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2010.3.25=《孝南区首届网络教研工作学术研讨会》全程实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16 12:15
标题: 2010.3.25=《孝南区首届网络教研工作学术研讨会》全程实录




孝南教研[2010]02号



关于举行《孝南区首届网络教研工作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各区直中小学、各学区:
    近年来,我区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线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但网络教研工作由于缺少必要的规划与组织引导,尚未形成应有的氛围,跨校跨域的网络教研工作滞后于先进地区。
    这种状况,不利于提升我区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不利于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不利于汇聚教育实践智慧,不利于实现教研工作方式的现代转型。
为开拓教研工作新的运作方式,实现网络教研与实体教研的“无缝对接”,经研究决定,举行《孝南区首届网络教研工作学术研讨会》。具体安排如下:

    一、会议预设目标达成
    ——达成网络教研工作在我区若干学校有组织地展开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共识。
    ——系统介绍网络教研工作一般运行模式。
    ——以《教师之友网》为例,知悉网络教育资讯特点和网络学术交流方式的特征。
    ——我室2009年举办的《孝南区小学语文、艺术学科网络教研活动》的总结评议颁奖。(获奖通报见另文,所有参评文稿均已在《教师之友网》“原创教研论文展评”子栏上实名公示。)
    ——研讨商定网络教研工作的近期规划,商定今年各校网络教研工作的具体任务及年末评先标准。

    二、会议时间、地点
    2010年3月25日(周四)上午8:30—11:30,孝南区广场街文化路小学阶梯教室。
    (会议承办单位文化路小学负责完成会场布置、网络多媒体设备调试、会务费收取与支出。)

    三、会议学术组成员及工作职责(略)
   

    四、特约与会人员名单(略)
   
    五、其他(略)

   

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2010年3月15日


作者: 胡威    时间: 2010-3-24 21:22
[教师之友网]是所有爱教育者的公共学术交流平台。。。










《教师之友网》QQ交流群1291179970

                    欢迎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09:43
[attach]13280[/attach]
[attach]13281[/attach]
[attach]13282[/attach]
[attach]13283[/attach]
[attach]1328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09:44
[attach]13285[/attach]
[attach]13286[/attach]
[attach]13287[/attach]
[attach]13288[/attach]
[attach]1328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09:45
[attach]13290[/attach]
[attach]13291[/attach]
[attach]13292[/attach]
[attach]13293[/attach]
[attach]1329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09:50
[attach]13295[/attach]
[attach]13296[/attach]
[attach]13297[/attach]
[attach]13298[/attach]
[attach]1329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09:52
[attach]13301[/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09:54
[attach]13306[/attach]
[attach]13307[/attach]
[attach]13308[/attach]
[attach]1330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10:05
[attach]13325[/attach]
[attach]13326[/attach]
[attach]13327[/attach]
[attach]13328[/attach]
[attach]1332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10:07
[attach]13330[/attach]
[attach]13331[/attach]
[attach]13332[/attach]
[attach]13333[/attach]
[attach]1333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10:23
[attach]13335[/attach]
[attach]13336[/attach]
[attach]13337[/attach]
[attach]13338[/attach]
[attach]1333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10:35
[attach]13340[/attach]
[attach]13341[/attach]
[attach]13342[/attach]
[attach]13343[/attach]
[attach]1334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10:36
[attach]13345[/attach]
[attach]13346[/attach]
[attach]13347[/attach]
[attach]13348[/attach]
[attach]1334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3-29 12:33
      鸣                                         谢

。。。。。。。。。。。。。。。。。。。。。。。。。。。。。。。。。。。。。。。。。。。。。。。。

       感谢广场学区/广场学区文化路小学为本次研讨会提供的全方位支持
作者: 遥看天河    时间: 2010-4-2 14:29
好活动!虽然没有身临其境,但能够感受到教育科研氛围很浓!
作者: 刘惠君    时间: 2010-4-3 16:35
    孝南区首届网络教研工作学术研究会会议纪要
地点 文化路小学   
时间 20100325  
与会人员 学区教研员 中小学领导 学科教师
主持人  管季超

议程;
一  鲁双清  ;
          1, 网络教研是管老师近两年力推的一件工作,具有时代感和先导性。
          2, 网络教研具有重要性、可操作性、快捷性、大容量性。

二  管季超 ;
        1 ,会议的前期准备情况
        2, 创建[教师之友网]的用意、经历、反响。
        3, 介绍典型发言人的发言主题。

三 学术交流

李学高 (三汊学区) 网络校园新闻创作
1 精心设计标题 标题有新意 有吸引力 刺激眼球,看了就要顶 不沉下去。
要求 标题要一语中的点出新闻的核心内容
     迎合社会热点,引起关注度
     最新新闻要有连续报道
     标题不宜虚 要一看就懂
     标题不要过长
2 主体内容要求
  语言高度简洁,5个W清晰    新闻核心置于前列 倒金字塔结构
  图文可以分开  有些图片要做文字说明
  搜索引擎可以搜索到新闻的标题和导语部分,
3 校园新闻的拍摄要求
真实 ; 新颖; 有活力和感染力 ;有情感的震撼力 ;有画面感 ; 抢拍高潮  ; 求异;不雅的细节不拍。


肖树伟 (肖港初中教科室主任);
主题 教科室如何利用网络教科研为教师成长提供助力
1, 通过评选先进教研组长和教研个人激励人人参与教科研工作。
2, 及时传递各科教研信息
3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印发学习资料;编印教研刊物;组织专家讲座;观看网络教学视频。
4, 举办、承办各科各级教科研活动,定期举行优质课竞赛
5 ,多形式宣传教科研成果,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
6 ,找准抓手,开展课题研究,推动课改工作。学校已经结题省级课题3项。

困惑 教科研难以进入到更深层次,使其永葆活力。

李继红 祝站中心小学副校长
主题 怎样创办校级刊物
1 背景  学校没有特色,学生展示没有平台。
2 学生的习作,尽量体现地域特色,
3 作文教学 让学生有事写,真实实在。
4 学生作品即写即评。

余文静 三里小学语文教师  
主题 语文教师如何利用网络资源
1 利用网络资源集体备课。过程 下载组合教案;讨论修改;上课反馈优化教学内容和环节
2 要从索取过渡到奉献 多上传自己的教学资源到教师之友网。

孝南教研室主任
1 要胸怀大志,争当名师 ;誓当宗师;
2 要脚踏实地。认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为学生成长奠基。普法战争的胜利在他们上小学时就决定了的。
3 时不我待。利用网络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操作性
4 用好网络资源,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黄琼珍  书院学区教研员
1 教师之友网是教研员老师交流学习的平台
2 管老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突破精神的人,为了孝南教研工作寻求一个新的突破口。
3 更多的教师更多的参与到教师之友网中的。

董光红 三汊学区教研员
主题  活动小结

     这次活动犹如一节精彩的作文。主题新颖——网络教研   形式新颖——轻松交流,眉批尾批精辟——管老师的适时到位点评补充。
作者: 神舟8号    时间: 2010-4-6 07:41
此次活动应该是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一个引子,但愿有更多的教师利用现代化工具投身到网络教研工作中来,并借此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学实效。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1 08:15
不用跑到外地/网上可学别人的好做法哦















关于对参与学科教研网站建设的教师进行网上培训的通知



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
为加强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快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从今年九月起,教育局教研室和电教中心联合对各学科教研网站进行改版建设。教研室主要负责网站内容的建设,由各学科教研员牵头,带领各学科骨干教师和一线学科教师进行内容的建设;电教中心主要负责网站制作技术方面的工作,包括网站的技术支持和网站建设人员的培训等。现各学科教研网站的版面及栏目等已基本就绪。因此经研究,决定对参与学科教研网站建设的教师进行培训,本次培训尝试采用网上培训的方式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本次培训的对象为各学科确定的网站建设骨干教师(名单附后)和有兴趣参与网站建设的一线学科教师。
2、培训内容主要为如何向学科教研网站添加文章和管理文章的方法和技巧。本次培训由于采取网上培训的方式,因此培训内容将通过网页的形式呈现,通过此网址(http://web.wjedu.net/wzjspx)即可浏览访问培训内容,参加培训。另外各学科教研网站可通过点击武进教育网首页的“学科网站”中的链接进入。
3、培训时间从9月27日起至30日止。在培训期间,如有问题,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咨询。电子邮件:hsm@wjedu.net;论坛:club.wjedu.net中的学科教研网站建设栏目;电话:6310617 13182518916 贺老师 张老师。
4、各网站建设骨干教师在接受网上培训后,请与各学科教研员联系,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由于网上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况且学科教研网站的建设也需要全区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希各校认真做好宣传,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共同投入到学科教研网站的建设中来。
由于这是第一次采用网上培训方式,因此在组织方式、内容安排等方面难免有不到之处,敬请各校及广大参加培训的老师多提意见和建议。
附:各学科网站建设骨干教师名单

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电教中心
2003926





各学科教研网站建设骨干教师名单


生物:
吴君民(省前中)
朱俊(省奔中)
秦亚平(省武高)
谈国庆(洛阳中学)
陆红英(湖塘实验初中)
恽亚叶(前黄初中)
戎爱香(奔牛初中)

历史:
徐亚文(省前中)
丁海如(省武高)
周伟文(省奔中)
谢琪(湖塘实验初中)

地理:
邵效琴(省前中)
吴国庆(湟里高中)
裴阿良(湖塘实验初中)

中学语文:
沈鑫涛(湖塘实验初中)
云传瑶(省前中)
王浩(横林中学)

教科教研:
尚素英(鸣凰小学)
孙亚珠(横林实小)
方伟(邹区小学)
钱榴琴(湖塘实验初中)
倪宏伟(奔牛初中)
陆自强(省前中)
王冬虎(省奔中)

综合实践:
蒋庆丰(漕桥初中)
恽振雄(遥观初中)
倪宏伟(奔牛初中)
周锋(寨桥初中)
卞莹(湟里初中)
孙亚珠(横林实小)
庄惠芬(湖塘桥小学)
许荣梅(夏溪小学)
张燕青(雪堰小学)
谢红伟(奔牛实小) 马春红(五一实验)

中学数学:
范蒋杰(前黄初中)
张忠林(湖塘实验)
徐坚(礼河实验)
朱建春(剑湖初中)
周正文(横林中学)

小学科学:
王继伟(洛阳小学)
张伟强(奔牛实小)
徐菊(湖塘实小)
吴小江(湖塘桥小学)
夏俭(横林实小)
孔艳(星辰)

小学数学:
庄惠芬(湖塘桥小学)
张海运(牛塘小学)
陈一新(礼加小学)
方伟(邹区小学)
陆金华(横林实小)
何志良(湟里小学)
阚亚芸(焦溪小学)
蒋惠琴(湖塘实小)

小学语文:
邵瑜(漕桥小学)
蔡小玉(横林实小)
蒋建春(郑陆小学)
万小强(卜弋小学)
张春方(湟里小学)
吴群英(湖塘桥小学)

思品社会:
许小秋(湟里小学)
张红菊(奔牛实小)
周红娟(星辰)
金建英(东青小学)
戚秋月(横林实小)
叶秀琴(湖塘实小)

政治:
蒋建伟(省前中)
秦春华(省武高)
顾建仁(奔牛初中)
刘玉敏(湖塘实验初中)
马榴英(前黄初中) 庄骅(省奔中)

中学英语:
俞美芳(省前中)
周敏(省武高)
张云凤(星辰)
王丽琴(湖塘实验初中)
朱华(横林中学)
姜旭刚(省奔中)

物理:
史鸣锋(横林中学)
李桂旺(省前中)
王阳迪(前黄初中)
周新宇(洛阳中学)
汤荣斌(星辰)
梅建芬(遥观初中)
韩爱明(奔牛初中)

小学英语:
朱小英(焦溪小学)
朱秋萍(湖塘实小)
范琴亚(湟里小学)

化学:
缪卫良(省前中)
陈林(省奔中)
陈炎锋(省武高)
路建军(星辰)
魏军(奔牛初中)

音乐:
陈少辉(礼加中学)
汪维林(星辰)

美术:
周仲元(牛塘初中)
陈擎(洛阳中学)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1 08:20
践行中反思  研修中成长
                                 --滨湖教师研修网建设与管理纪实

作者: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吴仁昌


  2007年8月中旬,无锡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3800名教师上网练‘内功’ 滨湖区开通全省首个教师研修网”的报道,自那一刻起,滨湖教育人开始尝试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网络研修。一年多来,滨湖教师研修网在各级领导全力扶持,业务部门的精心管理,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09年2月11日上午8:23止,注册用户4874人,协作组493个,发布日志59052条,上传资源113451条。据不完全统计,滨湖的老师曾作为活跃用户推荐到首页的6位,其他博客频道,聚言堂频道等大概共计20多位老师,推荐到博客频道的优秀日志共计1500多篇(以上数据由中国教师研修网编辑部提供)。滨湖教师研修网成为中国教师研修网中最活跃的社区之一。
  在滨湖教师研修网周年座谈会上,老师们用简朴的语言描述了他们眼中的滨湖研修网:“研修网就像教师的智慧背囊!一个装着我们滨湖教育人教育经验与智慧的百宝箱!”获得08中国教师研修网“研修之星”称号的林荔老师,在介绍自己成长经历时这样描绘研修网;教学能手庞燕萍老师认为研修网是她的“第二讲台”,“是一个与同行最近的,可以交流教学经验、碰撞教学新思路的舞台”;踏上岗位才一年的新教师们则说“滨湖研修网就像一个随身的指导老师,只要点击就有收获!”。显然,滨湖教师研修网已成为滨湖教师职业生命发展的“第二办公室”、“第二信息档案库”。更让人欣喜的是,通过网络研修这一跨时空平台,滨湖教育“文化场”不断扩展,以团队协作、同伴互助为纽带的正式与非正式“学术文化圈”正在形成。
  让我们一起回顾滨湖教师研修网(http://www.bhjsyxw.cn)走过的540(18个月)日子吧。她记录着我们的成长足迹,构画出思绪的轮廓。
  思考一:如何激活教师走进网络教研的兴趣?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利用丰富、迅捷的网络平台开展教研合作,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网络研修的主体是教师,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为核心,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目的,实现经验交流和研训合作。如何将全区3800名教师带进网络教研平台,促其有效实施,最终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的课题成为我区研修网建设的第一道关。
  目标:培训与激励相结合,夯实滨湖教师研修网良性运作基础
  实施策略:
  1、领导高度重视,使研修网工作落实到人,落到实处。
  领导重视才能使研修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全区各校(幼儿园)的校长对此项工作均表示非常关注,并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一般都由学校副校长主管,并由教学处或教科室具体实施,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处提供技术支撑。当然,也有个别学校将此项工作作为项目之一交由现技处主任全面负责的。每学期由区电教站牵头,组织全区各校开展开展“优秀工作室”“优秀协作组”“研修之星”“学习型团队”的评选,并推荐研修网管理与运作先进单位在一年一度的区级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推广会作交流。
  2、开展多元培训,为研修网工作奠定基础,营造氛围。
  对于全体教师来说,教师研修网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因此,在教育技术培训中,进行各种网络技术平台使用的操作指导,使网络平台的使用不成为参与网络教研的障碍,对研修网工作的正常开展尤为重要。为此,全区各校(幼儿园)均及早启动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各校(幼儿园)也能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培训工作,在开展全员培训的同时,有些学校(幼儿园)还创造性地把培训工作与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学校的常规工作结合起来,有些学校(幼儿园)则重点培训电教骨干教师(每个组室均有人参与)再让这些教师去指导和带动本办公室的老师,也有采取新老结对方式的。同时,很多学校的现技处主任还能根据老师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从而使培训工作真正为教师的上网研修服务,营造了上研修网、用研修网的良好氛围。
  3、建立考评机制,促研修网工作逐步深入,成为常态。
  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能有效地促进滨湖教师研修网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我区大部分小学和幼儿园都在考虑或者已经考虑建章立制(2008年12月,在全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推进会上,部分学校作了很好的交流),对教师上传研修网的日志和资料情况作出明确要求,把研修网的使用情况纳入教师的考核并与奖金挂起钩来,也有把研修网的使用情况与笔记本电脑的返回金额挂起钩来的。目前,已经正式把此项工作情况列为学校考核的学校(幼儿园)有雪浪中学、育红小学、育英实验学校、胡埭中心小学、稻香实验小学、蠡湖中心小学、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雪浪中心小学、水秀实验幼儿园、华庄中心幼儿园、东绛中心幼儿园等。其中,育红小学全体教师上传的考核内容均由学校中层审阅并评分以确保质量;育英实验学校的考核条例紧贴学校教师实际和研修网发展情况并将每学期进行动态调整;东绛实验学校(小学部)将研修网工作合理分解,具体规定到每一周需完成的具体工作内容;水秀实验幼儿园更是将研修网使用办法、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归在一起,形成了《水秀实验幼儿园研修网使用手册》,有效地推动了研修网工作的深入和常态化进程。
  思考二:如何激励教师用好网络研修平台?
  为了深化研修网的建设工作,促使其向纵深发展,我们组织了各校教师开展了多次座谈,并在研修网专题论坛中也征集大家的建议。有部分教师提出繁重的教务工作常常会让自己力不从心,日子久了难免会有敷衍交差应付考核的想法。幼教中心组的张姣红老师在研修网讨论区中这样写道:“目前我们全区都在关注教师研修网的建设和管理,但大部分教师的感觉还是负担。”小学组的徐兰老师也说:“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时间安排,因为写总结反思或是心情日志需要有安静的和可持续的时间,往往在一定氛围下是一蹴而就的,在学校很难做到。到了家里除了受家务所累,大多数情况是到家后人就松懈了,再想动脑筋写点东西就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了。”怎样才能将教师的时间、精力分配与研修网、教研之间的关系达成协调,从而激励教师的参与热情呢?我们尝试了以下几个做法。
  目标: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形成滨湖教师学习型研究群体
  实施策略:
  1、尝试将研修网的管理纳入常规教研管理当中。
  我们认为网络研修制度的健全,应该是常规教研管理的一个增容,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与发展。研修网是教师专业成长服务的,也是为教研服务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常规教研和网上研修看成教师研修、研训的两种基本方式,多路径并存。充分挖掘网络研修的优势,让网络研修名正言顺地走进教研常态。以水秀实验幼儿园、华庄中心幼儿园、峰影幼儿园等几所集团化办园单位为试点,尝试在每月的某一固定日开展园区异地网络研修活动。就拿峰影幼儿园 “秋溢峰影” 创意美术活动这一内容来说吧,共分五大阶段:第一阶段发起网上交流,再次反思上届活动,对本次活动提建议;第二阶段梳理问题,邀请专家参与,思考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与儿童发展的关系,预设方案;第三阶段发现具有创新价值的思想,给予及时肯定,并研讨方案的实施,如:年级组探讨自然资源的环境布置,课题组研讨如何有效利用自然材料资源,开展创意美术活动;第四阶段年级组围绕“创意美术活动中如何顺应儿童的学习方式” 开展课例研究;第五阶段网上论坛:整体反思并设想下一届“秋溢峰影”活动怎么做?该活动前后延续了近2个月,传统的教研活动需要将老师集聚在一起研讨,而该园的两个园区又相隔很远,显然这是网络教研就发挥了优势,异地同步教研让教师省却了路上的奔波,增加研讨的实效性。
  2、尝试将组织网络教研内容融入教研常规工作内容。
  鼓励各校、各协作组开展“集体网研”“区域网研”与“自主网研”相结合的方式,将常规教研的部分内容分解到“集体网研”或“区域网研”中,减少教师负担的同时,给网络教研注入新的活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研部门把部分原来要求规定上传校园网的资源或内容放到研修网上去,如每位教师的备课笔记等;二是把研修网的研讨内容与教研活动中的一课多讲等结合起来,特别是参与研究某一节课、某一话题、某一专题的研究中,充分运用研修网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势,使我们的教研体现过程研究,成为群体性教研,形成一个有形的研究环境。
  以滨湖区小学语文教研组在网络研修中开展的“语文课堂教学说课比赛”为例,这原本是语文教研员王一娴老师组织的《有趣的发现》第一学段“一课多讲”的集体网研活动,当时参与范围仅是本校2年级教师。然而该活动一发起就受到了其他学校学科教师的关注,不论是教材解析、目标设定、教学过程探讨还是板书设计都以一种互动型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该贴一天就创下了500多的点击率。很多老师都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加入该主题研讨活动,最后一次小范围内的教研活动通过网络变成了一次跨学校、跨年级教师群体参与区域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大研讨。蠡湖中心小学吴亚娟老师感慨地说:“从没有觉得学校和学校间有那么近!是研修网让我们打破了‘校界’。”
  3、尝试将独立的教研考核与研修网考核有机结合。
  鼓励各校调整原有的教研考核制度,增添研修网考评内容,并在常规教研的领奖台上多设立研修网奖项,调动教师参与研修的热情。让网络教研再给教师自身增加负担,而是通过制度引来专业人士的参与,让网络研修名正言顺地走进教学常态、走进教研常态。
  思考三:如何激发网络研修的持续生命力
  那么什么样的“研”、“修”活动才能让研修网持久地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提升教师整体专业水平,在共建共享中构建高层次的学习型教师研究群体?研修网上哪些资源是受教师喜欢的?哪些内容是有生命力的?教师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引领?滨湖区幼儿教研员祝小燕老师也在她的个人工作室里写下:“我这里,被需要吗?谁需要?需要什么?”我们认为,网络研修的持续生命力其根本在于形成一种:教研从“面对面”走向自主研修;教学资源从“拿来主义”走向自主创造;教师从“孤独者”变成学习共同体的网络研修文化。
  目标:引领与创新相结合,建设滨湖网络研修文化
  实施策略:
  1、调整区域性研修网的组织、管理结构,建立专业研究与实践操作为根本的学习型教师研究群体。
  (1)确立了以我区各学科、各教育阶段专家、教研员为首的研修网“引领团队”。一线教师从内心里渴望有高屋建瓴的指导,可是很多时候这样的引领不是同伴间可以实现的。因此以专家、教研员为首的“核心团队”必须承担部分主题研讨主持,把研修网这个网络平台当作自己的第二讲台,积极参加研修网的建设与应用的科研工作,引导和把握研讨方向,提出研讨主题,回复和解答教师的问题,将教育教学的理念沉下来,帮助教师将理念落实为教育教学行为。
  (2)确立以我区各校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为主体的研修网“推进团队”。各级各类的骨干教师是研修网建设强有力的同盟军,也是同伴互助成长中教师们最可信赖的真实榜样。他们的做法往往最具有可操作性,可模仿性,很受教师们欢迎。明确“推进团队”成员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有责任、有义务在学校和协作组指导下,积极参与网上研修活动,有效利用网上资源为教学服务,发挥骨干、带动、示范、辐射、帮扶作用,为教学研究服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明确我区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实践团队”职责。鼓励广大教师多运用研修网资源,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实践团队”从利用“核心团队”及“实践”的经验入手、并在运用中尝试调整,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并最终达到与他人分享经验的研修过程。
  2、调整协作组的研修内容,充分利用主题(专题)讨论区,开展学科教师深度对话。
  尝试抛出话题→教师跟贴(以课例或热点问题为载体,互动交流)→形成综述的方式,在主题(专题)讨论区中,滨湖区教研员预先设计一部分话题,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情况提出的议题,一部分话题是教师随机生成的。在课程改革中,什么样的话题值得关注呢?对于预先设计的话题,我们有这样的要求:设计各种专题帖子:有教师专业成长调查问卷专贴,以便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和需求,如教师需要区级教研提供什么帮助,教师能够为区级教研的深入开展提供什么支持;有教师课程改革问题专贴,以便及时了解老师们的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教研和培训;有学生课程改革问题专贴,以便及时交流学生出现的问题,使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有课程改革动态专贴,要求各校每学期至少提供两条,以便加强学校之间的了解,互相启发;有“好点子”专贴,征集教师的思想火花,集思广益,聚沙成塔。这些专帖,力争让每位教师都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发起话题研讨:一个月发起一次课程改革的话题研讨,如三维目标、有效教学、教学设计等,由本区课程改革学科指导小组核心成员负责主持;一个学期发起一次专家话题研讨,邀请全市乃至全国的专家、名师与本区教师开展交流。专题讨论区充分发挥了网络民主性、开放性、即时性、自主性、交互性等优势,建设区域学习共同体。专题讨论区为教师们而建,也为教师们所建。
  3、利用网上个人工作室,管理知识、展示成果、交流思想。
  与年级协作组并列的是教师工作室。教师工作室是教师们进行教育叙事的园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专业成长?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经验+反思=成长。我国学者朱永新曾贴出“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保期:10年。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所写文章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10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十。由此可见,写作教育随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教师在工作室记录课程改革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传播思想,启迪智慧。年级协作组好比是船,教师工作室好比是水。水涨船高。教师工作室中的教育随笔,有价值的除了可以置于年级协作组中,成为资源;还可以置于专题讨论区中,成为教师们研讨的话题。
  4、用好网络优势,拓展研修途径,丰富研修内容。
  网上教研有跨时空、交互性、共享性、低成本、形式多样等优点,这一年多来,我区尝试依托网上教研的优势,开展每月1-2次的教研员网上论坛、滨湖教师大讲坛的直播活动,适时开办一些课堂网上直播、“视频案例”等网上教研活动,通过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让有见的教师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教育主张。每次活动直播后还将活动内容后期加工,放在研修网固定栏目中供教师随时点击、选择与回味,这让负担繁重的教师们不出校门,也能体验现场教学的愉悦,参与教学研究。
  另外,尝试引进新技术,多层面开展教研活动,既探索了缤纷多彩的网络研修新模式,也为滨湖教师研修网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内涵。如08年5月我区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尝试依托教师研修网,发起了由苏鲁京三地为主要参与地区的跨区域幼儿园主题教学网络直播互动研修活动。在短短的3天内,滨湖区共推出了由该区11家幼儿园13位教师参与展示的12堂家常课,并结合活动主题聘请相关专家进行网上即时点评和讲座。线上线下的幼教同行跨越时空,共同交流探讨,创造了全国网络异地远程研修的新模式,书写了滨湖区教师发展文化的新篇章。直播活动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幼教工作者,部分幼儿的家长也到网上来参与点评。水秀幼儿园一位幼儿的家长留言说:“很高兴又一次在网上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又一次感叹现在的老师真是厉害!”一位幼教同行感叹说:“滨湖区教研发工作有创新思路,充分利用教师研修网,将家常课用直播的形式放在网上,不怕大家评头论足,说明人对自己的教育有信心,相信的教育会更上一层楼。”中国教师研修网是这样评价的:“滨湖区教育系统的这次活动开了研修网跨区域互动教研活动的先河,为优质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这次尝试非常有价值,拓展了研修网的功能。”
  教师专业发展是促进滨湖教育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从这个意义上讲,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滨湖教师研修网在全区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滨湖网络研修文化,形成具有滨湖本土的特色网络研修文化,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坚信:在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下,继续努力,以创新、务实的态度开展研修网工作,让教师研修网真正成为离老师们最近的且老师们离不开的网站。
                                                       2009年3月13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11 14:07
网络教研:教师成长的新平台
时间:2009-07-14
南城实验小学  周方铭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曾经的聊天、游戏、查找共享资源、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网友群体共同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大量的专业支持,单靠以往的这种人对人、面对面的“物理”形态的教研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处于信息闭塞地区、缺乏专业引领且急待提高的广大农村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探寻、对话、碰撞、研讨中,一个新的概念——“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
      一、什么是网络教研
      简言之,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了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二、网络教研的优势
      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氛围使得老师们比常规教研时更敢说话了,大家不因世故而保留,不因权威而盲从,不因稚嫩而紧张。只有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环节——精彩的给予掌声、不足的给予开诚布公的帮助,让人感受到彼此发自内心的真实和坦诚。
      1、资源丰富。
      网站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们可以在资源库中下载课件;可以利用教育博客或教育论坛与同行切磋经验、资源共享;可以在人教论坛、小学资源网等网站中查找课例研究,理论引领,专家课例等资源;同时可以在其他网站上查找教学困惑及经验,这些教学资源,主要以文档的形式挂到网站上,方便老师下载,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丰富了知识的储备,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穿越时空。   
      这种教研形式实现了全国各地教师一同备课的壮观场面,个人反思、校际、省际间更深意义上的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通过网络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广泛性、实效性、即时性、交互性,帮助教师实现远程学习和交流,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不出家门就能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好地关注了传统教研活动常常无法深入并触及实质的弱势群体。从而促进了教研真正地走向校本,成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形式。这种网络虚拟教研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种信息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渴望,大大拓宽了教研活动的辐射范围,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传承和创新。是网络,为教研插上了翅膀。
      因此,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补充。把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三、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对比
      1、传统教研。新课程背景下,传统教研已经不能完全很好地满足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具体表现在:传统教研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点到即止,意见难以充分表达,且过分注重发挥个别优秀教师的示范功能而忽视了蕴涵在广大普通教师的互动功能,不利于形成集体智慧;传统教研是面对面进行的,不少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提、少提或婉转地提发面意见,更多的是不痛不痒的敷衍之辞;传统教研的时间延续性和受众获益面有限,参与面一般仅局限于现场的听课者,且一旦教研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
      2、网络教研。网络教研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及构建信息环境,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传统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整体推进课程实施、学科教学和教研活动。网络教研的平台主要借助网站(web)、论坛(BBS, 发贴、跟贴是BBS用于教研的一个重要途径)、博客(“Blog”的中文译名是博客,意指网络日志,它通过简单的张贴将个性化的知识、思想、见闻在互联网上发布共享。教育博客以其简单易用、及时发布、即时更新、管理方便的特点,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和MSN(即时通讯工具,MSN上有一个多人聊天功能,同组或同社群的老师,登陆到同一在线聊天室,在一起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能看到。这样,就达到了同时在线的交流目的。)来实现网上教学研究,当然,也可以采用QQ群、UC视频聊天室进行在线聊天。
      四、网络教研的特征
      一般而言,网络教研具有如下突出的特征:
      (1) 全员参与,人人平等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少数人表演,多数人充当看客听众的状况,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具有现实可能性。
      其次,教师们在虚拟的空间里不面对面地交流,没有了怕说错话让人见笑的拘泥,多了份畅所欲言的希冀和专注研讨的平和;没有了正襟危坐的做作和冒犯他人的顾虑,多了份“吾信权威,吾更爱真理”的潇洒和率真。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网络教研的重心下移,教师自愿自主的发展意识代替了被动完成任务的意识,这种“平等式”、“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既满足了教师对教研的多样化需求,又有效地唤醒教师主体意识觉醒,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发展变化,从而能够自觉地发挥能动性,积极投身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改革等创造性工作中。
      令人可喜的是,网络教研已经实现了全国各地教师集体备课的壮观场面,尤其给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的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也关注了传统教研活动常常无法触及的偏远地区。
      (2) 资源集中,优势共享
      共享集体智慧,是网络教研的精神和优势,而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关键不在于实施的方法或途径,而在于参与者及实施者的观念转变。倘若各地各校资源相互封锁,一个教案,一份试卷,总以为其货可居,不拆除区域、校际壁垒,网络教研难以顺利开展。
      目前,网络教研中教师可咨利用的各类资源多样,而其中“教学资源库”是较为常见也较为有效的形式。如今,各大学科网站已经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们经常在K12教学网站资源库中下载课件,利用“成长博客”平台与同行切磋经验,在人教社网站中查找课例研究,理论引领,专家课例等资源,同时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教学困惑及经验,而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网络中,方便教师下载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在分享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网络资源库的建设需要所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与无私分享。本着“建网、建库并重,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全方位多角度的汇集各地各校各学科中的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等,加强网络教研资源库的建设。远程专家、名师等作为一种特殊的、非物质化的思想资源,参与虚拟教研的每一个环节,起到专业引领,专家引领的作用。教师在使用课程资源参与虚拟教研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教案、课件、案例、随笔等个人资源,通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一种公共资源形式对原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进行有机的补充。
      (3)专业引领,同伴互助
      网络教研为教师团队协作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虚拟社区,在这个虚拟社区中我们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学科特点的跨学科整合型教学研究,也可以开展以同事、同行、名师、专家团队为单位的教学研究活动。网络教研为一线教师构架了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许多平凡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舞台将自己的教学理念、内心思想、隐性知识转化为网络语言展示出来,有效地增强了普通教师参与研究、自觉研究的信心,有效地消除普通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孤独、麻木、灰色职业倦怠感,教师的教学研究兴趣和习惯慢慢地养成了。
      五、网络教研的流程
      1、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按教研组划分为不同的教研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
      2、资源的收集,根据本组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的收集工作,收集范围不限,可以是原创性的论文、教案、课件也可以是网络中的优秀教学资源,此项工作应该有专人负责,有详细的资源收集记录。
      3、资源的整理,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形成各教研小组的资源库,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资源库进行丰富整理。
      4、资源的上传,根据教研计划,对资源库内的资源进行上传,形成校园资源库,对所有的资源进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体现网络教研的优势——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
      5、总结交流:定期进行网络教研的总结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对出现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对出现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六、网络教研实现的方式和途径
      现在各级对网络教研已经非常重视,国家教育部近期推出的几项重大教育工程,其中就有三项:即“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都为发展网络教研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网络教研工作会精神,发挥网络在教研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省教研室还在2005年11月下旬利用《江西教学教材教研网》举办了一次网上《教师科研》在线教研活动。相信今后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网络教研必将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1、基于网络教育论坛的教育反思
网络教育论坛让教师的所思所想和全球化的数字化交流融为一体,为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目前众多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教师都有在网络教育论坛上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这些教育反思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它是教师教学、教研资源的一笔巨大财富。
      网络没有高低贵贱、没有城乡之别的特点使得许多教师选择了用网络教育论坛这个平台向世界发出自己最自由、最独特、最响亮的声音。作为信息社会情景下的现代教师,更要学会利用“网上”包围“网下”的策略,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师品牌。
      这里提供两条不错的途径供参考。
      其一、主动发布自己的主题帖
      当你在教学中遇到困惑感觉凭一己之力难以处理时,或者当你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了教学中遇到的难解之题时,都可以在论坛以此为主题留下你的足迹。相信不用多久,论坛中就会有许许多多的热心的网友认真且耐心地回答你的问题。或许大家未曾谋面,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交流学习的热情,毕竟大家的终极目标是相似的,即: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其二、积极参与名师的专题帖
      如果说发布自己的主题帖主要意义在于自我欣赏的话,那么参与名师专题帖的研究讨论主要意义就在于寻求思想的交流和智慧的碰撞,以求得视野的开阔和理论的提升。专题帖具有的集中性、深广性、系列性让人获益匪浅。
      2、基于网络平台的备课、听课、评课
      备课——网上新课大家上
      与教学同步的教研,是教师们最需要的,怎样让教研与教学同步呢?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备课。我们提倡学科教师提前一周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发布到网络上,校际、校内的同学科教师进行点评、研讨、学习、借鉴,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修改意见,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下一周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并在课后反思栏目中写下自己的反馈意见。
      听课——网络多媒体教研
      综合运用文本、声音、视频、协作程序等进行基于网络的教研活动。比如:网络虚拟微格教研。首先通过论坛发帖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预案,然后用摄象机记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在论坛上以在线放映方式再现,供教师个人和其他地区、其他学校的同行进行局部的定格分析、对照、评价,仔细挖掘课堂实际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这种视频案例交流研讨活动,没有固定的时间限制、下载的案例还可以反复播放,教师或学生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动作及教学中凸显的问题都可以作为研讨的内容,降低了在课堂教学现场听课时捕捉瞬间教学信息的难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提高教师教学业务的有效途径。
      评课——网上大家齐评议  
      所谓网上评课,即要求开课教师把教学设计及教学现场视频,上传至网络,根据课堂实际所有教师进行课后跟帖评课,最后由开课教师根据评课反馈的情况和自我感悟进行“二度加工”。网络让学校不再设有围墙,专家和外校的教师可以在网上给我们教师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3、基于教育叙事博客的网络教研
      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教育叙事就是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内隐的思想,教师的生活故事中所蕴涵的理念进行研究。对于教育科研来说,这些从教师自身时间衍发的案例、思考和体验具有专业理论研究无法比拟的针对性、真实性和情境性。而博客的出现,正好为教师真实地展示自我搭建了一个极佳的舞台。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利用博客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有些教师已开始尝试直接利用博客备课、该作业、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
      七、开展网络教研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研活动的内容是第一位的
      不论是传统的教研活动还是网络环境下的教研活动,都是为解决教学问题服务的,其研究的内容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形式只是为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存在的。对于网络教研,不能看作是技术设备在教研活动中的堆积,而要探究这种形式对教研活动的冲击、变革和促进作用,进一步发掘这种模式的潜在效能,完善其功能,让其成为信息社会中一种有效的活动模式。
      (2)网络教研不是教研的全部
      尽管网络教研有着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却不能因此而完全抛弃传统教研。因为毕竟经过这么多年的经验积淀,传统教研还是存在着很多网络教研无法实现的方面。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网络教研成为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实现二者和谐发展。
      总之,网络教研作为信息社会、新课改中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实践,我们相信随着技术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成长必将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6 10:15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47-1-1.html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20664&extra=&page=1

