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文解读及其三步解读法(胡海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22: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文解读及其三步解读法(胡海云)



主要内容: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课文解读”的说法比“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更准确。解读课文时,可用“三步解读法”: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第二步,敢于质疑释疑;第三步,提炼精神营养。三步解读,先后有序,不可颠倒,不可偏废。
第一章  “课文解读”出生记
2015年暑假,我有幸聆听了贵阳市十九中陈华老师的讲座《从语文的阅读教学看文本解读的内容及策略》。陈华老师介绍了孙绍振老师的“还原及对比”策略、黄厚江老师的“三步走规划”策略和他自己的“点面结合、寻求切入点”策略。陈华老师由彼及己,举重若轻,一一例举,娓娓道来,我听得如痴如醉,毛塞顿开,平时语文教学的点点滴滴,此时又历历在目,如沐春风,如遇春雨,像沉睡了一冬的种子,激发出了破土而出的写作冲动。
我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拜读了山东省莱芜实验中学 杨富志老师写的文章《教材解读不是文本解读》,他用例举法佐证了自己的这样一个观点:“教材解读不能与文本解读混淆,这是两个概念。文本解读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解读,解读的主体是宽泛的,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但这个文本一旦编入教材,就由文本解读转化为教材解读,解读的主体是师生。如果不明白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课堂教学就由于把文本解读混淆为教材解读,就会导致主旨定位不准,课堂教学因舍本逐末而出现偏差。例如,《再塑生命》一课的主人公是海伦·凯勒还是莎莉文老师?如果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看,既可以是海伦·凯勒,也可以是沙利文老师。这两种解读都有意义,前者可以激发我们在苦难中奋进,后者可以启迪我们敬仰教育的伟大。按照教材来解读,需要把这一课放在这一单元来关照这个问题。整个这一单元都是写人记事的文章:《藤野先生》一文的主人公是作者的老师藤野先生,《我的母亲》一文的主人公是作者的母亲,《再塑生命》一文的主人公也应该是海伦·凯勒的老师莎莉文。”(因为是莎莉文“再塑”海伦·凯勒的“生命”)
后来,我又学习了干国祥先生著述的《构筑理想课堂》,这本书中有一段这样的说明性文字:“语文学科含文本解读和教材解读两个部分。文本解读是尽可能整体而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从而显现文本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是思想的、主题的、内容的、形式的、材料的。教材解读是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以及教材的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
由此看来,就一篇课文而言,文本解读就是把它当作纯粹意义上的文章来解读;教材解读则是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再把文章还原成课文,站在教材的角度解读其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文本解读是教材解读的基础,教材解读是文本解读的更高层次。文本解读需要的是教师的文化素养;教材解读则更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
我想,从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教材解读”的说法比“文本解读”更准确。但是,也许是受这种“咬文嚼字”意念的影响,我又莫名其妙地对“教材”这个词用在此处是否能够准确表达我的意思产生了质疑。我马上在“百度搜索”中敲出了“教材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得到了这样的答案:“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显然,从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单一课文的解读这个角度而言,“教材解读”的说法并不准确而严谨。于是,“课文解读”在我大脑中应运而生。
第二章  三步解读法
下面以《背影》为例,具体阐释课文“三步解读法”。
第一步:确定教学目标。结合课文,解读“单元导读”、“课文导读”和课后“研讨与练习”及“读一读、写一写”,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
《背影》这篇课文在最新人教版教材中,其“单元导读”的内容是:“……以‘爱’为主题,几篇课文都在诉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熟读这些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其“课文导读”的内容是:“歌颂父亲,一般是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这篇课文却写父亲的背影,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写爱的文章,往往有淋漓尽致的描写,这篇课文的语言却很朴素。那么,这篇课文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带着这个问题,认真阅读课文。”
《背影》的课后“研讨与练习”内容如下:
一、熟读课文,把四次写背影的文字找出来,联系全文细细品味,回答下列问题
1、复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怎样描写父亲的背影的?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
2、课文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3、课文结尾写作者读父亲的信,又见父亲的背影,却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的,这是什么原因?
