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红: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内涵 【来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5年9月 】 【作者: 中国美术学院 吴晓红】 摘 要:时代需要造就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知识面宽,有厚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的一代新人。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精神;内涵
马加爵案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有的媒体甚至认为“马加爵之锤击响心理教育警钟”。而对另一个同样重大的问题,即从马加爵身上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的缺失,确实值得社会和公众关注。
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变成“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即要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人文精神”的培育。
在大学语文的整个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认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例如:仁民爱物、修已安人、义以为上、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又要认真汲取20世纪以来文化理性批判运动的成果(例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等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既要借鉴西方传统的“人文主义精华”(重视人性、人的价值和精神尊严等观念),又要借鉴西方“新人道主义”的精髓(重建人的文化上的和谐,从而确立人类整个事业的平衡和健全,促进人自身的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价值导向等观念);更要立足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中,已经产生并将进一步发展的“人文精神”(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契约观念、法制意识、主体意识、效益观念、改革意识等新型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而言,应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内容。
1、培育具有新的“科学精神”内涵的“人文精神”。我们不应该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对立起来,应该把科学精神、艺术精神、道德精神等崇尚的文化精神都看作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坚信外部世界具有客观规律性,并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作为自己的第一生活需要。让学生具有坚持真理和弘扬真理的勇气,有吸纳现代科技优秀成果的胸襟。
2、培育具有新的“民主精神”内涵的“人文精神”。既要让学生树立平等、公正、竞争的观念,树立民主、自由的意识,有追求个人权利、幸福的愿望,又要把这些与社会主义精神、法制精神、改革精神、社会主义市场伦理精神融合起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并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民主精神、法制民主精神、新型经济民主精神和民主改革精神内涵的“人文精神。”
3、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兴趣、批判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具有发表新异见解的勇气,具有发现、发明、革新的愿望,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破除学生的教条性、守旧性、封闭性、片面性和狭隘性。
4、培育具有“终极关怀”内涵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观,在物欲横流的时候不动心,用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荡涤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的污泥浊水,用个人有限的生命,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我们民族的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引导学生合理追求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个体价值的充分实现,追求思想自由、感情自由和精神尊严,张扬个性和独立人格,不断向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攀升。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人文精神”培育。
1、注意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多方面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爱因斯坦说:“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则概括着世上的一切,并推动着世界的进步。”想象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一个缺乏想象能力、思维缰化、死守框框的人,在语言感受、文化鉴赏、创造发明等方面的能力都将大打折扣。就一个人未来的发展而言,要培养创造能力,就必须养成敢于求异、大胆想象的习惯,因为一切发现、发明都与想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飞机的发明、电话的诞生、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无不体现出想象能力的巨大力量。近几年高考作文频频垂青想象描写,便足以说明锻炼、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必要性。
2、用优秀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信条,启示学生要严于自律,富有社会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告诉学生爱国是每个炎黄子孙神圣的责任;“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则昭示了热爱人民、爱憎分明的可贵品质。总之,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道德、思想形象,有效地进行思想熏陶,以激励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及心理品质。
3、利用活生生的材料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意识。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不怕国民党的手枪的闻一多,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无不唱响一曲曲自信、自豪的民族正气歌。教师应充分利用,以激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4、引导学生关心他人,珍惜亲情。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在生活中的作用相对削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所以,在未来社会更需要关心他人,珍惜亲情,而且这种“感情教育”的要求会愈加迫切。
总而言之,在面临新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强烈要求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形势下,更应加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着眼于“人”的发展,这个“人”应是大写的“人”,他不仅应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接受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更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人,而不是仅能在考试中拿高分的“机器”,一个心理、性格、情感诸方面有缺陷、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不健全的人。开放世界的种种挑战,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交叉渗透,召唤着我们需要造就知识面宽,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而且有厚实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及文化素养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林新宏.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缺失[N].科学日报, 2004-04-20(4).
[2] 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N].光明日报, 2004-05-12(4).
[3] 王宁.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建设[N].中国教育报, 2004-05-14(4).
[4] 张志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2).
(责任编辑 徐绪卿)
作者简介:吴晓红(1966-),女,浙江杭州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