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点儿哲学,让解读思维再开放一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07:2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点儿哲学,让解读思维再开放一些
——《安恩和奶牛》解读与教学

理论阐释
因果思维概述
徐 江
   一只乌龟从天上掉下来,恰巧砸在一个秃子头上。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说到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时说,你不必太惊奇,那是有原因的,抬头看吧,天空会有一只老鹰在盘旋,是老鹰叼着的乌龟掉下来了。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任何现象都是由另外的现象引起的,并且又总会产生新的现象。我们把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叫原因,把被引起的一定现象叫结果。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中永恒的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从因果关系分析事物,简化了事物的各种矛盾关系,从其首尾两端对事物作出评价,有利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出问题的关键和实质。
    1.由果溯因
    对原因的寻求永远是对作为原因之载体的实际事实的寻求,即引起事变的事实。
    在寻求事物发生原因时,我们的思索不能是单一的或表面的,而应该根据事物的结果和复杂情况,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一般来说应尽可能全面地列出有可能产生某一结果的各种原因,然后对这些原因集中分析、判定,考察、分析这些原因与事物结果之间的关系,或远或近,或主或次,然后做进一步的筛选,确定评论要点,深入剖析。
    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或现象的“这一个的条件”,在它的“一切”条件中进行“回溯”,从而形成一个“完备的条件序列”。“这一个的条件”强调其分析是具体的,独特的,不是空说的。“一切”条件,强调的是周全、完备,没有遗漏,当然就是关键的、主要的。在“完备的条件序列”中,要看到各种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制约。这三条是分析事物最基本的原则。
    2.由因求果
    由因求果,则与前者思维方向相反,是从事物运动中各种实际情况出发思考这些已存在的实际情况,把它们作为前提条件会给事物的运动带来什么影响,其思维的基本模式是——“如果这样(或既然如此)……可能会……”
    同分析原因一样,我们对某一条件所产生的结果也要作辩证的预测,多想几种结果才能对事物作出准确的判断。在这方面我们也应该想得尽量全面一些。比如有人提出这样的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一则科幻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可能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科学信息的异体转化”就可以成为现实。但是,还应该想到:由于记忆与实践有关联,而在这种异体转化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社会实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客体记忆信息虽然移植到主体大脑里,但主体未必能理解,主体本身的记忆信息与客体移植信息有可能发生混淆,使主体受到伤害。因此,“记忆移植”是一把双刃剑,“利与弊”可能共存。有了这样两种思想准备,就会把握事情的主动权。
文本解读
《安恩和奶牛》解读
徐 江
    一、文本解读要脱窠臼
    关于《安恩和奶牛》人们讨论得相当多了。但是,这些讨论大部分的认识还是肤浅的,不太准确的。比如某语文学习杂志便有这样的论述:“安恩的‘孤单’是可以想见的……她老了,很可能没有子女,至少是(这时)他们不在身边……”这样的解读便是错误的。
    那么,应该怎么读呢?
    美国一位哲学家曾向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这样的可能,一个人既是完全善良的,同时又对无辜的人造成伤害?”(《大问题》,〈美〉罗伯特·所罗门著,张卜天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64页)当然,答案是肯定的——有!但是,我们并不是仅仅肯定这一可能性,而是要思考这种矛盾的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避免它。我想,这是哲学家把它当作“大问题”提出来的目的之所在,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安恩和奶牛》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案例,它从某种特定的角度回答了这个“大问题”——某个“完全善良”的人如何对“无辜”的人构成了伤害,我们的解读所关心的,正是一个“完全善良”的人从“完全善良”的意图出发做事情照样存在着伤害“无辜”的人的“可能性”。只有认清这种“可能性”发生的原因,提高人们行动的自觉性,才能够在我们的生活中减少这种“可能性”。仅读懂“仁爱之心”是不够的,要从生存意义上解读文本。
    二、梳理文本中事情的结果
    阅读作品是从开头走向结尾。但是,掩卷沉思却未必是从开头走向结尾。《安恩和奶牛》的解读,我们需要从结局回溯。这就是本文所讲新思维解读的第一步骤,它是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步骤。
    我们首先要看一看文本中被人物关照的对象——奶牛——它在这次市场“散散心”的过程中到底有什么遭遇,它的“心情”如何。
    面对市场上“嘈杂喧嚣”的情景,牛没有得到和同类惬意的接触。它“依偎”在老婆婆的身旁,“头蹭她的肘部,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
    它被买牛人用“挑剔的眼光”打量过来打量过去,甚至还有“身穿血迹斑驳的罩衫的屠夫”用他的藤杖敲打它的角,用“肥硕的手”摸它的皮毛。
    很显然,奶牛受到了种种骚扰。在事实上,它已成为市场上人们眼中的商品牛,尽管它的主人本意并不是来卖它。它若是和安恩老婆婆走在乡间小道上,怎会受到屠夫藤杖的敲打呢?
