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讲座/邓曙光开张大吉。。。。。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15 11:23
标题: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讲座/邓曙光开张大吉。。。。。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讲座预告

主  题:重读历史                           
主讲人:邓曙光
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9:00——10:30



历史不忍细看,可面对历史,我们又不得不细看,历史的魅力不在于最后的结局,历史的魅力更在于其扑朔迷离的过程。
听邓曙光讲历史,个人立场,另类的眼光,在历史的显微镜下,从宋襄公到越王勾践,从吴越之争到楚汉之争,感受历史的神奇和魅力。

嘉宾简介:邓曙光,孝昌县文联副主席。2003年开始用图文的形式进行杂文和插图创作。2004年起《传说的真相》、《西游真相》以专栏的形式在《新京报》连载,2004年专栏《寓言新解》在《连环画报》上开始刊发。2007年专栏《西游真相》由鹭江出版社结集出版。2009年出版《画说孟宗》。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15 12:05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073665-page-19.html
我一口气爬到371楼,为曙光的讲座贴海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15 12:09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029-1-1.html

管季超推荐本站版主下学期到孝昌开讲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15 12:38
风度何来:三更有梦书作枕

--------------牡丹江益大讲堂讲稿

     

讲演者/董一菲


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中午好!今天和大家谈“风度”这个话题,这个话题应该说,我也不十分了然,只是谈谈自己的感悟而已。“风度何来”后面是个冒号,实际上是设问,选用琦君的一句话作为解读,琦君是这样说的:“三更有梦书作枕”。温家宝总理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伟大的、理想的、浪漫主义的构想,那就是希望——中国人有尊严地活着。何为“尊严”?其实想一想,归根结底,“尊严”是什么?“尊严”其实是源自一种修养,有了修养才有尊严,有了尊严才有了人生的美丽和人生的风度。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德国有一个普通的小镇,这个小镇很小很小,小镇的人过得很宁静,但是一旦有一场音乐会的时候,他们会盛装前往,这个精心的盛装的过程体现他们的风度、他们的美丽,这些表象的风度和美丽来自于他们对音乐的深深地爱,深深地修养。因为懂得,所以悲哀;因为懂得,所以美丽;因为懂得,所以才有风度。又想起另一个故事,说的是中国的一个海岛之国——厦门,厦门在扩建的过程中,涉及到修建一条环海公路,为了一棵老榕树,环海公路优雅地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如此地敬畏生命,使厦门这座城市充满了魅力。

英国的伊丽莎白时代,法国的路易十四时代,中国的盛唐是最美丽的、最风雅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美,向往翩翩风度,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琦君说“三更有梦书作枕”。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追忆,历史上的“俊男靓女”的风雅往事:

    说起美丽的人,想起中国古代最美丽的男子,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才比子建,貌比潘安”,让我们念念不忘,让中国人记住这句话,让潘安成为美貌的代名词。《世说新语》对潘安的外貌描写是这样的,朋友们和我一起看:(大屏幕显示)

潘安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

这样的三个字我用红点标注出来,这便是“好神情”。洛阳城是什么地方?它是集结了人世间那么多美丽,那么多荣华富贵的地方,这里的女子,什么样的风流人物没见过呢?可是她们见到潘安,已经不顾什么伦理道德。这里有一句话“莫不连手共萦之”,意思很显然,她们手拉着手,把潘安圈在中间,左看右看。是些什么样的妇人呢?这个称呼也很别致。关于中国古代对女子的称呼也很多,比如说“女孩”,“女人”“女子”“女儿”等等。我们说女儿,肯定会联想“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是十七八岁的女子。而“妇人”一定是上了一定年龄的女人。让这个年龄的女人如此疯狂的潘安一定美貌得不得了。

下面我先给大家介绍几个关于潘安“风度”的成语,第一个叫“掷果盈车”。潘安出行,车子上往往是满载着水果,同学们说,这个水果应该是什么水果?你们猜想一下吧!

(有学生答)苹果。

啊,苹果,爱情之果。不能是西瓜,为什么呢?因为潘安如果出行携带车马,大家都扔西瓜,这个可是不友好的表现。扔了一下子水果,那么可以开玩笑地说:“同学们想吃水果吗?请找潘安,是吧?”潘安一出行,满城的妇女给他扔水果,于是“盈车”,“盈”是什么意思?满满一车,满载着。说到这里,又想起一个男人版的东施效颦的故事,使我们想起另一个大才子,他叫左思,他曾经写过《三都赋》,一部《三都赋》,使得洛阳纸贵。这么大一个才子,可是因为长得丑,他也学潘安,也希望掷果盈车,结果接受更多的是口水,唾沫星子,大家都说:“这么丑的男人也可以上街吗?”咱们就不说这个事儿了,先说掷果盈车。那么大家可能会说,董老师你还没说清楚潘安究竟是因为什么,就是因为长得这么漂亮,于是“倾国倾城”了吗?老年妇女就为之疯狂了吗?成为中老年妇女的杀手了吗?那不可能。那是因为什么?看下一个词,叫“潘江陆海”,能不能猜想一下,“潘江陆海”这个词中“潘”肯定和潘岳是有关系的,写潘岳什么特点的?如果说,上一个词写得是潘岳之貌,那么这个词是写潘岳什么的?

(有人答)潘岳之才。

啊,潘岳之才。潘岳之才那是滚滚滔滔,如长江,如大海。那同学们又说,那不对呀,人家说的是“潘江陆海”,说陆机的文采像海。你才说的不对呢,这是什么修辞格?

(很多听讲座的学生答)互文。

互文的修辞格。他的文采什么样?就这样一泻千里,滚滚滔滔,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云蒸霞蔚,有这样才华的男子,自然再有这样的美貌,才令“妇人连手共萦之”,才可以掷果盈车。那么就像刚才张玉新老师讲的问题似的,一个人仅有才,仅有貌就可以让人狂热吗?我们说:非也,重要的还是一份德。再看第三个成语,叫“至情至孝”。我想背一句词,看看在座的有一些孩子有没有人知道这是谁的词:“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沈腰潘鬓消磨”,这里有个典故了,这是谁的词?词帝是谁?

(有人答)李煜。

啊,李煜。南唐后主李煜的《破阵子》。为什么如此的檀郎,大家知道潘岳的小名叫檀郎,他怎么可以叫“沈腰潘鬓消磨”,为什么他一夜急白了头?一夜白了头不只是潘岳,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是伍子胥,当然了,伍子胥是为了报家国之仇。那么潘岳是因为什么在三十岁的华年上,如此的风流倜傥的檀郎会“沈腰潘鬓”,会两鬓斑白?是因为他失去了爱妻。妻子死了,妻子死了的美貌的檀郎,潘江陆海的檀郎,掷果盈车的檀郎,他一夜伤心急白了头,至此一生未娶。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男子,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才可以有这样的效果,才可以让我们永远的幻想,成为遥远的绝响。我们会无数次地说:“才比子建,貌比潘安。”恐怕在这个密码当中,这个解读当中,我们理解,“风度何来?”最起码应该有这样几个元素:德、才、貌。潘岳写下了中国古代史上第一首悼亡诗,献给他挚爱的妻子,这个高度超越了一切,超越了后来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是谁写给妻子的悼亡诗?元稹。元稹写了这样情深似海的悼亡诗,他是写了,但是并没阻碍他再娶妻,他再纳妾,他与薛涛的这种红颜知己般的恋情,始乱终弃般的恋情。所以我说,虽然元稹也写下了这样情深似海的悼亡诗,但他没用自己人生的履历去践行他对爱情的这份忠贞不渝和无悔。记得《诗经》当中有一句诗表达爱情的深厚:“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这才是一种不可改变的情感,这是关于潘岳。下面大家再看一首绝句:(大屏幕显示)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们少有长篇巨制的小说,少有叩问复杂人性、微妙人性的喜剧,但是我们抒情的短章却可以说写尽了人生深刻的地方。这个抒情的短章之中,也有叙事的成分,比如说,后两句当中就有故事,能不能看出这里的男主人公是谁?(周瑜),这又是一个美男子。周郎的美丽有很多事可以印证,比如说著名的赤壁之战可以印证,赤壁之战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么在赤壁之战中,周郎的战术也足以使人类历史上的一切军事家黯然失色,什么巴顿了,什么麦克阿瑟了,什么沙漠之狐隆美尔。我们看看周瑜的“风度”是什么样子,一起回忆一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周瑜的扮相:“羽扇纶巾”,拿着羽毛扇,戴着青丝质地的头巾,是一个儒雅的文官的装束,如此的儒雅的文官的装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怎样的风流俊秀。这还不够,我们说李端的这首绝句从另一个侧面在写出这个美男子他美的原因,他风度的来处:“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是一个多情的、痴情的小女子在弹琴,她为了周郎的“一顾”,她故意弹错了音,多情的错音周郎能听到,周郎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听出这样的音律的,他有着极深的音乐素养。使我想起了另一段佳话:盛唐的山水诗人王维深谙音律,到什么程度?有一次他看到一幅仕女图,这个侍女正在弹琵琶,有她的动作、指法,他看到了这幅画,马上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第几节拍,第几个音符”。大家说,“不可能吧,找来一个乐工吧”,的确,弹到这,这个女子的手法是如此。这是风流的佳话。“风流”,何为“风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流”的“风”来自遥远的《国风》,来自遥远的河州水湄,来自《诗经》,“风”意味着你的文化修养,意味着你对诗、对艺术的敏感,这叫“风流”,所以我们看到了周郎的另一种风流。还有一段记载:“周瑜少精意于音乐”,年少的时候,对音乐就有研究,“虽三爵之后”,“虽”是“即使”,喝了多少酒?

(听众中有人答)三杯酒。

仅仅是三杯酒吗?三杯和三爵是有区别的。我们感受一下,我们是一个酒文化比较发达的这么一个民族,这么一个国度,我们古代的酒器就有很多种,爵和杯首先质地不同,我们不探讨,大小肯定也不同,我们可以想象,还记得当年樊哙闯帐,在鸿门宴上,项羽赐酒,用什么赐的?卮。“卮酒”是用大碗喝酒,然后才可以配那个彘肩。什么样的彘肩?生彘肩。何为彘肩?大的猪腿。那么樊哙有樊哙的潇洒,作为沛公的侍从的樊哙,他是“切而啖之”,他用什么作案板?盾。用什么作刀具?是他手里的武器。就这样,吃着生肉,喝着卮酒。于是项羽英雄相惜,惺惺相惜,他忘记了阴谋,忘记了权机,忘记了他是在和刘邦争天下,他转入一种审美的境界,就说“壮士也”,就把刘邦放走了。这是那段故事。回过头来看,羽扇纶巾的周瑜,他喝起酒来肯定不会用卮来喝酒,他用的是“爵”,“三爵”的“三”能不能是三杯?不可能,是虚数。“三”是虚数,才会有什么样的诗句呀?“飞流直下三千尺”,才会有“白发三千丈”。三、六、九、十二全是虚指,《木兰辞》当中才会有这样的诗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周瑜喝了这么多的酒,酩酊大醉,酩酊大醉的周瑜,即使“有阙误”,一个小小的音节处理有问题,有千丈千尺“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我单知道一个美丽的女子的回眸是极具杀伤力的,还记得杨贵妃吗?白居易是怎样描写杨贵妃的美丽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一个女子的美丽。一个男子的美丽又是怎样的美丽?他为什么“顾”?为了一个错音,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错误,这是一个多么风雅的理由,这是一个多么高档次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我们可以和一个人在这样高的心灵档次上沟通的话,人生将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是周郎。周郎的美不仅是因为他娶了江东的小乔,不仅是因为他指挥若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仅是因为他二十四岁出任吴国的总都督,不仅如此,还有那“一顾”,那为音乐、为艺术的那份倾倒。大家再看,下一段是一首诗,这首诗出自《群英会蒋干中计》

(大屏幕显示)

h的巾烟灭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让我们再回到那个风雅的时代——三国时代,三国时代有汉代的遗响,刘邦建立了汉代,汉朝从皇帝到贫民,对于歌舞有着最深的爱。刘邦在得天下的时候,曾经不可一世地唱到《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我们总记得他流氓亭长的形象,这对他不公平,他有对于歌舞极深爱好的一面,还记得他为什么远离他的王后吕雉一步走向戚夫人?因为戚夫人的歌舞是世界上一流的。吕后为了表达她作为女人的全部的嫉恨,她最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什么叫人彘?砍掉四肢,装到罐子里,这当然是后来的话了。但是我们说,这就是汉代的风雅,汉代的风流,汉代的风度,所以那时陪葬品中就多了一种俑——歌舞俑。那时的汉民族不像现在这么拘谨,我们怀想那个时代。现在我们说,汉民族是最拘谨的了,少数民族多可以能歌善舞,我们往往受汉儒的影响,不是先秦儒的影响,先秦儒家的思想是健硕的思想。后来就有些异化,有些变质,这是后话。在那个时候,我们崇尚音乐,我们虽然没有宗教,但我们把诗歌作宗教,我们把艺术作宗教,于是我们的精神境界、精神层面就会很高。周瑜也是如此,他不仅是军事家,他不仅深谙音律,那个淘气的、调皮的小女乐工为了周郎的“一顾”故意弹错弦,这个不讲,那么在两军对垒的赤壁之战的前夜,周瑜所在的队伍人数大概是十五六万,曹操的大兵号称百万,当时周瑜很年轻,在这个背景下,蒋干来做说客。大兵压境,周瑜做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件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一边唱着歌,一边舞着剑,充满阳刚之美。这样的歌声穿透了历史,穿透了岁月,至今留下回响,震撼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想,人应该怎样活得更好,活得更有风度。

再看这样一句话:(大屏幕显示)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6-21 10:04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 ... p;extra=&page=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48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819646.html
《画说孟宗》网上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50
http://www.xgrb.cn/bbs/simple/?t810176.html

读史说孟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52
http://www.xiaochang.gov.cn/news/dcxc/201010/news_19368.html

老管来看看邓曙光的视频资料

http://www.xiaochang.gov.cn/news/dcxc/201010/news_19367.html

http://www.xiaochang.gov.cn/news/dcxc/201010/news_19366.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1:55
花园有群读书人
——孝感特色文化探访之一

作者:□ 记者黄亚华 董晓芳 来源:孝感日报
   编者按:
   文化像一条河流,源头很远,流过历史,流到今天,流向未来。文化,“以文化人”,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孝感,文化深厚,特色纷呈。今年副刊推出新栏目:《地灵文杰》。以“文化”为主线,探讨本土的文化现象、文化理念、文化人物,让更多的人了解孝感的文化事业、文化生存状态和文化艺术工作者。
   开卷有益。可大多数人是好(hǎo)读书,不好(hào)读书。在孝昌花园有一群读书人,他们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
   他们爱书、惜书、评书、写书。因书结缘,纯粹交往。花前赏月,雪中品茗,山野漫步,颇有林下名士之态。自费创办的同人小册子《书·时光》,清新儒雅,面世后,好评如潮。
   走近他们,听他们谈读书的喜乐、人生的梦想,在书的感召下,来一次心灵之旅。
   记者:你们这群读书人大概有多少人,怎么相识的?
   邱国安:有10多人吧。有的一起共过事,还有的是熟人的引见,平时闲聊觉得兴趣相投就走到一起。
   韩绍:通过爱好,比如书法、画画,走到一起时,话语间发现大家都是爱读书的。除了我们几个,还有徐怀德、胡全高、王顺华、陈长春、魏宝林等。
   记者:你们常聚会吗,每次是否都有固定主题?
   邱国安:常常在一起聊天,话题随兴所至,清风流水,没有什么固定的主题,很随意。不过,总是自觉不自觉就聊到书上。
   韩绍:最先是一批画画写字的人,常在一起聊天笔会。天南海北地神聊,后来发现共同点越来越多,朋友也越来越多。
   记者:聚会地点选择可有要求?
   邱国安:有时候在茶楼,有时候一起去野外。兴之所至,比如银杏黄的时候,乌桕红的时候,菜花开的时候,哪里都是聚会好地方。约上三两好友,一边看景色,一边聊天。哲学、经济、文学、世态、人性……漫无边际想到什么说什么,没有顾忌。
   韩绍:以前常在我的工作室,后来魏宝林的复兴楼开业,那里便成了我们聚会最多的地方。几乎是每天晚上,大家散步,不约而同地就来到这里。也有到户外,一起参加爬山、
  笔会、探幽、觅古之类的活动,自然而自由地交流。
   记者:你们怎么想到创办《书·时光》?
   刘国琼:几个在书(书写、书法、书画、读书)中泡时光的朋友经常一起聊天,聊书法聊书写聊出来的。
   邱国安:主要是营造一个纸质的平台,让大家的思想和文字有一个交汇的地方。不求热闹,也不求新潮时尚,更不求前沿先锋,只想营造一份纯粹和安静。
   韩绍:我们走到一起就聊各种想法、所见。后来有了个共同的想法,把这些好玩的东西留下来,所以都想到出小辑子。
   邓曙光:记得是一次闲聊,是在晚上,在魏宝林的酒楼。那天有我、刘国琼、韩绍、魏宝林、徐怀德,还争论了好长时间。我的建议被他们否决了,为此我还耿耿于怀,我说叫纸本时光,或者叫虚时光。到现在,还想和他们商榷,哈哈。
   记者:《书·时光》面世后反响如何?
   邱国安:至少在我认识的读书人中间,反应是很不错的。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了肯定,给予了鼓励,同时也提出了精益求精的建议。读者喜欢《书·时光》纯净隽永的风格,说这是一份散发着书香和思想味道的刊物,其间的文字安静,清澈,也不乏实在的智慧。他们说,在这些独特的文字里可以体会到一种久违了的品质:慢的优雅,阅读的安静,思想的乐趣。
   邓曙光:已经超出了之前的期望了,本想默默地做一段时间,靠一种坚持去赢得认可,持之以恒地做一段时间再说,没想到这么快就引起了一些人的关注。作为我们,作为写作者,当然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作品,并且有一个交流的平台。但应该选择方法,一种有自我、有尊严的方法。
   韩绍:带给读者感动,回馈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感动,这是起先没料到的。不过也反映出大家还是喜欢纯净一点的东西,也需要有这一方净土。很多朋友写了读后的感受,给了我们温暖与鼓励,特别是广水的郝钟沛先生还专程邀了朋友和我们座谈,点评文字、交流经验、题赠书法,让我们无比感动,也坚定了我们前行的信心。
   记者:《书·时光》你们如何定位的?如何筹措出版资金?
   刘国琼:不施粉黛,素面朝天,营造一角清凉天地,譬如来自宋元的山水册页。
   邱国安:具有思想性,智识性,草根性,趣味性。我很喜欢《书·时光》这个名字!这个名字不是单纯的两个词语的组合,而是一种意义的深刻连接。读书,让时间变成了时光!时间是坚硬的、是单调的、是非情感和非意义的,但由于书籍介入,它开始柔软起来、趣味起来、灵性起来、明亮起来,而且有意义有情致起来!在阅读的过程中,精神和灵魂一起流动,也一起散发出悦目的光亮!
   韩绍:这是本民间刊物,朋友们交流的桥梁。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企业等社会力量赞助,赞助是纯友情、公益性的。《书·时光》拒绝广告,或其它回报式服务。现在的刊物纷繁,有很多制约因素。民间刊物能相对灵活、坚守风格些。
   记者:《书·时光》刊发日期和作者来源?
   韩绍:目前是不定期,去年元月第一辑出来,现已出了五期了。毕竟刚起步,不能因为抢时间而影响整体效果,但今后还是会固定下来。起初的想法是着眼本土人事风物,用本土的作者。但创办后随着关注的朋友多了,思路也就放开了,既然是朋友间交流便不应拘于地域,这样作者群自然就广了。和其它民刊间也有交流,比如山东阿滢主编的《泰山书院》、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的《点滴》、南京董宁文主编的《开卷》等等。
   邓曙光:作者以花园本土为主,辐射周边。但我们在写作上是彻底突破区域局限的,文字是不受区域限制的。
   记者:请谈谈读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刘国琼:读书是个人寂寞的事情。于瓦屋之下,泡一杯清茶,看看自己喜欢的书,与二三同好聊聊天,如周作人说的“可抵十年的尘梦”。
   邱国安:关于读书的影响,我记得培根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其实,读书的过程,就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以及确认自己的过程。读书让人视野变得开阔辽远,让人的心智变得清明澄澈,让人的精神变得充实丰盈,让人的灵魂变得宁静安详!同时读书,也让人从生存的状态进入到生活的状态,让人从物质的存在变成精神的存在。
   邓曙光:读书,只是生活中的一种状态,如同呼吸,或者累了要睡觉,简单的一件事。
   韩绍:读书是极美好的事情,我的阅读基于个人爱好,古籍、随笔、书画方面。每部书、每段文字都是作者的心迹集成,是人的精神之粹。读这些文字犹如和着作者的步调,感受不同的人生体验,这也是一种交流——没有时空限制的交流。反作用于己的是共鸣、警醒、鼓励、痛苦与愉悦等等,总之是精神层面的关怀。
   记者:你们怎么看时下的“功利读书”?
   刘国琼:读图的时代能够读书就已经不错,为名为利都是个人的事情。
   邱国安:我不习惯用功利和非功利来评价别人的读书,我倒是很欣赏“开卷有益”这个充满智慧的成语。书籍的魅力在于,它既可以赋予人们以工具理性,帮助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获得物质性的财富,又可以赋予人们以价值理性,帮助人们在改造自身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提升精神的品质,获得人生的意义。
   当然,作为我个人更倾向于从书本中获得精神的价值,希望自己能够在不断的阅读中体验到更多的精神乐趣,明白更多的道理,感悟更多的意义。我喜欢书本带给我的灵性时光!
   韩绍:在目前处于上升时期的中国社会,如何引导文化向上发展极其重要,文化导向应该有高标。
   记者:过去一年,你们这群书友有什么收获?
   刘国琼:于我,盈盈一水间,一份淡淡的快乐,书香浸染的快乐。
   邓曙光:出了五期刊物。也没做什么太多的,只能说是好玩。只是坚持了一种纯粹点的东西。生活中很多事都在事情之外夹杂了过多本身之外的东西。特别是广水几位老前辈的关注,让我感动。去年做了一本《画说孟宗》。当初,也是和朋友们说,大家一起做一件有趣有意义的事情。我写文章、画插图,请魏宝林、陈长春做篆刻,请徐怀德题字、韩绍做设计。作了孝文化节的礼物。
   韩绍:邓曙光出版《画说孟宗》;付勇军出版《高度戒备Ⅱ》、《老枪》、《天地粮心》也已交出版社;徐怀德书法《絜园记》创作完成。还有朋友们编辑发表了《青溪书苑》、《晏晖楷书千字文》、《旧语新说》等。
  读书人的“神侃”也许是高效的阅读 读书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一种享受……
   几个兴趣相投的朋友聚到一起,聊工作、生活,进而聊到读书上。尽管说者不一定真正地、完整地理解书的内涵和实质,但至少让听者了解了这些书的概况和核心,或许更妙的是,听者也读过这些书,于是便有了探讨、交流、争论、共鸣……
   这样的“神侃”,没有顾忌,没有约束,更没有特定的说教者。只有活跃的思维,瞬间的顿悟,更有“神交”的精神愉悦。
   这样的“神侃”,它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里高效率获得知识,更让我们在轻松的闲谈之中变得厚重起来。
   濡墨、抚卷、把盏间,花园的读书人享受着、收获着。
   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有用、无用相对而言,功利图书未尝不可取,那些貌似“无用”的书,或许能够益心益智。
   书是缘,读书吧,让它净化我们的心灵,充实我们的精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08
《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引发学界争议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7月16日
新华网

学者夫妻诗化著史引发学界争议


  突破一般史家拘谨内敛的心态,以诗化体重读中国史,学者夫妻刘刚、李冬君穷数年之力推出的、充满激情与个性的散文体历史文化研究著作《文化的江山——重读中国史》推出后,在学界激起舆论哗然。赞者称之为“智慧与诗化的中国史论”,“半世纪来个人著史之壮举”,贬者称“刻意把历史诗意化、美学化”,实在不值得提倡。这究竟是怎样的重读中国史的视角呢?

  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冬君认为,中国历史上,其实有两个中国。一个是二十五史里的中国,叫做“王朝中国”,一个是贯穿了所有王朝的中国,叫做“文化中国”。譬如,用王朝中国的史官文化来看,《山海经》无非是“怪力乱神”,而从文化中国的角度看,《山海经》是一部传说时代的文化中国图志,留下了初民用文明之眼看到的世界,光怪陆离,无比精彩。所以,重读历史,不能把历史放在王朝里读,要用诗性的眼光、而不是“资治”的眼光来读,否则,只能把历史读成阴谋诡计和改朝换代。“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作了我们的榜样,他以诗化体行文,写了一篇关于唐宋词的论文,我们考虑,能不能以诗化散文体行文,写一部诗性的中国通史。”

  “读完这本书,能让人感觉到,我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非常之美,而不是像我过去读二十四史的时候,觉得中国的历史非常血腥,就像鲁迅说的,砍砍杀杀。”来新夏先生告诉读书报,《重读中国史》里许许多多的话题,都是一种美的赞歌:稷下争鸣是美的,宋代的讲学也是美的,刘刚夫妻甚至把很多人的死也写得很美,如屈原之死——“屈原从水中来,回到水中去,归真返璞,完成了人生的追求,使人不觉得悲痛”。

  “当时汉朝跟匈奴战争,很激烈、也很惨痛,但是作者写了郑吉和日逐王,当写到日逐王归汉的时候,描绘的那片美景,简直就是一篇美的散文。盛唐,他们认为只是一个形体,而缺乏思想。宋代是一个极弱之朝代,但是在他们两个人的笔下,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宋代四大书院的讲学,是中国文化能注入新血液、新内容,从而继续发展的一个关键点。”来新夏先生认为,整套书不仅运用语言非常纯熟,在文字的搭配和音调的协韵上很讲究,难能可贵的是,著者从文化个体性出发,以美的观念加以贯穿,选择重述中国历史,是一种历史书写的创新。

  但是,对于诗化写史的“创新”,学者雷颐却认为,不值得提倡。“当然,本书有很多地方很精彩,用哲学的思辨和诗化的语言将千年中国史一气呵出,很流畅。但是,作者把历史诗意化、美学化,里面还潜藏着风险和危险。比如把战争也诗意化、浪漫化,对于年轻读者来说,这种美化是很可怕的。”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单少杰显然也有着类似的看法:“诗化历史基本上是‘正面报道’。”他认为,历史有两面,有美,也有丑恶,“特别是宋,是最讲不清、道不明的朝代。宋朝人是最聪明的,经学、史学、文学都达到顶峰,四大发明,除了纸以外都出现在宋朝,而且最好的纸——宣纸也是宋朝的。可是宋朝是最羸弱的朝代,轮番挨揍,先是契丹人、女真人,后来党项族侧击,最后被蒙古人一脚踢翻”。

  “用马斯洛的话说,人类的历史是说人性坏话的历史。《世界文明史》的作者威尔·杜兰特也说,我们看人类过往的时候,总是看到江河上流着血,尸体漂浮,但是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更美好的东西,就是在河的两岸,有人在建筑房屋、有人在恋爱,有人在生儿育女,有人在谱写诗歌,甚至创造雕塑。”学者熊培云认为,历史上也有很多美好的东西,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记录下来,“《文化的江山》是对历史叙事的必要补充”。

  “钱穆在《国史大纲》说,对历史应该有一些温情和敬意。刘刚、李冬君就是以温情和敬意来写历史的。作为一个国民,读这本书,我是有感激之心的。”熊培云表示。

  “我对中国史学有这样一个判断,不知道是否正确。”历史学博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提出,中国的史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首先是神学史学的阶段,巫史不分,史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探索天意;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史学就进入政治史学阶段,非常典型的就是《资治通鉴》,简直就是王朝统治的政治教科书。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变迁,光用政治史学,已经很难概括当前史学发展的方向和主流的特征了。但是,未来史学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区别以往的根本特点,是“大众史学”。

  “在这样一个历史潮流之下,反观中国的史学,有两个很明显的特征,一是还有很多传统学者在做僵化的史学;另一方面,随着传媒的巨大推力,所谓的‘萝卜史学’、‘白菜史学’、庸俗史学也在蓬勃生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说,刘刚、李冬君的这套书,比较好地坚持了中国史学穷搜深讨、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同时能在大众史学的背景下,做了一种开拓性的工作。”邵鸿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的江山》这样的书,应该是越多越好。(中华读书报 陈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09
一本書,讓我重讀歷史//转载  


最近看了本书,《历史的点与线》。该书将历史的若干个点连成一条线,从盘古开天讲起,到民国成立为止。让我对所谓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对所谓的历史人物也有了更新的了解(或者说是另一面的了解),也看到了历史课本中我们没有或无法学到的一些东西。其实我觉得作者应该继续往下写的,在从昨天往前到他写作截止的那个年代(民国),都可以称之为“历史”,而这里面也有好多我们没有和想要了解的一些东西(甚至是我们更想知道的一些东西),或许是作者的避讳,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吧,毕竟这段历史对现今的好多人来讲并不陌生,甚至亲身经历。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有趣”。我平时较少读书,读过的书(除了课本)基本上是属于“机缘”,这本也不例外。该书的语言尚属生动,相对来说是我比较喜欢的那个类型,加之里面的好多“故事”我都没听过,于是乎,读之。几乎每一章节都有我不知道的事件(看来我确属孤陋寡闻+才疏学浅),而且作者的理念几乎是对每个历史人物的颠覆,如果用两个字简单概况,那就是“残暴”!这似乎也是对我们教育理念的一种批驳。
简单撷取几个人物和事件吧!同时表述一下作者的观点!(严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观点均为该书作者所持,与本人无关,部分文字引自该书及柏杨《中国人史纲》)或许看过以后,你也要改变你自己心里固有的一些观点和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看法!

