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上海的作文题目是“在学海中游泳”。
“学海”无疑指的是学问的海洋。文章定是要你谈谈自己是怎样在学问的海洋中搏击和求索的。关于这点,既可以从大处着想,也可以从细处着笔。
从大处着想,可以把学问的海洋看成为一个大的整体,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文学历史、哲学经济看成为一个知识的“太平洋”。
如果在这样的知识的“太平洋”中学习“游泳”,该注意些什么?将得到些什么?需要归纳出一些什么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种写法。
从细处着笔,不写在整个海洋里游泳,只写在一处海湾里“下水”;不去写学海的无涯,只写不小心“吃”了一口水的感受;不写劈波斩浪时的豪迈,只写初次入水的体验;甚至不写“游泳”的情况,却写水的温度和起伏的波浪……这是又一种写法。
题目中还有一个关键词——“游泳”。在这里,“游泳”是一种非常贴切的比喻。
“游泳”这个动词,可以使人想到很多很多:
想到全身心、全方位的投入某项学习,就像游泳时,被水整个地包围着;想到必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因为不下水是学不好游泳的。
游泳必然会吃水,但是不能害怕,害怕了肯定学不好,所以可以写学习“吃水”时不能打“退堂鼓”;游泳不能老待在游泳池子里,因此,学习同样必须到社会的“大风大浪”里去……
如此这般一想,文章的主题就很清楚了:必须写“学海”中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实践态度和敢于深入、敢于探索的勇气等等。
如果你想写大范围的“太平洋”,可以从整个学习门类立意,也即是探讨学习中的总的规律,并用“游泳”的比喻进行对应的思考。
如果你准备写小范围的“游泳”,则可以从自己对某一门学科、某一门技艺、某一个领域、甚至某一个具体的细节入手,谈谈自己在这个方面“游泳”时的成败得失。
不过依我看,这两个方面,还是写后者比较讨巧。
第一,写任何事件或人物,都是小的范围好把握,大的范围难驾御。由小可以见大,而由大却难拟小。如果要写在“太平洋”“游泳”,你就必须对“太平洋”有的全盘的了解,必须知道它的习性和构成,必须见识一天24小时的变化和一年四季的规律,要……
但是,如果你只取在“学海”里“游泳”的某一个片段来写就容易得多。比如写一段“海湾”、写一片“海滩”、采撷一片“海浪”、感受一口“海水”,这就是所谓“一滴水可以反映世界”的道理,也是“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道理。
第二,因为是写自己的实际生活,只要有平时的观察和体验,就不难找到素材。写作文的素材,其实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
这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来源于写作者个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吃饭、睡觉、上课、放学、旅游、交友等等。还有一个来源就是个人的读书,从读的书籍中吸收养料。
这两个来源相比之下,还是第一个来源最直接、最亲切、最好用。即使是两个都用,也应该是第一种为主、第二种作陪衬。
有许多同学不大注意身边的一草一木,也不大观察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以为只要读了书,直接从书里面讨生活就可以了,这不是很好的方法。
如果文章中用的都是别人的、作家的、学者的东西,都是可以从图书馆找得到的材料,都是什么《描写词典》、《论据词典》里登载的内容,那么你在文章中向读者贡献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