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毛陈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14:43
标题: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毛陈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毛陈学区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活动在线今日开通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15:02
孝南区小语教学现状与发展战略问卷调查



一、关于您个人教学情况的介绍部分:

   1、你的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入职以来的工作简历。现任教年级。是否担任班主任或学校其它工作。在语文教学工作之外是否兼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每周课时量是多少。

   2、你所在的教学班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住地与学校之间距离(路程)分布、上下学的交通方式。留守儿童(或流动人口家庭)占多大比例。

   3、你从事小语教学工作以来,在哪些方面有过自认为较为成功的探索,有哪些值得向同行推广介绍的教学经验?你目前在教学上最感困惑(困难)的部分是哪些?为什么?
   请你推荐一位你身边最熟悉的优秀小语教师同行,介绍一下他(她)不一定为人所知的工作业绩、业务探索。

    4、你在岗自修的情况介绍(订阅的报刊、自费购藏的书刊、自学读书、写作的基本情况等)。

   5、你的工余闲暇时间一般如何使用?在教学工作和工余闲暇与哪些同行交流较多?获得的启发较大?

    6、其它你乐于介绍的个人基本情况(如较为突出的个人特长等)。


二、关于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现状的分析部分:

   1、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习作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对本校/本班学生习作现状作些分析。

   2、请你详细地介绍一下目前你校“校本教研”、“教研组活动”开展的情况,并对其得失作些分析。
   你所在学区开展过哪些跨校的“域本教研”活动,主要做法是什么?效果怎样?

   3、你认为目前区级教研活动是否频次过密?
    应该在提升学术质量、增强实效性、把握必要的评奖学术尺度、形成应有的工作节律和逻辑系列上作哪些改进?(请详细阐述)
   你认为目前我区小语教研的区级评奖学术标尺是否适当?(宽了还是严了?)为什么?可举例证之。

    4、若干年来,我区各小学、各语文教研组都编印过各种各样的文集(打印件),总数估计在数百册,所耗打印费也是相当不少的。
      若干年来,我区小语教师也向区、市教研部门交送过总数至少在千篇以上的论文、案例、教案、具规模的教研活动发言稿。
     请问,你看过这些打印件中的哪一些?看后受到过启发吗?试举例证之。
    假如将这些已录成电子文稿的各类文集、论文、案例、教案,教研活动会议发言稿全部上传《槐荫学苑》、《孝感教育科研网》或《教师之友网》等网站,想来应该使原创者的智力劳动成果发挥应有的交流实效、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很好的学术交流作用。

    请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很少有老师将自己的这些电子稿上传到网站上,连向有关报刊投稿的情况也并不多见呢?区教研室去年组织过一次“零费用”的《小学语文、艺术课网络教研评优》活动,在近一年时间里,也只有不到50人参加,请问原因何在?

   5、请你介绍一下你校在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设备在日常教学中的使用、电子备课室的使用等方面的实况。
    请你详细介绍一下自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否会使用电子邮箱、QQ,是否会上网发帖跟帖交流,是否会制作电子课件等等)。

    6、你是否浏览过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创办的公益服务专业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
    请你对《教师之友网》的栏目设置、存帖质量、学术品位、网管风格、资讯服务能力作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

    你认为如果依托该公益服务学术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开展“基于网络条件下的跨域跨校小学语文网络教研”工作有必要吗?为什么?有可能吗?为什么?

    你认为目前可以依托该网络平台先着手做哪些工作?你认为符合怎样的条件才能担任该网站各栏目的版主?
    你乐意参与依托该网络交流平台的“课例讨论”、 “习作评点”活动吗?

   《教师之友网》一直设想义务为本土帖多质高的网络交流高手设立个人专栏,以此促进“教育网络人”之间的学术交流。请你推荐几位这样的“专栏作者”(可以列网名/非孝南教师同样欢迎)。

    你平日最喜欢浏览哪些教育类网站?为什么?

三、关于孝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工作发展战略构想部分:
     1、你认为“小语校本教研”、“域本教研”、“区级教研活动”该如何各自找准着力点,分工合作,形成点面结合、协调联动、各司其能、各彰其效的新格局?

     2、你对改进区级小语教研活动的“四优评比”工作有哪些期待和建议?如何兴利革弊,真正发挥其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教师,引导教研工作正确方向的效能?

     3、请你对“加强小学语文教研组建设、活跃以校为本务本求真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表意见。

    4、在对我区小语教研现状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询一线小语教师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将在今年暑期起草一份《孝南区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2010-2015年)》(征求意见稿),寄达全区各小学语文教研组征询意见,积思广益,寻求共识。
    请你为这份拟议中的《小学语文学科发展规划》谈一些设想。即或不太成熟的意见也可以先谈一谈,贡献你的智慧。

    在此,先感谢你为全区小语教学教研工作的改进所作的思考。
    谢谢你认真、坦率地发表意见,真实地描述目前的小语教学教研现状。谢谢!

管季超为您服务:13971958105
                  QQ:1309586706

                   E-mailxnjyw123@163.com
            公益服务学术网站:《教师之友网》:http//xnjyw.5d6d.com




秋荷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4-27 15:34
http://xnjyw.5d6d.com/thread-21110-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0 17:07
荷花赋


文/董晋



     荷花,亦称莲花,多年生水生草本。夏季开花,花淡红或纯白。花谢形成莲蓬,结出莲子;莲鞭先端数节入土膨大成藕。荷花浑身是宝,可供欣赏、食用与药用三部分。荷花深寓情理,使人联想翩翩;荷花高洁淡雅纯净,为人陶冶情操。“摇风开细浪,出沼湄清叶”,故有出水芙蓉之雅号。她“独披千叶浅,不竞百花春”,故又得红叶仙子命名。你看那十里荷花,迎风摇曳,她“的烁舒芳艳,红资映绿萍”的倩影,她“翻影初迎日,流香暗袭人”的气质,真叫你迷恋徘徊,流连忘返。

     唐代温庭筠早有咏荷之句:“绿塘摇艳接星津,轧轧蓝桡入白萍。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宋代杨万里进一步发挥了“接星津”的描绘,并赋予了西湖荷花“超众”的品性;“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自唐宋始,诗人咏荷之涉猎者不少,但真正蔚为风雅者莫过北宋之周敦颐。他的散文《爱莲说》一篇问世,荷为花中“君子”之名即定,荷为“清廉”之誉即永。自兹而后,历代不乏咏荷颂荷之篇,但能超出周文者鲜矣!