一、孔子
孔子在大家的眼里(心里)是一个圣人,是倍受我们尊重的历史人物,是“礼仪之邦”之“礼仪”的创始者。但看了下面的这些片断,你一定不会相信这些是他曾经做的事情。
公元前500年,孔子先生以鲁国礼仪专家的身份参加了鲁、齐峰会,在会后的文艺演出上,孔先生指责齐国的演出(宫廷轻喜剧)犯了“平民轻视国君”的大罪,“指挥鲁国的卫士把那些无辜的男女演员驱逐到台阶之下,砍断手足”。据说,孔子的这次暴行极大的震摄了齐国,将以前侵占鲁国的国土,一并退还。
四年后,孔子出任代理宰相,上任不到三个月,就把当时很有名望的文化人少正卯逮捕,并立即处死。之后,才宣布其五大罪状:一、居心叵测,迎奉人意;二、行为邪恶,不受劝告;三、口是心非,琢磨不定;四、强记博学,所知皆谬;五、文过饰非,自卸责任。这种烟雾蒙蒙的抽象罪名,也只有孔子欲加的出来。
孔子在我的心里,一直是个读书人,似乎我们的历史书也只是这么说:孔子有多少多少学生,写了多少多少文章等。至于孔子参政且如此残暴,还真是首次听说!
这也是最让我惊骇的一个人,也是让我想发这个帖子的主要原因。

二、刘邦
刘邦,汉王朝的建立者,与项羽一起灭秦,又在楚汉相争中打败了项羽,成为了一朝开国之君。
然而,刘邦却是江苏沛县的一位地痞流氓头目。以他的身份是无法与项羽相比的(项羽是故楚国大将项燕的孙子),但,刘邦是一个了不起的流氓,就像后世的杜月笙。他审时度势地带领乌合之众投奔当时项羽辅佐的故楚国第二十一任国王的孙子芈心,芈心鼓励投奔他的将领们直捣咸阳,说谁攻陷咸阳,谁就当秦国的国王。结果刘邦先到,并把金银财宝抢劫一空。项羽到了咸阳后,暴跳如雷,准备攻击刘邦。刘邦立即屈膝,亲自到楚营向项羽谢罪,并呈上他刚抢来的珍宝。然项羽不懂政治又心胸狭隘,而刘邦有韩信、张良、萧何的辅佐,最后的结局正如大家所知。
刘邦还干过这样一件事,儒家一个分支曾看好刘邦,于是投奔。可他却抓过一儒生的帽子,当众往里撒尿。呵呵,真是够流氓的。但刘邦还是收留了他们,而朝见皇帝的仪式也是由他们在刘邦这个时候发明的,要知道以前的皇宫可是乱的一塌糊涂。当然,这套仪式也相当猥琐。

三、杨广
杨广,历史书里见过,但没什么印象(我历史学的极差)。
汉初有“文景之治”,可说是一派繁荣,但汉尾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乱,乱的我实在无法找到一点事情来说,于是就来到这个朝代。北周杨坚统一中国,建随朝。相比之下,杨坚还算好那么一丁点,知道珍惜国力,生活也基本俭朴,使国力逐渐恢复。但深受汉尾宫廷下流之风熏陶的杨广一俟粉墨登场,一切又回到从前,回到那个龌龊、下流的宫廷场景中去。
杨广将他老子统一的中国重又带回到混战之中。他穷兵黩武地四次攻打高句丽,理由是高句丽国王让他感到没面子。短短十八年的混战,共有各种兵变一百三十六起。“然而这最短的痛苦却也使全国三分之二的人民死于非命”。
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这得感谢那些拍电视的。但比起杨广的下江南,似乎小巫了一点。杨广一生的巡视,几乎全部为江苏扬州(看来这确实是个好地方)。为此征调一百万人开通河南到江苏的运河,十万余人开通淮安到扬州的运河,并沿运河建皇宫四十多所,称为“离宫”。完全是蜻蜓点水式的皇宫,却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实在是史所未见。杨广随驾的卫戍部队,仅步兵就有五十万,战马应有十万匹。一路上旌旗招展,连绵五百余公里。其乘坐的龙舟“高四层,四十五尺,长二百丈,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如此豪华的船队,“……纤夫就有八万余人。……一万余艘船只,首尾相衔一百余公里。骑兵夹岸护卫,万马奔腾,旌旗遍野,诚是壮观”。杨广巡视在外,每天陪伴在侧的,差不多有一百万人。
杨广弑父、欺娘、戏妹、鸩兄,早已为人们熟知。这是不再多提,来看一下杨广最后一幕的表演吧!618年,杨广亲信宇文化及率兵入宫,取杨广狗头时,杨广问道:“我犯了什么罪?以至于让你们如此大动干戈?”宇文化及部将说:“你这个狗东西动辄就兵戎相见,动辄就出巡找乐;你奢侈荒淫,用小人远君子,不听忠言,还说没什么罪,这还不够吗?”杨广说:“我实在对不起百姓,至于你们,跟着我享尽富贵荣禄,我没有对不起你们。”
该书作者称:以杨广行为而论,他是贪色暴饮无恶不作的猪猡;以上述直言快语而论,他是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君子。

四、李世民
李世民,公认的比较开明的皇帝,他的那句名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是魏徵的话,李世民经常用来告诫众人,久之,就成了李的名言了,呵呵),为世人所熟知。
然而,这样一个在大家心目中还算比较好的一个皇帝,在该书的标题中,被冠以“暴首”,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封建王朝,属专制政体,皇帝都是残暴的(只有轻重之分),李世民也不例外,不然怎么能当上皇帝呢!
玄武门兵变,他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弟弟,并将两人的十个儿子全部处死。时年二十八岁,权力之争,过早的让他从人变成了畜生(该书语)。这样李世民就成了当朝惟一的继承人,他把部队开到老子面前,名曰护驾,实则示威。李渊这才知道两个儿子已被宰杀,见大势已去,便传位给李世民,自退为太上皇。不然可能会落得杨坚一样的下场。
然李世民还算英明,能纳忠言而不乱杀人,这才缔造了唐帝国的辉煌盛世。

五、秦桧
这是个臭名昭著的家伙,让每个人都恨得牙根紧咬,因为他陷害了民族英雄岳飞。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兼心理学家。
之所以拿这么个人物出来讲讲,多半是因为我的浅陋。我一直没明白当年为何十二道金牌招岳飞回来,打的好好的怎么就不打了呢。
现在终于明白了,无非又是皇权之争而已。宋金交战,金人抓走了现任皇帝赵构的父亲和哥哥。岳飞奉命北伐,一路凯歌,却打出赵构的心病来,因岳飞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赵构担心他的皇位不保,但这卑劣的想法,怎能启齿。因此,我们这节的主角出现了,他看穿了赵构的心事。于是,赵构阴之,秦桧谋之;上阴下谋,一唱一和,阴谋就这样出笼了。
秦桧提出撤军,与金人和谈,赵构差点没乐死,于是立即任命他为宰相,授予他外交媾和权,这才发生了一天十二道金牌追回岳飞,并将其送上断头台的事。类似的人物还有好多,嬴胡亥与赵高、朱由校与魏忠贤、乾隆与和珅、希特勒与博尔曼等。表现为极权及其附庸的一唱一和,他们缺一不可。
我想如果秦桧遇到一位明君,凭他的才智,或许能够成为一代名臣呢。

六、朱元璋
朱元璋同样是个残暴的主,或许当了皇帝的都这样,毕竟他们担心自己的宝座会被别人抢了去。他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趁火打劫的民族败类,无恶不作的暴徒!
朱同志为了清除异己,搞过两次大的冤狱,一是胡惟庸冤狱,二是蓝玉冤狱。胡惟庸是朱元璋的宰相,极有才干。1380年,“有人”告发胡,说他勾结日本人准备谋反。朱元璋就把胡处死了,还屠灭其三族。十年后,朱元璋又宣称发现了胡的新党及其新阴谋,并展开全面逮捕,连朱元璋最尊敬的开国元老,七十七岁的宰相李善长都在内,“共处决两万余人”。
1393年,朱元璋发动第二次屠杀,又是“有人”告发大将蓝玉谋反,于是将其处死、灭族。“根据口供牵引,被灭族的有一万五千人,其中有一个公爵,十三个侯爵,两个伯爵。
朱元璋的这两次屠杀,都是他初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战友。除了这两次整批的屠杀,其他被朱元璋屠杀的人还有:被朱元璋称为“圣人“的皇太子的教师宋濂,来往于宫中,如同一家,因孙儿牵扯到胡案,乃贬窜而死。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如芒在背,终于把他毒死,反而宣称是胡惟庸毒死的,故意问宰相之一的汪广洋是否知道。汪不知朱元璋的用心,回答说不知。朱元璋大怒,立即将其贬窜,走到中途,再下令把他绞死。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父子同时被赐死。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父子同时被鞭死。大臣李仕鲁在殿上表示坚决辞职,朱元璋认为是看不起他这个当过和尚的皇帝,命武士将其摔死在台阶下。
朱元璋共患难的老友徐达、常遇春、汤和三人。徐达患有一种疽疮,最忌鹅肉。朱元璋偏偏送了一碗鹅肉给他,徐达一面吃一面流泪,当晚毒发而死。常遇春早早病死。只有汤和善终。
这些和朱元璋一起出生入死亲如手足的战友,在分享富贵时,遭到朱元璋的毒手。他在建国二十五年内,亲手处决近四万名高官及其亲朋好友。朱元璋靠这种恐怖政治、流氓手腕来完成政权控制的,其清党组织体系有三大块组成,即冤狱、诏狱、文字狱。利用一切残暴的手段来巩固其政权。
当然这和朱元璋发迹的过程以及自身的经历也有很大的关系。他抢来的宝座,当然也担心别人给抢了去。(本人观点)

七、大辫子
我们对于大辫子的认识,多半来源于电视剧,现在对它也早已是习以为常了,但在当时,却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生命。
汉人对满清的排斥是因为那条丑陋而令人作呕的猪尾巴,“版权”上并非汉人所有。(作者语)
1645年,清政府攻陷南京后,以法令的形式,向汉人颁布剃发令。即“辫发”。其实远在汉朝时,北方的一些蛮族男子,就已经“辫发”了,且五花八门,奇形怪状。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大辫子,是剃光前额,露出四指宽的青头皮,后脑勺的长发及拖下的辫子浑然一体,犹如一个长把的勺子,扣在人的后脑勺上,看上去,酷似幽灵与鬼魂。难怪束发的汉人男子,可以接受满清的奴役,却坚决不接受他们鬼魂似的发型。
当然满清也无法接受这种抵制,于是就公然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更有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腥事件。在扬州屠杀十天,死八十万人;在嘉定屠杀三次,死二十万人。于是满清统一了“猪尾巴”,统一了中国。
我想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发型”的问题,而是专制政治的统治问题。可见专制制度是多么的可怕。

八、文字狱
前面朱元璋一节中,已提及了这个词,但并没有展开来说。而这里,我主要也只是想说一下满清的文字狱,相比之下,我们对这个文字狱还算比较熟悉。他们在性质上是一样的,可以类比。
1660年,顺治时代,刘正宗出版诗集,张晋彦在序中有“将明之材”一句。于是,刘正宗被绞死,张晋彦被处斩。真是一字惹杀身啊。1663年,康熙时代,庄廷珑的《明史》有对满族人斥责和不恭的句子。庄廷珑虽已死,仍剖棺剁尸。其弟、子孙,为该书作序的人,以及书商、刻字工人,全部被处斩,家属发配。1725年,雍正时代,汪景祺《西征随笔》,记载年羹尧征服青海时的见闻,雍正认为有对康熙不满的暗示。汪被处斩,家属发配。1726年,雍正时代,礼部侍郎查嗣庭在主持考试时,试题中有“维民所止”一句,雍正认为他故意砍掉“雍正”的头。为此,查自杀,但仍剖棺剁尸,所有的儿子一律处死。1753年,乾隆时代。乾隆屡次江南游历,民不聊生。江西抚州千总卢鲁生,假借大学士孙嘉淦名义,撰写劝止乾隆再南游的奏章,辞意悲痛,全国流传。卢鲁生磔死(五马分尸)。两个儿子被处斩,一千多人受牵连入狱。还有我们历史书中的“清风不识字,无故乱翻书”,此书中未提及。
雍正和乾隆父子的蛇蝎性格,大部分体现在了他们的文字狱上。而后世一帮影视剧人,竟然极其无耻地把这两个惨无人道的东西捧上了天,而又能通过媒体广为传播,这也可以代表一种态度和一种价值观吧。(作者原话)

九、李鸿章
李鸿章,印象中就是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并镇压革命运动。但细读此书,事实并不尽然。
1870年11月12日,李鸿章接替曾国藩直隶总督不到三个月,又被增援北洋通商大臣,驻天津。被称为“一个人的外交部”。他认为,对中国来说,真正的威胁来自日益强大的日本。关于这一点,李鸿章是有先见之明的。一个国家,尤其是一个处在危难之际的国家,能有这样一个对外政策专家,可以说是幸矣。然而不幸的是,李鸿章的局限性,使他看到的和他实际执行的对外政策,正好相反。他始终抱着对日合作的态度。
但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日本人的近距离接触,李鸿章认识到,日本人“彬彬有礼的外表却掩盖着工于算计和诡谋多端的性格”。尤其1874年日本侵犯台湾后,李鸿章更是发出了警世之言:日本“诚为中国永远大患”。遗憾的是,李鸿章并没有改变什么。不过,历史学家认为,没有李鸿章,中国在中日战争期间甚至会更加脆弱,不堪一击。
再说一下李鸿章的欧美之行吧(之前我不知道这家伙还出过国)。
1896年,七十四岁的李鸿章在美国受到国宾待遇,其欢迎盛况绝无仅有;以大清国直隶总督、清国总理大臣、外务大臣、北洋大臣、钦封一品正堂等头衔出庭,同时又是作为一个人的外交部的发言人,这种身份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纽约时报》记载)
李鸿章还被《纽约时报》誉为“东方王子”,说他的“一举一动是那样的怡然自得,使旁边的人习惯于服从,而他本人又不显得傲慢”,更说他的做派,与美国很相像。这恰与前一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
“……李鸿章应当得到更为积极的评价,还有其他理由。他一生都显示出个人的勇气。他的干劲和执著,在缺乏敢于作为和甘于奉献精神的官场中有如鹤立鸡群。在资金靠不住、批评攻击不断会使一个平庸之人沮丧的时候,李鸿章实现绝大部分自强计划的成就令人瞩目。”(《李鸿章评传》)
作为特殊时期的外交家,李鸿章的贡献与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其功不可没也。

十、义和团
这本是我没想写的一个,因为我还没有看,但扫了一眼后,决定把它写出来。至少它与我的认识有不同之处。
“义和团运动是1900年发生在中国北方的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这一句是我从网上找到的,比较符合我们学过的历史书上的定位。
而该书这样描述:“义和团(初名义和拳)属于白莲教的一支,本是跟洋人无关的民间组织。但因种种复杂原因,义和团却瞄准了洋人和中国籍的教徒。由于义和团宣称自己拥有刀枪不入的法术,慈禧得了救星似的,就把义和团当作特种部队去使用,对付荷枪实弹的西方军队。愚昧无知到这种地步,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在这次突发的狂热举动中,义和团在华北和东北杀死了几千中国基督徒以及二百四十名传教士和其他外国平民。在1900年盛夏的两个月间,义和团包围了北京东郊民巷使馆区……”(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义和团的罪恶不在义和团,而在利用义和团的守旧党,守旧党都是知识分子,他们应该理解刀枪不入是不可能的”,然而就是这么“一群满族人和汉人混合的顽劣权贵,像一窝瞎了眼的猪群,愤怒地撞下万丈深渊,凡阻止他们栽下去的人都被当作叛徒”。(柏杨:《中国人史纲》)
原来义和团是一个迷信组织,只和与已不同的异教为敌?他们的出发点到底是什么?历史给予他们的评价还是蛮高的,然而他们也做出了残杀平民的事情,并一度被慈禧利用。

十一、袁世凯
袁世凯,一个八十三日的皇帝,一个红极一时的政治家,军事奇才。
袁世凯是李鸿章的得意门生,甲午战争失败后,他在北京钻研西洋兵法,使其成为当代瞩目的“军事奇才”。后在天津小站演练新军。由此奠定了他牢固的政党基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边革命党人提出条件,只要袁世凯能迫使清室退位,他们就把大总统一职让予袁世凯。(我一直以为此时清室已经退位,原来还没有,可是历史书上却是这么写的。我也一直以为一个新朝代的开始就等于一个旧朝代的结束。)据称袁世凯是当时唯一有能力动心于大总统宝座的人。果然,袁世凯轻易地做到了其他派别看来不易做到的事情——清室于1912年和平退位。于是,革命党人履行承诺,袁世凯如愿登上大总统宝座。
这也一直是我不明白的地方:孙中山为何不做总统了。现在终于知道。
但《临时约法》极大的削弱了总统的权限,而国会的权限则无所不及,“其尊与帝国之君相似”。袁世凯当然不肯就范,于是解散国会,进而称帝。
那么,推翻中国两千多年帝制的到底是孙中山还是袁世凯?
历史总是那样的错综复杂,有多少事情我们不了解,甚至永远无法了解。

后记
看来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实在是太片面了,我们的历史书也不过是强调了某个人(事件)好的一面或者坏的一面,让我脑海里一直有“某人是好人,某人是坏人”的看法。其实不然,每个人(事件)都有他好与坏的一面,不能一概而论的。大家的印象,无非也就是“是”、“非”在天秤上的偏重吧。也许对于历史学家来讲,他们交给我们的只是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当然,若能比较全面的解读历史,对于我们来讲,也算是一种机缘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0
重读民国历史上的个性人物


  
《狷介与风流》,陶菊隐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 汉唐(书评人)

随着《历史的坏脾气》、《文武北洋》等一批深受读者喜爱的图书的畅销,民国人物留给人们的印象不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僵硬的黑脸白脸,而开始变得温和、真性情并可亲近起来。整部民国史上的是是非非功功过过,也开始引起了更多人们深入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这中间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民国时代的大记者陶菊隐先生,陶以自己数百万字篇幅的“菊隐丛谈”,为民国38年里混乱变幻的军政生活留下了最生动可信的纪录。就最近几年出版界对其著作重新整理出版的成果来说,《武夫当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2006,海南出版社)对于了解北洋军阀统治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而最近这部由山西人民出版社新整理推出的《狷介与风流》,是陶氏《吴佩孚将军传》和《蒋百里先生传》的合集,虽然距离初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多,但它们依然是所有同样传记里最出色和最值得关注的著作。
吴佩孚,字子玉,直系军阀中首屈一指的人物,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的中国人。吴号称“三不主义”:不住租界,不积私财,不举外债,如日中天时是这样,失败下台时还是这样。他得意时拒绝过苏联以及英美的示好,失意时正处日本侵华时期,他则是北方日伪政权下最耿直的一块骨头。他一生清廉,没有乱七八糟的风流事,也曾经下过手谕,禁止族人在自己的政权里做官。海外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有一语评说他:狷介一生。近几年来,国内给吴佩孚这个人物说好话的学人逐渐多了起来,给予正面评价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吴佩孚将军传》初版于1941年,作者陶菊隐投入了极大的写作激情,自称“吃饭时脑子里是《吴传》,睡觉时脑子里是《吴传》”,“他的错误像是我自己的错误,他的失败像是我自己的失败”。这种激动和热情,透过文字而直达今天。
《蒋百里先生传》则初版于1948年,传主与作者是至交,关系密切,来往频繁。正因这层便利,这部传记深入描写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天才军事家的公私生活,为任何其他人写蒋的传记所不及。蒋百里一生有很多可堪得意的事情,他以日本士官学校第一名毕业,日本天皇赐刀,震动中日朝野;他曾是袁世凯亲点的保定军官学校校长,后来又是将介石任命的陆军大学代校长,门下弟子,遍布军界;他还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新月文学社之一员,徐志摩正是他的亲密小友,据说他被蒋介石关进监狱时,徐志摩背着被窝要去陪他坐牢;西安事变时他也成了张学良的阶下囚,张学良亲自向他求谋请计,西安事变顺利解决也确少不了他的一份功劳;他最早提出了对日战争的长期抗战理论,并留下了“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的至理名言。蒋氏的一生传奇,正如一个评论者萨苏调侃的,“连用个副官都叫蒋纬国”,当是时,“男交蒋百里,女交林徽因,不负此生”!
历史长流,滚滚而下,昨天的因正是今天的果。我们今天重审历史,重读民国史,正是应该从重读民国历史上的这些个性人物开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2
重读地主史之一:地主老财究竟如何"敲骨吸髓"
2009-11-26
 来源: 网易历史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特定的历史标签,所以每一代人也都会有自己特殊的集体历史记忆。从高玉宝的周扒皮,白毛女的黄世仁,到琼花的南霸天,到四川的刘文彩,还有潘冬子同学的胡汉三……对当代国人而言,地主也正是这特殊的集体历史记忆当中的一种。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特定的历史标签,所以每一代人也都会有自己特殊的集体历史记忆。从高玉宝的周扒皮,白毛女的黄世仁,到琼花的南霸天,到四川的刘文彩,还有潘冬子同学的胡汉三……对当代国人而言,地主也正是这特殊的集体历史记忆当中的一种。

只是时光流逝,人事代谢之间,当年那些高度标准化和具体化的地主形象,却已有了复杂化和抽象化的趋向。人们已渐渐不再记得那些老地主们是什么样子了。一个80后“地主后代”如此讲述自己对“地主”的童年印象:

“我7岁上小学,语文老师还在课堂上讲,地主如何剥削,如何惨无人道,大年三十如何带着狗腿子,上贫下中农家讨债,掀房顶,抢女人,逼得人上吊等等。听得孩子们非常气愤,恨不得早生几十年,跟着共产党、解放军,亲手将地主消灭干净。直到放学回家,我还心潮澎湃,拉住婆婆的衣角问:‘你见过地主吗?地主为啥那么坏?’不料婆婆翻了我一眼:‘有啥稀奇?我们家就是地主。’当时,我犹如挨了一闷棍。婆婆又说:‘如果不是成分高,你大爹也不至于这么大岁数还娶不上媳妇。’我心虚地嘀咕:‘不可能吧?’婆婆说:‘有啥不可能?刘家冲有十几户地主呢。教你认字的驼背爷爷就是地主,对你最好的大妈家更是大地主。’”

“我真叫弄糊涂了。驼背爷爷的老伴是聋子婆婆,都是好人啊。由于路太远,中午不方便回家,养父就把我安排在学校附近的老两口家吃饭。驼背爷爷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他给我讲故事,还教了我不少成语,什么‘登高望远’‘冬虫夏草’‘月白风清’,可以说,我最早的文学基础就是他替我打下的。当我背着手,大人一般清清喉咙,在一群邋遢娃娃中间‘出口成章’时,连老师都在一旁吃惊。”

与这位80后“地主后代”相似,许多人已很难辨认出自己身边那些当年的老地主。这个一度在上个世纪主动或者被动左右着历史大势发展方向的群体,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标签化之后,等来的不是理性解读,反而是近乎彻底的遗忘。

作为一个业已彻底消亡的群体,地主的形象没能获得理性的重建,是一种深刻的悲哀——不能正确理解地主群体在中国近代社会秩序中所处的位置,不能正确理解地主与佃农在合作与斗争中如何达成利益均衡,就不可能得出一个比较靠谱的中国近代社会的真实面目。也就是说,若想还原一个真实的“旧社会”(中国近代社会),理性解读中国近代社会的地主群体,至为关键。

一、地主到底占有多少土地

关于地主霸占土地的比例,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地主富农只占农村户数的8%,占有土地则达到“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毛泽东选集》一卷本,页1250)

但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否定了这个结论。土改中总计全国约有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共分得近7亿亩土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2%一47%。在这一过程中,留给地主、富农的土地约有8%左右,同时还触动了中农的部分土地,留给地主富农的土地与触动的中农土地比例大致相抵。由此来看,过去“地主”、“富农”共占有不到50%的土地,并不是流行的70%—80%。

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的历次调查数据,同样支持了上面这个结论。

1、1932年,国民政府内政部17省869县调查,地主户数占7%,占有土地38%。

2、1934年,国民政府土地委员会22省调查,地主户数占5%,占有土地34%。

3、薛暮桥根据农村复兴委员会1933年6省调查推算,地主户数占3.5%,占有土地46%。

4、陶直夫(钱俊瑞)估计1934年左右全国情况,地主户数占4%,占有土地50%。

5、吴文晖1934年估计,地主户数占3%,占有土地32%。

6、陈翰笙1946年分析,地主户数占3%,占有土地26%。

7、中共中南军政委员会土改委员会6省97县100乡调查,地主户数占4%,占有土地41%。

8、苏南5县973乡调查,地主户数占2.3%,占有土地31%。

9、东南4省235县调查,地主户数占3%(人口占4%),占有土地26%。

10、国家统计局根据1950年农业生产年报资料及各地土改前各阶级比重推算,地主户数占3.79%,人口占4.75%,占有耕地38.26%。

对上述数据做简单平均化处理,得出的结论是:中国近代地主占有土地比例大致在30%-40%之间,不可能超过40%;地主户数占总户数的3%-4%,人口约占5%。(高王凌《租佃关系新论》)

外国学者巴克(Buck)1929年在中国22个省168个地区,1,6686个农场3,8258个农户做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是:

“有些私有的土地,被地主占有,分给佃农耕种,成为中国重要的问题之一。可是其幅度常有被过度佑计的情事。(实际上)不到四分之三的土地,为耕种人所领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土地,用于佃赁。在产小麦的地区,耕种人自有的情形多,占(全部土地之)八分之七,与之相较,产稻谷的地区,自有土地为五分之三。”

“将农民分为不同的门类是另一种衡侧佃货程度的办法:半数以上的农民为全自耕农。不到三分之一为半自耕农,其他百分之十七为佃农。”


地主的典型特征,除了拥有大量土地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出租土地给佃户。在出租土地的比例问题上,巴克也做了一个估计,认为30年代约有28.7%的私人土地出租,再加上约占6.7%的几乎全部出租的公有土地,租给佃户的土地共占全部耕地的35.5%左右(《剑桥民国史》)。

对地主实际占有土地数量的界定,关系到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界定。如果认可70%-80%这个结论,那么就等于认可中国近代社会是一个佃农社会;如果我们认可30%-40%这个结论,就等于认可中国近代社会仍是一个自耕农社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3
二、地租到底怎么交:收租对象不是全部农产品

关于地主究竟搜刮了佃农多少劳动成果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的数据。基本语境无外乎是佃农的绝大部分劳动成果都被地主老财无情地剥削一光。不过遗憾的是,对地租具体怎么算,怎么交这个问题,却很少涉及。


林则徐对晚清江南地区怎么交租的问题有过实地考察。在《江南催拼科稻编》里,林则徐这样描述(译文):“吴地的习俗,是地里所种麦子的收入全归佃户,所种的稻谷则要给地主家交租。所以当地的佃农都喜欢种麦子,不喜欢种早稻。……”麦子作为“副产品”不用交租,所以林则徐说,当时江南地区百姓都普遍种一季麦子,再种一季水稻。

只有土地上的“主产品”交租,“副产品”不交租,在晚清是社会普遍现象。乾隆年间编纂的《岳州府志》里就提到,当地政府明确鼓励佃农多种杂粮,因为种稻谷的最大获利者是地主,而种杂粮的最大获利者是佃农。

杂粮的产量其实也是很可观的。以林则徐所调查的江南地区的春小麦为例,小麦七斗可以抵稻米五斗,而稻谷一石才能抵稻米五斗。一麦一稻总收入显然并不比种双季稻差,而对佃农而言,种小麦不用交租,显然更加划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3
三、租到底怎么交:不是所有土地都要交租

关于地租具体怎么算,怎么交这个问题,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并不是佃农租种的所有土地都需要交租。


譬如:南方许多地方,只有水田才计算地租,其他附带在水田上面的旱地、山林、水塘则往往连面积都没有计数。自然也没法计算地租。而即便是水田,以湘中为例,在“中稻”交租之外,佃户另外再种的早稻或者秋季作物,都不再加收地租。

作为附带品的“山、泽、土”不计算地租,大约是清末民初时期南方的普遍现象。民国《南川县志》里就明确提到四川附带“山土”从不交租。浙江《兰溪县志》里也有着同样的说法。

这些山、泽、土究竟产出多少,是个很难统计的问题。不过产量不会很高是一定的,否则地主也不会将其当成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所以,判断地主对佃农剥削程度的高低,贸然下结论说地主拿走了佃农百分之几十的劳动成果,是极其草率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4
四、租到底怎么交:地租普遍是要打折的

中国历史上的交租方式,除劳役租,也就是履行给地主家干活的义务之外,可以区分为分成地租与定额地租两种。前者地主与佃农依照每年产量按比例均分;后者则属于按亩计算的定额地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铁板租”,不论丰歉,租额总是固定的,杨白劳所欠黄世仁的地租,大略就属于这种“铁板租”。

清朝乾隆年间,两江总督那苏图在一份给皇帝的奏疏里描述了当时清帝国的大概交租方式。那苏图说:“北方佃户计谷均分,大江以南,则多系计亩收租”。其实当时北方也很流行“铁板租”,只是南方更加流行。基本上,明清两代乃至民国,“铁板租”一直都是交租的主要方式。

