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27 14:15: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6年04月3日   来源:中国网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2#
 楼主| 发表于 2013-4-4 00:08:29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0:30:07 | 只看该作者
光明日报:清明节的文化解读

2013年04月03日  来源:光明日报

  4月2日,参加祭扫烈士墓的广西靖西县新靖镇中心小学学生用笔记本记下英烈事迹。新华社发
  清明,从最初的清明节气到如今的清明节,经历了从自然到人文、从物质到精神的发展嬗变,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从节气到节日
  北京师范大学博导、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萧放教授告诉记者,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唯有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最初主要作为时令的标志,时间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春分后十五日,也就是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农业是传统中国民生的主业,人们十分看重清明在年度生产周期中的自然时序位置。清明是播种与准备养蚕的季节,谚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真正成为民俗节日是在唐宋之后,它走了与传统节日生成的不同路线。古代节日一般依据节气时令,但脱离节气时间点,另外生成民俗节日,比如立春到春节、夏至到端午节走的就是这一路径。“但清明却没有沿用这一文化习惯,它将古代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与此同时清明也改变了自身性质。”萧放说,“清明在唐宋后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并且其节俗意义日渐增强。四时八节中,清明出现较晚,影响却相当突出,缘何如此,耐人寻味。”
  清明虽然出现得晚,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萧放解释,中国向来十分重视祭祀祖先,但上古并无墓祭的礼俗,祭祀都在宗庙里进行。时至春秋战国时期,墓祭风气才渐浓。但此时,这种习俗似乎还限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家,直到唐朝,祭墓风俗才扩大到整个社会。唐玄宗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节气日的相连,在唐朝已将寒食清明并称——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在诗中描写寒食情景:“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至此,清明不仅从寒食中分担了祭墓的功能,同时它也将一些原本属于寒食节日的游戏娱乐置于自己名下,如蹴鞠、秋千是寒食的著名节俗,这时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
  萧放进一步说明,到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为寒食特有之外,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清明也由原来的节气日演变为重要的民俗节日。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春节外唯有清明了。
  从自然到人文
  “人为万物之灵长,亲近自然是人的本性。在与自然密切交流中,人们又感知到生命的发生与死亡是一个相依相存、相接相续的自然过程。生命的躯体可以生死,生命的力量却不息永生,由此人们在自然的春天感念着亡故的祖先,以追悼纪念的仪式召唤着生命的力量。”萧放用诗一样的语言,表达着自己对清明节的认知。
  农业社会强调人们之间的宗法关系与生死相依,祖先崇拜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主要信仰与精神支柱。在自然春天到来的季节,人们举行隆重的春祭仪式,对祖先亡灵礼敬纪念,“慎终追远”。伴随着庶民社会的成长,清明在唐宋以后,人文意蕴凸显。
  正如著名人文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教授所说,纪念先人同时也是希望后人不忘自己、纪念自己,这种意念也就会激励自己,提升生命价值,延伸精神生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立功、立言,而立德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因此,人们通过清明节的缅怀,获得生死情感的宣泄和道德生命的传承。由此可以说,清明是民众思亲情感的释放日,也是生命伦理的教育日。
