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小琼: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4 10:4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小琼: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研究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年5月 】 【作者: 李小琼 导师 张良田教授】
摘  要
    本文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和研究意义出发,从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现状分析、选文的影响因素考察以及对教材选文的编选原则与建议这三个方面着手,对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研究。
    引言部分:重点阐述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对论文的研究意义进行说明,并梳理、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就大学语文选文的功能来看,主要表现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功能,提高人文修养的功能,激发审美情感的功能等。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中总结优秀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为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理论性的思考和可供实际操作的方式和路径。
    第一部分:分析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现状。在“全面占有、重点分析”研究思想指导下,文章从相似性和差异性两个方面对目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作了论述,即选文未能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对其实用性重视也不够;选文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选编变化幅度不大等。在对选文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的发展趋势。大学语文的功能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其教材选文应该围绕着大学语文的功能编选,选文内容要重视其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
    第二部分:考察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因素。社会教育环境、专业环境、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学需要等都会影响文章的选择。其中,社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规范性及其功能;专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数量、难易程度和主要功能;课程性质定位,课程目标定位,选文内容上所依据的思想性艺术性统一、经典性与典范性相结合的标准,以及教学的实际需要等无不制约着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
    第三部分:提出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选原则与建议。在对选文现状和影响因素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归纳了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四条原则: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原则、经典性与时代性互补的原则、人本对话性原则、美育提升性原则。文章的最后就目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不足提出建议: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差异、层次差异、地域差异和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提倡分专业、分层次、分地域、分类别编写大学语文教材。当然,无论采用分专业编选、分层次编选、分地域编选、分类别编选中的哪种编选方式,另外三种编选方式的影响都不能回避。或许我们应该在选取一种编选方式为主的情况下,兼容到其他三个方面。在此种情况下,对于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改革的问题应尽可能地做到因势利导,贴近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

引言与文献综述
    1.大学语文课程简介
    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建国前在我国各大学己普遍开设。但在建国后因全盘搬用前苏联的办法,在1952年全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后,该课程被全面停开。1978年后,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的首倡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大力倡导下,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各高校陆续恢复,并在1984年被规定为自学考试的必修课程。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停而复设,与当时国际上通识教育 (liberaleducation)热潮相呼应。通识教育强调教育的“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其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正因为如此,大学语文被定性为“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①。现今全国的1000多所高校,都开设有此课程。该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②。
    ①国家教委高教司.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出版前言.载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年版,第4页。
    ②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转引自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大学语文教材与选文
    教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材仅指教科书;广义的教材则指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包括课本、练习册、辅导资料、音像资料、教学实物、网络资料,等等。也就是说,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教科书是其中的核心教学材料。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语文教材”采用的是狭义的定义,即各高校和机构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而专门编制的教科书。“选文”是指被选入教材作为课程教学之用的优秀典范的作品,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课文。正因为如此,这些作为课文的选文“所选的是世间比较有名的文章”①。因为“所选作品不仅是各种文章体裁的优秀代表,还是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感美德之荟萃”,所以“语文课历来有以文选为主体的教学传统”②。综观现代的语文教材,其具体形式一般都以文选的方式呈现出来。换言之,现代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选文为主体。
    ①叶圣陶著、叶至善等编.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文心.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版,第262页.
    ②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这种“以文选为主体的教学传统”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南北朝时期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昭明文选》(简称(《文选》),该书开创了“文选型教材”的先河。此后几乎每一朝代都有文章选本,体例编排也大都受其影响,如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清代姚鼐编的(《古文辞类纂》,吴楚材和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曾国藩编的《经史百家杂钞》等都继承了这个传统。
    近现代的语文教材基本上也都继承着这种文选型教材编写体例。从1902年的《蒙学读本》、《最新国文教科书》等文言教材,到后来文言和白话混编或分编的教材,选文的主体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大多只是在选文的来源与形式上做些变革,增加一些语文读写知识的短文。这些短文或者与选文并列,或者仅仅作为选文的补充。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夏丐尊合作编写了《国文八百课》。该教材构建了以实用文体文章作法知识为核心编写现代语文读写教材的新体系。这一体系最终确立了选文在语文教材中的中心地位,使之成为语文教育中一个恒定元素。
    自1978年大学语文在各高校纷纷复课以来,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日渐兴隆。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购买了大学语文教材10多种,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等网络又搜集到70多种。此外,我们利用网络,登入国家图书馆、湖南省等部分省级图书馆及南京大学等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网上书目查询系统,输入“大学语文”、“高等语文”等关键词进行查询并查看相关的图书说明,也找到了一些大学语文教材的目录。粗略估计,各高校和机构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目前至少有一百多种。据我们对手头掌握的80多种大学语文教材的统计,95%的教材都采用了这种“以文选为主体”的编制模式。
    3.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指选文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能。构成教材内容的选文是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的认识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不仅可以指导教材选文编写的工作,还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的理解教材选文、使用教材选文。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培养语文能力的功能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书面语言还是口头表达都离不开相关的语文知识,而语文知识的获取主要来自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学习。“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①叶老先生的这段话,指出了语文教材选文对语文能力培养的功能。选文作为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最好材料,学生通过对教材选文的阅读理解,可以学习口语表达和写作的方法,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从而逐渐形成全面的语文能力。
    由于中学教育文理分科,理工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相对较薄弱,文科类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在上大学以后也因专业的需要对语文学习也有不同程度的忽视。大学语文正是为了弥补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不足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教材选文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自己的基本功能也是应有之义。当然,大学语文“将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它的综合性更强,技能性更高,重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教育和实用技能教育”②。故而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选,必须服从于大学语文能力培养这个中心,立足于大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使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36页.
    ②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2提高人文修养的功能
    “科学,是立世之基,只有懂得科学,掌握科学,尊重客观规律,顺乎客观规律,才能立于世上。人文,是为人之本,只有重视人文,领悟人文,溶入人类社会,尊重人类尊严,才能合乎人的基本规格。科学教育,主要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既启迪灵性,更启迪人性。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教育才能正确地回应时代呼唤。”①正因为大学语文要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承担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②的重要大任务,所以传布传统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古今文化精品的感化教育下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也就必然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应有之“义”。回顾文革前后的一段时期,大学语文教材中充斥着社论之类的理论教条作品,它试图达到向学生宣传和灌输政治观点的意识形态目的;而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厌弃语文课的学习,其承担的思想教育任务自然也就难以奏效。语文并不否定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的人格教育,相反,这还应该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问题在于不应该忽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性,取消选文的人文本质,将之等同于具有政治意味的说教。
    ①杨叔子.科学与人文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大学人文语文·序言(周金声、江少川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转引自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以我国历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为主。这些文学精品与文化精品,凝聚了先辈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宝贵经验,表达了他们的思想感情、人格修养、审美情趣,积淀为深厚的民族精神。学习它们,能使学生进入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重在通过选文的学习来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促使学生去体验其中高尚的理想、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
    3.3激发审美情感的功能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教学是渗透人文精神的主渠道,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并逐渐成型。可以说,大学阶段是他们人生道路的转折点。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较之中学阶段有明显提高,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同,他们对人生和社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引导他们去探索人生和社会,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引导他们正确阅读,使他们在阅读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审美愉悦,获得审美体验,以构建自身高尚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语文教材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其所具有的抒写审美情感的特点是其区别于其他人文课程的本质特征。所选之文都是历代优秀的典范篇章,文质兼美,总能以其独具的情感魅力吸引人、感染人,使人陶醉于真、善、美。学生在鉴赏和体味这种美的过程中,体会和领悟作者表达出来的审美感觉和审美意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审美活动中获取审美体验和审美升华,从而提高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提升美育素养,最终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4.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意义
    大学语文教材,从最初的《大学国文选》、《大一国文》到现在的一百多种大学语文教材,教材在不断的变化,其入选教材的选文也在不断的变化。中国传世作品浩如烟海,经典名作车载斗量,外国文学经典名篇也多不胜数。如何在有限的容量中尽可能展现中外优秀文化?选编哪些作品才能真实而准确地展现这些优秀文化?这都是每一位编著者绞尽脑汁去考虑的问题。因为,“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文章选得好,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①而另一方面,“人们在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下,依据个人的喜好,选取文章,编写语文教材,其选文标准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②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反映着编写者的思想深度、学术视野和审美眼光,编写者的选文品味决定着让学生读什么样的文章。学生读什么样的文章决定着他们接触什么样的文化,这关系到怎样用人类先进文化思想的成果来熏陶和影响学生,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①顾之川.试论我国教材选文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教材教学,2000年,第2期。
    ②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26页。

    近年来,各种“新”版大学语文教材不时涌现,总数至少有100种。特别是一些编者从经济利益出发,粗制滥造实非少数。从我们统计和抽样调查的情况看,除很少的几部教材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大学语文教师的好评外,大多数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的内容陈旧,缺乏特色;有的则一味求新求深,完全不顾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容量偏小,学生根本“吃不饱”;有的容量太大,学生“啃不完”等等,不一而足。全国没有统一的权威教材,各省市甚至各高校各自为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不但没有积极推进当下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相反还带来不少的疑惑和混乱。这种状况的改变,有待于对大学语文教材的建设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从中总结优秀的经验,汲取失败的教训。
    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如何选文。如前所述,现今95%的大学语文教材都采用的是“以文选为主体”的编制模式。因为“文选式的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和个性化,人们依据公认的评价,选取从古至今有定论的具典范性的名家名篇,汇集而成语文教材,其选文是汉语言文学与汉文化典章积淀的选粹”①。所以,大学语文教材不管依什么体例、按什么思想编写,都得把“选文”的择取和编排作为重点工作。对“选文”的不同认识和不同处理,成了决定教材特点的主要因素。②因此,对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是当前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头等任务,迫切需要提上日程。
    ①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②周玫瑰.我国语文教材的选文功用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第10页.