上面的链接很值得点开一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6 14:36
借力网络: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活”起来 2009年11月20日  作者:夏静  来源:光明日报
借力网络:高中课改“活”起来
 ——湖北省建专题网站推动高中课程改革
  学籍登记、网上选课、成绩查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成了学生们的“记录本”,记下他们“鲜活”的成长历程。同样在这里,老师可以“追踪”自己的“培训记录”,学校则能实时发布“课改动态信息”。
  2009年秋季,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式实施,专题网站“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也同时“启航”。建立基于网络的课程实施、教学管理、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评价工作平台,初步构建资源共享、信息公开、多方互动、全员参与的网络支撑体系,努力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湖北省发挥后发优势、形成地方特色的一项重大举措。借助网络迅速、快捷的传播特点,“新课改”开始充分展现出其魅力与活力。
  网上交流:教学互动“热”起来
  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主办的湖北教育信息网,一直是千百万湖北师生交流心得、共享资源的首选途径;其代号“e21”,已然成为21世纪湖北教育信息化的标志之一。以此为平台建立的“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一开始便具备了良好的“口碑”和充足的“人气”。
  今年秋季,湖北省653所普通高中的42.3万名新生迈进校园。三年之中,他们将第一个“体验”全新的教学方法;三年之后,他们也将第一个接触全新的高考模式。许多的“第一”,使他们走到了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新奇过后,困惑和疑虑始终挥之不去;化解“第一个吃螃蟹者”对“螃蟹”的恐惧和忧虑,成了教育部门的首要任务。在这一背景下,“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应运而生并承担起了“互动平台”的重任,以实时交流“吃螃蟹”的经验与教训。
  “高中课改能减轻学生负担吗?”“你对新的教学方法有何意见?”网站开设了“问卷调查”专栏,实时了解和分析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想法。针对教师群体,“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也设计了相应的内容,调查他们的课改培训情况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网站还为学校、教师、学生等开设了不同层次的交流空间,让这些“教育主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感觉“孤单”,以“集体的智慧”推动新课改的不断前进。正如一个退休的老教师所说,这是一个所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的事业”。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掌握新课改实施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决策,往往取决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上。“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中,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心得、言论,无疑就是最好的也是最“新鲜”的“第一手资料”。
  网上评价:教育主体“动”起来
  今年9月,湖北省所有的高一新生都实行了学籍网上注册。学生们完成注册取得学籍和学号后,学校依据学号对学生实行学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和毕业证书发放等工作。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大大调动了老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也提高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在“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上,针对学生用户专门建立的网络管理平台,细分了“我的学籍”、“我的成长记录”、“我的选修课”、“我的学分”、“我的综合素质评价”等各项具体内容;学生凭借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登录激活博客,可创建栏目,自主发布修改日志,上传图片、发表评论。“跟过去不一样,大家感觉很新鲜,都迫不及待登陆注册,写下在学校期间的情况,有点像写心情日记。”武汉一名高一新生说。
  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要看评价机制是否科学、合理。“重视发展性评价、评价主体和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重心向注重过程转移”,成为新评价机制的基本方式。这种方式,目前已在“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网”上“安家落户”并开始运作。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主体受到尊重,可以自己来评价自己,另一方面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教育专家对这种实时网络评价机制给予肯定。每名学生的成长记录、自评和互评,都会在网上留下“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将会伴随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除此之外,网站还开设了“任课老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等系统;学生、教师和评定小组可上网查询互评、教评结果。武汉一名中学班主任说:“用这些数据来综合评价,我们老师也可以从考试教育压力中摆脱,把精力用在提高课程质量上。”
  网上共享:教育资源“新”起来
  新课程方案要求学校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充分发展。然而,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许多学校依靠自己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这一目标。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教育资源的共享。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湖北省教育信息网已经拥有了100多个分网站和系统,500个课题校网站会员,还具备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和公众互动功能等强大的网络基础设备服务能力。有了扎实的“基本功”,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托这些优势,湖北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初步搭建起了学生远程学习平台和教师发展网络平台,提供学生学习资源和教师教学支撑,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要和教师专业成长需求。下一步,他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教材资源支撑网站,开通网上同步教研和备课管理系统,整合现有的高中教学资源。“我们将结合视频语音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助力湖北高中课改”,网站的工程技术人员说。
  此外,湖北教育信息中心还建起了覆盖全省的学校、教师、学生的教育基础数据库,以基础数据库为支撑建立起各类高中课改业务应用平台。其中,有一项任务就是建立“样本校”管理系统,学校用户可通过专题网站发布“课改动态信息”“提交样本校申请”,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大大缩小了教育教学的校际、地区差异,有力地促进了教育公平。“我们将以现代信息化技术,引导全省普通高中逐步实现国家课程改革的目标。”湖北省教育信息中心主任范义虎对未来信心百倍。(本报记者 夏静)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6 16:38
        关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应用 作者:首都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 蒋国珍 
  关注应用之思考
  为什么日常教学中教师很少使用信息技术,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化?有一种观点认为,信息技术装备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合适的教学资源,并提出“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类似的表述还有:“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所谓“路”和“车”的问题),人才培养是关键”。而我们在北京部分中小学的研究表明,即使有了软硬件,有了较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教师培训,信息技术也不一定就能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普遍、持续地用起来,真正发挥作用。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和障碍,首要障碍并非是缺乏适当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不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学校,而是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基础教育教育信息化的落脚点在课堂,突破口是课堂教学的信息化。
  要让信息技术真正进入日常课堂,绝非是一个简单的“路”和“车”的问题,“路”和“车”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非教育、教学层面的问题。研究表明,课堂教学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技术操作阶段、技术采用阶段和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虽然不同学校、不同老师在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遇到的问题各有差异,但每一阶段都有其突出的障碍,我们称之为“坎”,每一道“坎”都可能将信息技术挡在教室之外(见下表)。每当越过一个障碍,都让人感到柳暗花明,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障碍又会凸显。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
  出于对信息技术的新鲜感或对教育信息化的期待,大部分教师都很愿意尝试将信息技术用于教学,从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在经历了最初的几次挫败后,大部分教师在第一阶段即选择放弃,事实上,这些教师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寻找合适的资源”的状态。在很多教师看来,电脑、投影仪等只是“设备”(这些设备也的确就是些通用设备),而非“教具”,它们与日常使用的粉笔、黑板完全没有关联,并非完成日常教学任务所必需之用具。这种现象与微波炉在一些家庭基本闲置的状况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尽管说明书上介绍它能烹饪出多种美味佳肴,但是,没有多少中国人愿意放弃“火+锅”的煎炒烹炸。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课堂教学信息化遇到的首要问题不是缺“米”(教学资源),而是新“炊具”不好用,或者不习惯用新“炊具”,不会用新“炊具”。在这种情形下,即使有“米”,“巧妇”也难为之。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将信息技术挡在课堂外的是“技术”本身,不合理的技术方案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重障碍。
  因此,要实现课程整合,先要整合技术。“教育科技,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创新思路上,是要从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技术的功能和开发者特长、爱好出发;要适应教师,而不是试图改变教师;要让新工具帮助教师,而不是去束缚教师;体现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策上,就是要引导企业开发人性化的、专业化的教学产品,推荐一些适合教师的、可靠的技术解决方案。比较理想的技术解决方案应该具备以下特征:多媒体、一体化(如将黑板、粉笔、电脑、投影等整合为一体,去掉电脑的一些多余功能,满足教和学的需要),稳定性、可靠性高,免维护,操作简单,易学易用,性价比高。
  “整合技术”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一个突破口,而只有实现第一个突破并进入课堂教学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大力建设教学资源才可能有意义。如果软、硬件难学、难用的现状没有根本性改观,如果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没有真正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将资源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投入越多,闲置就可能越多,浪费就更大,至于让教师“人人动手做课件”,更是事倍功半,舍本求末。
  根本突破在于教学改革与信息化的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两大主题,无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教育信息化,最终的落脚点都在课堂、在教学过程。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粉笔+黑板”实现起来局限性很大,而信息技术应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从技术角度看,“粉笔+黑板”的功能更适用于传授式教学,而难以用于“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然而,“传授”和“接受”的惯性依然很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很多愿意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方式还是灌输式的,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往往并无优势,甚至是画蛇添足,沦为一种新的灌输式的教学——“电灌”。“灌输式”教学的后果是:学生脑子里装满了太多的答案(已知的知识),而发现、探求未知的意识被削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打折扣,创新思维被束缚,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如果教师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引导学生质疑、合作、发现、探究”,信息技术就可能成为教改的重要工具,即创设“质疑、合作、发现、探究”情境的工具,在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并且信息化带来的教学效率的提高,使教师有时间照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擅长主动参与的学生也会从中受益。
  中小学课堂教学信息化过程的阶段性特点告诉我们,基础教育信息化不能采取一个模式,一种思路推进,而应根据不同阶段特点,采用不同的应对措施。以信息化支持和促进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引领信息化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根本突破的关键。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22:37

作者: 胡威    时间: 2010-5-11 18:13
先下载照片留作纪念,谢谢!

    恕我直言,本次活动其实没有达到高潮,如果下午能在饭场继续叙旧言欢,畅所欲言网络教研,认识网络(真实)里的同行朋友或教师网友,彼此交流,互相学习的一个机会,那该有多好!


    期待下次难得的机会吧~~~~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11 22:21
        完全赞同胡威同志的意见。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5-14 15:34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6-9 14:51
吟一首短诗,博得满堂喝彩;写一篇美文,赢得大家青睐;问一个问题,收获无限精彩;分一份心得,回报汩汩清流。踏过一片海,用广博的知识激起片片微澜;采过一丛花,在智慧的碰撞中迎来缕缕清香;有过一个梦,决定从这里启程…… 走进文学,探索文化,研究教学,在心灵的光盘上镌刻语文的美妙,一份恒久,一份轻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0-23 20:19
谢泳:网络时代的学术规则
2010-09-20    谢泳    文汇报   

网络,使学术研究中获得史料的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理论上说,面对研究对象可获得的史料线索,已达到无限丰富的程度,只要一则史料曾经被使用或者被提到过,哪怕不是在同一研究领域中出现过,也都有可能在网络中搜索到。网络使研究初期获得基本史料变得非常容易,但真正体现学者研究水平的成果,还不可能完全依赖网络获得,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网络最大的长处是提供信息。当我们有了网络搜索手段后,并不意味着学者学术素养的不重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对学者的要求更高了,因为网络是开放的,在获得一般史料的情况下,所有学者处于同样地位。
   

网络时代对研究者最大的考验,是如何在表面看来没有直接关系的史源中,建立与研究对象的直接关系,这个能力依赖学术素养,也凭借研究者的想象力。

   

发现史料的意义虽然不能和科学发现相比,但在基本的意义上,二者有相似的地方。

   

史料的发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的新发现,比如发现了作家的私人书信、日记以及其他对于解释历史有说服力的材料,无论规模大小,这些发现,都应当视为学术贡献。这种完整史料的发现,在学术研究中时有所见,它的特点是独立、新奇和偶然性,是可遇不可求的事。

   

还有一种是在现有成型文献或者一般为人熟悉的文献中,给予相关史料以新解,或者解读出新的史料意义与思考方向,这种史料工作相对前一种工作有一定难度。

   

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把史料分为“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所谓“有意”的史料是指成文的历史著述、公开的报道或者回忆录一类,“无意”的史料是指政府的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日记及各种实物。“有意”的史料易见,“无意”的史料难得;“有意”的史料容易判断,“无意”的史料需要理论和观念才能识别。

   

研究者看到别人使用了“无意”史料中的私人书信、日记或者其它史料,但在自己的研究中,并不明确说明自己史料的来源,而是直接隔过发现“无意”史料的工作,到原始史料中直接引用,好像这些史料的学术意义是自己首次发现,这都是不合学术规则的。在这方面,我个人以为主要靠良心和道德,外在的纪律和规则很难约束。比如你明明是看到别人的文章引述了一则日记中的材料,这则材料对你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帮助,但你不说明是从别人文章中看到并获得了史料方向,而是直接找一本原书,把那条已有明确史料方向和意义的日记摘出来,并不加以说明。这样的情况,外行很难看出来,内行又不好明说。所以只能依靠学术良心和学术道德。古人论学早就讲过“当明引不当暗袭”的问题。“明引”是规则,“暗袭”是缺德。要发现“暗袭”还不难,但要明确说明“暗袭”并不容易。在“暗袭”问题上,“暗袭”者有比较开阔的辩解余地,学术上的事不像法律上的事,确实有只能意会不能明说的现象。其实,前几年《文汇报》上沈国威和冯天瑜的学术争论,也是因此引起的。关键在于,沈先生做的是原创的学术发现工作,而冯先生是利用现有的材料在做再阐释的工作。这些问题,只有完全相同领域的研究者才有体会。

   

网络使获得史料的手段发生改变后,同时也对学者的学术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有些史源,如果研究者不自觉提示史源方向或者获得史源的初始方法,有时候我们会很难发现,特别是在研究领域不相同的情况下。

   

网络提示的许多史源虽然是公共资源,但在获取时,却有一个学术规则问题,也就是说,在网络时代,凡获得提示的史源,一般来说都应当说明获自何处,特别是网站、目录、索引性的史源,学者有自觉公开的责任,当然这主要依靠学者的自觉,是一种道德自律。

   

由网络获得目录、索引信息后,研究者应再寻访原书、核查原文,这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能是一个基本方法。因为越偏僻的文献成为网络公共资源的可能性越低,所以研究工作中阅读原始文献还是一个基本的方法,不过网络使我们获取史源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

   

我们现正处在学术研究的转型时期,网络的出现,特别是网络搜索功能的发达,使学术研究在发现史料和使用材料方面的手段有了极大变化,过去看起来非常复杂的材料,在今天已变得非常简单,这里其实还涉及一个对学术的评价问题。这个问题,今天的学术界可能还没有清晰意识,就是说,出现在网络搜索器普遍运用前的学术作品,我们不能与网络搜索器发达以后的学术作品放在同一层面评价,因为这对作者的要求和考验是不同的。有些研究者不清楚此点,常常在叙述学术史时,指责有的研究者没有注意和利用相关文献,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网络出现之前与出现之后,对判断史料来源,完全有不同的尺度。有些材料今天极容易得到,而过去就极难,还有更多复杂的史料,只有真正从事过研究的人才能判断其间的甘苦。依靠原始阅读获得史料远比依靠网络获得史料更有学术贡献,也更有研究的趣味,我对此深信不疑



作者: 李丹    时间: 2010-10-23 20:29

作者: 李丹    时间: 2010-10-23 20:30
管老师
希望您
再组织开展小语教师现场作文比赛
                                                      祝站 李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0-11-2 04:5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5-30 09:04
管老师
希望您
再组织开展小语教师现场作文比赛
                                                      祝站 李丹
李丹 发表于 2010-10-23 20:3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4 01:03
关于召开小学数学教学网站建设研讨暨第三届网友课堂教学观摩会的通知

各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科院、教育研究中心):
小学数学教学网(http://www.xxsx.cn),于2003年12月8日开通。我室网站(http://www.jssjys.com)建设以后,小学数学教学网作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专业网站,又同时成为我室网站的小学数学频道。全省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积极参与小学数学教学网的建设,在网站的平台上交流小学数学教学和研究的经验,特别是使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经验,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实验区提供了资源共享的互动的平台,为教师之间编织了交流和沟通的纽带,已经成为很多数学教师教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帮手和朋友,也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促进网站的建设和发展,我室定于5月27~28日在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召开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网站建设研讨暨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网”网友课堂教学观摩会,现场观摩骨干网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网站的作用,更充分地给教师们提供研究教材、教法和交流心得的更大空间。现将会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现场观摩五位骨干网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专家和会议代表一起进行互动式评课和教学研讨;网友联谊交流;研讨小学数学教学网的建设与发展。
二、会议时间:2011年5月26日下午报到,27日和28日上午开会。
三、报到地点:宝应县君悦商务酒店(电话:0514—88878108)。宝应长途汽车站出站口向北约30米,乘101路或106路车到广电中心站下,再由十字路口向北步行约100米即到;或直接乘坐出租车(约需15元)。如无直达车至宝应,可先乘车至扬州,再转车至宝应。联系人:王兆正,联系电话:15005259086。
四、出席人员:小学数学教学网论坛各版版主,热心网友代表。
五、会议经费:会议期间的食宿费由会议负担,往返交通费回单位报销。
请参会的论坛各版版主和热心网友代表于5月19日前发邮件至xxsxjx@vip.163.com确认参加会议。(联系人:石颖娜,025—86217372)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二○一一年五月九日
附:小学数学教学网论坛版主和热心网友参会代表名单
小学数学教学网论坛版主和热心网友参会代表名单
论坛版主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周晓军
南京市汇文实验学校小学部
刘家宏
南京市六合区葛塘小学
黄进福
无锡市新区硕放实验小学
许海峰
邳州市运河师范附属小学
周建超
邳州市润才实验小学
朱向明
沛县沛城镇孔庄小学
孟晓青
新沂市实验学校
谭长存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黄剑峰
金坛市河头实验小学
张建明
金坛市尧塘中心小学
陈东栋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彭永新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
王存文
南通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范雪梅
如皋市丁堰小学
洪爱平
赣榆县门河镇中心小学
葛  鹏
淮安市浦东实验学校
陈  军
涟水县郑梁梅小学
颜春红
大丰市草堰镇中心小学
李曙华
滨海县实验小学
谢佐洋
射阳外国语学校
周  丕
射阳县解放路小学
江 辉
东台市启平小学
夏晨华
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李庆海
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
杨宏权
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小学
秦仕祥
江都市郭村镇中心小学
曹  阳
高邮市实验小学
周晓军
仪征市龙河中心小学
崔小兵
宝应县实验小学
王兆正
镇江实验学校
匡元霞
泰兴市虹桥镇七圩小学
赵  峰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陈  茜
兴化市安丰中心小学
程  剑

热心网友代表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
华  琴
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
巢洪政
徐州市鼓楼区祥和小学
刘  薇
常州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
王  岚
南通崇川区教体局
顾飞宇
如东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冒金彬
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
邢光华
如皋市下原小学
茅  娟
海门市汤家中心小学
范  瑛
陈健勇    芦  苇
海门市麒麟中心小学
黄晓波
海安县城东镇新生小学
谭拥军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
董正彬
射阳明达双语小学
薛  峰
滨海县实验小学     汪志华
陆立海  
大丰市草堰第一中心小学
杨荣平
东台市实验小学
高  飞
扬州市广陵区湾头中心小学
吴德娟
江都市实验小学建乐校区
黄红成
宝应县实验小学
李步良
扬州沙口小学
陈士策
江都市丁沟中心小学
韩秀娟
姜堰市叶甸中心小学
唐  玢
兴化市楚水小学
於以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4 01:04
第三届网友课堂教学观摩会会议日程表