    其次,我们要分析的对象是市场上的买牛人。
    一般的买牛人,包括那位屠夫,他们听到安恩老婆婆说“不卖”时尽管走了,但他们还是受到了一次事实上的耍弄。特别是那位遭到拒绝又折回来的买牛人,出了大价钱还是被拒绝,他愤怒了。他一连发出了五个责问——“它是已经卖出了不成?”“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光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是你自己的奶牛吗?”“难道你站在这里就为了拿大伙儿开心吗?”特别是第五个问题,已经是从道德的角度对安恩老婆婆发出了强烈的抗议。这说明买牛人感到自己受到了耍弄。市场上这头令人心怡的奶牛不是卖的!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就是被愚弄了。
    最后我们再看一下安恩老婆婆自己得到了什么。
    开始,她还有点儿悠然自得。但到后来受到越来越强烈的责备时,她“气愤得说不出话,神色有点慌乱”,甚至用“恳求的眼神”望着责备她的买牛人,请人家原谅。我们从她最后对买牛人的解释话语中,可以看出她的不安与窘迫。她连声道歉,话语短促,急切想离开这是非之地,一副十足的狼狈相。
    三、向原因回溯
    那么,当我们梳理完文本中事情的结局后,我们就要运用因果关系思维去追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一个尴尬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恐怕是安恩老婆婆没有想到的。这是解读的第二步骤,就事之结果“向条件的一种回溯”。
    安恩老婆婆绝不是一个智慧的农村老奶奶,作品不是歌颂赞美这位老奶奶,而是委婉地批评像她这样“完全善良”的人为何做出那样伤害“无辜”的人的尴尬事。
    任何事物的运作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人们在运作过程中都遵守一种必要的秩序。牲口交易市场是交易牛的地方,不是遛牛的地方。这是一则令人深省的寓言,具有强烈的反讽象征意味。安恩老婆婆直到在买牛人谴责声中离开集贸市场时,也没有明白错在什么地方。她自我辩解说——“这头奶牛太孤单了……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从课堂讲读到各种杂志发表的各种文章看,人们普遍忽略了人物篇末这段自白,作者借文中人物之口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对别人也没有“什么恶意”,但事情的结果却如安恩老婆婆自己所说——“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这显然说是很不满意的,很是无奈的,甚至是一团糟。这是这篇作品最本质的问题,是最需要探究的。
    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呢?就是“不是来做生意”却把牛牵到了牲口交易市场。
    具体说,安恩老婆婆背离事物规则从思维方式上犯了什么错误呢?