    5.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研究概况
    各高校都开设有大学语文课程,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人数也较为庞大,故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论文也很多。据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何二元先生统计,1994年至2007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标题中含有“大学语文”的论文就有近两千篇,从1994年的24篇到2007年的380篇,每年都在以50%-100%的速度急速增长①(详见下表1)。这其中还不包括各高校以大学语文为选题的研究生毕业论文,如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当议》(湖南师范大学2001)、彭新竹《高职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新思路》(湖南师范大学2004)、王孟良(《徐中玉本<大学语文>教材研究》(吉林大学2007)等等。据我们统计,2008年度发表的标题含有“大学语文”各类论文有410篇。
    ①文中数据及论文引自何二元《大学语文论文目录(1994一2007》),该文载于何二元先生《大学语文研究》网站“大语研究”栏目,网址:http://www.eyjx.com/eyjx/1/ReadNews.asp?NewsID=2489
表1:1994年以来大学语文研究论文发表情况统计表
    (此表引自何二元先生《大学语文论文目录(1994-2007)》,《大学语文研究》网,新增2008年论文情况。)
    所有这些论文中,有一些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和课程建设的文章会涉及到选文的研究,如赵飞《21世纪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新探》(2001)在第二部分“面对机遇和挑战的问题”中指出大学语文教材编制存在体系单调、选文重复等问题,并结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对选文重复、古文与现代文比例、选文的思想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应除去中学课程的重复、增加现代文教学、淡化政治教化①。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自议》(2001)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论”专门讨论的“选择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根据”和“大学语文教材的理想框架”等也涉及到选文的问题②,等等。也有专门讨论教材的,如王步高:《<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中的开放性与多元化思维》(2001)、周家洪《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2002)、魏怡《“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教材编写》(2006)、沈嘉达《从教材编写看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2006)、肖绪才《对<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的思考》(2006)、林岩《经典与非经典——兼论两种类型大学语文教材》(2006)、陈璐和易彬《从六十多年前的一次争论看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2007),等等。也还有少数专门就选文问题进行讨论的,如骆新泉《大、中学语文教材的重复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2006)、郑蜻伶和徐英(《<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原则之我见》(2006)、祁贵生《<大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定位标准分析》(2006),等等。各家见仁见智,难以形成统一意见。究其实,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对目前现有教材特别是反响好的优秀教材作全面分析和研究还明显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入。
    ①赵飞.21世纪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新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年,第2期,第155-156页.
    ②刘奇军.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刍议.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9-29页。


1.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现状分析
    1.1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共性分析
    “选文是传承文化、道德熏陶、人格塑造、情感陶冶、审美教育的多样文化的载体,其所负载的既有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又有富含时代精神的现代文化;既有极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又有丰富多彩的外国进步文化;既有厚重睿智的政治文化,又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①虽然选文之间存在着上述这些较大的差异,但它们能够作为典范入选大学语文教材,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的特性。下面,我们试从来源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些探讨。
    ①洪宗礼等主编.母语教材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1.1.1从选文的来源看:本国作品多,外国作品少;古代作品多,现代作品少
    选文(文章或作品)是知识的载体,传承着人类的文化。大学语文教育是奠定大学生人文素养、塑造理想人格的一门重要课程,大学生读什么样的选文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大学生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和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选文的来源进行分析。请看下表2:
表2:大学语文教材所收各类作品比较情况
    教材的选文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一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一是外国作品。在所选的文章或作品当中,中国作品明显多于外国作品,有些教材很少甚至完全不选外国作品,如温儒敏本《高等语文》(2003)仅选1篇外国作品,而王步高本《大学语文》(1999)和彭光芒本《大学国文》(2002)则没有选外国作品,其他的几部教材如徐中玉(2种)、陈果安、徐绍建等主编的教材也都很少选入外国作品(均不到10%)。这大概与外国作品的审美风格和阅读背景与本国作品有异而较难以适用于国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不少主编在编选时定位在“培育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①有关。
    ①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在所选中国作品中,中国古代作品明显多于中国现当代作品,如王步高本《大学语文》(1999)所选古代作品90篇,达全书选文总数的84.91%;温儒敏本《高等语文》(2003)古代作品60篇,占75%;徐中玉本《大学语文》 (2001)古代选文97篇,占76.38%。除魏怡本《大学语文新编》(2006)和杨琳本《大学语文》(2004)外,其他几部教材所选古代作品都超过了50%。这是因为古代作品经过千百年的沉积和淘汰,己经经典化了。
    我们对这11部教材中选文的篇目和作者的入选次数做了详细统计,发现入选次数最多的还是古代的作品和作者(见下表3)。因版面限制,只列出四家的统计情况:王步高本《大学语文》(1999)(简称“王本”)、徐中玉本《大学语文》(2001)(简称“徐本”)、温儒敏本《高等语文》(2003)(简称“温本,’)、周金声本《大学人文语文》(2006)(简称“周本”)。我们选择这四家的原因是:王本的主编王步高和丁帆任职于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南京),徐中玉先生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温儒敏先生任职于北京大学(北京),周金声先生任职于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是我国高校的四大重镇,不单本城市高校林立,而且对周边地区的高校也都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王本、温本、周本在本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高校中使用都比较广,徐本则是全国通行本。各家编著者的学术背景和教材的使用情况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表3:历代作品入选次数统计表(2次以上者)
    以上共有53篇作品被两家以上教材选录。53篇中有37篇是诗词作品,这与诗词自身所具有的意境优美而富有想象、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的特点密切相关,也与我们“诗的国度”崇尚诗歌的传统密切相关。以上53篇中,未见有四家选录同一篇作品的现象;同一篇作品被三家选录者有12篇,其中古代11篇,现代1篇。这11篇都是我国古代作品的典范,能代表我国古代文学的成就。在这11篇作品中有7篇就是唐诗和宋词。说明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同一作品被两家教材入选者达41篇,其中古代作品36篇,现当代作品仅5篇。
    再让我们来看看历代作家入选情况,无作者的则标以出处。
表4:历代作家入选统计表(3次以上者)
    从上表4可以看出,唐宋时期作家杜甫、李白、辛弃疾、苏轼、李清照五家的作品不单选用次数很高(均在10次以上),而且各家教材都有选录;而《诗经》选用次数高达12次,与李白同居第二位,但周本没有选录。鲁迅作品的选用次数高达6次,是现代作家中被选用次数最多的,各家都有选录。
    1.1.2从选文内容看: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渗透
    选文内容是指《大学语文》教材中收编的一篇篇文章或作品的内容。目前,全国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有一百余种,各种版本的教材都编写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篇经典。其选文内容真可谓纵贯古今,横跨东西,囊括语言、文学、文化,涵盖政治、哲学、历史、教育、经济、科技……。无论大学语文教材有多少种,选文的内容是如何的丰富,但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1.1.2.1选文内容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大学语文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基本课程,其丰富的内容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和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能起到很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文化精髓,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就是要继承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并推陈出新。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继承了这一文化传统,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大多数是前人留下的优秀的名篇。纵观历年所编大学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教材中有所体现:《诗经》、《左传》、《国语》、《论语》、《史记》等中国上古文学的经典内容几乎都为大学语文教材所选录。中国中古文学在历年的大学语文教材中都有所体现,像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词几乎贯穿在所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当中。中国近古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同样绽放光彩,像王实甫、马致远的曲,蒲松龄的小说,鲁迅、巴金、郭沫若等人的文学作品我们都能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发现。
    翻开大学语文,我们可以看到一句句的至理名言,如孔子兼济天下,“以仁为己任”;屈原坚持真理,“虽九死而未悔”;司马迁身遭奇辱,彻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白傲骨铮铮,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文天祥气节凛然,视死如归,“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其艺术性很高,大学生通过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能够开阔自己的胸襟,净化自己的灵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内容,更多的是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古典文学作品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文化的陶冶、道德修养的提升。
    1.1.2.2选文内容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
    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人们对科学技术给与了极大的重视。由于科学教育备受青睐,导致了人们重功利、轻价值,重理性、轻人性,人文教育受到了冷落。于是,专家和学者们开始呼吁全社会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要求人们开始考虑对“人”自身的关注,强调一种人文的关怀。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其教材的编写者们紧跟时代需求,所编写的教材内容体现了“人文”性特点,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
    随着1996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路组织编写了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后;接着是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和东南大学的王步高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其后有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后来又有温儒敏先生主编的《高等语文》,力图把大学语文作为工具课的性质变成兼顾工具性,突出理论知识;现又有周金声、江少川教授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他们针对普通本科院校人文师资和文科专业薄弱以及注重应用人才培养的特点,将人文与语文结合,确立“精神教化+语文技能”的思路,强调人文性、综合性、拓展性和实用性。
    徐中玉通用本在“关于本书的编写说明”中写道:“本书是为全日制高校各类各系大学生培育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而编写的通用教材,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在弘扬优秀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重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①
    ①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前言(第八版简编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王步高本在“前言”中对大学生朋友说这本教材:“一是帮助读者梳理中小学所学的文学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史的简单架构,将新老知识系统化;二是传布中华人文精神,使读者在古今文化精品的熏陶下,促成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三是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不迷信书本和老师,敢于独立思考;四是方便自学;五是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①最具有代表性是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人文”取代“大学语文”的新的高校语文教育模式。“与时下流行二十余年的同类教材相比,《新语文》首先‘新’在它凸显价值性,兼及知识性,淡化工具性,所以它不附中华朝代年表、古汉语语法及古诗词格律简介,而是更关切:如何让本课程在本土语境,对净化且优化大学生精神素质之神圣天职,能有所担当。”②该教材实现了由传统的“大学语文”向现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的转变,将大学语文教育定位在“人文教育”的高度,通过引导大学生感受、领悟语言文学的巨大魅力而引领其追问生存的意义和存在的真相,激发他们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培育和滋养其健全的人格与人文关怀意识,为学生提供“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其“编排思想跳出了传统语文教材偏重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特征,跳出了民族文化、文学以及国粹的框架,以人类普适价值为参照,将时代性和世界性两个重要的元索带入其中,以唤起
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带领学生进行古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观照,以达到培养大学生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情怀”③。
    ①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前言.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彭书雄、赵丽玲.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综述.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5期。

    1.1.3具体教材的个案分析
    语文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学生通过对选文进行学习、思考、讨论,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因此作为教学蓝本的教材对入选的文章就有一定的要求。作为现如今呈现多元化的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以中国的作品为主应该是没有问题,但对入选的文章是经典性的多一些还是反映时代特征气息的文章多一些还没有一个定论。
    下面我们来分析比较多本大学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
    徐中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修订本三版·1985),该书按照文学发展史编排。全书共编集文章102篇,其中中国古代作品80篇,中国现当代作品14篇,外国文学作品8篇。徐中玉、钱谷融主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大学语文》(1999),该书以文体结构模式组织,全书共65篇文章,其中中国古代作品43篇,中国现当代作品16篇,外国文学作品6篇。徐中玉和齐森华主编的全日制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增订本·2001),该书编排时是按体裁分类的,全书共编集文章127篇,其中中国古代作品97篇,中国现当代作品25篇,外国文学作品5篇。
    分析一下徐老先生主编的3个版本的((大学语文》,从作品的数目上可以看出古代作品多于现当代作品,中国作品多于外国作品。徐老先生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重心,应当在中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因而在后面教材的编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散篇集成方式,采取了按文本主题词加文选集成单元的模式。在选文上,立足本国,重视吸收我国优秀的文化、文学遗产,同时也选择部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名家名作。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其他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
