马奔腾逐渐切换到潮水奔涌,并作有巨大的响声)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了更深的体会呢?
  生:我发现潮水向前涌和战马向前奔很像。战马马不停蹄地向前,江水也是后浪推前浪,不断地流去。
  生;我觉得战马跑得很快,潮水向前涌得也很快,都很有气势。
  生:我听到战马奔跑时的声音和潮水奔腾的声音都是滚滚而来,震动大地的。
  师:你们有这么深的感受,我想你也有把潮水的这种气势读出来,谁来试试?
  (指名读,齐读)
  师:下面请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读第四自然段,看谁读得更好?(生分男、女齐读)
  师:女同学的声音清脆悦耳,男同学的声音抑扬顿挫,都读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学生填写两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句)
  生:“午后一点左右”、“顿时”、“过了一会儿”,这些是表示时间的词;“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是说潮水是由远到近的词。
  师:那我们能不能根据这些词的提示来背一背课文呢?
  生:能!
  (生自由练背)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我来读这些词,你们来接,我们小声地背一背,不记得的可以看看书。
  (生齐声背诵)
  师:学到这儿,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来给钱塘江观潮的客人当导游,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开场白。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请跟我来,我会带你看个仔细。
  生:游客朋友们,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今天是观潮最好的时候,千万不要错过哟。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威力无比,请大家注意安全,不要靠近江边。
  师:相信你们都是合格的导游。现在就请你们给画面配上解说词,注意用上设计好的开场白。先在小组内练习一下,一会看看哪个组说得最精彩。(CAI课件视频:潮来时的过程)
  (生在组内练说)
  师: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当导游。
  生:游客朋友们,欢迎您来钱塘江观潮。你听到了吗?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可江面还是风平浪静。你看,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了。那条白线移动得很快,越来越粗,横贯江面。潮水已经涌起两丈多高了,就像是一堵白色城墙。潮水越来越近了,就像是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你听,那声音快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游客朋友们,你们认为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吗?
  师:这位同学介绍得不错,用上了很多课文中的精彩词句。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就更好了。
  生:游客朋友们,大潮就要来了,要摄像的,请大家做好准备。你听,大潮离我们很近了,你听到了隆隆的声音了吗?那是潮水的声音。快看啊,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声音越来越大了。潮水越来越近了,请大家退后一点,注意安全。你看,江水就要向我们扑来了,好像要把我们吞没了,那浪潮多高啊!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现在,我们脚下的大地都颤动起来了。相信你们一定会终生难忘!
  师:听了你们的介绍,真让人感到震惊,难怪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生齐说)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34自然段,感受到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都学得不错。那么课文25自然段还写了些什么呢?老师想交给大家自学。你们可以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说说你的感想,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学,自由讨论)
  生:我喜欢读“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层蒙蒙的薄雾”。这句话写得很美,钱塘江就像是一位身披白纱的少女。
  生:我读了“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这句话后,觉得钱塘江大潮的余波也非常的有气势。
  生:老师,我想知道钱塘江大潮是怎样形成的?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知识锦囊,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自己在电脑里查找资料。
  (学生自己在每组的电脑中查找自己所需的文字、图片资料)
(注:本课获湖南省第三届“音像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二、王林琳老师《观潮》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教学设计说明
  (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教会的。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提高学习的实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出来。比如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们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教师所提的要求进行朗读的被动局面。还比如学习新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教师来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法。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体现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所以教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课堂上查字典的练习,听课文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体现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较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比如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比较轻松地达到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始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渗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行理解。在读完课文后再让学生根据意思说出词语,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加深记忆。这样教学词语不仅节约时间,也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词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因此教师教学词义时就要有这种意识,尽可能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这堂课中“人声鼎沸”和“闷雷滚动”两个词语的教学设计就力求体现出让学生会“运用”的思想。教师先在课堂中创设出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运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这样教学词语,无疑为学生以后运用这些词语搭了一级台阶。不仅解决了意思理解的问题,更为学生以后的独立运用作好了准备。
  从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看,积累和运用是两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级。如果能创设新的情境,将学过的词语、句子用一用,给学生有语言实践的机会,这样对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发展极有意义。这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最有兴趣的是在第一课时。可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第一课时扫除生字新词,读懂读通课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在第二课时上。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往往是第一课时“逛西湖”,第二课时“打老虎”;从学生的兴趣看,实际上是错过了学习课文的最佳时机。因此如何优化第一课时的教学,提高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很值得研究。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教学中我们将这一段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安排在第一课时教学,以期先声夺人,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是这样安排课时的:
  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钱塘江大潮潮来时的情形,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语句。熟读成诵部分语句。
  第二课时:先用一小部分时间来读懂理解潮来前和潮来后几节课文,然后将大部分时间放在积累和运用课文的语言文字等训练上。
  事实说明,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最大收获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了。
  二、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23课:观潮。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
  生:(齐答)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你们可爱的家乡——云南有好几千里。如果说云南的石林举世闻名,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观”了。
  (板书:天下奇观)
  师:“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
  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的“观”……
  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
  生:“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观”的意思呢
  生:“奇观”就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观”就是奇异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观”的意思。
  生:“天下奇观”就是世界上奇妙的景象。
  生:“天下奇观”就是天底下奇异的景象。
  师:回答正确。
  [“观潮”和“天下奇观”都有一个“观”字,但意思却不相同。教师及时抓住这个“观”字,让学生查字典,不仅理解了“观”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在理解词语的过程中,先理解“观”字,再理解“奇观”,最后理解“天下奇观”,由字到词,一层进一层,显得很扎实。]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
  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
  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很感兴趣吧有没有见到过
  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
  生:想。
  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观。
  (学生看钱塘江潮录像,不时发出惊叹声。)
  (四)、突破重点,指导朗读
  师:刚才录像里潮水的景象,咱们课文里也有,在哪儿呀
  生:课文34自然段。
  师:自己读读34自然段,你觉得那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你特别喜欢的,就努力地把它读得精彩些,待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自由读)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学生可以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师:读得不错。白线“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气势越来越大,你的心情越来越……
  生:激动。
  师:读出这种感觉来。
  生:(齐读)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师: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多么壮观!你们能读出壮观的感觉吗
  生:(分组比赛读)
  生:(齐读)
  [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
  生:我特别喜欢这个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师:喜欢这句的举手。
  (学生全体举手)
  师:(举手)再加上我一个,我也特别喜欢。多精彩的语句呀!不过,要把它读好还真不容易。你们在下边也再准备一遍,待会儿我们来比赛,看谁把这种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
  (指名学生个别赛读,教师加以鼓励,并与学生一起为朗读进步者、优秀者鼓掌。)
  师:你们读得真不错,能让我试试吗
  (学生高兴地点头叫好。教师朗读这一句。学生热烈的掌声响起。)
  师:谢谢鼓励,该你们了,让我为你们喝彩,行吗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棒极了!
  [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生:我特别喜欢这句。“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师:闪雷滚动的声音是什么样儿的谁来学学看。
  生:轰隆隆隆……
  师:还学得真像,雷的声音比较的沉闷,我们一起学学看。
  生:(一齐模拟)轰隆隆……
  师:这声音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闷雷滚动。
  师:课文中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潮水的声音,用得多形象啊!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再来一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学生闭眼齐背)
  [熟读后紧接着让学生背诵,强化一下记忆,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生:我特别喜欢这一句。“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师:人群又沸腾起来。看到那条白线,人们怎么沸腾的咱们来演演看,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跳着,叫着,挥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来啦!”)
  师:沸腾了!刚才这场面还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就在这个自然段里。
  生:(齐答)人声鼎沸。
  师:来,我们读出这种沸腾的感觉来。
  生:(齐读)
  [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师:把出现白线和白线横贯江面这两个句子连起来读读。
  生:(齐读)
  师:这些语句写得多精彩!正如课文提示中所说,作者把钱塘江的大潮写得雄伟壮观,有声有色,使人如临其境。
  五、听听读读,体会顺序
  师: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师: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生:(动笔在练习纸上填写)
  ( ),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教师用投影打出一位学生的作业,集体反馈校对。)
  师:发现没有,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潮水的
  生:作者从远到近描写潮水。
  师:是啊!作者由远及近地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潮水的变化。来,王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一下。
  (师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我只留下括号中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刚才那段话吗
  (学生自由准备背诵)
  师:能行的起立!
  生:(全体起立)
  师:真有信心!给你们配上录像好吗
  生:(兴奋地点头)
  师:配着录像,让我们带着对钱塘江大潮的无限赞叹之情来背诵这些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
  生:(有感情地看录像背诵)
  师: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先读后背,先扶后放,先分解再综合,最后学生水到渠成,很轻松地将这一段课文背诵下来。这样达到了及时将学到的精彩的语言积累起来的目的。]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
  生:想!
  师: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跃跃欲试)
  师: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
  生:人声鼎沸。
  师:风和浪都很平静——
  生:风平浪静。
  师: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生:水天相接。
  师: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生:齐头并进。
  师: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生:山崩地裂。
  师:形容气势很大——
  生:(一时说不出,有个别学生答“白浪翻滚”,师提示“浩浩荡荡”)
  [这个复习词语的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根据词义说出词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二是用比赛的形式,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师: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把这些词语读一遍。
  (学生纷纷举手)
  师:都想当老师,那看来只有我当学生了。
  生:领读,师跟读。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可是王老师却让学生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愿意领读,那就不妨自己来作学生。这种别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常规的读法。这样做表面看只是一种简单的角色变换,然而从深层次分析,可以反映出教师对主体意识的深刻认识。]
  师: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发言。)
  生: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风平浪静)。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像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一浪一浪(像千万匹白色战马)。潮水声犹如(山崩地裂),海堤上尽管(人山人海),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很远)的地方。
  (师生共同评价)
  师:这个词语用得真有水平。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一浪一浪(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一浪一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生:可以填一浪一浪(漫天卷地地涌来)。
  师:真有水平,第5自然段的语句也能用了!
  师:“人山人海”这个词的运用有问题吗
  生:(思索)应该用“人声鼎沸”,因为后边写的是“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所以应该和声音有关。
  [这段师生共同评价非常精彩。教师没有满足于让学生填写正确,而是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在同一个括号内运用不同的词语,对于运用正确的予以肯定,运用错误的加以纠正。既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师:每个人再练习说这段话。
  (学生自由说这段话,进行巩固)
  [整个练习过程中,先让学生讨论统习,再指名个别学生交流,然后师生评讲指导,最后再让每一个学生自己练习说话。虽然整个环节占用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训练很扎实。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目标,应该大力提倡。]
  师: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还学着用了用。你们学得真棒,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潮来前,潮过后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附板书:
   潮来前   雄伟壮观
观潮 潮来时   如临其境 (钱塘江大潮)有声有色
   潮过后   天下奇观        
  总评:
  这堂课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教学思想。
  (一)、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整堂课中,教师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教师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也比较强,经常转换角色,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课充分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教师就是应该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过的词语句子让学生用一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对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极有意义。王老师在这堂课的最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一个综合运用本堂课学过的部分词语、句子的练习,因为难度不高,所以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由于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学到的词句,各种层次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水平填写出词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学过的词句理解了,再试着运用运用,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这样的练习在语文课中应该大力提倡。
  (四)、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服务。这堂课采用了录像手段,第一次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第二次让学生边看录像边背诵,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教师还多次使用了实物投影,打出了学生喜欢的句号指导朗读,打出学生书面练习的结果加以评点,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
  三、执教教师简介
王林琳,女,26岁,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愚园路第一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近年来,多次在市级教学教研活动中作观摩教学。19984月,在华东地区六省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智烧敌舰》,199811月,在沪粤江浙S版教材研讨会上执教《荔枝》,均获好评。19976月,获上海市S版小学语文教学比赛一等奖,同年10月,获全国第二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海赛区一等奖。19996月,获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海赛区选拔赛特等奖。同年10月,获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王林琳撰写的教学设计《当炸弹爆炸的时候——风智烧敌舰》等4 篇文章,先后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上。她设计的《科里亚的木匣》等教案,被收录到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优质课教案评点》。王林琳曾被评为长宁区先进工作者,长宁区优秀青年人才,长宁区优秀青年教师。
三、《观潮》名师课堂教学视频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0:12 | 只看该作者
四上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一、《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吕岭小学 朱宝羡
【教学目的】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
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
3、整体感知:
⑴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⑵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①读一读,想一想:
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⑶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
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学画“问题泡泡”,却更具情趣和诱惑,同时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
⑴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⑵读一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⑶读一读: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四、拓展实践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
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二、吉春亚教学实录——《雅鲁藏布大峡谷》
20121210
教学目标
   1、认记课后的7个生字,了解“堪称”、“涓涓细流”、“滔滔江水”、“人迹罕至”“不容置疑”等词语的意思。
   2.结合导读提示进行学习,在默读课文中通过文字想象大峡谷的壮丽奇异的景象。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3、在学习中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生: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看课文插图,指图)这就是大峡谷。这条大峡谷的家在雅鲁藏布。我们再读一遍课题
  生:(读课题)
  师:(在黑板上画屋脊)这就是屋脊,是房子的最高处。我们整个世界最高处“世界屋脊”在青藏高原(出示地图)。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出示文字和图画:最高的山珠穆朗玛峰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生读课件上的相关文字
  师:(对着课件图画讲解)一个世界最高,珠穆朗玛峰8848米,一个最低,落差六千多米,相距很近(出示:咫zhǐ尺为邻)
  生发出惊叹
  师:强烈的地形反差,构成了世界第一的壮观景象(板书:壮观)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第一段
  (意图:一是将生字的学习融入其中,在读文的同时认记了该文的部分生字;二是形象地解读课文的难点----第一段的文字,又为落实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读文字想画面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全文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导读提示我们这样学习
  出示:认真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景象,再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生:要我们做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默读课文,想象描写的景象,第二件事情是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知道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师:好,我们就来默读课文2---4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景象。
  (学生默读课文)
  师:我们默读非常认真,你们的眼前一定出现了形象的画面,你眼前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画面很壮丽
  生:我根据很奇特
  生:我感觉很奇异。
  师:(板书奇异,课件出示词语:涓涓溪流花卉滔滔江水人烟罕至帘帘飞瀑)我说一个画面,你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叮咚,叮咚,一条细流涓涓向前流淌着。
  生:涓涓溪流
  师:像美丽的窗帘挂在山前,瀑布飞流而下。
  生:帘帘飞瀑
  师:滚滚的水,向前奔流而去
  生:滔滔江水
  ……
  三、想象,介绍景象
  师:我们要用自己的话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尽量形象生动。让别人听了好像看到画面。看看第二段,有没有同学会介绍。
  (没有举手)
  (一)举一:第二自然段壮观景象
  师:我先来举例吧!(边画版图边介绍,抓住“海拔3000米”、“长5044米”、“平均深2268”,“最深6009”与学生熟悉的教室高度和运动场跑道进行比较,又和美国的科罗拉多峡谷,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进行比较,展现栩栩如生的效果。)
  学生再根据黑板上老师的版图,以书本文字为依托,把想象的情景说给同桌听。
  (教学意图:老师结合版图结合学生熟悉的景象,生动的介绍将第二段文字画面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后面的让学生讲解提供示范)
  (二)反三:三、四自然段奇异景象
  师:(指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象如此壮丽,让我们惊叹不已,雅鲁藏布大峡谷又是奇异无比,到底奇在哪里呢?
  生:奇在山上景象。哪里的山都是皑皑白雪,都是冰天雪地。
  生:我也觉得山很奇特,有的山是连绵起伏的,有的是直入云天的,还积着永远不化的雪。
  生:山上的云雾笼罩着,很神秘很神秘,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生:水也很神奇,同一条江里的水,怎么一会儿是万年冰雪,一会儿沸腾的温泉,一会儿涓涓细流,一会儿又变成了滔滔江水了,有点不可思议。
  师:你们所说的都是山奇,水奇(板书:山奇水奇)还奇异在什么地方呢?
  生:(读文)大峡谷的奇异景象还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师:生物指的是植物和动物,分别奇在哪里呢?
  生:我觉得特别奇怪的是在同一个山坡上,有九个垂直的自然带。不同高度的自然带景观不一样,看上去像一把扇子,或者是说像一幅画。又不是人工的,自然生成的怎么会这么巧呢?
  (师边听就在黑板上画版图)
  师:真的是太奇特了。再补充“动物多样性”的奇异。
  生:各种野生动物都在山上攀援,穿来穿去,有北极的动物,还有最热最热赤道的动物都在那里聚集着。像个动物王国。
  生……
  倾听发言,形成板书:
  壮丽
  奇异山异(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细流、瀑布冰雪温泉……
  动物王国
  生物的多样性。
  植物博物馆
  意图:初步感受了大峡谷的奇异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梳理相关内容,为下面的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做铺垫。
  师:我们都说出了某一奇异的景象,对照着板书,结合书本内容,选择其中一部分向大家介绍吧,做做准备。
  学生做准备,老师巡视。多位同学发言,获得大家掌声。结合同学的发言与同桌之间相互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
  意图: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力求促进该课重点目标的达成。
  四、总结,延伸拓展
  师:大家绘声绘色介绍雅鲁藏布大峡谷壮丽景观,奇异景象。这壮丽的景观,奇异的景象什么时候才发现的呢?还是10年前科学家才发现的。(出示课文中的插图)9810月下旬开始,人类徒步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生齐读5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必将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0:59 | 只看该作者
四上3《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视频集锦
一、张娟老师《鸟的天堂》教学实录
——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内蒙古包头市高新区赵家营小学 张娟
  师:同学们,用心的听一听,看你能想到什么?
  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
  师:你想到了什么,请你来说说,想到一些什么?
  生:我想到了鸟在扑翅膀,而且在唱歌。
  生:我想到了有一些鸟儿,在扑翅膀,在唱歌。
  师:多么快乐的鸟的世界呀,(板书:鸟的天堂)如果你看见了巴金的鸟的天堂你会有更多的感受。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请同学们做到读准字音,把带着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
  投影出示:
  请注意下面粗体字的读音。
  枝干上的树木不可计数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伯伯不许人去捉他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注意不叫添字啊,再读一遍。
  生再读。
  师:我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在课文里,也会读得很好的。你觉得课文给我们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啊!请大家读书吧。
  生读。
  师:我们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完了文章,谁说说描述了什么样的景象?
  生:课文描述了鸟的天堂,里面有许多鸟儿生息繁衍。
  生:这些课文在第七第八自然段描写的茂盛的榕树,第九第十写得小鸟的可爱。
  师:我觉得你也很可爱,看来有一颗茂盛的大榕树。还有很多可爱的小鸟,这美丽的景象不仅吸引了我们,还引来了一个特殊的小客人。
  课件出示:一只小画眉招聘导游
  师:你们想不想报名参加导游竞聘?
  生:想!
  师:我们怎样做才能做好竞聘。
  生:当好导游,必须充分理解好课文,才能吸引游客。
  生:读好课文,自己先感受到天堂的美,才能吸引游客。
  师:你的意见呢?
  生:首先读好课文,想想景物的特点和特色,用自己优美的语句来描写这鸟的天堂优美的景色。
  师:同学们的意见都很好,先来读读课文,我们自己先来感受一下这鸟的天堂,再介绍给游客们。我们就读这两段,按你喜欢的方式来读。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语句,想一想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出声地读吧!
  生自由读。
  师:我们课前已经搜集了很多资料,说说你们喜欢哪一部分?说说看。
  生:我喜欢榕树这一段,“那翠绿的……”我觉得这段话比较优美,不是直接说榕树长得多么优美,而是用了比喻的方式。
  师:还有没有补充。说一说你的意见。
  生:我也喜欢这一句,是因为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大榕树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茂盛,枝叶繁多的特点。
  师:你说得很好,读得一定也很好,你能给大家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
  师:读得怎么样?
  生:好!
  师:能不能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
  生读。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想不想听?
  生:想
  师:美吗?
  生:美!
  师:那你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或者比老师读得还美呢!
  生:能。
  师:好,那你美美地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你读得比较深,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多美啊!你们谁还喜欢关于描写叶子的句子。读读看看。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那么多的叶子……”
  师:说说为什么?
  生:把叶子描述得很茂盛,看了就知道树叶非常多,很茂盛。
  师:那你能不能根据你的体会把这句话读一读,把那么多的绿叶读出来。
  生读。
  师:你身体棒,读得更棒,给你鼓掌。
  生读。
  师:好多的叶子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读。
  师:这绿色的叶子是生命的向征啊,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啊!
  生:想!
  多媒体出示:鸟的天堂
  师:美吗?那就请我们把第八自然段美美的读读。
  生读。
  师:小姑娘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多美啊,还有喜欢榕树的句子吗?你来一读好吗?
  生:我喜欢第七自然段:“我有机会……”写得很好,直接明了告诉我们枝干很多。
  师:那你刚才读得时候大家感觉到枝干多了吗?
  生:没有。
  师:那你练着读一读,试着把枝干好多读出来。大家也练着读一读。
  生读。
  师:这回你再来试试?
  生读。
  师:多了吗?
  生:多了些。
  师:比刚才多了一点,谁还能读得更多一点。
  生读。
  师:纵横交错,多么奇特啊,这棵大树真是让我们惊讶呀,还有没有喜欢的句子啊。
  生:我喜欢“一部分树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大榕树写得就像一个人卧在水面,如果你看了这幅画面,一定会读得更好。
  投影出示大榕树画面。
  师:大大的,那你就试着把这大大的读出来吧!
  生读。
  师:大了没有?