    她忽略了或者说她不懂得这样的道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各种元素之间,不管是事物内部各种元素,抑或事物外部诸项构成元素,往往都处在一种密切的联系之中,相互制约和关联。在安恩的思维中,只有她和她的奶牛,她的奶牛和市场上的牛。而没有想到市场上买牛人和她的牛要发生联系,没有想到她自己也要和买牛人发生联系,因而导致让奶牛“散散心”之目的没有达到,同时她自己还与买牛人发生冲突,受到指责。
   四、从文本中汲取什么
    这是该文本解读的第三步骤。我们要明确地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把文本中的东西升华为自己生存需要的东西。
    我们要从评价安恩老婆婆行为的过程中认识怎样有智慧地做事,要让学生记住:自己的规则只有融合于公众的规则之中才是合理的,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动机与客观效果的统一。
    从写作艺术上看,作者巧妙地利用了两大矛盾:其一,文本中人物的行为动机与行为的矛
盾,即让奶牛“散散心”与牵牛到市场的行为;其二,文本中人物的美德与人物行为负面影响的矛盾。第一个矛盾造成了后边一系列的状况,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而第二个矛盾则显现出这篇作品的普遍意义,特别是对社会上普通人的教育。倘若安恩老婆婆是一个刁钻歹毒的老巫婆,那么,她的行为就真正构成了“拿大伙开心”,这种找乐的故事没有什么意思。所以,文本中极力写安恩自尊、勤俭、爱牛且有礼貌,正是为了显示她的代表性——社会上广大的善良的人。
    在祝贺延森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颁奖人赞扬延森对哲学“非常狂热”,“激烈的对比,使他的艺术作品臻于完美的最高峰”。很显然,《安恩和奶牛》本身就是一篇形象的哲学作品,其魅力就源于矛盾性的“对比”。这种辩证的创造艺术,学生一时还不能深刻理解,但要讲给他们,这是一种熏陶。俗话说,拉锯就掉末,这要长期地积累。
教学实践
《安恩和奶牛》教学实录
河北唐山税东中学 周 丹
一、梳理字词,交流自读认识
    1.梳理字词
    师:老师检查了大家学案的完成情况,大家态度都很认真,并且有的同学书写漂亮,提出表扬。下面我们请几个同学来展示一下他们对于词语的把握。
    生1:“他很老了,脸上七皱八褶的。”“这个十五岁的孩子,瘦骨嶙峋的,还不到一百斤。”
    师:第一个句子运用得很正确,第二个句子嘛,现场采访一下,一个十五岁的人有一百斤左右,还是瘦骨嶙峋的?这个句子欠妥。我们来看这两幅画(教师画了两幅简笔画),大家说说哪座山是嶙峋的?
    生2:线条柔曲的似馒头,不能说是嶙峋。线条直硬,山楞分明的是嶙峋。
    师:对呀,(举起第一排胖学生的手臂)这能是嶙峋吗?
    生(众):不能。
    师:请一位同学来解释。
    生3:山势险峻,瘦削。
    师:请大家继续展示。
    生4:“春天到了,一只只蝴蝶在花丛中翩然起舞。”
    师:“翩然”是什么意思?
    生4:像鸟飞的样子。
    师:这是一个直接比喻,试着用形容词形容一下。
    生4:轻盈。
    师:是呀,翩然一少年不就是“轻盈、轻快”的化身吗?推演开来,就是轻盈、轻快地起舞。看来句子造好的前提,是对于词语的准确解释。请继续展示。
    生5:“这个精明的人,在菜摊上锱铢必较地砍着价。”
    生6:“张姨因为一把豆子,和小贩吵了一个上午,她的锱铢必较是尽人皆知的。”
    师:好,这个句子非常好,不仅正确地理解了词语,就连人物的形象也丰满起来了。“锱”和“铢”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所以我们解释“锱铢必较”就是比“斤斤计较”、“两两计较”,甚至比“钱钱计较”还要甚。谁能试着说说本文“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这一句子用得是否合适?
    生7:不合适,因为“锱铢必较”是对很微小的物质利益非常计较,而不是对人的外貌观察打量。
    师:好。看来连翻译家还不如你呢!敢于质疑,勇于否定的精神值得表扬。还有“它那黑白相间的美丽的牛角上点缀着几条环状的花纹”这个句子,其中“几条”这个词合适吗?
    生8:不合适。说花纹是环状的,我觉得用“圈”更合适。
    师:我们的字词展示与学习就告一段落。下面我们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
    2.交流自读对文本的理解
    师:课前已布置同学们自读文本。在老师没有讲读之前,请同学们回答布置的三个问题:
    (1)根据文本对安恩老婆婆的肖像描写(主要是衣饰),举例说明人物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
    (2)从文本哪些情景可以品读安恩老婆婆与奶牛的情感关系?
    (3)你怎样评价安恩老婆婆?