    由彭光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国文》(2002),该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①。全书共有99篇文章,其中古代作品77篇,中国现当代作品22篇。
    ①彭光芒主编大学国文·内容简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周金声和江少川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2006),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用“以史带文”的结构模式组成。全书共有61篇文章,其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38篇,中国现当代作品14篇,外国文学作品9篇。
    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徐绍建主编的《大学语文》(修订本·2007)。该书是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其开设的目的是希望增强大学生对于真假、善恶、美丑的鉴别能力及审美能力。全书以史为纲,分为四个部分,按照文学史发展的脉络,精选各个历史时期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共有选文87篇,其中古代文学作品53篇,当代文学作品19篇,现代文学作品9篇,外国文学作品6篇。
    湖南文理学院院长魏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新编》(2006),该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以作品主题的模式编排,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美育性。全书由19个单元组成,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分别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主要分析教材中上部分的选文,上部分共有28篇文章,其中10篇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8篇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10篇是外国文学作品。
    以上所选的大学语文教材,从篇目上看,古代文学作品多于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国作品多于外国作品(有的教材并没有选入外国文学作品)。从这里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者在选取文章时体现了一种厚古薄今、重中轻外的编写理念,比较重视大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
    1.1.4成因分析
    教材中的选文多是些名家名作。“教材选文以文学名家名作为主,是因为文学作品涵盖思想道德内容最广,是人文精神、素质教育的有力载体,通过名家名作的阅读、感受和熏陶,往往能收到潜移默化的最佳效果。”①的确,学生学习名篇名作,能够深入的领会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了解、认识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遗产,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进而拓展并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文化素养。
    从选文的数量来说,在所有教材中,中国作品占了绝大多数。“‘大学语文’教材,国内外大体都是选择本国过去和现当代名家的各体文学作品,根据不同阶段培养学生的目标和需要,用不同方式对作品加以组合,在一定的教学设计下编成。”②
    ①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增订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②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①教材的选文应该突出我们的民族文化,反映我们的民族文化,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因此,选文不能忽视本民族文化特征与积淀。同时,教材中还选取适量的外国作家作品,“语言文学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全球化趋势推进下,中外语文的沟通与交流日益加强。希望通过外国文学鉴赏和中外文学的比较,使学生对中外文学发展、中外文化发展有一定的宏观把握。”②“现在国际交往更加频繁,国际联系更加重要,中西文化既有撞击,又待融会,大学生需要吸取全人类文化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对我们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累,则更应有广泛的理解,并加以发扬光大。”③选文中的外国文学作品,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外国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文学作品,能够适当的了解外国文学和外国作家,从而进行中外文学、中外作家的比较认识。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面向世界,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发展。
    从选文的内容上来说,注重的是民族传统文化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所选的作品,总求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彩描写提供了美感、偷悦和享受,既能陶情养性,也能提高鉴赏力与写作水平。”④
    ①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杨琳、焦垣生主编.大学语文·前言.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③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④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力求以蕴涵于文学名著名篇之中的文化内涵、人性之美给学生以感染与熏陶。”①“大学语文课所讲授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学习它们,能使学生进入真、善、美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人格。”②教材中的选文都偏重于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如重视人格修养、儒道互补的人生观与和谐精神,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以及优美的语言韵律和含蓄高雅的审美趣味等等。而这些内容,恰恰就是人文精神的神采和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
    1.2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差异分析
    1.2.1我国大学语文教材在选文上的差异性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凭借,课文是教与学的凭借,是语文教材的核心。课文的选取是语文教材的核心,它决定着语文教材的质量,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效率的提高。编写语文教科书离不开选文,“人们在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下,依据个人的喜好,选取文章,编写语文教材,其选文标准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③语文教材所选的文章反映着编写者的教育理念、思想深度、学术视野和审美眼光。由于不同的编写者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和学术观念,其选文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或作品也不一样。
    ①杨琳、焦垣生主编.大学语文·前言.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徐绍建主编.大学语文·前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③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26页.

    从选文的数量上来说,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篇目数量从六十多篇到一百多篇不等,数量相差成倍数。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通用本占了绝对的优势,教材共有选文127篇,而周金声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只有61篇文章。从选文的来源、时代性及地域性上来看,虽然教材中的选文都不同程度的选取了从《诗经》、先秦散文到现当代的主要作家或主要流派的文章以及一小部分外国作品,但每本教材中选文都各有差异。中国古代作品在教材中的数目也各不一样,最多的是97篇,最少的是10篇;现当代作品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相差不大,都是十多篇到二十多篇不等;而外国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相差更大,最多的有21篇,也还有两部教材完全没有。从百分比来看(见表2),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王步高本),共有选文106篇,其中古代文学作品有90篇,占总数的84.91%,是教材中含有古代文学作品比重最多的;魏怡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下称魏怡本),共有选文49篇,其中古代文学作品10篇,占总数的20.41%,是教材中含有古典作品比重最少的。现当代作品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是:王步高本,有选文16篇,占巧 .09%,是教材中含有现当代文学作品比重最少的;魏怡本,有选文26篇,占53.06%,是教材中含有现当代文学作品比重最多的。外国作品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最多的是魏怡本,有选文13篇,占26.53%;最少的是王步高本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这两本教材中分别有选文106篇和99篇,但外国作品在教材中一篇也没有。
    编选者的教育理念和学术观念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大学语文教材编排模式上的不同。从文选的编排方式来看,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主题+文选”型  这一类教材通过主题来组织编排文选,如徐中玉《大学语文》(2001)、夏中义《大学新语文》(2005)、魏怡《大学语文新编》(2006)等。
    2、“专题+文选”型  这一类教材将文选按照某一专题归类成单元,如温儒敏《高等语文》(2003)、周金声《大学人文语文》(2006)等。
    3、“文学史+文选”型  这一类教材用不同时代的典型作品来勾勒文学发展的线索,如王步高((大学语文》(1999)、彭光芒《大学国文》(2002)等。
    4、“体裁+文选”型  这一类教材根据文学体裁的不同来编排文选,如徐中玉《大学语文》(自考本)(1999)、杨琳《大学语文》(2004)、陈果安《新编大学语文教程》(2005)等。
    5、“作家+文选”型  这一类教材以作家为纲,选编各个时期杰出作家的典型作品,如钱理群《大学文学》等。
    选文在编排上的差别体现出的是编写者对大学语文教材教育功能、使用对象诸方面定位上的不同意见。试以代表性的教材为例分析之:
    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编写模式是“专题+文选”型,其选文的内容是从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知识的角度出发,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文化史等方面知识)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更多的语言文化知识。全书共分25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层次是专题讲座,也就是导读。这一部分是介绍与专题相关的语文知识,并配合选文作讲解与欣赏,来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第二层次是和讲座导读相配套的选文。选文从中国诗歌的起源《诗经》开始,讲述了传统的骚体、中国古代的神秘文化《易经》、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史传、骄文、诗、词、曲、赋、散文、小说、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汉字文化等等,另外还收录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的小说、诗歌以及武侠言情和通俗文学。这一部分的选文注重其文学的经典性及价值性。第三层次是拓展性研读材料,包括与专题相关的作品以及代表性的研究观点摘录,主要是选取与选文有关的一些名家的带有学术性观点的文章。
    同样的编排方式,周金声、江少川主编的《大学人文语文》与温如敏主编的《高等语文》在编写内容上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周金声本选文内容以文学史为纲,按照中国上古文学与文化、中国中古文学与文化、中国近古文学与文化、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外国文学与文化五大部分来编排,每个大部分里面又包含“名家名著与专题”和“作品研读”两类。例如,在“中国上古文学与文化”这一章里,设有“艺术起源与风骚传统”;“华夏祖先的精神化石—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文化的奇葩:《周易》”;“孔子、孟子与儒家文化”;“老子、庄子与道家文化”;“《孙子》、《管子》与中国古代管理战略”;“《史记》与史传文学”等七个专题,着重评介最重要、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名家名著
和文学文化现象或文化思潮,每个专题后设有“研究探索”栏目,提出值得思索和新探的问题及要求。
    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选文编写的模式是“文史十文选”型,其选文主要是以文学史为纲,对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戏曲大师的优秀代表作品,按题材的专题和时间的顺序编排。其用意明显在于用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呈现出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大致概况,以期让学生对中国文学的整个发展史有个大致的了解,其方式可谓“以点带面”。
    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其选文不是按照文学史或文体来编排的,而是根据选文的题材及主旨把其内容比较接近的归类。全书由“品格·胸怀”、“为政·爱国”、“社会·民生”、“人生·世态”、“亲情·人性”、“爱情·婚姻”、“传记·逸事”、“怀古·咏史”、“写景·记游”、“论文·品艺”等12部分组成。在选文内容上兼顾了历史、哲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同时也选择了部分外国名家名作。
    这些编排模式使以上的大学语文教材具有了鲜明的个性。温本无疑是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特质传达出来,因此就重点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侧面,在引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但对传统文化全面性的强调必然使其选文带上了很强的专业性,诸如神秘文化、汉字文化等。这不仅给教师讲授带来了挑战,也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难度。王步高本的选文内容编排有助于对文学史的了解,学生在阅读选文的同时也是对文学发展史的一次梳理。但这些代表性的作品很多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似乎成了一个难题。周金声本的选文内容突出了知识的综合性特点,既重视文化的全面性,又试图兼容其深度,这应该是个有益的尝试。徐中玉本实际上是“主题先行”,将文学发展史上所具有的普遍性命题抽象出来,用相应的选文去凸显作家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徐氏的这种选文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命题理解的深入,也能形成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但对中国文化全面性的轮廓就不可能获得了。
    1.2.2成因分析
    “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各有类型并各具特色,其实都是编者们对“大学语文”定位不同认识的产物。有的从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出发、有的从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角度出发、有的从大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还有的从学生个人自身的角度出发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几本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不同情况。
    “本书是为全日制高校各类各系大学生培养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而编写的通用教材。”“本书既不以文学史知识为线索,也不以写作知识为重心,而以经反复筛选的古今短小动人的精美文章为实体,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①
    ①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教材作为一种中介,通过阅读、思考、共同讨论辨析,引导和潜移默化地感染青年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加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学好‘大学语文’这类基础课程,可以产生下列一些重要作用:一、增强人文精神的培养……二、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①徐中玉本选文编写模式是“主题+文选”型,该教材从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出发,把大学语文看成是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格品质教育的课程。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从大学语文实现素质教育的课程定位,从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精神境界和人格的提升方面来选编的。
    我们再分析另一本教材,“本教材将汉语、修辞、写作、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从教学内容中剥离出去,使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更加集中、更加优化。这样做不是因为那些内容不重要,而是因为过去大学语文面面俱到,庞杂不堪,导致‘教师不好教,学生不好学’。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必须有明确的功能定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可能使这门课成为有深度的、起作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对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不是简单地增加他们的语言文学知识量,也不是单纯地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而是应从文史结合的角度沟通人文与科学,引导学生做一名具有人文精神的科技人才。”②这是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其选文编写模式是“文学史+文选”型。教材从大学语文课程功能的角度出发,教材选文的编写模式“改变了传统大学语文课的讲解单篇作品为主的习惯做法,实行文史与作品并重,创建‘以历史文化带文选’的编排模式,以拓展并丰富学生的人文视野与文史知识。让学生深入领会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进而达到系统知识,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③
    ①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彭光芒主编.大学国文·后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2页。
    ③彭书雄、赵丽玲.近十年中国高校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综论.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年,第5期.