     周敦颐知洪州时,就曾游览过九江庐山,甘棠湖的烟水亭就是他建的,随后他游莲花洞时,一见溪水潺潺碧澄如带,蜿蜒曲折,微动涟漪,他竟欢腾地步入水中,像孩子似的嬉游着,当即把这条溪命名为“濂溪”,后来又在这里建了一座濂溪书院,亲自讲学,所谓“濂”者乃寓“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和“中通外直”“廉洁自爱”之意。因之亦自号为濂溪先生。濂溪先生言行一致,正直无私,为官清廉不贪,厌弃纸醉金迷,最恶谄上欺下。他以淡泊康宁坚贞操守为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圣洁的荷花,在知南康(今星子)府内,他于署侧挖池种莲,名之曰“爱莲池”。此处六月,荷满池塘,烈日下一张张绿伞翠盖,频映荫凉,熏风送出缕缕芳香,沁人心脾。他的《爱莲说》千古绝唱,就是在此写成的。全篇仅用了121个字,不仅将荷之高洁品性和形象供之台前,而且深蕴哲理,对那些贪污腐败争利夺权的狐鼠之辈刻画,真是入木三分。现在星子县城,爱莲池旧址依然,可惜池无滴水,那“接天莲叶”和“映日荷花”更是子虚乌有。我希望那里的当政者也学学濂溪先生的精神,让“爱莲池”旧貌变新颜,这不仅是有其寓蕴教化的意义,且于当今旅游事业贡献厥功至伟者也。愿有识者乐而兴之。九江已评为全国魅力城市,我不知道九江有没有评过市花,我认为九江市应评荷花为市花,这既有地方历史文化渊源,又深具现实意义。

     濂溪遗风影响了后世若干代人的思想情操,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的《荷塘月色》在新的意境中作了新的描述新的探求,是一篇优美动人的诗章;而当代作家孙犁先生的小说《荷花淀》及其以此而名的文学流派,则在更广阔的更深刻的意识形态与境界中开辟了新的天地,取得了新的成就,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光更加辐射出卓越的辉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华人联络海外的纽带,是“龙的传人”在寄居国的思想基石,而濂溪遗风在海外更为人类所瞩目,仅以我友好邻邦泰王国为例,可谓至今盛况空前,感人肺腑。

     在泰王国,荷花已定为国花。虽非如儒家象征君子之意,然与释道象征圣洁纯真有关。泰王国以佛教为国教,以荷花为国花。泰皇太后九秩懿寿时,泰国《星暹日报》国风吟苑发起咏荷花以示庆祝,并汇集唱和诗篇出版了一本《荷花礼赞》中泰文合璧诗集,精装成册,献呈泰皇太后作贺寿之仪。诗集的开篇,是由国风吟苑主编国际桂冠诗人王诚的《咏荷》四首领唱的。王诚博士高吟既出,和者百余家,遍及全球五大洲,其中不乏佳句。如香港张江美之“诗心一似荷清净,不肯随污远浊埃”,纽约李骏发之“心同桃李争春色,外直中空节义并”,美国张慈涵之“绝似真妃初出浴,供吟楚赋到江楣”,新加坡马宗芗之“暗喜嫦娥相庇护,莫忧蜂蝶肆轻狂”,英国黎均全之“池中每见双双影,何幸鸳鸯镇日并”,比利时黄鸿琼之“天上凝云仍不散,轻盈丰态逐江湄”,香港江麟之“中泰共尊源有自,国花君子两兼并”,台湾邓壁之“何侬偏爱亲芳泽,一棹清歌下绿湄”等等,诗珠串串,美不胜收。一般说,和原韵易受拘束,难出珍句,但所举诸家之韵,各出心裁,自有妙谛,笔者也曾有多篇给诗琳通公主的律绝与和诗忝列其中,因篇幅所限,庶不举出。

     古今之咏荷花者浩如烟海,但难得其性灵与真谛。愿濂溪先生《爱莲说》之精神,凡吃俸禄者学之效之力行而光大之,亦如友邦泰国奉荷之为国花,尊之为国格与人品,则天下幸甚。

     是为赋!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0-11-20 17:09
读《荷花赋》有感

□ 紫军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特点——以物喻人。比如以松比喻革命者坚定的信念,为此,陈毅、陶铸等革命先辈都写过赞扬苍松的诗文。再如以竹比喻为人耿直,刚阿不屈,正是这个原因郑板桥尤喜画竹。还如以梅比喻人的迎风傲雪,不畏强暴的品格,歌剧《江姐》中的“红梅赞”对此作了形象的描述。《荷花赋》描写荷花自然形态的文字并不多,主要是借荷喻人——比喻人应像荷那样的高洁淡雅纯净。为此,特别介绍了北宋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该文将荷称为花中“君子”,赞誉其“清廉”。


    周敦颐是值得介绍的一个人物。他将庐山的莲花洞的小溪命名为“濂溪”,后来又在这里建了一座濂溪书院。在《爱莲说》中将“濂”寓之以“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和“中通外直”,“廉洁自爱”之意,因而他自号为濂溪先生。在他任官时,也是言行一致,处事待人清廉不贪,正直无私,有如荷花的清幽雅丽。他并在官署近旁挖池种莲,为自省名曰“爱莲池”。——正由于周敦颐的《爱莲说》和“爱莲池”使他的“官署”也成为一座“名园”。被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于园内纳天下名园。国外者如西洋楼景区,国内者如苏州的狮子园、南京的瞻园、杭州的小有天园、海宁的安澜园等,在圆明园中均有仿建。其中有一园景名“濂溪乐处”,即以周敦颐《爱莲说》之文意而建,也像“爱莲池”那样,池内种满了荷花。


    作者写荷花的用意,已远远超出了荷本身,已赋予它浓厚的人文含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26 18:54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44801&goto=lastpost#lastpost