  萧放解释说,人们在清明时节,祭祖扫墓,追念先人的功德,实际上是一次生命伦理的教育,同时也是与祖先对话的机会。人们在祭祀仪式中,实现了家族历史与精神遗产的正向互动,促成家族子孙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操守的坚持与对俗规国法的遵守。
  另一方面,清明是强固血亲根脉的重要节日。李汉秋认为:历史可以传承人类的生命信息,但国史和方志容量都有限,传统的家谱经过改造是个容量很大的载体,可以满足每家每户的需要,可以记载每个平民百姓的懿行嘉言,使之流芳后代,借以激励生人,教育子孙。因此,“清明节正是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契机。人们可以把个体生命置于祖辈代代相传的生命长链之中,作为长链的一环而找到自己的位置,也找到精神安顿。”
  萧放则表示,祖先墓地不仅是生命之根,同时也是情感之结,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牵挂着乡里庐墓。清明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人们一方面感念祖先亲人的恩惠,同时以培土、展墓、挂青的形式显示后代的兴旺。
  而这种根脉意识进而发展为对国家的牵挂,中国子民难忘故土的情缘至今依然。时至今日,祭祖仍为民俗生活中的大事。每年清明时节,不仅环居祖墓的亲人要上坟祭扫,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港澳台同胞同样纷纷赶回祖籍,祭奠祖灵。而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作为中华民族的祭祀地,每当清明时节,民族亲情都在这里汇集、凝聚,从虔诚拜叩的肢体语言中,我们能读出“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缘。
  两位专家还不约而同地强调,清明是悼亡节,更是重生节,传统清明节的主题是祭祀祖先与郊游踏青。自然节气引发人们的人文情怀,人们礼敬祖先,重温历史。同时,人们也借扫墓传统,郊外踏青,放风筝、荡秋千,亲近自然。自然与人文在中国人的时间生活中融汇并流,人们的情感、历史观念、自然伦理与社会伦理都能在节日中得到相应的满足与表达,这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生命动力所在。
  从物质到精神
  李汉秋指出,我国传统节日,绝大部分都是:感自然节律而设,孕人文精神而丰。最早的起源都是感受自然的节律,顺天应时而设。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孕育了人文精神而丰富起来。清明节“慎终追远”的人文内涵就是这种发展历程最好的注解。
  他说:“生命是从哪里来的?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不是上帝赐给的,是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从自己开始一代一代追寻上去,所谓“慎终追远”,也就是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认祖归宗。“这就是寻根意识。”他说。
  “中华民族特别尊重祖宗、祖先,这就是敬祖意识,祖先崇拜。中国人把人生价值归结为光宗耀祖,不辱没自己的祖先,不做对不起祖宗的事。这种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生发出来的感情,是最自然的感情,是植根在人性中的感情,是与生命意识绑在一起的感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意识,积淀成中华文化,得到不断强化。”他说,“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最重人伦道德,由文化熏陶,形成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中,铸成中国心,中华魂。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异国他乡,永远保持着中国心,永远是中华儿女。大家同根同源同宗同祖同种同文。”
  李汉秋特别解释说,这种“慎终追远”并不仅仅是对小家庭祖先的追忆,也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始祖的感念。
  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追本溯源,一代代追溯上去,文明的始祖以黄帝为最重要的代表。祭祀黄帝表达了中华儿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寻根追祖的文化认同。今天,黄帝是一个共同文化的旗帜,民族凝聚力的标志。祭祀黄帝,是中华儿女一方面向自己的祖宗宣示;一方面也是激励自己:要光大中华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报记者 李 韵)

(来源:光明日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4-5 18:35:09 | 只看该作者
别样的清明 异样的妙境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与陈与义《清明二绝》(其二)比较谈