文学作品里黄世仁凶神恶煞逼死杨白劳的主要武器,就是他们之间存在的“铁板租”,无论杨白劳的年成好坏,黄世仁的地租总归是固定不变的。一旦杨白劳碰上荒年,无法完成“铁板租”,欠下了债务,黄世仁再来上一个利滚利,息加息,杨白劳从此以后也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但实际上,明清两代的地主们基本上都做不成黄世仁。可以说,逼死杨白劳的“铁板租”,被完整付诸实施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明朝末年人耿橘大在谈及江苏常熟地方的田租问题说,曾这样说(译文):“最好的田地,每亩交租不过一石二斗,但实际收到的田租,从来不会超过一石。”实际收租比率不过80%而已。

清代道光年间华亭县的数据,上等好田,能收到“铁板租”的80%,比较差的就只有50%了,平均下来,不过是62%而已。


这种按照“铁板租”定额,打折交租的方式,在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黄世仁那般一个子儿都不松口的现象,在明清史料里面几乎是看不见的。传统社会底层以儒学为维系,形成了很多平衡底层经济利益的乡约、乡俗,这些乡约、乡俗都制约着“铁板租”的实际收取率。清代人旺辉祖在《双节堂庸训》里头,就明确提及:“偶遇歉岁,自有乡例可循”。完全脱离了这种基层儒家乡约,如黄世仁般一口咬定“铁板租”不松口的地主,实在是少之又少的。

这个地租的折扣率到底是多少,也很难得出具体的数据。但能收到8、9成的情况是相当罕见的。清朝人王炳燮就说,苏州地区实际收取的租米,多的也不过达到5、6成,少的才收到3、4成。苏湖足,天下熟。苏州地区田地好,灾害少,地租折扣率仍旧如此,其他地区也就可想而知。

所以,判断一个地主对佃农剥削程度的高低,单纯以租佃合同数据为准,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6
五、从明到清:地主们能收到的地租越来越少

总体上来讲,地租的实际收取比例,从明代往后,一直是在不断上升的。相关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16世纪下半叶—17世纪上半叶的明代末年,约为八九成;

    17世纪下半叶—18世纪上半叶的清代前期,约为七八成;

    18世纪下半叶,约为六七成;

    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约为七八成;

    19世纪下半叶,约为六七成;

19世纪末,降为五六成左右。

也就是说,从明到清,地主们所能够收取到的实际地租,是越来越少了。

清代粮食亩产和总产量都处于上升阶段——全国土地基本上都获得了开发,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相继引入——正是在亩产与总产量全方位上升的背景下,才有了清代中叶的人口大爆炸。粮食亩产和总产量上升,地主们能够收取到的实际地租率却在直线下降,这其中起作用的显然不是自然因素,而是社会因素。

——佃农杨白劳在与地主黄世仁的抗租斗争中完全处于劣势,黄世仁最后获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杨白劳落了个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但就明清两代史料而言,非但黄世仁般的压倒性胜利极少存在,而且事实恰恰相反。在“催租逼租”与“抗租欠租”这一绵延数百年的斗争中,反是佃农们获得了空前的胜利。从明代到清代,地主们地租实际收取率的直线下降,正是佃农们“抗租欠租”活动取得胜利的结果。

譬如曾国藩当年就在给朝廷的《备陈民间疾苦疏》里面谈到他所管辖的江南几府,说(译文):“每一亩田,产稻米自一石五六到二石左右不等,除去佃户平分之数与抗欠之数,最后业主所能收到的地租,怎么也超不过八斗”,可见佃户们的“抗租欠租”活动,在当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普遍现象。


不管有无能力履行租佃契约,佃农们履行契约按规定交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抗租欠租”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是地主与佃农关系中的常态。譬如卫廷璞在乾隆十年曾对皇帝这样说(译文):“如今人的性情骄恣,即便是丰收之年,也都还抗租不交。致使收不到租子的田主还要给朝廷纳粮,那些佃户们却坐享那无税之田。地主和佃农彼此冲突,轻则互殴伤人,重则酿成人命。臣在广东长大,从南方一路做官做到北方,所见所闻,全都一个样子。”

(明清时期的佃农杨白劳们如何近乎“完胜”地主黄世仁,限于篇幅,暂且留待下一期专题详细讲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6
六、结论:实际地租剥削率只有30%

地主老财对佃农的敲骨吸髓到底有多狠,也就是“地租剥削率”。明清两代以来,租佃契约里所规定的地租额一般相当于土地正常产出的50%左右。这也是通常说地主剥削率高达百分之五十甚至更高的史料依据。但“地租剥削率”其实并不完全取决于租佃合同,最终决定这一剥削率高低的,是地主最终究竟能收到多少地租。


如此而言,一个比较粗糙的结论即可浮出水面:如果说地租实收率只有租额的七八成(即70%一80%);同时,鉴于过去只对佃农的“正产出”计算地租,如果把副产品(如稻麦地区的小麦,以及田边地角的收获等)也纳入考察范围,那么,契约地租额应当大约只有土地总产出的40%。而实际收取到的地租率,则只有单位面积产量30%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明清两代乃至民国,地主老财们对佃农们的“地租剥削率”,只有30%左右,而不是一向所流行的50%甚至更高。

而且也只有这样一个数字,才能够解释为什么明清以来我们的传统农业社会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稳定。倘若剥削率高达50%甚至更高的话,这种稳定势必是难以维持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18
增量历史观:重读百年中国史(2)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 傅国涌重现西湖畔百年风雨苍黄


  在中国,近代与古代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有了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不再是一切都笼罩在绝对王权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与社会合一,混沌不可分割,自秦始皇统一宇内的那一天起,皇帝、朝廷凌驾在一切之上,什么都能管,任何社会阶层都只有依附朝廷这一条路,没有独立生存的可能性。但是,从晚清开始,进入民国,历经袁氏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到国民党1927年在南京建立起政权,骄横的权杖并未能击碎社会拥有的一切,国家机器没有能完全凌驾在全社会之上,自主的社会空间虽然脆弱,但一直存在。
  在单一农业经济之上建立起来的王朝政治除了不断循环、重复之外,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性,近代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经济方式开始多样化,相对独立的工商业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农耕方式。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的自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其实那只是一种未开化状态或者说蒙昧状态下的自由,一袋马铃薯式或一盘散沙式的自由,说到底无非是一种“帝力于我何所有”的古代散漫,是汪洋大海一般的小农分散的自由,是刀俎之间随时都为鱼肉的自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在那样的时代,实际上没有社会,只有覆盖一切的王朝,民不过是跪着的子民,一切秩序、名分都界定得清清楚楚。在科举时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就是为帝王服务,所有的文化也是为帝王服务的文化,不需要另外的思考、创造,自由的种子在这样的土壤中是长不出来的。
  龚自珍为旧的农业文明社会唱出了一曲凄婉的挽歌,“衰世”中国,连才盗、才工都不可得,更无良医、良相。旧有的文明模式如果不是遭遇外来的冲击,发展到后来可能也会自然地出现变化,但不会来得这么快。钱穆曾说过,“实际上自从乾隆末年以后,社会状况已经坏极,就是外国人不来,中国内部的腐败,也逐渐会暴露出来的。”惯性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我们楞是在鸦片战争后再躺了半个多世纪,不思变化。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后感叹,晚清最后15年的变化超过了以往的150年,其实何止150年,简直是1500年,那是古代向近代的全方位跨越。
  报馆、书局、银行、大学、新式工厂都是舶来品,并不是从中国古老的土地上自行生长出来的,各个文明圈之间可以相互模仿、相互启发,到了近代节奏日益加快,这也是与古代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当然中间还要经过一个消化、融合的过程,有些民族甚至很漫长。
  我们常常被告知中国没有这样、那样的传统。何谓传统?传统总是从一个人、一些人、从某个时间开始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这些人出现了,我们的出版业就有了传统;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梅贻琦出现了,我们的大学就有了传统;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出现了,报业就有了传统;蒋抑卮、陈光甫出现了,金融业就有了传统。
  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没有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就没有近代文明,法国人托克维尔在考察了少年期的美国之后对此感触尤深。人类的有限性注定了我们的生活本身才是目标,如何让大地上的众生过得更体面、更自信、更自由、更有尊严一些,是近代文明的首要追求,这也是与古代的重大差异。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反过来人为物役,这是近代的发现,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最基本的两个发现,就是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正是自文艺复兴开始,文明的航船向近代起锚了。近代文明的内涵之一,就是人类更加关心自身处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在物质层面,也在精神层面,关心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梦想,当然这需要制度性的保障。近代文明的内涵之二,社会要拥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建立在独立个体基础上的相对自主的社会空间,长期以来先辈们依赖的血缘、家族、宗族纽带让位于契约、权利形成的规范,这个社会才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合乎人性本身的多元变化。这样的内涵还有很多。从古代进入近代,不是单纯的时间演化,而是文明形态的转换,一个以个人为主体的文明社会渐渐浮出历史的水平面。
  由胜利者单独书写的历史常常是片面的,它很容易忽略胜利以外的东西,无视其他人和事的存在。没有悲壮的失败者,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普通人,没有那些怀抱灼热理想、贴着地面行事的人们,这样的历史至少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一部只有拿破仑、希特勒,没有贝多芬、莎士比亚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托尔斯泰提醒我们,历史并不止是几百年一遇的个别大人物的历史,他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中揭示了这样一点,在拿破仑、亚历山大、库图佐夫他们之外,那些参加战争、焚烧莫斯科、发明游击战的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们往往被忽略,而他们恰恰都是极其重要的。《世界史纲》以专门章节介绍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何兆武先生盛赞韦尔斯的历史眼光——“难道像贝多芬这样光辉的名字在历史上的地位竟然比不上同时代的塔勒兰(法国外交部长)和卡斯勒累(英国外交部长)之流的政客们的地位吗?”我很喜欢这句话。
  这就牵涉到历史的坐标系问题,如果以文明为轴心,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成王败寇为准绳,这一切乃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的天平上,王侯将相、盖世枭雄、达官贵人的分量远不如一个有良知、有创造力的诗人、作家、学者、科学家、实业家,占据优势资源的强者和无权无势的弱者,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公平可言,在历史天平上应该可以找到公平。以往的历史书中充满了宏大叙事,我们只能看到血肉横飞的战争、你死我活的权争,一切都以权力宝座、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史书的版面总是慷慨地提供给英明神武、能以超级暴力击败所有对手的几个人身上,关注军阀也只是关注他的武力大小,似乎他们在创造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好像就是打打杀杀,主导历史的人物总是军阀、枭雄、造反者,也就是拿枪的人,他们被当成了绝对的主角。拉长历史的镜头,从长程来看,他们的厮杀、权谋,他们的翻手云、覆手雨,王朝的更迭,流血和不流血的政变,铺天盖地的大规模风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壮阔战场,一浪接一浪的动荡,张献忠式的无情杀戮、“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这一切固然都要载入史册,但这些历史记录,作为事实发生了,这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汇合,是历史三峡中的急流险滩,更多的只是提供历史的背景。这些历史本身并没有意义。
  反对历史主义或者说历史决定论的波普尔反复阐明历史没有意义、没有目的,当然他同时也指出,“尽管历史没有目的,但我们能够把我们的目的赋予其上;而且,尽管历史没有意义,但我们能够给予它以意义。”换言之,正因为历史没有意义,所以才需要我们赋予它意义。他说,自古以来,只有英雄、“主角”有资格进入历史教科书,“而无数的、和那些少数人一样有价值的人,总是被历史遗忘,或许他们才更有价值。”
  放在文明转型的背景下考察,以胜败论英雄者,以暴力和计谋受到欢呼和膜拜者,给历史提供的往往是负数,而不是增量。我更关注那些真正推动了文明进步和社会转型的开创性人物,他们散布在各个领域,未必是强势者,但他们的出现是为历史做加法,不是做减法的,他们才是历史的增量。我把这一思考称为“历史的增量观”。
  在这一尺度下,谁是历史的主角?光是说人民,太抽象了,人民毕竟是由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我相信,真正的主角是那些默默耕耘、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如果说王朝的兴衰、战争的胜负、权力的消长进退都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那么在大地上不倦耕耘、种瓜种豆的人,相对而言,他们能收获什么,有着更大的确定性和必然性,他们能在更大程度上把握自己,尽管大的历史环境影响着他们,甚至主宰着他们的命运,包括虐杀他们的生命,但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面对自己的生活时,更为从容而镇定,他们所耿耿于怀的不再是水泊梁山的交椅,也不是指向金銮宝殿,他们是创造文明、推动文明的基本力量。一句话,他们是有思想的芦苇,他们通过自己的生活、思想获得人生的意义。
  他们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或知其可为而为之,不问收获,但问耕耘,他们做的是播种的工作。在近代中国转型期,他们在多个层面付诸了实践,政治制度层面,从维新变法梦到君主立宪梦,再到宪政民主梦,一个接一个的梦都破灭了。思想精神层面,他们引进不同的思潮、学说、主义,在千年不变的儒、道、法等话语之外,他们引入了陌生的新因子,尝试和实践,喜悦和欢欣,失败和无奈萦回至今,烟云不散,是金子最终还是会发光的。在社会、经济层面,他们拓展出了教育、科学、出版、新闻、实业、金融、企业等一个个全新的领域,这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实绩。这些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之间相互交叉、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代向近代的转型,不光是一种制度的转换,而且是思维方式、语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千年不动的以农村、农业为基础的旧有社会结构,开始转向以城市、工商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结构,这中间带来的变化、痛苦都是古人难以想象的,转型的艰难更是无法预言的,据说能预知王朝兴衰循环、刀兵浩劫的“推背图”、“烧饼歌”正在失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0
重读历史:如何正确评价民族英雄蒋介石?

  2009-10-05

http://wo.v1.cn/html/10/28861010-126162.html
http://wo.v1.cn/html/10/28861010-126162.html


新中国六十大庆的礼炮刚刚响过,盛大的北京庆典已经结束,然而,回顾历史和检讨历史的过程才刚刚开始。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如何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新的飞跃,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问题。

中国的政治家不能只看六十年,应该把视野放在更广的历史长河中,唯其如此,才可以找到更加准确的目标。看看过去,想想未来,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

如果往前再看六十年,往后再看六十年,从1889年到2069年,三个六十年,就是三个伟大的历史阶段,是中华不断变革、复兴的180年。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前的三十年:从1919年到1949年,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伟大奋斗,同样为中国崛起发挥了极其重大的历史作用。

1888年,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建议“变法图强”。这一年,作为中国“国旗”和“军旗”的“龙旗”正式飘扬在太平洋上。从1889年到1919年,中国面临严峻挑战,政局动荡,社会混乱,列强凌辱,苦不堪言。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华民族彻底觉醒,从此以后,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历经三十年的艰苦顽强的奋斗,“反抗列强、独立自主”的历史任务才告完成。其间的“抗日战争”和其后的“抗美援朝”是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新中国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基础中诞生的。伟大的新中国诞生在旧中国的基础之上,是伟大的中国近代史的必然产物。因此,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对于“自1840年以来”的所有民族英雄给予充分肯定。

毫无疑问,蒋介石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他是1919年至1949年期间的民族英雄。我们不能因为他“反共”就否认他的历史贡献。同样,蒋介石在“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方面的历史贡献有目共睹,功不可没。

历史是一个整体,国共之间,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并非截然相反、一刀两断。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发生了重大的历史影响,无论是1924年共同创办“黄埔军校”,还是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的“联合抗日”,短暂的合作难能可贵,历史影响却极其深远。

检讨1909年到2009年的百年历史,孙中山、蒋介石和毛泽东虽然扮演了不同的历史角色,但其历史使命则完全相同,那就是“统一中国”、“中国崛起”和“中华复兴”,而毛泽东乃是集大成者。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孙中山和蒋介石艰苦不懈的努力才最终造就了毛泽东奇迹,成就了新中国的伟大辉煌。毫无疑问,孙中山、蒋介石和毛泽东是新中国的三大“奠基石”。实现伟大的中华复兴,我们不能抹杀蒋介石的历史功绩。

诚然,中共在“反帝”、“反蒋”、“反封建”的革命中建立了新中国,是谓“革故鼎新”。然而,没有“旧中国”的历史遗产,新中国从何而来?我曾经写了《没有旧中国,就没有新中国》(http://www.blogchina.com/20060611150557.html)一文,希望我们完整地认识历史、全面地考虑问题。“推陈出新”是历史的必然,“温故知新”是认识论的真理。否定历史,唯我独尊,这不是科学的方法。

肯定蒋介石的历史地位,承认国民党的历史贡献,是不是就有损于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和毛泽东的威望呢?恰恰相反,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毛泽东站在蒋介石的肩膀上,共产党崛起于国民党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更高的政治水平和更加伟大的历史形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毛泽东比蒋介石的高明之处,共产党比国民党的伟大之处,不正是在历史中体现出来的吗?

本着对于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本着对于民族和国家负责任的态度,中共执政六十年以后,应该更加成熟和从容地对待历史。接受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如何评价国民党和蒋介石,将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气度和风范,将大大提高中共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令人欣喜的是,在新中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一批影视作品已经出现了正面塑造国民党和蒋介石的画面,这是真实反映历史、正确认识历史的一个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和自信的表现。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非常宝贵的政治武器,如何更好地拿起这个武器,团结更广大的力量建设未来的中国,正确评价蒋介石就显得很重要。

回顾历史,我们既要正确认识1949年以来的历史,也要完整把握1949年以前的历史,唯其如此,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更好地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历史复兴。蒋介石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唯其如此,毛泽东才能够成为更加伟大的民族英雄。国民党的艰辛创业可歌可泣,唯其如此,共产党的困难奋斗就显得更加光荣伟大。近代中国,千辛万苦,国共携手,前赴后继,蒋公之后,毛公续之,薪火相传,荣辱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创业史。从更广阔的历史画面来看,国共之间,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相同点具有更加重大大的历史意义,是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历史事实。而国共之间的分歧和差异,则又在更高的历史层面上实现了相反相成、相得益彰的“成全”,这才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真实面目和完整形象。

特别推荐三本新书:

1、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第三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2、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第6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版)

3、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4、李侃等:《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2004年版)

5、张齐浩:《毛泽东兵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重读蒋介石:抛开政治偏见 逼近历史的真实
[原文地址]

http://tui.qihoo.com/21832549/article_1260260.html
  2010年1月,团结出版社最新推出《蒋介石家书日记文墨选录》,其宣传为“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第一次出版的蒋介石本人的著述”。有媒体称,该书上架不到一周就全部售罄。同时有英国著名作家暨史学家布赖恩·克罗泽著的蒋介石传记中译本近日在大陆出版,传记原书全名为《丢失中国的人:蒋介石首部完整传记》,是由克罗泽与前香港大公报记者周榆瑞合著。这本出版于1976年的书由译者做了全新校订,为大陆首次出版境外作者所著的蒋氏传记中文版。

  在广州购书中心的书架上,蒋氏书籍汗牛充栋,既有严谨的学术著作,也有抓人眼球的大众读物:《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上下册)》《另眼解读蒋介石的一生:从溪口到慈湖》《怪事不断:蒋介石死亡之谜》《台湾岁月:晚年蒋介石》等,不胜枚举。

  今年四月,浙江大学历史系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将在浙江举办“蒋介石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据说,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以蒋介石为对象的国际研讨会。去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民国人物与民国政治”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有十七篇学术论文,其中十五篇是以蒋介石为主要研究对象。

  1949年,解放大军南下。4月25日,蒋介石携子蒋经国离开溪口故乡。这一天蒋经国在日记中满载离愁别绪:

  “……且溪口为祖宗庐墓所在,今一旦抛别,其沉痛心情,更非笔墨所能形容于万一。”

  以蒋氏闻名的溪口,也正成为浙江一大旅游热点。据溪口风景区管委会新闻办主任纪红深说,溪口以蒋氏父子故居为代表,正在打造民国第一镇。且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客摩肩接踵、逐年增多。旅行社已发展到十几家,每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多于周庄一倍。连蒋介石爱吃的千层饼,都受到游客追捧。

  据台湾观光局的统计,中正纪念堂作为三大热门旅游景点之一,也是大陆游客游台湾的必到景点。凡蒋介石、宋美龄生前住过的地方,或以他们为名的风景名胜,都受到大陆游客的青睐。

  对蒋介石的认识,曾经的讳莫如深到如今遍地开花,他所受“待遇”从冷到热,形象也日渐丰满、客观。这是历史的吊诡,也是历史所幸。历史学者杨天石说,“现在是研究蒋介石最好的时候。”

  历史的偏见

  蒋介石,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举足轻重。尼克松称“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其实是毛、周和蒋的历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他的认识仍囿于意识形态。他曾有过的标签“大资产大买办、专制独裁、卖国、四大家族利益分子”等。

  大陆最早出版的蒋介石传记是中共“笔杆子”陈伯达所著的《人民公敌蒋介石》,这本书作为官方的宣传论调,全面否定了蒋介石,影响着当时整个社会对蒋介石的评断。文革前期,因为红卫兵搜出“反党罪证”—一张褪色的蒋介石旧画报—成为导致傅雷夫妇自杀的直接原因。

  大陆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渴望了解这个历史人物的热情迅速高涨。地摊上各种盗印的蒋介石作品兴起,民间流传着从海外手抄的《蒋介石大传》、李敖的蒋介石研究、《蒋介石脸谱》。

  1988年,宋平所著的《蒋介石生平》热卖到80万册。是年,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杨树标出版《蒋介石传》,采取分析的研究态度,并对蒋介石做了部分肯定。在当时的环境下,此书亦有先驱的意味。

  “这位在中国国内的历史教科书、小说和爱国影片中,总被刻画得愚蠢粗暴、贪婪好色、胸无大志却独裁专制的委员长,这位光头喜欢操宁波口音骂人、做过多年上海青帮小混混的蒋介石,为什么能笼络住所有军阀,建立统一政府,为什么能赢得美国支持,抗日战争为什么需要他统帅,国共内战时的美苏起了什么作用,他为什么会失败?这些都是要通过历史研究才能解答。”

  而长期以来的学术政治化,令很多不愿丧失学术良知的学者对蒋氏研究退而止步。这一年,中山大学历史学教授袁伟时写了一篇长达4万字的蒋介石早期思想研究的论文。他在图书馆搜寻着布满灰尘的蒋氏资料。

  这些来自“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和台湾的资料”,只能通过馆内的熟人关系查询内部工作目录卡才能看到。这篇研究文章,袁伟时一直没有发表。也因为不能客观地谈论,他避开蒋介石,转而投入到对晚清的研究中。

  “那个年代对蒋介石,不是简单的不可研究,只是不能客观地研究。如果以批判为主,讲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就可以。但如果实事求是地讲,公正客观看待,就有很大困难。”杨天石说。

  日趋正面与“去蒋化”

  1992年,作家叶永烈拟在内地出版新作《蒋介石和毛泽东》。情况并不顺利,仅书名就未能通过审查,理由是“作为大资产大买办大官僚的代表蒋介石,怎么能和毛主席相提并论?”此原因令叶永烈至今不能接受。

  直到2003年,同样的书名,只是增补了一些内容,曾经的问题却迎刃而解—该书顺利出版。

  国内出版国民党人物及蒋介石作品已形成特色的团结出版社,1987年以来共出版过几百本各种蒋氏作品,如《蒋介石大传》、《蒋介石的官场术》、《蒋介石死亡之谜》、《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等。近年来,每年都有二三十个品种出版。据该社常务副社长梁光玉称,该社隶属民革中央主管,民革全称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也就是当时的国民党左派,因这一层渊源,出版民国史和蒋氏作品有较大优势。

  去年,叶永烈携“红色三部曲”亮相南国书香节。作为建国60周年献礼,三部曲之一就是《蒋介石与毛泽东》,印数高达4万册。出版社相当看好,无论是印数还是价格,都高于其他两部作品。他在签名售书时还发现,读者多数选买《蒋介石和毛泽东》。且群体遍及老中青三代。

  经常前去台湾“搜集资料”的叶永烈觉得,“在大陆能自由出版蒋介石的书,在台湾金门能骑着自行车到处跑,在当年的‘阵地’里拍照,都是不可想象的。”

  相对于大陆对蒋的评价越趋“正面”,台湾岛上,民进党当局主导的“去蒋化”运动,却将蒋越来越“矮化”。先是军营内100多座蒋介石铜像陆续被拆除,移到蒋介石灵柩所在的慈湖。接着高雄又拆除全台最大的蒋介石铜像,并将“中正文化中心”改名。民进党方面还提出要把台北“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并且拆除围墙。

  值此,马英九当局发表要求“客观评价蒋介石”的演讲。要求对蒋介石“如实多元”、“功过并陈”地进行评价,以还原历史真相。

  至今,两岸三地基于史料做研究的学者,对蒋氏研究无太大争议,都能本着学术公正的态度做出反思。

  去年美国哈佛大学学者陶涵所著《蒋介石传》,被认为是迄今最完整、最全面的一本蒋介石英文传记。《华盛顿邮报》的书评说,大陆长久称蒋为“匪”、“美帝走狗”,如今终于还他本来面貌。《经济学人》则称,蒋介石的负面形象,主要是因为左派人士在上世纪40年代的宣传所致,如今陶涵的著作“推翻了若干重大误解”。

  官方态度保证客观研究

  袁伟时说:“过去把蒋妖魔化得太厉害了,这种对真相的追求一定会表现出来。其次,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人们可以自由的了解真相。这两个原因使蒋介石的研究和写作表现热烈。”

  梁光玉则认为,“80年代的蒋氏作品,政治评价简单,人物形象单一,内容和包装都很粗糙,现在大多数作者都能重新思考,历史地看待,我觉得对蒋介石的看法已经回归正常”。

  80后半期,对蒋研究的禁忌基本上破除。历史学者杨奎松说,“转变主要的原因是对台工作,另外跟改革开放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不是改革开放,连国民党研究都不可能有。”

  当时,中共高层对台湾做了大量统战工作,廖承志的统战经典文件“廖承志致函蒋经国”,文中引用鲁迅之诗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成为统战名言。叶剑英公开给国民党蒋经国写信,邓颖超给宋美龄写信,发表各种各样的统战文章。“在这个背景下,对于国民党和蒋介石的认识,学界的研究已经可以穿破禁忌。唯一遗憾的是,社会舆论还未及时松绑。”

  作为“大陆最权威的蒋介石日记研究者”的杨天石,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曾3次远赴胡佛研究所研读蒋氏日记。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第二天,他将第4次去美国研读“最后开放的一批”日记。

  杨天石第一篇关于蒋介石的文章名为《中山舰事件之谜》,胡乔木给与高度评价。2008年出版《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他在序言里特别提到此事,“并非是自己喜欢这样,只是没办法,说得不好听,这是拉大旗做虎皮。免得人家老是找你茬。”

  时值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有一段话说:“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作战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在杨天石看来,胡锦涛将“中国国民党”置于“中国共产党”之前,实乃官方评价抗战的崭新姿态。此前,中共领导人从未公开有过这样的提法。这个小小的语序变化,使杨天石看到了中共领导人客观地、正确地反映了抗日战争的实际。

  同年,杨天石去台湾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60周年学术讨论会。马英九到会场作即席讲话,第一句话就是: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北京的胡锦涛总书记也肯定了我们国民党在抗战里的功绩。“这说明胡锦涛的这番讲话对两岸和平关系的建立和争取台湾的民心,是有很好的作用。”

  这些官方的积极态度,使得研究蒋介石的学者们感到“只要是基于事实的客观研究,几乎不存在禁忌了”。

  蒋介石日记推波助澜

  杨天石2002年出版《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时,遭遇一些人对此书的大讨伐。他按惯例将书稿送交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再交由中共中央统战部报审通过。仍有一些人写匿名信,要求撤掉杨的《百年潮》主编职务。罪状是吹捧蒋介石。在网上被痛批两个多月后,杨终于等来令他欣慰的审查意见:“该书是一本扎实严谨的学术著作,是研究不是吹捧。”

  相比之下,2008年《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的出版就算“非常顺利”,还被评为当年十大好书。该书大陆版与香港版的区别只是少收一篇演讲,其他均只字未动。其实令杨担心无法通过的内容有很多,比如书中写到重庆谈判,蒋介石想扣押毛泽东以审判,为使审判和拘留有理由,蒋介石罗列了中共和毛泽东的罪状。这个从来不为人所知的秘密被蒋介石记载于日记中。杨天石在书中也照样罗列。他感到惊喜的是,内容审查全部通过。

  去年人民出版社出版《陈诚回忆录》,在杨天石看来,“简直是了不起的进步”,据他了解,内容基本上“毫发未损”。唯一遗憾的是,同《蒋经国自述》一样,所有的“共匪”都改成了“共党”。

  虽然不是全无禁忌,但空间已越来越大。“对国民党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涉及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改变,为了团结国民党,为了搞好两岸关系”,学者杨奎松举例九一八事变,“究竟谁是不抵抗的主要策划者或主事者,过去都说是蒋介石。现在学者发表文章说实际上主要是张学良,不是蒋介石。这个文章也照样能发。”

  他还认为,除了社会环境的宽松,有关蒋介石的史料越来越丰富,给学者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条件。

  2005年,蒋介石日记由蒋方智怡交给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保管,并予以开放。这是至今最完整的蒋介石日记原始手稿,从1917年到1973年,即蒋离世前两年。学者为研读蒋日记纷纷奔赴美国。

  袁伟时、杨天石、杨奎松、叶永烈都专程去胡佛研究所查阅过蒋介石日记。日记不可影印、复印,只能手抄,若要在出版物上引用日记原文,需征得蒋家同意。

  “查阅蒋介石日记多数是大陆学者,最多时有十几位。”袁伟时在那里遇到过台湾的学者龙应台,胡宗南的儿子胡为真,胡很关心蒋在日记里如何评价他的父亲。也遇到宁夏马家的后代。也碰到过很多好奇“凑热闹”的人。有一次,一群西装革履的人要看蒋介石日记,据说是中国建设银行代表团。