藏在心里的秋天
邱明慧 周家义
   
秋日的傍晚,空气中仍留着阳光的余温,田野里棉花开得正盛。我骑着车穿梭在乡村小路上,心中却窝着一肚子火----管维达今天又闯祸了。
   提起管维达其人,真是一言难尽。且不说那整天脏兮兮的衣服,乱糟糟的头发,也不必说那眉毛连着胡子的作业(赏脸才肯做一次),单是那一碰就着的火爆脾气,就令人头疼不已。平时里与人说不了三句便要吵架,甚至挥拳相向。即使面对的是老师,他也丝毫不会收敛。他简直成了一个无人敢惹的刺儿头。这不,因为中午不安分,他被值日班长记了名字。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他竟然在放学后打了人,我当即决定:去管维达家,狠狠地教训他。
我照着班主任工作手册上的地址,找到他那破旧不堪的家时,却遇上了铁将军把门—-管维达还没回家。难道他知道我要来兴师问罪,故意躲着我?没关系,我等,我就不信你今天不回家!
可是,直到暮色渐起,还是不见他的踪影。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我决定原路返回,兴许能逮到他。谁知,刚出村口不远,却见他骑着车飞奔而来。也许是看见了我,他慌张地想掉头,却一不小心连人带车倒在了路边的水沟里。还好,沟不深,也没水。我赶忙上前,他却已敏捷地爬了上来。他瞥了我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显然,他知道我的来意。此时,我的心情倒平静了许多。帮他把车子拉上来后,我关切地问:“摔疼了吗?”
他摇摇头。
“为什么要躲着老师?”
沉默。
“假如今天被欺负的是你的妹妹,你会怎么想?”我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依然沉默。半晌,他抬起头,轻声说:“老师,明天早上我就去向值日班长道歉。您放心,我说话算数……可是,能不能别在班上说这件事?”
我如释重负地点点头,看来,问题已经解决了。于是,我随意地问:“刚才我来时,你们家门还锁着,晚饭怎么办?”
“中午有饭,用水泡一下就行了。要不就自己下点面。”
“你爸呢?”我知道他父母在遥远的拉萨做生意,常年不在家。
我的心猛地一紧,怪不得,他永远那么邋遢。毕竟,他只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也是在所难免。可能他实在锋芒太露,可能从小到大别人给他扣的帽子太多,我们反而忘记了他其实是最需要关心的人。
“你们什么人?我要查你们的身份证!”我吓了一大跳,扭头一看,一个中年人正径直朝我们追来。
“老师,你别怕,他是我们村里的,精神不大正常。”管维达小声告诉我。
“她是我的老师,不是坏人!”呵,又恢复了他招牌似的大嗓门,不过,却一点儿也不讨厌了。
我们几乎飞一般地骑到了有路灯的地方。不过,我并不真的害怕,因为在我身旁有一个小小男子汉。
回家的路上,星星已点起了灯笼。晚风中有一丝寒意,可我心中却暖洋洋的,因为,那里藏着一个秋天。哦,应该说,每个人的心底,都藏着一个秋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1 07:2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1 07:29
  • 图片:003.jp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1 07:3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3:26
董永故里 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孝感县王母湖的一个湖汊边,名叫管家汊。
那个湖汊子是非常迷人的,一汊分开东西,菖蒲芦苇丛生,野荷摇曳。岸畔杨柳垂荫,轻舟维系,渔网牵挂。村庄临水,竹篱瓦屋茅舍相连相挨着水田阡陌。禾浪滚滚,鸥鹳声声,蛙鼓阵阵,全然是一幅美丽的水彩风景画,一支天然的田园交响曲。
在夏季水涨时节,遥望远方,碧波潋滟,坦坦荡荡,一望无涯。只隐隐约约看到湖对岸的踪影,有时连一点影子也望不到。浩渺无际的水天世界,带着迷离神奇的景象,使我想入非非。这广阔的湖水,究竟有多深多远,湖里除了鱼以外,还有些什么呢?听大人说,湖里有水晶宫,还有金船金网。许多的神话传说,使我对湖充满了神秘感。当太阳出来,霞光映照一块明镜,金波银浪闪闪烁烁,水中一片灿烂,雾气腾腾,变幻莫测。恍惚间,有驾着彩云的仙女,袅袅地在湖上飞翔。似乎天上王母娘娘的小女儿七姐又回到了王母湖上——我的老家本身就是全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啊。自从我记事时起,就知道它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董永和七仙女结为夫妇的地方,所以称作“董永故里”。除了王母湖,在附近还有董永的坟墓以及仙女池、升天台和董永曾经耕作过的董湖等等遗迹。加上故乡另有一个著名的孝子孟宗,孝感县的县名就由此而得——孝感即孝行感天动地的意思。当然,长大了,从书本上得知董永原是山东人,在兵荒马乱中逃到此地,不幸丧父,因贫困而卖身葬父。而七姐则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编出来的神话。说明家乡的人对于善良、忠厚、老实、勤劳,行孝道的人是十分崇尚的。好心肠的人必有好报,家乡人笃信只有高尚的人品的人才是最得天道、地道,才是真正的做人之道。
“近水识鱼性,近山知鸟音”,乡亲们捕鱼的方式方法和渔具是多种多样的。有丝网、拖网、旋网,还有卡子、花篮、滚钩、罾与罩等等。王母湖有一种特产的银鱼,二寸来长,浑身无鳞,雪白透亮,格外名贵。但捞捕时却十分的辛苦。一般要在寒冬腊月冰天雪地里作业。那网,织的十分精密,大而长。我虽然没有去看过捞捕银鱼,却在家里帮着选择过它。因为捕回的鱼儿往往是鱼虾螺蚌和杂草烂渣混在一起,需要用竹筷将银鱼一条一条地选出来,又一条一条地放置在簸箕里,还不能让其互相粘连,然后晾晒风干。得好几斤鲜鱼才能晾晒成一斤干银鱼。寒冬腊月,做这样一种既要十分细致又要特别有耐心的活儿,真还不容易。我帮着婶婶和嫂子做了一会儿就冻得指头生疼,浑身不自在。就甭说在寒风刺骨的湖上捕银鱼的人是多么的难受了。
我不是在那里土生土长的,自从参加工作以后,就很少回老家,对那里的人比较陌生。而老家的人,对我的名字却很熟悉。每次回去,他们对我总是分外亲热。除了对我问寒问暖,还向我讲述家乡的近况和他们的家事。尽管面生,言谈起来却犹如老熟人,老朋友,老知己。从乡亲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大兴围湖造田,王母湖大部分被垦为田地,剩下的湖只有一小半了。现在的管家汊已没有汊子,鱼没了,虾没了,当然船和网也没了,那些常来的水鸟也不见踪影了,令人遗憾。值得高兴的是,一条宽阔平坦的国道从管家汊旁边通过,南来北往的车辆如梭,交通十分方便。公路上横跨着一座标牌,标牌上面赫然题着“董永故里”四个大字。塆子里的人早就没有以捕鱼为业的了,多数人在种田,除了种粮食作物,还种植莲藕蔬菜等经济作物。也有不少人出外工作,当干部的,做生意的,搞建筑、运输业的,打工的。塆子里还出了几位大学生。有的人家富裕了,盖起了楼房。没有了湖汊,消失了许多的美丽,我为此感到深深的惋惜。那一年,我有幸被当地的区政府邀到离此十余里地的王母湖中游了一次。残留下来的湖中没有那么多的水草,湖水浑浑的,也没见水鸟光顾。整个湖是一个国营的渔场。当然,生态环境已经改变,湖里很少自然生长的鱼,全靠人工来养殖了。我知道,今日的王母湖再也不是当年的湖了,一切都已起了变化。但乡亲们的亲情和友情依然,品格依然。他们都知道我还能写点儿诗文,为我感到骄傲,把我当作有了不起的学问的人。那一次,当地的区政府还特地送我去游览了重新修整过的董永墓,并要求我写一首旧体诗刊印在他们编的区志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05:07
原文地址:名家名嘴朗诵电视散文100篇作者:毒家观察
         