    生1:“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褪得泛白”的披肩“盖在她那干瘪瘪的前胸”,“七皱八褶”。这一切说明她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
    生2:她是为了让奶牛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来到市场上的。在市场上,奶牛依偎在她的身边,头蹭她的肘部。安恩对奶牛亲热得像对待知己,有点儿相依为命的样子。奶牛还是小牛犊时就属于安恩老婆婆了,买主给出大价钱她都不卖,并对用藤杖敲打奶牛角的屠夫表示出极大的不满、冷淡。这说明安恩老婆婆与奶牛关系很亲密。
    生3:安恩老婆婆是一位节俭、勤快、吃苦耐劳的老妇人。她关爱动物,甚至是一头牲口。待人十分尊重、谦恭。能十分坚定地坚持自己的意愿,不为金钱所动。
    师:同学们回答得比较好,特别是学习态度很认真。我要告诉同学们,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是以专家的解读为根据的。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用老师作任何讲解,大家的解读已经达到专家讲解的境界。这就逼着老师思考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应该怎么讲,是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层次,还是继续深入。特别是大家对安恩老婆婆的评价有的话语甚至跟专家所说惊人一致,比如说她“善解人意”。但是,老师对此还是有点儿忧虑,尤其是当大家意见如此一致。
    生4:我和大家的评价不一致,我认为安恩老婆婆是一个不诚信的人。
    师:难得。那你的理由呢?
    生4:她口口声声说不是来做生意的,可是她把这么好的奶牛牵到市场上来了,就是像买牛人说的,拿大伙寻开心。
    师:很好。我为你这样的思考高兴。同学们,尽管大家的理解和专家的导读是一致的,但那仅仅是表面的文章。真正的深入解读还是方才这位同学的思考。我们先不讨论他对安恩老婆婆的评价是否完全妥当,今天我们将沿着他的思维去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
    3.质疑某些解读,锻炼学生反思能力
    师:安恩老婆婆爱她的奶牛能说明她是“关怀动物”的吗?比如一个人爱自己的宠物小狗狗,就能说他爱动物吗?这样的结论妥当吗?
    生1:似乎是有点儿不妥当,安恩老婆婆不见得爱其他的动物。
    师:理由呢?
    生1:那头奶牛是她的衣食来源,生下的小牛犊可以卖钱,挤牛奶既可以自己喝,还可以卖。别的动物跟她没有啥关系,文中没有再说爱猫、爱狗、爱驴、爱马等。
    生2:爱她自己的奶牛不能得出爱动物的结论。有些坏蛋爱他的母亲,同时,他还伤害许多其他的妇女,能说爱他的母亲就是爱社会上广大的母亲吗?
    师:有人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安恩爱奶牛——奶牛是动物——所以说安恩爱动物。可是,奶牛与动物是不同的概念,我们不能以偏代全,况且安恩仅仅是爱她的奶牛,人们常态的解读教学是错误的。
    此外,人们以为安恩坚决不卖她的奶牛也是一种关爱动物的表现。所以,我还提一个问题,当奶牛不再产奶的时候,设想一下安恩应怎样处理奶牛?
    生3:把它卖给屠户,获取最后一笔利润。
    师:这样做符合“仁爱”精神吗?
    生4:这与“仁爱”无关。养牛就是为了解决吃的问题,吃牛肉的人很多。
    师:假如安恩不忍心这样做,让奶牛老死,为它举办一个葬礼呢?
    生5:这样做有点可笑。
    师:所以,把坚决不卖奶牛与“仁爱”联系起来也是不妥的。
    生6:文本没有提到她有没有子女,甚至都没有提到她有没有老伴。也可能是她没有老伴,没有子女,她太孤单了,所以自己也想来集市走一走,找些人说说话?
    师:孤独是孤独的,可这是文本提供的信息吗?
    生6:是“想象”的。
    师:所以这样的解读也是不尊重原作的。
二、深入探究文本,学习生存之道
    1.认识结局
    师:请大家思考:这件事的结局是什么?或者说在这件事中,牛惬意吗?
    生1:不惬意。
    师:理由是什么?
    生1:那头奶牛“神情厌烦,腿脚僵硬地站在那里”,说明牛不舒服。
    师:也就是说,突然改变了牛的生活环境,让它不习惯,很烦躁。还有吗?
    生2:屠夫用他的藤杖敲了敲牛角,又用肥硕的手摸牛身上的皮毛,也让牛感到不舒服。
    生3:屠夫的罩衫是血迹斑驳的,当牛闻到同类的血腥味,一定会感到恐惧的。
    师:大家对于文中句子的把握是很准确的。买牛的人惬意吗?
    生(众):不惬意。
    生4:他们有的恋恋不舍地走了,有的死乞白赖地纠缠,还有的人又回来,给出大价钱,但还是遭到拒绝,以至于感到愤怒。
    师:安恩惬意吗?
