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堂应变方法例谈(袁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 23: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堂应变方法例谈(袁源)
想上一节好课,精心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说,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好课。尽管不同经验的教师,预设或简或繁,或略或详,或隐或显,但教师走上讲台,必要从教学的方向、内容,到环节、形式,作一番设计,甚至对一些细节的安排,都有事先的考虑。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倘若老师死守预设不能变通,就会出现要么对预料之外的情形不理不睬,自顾自言,要么“强拉硬拽”,逼学生回教师思路的现象,以致课堂教学的成效大打折扣。如何应对课堂教学预设之外的“变故”呢?笔者试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作点分析。
一、以“重锤响鼓”应对“所答非所问”
学生在课堂上所答非所问,多半是注意力不集中使然,而且,这种现象暴露在一个学生身上,恐怕是当时若干学生的共同状态。造成注意涣散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大型公开课上,完全不同于教室的舞台教学环境、陌生的任课教师、台下观摩教师的议论或掌声等,都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或恐慌,这种情绪常常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思维,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虽然对于一名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来说,无论是千人观摩的公开教学,还是只有两三名学生的个别辅导,所持心态都应当是一样的,他(她)的眼睛只看得见学生,他(她)的心里只有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这节课,但客观环境的干扰过大,老师的情绪有时也难免受影响,尤其是学生没有专注地听自己的问题而东拉西扯时,自己更是焦虑。这一方面需要老师摒除功利杂念,平日里修养自己的“心平气和”,一方面需要老师掌握一些“凝神聚力”的策略和办法,而语文教师,应该更好的用语文的方式化解这份难堪。
有一次借班执教《小石潭记》,我问:“大家课前查找了资料,知道柳宗元为什么来到永州?”学生鸦雀无声。我随手点了一个男同学,他捧着一本书站了起来,然后开始念:“柳宗元,生于ХХ年,死于ХХ年,唐朝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显然没听清楚我的问题,便开始念柳宗元生平。当下,为了在公开课上配合好老师,不少学生会犯“过度预习”的毛病,课前备下一些教辅资料,课上只要老师提问,就抽出一段来念,这严重损伤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质量。面对这种情况,不能粗暴地打断学生,而要通过对一个学生的提醒,实现刺激更多学生关注的目的。我于是走到这位同学身边,轻轻取下他手上的书,并对全班同学说:“让我们先合起参考书,跟这位同学一道猜猜看,这样一位唐代大诗人、大散文家,为什么不待在长安,却跑到当时荒僻偏远、野蛮落后的永州?”说这话时,我特意在“永州”这个关键词前加了定语,且以一字一顿的方式念出,说“永州”这个词时,我又特意放慢语速,拖长语调,而且加了重音,同时转身在黑板中心重重写下“永州”这两个字。这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我所提的问题上来了,都开始思考并“切切察察”地议论起来。其实我所用的不过是再次强调问题的办法,但比起换一位学生回答的常用方法,其引起大多数学生关注的成效,显然明显得多了。
二、以“顺水推舟”应对“所言非所期”
相对于“所答非所问”的现象,“所言非所期”则更为普遍和常见,即学生确实思考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认真做了回答,但思路出现了问题,答案与老师的预想南辕北辙。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另辟蹊径,独出一辙,个性化地回答了问题,这时候老师当然会毫不吝惜地大加表扬;另一种是其思路走偏,回答错误,或者模棱两可,似是而非,这时候简单批评肯定不可取,换人回答也不合适,这就需要教师用“顺水推舟”的办法,既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又使其思考并产生正确的答案。
比如听一位老师上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时,他问学生:“母亲在责罚了‘我’之后,为什么不许‘我’哭?”一个学生举手回答道:“因为‘我’是男孩子,母亲不希望‘我’太娇气。”这答案看似也有道理,但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母亲隐忍的个性,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不相宜。这位老师便引导学生顺着他的思路往下想:“母亲不许‘我’哭,是不希望男孩子太娇气,那她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样的‘气’呢?豪气?霸气?”学生想了想,回答:“是硬气,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在这样简单的对话里,老师将学生的思路引回了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不落痕迹,接下去再研讨母亲的“哭”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以“妙语解颐”应对“所现非所愿”
语文课堂除了问答对话,还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然后分小组汇报或展示成果。无疑,这种学习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但是常有些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不尽如人意,其展示的成果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对待这种情况,廉价的表扬是没有意义的,最佳的应对妙招往往就是幽默,用哈哈一笑引发大家更深入的思考,其收效往往也事半功倍。
记得曾经观摩一名老师上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老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以“我的第一任老师”为题,各小组排演一个不超过五分钟的小品。有个小组则表演了母亲教孩子在地铁上抢座位的片段,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小组叙述人在结尾时说:“妈妈教会了我们许多生存的本领,在妈妈的培育下,我们正茁壮成长。”这个小品很有现实感,但这种为一己生存不顾他人的本领,不宜提倡。可直接否定,不但否定了小组学习的成果,也否定了他们的母亲,这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于是老师在小品表演后,笑着说:“Х同学扮演的这个妈妈,真是武林高手啊,竟能在如此拥挤的地铁上,眼疾脚快,发现座位,并飞身而上,真是厉害啊。那些老人啦,身体不好的乘客啦,只有望尘莫及啰。”学生再次哄堂大笑,但笑过之后,一定会有是非判断。
对于学生出人意料的课堂表现,教师的应对来自智慧,对于偶发的客观情况,教师的应对有时候就要依赖修养。比如,大型公开课忽遇停电,学生坐在台上闷热而焦躁,教师可以用“教大家一招‘心静自然凉’的办法——吟诵古诗,我给大家起个头,让我们闭上眼睛,来慢慢享受我们心灵里的诗情画意”的办法,带领大家背一些山水田园诗,静静等待。一旦电接通了,用古诗回到所教学的内容,往往也很自然。当然,谁都不希望遇到这样的突如其来,但对于优秀的老师,这突如其来往往恰能显现其应变的能力,凸显其独特的风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3:34 , Processed in 0.06179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