日期
时间
内容
地点
主持人
5月
26日
下午
13:00~18:20
会议报到
君悦商务酒店
会务组
18:30
代表晚餐
宝中食堂

5月27日
上午
7:00
早餐
君悦商务酒店
会务组
8:00-8:30
活动开幕式
宝应实小小圆厅
刘咏春
8:40-9:20
网友课堂教学
《间隔》四上  李步良
薛大威
9:30-10:10
《搭配》四下  邢光华
10:20-11:00
《覆盖》五下  颜春红
11:10-11:50
《覆盖》五下  王  岚
中午
12:00
午餐
宝中食堂
会务组
下午
14:00-14:20
网友合影
宝应实小操场
吉  祥
14:25-15:00
优秀版主、优秀网友颁奖仪式
宝应实小小圆厅
王  林
15:00-15:45
执教教师说课、互动
宝应实小小圆厅
薛大威
15:45-17:30
网站建设研讨
微机房
石颖娜
18:30
晚餐
玉玲珑饭店
会务组
5月28日
上午
7:00
早餐
君悦商务酒店
会务组
8:30-10:40
沈重予主任讲座
网友互动
宝应实小小圆厅
薛大威
10:40-11:00
活动总结
王  林
11:10
午餐、离会
宝中食堂
会务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6 12:4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7 20:35
科研引领 网研搭台 同研进步
2009年11月17日
 来源:《教育》旬刊
  教师的成长事关素质教育的成败,在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探索行动中,环翠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学科教研为手段,以网上教研为渠道,研训一体地落实教师培训计划,使教师队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变革。
  全员参与重点课题的研究
  最大限度发挥科研引领作用,使广大教师以科研的态度来教学,以科研的意识去发现教学问题,以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近些年来,在全市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一直是环翠区“办老百姓满意教育”的奋斗目标。全区以“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课题,自上而下开展研究与实践,使课题成为全员参与的行动。为保障课题顺利开展,区委区政府与乡镇和学校层层签订责任书,从办学条件和布局调整上找准基点,迅速完成城乡一体化办学条件的全部到位,实现全区学校硬件设施均衡发展,这为区域推进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石。
  回顾以往实践探索的历程,不难发现素质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别是在区域整体探索行进中,发现学科教学落实的并不到位,研究零散、线索不明晰、方法不科学等等。随着新课改的到来,为区域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更新的选择。2002年,环翠区自主立项了“学科素质教育”课题,使全区教师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的研究方向,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踏踏实实落实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环翠区举全区之力开展“学科素质教育”课题研究,就是要将学校、教师所有的立项课题纳入到“学科素质教育”课题的研究中,剔除在学校教育教学中那些无关痛痒的大而空的课题,使素质教育这项大课题真正走到学科教学中去。
  为促进全员参与课题研究,环翠区抓住了教研培训这个“软实力”,区教研培训中心发挥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作用,采取集中和分散、区本和校本相结合的递进式全员培训,从理念引领到典范带动,从目标设定到模式架构,成功实现全体教师认同课题并投身到课题实践探索中。统一思想和行动,使“学科素质教育”研究完整地建构了“目标——模式——评价”框架体系,各学科在教研员的引领下制定了本学科相应的实施方案,形成了操作性强的学科教学指南,提出了学科研究的切入点(子课题),这为广大教师提供学科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比如,语文学科有梯度地开展“大语文、大阅读”研究,教师在积淀文化底蕴上找到行动策略;数学学科开展“数学地思维”研究,全区中小学数学课堂打破原有封闭式的教学模式,生活化、情景化课堂洋溢着生命色彩;英语学科开展“合作教学”研究,彻底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体育学科推出了别开生面的“体育大课间”研究,教师的身心素质得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以“实践与创新”为课题,把教师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不少学科开展探索跨学科整合,使教师们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并在研讨中实现新的超越。
  把学科教学中一项项基于实际需要的课题作为学科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从点到面开展实践探索,这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这一大课题已经成为拉动全区教育发展的行动策略。各学段在深入探索中找到了新的发展途径,全区初中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课题,激励教师在学科教学实践中“构建生命化课堂”;小学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课题,指导教师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上。各学科教师都能够在课题的引领下,开展求真务实的教科研工作,在本学科教学实践中找到落脚点,深挖下去。而全区立项课题全部实行网上管理,从区到校动态监管课题实践过程,这不仅规范了教科研工作行为,更激发出广大教师投身小专题研究、积极变革教学方式的内驱力。
  全区打造网上教研培训平台
  区域信息技术优势发展,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能够促进教师由个体发展走向集体共同进步。近年来,环翠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成并完善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全区中小学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任课教师人手一机的学校比例达到91%。在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实践中,环翠区领先一步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教师具备现代化的科研能力提供了条件,全区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重点课题,引领教师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提升自我、变革教学方式方法。
  为了让教师们拥有丰厚的学习和教学资源,环翠区集中全区资金和人力优势,以本地资源为主体,通过网上下载、教师制作、外地购买、卫星接收等方式,按照本地使用的“五四”学制教材,搭建了资源库平台。到目前,环翠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总量已经达到800G,其中本地资源达到150G。全区每年要组织一次资源库评比活动,以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资源共建的热情。
  依托环翠教育信息网,环翠区给各学科搭建了“网上教研”平台,使教师日常交流学习有了最为畅通便捷的渠道。“网上教研”栏目管理由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共同负责,他们依据学科特点创办出各具特色的主页,教研员与教师直接对话,双向互动交流,及时地解决了教研、教学的实际问题,拓宽了教研工作渠道,真正实现了教研活动的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教育博客”和“学区论坛”等平台也在环翠教育信息网上运行得很“火”,这些平台的建立为教师们提供更为宽泛的自主研讨、互动交流、专业提升的渠道。各学校在校园网上都纷纷建立起论坛和博客,使教师们及时地交流学习体会、教学问题、经验反思等等。这些既活化了教科研工作,更为教师展示教科研能力提供了舞台。各学区也建立了学区博群,拉近了城乡教师的距离,使教师同享优质教育资源。
  为了让教师足不出户就获得学习和培训机会,环翠区建构了远程教育评估系统。各校可以在学校网管中心,组织教师听课研讨;教研员在办公桌旁就可以点击本学科任何一节正在授课的课堂,组织教研组进行评课;教师可以在本校随时观摩学习外校教师和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教育局督导室可以随堂进行远程教学评价。远程教育评估系统的运行,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使教师能够潜心于课堂教学的研究,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自主提高远程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整合的能力和水平。
  全学科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
  教师的“责任田”就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他们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他们开展教科研的主渠道。因此,环翠区把打通教师成长的关节点放在了学科课堂教学实践中。为营造区域整体推动的氛围,从组织开展全员参与的大讨论,到内化《课堂教学落实素质教育学习资料汇编》的理论学习,再到“我的素质教育观”论坛开设,以及网上的助推工作和学科教学观摩研讨,全区上下步调一致,教研部门和学校成为了研究团队,教研员和教师结成合作伙伴,他们从课堂教学中积极发掘问题、寻找出路,在已有的经验中寻找新的生长点,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找到突破点,2006年,全区各学科推出了“同研一节课”活动。
  环翠区开展的“同研一节课”活动,就是以学科为单位,由各学科教研员带动,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研训一体的教科研活动。到目前,全区已经开展了三轮“同研一节课”活动。第一轮“同研”,采取措施是“学习反思——活动引领——听课跟进”。“学习反思”是学习《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学习材料》、提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分析框架表》、给课堂教学照镜子、反思各科课堂教学落实“三要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活动引领”是针对“照镜子”反思出的问题,确立教研活动的主题,开展“各科课堂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主题教研日”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培养典型,总结经验。“听课跟进”是在活动引领、典型引路的基础上,学校成立课堂教学评价小组,对大面积的课堂听课跟进,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第二轮“同研”,主要是通过制定《校本行动方案》、《同研一节课活动方案》以及编写《学科知识结构目标体系》,对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三要义”进行再发动、再引领,使全体教师积极做素质教育的践行者,使大面积的课堂教学得到再提升。第三轮“同研”,主要是通过课题引领,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全面打造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优质、高效课堂模式。
  “同研一节课”活动不仅树立了一批好的典型,解决了教学实际问题,而且使全区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变革。通过听公开课、看常态课录像、观摩示范课以及案例分析、主题教研、专题报告等形式,并结合各级各部门举办的各项教学活动,以及各学科开展的教学比赛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教师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诚然,教师的成长需要个人的独立自主,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则更应该在队伍建设中发挥作用。“科研、网研、教研”三个方面不可或缺,科研是引领,网研是平台,教研是途径,把三者恰当融合,并驾齐驱地开展研训一体的活动,就会极大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7 20:42
利用网络 开展教研
2009年03月26日
 来源:《教育》旬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基于网络的学习方式也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并利用。在信息化时代,工作和学习已经离不开信息化,有效地利用网络这种信息化资源,通过网络学习与开展各类教研活动,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
  网络环境下合作教研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合作教研”课题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网络本身,重点是拓展合作教研的时间与空间,解决教师传统合作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传统的教学研究形式有:集体备课、教学沙龙、教学论坛、经验交流等。但这些活动需要有集中时间与地点,必须有专人组织。由于教师平时工作比较忙,除了学校规定的时间外,教师很难集中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尽管学校倡导教师间的团结互助,但由于缺少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无法及时沟通,时间一久,教师间进行合作教研的氛围就受到影响,真正进行合作的也就少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教研作为传统合作教研的补充,重点围绕以下问题开展研究。
  1.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合作教研平台,培养教师网络学习、网络教研、网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加强老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促使教师教学反思活动的全面开展,促进教师自觉进行探索性的教育行动,让网络成为教师积极参与合作教研的助推器。
  2.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全面开展教师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活动,充实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以达到学校资源共享的目的。
  网络环境下合作教研的优势
  新课程的实施为学校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能使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传统合作教研活动的方式必须随着发生变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使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教研成为了可能。可以说,网络学习、网络教研,将成为目前以至将来教师合作教研的一种重要的教研形式,它作为对传统教研形式的补充,具有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1.网络研究环境下的合作教研具有开放性与交互性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多向交流;传递系统是多媒体的;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手段和形式是多样化的。这决定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合作教研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自主性、多媒体化等特点。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构建有活力的学习型组织,从而在校本教研中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丰富教学资源
  学校通过开设“个人博客”、各备课组及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创设一个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及时把读书心得、教学体会、文章推荐、教学反思与课堂实录及时上传到各“个人博客”或各课题组“博客圈子”上,就能有效地实现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的共享、交流和拓展、实时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与问题,丰富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
  3.拓展合作教研的空间与时间
  传统合作教研中,由于受场地与时间的限制,教师难于集中在一起,评课、议课活动往往留于形式。如果通过“教研博客”进行,却能吸纳全体老师的共同参与,评课、议课与课堂同步,教师参与教研不再受时间、地点与空间的局限。在“教研博客”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探讨、对话、互动。
  4.及时记录教研的全过程
  传统教研活动中,尽管教师有记录,但记录往往不完整,网络教研却能弥补常规教研活动的的不足,及时记录相关信息,同时,用文字完整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与讲出来是两回事,对提高教师写作能力与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网络环境下合作教研的主要形式
  教研环境是参与教研的老师在开展教研活动的过程中,赖以持续下去的基础。具体到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提供各种学习条件以支持个性化反思和研究,并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以完成教研活动任务的虚拟场所,具体有以下形式。
  1.建立“教研博客”
  网络环境下教师合作教研如何组织,如何开展,开始思路并不明确。随着互联网上个人博客的使用,我们借助学校校园网建立了“南山博客”这一教研平台。“南山博客”建立好后,教师开始积极响应,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课后教学反思,有些科组利用其开展案例研究、问题探究等。但不久问题就出来了,随着研究问题不断增多,由于“南山博客”是全部教师共用一个“博客”,给各备课组、课题组之间就共同问题进行研讨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又建立了“教研博客”。在“教研博客”中,老师们不但可以申请自己的个人博客,备课组、课题组、甚至兴趣爱好相同的教师也可以建立自己共同的博客,我们称之为大家的“博客圈子”。
  2.建立科组资源库
  随着教研的不断开展,各备课组、教研组、学校的教学源越来越丰富。如何管理好这些资源,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合作教研带来的成果,我们开始通过网络服务器建立科组、级组、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与评价,如学校课件评比、教学水平评估资料的评比等,我们都通过网络进行。大家只要按要求把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上传到资源库相应的文件夹中就可以了。这样的好处是教师通过评比,可以互相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网络环境下合作教研的组织
  网络教研活动主要围绕平时的教研内容进行,并根据研究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如集体备课、课题研究、教学论坛等。在活动设计中,强调教师之间的协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网络环境下合作教研主要作为平时集体教研的补充,弥补其不足。
  1.网上“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合作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平时每周一节的集体备课时间短,许多问题无法开展讨论,因此,我们在平时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借助“教研博客”这个平台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具体组织形式如下:
  网上集体备课采用“一人主备、多人研讨、反复研磨、最终定稿”的方式。各年级组备课组教师根据学科备课组长安排的内容,精心备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初稿发布到备课组的“博客圈子”上。其他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线研读,参与网上研讨活动,发帖回复修改意见。具体负责人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再上传到“博客圈子”上供大家参考。这样的网络集体备课,较传统集体备课,拓展了大家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了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同时,教师经过多次这样的“学习、反思、研究、合作、创造”过程,将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融为了一体,形成了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也由单纯的教学者逐渐成长为研究型教师。
  2.网上“同伴互助”
  平时听课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听完某教师的课后,本想及时与被听课教师交流,但遇到有课,过了这个时间,下次碰到往往没有了再交流的欲望,久而久之,同伴之间的交流也就流于形式。借助“教研博客”能有效弥补这种不足。平时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课,我们要求听课教师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与被听课教师共同研讨,分享教学智慧及经验、研讨教学方法,以达到互相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学校利用视频、音频,文本等多媒体手段也可向教师呈现教学研究的内容,组织的公开课、示范课,我们把上课的录像上传到网上,充分利用网络合作教研平台,开展教师上网观课、网上评课议课活动,从而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3.网上“课题研讨”
  课题引领是合作教研的另一种有效形式。针对不同科组与不同课题,在网上建立各课题组的“博客圈子”。各课题组每学期都制订课题研究计划、解决的问题与研究主题。课题组成员按照计划开展研究,及时把平时的研究体会写成博客上传到网上;课题负责人也可以通过网上发布邀请,开展如课例研讨、问题探究等专项论坛。老师们通过博客谈所思、所想,大家畅所欲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也不受权威的影响,真正实现了平等对话,互动交流,同时也为课题结题准备了第一手研究资料。
  4.网上“专家引领”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都会有许多困惑,如果这些问题或困惑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组织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组成了专家组。每位专家组成员都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向不同的专家请教,及时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引领教学研究方向,提高研究的层次与水平。
  5.网上“自我反思”
  教学过程中,教师肯定有许多想法与困惑。一般情况下,由于习惯或其它原因,教师一般没有把这些东西记下来,时间久了也就忘记了,就算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没有交流平台也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不利于教师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创设“教研博客”这一个平台,老师们就可以通过“教研博客”及时记录所思所想。教师在撰写博客的过程中,不但自己的教研能力与水平提高了,也能给同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加强教师间的互动交流。
       课题开展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
  1.学校建立了“鹤山一中教学资源网站”,建立了两个教研博客,“南山博客”、“教研博客”。从开展情况来看,教师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学校80%以上的教师有了自己的博客,大部分教师参与了讨论与交流,老师们能及时上网关心教育教学的信息及讨论交流的情况。网络作为合作教研平台,拓展了教师合作教研的空间与时间,丰富了教学研究的内容,转变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方式与行为。
  2.网络环境下的合作教研开展以来,通过网络参与研究的课题组与备课组共17个,教师研究的问题更加贴近学校与学生实际,实现了学校课题研究的校本化。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教学研究蔚然成风,教学科研成绩显著。
      (作者单位:广东省鹤山市第一中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5 09:39
上海最新调查显示:教师网络教研亟待加强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市中小学90%以上的教师每天使用计算机的时间超过1小时,但只有三分之一的教师经常进行网络教研,大部分教师网络教研的意识和习惯还需要加强。
  初中教师网络教研时间最少
  前不久,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通过“上海市中小学二期课改网络互动平台”对网络教研进行了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平均每天使用计算机、上网、网络教研的时间分别为3.8小时、2.0小时、0.63小时。各区县教师每天进行网络教研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最多的区县约每天0.75小时,而最少的区县约0.38小时,相差约一倍。
  虽然网络教研正渐渐成为教师开展教研的常规方式,但不同学段教师的热情不尽相同。调查显示,初中教师在网络教研的时间投入上明显少于小学和高中。并且随着学段的升高,还出现了小范围的网络教研平台使用减少、大范围的网络教研平台使用增多的趋势。学段越高,使用市级教研平台或者在因特网范围内的社会公共平台进行网络教研的比例越高,例如:小学使用社会公共平台的比例约7%,初中约12%,高中提高到了约23%;小学使用学校教研平台的比例约37%,初中下降到35%,而高中只有约24%。
  另外,中学中级职称的教师网络教研时间与其他职称相比偏少。随着职称的升高,参与网络教研的频率也升高。随着学历的升高,教师更加倾向于更大范围的网络教研,使用学校平台减少。
  引人注目的是,新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最高,30年以上教师网络教研的参与时间相对较少。
  网络教研“看信息”多“研教学”少
  各级网络教研平台已经成为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主要交流场所,不少教师开设了自己的博客,但视频会议等手段在网络教研中应用还很少。
  查看教研信息和下载教学资源,是当前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主要活动内容,即教师还主要以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和资料为主要目的。教学或讲座视频也是教师比较关注的活动内容,但由于技术原因,目前明显排在查看教研信息和下载教学资源后面。而“发布资源”和“回答他人问题”等互动式、发布式的教研形式则排在最后。这说明当前网络教研的现状是“下载”为主,而“发表、共享”相对较少。这也是当前网络教研“围观很多,互动不足”的现状。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认为,网络教研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方面,要通过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网络教研的品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7 23:27

平板电脑取代佛典 韩国佛教教育走向智能化



  2012年04月01日






韩国庆尚北道金泉市青岩寺僧伽大学内,沙弥僧们正用平板电脑听课
佛教在线海外讯 据韩国《朝鲜日报》2012年3月31日报道,随着现代信息传播科技的发展,韩国佛教教育正走向智能化,视频授课与平板电脑等高科技方式进入佛学课堂。
就在几年前,韩国佛教界还流传着“即使只跨越一个山,家风也有所不同”的说法。这说明不同寺庙建立的学徒教育体系都有各自的特点。
但是现在,到处都采用视频授课,以及利用平板电脑等新媒介的高科技授课方式。这种现象开始趋向标准化。也就是说,在佛教传入朝鲜半岛1600年后,僧伽教育开始在古老的寺庙内默默地发生大变迁。
在庆尚北道金泉的比丘尼寺庙青岩寺,教室里的沙弥(预备比丘尼)僧人把平板电脑摆在桌子上,取代了写着密密麻麻汉字的经文,同时用手指代替笔,通过点击来翻开画面。这就是利用平板电脑和宽带网完成整个教育过程的“智能校园”。
青岩寺图书馆目前也在改造,以便让僧人方便地使用无线网络。“电子化学习(e- learning)”、重新观看授课视频和授课资料共享等基本项目以及提交报告、问答和发帖都通过平板电脑进行。
青岩寺僧伽大学校长知亨大师表示:“了解最新信息的年轻弟子们和知识渊博的授课僧侣进行沟通。”
京畿道龙仁华云寺去年3月开设的国际佛教学校是一个英语专门教育机构,主要培养用英语传教的比丘尼僧人。这里有母语教师坐镇,日常生活和授课中都使用英语。目前已有两届学生入学,共19人正认真地用英语学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7 23:37
http://xnjyw.5d6d.com/thread-4694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694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6940-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14
陈鲁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网络教研,作为随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网络教研:网络技术对教研的服务与改造

  网络教研,是指将网络技术作为构成新型学习研究生态环境的有机因素,以探究学习交流研讨作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研究活动。从本质上看,网络教研不是教育网站、教学网页和教育博客等的简单叠加,而是互联网技术对于教研的全面服务和深度改造。与传统实地教研相比,网络教研至少具有四个方面的较大突破:

  海量教育教学资源的瞬间共享与有序排放。与实地教研的物理环境不同,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文本、超级文本互联互通的属性和强大的虚拟存储空间,使得教研活动中海量教育教学资源的瞬间共享和有序排放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

  专业引领超几何数级、超时空放大。实地教研中,受到时空的局限和展示平台的制约,专业引领受限于一时一地,很难充分发挥大面积、跨越时空的引领功能。而在网络教研中,不受时空制约的在线式研讨、交互式切磋、无限式复现观摩、点对点式交流等形式,使得专业引领超几何数级、超时空放大,教研效率与效益空前提升。

  课堂教学教研跟进矫正迅捷化、经常化、微格化。实地教研中,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摩与课后评课、议课等,能够有效提升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与能力,但在实践中这种课堂教学教研跟进矫正很难普及运作,且情境性、细节性引领效果差。而网络教研中,则可以通过摄录系统、传输系统、展示反馈矫正系统等使得课堂教学教研跟进矫正迅捷化、经常化和微格化。

  教研全员参与、教研智慧共建成为现实。与实地教研只是凸显少数教研中心发言人和主持人的教研智慧不同,网络教研可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和平台构建,通过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一对一等多形式交流功能,实现教研活动的全员参与和教研智慧的共建,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网络教研:比硬件更重要的是观念

  网络教研是提升实地教研效益的“新引擎”。目前,实地教研,具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如教学信息传达滞后,交流不充分,集体备课、教材通研不能及时实现全方位地共享、二度创生与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基层教学单位教学状况收集延时,指导缺乏个别化等问题。如果辅以网络教研的运用,借力网络教研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教研信息与资源交流共享功能、虚拟课堂点播展示功能、教研活动前引后拓功能与教研监控推进功能等,则会有效避免上述问题,放大教研的效率与效益。

  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应该成为网络教研的“排头兵”。目前,网络教研在各地“如火如荼”,但在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不少地区网络教研定位不准确,学科特色不突出,内容庞杂无序,原创成果短缺,学科专业化水准低下,不能很好地吸引一线学科教师参与相应的网络教研活动。因此,在强力推进课改的新形势下,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应该充分发挥网络教研排头兵的作用,积极拓展所主持的虚拟学科主页、教育博客、BBS、虚拟社区等网络教研平台所具有的零技术壁垒、身份标志匿名化、交流在线化、信息传播瞬间化、参与交流普遍化,知识储存积淀化类别化等优势,突出学科教研的个性与特点,面向广大一线学科教师,培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网络教研氛围,积极探讨解决课改中学科教学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与困惑,有序组织提供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网络资源,加快学科教学信息共享与增殖的节奏,脚踏实地地实施全天候教研引领,在学科网络教研“专业化”、“有用”、“管用”和“好用”等方面多做文章。

  教研未来发展的样式是实地教研与网络教研有机结合的复合型的教研形态。作为“教师的教师”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应该创新教研手段与方式,有效整合传统教研的优势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创设数字化的教研环境,以弥补单一传统教研手段带来的不足,引导一线教师快速走向专业成熟。

  


  网络教研:比技术更重要的是结构

  网络教研需要技术支撑,更需要结构规划。因此,有效推进网络教研,需要按照教研规律与区域教学管理特点来精心设计区域网络教研框架,构设区域网络教研程序,搭建“任务驱动”机制,以引导一线教师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教学研究。

  一般来说,以地市为单位,网络教研应该创设三级交叉驱动体系:地市层面,应该构建以地市学科教研员为核心以各区县学科教研员为骨干的网络教研核心组,全面规划区域网络教研,定制度,列计划,出措施,分任务,明奖惩;区县层面,应该构建以区县学科教研员为中心以各学校教研组长为骨干的网络教研中心组,负责管理辖区网络教研,树典型,勤激励,促均衡,补短板,多指导;学校层面,应该构建以教研组长为支点以学科教师为骨干的网络教研支撑组,具体实施校本网络教研活动,定目标,定篇章,重反思,谋改进,多总结。

  构建起全员参与的区域网络教研体系后,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应该在引领学科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方面发挥督促作用,力求网络教研结构中每一个节点都能被激发出潜能和潜力。初期,可设置教师网络教研最低数量门槛,如要求教师每周至少上传精品教案一个,每周至少上传教学案例一篇,每月至少上传课堂教学实录一篇,每月至少参与虚拟教研会议一次等。也可实施网络栏目版块主编选聘制度,授予主编相应权限,明确相应任务,搞活搞火所辖栏目,进一步激发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可实施阶段性推进机制,定期公布各区县、各校网络教研推进进度、任务完成情况等,评选典型等。

  


  网络教研:着力发挥虚拟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

  要提升网络教研效益与效率,就要加大虚拟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充分发挥网络教研框架体系中的“主发动机”的引领功能。

  在线交流经常化,把虚拟名师工作室打造成学科教研的“抢滩阵地”。虚拟名师工作室要发挥学科教研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挖掘虚拟名师工作室的交流共享功能。要充分开掘虚拟名师工作室“学科主页”的跟帖功能、“教研博客”的评论功能和“学科QQ论坛”的研讨功能,多方位创设与一线教师的对话交流渠道与途径,引领老师们在线研讨课堂教学、学科备考、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见仁见智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必要时,开启视频对话功能,开展面对面远程交流。

  订单式服务,把虚拟名师工作室打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孵化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个性化的订单式服务,是虚拟名师工作室重要功能之一。可充分发挥虚拟名师工作室“虚拟课堂录播展示点评”功能,为教研员与骨干教师远程点对点课堂诊断与矫正提供便利条件。

  共建共享,把虚拟名师工作室打造成优质教学资源的“集散地”。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是虚拟名师工作室的基础性工程。要求虚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参与者要加强栏目建设,及时上传自己的最新教研成果,积极推荐他人的创新成就,超级联结主题特色网站,积极培育争鸣氛围,积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突出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手段的引领,时时编织梳理,形成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体系。

  (作者为山东省淄博市教学研究室研究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17
我市举办网络教研经验交流会




2012年03月31日
来源:晋城在线




    3月30日上午,由市教研室组织、市实验小学承办的“晋城市网络教研经验交流会”在市实验小学召开。
    会上,各单位代表汇报了本单位网络教研的开展情况,交流分享了彼此的经验。市教研室对一年来全市的网络教研工作作了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市教研室强调:一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重要性;二要注意典型引领,切实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三要加大力度,确保我市网络教研健康有序发展。四要恰当处理好几种教研的关系。
    各县区教研室主任、教研员,市直各小学业务副校长,学校骨干教师约百余人参会。(供稿:晋城市教育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24
http://video.sina.com.cn/v/b/64365758-2177402715.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64365758-2177402715.html

http://video.sina.com.cn/v/b/64365758-217740271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28
创设网络教研平台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网络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海南农垦八一总场中心小学  冯飞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天地也随着不断拓展,网络教研应运而生,网络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开放、千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进来,有效地推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已成为当今校本教研的新课题。网络教研成为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靓丽的景点。
    近年来八一总场中心小学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预期效果。2006年4月被评为“海南省新课程网络教研先进单位”,2008年4月被评为“海南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为学校的网络教研工作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下面就八一总场中心小学的网络教研开展的情况,与各位领导及同行进行交流。
    一、夯实网络教研基础。深化校本研训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墓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开展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是创新教学研究方式,拓宽教学研究途径,推进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异,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过去那种“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学工作者发展的需要。而网络教研对教师专业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满足了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的需求,加强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为教师与问伴提供跨地区、多角度的畅谈平台,是解决孤军奋战的教学教研现象的便捷方式。我们不得不相信“网络介入教研可以做到常规教研想做又做不到的事”了。
见于此,八一总场中心小学于2006年1月18日创建了博客群组。此后教师之间便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和困惑,相互阅读各自的教育博客,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以及他们的思考,教师之间不断的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和教育教学方法,使自身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快速发展。学校还把老师们在集体备课和日常教学中积累下来的优质教案、教学资料、习题、教学反思等收集到资源库中,并将教师找到的或自制的课件等相关资源发布到学校博客上,形成教学资源共享。
八一总场中心小学自开展网络教研以来,确立了校本研修的整体思路:即以新理念为导向,以网络平台作载体,以常规教研、网络教研和课题教研的有机结合,形成促进老师专业化发展的强劲合力。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学校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省局级学科带头人的榜样带动作用,让这些土生土长的实践专家现身说法,使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网络校本研修驶上健康成长的快车之道,以此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网络教研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二、加强网络培训。提高教师网研能力
开展网络教研,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网络教研能力。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为开展网络教研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八一总场中心小学建立博客群组以来,把培养教师信息技能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努力做好教师信息技术多层次、全员性的培训工作。
1、领导重视,率先垂范。学校领导在教育科研方面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将网络教研作为学校核心工作之一。校长亲自抓,有专人负责,有具体的计划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网络教研的具体指导。八一总场中心小学群组建立至今也有两年了,大家能够坚持下来也确实不容易。由于学校领导满腔热情地参与到网络教研中来,极大地鼓舞和带动了全校教师,大家积极上网,向专家请教,与同行交流。当然,学校也相应地采取一些激励机制,让群组博客更加健康地开展下去。
2、重视普及,强化提高。在培养教师信息技能中,我们本着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宗旨,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所谓普及,就是学校不失时机地利用业余时间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通过自学、互学、集中培训等形式,使教师们基本熟练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普及的基础上,挑选基础好、业务上进的骨干教师,通过网络教研的专题培训和制作软件的培训,达到能制作出优质课件,能对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指导,这就是提高。现在,八一总场中心小学教师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已蔚然成风。全体教师都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了在网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能利用网络开展课堂教学,开展课题研究,互相交流课件的制作和应用,具备了开展网络教研的基本素养,充分感受到在线学习和网络教研的魅力,他们及时把课后诊断和感受通过博客进行网上交流,智慧共享,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了学校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能。
三、树立新观念,提高网络教研效率
网络教研虽说是只要有一部上网的电脑就可以做的事情。但比硬件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八一总场中心小学时常引导教师树立教研观念、资源,观念,达成共识: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提高网络教研的能力和实效。如今,网络教研帮助八一总场中心小学教师已经摆脱只凭个人狭隘经验行事的状态。由过去“一厢情愿、独学无友”封闭成长状态进入了自主开放、协作创新、和谐发展境界。许多教师的能动教研意识得以加强,他们已把网络视为教育教学研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交流工具。
网络研训需要有网上的信息交流平台,八一总场中心小学把博客作为网络教研和培训工作的阵地。如今学校教师和学生活跃在这一网站上,会员发展到123人,文章已经上传。7000多篇,评论l万多条,访问量达700多万人次。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网络教研的同伴互助,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与提高,一起构建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质疑、批评、总结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规律的网络环境。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质疑和批评的过程中,促进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教研行为的变革。2006年3月20日—31日,八一总场下属各分场小学的语文、数学教师40多名(分两批)到我校跟班学习,我校负责指导的教师及参加赛埔培训的教师及时将教学案例,教学疑难问题提交到博客上,进行实时的网络交流,网络答疑,同行之间互相切磋,达到了预定的效果。2008年10月15日—17日海南农垦教研室在我校举办全局小学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我校教师对开放周的16节课展开了讨论,将自己的观点、疑问和课堂评析发布到博客上,让大家进行点评,得到许多省内专家、同行的评价,我们的教师在交流中取入之长,补己之短,学会反思,学会借鉴并获得启发。经过专家的引导和点拨,许多教师提高了自身的批判、分析与吸收反馈信息的能力,可谓受益匪浅。
四、狠抓网络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
1、建立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成功的激励,我们就应该营造一个富有激励性支持的网络教研环境氛围。网络教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成长则需要制度保障。为了保证网络教研的有效实施,我们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如我们制定的《八一总场中心小学网络教研奖励制度》中规定:每位教师每个月至少要有两篇教学反思发表博客群组上。每学期对在网络教研中做出成绩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给予奖励和表彰。
2、让教师在良好的网络氛围中成长
建立博客群组,引领全校教师走进网络的新天地,与同行们分享教育的快乐,共同探讨教育热点话题。许多教师辛勤耕耘自己的博客家园,在自己的网络平台中畅谈自己工作、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细说学校管理、教学工作、教研交流等方面的体会感受,记录下日常教学叙事、教学反思等。通过网络教研,大家畅所欲言,毫无顾忌,每个人都毫无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看法、想法说出来,正是彼此之间这些开诚布公的发言,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教研资源和个人成长的经验。两年来,我校教师在网络教研的平台上,涌现出了一批活跃人物。比如:冯飞、过客旅程、笑悟人生、雪儿、蓝蜗牛、茶韵心语、竹林心雨、不要遗憾等。
3、开展网络话题讨论
我校定期组织网络教研的经验交流,不断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和实用性,引导全体教师广泛参与;不限定时间,不强调在线与同步,通过个人博客、博客群组和网络论坛开展网络研讨活动,使各位教师的智慧交锋,心灵碰撞,也使群组因互动交流而熠熠生辉。每到夜晚,许多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博客,看帖、回帖,发表观点、交流探讨、争鸣交锋。看到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赞同,心里由衷的畅快;当自己的言论遭遇别人的批驳,便寻思着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为自己的立论寻找合理的依据。近年来,我校博客群组还充分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诚恳邀请省内专家、同行参加网络研讨。分别参与了海南省教研院“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网站和“小学数学”学科专业网站开展的《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巧用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功能,实现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进行了在线研讨。围绕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等课题进行大讨论。还参与了海口市龙华区阳光教师联盟举行的赛埔学习研讨活动。并与农垦直属一小群组、金波农场子弟学校群组、邦溪农场学校群组、屯昌县成长博客群组、陵水县中山小学、红华农场中心小学等博客群组进行答疑、对话,使我们的网络交流更为真诚。各教研组还把教师的案例上传到网上提供给人家分享。在线讨沦中大家各抒已见,气氛热烈,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4、网络教研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研资源
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正常的教学研究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观看名家课堂录像,让老师主动地参与网络研训。让教师足不出门就可以实现与名师的零距离对话,欣赏到最前沿、最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从中汲取新理念,学习新方法。
我校自建立教研网络以来,经常组织教师上网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学习课程改革的理念,观看典型课例,了解教育家、名师(比如魏书生、于永正、余文森、刘良华等)的文章、教学录像,然后组织教师学习、探讨。解决了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许多疑难问题,化解了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许多困惑。同时,教师们还及时地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失败,精彩与缺憾发到博客上,与大家交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五、网络教研初见成效
1、网络教研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抓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龙头。近年来,我校以课题为载体组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目前我校正在实施的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2个,规划课题1个。即《文明交际礼仪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运用数学叙事,促进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发展性研究》;《放飞思维,汲取中华民族瑰丽文化,强化诗文素养教育研究》。学校鼓励教师利用网络开展课题研究,如:我校实施的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运用数学叙事,促进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发展性研究”负责人王秀花老师,在课题实施中,将课题组成员的博客相互链接。并定期组织网络交流,互谈课题感想,交流学生佳作,运用多媒体教室与网络相连,让学生欣赏他人的美文,点拨自己的叙事灵感。通过网络功能支持或者帮助学生发表他们的习作,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快乐,保持学习的热情。
2.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自开展实施网络教研以来,教师们在博客网上发表(含转载)了7000多篇文章,日访问量达到近百次,有效提升了教师们的教学业务素质和专业化研究能力。网络为八一总场中心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舞台。两年来,八一总场中心小学有三名教师被《成长博客周刊》评为博客之星。冯飞、王秀花(过客旅程)、陆关玲(笑悟人生)个人博客在成长博客首页专版推出。冯飞校长2006年被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聘为“中小学新课程远程培训”指导老师,现在是海南省小学教师教育网的特聘专家(http://blog.cersp.com/18880.aspx)。王秀花老师被评为2007年春季国家新课程远程项目研修优秀学员,并被教育部教材发展中心教育视点网聘“特约评论员”,为许多老师写出了精品文章,如:王秀花写的《如何对课堂进行教与学的评价》、冯飞的《浅淡网络培训的实效性》等文章均被刊登在新思考网教育视点中,并被新思考网教育视点评为教育教学优秀论文。
总之,网络教研开创了我校校本研究的新天地。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校教师将会以更积极、更自觉的态度去参与,去探索,使网络教研成为自身不断成长、不断提升的摇篮,让网络教研之花绽放得更加灿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33
目录:中文摘要 第4-5页
Abstract 第5-6页
第1章 绪论 第9-13页
  ·问题的提出 第9-10页
  ·研究目的、意义与聚焦的问题 第10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10-13页
    (一) 研究思路 第10-12页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12-13页
第2章 文献综述 第13-28页
  ·网络教研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第13-15页
    (一) 网络教研研究的兴起 第13-14页
    (二) 网络教研研究的发展 第14-15页
  ·网络教研的概念 第15-18页
    (一) 教研活动 第16页
    (二) 常规教研 第16页
    (三) 网络教研 第16-17页
    (四) 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第17-18页
  ·网络教研活动的理论依据 第18-20页
    (一) 社会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论 第18-19页
    (二) 群体动力理论 第19-20页
    (三) 学习共同体理论 第20页
  ·网络教研的特点 第20-22页
    (一) 网络教研的主体 第20页
    (二) 网络教研的环境 第20-21页
    (三) 网络教研的内容 第21页
    (四) 网络教研的组织方式 第21-22页
  ·网络教研的研究状况及趋势 第22-28页
    (一) 样本的选取 第22-23页
    (二) 分类指标的建立 第23-24页
    (三) 内容分析结果 第24-28页
第3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28-40页
  ·调查的设计 第28-29页
    (一)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第28页
    (二) 调查的对象 第28-29页
    (三) 调查的主要内容 第29页
    (四) 调查中所采用的方法 第29页
    (五) 调查的统计分析方法 第29页
  ·调查过程 第29-30页
    (一) 草拟问卷与试调查 第29-30页
    (二) 正式调查与数据收集 第30页
  ·调查的结果 第30-40页
    (一)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第30-31页
    (二) 调查统计结果 第31-40页
第4章 佳木斯地区网络教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40-47页
  ·组织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第40-41页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0-41页
    (二) 问题归因 第41页
  ·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第41-42页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1-42页
    (二) 问题归因 第42页
  ·教研资源建设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第42-43页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2-43页
    (二) 问题归因 第43页
  ·教研环境方面的问题及原因 第43-45页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3-44页
    (二) 问题归因 第44-45页
  ·其他问题及原因 第45-47页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45页
    (二) 问题归因 第45-47页
第5章 提高佳木斯地区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效果的策略 第47-61页
  ·树立科学理念,加强网络教研组织管理 第47-48页
    (一) 树立科学的领导观 第47页
    (二) 健全完善网络教研活动制度 第47-48页
    (三) 增加网络教研活动投入 第48页
  ·从实际出发,提高教师网络教研的素质修养 第48-50页
    (一) 树立正确的网络教研观 第48-49页
    (二) 努力提高教师的个人教研素质 第49页
    (三) 加强网络教研活动理论研究 第49页
    (四) 深入进行网络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第49-50页
  ·建立资源积累机制,促进网络教研资源开发 第50页
    (一) 建立资源积累机制 第50页
    (二) 建立资源库 第50页
  ·构建专业平台,加强网络教研环境建设 第50-61页
    (一) 加强网络教研文化建设,营造和谐教研氛围 第50-51页
    (二) 构建专业的网络教研协作平台 第51-61页
研究结论 第61-62页
  ·研究总结 第61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61-62页
参考文献 第62-64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34
网络教研开辟了我教学的新天地
肥城市湖屯镇初级中学
尹燕峰
通过一年来的网络教研实践活动,我的教研理念发生了很大转变,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是我的教育教学步入了一个新天地。网络教研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是常规化教研的一种补充。它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网络教研我觉得不仅是交流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资料,更重要的是交流我们之间的教学思想。从我自身来说,每次集体评课的教学课件,我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供自己选择,如果没有合适的可以在网友中征集一下,实在没有可以自己动手做一个适合的,另外、学校上交的材料,自己上网查一下,可以作参考,觉得确实是非常方便,尤其是教学设计和课件,扫除了课堂上的障碍。实践证明,网络教研对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使我真正感觉到了网络教研的优势,不但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思想,而且还长了很多的见识。
我平时撰写的优秀教案、教育随笔、教研叙事等都可以在网上投稿,经常浏览教育信息,多评论、参与教育论坛,从我们的教育网站上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会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去年暑假我参加的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学习,与主讲教授进行网上交流,我把主讲教授的课件都通过网络电子邮件发到我自己的邮箱供我以后学习与教学使用,与更多的平台和更多的优秀教师接触与交流。利用网络的优点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博客,通过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交流。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交到了许多新朋友。自从有了自己的博客,我觉得很新鲜,就把自己的文章储存,把自己每天的心得体会、收藏自己的图片,将自己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反思、心得体会,教学设计等放在自己的空间中,与同行们对一些文章进行评论或者留言。在自己的空间中记下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将自己的培训心得发表在博客中,和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教学中,一个人备课、上课,总是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通过网络将我的教学设计以及课件等发表在空间里,由其他老师对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修改,相当于过去的集体备课,探讨好的教学方法,从中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上完课再进行反思也可以发表在网络中,大家集思广益,通过这么一节课,提高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除此以外,我还将平时教学中的好的做法和教学困惑、案例随时发表在空间里,征求他人的意见,时间越长所积累的资料越多,经验也就越多。回头看看过去所留下的教学痕迹,重新认识了自己,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利用时间到网上学习,了解最新的教研教改信息,欣赏各位的教学风采,抽取时间撰写反思、随笔等等。这样就能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专业水平,取得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大成绩。在网络教研这个平台上,教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提升了专业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0:35
2010年度初中语文网络教研工作计划[zt]
初中语文网络教研平台经历了2009年度的筹建、推广、应用,现已为各区县教师熟悉,网络主题研讨活动的推出得到全市初中语文教师的广泛参与,该网络平台对于长期深入地开展教学研讨、条分缕析地阐释教学理论、科学理性地探讨教学内容,对于促进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一年多来网络教研的推广还存在着有待改进之处:网络教研作为新生事物,其功效还未得到充分认识,教师往往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上网,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网络教研的实效性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等等。因此,如果能进一步完善网络教研功效,挖掘网络教研的潜能,定能促进网络平台的利用率,从而使多种模式的教研共同推进,进一步提升教学研讨活动的有效性。