    “我们认为‘高等语文’的高等是一种教学的定位,意味着这本教材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设计和探求语文教学的高等形态,建立起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语文教育模式和教学规模。”①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选文编写模式是“专题+文选”型,进入教材中的选文从语文教学的规律出发,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尝试建立一门富于变革意味的课程。“《高等语文》和一般的大学语文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打破惯有的文选讲解的模式(这种模式与中学语文大同小异),而采用分专题讲授语文知识(包括文学史、文化史等方面知识)、并引导阅读、思考和写作的综合模式,老师讲解和学生学习都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②
    “对非中文科班的诸多大学生来说,‘大学语文’不是专业课,而属公共课,除却学分,你凭什么吸引同学愿听‘大学语文’?出路只能是:大幅度地提升教材的人文含量,使之能直接触及乃至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③
    ①温儒敏等主编.高等语文.《高等语文》的编写和使用说明(代前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温儒敏等主编.高等语文.《高等语文》的编写和使用说明(代前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③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夏中义本选文编写也是“主题十文选”型,教材从学生“精神成人”的角度出发,“从中外文学——思想典籍中提取有涉当代学子存在境况的文本母题,近20个,诸如从‘大学’→‘青春’→‘仁爱’→‘情恋’→‘自由’→‘良知’→‘敬畏’→‘乡愁’→‘记忆’→‘英雄’→‘坚忍’→‘希望’→自我审视’→‘反讽’→‘诗意’→‘自然’……”①每个主题词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指向有利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维度,而“只有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境况,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令读者不读则已,一读惊喜),才有望进入教材。”②
    由于各教材的主编对“大学语文”定位认识的不同,以及各位主编的学术视野和审美眼光不同,因此,进入教材的选文也会不一样。
    ①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1.3我国现有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存在的不足
    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基本上都是文选型的,总体上看编写者着眼于文化传承,以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或文化知识为选文的载体。因而,选文的编写对教材、教学、教师、学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多本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3.1选文未能处理好古今中外的关系,对其实用性重视也不够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主要来自我国各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和外国的文学精品,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还能给学生以丰厚的文学审美滋养。教材中选文的重点应该放在中国文学作品方面,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方面。
    从前面所分析的多本大学语文教材来看,我们发现多数教材中的中国古代作品所占比重比较大,超过了50%,但也有极少数的教材中中国古代作品没有达到选文比重的50%。如:魏怡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选文共有49篇,其中古代作品选取了《诗经》中的《黍离》、管子的《管子》节选、屈原的《橘颂》、杜甫的《登岳阳楼》、老子的《上善若水》、孟子的《养气与知言》、孔子的《论语》选录、宗炳的《论画山水》、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沈括的《器用》共10篇文章,占选文总数的20.41%,这些作品只涉及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极少的一部分。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及民族精神特质,能够感召、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古典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的人文性及审美性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应该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国的文化还要学习外国的文化。但我们从表1中看出,外国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少,多数教材中外国作品只选取了几篇,有的教材中竟然一篇也没有。如: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彭光芒主编的《大学国文》。大学语文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当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既包括中国的文化遗产也包括外国的文化遗产。
表5:各家教材结构比较表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以文章审美为载体,达到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同时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①作为大学语文教材内容载体的选文,应该把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统一起来。如上表5,作为培养语文能力的实用文部分只有3本教材编写到了,多数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写更多的是注重人文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而忽视了选文的工具性。
    ①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页。
    1.3.2选文未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选文是学生学习的凭据,选文的编写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要通过学习选文,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得到自身思想的启蒙,从而达到对社会的认识。因此,选文的编写首先必须从人的情感出发,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然而,许多大学语文教材仅仅从编选者对教材功用的理解出发,将学生视作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忽视了作为教材主体的学生的需求,使教材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实际。《大学》中说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很有特色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过程,强调从自我做好,然后才是家庭、国家、天下。从需求方面来说,人首先要满足作为人自身的需要,尤其是人的情感的需要,再才是社会对人的需要。我们来分析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通用本,该教材以文本主题词集成单元模式构成。第一单元是“品格·胸怀”,接着是“为政·爱国”、“社会·民生”、“人生·世态”,到第五、六单元才是“亲情·人性”和“爱情·婚姻”。从这里可以看出,徐中玉本首先强调的是一种人的社会性,强化的是人的道德教育,然后才强调作为“人”自身的一种情感教育。人是社会的人,但人首先要满足自身的需要后才能为社会做贡献。就学生的心理年龄而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关注个人的情感问题,喜欢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的对错,不喜欢用道德说教的东西去约束自己。因此,教材首先应该多选一些感染学生个人情感的文章,让学生从别人的情感中受到熏陶再得到自身情感的升华,然后从自我延伸到社会。我们再来分析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该教材共分了25个专题,从中国诗歌的起源开始,谈到了骚体传统、中国古代神秘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史传传统、赋与骄文、魏晋文学、唐诗、中国古代数学、唐宋散文、章回小说、古代军事文化等等,最后是武侠、言情通俗文学。我们具体分析教材中的第2个专题和第3个专题。第2个专题是《离骚》:首先是列举出了通论部分《离骚》与骚体传统,然后是选文《离骚》,最后一部分是研读材料《文心雕龙·辨骚》;第3个专题是《易经》:开始是让学生了解有关《易》与中国古代神秘文化的知识,然后是对《周易》的节选,最后是选自冯友兰论《周易》、张岱年论《易传》的哲学思想的研读材料。这种编选方式完全体现出的是编选者的主观倾向,即让学生接受全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但很明显,所谓的“神秘文化”等等固然一开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它的古奥难懂连专业人士都未必能对其进行深入浅出的解析,学生学习和掌握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只片面考虑一种教育理念的表达,追求教材编选的个性,这样的教材所起到的效果只能与原初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
    其次,《高等语文》在编写和使用说明中谈到:“‘高等语文’应当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人文的熏陶是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但又不等于一般的素质教育通识课,还是要立足‘语文’,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诸方面的知识。尤其应注意发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潜能,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学会欣赏文化精品,学会如何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感悟力、想象力与思考力,让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这就是着重于素养的培养,力求在较高的层次上让学生对语文和中国文化有更系统的了解。”①温教授主编的这本大学语文教材,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教材从选文的内容来说非常全面,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全面性。但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本教材的内容难度较大,学术性太强,如:冯友兰谈《周易》。另外,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也选进了教材,如: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中选取了“王勃、张若虚的研究状况及若干有争议的问题”的内容。大学语文是针对大学一年级的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他们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理解学术上的东西。这样的选文内容高于大学生的理解、接受和感悟能力,因而缺乏主体性。
    ①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前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1.3.3选编变化幅度不大
    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文变化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文编排的基本框架变化不大;二是选文内容与高中语文重复较多。
    1.3.3.1选文编排的基本框架变化不大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写模式基本上就是前面所说的五种,没有太多的变化。如武汉大学徐绍建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其编写的结构框架和徐中玉先生1983年修订的《大学语文》一样,以文学史的发展顺序作为编写顺序,选文内容是由作家作品简介、文学作品(文章)、注释组成。而且徐绍建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的选文与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所选作家作品相同的较多。徐绍建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中古代文学作品共有53篇,其中有14篇文章和徐中玉先生1983年主编的《大学语文》修订本中的文章相同,重复率达到了26.42%。“现有大学语文教材基本上以1981年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为范本:基本框架、编排体例大致相同,变化仅仅在于文学史、写作知识是作为主体内容还是作为附录、有或没有几篇外国文学作品等无关大体的变化,关键性的变革没有;所选作家作品相同的多,仅仅有选某位作家的不同名作的变化。杨玉圣把大学语文教材的这种‘克隆’现象视为‘学术腐败’的一种。”①
    1.3.3.2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与中学课本选文重复篇目多
    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在要求上应该有较大不同。作为已经具备高中语文知识积累、跨越了中学语文“语篇教育”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较好的知识结构,需要的是在高层次上提升语言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如果在《大学语文》教材中,重复的篇目过多,几率过大,则可能收到不好的效果,也达不到应有的目的。但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或多或少地选了不少与中学课本重复的选文。以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第八版,2005)为例,该书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邀请了复旦、南开、清华等高校名家参与编写,被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该书选文虽然经过反复筛选,但由于在选编思想上“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②,而未能顾及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之间的区别。据我们统计,该教材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重复篇目有51篇之多,占全部124篇选文的41.13%。其重复的篇目和重复的情况如下表6:
表6:徐本第八版选文与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课文重复情况比较表
    ①周家洪.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②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前言(第八版简编本)、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页。