  生:大了。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读。
  师:好大的一棵树,多么美丽奇特的树啊,我们每个人面对这颗美丽奇特的树,都会让我们的心再次和作者一起赞美这棵美丽的树。
  师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
  师:喜欢小鸟的有哪些。怎么用阅读来感染我们,说说你喜欢哪些句子。
  生读。
  生:我喜欢的句子是12自然段“大的,小的……..“,清楚地描写了它的形状。
  师:我感觉你读得也很不错,请你推荐一位同学,你们一起来读一读,用朗读来感染大家。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配乐读。
  师:你想读哪一段?
  生:第03段。
  师:好,就读这一段。
  生读。
  师:你读得很好听,不过你得跟老师纠正一个词“兴奋“。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鸟很多,很多游客去观赏。
  生:我懂得了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最耀眼的词是应接不瑕,大小不同,颜色各异。
  师: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这鸟的天堂的确是——
  生:鸟的天堂。
  师: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感动游客,感动这周围的几千老师吧。请同学们根据参考资料卡片上的内容,设计导游词。
  生设计导游词。
  师:这位导游请你试一试。你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生: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导游XX,今天我带大家游览一个地方,这就是鸟的天堂,别看只有一棵树,在它的后面有很多鸟呢,这鸟也要面子,大家一鼓掌他就来了,大家鼓鼓看(生鼓掌,课件出示鸟纷飞的景象)………
  师:这样吧,我想听听同学们对他的评价,谁来说一说?
  生:我来评一评这位导游,我觉得他非常好,他讲话非常有意思,还给我们介绍鸟的天堂里鸟很多,应接不瑕,是真的鸟的天堂。
  师:你自我感觉如何?
  生:很好。我对自己的发挥感觉很满意。
  师:是自我感觉良好吧。
  生:我认为我是一位幽默的导游。
  师:小画眉对这个导游是什么意见呢?
  多媒体出示:小画眉说:大家的表现精彩极了,旅游区决定,全部录用。
  师:小画眉说了,大家表现得都太棒了,决定全部录用大家。我们刚才随着导游,去把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游览了一番。如果各位仍想继续欣赏这南国的树,就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相信随着巴金的优美的语句,我们一定会更进一步感受到这美景。让我们下节课把这些好文章,好资料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吧。
  投影出示:
  作品推荐:《旅途随笔》
  “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在我的眼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巴金
结束。
二、汪秀梅《鸟的天堂》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感知全文
  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有一条小河,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潮涨水淹。一天,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说来奇怪。不久,榕树生长起来,枝繁叶茂,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每于清晨薄雾中,万千灵鸟鸣声呼唤,凌空翱翔,野趣盎然,形成南国一个奇观。
  生:(齐读)——鸟的天堂。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称作“鸟的天堂”啊?
  生1:有茂密的树林,清清的湖水。
  生2:没有人伤害,很安全,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地方。
  生3:景色优美,舒适、依山傍水,丰衣足食。
  师:是的,确实是个很美的地方,汪老师曾多次去过那里,每每置身于此地,都有一种陶醉,甚至迷恋,它静谧、优雅,和谐、安详,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
  生:(美读)——鸟的天堂。
  师:好,昨天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三个多音字,看他是否全读准了?
  (课件出示:一簇簇不计其数树梢做巢应接不暇兴奋)
  (1)正音:兴奋
  (2)理解应接不暇
  (3)指导学生字:巢//暇。(老师边书写“巢”边解说:“巢”上部分三个“〈”要写得匀称,这是鸟的一家三口,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建在这树木上,所以“巢”就是鸟的——家)
  师: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生1: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
  生2: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在傍晚,没有看到鸟,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在早晨,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
  师:到底是六年级的学生,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并且理清了文章的层次。
  师:再快速浏览课文,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有怎样的感慨?
  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这是作者的感慨,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生:读。
  师:有点味道了,但还不够。
  生:读(重读“的确”)
  师:很好,突出了“的确”。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大家读这句话,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师:你怎样理解?
  生: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大榕树,第二次去是在早晨,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鸟,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大榕树。
  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
二、重点读“树”,品味写法
  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伴着夕阳的余晖,走近这株神奇的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地听。
  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
  生:闭眼听。
  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
  生:这是一株非常大的树
  师:请你把“大”写到黑板上,
  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
  师:写道黑板上
  生:生机勃勃
  师:写道黑板上
  生:茂盛
  师:写道黑板上
  师:当作者看到这株大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板书,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可以动笔标注出来。
  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交流:
  生:“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大。
  师:是的,巴金常旅国内外,可以说,见多识广,对巴金来说大榕树不足为奇,但这样大的却是第一次看到,可见之大。
  生: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大。
  生: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大。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由不可计数这个词,感受到这是一株大榕树。
  师:课件出示这句话,再读,谁还有新的发现?
  生:应突出“一株”这个词,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
  师:读出只是“一株”的感觉
  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强调了“一株”。
  分别找几个同学读。
  师:把体会带进去,都读读这句话。
  生:自由读
  师:为什么不可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
  生:没有。
  师:(出示老师在鸟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绍:大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东西,就是榕树的气根,气根的生命力很强,当它越长越长,垂到地面时,伸入泥土,就形成了枝,枝上再生根,根再形成枝,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盘根错节,所以——
  生:枝干的树木不可计数。
  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大吗?
  生:摇头。
  师:和会场相比,相当于20多个会场。
  生:赞叹“哇”
  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
  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生:独木成林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大”?
  生:“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大,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
  生:树枝卧在水面上,这个“卧”字让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巨大的“卧佛”。这棵树就像一个巨大的“卧佛”一样,很大,很安详。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安详吗?
  生:读。“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交流:(年代久远,安详,安静、古老……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
  师:多么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她静卧在水的中央,独立成一个小岛,是那么的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
  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引读——“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上,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卧在水面上一样。”
  师:继续交流,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
  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用展示生命力,来表现茂盛。
  师:它是怎么展示的?
  生:“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
  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那么大的一棵树,居然不留一点缝隙。
  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
  生:“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指名读,轻轻自读。指名读
  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现在把似乎去掉。
  生:比较读。
  师: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有什么不一样?
  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真是的,而不是作者的想象了。
  师:这“似乎”不是没有,更不是绝对,而是带有神秘的,那种捉摸不透的,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
  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读这句话,大家有没有疑问?
  生:“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师: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
  (生自由地读、体会)
交流:
  生1:是躲在树叶中的鸟在动。
  师:哦,那是飞倦了小鸟们归巢了,躲在茂密的叶丛中,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动”。所以作者感到——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2:这是生命涌动之美,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
  师: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都涌动着新的生命。读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3 :我觉得颤动还有一个意思,可能要刮风,一闪一闪的,让人感到颤动。
  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生4:我觉得树叶太绿了,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
  师:那翠绿的颜色,绿得鲜亮,绿得发光,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所以——
  生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好好地读读这句话。
  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
  师:那是风吹,是鸟动,是阳光的照耀,是新发的嫩芽,是那绿叶本身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所以——
  生:(齐读)“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这是树叶在颤动,是生命在颤动,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动,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
  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看谁记住的最多。
  生背诵。指导交流背诵。
  三、迁移练笔,引向读“鸟”
  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除了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护。几百年来,人们把这棵大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不许人们去触动它,如果谁打鸟,就会受到家法的惩治,多少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纯朴的环保意识,保护着鸟,保护着树,所以,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
  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居乐业?请你写下最能打动他的话。
  生:写。
  师: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
  交流。
  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大榕树,它遮盖住整个小岛,独木成林,那树叶绿得发光,绿得发亮,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哪儿冬暖夏凉,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
  生2:我发现了一个天堂,那儿依山傍水,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周围很静,人们善良……
  ……
  师:就在你的召唤中,一只鸟飞来了,两只鸟飞来了,千百只,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成了真正的——
  生读:鸟的天堂。
  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第二天清晨,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课件出示,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
  师: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谈。
  师: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分,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
  同学们,认识大家很高兴,老师从南国带来了这“鸟的天堂”的旅游画册,送给同学们,在这个小册子中,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鸟的天堂”的诗句,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赏读,更多的去了解这天下奇观——小鸟天堂。欢迎大家去广东,去鸟的天堂——那梦境般的地方。
下课。
三、名师执教《鸟的天堂》教学视频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2:01 | 只看该作者
四上4《火烧云》名师课堂实录

一、巧用媒体 教活课文
——《火烧云》课堂实录
天津市南开区中营小学 王振刚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师:什么叫“火烧云”?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生:“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就是火烧云。
  师:你读书很认真,找得很准确。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生:我认为“烧”这个动词用得好。
  师:为什么?不必急于回答,先来看看火烧云上来时的景象,边看边体会。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生:我体会到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生: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我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生:我还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像铺开了一幅巨大的瑰丽绸缎,天空中完全是红颜色的,美丽极了。
  师: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师: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顺序记叙的。(板书: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的变化、火烧云下去了)
  (三)读中感悟,积累运用
  1、学习“火烧云上来了”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自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读)
  师:课文里讲的火烧云是什么时候的?
  生:是傍晚时候的。
  师: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课文里讲的是什么季节傍晚时候的火烧云?(学生自由读)
  生:是夏季傍晚时候的火烧云。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生:我从“晚饭过后”体会到这是傍晚时的火烧云,从“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体会到这是夏季的火烧云。
  师:你真会读书!
  (课件出示一副霞光照到大地上的美丽图画。)
  师: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生:夏季傍晚的火烧云,简直是太美啦!
  生:火烧云真伟大,把大地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火烧云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师,把整个天空涂抹得五彩缤纷。
  师: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师: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生:惊喜的语气。
  师:可以。
  生:带着赞美的语气读。
  师:好!带着感情自己读读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一起读,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2、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师: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自己读三~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生:写了火烧云的颜色,还写了它的形状。(板书:颜色、形状)
  师: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我从“一会儿”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生:(齐答)多。(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还有红通通、金灿灿、
  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__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生:“葡萄灰”就是像葡萄一样的灰色。
  生:“梨黄”,像梨一样的黄色。
  生:“茄子紫”,像茄子一样的紫色。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
  生:苹果绿。
  生:桃红。
  生:玫瑰紫。
  生:石榴红。
  生:杏黄。
  生:秋叶黄。
  师:说的真好。
  生:黄瓜绿。
  生:草莓红。
  生:橘黄。
  生:橄榄绿。
  生:柠檬黄。
  生:西瓜绿。
  生:我觉得这个词语不好。因为西瓜的皮有的地方是深绿色,有的地方是浅绿纹,一个词语它不能代表两种颜色呀。
  师:说的有道理。那你能不能说一个更好的?
  生:冬瓜绿。
  师:真好!(还有同学举手)你接着说。
  生:枣红。
  生:香蕉黄。
  生:草绿。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生:五颜六色。
  师:概括得好!
  生: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生:五光十色。
  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师:感情很充沛。凭借段落结构,自己试着背一背。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自由背)
  师: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全班同学举手)既然这么多的同学都愿意背,那么我们一起背诵这一段话。(学生有感情地齐背第三自然段)
  3、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师:读读四~六自然段,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自由读)
  生: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马、狗、狮子。
  师:形状变化除了多以外,还有什么特点?
  生:特别快。
  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从“一会儿”、“忽然”体会到的。
  生:还有“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师:说的很好。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正在”这个词语。
  师:补充的很准确。 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生:第二句话中少了“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自由读)
  生:因为第一句作者把马写得非常温顺,可爱,恳请主人骑上它的背,它才高兴似的。
  生:我觉得书上选用第一句是因为它很具体,把马跪在那想干什么写了出来。第二就像一杯白开水,没有意思。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生:“马是跪着的”是看到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是想到的。
  师: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自由读)
  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我们先读第四自然段,怎样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咱们一起读书。
  师: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什么?——(板书:出现)
  生:(接读)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一匹马,
  师:(插问)它是什么样子的?——(板书:样子)
  生:(接读)马头向南,……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插问)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
  生:(接读)过了两三秒钟,……尾巴可不见了。
  师:(插问)消失了吗?—— (板书:消失)
  生:(接读)看的人……变模糊了。
  (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教师也这样引读。)
  师:(手指板书)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生: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师: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
  师:学习到这,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电脑里有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录像,想请大家给录像配音,有兴趣吗?(生齐答:有)配音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记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内容,再根据画面充满激情地讲解。我们先试着一起背诵一下四~六自然段,好吗?(课件出示四~六自然段的段落结构)(学生有感情齐背)
  师:谁愿意当配音演员?(学生兴趣浓厚,纷纷举手)请三位同学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
  (课件播放录像,并配上悠扬的乐曲)(教师指名三位同学为录像配音)
  师:太精彩了!(教师带头鼓掌)下面我们一起为录像配音,好吗?(学生兴趣高涨,齐声答:好)(学生充满激情地给录像配音)
  师:真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能出一位著名配音演员呢。
  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生:变化多端。
  生:变化莫测。
  生:千变万化。
  生:绚丽多姿。
  生:千姿百态。
  生:瞬息万变。
  师:真好!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我请同学一起来欣赏。
  (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
  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并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同桌同学互相说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
  (同桌同学一起练习说话)
  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
  生:(学生手指屏幕)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学生鼓掌)
  生:(学生手指屏幕)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学生沉思)
  师:当它看见那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猛地跑了过去,猫和小老鼠都看不清了。(学生:大笑)(还有学生举手)你接着说。
  生: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
  生:小兔是躺着的,看上去就像躺在沙发上一样悠闲。过了两三秒钟,小兔站起来了,伸了伸懒腰。这时,小兔的四肢变得更长了,变得模糊了。
  生:再看那边,一条“巨龙”腾空而起,还在空中不停地舞动着。只见那条“巨龙”张着大嘴,鼻子翘着老高,一双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紫色的光,还挺神气呢!可我还没有尽情欣赏,“巨龙”就赶回“龙宫”去了……(鼓掌)
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
  4、学习“火烧云下去了”
  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第7自然段找一句话来回答。
  生:读“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生:火烧云真是太美丽啦!
  生:火烧云不但绚丽多彩,而且变幻莫测。
  生:我爱火烧云,它给我的想象插上了翅膀。
  (五)质疑问难,妙在延伸
  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
  生:为什么火烧云颜色变化这么多?
  生:为什么火烧云只出现在早晨或傍晚?
  生:火烧云上来时,为什么地上的人和小动物的颜色发生变化呢?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变幻的天空》一书介绍了有关火烧云的知识,下课可以请教它。(课件展示《变幻的天空》一书的封面)
  (六)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共两项,你可以从以下两项作业中任选一项来完成。分别是:
   1、以“火烧云”为内容。
   2、以“礼花”为内容。想像它的形状,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3:35 | 只看该作者
四上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设计、实录及视频(1

一、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
    2.读懂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能说出阅读“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3.背诵这两首古诗,能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重难点
    读懂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能说出阅读“不认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通过背景描述,把学生引入文本所描写的历史时空
    1.出示宋代的中国地图,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宋代的疆域,以及南北宋的历史,然后引出两位大诗人和词人: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绘画、书法及至画论;比苏轼晚出生24年的陆游,(1125~1210)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的学生,当过尚书右丞;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路转运副使。在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前后,陆宰被免职,带着家眷南归故乡,侥幸地逃过了那一场大劫难。但北宋王朝覆灭的耻辱,却深深地铭刻在当时每一个怀有民族自尊感的士大夫心中,写下了许多爱国诗篇。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位宋代大文学家的作品:《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板书课题)
    二、凭借注释资料,让学生自学弄清诗句的主要意思
    1.自由阅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这两首诗。纠正没有读准的发音。
    3.默读这两首古诗,借助工具书,或者课文中的注释,弄清诗句的意思。
    4.检查学生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
    三、展开朗读玩味,让学生在比较中发表真切感悟
    1.伴随古典音乐,教师描述每一首诗歌的具体背景,引读这两首古诗。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任务是:看看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阅读深入点:“游”。因为“游”是两首诗共同的理解点。可在学生多元、零散的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同样是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如,都是在人生失意的时候去寻找一丝快慰;都是在游览中有自己的哲理发现,都是对自己生活境域的一种寄托,陆游希望自己,乃至整个南宋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苏轼也为自己被贬找到一条理由,当时的王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同点,如,游的地点不同,一个游的是农家,一个游的是庐山;游的感受不同,一个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学生体会到某一个方面时,就启发学生对比地读出来。在理解中反复咏叹这两首诗歌。
第二课时
    四、联系个人经验,让学生在古为今用中丰盈自己的文化“武库”
    1.苏轼和陆游的这两首诗中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仅启迪着人们的思想,而且在文学作品和人们的生活中广泛使用。请选择合适的诗句填在括号里:
    (1)通过今天的“说说我的小伙伴”活动,我才了解到,我不但有那么多的优点,也有那么多的缺点。过去,我却从来不知道这么深刻。真是( )。
    (2)爸爸前一段时间做生意亏了,很难过。可最近,却扭亏为盈了。看到爸爸那高兴的样子,我忽然想到了一句诗:( )。
    2.引用这两个名句,说说自己的亲身体验。
    3.这两首古诗的魅力真大。让我们记住它吧。播放古典音乐,学生自由背诵这两首诗。
    五、通过名句展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热情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魅力四射,但他们仅仅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的一粒很小很小的“沙”。在中国古代还有许许多多古诗,许许多多千古长吟的名句。
    (1)你还能背诵哪些古诗名句?请背一背。
    (2)请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如果喜欢,请大家课外去找找,去读读。
    六、作业
    1.抄写生字,每个三遍。
    2.默写《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游山西村        庐山
  ……          ……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不识庐山真面目,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缘身在此山中。
    【设计说明】
古诗,在时代上,离我们很远。儿童读古诗,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要熟读成诵外,初步感悟其中的韵味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读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把心放在诗境和诗眼中去读,是本设计的特点。一是通过介绍时代背景和诗歌的具体产生背景,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景中去理解诗歌;二是在学生感悟的基础上,抓住一个“游”字,来引导学生比较阅读,去玩味诗歌的味道。当然,在具体实施这个教案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进行不同层次的比较,不得人为提升,抽象分析。要在诗的韵味中去阅读,去想象,去发现。
二、《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李伟忠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 谈话与导入
1、  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  师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3、  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  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  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  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 初学与感知
1、  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
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  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  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  教音:岭ling  feng  不识bushi  只缘zhiyuan
5、  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  认识“缘”字。
①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②完成填空:“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____部首,再查___画。第四笔是___,名称是________,第五笔是___,名称是______
③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④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  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  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  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    理解与感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
1、  齐读一、二句诗。
2、  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3、  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
画。( 岭:            峰:           )
4、  说说“岭”“峰”的区别。
5、  小组讨论: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
6、  继续讨论: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7、  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8、  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从近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二)学习第二部分。
1、  自读。
2、  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之所以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4、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5、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6、  质疑。
四、  朗读与背诵
1、  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  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①古琴曲《高山流水》;②古筝曲《渔舟唱晚》;③二
胡曲《二泉映月》;④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  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  升华与拓展
1、  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说说观后的感受。
3、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  介绍有关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作者简介:李伟忠 32岁 本科学历 小学高级教师 南通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参加全国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副校长
三、《题西林壁》的教学实录及说课
一、激情导入
师:(配乐欣赏庐山风光片)欣赏了这些这些风景感觉怎么样?
生:美
师:是啊,这里山高水常,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年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唐代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齐备)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的古诗《题西林壁》(板书)
二、交流资料
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有关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苏轼是宋代大诗人,写过很多诗,可查找的有3000多首。
生:题西林壁是一首题壁诗。是写在墙壁上的。
生:我知道庐山很美,有很多的旅游景点。
三、听录音,模仿读
师: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放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
师:读得怎么样?
生:美
师:你们能不能也读得这么美,和录音来比一比。
        学生练习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读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很响亮
师:是啊,真的是很响亮。那么你能不能也响亮的读一读呢?
生:读
师:谁能再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
生:很有感情。
师:非常好,我看也可以录成磁带卖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四、在音乐中反复读,感悟古诗的画面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看谁能不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
生:我看见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还有许多的草。许多的鸟在树上唱歌。
师:你真是用心的去读了。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板书:横  岭   侧  峰)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为什么同是庐山一会看到的是岭一会看到的又是峰呢?
(生沉默)
师:诗人从横  侧   远   近  高   低去看庐山
生:诗人站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庐山也不一样。
师:多么善于思考的孩子。同学们给他鼓鼓掌。
诗人从不同的位置来看庐山,看到了不同的庐山,还可以按什么的不同来看庐山?
生: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
生:不同的时间,早、中、晚。
生:不同的天气,晴天、雨天。
生:不同的心情,高兴、伤心。
师:从不同的时间、季节、心情、天气、心情来看庐山,所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所以作者写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结果会怎样呢?
生:不相同
师:同一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个道理在我们以前所学的课文当中也出现过,谁知道是哪一篇课文吗?
生:《画杨桃》
师:庐山真美啊,作者来到庐山看到了庐山的美景,感悟到了人生哲理。下面你们就是大诗人苏轼,清大诗人们闭上眼睛随老师一起走进庐山,横着看庐山,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侧面看,奇峰陡峭;远看,隐天蔽日;近看,危崖险岩;在高出俯瞰,深沟幽壑;在低处抬头仰望,重峦叠障。庐山美 ,美在哪,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是秀美?身在庐山的你感慨万千。大诗人们,把你们的看到的壑感受到的用诗句表现出来吧。
生读古诗
师:同学们刚才交流的时候说了苏轼现存的诗就有三千多首,谁能读读你收集的苏轼的诗。
生展示。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3-4学年段目标对古诗的要求是:诵读优秀古诗文,在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古人也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朗读在古诗学习中的重要性。只有在朗读中,古诗的抒情、审美的艺术效果才能充分发挥。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能辨别诗的语言,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受到古诗情感的熏陶并与之产生共鸣,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朗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的教学建议: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会、理解和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以读感知,以读促思,以读明理,以读悟情。朗读贯穿始终。
    上课伊始,播放古诗录音感知诗韵和情感基调。让学生在抑扬顿挫地模仿读中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然后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反复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在庐山那种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意境和韵味,从而理解背诵古诗。最后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创见性,表现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四、《题西林壁》课堂实录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
生:没有。
师: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能认出我吗?生: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你和我班××很像。
师:是吗?一定请这位同学上来看看。
(请学生上台)
师:嗯,是有点像,不过老师没他这么帅,(众笑)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1分钟。
(师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回,走模特步,众笑)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下面我们先来个游戏,猜猜看这是什么?
