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第二届“圣陶杯”语文教学大赛听课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7 17:2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语文课堂有效性的观察与思考
                  ——全国第二届“圣陶杯”语文教学大赛听课札记
宁波市北仑中学  李华斌
20081024日至 25日,全国第二届“圣陶杯”语文教学大赛(高中组)在江苏省宜兴市第一中学举行。本次课堂教学大赛期间还举行了语文课堂效率研究年会,相信参赛者、评委、听课教师都会把语文课堂效率作为听课评课的一个重要关注点。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本文将以本次大赛中的十堂展示课为例,拟从教学策略选择、课堂任务设计艺术、课堂时间管理三方面略加评述。
一、          选择最佳教学策略
课堂存在的无效教学问题,很大原因首先在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选择的问题,教师搞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由来已久。据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所述,一项大规模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率是大不相同的:
教学方式
学生记住率
教师采用率
教师讲授
5%
95%
学生阅读
10%
80%
视听并用
20%
70%
教师演示
30%
65%
学生讨论
50%
45%
学生实践
70%
20%
学生教别人
95%
5%
另据西北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跟踪研究课题组对甘肃、宁夏两省(区)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初中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53.5%的教师每节课讲授时间为15-25分钟,31.3%的教师讲授25-35分钟,14.1%的教师讲授35-40分钟,还有1%的教师讲授超过40分钟(数据引自《有效教学》)。可见教师们现在使用得最多的教学方法竟然是效率最低的方法,这不得不引人深思。
作为比赛课,本次大赛高中段所呈现的十堂课都非常注重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都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视听辅助教学手段,大多数的课根据文本解读的实际需要而采用了学生讨论的教学策略,在教师演示方面,大部分教师对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教学时,都作了范读,并适时肯定或纠正学生朗读中的优缺点,互动效果较好。其中,湖北省田家炳实验中学蔡晓鸿老师的作文教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教师还展示了“下水作文”,情文并茂,为学生作了有效的示范。课堂上,学生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总体上能针对文本,学生的参与和课堂的互动是比较理想的。因此,就教学策略选择这一点上看,本次大赛的十堂课是做得比较好的,值得学习、借鉴。
二、          改进课堂任务设计的艺术
课堂任务设计,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特别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讨论、交流、表述,是语文课堂解读文本、提升语文能力、培养人文素质的最重要途径。有效、高效的任务设计,就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设计的艺术,直接体现了教师的功底与备课的程度。
1、任务设计的向度。方向不正确会使人误入歧途。比如有位参赛选手执教《诗经静女》,40分钟一节课,课堂上却用了15分钟时间让学生想像男女主人公约会的场景,游离文本,教学效果也不见得好。如果能将这些时间紧缩一些,扩展到《诗经》其他类似篇目的比较阅读,效率可能更高、更佳。有的任务设计明显游离了文本本身。比如有位教师执教鲁迅的《灯下漫笔》,在课堂结束部分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留意生活小事,写下自我感受,请把你的评价蕴含在50字左右的描述中,建议体现自我个性与语言风格。”这个任务,其实就是课内的写作实践,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它不能是一个独立于文本的纯粹的写作实践。可惜这个设计没有直接针对文本本身,只不过借用了“鲁迅看到一件小事有感而发”这样一个事实,让学生进行“一件小事”的写作训练,方向是值得怀疑的。这可以从练习的结果看出来,一个学生的答案:“有一个男子随地吐痰,被罚款,因为管理员找不出零钱,被罚男子就再吐一口痰。这从这件小事可以看出物质的丰富、精神的落后。”可见这个环节设计与文本无关,与鲁迅的《灯下漫笔》的内涵相距较远。