    当然,其中有些属于中学的拓展阅读,很多学生不一定自学过。但如果能够在选编之前对中学课文作一个周详的调查,那么所选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会更能符合大学生学习的需要。毕竟中国传统经典那么多,并非舍此而无他求。其实,熟面孔容易让学生失去新鲜感,炒现饭也让学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如今,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制己经由过去教育部统编过渡到地方自主编写,很多地方都编写有自己的教材。中学教材数量的增多,选文自然也更加丰富。这也使得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重复几率增大。可以说,现行不同版本的大、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皆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复。
    骆新泉在《大、中学语文教材的重复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中曾对四种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和一种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编目进行过研究,并将其与人教版的初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选文进行过比较,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复,并进而提出“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突破传统”、“涉及广、多样化”、编写者“要研究中学教材”的建议①,这是很值得大学语文教材编写者思考的问题。
    ①骆新泉.大、中学语文教材的重复状况分析及解决措施.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1.3.4成因分析
    多数教材中,其选文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而忽略了教材作为语文应有的工具性,选文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在教材中所选的比例不科学。是因为教材选文在编选时过多的是从编选者个人的学术思想出发,很少考虑大学生这个特殊的心理年龄阶段,故选文的编写模式没有太多变化、选文内容重复较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文修养在当代人身上的缺失,于是社会上开始掀起一股“人文热”。大学语文首当其冲开始承担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的任务,许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都把《大学语文》定位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主干课程,教材选文开始关注和编选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近些年来,教材越来越偏向编选突出人文素养的选文,而且愈演愈烈,有的甚至完全抛弃了语文学科应有的工具性,教材选文编写成了一本本中国文化和某些文化知识的讲座读本。更多教材选文编选时注重的是对大学生的人文熏陶,“我们理解的‘高等语文’的学科建设,在课程乃至教材建设方面,都力图做到更为科学地整合语言文学与文化的知识,这就不是停留于为大学生补补语文课。”①“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基础语文,本应由大学学前教育(含九年义务教育)来承担,故当仁不让地凸显价值性,本是‘大学语文’之职责,否则,恐无计避‘高四语文’之嫌。”②大学语文是为了弥补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中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足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它的任务应该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③,强调的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①温儒敏等主编.高等语文·《高等语文》的编写和使用说明(代前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②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③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大学语文是提高大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要课程之一,教材的选文多是中国古代的名人名作。“我国历史悠久,文学遗产丰富,选入的古代文学作品数量应略占多数,……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较易懂,平时接触较多,所以略少。”①可见,那些典范性强、文学价值高且被大众广为传诵的古典名著颇受编选人员的青睐,而近、现代历史短,文章从数量和流传广泛程度上不及古代,故教材中现当代文学作品比较少。教材选文中外国文学作品少是因为“‘大学语文’教材,国内外大体都是选择本国和现当代名家的各体文学作品”②,“本教材把外国文学、汉语、修辞、写作方面的内容剥离出去……我们将本教材取名为‘大学国文’,这样不仅与内容更加贴切,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崇高之情和自豪之感。”③
    ①徐中玉、钱谷融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4页。
    ②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③彭光芒主编.大学国文·后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2页。

    现有教材中选文多是经典的名人名作,那些经典名作所承载的思想、情感多是从成年人的角度出发的,且多是些忧国忧民的爱国篇章,今天18、19岁的大学生是很难体会当时那些作者的心情的。另外,选文中的内容对非中文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且一些有争议性的文学观点的文章也被选进教本。在这一点上,教材编写者的目的是“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是学生以往学习时间最长,感性知识最多的一门课程。以大学语文课为基础,让学生继承宋以来的‘疑古’传统,即使对文学精品,也从正反多角度去认识它,将学术界的争鸣意见告诉学生,启发学生作求同、求异多种思维。对名家名篇学习鉴赏的同时,也看到其缺憾与不足,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做学问。这对学生日后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培养创新意识是很有帮助的。”“它不再是向学生灌输一种观点,而是介绍多种观点,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①。“其中有的文章提出的观点未必是权威的、公认的,甚至可能有某些偏颇,按传统看法,也许不宜进入教材,但我们认为它们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妨选入。”②从这里可以看出,编写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对学生来说未必能够理解。还有,从教材的选文内容来说,重复率比较多,最高的达百分之三十多。由于历来教材选文的标准是文质兼美,这就要求编写者在选择文章时都会考虑那些优秀作者的优秀名篇。多数编写者在编写教材时,都会收入不同时代、流派、作家、文体的代表作品,以此来保证选文的“经典性”。因此,无论是何种体裁的作品,越是经典的,重复率就越高。
    ①王步高主编.大学语文·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②彭光芒主编.大学国文·后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92页。

    1.4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趋势分析
    大学语文发展已经有近三十年了,大学语文的功能基本上已经确定,教育部高教司[07]38号文件中提出“大学语文的功能要适当,不能搞成万能,把素质、和谐社会、母语、人文,好像都能承担了。大学语文仅仅是提高语文能力,培养审美、人文精神”。大学语文的功能是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其教材选文应该围绕着大学语文的功能编选,选文内容要重视其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大学语文首先姓“语”,其特点是语文能力。选文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选文在编选时要注意它的工具性。但选文在编选时,在注重知识的基础性时更要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非中文专业的大学生,其语文知识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扎实,也许在学生的记忆中是支离破碎的,这就需要以各种典范文本来重新组织起语文知识系统。“大学语文将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它的综合性更强,技能性更高,重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教育和实用技能教育,侧重在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演讲学、思维学等方面的学习及训练。”①选文在注重语文知识性的同时,还要注重选文的语言运用和写作技巧。在教材选文中,应该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把语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融会贯通,并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把这些知识重建起来,让学生从这些名篇名作中获得语言、文学、写作知识的提高。因此,在选文中,语言、文学、写作将不再重此轻彼,而是同样重要。
    ①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页。
    在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中,人文性和工具性具有同等的地位,彼此是有机统一的,选文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时还应注重选文的人文性。选文编选时既要注重古典文化的积淀,还要注重人文性内容的时代发展。选文应把古今中外传统的经典文化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从优秀人类文化中得到人文修养的提高。了解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需求之一。大学语文的“文”,既包含“文学”,也包含“文化”,但选文应更多的从文化的角度来选取,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现有教材尽管通过作品蕴涵了传统文化的一些知识,但文学和文化差异还是很大的。文化是多方面的,文学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教材过强的文学性阻碍了教材承载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故大学生通过对大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了解到的传统文化知识是相当有限的,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有限的。”①选文在编选时最好是在文学中蕴涵更多的文化,通过文学作品传承人类的经典文化。同时,我们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相结合,是今天大学语文的方向,没有科学精神就没有人文精神。选文在传承人类文明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时,还要突出民主和科学的精神。因此,教材中所选篇目除具有较高的文学、美学价值外,还应强调其民主性与科学性,注意增加科学价值的篇章。
    美育性是大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必修课,以文章审美为载体,达到提高人文素质修养”,“而且,语文课历来有以文选为主体的教学传统,所选作品不仅是各种文章体裁的优秀代表,还是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美感美德之荟萃。……引导学生感受美、表达美、审视美,也应当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②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描写,会得到一种美感、愉悦的享受,能够陶情养性,提高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能力,从而会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自身和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选文在编选时,应多选些含有人性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文章,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含有美的元素的文章,逐渐形成审美的意识,认识真善美、假丑恶。再通过对这些美的选文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比较,反复体会,逐步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领会到作者创造美、鉴赏美的方法。
    ①周家洪.大学语文教材的不足及改进对策.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②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页。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①教材选文为课程目标服务。选文作为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负载着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要力求中国古典文类、中国现代文类和外国经典文类并重,其内容要强调现代人文意识,体现出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
    ①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另外,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还应该考虑到文化的世界性和现代性问题。毋庸置疑,大学语文选文应该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使学生在审美能力提高的同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获得人格与品性的提升。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于排斥世界文化和现代文化。文化本身就应该是多元开放、兼容并蓄的。这一文化观念也应该成为大学语文选文的指导观念。表现在教材的选文上,就不应该只选择中国古代的经典作品,而排斥外国文学作品和中国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其原因在于,从以学生为主体来考虑,他们应该成为一个“现代人”,拥有现代人格,这样说并不是排斥传统的作用,因为“现代”只能是涵括了传统、吸纳了传统的现代;或者说,只有以传统为基础的“现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现当代的作品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也更能获得他们的认同。从文化发展的趋势而言,知识的全球化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死守传统,而是积极回应。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一个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存在。从传统文化本身的发展而言,它向来就不是一个僵死的存在,而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历史地看,传统一旦拒斥更新,就必然走向没落和死亡。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正是在中西古今的碰撞、融汇中实现的。中国现当代的经典作品所体现出的,并不是与传统文化的对立,而恰恰是基于前者吸收了西方文化的精髓而熔铸的现代观念。因此,立足中国传统,包容现代与西方,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必然趋势。
    2.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影响因素考察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的结果,大学语文应如何选文,同样受到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因素的影响。我们把影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外部原因称为外部依据,其内部原因称为内部依据。那么,影响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外部依据和内部依据分别有哪些呢?