(课件出示从上往下看茶壶的图片)
生:小鸟的头。
生:指南针。
师:想象力真丰富,我们再看下面的。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从侧面看茶壶的图片)
生:钥匙孔、闹钟、鸟蛋。
师:很好,再看下面一个,这又是什么?
(课件出示从正面看茶壶的图片)
():茶壶。
师:现在谁知道前面两个是什么(一齐出示三张图片)
生:(恍然大悟)也是茶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个是从上往下看到的,第二个是侧面的茶壶,最后是正面看到的。
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惯有的角度去看一个东西,如果换一个角度会看到的样子往往不同。
二、情境导入
师:真聪明,同学们这么善于思考,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庐山玩一玩,请大家做好准备,我们出发了。
(课件出示精美的庐山风光图片)
师配乐导语:随着优美的音乐,我们来到了庐山,这里山高水长,云雾迷蒙,这里古木参天,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如梦似幻,我们沿着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西林寺,走进寺内,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一首诗《题西林壁》(课件出示古诗)
三、初读
师:哦!原来是宋代大诗人苏轼路过庐山写下的一首诗,请大家自由读一读。
生读,师指名读一齐读。
师:多好的一首诗啊,谁能把它背下来?
生自由朗读背诵,师指名背。
师:真厉害,不用一两分钟就背下来了,今后我们学习古诗不要管它三七二十一,先背下来再说,以后自然会有用的,古诗背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干什么?
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师:同学们平时都怎样理解。
生:查字典……
生:先理解一个字的意思再理解词、句,最后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
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四、自学古诗
师:很好,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古诗,碰到不理解的可以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请教老师。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五、理解古诗
师:学好了吗?好,现在我们不检查哪个字、词或哪句诗什么意思,只要讨论一个问题(课件出示),作者都站在哪几个地方看庐山?
生:作者横看庐山。
师:(歪头)你能告诉我们横着怎么看吗?
生:不对横着看就是正面看,是连绵不断的山岭。
生:作者还站在侧面看,是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底处看。
师:说在这些地方看到的景色一样吗?从哪个高看出来。生: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谁能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来。(指名读)
师:刚才我们讲的横、侧、远近高低总的来说是按什么顺序看。
生:方位顺序(师教书:方位)
师:还可按哪些不同的顺序去看庐山。
生:早上、中午、晚上。
师:这是一天中不同的生:时间去看。生:春夏秋冬看到的也不一样。
师:对,季节不同,景色不同。
生:还有天气不同,晴天、阴天、雨天时看到的景色也不同。(课件出示各个角度、各个季节不同时间的图片)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是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怀着不同的心情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庐山都不一样,真是……
生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我们理解了前面两句的意思,再来看下面两句,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师:谁能用“之所以……是因为……”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生: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学生练说,指名。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请庐山的真面目。
师:读到这里大家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师: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
生:有,我们下象棋,自己下的时候,走错了也不知道,在旁边的人却一目了然。
师:这叫做当……
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我们想看清地球的真面目应站哪看?
生:太空。
师:对,1015日,也就是前天中国发生了一件什么大事。生:神州5号航天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返回。
师:杨利伟就看到了地球的真面目。真是不识……
生: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地球中(众笑)
六、吟诗
师:现在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了自己的理解,让我们想想古人吟诗的样子,自己吟诵这首诗。
生吟诗,指名吟诵。
七、感悟
(出示录音故事《盲人摸象》)
师:谁能告诉这些盲人大象的样子。
八、升华主题
今天,老师很高兴与大家一齐看庐山、看人生,其实这是一门很深学问,值得我们一辈子去研究,最后,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大庐山之巅,看着眼这变幻莫测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配乐齐诵。)
五、《游山西村》课堂教学实录教研之旅
教学过程:
一、     激趣,揭题,导入
师:上节课张老师和大家共同学习了《题西林壁》,同学们表现的特别优秀,所以我也想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课,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板书课题),谁能把《题西林壁》背给大家听听?
生:(举手)
师:这样,咱们班男生多,女生多?那好,咱们来个比赛,看男生,女生谁最棒?
生:(女生背诵)
师:太好了,男生服气吗?还敢比吗?
生:敢,(男生背诵)
师:通过比赛,男生和女生不分上下。就让我们把比赛延续到下面的学习中,看谁表现的更优秀,好吗?
生:好!
师:第二单元的文章都是观察与发现的,第一首诗作者到了庐山,那第二首诗写了哪里呢?
生:山西村
师:对,游——山西村,(板诗的题目)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停顿。
生:读。
师: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生:陆游,也就是本文的作者游山西村。
二、     正确,流利读
师:请大家练习读一读,一会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生:自由读古诗。
师:有的同学能够借助音节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这样做很好。现在谁想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
1:读文,“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声与二声分不清楚
师:谁来说一说他的那个读音错了,应该怎样读?
2:指出,并能正确读。
师:请你再把这一句读一读。
生!:再读,读得很正确。
师:看来只要我们注意克服就能改变我们的西桥口音,把普通话说得很标准。老师也想把这首诗读一读,看看我的朗读能不能对你有什么启发。
1:老师注意停顿了。
2:声音有高有低。
师:同学们感受的很好,请你们再练习读一读这首诗。
生:再试读——指生读——男女赛读
师:同学们都很棒,真是难分高下了。大家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了还不够,还要……?
生:弄懂诗句的意思
师:对,我们还要解诗意。
三、     解诗意,悟诗情
1、学法归纳
师:同学们,怎样才能解诗意呢?你有什么好办法?
1:可以看注释
2:结合手里的资料
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学案里的学法提示,看那里为你推荐了哪些好的学习方法?
生:看学案汇报。联系上下文
生:结合课文插图
生:还可以适当补充诗里没有的诗句
2、自学理解诗句
师:现在就请大家运用这些方法,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看谁是最会学习的孩子?
生: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
师:(个别指导)(及时肯定好的学习方法)你真会学习,能默读思考!(看到一名学生批注的很好时,请其他同学先停下来,展示该生的批注内容)你看她,多会学习呀,她把读懂的内容批注在诗句的旁边,把没读懂的或有疑问的用尺子画出来,并打上一个小小的对号,而且书写的工工整整,这样做多好呀。请同学们接着批注吧。(其他学生在这名学生的启发下更加认真批注)
3、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大家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没弄懂的问题,如果小组内也没有弄懂,这样的问题一会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组内交流
4、全班交流,适时指导朗读
师:好了,哪一组有不懂的问题吗?
生:“足鸡豚”是什么意思?
师:上一句能理解吗?说说
生:不要笑农民家腊月酿的酒浑浊,
师:丰年留客?
生:丰收的年景款待客人
师:说得多好呀!现在咱们一起来理解“足鸡豚”,鸡是什么意思?豚是什么意思?
生:鸡是鸡肉;豚是猪肉。
师:“足”表示多还是少?组个词
生:足够,充足
师:“足鸡豚”连起来就是……
生:足够的鸡肉、猪肉。
师:“足鸡豚”这三个字,“足”字我们是通过组词理解的,“鸡”是根据日常生活知道的,“豚”是通过注释了解的,这些都是理解古诗的办法,同学们用的很好。在丰收的年景农家人准备了足够多的鸡肉和猪肉,一个“足”字可见什么?
生:这里的人太热情了,饭菜太丰盛了。(板:足鸡豚   热情)
师:好,把这两句连起来读一下,读出主人的热情。
生:读文
师:还能把那种热情的感觉表现的更充分一些吗?
生:再读(把“足”字读得又重又长,很有感情)
师: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还有不懂的吗?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什么意思?
师:“山重水复”谁能帮他?
生:一座山又一座山,一条河又一条河
师:对,那“疑无路”呢?
生:无路就是没路;疑是以为
师:是呀!以为没路了,此时的游人,也就是作者的心情怎么样呀?
都感觉无路可走了?
1-4:着急,失望,沉重,害怕(板:疑无路   沉重)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试读-指读
师:还有问题吗?
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啥意思?
师:我想你不是这一句都不理解,再看看你能理解其中的哪个字?
生:村是村子,又一个村子
师:那柳暗花明呢?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
2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课本上的插图
师: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插图,大家看正像那位同学说的那样柳树茂盛,鲜花盛开。这就是柳暗花明的意思。看来结合插图真的可以帮我们理解诗句。
师:从刚才的“疑无路”到现在的“又一村”,作者此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惊喜,喜悦,欣喜,希望   (板:又一村  高兴)
师:请同学们练习读一读这两句,读出作者心情的变化。
(学生练读 ——指一生读)
师:这位同学在朗读时能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很好。我们一起来体会着读一读。
师:现在整首诗的意思同学们都理解了吗?请你连起来试着说一说。(学生练说)
师: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下,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你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指一生说,该生说的非常好)                                                           
师:同学们,大家把古诗体会的这么好,能不能整首诗有感情的读一读呢?(练读——指读——齐读)
师:熟读成诵,能背了吗?试一试。
师:《题西林壁》一诗告诉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首诗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1:有困难不要灰心丧气,要坚持。
2:做什么事都要坚持,因为坚持到最后才能胜利,诗人就是这样。
师:(板:坚持)是呀,在我们感觉疑无路的时候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会有又一村的美好景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生:做一道题,原来不会,后来突然有了思路,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游山西村》,还掌握了几种理解古诗的方法。收获真不小。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
生:喜欢。
师:我们现在学习的只是这首诗的前四句,并不是完整的一首诗。这首完整的诗是什么样的呢?后四句同学们能不能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一下呢?请同学们利用学案中的拓展延伸考一考自己吧。
(下课)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4:36 | 只看该作者
设计、实录及视频(2

六、陆游《游山西村》创新教学实录:品出诗中“情”与“理”
    陆游的《游山西村》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层层展开。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活动的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因其深刻的哲理广为流传。  
这首诗的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通过重点字词的咀嚼,体会诗中描绘的人情美、风景美。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赏析诗歌凝练的语言,通过重点词的品味、涵咏,联想想象,体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美。此为本课教学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力图在咬文嚼字上下工夫,带领同学们反复朗读,在重点字、关键词上做文章,仔细推敲、品味、涵咏,以揣摩、捕捉诗人要表达的丰富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一、“夜”——读出“不舍情”  
    疏通全诗之后,进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先从尾联切入:你认为诗人喜欢山西村吗?哪一联最能看出来?把学生的视线顺利引入尾联。  
    师:请读一读,品一品,哪个字最能反映诗人对山西村的喜爱?  
    生1:“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夜”,说明诗人要在夜里赶来。  
    师:为什么要在夜里赶来呢?  
    生1:因为白天没空啊,夜里闲了,得空了,就赶来了。  
    师:为什么非要夜里赶过来?  
    生2:因为喜爱山西村啊。  
    师:是啊,游玩之后不舍呀。那夜里怎么来呢?  
    生2:“从今如许闲乘月”,“乘月”而来呀。  
    生3:“拄杖无时夜叩门”,老了,拄着拐杖也要来呀。  
    师:哦,原来如此,白天事务繁忙,无暇抽身,即便如此,夜里得闲,乘者月色也要来;走路不便,拄着拐杖也要来。只因为喜爱山西村,不舍山西村呀。  
    二、“浑”“足”——嚼出“情意真”  
    引导学生品读尾联,读出诗人对山西村的流连往返之后,又启发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喜爱山西村?首联中哪些字眼最能看得出来?  
    师:请读首联,你把重音放在哪个词上?为什么?  
    生1:“丰年留客足鸡豚”,我把重音放在“足”字上,因为“足”是“足够”的意思,体现了主人待客的热情。  
    师:哦,让客人吃个饱,喝个足呀,那喝什么呢?  
    生2:“莫笑农家腊酒浑”,喝腊酒。“莫笑”二字,反映了庄稼人的淳朴。  
    师:你的重音怎么处理?  
    生2:(读)“莫笑……”  
    师:等等,你不觉得有一个形容词很重要吗?  
    生3:我来读,“莫笑农家腊酒浑”,“浑”是浑浊的意思,农家自个儿酿的酒,虽然浑,但是……  
    师:这酒浑啊,可装的是……  
    生3:(恍然大悟)装的是浓浓的情啊。  
师:酒虽薄,情谊浓。正是因为主人的盛情邀请,诗人才欣然前往。那么,途中会有怎样的美景呢?  
    三、“重”“复”“暗”“明”——品出“风景美”  
    由于前两联咬文嚼字的训练,后面的品读就比较顺利了。  
    生1:“重”字写出了山一座连着一座,重重叠叠,起伏连绵。  
    生2:“复”字写出了溪水环绕,绵延不绝。  
    生3:我品“暗”字,柳树颜色深绿,枝繁叶茂。  
    生4:我读“明”字,好象看到了鲜花盛开着,在阳光下展现着明媚的笑脸。  
    师:山重重,水迢迢,柳色暗,花明艳,多么美的景色呀。  
    四、“追”“随”——感受“民风淳”  
    师:走进村子,未见人,先闻声,听到了什么?请读一   读。  
    生:(读)“箫鼓追随春社近”  
    师:为什么“追随”读重音?  
    生:“追”,说明箫声追着鼓声;“随”,那是鼓声随着箫声。春社来临了,村子里敲锣打鼓,好热闹。  
    师:好热闹的场面,好淳朴的民风,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四个环节的品读、咀嚼后,学生已经能从关键字词中体会出诗人对山西村的留恋,山村主人的热情,沿途风景的优美,村里民风的淳朴,真切感受到了诗歌描绘的人情美、风景美、风俗美,教学重点已经顺利突破。  
    最后,该是难点的化解了。  
    五、“疑”“又”——感悟“哲理美”  
    如何把学生的视线聚焦到“疑”“又”二字上来呢?教师启发:这首七律历来为人们称道,特别是颔联一直广为流传,我们从这句诗中似乎能看到诗人的音容笑貌。你能想象出诗人的神态吗?请读一读。  
    生1:“山重水复疑无路”,“疑”字仿佛让人看到了诗人因为找不到路,紧锁眉头的样子。  
    生2:他连声叹气:唉,路在何方?  
    生3:“又一村”“又”字用得好,诗人突然发现柳色青青,花色明艳,顿时眼前一亮。  
    生2:此时,他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了。  
    师:诗人一路流连山光美景,一时迷了路,正彷徨焦急之时,突然眼前一亮,激动地说……,猜一猜,诗人说了什么?  
    生4: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生5:真是绝处逢生啊!~  
    师:联系诗人创作的背景,能理解他此时的感受吗?  
    生:……(略)  
    师: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在遭遇坎坷和不幸,磨难与挫折时,请记住诗人陆游的这句绝唱——  
    生:(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是啊,只要有信心,有勇气,路总会在前方。因为陆游告诉我们:困境中会有希望,迷途中会有方向。  
    于是,在想象与咀嚼中,本课教学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显然,整个的教学过程是以重点字、关键词切入,又围绕重点字、关键词展开,在重点字、关键词咀嚼中突出了教学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一句话,以咬文嚼字为主要方法,引领学生品出了诗中“情”,悟出了诗中“理”,从而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打交道,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诠释、识别、辨认、理解、探究,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思想,见解、品德、情操。”“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的扎扎实实的积累,提高语文能力。”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笔者以为:一字一世界,一词一乾坤。语文教师如果能立足文本,引领学生从文本中的重点字关键词出发,注重对这些关键字、重点词的揣摩与推敲,挖掘出整个文本的意蕴,就能够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的深处,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创造出真正有“语文味”的有效的课堂,同时这样的咬文嚼字也教给了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使学生收益终身,最终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标。
七、余映潮《过故人庄》《游山西村》课堂实录
师:今天学习《律诗二首》。这课咱们没上过,把两首诗放在一起上,会有另外一种韵味在里面。诗歌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是朗读。下面请两位同学将《过故人庄》和《游山西村》分别读给老师听一下。
(生甲朗读《过故人庄》。生乙朗读《游山西村》)
师:呵,读错了一个字,两个字读反了。再读的时候节奏要分明一点,不能读断。你们听我读:“故人具鸡泰,邀我至田家。”(学生齐读《过故人庄》《游山西村儿老师板书:朗读》
师:读文言诗词,重要的是吟读。 (板书:吟)吟读,是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照自己的体会来读。要读得比较慢,有时候有拖音。吟读和朗读的味道可不同啦。你们听老师把《过故人庄》吟读一遍。
(老师示范吟读《过故人庄》)
师:你们看,吟诗和朗读,吟读的味道就是足一点。好,下面请同学们学着吟读《过故人庄》。
(学生大声地自由吟读《过故人庄》)
师:“斜”字可以读为“xiá”,“家”、“斜”、“花”是押韵的。好,咱们再来吟诵一次。
(学生齐吟《过故人庄》)
师:“合”字读得特别好,”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但第三句情感没有读出来。
(老师吟读:“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师:后一句是相邀,要读慢一点,读得意味深长。好,再试读一次。
(学生再次吟读《过故人庄》)
师:这一次味道就读出来了,老师为你们喝彩。同学们带着这种体会,揣摩揣摩,自己吟读《游山西村》。
(学生自由吟读。老师请一女生吟读《游山西村》)
师:“夜叩门”三个字还要读得有意境一点。
(老师吟读:“从今若许闲来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要读出叩你家的门到你家来作客的快乐情感。
(学生齐声吟读《游山西村》)
师:读得好,朗读就进行到这里。下面进行译读。(板书:译读)大家不要以为“译”很容易,老师给你们出个难题,什么叫译读呢?以诗译诗,译出来的现代文也要有点韵脚,也要像一首诗。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下“预备动作”,将两首诗的注释好好读一下,然后根据注释口头翻译课文。
(学生们各自进行译读活动)
师:现在咱们再做一个“预备动作”,老师先以《游山西村》为例进行示范。大家读,老师译,注意听老师对“押韵”的处理。
(学生吟读,老师示范)
生:“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师:莫笑腊月里农家的那一杯浑酒,丰年有足够的鸡和猪把客挽留。
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一重重山啊一道道水,好像是无路可走;谁知花明柳暗又一个村庄在前头。
生:“策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师:策声鼓声紧紧追随,春日的集会就在前头,那简朴的衣服头饰说明古风尚存。
生:“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师:今后若有月下漫步的闲情,说不定什么时候拄着拐杖来敲你的门。
师:下面你们来译《过故人庄》。我来读诗,你们译。先来试一下,看看它应该押什么韵。
(学生依据课文注释译诗)
师:建议你们翻译的时候,将“家”、“斜”、“麻”、“花”用来押韵,但不一定用这几个字,“家”、“花”可以用,中间“斜”和“麻”怎样翻译押韵,第四句和第六句怎么翻译,想一想,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以诗译诗了。
(学生讨论。老师吟诗,学生再译)
师:“故人具鸡泰,邀我至回家。”
生: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来到他家。
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生:远处有青色的山崖。
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生:边喝酒边谈论庄稼。
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生:到重阳时还来欣赏菊花。
师:这一句我是这样翻译的:“到了重阳节那一天,再来喝酒和赏菊吧。”这样朋友相邀的味道就出来了。
师:刚才同学们翻译的还差一点诗味,现在老师来润色一下,大家读,我来译。
(学生吟诗,老师翻译)
生:“故人具鸡黍。”
师: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生:“邀我至田家。”
师:邀请我来到秀美的田家。
生:“绿树村边合。”
师:村外绿树环绕。
生:“青山郭外斜。”
师:村外远处有青青的山崖。
生:“开轩面场圃。”
师:打开窗户面对场圃和莱园。
生:“把酒话桑麻。”
师:边谈论着庄稼。
生:“待到重阳日。”
师: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
生:“还来就菊花。”
师:再来赏菊和喝酒吧。这样译诗就上了层次。
师:以诗译诗可以培养同学们的情味。好,下面一个学习环节是背读。 (板书:背读)背呢,也不能让你们轻易过关,先提一个问题。老师把这两首律诗放在一起教学,肯定有原因。原因是什么呢?这两首律诗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同学们想一想,商量一下。
(学生商量、讨论,准备回答)
生甲:这两首诗都是律诗。
生乙:这两首诗都是写作客。
生丙:这两首诗都是写农家生活。
生丁:这两首诗都是写景的。
师:这句话必须限制性地回答两首诗中的某一句都是写景的。
生戊:这两首诗的押韵都在最后一个字上。
师:这两首诗都是按格律押韵的。
生己: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淳朴农家生活的喜爱。
生庚:这两首诗都写了对农家生活的留恋。
师:还用肉,还用鸡。老师再提示一下,这两首诗首联都是写什么?领联都是写什么?
(学生讨论,分别回答,教师总结)
师:首联都是写作客原因,颔联都写旅途见闻,颈联都是写到农家作客,尾联都写作客的留恋。先表达心愿,写作客原因,再写所见所闻,然后就相邀。你们看,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背诵这两首诗不是很容易了吗?
