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一堆众人添柴的篝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0 18:4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一堆众人添柴的篝火
作者: 朱寅年 | 2006年07月26日21时45分 |   

【内容提要】一种不良现象如果获得共识,是不难铲除的。最难的就是,大家厌恶它却离不开它,而又别无它法。高考,就是这样的一种现象。
□朱寅年
批评高考,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没有任何压力和成本,一如批评中国足球。这种批评还具有周期性,几乎每年都有那么一个月,无数支笔如枪炮般匍匐在众多媒体上射击,靶子只有一个,那就是高考。然而,批评了一拨又一拨,高考仍如一座城墙,岿然矗立在教育批评家们的眼前,固若金汤。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批评家们拿不出一个可以替代高考的更好的考试制度。还有一个,那就是这场年复一年的“科举”高考,如同一堆已经燃烧的篝火,有一群又一群人在为它不断地添柴。在这堆篝火面前,批评家的口水亦如火上浇油。

一种不良现象如果获得共识,是不难铲除的。最难的就是,大家厌恶它却离不开它,而又别无它法。

高考,就是这样的一种现象。

                                  谁是添柴者?

俗话说:“众人添柴火焰高”。高考独尊天下的光环,就是那无数为之添柴的人们造就的。
我们举例简单分析一下,哪些人在添柴?
添柴者之一:地方政府
我们还是摆两件2005年发生的事吧。
2005年6月,山西高考成绩揭晓后,榆社县成绩大面积滑坡,与2004年相比,考生人数多出近300人,但上线人数却减少了58人,为近年来最差的一年。
于是,山西榆社县电视台播出一则不同寻常的公告,因2005年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榆社县委常委一致决定以县委的名义诚恳地向全县人民致歉,同时决定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并保证用6年时间让榆社教育大翻身。
2005年,陕西省华县高考成绩全市倒数第一,教育局长受到集体“弹劾”。华县教育局局长冀怀庆向组织递交辞职报告。

而高考成绩高的地方,又有多少因此而高升的官员,那就不可胜数了。政绩面前,哪级政府官员敢马虎?
  添柴者之二:家长
中国的家长,对待子女的高考问题的关心可以说世界第一。对于高考的各个环节不敢丝毫马虎。
我们还拿上面提到的两地政府的做法做例子。山西榆社县县委之所以因高考成绩滑坡而向全县人民致歉,主要还是因为这一问题成为该县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很多家长因此而担忧、气愤和埋怨。

陕西省华县之所以“弹劾” 教育局长,也是因为县里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认为,造成华县教育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是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履行职责不到位,缺乏责任心,一些中学进人把关不严,教师整体素质下滑。

家长和代表委员作为公众而冲冠一怒,在压力下,榆社县向公众道歉并承诺要“大翻身”,华县“弹劾” 教育局长,由此来看,我们的地方政府还真有点公民社会下的民主做派呢!但这种感觉还是让人感到有些怪怪的,

    “民意”的威力左右着高考涉及的各个群体,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添柴者之三:学校

这一点无需多说。学校的“生命线”已经只剩下考试这样一个救命稻草了。中考、高考,哪个学校敢视为儿戏?没有好的成绩,就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学校离关门也就不远了。为了争到成绩优秀的学生,两个学校的教师竟然互相大打出手,有辱斯文也顾不得了。

今年5月,《南方周末》报道了四川某地的几所学校为了争夺优质生源,而竞相开出重金奖励优秀生的“药方”,无非就是想留住成绩好的学生,为学校争光,以吸引家长把孩子送到自己学校来。市场经济的做法在校园里大行其道。
能否立足于学校之林,就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哪所学校敢不使尽气力?