  学者认为,很多重要、转折的、决策的时刻,蒋介石的日记均没有体现,但作为研究蒋介石的第一手材料,这是不可不用的资料。“因为只能手抄,所得非常有限,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即使读蒋介石日记也出不了多大的研究成果。”杨奎松说。所以现在国内对蒋介石的研究因学者的功底和水准,呈现良莠不齐的局面。

  作为个人好恶,杨天石并不喜欢蒋介石。他之所以潜心研究蒋介石,乃基于三个需要,“科学的需要,搞历史必须尽可能地科学准确真实;其次是发展两岸和平关系的需要;第三个需要,是知情权的需要。老百姓想知道历史真相,他们有权知道真实的蒋介石。”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声明:本帖皆为从合法网站之转帖。不代表本站观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4
在历史与审美之间——重读《红旗谱》


  中华读书报 吴义勤

  《红旗谱》是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红色经典中最重要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革命历史的宏大建构。某些时候,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甚至会超越它的文学价值。对历史建构和历史价值的追求是那一代作家的共同追求。一是对于历史美学和革命美学的独特追求。《红旗谱》之所以在中国当代红色文学经典中特别值得重视并具有独特地位就在于其在革命历史建构和审美建构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平衡与张力。

  《红旗谱》是一部充满思想、艺术和历史张力的小说。这种张力在其他一些单向度的红色经典小说里已经很难看到或者基本上被剔除了。很多作家因为把对历史建构的追求绝对化因而不自觉地就牺牲了对文学和审美追求的建构,这造成了小说在历史和审美之间的不平衡。应该说,《红旗谱》提供了迥然不同的范式。

  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作,《红旗谱》在历史建构与历史价值的追求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小说要证明和展示的“历史”内容很多,比如,历史画卷和历史进程的再现问题,历史的走向和规律的问题,包括农民觉醒的必然性、反抗的必然性以及跟党走的必然性问题,革命话语和阶级话语的合法性问题,等等。这些展现和论证必须要符合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规训,这是那一代作家思想和认识上的共识,但如何使得这种展现和论证符合艺术规律和审美的要求则是一种考验。《红旗谱》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在对历史的、革命的逻辑进行论证和建构的同时,又注重或是没有放弃对审美的逻辑性的建构,它试图解决历史、革命的建构如何不与小说的审美叙事产生冲突、如何不构成对小说审美元素的遮蔽的问题,这是五十年代红色经典小说家在艺术上非常高的要求。这在某种意义上使得小说在其所表现的领域既与中国红色历史本身具有了“互文性”,又超越历史本身而具有了“形象性符号”和“感性诠释”的效果。《红旗谱》可以说非常圆满地实现了小说的历史价值。

  首先,小说对农民革命历史场景的全景式展示以及史诗性追求,体现了作家在小说构思与主题表达上的历史优先性原则。小说所展示的农民从自发反抗到自觉反抗的历程,从“大闹柳树林”到“逃亡东北”到“哺红鸟事件”到“反割头税运动”到“二师学潮”,小说的情节展开的逻辑与历史的逻辑是共振的,对“革命”合法性与必然性的证明以及对“历史走向”合法性的阐释都符合政治意识形态的预期。

  其次,小说对农民成长觉醒之路与党的关系的展示也是历史逻辑的必然延伸。小说写了三代农民的成长,他们成为革命英雄的历程就是在党的启蒙、引导、教育下改变命运逐步觉醒的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贾老师”的形象在小说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是党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力量的化身和象征。朱老忠、运涛都是在他的引领下觉醒的。小说用艺术的方式完成了梁斌的设想:“中国农民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战胜阶级敌人,解放自己。”(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

  再次,小说强化和渲染了“阶级”的概念,把地主阶级的残暴、丑恶、阴险先验化、绝对化,把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对立和刻骨仇恨尖锐化,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农民革命的合法性。比如,在小说中,冯兰池的形象就符合“阶级”的规训,而农民对他的“仇恨”也是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比如在哺红鸟事件中,运涛他们的哺红鸟宁可被猫吃了也不卖给冯兰池。这体现的是主人公的阶级立场,也是符合历史原则的叙事。

  但是,对梁斌来说,《红旗谱》的历史价值只是小说艺术追求的一方面,他的艺术梦想还体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通过小说来实现自己对于五四新文学以来所建构的艺术和美学原则的理解与呼应。梁斌从9岁开始就狂热地开始了对“五四”新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学习与实践,对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理念和文学性的倾慕已经变成一种文学审美血液在他身体里流淌。不管写的是红色经典,还是其它作品,这种审美的血液都没有变质。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强调和重视的是其作品的历史价值,忽略了对其在审美方面追求的阐释和认识。就他这代作家而言,对于革命历史和英雄成长史的建构当然必须符合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设计与规训,然而这种建构如何不与小说的审美叙事构成冲突、如何不构成对小说美学因素的遮蔽是对作家的考验与挑战。梁斌的成功在于在宏大的历史逻辑的展开中注重对历史的细节和丰满性的呈现,注重对历史缝隙间的那些人性的、生命的、文化的、自然的元素的挖掘,这使得小说在历史与审美之间达成了巧妙的平衡,最大程度上克服了那一代作家“思想优先性”、“历史优先性”的理念给小说艺术带来的局限与伤害。

  与大多数宏大叙事作品因革命大逻辑而牺牲日常叙事空间不同,在《红旗谱》中,梁斌对于革命“间隙”的日常生活常景的捕捉与表现非常充分。这表现在:其一,小说对于乡土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充分的挖掘。小说为了突出农民“革命”的必然性自然会强化农民生活中的“穷”与“苦”的一面,但与此同时,小说也没忘了对于农民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生活细节的捕捉,比如相濡以沫的亲情、天真纯洁的爱情、多年如一日的友情等等的表现都在“革命”之外透发出异样的光芒。比如老驴头与春兰的父女斗法就充满民间生活的趣味。即使对于地主冯老兰,他的家庭生活也没有漫画化,他在家里与儿子冯贵堂讨论“民主”等的场景也是把阶级立场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表现的。其二,对于民间的风俗文化、乡村民间伦理结构以及婚、葬、嫁、娶和庙会节气等乡村习俗有精彩细腻的表现。其三,小说叙事充满耐心,对于乡土、风景有耐心而细致的描写。小说不追求快节奏,情节的推进不急不缓,节奏把握非常好,并且在叙事空间内能不时抽出“闲笔”来描摹风景和乡间风物。其四,对于人物的心理有精到的体察与表现。比如说,亲人生离死别时的感受、道路选择时的困惑、青年人的恋爱心理等的表现均很细腻。

  《红旗谱》的成功还在于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文学话语价值。小说非常好地处理了革命历史话语和个人话语之间的张力关系。它的文学话语呈现复杂、多元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话语向度。小说中有很多爱情描写、风俗描写以及其他私人生活场景的描写,这些描写是小说丰满性和文学性得以实现的重要元素,在小说中作家既没有把这种私人性生活场景的审美性绝对化并割裂其与宏大历史的联系,也没有如许多其他红色经典作家那样把私人生活空间、私人话语空间完全政治化、历史化,或者把私人的生活空间完全变成公共的历史空间,而是在两种话语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点,充分展示了两种话语纠缠“互文”的独特魅力。客观上说,《红旗谱》叙事话语以及语言修辞的“宏大性”和“政治性”是自然而然的。为了历史价值建构的需要,小说的语言具有意识形态化与公共化的特征,有时甚至为了“主题”效果而不惜脱离具体的人生情境也是那个时代的审美理念所决定的。比如,朱老巩临死时对儿子说:“儿啊!土豪霸道们,靠着银钱土地剥削我们一辈子。他们是洋钱堆上长起来的,咱是脱掉毛的光屁股鸡,势不两立!咱穷人的气出不了,咳!我这一辈子又完了!要记住,你久后一日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我报仇,告诉人们说,我朱老巩不是为自己死去,是为四十八村人的利益死去的!”而严老祥的话也同样具有宏大叙事性质:“……你在九泉之下放心吧!你白死不了,人们知道你是为什么死的,我们受苦人将子子孙孙战斗在千里堤上!”脯红鸟事件后,严志和的话更是充满“政治性”:“话又说回来,这一只鸟儿算了什么,孩子们!你们要记住,咱穷人把住个饭碗可不容易,你们要为咱受苦人争一口气,为咱穷人整家立业吧!”即使小说在叙述到反面人物冯贵堂时叙述话语也具有了“政治性”:“他虽然上过大学,有了一些文化,但阶级本质决定的,他还不懂阶级这两个字的含意。”

  从话语层面上来说,无论是“革命”话语还是“爱情”话语都具有特殊的审美气质,它既是对人物心灵与精神世界的一种直接的呈现,又与“历史”的宏大性和崇高感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也使得小说的历史美学、革命美学与个人美学在此得到了内在的契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5
重读百年言论史之二
作者:傅国涌
来源:一起说BBS
来源日期:2006-11-6

前言 增量历史观:重读百年中国史(1)
《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江苏文艺出版社作者:傅国涌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

  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中国民谚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

  ——胡适最喜欢题写的话之一

  一

  18世纪,伏尔泰如此说:

  “倘若伟大是指得天独厚、才智超群、明理诲人的话,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人物;至于政治家和征服者,哪个世纪也不短少,不过是些大名鼎鼎的坏蛋罢了。我们应该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

  20世纪中叶,波普尔在传世之作《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指出,人们平常所说的人类史往往就是指政治权力史,“没有人类的历史,只有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无数的历史。政治权力的历史是其中之一,而它被提高至世界历史”。在他看来,“这是对一切得体的人类概念的冒犯”,“再也没有比把贪污史、抢劫史或放毒史当作人类史更糟糕的事。因为权力政治学的历史不是别的,而是国际犯罪和集体屠杀(它当然包括某些掩盖它们的企图)的历史。这就是在学校中讲授的历史,有些最大的罪犯被颂扬为历史的英雄”。为什么人们会把权力史看作是人类史,而不是选择宗教史或诗歌史?他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权力影响每一个人,其他的东西比如诗歌只影响一部分人。第二,人们有权力崇拜的倾向。第三,是掌权者喜欢受人崇拜,并且能将他们的意愿强加于人,许多历史书本来就是按掌权者的意志书写的,是在皇帝、将军和*者的监督下写作的。权力崇拜往往导致对恶的崇拜,这是人类最坏的一种偶像崇拜,也是人类的一种奴性,是牢狱和奴役时代的一种遗迹,这种崇拜产生于恐惧。这种根源于恐惧的心理,导致我们长期以来只以成败论是非,只以成败论英雄,也就是以权力的是非为是非,从而将文明史简化、畸化为争夺权力的历史。

  文明的过程是一个从神到人的过程,古老的专制者总是习惯于将自己神化。

  文明的过程是人不断自我确认、给自己的生活赋予意义的过程。

  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消除恐惧、超越恐惧的过程。

  在本质的意义上,文明不是超人的大脑在密室中设计、策划出来的,而是在千百万个人的努力中生长出来的。文明是常人(而不是救世主、超人)一点一滴创造出来的,文明进程是靠更多的常人推进的,文明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生活,文明之路就是人类免于恐惧、通向自由的道路。一部文明史是由一代代的伏尔泰和他的读者们一起书写的,而不是路易十六书写的。从这个角度重新认识中国近代史,我总是想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这么收获,先那么栽”这些谚语和格言。

  波普尔还写过一本《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少数的社会建构是人们有意识地设计出来的,而绝大多数的社会建构只是‘生长’出来的,是人类活动的未经设计的结果。”他深知,那些被遗忘的、不知名的个人,他们的忧伤和快乐、痛苦和死亡,才是迄今为止人类体验的真实内容,但这样的历史往往不存在。“一切现存的历史,伟人的历史和权力的历史,至多是一场肤浅的喜剧,是一场在现实之后的权力所表演的小丑歌剧(就像荷马的小丑歌剧,奥林匹斯诸神的权力存在于人类斗争的场景背后)。我们最坏的本能就是对权力、对成功的偶像崇拜,它使我们相信这就是实在。”对于历史唯一理性的态度,就是我们自己承担起历史的责任,“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们承担起创造我们生活的责任,惟有我们的良心才能对我们加以裁决,而不是世俗的成功。”
“我的观点是,成功不应该受到崇拜,它不能是我们的审判者,而我们也不应该被它所迷惑。……对权力、荣耀和财富这些所谓世俗成功采取一种极度的冷漠,甚至蔑视的态度,完全可能与这种态度相结合,这种企图就是尽力在这个世界上朝人们已经确定的目标前进,而且具有明确的创造成功的目的,这不是为了历史的成功或通过历史来证明,而是就成功论成功。”

  他认为历史本身(主要指的是权力政治学的历史,而不是指不存在的人类发展史)“既没有目的也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将意义和目的赋予历史,因为我们能够选择我们生活的目的。进步就是朝着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人类中的个体生命、由个体生命构成的一个个不同群体可以做到这一点,文明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当我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这样的事实:进步取决于我们、取决于我们的警醒、取决于我们的努力、取决于我们目标概念的清晰、取决于现实主义的目标选择,那么,我们就将做得更好。”

  二

  在中国,近代与古代的不同,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有了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不再是一切都笼罩在绝对王权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国家与社会合一,混沌不可分割,自秦始皇统一宇内的那一天起,皇帝、朝廷凌驾在一切之上,什么都能管,任何社会阶层都只有依附朝廷这一条路,没有独立生存的可能性。但是,从晚清开始,进入民国,历经袁氏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到国民党1927年在南京建立起政权,骄横的权杖并未能击碎社会拥有的一切,国家机器没有能完全凌驾在全社会之上,自主的社会空间虽然脆弱,但一直存在。

  在单一农业经济之上建立起来的王朝政治除了不断循环、重复之外,不会有其他的可能性,近代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经济方式开始多样化,相对独立的工商业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农耕方式。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代的自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其实那只是一种未开化状态或者说蒙昧状态下的自由,一袋马铃薯式或一盘散沙式的自由,说到底无非是一种“帝力于我何所有”的古代散漫,是汪洋大海一般的小农分散的自由,是刀俎之间随时都为鱼肉的自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在那样的时代,实际上没有社会,只有覆盖一切的王朝,民不过是跪着的子民,一切秩序、名分都界定得清清楚楚。在科举时代,教育的目的就是做官,做官就是为帝王服务,所有的文化也是为帝王服务的文化,不需要另外的思考、创造,自由的种子在这样的土壤中是长不出来的。

  龚自珍为旧的农业文明社会唱出了一曲凄婉的挽歌,“衰世”中国,连才盗、才工都不可得,更无良医、良相。旧有的文明模式如果不是遭遇外来的冲击,发展到后来可能也会自然地出现变化,但不会来得这么快。钱穆曾说过,“实际上自从乾隆末年以后,社会状况已经坏极,就是外国人不来,中国内部的*,也逐渐会暴露出来的。”惯性的力量实在太强大了,我们楞是在鸦片战争后再躺了半个多世纪,不思变化。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后感叹,晚清最后15年的变化超过了以往的150年,其实何止150年,简直是1500年,那是古代向近代的全方位跨越。



    简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创举,书写了言论自由史上最耀眼的一笔。“五四”波涛汹涌,邵飘萍先生就是在1918年10月创办了《京报》。仅1919年全国就有400多种新思潮报刊出现。五四余波激荡,知识份子的腰杆也还挺得笔直。

    “用真姓名发表负责任的文字” ——重读百年言论史之二

    《新青年》横空出世

    1915年9月15日,曾办过《国民日日报》、《安徽俗话报》、《甲寅》等报刊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随着袁世凯生命的告终,旧帝制的梦无可挽回地做尽了。一方面,新上台的军阀与袁世凯的权威、手腕、实力等各方面都无法相比;一方面,官僚政客和军阀们忙於争夺权力、地盘,马厂誓师、南北战争、直奉战争、直皖战争……北京内阁像走马灯一般更换,弱势的政府还没有大一统独霸天下的机会,反而无暇顾及知识份子和他们的声音,言论自由比历史上的其他时期相对都要充分。所以,后世的人们惊诧那个年代(可以延续到1927年国民党一党专政确立前),知识份子们仿佛天生就拥有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的权利。以《新青年》为代表,包括《新潮》、《语丝》、《现代评论》(乃至后来的《努力周刊》、《独立评论》、《观察》等),都具有同人刊物的鲜明色彩。

    《新青年》从创刊到迁至北京出版,短短不到1年半,由最初发行千份猛增到1万多份。它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一个被叫做“五四”的新时代,以陈独秀他们为代表的最优秀的知识份子举起德先生、赛先生两面大旗,从思想言论入手,呼唤一个新时代的诞生,他们不是以政治家的身份,而是以一个知识份子的责任感站了出来,这是一连串影响了20世纪历史面貌的姓名,陈独秀、胡适、蔡元培、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李大钊……他们聚集在蔡元培领导的北大,聚集在《新青年》旗帜下,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蔡元培先生当时也不过40出头。一群年轻的知识份子深刻地影响了更大的一群还要年轻的学生,就是办《新潮》、《国民》的北大学生们,傅斯年、罗家伦他们这些生气勃勃、富有创造力的五四学生。以新潮社为例,他们不仅办刊,而且出书,如罗家伦译的《思想自由史》、陈达才的《政治原理》、陶孟和的《社会问题》、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及《蔡孑民言行录》等等,大力张扬“德先生”和“赛先生”。

    《新青年》标志着知识份子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都是一些大学教授,新闻记者、编辑、出版家,他们努力的目的不是权力,不是改朝换代,而是实现真正的自由,言论自由是第一位的。从长远来看,他们在“五四”以后虽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其主流部分还是始终坚持了“五四”的理想,如胡适、鲁迅他们走的路并不同,都称得上是言论报国的楷模。走向组党革命的陈独秀,在经过痛定思痛之后也回到了“五四”的立场。

    山鸣谷应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空前的创举,书写了言论自由史上最耀眼的一笔。“五四”波涛汹涌,邵飘萍先生就是在1918年10月创办了《京报》。仅1919年全国就有400多种新思潮报刊出现。五四余波激荡,知识份子的腰杆也还挺得笔直。1924年鲁迅、周作人等一批知识份子办了以思想自由为宗旨的《语丝》周刊,另一批自由知识份子创办了《现代评论》,以“独立精神”、“科学态度”、“不尚空谈”期许。1925年2月,已经拥有《世界晚报》的成舍我创办《世界日报》。1926年初,《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与世长辞,“水流云在”,9月1日,以“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为办报方针的《大公报》在天津登场。与此同时,《每周评论》、《京报》等都曾被查封,《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等书也被查禁。

    五四运动期间,北京的《晨报》、《京报》、《益世报》、上海的《申报》、《新闻报》、天津的《大公报》等都及时作了大幅报道,一致声援学生运动。《申报》还联合《新闻报》等7大报拒登日商广告,拒用日本通讯社的华文稿件。陈独秀主编的《每周评论》接连五期对运动进行了连续的重点报道。虽然五四之后不过十几天内,《五七日刊》、《平民周刊》等激烈的报刊接连遭到京师警察厅查禁。5月23日,《益世报》被查封(29日复刊),总编辑潘蕴巢被捕。6月11日,陈独秀被捕。6月17日,《申报》发表的评论《北京之文字狱》,指出“陈独秀之被捕,益世报之封禁,皆北京最近之文字狱”。但是总体上说言论出版自由还没有丧失。

    在1925年发生的“五卅运动”中,尤其是1926年,面对“三。一八”的屠杀,他们也没有沈默,而是纷纷站出来抗议。《京报》、《国民新报》、《世界日报》等民办报纸,《语丝》、《现代评论》等同人刊物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连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都出版了《五卅事件临时增刊》。但这一刻所拥有的言论自由也不是真正可靠的言论自由,只是军阀政府还缺乏足够的力量来控制舆论罢了,枪桿子还不敢任意妄为。

    五四前后还出现了名动一时的三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时事新报》的“学灯”副刊。我以为,它们和稍晚的《京报》副刊、《申报》“自由谈”副刊,达到了中国报纸副刊的最高境界,是培植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重要园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新人,成为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一片圣地。

    这一时期,胡适、丁文江他们办了文人论政的《努力周报》,胡适写的《这一周》对当时发生的许多重大社会事件几乎都独立表达了自己的意见。1920年胡适、蒋梦麟等七个知识份子联名发表《争自由的宣言》,1923年,胡适、蔡元培、丁文江、李大钊等16个知识份子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25年鲁迅、周作人等七教授联名发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等,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言论自由没有完全丧失的时代,知识份子完全有可能通过言论独自或集体表达自己的意见,做社会的良心。

    “萍水相逢百年间”

    “报人另有报人之天职,报人之天职为何?对於社会、国家、民族,负有指导、诱掖规谏——纠正之责。责任既重且大,故一言之出可挽狂澜,一字之谬能误苍生,所谓不冠而王者在此,反之社会之蟊贼亦在此。”(管翼贤《北京报纸小史》,《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431页)在时代的兴替无常中,北京《晨报》在五四时代的影响首屈一指。

    《晨报》前身是《晨锺报》,与研究系有很深的关系,1916年8月由梁启超、汤化龙等创办,安福系当政,“一时都中报纸,十九为安福部所收买。有敢批其逆鳞者,无论有无党派,皆擅行封闭。”


    而《晨锺报》从1917年底开始,站在在野党地位批评当局的武力统一政策。1918年9月,《晨锺报》、《国民公报》等11家报纸因为批评安福系,被勒令停版,内务总长朱琛下令逮捕编辑,各报编辑纷纷逃亡日本。12月1日,《晨锺报》改名《晨报》再出,汤化龙、林长民、刘崇佑、丁佛言等都是他的主干,因提倡白话文、白话文艺,李大钊、孙伏园主编的晨报副刊风靡一时,大学生争相投稿,在学界有很大权威,是传播新思潮的重要园地,还出过“马克思纪念”、“俄国革命纪念”等专号,开闢了《马克思研究》的专栏。报纸日出两大张,销路很广,成为北方影响最大的报纸,五四运动高潮时发行量由1万份猛增到2万份。

    1922年10月,北京72团体联合要求废止“治安警察条例”、保障人身安全和言论自由,公推蔡元培等11人为代表,在1922年10月15日《晨报》发表的请愿书中指出“言论、着作、集会、结社之自由,为立宪公民绝对应享受之民权”,但都被《治安警察条例》、《出版法》“完全剥夺,以致比年以来,全国呻吟於专制虐政之下,钳口结舌,怒不敢言”,强烈要求北京政府“顺从民意,慨然废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新闻文化界争取新闻出版自由运动的发展。10月27日,北京新闻界成立“言论自由期成会”,12月31日《晨报》发表的会章第一条明确规定“本会以向国会请愿,废止出版法,亦别定保护言论自由条例,实现言论自由为宗旨。”

    1925年4月13日,上海日报公会、上海书报联合会、上海书业商会、上海书业公所联合上书要求司法部废止《出版法》。15日,北京新闻界强烈要求段祺瑞政府撤消刚刚出台的《管理新闻营业条例》,他们指出上述法令“内容严酷,为世界任何文明国家所不容”。据《民国日报》5月15日,上海日报公会等四团体、上海各公团联合会再次上书北京政府要求废止《出版法》等法令,袁世凯“擅自公佈出版法,以压抑舆论,钳制民口。此种剥夺人民自由非法之法,事前既未经合法国会通过,事后又遭到全国国民反对,当然不能生存”,应“尊重人民自由,即日通令废止。”“北京新闻界争自由大同盟”大会也通过了请求废止《出版法》的呈文。各地新闻界团体、报刊纷纷发表宣言、通电、社论、文章,南北呼应,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1926年1月26日,国务会议上终於通过了废止《出版法》的决定。

    经过知识界、新闻界长期的呼籲、抗争(几达10年),袁世凯颁佈的臭名昭着的《出版法》废除了。然而墨迹未乾,连接着“三。一八”的枪声,邵飘萍、林白水又倒在了血泊之中,他们是言论自由的殉道者,他们的死使那一刻成为20世纪言论自由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之一。

    1925年“狗肉将军”张宗昌在青岛杀害了《公民报》记者胡信之,在济南威胁各报社、通讯社记者:“那么报上登载的消息只许说我好,不许说我坏。如有那个说破我坏,我就以军法从事。”不久,张作霖、张宗昌的铁蹄进京,1926年4月26日,“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京报》社长邵飘萍先生第一个人头落地,为他辉煌的独立报人生涯打上了一个血淋淋的休止符。邵飘萍为言论自由献出了40岁的生命。1926年8月6日,另一位着名报人、《社会日报》社长林白水坚持“报馆要替百姓说话,不去献媚军阀”,“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终因发表《官僚之运气》的时评,触怒军阀而不愿“更正请罪”,被张宗昌枪杀。林白水办报30年,为捍卫言论自由,曾三陷囹圄,五被查封,52岁盛年以身殉报。两个职业报人,相隔不过100天,都被军阀枪杀于北京天桥,史称“萍水相逢百日间”。

    报界同人目睹林白水被害惨状,“热泪夺眶而出”,他们异口同声发出了“军阀万恶”的感歎.陶菊隐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中不无沈痛地指出:“自从民国成立以来,北京新闻界虽然备受反动军阀的残酷压迫,但是新闻记者公开被处死刑,这还是第一次”。紧接着,《世界日报》主办人成舍我被捕,经亲朋力救才倖免於难。

    到1927年,蒋介石作为袁世凯之后新的军事强人已在南部崛起,“四。一二”以后到处是杀人,周作人在《语丝》周刊发表了不少抗议文章,导致《语丝》在南方被禁,这一年11月胡匪张作霖封了北新书局和《语丝》,周作人和刘半农逃到一个日本朋友家躲了一星期。“四。一二”屠杀发生后,郑振铎、胡愈之等七位知识份子(大部分来自商务等出版机构)联名写下了致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等三位国民党元老的抗议信,并在《商报》公开发表,吴稚晖震怒,通知缉拿七人,郑振铎、胡愈之被迫亡命欧洲。郭沫若因为在武汉《中央日报》副刊、《湖南民报》等报刊连续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我离开蒋介石以后》等文,遭到通缉,亡命日本十年。茅盾(沈雁冰)在汉口《民国日报》发表最后一篇社论之后转入地下。许多报纸被封,许多报纸被改组,言论自由遭到新的空前威胁。

    鲁迅的“匕首”、“投枪”和笔名战术

    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当然是血泊中浮起来的,是以暴易暴的结果。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一党专政的政权,党天下直接承续了家天下的模式,言论自由受到了严重挑战,因为上海租界的存在,因为蒋介石忙於应付各路军阀的内乱和共产党的暴力反抗等等因素,他没有完成以一个人的思想取代全国人思想的目标。客观上,言论自由没有被彻底封杀,有中立、客观的独立报纸《申报》、《大公报》等(也曾允许共产党在重庆出版《新华日报》),有胡适他们书生论政的刊物,最后,在大厦将倾前还有《观察》、《新路》这样的独立刊物。

    “四。一二”之后的白色恐怖下,鲁迅先生只能在租界通过不同的化名在《申报。自由谈》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隐晦曲折的批评文字,从1927年到1936年,在他生命的最后九年里,他写的杂感起码就有60万字,比五四以来的9年多出两倍。他把自己的文字称为“生存的小品文”、“匕首”、“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一生用过130多个笔名,其中41个就是在《申报》上用的,目的是躲过新闻检查。鲁迅的声音通过上海的报刊,通过不停出版的杂文集顽强地给黑暗捣乱。国民党对他恨之入骨,几次列入了黑名单,但一方面靠了租界的保护,一方面他本人在文坛上的声誉使他们迟迟不敢轻易下手。


    “且介亭”事实上也是鲁迅得以长期坚持本土社会批评的一个重要条件。他主张壕沟战、韧性战斗,一个刊物被查禁了,随即换一个名称继续出,《萌芽》出到第五期被禁,第六期改名《新地》;《前哨》从第二期起就改名《文学导报》。

    但和早年一样,他对社会上发生的杀戮罪恶几乎都公开抗议了,1931年2月,柔石等五个“左联”青年作家被杀害后,他写出了《为了忘却的纪念》这篇足以与《纪念刘和珍君》前后辉映的传世檄文。1933年6月,他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同事、民权保障同盟的同志杨杏佛先生被暗杀后,他悲愤地写下“何期泪洒江南雨,我为斯民哭健儿”这样的诗句。

    从1917年发表《狂人日记》算起,鲁迅先生的写作生涯大致上是20年,无论他有怎样的缺点与局限,他后半生完全以一个自由撰稿人的身份关怀社会、批评社会中的黑暗与丑恶,对言论自由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我不同意鲁迅对胡适他们的尖刻否定,他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言论自由问题,嘲讽胡适他们批评国民党就是奴才焦大在贾府门前骂街,得到的报酬只是马粪,在《言论自由的界限》一文中,鲁迅说:“要知道现在虽比先前光明,但也比先前利害,一说开去,是连性命都要送掉的。即使有了言论自由的明令,也千万大意不得。”


    然而问题是,难道因为“连性命都要送掉”,就放弃“说开去”的责任,放弃对言论自由的追求吗?