(学生齐声背读)
师:下面的活动就更有意思了,也更难了——我们要进行说读。(板书:说读)说读是对诗人说话,就是把诗意扩展开来,在原诗句的基础上增加很多自己描写的内容,然后对诗人说。你看“青山郭外斜”只五个字,我们可以把它说成一个长句子。“开轩面场圃”——他们在打开窗户说话的时候,打谷场上堆着金色的谷子,大公鸡在喔喔地叫,鸭子也在嘎嘎地叫,还有花香从窗户飘进来……这就要有丰富的想像。
师:我现在做一个示范,我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进行这样的“说读”——诗人啊,一个明朗的春日,你在青山绿水中漫步,清澈的山泉在曲折的山谷间汩汩穿行,山路蜿蜒,一路春光,啊,又一个美丽的村庄在前头。
师:同学们准备分小组说读《过故人庄》,每一个小组就只说读一联。
(学生分组讨论,每小组分别选派一名代表说读)
师:“故人具鸡柔,邀我至田家。
甲组一名学生:诗人啊,老朋友准备了饭菜,还冒着热气,邀请你到山水如画的田园乡间作客。
师:“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乙组一名学生:诗人啊,一棵棵茂盛的绿树把村子围了一个圈, 小鸟展开翅膀在蓝天中飞翔,亮着自己清脆的喉咙,欢快地歌唱着,一只大公鸡在悠闲地漫步,村外有青青的山峰斜立着。
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丙组一名学生:诗人啊,你轻轻地打开窗户,一缕和暖的阳光照.在窗子上,空旷的打谷场上,不时走过大公鸡,菜园里蝴蝶在飞翔,花儿把菜园子装扮得那么美丽,你手里拿着酒杯,在和朋友畅谈今年的好收成。
师:“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丁组一名学生:诗人啊,这山村的景色太美了,欢迎你下次再来饮酒赏菊花。
师:老师再来接着说说尾联吧。 ——诗人哪,喝着谈着,谈到以后的生活,可能是诗人说了一句,到九九重阳那一天,我再来喝菊花酒吧。这话说得好直率,犹如儿童般天真。也可能是主人说了一句,到重阳节这一天,再邀你来喝酒赏菊吧。这话说得好真诚,细心而热情的主人一定想到了:到那时篱菊已开,又别有一番悦目的情趣了。
师:对诗人说话特别有趣,可以让我们神思飞越。
师: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板书: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板书)
师:课外作业:说读《游山西村》,对诗人说话。
附板书:
律诗二首
朗读
译读
背读
说读
(转录自《语文教学通讯》2002A刊第11)
:浅谈余映潮老师教学《律诗二首》
    这节课的教学积累丰富,活动充分,新意叠出,余韵悠远,表现出余老师教学设计的深厚功底,可谓“别出心裁教古诗”。
  特点之一:大胆指导学生“吟读”。
  “吟读”是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朗读教学的高层次技法。余老师在教学的第一个板块中就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如范读《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后,还特别提醒学生“既是相邀就要读慢一点”,要读得“意味深长”一点,并通过延长尾联一些字词时值的吟诵,引导学生读出故人待客的热情,作者作客的愉快与留恋,主客之间的亲切融合,品味孟浩然诗的意舒词缓、恬淡情深的风格与意境。余老师示范吟读《游山西村》的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时,又启发学生要读出意境来,即用轻读重现山村月下的静谧情趣,用延长时值的拖音品味诗中那种闲适、恬静的意境。
  特点之二:精心点拨学生“译读”。
  要想真正品味出诗的意境,还必须从文本出发,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余老师在引导学生“译读”的教学板块中,紧扣本文,抓住一系列意象,突破常规,富有新意地设置了“以诗译诗”这个具有文学创造意味的教学环节,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尽管新鲜有趣,但要以诗译诗来准确把握、生动表达,显然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突破这个难点?余老师给了学生一个重要的启示:先研究译诗押什么韵,研究原诗的韵脚能否借用或活用,再进行以诗译诗。为此,余老师还先以《游山西村》为例示范以诗译诗,然后再和学生一起研究选择《过故人庄》译诗的韵律,启发学生讨论以现代诗句译《过故人庄》。在学生研读、试译原诗句的基础上,余老师再对学生的“译诗”及时加以综合整理,以更加规范的现代诗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不难看出,余老师在“译读”教学板块中抓住了两个重要环节,一是给予适当的启发或引导,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境;二是教师适时引用类似的例子给予示范。
  特点之三:十分巧妙地引导“背读”。
  在对比理解之前,余老师很明确地提示学生这两首诗有很多相同和相似的地方,让学生们想一想,商量商量。学生们通过商量讨论,找出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学生的回答头绪是纷乱的,特别是脱离了诗的原文来寻找共同点,有架空分析之嫌。在这个时候,余老师有一个十分精彩的提示:这两首诗首联都是写什么?颔联都是写什么?经过学生对比理解回答,余老师总结为:首联都写作客原因,颔联都写旅途所见,颈联都写农家作客,尾联都写深情留恋。在如此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背读”,让学生大有豁然开朗、水到渠成之感。
  特点之四:极为创新地设计“说读”。
  “译读”、“背读”两个环节都是侧重于对原诗句的感悟、理解,它们寻求的是读者对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还原与领悟,严格意义上讲该环节还是在“解读文章”的感知阶段,读者自己对诗的意境的再创造成分相对较少。余老师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诗的意义、情感的基础上,又推出一个更富有挑战性的教学环节:对诗人说话——“说读”,即扩展诗意。这个环节是全课教学意境的升华,给学生揣摩诗意、探求诗境留下了很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
  由于这个环节对学生的理解、鉴赏、品味诗词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形象的构思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初一学生参与“说读”的难度较大。为此余老师在两个细节上作了十分精当的处理:一是以“山重水复疑无路”为例示范“说读”,创造了十分优美的诗的意境来诱导学生品味诗,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引导作用;二是给学生分任务,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鉴赏,相互启发,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每小组讨论“说读”一联)。这样,学生既可以从老师的示范中获得示例与启发,又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商讨互相激发,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挖掘自己的文学审美潜能。
纵观余映潮老师《律诗二首》这节示范课,它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有两点:一是指导学法,将“读”字作为古代诗词教学的一根红线,贯穿始终,串联了诗词感受、理解、领悟与扩展等多个环节;二是观念创新,始终把训练培养学生的吟诵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品味鉴赏能力放在首位,激发兴趣,示范引导,创设自主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合作,拓展创新,情绪飞扬。
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磨课经历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林  莘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01011月,《福建教育》杂志社举办全国第三届小学语文“智慧·互动·成长”杯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有机会能与导师王崧舟老师同台上课。上什么呢?那段时间,恰逢一附小140周年校庆紧张筹备之际,一件件事、一桩桩任务都是困难重重、曲折不顺。每当自己迷茫困惑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个声音鞭策自己、勉励自己,让我在困境中坚持,在失落中充满期待,也让我对这句千古名言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慨。对了,就上陆游的《游山西村》吧!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千百年来,中国古诗词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凝练的语言,悠远的意境,或咏物言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耐人寻味的文字背后隐藏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传承着中华儿女的血脉精髓。但,将它们教予小学阶段的儿童,我们又面临以下困惑:
    古诗词理解之难,难就难在:古今汉语差异,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感;诗文意思省略、语言跳跃造成的曲折感;大量用典,牵扯时代背景造成的隔阂感。
古诗词教学更难,节选入小学课本的《游山西村》虽然只有短短的428个字,但是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在农家人盛情接待诗人过程中,包含着热闹的场面,迷人的风光习俗,淳朴的民风民情,还有诗人游历的感受心情。整首诗字字皆妙,处处精彩,但这么多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课堂的有限时间造成了矛盾,我们在解读文本之后面临着“教什么”和“怎么教”的一系列问题,如:如何截取——取关键,舍其他的问题;如何组织——找灵魂,抓命脉的问题;如何品“味”——品出“诗味”、“情味”、“语文味”和“文化味”的问题;如何渗“法”——领悟古诗词语言的表达方法、学习古诗词的阅读方法的问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备课的过程中,设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变幻莫测的。在上公开课之前,我坚持试教,因为这有助于了解学情,即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理解程度,有助于以学定教。在几次反复试教中,再次真切地体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绝处逢生的境界。
    (一)找准“支架”——“好风凭借力,送尔上青天。”
“力”“支架”即文本中的凭借点、停靠点、支撑点、立足点。有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广阔的沙漠,沙漠中的人们苦不堪言,可是经过多次的努力,始终走不出这莽荒之地,于是他们只好决定放弃了。一位路经此地的旅行者觉得很疑惑,此地生活如此艰难,为什么不离开呢。当地的人们无奈地说:“我们怎么会不想离开呢,是走不出去啊!“三天之后,旅行者把他们带出了沙漠,沙漠中的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原来旅行者找了一个参照物,那就是北斗七星。所以一个凭借点、着力点很重要,相对于教学而言,同样如此。
    “莫笑农家腊酒浑,柳暗花明又一村”,诗中的意象清晰可见,当读到这句诗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象到那是一个开心、快乐的情景,热闹、生动的画面。于是我用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想象:在那静静的小山村里有一户小小的农家,主人与客人们围坐一团。仿佛能看见端上桌的是什么?能听见什么?能想象怎样的画面?
    第一次试教,孩子们要么说得不到位,不具体,不生动;要么如脱缰的野马,天马行空,不着边际;要么重复、颠倒、遗漏,破坏了诗的意境。
    第二次试教,我尝试着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想象:陆游刚进村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离开时大家又是怎么挽留的,……结果不但诗歌的意境支离破碎了,而且学生的想象依然游离于诗句。
    反思这两次试教,问题都出在想象无根无据,脱离文本,脱离语言。我想:语文教学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立足于文本,立足于语言文字。看似很简单的道理,但如何落实到课堂行为,这个过程真的很费周折,煞费苦心。最后采取的办法是,先由“留”这个动作,想象人们的活动。由此及彼,抓住 “莫笑、腊酒浑”,“丰年、足鸡豚”,“留客” 这些关键字词想象人们的对话及当时热闹的场景。(教学片断如下)
    师:“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大家注意到 “留”这个动词了吗?从刚进村,直到最后挽留,这是个好长的过程,大家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这过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会有哪些活动?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想象并纷纷走上讲台板书其中的动词:迎、端、举、碰、喝、聊、谈、说、笑、夹、唱、跳、留、送……
    师:就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到整个接待的过程,如果把这些活动全部记录,岂不更能表现当时热闹的情景?
生:不行,诗歌是最精炼的,这个“留”字可以代表、包涵这么多的动词。诗歌是要挑选最有代表、最典型的事物来写。
师:对呀,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跳跃的,正因为如此读诗就要善于想象,还原当时的生活情景。【板书:想象】
    师:一个“留”字让我们想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那再看两个词,【课件出示:莫笑 腊酒浑】哎,你会想像到他们的欢声笑语吗?
    (师生互动对话)
    你瞧,那满脸大胡子的男人,抱着大酒坛,大大咧咧地喊——
    我举起酒杯,忍不住嘀咕:“兄弟,恕我直言,此酒怎么浑浊不清啊?——
    再看这两个词【课件出示:丰年 足鸡豚】瞧,望着窗外的粮仓、鸡鸭牛羊猪,他们又高兴地说什么?——
    在山西村的日子真是难忘,各位兄弟,承蒙热情款待,感激不尽,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下告辞啦!——
    【课件出示:留客】想想农家人此时会怎么再三挽留,真诚挽留的——
    师小结:古诗语言精炼,这么精彩的画面,这么生动的场景,就浓缩在这样两句诗里!它用最少的字数,表达了最丰富的内涵。所以我们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还原画面,才能体会古诗的魅力!
    真没想到这小小的改变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画面还原了,情境再现了,学生入情入境了,课堂一下子“活”了,此时,一个个静止的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精彩的对话、生动的情景、连续的故事。在这个部分,我紧紧依托文本,抓住关键字词,立足语言文字,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的想象才是有依据的,有目标的,有方向的。
    (二)“拨云见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内涵丰富的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在《游山西村》中有一句千古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课堂上,这句诗的真面目被“相覆盖”“相交通”的枝叶所遮蔽,学生无法一下子捕捉到名句的精髓。细细品味,这两句诗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美中有难——一道道的山重重叠叠,一条条的水纵横交错,但在美景中实际却隐藏着路程的“难”和“险”。
    美中有情——美景中包涵着诗人的复杂心情:从失落到希望,从压抑到豁然开朗,巧妙地暗藏在景中。在古诗词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生动的文字隐藏多样的心情,动人的景色表现着丰富的情感。
    美中有理——美景中渗透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虽然面对着“山重水复”,即使独自一人“疑无路”,可是在“柳暗花明”的尽头,“又一村”的希望依旧在前头。“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诗人超然向上的精神写照。
    美得自然——《唐宋诗醇》评这二句说:“犹如弹丸脱手,不读善写难状之景”这一联描写极其自然,用语十分浅显,对仗如此工整,仿佛信手拈来,然而出人意表,展现出纯朴淡雅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自然之美。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流芳百世。
    这些文本的秘妙是学生不曾会想到的,那就读不到作者的心里去,也就难以体会千古名句中的丰富内涵。其实,教学应该是教师引领学生在未知之处,似懂非懂之处读出深层的意蕴来。这一处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几经波折。
    方案一:拿这两句诗与王安石的“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和强彦文“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进行对比,加深理解。但效果并不理想,本节课的目的就是理解陆游的千古名句,现在还要加上王安石、强彦文的“陌生难懂”的诗句,造成“初读读不懂,再读难上难”的困境。其实它们之间区别细微隐秘,我以自己对文本的反复推敲,再三琢磨后的感受来预测推断学生的理解,造成过高估计,试教过程证明学生无法感知,无法悟出原文的精妙。
    方案二:方案一行不通,索性另辟蹊径,完全放手让孩子们交流“为什么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本希望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文本的秘妙,试教的结果是学生根本无法体会这么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借班上课,学生原有水平参差不齐),这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由此想到当前一些教师片面理解“生本”,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理解,才是自主探究的课改精神的体现,才是“生本”的体现,自己在备课时也走入这样的误区。
实践证明了如果忽视学生原有的基础,实际的能力,盲目拔高要求或降低难度,这不是“生本”,而是变相的“师本”,而只有实事求是,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本,以学生的感受能力为本,以学生的情感素养为本,才能让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推波助澜。
    经过不断修正,最终采取如下六个层面的教学策略:
    1、  小组讨论,比较品评。我先启发学生思考:这美丽的江南,山清水秀,诗人怎么不说“山清水秀疑无路”而却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按理说,柳是绿的,花是红的,可作者偏不说“柳绿花红又一村”,而却说“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么会“暗”,“花”怎么“明”呢?你们能揭开这其中的秘密吗?学生通过对比,比出了景色的优美,路途的曲折,品出了诗歌表达的准确,内涵的丰富。
    2、设身处地,展开联想。接着根据诗意我设计了这样的片段小练习:
    【①一座座山重重叠叠,一条条水纵横交错,走着走着,我_____,我的心里____。
    ②柳荫深深,前路迷茫,穿过柳荫深处,啊,鲜花明丽红艳,眼前忽然一亮,又是一个村庄,我想那村庄________,我的心中________。】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用笔写出作者当时心情的变化,写出读者对作者的理解,写出读者对诗歌的感悟。
    3、心情变化,诵读涵咏。通过引读、诵读、对比读,学生领会诗人的心情从“抑”到“扬”,从“暗”到“明”,从“失望”到“希望”,从“迷茫”到“豁然开朗”, 感受诗人心情的突转和强烈的对比。
    4、联系背景,深入感悟。 再次适时引进诗人当时境遇的背景资料,学生恍然大悟了:
    诗人被罢官免职,一度迷茫、困惑,就好似“山重水复疑无路”。但令人钦佩的是诗人并没有放弃,没有绝望,就好似“柳暗花明又一村”。读着读着,一位不屈不挠、坚强乐观的诗人形象呼之即出,跃然纸上。
    5、互文类比,感受情怀。将陆游的这句诗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进行互文解读。在这样的互文解读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映照,表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共同情怀和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6、联系生活,内化哲理。最后,学生联系生活,完成填空“当我们______的时候,我们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想象自己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的时候,也一定会坚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并一次次铿锵有力地诵读着这千古名言,这深刻的哲理已悄然印在心中,内化在思想里。
    总而言之,这次修改,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深入浅出,层层铺垫,层层推进,层层提升,使理的生成,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不断地引领、点拨、升化的过程中,学生收获语言,也收获了思想,情与理的碰撞,相得益彰。同时,在这样层次递进的引导中,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理解到想象,由感受到表达,达到了能力提高和发展的目的。
    (三)读诗悟法——“咬定青山不放松”
    古语有云,“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老子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让后人参悟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迁移到我们的教学中,更是与“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不谋而合。世间万物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古诗教学同样要注意方法的引领。
    在认真研读文本之后,我已经明确本课教学应渗透学生理解诗歌的三个重要方法:①运用资料。②展开想象。③体会道理。在具体生成的面前,我不断完善教法的渗透,指导的方向也越来越明晰,我现在举其中“运用资料”一项进行具体的说明。
    运用资料——特定的社会环境是作品产生的温床,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当我在第一次试教时,对所使用的资料如蜻蜓点水般一晃而过,教学走过场地“滑”过,没有做足、做深、做充分,这个小环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犹如过眼烟云,无深刻印象。
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作了调整改进,让资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反复利用,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①在学习伊始阶段,让学生搜索自己觉得重要的资料。
    ②学习捕捉、整合资料中的重要信息。
    ③学习“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时,再次回顾资料,感受作者之前罢官闲居的无助失落,和受到村民热情款待后的温暖感动,此时若没有背景资料的补充与强调,学生是很难感悟到诗歌这一层面的情感的。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资料的引入后,学生更能很好地体会诗人的开阔坚定、乐观豁达。
    一首古诗,作者在创作时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隐含了作者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正是资料一以贯之、自始至终的使用,让此情此景此心相连,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也让学法渗透更加明晰、突显。
    结束语
    一节课想要“精彩极了”,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是“糟糕透了”,需要不断地在鸡蛋里挑骨头,修枝剪叶,去弊存真,锦上添花。这也是不断甄别、细化、美化、整合、凝聚、超越的过程。就如同煲美汤、酿醇酒一般。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我想,课也应如是,“好课更须千回磨”。
九、名师课堂教学视频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8:41 | 只看该作者
四上6《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视频
一、《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全国第四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甘肃兰州市兰飞小学  张莉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25 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师:“虎”是我们的生字,我们来一起写一下。
  师范写,生书空。
  师:看了这样的题目也许你会问,爬山虎是一种动物吗?不然,怎么会有脚呢?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在我们的民主路校园里就生长着这样美丽的爬山虎,你注意过吗?叶圣陶老爷爷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划了生字词,咱们来请同学读一读。谁来读?你愿意读哪一段?
  生:我想读第一段,
  生:我想读第二段,
  生:我想读第四段,
  生:我想读第五段,
  生:我想读第三段,
  师:好,其他同学听听这几位同学读得是否正确。准备好了吗?
  生读。
  师:好的,同学们来评一评,他们读得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你来说说。
  生:他们有的读得不准确。
  师:哪个字不准确,能不能说一说。
  生:爪子的“爪”。
  师:还有吗?
  生:最后一段少读了两个字,应该是一根茎。
  师:这个字是不是读茎呢,请跟我读。
  生跟读茎。
  师:从读中看出大家预习读书的本领特别高,那同学们能不能找一找哪几段描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生:我认为是后四段。
  生:我认为是三四段。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三四五段。
  师:有三种看法,同学们认为哪种准确呢?
  生:三四五段。
  师:看样子同学们挺会抓重点的。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三四五段,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三四五段,边读边想,请默读。
  生默读。
  师: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很好。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爬山虎的脚能抓住墙?
  师:你读得很仔细,谁来接着提问。
  生:“萎”可不可以换成“枯萎”?
  师:你真会思考,一会儿我们一定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谁还有其他问题?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师:谁还有问题?
  生:为什么他的脚一拉直就粘在墙上?
  生:为什么脚萎了之后就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生:是用牢牢的贴在墙上好还是紧紧的贴在墙上好。
  师: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动脑筋了,非常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大致归纳一下有这么几个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2)它是怎样爬的,是怎么变化的?我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出示投影
  教学目标
  (1)说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在墙上爬的。
  (2)背诵或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3
  师:根据老师的提示,熟读思考,画做背写。
  生读。
  师: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读就能解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自由读。
  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读划都有收获。我们的小组就是根据大家的喜好分的,有画的小组,做的小组,背的小组,写的小组。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二个目标,利用画、背、做、写谈谈爬山虎的变化,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好,汇报得妙,小组间也可以展开比赛。(每个小组都有一张星级评定表)哪个小组做得好可以得到星星。好了,现在我们就开始画、做、背、写。
  师:准备各小组推荐代表上来汇报,各小组迅速汇报,评出星星,呆会儿请上来。
  小组评定。
  师:还没有完成的先停下来,这些东西老师送给你们,回去再斟酌。谁来展示一下,谁的画画得好。请你来。
  展示学生作品
  师: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我先画两根须,再画……
  师: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生:因为这样画美丽。
  师:你是你们小组最好的吗?
  生:不是。
  师:没关系,我们再请其他同学来展示。
  展示作品
  师:你来说说。
  生:爬山虎的脚原先是几根细丝,过了不久他们就会变成小圆片。
  师:那么脚长在哪里呢?怎么长成的呢?
  生:长在叶柄上。
  师:他能说出叶柄这个词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生读。
  师: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读书,就能解决,现在请我们同学评评这个小组如何?
  生:课文说脚是细丝,还说头上会变成小圆圈,他们画得没看见在哪里?
  师:小圆片是吗?
  生:他们画的有一个缺点,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还没有碰到墙就萎了,不对。
  师:你看得真仔细。谁再来说说?