         [table=98%]
[table=98%]

白杨礼赞朗诵野狼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泰戈尔最经典的诗
等你作者:洞庭一扁舟朗诵:珍惜
汪涵朗诵《手》
配乐诗朗诵:《相信》——献给80后 90后的孩子们
蒋雯丽柔情朗诵《别哭,我的宝贝》吕思清小提琴独奏
电视散文《在秋天里行走》
春江花月夜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歌,朗诵
荷塘月色 作者:朱自清 朗诵:珍惜
以生命的名义潘虹葛优梅婷刘劲秦海璐邓超朗诵
《十里长街送总理》朗诵
《声声慢》李清照名词浅析 作者:商山人 诵读:珍惜
梦桐朱军朗诵《在寒冷腊月的夜里》
李白——将进酒
康辉朗诵《思念北方》
女人如花 作者:快乐的漂泊 朗诵:珍惜
多情自古江南雨 朗诵:珍惜
我爱这土地(任志宏朗诵)
点燃一盏心灯 作者:梅亭映雪 朗诵:珍惜
鲍国安朗诵《岳阳楼记》
徐涛朗诵—父亲
《绿》 作者:朱自清 朗诵:珍惜
一棵开花的树
冬之韵 作者:快乐的漂泊 朗诵:珍惜
地球我的母亲濮存昕朗诵
离开网络我们还能爱多久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丽的相遇
一朵微笑 作者:快乐的漂泊 朗诵:珍惜
管彤崔治刚朗诵《我眷恋这土地》
等我们老的时候朗读:雪冰子
电视散文尚湖寻梦朗诵
海霞张泽群朗诵《无题》
朗诵—海棠花祭
沉静中的流年作者:海狼朗诵:珍惜
江南-龙井茶
九百岁水乡
电视散文雪乡周末 朗诵
大漠深处的胡杨 作者:海狼 朗诵:珍惜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作者:王怀让 朗诵:珍惜
诗朗诵再别康桥
海霞陈铎朗诵:悼念一棵枫树
一个人上路 作者:海狼 朗诵:珍惜
淡淡兰香 作者:雨后荷塘 朗诵:珍惜
刘芳菲王小丫朗诵诗歌《别》
黄山春雪随想 央视《电视诗歌散文》 朗诵:珍惜
朗诵—感悟清明;少年中国说(节选)
拥抱春天 作者:快乐的漂泊 朗诵:珍惜
春 作者:朱自清 朗诵:珍惜
电视散文诗《邂逅》
忆江南作者唐白居易朗诵任志宏
配乐朗诵:《朋友,认识你真好!》
所谓知已 朗诵:珍惜
配乐朗诵:《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桃花源记朗诵任志宏
张丹丹、李兵冰雪朗诵《为了那盏温暖的灯》
清淡的女人 作者:自然清新 朗诵:珍惜
满江红朗诵-野狼
父亲是我生命的过往 作者:海狼 朗诵:珍惜
方明《蜀道难》朗诵
《灵魂朝拜的天堂》(电视散文)
欧阳夏丹朗诵《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
方言朗诵:你是人间四月天
董浩朗诵《死水》
范冰冰和李冰朗诵《送给天堂的孩子》
朱军徐莉朗诵《雪》
荷塘月色 作者:朱自清 朗诵:珍惜
雨巷 作者:戴望舒 朗诵:珍惜
崔永元周涛朗诵《预言》
乡愁 作者:余光中 朗诵:珍惜
朱军朗诵《教我如何不想她》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匆匆 作者:朱自清 朗诵:珍惜
余光中朗诵自己的诗歌《乡愁》
春江花月夜
杨柳方琼朗诵:山雀子噪醒的江南
梦里水乡之3莲叶田田
电视散文尘世朗诵
沁园春制作人在旅途朗诵方明
陈道明领诵【我们与你同在】爱的奉献晚会朗诵
放不下的是你 作者:逸野 朗诵:珍惜
央视主持人朗诵《赞美》
《放不下的是你》(电视散文)
戴望舒诗《雨巷》
王小丫朗诵《望星空》
倪萍和候勇朗诵《母子情》
杨柳朗诵戴望舒名篇《雨巷》
坦然看生活 作者:余秋雨 朗诵:珍惜
将进酒朗诵野狼
朗诵《心里话》
董卿深情朗诵《南方的夜》
朗诵《百年圆梦》(刘澄宇加10个运动员代表)
背影作者朱自清朗诵 泛舟
祖国我为你歌唱
(朗诵)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散文朗诵认识你真好
电视朗诵:安塞腰鼓
黄河颂朗诵浩瀚制作人在旅途
著名主持人方言朗诵
朱镕基深情朗诵的《狮子山下》
                             