郭志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陈与义《清明二绝》(其二)


  清明,一般在农历四月五日前后,重要活动就是祭扫祖墓。而此时,恰是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所以人的心情并不是十分开朗,不少诗的基调也因此而压抑。“清时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咏清明,创造了清明节令特有的意境:景色压抑,人也难堪。“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再现了纸灰乱飞,泪血飞洒的惨怛情景,令人伤感不已。但毕竟到了春天,大地复苏,万木吐翠,所以不少人,特别是青年人还是要在这一天结伴成群,或在城里笙歌宴乐,或到郊外踏青寻春。以此为题材,诗的情调也就明朗了。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与陈与义《清明二绝》,正是这类诗作的代表。
  先看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佳节之际,适春寒已过,暖风醉人,而西子湖更是烟柳画桥,百花争妍。吴惟信所咏,正是节日这天,“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①,在堤上湖畔欢歌笑语的畅快场面。从整体上看,这首诗对大好春光和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只是用“梨花”、“笙歌”等稍作点染,此诗的构思之绝,就体现在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从侧面措意,促人去展开联想。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再看“流莺”,当人们“笙歌鼎沸,鼓吹喧天”之时,它的世界被人类“强占”。现在,“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被压抑了一天的黄莺,又受了游人情绪的感染,当它重成了绿林的主人,怎能不欣喜若狂?不难想象,黄莺匿迹,是因人喧场面的热烈;而它的再现,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这样,诗人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不是直接绘描,而是就有情之人和无情之莺的快乐,由侧面实现自己的创作目的。
  与《苏堤清明即事》相比,《清明二绝》(其二)则别具一种韵味。此诗的作者是身居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陈与义,短短四句,却写得波澜起伏,曲折有致。诗人用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前两句状冷落难堪之形,抒压抑凄楚之情。“风抛市井声”,写城里郊外,人声鼎沸,节日氛围异常浓烈;而同时同刻,“我”这“病夫”却孤家寡人,冷冷清清,两相对照,作者那“无花无酒过清明”(魏野《清明》)的苦境凄壮,令人怆然涕下。后两句,诗人却宕笔开去,所写之景、所抒之情陡转直折,诗的境界豁然开朗:落日如璧,金光幻天,诗人凝神注目,看收尽情;而微风习习,杨柳袅袅,作者顿觉百媚滋生、神爽志清。在节日将尽之时,茫然失措了一天的诗人突然发现“夕阳无限好”,他那烦懊凄切的感情一下子荡然无存,这既使诗人在佳节所感到的失落得到补偿,亦使诗的基调一下子高昂起来,给读者以峰回路转、抑扬顿挫的艺术享受。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描写的角度很独特。诗人写景,只截取“清明日暮”这春之一隅;写人,亦只从“我”这小处着笔,而诗人匠心正在借小写大,借点映面,让读者窥一斑而见全豹。
这样,上述两首诗尽管所咏对象相同,但表现手法上却各具特色,把读者带入不同的艺术境界。当然,两首诗在许多方面,有相似或相近之处。两首诗都很讲究意境的创造。清明是个特定的时令,诗人都善于用极简练的文字,撷清明之景入诗,同时又将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融汇进去,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吴诗从视觉状梨花、杨柳,从听觉摹笙歌、流莺,绘出了春天美妙的画面,寄寓了热爱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景情合一,相融相拥,令人陶醉;陈诗虽先露颓唐之情,但以夕阳映杨柳的优美画面,一下子爽朗了人的精神,意境也就变得优美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与一般的清明诗相比,两诗一扫清明凄冷惆怅哀怨的情绪,基调相对明朗,格调比较昂扬,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还是那个时令,还是那个节日,但两位诗人创造了别一样的清明,描绘并传达出异样的妙境。其实,一个人笔下之景是否开阔,有时并不取决于景物本身,而取决于人的心境和思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像吴诗、陈诗之所以能写出明媚开朗的清明诗句,这正是诗人有独特的境界所以有独特的视角,有独特的视角才能创造不同一般的别样意境。