一、项目目标
1、完善网络教研形式,充分发掘网络教研的优势,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参与度与互动性,探索与日常教研活动相辅相成的网络教研模式,提高教研有效性。
网络教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因此,利用网络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教师在此畅所欲言,形成思维碰撞,激发更多更深的教学思辨;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形成的真切言论、思维火花又能为常规教研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提供依据,这样有助于逐步使网络教研成为常规教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确立年度网络教研主题——“课文•••课例•••课堂•课程”,在该主题引领下分阶段逐层推进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形成整体性、系统性的年度网络教研活动。
目前,课程意识的构建成为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对广大教师而言,课程意识这一概念较为高深,难以把握。而自下而上的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学实践的反思、沉淀乃至升华是形成课程意识的有效途径,经验证明,从“课文”入手,把“文本解读”作为这条途径的起点,探索从“文本解读”到“课例研究”,到“课堂实践”,最终形成一定的“课程意识”的研修过程,是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本年度计划确立“课文•••课例•••课堂•课程”的网络教研主题。
3、统整有效教研资源,建立并完善网络教研资源库。
网络既能够传播影像资料又能够形成大量的文字资料,因此,利用网络的空间,收集整合这些资料,形成网络资源库,便于教师汲取应用,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

二、研修内容
本研修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由实践到理论的科学进程,要借助网络教研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需要从课文解读、课例研究、课堂教学等与教师日常教学密切相关基础项目入手,吸引教师广泛的参与,开展热切的教学研讨,形成一定的教研成果,在不断实践、反思的过程中确立起课程意识。
网络教研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聚焦文本解读,提升专业素养
1、选择语文教师广泛关注的或者在教学感到困惑的部分初中课文,组织教师讨论,引发对文本解读重要性的关注,探讨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上传有关名家阐述课文解读的文章,提供文本解读的借鉴性思路。
3、专家和教师就文本解读开展网上研讨。我市初中语文教师在上一年网络教研的主要议题——“教学内容的确定”的研讨中,对教学内容的概念、教学内容确定的方法、目的、意义等有了基本认识,教学内容确定的一个重要依据即是“课文”,正确、深入地解读课文是确定教学内容首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本研修内容既是上一阶段的延伸,又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借此阶段的活动,形成多层面的思维碰撞,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促进教师提升自身学养的内需力。
第二阶段:开展课例研究,关注课堂教学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可借助网络上传部分课例并展开研讨,研究一节课的各个构成要素是否正确合理;同时,关于课堂教学,教师也可提供自己的教学实践资料,就教师的课堂行为、采用的教学手段、目标的达成度等等方面展开研讨。课例研究和课堂教学块面上传的资料可以是教学视频、课堂实录或教学片段、案例等等多种形式的资料。在实践中验证文本解读的效度,在有效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思考课堂教学实践组织的合理性。
第三阶段:促进理性思考,形成课程意识
1、推荐与“课程意识”相关的理论文字,进行专题导读;
2、教师上传相关感受、体会,初步形成课程意识;
3、拓展课程资源——课外阅读指导
一线教师对课程意识的理论把握有个不断认识、反思、再认识的过程,尤其要将其中的核心价值合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还有待时日,因此现阶段希望教师在理论文章的启蒙下,在对教学实践的思辨中初步形式的课程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为今后的进一步提升打下基础。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意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发掘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资源也不容忽视。本学年计划将课外阅读作为一项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教师可从课文角度出发探索与之相辅相成的阅读拓展方向、方法,可上传经典课外阅读推荐,并附推荐理由;可上传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课外阅读教学评价等等。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

三、工作安排
(一)网络教研活动时间节点安排
第一阶段:文本解读(20109月——11月)
第二阶段:课例研究(201012月——20113月)
第三阶段:形成意识(20114月——20116月)
(二)制定分级管理制度
教师参与网络教研

区教研员分管各项研讨活动

核心组总负责

市教研员总负责










市教研员负责整个初中语文网络教研的推进,核心组分工分阶段负责策划并管理网络教研。核心组、区教研员、教师三者之间形成信息互动。
(三)制定专家值班制度
制定网络教研专家组成员值班制度。在专家队伍中推行网络教研值班制度,各位专家成员在固定的时间内登录网络平台值班,通过专家组在论坛中与教师互动使教师的困惑得以及时解决,同时也使一些共性问题得到关注,激发更多的教师参与研讨,营造更为良性的网络研讨氛围。
(三)搭建理论学习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网络教研并不鼓励教师秉着“拿来主义”光顾平台,提供一些切实可用的资源是网络教研的一项成果,但更希望教师能参与到研讨过程中来,共同思考,一起研讨,在辩论的过程中汲取,在汲取的过程中反思,形成理性的教学思路,而不仅仅凭经验说话。因此在本年度的工作中,仍将推荐一些专家学者的相关理论性文章,并进行导读,展开讨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四)加强网络资源库建设
    借助网络技术支持,收集在年度网络教研活动中的各类资料,整理归类,形成资源库。在今后的网络教研中不断扩充完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07:26
江苏省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师网络培训启示录 2010年02月26日  作者:高国民  来源:中国教师报
  【片段一】
  轻放书本,拍打粉尘,当纷扬的尘埃尚未落定之时又迫不及待地端坐于电脑桌前。拖动滚动条,逐一浏览新帖,感兴趣之处驻足思索。随着键盘的敲击,思维凝固成一个个白底黑字的回复。
  【片段二】
  沐浴在周末温暖的阳光下,轻呷一口香茗,顿觉神清气爽。戴上耳机,点击视频,又在新课程的天地间遨游,和专家名师相约精彩。思维在碰撞中更新,理念在荡涤中升腾。专家引领如醍醐灌顶,确有拨开云雾见天日之感,令人豁然开朗。
  这是我2009年8月24日至11月11日参加江苏省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师培训网培的两个片段。这次网培培训,让我的生活在忙碌中充实,让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更趋科学与理性。
  网络培训于我而言还是初次邂逅。记得新课改在常州刚铺开之际,跨市级、市级、区级、校级培训开展得如火如荼。教师心中考量培训水准,即含金量的往往是能否请到重量级的课程专家、名师到场讲座,因此,不同的培训,人数爆满与门口罗雀的巨大反差也就不足为奇了。人生有“七年之痒”一说,新课改已历9年,如何把课改向纵深推进,摒弃浮躁,追求实效,这正是当前摆在广大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此次省级网络培训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及时推出,犹如下了一场及时雨。
  网培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各地专家、学者、名师与教师面对面,原生态地真实呈现教改思想,减少了“二道贩子”、“三道贩子”对课改的误解和曲解。教师对讲座中未能领会的内容还可以反复观看,并及时上网搜索、浏览、下载同类学习资源,多角度探查后揣摩、领会,如此的便捷与超大的信息容量是传统讲座所无法比拟的。更为关键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教师主体的参与。教师在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中实现自我建构,这正是网络培训所独有的魅力。传统的“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研方式正被一根小小的光纤所颠覆。思想可以在视频中被凝固和反复,在一天中可以学习众多专家的思想,这也是传统培训难以企及的。网培就是一扇窗,打开这扇窗,可以领略新课程的无限精彩。
  网培很好地建构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这一教研体系。聆听成尚荣先生关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深刻变革”的主题讲座,让我对语文教学的真谛有了更真切的体悟。学习了吴铁俊和陈玉中两位专家对初一初二语文教材教法的系统分析,面对这厚重的劳动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对初中语文教材体系有了一个更为宏观的把握。他们高屋建瓴的解读,为我审视教材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视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网上讨论区的开辟给了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在这里可以一抒心中块垒,可以分享集体智慧,有质疑追问,有共鸣启迪。这是一方知己的天地,这里有着纯粹的学风和更为专业的研讨,纯净之中涵养学养。学员在相互扶持与砥砺中携手前行。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之下激发了自我反思。目前我在线学习184小时34分40秒,发帖102条,回复85条,引发大家思索的跟帖78条,查看356次,这一数字还在不断的更新中。网培学习潜移默化地荡涤了旧有思维,理念在不断的学习中渐次更新,这是隐性的改变。显性的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重新架构更能遵循学生客观认知规律的教学板块,语文课堂更富语文味,小组合作从热闹走向深刻,课堂教学更为自觉地追求有效、高效。
  网培丰盈了教师,惠及学生。
  问课哪得清如许,为有网培活水来。
  (高国民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4 21:48
灞桥区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表  






  各位老师:您好! 以下是你在网络环境下教研工作与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相关问题的调查,对问题的答案选择与回答无所谓对与错,我们只是衷心希望您能切实根据您在教学实际中的现状来对我们的调查作真实的反映,以便于我们了解目前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现实状况。
您任教的学科:  
1.  近年您所参加的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
A、传达上级精神  B、自行确定主题活动    C、读文献听理论讲座
D、听课评课讨论改进   E、课堂教学比赛   F、其它                  
2. 您认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形式是(     )
A、独立研究     B、教研组集体研究    C、有专家指导的研讨  D、与外校教师交流 E、教学论坛
F、网络教研、成长博客    G、其它
3.  目前您在教研活动中得到最多帮助的是:(     )
A、图书资料      B、校内骨干教师       C、网络信息         D、教研员指导
E、外出观摩学习  F、成长博客           G、其它            
4. 你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如何(    )
A.比较熟悉     B.一点都不熟悉     C.熟悉程度一般
5. 在教研活动中您利用网络资源情况
A、不习惯利用网络资源     B、经常在网上获取资料  C、偶尔在网上获取资料  D、经常在教育网交流    E、有个人教学博客   F、其它教育资源网   
6.你知道网络教研吗(    )
A.知道     B.不知道    C.一知半解
7.你参与过网络教研吗(      )
A.经常参与    B.从来没有参与过    C.很少参与
8.你认为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研有没有必要(     )
A 有必要     B 不是很有必要    C  不必要
9.网络环境下的教研与传统教研相比,你对哪种有兴趣(    )
A.网络环境下的教研    B.都有兴趣    C.传统的教研形式    D.无所谓
10.你绝大部分参与网络教研是在什么时间(   )
A.上班时间内         B.上班时间外       C.两者时间差不多
11.你在网络上喜欢参与哪些形式的教研活动?(       )
A.评课    B.听讲座    C.结合课例交互式讨论      D.看优秀录像课
12.听完课后,你喜欢以什么样的形式记录反思(    )
A.上传到网络平台     B.记在本子上    C.大家集中在一起交流
二、征求建议部分,请您对以下问题作简要说明
1、      您经常进行网络教研吗?请简单说明

2、      您认为区教研室应组织哪些与信息技术、网络教研等相关的活动?

3、      对于网络教研,您还有其他的意见和建议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4 21:49
《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分析与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走进课堂。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呼唤专业型教师的成长,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在现阶段,教师对教学研究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老教师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很多学校都将教学研究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们知道,教学研究工作是中小学各学科都要组织的常规学术活动,而传统的教研则一般是在校内或区内由教研组长或教研员组织.在一个约定的地点、时间将教师召集起来,讨论研究某些特定的题目。这种传统的集中式教研活动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了在点上的交流作用,如学科孤立、学校孤立、时空限制、资源保存限制、教师参与限制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于是网络教研应运而生,网络教研是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随着网络资源的日益丰富与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这种新型的教研模式越来越让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接受,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亮丽的景点。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教研活动已成为实际教学中的需要,网络教研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由于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的学校设在农村,尤其是地处我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因师资结构、师资水平、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学校很难参加或组织开展有效地教学研究活动。繁忙的工作以及硬件的限制使得部分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意识不强。作为一名教研员,我长期从事着信息技术的教研工作,也希望通过对我区开展网络教研情况展开分析,通过分析与研究期望能得出应对现状的一些策略,能够就对教师教育科研的不断发展、教学专业成长起到催化作用,更好的弥补常规教研的不足,取长补短,更好的发挥网络的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1、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定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及课题开题报告。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形式了解现在我区开展教研工作的现状及主要形式。从2011年5月本课题立项后,我投入到了课题的研究中,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设置了《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表》,分别对我区所属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状况进行调研。
2、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区中小学教师教研活动的状态以及对网络教研的认可程度,了解哪种形式的网络教研对教研活动的开展最为有效,设置《我区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座谈提纲》,对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进行对比研究,对当前我区中小学网络教研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在7月与8月份利用暑期将调查问卷进行分类汇总与数据分析。
3、9月初,利用开学下校时间对四个街办中心小学进行了网络教研座谈会,深入了解网络教研在各校开展的情况。
三、取得的阶段成果
按照最初的设想,从2011年5月至9月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表》的发放及回收工作,完成了灞桥区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现状调查问卷的统计及数据分析,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
1、从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区教师现行的教研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传统的听、评课的教研形式开展教研。
2、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不强。尽管多数老师都认为开展网络教研非常有必要,但是有69.51%的教师很少参与网络教研。
3、网络教研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多数教师还停留在利用网络听课评课和听讲座上,而专题研讨、课题研究等形式在网络教研活动中没能很好地体现。
四、疑难困惑
存在的困惑:1、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型的教研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教研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不强。尽管多数老师都认为开展网络教研非常有必要,但是数据显示有69.51%的教师很少参与网络教研。如何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使这一互补性有效发挥,是研究中遇到的困惑。
2、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街办中心校和其它学校无论从硬件条件,还是师资力量,以及教研意识都存在差距,因此如何发挥中心校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带动辐射作用,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解决思路:1、通过学科教研员的努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教研活动,使老师们真正尝到网络教研在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过程中,给他们带来众多的帮助,使老师们明白网络教研不是对传统教研的否定,而是对日常教研的包含、放大和创新改造。同时向我区电教中心寻求帮助,以期在灞桥教育网为教师搭建教研平台。
2、与街办教育组合作,由中心校的骨干牵头,组织开展有效地网络教研活动,增强教师的网络教研参与与认可程度。
六、后段设想
1、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力求从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网络教研在其它地区开展的程度,从而对我区的网络教研现状进行研究。
2、通过对问卷和访谈进行分析,完成灞桥区网络教研现状调查报告。
3、通过分析和研究,从而总结出当前农村中小学网络教研的现状,提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大家对网络教研的认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网络教研习惯,使得网络教研活动开展得更有实效,为后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认真完成结题报告。


                                                  2011-9-1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6 13:12
http://zgjypl.5d6d.com/wowo/invite.php?u=58221496&c=659c0a7917c0af3c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12 21:5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5 10:54
论中小学网络教研的现状调查与反思
摘自:《论文空间》
论文摘要: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施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对当前中小学网络教研的施行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其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后续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论文:网络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网络资源
教研活动是中小学各学科都要组织(论文空间网提供经济论文发表)的常规学术活动,传统的教研活动一般由教研组长或教研员组织(论文空间网提供经济论文发表).在一个约定的地点、时间将教师召集起来,讨论研究某些特定的题目。这种传统的集中式教研活动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如学科孤立、学校孤立、时空限制、资源保存限制、教师参与限制等,在肯定程度上制约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利用网络技术,开展网络教研能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因此很多地区都开展了网络教研,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研活动新的发展方向。
1、网络教研的概念
网络教研是伴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系统的、崭新的教研模式[”。它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平台开展的跨时空远程教研活动,从全新的视角探索教研的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从而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网络教研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以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着眼点,以有效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不断优化、改善以至变革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从而推进课程施行,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中小学网络教研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目前中小学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为后续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重庆市北碚区、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和亭湖区的中小学教师,共计175人。所涮查学校教师教龄30年以上的占5.88%、20一29年占38.24%、10--19年占20.59%、9年以下占35.29%
2.2调查数据搜集与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实际回收170份,无效问卷9份,问卷的回收率为97.14%,有效率为94.70%。对搜集到的数据主要采用了频数统计法进行统计和分析。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开展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内容、方式、交流工具和实际存在的困难等问题。
2.3调查数据分析
2.3.1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意识
网络教研的主体主如果来自于一线的广大教师。网络教研的跨时空性、多主体性、强交互性、高民主性使得网络教研应当成为广大教师畅所欲言的平台。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有一半的教师不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仅6.12%的教师经常参与网络教研活动.44.09%的教师也只是偶然参与网络教研活动,且积极性不高、水平参差不齐。此外,绝大多数教师往往只是少数的“常客”.而更多的教师则喜欢做“潜水者”,仅仅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途径,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帮互助的意识。很多教师在网络教研平台上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怨”、“愤”、“水”的成分偏重。有的教师只是将网络教研作为自己个人的行为,没有上升到相互交流、讨论的集体行为,没有形成合力。这些都表明教师的科研意识还有待提高。
2.3.2网络教研的形式
形式灵活多样是网络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素。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网络教研的形式还比较单一,主如果听课评课和集体备课,这二者分别占有效样本的55.56%和50%,而专题研讨(15.00%)、案例研讨(10.23%)、课题研究(9.67%)等形式在问卷发放学校还没有得到广泛开展:内容新颖、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是网络教研活动深化开展的前提。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网络教研的内容还比较陈旧,缺乏肯定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钻研教材教法、交流教学经验和讨论学生的学习问题这两方面,分别占有效样本的81.67%和59.44%,内容触及新课改方面的样本只占有效样本的33.33%;从教师在网络教研中的第一交往对象可以看目,前广大教师已经能够认识到网络教研在伙伴互助中的作用,却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网络教研在专家引领中的作用。61.34%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时的第一交往对象是优秀的中小学一线教师,24.49%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时的第一交往对象是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大学教师和教育科研部门的理论工作者,14.17%的教师在开展网络教研时的第一交往对象是教育行政部门人员。
2.3.3网络教研的机制
网络教研活动答应任何教师通过QQ,BBS,Blog等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各方同一就教学问题进行深化切磋。调查结果显示,广大教师倾向于运用电子邮件(75%)、BBS(52.08%)和QQ(45.83%)等单向、非实时的交流工具,较少运用博客、维客、Moodle等具有强交互性、开放性的通讯工具。这表明.网络教研还缺乏深化、有效的交流机制。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是网络教研持续开展的保障措施。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调查结果表明,38.56%的教师认为完善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的缺乏是他们在开展网络教研时遇到的困难之一。
2.3.4网络教研平台的质量
高质量的网络教研平台是取得良好教研效果的基本保证。而平台的栏目设置是否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否满意教师需要,平台本身是否便于教师运用是判断网络教研平台质量高低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认为网络教研网站上的信息比较杂乱、价值不高和网络教研网站存在技术操作方面的问题的教师分别占有效样本的51.02%和56.89%。问卷发放学校的教师普遍反映,该校的教研网站主要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栏目设置随意性大;在管理上“技术”与“业务”分工不明确;与上层教研网承上启下的作用发挥得不够:不能根据教师的需要完成实时更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际利用率也不高。目前网络教研普遍采用的交流平台是E--mail,BBS,QQ,NetMeeting,MSN,Blog,Wiki等。这些平台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教研活动,例如:QQ,MSN适用于教师讨论,而Blog,Wiki适用于教师培训。众所周知,资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讨论和网上教学等教研活动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而各自分离的交流平台无形中降低了网络教研的成效。
3、解决问题的对策
(1)协调好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的关系,完成二者的优势互补。开展网络教研和传统教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网络教研虽然有很多优势,但网络毕竟只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存在着自身的不足.如缺乏情境性、不利于情感交流等。而传统教研中的教学沙龙、实地课堂教学观摩等面对面的教研活动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凝聚力。因此,传统教研工作非但不能削弱。而且要发挥其在“点”教研方面的优势,发挥其面对面交流的长处,提升传统教研的水平,弥补网络教研的不足。
(2)注意新老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和应用网络教研平台的技术水平。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参差不齐。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对部分教师访谈后发现,年轻的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同度普遍高于老教师,这主如果由教师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的。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应当精心想象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例如:“一带一”帮扶机制),既能发挥新教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优势,又能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使得老教师和新教师都能够在网络教研中各取所需、共同进步。此外,学校还应当有针对性地组织(论文空间网提供经济论文发表)教师参与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让他们在网络教研活动中能够应付自如,得心应手。
(3)注意网络教研过程的实效,突出“教研”二字。在教育部新课程网络教研研讨会上.马复教授认为:学科网站应基于研究,研究的成分少,对教师的帮助不大。同时要有针对热点问题的视频研讨,网站的定位是原创性、在线研讨、理论提高和解决问题。网络教研要注意实效,不能走形式主义,力争做到以下几点:①首先教师要将网络教研平台作为个人反思的工具,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能够进行经验提升的实践素材,为后续的专业成长提供知识准备;②教师要将网络教研平台作为伙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的载体,专家要引导教师对一些热点问题、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进行思考,在研讨、思考中获得进步。教师也不能仅仅将教研网站作为发布信息、传递资料的一种途径;③教师要将网络教研平台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平衡发展的有效工具,借助网络教研平台完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
(4)注意网络教研的专业建设。网络教研平台建设和网络教研理论研究是网络教研的两块基石。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要重视这两块基石的建设。一方面要积极主动的组织(论文空间网提供经济论文发表)技术力量和学科教师加强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加强技术力量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得技术力量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师的需求得到充分满意:另一方面要协同各方面力量加强网络教研的理论研究,注意专家与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科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可以将在网络教研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转化为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并在后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完善。这种“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的操作模式无疑是充实网络教研理论的有效手段。
4、结束语
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在我国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化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网络教研是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升华,教师参与教研不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互相交流、探讨、对话、互动,取长补短,吸取精华,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又通过反思,与同行分享得失,及时得到教育专家、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从而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循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5 12:13
网络讨论例:小学语文协作组往期研讨精华回顾(来自于研修网)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channel/china/public/19975.html
2011年10月20日,小学语文协作组举行“如何让学生乐写作文,爱写作文?”QQ群研讨。附:第一期QQ群研讨实录
2011年11月18日小学语文协作组举行 “如何上好每一堂语文课?”QQ群研讨。附:第二期QQ群研讨实录
2011年11月25日小学语文协作组举行“在布置作业上有哪些好的方法?”QQ群研讨。附:第三期QQ群研讨实录
2011年12月18日小学语文协作组举行“作业互学互评”QQ群研讨,研讨中,我们精选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互学互评。
附:第五期QQ群研讨实录
2011年12月23日小学语文协作组举行“国培,我想对你说……”视频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7位老师进行了发言,畅谈了参加国培学习的感悟,并有30多位老师参与了互动交流。
附:第六期视频研讨实录
小学语文教研群第七期研讨实录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dts/brief/brief!view.action?id=174978
    小语教研QQ群第八期研讨实录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blog/specialview.shtml?groupId=20005&specialId=141310
    小语教研群第九期话题研讨记录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blog/specialview.shtml?groupId=20005&specialId=141333
   小学语文第十期研讨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res/ajax/view.shtml?resId=186724
    小学语文第11期教研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res/ajax/view.shtml?resId=186894
    小学语文第12期教研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res/ajax/view.shtml?resId=187141
   小学语文第十三期教研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res/ajax/view.shtml?resId=187548
小学语文第十四期教研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res/ajax/view.shtml?resId=187853
小学语文第十五期教研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room/res/ajax/view.shtml?resId=1341365
    小学语文第十六期教研实录.pdf
   http://home.teacherclub.com.cn/tc_main/workgroup/res/ajax/view.shtml?resId=18924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5 14:05
教学资源指南

一、教师资源网站推荐

(一)综合类:
1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小学学科网站群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教学与学生在线辅导
推荐理由:本系统的资源全部来源于本区一线教师的推荐与自身资源的共享,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将来建议教研室组织全区教师按课程体系建设“学案库”与“练习库”。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2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世纪阳光资源库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
推荐理由:该资源库针对本区选用的小学语文、数学、科学教材,每个教学内容都配有完整的课件。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3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智乐园资源库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数学、思品、习作专题
推荐理由:该资源库针对小学语文、数学、思品的教材提供了配套的教学资源,并针对小学生提供了习作平台。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4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东师理想资源库
使用范围:高中、初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中小学各学科资源库、题库、优秀课例、小工具平台等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5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仿真实验室
使用范围:初中、高中物理与化学
推荐理由:该仿真实验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作了初中、高中物理与化学的所有必做实验的仿真实验,既可以用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也适合于学生在课后的集中复习与模仿操作。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6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资源库、图片库
使用范围:高中、初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该资源库是一个全国共享的动态更新的资源库、全国优秀课例,可以实现南山教育信息网中所有资源的跨平台检索、下载;同时也共享了南山实验学校共享的一个上万张图片的图片库。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7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视频资源库
使用范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推荐理由:该资源库收集了700多集视频资源,包括优秀课例、高考难点辅导、安全教育、教材辅导、第二课堂综合视频资源等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8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电子期刊库
使用范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推荐理由:该电子期刊库收集了2000多种电子期刊,每种期刊提供了2000年至今的每期的所有文章。该库分镜像与包库两种入口,镜像是过期期刊,包库是最新期刊的入口。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9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电子图书库
使用范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推荐理由:该库已经购买了4万册电子图书,可以供全区师生使用。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10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图书馆集群系统
使用范围: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推荐理由:该图书馆集群系统实现了全区各公办学校文本图书资源的共享,师生们可以解决全区公办学校范围内查询图书的难题。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www.nsjy.com
11
资源名称:深圳市优秀课例展播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科
推荐理由:全市优秀课例精选
资源来源:http://www.szdj.edu.cn/SZDJ/ViedoIndex.jsp
12
资源名称:广东省基础教育网
使用范围:高中、初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按照课时编排,每课收集提供了课件、同步练习、教学设计、国家资源等组成一个资源包。
资源来源:http://e.edugd.cn
13
资源名称:中国基础教育网
使用范围:基础教育各学科
推荐理由:基础教育学科资源平台,提供了教案精选、教学实录、备课资料等。
资源来源:http://www.cbe21.com
14
资源名称: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各学科各种版本丰富的资源,可分别按课标、教材、年级、学科、媒体、专题进行检索。
资源来源:http://www.cbern.gov.cn
15
资源名称:人民教育出版社
使用范围:人教版中小学各科教材
推荐理由:电子版教材下载、教材研读、复习检测、同步阅读、教材答疑、教学设计、同步解析与测评等。
资源来源:http://www.pep.com.cn
16
资源名称: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科
推荐理由:中小学各科配套资源,每课资源都是以综合课例的形式呈现,每课一个资源包,包括教案示例、媒体展示、习题精选、扩展资料等。
资源来源:http://www.yblxx.com/zydj/xx01/jxzy/yuwen/x1/yw.htm(小学版)
http://www.nbedu.gov.cn/zydj/index.htm(完整版)
17
资源名称: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科
推荐理由:中小学各科配套资源、论坛互动、国培动态、国培内容
资源来源:http://www.cersp.com/
18
资源名称:新世纪课程网
使用范围:北师大版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按课程体系提供教材分析、电子教材、教学案例与研讨、问题与解答等备课资料。
资源来源:http://www.xsj21.com
19
资源名称:Z+Z智能教育平台
使用范围:中学数学、中学科学
推荐理由:包含Z+Z新课程数学资源库和超级画板等工具箱,能够实现当场发挥和创造,让课堂教学更有说服力。
资源来源:http://www.zplusz.org/
20
资源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论坛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电子资源库和教学研讨交流平台
资源来源:http://bbs.bnup.com.cn/
21
资源名称:中华教育资源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涵盖了中小学各学科所需要的教案、题库、论文及课件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cn910.net
22
资源名称:中小学课件站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科教学
推荐理由:按关键字可以查询到相关的教学资源
资源来源:http://cai.edudown.net/Index.html
23
资源名称:好课件吧
使用范围: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涵盖了小学各学科各版本所需要的试卷、教材配套光盘、课件及课件制作素材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goodkejian.com
24
资源名称:小学课堂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涵盖了中小学各学科所需要的教案、题库、科普知识、、教育视频、论文及课件软件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xxkt.cn
25
资源名称:375教育资源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涵盖了中小学各学科所需要的教案、教学工具、教学素材、动画、论文及课件软件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375edu.cn