二、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三、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
四、下边两题中,选做一题。
  1、有人说,本文失之伤感。“一个20岁的大男孩是不是还要父亲这么照顾,而面临离别,是不是会这么容易流泪,我很怀疑。”你的看法呢?可以与大家讨论一下。
  2、课文第五段中,作者一再说自己“聪明过分”“太聪明”,为什么这样说?你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也有这种自作聪明的情况吗?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背影》的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有:交卸、奔丧、狼藉、簌簌、典质、赋闲、颓唐、琐屑。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解读,我们就可以把《背影》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来源于“读一读、写一写”。)
2.辨识关键性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体味并准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来源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二、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来源于“单元导读”和“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来源于“单元导读”、“课文导读”和“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三、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源于“单元导读”、“课文导读”和“研讨与练习”第三、四题。)
2.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来源于“三步解读法”的第三步。)
第二步:敢于质疑释疑。置换角色研读课文,大胆质疑;紧密联系课文内容,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广泛涉猎教学资源,全面释疑,合理释疑,准确释疑。
这一步,主要是为了确定教学难点,预设教学方法,做些“生成”准备,尽量避免课堂上遇到“预设”外的“生成”问题时措手不及。作为语文教师,既要以学生的角色研读课文,又要以教师的角色研读课文。站在学生的角度,解读课文时会有哪些质疑,哪些是依靠学生的见识可以释疑的,哪些是需要教师的点拨才能得以释疑的。站在教师的角度,解读课文时能否依靠自己的见识释疑学生难以释疑的问题,碰到无法释疑的就要广泛涉猎教学资源,做到全面释疑,合理释疑,准确释疑。对所有的质疑内容,要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哪些是必讲的,哪些是不必讲的。不必讲的作为可能“生成”的储备,必讲的就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组织教学,而那些依靠学生的见识无法释疑需要通过教师的点拨才能得以释疑的必讲部分,就是教学难点。
例如,研读《背影》可能会有这样的质疑:父亲为什么要买橘?答案可能不只一个:1、从课文插图看,月台上只有卖橘的;2、橘子便宜,因为家景惨淡,尽管父亲怜爱孩子,也只能用买橘的方式来表达;3、扬州的风俗……所有这些答案都是合理的,除了“扬州风俗”外,都是可以依靠学生的见识能够解读出来的。
又如,学生可能质疑,面对父爱,“我”只是感动,却不见报答父爱的行动,甚至两年前还“暗笑他的迂”,现在又眼见父亲“蹒跚地走”也不帮扶一把,这是否表现了“我”的“不孝”?初看起来确实“不孝”,但细细品读就会感觉并非如此。“暗笑他的迂”只是青少年时期年龄特征的真实表露,“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种深刻反省也说明了不是“不孝”。 眼见父亲“蹒跚地走”不是不帮扶,而是奉父之命“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不能去帮扶。《弟子规》中言:“父母教,需敬听。”因此,眼见父亲“蹒跚地走”而尊父之命没去帮扶正是孝顺的具体表现。可见,解读课文时,要回归课文的“真实”,做到准确解读。
第三步:提炼精神营养。解读课文时,要楔入现实生活,关照时代需要,提炼精神营养,增强学生的精神钙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功能。
据说,国家已规划第三轮语文课改,以“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为内容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第三轮语文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解读课文时,楔入现实生活,关照时代需要,提炼精神营养,增强学生的精神钙质,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功能,就是一项不可偏废的工作。
其实,《背影》的“研讨与练习”第四题的第2题就是切合时代需要的内容设计。根据“提炼精神营养”的需要,结合《背影》的内容解读,我们还可以梳理出很多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例如《背影》中,“我”已经二十岁,可年迈体弱的父亲几乎包办了我所有的事。一位年轻的美国妈妈,她面对摔倒哭泣的不足3岁的儿子,没有去扶起来,而是鼓励他自己爬起来。看到这两个案例,未来也是为人父母的你,会如何疼爱你未来的孩子?又如,本文所确定的《背影》教学目标的“情感目标”之二“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就是根据课文“三步解读法”的第三步所确定出来的。
三步解读,先后有序,不可颠倒,不可偏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30 , Processed in 0.07137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