  生:我今天中午特意去观察校园里的爬山虎,我发现刚刚长出来的脚也是有绿色的头。
  师: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够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我们读背组的同学,通过读背来为我们展示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子的地方。(停顿了一下)我想让他来帮助我。
  师:行!
  生:以前我只知道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现在知道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就像蜗牛的触角,细细的丝,就是爬山爬山虎的脚。
  师: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这小组理解的不错。那么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哪个组愿意来告诉大家一下吗?来,请你跟我上来说说脚是怎样爬的?同学们注意听。
  生:是这样爬的,爬山虎的脚用细丝包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是弯的,扒在墙上。
  师:谁来评评?
  生:他写得还可以,可是在读时忘了加表情。
  师:你觉得他读得表情不够,那么你能不能为大家有表情的读一读。
  生:能。
  生读。
  师:他们特别注意到爬的一系列动词,其他小组也注意到了,你们能在汇报中用上这一系列动词吗?
  生:能。
  师: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向上爬。我也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它爬和壁虎爬有什么不同?
  生:动物的脚爬是不留住的,爬山虎的脚是爬到哪里就长到哪里。
  师:说得真好。知道小壁虎的脚是不留在墙上的,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这里用词多准确啊!我们在习作时也要注意用词准确。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想一想。
  生读。
  师:作者为什么会把爬山虎的脚比喻成传说中蛟龙的爪子?
  生:因为脚很多,样子相似。
  师:你是说样子一样。除了样子还有什么相似?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蛟龙的爪子很硬,样子很相似,又能抓住墙。
  师:你能联系下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非常感谢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文章。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爬山虎爬墙的动画,请大家特别注意它爬的动作,细微的变化。
  多媒体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师:现在让我们想像刚才爬山虎的爬的样子的画面,试着背诵这段。
  生背诵。
  师:下面请各个小组利用评价表评出今天表现最好的同学,一会儿请各小组公布一下。
  学生评。
  师:我们请已经评出来的小组为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生:我们小组评出来的是XX ,他表现得非常好。
  师:得了几颗星?
  生:五颗星。
  师:你们小组呢?
  生:XXX ,他表现得最好,得了三颗星。
  师:你们呢?
  生:我们小组都非常好,大多数都得了五颗星。
  生:我们小组平均得四颗星。
  ……
师:真不错,各组都得到四颗星、五颗星。刚才我们随着叶爷爷了解了爬山虎的脚,其实叶子写得也很美,下节课我们就学习它的叶子。今天就上到这里,另外请同学们在课下观察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运用你学到的方法把他写下来。
二、《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湖南省常德市育英小学 樊永红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师:虎字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我知道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那么课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我在网上收集了有关爬山虎等攀爬植物的资料。
  生:我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
  生:我进行了实地的观察。还采集了实物。
  师:同学们真不错,课前进行了预习,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这节课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先请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有关爬山虎的叶、脚等资料片)
  师:这就是爬山虎。课文重点写了爬山虎的“叶”“脚”。大家希望先学哪一段?
  生争先恐后:先学写“脚”的片段。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的题目就是“爬山虎的脚”,脚对于爬山虎来说一定是最重要的,肯定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师:真会读书,从课题中就找到了文章的重点。
  生:“植物也有脚”我觉的特别新奇,我想尽快知道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师:对,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大家的意见。那我们就先来看看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生:第三、四、五段。
  师:同意吗?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生自学
  师: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很好。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师:那是脚的什么?
  生:位置(板书)
  师: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谁还有补充?
  生: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生:还不准确。是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叶柄的反面)
  继续汇报
  生:我知道脚的形状。象蜗牛的触角。
  师:那触角什么样儿?你知道吗?
  生:长在头上,软软的,细细的,
  师:老师给咱们捉了一只小蜗牛,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触角和爬山虎的脚是不是相似。(放课件,做比较)
  生:真的很相似!
  师:什么相似?
  师:形状相似。(板书)
  生:我还知道了他的触角的颜色,是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小结)作者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生:老师,我读了后面的文章,我觉得爬山虎的脚是小圆片。
  师:哦?有不同的看法。那爬山虎的脚到底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细丝!
  生:(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生:(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师:通过刚才的争论,大家应该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我们来做一做做一做这个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的地方,——伸出枝状的——————。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师:知道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那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利用脚向上爬的?大家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学生读文,思考)
  生:老师,我们认为爬山虎是这样向上爬的。它的脚碰到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小圆片巴住了墙。
  生: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时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都说的很好。那谁能在课文中找一找,你认为爬山虎爬墙的关键词吗?划出来好吗?
  生:老师,我认为这几个词很关键:触、巴、拉、贴(板书)
  生:我还补充一点,我认为变和弯也很重要,只有变成小圆片才能巴住墙,只有细丝弯了才能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师:你的补充很重要。我们弄明白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那我们来演一演?
  (生苦思冥想,一片沉默)怎么演?
  师:在我们演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当作茎,一只手当作……
  (生顿开茅塞)生:叶子,另一只手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为什么?
  生:因为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生跃跃欲试。师指名一人边说边演。)
  师:谁能评价一下?
  生:“触、紧贴”这两个动作演对了。可惜“巴”和“贴”没有演好。
  生:演“巴”时,可以把手掌当作小圆片,刚开始用手指碰墙表示“触”,表示“巴”时整个手掌就贴在墙上。
  生:爬山虎能把茎拉一把,是因为脚变弯曲了,产生拉力。因此演“拉”时手要弯曲,带动身体贴着墙。
  生:开始表演时,身体离墙要远一点,到了脚变弯了,身体尽量挨近墙,这样一来,效果就会更明显。
  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对表演学生说)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演的更好的。
  师: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师:我把黑板当作要巴住的墙,你们呢?
  生:老师,我们巴空气。我们巴桌子。(哈哈)
  师:我的脚触着墙了,有什么变化呀?
  生: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师:我巴住墙了,你们呢?
  生:我们也巴住墙了。
  师:下边我应该怎么做呢?
  生: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好,我拉一把,紧贴在墙上。(教师紧贴在黑板上,学生的身子也贴到桌子上。)
  师:我们再来爬一回好吗?这回你们边说边做,我跟着做。
  (生边说边做,教师跟随着做。)
  师:再爬一回,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拿下来”)再爬,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这只脚“)再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老师,桌子不够了,(哈哈——)
  师:我们换个地方再爬。(生笑。)
  生:老师,不能再爬了,因为爬山虎的脚是不能拿下来爬的,这只脚一旦巴住墙就不再拿下来了。
  师:谁说的?
  生:书中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而不是说“一步一步往上爬”。
  生:老师,不能这样爬。这样爬山虎都从墙底往墙顶爬去,那么墙的底部就没有爬山虎了,这与作者前面所看到的“墙上满是爬山虎”不是矛盾吗?
  师: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很好。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按老师这样不停地“爬”的话,那爬山虎就只有一只脚了。而我昨天看到邻居围墙上的爬山虎有很多脚,因此,这样理解“一脚一脚”是错误的。
  师:大家通过读书、讨论自己弄明白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非常了不起。学到这里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生:初看“一脚一脚”这个词很浅显,我一开始不假思索地把它理解为“一步一步”,看来我读书不够认真。
  生:我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是因为它能准确地写出爬山虎“爬”的特点,可见作者是经过认真观察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是啊,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看课件)边看边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既开心又投入地感受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感受了爬山虎的“不到顶峰不停止”的攀登精神,而能这样细致的描写出来还源于作者的长期观察,认真思考。看来,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啊。
  师:爬山虎的脚这样神奇,那叶子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写叶的段落,边读边在脑中浮现出课文描写的景象。
  (生自读)
  师:你们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
  生: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
  师:“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
  生:就像这样。(用手势表示)
  师:看,爬山虎的叶子多美啊!这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它是—生:嫩红的。
  师: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生:嫩绿的。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嫩叶,它——
  生:不大引人注意。
  师:引人注意的——
  生:长大了的叶子。……
  师: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学生轻声自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让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老师发现,刚才有的同学能把这一段背下来了。怎么样,我们一起试一试。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谁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的样子及特点,脚的样子,爬山虎如何利用脚向上爬的过程和它的脚的变化,对爬山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生:我还知道了,写一篇好文章要认真观察。
  生: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思考。
  生:我觉得还应该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如果只观察不去写的话,观察就没有意义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把观察到的事物恰当,准确,有序地描写出来,平时写一篇好的作文,语言积累是基础,观察是纽带,你们能不能写出像叶老这样的好文章呢?
  生:(很有信心)能。
  师:好,老师给你留一个长期作业,自己种一盆植物,天天仔细观察,有心的同学可以记观察日记,期末的时候,也为你的植物写一篇文章好吗?
生:好。
三、《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及点评
一、分步板书课题,唤起阅读期待。
师:请看老师写字(转身在黑板上写“虎”字)。先写一个“虎字头”,再写一个“几”,这个生字大家肯定会读。
生(齐读):虎。
师: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一笔?
生:“横钩”的“钩”别忘了。
师:对,这一钩就是老虎——
生:尖利的牙齿。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学生书空)
师:给“虎”组组词看。
1:猛虎。
2:狐假虎威。
3:狼吞虎咽。
……
师:你们的词汇真丰富。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词,爬山虎(在“虎”前面板书“爬山”),齐读。
(学生齐读)
师:见过爬山虎吗?
生:没有。
师:听说过吗?
生:也没有。
师:那就听老师介绍一下,爬山虎不是动物,而是一种藤类植物,它能牢牢地巴在墙上,往上爬。
(学生一脸惊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爬山虎有关。——爬山虎的脚(板书:的脚)
(学生极为兴奋)
(点评:从板书“虎”字到补上“爬山”,再到设问“见过爬山虎吗”,继而借学生的“知识盲点”介绍爬山虎……学生的“阅读期待”被唤起了:爬山虎竟然不是动物,而是植物,我倒要看看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
师: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看了课题就知道文章会写些什么?
1:写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
2:写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师:课文到底是不是写了这些内容呢?我们来读课文。
(生迫不及待地拿出课文纸)
(点评:以欲扬先抑的问题方式——“到底是不是写了这些内容”,再度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读好一次,伸出一个手指头表示一下,然后别停下,继续读。读好两次,就伸出两个手指头。比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谁的读书效率高。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站在一旁和学生一起读起来)
师:停,我看到了,最快的同学已经读了三遍,大多数同学也已经读完两遍。建议大家要向读得快的同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
(点评:不仅要求学生“多读”,还要求学生“快读”,把握住了阅读教学的“真谛”。)
师:接下来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请第三组同学开火车读。
(课件显示: jīng bǐng  zhú   chù  hén   jūnyún
嫩茎   叶柄  逐渐  触角  痕迹  均匀)
(生开火车读)
师:要注意把后鼻音、翘舌音读准。齐读两次。
(生齐读)
师:本课多音字较多,下面是带有多音字的短句,第一组开火车读读看。
(课件显示:占了一大片地方、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儿空隙、触着墙、蛟龙的爪子)
(生开火车读)
师:再齐读一次。
(生齐读)
(点评:采用开火车读,较好地照顾到了学生的“面”。无疑,也是“学生主体意识”在教师教学行为中的有效体现。)
师:这些多音字中,哪个字的读音最特别?
生:爪(zhǎo)
师:(指着“爪子”)这个词我们以前怎么读?
生:爪(zhuǎ)子。
师:是的,譬如小鸡的爪子。什么时候读“zhǎo”?
生:很凶的时候。
师:对,凶猛的兽类和禽类的脚就是爪(zhǎo)子。哪些动物有爪(zhǎo)子?
1:老虎。
师:老虎的爪子。
2:狮子的爪子。
3:猎豹的爪子。
4:鹰的爪子。
(点评:课文中的多音字多多,但教师能够“多”中选“精”,决不平均用力。这无疑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师:这些动物十分凶猛,爪子十分有力。有一种植物,它的脚也十分有力,能牢牢地巴在墙上,所以取名叫爬山虎。现在我想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没被请到的就当小评委,听听他们生字词是不是能够读正确。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师: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生:35自然段。
师:那么12自然段是写什么?
生:写爬山虎的叶子和爬山虎多。
三、学习第一段,体会“茂盛”。
师:自己读读第一段,看看你能从哪些词当中体会出爬山虎多?
1:满是。
2:占了一大片。
师: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爬山虎多,长得茂盛?
(指名一学生读)
师:你们感受到爬山虎多,长得茂盛了吗?
2:感受到了。“一大片”拖了长音,表示面积大。
师:你真会欣赏!相信你也能读好,来试试。
(生2读)
师: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
(点评:始终以“读”展开教学活动,爬山虎的“茂盛”便在学生个别读与齐读中得到了本质的“还原”。)
四、学习第二段,感受“叶美”。
师:既然课文是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又要花那么多笔墨去写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别之处吗?默读,划出表示叶子特点的词句。
(学生边读边划,教师巡视)
(点评: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时候,教师作“巡视”,不失为很好的“教师行为”。它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为“以学定教”铺平道路。)
1、品“嫩”
师:谁来读?
1:爬山虎叶子长得很快,“不几天”就长大了。
2:爬山虎叶子长得嫩。
3:爬山虎嫩叶颜色很美。
师:读读句子,圈出带“嫩”的词语。
(生圈出“嫩红、嫩绿、嫩芽”三个词)
师:齐读这三个词。
(生齐读)
师:连用三个“嫩”,你感受到了什么?
1:我感受到爬山虎的叶子太嫩了,太美了。
2:我感受到爬山虎的叶子嫩得可爱,让人顿生爱怜之情。
师:(对生2)你很会读书!你来读一读。
2:“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师:你的声音嫩嫩的,真好听!女同学一起读。
(女生齐读)
2、品“齐、密、匀”
师:叶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叶子长得均匀。
师:均匀得没有——
生:重叠起来的。
师:也不留——
生:一点儿空隙。
师:“隙”是裂缝的意思,你见过吗?
生:见过,墙上,很细很细,就像一条细线。
师:从“不留一点空隙”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叶子密
师:叶子密得——
生:不留一点儿空隙
师:还从哪儿看出叶子密?
生:“铺”。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铺就是……
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吗?
生:(点点头)
师:我们平时说铺——
1:地毯。
师:铺——
2:床单
师:这儿用“铺”,就是说叶子好像给墙铺上了——
生(齐):地毯
师:铺上了——
生(齐):床单。
3:铺上了绿锦缎。
生:我还体会出叶子长得整齐,一顺儿朝下
师:看课文插图,这就是一顺儿朝下的叶子,叶尖全部指向——
生:地面。
师:没有一片朝其它方向,这就叫——
生:一顺儿。
师:现在同学们全部面向老师坐着,这也叫“一顺儿”。就这么一句话,你们就读出了这么多的内容,真会读书,来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3、品“绿”
生:叶子还很绿。
师:你知道哪些绿?
1:嫩绿。
2:深绿。
3:浅绿。
4:墨绿。
5:翠绿
师:同学们词汇真丰富。课文中说“绿得那么新鲜”,怎么理解?
1:就是很绿很绿,绿得要滴下油来。
师:苍翠欲滴。
2:看了让人非常舒服。
师:令人心旷神怡的绿。
3:让人眼前一亮的绿。
4:叶子很干净。
师:毫无杂质的绿。
5:好像很有生命力的绿。
师:生机勃勃的绿,苍翠欲滴的绿,让人看了非常舒服。男同学齐读。
男生(齐读):“那些叶子绿得那么鹇,看着非常舒服。”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也觉得非常舒服。
4、品“美”
师:“看着看着,忽然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好看得很”就是——
生:很好看。
师:为什么要写成“好看得很”?
1:好看得很,就是比好看还好看。
2:强调了好看,好看的程度很深。
师:看来你们聪明得很。让我们去看看好看的风吹叶动。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
师:你看到了什么?
1:我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在向我们摆手,好像在打招呼。
2:我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好像在随风舞蹈。
3:我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好像跳芭蕾舞的姑娘,那裙子一上一下舞动。
4:我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好像波浪涌向远方。
师:老师看到这画面,不禁想起李清照的一句词——“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多美的意境。谁能把它读出来?
1:“一阵风拂过,一寺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学生把“好看得很”读得很重)
师: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1:叶子太好看了。
2:一阵风拂过,一寺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学生将“好看得很”读得很轻。)
师:看来你是陶醉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一部分学生将“拂”读成了“吹”。)
师:能将“拂”读成“吹”吗?
1:不能,“吹”比“拂”用力。
2:“拂”是轻轻地擦过。
3:就像妈妈抚摸孩子。
4:爬山虎的叶了很美,风也喜欢它,所以轻轻地拂一下。
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风亦有之”呀!来,把喜爱之情读出来。
(生齐读)
师:让我们再一次去欣赏那墙爬山虎。
(生齐读第二段)
师:现在你知道叶老为什么要写叶子了吗?
生(齐):因为叶子太美了!
(点评:这“四品”,不仅仅是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解读,也不仅仅是对课文中所描写的“叶美”的赏析。它是对植物特征——爬山虎叶子的精确把握,是对阅读教学课堂特征——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合理诠释,是对作为文化和生命意义的语文教育特征——师生活动的和谐与愉悦的生动概括。)
五、拓展阅读,再度唤起阅读期待。
师:同样是写爬山虎,同样是写叶老家的那墙爬山虎,同样是写爬山虎的绿叶,另一位作家却是这样写的:(出示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两个语段)
(教师先自己读,然后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读过之后,感受到了什么没有?
1:爬山虎的叶子很绿,绿匆匆,绿得沉郁。
2:爬山虎太绿了,绿得让阳光都变成了绿色。
3:爬山虎很有活力。
师:这绿绿的爬山虎,这充满活力的爬山虎,太美了!我们再来读一读,男生读第一个语段,女生读第二个语段。
(生读)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读的这两段话就选自我们这本书的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生满脸的兴奋)
师:同学们,同样的爬山虎,同样的绿叶,在不同人的笔下却呈现出不同的韵味,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同,但又是都在用心观察。下节课,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去观察绿叶背后的爬山虎的脚。下课!
(点评:用同册教材中的同类课文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并通过教师的暗示性语言,再度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真可谓不是“智慧”,胜似智慧!)
(总评:这可以说是一堂“即时生成”的课,因为执教者是为自己参加的一项考核评比活动而上的。而且是头天下午以抽签的方式确定上课内容,第二天就上的一堂课。但是,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因素,使得这堂课异彩纷呈,亮点多多。最突出的是四个字:朴实,纯真。说它“朴实”,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出:一是课的“风貌”。整体看,一点花俏都没有,平平实实,自自然然。就连时髦的课件,也只是在课当中稍作“点缀”。这自然令我们想起一句话来:“简简单单教语文。”二是课的“效果”。应该说课的效果是明显的,无论是字词的掌握、内容的理解,还是朗读的处理、活动的生成,甚至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都是没有多少可以挑剔的。这又不免让我们想起另一句话来:“实实在在教语文。”说它“纯真”,也可以从两个方面窥视:一是师生的“配合”。在课上,师生的配合非常默契,对话自然,互动顺畅,课的起承转合如行云流水。当然,这跟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强不无关系。二是师生的“表现”。教师真诚、真切,学生放松、轻松;教师有情、有心,学生用功、用心。在课的行进过程中,师生丝毫不紧张,不拘谨,但也不忙乱,看上去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进行着娱乐活动。另外,在课的一些环节、细节的处理上,也分明可以看出教师教学功底的扎实和教学技艺的精湛,如:导入时揭题的新颖别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和方法的暗示,以及朗读本位、阅读期待等教学新理念的体现,都无不令人感到执教者的“非同一般”。)
四、《爬山虎的脚》名师教学视频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39:26 | 只看该作者
四上7《蟋蟀的住宅》课堂教学实录及视频

一、《蟋蟀的住宅》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是怎样建筑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3、结合广告语言和课文语言,以写住宅广告、发布广告的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乐趣。
4、学习理解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 布置学生收集两则有关住宅的广告词。
2、上课前10分钟将印有《蟋蟀的住宅》的课文发给学生预习,要求:①对照生字表把课文读通读顺。②想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③想想蟋蟀是怎样盖房子的?
教学过程:
师:今天要学的课文,大家都知道了。谁来读一下题目?
生:(读题)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蟋”、“蟀”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生:“蟋蟀”念“xī shuài”,是两个字的右半边的读音。
生:这两字都是“虫”字旁,由字形可看出蟋蟀是一种昆虫。
师:像这样既表示读音又能意会出意思的字叫形声字。再看“住宅”,只有人才有住宅,想想看,这里的“住宅”是指什么?
生:“住宅”实际上是指蟋蟀的洞穴。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生:拟人。
师:对。这里以及课文中都用拟人的方法写的,这样写很形象,很有趣,也很幽默。今天,我们就从了解蟋蟀的住宅来进一步认识蟋蟀。请大家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
生:(齐读课题)
(点评:紧扣题眼,巧妙引导审题,既让学生感知了形声字这一造字方法,又从宏观上把握了文章的写作手法,诱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师:还记得预习前的三个要求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在课题后标注三个记号,以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
生:记得。第一是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第三……
(教学目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隐性目标往往是通过显性目标的达到而达到的。在这里,教者及时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是十分及时和有效的,它使学生学习的方向感更加明确。)
师:好的。请几位同学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时忽响起手机声,酷似蛐蛐的叫声。)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手机声。
师:像什么?
生:(纷纷)像蟋蟀的叫声。
(点评:不知是有意设计,还是无巧不成书,手机的声音让学生听到了蟋蟀的“歌唱”,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师:(对学生)你继续读。
师:声音非常响亮,也很好听。下面请你来读。
生:(错把“处所”读成“所处”。)
师:请把刚才这句话再读一遍。
生:(重读)
师:这回读对了,很好。
生:(继续读)
师:“随遇而安”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随便找个地方安家。
师:说得真好。老师特别爱听你读的最后两句,请再读一遍,好吗?