添柴者之四:商家和众多既得利益者。

“高考”一词屁股后,不知道何时有了这样的尾巴:“经济”。媒体也大量报道各种“高考经济”。卖书的,卖补品的,卖电子产品的,租“钟点房”、“总统套房”的……

除了商家,负责高考运作的各级部门,又有数不清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对高考的推波助澜应该是不遗余力的。

    家长重视高考,平时紧衣缩食的,为了高考,为了孩子,就不惜一掷千金万金了。家长付出的高考成本令人咋舌。

    高考期间,《北京晨报》的记者朋友在电话里和笔者交谈时说,他正在策划做一篇关于学生从小学到高考家长支付成本的调查。我们谈到家长各种高考支出时,不时地唏嘘感叹一番。

    前些日子,朋友的这篇调查出来了,结果当然很惊人。在北京,把一个孩子从小学培养至高中毕业、参加高考,求学12年,家长支付的教育成本达平均每年15000元。当然,这里包括学费、辅导费、择校费等。当然,还不包括那些无法计算的日常生活费用。

    家长花了这么多钱,都有哪些人受益了?恐怕不只是商家吧。

                                学生“添柴者”的无奈
在一个国家,教育人口几乎是最庞大的群体。作为教育人口中的主角——学生,无疑是这场考试的焦点和核心。
其实,学生的角色,在高考面前是很尴尬的。他们既是高考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高考最有切肤之感的人群。他们或喜或忧,但都是身不由己的无奈角色。
今年高考的前两天,作为记者的笔者发表的长篇调查报道《“会宁现象”:国贫县的“高考神话”》引起了较大反响。报道调查的是甘肃省会宁县的高考现象,在调查中,笔者有很深的感触。

有几组数据让人难以释怀。

会宁每年的财政收入仅在1000~2000万之间徘徊,而全县一年的财政支出却高达9000多万。钱不够,最基本吃饭财政都严重地难以保证,只有靠上面的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

会宁县有一组“百千万”的数字,即他们的学生有近200人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获硕士学位,10000多人获得学士学位。

在会宁,辍学率可以说几乎为零。全县四所高中,每年只能招6000多高中生,而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却多达18000多人,这就意味着有三分之二的初中毕业生无法按时升入高中就读。于是,重读率极高。就连初中各年级竟然也有很多重读和补习的。有的甚至在初三重读了四五年,有一些学生觉得学得差点,在初二就开始留级重读。

在会宁这个极为贫困的地区,没有工业,农业食不裹腹,商业也没有什么生长点,学生除了考试以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外,似乎很难让人们再看到其他更好的出路。

会宁县是当地多年的高考状元县,会宁人重视高考的程度令人咋舌。他们早已总结出来的“三苦精神”:“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 在此基础上,又总结出 “五苦精神”:“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供、亲友苦帮。”

  家长靠打工得到的钱,勉强供孩子上学,而考上了大学,家长立刻到县里农行、信用社去给孩子贷款,求有工作有固定工资的人给担保。学生走了,家长便开始了还贷的日子,负担往往越来越重。一位老师就告诉笔者,有的孩子上大学了,家里老人贷款供,孩子后来都毕业多年了,可贷款到现在还没有还清。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而更让人流泪的是,那些营养不良甚至经常饿着肚子的孩子们,为了在考试的“独木桥”上通过,苦学的程度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使不愿意这样,甚至想逃掉的想法,也只有在强大的压力下硬着头皮苦学。

孩子们每天早上5点半就起床上早自习了;6点半左右上早操,然后吃早饭。早饭多是孩子们吃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馍馍,就着开水吃,有些学校连开水都没有。学生每次回家都要带够吃一个月的馍馍,或者是父母专程定期给送来的。上完一上午的5节课后,男生花1元钱,女生花6角钱,买上一碗或半碗米饭,就一点咸菜就吃完中午饭了。有的时候吃面条,家境宽裕点的孩子还能吃上一点凉皮什么的。下午接着上3节课。晚饭和早饭差不多。一位老师告诉笔者,有30%至40%的孩子甚至不吃晚饭。这样算下来,一个学生一个星期花6元吃饭,男生一个月20多元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最多的也超不过40元),女生花得则更少。一位老师说,看着孩子们学习又苦又累,而营养又跟不上,甚至有的学生饿肚子已经成了习惯,身体发育普遍不好。很多学生到了初三,就经常头疼。

会宁的学生甚至哪怕在休息的时间里,也看不到有玩耍的,许多都在树荫下学习呢。

    笔者曾问过一些学生,这样苦学的生活苦不苦,多数都说苦,只有很少的学生说“还可以”。为什么还要这样刻苦?孩子们说,家长辛辛苦苦送自己到这里学习也不容易,看别人家孩子都上大学了,自己和父母都觉得也要那样考出去,“否则就太没面子了”。学生们也说,在学校教室里,看大家都那样学,“自己想偷懒也不敢啊!”“没有办法,只有使劲学了,大人都说等考上大学后就不会这么苦了!”