26
资源名称:中国课件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各学科比较方便查找和全面的课件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chinese001.net
27
资源名称: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涵盖了中小学各学科所需要的各种教学资源。(大部分需要购买K币,但是资源确实非常的齐全)

资源来源:http://www.k12.com.cn
28
资源名称:中国学习网
http://www.chinaxue.cn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学生各年级段各学科的学习资源、试题试卷、英语听力等资源。

资源来源:一线教师和学生推荐
29
资源名称:英才教育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丰富的教学网络资源共享
资源来源:http://www.ychxw.net
30
资源名称:英国教师资源网
使用范围:英国中小学
推荐理由:各学科英文版丰富的教学网络资源共享
资源来源:http://teach-ict.com/
31
资源名称:课堂教学资源
在线观看 - 56.com专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科教学
推荐理由:按关键字可以查询到相关课例或专题视频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56.com
32
资源名称:课堂教学资源
在线观看 - 酷6视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科教学
推荐理由:按关键字可以查询到相关课例或专题视频资源
资源来源:http://v.ku6.com/
(二)学科专题类:
1
资源名称:国学网
使用范围:国学兴趣者
推荐理由:国学资源共享
资源来源:http://guoxue.com/
2
资源名称:中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信息技术
推荐理由:中小学信息技术资源平台
资源来源:http://www.nrcce.com/
3
资源名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网
使用范围:初中史社、高中政治
推荐理由:该网站提供了时事新闻、时事评论、中高考分析、教学课件与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zz6789.com/
4
资源名称:汉博•中国科学教育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科学
推荐理由:汉博是在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的共同倡导和支持下,为推动中国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和促进中国网络教育平台建立的面向少儿教育的平台系统、中国的学习科学与脑科学信息资源网。同时建立了法国LAMAP网站的镜像网站,并加入CCBS-IAP国际科学教育网站联盟(ICSU)。是“做中学”科学教育支持网站。
资源来源:http://www.handsbrain.com/
5
资源名称:新动力物理
使用范围: 中学科学
推荐理由: 中学物理资源平台
资源来源:http://www.xdlwl.com/
6
资源名称:思齐生物网
使用范围:中学科学
推荐理由:生物教学网络资源共享。资源丰富,内容更新及时
资源来源:http://www.siqi.name/
7
资源名称:中学历史教学
使用范围: 中学史社
推荐理由:史社教学网络资源共享
资源来源:http://www.lsjxsj.com
8
资源名称:北京地理资源网
使用范围:中学科学
推荐理由:地理教学网络资源共享
资源来源:http://zxdl.bjedu.gov.cn/new/
9
资源名称:
中学化学资料网

使用范围:中学化学
推荐理由:按“四套教材”目录、“知识体系”编排;资源丰富,更新及时,查找便捷。
资源来源:http://www.e-huaxue.com/
10
资源名称:老百晓在线
使用范围:中小学语文
推荐理由:涵盖了中小学语文各版本所需要的教案、课件及说课资源,如PPT、POWERPOINT。

资源来源:http://www.lbx777.com
11
资源名称:英语网
http://www.yingyu.com

使用范围:中小学英语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学生各种英语资源,包括听力、语法词汇、试题、口语及英语学习方法等丰富资源。

资源来源:一线教师和学生推荐
12
资源名称:中小学美术资源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美术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学生学习美术的各类资源,包括:美术课件、美术教学视频、美术素材库、美术教程、电子美术杂志。

资源来源:http://www.xsart.net

二、学生资源网站推荐
1
资源名称:南山教育信息网——仿真实验室
使用范围:初中、高中物理与化学
推荐理由:该仿真实验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作了初中、高中物理与化学的所有必做实验的仿真实验,既可以用于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也适合于学生在课后的集中复习与模仿操作。
资源来源:南山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2
资源名称:小精灵
使用范围:幼儿园、小学
推荐理由:幼儿园、小学各学科专题在线学习平台,如儿童学手影、手工、在线学英语、在线数学、儿歌等儿童热点专题。
资源来源:www.060s.com
3
资源名称:金太阳英语网
使用范围:初中、小学英语
推荐理由:有教学课件、资源、试题,以及学生在线学习
资源来源:http://www.kingsunsoft.com/
4
资源名称:英美数学游戏
使用范围:中小学数学
推荐理由:数学学习flash游戏
资源来源:http://www.toytheater.com/math.php

http://pbskids.org/games/math.html
(数学)

http://www.schooltimegames.com/mathematics.html

5
资源名称:英美在线学习游戏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英文版在线学习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abcya.com

http://www.bbc.co.uk/school/games


http://www.crickweb.co.uk/

6
资源名称:习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学生班级管理、多媒体在线作业、自主学习、精品题库等丰富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ciwong.com
7
资源名称:互动101,快乐学习家园
http://www.edu101.com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学生的各类资源,包括:在线课堂、资源中心、同步游戏。

资源来源:一线教师和学生推荐
8
资源名称:儿童教育视频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中小学学生观看的各类儿童片及各学科教育视频资源。

资源来源:http://movie.xiaoxue123.com
9
资源名称:小学生优秀作文网
使用范围:小学语文
推荐理由:提供了小学生各类作文资源,英语作文、读后感、看图作文等各类作文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xiaoxue123.com
10
资源名称:六一 FLASH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各类Flash资源,包括:数学游戏、小学生学习游戏等各种学习类游戏、英语学习资源及其它相关学习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61flash.com
11
资源名称:亲子资源网
使用范围:幼儿教育 小学
推荐理由:提供了各类资源,包括:游戏乐园、儿童影院、故事天地、知识学习、儿歌童谣、才艺培养等丰富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7zzy.com
12
资源名称:中国儿童资源网
使用范围:中小学各学科
推荐理由:提供了各类资源,包括:儿童影院、绘本故事、有声读物及各类学习和益智类的丰富资源。

资源来源:http://www.tom61.com
13
资源名称:WaWaYaYa儿童教育网站
使用范围:游戏化学习
推荐理由:以数码化多媒体为主导媒介,以网络为载体,以互动式自主学习为基本理念,倡导快乐、高效、自主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在充满挑战性的游戏中主动学习,提高其成长中的综合素质。
资源来源:http://www.wawayaya.com
14
资源名称:世界数学测试-每日一数
使用范围:中小学数学
推荐理由:香港主办的趣味数学学习平台
资源来源:http://www.learnlex.com.cn/
15
资源名称:欢乐学堂
使用范围:小学各科
推荐理由:小学生快乐学习平台
资源来源:http://www.s520.cn
16
资源名称:洪恩幼教
使用范围:幼儿教育
推荐理由:幼儿教育资源共享
资源来源:http://youjiao.hongen.com/
17
资源名称:中国奥数网
使用范围:初中、小学学生奥数学习
推荐理由:奥数培训资源,奥术竞赛信息
资源来源:http://www.aoshu.com/
18
资源名称:学习类小游戏
使用范围:小学
推荐理由:小学各学科益智游戏,适合学生进行游戏化学习
资源来源:http://wz.jb8.com.cn/ertongyouxi/xuexi.htm
19
资源名称:新浪的英语学习
使用范围:中学英语
推荐理由:网络英语学习平台
资源来源:http://edu.sina.com.cn/focus/yyd/index.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3 14:49
苍南1.3万名教师的幸福智客生活

   来源:温州日报   

教育,因智客而精彩——苍南1.3万名教师的幸福智客生活
    1月14日,一场比春天更早一步的教育智客盛典在苍南藻溪小学举行,这就是由苍南县教育局与县电信局主办的“‘电信杯’第五届教育智客、教育博客颁奖典礼”。

    精致而又宽大如电影屏幕的签名榜,矗立在会场门口。每一位与会的成员,在步入会场之前,都挥毫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大名。苍南智客网走过了五年历程,目前注册开通的智客已达1.3万个,文章达27万篇。苍南教育智客成了苍南乃至温州教师“追寻教育理想,享受教育幸福”的朝圣地。

    五年来,苍南教育智博客颁奖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这不仅在温州、浙江的教育界,甚至在全国教育界都开了先河。本届教育智博客颁奖典礼,以“守望与畅想”为主题。十位十佳博主在上台领奖之际,纷纷就自己的博客人生进行了富有个性的年度性总结和开拓性畅想。

    全国优秀教师的智客人生

   “是智客网友的指点、帮助、激励给了我前进的方向;是智客网的集体温暖给了我持久的热情;是智客网点燃了我心中理想的圣火。”全国优秀教师侯营翰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这样说。

    打开侯营翰的智客网“听风集思录”,网站中有他与学生牵手同行的温馨瞬间,有记录语文课堂的思维碎片,有亲子教育的瓣瓣心香,还有对教育真谛的追寻,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对教育幸福的追问……

    侯营翰是第一批在苍南智客网上注册开通智客的老师之一,他说网络生活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每年一次的颁奖典礼,在他印象之中那是最为精心、最为智慧、最有吸引力的、最有思维碰撞的活动。他参加过三次颁奖活动,每一次总是深深地刻入他的生活,成为难忘的记忆。

    在这次颁奖典礼上,他说:“我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反思,也坚持写教学随笔,可以说我是在反思中成长的,是反思让我课堂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专业能力得到发展。随着反思的深入,也形成了一些研讨的专题,这种主题式的反思让我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有了一个个起点……我书写智客有一个追求,那就是与学生携手同行,与学生一同成长。我觉得能在夜深的时候写点智客就是幸福,能与学生在一起就是幸福,能进课堂就是幸福,能教语文就是幸福。”

    团队智客的独特风景线

    “喜欢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喜欢在某个安静的夜晚,闲暇地驻足于自己的网页,细细地重新品读自己的一篇篇日志,也会感叹那时的我,怎么会有如此流畅的思路,那时的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情绪波动;也惊讶于自己竟然如此有耐心,虽然有时也为自己找了‘很忙,没时间’的借口,偷懒了几日,也经常会为‘突然没感觉的几天’而着急,但毕竟都坚持了下来,并且把这种坚持变成了一种习惯,并习惯了有智客的日子。”望里中学的董满女老师在自己的智客中这样写道。她的这番话,道出了在智客上注册的苍南一万三千多名教师的心声。

    从2006年3月3日苍南教育智客网启动那天开始,苍南就有了一批利用网络平台,坚持写教育随笔的智客人。他们把自己的热忱溶入教育与智客,用自己的激情点燃生活。几年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将零散的文章汇编成书,灵溪三中徐斌出版了《在教育的原野上放牧》,桥墩高中陈敬听出版了《在阳光与黑暗中静坐》,灵江小学杨聪在《新教育读写月报》发表了长篇教育叙事《插班生林可树》……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智客的涌现,构成了智客网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如张兆恳和陈丽雅的夫妻博客《凤凰涅槃》,灵溪一中李世顺等7位老师的《一中七剑客》,到苍南县机关幼儿园陈燕燕、杨秀琴、杨丽云三位配班老师共建的《快乐乐园,贝贝起步》这类一个班级一个博客,再到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的《绿苑博客》等,构成了团队博客的多重经纬。他们在博客上反思、点评、讨论、进步,形成了一个“同伴互助”的新的智客教研体系。

    在本届智博客颁奖典礼上,“最佳团队智客”获得者旭日幼儿园的老师们形象地诠释了什么叫“同伴互助”的智客教研体系。杨素藕园长说:“一开始,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做智客是为了好玩,有趣。把班级孩子的生活、活动图片传上去,但是随着大家做智客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我们幼儿园的很多老师、很多班级都有了自己的智客。而且通过班级智客的建设,我们有效地实现了家园互动,家园互动又带动了班班互动、家家互动、师师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通过智客,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网友一起深入探讨幼儿教育问题,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现在,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已经形成了每天上智客交流育儿心得的习惯。”

    在苍南,在素质教育的天幕中,教育智客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引领着广大师生的精神生活。苍南的教育,因为智客而无比精彩!


    苍南县第五届十佳教育博智客名称和博主


    陈敬听博客:荣耀的花园

    博客里收藏着他的原创文学作品一千二百多篇和中国古典诗歌、现代诗歌、国外诗歌简介作品一百多篇。

    陈燕燕、杨秀琴、杨丽云智客:快乐乐园,贝贝起步

    2007年9月诞生,她们成长的足迹就像一部童话书,一部怎么也说不完的童话书,每天都有新内容,每天都有喜悦与欢乐。

     陈以周博客:沧海一舟

    这个博客主要记录了博主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其中包括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民间搜集、地方文史,还有小说。

     李统繁博客:乡村教师

    博主的教育格言是,既然无法用金钱武装自己的口袋,那就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林萍博客:林萍教育博客

    她以行动诠释:一个优秀的教师,热爱生活,尊重生命,用心教育,用爱教育,执着地追求人生的梦想。

    苏兴华博客:美术家园

    这是一个提供大量原创美术作品图片及有关美术类的艺术随笔的博客。


    谢周瑜博客: 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

    博主说,这是一方热土,随时耕种,随时开花。这是一小方天地,希望把它经营得风生水起。

    李珠博客:宜山高中求新文学社

    这是社团对外开放的窗口。这是集作品发布和资源共享为一体的学习园地。其中“新叶华章”、“稼园秋实”等颇有看头。

    朱阳阳博客:滴水思源

    抒写课堂,表达生活,撞击思维,这里是她个人课堂内外的反思录与成长史。文字背后是对课堂与人生最透明的感悟。

    陈苗博客:教与摄

    用文字和相机记录教育与生活中的点滴。

   相关链接

    博客,即blog,是Weblog的缩写。即“网络日志”。但随着博客的发展,博客中的很多文章已经不再仅仅是“日志”,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资料等。

    智客,即PKM,英文全称为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翻译成中文叫做“个人知识管理”。智客是博客的一种,它的定位更专业,是为知识工作者提供的网络个人知识管理平台。

    教育智客是教师利用互联网最新的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把自己的教学或生活感悟、社会体验、各种学习资源等上传发表,实现知识共享和思想交流。 (来源:温州日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31
小学教师开展虚拟教研的实践与探索作者:李明山 马秀梅 张兴志《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年第1期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西北农村小学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开展以网络为主的虚拟教研活动。西北农村小学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基于QQ群的虚拟备课模式,基于UC房间的虚拟听课、评课及教学研究模式,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模式,BBS论坛模式,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基于好看簿的网络教研模式,虚拟教研的Wiki模式,Google论坛模式,基于Web2.0的农村教师社会化学习模式。
  关键词:西北农村小学;虚拟教研;九种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0)02-0038-05
  
   一、课题的来源及性质
  
  2007年8月,我们联络城区小学几个教师采用QQ集体备课,成立了QQ虚拟教研组(群号21885797),申请了校级课题《小学教师开展虚拟教研的实践与探索》。2008年该课题被省级课题《应用教育博客进行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GSG[2007]0980)确定为子课题,同时被张掖市教育学会确定为一般项目,2009年被张掖市教育局确定为一般项目。因此本课题既是省教育厅《应用教育博客进行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的子课题,又是张掖市教育局和教育学会的一般性课题。按照课题方案,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技术专家李海教授、张掖市教育局葛立功的指导下开展小学虚拟教研活动。因此本课题的类型为基础性科研项目,性质为行动研究。即教育技术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相结合的教育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教授)及研究生余波的大力支持,在教育大发现社区的帮助下,该课题提前完成了课题目标。
  
  二、研究过程及结论
  
  1.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3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7年3月——2007年4月
  ①2007年1月先期启动。
  ②从2007年1月起进行拟题论证、报批。
  根据总课题要求,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提出课题研究计划,向总课题组申报子课题;确定实验学校,组织申报校级子课题,开题和进行培训活动。
  ③形成小学分学科博客群、QQ群、UC房间、帖吧等。
  ④总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2007年4月——2010年4月
  ①进行子课题征召。
  ②大规模合作研究,大面积应用。
  ③进行拓展研究、交流讨论、中期评估。
  ④完善博客群,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库,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⑤深化研究,重点突破,经验交流。
  第三阶段:2010年4月——2010年6月
  ①进行各子课题组总结与鉴定。
   ②进行总课题组总结与鉴定。
  ③发布与推广研究成果。
  ④做好后续研究工作。
  2.结论:适合农村小学教师的九种虚拟教研模式
  (1)基于QQ群的虚拟备课模式
  集体备课、集体评价是其活动的表现方式之一。其长处在于,教师有了互相切磋教学问题的伙伴,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课堂教学技巧,可以共同分析教学情况,共同磋商教学改进策略,以加强教师对自我教学的关注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学习同伴的教学经验。
  以QQ群为主阵地,在百度帖吧“祁连小学虚拟教研”里发布活动通知,在博客群里整理教案,开展农村小学教师虚拟集体备课。
  ①QQ虚拟备课的过程
  我们形成了以百度祁连小学虚拟教研吧、博客群为主阵地,以QQ群为平台,以QQ群里的大学教授、小学教师为专业支持的QQ备课模式。
  备课的准备:首先在祁连小学虚拟教研吧、博客群里发布备课方案和备课主题,确定备课的时间、地点(QQ群)、主持人、整理人。
  备课资料的搜集:群成员根据备课主题搜集资料,准备自己设计的教学案例待讨论。
  备课的顺序:我们一般按教学目标、教学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的顺序进行备课。
  备课过程:主持人先将备课计划发布到帖吧和上传到QQ群共享,大家阅读交流。主持按顺序征求意见,大家在QQ群及时讨论发言和在博客里异时、异地讨论。
  案例的整理:我们采用谁用谁整理的方法,如我们为甘肃省甘州区新乐小学二年级教师组织的《植树的季节》虚拟备课,就由马老师负责整理,然后上传到“教育手拉手”个人空间,以便大家交流、应用。
  ②QQ虚拟备课的类型
  按教学的内容分为: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全册备课的内容与专题备课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全册备课侧重于专题与专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了解各专题是通过哪些内容形成了本课主要教学内容的联结。单元备课侧重于课与课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各课是通过什么角度、内容和方法来共同完成该单元的阐述任务的。课时备课,主要是通过交流,使教师了解每一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是如何实现的,重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法,重点、难点、疑点的处理原则,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资源、手段与形式等。
  按教学问题分为:备学生的德育问题、备班队会、备设计课件、备练习题。备学生的德育问题就是,教师根据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德育问题展开讨论,寻求比较好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备练习题就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要求,设计选编少而精的不同类别的习题,题目的问题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和探究性,问题要逐步深入,有适度的层次拓展,为实现对学生的“最小量训练”创造条件,争取让学生做一道题会一类题,克服过多的低层次重复训练和高难度训练。这些题目主要供各校教师作课内例题和课堂训练用。
  按教学的环节分为:完整的备课教案和各环节备课。完整的备课教案就是一份完整的教案,包括教学内容分析、三维目标的具体化、重点难点剖析、主要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程序组织及师生活动)、教具及媒体、板书设计等,是供各校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的重要参考。各环节备课就是单独地备某个环节,如备教法、备难点。
  ③QQ虚拟备课的特点
  特点是简易性与操作性。备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交流简单、明了、快捷、灵活,适合西部地区农村小学教师。
  (2)基于UC房间的虚拟听课、评课模式及教学研究模式
  公开课展示,也是学校内部或学校之间教师同伴互助的常见形式,是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和交流方式。它使教师有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在UC房间里听课、评课,在博客群里写评价意见、教学反思、心得体会。农村小学教师由于教学任务多,一般只在学校里听课,偶尔个别教师走出去开开眼界,听听优秀的教师讲课。能广泛地随时随地地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但这样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可是在“空中课堂、教师之家房间、沁馨课堂、语文天地、易满分家长会、真心教育房间”等UC房间里,教师可以随时听课,参与评课,及时地进行交流。UC房间公开教学是日常课堂教学的全面开放,教师在同事和陌生人面前上公开课,每个教师都有观摩别人的机会。观摩绝不仅仅是观课、听课,还要“磨课”:或者集体备课,一人执教,共同观摩;或者集中听课,教者说课,共同评课;或者一课几议几上;或者一课几人同上,等等。提高UC房间公开教学的质量,要注意主题内容的规划、课例的呈现、研讨诠释以及行动的及时跟进等若干环节。UC房间公开是一种新机制,它促进教师敞开视野,并改进自己的教学。
(3)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模式
  远程网络研修,顾名思义,就是借助网络从事研修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远程网络研修是一种省钱省时省力的现代化培训方式,因为研修中有专家的引领,有完成作业后的喜悦 ,有平台中的交流,有思维的碰撞。与以前的研修模式相比,网络研修是一个跨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中国教师研修网上研修,是集网上培训与网上教研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中国教师研修网充分应用了Web2.0的技术,实现了全民织网、信息消费和信息生产统一、信息聚合、Blog、RSS 、Wiki、Podcasting 、SNS等功能;提供了信息化知识管理——个人图书馆、资料室,网络办公平台——网络办公桌,专业组织——专业性社团、团队,专业信息通信——工作室、TQ,以及应用这一平台进行日常教学、学生信息素质培养、自主协作学习培养、教学评价、教学科研等网络活动,是教师专业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理想平台。农村教师除了利用各类资讯和丰富的教学研修资源之外,还开拓了一个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空间。它提供的服务有:创建和管理个人工作室、进行小组交流研讨、与社区的工作伙伴分享资源、观看教学视频案例、进入互动网络课堂、共建共享内容全面又实用的百科全书、使用量身定做的即时通讯工具。
  (4)BBS论坛模式
  论坛是不同观点自由表达的地方。每个网站一般都有自己的论坛,根据网站定位和内容侧重的不同,你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坛。一般都是要注册才能发言的。在论坛上发言叫发帖,也叫做“灌水”,因为论坛的开放性,会在短时间内收到大量不同观点的帖子或教师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帖子发表不同意见。如今,论坛已经是现代社会人们交往与发表个人观点和主张的地方。它比杂志、报纸等来得快,也使教师容易和大家交流和结交天下朋友。
  每位教师都是一部书,那里有记载他的实践心得,积累着他的智慧之光。教师主要讲述教育故事、教书育人的经验,课改科研的成果,教育理论的心得体会以及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等。
  一般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专题讨论(辩论、质疑、答疑)。专题讨论是大家在一起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种是随机跟帖讨论。就是教师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了解讨论区的内容,借鉴大家的观点,跟帖支持。
  第三种是浏览讨论区。教师不发帖,只是浏览、了解讨论的观点,只做个读者。
  我们加入的论坛有隶属于教育部新思考网的成长博客论坛,李明山老师还担任评论员,并获得2008年优秀评论员称号。
  (5)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模式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简单的说博客是一类人,这类人习惯于在网上写日记。是网络时代的个人“读者文摘”,是以超级链接为武器的网络日记,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
  由于博客的内容通常是公开的,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网络日记,也可以阅读别人的网络日记,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博客叙事研究逐渐成为教师开展叙事的一个新兴手段。作为小学教师将自己的日常教学、班主任工作经历写到博客上,分享给同伴和其他人,通过阅读他人的评价,进行工作反思,得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这是常规教研无法即时做到的。如,课题组成员张飞老师写的支教日志,支教大学生周睿写的支教反思,都得到了其他博客的评价,是他们进一步对工作有了热情和改进。
  (6)基于好看簿的网络教研模式
  好看簿是一个图片博客,与所有网志(博客)工具一样,好看簿也是为用户自己书写表达提供空间和交流平台的。我们在好看簿上写自己的教育故事、应用教程,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自己的所见所闻。教师写日记、教学反思,写班级的工作记录,评论他人的日记。联系好看簿其他用户,分享他人日记所体现的内容。
  发起各种教学活动和参与教学活动,让自己的故事参与更多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理解我们的故事,分享我们的成果。建立学科小组和参与学科小组,建立自己的教研团队、自己的班集体,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共同提高。
  李明山在好看簿上设计了《了解张掖湿地》的活动课程,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庄秀丽博士做指导,开展了系列活动。设计了主题班会——家乡的春天。设计了学生成长记录——一年级作业展品。设计了六年级微机综合活动——秀秀我的思维导图。
  与深圳的小学教师(我们博客家园里的教师)建立基于好看簿的虚拟教研组,发起了一年级写话作业设计。[1]我们一般以GoogleGmail邮箱注册好看簿,当有人对故事、日志留言时,就有一份邮件发到邮箱,同时在GoogleTalk有即时的提醒语言,这是好看簿的一个亮点。
  (7)虚拟教研的Wiki模式
  在维客页面上,每个教师都可浏览、创建、更改文本,系统可以对不同版本内容进行有效控制管理,所有的修改记录都保存下来,不但可事后查验,也能追踪、恢复至本来面目。但中小学教师应用Wiki开展教学的案例很少。我们在庄秀丽博士及教育大发现团队指导下利用Wiki开展虚拟教研活动。我们参与编写了教程《自生长社区技术进阶手册(SGLCTManual200905)》。[2]
  课题组成员利用Wiki记录教学工作,记录班级工作,记录心得体会与教学反思,开展叙事研究;课题组成员共同编写虚拟教研简报(Wiki版),目前已出版六期。
  (8)Google论坛模式
  我们利用Google建立了虚拟教研论坛,当成员在论坛发言时,会有一封邮件发到其他成员的邮箱。[3] Google论坛与BBS不同,全免费注册,在论坛里发言,以邮件列表的形式通知用户,用户也可以利用Google邮箱以邮件的形式发表评论。虚拟教研论坛有本课题负责人李明山建立,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及其研究生余波做管理员 ,邀请特级教师吴向东参与,参与的高级用户有河西学院李海教授、山东淄博市电教馆李光良馆长。
  (9)基于Web2.0的农村教师社会化学习模式
  本课题开展以来,受到了网络社区的关注,有北京师范大学庄秀丽博士合伙发起的教育大发现社区邀请课题负责人李明山加入。李明山老师承担了该社区的项目《小学教师社会化交流的实践与探索》,开始基于Web2.0社会化学习,探索出了农村小学教师参与社会化学习的一条路子。[4]李明山老师在祈愿行里发起一项《拯救生命行动》的活动,[5]在第一时间庄秀丽博士利用她的网络关系发布了这个消息,随即,在Google论坛、饭否、Zuosa、嘀咕上都有了这一消息。
  网络上有许多内容,但是,我们关注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我们可以采用Diigo、美味书签收藏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然后镶嵌到自己的博客里与大家分享。嘀咕网可以同步到Tiwiiter、饭否、Zuosa,QQ可以发消息到嘀咕,所以拥有QQ就会让你所有的网友知道你正在干什么,可以第一时间分享你的观念、知识、心情等。
  李明山老师利用这些工具开展了教育博客推荐、好文章推荐、教育人物推荐等活动,利用Google阅读器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最新动态,与好友分享最新动态。
 三、效果评价及今后设想
  
  通过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取得了以下收获:
  (1)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师参与了社会化学习,能应用Web2.0工具开展社会化学习与开展虚拟教研。《三角形的特性》Flash课件获得2008年张掖市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二等奖;《远程资源下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获得2008年张掖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上经验交流大赛三等奖;《中小学教师开展虚拟教研的模式初探》获得中国教育技术2008年年会征文三等奖;《真分数与假分数》Flash课件获得2009年甘浚镇中心学校课件与说课大赛一等奖;李明山被新思考网教育视点评为优秀评论员;[6]《虚拟环境下小学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7月;《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西北农村小学虚拟教研组》发表在《内蒙古电化教育》2008年4月。
  (2)建立了张掖市乃至甘肃省第一个民间虚拟教研社区(QQ教研群,社区由百度帖吧、成长博客、好看团队等组成)。[3]
  (3)提出了适合农村小学教师的九种虚拟教研模式。
  (4)本课题认为,根据西北农村中小学的网络硬件特点和软件,不可能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根据我们的调查,西北农村中小学利用博客、QQ、UC、帖吧的教师相对多,而对于其他网络工具比较陌生,用的教师也比较少。所以。西北农村中小学开展虚拟教研应当以博客、QQ、UC、BBS、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为主,利用它们的优点,有选择地应用。例如,我们主要在百度帖吧中发通知,百度帖吧图片少,主页显示快,主题目录以列表形式呈现,便于浏览,适合发教研通知。QQ群适合集体备课,UC房间适合听课和评课,博客适合整理教案、记载记录听课,搜索引擎适合文献检索、搜集资料。
  (5)本课题认为西北中小学虚拟教研的主要模式是以教师自主参与解决教育问题为核心,一线教师为主体,教育专家、教研行政人员为引领,以博客、QQ、UC、BBS、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为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专题研究、网络研修等虚拟教研活动。
  (6)中小学虚拟教研活动的开展步骤:第一,形成虚拟团队,分工合作。第二,确定主题,确定主持人,确定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采用的网络工具及地点。第三,发布活动消息。第四,开展活动。第五,进行活动总结。第六,利用博客和论坛继续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如,“教育视点争鸣组”虚拟教研团队主要在UC房间“相约酒吧网通”里开展活动。开展活动前,先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做好活动分工,确定主持人,主持人准备好发言纲要,确定教研活动的文字记录员、语音录制与整理人员。然后,利用QQ群、UC、帖吧、论坛、博客(群)发布活动消息。
  今后的设想是:
  (1)继续开展虚拟教研活动,继续完善虚拟教研的九种模式。
  (2)民间虚拟教研团体缺少凝聚力和激励机制,虚拟教研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引领。
  (3)继续研究基于Web2.0的虚拟教研活动。
  (4)拓展虚拟教研的外延,虚拟教研不仅仅停留在听课、评课的模式上。
  总之,虚拟教研作为一个创造型概念,不仅是全新的教研工作模式的建立,也是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必将会影响到教务管理、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育教学评价等方方面面。虚拟教研虽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利用虚拟数字空间,实现教学研究与互动。它并不否定传统的教研作用,而是对传统教研的延伸和补充。传统教研是传统教研的基础,在中小学教研活动中传统教研和虚拟教研可以相互共存、相互结合。
  
  参考文献:
  [1]基于好看簿的虚拟教研组[DB/OL].http://www.haokanbu.com/user/83424/.
  [2]自生长社区技术进阶手册[DB/OL].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SGLCTManual200905.
  [3]虚拟教研论坛[DB/OL].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ms0023?hl=zh-CN.
  [4]小学教师社会化交流的实践与探索[DB/OL].http://code.google.com/p/sociallearnlab/wiki/SNSforTecher.
  [5]李明山的拯救生命行动[DB/OL].http://www.haokanbu.com/story/177587/.
  [6]新思考网教育视点优秀评论员[DB/OL].http://news.cersp.com/XSKDT/sGnxw/200901/11113.html.
  [7]李明山,张虎,李海.虚拟环境下小学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7).
  [8]李明山.利用网络平台构建西北农村小学虚拟教研组[J].内蒙古电化教育,2008,(4).
  [9]李海.虚拟教研对中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与展望[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32
虚拟教研第十八期卷首语:“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是终身学习的一个表述,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 “终身学习和设计中心”。【本期编辑】(按页面历史,请自己添加)【网络支教】【网上听课】"新课程网络教研室”是呱呱社区的一个视频房间,定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周二、周三晚上8点进行语文活动;周四进行数学活动;每周三下午1点至3点是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四下午1点至3点是科学社会活动。其它时间可进行成员学习资源、学习体会分享交流、临时集体备课、话题研讨或娱乐活动。
博客:http://337645562.blog.163.com/