生:(又读了一遍)
师:读得多有滋味啊!(指着另一名同学)你想读吗?
生:(读课文)
(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教学之中,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初读课文,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开始。教者十分注重这个环节,及时指导并捕捉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交流时发出的信息,为下一步教学服务。)
师:很好,有一个字读得很准,“增长”(chǎng)不能读成增长(cháng)。
刚才同学们读得很慎重,也很仔细。到这里,课文基本读通读顺了。请同学们再仔细默读课文,想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蟋蟀的住宅?
生:(读)在堤岸上……
生:在有草的地方。
生: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
师:老师画一个示意图,请谁来指一指位置。(画堤岸的示意图)
生:(上前指示位置)
师:蟋蟀为什么选在这里建造住宅呢?(边板书:选址朝阳)
生:把住宅建在这里有一个好处,如果建造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学生说不下去了)老师,我重说一下。
师:可以。
生:把住宅建在这里有一个好处,可以享受到阳光的温暖。
师:好极了。
生:把住宅建在这里,下雨的时候水会顺着堤岸流下去,这里很快会干的。
师:(小结)蟋蟀选择朝阳的住址,是因为这里不仅……(生接:温暖),而且……(生接:排水优良)(板书:排水优良)那么,蟋蟀住宅的户型结构是怎样的?
生: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生:隧道顺着……
师:你觉得哪个词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户型结构?
生:弯弯曲曲。
师:好的。(板书:户型弯曲)蟋蟀的住宅还有哪些配套设施?
生:一尺宽的出口处有一丛草。
师:一尺宽吗?
生:是一指宽。一指宽的出口处有一丛草,这是住宅的门。
师:草有什么作用?
生:有了这丛草,其它动物就不容易发现了,蟋蟀住在里面住就安全了。
师:原来这是一个安全门啊!(板书:安全门)还有什么配套设施?
生:还有平台。
师:平台有什么用?
生:蟋蟀可以在平台上弹琴、唱歌。
生:空闲的时候,蟋蟀可以在平台上休闲。
师:我们就叫它休闲平台,好吗?(板书:休闲平台)
在明媚的月光下,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蟋蟀弹琴歌唱时,会唱些什么呢?(课件显示蟋蟀弹琴的画面。)
生:今天天气真晴朗,今天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一觉了。
生:我用辛勤的劳动建造自己美好的家园,你瞧,我的住宅多美啊!
生:我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我还没有结婚,我有舒适的住房,哪位美丽的姑娘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和我共度美好时光……(在场师生大笑)
师:蟋蟀还在平台上谈情说爱呢!
它可以歌唱昆虫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这里没有恐怖与战争。
它可以歌唱生态环境的美好,这里有明媚的月光下,有碧绿的芳草,水土保持良好。)
它还可以抒发对劳动成果的由衷赞美,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因为它靠自己的劳动解决了安居工程。
(教者忠于原文拟人化的手法,且有所创意,把蟋蟀洞口的那丛草称为“安全门”,把蟋蟀唱歌的平台称为“休闲平台”,进而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对蟋蟀住宅的近乎“人性化”的设计及蟋蟀的生活习性的了解更加深入。)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住宅内部有什么特点。谁来说说?
生:住宅内部虽然没有什么布置,但墙壁很光滑。
生:蟋蟀的住宅很简朴,也很卫生。
师:(板书:简朴卫生)不像别的动物那样随地大小便,是吗?(生笑)总的来说,蟋蟀的住宅可谓设计巧妙、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简朴卫生。如果我们想到它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那么这个工程可称得上什么?
生:(齐答)伟大的工程。
师:(板书:伟大的工程)下面请你通过朗读来赞美这个“伟大的工程”。先自己练习一下。
生:(自由读第57自然段)
师:指名学生朗读供大家欣赏一下。
生:(有感情朗读)
师: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怎么能建造如此伟大的工程呢?请你读读课文,画下使你感动的句子。
生:蟋蟀盖房子时,用前足……还用钳子……用强有力的后足……倾斜地铺开。这句话使我感动,因为蟋蟀盖房子时把所有的工具都用上了。
生:蟋蟀工作疲劳时,就就地休息一会儿,然后又继续,连看的人都不耐烦了,蟋蟀却十分有耐心。
生:从秋季到冬季,蟋蟀一直在盖房子、在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左一点,直到冬季。蟋蟀终生都在劳动。
师:蟋蟀盖房子,真的让人好感动。同学们,你们从中悟出什么了吗?
生:蟋蟀终生都在劳动,它很勤劳。
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总是不断地整修住宅。
生:建住宅虽然很累,但蟋蟀从不放弃,它能坚持不懈。
师:(板书:吃苦耐劳 坚持不懈)请同学们通过朗读体会蟋蟀的精神。生:(有感情地朗读)
(点评:教者引导学生对文本作了较深层次的探究。小小的蟋蟀,它所表现的伟大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点燃了学生的情感火花,学生对蟋蟀的“伟大”有了颇为深刻的体验。)
师:伟大的工程需要伟大的精神来塑造。我们何不为蟋蟀写一则住宅广告,来宣传宣传它的住宅和它的精神呢?
生:(阅读收集的住宅广告语,观赏住宅广告电视片)
师:现在你就是蟋蟀房地产公司的开发商,请你为蟋蟀写一则住宅广告,要写得富有诱惑力,要特别表现蟋蟀的伟大精神,使蟋蟀们听了都想买。
(学生写广告词,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师:下面我们开一个会??“房地产交易洽谈会”,我自任会长,上台做广告的是开发商,台下的同学是购买方。本交易中心的宗旨是:不收广告费,免征房产交易税,实行阳光下操作,不搞暗箱勾结,欢迎广告惠顾。各位开发商,快快广告吧!
生(读广告词):拨开新绿,便是蟋蟀的庄园。这里一切都好,阳光灿烂,排水优良,户型新颖独特,有完备的安全和休闲设施,简朴、干燥、清洁、卫生,让你倍感生活的自由与舒适。每当月光明媚的夜晚,你可以在室外的休闲平台上弹琴歌唱……建设者们经过三个月艰辛劳作,终于精心打造出一流的住宅。心动不如行动,快快拿起电话订购吧!订购热线:×××××××,网址:××××××××。
(点评:“学写住宅广告”这个迁移练习的设计十分巧妙,它让学生把范文、广告、电视片、课堂板书中的词句、表现手法综合运用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学生觉得新颖有趣。这对学生内化范文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写作兴趣十分有益。)
师:哪位蟋蟀愿意购买的,请上来。
生:(纷纷地欲上)
师:(指名一学生)你为什么购买?
生:(一学生上台)因为他广告做得好,让我心动。
如上共进行了8个回合。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欲罢不能。
(点评:模拟举行“住宅交易洽谈会”,又是一个十分独到的设计。它寓口语交际于洽谈会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交流的欲望和乐于表达的自信心,课堂局面活跃而且生动。)
师:①看来,同学们的广告写得都不错。现在我宣布本次交易洽谈会圆满结束。②对照三个目标,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这篇课文的学习情况。
二、小小生命大创作
——《蟋蟀的住宅》课堂实录及课后反思
夏绮云 
  【设计理念】:
  《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听,知道这是谁的歌声吗?蟋蟀在唱歌呢。(板书“蟋蟀”)一起叫叫他的名字。这小不点不仅是歌唱家,还是出色的建筑师呢。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养蟋蟀,后来在研究蟋蟀的过程中,他在大自然里搜索到了蟋蟀的住宅。板书课题,提醒注意“宅”字写法。
  2、齐读课题。
  3、人的住房叫住宅,咦?蟋蟀的住宅,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蟋蟀的住宅在哪儿?
  生:蟋蟀的住宅什么样子?
  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真会思考。看来,你们对蟋蟀的住宅都非常关注。那咱们赶快去读读书,看看法布尔围绕蟋蟀的住宅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呢?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都写了哪些内容?谁能简单地说说。
  生:蟋蟀住宅周围的环境。
  生:该房子的过程。
  生:……
  师:刚才,有的同学谈到选址、样子,这些都与住宅本身的特点有关,(板书:特点)还有同学谈到住宅的修建情况。(板书:修建)
  3、咱们再认真默读这两方面的内容,相信你们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发现。边读边做批注。(表扬个别动笔默读的同学)
  4、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受呢?从住宅特点和修建这两方面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到小组中交流一下。
  5、全班交流。
  三、研读“住宅特点”部分。
  1、学生谈到“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生:我发现蟋蟀的住宅很好,朝阳、隐蔽、倾斜、弯弯曲曲。
  师:你对住宅特点感兴趣。你能把这两句话读读吗?(教师板书简笔画)
  师:骤雨?知道什么是骤雨吗?
  生:又大又急的雨。
  师:又大又急的雨。这里竟然立刻就干了,怎么会这样呢?再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
  生:朝阳堤岸,排水优良。师:多会找地方呀,还有补充的吗?
  生:隧道倾斜:向上倾斜,利于排水。
  师:向上倾斜,利于排水,你真会抓住关键词语体会。
  师:是这样的吗?咱们瞧瞧去!(课件演示)骤雨袭来,小家伙在这九寸深、一指宽的安乐窝里高枕无忧。有个安稳的住宅多好哇!你们抓住这些关键词体会到这一点,真能干。谁想读读这两句话?注意带点的词语。
  生读。
  师:“九寸深,一指宽。”两个简单的数字,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样的隧道对身长只有23厘米的小蟋蟀来说,真够宽敞舒适的了!谁再读读这两句话,抓住关键词读出你的感受。
  生读。
  师引导联系上文:这样一处遮风避雨的好去处,怎么被蟋蟀给找着了呢?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慎重选址,一定…并且,不利用…(课件对比显示第二自然段整段。)
  师:恩,这儿正好符合他的选址要求:排水优良,阳光温和。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别的昆虫可不会这样,他们……
  生接话:找个临时的隐蔽所。
  师:不会精挑细选,随随便便找个窝就住下来,这就是随遇而安,可蟋蟀和他们不同,不肯……
  全班接读:随遇而安,一定要慎重选址……
  师:原来小蟋蟀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住宅,和他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是分不开的呀。而且这样宽敞舒适的住宅是他一点一点挖掘的。自己试着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一下这与众不同的小蟋蟀。谁读给我们听听。
  生有感情读第二自然段。
  师:正因为如此,它才会有这样宽敞安稳的家,咱们一起读读黑色的文字。
  全班齐读“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教师小结:咱们将前后文联系起来学,把蟋蟀和其他昆虫这么一比较,就觉着这小家伙和咱们人一样,很有头脑嘛,它给房子选的地段、环境还真不错!而且还是自己亲手打造的呢。难怪法布尔称这里是住宅!
  3、关于住宅的特点,还有同学想说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吗?
  ——学生谈到房子内部情况。
  生:我觉得蟋蟀很能干。内部墙壁光滑,地面平整,简朴、清洁、卫生、干燥。
  师:(教师板书:简朴、清洁、干燥)住在里面肯定很舒服。咱们一起读读这两句。
  ——学生谈到门前的平台。
  生:我觉得蟋蟀很会生活,还在平台弹琴唱歌。
  师:劳累了一天的小蟋蟀,他也懂得要放松放松呀。那你读读吧。
  生读得不够好。
  师:小姑娘,月夜弹琴,多么会享受生活的情趣呀。我们一起去听听吧。(课件演示月夜星空,蟋蟀弹琴唱歌)好听吗?想象一下,他会唱什么呢?
  生:他可能在歌唱自己美好的生活。
  生:他可能在赞美自己的住宅。
  师:也许他还用歌声在找伙伴呢!还是请你来读,小姑娘。
  生读得比前一次好。
  师:有进步,你也被这小家伙的快乐感染了呀。
  师:女孩子,带着我们再去欣赏欣赏。配乐女生读。
  师:多么惬意的生活!多么舒适温暖的家呀!
  ——学生谈到门前半掩的草
  生:我发现蟋蟀很聪明,有门,是一丛草,安全。
  师:噢,打了个比方,这丛草不正像咱们房子的门吗?多么形象呀!
  师:刚才有个小组讨论到这个地方时,产生了一个疑问,请你们提出来。
  生:蟋蟀为什么只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呢?
  师:边读边听边思考,这个习惯真不错。我想追问一句,这丛草怎么不全部遮掩而要半掩呢?别人什么都看不见,不是更安全吗?大家读读书,看看插图,能解答吗?
  生:出入方便、通风、利于光线投射,也好排水。
  师:高,实在是高!这“半掩”的学问还真不小啊。难怪他再饿也绝不去吃这丛草,连碰都不碰。明白了吗?
  男生读。
  师:小小一丛草,安全护家门。住这儿真够安全、真够隐蔽的。(板书:隐蔽)
  教师小结:瞧瞧这小家伙,他这房子地儿选得好,屋外屋内安全舒适,更能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和我们人的住宅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4、读到这儿,我们不由产生这样一些疑问:蟋蟀怎么会有修建住宅的才能呢?他有特别好的工具吗?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四、研读“修建”。
  1、蟋蟀就用这样柔弱的工具修建了安逸舒适的住宅,怎能不让人感到惊奇?那蟋蟀又是怎样用这柔弱的工具修建出这么好的住宅呢?课文8-10自然段着重写了这方面的内容,快速浏览一下,谈谈你的发现和感受。
  2、学生读句子说感受。
  (1)生谈到第8自然段内容。
  师:正如你所说,这个小不点,就是这样,用他柔弱的工具,“一点一点挖掘,从大厅一直到卧室”,修建了是他身长10倍的住宅,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读读,感受感受。
  (2)生谈到第9自然段内容。
  师:多么勤劳的小家伙!你能读读这段吗?
  (3)生谈到第10自然段内容。
  师:法布尔还观察到主人靠这柔弱的工具用一生的时间来修整住宅。这小家伙真的是“不肯随遇而安”。谁想读读最后一段?
  3、教师小结:蟋蟀,这个不起眼的小精灵,仅仅靠它简单的足,完成了扒土、搬土、踏地、推土以及修整、加深加阔等一系列繁重的工序,修建了这样精致舒适的住宅,对于这么柔弱的小生命来说,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伟大的工程呀!难怪法布尔在文中写到……全班齐读“假使……伟大的工程”。
  五、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师:其实我们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过蟋蟀的住宅,那为什么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就如同亲眼所见而且兴趣盎然呢?
  生:因为法布尔描写很生动。用了拟人、打比方、列数字这些表达方法。
  生:因为他写得生动具体形象。他观察非常仔细,有耐心。
  2、师:大家再读读这三句话,注意红色的词语,同样都是指蟋蟀的住所,作者却用了不
  同的词语表达。你能体会出这样的表达,作者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吗?
  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生:他非常喜爱蟋蟀。
  生:巢穴是动物藏身的地方,住宅住得要舒服一些,家有温馨的感觉。我感觉法布尔对蟋蟀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师:你读到作者心里去了。我想起这么一句话:买得了房子买不了家呀。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词语表达,情感也会不一样。这就是语言的魅力!而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之情就流露于这字里行间啊。
  3、此时此刻,你们对蟋蟀的住宅一定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做做这个小练笔。尝试用不同的词语表达你的情感。
  出示: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它在这里。
  生:在我眼里,这里是蟋蟀的舞台,它在这里展示才华,纵情歌唱。
  生:……
  4、引入《昆虫记》中一段话,与大家分享:
  哦,我的蟋蟀们!因为有你们的陪伴我才感到生命的活力,而生命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生命的一粒,更能引起我的无限兴趣,更让我无比地热爱你们!——(法)法布尔《昆虫记》
  5、下节课,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临别赠书)大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昆虫记》,可以更深地感受到法布尔对这些小生命的热爱和敬佩。
  特点:(简笔画)简朴、清洁、干燥隐蔽
  23、蟋蟀的住宅{倾斜}伟大的工程
  修建:工具柔弱、强度大、时间长
       第二课时(略)
  一、复习检查,听写生字、新词。
  二、积累好词佳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课文中的许多地方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如,“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找出这样的句子读一读,再把它们抄写下来。
  三、领悟写法,练笔运用。
  1、交流学习收获,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仔细观察,写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出这种小动物的特点。
  四、拓展阅读。
  1、交流阅读《昆虫记》的感受。
  2、推荐阅读《两只蟋蟀》《蟋蟀》《放蟋蟀回家》。
  课后反思(五分钟):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
  衷心感谢全国小语会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这么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参与这个过程本身就足以让我感到格外的幸运和满足,也会是我教育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九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是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说老实话,我抽到这篇课文还有些抵触情绪,初读这篇课文时兴趣也不大,可能有些老师和我有同感,觉得文章有点散,线索似乎不太清晰。但是当我们沉到文本中,仔细研读时,就会发现,这篇课文不是按照蟋蟀修建住宅的顺序写的:先选址再修建接着写修建好的样子;而是根据法布尔的观察顺序写的,先发现住宅再观察特点继而想了解它的修建过程。而且法布尔在富有情趣的语言中,表达出了他对蟋蟀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努力改造自己生活的那种欣赏和赞叹。叶老曾经说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抓住了文章的思路,就打开了窥视作品奥妙的门户。
  基于这样的解读,根据文本特点,为了简化教学,我们作了一些尝试。时间有限,简单说三点。
  1、我们抓住了题眼“住宅”,循着作者的思路,带着学生好好地去欣赏住宅,对住宅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发现,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是伟大的工程,情感的升华水到渠成。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伟大工程”的结论,要学生去论证这个结论。这样就极大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真实地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
  2、突出重点,注重文章内在的联系。从文本来说,主要写了住宅特点和修建两个方面。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时,根据学生普遍对住宅特点感兴趣的情况,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对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取舍,重点研读住宅特点,概括学习修建过程。在学习住宅特点时,学生发现蟋蟀的住宅具有朝阳、倾斜、干得快的特点,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学,发现段落之间的联系,感悟小蟋蟀舒适的住宅和他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密不可分。通过今天的教学实践说明,这种“舍而不弃、上挂下联”突出了重点,揭示了文章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孩子的需求。
3、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这节课我是非常重视读的。除此之外,我还运用了多种方法。比如在联系上下文读、对比读中抓住关键词品排水优良、阳光温和;在读思议结合中品草“半掩”的高明;在读写迁移中品“巢穴”“住宅”“家”之间的不同含义及文字背后的不同情感。学生在品味语言魅力后,“体验写话”,在我的眼中,这里是蟋蟀的……孩子们妙语连珠,令我惊喜。就这样让学生在“字字珠玑”中品味语言精妙,感受这了不起的小生命以及作者、我们对这小生命的敬佩。还有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听话想象”,蟋蟀会唱些什么呢?孩子们浮想联翩,一个会劳动会生活的小蟋蟀深深印在了他们心上。还有课中及时捕捉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质疑、批注、边读边听边思考。及最后的“吟诵昆虫记中的一段话”。课外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这都是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正因为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堂显得和谐并充满生命的活力。
三、《蟋蟀的住宅》教学视频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40:08 | 只看该作者
四上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与实录

一、《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他经过30年的观察研究,揭开了昆虫世界的许多秘密,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九十多年前,有一个科学家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一个地球的秘密。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是个什么秘密。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谁在什么情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现?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
呈现  凹进  端详  叩开  起源  资料  静谧 宁静 
大陆漂移        精神大振       枉费心机        浩如烟海 
  ①自由读、指读、齐读。
  ②理解词语意思。
  (2)提问:谁在什么情况下从世界地图中引出了什么发现?
  (3)介绍魏格纳。
  三、集体交流,品读感悟
  1.年仅32岁的魏格纳,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成为一颗耀眼的科学新星。魏格纳提出的假说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4自然段,并完成以下要求。出示: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有什么惊人的发现?把相关的句子用“——”划出。
  (1)出示句子:
  “瞧!这两个地方的形状竟是这般不可思议地吻合!”
  “果然……都能……又能……找到相应的突出部分。”
  “结果发现……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吻合在一起。”
  重点研究第一句
  ①“这两个地方”指的是哪两个地方?“吻合”什么意思?
  ②我们看地图找出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进的几内亚湾,是不是和文中所描述的那样。
  ③“不可思议”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是啊,南美洲和非洲之间隔着辽阔的大西洋,距离相差 6500千米,八杆子打不到边的2个地方却能如此紧密的吻合在一起,这是多少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啊!读——(引读第一句)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他不断念叨着,读——魏格纳此时欣喜若狂,大声喊着——
  ④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魏格纳有了更多惊人的发现,齐读23句。请同学对照地图,看看是否如同书上所描写的那样。
  (2)你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实践,有了惊人的发现,心情怎样?想像一下,当年魏格纳有了一次比一次惊人的发现,心情怎样?(惊喜)从那些地方我们感受到了魏格纳的惊喜。
  出示: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他精神大振,仔细端详着美洲和非洲大陆形状上的不同点。”
  “魏格纳兴奋极了,将地图上一块块陆地进行了比较。”
  ①请同学自由练习,把魏格纳的惊喜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②指读,引读当魏格纳无意中发现巴西突出的部分和凹进的几内亚湾竟然是这样不可思议的吻合,魏格纳——(引读第一句)于是他——(引读第二句)当魏格纳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时,魏格纳——(引读第三句)
  (3)伟大的发现总不会轻易现出他的真面目,年轻的魏格纳为什么会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东西呢?(仔细观察)
  你从那些地方看到了魏格纳的认真,一丝不苟?
  (4)仅仅会观察还是不够的,我们更要学会从观察中敢于思考、探究。看到这些惊人的发现,魏格纳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崭新的奇想——
  出示:“在太古时代,地球上……它们的海岸线才会惊人地吻合。”
  2.推理想像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成为真理,为了证实这一奇想,魏格纳都做了些什么工作?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著名科学家柯彭的看法和建议是什么?“也曾有人提起过”,说明了什么?