    2.1历史条件的外部影响因素
    我们知道,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系统的重要元素,在分专业教学的大学教育环境下,其编排必然受到社会教育环境与专业教育环境两种外力的影响。而上文中我们也已经分析,大学语文教材选文是大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必然也会受到这两种外力的影响。
    2.1.1社会教育环境的影响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们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要求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会渗入到大学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材编制、教学方法等等,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也同样受其牵制。
    2.1.1.1社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规范性
    不同的社会教育环境下,人们对大学语文、大学语文选文的地位及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同的,教材编制的政策也有差别,这势必影响到选文的规范性。作为一门公共人文基础课程,建国前,我国各综合大学已普遍开设了大学语文课,一年级大学生必修,但当时课时数、教材等不统一,选文多由教学者自选,具体教学内容也很杂;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重新恢复高考后,大学语文教育更加正规,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篇目、数量等也逐渐有了较统一的规定。
    2.1.1.2社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功能
    语文教育的功能牵制着教材的功能,从而牵制着教材选文的编制。不同的社会教育环境下,大学语文所承担的功能千差万别,因此,教材的选文系统也就要有所差别。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还是沿袭着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道路,提出大学语文的交际工具性质,注重的是“工具性”的功能,相应地,教材的选文也就特别注重“实用性”。“现在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试问,连祖国语文这一基本武器都不能掌握,如何能正确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完善地表达科研成果?语文教师的光荣任务,首先就是要使大学生能普遍掌握这一打开科学领域大门的基本武器。”①80年代初期大学语文开设的目的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这个目的决定了大学语文只是给中学语文补课的性质,进入教材的选文更多是要求学生对字、词、句、篇、章的理解。
    ①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修订本·古典文学部分)·序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页。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大学生不仅仅只是要具有一种社会交际的能力,还应该要具有一种文雅的谈吐、庄重的举止,应该加强大学生文化道德素质的培养。于是在90年代中后期对大学语文课程又提出了要注重人文性和工具性,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内容更多的是注重对大学生精神文化的陶冶、道德修养的提升。“由于多年的应试教育,大学生的文学素质较低,部分学生中小学语文未学好便进入了大学(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种情况近期内根本好转的可能性很小),但大学语文的任务既非纠正错别字,也非教授申请书、报告、请示、领条等的写法,而是如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所指出的:“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①至此,大学语文教材不再只是注重工具性,而是注重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的结合,其选文也就有了相应的改变。选文内容减少了对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训练,更多的是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
    ①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页。
    2.1.2专业环境
    不同的专业环境下,学生的原始语文基础是有差别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专业教育环境也是影响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的重要外部依据。
    2.1.2.1专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数量
    不同专业,要求学生学习的选文篇目数量是不同的,大学语文的课时也是不同的。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所选取的选文总篇目也应该有一定差别。像李漫天主编的针对政法、财经类大学适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其选文篇目才32篇。而徐中玉主编的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2001年版),其选文篇目达到127篇。
    2.1.2.2专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难易程度
    不同专业的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是不同的,应当根据他们的基础水平安排合适的选文进行学习。一般情况下,理工科学生学习的选文难度较小,而人文学科学生学习的选文难度则会稍大。如:王志林主编的适合理工类大学用的《大学语文》教材,其选文偏重于近现代文学作品,且选文的内容易懂好学。像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周作人的《乌篷船》等等,这些选文都是针对理工科的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来编选的。而温如敏主编的《高等语文》,是“一门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偏重语文素养培育的基础性课程”①。其选文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有骚体文章《离骚》、中国古代神秘文化《易经》、道家文化《庄子》、中国古代数学《穿地》《勾股》、古代军事文化《孙子兵法》等等。尤其是教材中的研读材料更是比较深奥难懂,像张岱年论《易传》的哲学思想、任继愈论老子贵柔的辩证法思想、汉字书法与文学之美等一些内容深奥的文章。这些文章如果是给理工类及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可能有一定的深度,这些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看懂。像庄子的《逍遥游》,屈原的《离骚》这样的作品即便是对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都有相当的难度,对一些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①温儒敏主编.高等语文·《高等语文》的编写和使用说明(代前言).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页。
    2.1.2.3专业教育环境影响选文的主要功能
    被编入教材的每一篇选文都担负着一定的选文功能,有些选文以知识功能为主,有些选文以文学功能为主,有些选文以技能训练功能为主。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语文技能、审美能力、人文素养等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这也就意味着教材选文所要承担的主要功能应当有所差别。如:对理工类专业的学生,选文编选时在注意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更多的还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由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较弱,教材选文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入选时要更多的考虑其工具性。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所学专业相对比较特殊,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因此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都会有一定的欠缺。但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审美的能力。故教材编写者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应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基本技能。
    2.2课程本身的内在影响因素
    2.2.1课程标准的要求
    2.2.1.1课程性质定位
    任何一门课程都应有自己的地位,《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向高校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地位和性质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长期以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却极不明确。“大学语文将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它的综合性更强,技能性更高,重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语文适应能力教育和实用技能教育,侧重在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演讲学、思维学等方面硕十学位论文的学习及训练。”①以上大学语文课程目的偏向于工具性。“《新语文》
首先‘新’在它凸显价值性,兼及知识性,淡化工具性,所以它不附中华朝代年表、古汉语及古诗词格律简介,而是更关切:如何让本课程在本土语境,对净化且优化大学生精神素质之神圣天职,能有所担当。”②以上大学语文课程目的偏向人文性。大学语文课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还是强调其人文性?抑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其定位不太明确。
    2.2.1.2课程目标定位
    “一般来说,课程目标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使学生达到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语文课程目标,则是从语文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③课程目标的定位不仅会影响到人才培养的问题,而且会影响到课程编制的问题。
    ①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②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同的编写者有不同的回答,课程目标定位的不同将会出现不同的编写教材,其教材中所编选的文章内容也不一样。课程目标如果定位在选文的“工具性”的层面上,教材编写者在编选选文时就会偏向于培养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语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这个方向,选文更多的是注重对大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如魏怡主编的《大学语文新编》就是把“工具性作为结构本教材的主线”,“十分鲜明地将教材内容分为阅读能力培养、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三篇”。①课程目标定位如果是从人文性的角度出发,教材中选文的编选就会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素养等方面进行熏陶。如: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抓住人类普世价值与大学生‘精神成人’之间的关系,来设定其内容架构”,“只有那些最契合当代学子的青春境况,或曰最能为其‘精神成人’提供类似‘文化人格激素’那样的篇章(且又文辞优美、文气丰沛、文体别致,能在情感、情怀或情操某方面,令读者不读则已,一读惊喜),才有望进入教材”。②课程目标定位如果从美育性的前提出发,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更多的是对大学生在高尚审美情操、美好心灵的塑造和人生的正确追求方面进行引导。
    当然,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写者并不仅仅是把课程目标定位在工具性、人文性或美育性某一方面,而是在“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只不过在选文编选时会侧重于某一个方面。
    2.2.1.3选文内容标准
    (1)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近几十年来对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研究,比较为大家接受的观点是‘文质兼美,适合教学’。”③“语文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
    ①魏怡主编.大学语文新编·导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③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必须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适合教学。”①“文质兼美”一直都是语文教材内容编选的主要选文标准,其在选文中所体现的就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思想性”主要是体现在人文色彩和文化载体方面。语文教材要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负责,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有着兼顾文化教育的传统,“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②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文化载体。语文教材饱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传统的民族文化精华、当代的民族文化精粹、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不饱含文化的语文教材必然缺乏个性,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也不可能负担起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重大任务。
    “艺术性”则是体现在文章的内容的表达形式上。以我国古代语文教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选》为例,其入选的作品必须具有“沉思”(指深刻的艺术构思)和“翰藻”(指华丽的辞采)的特点。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样板,教材所选文章以正确的语法、规范的修辞为范例,使用纯净的语言文字,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当然,教材选文在语言文字上正确、规范还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优美的艺术表达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①参见1978年3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修改本).
