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说话的人没有这样的意思,可是听话的人却把它理解成了这样的意思。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少年鲁迅听到一个故事,其中有一种虫叫“怪哉”,但又不知道是什么虫,于是就趁着“上了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少年鲁迅这样问先生,本来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虫,进而想知道有关东方朔的更为详细的故事。这体现了一个少年儿童都会有的好奇心。本来,学生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去问先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为什么先生会“很不高兴”,并且“还有怒色”呢?原来,先生把这样的提问理解成了故意刁难,是对自己的大不敬,有损自己的师道尊严,冒犯了自己作为师者的威严。这当然是一种曲解。
曲解往往都是有意的。换句话说,就是故意要这么曲解。断章取义就是曲解的一种。曲解往往用来挑起事端,或者激化彼此的矛盾。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尽量避免,不可故意为难别人。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对谁都没有好处。
类似这样的曲解和误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说话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与听话者所理解的思想内涵之间存在着差异,这就是言语交际中的“信息差”。
又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写“爸爸”临终前对“我”的叮嘱。
“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学校去,这是你在小学的最后一天,可不能迟到!”
“我知道,爸爸。”
“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
“是。”我虽然这么答应了,但是觉得爸爸讲的话使我很不舒服,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很明显,“我”误解“爸爸”的意思了。“爸爸”知道他自己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不能再抚养年幼的孩子,于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这表达了一个父亲内心无尽的愧疚、哀伤和无奈,也表达了父亲对“我”这个长女的希望和期待。可是,“我”却把它当成了“爸爸”的批评。
当然,作者作为一个少年儿童,不可能完全理解“爸爸”的意思。作者把这段儿时的经历写出来,是表达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也是表达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差”,还有另外一种情形。有时候,我们说出来的话并不完全符合我们心里头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在口语交际中出现“口误”,在书面表达中出现“笔误”,都是“信息差”的表现。这同样分为有意和无意的两种。无意之中的“信息差”,要么是因为表达能力不强,不能恰当地表达心中的思想内涵;要么是由于心情急躁,两句话当作一句话来说,结果就把话说错了。这样的“信息差”当然会影响表达效果,影响言语交际的质量,甚至还会被认为是一个水平不高的人。
故意把话说错,或者把话说反所形成的“信息差”,就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修辞上的反语就属于这种情形。比如,《藤野先生》描写“清国留学生”到日本留学的情形,作者写道:“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到国外留学,本来就是要刻苦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报效祖国。可是,这些“清国留学生”整天就知道打扮,学习跳舞。“留学”两字就成了一块遮羞布。鲁迅先生用“标致”来形容他们,表示对他们这种行为的反感和厌恶。
又如,中国现代文学最好的戏剧作品《雷雨》写鲁侍萍来到周公馆,来到自己30年前作为佣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遇到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这时,她的另一个儿子鲁大海也来到了周公馆,并且与周萍发生冲突,被周萍打了。作为母亲,她很想叫一声:“你是萍儿。”可是,她只能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接下来,她又说:“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她心里本来想说:“你是萍儿,我是你的妈。”可是说出来的话却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信息差”很好地体现了她母子不能相认的难堪,表达了她母子亲情被剥夺的伤痛。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周朴园的罪恶。这样的“信息差”对塑造人物形象具有极大的帮助。
“信息差”是永远存在的。我们要好好学习语文,提高表达能力。一方面,努力把“信息差”降到最低的程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差”提高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