    有学者在研究鲁迅30年代那些文字时认为,他对争取言论空间没有太大的贡献,“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的公共论政的模式”。鲁迅以其毫不妥协的硬骨头精神,完全以民间立场,站在权力的对立面,坚持他的社会批判立场,为中国独立知识份子树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榜样。1932年1月,他在接受《中学生》杂志新年号的提问时也说:“一定要逼我说一点,那么,我说:第一步要努力争取言论的自由。”然而,在争取言论自由的长路上,胡适等自由知识份子公开直接、真名实姓的言论,无疑更有力量,更有感召力,更容易引起社会共鸣,也在更大程度上拓展了公共空间。

    胡适:“用真姓名发表负责任的文字”

    和鲁迅隐晦曲折的杂文不同,更难得的是胡适、罗隆基他们20年代末、30年代初对国民党的直接批评。1927年面对国民党以“清党”名义大开杀戒,周作人批评上海那些视而不见、保持沈默的知识份子,其中就包括胡适先生。1928年3月《新月》创刊,192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发佈了一道保障人权的命令,胡适立即在《新月》第二卷第二号发表《人权与约法》一文,尖锐地批评国民党“人治”之下“人权被剥夺几乎没有丝毫剩余”,他列举事实证明即使在这一保障人权令公佈后,人民仍然没有什么人权保障。明白地提出了——“快快制定约法以确定法治基础”、“快快制定约法以保障人权”的要求。此文一出,震动朝野,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读者声援信雪片一般飞来,蔡元培致信胡适说:“振聋发聩,不胜佩服。”谨言慎行的张元济也承认“文章之好,议论之正大”。而国民党的权贵们却极为恼怒。

    胡适一发不可收连续发表了《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对於建国大纲的疑问》、《知难,行亦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

    在这些文章中,胡适不仅肆无忌惮地对国民党奉为神圣的《建国大纲》进行了批判,对被国民党神化的孙中山学说也毫无掩饰地进行了批评。甚至直言国民党的“反动”。

    回国不久的政治学博士罗隆基发表了《专家政治》、《论人权》、《告压迫言论自由者》、《我对党务上的“尽情批评”》、《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等大量政论,学理扎实、锋芒毕露。

    研究文学的梁实秋也发表了掷地有声的《论思想统一》、《孙中山先生论自由》等。

    随后,另一位刚归国的政治学博士王造时也在《新月》发表一系列政论,如《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等,共同把《新月》的书生论政推向了高潮。

    和鲁迅先生那些隐晦曲折的杂文不同,这些文章是直截了当的政论,是20世纪书生论政的巅峰之作,以后的人们几乎很难再攀到这样的高峰。老实说,我是更喜欢这样的大白话的,《新月》一时间成为知识界争相阅读的刊物,也成为20世纪言论自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我们的目的一则是要激动读者的思想,二则是要造成一种知识的庄严”,“读书人对於社会最大的责任,就是保持知识上,换言之,思想上的忠实。”“志在提倡这种个人签名负责的言论自由”。这是本民族最优秀的一群知识份子面对血泊中浮出来的国民党政权所公开表达的立场,也就是胡适等一贯主张的“用真姓名发表负责任的文字”。但一个一党专政的政府岂能容忍这样的言论自由,上海市党部一再决议请中央拿办、严惩胡适,指控他为“学阀”、“反革命”,“污辱本党总理,诋毁本党主义,背叛国民政府,阴谋煽惑民众”。这些议案通过报纸、广播传遍全国,胡适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人物,社会影响甚至超过了“五四”时期。胡适自己的日记本上贴满了这类消息、文告。国民党政府下令教育部警告胡适(时为中国公学校长),胡适把蒋梦麟签发的“该校长言论不合,奉令警告”的部令退回,拒绝接受警告,并逐条予以反驳。国民党组织了大批反驳、批判胡适他们的文章,还结集出版。这些文字垃圾今天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胡适、罗隆基他们的文字依然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岁月掩盖不住这些浸透了良知、血性的思想、言论。1930年1月新月书店出版的《人权论集》无论是当时、现在,还是将来,都鼓舞着争取言论自由的人们。胡适先生序言中的那些话至今还感动着我们——“因为我们所要建立的是批评国民党的自由和批评孙中山的自由。上帝我们尚且可以批评,何况国民党与孙中山?”“今天正是大火的时候,我们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忍袖手旁观。我们明知小小的翅膀上滴下的水点未必能救火,我们不过尽我们的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良心上的一点谴责而已。”1930年2月,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密令“设法没收焚毁”《新月》,胡适决意起诉,但没成。尽管《新月》刊物、《人权论集》遭到查禁(不是查封),胡适在国民党的打压下北上北京大学,但《新月》在罗隆基的主持下一直在坚持。1930年11月罗隆基以“反动言论”等罪名被拘捕,在胡适、蔡元培、宋子文等人的营救下很快获释。罗隆基随即在《新月》发表《我被捕的经过与反感》,详细记述了这段经过,愤怒地指控——“这是野蛮,这是黑暗,这是国家的耻辱,这是党治的耻辱。”他把自己这次被捕看作是争人权自由所付出的代价(此后他在天津《益世报》发表抨击权贵、批评政府的社论,曾遭特务暗杀,倖免於难)。教育部下令光华大学撤去罗隆基的教授职务,在专制政权的高压下,百年言论史上耀眼的星座《新月》出到第四卷第七号终於停刊了。

    为了“说一般人不肯说或不敢说的老实话”, 胡适等在1932年5月办的《独立评论》,可以看作是《新月》的继续。事过境迁,不少受过完整的英美教育、长期受民主自由思想熏陶的知识份子,纷纷站到民主的对面去了,“新式独裁”、“开明专制”等甚嚣尘上,胡适这一次几乎是孤军奋战,他在《独立评论》发表的一系列论战文章就是他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民主立场,近70年后依然遮掩不了那灼人的光芒。

    沐浴过欧风美雨的这一代自由主义者,对言论自由的执着是后人常常很难想象的。胡适一生做过很多事,总体上看可以说就是追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他多次清楚地说自己争的是“公开的负责任的言论着述出版的自由”,“我们用自己的真姓名发表自己良心上要说的话。有谁不赞成我们的主张,尽可以讨论,尽可以批评,也尽可以提起法律上的控诉。”因此他才那么喜欢范仲淹的名言“宁鸣而生,不默而死”。与胡适在师友之间的傅斯年也说“与其入阁,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大意),他自己在国民党大厦将倾的年代还在《世纪评论》发表《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开不可》等文章,就是对言论自由原则的实践。

报馆、书局、银行、大学、新式工厂都是舶来品,并不是从中国古老的土地上自行生长出来的,各个文明圈之间可以相互模仿、相互启发,到了近代节奏日益加快,这也是与古代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当然中间还要经过一个消化、融合的过程,有些民族甚至很漫长。

  我们常常被告知中国没有这样、那样的传统。何谓传统?传统总是从一个人、一些人、从某个时间开始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这些人出现了,我们的出版业就有了传统;蔡元培、张伯苓、竺可桢、梅贻琦出现了,我们的大学就有了传统;黄远生、邵飘萍、张季鸾出现了,报业就有了传统;蒋抑卮、陈光甫出现了,金融业就有了传统。

  还是回到第一个问题上,没有社会与国家的分离就没有近代文明,法国人托克维尔在考察了少年期的美国之后对此感触尤深。人类的有限性注定了我们的生活本身才是目标,如何让大地上的众生过得更体面、更自信、更自由、更有尊严一些,是近代文明的首要追求,这也是与古代的重大差异。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反过来人为物役,这是近代的发现,我们知道文艺复兴最基本的两个发现,就是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正是自文艺复兴开始,文明的航船向近代起锚了。近代文明的内涵之一,就是人类更加关心自身处境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在物质层面,也在精神层面,关心每个人对生活的不同梦想,当然这需要制度性的保障。近代文明的内涵之二,社会要拥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建立在独立个体基础上的相对自主的社会空间,长期以来先辈们依赖的血缘、家族、宗族纽带让位于契约、权利形成的规范,这个社会才会出现更多的可能性,合乎人性本身的多元变化。这样的内涵还有很多。从古代进入近代,不是单纯的时间演化,而是文明形态的转换,一个以个人为主体的文明社会渐渐浮出历史的水平面。

  由胜利者单独书写的历史常常是片面的,它很容易忽略胜利以外的东西,无视其他人和事的存在。没有悲壮的失败者,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普通人,没有那些怀抱灼热理想、贴着地面行事的人们,这样的历史至少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一部只有拿破仑、希特勒,没有贝多芬、莎士比亚的历史是不可想象的。托尔斯泰提醒我们,历史并不止是几百年一遇的个别大人物的历史,他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中揭示了这样一点,在拿破仑、亚历山大、库图佐夫他们之外,那些参加战争、焚烧莫斯科、发明游击战的无数默默无闻的人们往往被忽略,而他们恰恰都是极其重要的。《世界史纲》以专门章节介绍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音乐家,何兆武先生盛赞韦尔斯的历史眼光——“难道像贝多芬这样光辉的名字在历史上的地位竟然比不上同时代的塔勒兰(法国外交部长)和卡斯勒累(英国外交部长)之流的政客们的地位吗?”我很喜欢这句话。

  这就牵涉到历史的坐标系问题,如果以文明为轴心,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成王败寇为准绳,这一切乃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样的天平上,王侯将相、盖世枭雄、达官贵人的分量远不如一个有良知、有创造力的诗人、作家、学者、科学家、实业家,占据优势资源的强者和无权无势的弱者,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公平可言,在历史天平上应该可以找到公平。以往的历史书中充满了宏大叙事,我们只能看到血肉横飞的战争、你死我活的权争,一切都以权力宝座、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史书的版面总是慷慨地提供给英明神武、能以超级暴力击败所有对手的几个人身上,关注军阀也只是关注他的武力大小,似乎他们在创造历史。一部中国近代史好像就是打打杀杀,主导历史的人物总是军阀、枭雄、造反者,也就是拿枪的人,他们被当成了绝对的主角。拉长历史的镜头,从长程来看,他们的厮杀、权谋,他们的翻手云、覆手雨,王朝的更迭,流血和不流血的政变,铺天盖地的大规模风暴,“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壮阔战场,一浪接一浪的动荡,张献忠式的无情杀戮、“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这一切固然都要载入史册,但这些历史记录,作为事实发生了,这是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汇合,是历史三峡中的急流险滩,更多的只是提供历史的背景。这些历史本身并没有意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7
历史能否作为科学来研究?——重读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http://publish.dbw.cn   2008-08-0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在史学理论方法上,他的《新史学》和《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补编)既有对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也有在其基础上的推陈出新。《中国历史研究法》(以及补编)是国内史学从业者的案头常见书,近年来也不断再版。梁氏不仅是一个史学的专业研究者,他还是一个深深卷入政治风云与时代思潮中的所谓“历史漩涡中人”。他的那些观点,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有哪些局限性,又有哪些是对史学特性本身的认识,这是读这本书不可不考虑的问题。王也扬先生此文,就史学与科学的关系这一根本理论问题,既探究了梁启超运思的具体时代背景,又从今天史学理论的认识水平谈了自己的看法,相信会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理解这本历久弥新的著作的价值。

  上世纪20年代,告别政坛而执教鞭的梁启超,以他在南开大学、清华学校等处的授课讲义,形成了《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诸书,后来国内搞史学的几乎无人不读,笔者多年前亦就其写过研究文章,可是今天重读它,却又有很多新的感想涌出来,引人再思索,盖因梁氏书中讨论了一个史学理论的根本问题:关于历史与科学的关系。

  西学东渐,最令人折服的是其理性与科学。梁启超首倡新史学,提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其公理公例者也”的新观念(《新史学》,1902年)。20年后,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他仍对“史之意义”做这样概括:“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但此时,现实历史却在梁氏的脑子里激起波澜: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个西方文明打得断壁残垣、生灵涂炭,进化何在?公理何在?梁启超的思考陷入矛盾。

  不久,他对自己的观点做了“补正及修正”,说道:

  当我著《历史研究法》时,为这个问题(按指历史的“因果律”问题)着实恼乱我的头脑。我对于史的因果很怀疑,我又不敢拨弃他,所以那书里头有一段说道:“若欲以因果律绝对的适用于历史,或竟为不可能的而且有害的,亦未可知。何则?历史为人类心力所造成,而人类心力之动,乃极自由而不可方物,心力既非物理的或数理的因果律所能完全支配。则其所产生之历史,自亦与之同一性质。今必强悬此律以驭历史,其道将有时而穷,故曰不可能。不可能而强应用之,将反失历史之真相,故曰有害也。然则吾侪竟不谈因果可乎!曰:断断不可!……”我现在回看这篇旧著,觉得有点可笑,既说“以因果规律驭历史不可能而且有害”,何以又说“不谈因果断断不可”?我那时候的病根,因为认定因果规律是科学万不容缺的属性,不敢碰他,所以有这种矛盾不彻底的见解。(《研究文化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旧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之补正及修正》,1923年)

  于是他对人类历史又做了这样的解释:“历史为人类活动所造成,而人类活动有两种,一种是属于自然系者,一种是属于文化系者。”前者受因果律支配,后者不受因果律支配。他还说并不肯撤销多年来的历史进化的主张,这种进化表现为:“一、人类平等及人类一体的观念,的确一天比一天认得真切,而且事实上确也著著向上进行。二、世界各部分人类心能所开拓出来的‘文化共业’永远不会失掉,所以我们积储的遗产的确一天比一天扩大。”到1927年,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梁氏把研究历史的目的归纳为:“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他虽不再凸出探讨历史规律问题,却强调“求得真事实”,仍体现了他那取自西方,用以改造中国旧史的“科学精神”。而其所谓“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则说明了历史认识的一种本质,即历史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复写,而是与时俱进的人不断以当代的立场、观点和价值取向对过去的历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评估。“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是梁氏史学目的论的一贯主张。他最后总结道:“必定要先有真事实才能说到意义,有意义才能说到价值,有意义及价值才可说到活动。”

  如何看待梁氏晚年对历史与科学问题的思考呢?不能说他后来就否定了史学的科学性,他也看到了人的自由意志乃至历史的偶然性确实不可以纳入因果律的框架;他还是相信历史在不断进步。用“流质易变”、“倒退”之类说辞来贬低梁的学术思考,有失公允。

  在把梁启超的话咀嚼了多年后,笔者曾就历史规律问题发表过这样的意见: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人是有意志的。因此,历史活动是人的意志支配的活动,其与自然界的无意识活动不同。“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在人类历史活动中能够反映一部分,如经济活动,却不能以此来“计算”人的思想和意识活动。社会历史的规律有别于自然科学的规律,一是前者不像后者那样过程短、可重复、易检验;社会历史过程的完结需要时间,其规律被证明和检验也需要时间。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更多地表现在它的总趋势上,如科学文化愈来愈发达,人愈来愈获得解放,社会愈来愈进步等等。而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实在是多种多样,偶然性的天地十分广阔。以有思想、活生生的人为对象的历史规律切忌绝对化,其所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是表现在恩格斯说的历史事变的“最终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各个人的意志形成“合力”,造就历史,结果却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譬如人们为了追求财富和幸福的物质生活,却造成了生存环境的破坏,从而甚至导致整个文明的毁灭。这确非人的“意志”所愿。二是表现在历史总趋势上,社会的进步必然使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解放,其越来越有能力主宰自己和社会的命运(在这个意义上,应该说历史的总趋势是受最大多数人的意志支配的,并非以某些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一些个人或集团的意志如果不能够代表和顺应这个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则最终会被历史所抛弃,尽管历史可能因此而走相当长的弯路。(《关于唯物史观流行理论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6期)

  梁启超是值得重读的。现在想想,梁氏晚年的时代还处于一个没有完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望国际,公理尚未战胜强权,物质进步可以被世界大战毁于一旦;看国内,共和革命复陷军阀混战的黑暗,宪政理想遥不可及——漫长而曲折的人类历史不同于实验室里就能够证明的自然科学,而作为历史漩涡中人,梁氏亲历过那种“时不再来”的历史契机,其可能性与偶然性的因素也无法用“公理公例”来决定。所以,梁启超关于历史与科学问题的思考,有时代局限的一面,更有反映史学特性的一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7
 二战后,人类历史终于“著著向上”跨入了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中,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赞成《联合国宪章》的精神并加入联合国,联合国又陆续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一系列国际公约,这意味着自由、民主、法制、人权成为了共同的价值观和法律原则。在这个新时代中,殖民主义变作历史陈迹。无论何地发生的征服性质战争,都会立即受到全球舆论的谴责,并无一例外地归于失败。在这个新时代中,全球化且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科技使人类的经济文化活动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从而使全球日益变成一个村庄。梁启超当年肯定过的“人类一体的观念”终于发展到对传统的民族、国家、疆域、边界观念构成挑战。“人的心力”是自由的,而人性又是共同的;人的历史总是蕴含着种种可能性、偶然性,而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又怎么可能被少数人长久地“逆之”呢?结论还是两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历史是可以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8
历史是复杂的——重读林白水之死

   来源: 《书屋》

林白水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报人,也曾是身体力行的革命家,遇害八十多年来,除了北京棉花胡同的那所故居被拆得一干二净外,还算受到尊崇,直至最近依然有许多缅怀文字不断出现。“革命先驱,报人楷模”,已经是对林白水的定论。

林白水确实是革命先驱,也的确可以称为报人楷模,但历史是复杂的,构成历史的人也是复杂的。“揭露黑暗的反动统治,最后被反动统治所杀害”,从简单的直线思维看,是这样,可是,由揭露到被害,这一过程却并非简单的因果,也不是直线。



1904年林白水在上海《中国白话报》发表一系列文章鼓吹民权、主张民主,直至挑动革命、宣扬暴力,可谓篇篇见血,一时洛阳纸贵。也在这一年,慈禧太后大寿,他又在《警钟时报》发出一联:“今日幸西苑,明日幸颐和,何日再幸圆明园,四百兆骨髓全枯,只剩一人何有幸;五十失琉球,六十失台海,七十又失东三省,五万里版图弥蹙,每逢万寿必无疆。”可谓精彩绝伦,读者为之一震。吴樾刺杀宪政五大臣,自称受到《论刺客与教育》的影响,而这也是林白水的名作。煽动、诱发青少年暴力,依照我们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按照我们以往教育中对那个时代的理解,都是死罪,起码也要“把牢底坐穿”。但林白水非但活着,还继续办报照常批判。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那个时代报纸办在了上海租界内,清廷奈何不得,所以各种言论得享自由。这确实是原因之一,但租界地盘毕竟有限,报馆可以不出租界,人却有出租界的时候,何况林白水后来还出国过关。可见,并没有人非要将其缉拿归案,也没有人一定要将他明正典刑。

如果说林白水在上海办报有租界可以遮挡,但他后来到北京放言高论就全然暴露在北洋执政当局的监管之下了。可林白水依然揭露仍旧抨击,“一年倾覆三阁员,举发两脏案”,名震京华。做过财长后来又当议长的陈锦涛因此入狱,交通总长许世英也被迫辞职。曹锟贿选,林白水也一如既往,毫不留情,从最高统治者到那些猪仔议员,纵情指斥,竭力鞭挞。在京师期间,尽管报馆被砸过被毁过被封过,林白水也被拘捕过,但恢复得快,出来得也快,实在不行,再办一张。而且,办报的经费补贴还常常来自统治当局,办报的资金也出自统治圈内,比如徐树铮。看来,统治当局确实想控制舆论,但林白水不理那一套;统治者只得威逼恐吓,但林白水我行我素,他们最终也无可奈何。



从林白水这一段时间的经历可以折射出那时的社会。依据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反动专制统治非常黑暗,十分残酷,滥杀无辜,这从一个角度而言是事实。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是一个人情社会,在人情社会里,刑事案件可以徇私枉法,政治案件也照样可以“人情至上”。林白水交游广泛,做过显宦,与上层人物往来密切,他一出事,自然有许多有头有脸的人跑来说情,那时没有人害怕因此受株连,不用担心会被一起打成“联盟”或“集团”。那时也是一个名人清流吃香的社会,一旦是名流,肉食者凡事都会有所顾忌。像林白水这样的名流加清议,碰他动他,不能不瞻前顾后。那时也是一个私有的社会,私人的空间很大,统治者管不着的地方太多,疏漏比比,诸事皆有松动的可能。报纸可以被封一时,可以开天窗一日,但最终还是林白水说了算。那时也是一个有点惧怕舆论,说好听点,叫有点尊重舆论的社会,包括中国舆论和外国舆论。林白水自己就说过:“以合肥(段祺瑞)那样蛮干的家伙,也不能不有三分尊重舆论,因此也就暗暗的劝他(许世英)辞职,你想吧,那时候的合肥,简直跟项城(袁世凯)差不多远,他的总理之尊,却不能保护一个把弟兄,可见当时北京城还有些纪纲。”正是由于人情、顾忌、私有、敬畏,造成了那个时代的诸多空隙,这种空隙使得原本应该残酷的专制统治常常力不从心,也就是说,严酷起来有相当的难度。

在大多关于林白水或者关于那个时代舆论介绍的文字中,总有一句类似反动统治者“因此记恨在心”这类的话,其实,这是一句没多大意义也经不起推敲的话。不要说那个时代,即使最民主最有舆论自由的时代,多数人挨了舆论的抨击,都会“记恨在心”,但也只能“记恨在心”,只要没有行为上的报复,既合理也合情。

林白水的揭露抨击有几个特点,一是左右开弓,段祺瑞时代的很多内阁成员、各类政要,都被他揭批过,连熟人和好友也不放过,其中还有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例如曾任财长的张弧,与林白水交谊颇深,时常资助林白水,就遭到林在报上著文痛诋;二是尖酸刻薄,喜欢用人家的绰号或者给人家起诨名,有时甚至使用“流氓”、“ 蛮种”一类的语言。他对张弧的挖苦是:“今之财长,吾未悉其有何理财计划,但见其脸上时现有幺二三四各码字而已。”因他与张相熟稔,故知张好赌;三是专揭人隐私,议论私德,且“形容备至,不留余地”,近似人身攻击,并趁机敲竹杠,将舆论监督也变成了一种生财之道。如林白水这样的行事,估计在什么时代都会树敌过多,遭人忌恨。然而,在一个酿成过“三·一八”惨案的段时代,他却骂得开心,揭得肆意,住得宽敞,过得优越,时不时还抽两口过过瘾,既做舆论独立的坚决捍卫者,又是达官显贵名士的座上宾,因言得罪了那么多人,还照样拥有一批“铁哥们”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他说话,往往还能奏效。假如放在今人眼里,起码触犯“隐私权”、“名誉权”、“人身攻击”这几项罪名是逃不掉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29


林白水从容走过了皖系直系主政的时代,却忽然死在了赤贫出身的张宗昌治下,而张宗昌那时属于奉系。

我们习惯上称呼那个岁月为军阀混战的时代。所谓军阀,就是指因掌握军事实力而称霸一方的人。可是细细回味一下,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含混的词语,作为文学形容可以,却不宜作为严肃的历史学提法。在社会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在权力出现虚空的乱世,任何一方都可能成为军阀,哪一股势力都是先掌握军队再扩展地盘。以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为例,董卓、吕布、刘表、袁术、袁绍可以属于军阀,而曹操、刘备、孙权也同样应该算做军阀,只是行事不同、结局相异而已。自袁世凯死后,当权者也不能一概而论。当时的统治者大体应该分为三类。一是政治雄心大,能力比较强,比如段祺瑞、吴佩孚等;一是名重资深,但无军事实力,借助他人之势当权者,比如黎元洪、徐世昌等;三是不学无术甚至近似文盲,绿林出身,一身匪气,因身处乱世,靠着胆大命大、哥们义气而在行伍中发迹,又因为风云际会、阴差阳错,以致称雄一方,但地方局限性很强,比如张作霖、张宗昌等。张作霖在关外时还有政绩可言,入关问鼎国柄后却乏善可陈;张宗昌除孝道可嘉外,其他简直就是恶贯满盈。这第三类军阀的特点是,只顾短期利害,常逞一时之快,遇事相对比较蛮横。于是,张作霖统治北京时杀了名流李大钊、邵飘萍,而投靠了奉系的“狗肉将军”张宗昌坐镇京师时则枪决了闻人林白水。在民国之初的军阀中,直、皖属于北洋嫡系,奉系却是旁系。前者不是受过传统教育,就是进过正规军事学堂,还在清末北洋六镇新军和袁世凯时期经历过政治的大风大雨,处世考虑周详一些,眼光也稍带些全局性,顾虑较多。后者是绿林起家,显得粗暴、、凶狠、外露,时常连表面文章也懒得做,无所顾忌。

说张宗昌杀害了林白水,也是因为此事发生在他的统治期,并且是他的命令,但细究起来,与他又没有直接的恩怨关系。林白水骂过张宗昌,估计张也曾记恨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攻击性质的罪名,甚至攻击最高统治者的罪名,包括骂他们是军阀,在那个时代居然不成立,或公开或私下,都摆不到桌面上来。张作霖安在邵飘萍头上的罪名是“宣传赤化”,而且邵确实也是个共产党员;林白水的罪名是“宣传社会主义”,告发他的潘复就称他是共产党的要人,办《社会日报》是为了宣传社会主义。张作霖、张宗昌这两个穷苦出身的人恰恰又特别仇恨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结果,他们撞在了枪口上。



在奉系把持京城时当上了财长直至国务总理的潘复,其实与林白水也是熟人,还曾有助于林白水。他想杀掉林白水也并不缘于林曾经揭露过他,如果那样,林白水早就死过上百次了。因为被林白水揭批过的军政要人数不胜数,但他们没有置林于死地。杀林的真正目的,说来也应该算是一种私怨,就是林白水为他起了个绰号叫“ 肾囊”,带有点人身攻击的意味。

潘复尽管敛财、豪赌,而且是个官迷,为此不惜低三下四,左右逢迎,行贿、暗箱操作,什么都做过;但是他出身名门,有才有学,还中过前清的举人,深通时务,长袖善舞,为政期间兴办实业、建设水利、向灾民捐款,也不完全是个糟糕之辈。为了讨好张作霖,他聚赌时常常故意输钱,成了当时街谈巷议的话柄,他听之任之,根本无所谓。可是,林白水在报纸上挖苦他的一段话,让他“恨之入骨,势必杀林而后已”。这段话是:“某君者,人皆号称为某军阀之肾囊,因其终日系在某军阀之胯下,亦步亦趋,不离晷刻,有类于肾囊累赘,终日悬于腿间也。”潘复字馨航,馨航与肾囊谐音,此绰号一出,“于是有语及潘者,皆不馨航而肾囊矣”。

林白水被捕后,背负的是个很大的政治罪名,但在那个时代却有人敢于求情,并且长跪不起,其中还有张宗昌的博友,非要张释放林不可。张宗昌也给面子,自称与林并无冤仇,只是因为林是共产党,故不能不杀之。求情的说,林办的《社会日报》并非宣传社会主义,而是取为社会服务之意。狗肉将军一听,想了想,答应死刑暂缓。但是恰巧宪兵司令王琦是潘复的旧交,而且潘还曾有恩于王。王佯言人已处决,赦之晚矣,过后赶紧将林处死。

从清末至民初,林白水前后二十多年驰骋于舆论场上,将统治者骂了个遍,大到腐败丑行,小到私德瑕疵,无不触及,却多可以有惊无险,最后,连他自己大概也没料到会死在老熟人潘复的怂恿下,更不会想到是因“肾囊”而惹杀身之祸。其间,有诸多偶然性而非必然性,只要某个小环节没扣上,或许林白水就有生存的可能。

在研究历史时,我们在思维里习惯为某个时代定性,然后依照这个性质去讨论在此期间发生的各类问题。可是,每个时代的性质,其呈现却有强有弱,只有极致的年月,那种社会性质才有机会达到顶点,否则,很可能都是松松垮垮,根本不到位。钳制舆论、迫害民主、镇压进步、政治黑暗,在理论上这是那个时代应该显现出来的倾向,不过,事实上却远非如此,比如黎元洪还曾废止了袁世凯时期颁布的新闻禁令。可以说,因言获罪在那个时代实际是少数,因发表文章而遭杀身之祸的就更少,大多数人都活了过来,并且活得很带劲,后来还都成了社会显达,名重一时。那个时代早期著名报人遇害的只有三个人,林白水和邵飘萍,都死在了短期执政、土匪出身的奉系手里;黄远生却死在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的枪口下,具体操纵这一暗杀的恰恰就是后来资助同乡林白水归葬故里的林森。其历史复杂性,可谓耐人寻味。

——原载《书屋》2009年第1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39
重读的意味——《八月一日》观后




张东(八一电影制片厂研究室主任)
 发布时间: 2007-09-28
 光明日报


  编者按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决定于9月中旬至10月底在全国广泛开展“优秀国产影片金秋展映展播月”活动。参加展映展播的影片以再现我党、我军的光辉历程,弘扬时代主旋律精神,讴歌新时期改革开放伟大成果,促
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优秀国产影片为主要内容。其中,展映的新片有《青藏线》、《八月一日》、《东方大港》、《我的左手》、《五颗子弹·····》、《夜·明》、《亲兄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隐形的翅膀》、《千钧一发》、《倔人吕尚斌》、《星星之火》等,此外,获得第10届“五个一工程”奖的《张思德》、《云水谣》、《太行山上》以及部分往年生产的优秀影片也同时进行复映。

  为配合此次展映活动,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优秀国产影片系列评介活动”。活动选择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重点影片,组织观众、专家和新闻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放映、研讨和推介活动。评介活动得到各个方面的积极支持与热烈响应,观众参与踊跃,专家评点中肯,取得了良好影评宣传效果。本报从评介活动中选择3位专家的影片评论文章予以发表,希望能够引起读者朋友的关注。

   故事梗概: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在此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杀绝、被吓倒、被征服。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毅然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建立了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出品:八一电影制片厂

  发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发行放映分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编剧:陆柱国赵琪刘星李平分宋业明