    生(众):不惬意。
    生5:面对大家的责问,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生6:在给出大价钱的买牛人说她是为了拿大伙儿开心时,她感到自己的道德受到怀疑,气愤、慌乱,预备回家去,甚至是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
    师:大家一起来读读结尾一段,体会安恩的话。安恩的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7:短句多。
    师:从这些短句看出安恩当时的心理怎样?
    生8:慌乱、想快点离开。
    师:对呀,安恩狼狈地离开,匆匆忙忙地逃离。所以说安恩不惬意。
    2.探究原因
    师:奶牛不惬意,买牛人不惬意,安恩不惬意,看来不惬意是整个事情的果。我们来探究一下原因,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
    生1:安恩把牛牵到了不是遛牛的地方。
    师:安恩为什么错误地把牛牵到市场上,她忽略了什么?
    生2:她忘记了自己要和买牛人打交道,也忘记了买牛人要和牛打交道。
    师:也就是说,安恩忽略了联系的思维。她不应该只想到自己的牛,孤立地想到市场上的牛,想到牛和牛。我们在生活中有句话“不能就事论事”,这就是哲学观点:我们要有联系思维。我们要想到牛和牛、牛和买牛人、买牛人和老婆婆的关系。请同学们归纳安恩的错误。
    生3:所以安恩犯的错误是:第一,是没有想好应该把牛牵到什么地方,忘记了市场是买卖牛的地方。这就是空间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矛盾。第二,是忽略了各种联系。
    3.把握人生的真谛
    师:文本最后,安恩说,“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但事实呢?安恩篇末的这段自白是有点题作用的。
    生1:结局是伤害了奶牛,伤害了买牛人,伤害了她自己。
    师:美国有位哲学家提出一个问题——“有没有这么一个可能一个完全善良的人,同时在做着伤害无辜人的事?”
    生(杂):有。
    师:安恩这么一个完全善良的人,所做的事伤害了无辜的牛,伤害了无辜的买牛人,同时也伤害了自己。看来我们既要有仁爱之心,还要学会正确地做事情。
    生2:请问老师,正确做事的原则是什么呢?
    师:安恩因为缺少对公共原则的认识,没有正确认识到集贸市场就是买卖的场所,她不是去卖牛,自然就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把个人的行为原则融于社会公共原则之中,这样我们的行为才有可能是有益的。背离了社会公共原则,自然就会伤害无辜的人。
    谈到这里,老师要问问大家,文章中的安恩只是一个文学形象,我们身边有没有现实版的安恩?
    生3: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特别好,什么事都不让我做。因为我个子矮,每天上学都是妈妈送我,帮我背书包,那天被同学们看见了,回到教室他们都笑话我,我特别不好意思。
    生4:小时候我养过一只小鸭子,我可喜欢它了。怕它不会游泳,就把它放在了水桶里,可不知道为什么它却死了,我伤心了好多天呢。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安恩。
    ……
    师:看来大家还有好多故事要讲,我们课后写在自己的文章中好不好?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文章写得和延森一样好呢?
    生(众):想。
    师:好,我们就一起探秘本文的写作技巧。
    前面极力写老婆婆的自爱、自重、整洁等,但到后面却做了尴尬之事,这形成了一对矛盾。这篇文章妙就妙在这里。如果安恩是一个童话里邪恶、歹毒的女巫,那么这篇文章还精彩吗?
    生(众):不精彩。
    师:为什么?
    生5:坏人做坏事是当然的,因此就无趣了。
    师:因为是好人做了尴尬事,所以才对我们大家有启示。
    生6:这就是典型性吧?
    师:是的。文章设计了两个核心矛盾,一是环境与人物行为之间的矛盾。文章开始就点明“她牵着那条孤独的奶牛悄悄地站在一边”,她在嘈杂的集市上的神态也是“安闲得很”等等,从这些可以看出,安恩不太像做买卖的人。她来到集市上却并不卖牛,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二是人物的美德和事情结果之间的矛盾。这么好的一位老婆婆,一个完全善良的人,却做出了伤害无辜的事,这就是第二对矛盾的构成。
    这两对矛盾就是文章的亮点所在,大家可以从写作的角度去学习,那样你也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啦!