注:①宋 吴自牧《梦梁录》
5#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10:48:24 | 只看该作者
从唐宋文人诗作解析古代清明节习俗
来源:扬子晚报
  在与南京相关的清明节诗文中,明清时期的作品占大多数,而唐宋时期的作品则相对较少。记者近日走访了南京的数位文史专家,查阅《全唐诗》和《全宋词》,发现在为数不多的南京清明诗词中,扫墓、沽酒、踏青、玩耍等民间习俗,都在唐宋文人的生花妙笔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现。
  沽酒 雨中寻酒杏花村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微的春雨淅沥而下,人们在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中,认识了一位问路寻酒的异乡人。诗人原本忧伤惆怅,是因为孤身在外无法为先祖扫墓,还是因 为“泼火雨”(寒食节旧俗要禁火三天,此时下雨称为“泼火雨”)破坏了踏青的游兴?如今都已无从知晓。但雨中牧童的遥遥一指,便让他的心境由阴转晴,“杏 花村”也因此名满天下。
  “杏花村”的所在,历来有许多争议。其中有一种观点是,“杏花村”就在南京。南京民间,一直有“端午泛舟桃叶渡,清明沽酒杏花村”的说法。而南京地方志学专 家陈济民根据文献记载,判断此诗是杜牧833年春夏之间游玩南京时所作,杏花村就在“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明代顾起元曾在《园居杂咏》写道:“杏 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树树花。” 清乾隆年间,“杏花沽酒”还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因为诗中没有任何注脚或暗示,所以“杏花村”的所在也扑朔迷离。比较知名的地点还有两处,一处在安徽贵 池,另一处则在山西汾阳。
  《清明》这首诗虽然家喻户晓,但在文学史上却“疑案”重重。除了“杏花村”之争之外,还有作者之争。因为在旧题南宋刘克庄编纂的《千家诗》里, 《清明》才第一次被挂上杜牧之名,也就是说,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后,这首诗才刚刚冒上来,所以作者是不是杜牧还得打个问号。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巩本栋告 诉记者,早在北宋宋祁的词《锦缠道》中,已化用过这首诗。可见,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对作者的认识还是应当慎重。
  思亲 空空庭院忆南京
  清明辇下怀金陵
  北宋 王安石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
  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
  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眼中,清明时节天气微阴,绿草如烟,杨花飞舞,一切都显得春意盎然。“辇下”(皇帝车驾之下,指代北宋京师汴梁)的人们都早早出去扫墓、踏青了,院落变得空寂,只有日光的影子在悄悄挪移。鸟儿掠过池塘,而那同行的春风,反倒显得迟缓了。
  距离母亲离世(1063年),已经有六七年,而此时正值变法的关键时期,自己无法回到千里之外的江宁(今南京)故园,亲自为母亲“上坟”。于 是,在思念母亲的情绪中,他写下了一首《清明辇下怀金陵》。与王安石的伤感不同,京城内那些头戴乌纱、身着皂罗的官员们也已涌向春意融融的郊外,也许他们 玩得太尽兴,忘记了时间,城门已经关上,他们会在城外的酒肆里过夜吗?
  王安石确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均葬在南京。现在,王安石故居“半山园”位于清溪路海军指挥学院内。
  祭扫 溧水探亲见扫墓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 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 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一首《寒食野望吟》,描绘唐人思亲情怀。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 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南京市作协苏洪泉老人告诉记者,这首诗是白居易某年来溧水探亲,看望时任溧水县令的伯父白季康时所作,可见,这 首诗与南京也有一定的关系呢。
  石三友的《南京野史》说:扫墓,在南京叫做“上坟”。南京城南历来是住宅区,南京人的祖坟大半分布于雨花台周围七、八里内。在交通不便,郊区没 有公共汽车的时候,上坟的人一般都是步行,这就使得野茶馆生意兴隆,供不应求,临时性的野茶棚应运而生。上坟的人走累了,随便一坐,喝上一口粗茶,休息休 息再上路。