    ②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修订稿)。

    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的选编者都会强调:“所选的作品,总求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上进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情感、智慧理性、审美价值。”①
    ①徐中玉、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2)经典性与典范性的结合
    语文教材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文本,它是学生语言学习和文化陶冶的范本。因此,应该具有经典性和典范性。
    所谓经典,是指那些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具有超越时空性和历史穿透性的作品,是经历史筛选而沉淀下来的精髓。它们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进步精神。教材的编选者们根据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进行选择,使所选作品既富有原创性和经典性,又有着鲜活的时代感,因而具有持久的震撼力。它们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中外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与圣人、智人对话,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能和创造的力量,从中得到真知灼见和提升自我。
    选文的典范性是指选文的思想内核、文化内涵、情感精神、审美意蕴和语言表达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具有共时性、恒常性和耐读性,不仅在当时,而且直到今天、未来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空间和意义。关于典范的标准,叶圣陶先生提出“文质兼美,堪为模式”八个字。叶老这个标准既体现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也符合语文教学目的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需要。这八个字是叶老在数十年的语文教材选编中对教材内容和形式关系深入思考所作出的简明科学的概括。刘国正先生则具体概括为:“语言文字典范,思想内容健康,篇章结构完美,体裁和题材广泛多样,适合教学需要。”①
    经典性和典范性结合实际上是要求所选的文章必须是名家名篇,是文化本位标准的一种反映。课文必须是范文,要求文质兼美,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入选的文章,一般应是素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特别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的。语言文字要合乎规范,在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具有典范性。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正是基于教材的这种特性而提出来的。语文教材既然是例子,因此选文必须要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要“文质兼美,堪为模式”。文章要能给学生启发、示范,促使学生举一反三。
    “从《昭明文选》开始,我国就广泛推行典范性的选文标准,六十年代叶圣陶同志就曾提出‘文质兼美,堪称模式’的原则,认为课文必须是学生学习的典范,入选的文章一般应该是为人传诵,口碑很好,脍炙人口的,在选文时强调收集名家的名篇。”②
    ①刘国正.编写三三制中学语文课本的设想.语文教学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40页。
    ②郑蜻伶、徐英.《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原则之我见.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进入教材中的选文内容应该是大浪淘沙后的“真金”,所选的文章应该是经典性与典范性的结合。经典性的文章都是些“千古不朽的名作,思想性、艺术性都很高,它们在其思想境界、语言运用、语法规范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青少年学习典范文有利于规范语法、规范遣词造句、提高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升人文修养水平”①。现有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多是些名家的名篇名作,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先秦散文,李白、杜甫的诗,苏轼、李清照的词等等几乎出现在每本大学语文教材中。
    2.2.2教学需要
    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思路,对语文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教材,教之材也,教之本也。语文教学大纲的落实,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都依赖于教材。语文学科本身的教育功能,语文学科自身及对其他基础学科的价值作用等,也只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②不同的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同,教材选文的功用也呈现年级差异,因而教材的选文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从小学到大学,选文功用总体趋势是由基础语文向艺术语文迈进,然而在大学阶段语文的作用又成为了包含二者的整合体:一部分选文发挥其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文教学的功用,另一部分则充当人文素养提升的凭借。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选原则和思路,应该是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需要相适应的,是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和知识水平。
    ①郑靖伶、徐英.《大学语文》教材选文原则之我见.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②区培民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3页.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难易应该要适度。内容太难,远远超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学生无论怎么读也读不懂,学生不容易学到手,当然不适宜作教材选文。内容太易,学生一读就懂,像喝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学不到东西,当然也不宜作教材选文。故选文的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年龄的认知程度,具有可接受性。作为学习了12年语文的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文学习是在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大学生的学习不仅具有自主性,而且还具有创造性。教材中的选文应适合大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编选一些适合大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文章进入教材。像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正面应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时所难免的‘成长的烦恼’,从而让同学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想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与世界”①。还有,教材中所选的文章思想要积极、正面。不少名作都描写了社会的丑恶现象和畸形人物,这部分内容自然有它们的价值,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疑问的进入教科书。大学生虽然知识水平较高,对问题有一定认识水平和鉴别能力,但并不意味着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可以忽视思想内容的正面性。当前出版的当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社会丑恶现象的内容大量增加。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多次忧虑地说:现在的文学作品很“脏”。这也是大学语文教科书编选者应该注意的。此外大学语文的选文在篇幅长短、课文数量上也应充分考虑当代大学中不同学习层次和不同专业学习者的需要。
    教材选文在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作用的同时,教材中的选文也一定要实际的适应其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材中的选文应充分考虑教学活动这一特点,在编选时既要给学生留有想像的空间,还要给教师留有教学的空间。
    ①夏中义主编.大学新语文·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3.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的原则与建议
    教材中的选文该如何编选?开展这项工作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情况呢?这一直是各位编著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笔者不揣冒昧,试在上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见。
    3.1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的原则探讨
    3.1.1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原则
    “大学语文是为了弥补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的中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不足而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它的任务应该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中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摆脱中学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地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中国文化知识修养的人才。”①大学语文是面向非中文专业大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公共课程,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材中选文的编选就应该要正确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①张玉能、张弓.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6期。
    语文教材中范文的选取不仅要反映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更要展现中国语文自身的品格和情怀,要发扬汉语言的母语化情感和民族化特色。“语文教材应当具有双重品格,它在内容上包容了社会所需的各种知识,在形式上体现了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规则,具有一定的示范性。”①如果教材中的选文只是立足于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把选文的功用只定位在其“工具性”的性质上,则其价值追求就会显得单一而肤浅,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会枯燥乏味,甚至令人生厌。如果教材中的选文仅立足于弘扬人文精神,传承人类文明,培养人文素质等目标,则又会显得大而空,甚至沦为漫无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会令人不知所措,无法操作。那么,最好是将培养人文素质的最高目的和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工具性结合起来。但在结合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怎样结合的问题。是以人文性为主线,将工具性融贯其中,还是将工具性作为主线,把人文性附着其间?两相比较,前者优于后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有助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深厚的人文底蕴会使语文运用能力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而将工具性放在第一位,以培养大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未必能体现出深厚的人文素养,就是说以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为立足点很难达成提高人文素质的目的,而常常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大学期间的语文学习应当是从中学语文的“是什么”向“为什么”倾斜。在“为什么”的追问中,向传统文化、人文秉性和人性关怀延伸。因此,选文以人文性为主线,融贯工具性,立足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其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
    ①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大学语文选文的“工具性”性质应该和中小学教材中选文的“工具性”性质有本质的区别。中小学教材中选文的“工具性”强调的是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知识和各种语言的实践能力,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工具性”强调的是文学的鉴赏能力以及能够理解、感悟文章本身所渗透和承载的文化体系与价值,注重的是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在中小学所学的语文知识大多都是零碎的、不连贯的,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应该用各种典范文本来重新组织起学生己学语文知识,建构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大学语文教材中选文的“人文性”应该以古今中外优美的文学作品来陶冶学生情操,努力塑造学生完美的性格,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高雅情趣和完美性情的人。在处理选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时,应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来说:
    教材中应该通过对许多古今中外的语文名篇的诊释、讲解、提示,把许多中国语文(语言、文字、文学,包括译成汉语的外国文学名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地重建起来,使得学生从这些语文名篇的学习之中,同时获得中外文化、道德内涵、人文底蕴等方面的熏陶濡染。
    总之,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要在辨证把握选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的理念下,力求把“大学语文教材中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一定比例的语言知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训练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的部分是通过阅读课文(主要是文学作品)达到课程规定的人文素质教育目的,具体任务是以中国文学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及优良传统熏陶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悟性,提高和强化对中国语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水平”①。
    ①程达著.语文学科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6页。
    3.1.2经典性与时代性互补的原则
    现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典名篇,尤其偏重于选择代表民族文化精神的古代文学名篇,这有利于学生潜移默化受到古代经典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但教材选文在突出古典名作时,应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贴近时代需求,更应该把一些思想性与艺术性强的当代文学作品选入教材。因此,选文在强调经典性的同时,还应注意时代性。
    大学语文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尤其是古代的经典作品。古代的经典作品因为其思想的深刻性以及价值的权威性而经受了时间的洗礼,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其独特而深刻的内涵,如重视个体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等。学生通过对古代文学名篇的学习,可以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高尚的爱国情坏、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高雅的审美品位等等。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不能靠空洞的说教,只能在古典名篇的感染教育下,在古为今用、洋为我用的熏陶下才能培养成。古典名作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教材选文中人类史上的传统经典作品必须占有多数。
    语文教材选文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要想使其具有阅读的生命力,仅靠古代传统文学作品是不够的,毕竟古代经典作品由于时间的久远而与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及当代大学生的认识水平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教材中要选取适量的现当代的文学作品,因为现当代文学作品富有时代气息,能凸显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更贴近现实生活和大学生心理需要。同时教材中还要将一些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富有文学价值的作品入选,像言情小说、武打小说。如:温儒敏主编的《高等语文》就节选了金庸武打小说《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之死》、琼瑶言情小说《水云间》,这些作品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可见,适当的选取一些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以及非主流的文学作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大学语文教材在作品的选择上,应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既要有名家传世的经典之作,又要有新人初露锋芒的“惊世”之作。既要突出选文的经典性,也要兼顾其时代气息,二者要能形成互补。
    3.1.3人本对话性原则
    “对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从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可以看出“对话”表示的应该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人本对话”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教材选文的内容发生互动,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大学语文教材以选文为主,即选现成的文章,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线索编排在一起。但这些文章的作者在创作时,大多是以成人读者为阅读对象的,很少考虑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材选文的编写者,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注意选文的可接受性,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选文章。故教材编写者在编选选文之前应该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规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编写时尽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选文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有关、与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关。
    语文教材选文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是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其实就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源头活水。教材中的选文应该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贴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教材文本中注入生活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倡导生活化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体悟人生。只有这种与生活密切相联系的大学语文教材选文才能唤起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和发现的原动力,从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实现自我的建构。如果教材选文的内容偏老偏旧,远离当今时代,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就难以激起学习的兴趣,也就难以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温儒敏教授说:“大学语文主要的还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特别是把以往可能在应试教育中丧失了的这种兴趣重新激发起来,让学生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培养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亲近感、自豪感。应当把兴趣的培养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①学生学习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兴趣激发的过程,一种体验自身的情感、心灵、生命的活动过程。因此,教材选文的编选要有利于学生体悟语文的文化内涵和它饱含的文化精神,使学生通过对教材选文的体验与探究学习、审美与发现学习得到心灵的唤醒和人格的建构。