  (2)在大科学家的劝阻下,魏格纳是怎样做的?那些词语看出考证工作的艰难?(浩如烟海)解释这个词语,经过魏格纳将近2年时间不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魏格纳终于找到了证据。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魏格纳是如何进行推理的——
  中龙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
  中龙是爬行动物,不可能飞渡重洋,
  中龙当时是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
  所以巴西和非洲大陆以前是连在一起的。
  四、回归整体,迁移升华
  1.仔细观察,敢于思考,反复求证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因素。通过课文的学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是啊,只要我们学会做生活和学习的有心人,就一定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收获。
    五、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将文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
    2.感兴趣的话再去收集资料,了解更多知识。
  板书设计: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仔细观察
       敢于思考
       反复求证
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本文叙述的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德雷·魏格纳首创大陆漂移学说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10年。魏格纳在病房的世界地图上发现,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形状十分吻合,从而推测太古时代地球上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巨大板块,后因大陆不断漂移,才形成今天的各个大陆。为了证明自己的发现,他进行了大量的考证工作,找到了许多事实,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
  上述内容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每个部分连接自然,运用“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于是……”“魏格纳并不是一个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等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阅读这篇课文,能让学生懂得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文中还有很多具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如“洁白宁静、性格豪放、静谧舒适、坐卧不安、不可思议、浩如烟海、飞渡重洋”,对丰富学生的词汇很有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着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一、教师导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静谧:十分宁静。
吻合:相生命
枉费心机:自费心思。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丰富。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写作顺序:全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儒术的。
4.段与段之间的联系:运用过渡句进行联系。
  四、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
  五、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六、复述故事
  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七、交流地理知识
  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后反思
  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在主动的阅读实践中形成。只有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听、读、思、议、品、评等方式进入阅读情境,经历魏格纳“偶然发现”“艰难假说”的阅读全过程,再以切实的感受、鲜活的认识从阅读情境中走出来,从而得到真正生动活泼的发展。上完课作如下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如果要一课时上完,就必须以充分的自读自悟为基础,然后才能根据文章的特点,紧扣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从而做到“略”中有“精”,深化感悟。
  本文重点是了解魏格纳发现、考证、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过程,难点是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为了突破课文重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本节课,教师通过讲故事、听录音、质疑、交流、合作探讨、观察实践、拟小标题等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进行充分的读书实践,品味魏格纳的言行,体会魏格纳的心情,感受魏格纳的品质。
但一节课的信息交流毕竟有限,应鼓励学生课后上网或找一些相关文章读一读,可以是大陆漂移说和魏格纳的文章,也可以是关于其他发明发现的文章,如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观察壶盖跳动发明了蒸汽机,等等,以深化对人物的认识和对“观察”“发现”的认识,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能力,享受阅读乐趣,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出示地图)
  一、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五大洲和七大洋(师指地图)、各大洲之间被茫茫的大洋所隔。真是叫人插翅难飞呀,可是你们知道吗?有位科学家经过反复的论证证明,2亿年前的“太古时代”,这些陆地是连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
  生(惊呼):哇!
  师(继续):后来因为陆地的漂移,才形成了我们今天听见到的五大洲和七大洋,这就是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那么,最先提出这种学说的人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从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二、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思考下列问题:
  1、魏格纳偶然发现了什么?
  2、他由此产生了什么奇思妙想?
  3、接下来他是怎样做的?要求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讲讲他做的事。
  以上过程,引导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圈圈点点,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其中。
  四、学生汇报交流所得
  此过程中,要求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到南美洲上巴西的一块突出的部分和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并用积木拼图模拟演示,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明白“吻合”的意思,图示如下:
  凹⑴图中凹进去的代表几内亚湾。
  “口”⑵代表巴西突出的部分。
  将图⑵插入图⑴正好吻合成为一个整体。继续引导学生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的海湾和相应的突出部分。师出示其它形状的积木拼图,如“ ”等,让学生真正理解句子,“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块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五、引导学生进行假想
  (让学生自主发现魏格纳能证明大陆漂移的假说是多么的不易。)
  师:病房中一次偶然的观察,竟然让魏格纳提出了震惊世界的学说,有人说,魏格纳真是太幸运了!同学们,果真如此吗?
  生(齐答):不是的!
师:对!老师也不同意这种说法,现在我们来作一些假设,假如他对第一次的发现不以为然,那么他就不会去继续细心观察,他就不会有惊人的发现:从海岸线的相似情形看,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地都能够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当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奇思妙想了。
同学们,你们能学着像老师这样来思考问题吗?出示句子:
  假如他……,他就不会……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几分钟后,学生发言踊跃。)
  生1:假如魏格纳没有大胆的想象,他就不可能提出“大陆漂移”的学说。
  师:看来有了仔细的观察,还得有认真的思考,大胆的想象,这正是科学家思维敏锐的体现!
  生2:假如魏格纳听了教授的劝告,知难而退,他就不可能去找证据证明他的假想。
  师: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魏格纳知难而进的勇气帮助了他。
  生3:假如魏格纳查资料累了,不想查了,他就不可能找到重要的证据。
  师:是呀!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他成功的法宝。
  生4:假如他去考证的途中,怕苦怕累,他就找不到其它证据。
  师:你能产生这样的联想,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同学们说得真好。魏格纳的成功绝非偶然,名教授的劝告没有打消他的念头,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他没有放弃,艰难的考证中,他没有停下疲惫的脚步。那么读了魏格纳的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头脑中想到了哪些成语来夸夸他呢?
  生:坚持不懈、永不言败、持之以恒、知难而进、通往直前、百折不挠、大海捞针、永不退缩、创根问底……
  六、继续引导谈谈从魏格纳的成功上所受到的启发,进行情感大迁移
  师述:同学们,魏格纳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这正如同大海捞针,证据在何方?真理在哪里呢?苦苦寻找中,有一次,他终于看到了那份介绍中龙的资料,这种情景不像诗人所说的那样──
  (师故作停顿)
  生(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对呀!这正如:当我们在绞尽脑汁思考一道难题,正在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脑中灵光一闪,答案有了,问题迎刃而解,这真是──
  生(响亮地齐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是呀,大科学家如此,我们在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呢?
  师:魏格纳抓住一次偶然的发现,不断的探索、研究,最后终于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著名学说,震惊世界,从我们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书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故事吗?
  生(不少大声喊到):《奇怪的大石头》中的李四光。
  师指名一生:李四光发现草地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奇怪,就老想搞清楚这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后来他终于发现这是第四世纪冰川时从遥远的秦岭推来的。
  师(兴奋地):你讲得真好!他也和魏格纳一样,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是多么地执着啊!
  生2:我还知道牛顿和《一个苹果的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假如哪一天,你在生活中有一个偶然的发现,你也不轻易放过它,而是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也一定会有惊人的发现,如果能坚持这样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还会觉得没内容可写吗?说不定。你们中间的哪一位,也会因此而迈进科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大科学家呢!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3:43:27 | 只看该作者
四上9《巨人的花园》名师课堂实录及视频

一、《巨人的花园》课堂实录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执教者:江西 易艳丹
  上课时间:2010102109:1009:50(第一会场上午第二节)
  一、课前谈话
  师:好,孩子们,咱们互相认识一下吧,刚刚听到你们是银川市实验小学?
  生(齐):四(3)班。
  师:哦1一说到自己的班级就特别自豪,真好!我也介绍一些自己,我姓易,容易的易,咱班有姓易得同学吗?啊……有点遗憾,不过没关系,易老师见到我们四(3)班一大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心里觉得很高兴。刚刚听我们班上的老师介绍,说我们四(3)班的孩子各个都很爱看童话,是吗?
  生(齐):是。
  师:读过十本的举举手?
  师:有不少。
  师:二十本的呢?
  师:还有哪!呦!真不错!那咱们上课之前呀,就来做几个和童话有关的游戏,好吗?
  生(齐):好。
  师:我们就来猜一猜,猜什么呢?咱们来猜,童话中主人公的名字,行吗?
  生(齐):行。
  师:还挺有信心的。好的,我们先看图猜,这是?
  生(齐):白雪公主。
  师:我们一块儿甜甜地和她打打招呼。
  生(齐):白雪公主(甜甜地)。
  师:太熟悉了,再看,谁呀?
  生(齐):美人鱼。
  师:我的话筒还没有递到他的嘴边呢,大家都一块儿喊出来了,好,太简单了,那咱们换种方式,咱们看词语来猜,
  生(齐):好。
  师:看。
  生迫不及待地回答。
  师:哎呦,我想让大家抢答的,大家都齐答了,的确,一看到这双水晶鞋,我们就想到了美丽的。
  生(齐):灰姑娘。
  师:那咱们再来吧,这回我想把这个机会给第一个举手的孩子,好吧?
  生(齐):好。
  师:仔细看。
  生1:丑小鸭。
  师:咱们一块儿把它喊出来。
  生(齐):丑小鸭。
  师:是它吗?瞧它正羞答答地看着我们那,三班的孩子太能干了,易老师又来一招,新的,咱们听情节来猜一猜,注意挺啦。
  师:这是一个小男孩,非常地淘气,有一个奇怪的鼻子。
  师:就知道了?我题目还没出完呢!
  生1:小木偶。
  师:他的名字是?
  生2:小木偶。
  师:谁呀?
  生3:皮诺曹。
  生4:皮诺曹。
  师:哦呦,咱们看看是不是他,哦,是他吗?你瞧他鼻子变这么长,又说谎了,正无奈地向我们挥挥手呢!
  师:再听,这是一个小女孩,非常可爱,这回没人知道了啊?有一次,哦,你就知道了啊,那我倒要听听,你没答出来,让我刮一下你鼻子,要是你答出来,你刮我鼻子。
  生1:拇指姑娘。
  师:是吗?再接着听。有一次去看外婆的路上,谁呀?
  生(齐):小红帽。
  师:该谁刮鼻子了呀,(生指出答错题孩子的名字)
  师:给刮一下,看看,一块儿把小红帽给喊出来,
  生(齐):小红帽。
  师:我们四(3)班的孩子太能干了,那易老师送一段动画片给你们看看,行吗?
  生(齐):行。
  师:高兴得都要鼓掌了,咱们来看看,看完之后呢,还得请同学给他们配配音。
  师:看看,谁来了
  欣赏视频。
  师:谁来给这只倒霉的灰太狼配配音,好的,请你来吧,谁愿意给我们这只可爱的羊羊配配音,好,就请你吧,那其他的孩子,咱们可以给谁呀,蜜蜂,配配音行吗?还可以给那些羊羊么配配跑跑的脚步声,行吗?好,咱们来了哦,准备。
  生(羊羊):开玩笑不要开得太过分吧
  生(灰太狼):快跑,我一定会回来的。
  师:哎呦,这只灰太狼可有点惨了哦,我们四(3)班的孩子,表现得真不错,相信大家待会儿在上课中有更精彩的表现,是吗?
  生(齐):是。
  师: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生(齐):可以。
  二、正式上课
  师:上课。
  生(齐):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
  师: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呀,就是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是《巨人的花园》。
  生(齐):《巨人的花园》。
  师: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师: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作品,来,读读课题。
  生(齐):《巨人的花园》。
  师:这个课真有意思,一看就知道是篇童话,从哪知道的呢?
  生1:从巨人这个词知道的。
  师:说说理由。
  生1、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巨人。
  师:想象过吗?巨人什么样。
  生1:巨人很高大,比一般人高大。
  师:有我这么长吗?
  生1:也高。
  师:看,这就是巨人,和他身边的孩子比一比。
  生:非常的大。
  师:太超长了,童话中的人物呀,就是这样的奇妙(板书:奇妙)
  师:《巨人的花园》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走进花园去瞧瞧,来,自由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由读吧。
  生:自由读课文(四分五十秒左右)。
  师:都读完了,来,看大屏幕,这些呀,都是我们本课的词语,自己试着轻轻地读一读,特别注意这其中的红色的生字,再想一想,这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分别描写了什么?自由读。
  师:你们都约好了似的,来,看看第一组词语,这组词语中出现的生字最多,谁来,
  生1:训斥、训斥。
  师:一遍。
  生1:训斥、冷酷。
  师:冷,后鼻音再试试。
  生1:冷酷,脸颊,拆除。
  师: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描写的是谁呀,你来告诉大家。
  生:描写的是巨人。
  师:大家认为呢?哦。都和巨人有关,咱们一块来读,训斥,冷酷,齐。
  生(齐):训斥,冷酷,脸颊,拆除。
  师:第二组。
  生2:北风呼啸,鲜花凋谢,绽出绿芽,草翠花开。
  师:告诉大家,这组词语在课文中描写的是?
  生2:描写的都师巨人的花园。
  师:哦,都师描写花园的词,这四个词语呀,都各有一个画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读来表现表现。
  生(齐):能。
  师:那咱们分组来读,这两组的同学读前两个,我们这两个组的同学读后面两个,边读边感受,来,北风呼啸,读。
  生(12组):北风呼啸,鲜花凋谢。
  生(34组):绽出绿芽,草翠花开。
  师:啊,我听出了不同,再看,第三组词语,在课文中,又描写的是谁呢?
  生3:第三组词语描写的是孩子们。
  师:都和孩子有关呀,那咱们带上表情,有滋有味地来读,洋溢欢乐,读。
  生(齐):洋溢欢乐、欢快喧闹,纷纷逃窜。
  师:这有个词,洋溢欢乐,洋溢是什么意思啊,先看看这个字,最早啊,古人就用这种图形来表示它的,从这我们知道溢就是指,
  生1:溢就是指流出来的意思。
  师:水满得流出来,洋也是多、满的意思,那洋溢连在一起就是。
  生2:洋溢连在一起就是充满了。
  师:那这个词在课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啊,咱们读读有关的句子,谁来读。
  生3、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这是什么满出来了啊。
  师:说吧。
  生4:洋溢的是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怎么样了?
  生5:洋溢出来了。
  师:是呀,要真正的理解洋溢啊光读这一句不够,我们还得把前面的几句连起来读读,谁来读。
  生6:从前有个小村子里,有个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孩子们都喜欢到那里玩。
  师:真好,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洋溢在,大家说。
  生(齐):鲜花盛开的春天,
  师:洋溢在——
  生(齐):绿树成荫的夏天,
  师:洋溢在
  生(齐):鲜果飘香的秋天,
  师:洋溢在——
  生(齐):白雪一片的冬天,
  师:难怪课文说。
  生(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词语学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呀。
  生(齐):巨人。
  师:哦,那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啊。
  生1、巨人给我留下了冷酷的印象。
  师:从哪读出来的,快快告诉大家。
  生1:因为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
  师:咱们简要的说。
  生1: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
  师:这是巨人在。
  生1:这是巨人回到花园后,想要把孩子们赶出花园的。
  师:对,这是你的感受。来,你说。
  生2:巨人给我留下了,知错就改的印象,这是怎么回事情,
  师:咱们不读书上的句子,简要地跟大家说说。
  生2:一开始巨人把孩子们赶走,然后明白了又孩子们的地方就有花园,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在花园里玩。
  师:听见了吗?她用上了一开始,然后,最后这样一些词语,一下子把故事大意都说清楚了,看来呀抓住主人公的形象是了解童话内容的一个好方法。
  师:同一个巨人,有的同学读出了冷酷,有的孩子读出了他的知错就改,这些都初读课文,巨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巨人,我们还得细细地读读这个童话,先看看故事的开头。
  师: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欢快地玩耍,巨人哪去了啊?
  生:巨人出去旅游了。
  师:巨人去哪旅行了,想知道吗?
  生(齐):想。
  师:作者王尔德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巨人没有朋友,只好到科尼西家去串门,一住就是七年,听到这,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1:从这段话,我想到了巨人是个没有朋友的人。
  师:恩,是呀。
  生2:我想到,巨人是个孤独的。
  师:看来,大家都有同感,这是一个。
  生(齐):孤独的巨人。
  师:七年后的一个秋天,这个孤独的巨人回来了,回到了自己的花园,而且那样的花园还洋溢着孩子们欢乐地笑声,巨人是怎么对待那群快乐的孩子的,看看这时的巨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继续默读课文的3——8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一画。
  师:好,我们一块来交流,巨人是怎么对待那群孩子的,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1、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他找到了巨人说的话,很好。
  生2:赶走孩子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师:你关注到了巨人的行为,不错。
  生3: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很好,还有吗?
  生4:“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师:我听出来了,孩子们,你们找到了这巨人三次说的画,看看,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5、这三次话都是巨人赶走孩子们的话。
  师:对,还有吗?
  生6:我发现,巨人一次比一次骂得厉害。
  师:你谈了自己的理解,再比一比,这三句有什么相同的呢?
  生7:这三句话都体现了巨人的自私,不让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
  师:你还说了自己的体会,比比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8:他们后面都写了滚出去。
  师:你从说话的内容上有发现,还有吗?
  生9:我发现了他们都是让那个孩子们滚出的语句。
  师:看看最后的这个标点。
  生10:句子末尾的标点符号都是感叹号。
  师:这些感叹号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生11:让我体会到了巨人很自私。
  师:孩子们,有些这些发现,再看看,这几句话该怎么来读呢?要想读好这三句话,我们就要走进巨人的内心,去看看他当时当时到底在想些什么,为什么这么生气呀,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
  师:找好了的同学还可以自己试着读读这三句话。
  师:可以读出声音来,放声读。
  师:都准备好了,谁来读读第一句,请你吧。
  生1: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有些生气了,谁再读这一句,就读这一句,谁再来试试。
  生2: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听出来了吗?她强调了这个谁允许,你是想告诉这些孩子们。
  生2:告诉他们,你们不许到这里来玩。
  师:能带着体会读书真好,谁再读这一句,好,请你来试试。
  生3: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还有谁比他读得更生气点,请你来试试,
  生4: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哎呦,我看见他的眼睛都瞪圆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个巨人一样,真有意思,我们一块儿来读,谁允许,齐。
  生(齐):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巨人呀,你怎么这么生气。
  生1:因为巨人不想让孩子们到这个花园里玩。
  师:如果你是巨人,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生1:如果我是巨人,我当时就想,这是我的花园,你们自己有自己家,回你们家玩去。
  师:瞧瞧,巨人当时就是这样想的,孩子,你联系上下文,体会得不错,谁再来读读第二句。
  生1: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听出来了吗?正是好不容易,他就是你说的好不容易的意思,要读出这个意思啊,把好字拖长,你再来试试。
  生1: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自己纠正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范读)咱们一块儿读。
  生(齐):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巨人呀,你为什么又发脾气啦。
  生2:因为孩子们,他想孩子们。
  师:你就是巨人。
  生2:如果我是巨人,我就想,他第一次来了,我就不把他们赶出去了,第二次又来胡闹,真应该让他们都出去,再也别来了。
  师:哦,在看看,好容易才盼来春天,联系上下文想想,巨人此时还再想什么。
  生3:巨人此时还在想,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终于来了,我终于可以享受我花园里的美景了,你们又来胡闹,赶快滚出去,让我一个人享受吧。
  师:听呀,她说出了文字背后的意思,真好,孩子请坐,谁再来读读第三句,请你。
  生1:“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这个巨人好像还不够生气呀,他这个时候师大声斥责,你再试试,
  生1:“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巨人,你在对谁发脾气呢?
  生1:我在对孩子们。
  师:一群孩子吗?谁?
  生2:我在对花园的孩子们,
  师:听听,联系上下文再想想,巨人这时是在对。
  生3:巨人这时是在对桃树底下的小男孩发脾气。
  师:巨人,你为什么要对那么一个小男孩大声斥责呀。
  生3:因为刚才巨人把那群小孩赶出去了,我就是巨人,我刚才把那群小孩赶出去了,又看见桃树底下又有小孩怎么还没有,赶快走去。
  师:瞧瞧,就是这样一个巨人,能不能带上我们的体会,来演一演呀,谁愿意来演一演巨人,这么多,那么请三位吧,好,请你,好。再请你,好,请你吧。其他的孩子,你们就是小导演啦,给这些巨人提提建议,他们演的时候得这样,这么他们提提建议。
  生1:他们要大声斥责,才能体现出巨人的生气。
  师:语气上要注意。
  生2:最后一次巨人说的话应该特别大声,
  师:还是强调这个语气和声音,还有吗?他们是在演呀,还可以。
  生3:还要表演出,他真的很生气,
  师:这么表演出?
  生3:就像假如真的又一群孩子在他的地盘玩,然后他就会很生气的。
  师:我听明白了,你们要身临其境,加上动作,看来我们四三班的孩子都很会当导演呀,那就给我们自己排排戏吧,他们在演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闲着呀,我们可以演一演。
  生七嘴八舌。
  师:可以,行呀,那就像刚才这位小导演们提起的那样,带上表情,加上动作,准备准备。
  生表演。
  师:七年后的一个秋天,巨人回到了自己的花园,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
  生1: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这可不是一般的人在发脾气,这是巨人呀,孩子们,我们都吓坏了,四处逃窜,一边跑,还一边喊(救命呀!)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里,鸟儿忘了歌唱,花儿不再开放,天天——
  生(齐):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已经是春天了,可巨人的花园里还是——
  生(齐):狂风大作,雪花飞舞。
  师:一个早晨,一个孩子从围墙的破损处钻了进来,这是的花园一下子变得。
  生(齐):草翠花开,绽处绿芽。
  师: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
  生2: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这个巨人脾气可真大呀,孩子们,我们又吓坏了,纷纷逃窜,边跑边喊(救命呀!)这时,刚才还草翠花开的花园,一下子就变得——
  生(齐):鲜花凋谢,树叶飘落。
  师:所有的一切都被冰雪覆盖了,巨人不解的看看四周,突然发现桃树底下还站着个小男孩,他走过去,大声斥责——
  生3: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孩子们,我们都沉浸在那个童话中,读到这,演到这,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巨人?