      

  

[/td][/tr][/table][/td][/tr][/table]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7 14:45
家访,办学中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扼要谈谈家访中必须用好的“六‘应’诀”

高本大
2012.11.14■绪言
  本校2486名学生身旁,几乎各有6个家长(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站岗”、在“瞭望”……办学中的日常安全、育人质量、社会评价,犹如三把剑始终高悬头顶亮晃晃……这,令办学人无时无刻不敬畏在心房,每时每刻都必须紧绷心弦把所有应尽责任担肩上……做好工作是本份,家校互通是良方。而这,绕不开一个话题——家访。
  家访,有利于在特定空间内“拉家常”,有利于在平和气氛中“作会商”,有利于在自然倾谈间“求优良”……坚持这么做,必有益于家校双方齐心、合力、同指向,必有益于整个办学更舒坦、更和顺、更安祥……
  如何搞好家访,使之不负所望?能否掌握并用好诀窍,可作为一个必要的指标衡量。
  
■注重用好家访“六‘应’诀”
  一、家访,应克服“局限”,使之切实可行
  在目前情况及已有条件下,家校沟通的途径、方式等确已今非昔比。
  就本校而言,为强化家校互动,无论是平面形式还是电子手段都发挥着积极作用。每天的“家校路路通”联络,每周的“校方寄语”发送,每月《家校纽带》专刊的编印、赠阅及“家校联系册”的传递,每学期按计划、按主题举行的“家长学校”及“课堂开放日”活动……所有这些,均构建起系统网络,使家校双方的联系变得经常、成为自然,并都收到较好效果。但经深层透析可见:以上所做存在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现象,那就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隔空对话较多,现场直觉不够。要克服此“局限”,要取得针对性更强的实绩,家访不可或缺。
  说到家访,很多教师都在作出主观努力。但也有教师常会以“班中学生多、平时课务忙”或觉得“没啥急事,不必到学生家中见家长”等为客观托辞难得家访。鉴于此状,务必给出判断,并达成共识——学生多,可根据实情,分轻重缓急有序家访;课务再忙,也应科学统筹,总不见得每天都要带上备课本、作业本回家而放弃应有家访;为能“磨刀不误砍柴功”,为能在坦诚相见的零距离接触中妥善解决相关问题,或更好地保证学生成长,即使没有急事,也得列出要事、要点择机家访。人人基于这判断,藉由此共识;个个消化困难、克服“局限”,并根据事实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本着求取更佳效果之宗旨乐意家访,则家访必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此为意识前提。有此前提,家访的动机就会清晰明了,家访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
  二、家访,应备好“预案”,避免随心所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常识、是通则、是铁律。家访,也不例外。
  家访,不能凭一时兴起草率而行,也不能事先一无准备就贸然登门……草率而行、贸然登门的家访,无异于为家访而家访。为家访而家访,肯定不易显示家访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也难免使家访失去应有的效能和分量。如此家访,非但难以受人欢迎,甚至可能事与愿违。事与愿违的家访,不是真家访;真正的家访,必须力求如愿以偿。而要如愿以偿,“预案”的设定至关重要。设定怎样的“预案”,要看具体情况。但不管如何,都不能疏忽以下两点:1.确立目的——明白要达到什么效果。每次家访时,都要清清楚楚知道:此次家访,是重在将学生取得的成绩及进步告诉家长,以让开心共享,还是重在由于家长不满,想通过真诚面对,让给予应有的理解与体谅;是重在共同探讨如何借助家校一致努力,矫正孩子某方面的不良习惯,还是重在因发现家庭或家长在教育子女中存在问题或失误,想依据分析、建言,让接受、让领悟……2.选用对策——懂得该如何因人而异。百人百姓、百姓百心。有的家长素质高,性情好,待人处事知书达礼;有的家长则未必如此,也许会表现得无法沟通、不可理喻……这,都得在家访前尽可能做到了如指掌。面对不同对象,当运用不同对策。对于前者,大可不必过于设防,只要交心,不难心心相印;对于后者,则需多多留神,善用婉转处之,并注意因势利导避免尴尬……
  认真做好此等“预案”,不做随心所欲的家访,这不仅可使家访有功而返,更易使家访事半功倍。
  三、家访,应倾听“需求”,注重换位思考
  理想的家访,教师、家长都可成为主角。如教师一味地让家长成为配角,成为听众,抑或以“判官”等姿态让家长成为自身的“出气筒”,其结果自然南辕北辙,必将得不偿失。
  事实上,在满心期望孩子成长、成才这点上,不说100%,但至少绝大多数家长都与学校心相连、情相通。
  排除“一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和教师”的极个别家长来说,更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进步、发展都有着各自的主张和见解,并都有不少正当合理的需要和诉求。有的想让教师严格管教,不要对孩子降格以求;有的想让教师适度宽容,不要对孩子过份顶真;有的想让教师多布置作业,以尽快提高孩子的学科成绩,有的想让教师更多因材施教,别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的想让教师放学后留下孩子补习功课,有的想让教师叫孩子放学准时回家,以免家人担心;有的想让教师着重养成教育,更好地培植孩子日常的文明行为习惯,有的想让教师更多耐心鼓励,使孩子早日懂得讲究学习效率;有的想让教师经常登门家访,并多多指出孩子的不足,有的想让教师家访时多说优点、少讲缺点,以免孩子心头留下阴影……注重换位思考,真心实意倾听家长的不同“需求”,那我们的家访就不会出现抵触情绪及排斥现象,就便于在采集、整理、研析、提取家长真知灼见或内心意愿等具体信息的基础上,助推家访产出更多积极、正面的后续效应。
  四、家访,应亮出“主见”,并兼顾家长感受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应于这一普世规律,我们的家访除了倾听,还得告知。倾听在于吸纳,告知在于抒发。只有将倾听、吸纳与告知、抒发有机揉为一体,那才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家访之道。这道,理应成为教师家访中一种不该舍弃的持守与运用。