    ①温儒敏.就“大学语文”的困扰答记者问.文史知识,2005年,第2期。
    总之,进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既要将人类经典的传统文化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提升;同时又要让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化的同时能够看到生活的影子,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3.1.4美育提升性原则
    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自然科学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鲜明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美育教育功能最近几年才受到人们的重视。选文只有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其人文价值。大学生人文修养的提高,其选文的审美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我国历来就有注重美育的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把‘乐’(艺术)列为四教之一的‘文教’的重要项目,把美育看作是兴邦治国的重要措施。……到了近代,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著名的学者教授们像蔡元培、吕澄、鲁迅等等,都大力倡导产生于近代西方的审美救世精神,希望以美育改造国民性,塑造国人的灵魂,把美育不仅仅看作是陶养人文素质的工具,而且看作是救国强邦的精神武器。”①美育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美育是一种对文化的审美认识,也就是学生对教材选文进行感知、理解和欣赏的认识过程。所谓审美,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文学不仅具有教育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审美的功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范文赏析等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的活动过程。大学语文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学生通过感受作品中蕴涵的美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人格,把自己培养成为内心世界丰富而高尚的审美的人。
    ①邓安庆著.美的欣赏与创造.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多都是历代优秀的典范文章,这些选文从文章本身来说就是美的,无论是从语言的音韵上还是从作品的意境上。在作品语言的音韵美上,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就像一首小夜曲,读起来抑扬顿挫,极富有音乐的节奏感,给学生以音乐美的享受。在作品的意境美上,比如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在低沉凄婉的调子中,诗人匠心独具,营造了一个象征色彩浓重的抒情意境,细雨绵绵,悠长寂寥的雨巷。同时,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还以一种情感的美体现着人类传统文化的独特形态和精神风貌。其实,审美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在审美过程中,美不是直接诉诸人的理智,而是诉诸人的情感,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将人们带到一种“忘我”的境界,并引发出各种丰富的情感反应,产生情感交流和共鸣,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选文中的审美教育,通过以美引真,以美启智和生动的情感教育,努力开阔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朝着完善人格,提升人格美的方向前进,不但符合美的规律,也更完整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大学语文教材选文中应该蕴含众多的美学元素。
    美育是整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的选文通过审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美、思辨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美学修养。
    3.2关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的几点建议
    3.2.1分专业编选
    “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①大学语文是高校面对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的所有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课,从这一点上看教材强调的是“大”和“广”,教材选文编选时注重的是学生的共性。
    现有的进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多是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语文能力,而且一个学校所有专业的学生使用的是相同的教材。其实,各个专业的学生无论从专业方面来说,还是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说都是很不一样的,有很大的区别。如理工科的学生同文科类的学生相比就有所不同,理工科的学生擅长抽象思维,善于事实性的阅读。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专业自身的影响,在高中阶段时要在专业训练上花更多的时间,他们的语文基础相对来说比其他专业学生的语文基础要差。还有财经类、农业类等等其他专业的学生情况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材选文的编选时,就应该针对各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他们专业的特点,编选出适合他们读的选文。
    ①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出版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下面具体谈谈几个专业教材选文的编选情况:
    理工科院校教材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来选择文章。理工科学生相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文学和哲学修养欠缺,艺术感受能力稍差,不善于评判性阅读和鉴赏性阅读。因此,教材编写者在入选文章时就要注意学生的这种情况,在选文编选上尽量减少文学方面的专业理论修养方面的内容,侧重于议论文、说明文,兼顾应用文和文学作品,并要编写一部分应用文写作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的选文,才是适合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学习的。
    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情况又不一样,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是经济实务操作和经济管理活动。他们要学习的文章,既要注重其人文性、工具性这些语文教育所应有的共性,还要针对财经类专业所特有的个性。因此,在财经类教材中,其选文要有财经专业知识的内容,应把古今中外反映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理论的优秀经济文章,以及古今中外一些优秀企业及著名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理财及经营技巧、管理经验等都要适当的选入到教材当中。这样,学生就能把财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与语文知识及语文技能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自己从事经济实务工作和经济管理工作乃至经济研究工作所需要的语文能力。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相对来说语文基础比较薄弱,其教材选文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也要加强工具性,同时还应以艺术相结合。教材选文要依据艺术类学生的需求,把音乐、美术、舞蹈、广播影视、戏曲、文学、口才等内容适当的编进教材。选文结合艺术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利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实践。
    前面说到不同的专业对教材中选文的编选应该不同,但相同的大专业中还划分有不同的小专业。我们在编选大学语文教材时,有条件的话还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如艺术类专业中就分有艺术设计、艺术表演、广告设计以及服装设计等等不同方向的小专业。这些专业虽然都同属于艺术类,但学生所要学的文化知识还是有区别的。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要学的文化知识是指除去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共性(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共性是指其所要实现的工具性的功能)。教材编写者在编选作品时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针对大专业中的小专业,尽量把各个小专业的通用文化知识都纳入进来。
    3.2.2分层次编选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育的一个机制,任何教学思想、教学主张、教学方式都是通过教材去实施的,没有好的语文教材一切都无从谈起。”①只有编写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材选文,学生才会愿学,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①李寰英.语文教材要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系统.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
    编写教材选文还要充分考虑层次因素。这里的层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层次。学校层次不同,学生的语文水平会在整体上有一个梯度,对语文教材的要求也就会不同,像一本、二本、高职、民办高校、专科这样层次不同的高校,其语文教材选文必然应有所差异,我们应按照不同层次的学校编选出一套完善的大学语文教材。二是学生语文基础水平层次。学生语文基础水平不同,对教材的需求也不一样。即便是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学同一门专业的学生,其自身的语文基础水平也很不一样,多数班级中学生的语文基础水平总会处于参差不齐的状况,教材选文编选应充分考虑学生自身文化底子薄厚的特点,进入教材中的选文要有难有易,照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学生。我们可以按照学生语文水平不同编选出不同的大学语文教材,只有这样的选文,学生才会觉得编者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采取分层次的方式进行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这一方式在一些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正在试点应用。分层次就是打破现有的高校大学语文按自然班教学的模式,将同一所学校所有学生按语文水平程度的不同分成低、中、高三级(或两级或多级),低级是语文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中级是语文基础水平居于中等的学生,高级是为语文基础水平较好的学生。针对三类学生分别编选不同的语文教材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语文基础水平相对整齐,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编选难易适中的语文教学篇目,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的语文教学需要。
    3.2.3分地域编选
    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它既要遵循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如基础性、教育性、实用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启发性等,又要遵循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同时它还是一项艺术活动,凝聚着各种民族文化的精髓。大学语文教材应把根基培植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应更多的从大学生的人性完善和人类进步的长远角度考虑问题,让学生接触具有永恒和普及价值的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地区发展和民族发展极不平衡,各地区各民族风俗不同、文化有异,这些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而我国的大学又是分散在祖国各地和各民族区域。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也应顾及到地域差异,应在大学语文的总体功能得到保证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的前提下,适当兼顾地域差异,实行分地域编写教材。这样做既实现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又传承、发扬光大了地域传统文化,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积极性,因而在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时在这个方面做些努力也是应该的。在保持“大语文”总体选文原则,让学生触摸世界最优秀的文学经典,接受世界先进文化熏陶的同时,适当地将地区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考虑进来,实行分地域编选教材具有较强的合理性。
    因此,在教材选文上面,不能忽略地域文化的影响。例如地处西藏区域的大学在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时适当的加一些藏文化,地处广东区域的大学在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时适当的加一些港澳文化,地处北京区域的大学在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时适当的加一些京剧文化,地处湖南区域的大学在大学语文教材编选时适当的加一些湖湘文化等等。这样既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加强文化认同感,也尊重了文化的多元性,真正体现了大学语文教材的弹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够享受到地域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
    然而现在大部分大学语文教材中地域文化依旧是空白,这或许应该引起大学语文教材编写人员的注意。
    3.2.4分类别编选
    “语文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读物,语文基础知识的来源,也是思维和语言训练、语文素质养成的典型范本。”①语文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范本,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和意义。因此,语文教材的选文编选,要突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工具性看,语文是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从人文性看,语文在开启心智、文化传承、人文精神的涵育、审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具有综合育人功能。
    ①饶杰腾.语文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着眼于大学生的特点,经历了12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较好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素养,但由于中小学语文过分强调综合化,老师兼顾太多,教学精力与目标分散,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散乱零碎,不利于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学生一般难以形成系统的语文知识结构,而这种知识结构的残缺就像高楼少了基本的支撑框架,使得学生后面学的知识很难填充进去。此时的学生需要对语文构成要素的各自特点分别予以认识,以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语文综合能力。因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分类别编写语文教材或许能够满足这一需求。这里的分类别是根据语文自身的特点,针对语文各要素的性质编写出具有一定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大学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汉语、文学、写作诸方面建立起初步的知识体系,将中小学语文综合训练中得到的零碎知识连成一片,获取更高层次的综合能力。语文涵盖听、说、读、写等能力和字、词、句、篇等内容,高度的综合性是它的特点,大学分类别编选语文教材不是肢解语文,而是更科学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就像要把数学分成代数和几何一样,用分类别的思路编写具有明显知识体系的大学语文教材或许显得非常迫切。
    立足大学语文的性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编选可以分为人文性和实用性两大类。当然在这两大类的基础上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类,或者称为板块、模块、专题。例如实用性类又可以分为汉语和写作等类;人文性所涉及的文学又可以分成古、今、中、外等不同类型以至更多小专题。如巴文华等人主编的《新编大学语文》(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就是将整本教材分为四个板块,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语文基础知识纲要、实用文章写作。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主编的《高等语文》更是直接采用分类专题式编写的,整个教材分成25个小专题,每个专题包括专题讲座(也就是导读部分)、文选部分和拓展性研读材料三个部分,教材编选新颖,值得关注。
    当然,《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它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所受的影响也颇多,笔者关于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的四点建议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无论采用分专业编选、分层次编选、分地域编选、分类别编选中的哪种编选方式,另外三种编选方式的影响都不能回避。或许我们应该在选取一种编选方式为主的情况下,兼容到其他三个方面。在此种情况下,对于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编选改革的问题应尽可能地做到因势利导,贴近学生的需求。
结  语
    中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问题的研究,是一项关系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颇为艰辛的工作。文章从我国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功用及研究意义为切入点,对现有教材选文的相似性、差异性以及选文编选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了教材选文编选的发展趋势。同时,文章还从历史条件下的外部影响因素和课程本身的内在影响因素出发,对社会教育环境、专业环境、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学需要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选文的影响因素。文章在对选文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经典性与时代性互补、人本对话性以及美育提升性这四条选文编选的基本原则,并针对现有教材选文编选时存在的不足,在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差异、层次差异、学校地域差异以及大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对教材选文提出了分专业、分层次、分地域、分类别的编选建议。
    应该指出的是,由于广大大学生的语文基础厚薄不一、学习需求和目的不同、学习习惯有异、学习兴趣各别而众口难调,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的编选会是一件费力却不讨好的工作。当然,我们的研究并不能因为这些困难而止步不前。好在大学语文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去探索,这样大学语文这门公共课程会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附录:
    大学语文教材书目汇编(略)
    参考文献(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09 , Processed in 0.0890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