     而考上好的大学,有了好的工作,这些苦对学生们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高考成了他们心目中的最大希望。于是,高考对他们来说有苦有甜,痛并无奈着。

                高考改革的目标:应该是让添柴者“撤柴”
诚然,高考作为一项考试评价制度,人们对它的批评焦点主要还在于“一考定终身”、考试内容的僵化机械而死板、高分低能、高考的区域不公、高考特权等问题。而少部分呼吁取消高考的人却拿不出更好的方案来。

所以,对于高考,更多的人还是属于“改良派”,他们期望通过改革使得高考更加公平,并挽救学生的创造力和天性。

而高考改革的实验一轮轮展开,但给人们的感觉是其核心和本质上的东西并没有改掉。甚至有加强的倾向,那就是片面的极端的应试教育愈燃愈旺。

在我看来,高考改革的效果应该达到这样的一些目的,那就是使高考成为检测人才的真实才能的工具,不影响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和身心健康,使孩子的方方面面的能力和素养得到检验和锻炼,社会普遍恢复到平常心的状态等等,当然达到这样的效果是不容易的。

也就是说,通过高考改革能够使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和社会方方面面不再成为高考这教育之火种的“添柴者”和“帮凶”。

其实,国外包括港台地区也都有高考,他们的高考的科学手段我们可以借鉴过来。比如港台地区的联考制度就舒缓了一考定终身和高分低能的弊端。

笔者曾经做过关于国外高考的报道,同时作为著名学者杨东平教授的中国教育制度创新课题组的成员,专门负责中高考改革报告的撰写,因此对国外高考的资料了解过一些。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美国的“高考”,他们实行的高校招生一般采用证书制和高考制两种。证书制是指高中毕业生不需通过高考,凭高中毕业证书就直接进入大学,采用这种方式的主要是一些州立学院和社区学院;但大多数学术水平高的院校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测试(SAT)的成绩并参考中学时的成绩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综合素质来录取新生。因此SAT考试现在已经成了事实上的“高考”了。SAT考试每年举行7次,参加考试的次数不限,其考试的内容与高中教材没有直接的关系,主要考学生的逻辑、分析、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它的考题也千奇百怪,如“癞蛤蟆是否有听觉?试证明之;试说出一种根源在外太空的东西,并为你的理论作一完整的辩论;请以下面的句子开头,写个故事:‘在多年以后,他想起自己第一次与冰有关的经验……’故事须提及一双袜子、一个纪念碑、一串钥匙、一头家畜和莎翁全集。”如果答不出来,那么你很可能就跨不进美国大学的门槛了!

    美国的不少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在招生时也要参考学生的单科考试成绩,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单科成绩以及志愿来决定其专业。但除了单科成绩以外,美国的大学招生时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如学校还要学生提供高中的成绩单、教师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推荐信、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等,真正全面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再比如,印度的高考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制度,而由各大学自行出题考试,而各邦大学的入学考试则由各邦主考。由于不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学生反而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不少考生为确保能上大学,除了参加全国性大学的入学考试外,还可去参加邦一级大学的考试。据说有的考生在一个考季内,就参加了20多次入学考试。有一些大学,如德里大学,主要看学生12年级的毕业考试成绩,成绩好就可报名,无须参加入学考试。

    各大学自行出题考试,这在我国1949年以前的高校中是普遍实行的制度。近年来国内有高校也开展了这样的试点,比如今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实行的考前面试招收学生的实验,但这并不彻底,因为面试录取的学生还是要进入高考的考场考一下的。

    当然,据笔者了解到的信息,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学者已经拿出了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高考改革方案,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重视和基本认可,也许在今年秋季就能够一睹其“芳容”了。希望能够令人惊喜。

什么时候,我们的高考成为一个平常事,不再兴师动众,面对高考,国人都有了良好的心态,那就达到了高考改革的目的。


    教育,应该成为的是人类文明延续不熄的火种,而不是一烧而尽却一烧再烧的集体狂欢的篝火,因为泛滥的火灾是危险的。的是人类文明延续不熄的火种,而不是一烧而尽却一烧再烧的集体狂欢的篝火,因为泛滥的火灾是危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3:50 , Processed in 0.0592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