  综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矛盾着的,并又令人忧心的情状——学校必须注重育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核心,必须揿定于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要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必须凭仗人生真谛,始终把让学生学会做人视为整个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这,无疑是一种投射着真理的逻辑之链。
  但因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及“一纸高考卷定孩子终身”等消极扭曲、负面影响,不少家长普遍认为:学科成绩最实惠、最显性、最关乎孩子未来,其余则多为隐性,隐性的东西难以捕捉、难以推断、难以立竿见影。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关注度集中在作业、考卷等分数上才更紧要、更迫切。对此,教师绝不能盲目迎合。盲目迎合,将使自己肩负的使命荒板走样,将使自身所从事的工作陷入无法突围的怪圈。教师应有“主见”。教师的“主见”,当演绎于日常工作,也得亮相于家访之中。为不让“主见”淹没于泛泛而谈,为使“主见”能造就一种深刻,我们不妨经由酝酿、提炼,形成一种既能兼顾家长感受,又能让家长闻之难忘、行之无恙的主题共响——“不看分数,过不了今天;只看分数,过不了明天。”较之于“您的孩子很聪明,就是上课不认真,成绩不行”等让人听得耳朵起老茧的话语,此主题共响奏效显见。诸如此类的主题共响,务需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地贯穿落实于家访过程、渗透作用于家长群体。有着这样的贯穿、落实、渗透及作用,家访将不仅可解决当下问题,取得眼前效果,更能饱含深远之意、显示厚重之义。
  五、家访,应慎对“好处”,决不让留下话柄
  作为当了30多年的教师,又在其间做了苏苑实小18年的校长,家访,对我来说,既不空玄,也不陌生。
  我曾在家访中碰到过有的家长忙着做自己事,淡淡应付中竟想不到为我倒一杯白开水;也曾遇到过有的家长为表心意,临别时会送点小礼品……每当看到家长一无所动,我决不会介意,因为家访本不求一定要家长盛情以待;而当情意难却,实在拒之不得只能收下点什么时,我定会记住:必找机会尽快还以等值或超值的所有。我想,以这样的心态和心思看待家长表露的冷热之情,家访就能行于自如、收于得体。
  我这样做,是我的事,但不能仅仅只是我的事。作为校长、作为校方,完全有责任将类似做法作为一种范式,使之成为所有教师家访时应自觉恪守的一种准则。否则,面对冷漠,容易失望委屈,会认为家访是在浪费自己感情,会以为“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家访分文不值;否则,面对“款待”,就会感到所取未尝不可,就会觉得受之心安理得。这两种情况,都是家访中需力避的。尤其是后者,更须坚决予以杜绝。要知道,一旦收了家长“好处”而不作应有回流,必或多或少给人留下敏感话柄,必将不同程度损伤自身的形象和声誉……只有循着应有准则去家访,才能保证家访不随情起舞,同时保障家访自在坦荡。这,务必成为教师家访中需长期秉承并永续展现的一种高贵人格。情意诚可贵,人格价更高。有此高贵人格伴行,家访必显优雅品位。
  六、家访,应形成“常态”,力求使长效呈现
  如把家访当作一种任务,家访很容易成为一种负担、成为一种累赘、成为一种应付;而把家访视为一种义务,则家访不难成为一种必需、成为一种自觉、成为一种享受。这两种不同的感受,均分别取决于对家访究竟是“任务”还是“义务”有着怎样的定位与认知。定位、认知于前,家访肯定浮于表面,不经外力强行推动,势必难以为继;定位、认知于后,家访必将化为自动,并注重内在,即使无需三令五申,也会持之以恒、行之于常。
  任务、义务,只一字之差。不当任务当义务,这足以迸发出一种改变的力量。这一改变的力量,将使家访经纬更分明、效果大不同。
  如何把家访视为义务,这需校方输出意志、予以激励、作好引导,更需教师自觉实践、积累经验、乐于体验。两者交集于一点,则可合成推进家访的有生活力,就能使家访成为教师的义务内需,而不是任务外加。一旦如此,一旦家访中能不断品味到蕴于其间的种种意义和价值、种种功能及绩效,家访将一定会变成教师弃之可惜、用之欣然的日常举措。虽然这难免投注一定的时间、精力和心血,但教师为之付出的一切,必能在持续所见的成果中得到充分补偿,也必能在持续获取的补偿中使家访不仅成为“常态”,更能呈现永动不息的长效……此番景象,众所期愿。
  
■结论
  做整体、做细节,不可激进求稳当;做系统、做要素,不比喧哗求涵养;做专业、做文化,不赶时髦求深长;做特色、做品牌,不图虚荣求流芳……而这,必须包括家长这一方。缺之,不完整;少之,难交账。
  随时联系家长,更多注重家访。对之,每位教师应牢记不忘,并躬行顺畅。
  整合并用好以上“六‘应’诀”,这,不会上当。通过有效家访,得家长配合、使家长满意、获家长赞赏,育人教书中的所干所想,才能确保不“蜡烛白点一场”。将此绕不开的话题作为一路备用的“旅费”和“行囊”,凭家访中洋溢的情商和智商去追求家长及公众的应有褒奖,整个办学必将怡然抵达更佳彼岸、一并共赏更美风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2 22:41
原文地址:动态荷花精美组图,太美了,不看可惜!作者:快乐是一种心态
一组动态荷花美图,唯美逼真,艳丽脱俗,欢迎朋友们欣赏转载。


教研组的职能、特点与一般工作流程
柳栋 惟存教育实验室    
   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
2008.09    
--------------------------------------------------------------------------------

提要:
  本文从实践出发,将学校教研组的基本结构、职能和大致的工作流程进行了结构性的回顾,清晰地指出教研组的基本职能。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学校课程执行力建设、教学质量保障提供了一类思考。