    今天的作文题是:学会把好事做好。
附:学生例文及评析
己所欲,慎施于人
——要学会把好事做好
    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在教授弟子时曾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是,后世的许多文人、君子都谨奉这一点。但是“己所欲”时怎么办呢?给诸位一个建议:“己所欲,慎施于人。”
    学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安恩和奶牛》。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叫安恩的老太太把自家孤单的牛牵到集市上,想让牛和它的同类聚聚,散散心。结果却弄得安恩、奶牛和买牛人都不高兴。
    安恩做的是一件好事,却用一颗善心伤害了无辜的人,套用孔圣人的话说就是:“己所欲,强施于人,强施于牛。”她是一厢情愿。
    其实,仔细分析其中的道理:安恩想让牛在集市上散散心,是善举,却忽略了场合,集市是交易的地方,结果喧嚣的环境影响了牛。买牛的人看到如此好的牛想买,而安恩牵牛来却不是卖的,结果使买牛人很生气。而其中一个买牛人严厉的责备话语又深深刺痛了安恩的心。
    从以上角度不难看出:一个完全善良的人,不一定会做出完全善良的事。
    那要怎样才能怀着一颗善心办真正的善事呢?首先,要有空间意识。要充分地考虑地点的选择,要考虑这个地点的环境适不适合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还要考虑各种联系。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合理性、可行性,还要考虑别人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认同,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孤立地看问题。最后我要谈一谈个人的行为,个人的行为一定要置于公众原则中,一定要合理,使这件事不仅利己,还要利他人,最终达到共同受益的初始目的。
    不仅是延森的作品中出现了“安恩”的形象,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安恩”。
    记得小时候,奶奶家有一群小鸭子,它们天天跟在它们的妈妈后面走来走去,我想它们为什么不去游泳呢?难道是它们害怕池塘的水太深吗?于是我就拿了一只小鸭子,把它放在盛着水的桶中,想让它练习游泳。看见它在水里游得自在,我以为它很高兴,就没管它。可是,过了许久我再看小鸭子时,它不动了,我把它从水中捞起,它已经死了,我很伤心。事后奶奶告诉我,小鸭子还没到下水游泳的时候,这样会让它们的身体受不了的。听了奶奶的话,我后悔了,我当初为什么就没多问问呢?为什么没有给它们一个最需要的帮助呢?
    我不就是现实版的安恩吗?善良的你会不会是下一个安恩呢?我在此建议大家:对他人的善举予与理解,给予他人帮助时多加考虑,做到“己所欲,慎施于人”。
    评析:
    文章化用孔子的话,点中了安恩老婆婆的问题要害。用写作的方式进一步巩固延伸从阅读教学中得到的启示,学而习之方能乐也。
    概述文本中的故事做由头,分析问题之所在,汲取教训,联系自身的生活实例加以阐述,这既是读后感的基本写作路子,也是一般议论文的写作路子。语文阅读教学,如此把读与写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读写一体化,还愁没有提高吗?
【教学档案】
    1.学生会的教师不教
    本课安排了预习,要求学生在课下独立完成本课的学案。在作业的检查中,大多数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对于人物形象的感知,所以展示预习成果这个环节中,我把本课的教学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上。学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找到“锱铢必较”“几条环状的花纹”等使用不当的词句,这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中不是一味地接受,一味地拿来,而是敢于怀疑、善于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关于文本内容,经过对文本的多次细读之后,我把本课的主题定位于:个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公共原则。只要学生体会到安恩这么“一个完全善良的人,却做出了伤害无辜的尴尬之事”这一点,自然就会联想到自己、他人出于善心,但因为种种原因,而将好事做坏的例子,继而能够运用联系的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在学习、生活上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对于学生的生存是很有必要的。
    2.可以讲一点哲学
    在主题的探究过程中,我尝试着用了一点点哲学来进行渗透。首先利用因果关系,从事情的果去追究事情的因。所以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件事的结局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的结局?通过对因果的追究又给学生渗透了空间环境、联系思维等哲学思想。在课堂上,学生们不仅没有一头雾水,反而听得津津有味。在列举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时,更是颇得其意旨,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在课后的习作练习中,学生们用还显稚嫩的文笔提到了父母对自己过分的呵护而带来的尴尬;提到了自己因为关心小鸭子而最终溺死它的伤心;提到东郭先生因为完全的善良而忽略了施爱的对象;提到了“好事多磨”、“善心要善(于)施”、“己所欲,慎施于人”等精彩的论断。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作者:徐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21:45 , Processed in 0.0758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