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要能“入”善“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8 20:5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要能“入”善“出”

南京晓庄学院  张华清

    多年来,语文一直为人所诟病。这既有教材方面的原因,也有教法、评价方面的原因,但语文教师个人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确是不可忽视的一条。

    在语文教师诸多的专业素质中,笔者认为其“入”“出”教材的能力又是至关重要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虽然这是针对“诗人”讲的,但是将此用在语文教师身上同样合适。

    关于“入”

    一是指静心沉入。

    这是说语文教师要始终保持一种“静”的心理。这种“静”源自于“敬”,亦即语文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和自己从事的语文教学怀有一种“崇敬”“敬畏”之心。“崇敬”它,就会热爱它;“敬畏”它,就会珍视它。如此,才会沉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醉心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才会有所收获。《大学》开篇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其中,就强调了“静”的作用。不“静”,则难以安心;不安心,就不能很好地思考;不思考,自然是难有“得”。所以,此处的“沉入”可以理解为“沉静入境”。“入境”是指语文教师能够摒弃身边的浮躁和喧嚣,自觉走进语文学习的氛围,走进语文教学的情境。然后,以语文学习的眼光察看问题,以语文教学的思维探究问题。不热爱语文教学者,自然就不会产生语文教学的思维;不安心语文教学者,当然就只能徘徊在真正的语文教学之外。

    二是指专心深入。

这是指语文教师要能够深入到语文教学之中,尤其是要能够深入到教材之中、文本之中。因为,教学的凭借就是教材,就是文本。而对教材把握、对文本的解读正是教学的前提。此处的“专心”之“专”可以看成是“专注”,还可以看成是“专业”。前者侧重在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一项重要的功夫就是把精力集中在教材和文本上;后者强调语文教师要以专业的眼光和专业的思维研究教材、深入文本。前者是态度,后者是目的。只有“专注”,才配得上“专业”;不能“专注”,也就难以上升到“专业”。语文教师“专心深入”的体现是:能站在一般读者的角度理解教材、文本,能站在教师的角度审视教材、文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使用教材、文本。要善于透过表层,“入乎其中”,见得骨髓,觅得真经。以一种开放的和创造性的思维,对教材、文本作多方面的发掘、诠释、整合、拓展,并产生自我的独到见解,形成个性鲜明、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这就是“入理”。

如阅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要读出百草园的美景、神话故事的神秘、冬天捕鸟的快乐,读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乐趣,更要读出自然环境对儿童的积极影响,读出神话想象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读出父母送孩子读书的良苦用心,读出孩子在生活经验上的善于模仿,还要读出语文教师的“方正,质朴,博学”是孩子们敬佩喜欢、和谐相处的根本,读出学生课堂质疑、积极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的重要,读出学校(教师)要给定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个人兴趣的妙处等。这样,语文教师就不会一股脑儿地把“内容、结构、情感、主题”全塞给学生,也不会硬性地把“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融情于景的写景方法”定位于初一新生的学习目标,更不会故弄玄虚似的把“学习热爱大自然,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当作人文教育对象。试问:哪个孩子不热爱大自然?哪个孩子不新奇新知识?关键是他们有时间去接触大自然吗?我们带他们体验过新知识吗?脱离实际、空洞说教、肆意拔高不仅无效果,更让人生厌烦。至于肢解课文,把学习简单化为机械做题,则不必再说。

    可见,“入”,是语文教学的前提。只有“专心深入”,才能找准切合学生实际的目标,才能使学习的课文真正与学生发生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老师是这样,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然而,现实中,不能“专心深入”,而持应付心态的语文教师,也确有不少。一些教师一本“教学用书”包打天下,一本“学习全解”畅通无阻。不问知识的对错,不管编者理解的正误,只顾照搬照抄,现学现卖。新教师如此,教过几年的教师,又何尝不是!有的教师对新课文还能够走马观花地过两遍,对有印象的老课文往往就凭经验而为了。至于学生的实际基础,至于课文的内涵新知,至于课文与学生之间的生活联系,全然抛却一边。这种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这种教学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也可想而知。