关键词:教研组 职能 工作流程

1.问题的由来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进程这一现实语境中,学校中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是教育质量提升、新课程理念落实的实践要点。细节是魔鬼,理念的落实需要通过行动的细节;真正追究起习以为常的日常工作各方面细节,我们也许会有暂时的失语,或是惊讶于对这类司空见惯的事物追问,而更多的可能性是因为一时把不准事物的结构,失却了陈述的框架。
  
  在讨论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共同体、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学校课程执行力等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一个名词“教研组”。大家都知道教研组是一类国内中小学校中基本的业务组织单元,但深究下去“教研组究竟是如何构成的?”、“教研组究竟做什么、怎么做?”、“教研组大致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教研组是学校最基层的行政组织单元吗?”等等问题,我们往往语焉不详。国内这方面的文章大部分是各学校教研组工作的经验性总结,较为理性的研究为数不多,但这些少数的研究却较为深刻。陈桂生先生从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视角梳理出了教研组的演变轨迹①,帮助我们从事物的发生发展来认识“教研组”,指出教研组原有职能为学校中“单纯的教学法研究组织”,顾泠沅先生则从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实践的角度指出教研组是“学习型的实践共同体”,认为“提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实践智慧,教研组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②。
  
  本文试图在实践与学习的基础上,尝试结构化地表达我们对教研组构成特点、常见职能与一般工作流程的认识,在表达的过程中梳理我们自己的思路,以期为有效实践做好较为详尽的行动准备。
  
2.教研组的构成与职能
  2.1 根据学科特点,通过实践中的有限归纳,我国中小学的教研组大约有以下五类形态:



  最初教研组就是作为学校内“非行政类教学研讨组织”而被设计出来的。我们在思考教研组分类的时候,就选取了教研组成员任教学科特点作为分类的主维度。并根据学校规模、学段学科等特点描述了这类教研组常见的存在条件。学校内的教研组一般由一位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担任同学科教学的教师构成了教研组的成员,但是在中小型学校,副科教师认数不多往往会相近学科编成教研组,如“理化生教研组”等,一些小型的小学常常将所有的副科教师编成一个教研组,如“科任教研组”等。在新课程实施后,课程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板块,上海的中小学则增加了“拓展、探究”两个板块的课程,相当部分学校也增加了相应的教研组,这类教研组常常是教研组长相对稳定,而作为组员的任课教师流动性较大,每学年每学期都有变化。教研组成员的构成有单一学科、有相近学科、有混合学科、有综合学科等不同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教研组在工作中难点或有不同。
 
  2.2 教研组的职能
  尽管随着学校规模的增加、学校社会职能的增加,教研组职能的内涵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是“教学问题研究”这一最根本职能没有发生变化。教研组的基本职能就是在实践的现场,分析教学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建构可能解决方案、再次投入实践。


图1.教研组基本职能

  教研组(特别是单一学科类型的)的成员处在同一实践场域之中,就学科教学任务的交流而言,交流的物理环境相当直接、交流的知识环境有相当的共同部分;这样的条件决定了在专业交流的时候,教研组具备最有效的语境条件,“自然语言只是对语境的补充” ③。顾泠沅先生一语破的,“学习型的实践共同体”是教研组实然的传统与应有的现实存在。
  
  教研组是学校教育中教学专业活动最基础的组织单元。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将教师的个人智慧与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相互转换;以教研组为单位的专业学习针对性更强;教研组承担了新手教师(尤其是本学科的新手教师)在职培养的专业责任(管理工作由教务处执行);担任教研组组长的教师,往往是该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常常从教学业务的角度提出意见供学校业务管理部门(校长室、教导处)决策参考。
 


图2.教研组的主要工作任务

  教研组教研活动就是研究学生、研究学习目标和内容(课标教材)、研究教法,会聚到教学执行与教学实效。从实践来看,学校各教研组的建设与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学校课程执行力的建设提升与教研组建设直接相关。
  
  2.3 教研组的运行特点与其他业务部门的相互关系
  年级组曾经是小学中采用包班教学时候的教学发研究组织,但随着学校规模逐步增大、校内管理层级不断细分,年级组已经演化为一类校内行政组织。从实然的状态来看,中大型学校校内行政一般是“校部、教导处——年级组——教师”这样三个层面,教研组基本上还是较为单纯的“教学法探究组织”;少数小型学校班级少教师少或无法形成年级组,也可以见到“校部、教导处——教研组——教师”这样的三个层面,此时教研组少许承担一些行政组织职能。
 

图3.学校内部业务组织结构中的教研组

  校部、教导处与各年级教学团队之间是刚性的行政联系,教研组成员与教研组、教研组与学校教导会议之间是柔性的专业联系。学校中的教研组长群体就是该校的教学专家团队,他们从学科教学专家的角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
  
3.教研组的一般工作流程
  考察教研组工作的时空尺度各有不同,可以从一个学段或者学校一个3-5年发展规划的尺度来考察,也可以从一个学期或者是一项教研活动来考察。根据学校工作的经验,“学期”是学校工作中重要的时空尺度之一,因此我们选取了“学期”作为切入口,来考察教研组大致的工作流程。
 
图4.学期尺度的教研组大致工作流程
  
  教研组对学情等要素的分析研究与年级组、教导处的略有不同,教研组的分析研究一般局限在某一门学科或学科群,而年级组、教导处的分析研究往往会更多的立足于学校整体、年级整体和学生个体的整体……
  
  一个学期一般20个教学周,除去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和复习时间,加上国定假期因素,每学期固定的教研组业务活动时间约为16±2次(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左右)。除了开学、期中、期末三个关键节点的教研活动,留给预设主题的教学研讨、预设的专业学习和生成性主题的教学研讨时间还是比较有局限的(约为8±2次/每学期)。
  
  教研组的专业活动计划需要在学校行政工作规划与专业自主上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它既不能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简单分解,又更要体现教研组对当前教学业务态势与学校教学工作规划的专业理解。
  
4.进一步的讨论
  教研组是教师专业组织的基本组织单元,它绝对不是简单的行政管理小组,教研活动也绝对不是简单的教学进度布置。在学校教研组建设中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寻找符合各校具体条件的解决方案。
  
