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4 18:4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经典是一生一世的功课
  当前,许多90后、00后青年热衷于经典名著、古典音乐、传统戏曲,并将其视为时尚。如根据《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电影频频创下票房新高;《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声入人心》《一本好书》《局部》《国风美少年》《青春京剧社》《瑜你台上见》等一大批传播、传承经典的综艺节目深受青年的欢迎;京剧、越剧等传统戏曲迎来了众多90后、00后观众……不仅如此,青年人还以自己特有的创意和方式来表达对经典作品的喜爱之情,比如用弹幕刷屏、创作短视频等。最近90后B站UP主方浪浪用彩色沙画绘制了87版《红楼梦》的经典剧照,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网友大呼惊艳,这段视频被多家主流媒体转发。
  众多经典作品成为“现象级”爆款,在青年群体中圈粉无数,反映了青年人对于精品文化内容的渴望与高度认同。青年人对经典作品的向往、追求以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并非一时的偶然现象,而是国家实力、社会经济以及国民文化素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的新潮流。
  所谓“经典”,是人类按照自己的利益共同选择和留存下来的文明成果,是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经典作品寄托着创作者真实、深刻、丰富的情感与思想。通过它们,我们得以聆听高贵灵魂的声音并获得与之交流的机会,开启跨越时空的思想之旅。著名作家伊塔诺·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书中说“经典作品帮助我们理解我们是谁和我们所达到的位置”,因此它也是我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研读、欣赏经典作品,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形成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使人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海量的信息、纷繁复杂的世界,摆脱外界的喧嚣和浮躁,消除内心的焦虑和恐惧,看清脚下的道路和今后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充实丰盈、更有意义。
  研习经典对青年人来说更是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为此,一方面,广大文艺工作者、主流媒体以及学校等机构有责任、有义务为青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尤其是在经典作品的传播与传承方面,需要突破传统的传播模式,遵循新媒体传播的规律,贴近青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审美偏好,创新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灵活运用影像、音频、动漫、游戏等多种形式,不只引导青年人关注、喜爱经典作品,更要帮助他们真正走进经典作品,使其成为引领青年成长、前行的灯塔。
  另一方面,青年人也要把握好人生的黄金时期,多研读、多品味经典作品,在生活与成长中认真体会经典作品里伟大而深邃的精神世界。这对于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道德情怀都大有裨益。面对经典,不能抱有浮躁的心态和功利的取向,将其视为装点门面的工具。面对经典,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仔细体会其中的精神与魅力。经典作品代表了其所在时代的最高智慧,经过岁月的考验却历久弥新,值得我们用心、用情去“深阅读”。经典作品博大精深,有的艰涩难懂,要真正走进它们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挑战的过程,绝非易事。但当我们克服困难,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就能感受到豁然开朗的喜悦,得到丰厚的收获与心灵的成长。面对经典,还要避免误读、曲解,要保有敬畏之心,切忌恶搞、歪曲经典作品,伤害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民族情感。
  追经典绝不是一时一刻的时尚潮流,而应成为我们一生一世的功课。向往经典,更要走进经典、传承经典、创造经典,这是新时代青年人面对经典时应有的态度和志向!(文卫华,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7:09 , Processed in 0.05991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