  踏青 少女乐游乌衣园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上半阕) 南宋 吴潜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围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农历三月上旬,桃红李白,万物勃发。诗意的春光岂能辜负,踏青游春成了人们的不二选择。如果说王安石笔下的游春写的还是汴梁,那么吴潜作品中的清明游春景,描写的则是南京。
  清明时节,还在建康(今南京)任淮西财赋总领的吴潜来到了乌衣巷之东的“乌衣园”,在晋代,这里曾是王、谢等贵族故宅的遗址,在宋代,此地已成 为游乐场所。柳叶的新绿,装点了春天的颜色。乌衣园游女如云,笙歌满耳,一片欢乐。花园里的景色也格外美好,正值雨后初晴之时,花红欲染,山青如滴,金陵 春景的静态美鲜明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提到玩,自然想到吃。清明时节南京人在吃上有讲究吗?记者在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南京人清明节爱吃水旱八鲜,“水八鲜”是菱、藕、茭瓜、茭儿菜、慈姑、芡实、荸荠、水芹;“旱八鲜”是荠菜、马齿苋、香椿头、菊花脑、芦蒿、马兰头、枸杞头、苜蓿头。
  除此以外,南京人还有吃青团、吃馓子、吃螺丝的习惯。
  玩耍 唱歌玩球荡秋千
  寒食 唐 韦应物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清明时节,人们出游踏青,主要玩些什么呢?唐建中二年(781年),出任滁州刺史的诗人韦应物,途经金陵拜访朋友时,正值清明节。看到春色满园,诗人不禁感叹,清明寒食真是“好”啊!正当诗人沉醉其中之时,一片欢声笑语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来,姑娘们在园内荡秋千,彩绳拂落了花朵;小伙子踢球为戏,轻盈的球越过了阁顶。在朋友宴请中,歌声送走了落日,缓慢的乐曲伴着喝酒的朋友。禁火无烛,诗人也在此情此景中,思念起故乡。
  除了唱歌、玩球、荡秋千,插柳、放风筝、放河灯都是清明时节南京人的风俗活动。据《南京民俗志》记载,解放后,老南京放风筝常去明故宫遗址,而放河灯则多在白鹭洲公园、中华门城堡、东水关和泮池码头。
  漫游 泛舟游荡山水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名篇,透露出诗人的一种向往。而这与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以及一个繁华的地区相关。
  诗中,后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烟花三月下扬州”。阳春三月,正是清明时节,诗人眼中的“扬州”之行,有着看不尽、看不透的烟花美景,正可在旅 途中饱览。可最终,李白的祝福和向往,只能体现在对长江中“一片孤帆”的注目中。在文坛,让人心生神往的“扬州”所在地,也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人认 为,扬州的范围很广,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地区。
  唐以前以及唐初时诗文中的扬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南京大学中文系程章灿教授表示,唐武德八年,扬州大都督府迁 治江北江都,此后扬州之称专指现在的扬州。李白是唐武德之后的人,所以“扬州”所在是非常明确的。而南京教师郭迺亮认为,李白虽是唐武德之后的人,但他非 常喜欢用古地名称呼诗中的地名。另外,诗题中“广陵”指的就是今天扬州,诗句中“下”扬州写的是船行去向的区域和方位,而“之”广陵则是孟浩然乘船所到达 的具体地点,所以“扬州”应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地区。 记者 朱威


古代清明节风俗

文章作者:朱威 来源:扬子晚报 
    在与南京相关的清明节诗文中,明清时期的作品占大多数,而唐宋时期的作品则相对较少。记者近日走访了南京的数位文史专家,查阅《全唐诗》和《全宋词》,发现在为数不多的南京清明诗词中,扫墓、沽酒、踏青、玩耍等民间习俗,都在唐宋文人的生花妙笔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现。
    沽酒 雨中寻酒杏花村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细微的春雨淅沥而下,人们在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中,认识了一位问路寻酒的异乡人。诗人原本忧伤惆怅,是因为孤身在外无法为先祖扫墓,还是因为“泼火雨”(寒食节旧俗要禁火三天,此时下雨称为“泼火雨”)破坏了踏青的游兴?如今都已无从知晓。但雨中牧童的遥遥一指,便让他的心境由阴转晴,“杏花村”也因此名满天下。
   “杏花村”的所在,历来有许多争议。其中有一种观点是,“杏花村”就在南京。南京民间,一直有“端午泛舟桃叶渡,清明沽酒杏花村”的说法。而南京地方志学专家陈济民根据文献记载,判断此诗是杜牧833年春夏之间游玩南京时所作,杏花村就在“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明代顾起元曾在《园居杂咏》写道:“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树树花。” 清乾隆年间,“杏花沽酒”还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因为诗中没有任何注脚或暗示,所以“杏花村”的所在也扑朔迷离。比较知名的地点还有两处,一处在安徽贵池,另一处则在山西汾阳。
