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缘何需要慢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20 10:4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缘何需要慢教育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6月4日8版 作者:徐宜兰 刘合平[url=]

[/url]
[url=]  童年的概念既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又具有教育学上的意义。生物学意义上的童年概念左右着教育学意义上的童年内涵。在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利基夫妇、古尔德、伯克等著名的生物学家皆认同“人类是幼态持续的生灵”,并给出了考古学、胚胎学的证据,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童年提供了可能,也为儿童适宜的教育提供了证据。[/url]


  人类“幼态持续”的发育特征

  何为“幼态持续”?这要从发育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变态发育谈起。变态发育过程中常见身体不同组织、器官之间异速或异时的发育现象。其中,体细胞发育速度缓滞,生殖细胞发育速度正常,当性成熟时个体大小正常,但是表现为幼体的样子,称为幼态持续。从激素调控角度看,人类儿童到成人的发育也是一种变态发育,且在发育过程中,某些体细胞(如大脑)发育速度延缓,生殖细胞发育速度正常,这正是“幼态持续”的典型表现。

  人类胎儿的脑容量发育到385毫升时,胎儿的双顶径将会超过10厘米,达到了产道所能承受的极限。根据进化生物学家利基的计算,人类如果与猿的胎儿发育相似,人类胎儿妊娠期应该是21个月。但由于人类婴儿过大的脑容量与母亲骨盆结构相对过小的相互制约,结果人类婴儿出世的时间过早,妊娠期只有280天。

  人类婴儿出生时头骨有两个小裂缝,称为“囟门”。正常情况下,后囟门6—8周闭合,前囟门1—1.5岁闭合。正因为颅骨的骨化延迟,人类的大脑在出生后可以继续生长,整个发育期需持续多年才能完成。而其他多数哺乳动物的幼崽,颅骨几乎完全骨化,脑的继续生长也会受到限制。因此,人类大脑的发育最佳时期是在出生后,可见人类儿童大脑的发育是相对延迟的。

  “幼态持续”的分子机制与进化机制

  若从生物学实质上对人类“幼态持续”有一个彻底的认识,须从其结构基础与进化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解释与分析。

  生物学家通过对人类与黑猩猩的蛋白质检测分析,发现人类与黑猩猩之间的遗传信息非常相似。来自基因组学的研究证明,人类与黑猩猩等亲缘物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基因构成的差异,而是控制发育事件定时的基因(或称为调节因子)不同,使得物种之间基因表达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不同,延迟或加速了个体发育的某一关键事件,最终导致了人类与黑猩猩等亲缘物种之间的差异。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公布人类与黑猩猩有99.4%以上的相同基因,但人类有近一半(40%)的基因启动时间大大晚于黑猩猩,尤其是大脑灰质的表达基因体现得更为突出。2019年4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通过转基因恒河猴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人类大脑“幼态持续”的分子机制,并证实了“幼态持续”为人类大脑发育和神经网络的可塑性提供了更长的时间窗口。

  自然选择是物种的优化过程,面对不同的选择压力和生殖收益的最大化,不同物种在生存和繁衍的资源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不同物种选择了不同的生存策略与生殖策略。人类选择了“次级守雏型”生殖策略,既表现出孕期长、生命周期长、脑大、胎崽数量少等“高级的”早熟型特征,也具有“原始的”守雏型哺乳动物的特征,如发育不全,需要成人的照料才能生存。

  人类还是镶嵌进化的典型物种。这表现为人类各部分器官演化改变的速率不同、改变程度和进化顺序的差异,因此,人体的“先进”特征与“原始”特征共同存在。由于人类身体上一些结构的弱化,人类并不比狗的嗅觉更灵敏,并不比兔子更善于奔跑,也不比狮子、老虎更强壮。但人类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曾发生过“幼态持续”,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虽然骨骼骨化延缓、牙齿萌出晚、性成熟晚……但人类的生命周期长,大脑在进入成人前持续发育。人类发展的延缓为人类更高的智能和更高的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有人把人类的大脑结构比喻成“硬件”,相比较其他灵长类动物,人脑的特点在于他们的“硬件”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因此,人类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也是自然选择赋予人类独有的生存策略。

  人类“幼态持续”的教育学意义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童年”的概念,并指出儿童的教育应顺应其“天性”。笔者认为,所谓儿童的“天性”,即儿童的“生物性”。人类“幼态持续”的发育特征与生物学实质,无疑为儿童的适宜性教育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慢成长”是儿童巨大学力的生物学基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期的上限定于出生时,下限定于青春期的末端。由于“幼态持续”,相比较其他动物,人类其实是以蜗牛的速度在成长和发育,这种遗传程序的设计和进化机制有助于人类大脑的发育和发展,这为人类的认知提供了强有力的生物学条件。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量呈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也肯定了儿童期的价值,他认为儿童“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未成熟”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力。人类“幼态持续”学说的支持者、进化生物学的重要代表古尔德更是极大地称赞儿童延迟发育的意义,他说“小孩是人类真正的父亲”,认为“幼态持续提供了顺利保留任何适应于后裔成年生活方式的幼年特征的机制”。因此,人类是杰出的习得性动物,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独有的生存策略,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儿童“慢”的成长需要“慢”的教育。人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应当是平衡的,生理发育的延缓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心理发育的速度也要放慢脚步。因此,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内在的、慢成长的“时间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自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试着要颠倒这个次序,就会生产出一些不成熟、没味道或没有成熟就先腐烂的果实,造就出年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一个自我引导按照精确的时间表在愉快与欢乐中孜孜不倦地从事着创造宇宙中最伟大奇迹的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强调,“婴幼儿是按照自己的大纲来学习的,学龄儿童是按照教师的大纲来学习的,而学龄前儿童则是在把教师的大纲变成适合儿童的大纲的情况下才能学习的”。

  教育过程不是急匆匆的过程。如果不顾人类的“幼态持续”,企图加速儿童的生长节律,必会阻碍儿童的成长。因此,“慢教育”才是儿童“发展适宜性”的教育。

  (作者单位分别是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济南童林堡幼儿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0:25 , Processed in 0.0704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