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五千——我的语文教育追求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王开东 王开东,江苏省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校长助理兼教科室主任,苏州市名教师,全国作文优秀指导老师,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深度语文”流派核心成员,著有《非常语文课堂》《教育:突破重围》《深度语文》《教育:非常痛,非常爱》《教育:谈何容易》等。曾应邀赴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地讲学,均受到一线老师欢迎。 1995年,我毕业回乡,来到长江边一所学校执教。初上讲坛,我开始研究教学,读了一些课堂方面的书,如痴如醉地吸纳前辈们的教育观、课堂观和学生观。当时,余映潮的板块碰撞教学、李镇西的爱心教育、蔡澄清的点拨教学、钱梦龙的导读法、洪镇涛的培养语感训练等,都是我所关注的,还有上课如行云流水的程翔老师,也是我汲取营养的主要对象。这一阶段,我重点关注的还是课堂构思之精巧,导语之新颖,过渡之自然,思想内容之深刻。也就是说,我还是在教课文,还没有上升到教语文,更没有什么课程意识。
2000年,我偶然看到了“草原部落丛书”——《铁屋中的呐喊》《耻辱者手记》《昔日灵魂》《深呼吸》《47楼207》等,并认识了摩罗、孔庆东、毛志成等人。后来,我看了对我的思想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钱理群先生所著的《拒绝遗忘》,明白了真正的读书要看到书缝里的字。
2004年,我去了苏州,认识了我生命中两个最重要的朋友:干国祥和铁皮鼓。我们在“深度语文”的旗帜下,互相唱和。在他们的导引之下,我开始思考教育的终极价值,并反思过去的教育。我不再沉迷于所谓的教育业绩,而更关注教育的内核,关注真正的人的教育,关注课程对人的塑造。 课堂 让问题伴随着每个学生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我的第一本课堂实录《非常语文课堂》。著名出版人吴法源先生说:“中国普通教师出课堂实录,可能你是第一个。”朱永新先生则主动赐序《非常教师的非常课堂》。关于“非常课堂”,朱老师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我们在这本书中看到的课堂,是一个活的课堂,一个真实的课堂,一个平等的课堂。本来这应该是我们课堂的本色,但是由于考试与分数的压迫,许多课堂都扭曲了,而开东的课堂反而成为‘非常课堂’。”
那么,我的非常课堂是什么?或者说,我的本色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真正好的课堂,不是来源于教师视角,而是来源于学生视角。教学中,我总是回忆我的学生时代,尽量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学生。作为学生,我喜欢的老师,是什么模样;我反对的老师,有什么毛病;我喜欢老师给我们什么,我们的兴趣点在哪里,我们反对什么样的课堂,支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在乎什么样的交流形式……
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课堂就会有声有色,就会事半功倍,就会有出人意料的精彩……当然,这样的课堂还必须有一些具体的铺叙。
首先,我主动打倒师道尊严。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正式宣布师道尊严的消亡。在伟大的知识面前,老师和学生都该是求学者。我和学生没有距离,我的开心、愤怒、悲伤,我都拿来和学生分享,而学生也乐意和我交心,我也因此走入学生的心灵,懂得了很多教育之道,获得了很多教育的幸福。对那些脸若冰霜、高高在上的老师,我打心眼里觉得他们可怜,他们很劳累,还失去了最宝贵的教育快乐。
其次,是鼓励错误。因为错误,能给我们教训;因为错误,能让我们进步;因为错误,还能让学生警醒。而在某个层面上,所谓的正确让我们一无所获。我把“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贴在教室的最前方。我鼓励学生犯错,最终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摆脱怕错心理,主动参与教学。鉴于此,每次回答问题前,我都让学生小声地交流一下,提高他们的信心。每当学生第一次站起来,我都要及时提醒同学给以鼓励。那些没有主动起来的学生,我每天都用眼神鼓励,还有就是课下策动……终于,我把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人人争着说、个个抢着说的活跃课堂,让所有的听课老师都觉得是奇迹。
再其次,我还创造了认识、怀疑、批判和吸收的文本认识观。课堂上,我们共同认识,每个人都来谈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收获、阅读困惑,然后怀疑、批判、争论、吸收。我们没有大小,没有尊卑,只有自由的交流,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火花。陶渊明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我的课堂里变成了现实。
最后,我还努力构建了走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话题——探险——对话——冲突——建构——绵延。
话题: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1.主题朝话题延伸:由于过去的知识单元,逐渐让位于主题单元,而主题单元的包容性和广阔性,实际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话题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组合、删减、变形、改写等方式,来实现话题的最大拓展,让学生形成丰厚的人生积累和文化积淀。2.“只读”向“可写”转化:“只读”又叫“作者文本”,“可写”则为“读者文本”,在作品中“写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探险:有人认为阅读是一场对抗,是作家和读者的对抗。写作是一场冒险,作家尽量出乎读者意料之外。阅读教学就是一次探险,就是要把作家给我们的意料之外转变为情理之中。在共同探险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对知识进行遮蔽,努力把学生搞糊涂,让学生去蔽,在这种循环往复中获得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
对话:什么是真正的对话?对话的目的是什么?对话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对话?厘清这些对在教学中开展对话很重要。课堂上的对话具有很多的特殊性。作者、文本、编者、教师、学生,众声喧哗。这种对话,是一种多边的、多重的、互动的和立体的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教学。教学由冲突引起,围绕冲突展开。教学的过程就是冲突的形成、展开和解决的过程。教师要精心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不断产生问题,问题就是冲突。高质量的问题,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还有利于推动教学顺利完成。
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包含四个因素:学生的背景知识;学生的情感;新知识本身蕴含的潜在意义;新知识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学习活动要发生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学生的背景知识与新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度;新知识的潜在意义能引起学生情感变化。在建构的过程中,在师生共同探险、共同对话的旅程中,矛盾冲突必不可少。而建构的过程,新知识达成的过程,恰恰就是在矛盾中产生。新知识、新观念的到来,必然使原有的知识结构失去平衡,而失衡自然是反常的,不稳定的,它必然要在一个新的过程中,通过激烈的斗争,达成一种新的平衡。这个过程就是和谐的建构过程。