  导演:宋业明董亚春

  主演:刘劲 侯勇 吕良伟

  摄影:姜力军 王敏 宾主 于学军

  2007年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纪念日。80年前那个日子对于中国的意义已不用赘叙。年年,我们都在反复咀嚼。这部以“8月1日”命名的影片其实已经标示出自己是一部重读历史之作。

  8月1日,已经被读了80年,这其间有足够多的发现感悟,被不同的人记录、抒发。使之保持着持久的魅力。电影的一次重要重读发生在1981年,它的记录者是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今年的重读是由同样以8月1日这个日子命名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来完成的。

  八一版的重读,意义也在于发现。影片的创作者在谈到《八月一日》的创作缘由时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量历史史实的新发现、电影技术和观念的日新月异,使得重新拍摄南昌起义有了必要性。其实这里的“发现”不仅仅限于史料、史实,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发现。历史是一段有头无尾,无限延伸的时间轨道,昨天的事情,今天已经成了历史,再来回忆便是读史。所以我以为对历史的讲解,有近读和远读,近读常常是在历史事件刚刚发生,或刚刚过去,远读则在过了相当的时间以后,有了一定的距离之后。虽然两者并不能完全区别开来,但是近与远读史的角度、感情、甚至目的都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来,近读更感性,特别是在当事人还在的情况下,站在自己的立场,回忆发生过的事情,情感的因素、情绪的因素,包括个人认识的局限,都会对客观反映历史产生一些影响。在影视创作中,近读比较注重讲述事件的发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兼有新闻的作用。远读相对更理性,更客观,它站在中间人的视点,从具体事件中走出,站在一个更宏阔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冷静的剖析。同时,一些新的史料不断被发掘出来,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原有一些模糊的观念也逐步清晰,这些都是重读的基础和前提。

  《八月一日》得到了史学界专家的认可,其重要的一点,是该片对于一些曾经被误读,或者因为时代原因,有意或无意回避的问题和人物的把握。例如陈独秀,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把他反对“南昌起义”的反面人物来刻画。陈独秀反对起义是真,但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为什么反对?这些问题很少有人理会,或者是有意不去理会。在一些作品里,陈独秀几乎就反革命。当然,这与时代和历史的限制有关,现在我们可以更接近历史真实来表现这个人物。作为共产党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对党的事业是忠诚的。他反对起义,一方面是对形势判断的偏差,他认为起义的时机不成熟,还有来自共产国际方面的压力,绝不是想与革命为敌,更与他的人格、人品无关。实际上,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当事人在当时很难看清楚它的全貌,是后人在经过历史见证后才能说明白的。《八月一日》比较客观地表现了陈独秀及当时的党中央在起义问题上的分歧和矛盾,也表现出了早期共产党人的幼稚,这可能也是革命必须付出的代价。影片中周恩来为陈独秀送行的一场戏非常有意味:在武昌一所老宅子里,陈独秀收拾行装准备离去,周恩来起来送行,他带来了陈独秀的儿子被反动派杀害的消息,在凄风冷雨中,陈独秀黯然落泪,他不顾周恩来的挽留,独身走出,周恩来黙黙地站在雨中,望着烟雾迷茫的长江沉思……一位历史专家在审看了《八月一日》后专门给剧组写信,对作品给予肯定,他认为该片对陈独秀这个人物政治尺度、分寸的把握是以往文艺作品少有的。

  “刻画起义中的人物众生相”是《八月一日》的创作者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影片的魅力之一。

  在大革命的潮流中,各色人等都是上台表演一番,而“南昌起义”这一事件,就成了形形色色的“众生”展示“众生相”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人叱咤风云,有人豪气冲天,有人光明磊落,有人委琐暧昧,有人选定了人生道路,有人改变了生命的轨迹。这一切构成了无限丰富的社会画卷。好的讲史者应该只须描述出这样的场景,让观众自己去感觉、去评价。而不必跳出来去说教。在《八月一日》搭建的这个大舞台上,有几个人物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独特的“众生相”。比如贺龙,他是一个从旧军人行伍中走出,走进革命队伍的元帅。“南昌起义”实际上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这部影片表现了这个过程。影片开始时,贺龙身上多少表现出一些“匪”气,包括他的语言、行为,包括他的部队抢粮、下级军官争斗等间接流露出贺龙坎坷人生的痕迹。同时对贺龙的侠骨热肠,正直凛然也是大力彰显,使他的转变有充分的依据,像他救芳芸,帮魏老三,临危不乱,果断处理叛乱事件等。

  汪精卫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人物,但在此前,他却是一名国民党的左派。南昌起义是他走向反面的第一步。所以《八月一日》也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转向中的汪精卫,“四·一二”以后,从上海逃出的周恩来匆匆赶到武汉,去见当时的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汪精卫此时的态度还是暧昧的,他想“东征讨蒋”,又想反共,还想为自己争势力,所以在几股力量中周旋,但是他说的一句话显露出他的阶级本性:“贵党的农民运动常有过激之处,举事谋反的事件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在他感到共产党要拿起枪杆子,对自己阶级的利益有损害时,出于阶级本性,他必然走向反面。

  南昌起义中最重要的人物是周恩来,最难塑造的人物也是周恩来。周恩来的难度可能来自他的“完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这也是以往一些影视作品中周恩来的形象总有点温呑水的原因。“南昌起义”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极有光彩的一页,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周恩来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干和指挥能力。26年前,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汤晓丹版的《南昌起义》没有能酣畅地展现周恩来的风采。今天,我们再次重读南昌起义,对于周恩来理所当然要有新的解读。《八月一日》把周恩来放在矛盾的中心,给为展示人物的才华搭建好了舞台。“四·一二”以后中国革命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从血泊中走出的周恩来,痛切感到掌握枪杆子的重要性,所以他极力主张武装起义,建立人民自己的武装,但此时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极为复杂、残酷的局面,敌人的强大,来自不同方面的军队之间的矛盾,特别是来自党内和共产国际方面的压力,都把周恩来推到风口浪尖上,再加上周恩来此前在上海等地组织的起义失败,他深知自己已经“输不起”了。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起义的组织工作之中,他用坦诚争取贺龙的加入,用理解赢得了叶挺的信托,用宽厚、智慧团结了不同方面的力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周恩来与张国焘尖锐的争论,绝对鲜见的“拍桌子”。在起义前夕,出现叛徒时,周恩来果断决定起义提前两小时,保证了起义的成功,让观众看到一个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周恩来。这是影片给我们的最宝贵也是最新鲜的感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2:45
温情与敬意———重读钱穆的《国史大纲》



信息来源:宝钢新闻中心

   


    在大陆,钱穆的知名度远不如他的侄子钱伟长和远亲钱钟书。成名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钱穆,在21世纪的今天,早已与我们渐行渐远了,他的扛鼎之作《国史大纲》,在这个文化快餐盛行的时代更是绝少有人提及。
    竖排版、繁体字、文言文和通篇的注解——这种风格足以挫败漫不经心的淘书客们的阅读欲望。不过坦率地讲,此书开篇第一页的文字就拨动了我内心深处的那根久已沉寂的心弦。钱穆一上来就对读者们提出了明确的阅读要求:要怀着温情与敬意去研读自己的历史。《国史大纲》成书于1938年,那正是山河破碎、内忧外患的年代。出身贫寒,自学成才,执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的钱穆,随校南迁,一路颠沛流离,避难于云南宜良岩泉寺,积两年心血写成此书。作为一本中国通史,钱穆在书中引征了大量的原始史料来支持和阐述自己的观点。时隔70年,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大不相同,但作者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传统政治文化的真知灼见,依然值得我们深思。
    钱穆认为,我国历史的最为显著之特点就是“悠久”、“不间断”、和“详实”,实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的国家,但其国民却最缺乏国史知识。钱穆强调,清末以后、近代以来的种种内忧外患,莫不与国人对历史的误读与误判有关联。例如,“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自秦以来二千年,皆束缚于一家思想之下”,这样唐突的论断和一切推诿于古人的态度,不但是对以往历史武断的一概抹杀,更于时弊无补。与其痛骂传统文化的落后与腐朽,不如多一些理性的探索与思考。钱穆倡导“治国史之第一任务,在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要培育民族内部自身的新生命力,就必须对民族自身的历史特点有清醒自觉的认识。他认为我民族之文化常于“和平”中得进展,而欧洲史每常于“斗争”中著精神。希腊、罗马的兴盛与衰亡、英国的宪章运动、法国人权革命的爆发,莫不是在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中一种“力量”的支撑与转换,一旦革命成功,新生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则社会面貌立即为之焕然一新。反观中国的历史进程,乍一看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但却是以“情感”的融合与同化为主要特征。国家于潜移默化的包容并蓄之中不断扩展、绵延不断。 中华民族情感的麻木与觉醒,贯穿于王朝交替过程的始终。国家的强盛和扩张无不伴随着对民族情感的认同和积聚。中国史可比作一首诗,而西洋史可比作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变换,而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 所以诗代表中国文化之最美部分,而西洋则以剧作为文学家之圣境。“苏格拉底死于一杯毒药,耶稣死于十字架,孔子则梦奠于两楹之间,晨起扶杖逍遥,咏歌自挽。三位民族圣人之死去,其景象不同如此,正足反映民族精神之全部。” 这些根本的差别决定了中西社会不同的历史演化路径和不同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国不能简单地照搬西方的制度和文化。
    作为一名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的捍卫者和宣传者,以“为往圣继绝学”为己任的钱穆是孤独的。在现代工业文明前行的轰鸣声中,传统文化的声音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和不堪一击。《国史大纲》成书70年后,人们发现,当我们的经济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发展时,我们也在默默承受为发展所付出的代价:环境的破坏,道德的沉沦,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士大夫们所倡导的那个“礼”不复存在,逐利的经济冲动和浮躁的国民心态成为社会的主流。梁思成当年面对着拆掉的古城墙哭着说:“50年以后,你们会后悔!” 是的,不到50年,我们后悔了。于是,遗迹被重新修葺,国学成为时尚,孔子被重新挂到墙上,学术超男超女成为膜拜的偶像……可是,书籍可以被重印,建筑可以被重建,精神和情感却是不能模仿的。这场传统文化的复兴运动,往往更像是一场热闹的明星模仿秀,缺乏实在的内容。钱穆在晚年曾经多次指出: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失去信心才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危机。钱穆在告别讲坛的最后一讲中给中国青年的赠言是:“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2008年末的一个冬夜,在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一阵凛冽的寒风正从我的窗前呼啸而过。一场多年未见的寒潮席卷了这片古老的土地。比寒风更寒彻心骨的是一场突发而至的金融危机。历史的演进,从来都不是一条机械的直线,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种情感,给我们以慰藉和勇气,引我们前行——这种情感,也许就来自于钱穆为我们讲述的那充满温情与敬意的历史。(潘大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2 13:08
赦免麻雀的“说法”



--------------------------------------------------------------------------------


1957年,全国曾经展开过一场向麻雀宣战的人民战争。这年的9、10月间召开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的路线,可说是中共党史上一次划时代的会议。同时,不论对于打右派还是打麻雀,这也都是一次重要的会。这次全会把反右派斗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毛泽东在全会上的讲话中也说到了打麻雀。他说:“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这四样东西,我是很注意的。只有10年了,可不可以就在今年准备一下,动员一下,明年春季就来搞?”接着,他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中国要变成四无国:一无老鼠,二无麻雀,三无苍蝇,四无蚊子。”

根据他的这一要求,这次全会基本通过1957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随即在报纸上公布。其中第27条这样写道:除四害。从1956年起,在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在城市里和林区的麻雀,可以不要消灭。

又过了半年,到了1958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作关于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第二次修正草案)的说明,说麻雀还是要打的:

麻雀、老鼠、苍蝇、蚊子,现在有些地方打得看不见了,但是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又会出来了一些,麻雀、老鼠也还会出现。这些东西繁殖是很快的,不是一个或几个“战役”就可以完全消灭的,而是要长期斗争,越打越少,以至基本消灭,并且还要继续斗争,才能把成绩巩固下来。

到了1960年,政策开始松动了,决定赦免麻雀。《毛选》第五卷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一文后面,加了一条注释说:

1960年3月,毛泽东同志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的指示中说:“再有一事,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虫,口号是‘除掉老鼠、臭虫、苍蝇、蚊子’。”

果然,4月10日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的这一文件,“除四害”这一条里的“麻雀”就改成“臭虫”了。

最有趣的是这一修改的理由。为什么要赦免麻雀呢?在将文件提交这次会议讨论的时候,谭震林作的说明是这样的:

麻雀已经打得差不多了,粮食逐年增产了,麻雀对于粮食生产的危害已经大大减轻,麻雀是林木果树害虫的“天敌”,因此,以后不要再打麻雀了,纲要所说的除四害中,应当把麻雀改为臭虫。

这当然是极其雄辩的文章:过去打麻雀,是为了保护庄稼,没有打错。现在形势大好,粮食逐年增产,让麻雀吃掉一些也不在乎。现在的任务是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吃饭之外,人们还要多吃一点柑橘苹果什么的吧。正好麻雀是果树害虫的天敌,保存下来对发展水果生产有益。如此说来,不但可以赦罪免死,甚至还应该立功受奖了,任它吃掉的那些谷物,就算作奖品吧。

谭震林的这篇报告是1960年4月6日作的。如果人们注意到了这个日期,就会觉得他这话未免说得有点蹊跷。由于大跃进对农业的破坏,这时正是全国粮食最紧张最短缺的时候。库存几乎挖空了。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分管农业的书记,他不会不了解情况。了解情况还要说“粮食逐年增产了”,是为了给赦免麻雀寻找出一个站得住脚的“说法”,有他的不得已吧。麻雀的冤案得以平反,总算是做了一件好事。现在是时过境迁了。当年深以为苦的饥饿的记忆也渐渐淡忘。今天倒是可以用一种超脱的态度来欣赏这一段妙文了。这种论证方法,我们曾经是多么熟悉啊:以前整你,是你有问题,没整错。现在不整了,并不是说你没有问题,而是因为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强大,有可能实行更加宽大的政策了。

(摘自《2000年中国散文精选》朱正/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21
历史学专业网站

1、史学研究网:http://www.3hresearch.com/
主要进行史学理论、史学史、海外中国学史方面的研究。着重发布这一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学术成果和最新学术信息。转载以往曾经发表过的有学术留存价值的史学信息和论文。

2、中国史学网:http://www.chinahis.com/
主要面向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历史学爱好者,以促进高校历史专业本科教学为主,兼顾历史学研究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同时促进国内历史学界与境外和国际历史学界的网上学术交流。

3、中国读史网:http://www.cndsw.cn/index.asp
主要栏目有政坛风云、战火烽烟、文章中心、思想探微、史学论丛、国际纵横等栏目。

4、象牙塔:http://www.xiangyata.net/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陈爽博士的个人主页,有个人的研究成果及相关链接,其“国史论坛”颇有特色。
 
5、史学评论网:http://www.jianwangzhan.com/cgi- ... n&userid=147978
一个以促进中国史学评论发展、加强史学交流为主旨的史学类个人网站。开设的栏目有:学术评论、史学评论、史书评论、史家研究、史学理论、学术史研究、研究综述、史学争鸣、史学讯息、文史博览、新书简介、池豫文集等。

6、历史风云网:http://www.lsfyw.net/Index.html
各个专题收集有思想文化科技、历史的奥秘、中外通史、历史故事、历史文化遗产等历史知识,而战争专题史、民主专题史、社会经济生活等栏目则体现了一定的学术性和专题性,并且收有中学历史的教材教参电子版以供下载。

7、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http://www.cawhi.com/
系陈德正教授受中国世界古代史学会之托主持的非经营性网站,旨在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的有关国内外世界古代史教学与研究的相关信息,主要受众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历史学及相关专业师生及世界古代史学的业余爱好者和研究者。

8、铜雀-中国历史网:http://www.tqxz.com/
有中国通史、中国历代帝王、中国各朝疆域、中国历代名人等栏目,尤其是民族边疆史内容最佳,界面精美,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9、血铸中华:http://xzzh.china5000.cn/
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主办。栏目有民族英烈、人民的反抗、不平等条约、历史资料、历史照片、历史遗迹、历史研究,侵华战事、忏悔录、海外评述等。

 
10、历史资源网:http://www.fed.cuhk.edu.hk/history/
提供香港、世界及中国历史资料及教学资源,包括相片、视听教材等。
 
11、中国历史网:http://www.cnhistory.cn/
主要栏目有历史人物、历史论文、历史文化、历史图片、历史研究、历史故事、历史知识、历史小说、历史资料、历史上的今天等。
 
12、中华万年网:http://www.china10k.com/simp/indexlight.htm
具有丰富中国历史资料。

13、中华文史网:http://www.qinghistory.cn/
发布以清史编纂为主的研究成果、研究动态、资料和各种信息,其范围涉及史学、 文学、哲学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包括清史纂修、清史研究、中华文史、清史数字图书馆、文化社区、新闻中心、公告栏、网站地图、站内检索等。

14、中国918爱国网:http://www.china918.net/index.html
是2000年“大阪事件”后建立的,以宣传、研究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民间、业余制作维护、公益性质的联盟网站。
15、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http://www.wenbao.net/
一个公益性的专业文物保护网站,其宗旨是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弘扬中华文化。
16、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http://www.medhis.tongtu.com/cgi ... &userid=2110411
由中国世纪中世纪史学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协办的研究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的网站。

17、唐研究:http://www.tangrf.org/
唐研究基金会网站, 有基金会介绍、《唐研究》杂志、研究动态、学术信息、学者资料库、唐代文库、唐代画廊等内容。
18、中国古代史教学研究网:http://www.ldcah.com/
由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创办的一个研究中国古代史的网站。

19、史海泛舟:http://www.cycnet.com/history/index.htm
含今日历史、史学动态、史林聚焦、通史大观、人物春秋等栏目。
20、史学连线:http://saturn.ihp.sinica.edu.tw/~liutk/shih/
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人员创办的史学专业网站,分类细,链接站点十分丰富。
 
21、古风文史:http://www.gf99.cn/wsh.asp
为个人网站古风网下的古风文史版块,主要有文史动态、哲学宗教、历史研究、文学研究、文化鉴赏、读书评论、文史知识、论著简介、学者简介文史专题等栏目。

22、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在线:http://hhdts.51.net/
为中学历史教师提供历史文字、图片、教案、课件、题库等教学资源的教学网站。
23、辽金史研究:http://www.liaojinhistory.com/
有关中国辽金史的学术网站。  
24、历史回廊:http://www.epicbook.com/
含历史事件、人物、照片、地图、图片、传记等。  
25、中华人网:http://www.greatchinese.com/
有中国历史(中华帝国兴亡史),佛教(一休禅堂),文化新闻(翰林别院),历史名人(中华俊彦),历史传奇故事(中华传奇)和百家姓(中华百家姓)等项目。
26、中日网:http://www.sjhistory.net/site/newxh/index.htm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自主开办的非营业性的公益学术网站。
 
27、国学参考:http://www.zgwww.com/
主要搜集和整理国学相关的资料文字图片,主要收录历史、文学、古籍、传统文化、社会科学、中医、易学、宗教等相关资源。
 
28、中国基础教育网历史频道:http://www.cbe21.com/subject/history/
设有史学动态、多媒体资源、备课手册、考试对策等栏目,并设立另类视野和历史论坛供读者们开阔眼界,互相交流。
 
29、北洋水师:http://www.beiyang.org/
专门介绍北洋水师、甲午战争的专题网站。
 
30、千千历史园地:http://yxccc.upweb.net/
含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论文、试题精选、学法指导、教学课件。  
31、历史教育网:http://www.lishi.xueke.cn/
主要包括:学科课件、教案、试题、素材、论文、教育资讯等。  
32、中国历史课程网:http://hist.cersp.com/
一个历史教育网站,有课程建设、试题精选、教学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设计、测量评价、历史研究、教材资源、图说历史、历史论坛、历史博客等栏目。
 
33、中学历史教学园地:http://www.zxls.com/index.html
是历史学科门户网站,资料丰富、原创性强。网站主要有高一新课标、历史flash、历史视频、历史课件、教师论文、历史教案、试题交流、高考中考、学生园地、历史百科、活动探究课等栏目。
 
34、中学历史在线:http://www.ls11.com/Index.asp
为全公益历史教育网站。
 
35、中国历史博物馆:http://www.nmch.gov.cn/
 
36、故宫博物院:http://www.dpm.org.cn/
 
37、上海博物馆:http://www.shanghaimuseum.net/
 
38、南京博物院:http://www.njmuseum.com/
 
39、河南博物院:http://www.chnmus.net/Template/home/chnmus/index.html
 
40、浙江省博物馆:http://www.zhejiangmuseum.com/
 
41、陕西博物馆:http://www.sxhm.com/
 
42、澳門博物館:http://www.macaumuseum.gov.mo/mainchi.htm
 
43、安徽省博物馆:http://www.ahm.cn/
 
44、武汉博物馆:http://www.whmuseum.com.cn/
 
45、佛山市博物馆:http://www.foshanmuseum.com/index.asp
 
46、奥地利自然历史博物馆:http://www.nhm-wien.ac.at/
 
47、牛津大学科学历史博物馆:http://www.mhs.ox.ac.uk/
 
48、佛罗里达自然史博物馆:http://www.flmnh.ufl.edu/
 
49、德国历史博物馆:http://www.dhm.de/ENGLISH/allgemein_en.html
 
50、History and Historiography:http://history.eserver.org/
链接了一些史学站点和史学书目。
 
51、Links for the History Profession:http://www.oah.org/announce/links.html
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建立的史学专业站点。
 
52、The History Net:http://www.historynet.com/
一个内容丰富的历史主题网站。
 
53、HyperHistory Online:http://www.hyperhistory.com/online_n2/History_n2/a.html
链接了大量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地图等方面的站点。

54、The Ancient World Web :http://www.julen.net/ancient/
一个世界古代史网站。
 
55、Selected History Resources: http://www.princeton.edu/%7Epressman/history.htm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主办的综合性历史网站。
 
56、The Paleolithic Diet Page :http://paleodiet.com/
一个全方位介绍旧石器时代研究机构、著作、信息、文献的导航网站。
 
57、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http://www.oah.org/announce/links.html
由THE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建立的史学专业站点,链接了丰富的资源。
 
58、History and Theory:http://www.historyandtheory.org/
提供史学理论和历史方法等方面的文章和书目。
 
59、Historyworld:http://www.historyworld.net/
一个有关世界历史的网站。  
60、历史能手:http://www.historywiz.com/  
61、World Wide Web Virtual Library History Central Catalogue:http://vlib.iue.it/history/index.html
网上虚拟历史图书馆
 
62、Selected History Resources:http://www.princeton.edu/%7Epressman/history.htm
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主办的综合性历史网站。
 
63、Internet Modern History Sourcebook:http://www.fordham.edu/halsall/mod/modsbook.html  
近现代历史在线资源库主要为学习欧洲历史和美国历史,以及在现代欧美文明和世界文化方面服务,提供近百份全文资料。

64、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http://www.historycooperative.org/ahr/
美国历史评论,美国历史学会主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22
推荐一个好网站,有大量历史学杂志和论文下载

厦门大学历史系资料网

http://history.xmu.edu.cn/ziliao/list.asp?sortid=319
所有论文下载后用电子阅读器阅读,并且可以转化为文本格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23
http://history.nenu.edu.cn/

历史资料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25
http://162.105.161.61/

北大历史系网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26
历史资料网

-

1.近代中国网:http://www.china1840-1949.com/

2.厦门大学历史系:http://history.xmu.edu.cn/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y_03/y_03_40jdsyjs.html

4.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0_lss/main.htm  

5.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http://www.historyshanghai.com/

6.北京大学历史系http://www.hist.pku.edu.cn/index.htm

7.南京大学历史系http://www.nju.edu.cn/njuc/dep/lishi/index.htm

8.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http://www.bnu.edu.cn/departments/history/index.htm

9.中山大学历史系http://history.zsu.edu.cn/

10.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http://www.sinica.edu.tw/imh/index.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31
中学历史教学网站网址大全


超越时空·云峰历史在线 - 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网站,含教案、试题、课件、素材等。
承德一中历史网 - 含历史的高考复习,学习园地,本站专题。
东莞中学历史科组 - 包括风云人物、文物宝库、访古游踪、教学资源等内容。
番中历史视窗 - 含历史聊天室,历史博物馆,历史教具制作室,历史科组建设。
飞远中学历史网 -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专业网站。
哥伦布航行主页 - 哥伦布的航行的相关情况。
高中历史杂志 - 高中历史教学资料、教案、论文、试题等。
广东历史教与学 - 含理论探索,教材辅导,学生园地。
古石历史资源网 - 古今人物、历史典故等。
古韵悠悠-中学历史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交流。提供大量珍贵历史纪录片供教学使用。
贵阳市初中历史学科基地 - 含基地简介,教学探讨,历史足迹,趣味历史。
红日-高中历史教学网 - 包括人物库、试题集粹、辅助史料、历史教学等栏目。
明智网 - 中学历史教育与教学。
美国内战主页<English> - 有关美国内战的网址链接。
历史 - 包括历史说课案、教案、论文。
历史人 - 东北师大附中的历史教师的个人主页,历史教学以及高考为主要内容。
历史教学 - 《历史教学》、《历史学习》杂志网上刊物。
历史教学 - 含中学历史教学指导、教学研究、课件、模拟题、高中历史复习课的资料。
历史教学资源库 - 提供历史教学的资源。
历史教学网 -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历史组主办。
历史教学在线(New) - 含历史论文、历史题库、历史教案、历史课件等。
历史教研 - 含教学论文,精品教案,历史图片,历史课件。
历史教研网 - 关于中小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网站。
历史教与学 - 含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广东历史、乡土教材、历史文化。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积件库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资源库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资源库 - 包括备课资料、历史信息、教案、课件等。
历史频道 - 含史学动态及备课手册。
历史频道 - 历史教育信息。
历史时空 - 中学历史教学网站,提供课件试题教案、教育研究动态。
历史E时空 -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学。
历史人之家 - 含历史类的教学经验介绍、教学素材、课件、教学论文、教案、试题等。
历史视窗 - 含历史名词解释、历史人物和朝代查询、基础知识、历史故事及历史论丛。
历史试卷 - 提供高中历史试卷。
历史题库 - 提供高中历史试题。
历史天地 - 包含中学历史教案、试卷、史料、论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天地 - 含历史试卷、历史课题、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和历史图片。
历史之窗 - 介绍历史名城、中学课件、博物馆、历史资料、说课教案、学习方法等。
历史园地 - 包括历史教研动态、课题研究、教学课件等。
千千历史园地 - 含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资料、高考试题精选、历史论文、学法指等。
时空隧道 - 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制作,介绍历史知识。
顺德乡土历史教育资源网 - 介绍顺德乡土历史资源。
史海泛舟 - 学史论文和教育论坛、教学资料、历史题库。
史海聆潮 - 含教育新闻、历史同步教学、教学课件、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
史苑学林 - 介绍历史知识,辅助历史教学的网站,含历史理论、历史人物、历史年表、历史课件等。
人教网--历史天地 - 含教学研究、高考评析、备课参考、试题集萃、教研活动等。
武平历史教研组 - 介绍历史知识及许多高考内容。
天津教研网-历史 - 含教研动态,理论园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等。
涛涛历史频道 - 服务于高中历史教学的个人主页。
无锡历史教育网 - 中学历史教研组开发的综合性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网站。
薛振军个人网站 - 含历史课件、历史人物、历史文物等。
学科教育-历史天地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
野草趣园 - 提供历史教案、试题、论文、课件、书法、篆刻、软件、高考动态。
益网 - 个人论文、教学参考、教学研究等。
中国历史 - 用文字和图片介绍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教与学 - 提供历史文化教学素材。
中山历史园地 - 关于历史的教学交流地带。
中学历史教师联盟 - 历史教学资源共享。
中学历史教学辅导 - 含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辅导。
中学历史教学课件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 - 提供中学历史课件资源、图片素材、文字素材、教案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网 -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网 - 历史论文、历史题库、历史教案、历史课件等汇总的一个历史教师的个人网站。
中学历史课件(New) - 中学历史课件。
中学历史课件 - 历史课件
中学历史同盟 - 含历史教程、课件、教学资源等。
中学历史在线 - 中学生课内外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教师教学交流。
中学历史在线 - 中学生历史学科在线学习与辅导,中学历史教案、中学历史论文、中学历史备课资料等资源。  

http://3785.x5dj.com/初中历史教学园地

http://chuzhonglishi.blogbus.com/logs/31534264.html印第安人

http://3028.x5dj.com/初中历史教师家园

http://gnlsjx.lyge.cn/index.htm北师版初中历史教学网

http://www.pep.com.cn/czls/人教网刊

http://www.ls11.com/Index.html中学历史在线

http://www.lsxsk.com/Index.html历史教学新思考

http://www.lsjxsj.com/中学历史教学世界

http://www.zxlszy.com/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

http://zxlsjxw.home.sunbo.net/中学历史资源网

http://www.zxls.com/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http://blog.gxjiaoyan.com/?uid-2 ... log-itemtypeid-4577历史博客

http://16016.cn/Html/ls/index_1.html天下故事网

http://www.bbshuaxia.cn/jingdian/华夏五千年故事

http://www.rwzx.net/bbs/中国人文在线

http://baike.baidu.com/view/8081.htm历史故事

http://news.ifeng.com/history/历史故事
http://www.hxlsw.com/历史故事

http://www.cgw.cn/html/famousgeneral/212/中国长城互联网

http://www.157gw.cn/世界历史

http://www.xhistory.net/世界历史网

http://bbs.xhistory.net/世界历史论坛

http://www.lishi5.com/历史网

http://daxue.learning.sohu.com/major_detail_61.html历史学

http://www.lsxkyw.com/历史学考研网

http://bbs.freekaoyan.com/forum-149-1.html历史学考研论坛

http://hi.baidu.com/lishixueky/b ... 833e0135fa4182.html历史学考研大纲

http://www.yanlutong.com/lishixu ... kjMYstJzWSu1PqoFO3J考研资料

zllishi@126.com考研

http://school.icxo.com/htmlnews/2009/01/12/1332572_0.htm考研真题

http://www.zhls.org/中华历史文化网

http://ls.zxxk.com/articleList.aspx?ClassID=2026中学历史学科网

http://www.ww51.com/index/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3八年级上

http://www.6edu.org/lishi/jiaoan/list_84_1.html第六教育网

http://56un.cn/中国历史论坛网

http://www.hxlsw.com/华夏历史网

      