【虚拟教研计 划】虚拟教研2010年春学期计划.
1.子课题研究。
星光小学课题组,由张兴志负责。研究子课题《学校社会化学习社区的构建策略研究》 新乐小学课题组,由马秀梅负责。有课题组成员协助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子课题《基于好看簿的活动课程研究》

2.继续合作研究、重点攻关。 本阶段课题的重点是:利用网络工具开展备课、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社会化学习。
3.拓展研究、交流讨论、争取经验成果化。
4.完善博客群、完善教育资源共享库、完善网络教学平台。
5.难点突破、加强经验交流。
本阶段的难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经验的成果化。
1.全体成员以本学科为研究内容撰写博客。
2.利用QQ(群)、UC群开展虚拟备课、专题研讨。
3.利用UC视频房间、呱呱视频开展网上听课、评课、专题研讨。
4.利用BBS论坛开展教育问题的讨论。
5.申请好看簿,利用好看簿图片博客开张教学活动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基于好看簿的活动类课程设计,体育小游戏活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
6.加入教育大发现,共同维护课题管理平台 http://code.google.com/p/snsforteacher/

共同维护课题论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ms0023

7.申请谷歌邮箱。 体验谷歌的一些功能(能用到学习、教学和教学科研的功能)如:在线文档、协作平台、阅读器、个性化主页、论坛(如我们的课题论坛)、code(如我们的课题管理平台)、wiki共享写作等。
8.参与CnSLWiki项目,实践传播新工具新服务新方法。
9.加入教育大发现,参与社会化链接学习,在网络团队的帮助下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10.编辑社区简报。http://sociallearnlab.org/wiki/index.php/Template:VirtualResearchindex

1.在课题组的基础上参与甘州区网络教研活动。
2、课题制度。
{{{ 如何建立制度 }}}
【网络研修】【网络研讨】【网络助学】详细情况见:http://www.haokanbu.com/story/211498/

感谢北师大衷教授的热心支持!
感谢北师大研究生康文霞的热心联系!
感谢北师大庄秀丽老师对星光小学的关心http://sociallearnlab.org/?p=816

感谢青少年工作室的小石对星光小学的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0600c70100f5pw.html

感谢广州商学院的tom老师对星光小学教师的介绍http://www.haokanbu.com/diary/21419/

感谢北师大研究生余波对星光小学跨学科教研活动的帮助。
感谢吴长城老师在教育大发现简报里介绍星光小学的教师http://sociallearnlab.org/?p=885

感谢心平公益基金会给我校捐赠建设“班级图书角” http://www.haokanbu.com/story/211349/

感谢haonini http://www.haokanbu.com/story/209740/

我用《一路上有你不寂寞》送给所有关心和帮助星光小学的人们。http://limingshan.blogbus.com/logs/46824589.html

一种天上掉下来的幸福http://limingshan.blogbus.com/logs/47081848.html

【建议】余波:还可以更专注一些,集中做好一个方面的,比如张春雷,他集中经历在生物教学研究这块,活动都是围绕这一方面来设计和展开。
【链接】博客:http://337645562.blog.163.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35
课题组工作汇报
《小学教师开展虚拟教研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组:李明山

总课题组长、课题成员、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感谢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开题报告会!特别感谢河西学院李教授和市教研室高级教师葛老师对本课题的指导和关心!
我的报告分五部分:一是前期工作汇报,二是关于课题中几个问题的认识,三是关于课题的工作难点。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前期工作汇报。
一)、调查我市小学教师开展虚拟教育的情况。本人对张掖市50名小学教师开展虚拟教研的情况展开调查,主要采取问卷、手机短信、网络搜索、谈话(QQ聊天)等调查方法,了解了小学开展虚拟教研的基本情况。我们调查发现:
190%的小学教师不知道虚拟教研。小学教师主要以民间松散的方式参加虚拟教研活动,没有计划,没有组织,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没有形成虚拟教研的团队。知道MSN,百度hiPOPO,ICQTQYahoo通、GoogleTalk263ET等的老师更少。
2、小学教师主要就是利用搜索引擎工具,查阅资料,搜索课件、教案、教学计划总结以及下载资料。其次是在贴吧、论坛里发言。
3、小学老师对虚拟教研的期望质比较高,希望通过虚拟教研,参与集体备课,减轻抄写教案的工作负担。
二)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西北小学开展虚拟教研活动应结合硬件设施、教师基本素质、学校的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西北小学虚拟教研采取的模式的假说。
三)根据我们的假想模式,我们在3月份。重点做了以下几工作:
1、建立课题信息平台:百度祁连小学吧,根据贴吧操作简单,贴吧图片少,主页显示快,主题目录以列表形式呈现,便于浏览。适合发教研通知。目前共有主题数112个,贴子数391篇。
2、建立QQ群。参与QQ备课。(黄吉祥老师专门报告这QQ备课情况)
3、申请博客,并且写博客。
4、申请UC号,在相约酒吧网通里听课、评课。(李秀娟老师在后面专门做这方面的报告)
5、利用搜索引擎工具,搜索虚拟教研的有关信息,撰写心得体会及论文。
二、关于课题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1、小学教研活动和教学科研活动是有区别的,小学教研活动主要内容有听课、评课、专题讨论、课题研究。(我在《虚拟环境下开展小学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有专门的阐述。)课题研究不会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
2、不加重学校的经济负担和教师的工作负担,我们的课题研究以教师的自主参与为主。如果课题组成员长期不参与写博、QQ备课、UC备课等教研活动,那么我们认为该成员的精力有限,自动终止合作关系。
3、尽量开展网上交流,节约成本,节省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我们的联络方式是:发短信——登录祁连小学吧——查看通知——邮件(QQUC、及时会复)回复或者跟贴回复。
4、博客中的文章,尽量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为主。强调阳光心态,理性谈论教育问题,不提倡诉苦抱怨及情绪发泄。
5QQ群,我们自己的群(小学教研21885795,小学数学58260379)人数太少,力量弱。建议加入教育视点争鸣二组。由于,我们的人员教少,力量单薄,经验不足。目前,我们主要加入UC:相约酒吧网通(听课、评课的主阵地)。博客主要申请成长博客http://blog.cersp.com/index.shtml和中国教师继续教育网博客http://blog.teacher.com.cn
、理论认识
1、本文可用于中小学虚拟教研的网络工具,按照它们的实用特点可以分为两类:

1
)同步互动平台,即时聊天工具:QQ,UCMSN,百度hiPOPO,ICQTQYahoo通、GoogleTalk263ET等。

2)异步的网络平台:电子公告栏(BBS),博客,搜索引擎,个人网站,维客,思维导图,还有远程教育平台。
2、适合西北农村小学的网络工具。本课题认为,根据西北农村中小学的网络硬件特点和软件,不可能与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提并论。根据我们调查西北农村中小学利用博客、QQUC、贴吧相对多,而对于其他网络工具比较陌生,用的老师也比较少。所以,西北农村中小学开展虚拟教研应当以博客、QQUCBBS、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为主,利用它们的优点,选择性的应用。例如,我们主要在百度贴吧中发通知,百度贴吧图片少,主页显示快,主题目录以列表形式呈现,便于浏览。适合发教研通知。QQ(群)适合集体备课,UC房间适合听课和评课,博客适合整理教案、记录听课记载,搜索引擎适合文献检索、搜集资料。
本课题认为西北中小学虚拟教研的主要模式是教师自主参与解决教育问题为核心,一线教师为主体,教育专家、教研行政人员引领,以博客、QQUCBBS、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为平台,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专题研究、网络研修等虚拟教研活动。
3、本课题认为中小学虚拟教研的特点是:
第一是体现了中小学教师参与虚拟教研的主动性。
第二是跨时空、跨地域的互动与合作。
第三是高效率、投资少、见效快的网络特点。
第四是大学教授、学科专家、教研行政人员、一线教师合作的新机制,体现了上、下平等对话的特点。
4、本课题认为虚拟教研有以下作用:
一是知识经验的共享,教师共同创新。任何读者都可免费下载博客上所传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无权限、时间的限制。
二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能力。教师们获得了一种新的学习、工作状态,提升了学校的教研文化。如许多教师利用教育博客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用博客备课、教学研究、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学校教研从制度化走向非制度化,教育博客甚至使教研在短短时间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
三是虚拟教研是对传统教研活动的延伸和升华。
四是形成了广阔的交流空间和教师虚拟教研团队。
五是节省时间。
六是节省费用。
七是实时的解决问题,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
第八是形成大学教授、学科专家、教研行政人员、一线教师合作的新机制,读者可用真名、网名或匿名对博客内容进行自由评论,发布留言,提出疑问和建议,实现博主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跨时空的互动。引领教研深入。虚拟教研能与教学同步、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具备对教学深度引领的基本条件。比如教师、教研员用博客做课题,做到及时交流、追踪问题、定期话题、在线研讨、共建资源、共享成果、跟进管理、多元评价,保证了课题实验的可持续深入开展。
5、本课题认为,在小学开展虚拟校本教研是农村小学教研活动的一条路子,虚拟校本教研是小学教师依托虚拟空间,利用网络工具和技术,开展校本研究,也称网络校本教研。
小学虚拟校本教研是应用性研究,它着重考虑如何将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开辟应用的途径,探索搞好教育工作的规律以及如何通过实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基础理论。

小学虚拟校本教研目的是通过教师开展虚拟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进一步认识小学教学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小学虚拟校本教研的内容主要有,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学现象和规律。小学虚拟校本教研的研究平台是虚拟空间,利用的工具是网络工具。
农村小学开展虚拟校本教研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农村小学开展虚拟教研活动有它独特的方面,在选择网络工具方面一般选择比较熟悉,操作快捷的网络工具。
四、关于课题的工作难点。
在一个月工作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小学老师开展虚拟教研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小学教师工作量大,参加课题研究有点吃力。我用这样几句话形容农村小学老师的工作“上午下午跟着学生转,中午跟着作业转,晚上跟着教案转,中间还得抽个时间跟上后勤转)。
2、网络条件差,这也是我们开展虚拟教研工作的颈瓶。
3、计算机应用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撰写博客方面,存在熟练操作的问题,有些博客还是一篇文章“我有博客啦”。
课题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课题工作分工,不能落实到位。一是大家比较忙,二是大家不清楚干什么,三是不看祁连小学吧上面的通知。
2、前期培训工作,没有做好,许多课题成员不了解课题研究的实质,就虚拟教研的概念都不清楚。所以这次大会既是学术研讨会,又是一次培训会。以后的培训,我们主要在网上开展。只要你想学,在QQ群、博客群里有许多热心专家、教授、教研专门人员、一线教师会帮助你。
3、本人理论水平有限,不能很好的制定出工作计划。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入QQ群,参与讨论,备课;参与UC听课、评课;写博客等加入虚拟教研团队。
2、正确处理虚拟教研活动与常规教学活动。
3、虚拟教研简报编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36
苍山:虚拟教研室构建“大教研”格局

发布时间:2008-10-21


每月15日,山东省苍山县教育局三楼小会议室里都会坐满来自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他们有时围在一起静静思考,有时为了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是苍山县虚拟教研室在召开每月一次的业务汇报会。
县级基层教研部门的教研员既要贯彻教育政策,开展教学研究,指导教改实验,进行教学评估,搞好教学服务,总结推广课堂教学经验,又要经常性地深入学校、深入课堂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了解教学现状,并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求改革和发展的对策。虽然教研员经常加班加点,又累又乏,但由于“半行政半业务”的工作特殊性,在推进教学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其主导出台的某些措施往往缺乏针对性。为了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教学指导的实效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苍山县教育局吸收各学校的骨干教师组成了虚拟教研室,走出了一条快速提升教研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新路子。
该县聘任思想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过硬,具有奉献精神、强烈的事业心和较高组织协调能力的骨干教师担任虚拟教研室教研员。虚拟教研员由县教育局任命并颁发聘任书,在业务上接受县教研室的统一领导,协助学科教研员进行教研工作,定期向学科教研员反馈学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教学改革和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和深化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推广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力求实现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该县主要通过定期召开虚拟教研室教研员会议、优先安排虚拟教研员参加各种培训等方式,组织教研员搞好年度教研规划,总结教育心得,提高教研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并采取召开专题会议、听课、单独座谈等措施,培训青年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同时,该县还建立起虚拟教研室教研员业绩档案,对虚拟教研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并将其作为继续聘任、解聘或评先树优的主要依据。
该县通过成立虚拟教研室,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在深化教学改革、引领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促进信息沟通和交流、推广先进教学经验、培养青年教师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充实、壮大了学科教研队伍,促进了基层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促进名师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今年以来,该县先后聘任了79位骨干教师担任虚拟教研室教研员,有17项课题在市级及以上的教科研机构中立项,虚拟教研室成员在各级教育类报刊上发表教科研论文109篇,举办公开课、示范课和观摩课190多节次,走出了在县域内推广教学研究的新路。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38
网络教研在参训教师中激情涌动 方兴未艾
中国教师研修网  发表时间:2008-11-14
11月13日下午,中国教师研修网特别邀请了来自山东、上海、江苏等地的网络教研名师,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方式,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网络教研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来自山东的刘霄老师在网络上非常活动,经常组织淄博本地的老师们在网上开展教研活动。刘老师重点强调了活动前要做的许多准备工作,从网络研修的意义到具体的范例都给了生动的讲解。江苏的丁卫军老师也是网络教研的先行者,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和思考网络带给教学的积极影响。丁老师不仅向大家介绍了网络教研的一般方法,还特别强调了在网络教研和网络活动时需要注意的网络规则与道德问题,给广大将要走入网络教研行列的老师提了个醒。上海的孙琪斌老师结合自己带领本地老师们共同利用工作室和协作组开展网络教研的经验和体会,谈了网络教研的许多优势如省时省力,还能免除“人情”等因素,让教研更加真实和有效。薛金杰老师也结合自己对网络教研的认识谈了许多认识和体会。研讨活动过程中,参与人员热情极高,不断向专家发问,各嘉宾就老师们普遍关心的如何做好网络教研前的准备等跟老师们进行了音视频的交流,取得了较好的研讨效果。
相关链接
  刘霄: 如何开展网络教研  几种常见活动的组织方法   网络研修是我们前进的基石   网上研修活动的范例
  孙琪斌:配合常态教研实施网络教研的若干尝试与点滴体会 朴实的课堂上飘出的几缕香
  丁卫军:“网络研讨”之研讨
本次活动由中国教师研修网编辑陈敬宏主持。他特别强调了要做好一场网络教研活动,活动后期对于活动内容的整理与发布的重要性。一场好的网络教研活动,绝不能议完就散,活动的发起人和嘉宾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将各方的观点进行整理并发布到与活动发起相关的工作室和协作组内供广大的同行参考,这样才能使研讨真正有成效。同时,陈老师也提醒广大参与网络教研的老师们,一定要在看到感兴趣的研讨话题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研讨过程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一味的充当听众。网络的最大魅力在于分享,越分享会越多。
网络教研是指通过网络教研平台而进行的虚拟教研活动。具体是指相对常规教研而言的一种新型教研方式,强调依托网络如专门用于教研的网站如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工作室/协作组、论坛,即时交流工具如QQ群、TQ、MSN或UC等来开展教学研究和知识管理的一种教研方式。一般来讲,网络教研可以分为同步与异步两种形式。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在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普及,网络教研也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喜爱。
本次活动选择在教育部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期间进行,是对全国中小学一线教师网络教研意识的引导,将极大的推动网络教研活动在中小学一线教师队伍中的蓬勃开展。中国教师研修网将为每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免费开通个人工作室供老师们长期使用,一如既往地经常性开展各学科各类主题的网络教研活动,为广大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提供交流研修的平台。
相关链接

丁卫军:研修,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网络教研的形式及操作流程研讨实录
北京西城朱慧老师讲座:如何利用TQ进行教研
专题:利用TQ开展网络教研
如何进入自己的个人工作室?


附研讨现场教师发言摘录:
赵海霞[16:22:12]: 网络教研,开拓思维,开阔视野,受益非浅
  齐元娟[16:32:17]: 网络研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每个人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工作。
  唐娟[9:15:38]: 班主任研修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案例,论论性强,指导性强。网络学习,网上教研,增长了我们班主任的管理知识,提高了我们管理班级的信心。
  杜贞艳[16:33:47]: 研修网给老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舞台
  刘红[16:34:24]: 网络研修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工作室能长期免费使用真好
  刘冰[16:33:27]: 班主任研修给我们提供了好的平台,增长了见识。通过远程教育培训我收获很多,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等学到了很多方法。
  张红[16:38:0]: 研修网真好,让我们班主任不出门就能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琚东娥[16:39:32]: 网络研修,实现专家引领下的同伴互助与自我成长。
  常学红[16:43:25]: 现代社会越是走向多元,教育越是走向开放,越是要有法制保障,从教育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等各个方面加以引导与规范,教师的学习、研修、培训、交流形成一个健康发展的平台,是提升教师工作能力、提高专业素养的宏观的保障。
  伊希兰[16:44:25]: 能够通过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更好的胜任班主任工作,真是一件高兴的事。
  刘道红[8:59:52]: 边工作边学习,并且学到的都是最顶尖的讲座,这种机会很难得,希望以后多组织这样的活动。这次教研打破了原来的模式,这样交流的老师更多,听到的讲座水平高,受益匪浅。
  任明海[16:51:38]: 网络教研要发挥全体老师的积极性,真正起到教研作用。
  冷兆艳[16:51:53]: 网上教研方便可行,避免面对面教研时的尴尬,教研的面积大。
  沈振霞[16:52:38]: 交流学习的顾虑比较少。当我们的老师面对面的教研时,或许受到心理压力、面子等问题而顾虑同事的感受,没能说出心理的真心话。但通过网络交流减少了教师面对面交谈时的心理压力,能够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谈出来,并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使自己的能力真正得到提高。网上交流学习的时间比较长。我们每搞一次教研活动大都是是面对面的,由于受时间限制,交流起来有时还不充分,但我们老师在网上对于一个问题的思考,就可以更充分,如果趁热打铁甚至都会到夜深人静,可以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同伴发自肺腑得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
  田立慧[16:54:2]: 工作室是网络教研好方法,接下来我也要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如果真能实现资源共享,那太好了。你的方法我也可以直接拿来用。我的好方法你也可以借鉴。
  孙琪斌[16:59:30]: 如果趁热打铁甚至都会到夜深人静,可以将比较成熟的想法与同伴发自肺腑得交流,这样使问题研究易于深入,有利于老师不断成熟。只要主持人先做起来,把自己的思想、资源先奉献出来,等大家感觉有用的时候,那么大家会主动走进你的网站的。
  王新红[17:0:35]: 谢谢中国教师研修网的老师给全国的教师提供这样好的平台,给每位专心教研的老师提供了公平的机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39
网络教研活动促进年轻教师均衡成长



                 
    网络教研活动促进年轻教师均衡成长
                                      黄少华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针对学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年轻教师成长的不平衡问题,我区实践采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网络教研,实践证明网络教研成功解决了年轻教师均衡成长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教研;教师成长
    网络教研活动不是计算机网络和传统教研活动的叠加,它需要利用互联网的功能,需要教研人员和广大教师一起付出智慧,需要全体人员的热情参与,更需要更新观念,加强引导。根据我区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实践,我们充分认识到要促进网络教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就要注重网络教研活动的过程,落实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根据实际情况,确立探讨话题 为增强网络教研活动的吸引力,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讨论的话题一定要是贴近教师,贴近教学的具体问题。 例如“小学一年级或幼儿园学生心中的计算机是什么?”、也就是探讨德国童话“鱼牛”问题。一般都是寻找教师在目前网络环境下,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做到“问题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引导网上教研,使网络教研的话题更具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从而有效地提高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效。  
     二、根据重点话题,精选优秀案例 网络教研活动仅仅提出研讨的话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经常寻求个性化的、活生生的教学案例,来吸引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学实践中的细节更能引发教师研究的兴趣。 根据前面探讨的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或教改中的难点,教研员组织有针对性的文字案例或视频案例,提供给教师,让教师自行观看。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来自我区教师自身的教学,不求完美,但强调突出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教师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另外,案例最好是能集中反应教师普遍存在的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发教师共同的思索。所以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也就对教研员的工作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好的案例所提供的现实情景、鲜活的形象与普遍的问题有机结合,把网络教研活动对某一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参与 网络教研活动处在起步阶段时,由于广大教师对这种活动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教研室积极地通过网络发布通知和教研员通告等方式,发布举办某一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的通知,让尽可能多的教师甚至家长和学生知晓并积极参与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来。在每一次网络教研活动中,我们一般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活动的时间,使参与者在指定的时间内进入网络教研中心。 二是我们积极的和我局教育网站的管理员以及部分学校的网络管理员联系增加网址连接,让教师和其他参与者能顺利的进入网络教研中心参与网上教研活动。 三是明确本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 四是明确研讨的内容或专题,是集体备课,是看课评课,还是专题交流,或是教学解疑。 五是明确活动的要求,或事先认真观看课例记下听课感受以便进行网上评课,或准备某一方面专题的资料与他人进行研究,或积累自己某一方面的心得以便适时登录与同行交流。 总之,在每一次网络教研活动中,我们都认真宣传并认真落实活动的各个细节。  
    四、深入探讨,组织引领 网络教研活动需要教研员有效地进行调控,给予引导。教研员将要讨论的话题发布到论坛上,即“发帖”,想发表言论的教师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即“跟帖”。作为本次教研活动中的中心发言人,要注意对教师的讨论进行以下的引导。 了解并控制整个研讨活动的进程和内容,使之突出研究的主题,始终围绕本次研讨的专题展开,不至于游离于专题之外。 引导虚拟教研活动向深层次展开,适时将教师的发言进行整理、提升,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趁机“煽风点火”,抛出深层次的问题引发教师的讨论,从而将研讨活动引向深入。  
    五、阶段总结,引导反思 教研活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教研员要进行阶段小结,充分肯定教师在网上教研活动中的成绩,布置下一阶段网上研讨的话题及内容。教师参与网上教研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虚拟教研中教师交流经验,奉献智慧,同时也获取信息,增长见识,开启思路。这一过程使教师无形中获得了很多书本上、课堂实践中无法获得的启示。教研员要引导教师在参与网上教研活动中进行反思、总结、提升。一般在一次教研活动要结束的时候,教研员要求参与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在本次教研中,我奉献了什么有价值的观点或方法? 哪一位同行的见解最使我受益? 本次教研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哪些影响? 通过反思,教师不再是案例之外的“局外人”,而是置身其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引发对以前或今后教学教研工作的深层思考,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于网络教研,我区学校有一位年轻教师这样描述:“网络教研活动,犹如读一本书,更似乎在和许多专家学者亦或知心朋友对话。它不仅可以扩大视野,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它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工作、交流的平台,虽然,我没有分配到理想中的‘XX名校’,但是网络教研活动却成为我快步成长的摇篮。” 总之,网络教研活动具有丰富的资源、方便的参与方式、开阔的视野,是传统的教研活动所无法比拟的。而今在我区,网络教研活动已经不只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性教研,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模式,我们也将为之不断探索、改革和创新。我们坚信,网络教研是时代的进步,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关注网络教研,研究网络教研,一定能谱写出教研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李艺.面向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教研观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

  资料来源:新思考 中国教育服务资源平台                                 (黄明 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40
网络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式
风云再起 发表于 2006-3-20



高枝国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以网络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越来越多地走入并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网络的需求,尤其是广大教师,已经不仅仅限于曾经的聊天、游戏、查找共享资源、收发电子邮件等一般性的功能,进行即时的在线研讨,与专家进行点对点的零距离交流以及和全国各地教育同仁就教育教学问题进行深入切磋已经成为教师网友群体共同的需求。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大量的专业支持,单靠以往的这种人对人、面对面的“物理”形态的教研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一线教师的需求,尤其是那些处于信息闭塞地区、缺乏专业引领且急待提高的广大农村教师。在一次又一次的探寻、对话、碰撞、研讨中,一个新的概念——“网络教研”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研的行走方式,是网络化、信息化时代教研发展的必然!
一、孤单的寻觅者
2002年开始,我把对网络的关注由过去的看新闻、发电子邮件、查阅资料等转向了教育论坛,人教论坛、教育在线论坛都留下了我深深的足迹。在那里可以和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学习、交流、探讨,并和他们“亲密接触”,也常能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成果。在感受着这些名师、专家们精彩的同时,也会被一些不知名的一线教师们真实、鲜活的案例所感动,课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里都可以品尝到。于是,我也加入其中,并写下了四万余字的我的第一个随笔专辑。应该说在网络中学习,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是在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在平时的研究与交流中是不能实现的。在我陶醉于网络学习带给我进步和快乐的同时,我也常常感受到孤单,在这些全国知名的教育论坛中竟然很少遇到本省教师的身影,我无法走近他们,无法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所惑,然而我深深地知道,这些却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前提。在现实中我无法走进全省的每一所学校,无法深入到教师群体当中,但我要在网络中寻觅这样的途径,帮助他们参与到网络学习中来,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共同研究、共同分享网络学习的甜蜜。
二、播种论坛奠基础
于是,2004年,我开始利用网络上的免费资源,建立了“黑龙江小学数学论坛”。白手起家,自己既是论坛的发贴者,又是阅读者,我的目标是先把它建成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的资源库。我不断地把全国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及时地补充进来,每参加一次全国会议,回来后都迫不急待地把会议资料及时地放到论坛上,供老师们学习、交流。慢慢地,参与的教师越来越多,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有城市的,更有边远山区的。论坛内容也开始逐渐由资源性素材转向了对教育教学内容互动、反思式的交流和研讨,一些教师主动地加入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的撰写当中,深入到论坛的专题讨论当中,这时的论坛开始有了一些教研的味道。我不再孤单了!
三、网络备课初体验
如何发挥网络跨时空、多向互动的独特优势,与教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引起了我们的思索。利用网络平台汇集天南海北的优秀教师,集中大家的智慧,在一起开展集体备课,让我们迈出了网络教研的第一步。2005326日上午9点,我们第一次以论坛为文字交流平台,以QQ群为互动交流平台的网络备课活动开始了。这次网络备课活动是为我省牡丹江市的赵晓强老师参加全国观摩课而准备的。活动开始后不久,论坛的在线人数持续攀升,四川、山东、新疆、浙江的老师来了,省内最远的漠河的老师也参与进来了,很快,论坛在线人数达到了120多人。一部分教师在论坛上针对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发贴研讨,另一部分在QQ群里互动交流,研究气氛相当活跃。大家毫无保留地畅谈着每一个环节的看法,目标由繁锁复杂变得简单明了,环节由生硬教条,变得自然流畅,语言由苍白无力变得生动有趣,没想到2个多小时的交流大家没有感到一丝倦意,第一次网络备课就在这种恋恋不舍的氛围中结束了。在老师们积极报名和热情参与下,我们又陆续搞了多次网络备课活动。最后,经过网络备课的牡丹江赵晓强老师和哈尔滨的王岩老师在全国的观摩课展示活动中均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虽说这个成绩并不一定是网络备课直接带来的,但是,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或多或少都会对上课教师给以不同程度的启发。
老师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种网络教研形式,因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氛围使得老师们比常规教研时更敢说话了,大家不因世故而保留,不因权威而盲从,不因稚嫩而紧张。只有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每一环节——精彩的给予掌声、不足的给予开诚布公的帮助,让人感受到彼此发自内心的真实和坦诚。这种教研形式实现了全国各地教师一同备课的壮观场面,个人反思、校际、省际间更深意义上的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等这种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得到了最好的诠释。通过网络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广泛性、实效性、即时性、交互性,帮助教师实现远程学习和交流,尤其给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农村教师提供了很好的不出家门就能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很好地关注了传统教研活动常常无法深入并触及实质的弱势群体。从而促进了教研真正地走向校本,成为校本教研的一个重要形式
为了进一步地探索并推广这种新型的虚拟教研形式,我们在2005年全省小学数学年会上进行了网络教研模拟展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上课教师在会议前先进行网络备课,然后在会议现场上课,再由版主们在会议上模拟网络评议,与台下教师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互动研讨。同时,会议全部内容实现网络文字直播,不能参加会议的教师每天都能从论坛上获取当天会议进展的最新文字材料,实现了远程培训和学习。这次会议的网络教研模拟展示引起了与会教师的浓厚兴趣,吸引了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后来的网络教研活动中,个别乡镇中心学校更是整体参与进来。应该说,网络教研在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上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网络虚拟教研有效地利用了网络这种信息化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渴望,大大拓宽了教研活动的辐射范围,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传承和创新。是网络,为教研插上了翅膀
四、完善平台促发展
为了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更好地使网络服务于广大教师,20055月,在教研部领导的关注下,我们又组织建立了现在的黑龙江小学教研网(http://hxj.mdjedu.cn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http://hljxss.126.com。这在功能上大大超越了旧论坛,也逐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其中。目前,黑龙江小学教育论坛建立不到10个月,注册会员达到了1000多位,论坛贴子总数达到了近20000贴,最高日发贴数为385贴。近五万多字的《我的教研生活》是我的第二个随笔专辑,同时我还建立了同名的教研博客(blog)。我的带头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更多的老师参与到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写作之中。同时,小学数学教育论坛版块还建立了各年级教研室,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教材辅导、教学设计、同步试卷、课件及教学视频等资源,并组织教师进行网络研讨,使得教研与教学同步成为可能,能够及时地回应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有引领地进行追根寻底的思考。许多教师,包括我,都在伴随着网络而成长着!
为了克服论坛备课及QQ群备课中交互性差、效率低、秩序相对混乱的不足,我们又开始尝试新浪UC语音聊天软件,并申请了免费的聊天室:小数之家。这个聊天室将做为小学数学网络教研活动的专用聊天室。我们还计划每周都安排一次大型的网络备课活动或者专题研讨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多次研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们都将邀请本省的教研员、名师以及外省的部分专家、名师作为网络教研活动的专业支持组,以此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提升教研层次。
至此,我们逐渐形成了以BBS教育论坛为基本阵地,以QQ群及UC语聊工具为互动、交流平台,以广大一线教师为服务对象,以教研员及名师为专业支持,以网络备课、专题研讨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教研活动模式。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更由于它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了新的教研形式。它给教研带来的不仅是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和高效率,更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新的教研文化,这种新文化将悄无声息地渗透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中。网络已俨然成为一个教研场
五、健全机制促实效
网络教研正在被更多的人熟悉、接受、掌握并利用,要扩大网络教研的影响力,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还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强大的专业支持作保证,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以及基层学校的正确认识和通力合作。
1.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教研意识
有人可能觉得制约网络教研发展的是硬件设备,其实有电话和电脑的地方就可以上网,这对许多农村学校都是可以实现的。实际上,比硬件更重要、更困难的是观念的转变。如果领导者及教师没有从观念上转变,再高档的硬件设备也不会物尽其用,而成为资源浪费。因此,转变观念,提高网络教研意识是当务之急。正如初教部赵立成主任强调的那样,要把网络教研当作一项服务基层教师的重要工作来做,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和可有可无的层面上。
2.建立网络教研区域联盟,实现资源共享
要做好网络教研,必须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上进、勇于奉献的合作团队,并形成网络教研区域联盟,实现智慧碰撞、资源共享。我们计划由各地小学数学教研员以及部分基层学校、优秀教师组成全省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合作体,并联合全国其他有影响力的网络教研团队,实现跨省区域联盟,资源共享,全面推进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工作的开展,推动教研走向校本的进程
3.成立网络教研专业支持组,加强专业引领力度,提高教研活动层次和水平。
为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我们充分利用教研员以及名优教师这一智力资源,由本省教研员、名优教师以及部分外省专家及名师,组成网络教研专业支持组,跟踪指导每次网络教研活动,加强业引领力度,进而提高网络教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
4.合理安排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合理安排和组织网络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也是一门学问。首先要选择恰当、合适的研讨主题,使教师们有话可谈,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要引导参与者对研讨内容进行先期思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大家交流,才不会使这种网络交流停留在自由闲聊上,而要能够引起大家的思考,并通过不同意见的相互碰撞、交锋、相互补充、逐步认同,使研讨内容和结论得到一定的提升。另外,研讨活动的主持者适时的穿针引线,及时的梳理,恰当的小结,也都会使研讨锦上添花。最后,研讨过程的材料整理和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但可以为活动留下继续研讨的素材,还可以供没有参加活动的教师继续学习。
网络教研是传统教研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是校本教研的一种补充。因此,我们还要把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有机结合起来,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避免加重教研员和教师的负担。