2、任务设计的难度。有的教师课堂提问太简单,学生可以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样的问题还是少提为妙,既然无需思考,对学生也没有多大的帮助。难度太大,则表现为几个方面。有的体现为提问密集,课堂提问抛出的问题像一捆集束手榴弹。有位教师执教《灯下漫笔》,用投影抛出了四个问题:“鲁迅把中国历史总结为两个时代有依据吗?你认同吗?第三样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你认为现在到了第三样时代吗?” 学生可能连问题问些什么都记不住、理解不了,难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表现为时间紧迫,教师刚抛出一个问题,马上让学生回答,中间只隔了一二秒钟,学生无暇思考就被点名回答,可见一点互动的诚意都没有,效果也可想而知。有的提问,新课刚开始后未作任何铺垫预热就直奔主题,有的问题则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导致无人能答,教师只好自问自答,自说自话,不但影响了教学有效性,还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比如有位教师执教《苏辛怀古词对比阅读》,上课伊始师生朗读后,教师提问:“《念奴娇》写了作者哪些情怀?”教师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直接问这样综合性的问题,而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短,学生的思考不能从容展开,一度造成课堂学习秩序的混乱。
三、          要重视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
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外,直接呈现出效率特性的,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
1、增加有效教学时间的比重。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卡罗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学习程度”的一般公式:学习程度=所花时间/所需时间。我国学者吴文胜、盛群力等将“所花时间”细分为“所给时间”、“所用时间”(即“教学时间”、“失控时间”、“主动学习时间”)和“所得时间”(即“成功学习时间”或“高效学习时间”)。从这个理论来看,语文课堂上有效教学时间越多,课堂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比如本次大赛中,有位教师执教《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你谈谈梁启超第一次出现时的开场白。教师让学生试读这个开场白:“‘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第一位学生读得很好,全班会心地笑。这个时候,老师本来可以见好就收,但她还要请第二位学生读,结果读的并不比第一位好,而且课堂反响也不太积极;老师又请了第三位同学读,第三位学生读的时候没有停顿,效果不佳。可能教师在备课时决心要请多位学生来读这一句话,结果,不但浪费有效教学时间,而且把一个很好的小高潮硬生生地压了下去。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操作失策,导致效率低下。同样,在这堂课中,教师在导入阶段,投影了香山红叶,好像与课文内容无大关联,会浪费多媒体资源,也无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减低了有效教学时间的比重。
2、牢牢把握课堂节奏。笔者以为,一堂课40-45分钟,宜分为三大段来分配。根据学习心理学“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课堂的导入、学生求知欲的激发、教学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大致了解,这些前期准备非常重要,这一阶段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为佳。对文本的深入挖掘、由生到熟、由苦到甜为第二阶段,在这阶段中,可以设计各种符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课堂气氛,在热烈而积极的求知氛围中,让学生掌握新知识,获得新体验,这是关键的阶段,估计用时20-25分钟为佳。第三阶段为提高、升华、回味阶段,如是文言文教学,最好循着文本——文学——文化逐层深入的路径,打开学生视野,得到美的熏陶,获得认知的成长,估计用时10——15分钟为佳。当然,每堂课类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特点不同,时间的分配也不尽相同。本次大赛的十堂课,时间管理总体上比较合理。比如云南省弥勒县第一中学何照文老师执教的《兰亭集序》,时间分配合理,课堂节奏调匀。何老师首先用了13分钟时间来导入、作者简介、朗读课文、初理文脉;再用13分钟时间深入文本,结合书法笔意的变化解读作者的心理变化,甚有新意;最后用14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对王羲之思想的评价,教师作历史背景的渗透,在人文素养层面进行升华。当然,我们也看到十堂课有三堂课拖课了,有的拖堂五分钟,可见我们平时的语文课拖堂应该是普遍现象,可以这样说,拖堂就是课堂时间管理的失败。教师在执教之前必须对40-45分钟时间的安排成竹在胸,对时间的管理,就是对课堂高效的直接把握。
这次教学大赛总体上看,各位选手的表现都可圈可点,笔者仅对“课堂效率”这个点作一管窥,纯是简单的记录与浅近的思考,定有疏漏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29 , Processed in 0.0916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