    关于“出”

    “出”,是指语文教师要能够“跳出”文本,“跳出”语文冗繁的知识圈子,“跳出”语文教学古板的教学环节,以一种宏观的视野,以一种科学的思维,来俯瞰语文,来观照语文,最终改变语文教师沉迷于“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局面。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懂得“出”。如果说“入”是实践,那么“出”就是得道;如果说“入”是累积,那么“出”就是飞跃。有“入”而无“出”,只能是“就事论事”,难有提升;只能是盲人摸象,不见全貌;只能是一地鸡毛,乱七八糟。如此,语文教学呈现出的就是碎片化、机械化、程式化、随意化的境况,破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美、诗意美、艺术美、创造美。懂得“出”,其实是要求语文教师懂得站在语文教育的角度来看待语文教学,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语文学科;懂得用语文教育的规律来审视语文教学,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设计教学活动。像这样,语文教师心中树立“人的科学发展”的理念,并以此统帅语文,语文教学必将科学有趣,欣欣向荣。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善于“出”。这是说语文教师要始终不忘“出”,不仅是针对文本解读,即使是针对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都要用科学规律的眼光来俯视。“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

    跳出来,俯视文本解读,就能够看到生活的本质,看到人性的光芒。课文就是作者生活体验的反映,就是作者生活经验的传递。这里面既包含着与每个语文教师内心相通的情感,同样包含着与学生们生活相连的内容。阅读课文,最为关键的是寻找到能与学生产生共鸣的要点,并努力将其放大,成为学生自觉走进课文,学会享受生活之美、语言文字之美、艺术创造之美的源泉。这里俯视的基点是“生活”。阅读文本,仅仅把目光和思维停留在内容、写法、情感等方面,是囿于程式化文本解读的圈子而不能自拔的表现,这种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其效果也不会多么理想。跳出来,看一看,眼前会是一片光明,心中会是豁然开朗。

    跳出来,俯视教学设计,能觅得语文教学的真谛,提升语文设计的境界。对目标,会围绕学生的实际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重难点,会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对学习内容,也会懂得取舍。一个好的设计,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往上面放;一个好的设计,也不能刻板划一,不知变通。学生有所“得”,才是根本。这里俯视的基点是“收益”。

    跳出来,俯视学习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想办法创设学习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并通过符合孩子心理、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入其中。跳出来看学习,教师就不会再硬性灌输。学习也自然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事了。这里俯视的基点是“自学”。

    跳出来,俯视做题考试,教师会惊奇地发现机械做题练习,并没有多大作用。那是在耗费学生宝贵的青春年华,那是在寻求一点自我安慰;发现平时自己所讲解的、学生反复练习的,在试卷上并没有出现多少;很多时候甚至是一点也考不到。比如课外阅读。翻开各地语文中考试题,可以看到,已经有很多地市很少或是不再考课内阅读了。那么,学习课文还有什么用?一旦跳出来,就能明白语文的课外阅读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课内。语文课堂就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如此一来,由试卷反思教学,反思文本解读,就不会拘泥于琐碎的知识传授,拘泥于空洞的道理说教。相反,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清朗明快、简约大气、民主和谐的新型课堂。这里俯视的基点是“反思”。这是需要语文教师经常做的。

跳出来,俯视语文教育,将会看到语文真正的天地,把握语文核心,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是一门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关乎人的素养,关乎人的生活,关乎民族文化。它来自于前辈的生活,又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学生人性的健康发展,在于学生今后生活的更加容易和美好。这里俯视的基点还是“生活”。这是对文本解读基点的照应。如果说那是起点,这就是终点。换句话说,语文教育自始自终都要围绕“生活”进行。由他人生活,关联到自我生活,并通过学习实践,不断推动自我生活的丰富,提升自我生活的质量。

总之,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很深的“入”功,还要有很强的“出”功。

这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根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1:23 , Processed in 0.0695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