    相信,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关心和支持下,网络教研必然会沿着正确的方向顺利健康地发展下去,为更多的教师提供自由交流和学习的空间和资源,从而促进教研尽快走向信息化、校本化。
    最后愿大家都来走进网络教研这个美丽的世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41

五种组织形式+九种技术工具=网络虚拟教研新机制
——深圳市南山区让教研工作走向信息化的探索
禹明
潘华东
教研活动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制度的改革、教学规模的扩大、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改进,传统的教研方式、内容和所涉及的范围已与现在的教学发展不相适应。各级教研组织需要加快对现行教研形式进行信息化改造,建立新的教研活动的环境,创建一支能够适应信息时代挑战的教研队伍,形成相应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圳市南山区是全国课改实验区。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研究部门,在推进新课改的进程中,一直在寻找教研工作信息化之路。目前,本地区已经将网络虚拟教研作为区域内教研工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和抓手,用五种组织形式和九种技术工具,共同搭建网络虚拟教育的新机制。
一、五种功能各异的网络教研组织形式
在运作形式上,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了国内九种成功的组织形式,包括:民间教研团队形式、教研组虚拟教研形式、校本虚拟教研形式、基层教办管理形式、电教(信息)中心形式、教研室形式、教师培训机构形式、教科研中心形式、网上手拉手形式等,并将这九种形式进行对比(下表)。
虚拟教研的九种有效形式对比表
形式
主导人
主要特色
民间教研团队形式
个人或民间团体
自愿、互助和共建共享原则
教研组虚拟教研形式
教研员和科组长
最小范围的学科虚拟教研
校本虚拟教研形式
校长和科研主任
校本教研的信息化
基层教办管理形式
基层教办领导
最小范围的区域官方校级联合
电教(信息)中心形式
技术部门领导
显著的技术领先
教研室形式
教研部门领导
凸显教研特色
教师培训机构形式
进修学校领导
区域教学研训一体化
教科中心形式
教育局领导
整合技术和教研双重优势
网上手拉手形式
跨地域的师生
跨地域与跨文化交流
在上述九种形式中,教研室形式具有先天的优势,它能够借助行政的力量,召集大量学科骨干教师来共同进行教研活动。我们认为,教研室形式是最具实效性、最值得推广的形式。没有传统教研组织的亲自组织和参与,网络虚拟教研就永远游离于教研体制之外,起到的作用也就相当有限。然而,由于传统的教研队伍对技术比较生疏,又受到体制的障碍,往往没有技术保障,只能采用最简单的技术来进行虚拟教研,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制约了虚拟教研的深入发展。
我们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比较,选择主要以教科中心的形式来运作,同时带动和促进了全区的民间教研团队形式、教研组虚拟教研形式、校本教研形式和网上手拉手形式的同步发展。
1.教科中心形式
教科中心形式就是从体制上把技术部门、教研部门乃至培训部门整合起来,优势互补,同心协力,共同组建网上教研团队来开展网络虚拟教研。
就区域性推进来说,教科中心形式是效益最高的形式。我们首先在技术部门进行技术研究和形式示范,再逐步推广到业务部门。作为掌握技术资源的电教站和信息中心,首先将很多业务工作通过网络环境来完成,以提供网上教研的示范。比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网上巡礼、教育信息化先进分子网上评选、虚拟教研课题网上申报、游戏化学习课题在线研究、各类信息技术竞赛的网上组织、师生作品在线评议、装备工作的网上投诉,等等。在技术部门先行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网上教研经验之后,一方面继续积极开展本部门相关业务的网上研究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向学科教师培训和宣传这一成功方式,很多时候甚至是直接参与学科的网上教育教学讨论。为了解决网上在线听课和网上实时评课的技术“瓶颈”,利用装备信息优势,电教站为部分中小学引进了“自动跟踪课堂录像网络直播”系统,成功解决了优质课的自动录像和网上分享问题。
正是因为有了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的教研工作如虎添翼。
南山区作为全国课改实验区,各科教研员担负了更加重大的责任。网络虚拟教研作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为课改寻找了新的突破口。在技术的支持下,教研工作逐渐走向信息化。各科教研员逐步尝到了甜头,使用网络的热情逐渐高涨。虚拟教研中心的各大版主都是由教研员任命或者亲自担任,并且在全区聘请了数十位教育技术兼职教研员担任版主,协助教研员开展网上教研工作。在南山虚拟教研中心,教研员的发帖总量占总数的1/4左右,一线教师的发帖占3/4。逐步形成了教研员专业引领、一线教师积极参与的良好教研氛围。
音乐、美术、英语、数学、语文、综合实践、幼教、科学等等学科,网上教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多次在各学科的公开教研活动中得到同行高度评价。20051125日,中学科学学科在教研员主持下,组织了跨地域的“科学论坛”,校内研究课采用网络直播,采用视频联网的的形式邀请到了国家教育部科学工作专业支持组专家罗星凯博士和赵光平博士的远程指导。网上网下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http://jy.nsjy.net/bbs/dispbbs.asp?boardID=76&ID=2901)。数学教研员则率领数学骨干教师直接参加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的网上教研活动,把南山数学博客群建设在全国的教研平台(www.cersp.com)上。这样的例子在虚拟教研中心比比皆是。
2.民间教研团队形式
民间教研团队形式就是没有官方背景的个人和团体组建的网上教研群体开展的网上教研活动。网络虚拟教研最早是以某些个人的教研网站为核心,以自愿加盟组建网上教研团队的方式,首先从民间发起的。直到今天,这种民间组建网上教研团队的形式仍然是网络虚拟教研阵营中最有生命活力的。
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一些能吸引全国各地网友汇聚的民间教研团队。在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教育特色网站展评活动”中,涌现出成百上千的优秀获奖主题网站。这些优秀网站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个人建设的教育教研网站。
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的一位数学老师多年经营了一个“新课标数学资源网(http://www.eduv.net)”,依靠全国的同行组成联盟,建设了丰富的数学资源。

还有一些由优秀教师个人用网络技术为他的学生建设的“独行侠”式教育网站,不仅受到学生的追捧,在同行中也备受瞩目。向南小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多年经营的“海峰学习软件(www.zxy2002.com)”,就是一个实例。这是一个实用、免费的学习软件平台,可以在线升级,在全国范围下载使用达到18万次。软件里集成了大量的这位老师开发的教育教学课件,以及整理的大量各学科学习资料。
在南山虚拟教研中心建设之前,南山区的部分老师就自发组织起来,建设了一些学科教学的QQ群组,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群、教育技术小组群等。
3.教研组虚拟教研形式
教研组虚拟教研形式是指在教研员的业务指导下,某一学校的某一学科教研科组充分网络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方式。教研员可以选择在某个有条件的学校中的某个教研组单独突破,以单科、校本的方式,用小切口,作大文章。
组织实例
华侨城小学语文教研组利用网梯在线实时多媒体交互系统,开辟了“830网上互动学习天地”(http://318.whaty.net),平时的晚间是学生在线和老师讨论学科教学问题的,到了每周五2030—2130则播出一个小时的家庭教育辅导及学习方法指导节目,聘请有关领导、教师、家长以及国内外知名的教育专家在网上讲座。这种方法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区内还建立起一批由教研员指导学校教研组建设的网站,包括华侨城中学的语文教研组的“高中语文模块教学平台”、海滨小学班主任的“海滨德育在线”、前海小学艺术科组的“青青口琴擂台”,等等。
课改中的初中科学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南山区的中学科学教研组,是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科老师共同组成的。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荔香中学科学教研组长组织各科老师集体备课,分工合作,利用校园网络共享资源,大大降低了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压力。北师大南山附中的科学组,更是在科学整合课上出类拔萃,其示范课和教研案例频频被中央电视台采用。
在这里,区教研室教研员的带头示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作为教研员,我区教研员很多都建设了自己的博客,对本专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4.校本虚拟教研形式
校本虚拟教研形式是指在校长的亲自主持下,学校内部的教研工作实现校本化和网络化。校本教研是当今的热门话题。经过几年的发展,网络虚拟教研已经逐渐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一大特色。通过网络搭建平台,在网上十分方便地实现同伴互助,得到专家引领,从而达到融合创新。
向南小学开展了《专题教研学习网站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http://www.szxn.com/)、深圳蛇口学校则承担了《校本研训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的研究》(http://www.szsskxx.com/,呈现了鲜明的网络和校本研训网站的特色。
向南小学和蛇口学校都涌现了一大批校本教研网站。他们的做法很相近,都是在校长的亲自主持下,信息技术组提供校本的技术培训和教研网站平台的搭建与支持,而各科组长带头建立学科教研网站建设小组,有的还组织起学生中的技术高手参与教研网站的建设。每年,两个学校都会组织学科教研网站的评选活动,聘请教研室的教研员和信息中心的技术专家到场作为评委,制作者当场演示和答辩,评委当场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进行评议,有效地提高了网站的教研价值和水平。
南山实验学校麒麟部进行的研究课题是:《基于教育博客(BLOG)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实践与探索》,充分利用风行的博客程序,搭建了一个促进教师发展的理想平台(http://61.144.246.33/txy/blog/)。
5.网上手拉手形式
手拉手形式是指网络的支持下,不同地域或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工作者结成网上手拉手的“对子”,进行针对性极强的实时或非实时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网上手拉手是虚拟教研的新拓展。手拉手活动在网络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以往的家庭之间、学校之间的不定期的信件交流、假期互访,发展成为网络时代随时随地的沟通和交流。随着网络的发展,“地球村”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被人们接受。
深圳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南山区校长们也在纷纷探索利用网络进行学校间国际化交流的途径。我区积极组织参加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爱生学校”项目,实现了东西部学校之间的网上手拉手。南油小学承担了《网络环境下跨地域教学研究》。他们和香港的吕明才学校结为姊妹学校,经常利用网上视频系统进行教学观摩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网上的经常性交流之外,每年还组织代表团进行互访,互相听课、表演节目,共享资源。增进了友谊,开阔了视野。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研究了《虚拟教研国际交流平台的开发与应用》。他们获得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美国最权威的英语网络课程授权,使南山二外的学生可以和美国本土的学生享受到同样的英语教学课程资源。南山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国际艺术周,为这种国际化的网上交流提供了大量的契机。来自多个西方国家的数百名中小学生齐聚南山,深入到学生家庭生活一段时间。经过这样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多的家庭利用网络视频系统,和国外的家庭保持“网上手拉手”。在中心组织下,我区有四所学校的师生参加了200611月在美国坦帕举行的国际学校联盟(ISC)全球峰会,六所学校积极参加了ISC的网上结对和交流活动。我们正在探索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的整合之路。
二、不同组织形式的优势与局限
教科中心形式
南山区的网络虚拟教研是在教育局统一领导下,在技术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在全体学科教研员的亲自参与和引导下开展起来的,从体制上有效地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技术上更加成熟、研究更加深入,取得了网络虚拟教研的效益最大化,体现了网络虚拟教研“投资最小、效益最高、参与面最广”的特色。打破技术与业务部门分割的局面,实现双向机构的整合与职能的有机融合,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魄力。应该看到,目前这种体制上的整合在南山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给我们看到了令人振奋的前景。然而,这种研究还刚刚开展,尽管体制上的障碍早已拆除,但是全新运作机制的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部门之间配合的默契、单位主管领导驾驭和整合两个不同领域的能力决定了这种整合的最后成败。

民间教研团队
不论是完全免费的“网络共产主义式”的个人学科网站,还是共建加市场方式运作的“网络社会主义式”的个人学科网站,或者是用QQ群链接起来的网上教研团队,都吸引了大批的一线教师网络“发烧友”关注和参与,他们在区域推进过程中,可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是不可多得的力量,为推动网络教研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这些网上“发烧友”完全是在自发地进行教研,随意性很强,尤其是个人组织的网上团队没有特定的组织形式,难以形成系统化的、规范化的教研成果。

学校教研组
一个学校的教研组是教研机构的最小细胞。如果教研组长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那么在这个领域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有效地提高学科教学效率。小范围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取得辉煌的业绩。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网上教研,最大的障碍是教师长期以来由于相互竞争所形成的自我封闭心理和小农经济意识。只有克服了这些障碍,大家团结一心,教研组这个最基本的教研单元才能真正起到教研细胞的作用。

校本虚拟教研
这些校本研训网站或博客植根于校园,服务于教学,连接着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师生广泛的好评。校本研训的网络化,给学校的教研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由于一个学校的技术力量有限,很难要求所有的学校都能够搭建自己的校本教研平台。而校际之间的竞争往往限制了区域内校际之间的真诚合作。这就要求上级教研部门能及时发现这些成功经验,进行区域内的大力推广,并且积极组织共享平台的开发。

网上手拉手
虽然基于网络跨地域与跨文化交流的研究还刚刚起步,但由于传统领域的手拉手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网上运用不过是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并且大大降低了手拉手的门槛,提高了手拉手的效率,已经让我们看到了令人兴奋的曙光,特别是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网络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国家正在开展西部教育信息化工程,为西部硬件环境的建设提供了可能;而东部发达地区定期组织西部支教活动,派遣优秀教师到西部支教,对培养网络手拉手的人才提供了可能,因此,基于网络的手拉手必将大行其道。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除了技术手段之外,主要的障碍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需要我们具有国际理解的意识和海纳百川的胸怀。

不同的组织形式各有其存在的价值,扬长避短,互为补充,方能尽显网络教研的优势。
三、九种网络教研工具的应用
在网络教研实践的三年里,我们分别研究了九种技术手段在网络教研中的应用,包括:
BBS论坛、博客、维基、在线多媒体技术、资源共享技术、自组建站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电子刊物技术和思维导图技术等。
适当地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使我们很多的教研过程大大提高效率。在BBS论坛上,我们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钻研;可以在线听课、评课、评选论文、分发资料;在博客上,我们可以形成每一位教师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帮助教师成长;在维基上,我们可以共同写作,积累、整理和分享网上的精品资源;在资源库中,我们可以共享自制的教学资源,存储较大的视频文件;在视频会议室中,我们足不出户即可组织和参加各类教研会议,大大节省教研成本;利用QQ群,我们不同学校的教师可以自由地、随时随地进行教学讨论;利用电子刊物和邮件列表技术,我们可以编写各种内部的教学资料,迅速而准确地下发到指定的受众;利用内部办公的电子公告板,我们可以分发考试试题,尤其是英语听力考试的音频文件,以代替繁复的录音带的复制和分发;思维导图则是一种可以唤醒人类大脑的有效工具。它用“画”的方法来记录思考和创作的过程,是一种组织结构性思维工具。利用它可以做工作笔记、组织会议、制定项目规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等等。
以上九种技术工具可以相互补充,互为依存,形成较为全面的教研技术支持。

(作者单位: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42
网络教研的好处
作者: 邱凤娟

1.网络教研促人反思,催人上进。                                    网络教研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创生出崭新的学校教研文化。通过教育博客,教师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状态大于方法。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如果你有强烈的自我进取、自我发展的成长状态,你就会主动把环境的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纳,不断地积聚能力。如许多教师通过教育博客,教师发表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学校教研制度化建设,教育博客甚至使教研在短短时间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发贴在网上,在学校中,帖子不断地被“加精”,引来系列讨论,尤其是发在一些大的论坛上,会有很多人跟贴,教师有了“受重视”感,便自觉地产生了发表的欲望。教师积极发表话题,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使教师养成了观察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反思大于苦干。苦干的精神令人感动,但苦干经常会带有盲目性。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必由之路。  
2.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民主性,体现了参与的广泛性。   
网络教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民主。反思我们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其活动内容、形式、参加人员等都是由教研员个人决定的;在活动形式上也基本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少数人的“一言堂”,听不到更多的声音。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多数教师没有参议权、话语权。而网络为交流创造了一个便捷的渠道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交流更自由、更开放、更平等。网上教研教师间交流的方式主要以发贴、读贴和回帖的方式进行,交流是互动的,读帖回帖之间就如言来语去一样的直接。随着交往的深入,一些不便在上面贴出来的,可以用“短信功能”来实现交流,还可以借助聊天的工具进行更直接的交流,就如同面对面的交谈一样。但这种交流不同于现实中的交流。现实中面对面的交流不可能给你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容不得你缜密地去组织自己的语言。而网络教研却不同,读帖之后,有感要发有话要说,可以斟酌好了再写帖发言,斟酌不好可以不“说话”,只浏览。如果有不同意见或者看法不成熟,想说又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谁,还可以多注册几个网名发表不同的见解。只要不是侮辱人格的,在论坛上是完全可以畅所欲言的。因为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平等、自由、民主的交流氛围使得老师们比常规教研时更敢说话了,大家不因世故而保留,不因权威而盲从,不因稚嫩而紧张。开诚布公、集思广益,让人感受到彼此发自内心的真实和坦诚。所以,网络学习和交流是非常轻松随便的。更重要的是,在交流过程中,没有校长、主任,大家都作为朋友进行交流,因此更显得和谐、民主。从而体现真正的教研民主。   网络教研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成为可能。由于受人力、物力、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现实教研活动中参与面非常狭窄。有的农村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还没有参加过县、市级教研活动。而网络教研跨时空交流的特性,就能突破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交流互动的局限,使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大范围经常性交流成为可能。   网络教研有效缓解了教研力量不足的矛盾。在网络中,教师能够得到各个层次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论坛中,有很多在教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理论和实践水平都非常高的专业人员。有教材、刊物的编辑、教研员、特级教师,也有学科领域的权威。他们把帮助网友提高理论水平,提高实践能力作为自己的责任,或指点技巧,或讲授观点,或提出修改建议,或指出问题,获推荐相关文章,或组织相关的研讨。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设计、反思等文稿发上去以后,经常能够得到热心的专业人员的悉心指点,使一线教师受益匪浅。网络教研一方面吸纳各种类型的骨干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使名师资源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可以发动更多的一线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将自己原创或收集的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让大家共享。目前,不少教育部门开始组织一些网络教研活动,广大教育实践者也主动地参与其中。来自一线的、自下而上的、朴素的群众性教学研究,这种面向教学实际的“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正在为教育教学界所普遍认同。  
3.网络教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   
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其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等存在着个性差异,当然对教师的培养也应因人而异。但传统的教研活动在有限的活动数量和时间内,不可能针对参训者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多种风格的名师引领,同一的研训内容和指导模式对各具不同需求的教师自然有一定局限性。而网络自主、开放、互动的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为“互为导师”和“自选导师”提供了可能。在网络(如博客、虚拟教研组等)中,很多教师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把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对象、方向建立在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导师引领,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凭借着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高效率学习。这样,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生命活力。  
4.网络教研提升了教研的效益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将某一新的教育理念或手段在课堂中加以体现,使参与观摩者从中感受、领悟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局限性和弊端显而易见:活动的次数有限,受益对象范围较小,加上并不是所有参与者对此活动感兴趣,因此,活动效果就不言而喻。以公开课为例,它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某个学校或地区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优秀的教学展示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画上“句号”,评课教师们的金玉良言仅仅在几十个人之间产生影响,这显然不是教研活动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业的“近距离”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也就是说,通过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使专业力量和课程资源匮乏的矛盾得到了较大缓解。   另一方面,网络教研延续研究,空间无限。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就随之结束,即使活动中所渗透的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要再通过参加活动的教师转达,其效果往往也会大打折扣,如时间远久还可能会遗忘。而网络教研,可以把活动的内容或活动中所需体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思想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一位所需的教师,教师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随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分析和研究,发表评论,甚至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体会通过网络发贴与同行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通过网络教研,教师还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案、案例、课件、经验等发贴到论坛与专家、同行一起共同思考、讨论、吸收、分享,使教研活动能够介入教学全过程,贯穿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   第三方面,网络教研更容易实现教研与教学同步,为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使专家展开对教学的深度引领奠定条件,使学科教学研究得以深入。网络教研为教师获得专业化引领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和通道。合作大于独行。没有专家学者的引领,我们经常失去方向;没有青年同伴的帮助,我们往往会多费很多时间和气力,要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永远小于团体的群力。借助网络教研,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可以通过自己的博客站点与优秀教师、教育专家零距离的对话,实现与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心灵与心灵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在这种交流、碰撞与反思的不断循环当中,多了教师的独立思考,多了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想碰撞,更多了碰撞后产生的新观点、新智慧、新知识、新积淀、新资源;也在这样的循环过程当中,推动了教师自身的进步,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网络教研是一个崭新的时尚话题,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有利有弊,它并不否定其他形式的教研作用,而是一种补充,从另一个角度上探索教研方向,扩大教研的职能,挖掘内在资源,促使教研科学化。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它带来的将不仅是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和高效率,更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协商、合作的新文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1 10:43

 
  
教研机构组织指导下的网络教研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改对教研的需求越来越高,教学教研工作者相互之间的教研协作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由于地域、经费的限制,教师的横向交流不够通畅,人数少、时间短的教研活动仅起到小范围内的交流作用,传统上“走出去,请进来”的面对面交流研讨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对课程实施及发展的需要。教研方式必须寻求新的突破。网络教研较之于传统教研而言,因为具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而体现出教学资源丰富、时效性强、能突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从而为教研注入了新的内涵。为此,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教研新平台,改进现有教研模式,开创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新途径,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教研工作中,教研部门发挥着重要的组织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教研部门应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意义,富有建设性地肩负起网络教研的组织指导使命。
一、把握网络教研的趋势和现状, 努力推进教研方式转变
(一)网络教研带来的转变
1.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共享性
网络教研以互联网为依托,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所有上网的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共享教学资源。这种高度共享机制,使教研者能够享受到大范围的资源,并迅速站在集体智慧的巅峰,籍以高屋建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blog和wiki的兴起,教师的知识管理和网络知识库共建已经变得非常容易了。通过网络教研,一些真知灼见、经验和案例发表在教育论坛、教育Blog明显的位置上,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凝聚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总之,网络教研克服了传统教研活动的过于个体性,扩大了教研活动的参与及受益范围,使教研成果可以更好地实现共享。
2.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参与性、民主性
网络教研改变了研教分离的状态。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只顾教学,研究则被认为只是专家的“专利”。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动研究者。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渴望得到及时的指导和解决。但在现实中由于我们教研员人力有限,教研时空有限,使得教学指导紧贴课堂、紧随教学难以有效落实。跨时空的网络教研则可以突破传统教研定时定点的局限性,使教研指导随时介入教学全过程。如教师把教学问题以博客日志或留言的形式发表后,教研员和名师群体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回复、评论等给予指导,从而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网络教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民主。传统的教学研究往往是在某种单一性的制度规约下进行的。教研部门控制着教研的话语权,教研活动采用的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运行方式,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一直处在被动地位。反思我们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其活动内容、形式、参加人员等都是由教研员个人决定的;在活动形式上也基本上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少数人的“一言堂”,听不到更多的声音。作为教研活动主体的多数教师没有参议权、话语权。而网络为交流创造了一个便捷的渠道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交流更自由、更开放、更平等。教研活动组织者可以在这里更广泛地征求老师们对教研活动的建议,甚至接受质疑和批评;普通教师可以在这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大胆展示他们的智慧,发表他们的见解,从而体现真正的教研民主。
网络教研让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研成为可能。由于受人力、物力、经费、时间等条件的限制,现实教研活动中参与面非常狭窄。有的农村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能还没有参加过县、市级教研活动。而网络教研跨时空交流的特性,就能突破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交流互动的局限,使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教研、大范围经常性交流成为可能。
网络教研是促进教研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我省城乡之间、校与校之间,师资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长期以来,由于教师缺乏信息,缺乏话语权和专业支持,形成了教师独学而无友、默默无闻、凭个体经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利用网络教研平台跨时空交流的特性,一线教师可在广阔的范围获得专业支持,方便交流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此可见,开展基于网络的虚拟教学研究活动,拓宽教研途径,创新教研形式,是整体提高全省师资水平、推进教研均衡发展的有力措施。
网络教研有效缓解了教研力量不足的矛盾。目前教研室教研力量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仅凭教研员个人的力量很难为教师提供多层次、多风格、大范围的专业引领,也很难为教师提供大量的、及时的、鲜活的教学资源,因此不能满足更多教师更广泛的需求。而网络教研一方面可以吸纳各种类型的骨干教师,通过网络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使名师资源最大化;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可以发动更多的一线教师根据教学进度,将自己原创或收集的相关课程资源通过网络平台让大家共享。目前,不少教育部门开始组织一些网络教研活动,广大教育实践者也主动地参与其中。来自一线的、自下而上的、朴素的群众性教学研究,这种面向教学实际的“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正在为教育教学界所普遍认同。
3.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的灵活性、适应性
网络教研平台能够提供各种交流的空间。如教研员个人的博客:相当于教研员的网络日记、个人主页,教研员利用博客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信息资源;虚拟教研室(群组):具有相同属性的教师(如同一学科的)组成一个虚拟教研室,在群组里可以就感兴趣的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和见解;网络课程中心:建设一个网络课程体系,所有老师都可以共享自己的课程。与原有面对面的教研组织形式相比,网络教研更能满足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的需求,能进一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交流与研讨,为教师与同伴、专业人员进行教学交流、专业切磋提供跨学校、跨人群、多角度平台。在网络教研中,以感兴趣的问题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取向所形成的共同兴趣团体,其组织相对松散,自由而且灵活,人数多少不限,活动方式也灵活多样,不受人数、时间、空间、内容、方式的限制,因而可以随时解决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网络教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其知识结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等存在着个性差异,当然对教师的培养也应因人而异。但传统的教研活动在有限的活动数量和时间内,不可能针对参训者的个性特点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也不可能为他们提供多种风格的名师引领,同一的研训内容和指导模式对各具不同需求的教师自然有一定局限性。而网络自主、开放、互动的特点和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为“互为导师”和“自选导师”提供了可能。在网络(如博客、虚拟教研组等)中,很多教师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把自己的学习内容、时间、对象、方向建立在自己的意愿和需要上,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互助和导师引领,满足了教师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成长博客网站的写录、分类、更新、下载、互动、链接、搜索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有些教师已开始尝试直接用博客备课、改作业、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教师凭借着网络技术建立起来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吸纳、扩充、整理和完善自己的知识,进行高效率学习。这样,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也大大提升了校本教研的生命活力。
网络教研为实现深度研讨提供了可能。教研活动的研讨深度和研究质量取决于参训者对研讨主题是否认同、研讨活动前是否有反思的准备、研讨活动是否有充裕的时间、研讨活动后的行为跟进是否得到关注以及研讨的气氛是否和谐民主等。在传统的教研中,由于研讨的准备、程序、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这些问题往往很难解决。而网络教研活动组织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先期发布活动内容甚至研究课例征求大家对活动的建议,收集研讨的核心问题,这样既能够及时修正活动方案,更重要的是参加者有活动前的思想准备,有利于活动中思维的碰撞和研讨的深入。另一方面活动后组织者可以将活动情况、活动案例发布在网上,供大家在网上进行后续的研讨,弥补研讨时间的不足,赋予参与者或非参与者更多的言语权,同时教师研讨后的后续活动也能被及时观察和关注。
4.网络教研提升了教研的效益性
以往的教研活动,一般都是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通过课堂教学途径,将某一新的教育理念或手段在课堂中加以体现,使参与观摩者从中感受、领悟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落实。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其局限性和弊端显而易见:活动的次数有限,受益对象范围较小,加上并不是所有参与者对此活动感兴趣,因此,活动效果就不言而喻。以公开课为例,它在一定范围内促进了某个学校或地区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其优秀的教学展示仅仅在几个小时之内就画上“句号”,评课教师们的金玉良言仅仅在几十个人之间产生影响,这显然不是教研活动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业的“近距离”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也就是说,通过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使专业力量和课程资源匮乏的矛盾得到了较大缓解。另一方面,借助网络,能够使教研活动介入教学全过程,即贯穿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等各环节,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及时性和实现互动交流的广泛性。第三方面,网络教研更容易实现教研与教学同步,为专家与教师经常性在线接触,使专家展开对教学的深度引领奠定条件,使学科教学研究得以深入。总之,网络教研增强了教研视野的宽泛性、教研内容的丰富性和教研目的的多维性。
(二)网络教研中存在的问题
不难发现,网络教研的意义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网络教研作为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当前看来,推进网络教研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组织指导作用,同时,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重建设,轻管理
实践证明,开展网络教研,必须要有好的网络教研平台。但具有好的网络教研平台,只是技术的保证,而网络教研的有效组织与管理,才是开展网络教研的关键。在校本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网络教研意识和网络文化氛围,有些学校的网络教研的功利思想较严重,缺乏计划性和延续性,将校本教研与网络教研割裂开来。在区域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教研行政组织和学术团体的指导、引领功能发挥得不够,整体推进意识不强,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网络应用效率低。在全国性学科网络教研中,主要的问题是学术梯队建立的不够完善,对一线教师实行有效的专业引领措施不多,论坛的学术味不浓等等。网络教研平台搭建起来了,管理的重心要由“网络”,及时转到“教研”上来。大力推进网络教研,教研部门应首先关注和力求解决上述问题,在组织管理、指导引领上探索有效的机制和办法。
2.重形式,轻实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新的网络教研平台层出不穷。寻求更加强大、完美的网络平台当然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但若只注重追求形式,也就容易使教研徒具虚名。网络教研的成功开展并不是只图谁使用的网络技术更先进,而是要看谁的方法更有利于促进教研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同样是专业论坛,有的论坛一直长盛不衰,而有的论坛却是门可罗雀。是他们的技术不行吗?实则不然。而是他们的管理维护不能满足一线教师的需求,比如栏目的设置不合理、交流的便利性、信息的即时性不到位等。网络教研平台的好坏,主要是看栏目(或子网)的设置是否有利于教研的开展,网络资源的数量、质量是否满足教师需要,使用者是否便利等。
3.重获取,轻参与
网络教研的优势除了具有无限的资源库功能、便捷的沟通与交流功能以外,就是突破地域和时空限制,使参与者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话语权。调查中发现,活跃在网络教研前台的往往只是少数的“常客”,而更多的教师则喜欢做“潜水者”,仅仅把网络当做获取信息的平台,缺乏参与和互动意识。教师在教研论坛上发帖时,常出现信息表达得不够明确,在反映改革困难与问题时,理性的、学术的成分不够,“怨”、“愤”、“水”的成分却过浓等现象。有的教师把教育博客只当做“电子笔记本”,杂且随意,博文中多用链接,缺乏界面的友好性等。这些做法均不利于“研”的开展。所以即便条件再好,缺少了主要内容——“研”的意识和行动,忽视了网络教研的参与性,网络教研平台只能成为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在许多教师心里便会逐渐形成网络教研“虚空”的印象,感觉好多东西只是机械的重复和复制。
4.重组织,轻指导
网络教研需要专家学者的指导和引领,这样,“草根式”的教研才会得到层次上的提升和质量上的提高。原来的“大学—中小学联合(University—Schooljoint)”的教育研究和发展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有利于发挥专家对新课改的引领作用。但是,在国内实施“基于网络平台”U—S 合作研究的专家却屈指可数。更何况,这些“稀有”的专家们通过网络平台主动对一线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引领的不多,常见的是去实地做报告。这些做法不仅发挥不了网络的“放大”功能,而且对提高网络教研绩效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
任何一种网络教研形式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很好的,各种平台也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一旦平台搭建起来就希望吸纳更多的人来参与网络教研,若是一线教师的发展提高需求被忽略了,网络教研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生命力。可以说,一方面组织与指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另一方面,确立网络教研中的指导与引领地位,教科研人员必须根据新的需要,先于教师大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二、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区域内优势教研网络
通过网络教研趋势与问题等的分析,我们发现,推动网络教研的发展,发挥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平台系统建设、形成网络教研的浓厚文化和致力于建设基于网络的教研机制和方式,是当前值得重视的几个关键问题。教研机构要充分认识网络教研的趋势和现状,加强对网络教研的统筹规划和组织指导,探讨教研网络良性发展的机制。当前,整合现有资源,借鉴已有经验,打造区域内优势教研网络,是加强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一)整合现有网络形式,打造特色教研网络
从目前来看,要注重整合以下几种形式的优势,形成特色教研网络:
1.教育博客(群)。教育博客(群)通常由校园网、区域性教育城域网或商业性教研机构网等免费提供平台的技术支持。由于具有零成本、个性化、时效性、准公共性和双向互动等特点,博客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资料显示,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普及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加速实施,许多省、市、县(区)的教育主管部门都陆续在其教育城域网上建立起了地区性的教育博客(群)。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也在其校园网上建立了教育博客(群)。教师们通常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掌握并创建自己的教育博客了。教师们从自己的教育博客中找到了“话语权”,他们从最初的书写自己的学习心得、教育反思和人生感悟开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运用教育博客进行教学研究和远程协作。研究发现,在许多网络教研的成功案例中,影响最大、绩效最显著的,要数区域性教育城域网上的教育博客(群)。
2.校本教研网。随着网络教研影响的不断扩大,在校园网综合平台上建立“校本教研网”,已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校本教研网通常由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主题学习及研究网站等构成。调查发现,校本教研网的建立不仅可以使校本教研便于操作,而且还有利于数字化教研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以此为平台的教改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多学科的协作,有利于研究梯队的建立与和谐发展。
3.区域性教研网。区域性教研网是指由省、市或县(区)等教育部门主办的教研网,通常是建立在区域性教育城域网平台上的,其主要功能是立足于区域内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服务,建立区域内的中小学校的数字化教研网络,推进区域内的教育教研的整体发展。区域性教研网通常有主网、教研资源库、教育博客(群)、论坛和课题研究网站及区域内各校的校本教研子网等构成。由于区域性教研网均从属于本地区的教育、教研主管部门,故区域性教研网在网络教研的管理上能够更加得心应手,在宣传上更具有导向性,在内容上更符合本地区的教改要求,在教研的形式上更加切合当地的实际。
4.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全国性学科教研网是由诸如国家各学科课标组主要负责人等主持建立的。从现实情况来看,全国性学科教研网已经或正在向立体化的网站群方向发展。全国性学科教研网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立体化学科研究队伍;实现学科课程改革和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
5.国家级综合教研网。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的“新思考”网就属于典型的国家级综合教研网。“新思考”网不仅注意及时发布最权威的新课改和教研信息,而且围绕着有利于网络教研的开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专家的引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等原则来设置分类合理的栏目,提供丰富的资源和链接。尤其是“在线研讨”,为国内知名的课程、教研专家与教师进行点对点或点对面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当前,就我省情况而言,加强以市、县区教研主管部门组织指导下的、广大学校尤其是教学示范学校积极参与的分级管理的区域教研网络建设,是当务之急。而利用教研部门的现有资源优势加强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网络资源建设,是重中之重。
(二)加强栏目内容建设,形成网络教研优势
资源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的构建,一个是内容的构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从内容来说,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需求取向作为网站规划的定位。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会在不同取向之间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因此,网络平台在整体内容与功能的设计上应体现层次性和半结构性。所谓层次性,是指网站在内容上适应教师专业发展不同取向的特殊需要。理智型取向的教师比较希望网站能够提供足够的教研资源;“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比较希望网站能给自己一个私人化的空间;而生态取向的教师则更加注重网站交互功能的完善。所谓半结构性,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网站除了在建设之初设定栏目板块以外,还需要在日常运作过程中及时捕捉用户关注的焦点问题,以补充和调整栏目设置,使网站真正成为教师的“交流渠道”而不仅仅是政策法规的“知会渠道”。在开发网络信息资源方面,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学科网页发布教学指导和服务信息。
2.在学科网页上设立留言板,实现教研信息的沟通与交流。通过留言板进行广泛的交流与研讨,并及时将互动沟通的情况在学科网页上发布。
3.根据教学计划,开发目前急需的教学资源,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使学科网页中的“虚拟课堂”逐步得以完善。
4.在学科网页上开设“名师答疑”等栏目,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做出回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
5.在学科网页上及时推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理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发网上研究性学习项目。
(三)强化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建立以校为本的网络教研机制
网络校本教研是一种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及构建信息环境,在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研主体作用,不断优化、改善甚至变革学校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在学校的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代化教研方式。通过网络校本教研,激发校内各方面研究与改革潜能并促进其发展,并通过网络教研、常规教研与课题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促使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1.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理论建构与校本实践