   《清明》这首诗虽然家喻户晓,但在文学史上却“疑案”重重。除了“杏花村”之争之外,还有作者之争。因为在旧题南宋刘克庄编纂的《千家诗》里,《清明》才第一次被挂上杜牧之名,也就是说,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后,这首诗才刚刚冒上来,所以作者是不是杜牧还得打个问号。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巩本栋告诉记者,早在北宋宋祁的词《锦缠道》中,已化用过这首诗。可见,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对作者的认识还是应当慎重。
    思亲 空空庭院忆南京
    清明辇下怀金陵
    北宋 王安石
    春阴天气草如烟,时有飞花舞道边。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
    故园回首三千里,新火伤心六七年。青盖皂衫无复禁,可能乘兴酒家眠。
    在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眼中,清明时节天气微阴,绿草如烟,杨花飞舞,一切都显得春意盎然。“辇下”(皇帝车驾之下,指代北宋京师汴梁)的人们都早早出去扫墓、踏青了,院落变得空寂,只有日光的影子在悄悄挪移。鸟儿掠过池塘,而那同行的春风,反倒显得迟缓了。
    距离母亲离世(1063年),已经有六七年,而此时正值变法的关键时期,自己无法回到千里之外的江宁(今南京)故园,亲自为母亲“上坟”。于是,在思念母亲的情绪中,他写下了一首《清明辇下怀金陵》。与王安石的伤感不同,京城内那些头戴乌纱、身着皂罗的官员们也已涌向春意融融的郊外,也许他们玩得太尽兴,忘记了时间,城门已经关上,他们会在城外的酒肆里过夜吗?
    王安石确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均葬在南京。现在,王安石故居“半山园”位于清溪路海军指挥学院内。
    祭扫 溧水探亲见扫墓
    寒食野望吟 唐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人们会在寒食节到清明节这几天,祭扫坟茔,慎终追远。其实清明节与寒食节原本是两个不同的节日,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的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下达诏令:将扫墓祭祀活动编入“五礼”,使得清明扫墓活动更加深入人心。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一首《寒食野望吟》,描绘唐人思亲情怀。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累累,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说尽了生死离别。黄土之上,人在哭泣,九泉之下的亲人却寂静无声。南京市作协苏洪泉老人告诉记者,这首诗是白居易某年来溧水探亲,看望时任溧水县令的伯父白季康时所作,可见,这首诗与南京也有一定的关系呢。
    石三友的《南京野史》说:扫墓,在南京叫做“上坟”。南京城南历来是住宅区,南京人的祖坟大半分布于雨花台周围七、八里内。在交通不便,郊区没有公共汽车的时候,上坟的人一般都是步行,这就使得野茶馆生意兴隆,供不应求,临时性的野茶棚应运而生。上坟的人走累了,随便一坐,喝上一口粗茶,休息休息再上路。
    踏青 少女乐游乌衣园
    满江红·金陵乌衣园
   (上半阕) 南宋 吴潜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围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农历三月上旬,桃红李白,万物勃发。诗意的春光岂能辜负,踏青游春成了人们的不二选择。如果说王安石笔下的游春写的还是汴梁,那么吴潜作品中的清明游春景,描写的则是南京。
    清明时节,还在建康(今南京)任淮西财赋总领的吴潜来到了乌衣巷之东的“乌衣园”,在晋代,这里曾是王、谢等贵族故宅的遗址,在宋代,此地已成为游乐场所。柳叶的新绿,装点了春天的颜色。乌衣园游女如云,笙歌满耳,一片欢乐。花园里的景色也格外美好,正值雨后初晴之时,花红欲染,山青如滴,金陵春景的静态美鲜明地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提到玩,自然想到吃。清明时节南京人在吃上有讲究吗?记者在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南京人清明节爱吃水旱八鲜,“水八鲜”是菱、藕、茭瓜、茭儿菜、慈姑、芡实、荸荠、水芹;“旱八鲜”是荠菜、马齿苋、香椿头、菊花脑、芦蒿、马兰头、枸杞头、苜蓿头。
    除此以外,南京人还有吃青团、吃馓子、吃螺丝的习惯。
    玩耍 唱歌玩球荡秋千
    寒食 唐 韦应物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长歌送落日,缓吹逐残杯。非关无烛罢,良为羁思催。