绵延:生命是由时间绵延而成的,世间万物都在时间的绵延中变化创新;人作为最高知性的生命体,正是在课堂中,正是在这种变化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获得更大的充实感。课堂的结束只是空间授课的结束,而在时间的绵延中,下课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过去之物连续不断的一个前进过程,它与未来连接,并且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如何让学生在离开语文课堂之后,不离开语文呢?答案是让问题伴随着每个学生,在绵延中潜滋暗长。 深度语文 培养学生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深度语文乍一听,挺老谋深算,曲高和寡的。其实不然。“深度”,只是对当前语文教育肤浅化的一种矫正,是相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深度”,不是为深度而深度。深度语文是追求“诗与思结合的语文”,或曰“经由思抵达诗的语文”。强调将语文视为存在的方式与本质,将存在视为语言性生存,将语言视为存在的唯一实体;强调理解存在、语言与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诗与思在语文中的重要地位。
在具体的教育诉求中,“深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的目标解读。语文课从本质上看无疑是“立人”之课,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在此基础上,深度语文则在语文的内涵上、品质上、思维上和审美上蕴含更多的价值追求。
(2)深层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种结构重建,是教师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应由浅入深、由低向高。深度语文具有鲜明的“我”的色彩,文本与我何干,强调“从生活中来,向生命里去”。
(3)深厚的语言习得。深度语文将语言视为存在的唯一实体,积极引导学生涵咏语言文字。通过替换、删减、变形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体味文本的言外之意,感受母语的独特魅力。
(4)深切的情感体验。通过语言唯一存在的载体,入境入情,感悟文本背后的情感激荡。深刻的情感体验也是“深度”的题中之义。
(5)深刻的思维训练。没有智力挑战,没有思维训练的语文,就会逐渐走向肤浅和平庸,最终就会味同嚼蜡。保持深刻的思维训练,就是保持对语文的新鲜度、挑战性。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6)深远的人文关怀。语文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民族精神、智慧和文化的结晶。语文教育原本就应该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上,培养起学生浩渺宽广的精神境界,远大辉煌的文化理想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并从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丰富自己,体验到做人的快乐,并进而树立一种最充盈的幸福和最宽广的精神自由。经由思,抵达诗的境地。一切都会豁然开朗,存在的意义就会不断涌现。 三有六让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2007年,我在《中国教师报》首次提出了“三有六让”课堂教学方式,引起广泛关注。“三有”即“有趣,有情,有理”;“六让”即“目标让学生清楚,疑问让学生讨论,过程让学生经历,结论让学生得出,方法让学生总结,练习让学生自选”。
“三有”应该属于我的整体教学风格,“六让”可以看成是我对有效课堂的一种探索。所谓“有趣”,就是要教给学生终生有用的东西,联系活生生的社会生活,注重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有情”就是发扬审美感受力,“有理”就是提高逻辑推导力,这样一来,课堂中既有文学的阐发,又有科学的概括;既有艺术的具象,又有科学的抽象;既有文学的“结晶”,又有科学的“结论”。理想的课堂,就是要实现“感性”和“理性”的沟通,“艺术”与“科学”的匹配,让学生最初在形象感染中陶醉,最终又在逻辑推理中清醒。
目标让学生清楚。目标要明确、具体、集中。明确,才能起到定向的作用;具体,才好落实;集中,才便于组织教学。目标之间还要紧密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知识上的联系,还应该是逻辑上的关联、认识上的深入。
疑问让学生讨论。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没有问题。问题是前进的号角,有问题的学生,一定是有收获的学生。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永远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重要。毛泽东当年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今天只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也一定能取得教学上的胜利。
过程让学生经历。经历体验式的学习,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精髓。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我们要让学生立足于长期的、大量的、平凡的、琐碎的探究过程,养成严谨的态度,批判的意识,独立的精神,以及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实践习惯,并积极配合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真正来一次“学习的革命”。
结论让学生得出。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自立发展,教师只以平等的学长身份,参与学生的发展过程,决不能越俎代庖。
方法让学生总结。教师教给方法,就好像父母挣钱给孩子花,孩子没有体验到挣钱的艰辛,就认识不到挣钱的价值。只有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孩子才能学会合理地使用它。而学习自己总结的方法,哪怕是失败的教训,对学生都有百利无一害。
练习让学生自选。练习分层,让学生各取所需,这里的练习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课堂的延伸,是在巩固所学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是进一步把触角深入到未知的领域里去,让学生拾级而上,享受智力挑战的乐趣,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以上,我分几个方面谈了自己教育实践的几个方面,限于篇幅,很难说透说全。借用郑板桥先生的一句话:“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也不必全也。”我始终坚信,相信岁月,相信种子,每个人都努力开花,用花来证明。语文教育就会百花开放,香色满园。因为,现实的经验可以借鉴,未来的探索之树常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