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当读在未用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3-2 10:4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当读在未用时

魏寅

  苏东坡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期间,拟了数百道圣旨。这些圣旨妥帖工巧、铿锵有声,引经据典、譬喻丰富。后来,苏东坡的继任者洪某对自己的文才颇为自负,遂询问当年侍候苏东坡的老仆:我比苏东坡如何?老仆回答:苏东坡写得并不见得比大人美,不过他从不用查书。
  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提笔写文章时,有足够多的书籍资料可供查阅,已属难得;不用查书就能下笔,更为难得;若不用查书还能把文章写得出类拔萃,境界自然又高出许多。苏东坡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平时注重积累,让书本上的东西深深刻印于脑海。这正印证了一首诗所言,“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须耕种自然收。”
  会读书,书如甘草;不会读,则书如干草。现实中,有的人恨不能“聚天下之书而藏之”,把书橱塞得满满当当,然而真到用时,却不知从何查起。实际上,藏书不难,能读为难;能读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处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不少人习惯了浅表化、碎片化阅读,能常翻翻书已属不易,更别说“能记”“能用”了。正因如此,有的人一到写作就临时抱佛脚,随意东拼西凑,甚至临渴而掘井,凡事从头学起。究其根源,恐怕不在于平时没工夫读书,而是懒于阅读、缺乏思考。
  读书切忌心慌忙,久久为功见真章。要想避免“平日里储备不够、写作时弹药不足”,就应日积月累、勤学不倦,下一番涵泳之功,在阅读中沉潜蓄力。徐特立曾把学习生动地比作打仗:一要“攻坚”,掌握核心知识,往深处钻研;二要“掠野”,涉猎各种知识,向广处延展。不论攻坚还是掠野,关键都需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反之,如果闭目塞听、固步自封,等到写作任务兵临城下了才去翻书,结局只能是仓促应战,甚至缴械投降。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当知识的保质期越来越短、思想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一个人倘若不读书不学习,面临的将不只是写作慌乱那么简单。其实,无论素质基础多好、职级职称多高,个人的知识、本领,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增长。对个体而言,倘若缺乏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不能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一旦遭遇棘手的矛盾问题、困难挑战,就可能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更遑论跟上节拍、勇担重任。
  马克思曾谈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啃书本”。也正因如此,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他的头脑就像一艘生火待发的军舰,只要一接到命令,就能够立即驶向任何思想的海洋。”涵养“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阅读气质,追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读书境界,我们就能沐浴在思想的阳光中,为生命不断增加厚度,让人生更显从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9:33 , Processed in 0.06113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