该模式是在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机制、学科教与学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构建中,以网络积分制的形成及其在评价考核中的充分体现为前提,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分步骤开发并推广应用的软件工具平台的支撑下,形成前后相继的行为链:“发现问题并学习研讨一形成方案并组织实施一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交流研讨一新一轮基于问题解决的校本实践”(见图1)。
图1:网络校本教研模式流程图
我们研究并借鉴了有关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的部分文献资料,在部分学校
对该模式进行了一些实证研究。初步结果表明,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师校本培训和网络校本教研的有序实施,教师的教学研究、网络应用以及整合教学的投入程度和实践水平等都会得到较大提升。
2.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流程
(1)问题发现
①关键思考。教师从工作中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可采用头脑激荡法、专题研讨法等,结合自身工作从中找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将那些具有全局性、普遍意义的问题,系统概括为科研课题,在课题研究的规范引领下进行理性的校本实践,从而发现并总结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新一轮校本实践。
②组建团队。这时可以组建研究团队,确定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基本思路,制定实施计划并开展实践研究。
(2)学习准备
①专家报告/教师研讨。通过专家报告、参与式研修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现实中的困惑和问题,在实践中构建起自己独特而先进的个性化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②教师校本培训。通过“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定期发布研究课例、教学案例等资料,帮助教师进行自我研修和集体研讨,了解学科教学、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模式。采用讲座培训和网络研修相结合方式,使校本培训适时灵活地融人教师的日常学习和工作当中,真正发挥作用。
(3)设计方案。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影响教师应对的各种因素也错综复杂,需要设计多样的、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方案。
①分析问题。采用“思维导图法”列出问题的各种因素和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然后讨论分析其实际价值及重难点。教师把问题发布到“网络教研资讯平台”,使问题得到深入研讨,并充分共享智慧。
②优化方案。以教材和教学模板为参照,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即确定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包括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资源应用及内容设置等)。对于科研课题,需要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制定并优化设计方案,使之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4)组织实施
①校本实践。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推进实施步骤,分阶段处理各个关键问题。教师要逐步成为校本课程的研发者,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开发课程资源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体现独特性和创造性。
②发展性评价。为每位师生建立个人专辑网页,教师把设计方案、开发或选用的教学资源、评价量规、考试试题、课例实录、教学反思、课程开设等内容及时发布进去,学生也把作业、作品、学习素材、调查报告、学习成果及选课情况等发布在自己专辑内,专辑之间均实现链接和互动评论等功能。以此为基础,通过激励性、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标准的具体实施,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改善学习行为并追求进步。
(5)交流反思
①教学反思。在一轮教学实施当中或之后,教师要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知识支撑下,通过案例写作、教学后记、问题诊断、叙事研究、课例研讨、网络在线研讨等方式,提高自我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水平。
②经验共享。教师的研究课例、资源利用及问题解决等经验和方法,也将是同行教师有益的参考和学习;教师可利用“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发表教学反思文章,其他教师或学生就此进行反馈和评论。通过以上措施,达到经验共享和交流促进的目的。
(6)展示改进
①案例展示。利用教研活动或教师集会,组织教学案例的展示和经验交流活动。展示能引发别人思考和研究的、有较高质量的、丰富教育内涵的教学案例,交流成功经验。每个案例的展示过程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介绍、关键环节的视频片段(或课例录像)、自我反思及问题的聚焦研讨等。
②专业提炼。在此基础上组织一批骨干教师或专家针对这些研究课例进行点评或引领,以便将案例研讨深入而系统地进行下去。
③深度挖掘。依托“网络教研资讯平台”,组织教研组或教师针对案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网上讨论,总结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或问题解决的办法,帮助教师找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3.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策略
在网络积分制的形成和实施中,构建多种校本教研功能平台,使网络校本教研可以适时、有效地融入学校教研以及学科教与学活动当中,从而优化教研手段和教与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并有效促进师生发展的目的。具体的实施策略建议如下:

(1)遵循适时构建、阶段实施、行为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校本教研平台的开发与应用。针对教师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螺旋发展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引领和及时支援是相当重要的,为此可以考虑分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发实用性强的各种功能平台,并通过各种有意义的信息活动(如各类比赛)、专题讲座培训等形式,对这些平台工具进行校本推广应用。与此同时,有重点地扶持一些示范项目,及时总结并提炼出成功经验并用于指导新的实践。
①问题研讨及写作平台。该平台是支持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探究问题、网络主题探究活动的交流研究工具,学生习作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网上学习场所,有助于引导师生进行网络交往,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形成网络使用规范与习惯。
②课例研讨及网络教研资讯平台。借助该平台开展网上与现实相结合的教学研究和课例研讨,帮助教师探究问题、案例写作、专题学习和自我研修,推广成熟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共享教学经验,探索网络课例研讨和教师培训模式。
③课题研究及教科研平台。侧重课题研究及教研信息发布、成果展示、资料形成等方面,促进各级教研组织利用网络积累资料、优化过程和表达沟通等。
④教师发展档案袋及学生成长记录袋。建立教师个人专辑和学生个人专辑的网络教研数据库,专辑内均有个人的网络积分。网络积分是指根据教师或学生提交资源、参与学习或网上活动(如发表文章、参与讨论)、社会评价等情况转换而来的具体分值。
⑤学科教与学发展性评测平台。根据各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学科教与学网络评测平台,发挥网络数据库统计和用户广泛参与的优势,使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表现评价更趋于多元互动、客观公正。
在系列教研工具平台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应事先确定一个整体的发展思路,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坚持“开发一个,成熟一个”的平台开发与应用基本原则,注重有效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绩效评价管理,使每个功能平台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从而稳步有序地推进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坚持“师生发展是根本,课题研究为导向,平台应用为依托,项目实施出特色”的原则,分步骤、适时地逐步构建网络校本教研的框架体系。
(2)树立自主自强观念,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开放、共享、实用的网络课程资源
①校本教育资源库建设及应用。侧重教学资源(例如学案、范例、课例、学科网站及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索引)的搜集、整理、精选、开发和应用,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模式。依靠本校力量逐步建立系列化的校本课程资源,并通过各种渠道与外界进行广泛意义上的开放交流与项目合作。
②网络课程开发及信息资源环境的构建与形成。把网络主题探究、专题网站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作为重点,提升教师组织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通过各种信息活动,倡导高质量高品位的数字化学习生活,营造健康活泼的校园信息文化。
③校本教研运作机制建设和实施推进。建立网络校本教研质量监控机制,做好教研行政部门的高级参谋,定期发布校本教研各项评测指标,规范引导校本教研的顺利实施,引入校外人力资源和得到有效的专家引领。师生、教研组、年级组在网络教研平台和信息活动当中的具体表现或贡献情况,都被折算为相应的网络积分,把网络积分制度纳入常规教研及师生考核评价当中,视为业绩的一种物化体现。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积分,享受学校的某些优惠政策或相关奖励。
4.网络校本教研模式的实施关键
(1)网络校本教研顺利实施的决定因素: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以及推进的策略与方法。许多信息化建设实践已经表明,学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程度能直接左右教育信息化进程,也往往是成败之所在。这除了学校领导统筹兼顾和自身学习提高之外,业务主管、研究人员和学校领导之间要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另外,网络校本教研需要更多不同层面的人员参与,原则上需要做到人人能享受自由通信的网络功能(例如校内邮件服务系统等),教职工需拥有个人的工作电脑。
事实上,师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及习惯意识的现状,也是影响网络校本教研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强教师校本培训和实践应用、学生系统学习和操作实践。通过培训、团队建设和机制建设等,逐步形成“大众群→骨干群→ 核心群”三个层面的教师团队,形成网络校本教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肥沃的科研土壤。
(2)网络校本教研的实施保障:制度保障、组织建设及用人策略。针对教师发展、师资培训、资源建设、教研效益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学校需要逐步建立与本校发展情况相适应的教科研管理以及成果奖励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及其切实执行,让一线教师和职能部门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增强凝聚力。
学校可以从学科教师中选拔教师让他们担任学校的技术协调员、学科教研员等职务,享受一定待遇并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和指导职责,确保网络校本教研工作顺利运作起来。其基本职责包括:负责教学技术需求分析及制定解决方案;协助并指导网络教学研究工作;指导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实践;监控及评估教学教研质量与效果,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帮住学校领导适时调整实施策略。
三、发挥教研机构的组织指导作用,构建有效的网络教研管理体系
(一)建立浓厚的网络教研文化
从教师层面来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教学一线的诸多实际问题,如何唤起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意识,特别是网络资源、交流、合作、研究意识,是展开网络教研的重要前提。要利用教研机构的资源,指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研理念,确立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主人。同时,引导教师正确认同网络文化价值,深刻认识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迎接挑战。从校长层面来说,学校领导要提高网络教研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学校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网络教研的顺利推进。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鼓励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对于教师的科研成果要以制度化的形式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师生、教研组、年级组在网络教研中的具体表现,都应纳人常规考核评价当中,视为业绩的一种物化体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网络教研成绩,享受学校的某些优惠政策或相关奖励。
(二)建立分工协作的教研网络建设与管理队伍
队伍建设主要包括教研团队与技术团队的建设与管理。为了保证网络教研工作的含金量,教研部门必须自上而下地建立教研团队,充分调动教研力量,对网络教研给予智力支持。
为解决参与网络教研人数不足的问题,组建教师社群,作为网络文化形成的基本单元,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一个教师社群的活跃程度与其负责人的影响力和组织能力的大小是分不开的,因此负责人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可以由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担任,或由教研部门直接介入,以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号召力和组织能力分工负责各社群的日常教学研讨活动。教研社群的创建与合作关系的形成,既调动了不同层次的教师的积极性,又使教研人员找到了用武之地,真正体现合作的意义。网络社群内部知识能力结构分层互补,有助于打破教师相对保守的职业习惯,有助于避免专业引领的缺失而造成的教研层次无法提升的现象。
技术团队涉及的管理人员队伍庞大,对各级管理员责任和权限的划分应有相应的规定,一般可由系统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编辑人员(网群总编室)、网群管理员(分网站站长)、网群组成员(分网站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组成。
1.系统管理员一般由信息中心网站的维护人员承担,他们主要负责网站系统开发和维护,保障系统稳定安全,开通网群管理员权限,开通编辑人员权限,开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员权限。
2.信息安全员主要负责抽查栏目内容信息安全,对栏目文字、图片进行调整并通知相关方面管理用户名和密码。
3.编辑人员主要负责编辑上传栏目信息,管理栏目内容。
4.网群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开通网群组成人员权限,对网站进行基本描述、动态管理,维护资源目录,组织上传资源并评价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提供的资源进行打分,组织网上教研和备课,组织网上答疑,审批开放性栏目内容,开通自定义栏目并维护。
5.网群组成人员主要负责维护资源目录,上传并推荐优质资源,对注册用户上传的资源进行评价,参加网上教研和备课,参加网上答疑,上传栏目内容,管理注册用户上传的内容。
6.注册用户有上传资源、下载资源、推荐目录、发表评论、专家咨询的权限,也是网站群资源不可缺少的建设者。尤其对于注册用户,需要特别地引导。因为当教师突破学校的围墙加入到网络教研的大家庭中的时候,容易因为网络虚拟环境的陌生与较为绝对的平等而迷失自我,需要教研人员或学校管理者予以及时地关注和鼓励。
(三)建立“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机制
教研部门在进一步重视并继续大力宣传和推进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各单位功能齐全的教学研究网站,并构建区域网络平台体系基础上,要加快建立上下沟通、分级管理、相互协调、区域联动的有效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只有实施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有计划、有目标地积极组织开展,并指导和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种层次和形式的网络教研,才可以形成区域内的网络教研优势,达到开展网络教研的应有目的。
网络教研平台建设的硬件设施及软件平台开发,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经费匮乏已成为制约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在经济落后地区更为突出。因此,本着节约与实用的原则,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防止重复建设。需要指出的是,为了避免增加经费投入,要研究只需要添加服务器设备即可建立网站群的问题。要注意依托本地教育信息中心网络设备建立网站群,这样既可节约网站群的建设成本,又可以利用网络中心的技术力量对网站群进行管理与维护。
在此基础上,整合现有资源,形成“省、市、县、校”四级管理体系。即注重依托省网络教研平台,在省、市、县、校分层管理下,形成四层联动、逐级管理、全省共享的组织模式。对于省教研部门而言,要建立统一网络应用平台或虚拟教研中心,直接带动各地开展网络教研。教研员可以深入跟踪并指导各市、县区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相应的,各市也要自上而下建立指导与引领团队,依托技术部门建立统一网络应用平台或区域虚拟教研中心。同样的,各县区也要形成本区域虚拟教研中心。对于学校而言,校领导必须亲自主持教研工作,以学科教研室、教科室为核心,教务处、教科室、电教中心等部门直接或间接支持教师参与网络教研。如此,在教研部门组织指导下,教研部门与学校共同打造“省、市、县、校”四级管理机制。
这里着重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
1.市、区县教研网站建设问题。市、区县教研网站是省网络教研平台系统的二、三级枢纽,是本区域网络教研活动的核心。各市、区县教研室要在建好本室教研网站基础上,指导和推动本地各学校教研网站的建设,可建立试点,逐步推广,力争尽快实现大部分中小学与教研室网站实现联网。各级教研室要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开展教研的策略和方法,把进行网上教研活动的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研究任务加以落实。
2.学科网页和综合网页建设问题。学科网页是教学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学科网页建设是教研网建设的核心性工作。各级教研室要组建学科网页教研主干队伍,使学科网页发挥好对学科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要开辟具有特色的教学研究专栏,如: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学科教学成果、学科论坛等。鼓励教师建立具有学科特色的个人网站,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为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综合网页是为教学服务的重要窗口,因此,也要重视综合网页尤其是首页建设。综合网页的建设要在完善教学研究、指导、管理、教材建设、课程资源、教研论坛等栏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校长论坛、名师论坛、BBS公告板等栏目,在“一通、二用、三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和科学性,确实起到宏观指导作用。
(四)建立促进网络教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网络教研的开展离不开教学一线人员的积极参与。假如一线人员特别是教师失去了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网络教研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为此,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师及教研人员参与网络教研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此来鼓励其开展网络教研。为此,我们可借鉴美国行为科学家爱德华·劳勒和莱曼·波特于1968年提出的波特—劳勒激励模型,用于建立有效的网络教研激励机制。该激励理论告诉我们,要形成激励→努力→绩效→奖励→满足,并从满足回馈努力这样的良性循环,取决于个人能力与素质、外在工作条件与环境、个人对组织期望意图的感悟和理解、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等综合性因素。依据模型,教师与教研人员参与网络教研的努力程度,主要取决于内外在报酬。内在报酬即教师与教研人员个人切身体会到的网络教研的意义与价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与个人成长的帮助;外在报酬即将其参与网络教研情况列为诸如晋升职称的考核指标或直接给予物质奖励等。对学校而言,教师个人的努力程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学校的网络教研软硬件条件与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如教务处、技术部门的协作支持程度等等,一起作用于学校网络教研的绩效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过程中,既要有物质奖励,又要有精神鼓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使网络教研成为教师教学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教研生态文化。
四、合理运用推进策略,保障网络教研又好又快发展
计划性与灵活性相辅相成。网络教研的组织既可以按照教研机构的计划,在教研人员的指导下,以区域性或校本教研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由教师个人自发或数人合作进行。研究的问题既可以来源于教研机构、学术团体的“招标”,也可以来自于一线教师的积极申报;既可以是新的教育理论问题,也可以是来自于课改一线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教师独立实施,也可以进行跨区域或校际间的同侪互助,甚至是同专家进行“U—S”合作。在网络教研中,教师的个别问题,可以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而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可以进行集体“会诊”,乃至于向国内“招标”。总之,有效的网络教研既要有计划性,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网络教研与校本教研、常规教研共生互补。在网络教研的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网络教研与现在广泛实施的校本教研、教研室的常规教研的关系。校本研训能够解决教学中实际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但也容易因问题具体而忽视对其教育意义的理论思考,进而影响校本教研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教研室的常规研训让我们在工作中有归属感,能及时了解同行的工作状况,集中集体智慧,对教学工作有极强的现实性、实用性。网络上多元化的教研交流活动则能够提升我们的理论层次,特别是专家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迅速开拓我们的眼界,群体性业务交流有助于增强教研的实际体验与理念认同。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兴趣团体”或互助伙伴的选择远比校本教研和常规教研困难,网络教研伙伴的建议由于牵涉到教育教学的情境差异,也有可能会影响问题的圆满解决。由此可见,网络教研与现存的所有教研形式都是一种共生互补的关系。网络教研是校本教研、常规教研的继续和延伸,只要善加利用,网络教研能够成为教师的好帮手。
实施与推广网络教研应注重提升参与者的兴趣。技术支持教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一个逐渐被大众接受、展现教育功能的过程。网络教研是网络技术在教育应用的高级阶段,在实施与推广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网络教研的成本、效益问题。这里包括技术本身的成本以及使用者的人力成本。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使得技术成本在网络教研中所占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小,而教师人力资源成本则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新教研形式的推广不应以增加教师日常工作负担为代价,即便在开展网络教研的初期,教师凭借热情与专业自主性能够在工作之余完成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长此以往显然不是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网络教研是一条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师自我发展之路,如果运用不当,会给我们已经超负荷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增加压力,损伤教师自主发展的内在动机。
我们认为,随着教师专业成长意识的增强,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社会对教育技术应用认识的加深,现有的教研组织形式将更综合、完善,网络教研必将更快地发展。(课题研究者:山东省教学研究室
王运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5-4 05:18
“网络教研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
张晓明  
  
本课题是在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立项的“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在课题申报过程中,得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编辑室卢江主任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表示感谢。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说明: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本课题要研究哪些内容?如何开展这项课题研究?
一、为什么要开展这项研究
网络跨时空交流的特性,突破了专家、教研员与教师只能小范围、短时间互动的局限,大大放大了专家、教研员和骨干校长教师的作用,改变了传统教研活动中活动面小、互动性差的状况,使教研的全员参与、大范围、经常性交流变成了现实。利用网络,一线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获得了专家的专业支持、经验的广泛传播、问题的多点求解、难题的集中攻关。网络整合放大了课程资源效益,专业支持力量和资源的匮乏矛盾得到了缓解。它改变了教研与培训的基本方式,对促进教师的学习与提高,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模式的对比:
对比
传统教研模式
网络教研模式
投入成本
参与人员
资源占有
资源复制共享
教研范围
个性化需求
教研互动性
教研参与性
对教研人员要求
与教师培训的关系
首期投入低,运作投入高
有限
非常有限
相当困难
有限的小范围
难于满足
较差
有限制
较低,不用培训即会
分离
首期投入高,运作投入低
无限
十分丰富
特别简易
无限的大范围
容易实现
相当好
相当好
稍高,需要培训
结合
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教研模式不仅保留了传统教研模式中的优点,还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研模式的许多缺陷,真正实现了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网络教研能最大程度的吸引一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效地融合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目前,国内对于网络教研的研究更多的还局限于网络教研理念与实践的初期研究,对网络教研这种教研方式的理论基础、教研模式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等都急需总结和提升。由于我省的网络教研工作起步较早,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得到了越来越多省内外同行和专家的重视。因此,我们将在前期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小学数学网络教研为切入点,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把重点放在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上,难点是如何提高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并挖掘其理论基础,我们力争在此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为其他学科的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经验和范例。同时也期望本研究能给教师的继续教育与研修模式以及观念的革命带来一些触动。
二、本课题要研究哪些内容
研究中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建“以人为本”的信息化教育新体系方向发展为主线,以促进网络教研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特别加强网络环境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应用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打造区域网络教研共同体,促进校本研修、构建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网络教研体系,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课题研究中,主要以小学数学团队教研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探索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新走向,并坚持以研究课堂教学为网络教研工作的主题,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前沿性研究;开展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主体性发展模式、网络教研运行和管理机制以及评价等进行实证性研究与实验。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子课题):
1.网络教研的理论基础研究(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等思想对网络环境下教师发展的影响)。
研究网络教研的理论基础,对有效地开展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完善网络教研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这其中,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对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活动参与者的信息素养日趋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日趋强烈,这就要求在整个教学研究活动中必须体现人本主义思想,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方式使人本主义思想得到充分体现。网络所蕴涵的平等、民主的观念以及草根化的资源观得到了放大和实现。同时,正是在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下的网络学习环境,又吸引并促进了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建构,自觉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高专业素养。因此,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是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思想。
2.网络教研的作用、特点、基本原则以及活动模式的研究。
研究网络教研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前提是我们必须清楚网络教研的作用,并在实践中遵循一定的原则,在研究中总结其特点和规律,探索出基本的、有效的活动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活动形式也自然多种多样。BBS论坛、QQ群、新浪UC语音视频聊天室、博客及博客群组、Moodle(魔灯)等网络平台各具特色,主题研讨、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学诊断、专家讲座、网上说评课等多种形式,凸显网上研修的职能,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和空间,为教师自我能力的发现和提高搭建了多样化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教研之路。相关教材培训和名师典型课例回放,教材调查回访、征求意见、网络答疑,为新教材的使用更好地服务。网络教研的这些活动模式都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总结和完善。
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教研的作用,明晰网络教研的特点,把握网络教研的基本原则,如何利用多种网络平台,创建灵活多样、扎实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模式,进而处理好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的关系,对促进网络教研的发展,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3.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网络教研的活动内容、形式以及组织、管理与评价是提高网络教研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方面,要避免网络教研走入形式化、表面化、表演化的误区。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网络教研也同样如此。如何在网络教研活动中发现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是提高网络教研实效性的前提,也是网络教研能够健康发展的根本。
4.网络教研与教师主体性发展研究。
主体性是衡量教师成长状态的主线,推动教师以主体间的地位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群体,构建教师与专家的良性交流机制,引导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实现自身的自主性发展,乃是教师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网络研修方式下,教师是研修的真正主体,培训者仅仅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与教研员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在这个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具有了强烈的表达愿望和专业见解,唤醒了教师的专业主体意识,获得了真正的专业成长。
学校要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养成自觉关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进而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价值追求的自主性,才能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健康成长。以往仅仅以点击率和发贴(文章)数等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方法,操作不当会导致形式主义,或造成教师新的职业压力。因此,合理、有效的网络教研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这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5.网络教研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关注,对教学研究过程的关注,对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反思和教学行为等细节的关注,已越来越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尤其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课程新增了一些内容,对教师数学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课堂教学中,也逐渐反映出多数教师对数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有待提高,提高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对实施数学新课程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网络平台,恰恰可以为教师们提供这样的学习资源以及即时指导,并可借助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数学专业知识讲座和培训,有效地弥补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
同时,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一直是困扰教育管理者的一件重要工作,而网络教研在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凸显其独特性和优越性。网络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便捷的工具,一个开放、高效的平台。
6.网络教研资源与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开展好网络教研的前提,就是要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稳定、开放的网络平台,这并不意味着要我们每所学校、每个教研部门都来建网站、建论坛、建视频会议室,而是要我们学会如何把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平台最大化地为己所用,要学会合作互助,资源共享,讲求效益,尽量减少低级、重复的工作,要把独具特色的自主研发与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拿来主义结合起来。同时,如何基于网络平台,及时、集约、整合和筛选“优质资源”也是网络能否为教育所用的关键。
三、如何开展这项课题研究
1. 确定合适的研究主题
目前,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有近80所。从申报的课题情况来看,缺少对网络教研理论基础方面的研究,希望各级教研人员能够在此方面做一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这也是完善网络教研理论的重要方面,更是网络教研深入发展的理论基础。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同时,有些课题选择不符合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如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运用等。还有的课题指向性不明,或者过于宽泛,如小学数学教师数字化发展的资源研究;网络教研与教学创新的实验与研究;利用网络教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希望这些学校能够尽快调整研究内容及方向。
2. 组织有效的网络教研活动
在新学期,我们仍将继续完善网络教研合作体以及专业支持组的建设,合作体学校以及专业支持人员都要精选,不求数量,要吸收那些有自主发展意愿的学校和名优教师、教研人员等加入进来,为他们提供展示和交流的舞台。合作体学校包括农村小学、发展中学校、引领型学校等不同层面,使他们依托网络,合作互助,共同发展。同时,计划吸收一部分有学习发展需求的年青教师,成立青年教师网络研修协作体,通过网络学习、自主研修,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和研讨活动,带动一批年青教师迅速成长。
我们还将继续倡导合作体学校在网络中组织备课活动、研讨活动,加强合作体学校之间的交流,打破地域界限,促进区域间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网络的独特优势,拓宽学习和交流的空间。专业支持组也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不仅要起到暂时的“输血”作用,更要帮助合作体学校教师增强“造血”能力,使他们尽快成熟成长起来,自觉、系统地反思教学实践,进而达到独立行动,自主研究的能力。
新学期的网络教研活动,我们力争实现“菜单”式管理,从各合作体学校的研究内容中,选择老师们关注的话题,列出“菜单”,供大家选择。并争取在每月最后一次的网络研讨活动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解决近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回应、解决教师们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 研究中要注意的问题
要正确看待网络教研的作用,正确处理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校本教研的融合,不能把他们割裂开,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自觉自主学习的关系。促进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唤醒他们的自主发展意识。同时,要进行科学、人文的管理,避免因网络教研加重教师的负担。
要注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同步进行。
要注意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
要对研究中易出现的浮躁、疲劳、急功近利的心态有足够的准备,将课题研究扎实的开展下去。
课题研究的其他方面就不一一阐述,具体的课题实施方案已发到黑龙江小学教研网。
文章来源: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