  生1:我眼前出现了一个自私冷酷的巨人。
  师:没错。
  生2: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凶酷的巨人。
  师:换个词。
  生3: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冷酷的巨人。
  师:是呀,
  生4:我眼前出现了一个很冷酷,很自私,而且也很凶的巨人。
  师:的确如此,这正是一个,大家说。
  生(齐):冷酷的巨人。
  师:对(板书:冷酷)。
  师:再想想刚才的情景,花园里面这一幕幕变化,你又觉得这故事怎么样?
  生1: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
  师:有趣。
  生2:我觉得这个故事主人公巨人发得越来越大了,故事情节也好多了。
  师:好多了,这个地方怎么说,故事情节怎么样?
  生2:精彩多了。
  师:哎呦,看来大家都读出了童话的情节,它就是这样的——
  生(齐):奇妙。
  师:更奇妙的,还在后面呢。看,你看见什么了?
  生1:我看见巨人正在跟孩子们玩耍。
  师:说具体点。
  生1:我看见巨人正在跟孩子们尽情地玩耍。
  师:孩子们怎么样玩地呀。
  生1:快乐地玩。
  师:好,你说。
  生2:我看见巨人和孩子们在花园里欢快地玩耍。
  师:孩子们都——
  生2:孩子们玩得非常高兴
  师:恩,唉?你的脸上有着不解,你想问?
  生3:我看不懂,还看见凶巴巴的巨人和孩子们欢快地玩耍。
  师:那你想问什么呢?
  生3:我想问,刚刚巨人还那么生气,现在巨人为什么和孩子们和好了。
  师:啊,问得好,是谁让巨人有这个大的转变呀,是谁呀?
  生(齐):小男孩。
  师:没错,就是小男孩,小男孩是怎么做的?巨人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呢?我请两个同学合作着,读一读89两个自然段,咱们边听边思考,就请你们两位吧,你读有关小男孩的话,你读有关巨人的话。
  生1:“喂!你赶快滚出去!”巨人大声叱责。
  生2: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从这儿开始。
  生1: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生2: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生1:“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师:请坐,听出了吗?小男孩儿是怎么做的,巨人呢?
  生1:小男孩是用他会说话的眼睛看着巨人,巨人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是的,小男孩什么也没说,可是他那双凝视的眼睛,分明在告诉巨人,小男孩在告诉巨人什么呢?
  师:小男孩在告诉巨人——
  生1: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呦,孩子,你都知道了,而我却觉得心里火辣辣的,自责呀,小男孩还分明在告诉巨人。
  生2:快乐要与大家一起分享。
  师:你都想到这一层了,巨人心里火辣辣的,他后悔呀,小男孩,还分明在说——
  生3:你要善待孩子,不要把孩子赶走,他会给你带来快乐。
  师:多会说话的眼睛呀,巨人心里火辣辣的,他惭愧呀,这一瞬间,巨人的心里交织着各种滋味,这种感觉,用书上的一个字来说,那就是——
  生(齐):火辣辣。
  师:小男孩,还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
  生(齐):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太又意思了,想想,小男孩还可能在凋谢的鲜花上一伸手,这儿就——
  生1:鲜花盛开。
  师:听听,用上了书上的四字成语,真好,四字词语,再看看,小男孩还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这儿又——
  生2:草翠花开。
  师:树叶,想想还可以怎么说。
  生3:绿树成荫。
  师:可以,还可以说——
  生4:树叶飘落。
  师:在飘落的树叶上一伸手,这儿呢,马上就会——
  生5:绽出绿芽。
  师:他还在覆盖的冰雪上一伸手,这儿马上就——
  生6:冰雪融化。
  师:用书上的四字词语。
  生7:草翠花开。
  师:是呀,太奇妙了,看着这奇妙的一切,巨人终于明白了,巨人明白了什么呢?一起,让我们用上这其中的两到三个词,联系上文写一写,就写在我们的作业纸上,写吧。
  师:注意写字的姿势,把头稍微抬高一点。
  师:写好的同学可以举手示意老师。
  师:好,我们一块儿来分享以下,巨人终于明白了——
  生1:没有孩子的地方,鲜花凋谢,有孩子的地方鲜花盛开。
  师:唉。她用上了其中的两个词语,也用这个对比的方式告诉我们,原来巨人的心里也开始有了春天。
  生2:巨人终于明白,有孩子的地方就鲜花盛开,桃树绽出绿芽,到处草翠花开,没有孩子的花园就会,鲜花凋谢,到处都被冰雪覆盖。
  师:听好了吗?你看,又是对比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巨人真的明白了,他那颗冰冷的心野开始变得暖和了,孩子们,你们说的这些,用书上的一句话说,那就是——
  生(齐):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这句话意思不变,还可以怎么说?
  生1:有了孩子的地方才会又春天,没有孩子的地方时不会又春天的。
  师:哦,孩子们,不管我们怎么说,道理就只有一个,孩子就是——
  生(齐):春天(板书)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的巨人呀,变了,他不再孤独,而是变得,说吧,孩子,变得那么的——
  生(齐):快乐。
  (板书)
  师:唉,对,他也不再自私,而是变得那么的——
  生(齐):心胸宽广。
  师:用上两个字的词语,心胸宽广那就是(宽容)板书。
  师:他不再那么的冷酷,而是变得——
  生:热情(板书)。
  师:所以,就有了这样的一幕,这真是个——
  生(齐):乐园。
  师:孩子们,巨人还明白了什么,这么一个奇妙的童话,我们又可以怎么把它讲好呢?就让我们下节课在走进《巨人的花园》,下课。
  生(齐):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给各位老师道个别,老师,辛苦了。
生(齐):老师们,辛苦了。
二、张林军《巨人的花园》教学实录
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
上课时间:2010102008:1008:50(第二会场上午第一节)
【课前交流】
……所以,今天一见到同学们啊,老师特别放松。老师的脸上是不是一直都带着微笑的啊。
生:是。
师:我一下子啊,就喜欢上了大家。同学们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猜猜看。
生:新疆人。
师:新疆人,为什么?
生:因为老师长得像新疆人。
师:噢,我长得像新疆人。你是从我的脸部特征来说的是吗?
生:北京人,因为有一回,我在北京看见你。也就穿这个衣服。
师:噢,北京人喜欢穿这个毛衣。好,还有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你是当家长的。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从语言上。
师:噢,老师运用的普通话不标准吗?
生:标准。
师:噢,为什么呢?我感觉自己还带着方言一样是不是?
生:是。
师:噢,看来老师的普通话还要加强。好的。同学们,我们来看两张图片啊,你们一下子就知道了。(播放图片)
师:哪里人?
生:西藏。
师:这就是非常有名的——
生:布达拉宫。
师:对啊。同学们,看!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多漂亮啊!刚才的那几张那几幅图片,都是西藏特别有名的景点。你们去过吗?
生:去过。
师:噢,你去过?你来说说——
生;去过西藏青海湖了。
师:噢,青海湖呀,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啊,都是纳木错,那是一片特别大的湖,是神湖,很美的。同学们,以后你们有机会,一定要到西藏去看一看,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啊和西藏的小朋友,都会热情地欢迎大家的。老师第一次来到银川,对这儿一点也不熟悉,不知这儿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大家能介绍介绍吗?我想吃一点什么东西,不知道应该去选择哪一种特别有特色的。
生:到银川来您得到那个沙湖,就得去吃那个烤肠羊。
师:好的,老师上完课就去。
生:去贺兰山的那个小口子,那边还有炸蝎子,吃上去特别的脆。
师:炸蝎子是什么啊?
生:就是把蝎子用油炸一下,吃起来特别地好吃。
师:不害怕?
生:不害怕。
师:噢,你好勇敢啊!
生:还有宁夏的手抓饭。
师:手抓饭?
生:也不错,是他们用手做出来的,还能够用手拿……
师:好的,老师一定去吃尝尝。还有哪里很好玩呢?
生:我觉得就是门口的那个德克士特别好吃。
师:(笑)拉萨也有德克士,我也要尝一尝银川的德克士看看和那边的有什么不一样。好不好?
生:老师您要是去玩的话,您就去那个沙坡头,可以滑沙。
师:噢,去滑沙,一定很漂亮吧。
生:您可以去滑沙子,也在沙坡头那边。
师:对啊,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老师可想去了。但是,我又不认识路,怎么走呢?同学们,你们愿意当向导吗?愿不愿意带我去啊?
生:愿意。
师:这我就不孤单了,愿意陪老师去的,和我拉钩,愿不愿意?
师:真是太好了。看,老师来到银川啊,真是没有白来。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孩子。和你们交上了朋友。你们幸福吗?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上这堂课吗?
生:愿意。
师:是啊,现在我们都成了好朋友了,老师也非常期待和同学们一起上这堂课。还有两分钟的时间,我们先休息休息好不好?同学们一大早就来到这里,现在一定很疲倦了对不对?来,我们先趴在桌子上,静静地休息一会儿好不好?一会儿上课的时候啊,老师还要来。
【上课时间】
师:好,上课,
(老师好,同学们好。)
师:同学们,在很久很久以前的英国有一座巨人的花园,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
生:想。
师:好,闭上眼睛,闭上眼睛,跟着老师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播放音乐)到了,快睁开眼睛吧,巨人的花园里,到处走一走逛一逛,你能看到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朋友还有树上的小鸟。
师:看到那么多。
生:我看到巨人还有小朋友一起在玩。
生:我看到巨人、小朋友还有大树。
师:同学们的眼睛可真亮,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下来,让我们欣赏王尔德给我们带来的这篇优美的童话——巨人的花园,举起手,我们一起来写写课题。
师:“巨”的最后一笔是——
生:竖折。
师:很好。齐读课题。
生:9,巨人的花园。
师:现在啊,我们还得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上写满了词语,只有把他们都读会了,才能打开这个故事的大门。你来——
生:(读词语)洋溢、叱责、允许、拆除、
师:一个都没有错,看,允字的最上面加上点横读什么?允字加点横在最上面读什么?再想想。
生:充。
师:很好,充。拆,把那一点给拆掉了读——
生:折。
师:哎呀,同学们认识的字可真多,接下来的几个词可有难度了。
生:(读词语)禁止入内、瑟瑟发抖、火辣辣。
师:哎呀,最后一个词读轻声——火辣辣(轻声)。齐读。
生:(齐读)火辣辣。
师:哎,恭喜你拿到了这把钥匙。谁再来读?
生:(读词语)禁止入内、瑟瑟发抖、火辣辣。
师:你也拿到了这把钥匙。同学们,我们把这些词语,连着一起读两遍。
生:(齐读)洋溢、叱责、允许、拆除、禁止入内、瑟瑟发抖、火辣辣。
师:太好了,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拿到了这把钥匙。现在啊,我们可以把课文翻到41页了。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
师:好,课文读完了,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这篇故事讲的是?
师:你觉得这是一座什么样的花园呢?
生:是春天百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的花园。
师:噢,这样的花园。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你读出了什么?这样的一句话。
生:读出了这个花园很美丽。
师:噢,非常的美丽,非常的漂亮,是吗?
师:我们看,春天是什么样的?一起说——
生:鲜花盛开。
师:夏天——
生:绿树成阴
师:秋天——
生:鲜果飘香。
师:冬天——
生:白雪一片。
师:这样的一个花园,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播放视频。)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写出了孩子们的快乐,来,——
生:村里的孩子都喜欢到那里玩。
生: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师:一起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谁能读得更欢乐一点?
生读。
师:咦,看到下雪了。还有谁想读?
生读。
师:欢乐一点点的上升了。
生读。
师: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么欢乐的花园,肯定装满了故事。巨人回来后,会怎样的对待孩子们呢?同学们,拿起笔,我们一边默读38小节,一边画出描写巨人语言、行为的句子。
生默读。
师:好,有的同学画好了,我请他们说一说。
生:赶走孩子们以后,巨人在花园周围砌起围墙,而且竖起一块禁止入内的告示牌。
师:嗯,很好,你找到了巨人的行为。
生:有一年秋天,巨人突然回来了。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很生气。
师:玩耍。
生: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师:哎,找到了一句话。生: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生: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师:巨人的——话,还差一句。谁找到了,好,你来。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是的。现在,同学们都找到了,我们来观察观察。这三句话,应该怎么来读呢?
生: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噢,你的意思是要读得很——
生:很生气。
师:是啊,有体会。同学们再来看看,这三句话,生气的程度都是一样的吗?仔细看看,程度都一样吗?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
师:有同学不同意了。
生:我觉得不是一样的,应该是一次比一次更生气。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第一次他看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第二次是巨人又发脾气了。第三次是巨人大声斥责。
师:是啊,根据提示语,来读人物的语言,这可是一个好方法。同意吗?
生:同意。
师:对,一次比一次生气。还有谁想读?
生:最后,就觉得巨人特别特别地生气。因为,很长时间都是冬天,突然来了阳光,可是这些孩子们又到这里来胡闹,所以巨人非常的生气,用特别凶狠的声音说:“喂,滚出去!”
师:噢,这就叫什么?
生:斥责。
师:真好,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斥责的意思。
生:斥责的意思就是,孩子们去到巨人的花园里玩,巨人非常生气,骂他们,说让他们滚出去,非常生气的意思。
师:非常生气地让他们出去。同学们,刚才我们说根据提示语来读人物的语言是一个好方法。同学们,我们再想想,巨人他这样的高大,他的嗓门儿——
生:也很大。
师:除了大还有——。
生:也很凶。
师:凶。还有——
生:也很爱发脾气。
师:还很——
生:粗。
师:对,你补充说得很好,对,我们加入了想象,样子读起来就会更生动、更形象了。赶快,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就读这三句话。
生自由练读。
师:好,第一句,第一句——
生:他见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很生气:“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师:听听,能强调出一个很字吗?很生气。
生:我们两个一起合作读。
师:可以啊。
生:(合作读)可是巨人又发脾气了:“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是啊,难怪孩子们四处逃散了。第二句。
生:可是孩子们。
师:直接读他的话。
生:“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师:哎呀,这真是个巨人,喊给大家听听。
生:再读。
师:是啊,孩子们吓得纷纷逃窜,第三句话。小朋友你说。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注意提示语是
生:巨人大声斥责。
师:你能大声说这句话吗?
生:巨人大声斥责。
师:语言。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一起说——
生:喂,你赶快滚出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一句郑重的滚出去,巨人为什么一定要把孩子们赶走呢?孩子们在花园里多快乐啊!
生:因为巨人他觉得自己的花园很漂亮,不愿意和别人分享。
师:嗯,他不愿意。
生:巨人觉得这些孩子们很讨厌,要把他们赶走。
生:巨人觉得这个花园就是他的花园,谁也不让进来。
生:他觉得这个花园是自己的,不能让别人分享。
生:他觉得这个花园是自己的,不让别人分享,自己才能到这个花园里去。
师:是啊,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理解。的确是这样,巨人认为花园是自己的,凭什么要和别人一起分享花园带来快乐呢?可是孩子们一走,花园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播放视频)
生:孩子们一走,花园就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师:真好,你很爱读书,用上了课文中的句子。
生: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生:就赶走孩子们的时候,花园里就变成冬天的景色了。
生:赶走孩子们以后,巨人的花园又变成冬天了。
师:是啊,孩子们一走,花园里只剩下了荒凉的寒冬。
师:巨人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吧。来拿起笔。我们把有关巨人的句子来写一写。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孩子,没有了小鸟,没有了鲜花,巨人感到非常悲伤。
师:哎呀,你真是懂得巨/人的内心世界,不用写,直/////来了。同学们,拿起笔写一写好不好。这样子,我们就会写得更好了。词语啊,一定会用得更丰富的。
师:写好的同学自己轻声念一念。多念几遍,就更能体会巨人的心情了。
师:多念几遍,来。
师:好,我请同学来念一念,来——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鲜花,没有了小鸟,没有了孩子,巨人感到非常孤独。
师:写出这么多的景物,很好。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孩子欢乐的笑声,没有了绿树,也没有了鲜花,巨人感到非常伤心。
师:是啊,你看这个词多好,没有了孩子欢乐的笑声。是吧。
生:荒凉的花园里没有了春天,没有了孩子,没有了鲜花,巨人感到非常孤单。
师:感到孤单。咦,同学们都念出来了,谁能够带着感/情念就更好了。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没有了鸟儿的歌唱,也没有了鲜花的美丽,巨人感到非常孤独。
师:真好,这样的花园是那么地荒凉,漂亮的景物都没有了。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孩子,没有了天空,没有了星,也没有了春天,巨人感到非常地伤心。
师:一直会这样的吗?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欢快的小鸟,没有了快乐的孩子,也没有了春天,巨人感到非常伤心。
师:加上修饰语就是不一样。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孩子欢乐的歌声,没有了小鸟,也没有了春天,巨人感到非常孤独。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小鸟,没有了鲜花,没有了孩子们的欢笑,巨人感到很寂寞。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孩子们的笑声,也没有了春天,巨人感到非常孤独和伤心。
师:孤独、伤心。
生:荒凉的花园,没有了春天,没有了笑声,没有了小鸟,巨人感到很寂寞。
师:是啊,同学们,带着感情把写好的句子念给你的同桌听听。
生:自由读。
师:同学们的描写让我们看出巨人是如此的难过、痛苦。虽然他一个人拥有了花园,但是他却失去了幸福,失去了快乐。难道,他愿意就这样生活下去吗?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来,自己大声地读一读810小节。
生自由大声读。
师:好,谁来说说。
生:巨人把围墙给拆了,把花园交给了孩子们。
师:谁提醒了他?
生:一个孩子,在巨人的脸颊上亲了一下。她在桃树下一伸手就绽开绿芽,开出了鲜花。师:好的,我们看看,巨人的变化原来与这小男孩分不开。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自由读)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同学们,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带来的都是什么呢?居然让巨人的心里火辣辣的。赶快小组讨论讨论。
生:自由讨论。
师:好,来,坐好了。看看小男孩的眼睛会说些什么呢?
生:小男孩的眼睛会说,虽然花园是你的,但是快乐要与别人分享。
师:噢,劝告他。
生:巨人你知道吗?没有了快乐,春天,就没有了。如果我们不回来,你的春天就会永远是冬天。
师:春天和孩子们在一起。
生:要是没有我们就没有春天。
生:要是没有我们的欢歌笑语,春天就不会来到这个荒凉、寂寞的花园。
生:我觉得他的眼睛会说,这里没有我们,花园里就会是一直是白雪一片。
生:我觉得他的眼睛会说,花园里没有我们,你就会感到孤独、寂寞。
师:哎,告诉巨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怎样不孤单与寂寞是吧。同学们,我们来看看,小男孩的眼睛多会说话啊。巨人看着这样的眼神,他的心里头——
生:他的心里头感到火辣辣的。
师:什么是火辣辣的?
生:火辣辣就是心里着火了,很生气。
师:噢,着火了。
生:“火辣辣的”就是比如你要是做错了一件事,就觉得自己不应该干那件事,心里就火辣辣的。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此时,小男孩的眼神中,一定充满了温暖,充满了期待,还充满了——
生:愉快。
生:快乐。
生:幸福。
师:现在他就充满了幸福了?
生:充满了温暖。
师:温暖。
生:他现在不像以前那样孤单了。
师:小男孩,小男孩的眼神。
生:充满了愉快。
生:有欢歌笑语。
师:小男孩是不是要巨人把花园还给大家啊。
生:是。
师:那这眼神中会充满了——
生:期待。
师:期待,是的,看,巨人这么对待小男孩,对待孩子们,可是孩子们是多么纯洁,多么天真啊。所以巨人,他看着小男孩的眼神,心里头就会不停的——
生:难受。
生:惭愧。
师:是啊,这样的感受就叫——
生:火辣辣。
师:是的,带着这些感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生:齐读。
师:是啊,这位女同学把“火辣辣”给强调出来了。带着你的感受,再去读读这两句话。把心放进去,你觉得该怎么读,就怎么读。好吗?来,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齐——
生: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师:就在这个时候,小男孩一伸手,桃树的枝头花儿开了。(播放动画)美丽的春天终于又回到了花园里,巨人终于明白了什么?
生: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那个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明白了,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生:巨人明白了,赶走春天的是他那颗日渐冷酷的心。
师:是啊,巨人是多么感激那个小男孩啊,他不禁抱住那个孩子说,齐读——
生:“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师:要不是——
生: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师: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上——
生:亲了一下。
师:巨人第一次感到了,齐读——
生:温暖和愉快。
师:那种温暖和愉快,可是巨人从来都没有感受过的。于是他就马上为孩子们做些事情。于是——
生:他立刻拆除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师:是啊,巨人最后懂得了快乐要和大家一同去——
生:分享。
师:看,巨人是多么的幸福。(播放视频)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情感,一起来读读文中的最后一小节。齐——
生:从那以后,巨人的花园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地玩耍。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
师:老师还读了这个故事的原文,特别喜欢它的结尾,你们想听听吗?
生:想听。
师:来,我们一起来念一念。
生: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如今巨人变得又老又弱。他再也没有力气和孩子们一道做游戏了,只好坐在一张大安乐椅上看着孩子们互相追逐打闹,欣赏着花园里的满园春色。他常说:“我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花,可是最美丽的花是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师:每一篇童话都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动,课后,我们还可以去读更多的童话故事。去讲、去演、去编,尽情地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师:谢谢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对评课的老师再见。
生:老师再见。
师:谢谢大家。
三、名师执教《巨人的花园》教学视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1:35 , Processed in 0.1446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