  4.1 经验与科学
  很多教研组在开展教研活动的时候,或是主题不清晰,话题不断漂移不能够聚焦于某一个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上;或是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不能够很好的找到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发展规律,相应的教学措施不够科学有效。
  如何在教研组教研活动中按照教育科学的规律认识问题、建构科学的解决方案?诸如校本研修中的专业研读,教师在职的脱产半脱产深度研修活动方案的建构等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在实践去摸索。
  
  4.2 组织与保障
  学校是一类复杂的专业知识机构。专业知识机构与工业化流水线重要的区别之一在于:工业流水线每一工序均需按照工艺要求操作,而学校教育则需要教育者运用自己的头脑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诊断学习者的发展现状,构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简单的层级管理、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未见得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在学校业务管理需要为教研组这类专业自主组织单元的业务活动给予制度上的保障,具体体现在教研组教研活动时间的保障,倾听并尊重教研组的专业建议。
  
  如何从“挤出一切时间进班教学、挤出一切时间布置作业”的极端情况逐步走向“了解客观规律,用科学方法提升效益”,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给出相应的回答。
  
  4.3 类型与实践
  单一学科类教研组和混合、综合类教研组构成不同,在工作中会有不同的难点与工作方式,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类型不断摸索相应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在工作的细节方面需更更多更为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
  
  
——————————————————————————
①陈桂生.我国教研组演变的轨迹[J].教育管理研究,2006/04
②顾泠沅.教研组: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J].现代教学,2007/03
③周锡令.“俯下身来”和计算机讲话[DB/OL].http://www.being.org.cn/sciedu/nutsc.htm (2008.08)

原文地址http://www.being.org.cn/theory/trg2008.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15 13:52
家在渔歌丁家湾


丁存华



       任凭岁月之河悄无声息地流淌,她仍能保持我儿时记忆中的自然风貌。蓝天碧水,微波轻漾的野猪湖之南有我的家乡——丁家湾,面水背山,朝向东方。那是我挚爱的乡亲恬静、安详、幸福生活的地方。


    丁家湾面朝野猪湖,澄澈的湖水边,有一线陡陡的岸沿,我们叫她“窑坡”。一年之中,每至雨水时节、春雨绵绵之后的晴初,她都会披满肥硕的地衣,乡亲们便可随意采摘,闲谈比巧之间,烹饪为佳肴,中晚餐间尽情享受这自然的馈赠;湾边的胡果园,刘家山,扣子园的坡坡是乡间孩童的欢乐谷、游乐园。早春至暮春时节,她们也不甘示弱似的奉献出碧绿、肥硕、鲜嫩的地菜。孩童们常三五成群,于此顽皮嬉戏之后,融融的夕照拉长他们娇小的身影,菜篮丰满而归,赢得老奶奶赞许的唠叨;而晚间满嘴的野菜根香,也来伴他春夜的好梦。


    渔歌丁家湾啊,我美丽的故乡,在这个飞速进步的时代,在年年一号文件的惠泽之下如万年的古柏发新芽,延续千百年的土砖青瓦已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掩映在古槐绿荫之下的,令都市人艳羡心痒的两三层楼房。


    家乡啊我可爱的家乡,春有满眼油菜花的金黄,夏有婆娑摇曳的柳绿,秋有日作夕息的繁忙,冬有野猪湖鱼儿满筐,还有天伦之乐的安详。


    美丽的丁家湾,我的家乡,愿你能紧跟时代的发展的同时,仍然能给我亲爱的乡亲献上野猪湖大雁和野鸭的歌唱。

                                                                                                                                                 通联:孝感市孝南区毛陈镇渔歌村
关于“荷”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李伟忠
近日,细细欣赏了一所小学的“荷”文化建设方案,对如此精妙和周全的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而惊叹!从凝聚“荷”思想精华的办学理念,到体现“荷”元素的校园景观,处处显示了教育者的用心思考与别具匠心。我想,这对提升学校育人品质有着极好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
如何进一步优化“荷”文化建设,提几点的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为学生服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个性化发展服务,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才是最适切的教育。我想起曾参观过的一所学校,每个教室外的走道里都设有宣传栏,但每个年级的设置高度是不一样的。一年级最低,我们大人必须蹲下身子才能看清其中的内容;六年级最高,就在我们的视平线以下的位置。校长介绍:这是为了方便不同年级学生观看而设置的适宜高度。这,就是“以人为本”。“荷”文化环境的设计,应体现“高雅”(荷花的特质)与“童趣”(学生的个性),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和认知特点。譬如,对于体现“荷之美”的“不妄动、不徒语、不苛求、不虚行”的“校训”,学生在理解上可能有些困难,建议选择一些更适合小学生掌握的内容进行儿童化表述。
2.丰富“荷”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可以设计出许多与荷花有关的活动:荷花绘画展览、荷花摄影比赛、荷花经典诗词朗诵会、“我与荷花”主题演讲会、“荷花少年”评选活动、“荷”文化节(周)等。值得注意的是,活动的开展应该坚持“顶层设计、整体构建、有序开展”的推进原则,避免“一时冲动”的瞬间效应和“一搞了之”的短效现象,将零散的活动形成一个系列,建立主题活动的长效机制,并且有机地在“荷”主题活动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3.申报“荷”文化系列研究课题。课题研究是引领教师走上幸福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充分挖掘学校教育中的“荷”育人因素,寻找学校发展的理论支撑,形成“荷”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增强学校内涵发展的生命力,扩大学校特色发展的知名度。譬如,可以开展《中国传统“荷”文化中的教育元素分析研究》《“荷”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以“荷”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实践研究》等。
4.开发“荷”文化校本课程。这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进行:一是微观层面,编写《“荷”文化读本》(上、中、下册),在读本中介绍一些关于“荷花”的应知应会,收集有关荷花的经典作品,提炼相应的教育主题,提供给不同年段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品社课中、晨会中、班队会中进行阅读与学习;二是宏观层面,建立学校“荷”文化课程体系,形成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学生评价、教师成长、特色创建、内涵发展的一个大系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