历史教研 - 含教学论文,精品教案,历史图片,历史课件。
历史教研网 - 关于中小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网站。
历史教与学 - 含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广东历史、乡土教材、历史文化。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积件库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课件资源库 - 提供历史课件下载。
历史资源库 - 包括备课资料、历史信息、教案、课件等。
历史频道 - 含史学动态及备课手册。
历史频道 - 历史教育信息。
历史时空 - 中学历史教学网站,提供课件试题教案、教育研究动态。
历史E时空 -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教学。
历史人之家 - 含历史类的教学经验介绍、教学素材、课件、教学论文、教案、试题等。
历史视窗 - 含历史名词解释、历史人物和朝代查询、基础知识、历史故事及历史论丛。
历史试卷 - 提供高中历史试卷。
历史题库 - 提供高中历史试题。
历史天地 - 包含中学历史教案、试卷、史料、论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天地 - 含历史试卷、历史课题、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和历史图片。
历史之窗 - 介绍历史名城、中学课件、博物馆、历史资料、说课教案、学习方法等。
历史园地 - 包括历史教研动态、课题研究、教学课件等。
千千历史园地 - 含高中历史教学、历史资料、高考试题精选、历史论文、学法指等。
时空隧道 - 福建省武平第一中学历史教研组制作,介绍历史知识。
浙江 吕准能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学教师充分高效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资源,对于其适应新课程改革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的要求,优化历史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现将常用历史教育教学网站加以整理和分类,以期对广大中学历史教师有所裨益。
    一、中学教育教学类:
       1.新思考网:http://www.cersp.com/,中国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和前卫性,实力强大,主要有语文、数学等学科、课堂教学、教师阅读、学业成绩评价、学校教育科研、校本研修、教育叙事研究及《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杂志等栏目,且定期组织全国新课程教育培训。
       2.教育在线:http//www.eduol..com.cn,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主办,朱永新倡导"新教育"的主要平台,有热点新闻、教育书坊、资源中心、课件下载、教育博客、教育论坛(包括教育在线周刊、新教育实验、班主任论坛、文学与读书、心灵港湾、新教师教育、新公民教育等)及教育名家、教育时评、成长日记等,集中了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李镇西、卢志文等人的教育教学论文,观点前卫、内容丰富。
       3.中学教研网:http://www.jyw.cn/,由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与人力资源研究部主办,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课改沙龙、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课堂、被资料、观点争鸣、教育百科、教育论坛等栏目;
       4.中国教育资源网:http://www.learnningchina.com,有教育新闻、学科教育、图书馆、交流中心、个性教师等;
       5.中国基础教育网:http://www.cbe21.com.cn,历史教师可以浏览“课程改革”、“交流讨论(BBS)”,“历史”等栏目内容;相关的链接有:www.sxj21.com,以介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北师大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为主要特色的教育网站,并设有历史论坛。
       6.人教社网: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http://www.pep.com.cn,特色栏目为“历史天地”(包括教学园地、教材与大纲、学生之友、学术动态、万花筒、图说历史)、“历史论坛”、“课程研究”;最值得关注的是其“课程研究”栏目,该栏目贴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布了大量国内外课程改革的有价值论文,值得一读;
       7.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http://www.cfe21.com,由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主办,包括与个中学主要学科的教学参考杂志,该网站有“教育论坛”,供网友交流,近年来刊发的“史学研究”以及“历史教学”论文和文章;
       8.中国教师资源网:http://www.jszyw.cn/Index.html,主要有教案下载、课件下载、试题下载、名师讲座、高考试题、课件素材、教师论文、教师培训等; 9.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http://www.k12.com,历史学科资源精选、历史教师个人专辑、个人主页等栏目; 10.中华读书网:http://www.booktide.com,主要拦目有:资讯播报、书评天下、读书时间、图像事业、出版社区等; 11.中学教研网:http://www.jyw.cn/,主要有新闻广角、课题研究、教学研究、观点争鸣、课改沙龙等栏目。
    二、史学专业类网站:
       1、中国史学网:http://www.chinahis.com,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主办,http://www.chinahis.com,有历史教学(含历史教学法研究、名师名课);历史研究(包括史学论著与教材评介、史学思潮与流派、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学信息、考古学信息);历史素材(分为学科素材库、史学参考论著目录);
        2.学术批评网:http://critieism.tongtu.net,由北师大历史系杨玉圣副教授创办,http://criticism.tongtu.net。主要栏目有:学术批评、史学评论、读书时空、学术信息、学友论坛;     
        3.学术交流网:http://www.annian.net,由北师大历史系黄安年教授创办,主要栏目有:美国问题研究、世界历史研究、学术评论、中学历史教材等;
        4..史学评论网:http://historicalreview.jianwangzhan.com由《史学月刊》周祥森副编审创办,栏目有“史学评论”、“学术批评”、“史学争鸣”、“史学信息”等,值得关注;
        5.史学研究网:http://sw08133.chinaw3.com/,介绍史学理论、史学史、海外中国学史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的前沿学术成果和最新学术信息的专题网站,还有专家网页、机构与刊物、网络资源等,并特设资料搜索擎。
        6.近代中国研究网:http://www.modernchina.org.cn/,由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史所创办,主要栏目有:最新资讯、专业研究、学人之窗、专业期刊、文献资源等。还有国内相关链接等。
        7.中国学术联盟网:http://www.chinaau.com,主要栏目有学术信息、学术评述、叙述档案、叙述书架等。
        8.近代中国网:http://www.china1840-1949.com,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马晓泉教授创办,发布与相关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信息,同时介绍相关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专业学者的新近信息。包括“学术研究”、“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学科资讯”等;
        9.血铸中华网:http://cyc6.cycnet.com:8090/xuezhu,由团中央和中国社科院主办。栏目有民族英烈、历史资料、历史照片、历史遗迹、历史研究,侵华战事、海外评述等;
        10.国学网:http://www.guoxue.com,“国学论坛”、“国学新闻”、“学术论文”等内容;    11.学说连线网:http://www.xslx.com,主要有时政热评、思想赶潮、国际战略、学术视野、连线学术、史海钩沉(史学纵横、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文史资料)等,此外还有作者专集栏目。
        12.故乡网:www.guxiang.com,其中的“历史”(包括史界动态、历史之谜、风云人物、文物宝库、千秋史话等)和“学术”栏目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浏览和参考;
        13.中国文化信息网:http://www.chc.net.cn/,主要拦目有:中国历史文化论坛、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中国历史文化名地、中国历史文化名作、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文化鉴赏等;
        14.中华一家人网:http://www.prc.net.cn,有中华姓氏、中华人物、寻根问`祖等
        15.国史探微网:http://xianyata.net;其中设有动态综述、书评书讯、专题研究等栏目。另外,还如高中教育网:http://www.cn369.info/,学科教育资源网:http://www.topcai.com/home/down/index.asp;中国教育交流网:http://www.910cn.com/main.asp;中国高中网:http://www.gzs.cn/;文科综合资源网:http://www.ra5ms.net/ywl/main.asp;综合教育资源网:http://www.hnfms.com.cn/hxzj/zhxk/,高中试卷网:http://gzsj.fjsm.net/;高校招生网:http://www.baokao.net/;高考168网:http://www.gaokao168.net/;时事中国:http://www.sszg.com/等。
     三、中学历史教学专业类网站: 1.中学历史在线:由湖北宜昌历史教师方明等人主办,每天都有新内容。设有高考频道、中考频道、历史教研、中央博客等。 2.中学历史教学园地:/index.html,设有图说历史、教研论文、、名题精解、历史呀等栏目。该网站中学历史教学资料丰富,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教研网站。 3.铜雀台夕照网:http://syswxx.com,有中国通史、历代帝王、各朝疆域、历代名人、历史长河社区,尤其是民族边疆史内容最佳,界面精美,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4.历史风云网:http://www.lsfyw.com,主要栏目有历史奥秘、经济史、文化史、政治史、高考等。 5.历史的星空:http://www.lishidexingkong .2008red.com/,主要栏目有历史回忆、乡土教材、历史教案、历史论文等。 6.中学历史教学在线:http://www.lsll.com\lndex.html,栏目有历史天地、历史教研、备课频道、历史词典等。 7.中学历史教学教研网:http://www.hnedlwd.com,主要栏目有历史之谜、历史讲坛、课程改革、教学教研、校本教研等。 8.中学历史教学世界:http://www.lsjxsj.com,,主要有学科信息、教学探索、学史一得、他山之石等栏目。另外K12网上就有历史风云、历史家园、跨越时空—云峰历史在线、史海聆潮、史苑学林、今古论坛、静苑网、古韵悠悠、野草趣园等中学历史教学网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32
一、中国历史纪录片


1、《历史长河》
文字介绍:大型历史纪录片,有服饰篇、工业篇、商业篇、交通篇、军事篇、文字篇、音乐篇、美术篇、建筑篇、科技教育篇等十个专题。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075051.html

2、《中华文明》
文字介绍:历史纪录片,有曙光初照、青铜时代、礼乐颂歌、理性光辉、长城内外、七彩长虹、厚德载物、星河灿烂、天工物华、合和大地十个专题。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918324.html

3、《中华历史五千年》
文字介绍:由北京市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大型的、系统的、完整的展示伟大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电视教学片。从人文初祖、青铜时代一直讲述到中华腾飞等二十八个专题组成。优酷网上的视频资料质量一般,此链接无字幕,但音质较佳。(背景音乐有时有点阴森。。。 )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077931.html

4、《秦朝历史——复活的军团》
文字介绍:大型纪录片,分为王者之师、血色青铜、死生之地、关山飞渡、举国之战、与子同仇六个专题。无字幕,画面质量一般,但是音质较佳。每个专题时长约为半个小时。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3063961.html

5、《幼童》
文字介绍:这个纪录片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由五个小长片组成,每个小长片时长约四十五分钟。有字幕,音质佳~~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2256687.html

6、《邓小平》
文字介绍:中国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这部电视片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光辉的革命历程,表现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史进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本片着重反映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作出的历史性的重大贡献。这部电视文献纪录片,是集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于一体的重要教材。(此段文字源于优酷网视频文字介绍,懒得打这么多字了,直接复制过来的。 )共包括早年岁月、苏区风云、戎马生涯、十七年间、十年危艰、历史转折、绘制蓝图、新的革命、走向世界、为了和平、心系统一、晚年情怀十二集。(很可惜的是优酷网和土豆网上面有关这个专题的视频画面质量很差,音质也是很糟糕,就没有给出视频的网络链接,但是幸运的是在百度文库里面居然有这个文献纪录片的解说词,所以这里给出的网络链接不是视频的链接而是解说词的链接,没办法啦~ )
网络链接:http://wenku.baidu.com/view/5913bff3f90f76c661371ac3.html

7、《历史纵横》
文字介绍:大型历史纪录片《历史纵横》是由北京大学历史文化研究倾力打造的一档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专题片。节目内容知识含量高、故事性强、制作技术精良。每期节目以一个备受争议的历史话题为主线,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采用现场拍摄与场景再现等电视表现手法,层层递进,步步考察,揭开一幕幕众说纷纭而又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在创作中始终重视现场感,讲究真实性,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引领观众探索一段曲折而富于回味的历史文化之旅。(此段文字介绍来源于优酷网)个人认为,画面质量比较清晰,音质也还不错。唯一的不足就是有些集数在这个专辑里面可能欠缺了~ 真是可惜~~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419228.html


二、世界历史纪录片

1、《世纪历史》
文字介绍:这个纪录片好劲爆的说,居然有一百集!!从人类历史的开端一直讲述到万隆会议~~画面质量蛮清晰的,音质也不错的说~嘻嘻~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4665685.html

2、《百年百事》
文字介绍:一共有二十集。画面质量不错,音质还好~!
网络链接: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104126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1:35
历史图片常用浏览地址


中华网老照片图库
      http://tuku.history.china.com/history/html/index.html
华声在线历史图库:
      http://hs.hnol.net/list2.asp?boardid=57
铁血历史图库:
      http://pic.tiexue.net/showclass_12_1.html
QQ论坛历史图库:

http://bbs.qq.com/cgi-bin/bbs/us ... n?groupid=100:10489
新浪老照片:
      http://news.sina.com.cn/photo/zp/index.html
点点记老照片网站:
      http://www.ddji.com/Index.shtml
昨日重现:http://www.zrcx.or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3 12:13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1.html

管季超作糖诗一首:

夏眠醒得早,
[讲坛]知多少?
开张必大吉,
曙光辛苦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4 21:53
重读历史的必要
           -----听邓曙光先生孝昌《书/时光》公益讲堂首讲想到的
               文/孝感听众 管季超

1,历史在被记载流传的过程中,有因人的记忆/记录手段等等原因造成的非主观故意的误写[古今皆然];有记载者主观的选择和有意的篡改[官方民间都会有]。

2,正史的主观选择,例如《资治通鉴》,为国家领导人量身定做。好在只有选择,并未有意歪曲。
‘文革’时的影射‘史学’则篡改歪曲编造无所不用其极,[历史]被弄得不可信信不得了。一条挑水的扁担都可以一会儿是朱总的一会又成了林帅的,董希文一张画都被改来改去,叫你信谁的好?
我们六0后是直到近十多年才对抗战史有了比较贴近真相的了解,被我们小时候批臭了的孔老二也成了香饽饽。

3,民间的历史记载也未必全可信。家谱照说不能乱整,但往[好]里整就没人说了。杜月笙请杨度把自己的先祖整成了杜甫,船王包玉刚请人把祖先整成了包拯。咱管家就得把祖先归成管仲,出名的就这一个,没得选。
[四人帮]10月被抓,11月出的《人民画报》上就被照相师傅抠掉了。那时可没电脑拼图,不然可以把抠掉的队型一并补齐。
回忆录也不能全信,老部下老朋友老儿子老闺女实在亲戚保不齐就为尊者讳为先人讳搽粉涂朱给美而化之了。
新闻有可能进入历史,但保不齐记者将领导载了一棵树写成一片林,再一转录就成了一万亩。
咱是个普通教师,无权无职的,直接教过的学生都不好意思写[俺老师是管季超]。咱要是张忠胜,上下三届几百号人全说:‘俺跟忠胜同学/俺是他学生。’咱要是国家教育部部长,俺保证上千人都成了俺的老上司老同事老学生老朋友老有交情了。

4,这样一想,今日个孝昌青年学者邓曙光先生这个《重读历史》的讲题立意高远,孝昌《书/时光》公益讲堂开局不俗,难怪百余听众冒着大雨赶去听曙光讲2500年前的宋襄公,听得津津有味,听完了把巴掌窝都拍红了。

我们需要这样能启迪思考的学术讲座,需要在历史里寻找智慧。
钦佩孝昌图书馆在延伸公共文化机构教育功能上的拓荒之举,祝愿这个公益讲堂越办越好坚持下去。


以前到外地去,异地朋友问:‘你桌。。。孝感。。。。有么特产啊??’
我说:‘有麻糖米酒白花菜黄滩酱油云梦鱼面。。。。。不好意思您家哈是七滴。。。。喜欢搓麻晃晃馆多不好意思您家冽是玩滴。’
下回,我邹骄傲地告诉他:我桌孝昌有《书/时光》公益大讲堂,跟央视《百家讲坛》有得一 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5 10:56
孝昌:与[时光]有关的一些书
《书/时光》公益讲堂孝南听众/管季超


-------听完孝昌青年学者邓曙光先生的讲座,又翻阅了一些有关孝昌的书和孝昌人写的书:
1,《孝昌县概况》《孝昌县创业十五年大事记》两本书,系按志书体例编写,为将来编修县志积累了宝贵的资料。

   孝昌的‘太史公’周桂清先生为这两部书肯定每少费气力,我猜。

2,邓曙光《画说孟宗》一书,语言活泼生动,可与‘当年明月’一分秋色。
    邓的言说方式特别抓人,甚至有许多好玩儿的地方。
    将学问做出几分趣味来,这,是一种境界。
    曙光又画又写,两套笔墨都自如,让我忍不住想起黄永玉韩羽吴冠中。。。。。

3,王瑛妹妹《莲花于心绽放》得空会细看。
    有位张晓波先生为她题写书名,写得好用心,珠连璧合的,搁一块儿,绝配。

4,《书/时光》今年的第三期以《城市与乡村》为总题,向本土几位作家和供职于文教出版旅游部门的文化人发出问卷,围绕总题深入地探讨了几个问题,颇似一次不打照面的纸上[圆桌会议]。答问并置,自然产生了因思考的同中有异而形成的张力,因表达风格各异而呈现的趣味。
     这一期也许是该刊最具策划感和哲思品格的一期了。

    该刊没排[总期号],是个疏忽。这一期应是[总第七期]吧?[听秋]兄弟?

    一本民刊,办得如此之雅,如此之宏阔,令人对编者生出敬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5 12:2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 ... p;extra=&page=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5 17:46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72472.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5 18:29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28-1-1.html

想来这应是孝昌女性作者[?]的文字,写得好,忍不住就转了。
假如您家不乐意俺们转存,请吩咐,俺立刻删帖并致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5 21:07
http://xnjyw.5d6d.com/thread-749-1-1.html
网友们:
您有在[论坛]上用个鬼网名瞎折腾的功夫,为何不像晏维珍老师这样做点儿对孩子们有益的事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0:05
季超读书,好好学习,天天既不向上又不向下



1,读孝昌付勇军赠《缳川文艺》创刊号:
-------阿零论邱籽的诗评文写得用心。
超2008年建《教师之友网》时才真正涉网。从阿零此文知2006年10月28日,春江等网友策划过孝感本土诗人的《原创诗歌朗诵会》。这在我,是涉网史的[史前史]了。
邱籽,肖港邱家湾人。

2,昨获新书二册:
-----三联2011年5月版施议对编纂之《文学与神明-----饶宗颐访谈录》;广西师大09年11月版蒋勋著《汉字书法之美》。
从前书知饶宗颐1982年出版过《云梦秦简目书研究》,与曾宪通合著;蒋勋在后书66页论及[由篆入隶]问题时,有一自然段专说云梦秦简。
这个资料要告诉职院谷栋先生。
施的这本,应可认为是[饶学]入门的初阶。
蒋的书中,徐冰的汉字颠覆/蔡国强的爆炸留痕/云门舞集的书法三部曲联舞图片,丰富了我的视觉体验。

3,重翻曙光所赠《画说孟宗》,相信了他夫人前天跟我讲过的一句话:他查了很多资料。
曙光是直接在古籍中作材料斟别和取舍的,不是用别人的第二手资料。
许多本土人士写东西,将传说与史实混为一谈。曙光不是。
孝子故事弄不好就写俗了写恶心了。曙光不是。
他是真钻进去了,又轻灵地跳将出来。
所以,我不惜赞词来赞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2:31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786-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4:06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43-1-1.html

[讲堂]之后,可发讲演记录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5:01
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99-1-1.html

看着好玩,不可当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5:34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

[审]帖进行时。
实录进行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8:16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9:01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

此文作者[宋客]先生尚不认识。季超有心结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6 19:02


版主:请将此帖置于页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7 21:55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74934-fpage-2-page-1.html

管季超明明白白说话:

1,孝昌图书馆为社会大众兴办公益事业,坚决支持;

2,《槐坛》你要禁言咱没法,可以不去了。但,刻意对我[逢帖必审],则明明白白表示反感/厌恶兼[瞧不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8 23:19
http://xnjyw.5d6d.com/thread-32522-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9 16:05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8242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6-29 17:20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82429.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 10:42
东南大学讲义: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zt]


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上)



    我们现在开始讲这门课的第一部分,“文化与中西方民族的生命过程”。先从微观的角度讲,即“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着重谈一个问题,即到底什么是文化,人到底怎么样才算是有文化?



一、“文化”是人的“生命过程”的“解释系统”



1.“文化”概念  
    我们先看看对“文化”的理解。用普通的话说,就是文化的定义是什么、文化的概念是什么?关于文化的定义,或者说对于文化的理解,目前是最为混乱的问题之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有一本书叫《文化的概念》。《文化的概念》这本书里列举了170多种关于文化的定义。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想现在关于文化的定义,已经不下200种。而其中作为我们普遍接受的、教科书上所喜欢用的一个概念是,“文化就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可是,我们只要反思一下这个定义,就会发现文化几乎把什么都包括了,原来是说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后来感觉不够全面,就再加上一个制度文明。可是,当一个概念什么都能包含,什么都是的时候,它事实上就什么都不是。当我们要说什么是文化的时候,一定要能够回答一个问题,“什么不是文化?”你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都是文化,那到底什么不是文化?如果说这三大文明都是文化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岂不是只有一种存在,这就只是“文化”了!所以,当一个东西、一个概念,它什么都是的时候,它就什么都不是,它将是没有内涵的、没有规定性的,因为道理很简单,规定性就是否定性。 

 
     如果从人文素质的角度来理解的话,我觉得,哈佛大学有一位教授——他是社会学教授,也是哲学教授,叫丹尼尔·贝尔,他对文化的定义比较深刻。丹尼尔·贝尔有许多著名著作,最具代表性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这是在西方影响比较大的一本书。二十世纪初,马克斯·韦伯发现了一个问题,西方为什么能够发展,西方文明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他找到了,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近代以来的欧美资本主义之所以发展迅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新教伦理作为它的特殊的精神气质,“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就是欧美资本主义文明的“理想类型”。这是二十年代的重大学术发现。到了七十年代,丹尼尔·贝尔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三十年代以后的欧美,特别是美国,出现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丹尼尔·贝尔的观点是,二十世纪中叶以后,欧美资本主义遭遇的最根本矛盾就是文化矛盾。所以,他这本书的题目就叫《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这本书20多万字,但是成为欧美国家许多总统的必读书。他的书还有很多,比如说《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后工业社会”的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  


     我这里所引用的文化定义,就是他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所提出的。他说:  
    “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③   
     这个定义看起来很费解,我们把它分解一下,分解成几个要素。文化包括了四个要素:一个是“生命过程”,文化的对象是人类的生命过程;第二个是“生存困境”,人类有了生存困境,于是才发生了对文化的需要;第三个是文化的存在形态和功能是什么,它是应对人类生命过程的生存困境的一个解释系统;那么整个文化所做的工作是什么呢?是人类超越生命过程的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这是一种简单的讲法,下面我们以此为阐释构架具体来谈文化的这四个要素。



2、文化第一要素:“生命过程”



    文化的第一要素就是生命过程。这一要素可以从三方面理解。首先,文化是一个目的行为,不以人以及人的生命过程为指向的那些创造就不是文化。那些不属于人的生命过程的,不服务于人的生命过程的东西,不能算是文化。文化一定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生命过程为对象存在。其次,文化的主体就是人的生命过程,否则文化便难以被理解和规定。再次,生命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包括时间意义上的生命,也包括生活和人生。


    这三方面对生命过程的诠释,还是有些抽象,必须作具体的发挥。在文化的形态中,有好多种不同的作品,即使在文学作品中,有神话,也有童话。童话是什么?童话是与人、与人类的孩童时代的生命状态、心智状况相匹配的一种文化作品。我们现在好像对童话的理解有些偏差。其实,它就是人的生命初年的、体现生命初年生命性状的那样一种文化形式和文化作品,所以才叫做童话。那么,现在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人在生命初年、婴儿时期,他并不会创造,怎么会有童话呢?童话一定是能够创造的人所创造的。于是,这就发生了一个矛盾,童话是成年人写的,但又是给儿童看的,它服务于人的生命过程的那样一个初始的阶段。但是,童话并不是人生命初年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是人生命初年的一种真实的认知状况,人的初年就是这样认识事物和世界的。比如说,一个小孩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讲的都是“复词”,他一开始并不能把一个词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童话里就把我要吃糖,讲成是“我要吃糖糖”。但是,一个老年人,不管他再怎么天真,如果把“我要吃糖”讲成“我要吃糖糖”,那别人就会说你是老年痴呆了。可见,童话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相关联的。
    这个问题如果难以理解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看人类的神话。童话是个体生命初年的那样一种对世界的认识方式。一个小孩的妈妈是电视主持人,他晚上看到电视上在主持节目的人,他就指称那是妈妈,他就闹着要到电视里去把他妈妈拖出来。他的认识状况,他的认识水平的真实样态,而不是说小孩已经在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把握世界,这个时期他还不懂艺术,他的确认为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这个样。这就是童话。神话是什么?神话就是人类初年的“童话”。所以,神话总是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文明社会的早期,神话就是人类的“童话”。所以说,一个民族的神话对于这个民族来说,是神圣的,是不可复制的。一个人说他要给一个民族重新写出一部神话,那这个人不是白痴,就是超人。人类的神话是一去不复返的,因而有永恒的魅力。亚当、夏娃偷吃智慧果,这是一个宗教故事,也是一个神话,你能够用人类现代那样的一种社会要求去评判他们吗?像“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都是如此,如果我们的祖先都能奔月了,我们现在还要宇宙飞船干什么呢?所以,神话是人类走到了文明社会的大门口——门外是原始社会,走进了这个门就是文明社会——使劲地叩动这个大门,所发出的一种奇妙的声响。所以,它既有一个野蛮社会的遗存,又开了文明社会的端绪。他那个时候的思维,那个时候对人类社会的认知,是非常朦胧的。神话不是文学作品,不是对世界想象的那样一种艺术形式,它就是先民认识世界的方式及其成果。原初的中国先民没有宇宙大爆炸理论,没有康德的星云假设,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混沌的存在,需要盘古开天,需要女娲补天,也需要后羿射九日,这就是中国人的“创世纪”。


  所以说,有很多宗教经典,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包括基督教的《圣经》,它们都带有一定神话传说的色彩。正因为如此,一个民族的神话,包括一个民族的宗教,你是不可以去批评的,亵渎了这个民族的神话,亵渎了这个民族的宗教,就从根本上亵渎了这个民族的感情。因为它是这个民族祖先最原初的那样一种情感。你不能说它幼稚、蒙昧、无知,怎么世界就是这个样?嘲笑神话的蒙昧,就好像是嘲笑你自己童年的蒙昧一样。所以说,文化从发端就是和人类的生命过程相关的,它是一种生命体验和生命表征。


  我们从自己生命的初年走得已经太久太远,以至于现代性的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好像产生了不可挽回的分离,不像远古那样,从哲学到艺术,和人的生命过程结合得如此紧密。你看,古希腊的那个雕塑、绘画,很多都是裸体的,那是尊崇一种生命之美,是生命的一种表达。到了现代性的时候,生命与文化的关系开始出现了一些模糊。到了后现代时期就更不一样了,后现代的手法通常是,一幅画压根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看是什么它就是什么。你看像是一头牛,我看是一匹马,历史上赵高的“指鹿为马”,到了后现代这里那是被允许的。我相信大家都读过新概念英语,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上有一篇课文:兄弟两个,哥哥画了一幅画,挂在了墙上,自己端详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他的弟弟出来,一眼就看出来了。因为他翻了一个跟头,头朝下,脚朝上,一下子看出了这个画是什么。这就是后现代的文化,它是和你个别性的生命相联系的,你看是啥就是啥。这同样是说,文化是与人的生命过程紧密相连的。我们所有的文化,都是为人类的生命过程服务的,我们首先要把握住这一点。那些与人的生命过程无关的,或者说不属于人的生命过程的东西,我们不能把它称为文化。



3、文化的第二要素:“生存困境”



  第二个要素,是生存困境。这是文化当中最被忽视的,也是最应当值得注意的一个要素。生命过程之所以需要文化,就是因为它面临着诸多的生存困境。生存困境是人生命的深度和厚度之所在。人类一开始就面临着生存困境,每一种宗教都在揭示着一种生存困境,也都在引领人们走出生存困境。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释迦牟尼不做王子,在菩提树下去思考,获得一种觉悟:人生是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于是他创立佛教引导人们超度这些大痛苦。大文化就是这样,要超度人生的大痛苦。所以,才有关于文化作品的这些表述:“仲尼厄而作春秋”,仲尼即孔夫子,他遭到困厄了才去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屈原被流放了,才可能写出《离骚》这样著名的诗篇;孙膑被膑脚了,膝盖头被割掉了,才完成了《孙子兵法》。④所以说,大文化总是诞生于人类遭遇最深刻的生存困境的那些历史时期。


  在历史上,人类的生存、人类生命最为困惑、最为痛苦的时期,往往是产生伟大文化的时期。我们来讲几个典型时期。中国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是什么时候?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时期呀,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一切都被允许”——社会失序、伦理失范的时期,诸侯在兼并,民不聊生,人人朝不保夕呀!这种状况催生了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产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有人说,春秋时期,中国社会从一开始就是封闭的。实际上,中国封建社会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孔子、孟子,他可以周游列国,驾着一辆破马车,颠沛流离,今天到宋国,明天到鲁国。那个时候,社会是高度开放的,如果签证像我们现在这么难的话,孔夫子绝对不会像那样到处去周游列国。一开始的中国封建社会是开放的,所以,在那个时候产生了那么多彩的文化。有一部分人得意了,像法家;一部分人失意了,在社会大变动中,从贵族成了平民,像道家,于是他们悟出了人生的沧海桑田,写出非常富有哲理的著作,像《老子》、《庄子》。老子、庄子如果不破落,也许写不出那么富有哲理的著作,悟不出那么多深刻的道理。