    清明时节,人们出游踏青,主要玩些什么呢?唐建中二年(781年),出任滁州刺史的诗人韦应物,途经金陵拜访朋友时,正值清明节。看到春色满园,诗人不禁感叹,清明寒食真是“好”啊!正当诗人沉醉其中之时,一片欢声笑语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来,姑娘们在园内荡秋千,彩绳拂落了花朵;小伙子踢球为戏,轻盈的球越过了阁顶。在朋友宴请中,歌声送走了落日,缓慢的乐曲伴着喝酒的朋友。禁火无烛,诗人也在此情此景中,思念起故乡。
    除了唱歌、玩球、荡秋千,插柳、放风筝、放河灯都是清明时节南京人的风俗活动。据《南京民俗志》记载,解放后,老南京放风筝常去明故宫遗址,而放河灯则多在白鹭洲公园、中华门城堡、东水关和泮池码头。
    漫游 泛舟游荡山水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名篇,透露出诗人的一种向往。而这与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以及一个繁华的地区相关。
    诗中,后人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烟花三月下扬州”。阳春三月,正是清明时节,诗人眼中的“扬州”之行,有着看不尽、看不透的烟花美景,正可在旅途中饱览。可最终,李白的祝福和向往,只能体现在对长江中“一片孤帆”的注目中。在文坛,让人心生神往的“扬州”所在地,也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人认为,扬州的范围很广,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地区。
    唐以前以及唐初时诗文中的扬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指的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南京大学中文系程章灿教授表示,唐武德八年,扬州大都督府迁治江北江都,此后扬州之称专指现在的扬州。李白是唐武德之后的人,所以“扬州”所在是非常明确的。而南京教师郭迺亮认为,李白虽是唐武德之后的人,但他非常喜欢用古地名称呼诗中的地名。另外,诗题中“广陵”指的就是今天扬州,诗句中“下”扬州写的是船行去向的区域和方位,而“之”广陵则是孟浩然乘船所到达的具体地点,所以“扬州”应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地区。(朱威

古代著名清明诗词赏析

文章作者:张明源 来源:燕赵晚报 
    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
    最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黄庭坚的《清明》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雷阵阵、细雨绵绵、万物复苏,大地上到处芳草萋萋、桃李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野田荒芜之处,是死者的坟墓,使人心生悲哀。诗人触景生情,由清明的百花想到荒原的逝者,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一诗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郊野扫墓、悼念亡灵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凄然:“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中的“酒”字涵盖了人生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充裕和精神的愉悦;一个“醉”字,形象地写出了尽情享受的诸多乐趣。人生在世,应该珍爱生命,理智而聪慧地享受人生。这种享受将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停止,无论皇帝权臣还是贵族富豪,都不能把没有享受完的幸福和欢乐带进坟墓。至于对逝者的祭奠和哀悼,不过是生者的自我安慰罢了,对逝者已经毫无意义可言。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游》一词中描绘了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古代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清明节既有祭奠先人的悲情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生者对逝者祭奠悲悼、寄托哀思,也是对生者心灵的一次洗礼。古诗词里的清明意象万千、意味深远,无论是烟雨蒙蒙、青草离离,还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它留给后人的,是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精神慰藉和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
    (张明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5:38 , Processed in 0.08368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