  宋明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下坡路了,面临着很多社会矛盾,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大痛苦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出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学问家,像二程——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张载,王阳明。春秋和宋明这两个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


  与此相反,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比较衰弱、比较贫瘠的时期恰恰是大唐。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鼎盛的时期。很奇怪的是,唐朝在诗词、绘画艺术等文学、艺术方面比较发达,但是在唐朝思想文化却很不繁荣,乃至于整个的大唐时期几乎找不出一个思想大家。我们现在说,韩愈是一个大思想家,但韩愈能够跟春秋时期的那些人相比吗?能够跟宋明时期的那些人比吗?虽然他的《师说》很有影响,“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至今还被奉为经典,但却算不上是思想大家。刘禹锡能够算得上是一个大思想家吗?当然不能。唐朝的那些文学艺术,表现的都是什么呢,大多是人的直接性。譬如,它的文学艺术崇尚丰腴之美,唐朝也有一种思想上的解放,女士们穿的衣服不仅追求丰腴之美,而且都非常的露、非常的透。它诉诸于人的冲动、人的感觉的那种直接性,这个时候,文化和人的本能之间的距离是非常短的。用现代的文化术语来说,这叫祛魅。唐朝出现了这样一个文化祛魅的状况。所以,在唐朝出现了这样一个情况,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但是,唐朝的意识形态的宝座却由外来的佛教占据,而不是本土的儒家或道家。所以,唐玄奘西天取经,才成为对当时和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那么重要影响的一个事件。实际上,佛教从汉代以来,一直在中国流行,到唐朝走向鼎盛,乃至出现皇帝不爱江山爱寺庙的情况,皇帝到寺庙去做方丈去了。可以说,大唐是很悲哀的。为什么悲哀?因为整个的大唐居然没有一个大思想家、没有一个大理论家。思想文化方面的著作,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宋明时期是汗牛充栋!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明刚刚兴起的时候,春秋百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农家、兵家等等,有那么多,到了唐朝,这些全然不见了。所以,赵匡胤已经打到家门口,李后主只能哼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亡国之君。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到了宋明以后,特别是明清以后,只能是“落日的辉煌,百年无长歌了”。


  我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谁应当对中国封建社会走下坡路负责?你说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吗?你说是慈禧太后?我觉得这都有失公允。为什么呢?姚雪垠写的《李自成》,我觉得有很多资料是可靠的。它里面写的崇祯皇帝,还是很勤政的,晚上就在金銮宝殿办公不回寝宫了,就在那里睡觉。甚至他也很廉政,他的皇后向他为娘家人求情,他一脚把她蹬下金銮宝殿,差点把她蹬死。但是明朝不可挽回地大势已去,衰落了。我们现在讲慈禧太后,一讲到她,就与阴险、毒辣、狠毒相联系。但是中国文化有一个传统,男人做皇帝,就是真命天子,女人做皇帝,那就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了,绝不会有好的评价,对武则天没有好的评价,对慈禧太后也没有。而男人皇帝一旦出了问题,就会认为他背后肯定有一个不好的皇后。在这样一个男性主轴的文化圈里,女人从来就是替死鬼。细细想想,慈禧太后从一个兰贵人做到最后,她还是想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力挽狂澜的。挣扎到最后,她没有办法,才让一个三岁的溥仪出来做皇帝,把光绪皇帝事实上给废了。但是大势不可违。为什么大势不可违?实际上,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根在唐朝就已经埋下了。唐朝那样一个辉煌的朝代,居然没有一个思想大家,没有一件思想理论方面的大作品,而留下的辉煌都是唐诗、宋词一类感性艺术的一些东西。一个民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种文化同样如此。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在进行文化研究的时候,一直在不断地提醒这个问题。我们江苏走在全国的前列;在江苏,苏州又走在前列。苏州确实很不错,我一直对苏州很肯定,但我也一直在讲一个不同的观点。在我的印象中,在我的知识所能及的地方,发现的一个结果是,苏州这个地方出了很多的大家,历史上产生了很多的状元,但是,好像大多是苏州人到了外地成了大家,外地人到了苏州成了大家,而苏州人在苏州出了名的,好像就只是唐伯虎这一类的。所以,我在苏州调研的时候,多次指出苏州文化中的这个缺憾。2007年率团调研时,苏州的领导说,我们给樊教授看看苏州的思想家。于是将我们领到了昆山,去看顾炎武故居。看过之后,我讲了两点感慨,一个是顾炎武故居的旁边,还有一个艺术馆,是为一个美国华侨建立的艺术馆。这个艺术馆和顾炎武的故居比较起来,那简直可以让顾炎武故居顿时失辉。第二个是,顾炎武在历史上也很难说是一个思想大家。他当然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说你们可能还忘掉了它的一个上联,上联是:“国之安危,肉食者谋之”。就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国家的安危,你们当官的人去考虑,“肉食者谋之”。“肉食者”,念过古汉语的都知道,在《曹刿论战》里就有这个话,有人来打仗了,曹刿请见。他的邻居就建议他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而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当官的目光都是很短浅的,他考虑不到长远的,所以我要去讲。可见“肉食者”在古语中专指那些当官的。当官的专事国家管理,所以顾炎武才说,“国之安危,肉食者谋之”。而下联才是最重要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时的中国,国和天下是两个概念,所以才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才把“亡国”和“亡天下”相区分。天下在哪里?天下在国之上,天下就是文化,是文化意义上的概念。什么是亡天下?伦理道德丧失了,大家都相互残杀,这个时候就是文化沦丧了,文明就中绝了。而旧时所谓国家的安危,结果通常只是改朝换代。所以,顾炎武讲的还是一个文化问题,“拯救文化,匹夫有责”。他不是说“国之安危,匹夫有责”。这句话我们往往在理解时有偏差。


  我们说,大文化往往产生于大痛苦的时期。所以古希腊,是西方文化当中最辉煌的时期。到了文艺复兴的时候,经过了千年黑暗以后,一下子西方的文化复兴了。文化大师的产生同样如此。文化大师往往是对人类的生存困境最有深刻体验和揭示的人。比如说,我们要着重讲的孔孟老庄。孔子、孟子,我们现在讲他们是多么辉煌,实际上,孔子、孟子一开始的出身,并不是那么优越。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孔子自己讲,“吾少也贱”,我出生的时候也是很低贱的。孔子是怎么出生的呀?史书上记载他是一个贵族,他是一个贵族这不错,但是孔子是她的母亲和一个贵族偷情而生,叫“野合而生”。野合以后生下的孔子,父亲管不到他。有记载说孔子是在舅舅家长大的,受尽了人间的寒暖,被人瞧不起。所以,孔子小时也当过放牛娃,什么事都做过。孔夫子一生得意不得意?不得意呀。他一生做的最大的官就是鲁国的司寇,司寇做了几天,还背上一个千古骂名,因为他杀了革新派人士少正卯。于是,他说不行,我说服不了你们当官的,我也不能做官,我回家,我讲学去。他最后的选择是:开门授徒。孟子同样如此。孟子是由寡妇母亲带大的,从小就没有父亲。他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动时期,思考的是那个社会的大痛苦。他们发现,这个社会最缺少仁,最缺少义,由此创立了儒家伦理,形成所谓“孔孟之道”。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同样如此。曹雪芹家道中落,亲身经历了一个家道衰落的过程,于是一部《红楼梦》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缩影式地展示中国封建社会是怎样走下坡路的。他从自身的经历中体验到了这样一个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变动给人带来的影响。他不是写他个人的东西,而是写了一个社会的大痛苦,因而创造了大作品,成了大家。


  再谈谈鲁迅。清华大学有一位艺术学教授,叫陈丹青。陈丹青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鲁迅到底是谁造就的?是许广平造就的,还是朱安造就的?鲁迅的结发妻子叫朱安,用鲁迅自己的话说,这是他母亲送给他的一个礼物。他在日本留学,他母亲写信叫他回来结婚,他跟这个人从来没有见过面,他遵从母亲的命令,跟她结婚了。结婚后的第二天就跑到日本去了,再也没有跟朱安住一起过。他后来跟他的学生许广平在一起了,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们只能算是同居,因为鲁迅并没有和朱安离婚。鲁迅一直供养着朱安,朱安一直侍奉鲁迅的母亲。鲁迅的母亲曾埋怨她说,你不给他生个儿子,生个儿子那不就好了吗!朱安觉得很委屈,她说,“大先生(指鲁迅)连话都不跟我讲,怎么能生儿子呢”?陈丹青认为,鲁迅正是从他和朱安这样不幸的婚姻当中,才反思到了、才深刻地体验到了这个“礼教的吃人”。所以,他在《狂人日记》里写到,我在礼教的字里行间只是看到了两个字,这就是“吃人”。陈丹青假设,如果说鲁迅一开始就跟年轻美貌的许广平在一起的话,他的作品可能就是另外一种风格了。因为中国历史上,不乏跟他同样有才的人,像郭沫若、徐志摩,都是风流才子。但是,鲁迅比他们更有大痛苦。当然,他们都是大家,但影响和地位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由此再一次验证,大痛苦产生大文化,大痛苦产生大作品。你看,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它们反映的就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的那个大变动、那种大痛苦。没有对社会的这样一种大痛苦的体验,就不会有这样伟大的作品。由此可以反思,中国现在为什么难以出现大家、难以出现大作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难以产生一种对大痛苦的体验,中国的作家们、中国的思想家们,他们没有产生一种对大痛苦的深刻体验。我们现在的文学艺术,看起来非常繁荣,但是它的繁荣很大程度上是靠诉诸一种感性的冲动。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大作品、大家似乎灭绝了,我看关键是没有人深刻地体验到这个社会的大痛苦,不知道这个社会的大痛苦到底是什么?大痛苦产生大文化,大痛苦产生大家。所有的大家,所有的大文化,毫不例外都是这样产生的。当然,我不是说要有意地去制造一些大痛苦。事实上,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大痛苦,你看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人之一的释迦牟尼,就是体验到了社会的大痛苦。如果整天歌舞升平、整天称太平盛世,那我们的作品怎么会有力度?


  “生存困境”造就大文化的范例俯拾皆是。你看海伦那篇很有名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如果海伦不是一个盲人,她能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正是有大痛苦,才产生了这样的大作品。一个人过于安逸,会让人流于肤浅。一个社会永远处于一种太好的自我感觉之中,也会失之于肤浅。但是,大痛苦它不是“秀”出来的。我们现在也有一种倾向,有一种“秀痛苦”的倾向,你看电视节目《艺术人生》,很多都是言说,“我小的时候、我年轻的时候,过怎么怎么苦的日子,受怎么怎么的苦”,就好像所有的苦都为这些艺术家们所领受了。我想,他们可能受过苦,但是,我们要揭示这个社会的大痛苦,然后由这个大痛苦产生大作品,并不是要我们去“自讨苦吃”。一个过于艰苦的生活,一个过于困苦的生活,也会让一些庸人们沉沦。痛苦,对天才来说,往往是他们的垫脚石,促使他们产生大觉悟和大作品,但是,对于一般的庸人,它可能就是万丈深渊。在痛苦面前,你是一个天才,他是一个庸人,就检验出来了。是一个天才,痛苦就是垫脚石,让你成为大家;是一个庸人,痛苦就是万丈深渊,就摔下去了,万劫不复了。



4、文化的第三个要素:“解释系统”



  第三个要素,它是一个“解释系统”。文化是生命过程的一个解释系统或诠释系统。
  人有生命过程,在生命过程中遭遇了生存困境,怎么办?人创造文化来解释,提供一种解释系统。至于这个解释系统是什么,各种文化有不同的创造,对此我们以后再慢慢谈。所以,文化它不是事实地和客观地呈现生存困境,如果客观地呈现的话,那只是生物学或者是科学。医生所做的事情,不是文化的事情,他告诉你哪个地方有毛病了——你生命遇到了困境了,你的背上长了一个瘤,然后把它切掉。那是科学,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它不是文化,它只是客观地呈现,又客观地解决。文化也不是不加解释地揭示生存困境,否则文化人只是牢骚文人。有好多人,特别是一些文人喜欢发牢骚,这些人往往难做出大学问出来,为什么?因为他只是不加解释地来揭示这个生存困境,他们最多只是一个批评家。当然,牢骚如果发的大了,就是大文人。你发一般的牢骚,那你只是个一般的牢骚文人。历史上牢骚发的最大的是谁?是屈原,他作了《离骚》,于是他成为了大文豪。但他的这个牢骚不是个人的牢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牢骚,所以他要“问天”,这样才称得上是一个大作品。文人如何避免成为牢骚文人?就是不能不加解释的揭示生存困境,更不能只揭示个人的生存困境,要进行一种建构性的揭示。所以,文化的解释系统的真谛是对生存困境的超越。



5. 文化的第四要素:超越性的“努力”



  关于怎么超越,这里举三个例子。第一个是宗教。人生最大的痛苦、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是死亡,人是“向死而生”。在童年的时候,人体会不到死,实际上,儿童一生下来,死的枷锁就套在了头上。否则的话,人为什么啼哭一声来到这个世界呢?这个世界太苦了,苦了一辈子以后还要死。于是,人都毫无例外地啼哭着、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他是那么的不情愿。


  人生下来以后,一个最简单的也是一个铁的事实是什么?在鲁迅的一篇杂文中写了一个故事。有户人家,生了一个小孩,抱出来给人看。一个人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要做官的,又一个人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要发财的,第三个人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要死的。于是,前两个人被犒赏了,第三个人被打了。鲁迅发牢骚了,说这个是什么世道,讲偶然的人被奖赏,而讲必然的人却要挨打。⑤这个牢骚里面,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文化问题,人有生就有死,“向死而生”,死是人最大的痛苦,也是人最大的困惑。于是,宗教就有了用武之地,它是来解释和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如何不死?任何宗教,毫无例外地都创造了一个天国,这个天国是一个永恒的世界,人一旦到那里去了之后,就再也不会死了。人从这个世界消失,不是死,而是转世,是来到另外一个天国。一旦有了这样一种宗教情感以后,人会安详地死去,至少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宗教的来世是没有办法经验地证明的。人们无法证明有没有一个上帝,因为没有人从上帝那里回来,没有一个人死了以后又回来了,既然没有一个人从上帝那里回来,没有一个人可以确证上帝的存在,于是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否证上帝的存在。这就是宗教的魅力之所在。你既然不知道它存在,没有见过它存在,你怎么知道它不存在?这天生是一个“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悖论。但是普通的人知道,有一个上帝总比没有一个上帝要好。因为有一个上帝,让人在临死的时候感觉到,我还有一个归宿,不会是让人拉到火炉里去烧成一把灰那么地痛苦。


  第二个是伦理。非宗教的文化,像中国这样一个非宗教传统的文化,也帮助人们解释和解决这个终极性的难题。怎么不死?永垂不朽!为什么要说“永垂不朽”呢?为什么要说“安息”呢?为什么要说“永远活在人心中”呢?就是要解决这个死的问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于是你要很认真地去活着。这就是非宗教的伦理文化。为什么要有伦理这样一种文化?伦理的产生很简单。什么是伦理?在古希腊语当中,伦理就是“人类长期的居留地”。人与人在一起生活,每个人都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状况,一个是我们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我想干吗就干吗,我有自由意志;第二个是人总是在关系当中活动,我总要跟其他人发生关系,于是,每个人总希望获得他人的一个可靠的预期反应——我对你笑了,你也要对我笑,我对你笑的时候,你不要横眉冷对;我对你好的时候,你也要对我好。人们觉得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于是,就形成了一大堆规则。如果一个人遵循这个规则,有一个好的习惯,我们就称他是一个有德性的人。因为只有在一个有德性的社会当中,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为才是可以预期的。伦理就是这么简单,伦理就是人理。人类之所以要创造知识和道德这样一些东西,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


  宗教和伦理的例子说完了,第三个讲审美。

人们往往容易产生一种错觉:美是可有可无的呀。我可以不要美而生存,人只要吃得好、住得好,能够维持生命不就行了?不是这样的。事实是,美是一种文化,审美诞生于人类的生存困境。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个人都有头发,头发是人最烦恼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人是由猴子变来的,人把猴子的许多症状都甩掉了,现在可以说我是人不是猴子,因为我的尾巴没有了,体毛没有了,我直立行走了,不是猴子了。但是,唯独这个头上的头发掉不完。这多痛苦呀!现在的医学和科学已经千百次的证明,什么人最聪明,秃顶的人最聪明,秃顶的人聪明、智慧,而且很少得心脏病,很少有什么“三高”。但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有头发,只有少数人没有头发,于是这些少数人即使再卓越,也是一个弱势群体。于是,多数人就来欺负这样一个少数的卓越人种,“你是秃顶,就是一个另类”。但是,头发的麻烦总是要解决呀,怎么办?美发!让这个本来烦恼的东西,使你产生一个好的感觉。所以,美发一开始乡下人叫剃头,就是头发长长了把它剃掉。城里人叫理发,就是给这个头发以秩序,把它理理顺,理的好一点。现在不叫理发了,叫美发。美发的真义是怎么使这个烦恼的东西变成赏心悦目。于是,就跟着感觉走,不断地用一种文化来调节它。本来中国人的头发是直的,为什么是直的?因为中国人生活在温带地区,有直的头发就能隔温了,夏天防一点热,冬天能防一点冷,夏天不会热到哪里去,冬天也不会冷到哪里去。欧洲比较冷,欧洲人头发在人种进化当中就要卷一点,卷的头发在冬天更能防寒。而非洲那个地方比较热,把头皮都给晒脱了,所以那里人的头发就非常卷,“毛里求斯”发式就是典型。结果,忽然有一天,改革开放了,中国人发现,欧洲文明比整个现代中国发展得太快太快、太好太好了。于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女士们,起初的一个变化是什么?把直的头发烫曲了,这叫烫发。可是后来发现,不对头,中国人跟西方人又差不多了,而且老是一个发型的话,这理发店怎么挣钱呀?于是,忽然有一天,有人说现在不流行曲发了,改流行直发,于是要把头发给拉直了。一曲一拉直,理发店老板口袋里money(钞票)就塞满了,经济和文化就跑到一块去了。中国人本来是一个黑发,蛮好的,满头黑发飘逸的很,可是,有“先知”发现,“不行,西方人发达,他们比我们文明,可见黄头发是文明的表征”。于是好好的黑头便染黄了。这是什么促使的?是文化。所有的这些,不管是黄头发、黑头发、直头发、曲头发,都是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解决人类生存困境中所遭遇的毛发问题,其核心是要把人身上残留的动物性怎么变成人性,把本来是人生活当中最不好的东西,怎么变成生活中最有乐趣的一个东西。你看那些女士们,端坐在理发店烘干机下的那种怡然自得,便可以获得这样一种灵感:文化对人是多么重要。  

但是,文化不仅是一种目的行为,而且是一种意志行为,因而是一种精神。什么叫做精神?精神是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单一的人、或者说一个个体的人如何和你的公共本质相同一,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就是要成为一个人。人间最神圣的事业就是成为一个人。所以,家长动不动就说,我怎么样把你培养成一个人——明明站在面前的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可还要把他培养成一个“人”。这个“人”是什么,就是一个普遍的、体现公共本质的、体现人的最重要的本性的那样一种存在。所以说,文化表现为一种精神。精神的第二种特点是,它不仅是一种意识,更重要的还是一种意志。只有意识和意志统一起来,才是一种精神。所以,文化不是片面地强调个性,一个人行为怪诞,是一个“雅皮斯”、“嘻皮斯”,这不是有文化。文化指的是,只有你的行为、你的教养、你的涵养符合人的公共本性、普遍本质的时候,它才是文化。为什么说要教育,为什么说要教化,我们之所以说要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原因就在这里。



6、结语



  下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结论。我用三句话概括文化的本性。


  第一句话是,文化出于生命过程超越生存困境的需要,没有生存困境就不会有文化的发生。如果大家感到这句话不好理解的话,你就想我刚才引的那句话,“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始作离骚”。这些大作品都反映出大困惑,不仅是他们自己的困惑,不仅是他们自己的痛苦,而是他们经历了、体验了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大痛苦。揭示的痛苦越大,它越是能够成为大作品。


  第二句话是,文化是一个解释系统,不能创造并运用这个解释系统的人,就不是“有文化的人”。什么叫有文化的人?什么叫做文人?文人就是专门创造这个解释系统的人。一个小女孩,她可能追求时尚,不断地去变换发型,但是你不能够说她是一个美学家。一个美学家,她是创造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最重要的是创造审美价值系统的那样的人,这样的人才叫美学家,才叫艺术家。能够创造解释系统,才能够叫做文人,能够运用这个解释系统的人也叫做有文化的人。所以文化人,他本身应该是一个有很深文化内涵的人,他能够对一个对象进行富有意义的解释。比方说,我们要到八月中秋了,在一般没有文化的人当中,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今天和明天没有任何变化。可是,对于一个诗人、对于一个文人来说,他会想到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这里,月亮就变成了一个传递和共享情感的东西,月亮成了承载情感的东西,他赋予了月亮以一种文化的意义。这就是一种解释和建构。


  第三句话是,文化的内核是“解释系统”,不能以“解释系统”现实地对付“生命过程”的“生存困境”的人,也不能够叫做一个“有文化素质的人”。能够用“解释系统”对付“生存困境”,这样的人,真正是“有文化的人”。比方说,我现在缺钱花,那么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找一个富翁傍上他,马上就有钱了,这不能说是有文化的表现。有人说通过政治的办法,我们来打土豪,这也不能说是有文化。孟子的那句话才叫做有文化,叫“威武不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对同样的事情,可以进行一种不同的解释,经过这个解释以后,这个东西、这个对象就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这才是文化。


  这些听来还是有些不知所云。我就再讲一下我曾经在一次座谈会上讲的一个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比较能够体现什么叫做“文化”。龙应台有一篇文章,叫《孟子与小科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台湾有位著名的作家叫龙应台,还有一个著名的政治人物叫马英九,这两人大家都知道。马英九在做台北市市长的时候,请龙应台出任台北市第一任文化局局长。龙应台从小受的教育是什么呢,是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一纸电报飞到了在英国的龙应台家里,当时龙应台正带着她的孩子们在湖边骑车远足。她不理睬,她想你既然请我来做局长,你就要尊重我,不能打一个电报我就走,那不是请我。这是中国传统的文人,叫“威武不能屈”,“你虽然有权,但是我也不向你屈”。到最后达成妥协,马英九到德国出差,拐道英国来请她。到伦敦后,他的秘书打电话给龙应台,说“马市长已经到了伦敦,你能不能到宾馆来见他一下”。龙应台说,这是什么话呀,他来请我不到我家里来,怎么还要我去找他?还是“威武不能屈”。马英九只好到她家里去了,坐了几个小时车。最后,她出山了。做了局长以后,一个地方要举行重要的剪彩仪式,马英九要出席。台北市的政府办公室通知文化局,说你们在那里搞一个书法艺术展,配合一下这次的活动。这事情本来已经由秘书办好了,可到了龙应台那里,大笔一挥,说书法艺术展是一次学术活动,有很严格的学术标准,是不能跟着政治走的,是不能配合你们这次展览的需要的。她的秘书提醒她,“局长,你即使拒绝也可以说的婉转一点,你要照顾跟市里的关系呀”!她说,没事。她晚上给马英九打电话,马英九很同意她的观点。这个事就这样解决了。


  过了一些时候,文化局要在一个公共场所建一个公共艺术作品,当地为此已经把一处房子给拆了。龙应台视察时,正好脚手架还没拆。夕阳西下,脚手架的影子倒映在被拆的墙上,与这个断壁残垣构成了一种说不清楚的完美画面。龙应台马上告诉她的那个小秘书,“你赶快叫人把这个照下来,把倒映在这上面的那个画面画出来,这就是一幅非常好的艺术作品”。一个星期以后,龙应台问他,你做了没有?他说没有。两个星期后问他,你做了没有?他还说没有。龙应台火了,说你为什么没做?他说,局长,你建这个是公共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有待于你个人的审美感受和台北市市民的互动,你个人的感受,台北市市民能不能认可,还有待讨论。如果说你个人的感受,台北市市民不能认可,你又把它放在这儿的话,那就是“艺术暴力”,那不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的审美需求和你个人的审美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叫什么,“威武不能屈”!这就是文人。文人他会给生活赋予很多很多意义层面的东西,这就是所谓文化意义。能够用文化来指导生活,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有文化素质的人。这就是文化的真义和本义。
  今天就讲到这儿。




 今天的内容依然还是第一讲——“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这一次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文化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第二,文化与人的生存困境有什么关系。第三,文化与意义世界的关系。



二、“文化”创造的是“意义世界”



1、“文化”遗案



  上一次课我们提出,中西方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关于人的问题,中西方文化在发生和展开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在“找人”,在思考人的问题。首先“找人”的是苏格拉底,其次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尼采。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尼采,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性的。苏格拉底死了,尼采疯了。为什么他们“找人”,可他们的个人的结果、个人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呢?苏格拉底为什么会死?尼采为什么会疯?这是我们思考文化和人的关系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上一节课我们只是开了个头,还没有深入到这个层面,通过上一节课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了。


  我的观点是:苏格拉底必须死,尼采只能疯。
  为什么?


  苏格拉底是人类文化史上,特别是西方文化史上一个开山式的人物。西方文化、西方哲学从苏格拉底开始,发现了“人”。他首先从自然状态当中把人唤醒了。上一节课我们讲过,在苏格拉底之前,古希腊哲学、古希腊文化对世界问题的思考、对人的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把人当作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在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当中没有对人进行专门的探讨。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的一个理念就是人和万物是一体的,因此只要知道了这个世界也就知道了人,人与世界是不分的。这与中国文化中的“人是万物之灵”的理念截然不同。


  苏格拉底觉悟到人与自然区别,开始把目光指向人,研究人的问题,把人从自然状态之中唤醒。于是从苏格拉底开始,“人”成了一个实体,有了“类”的概念,“人类”诞生了。在苏格拉底之前,人还没有“人类”的意识,人和整个世界、和整个自然界是一体的,人不是一个类。苏格拉底的贡献是,提出人是一个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他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在苏格拉底所处的雅典城邦时代,个人和城邦,个人与他所处的社会实体是不分的。在前苏格拉底时代,人还没有个体意识,有的只是城邦的实体意识。


  关于个体意识和实体意识的概念,很多同学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们讲的主题是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文化有什么特点呢?文化是与人的生命发展史、社会发展史相通的。人类的原始状态相当于个体的婴儿状态。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只有实体或氏族集体,没有个体。原始社会的人只有集体的社会意识,没有个体的自我意识。现代学者在考察原始部落的时候会发现这样的情况,许多年前,人类学家去考察鄂伦春族部落的时候送给他们一个毛毯,发现他们把毛毯剪成了十八块,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部落有十八个人。原始人的意识的重要特征就是没有个体性“我”的意识,或个体自我意识。婴儿状态是生命刚从母体中分离出来的状态,这阶段他同样没有“我”的意识或个体自我意识。一个婴儿要经过若干时间的发展以后,才有了“我”的意识。起初你把一个东西放到婴儿手里,谁去拿走都可以,但是当他慢慢有了自我意识,喜欢上这个东西之后,你再去拿,他会抓紧这个东西,不会给你的。这说明孩子有了自我意识。


  苏格拉底的贡献在于把雅典人从实体状态中唤醒,把人从自然状态唤醒,有了“类”的意识,也有了个体的自我意识。但是一旦经过这样的唤醒,社会原初的同一体或同一性也就开始瓦解了。苏格拉底唤醒了人的“类”的自我意识,唤醒了“类”意识中的人的个体自我意识,进行了西方文化史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人”的启蒙,但是苏格拉底解构和颠覆了原初的希腊文化,具体说苏格拉底解构和颠覆了雅典的城邦文化。所以雅典的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他的罪名是教唆年轻人。“苏格拉底之死”成了文化史上非常值得探究的一个大课题。


  我们前一节课说道,苏格拉底生的很丑,但死的很美。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他的学生给他提供了很多机会逃跑,但是苏格拉底不走而选择慷慨赴死。为什么?苏格拉底在自己的精神中有一种对雅典同一体的深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唤醒了人的“类”意识、人的个体意识,但是苏格拉底本身还持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雅典城邦意识。所以苏格拉底不承认自己做错了,但是又遵从城邦的法律,要为城邦而死。苏格拉底有一种悲怆情愫,所以他必须死,也应当死。


  如果说苏格拉底之死是西方文化在源头上的一个具有哲学意义和精神意义的事件的话,那么尼采的疯就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尼采生于1844年,死于1900年,活了56岁,但是尼采在44岁的时候开始疯了。当尼采要“瞧”“人”的时候,他就疯了。苏格拉底要“找人”,而尼采号称已经找到了人,他要“瞧人”,他所瞧的人就是他自己。尼采鼓吹一种生命意志,也就是权力意志,强调一种“超人”,尼采最著名的口号是“上帝死了”。上帝是什么?苏格拉底把人从实体中唤醒,从自然状态中唤醒。个体从实体中被唤醒以后,有了“我”的意识。大家注意,“我”是一个单个的个体。所以在英文当中,“我”笔划非常简单,就是一个“I”。而在中国文化当中,“我”的象形和会意就是一个人拿着武器保卫自己的庄稼。为什么这样呢?我们可以去看一本书叫《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⑥,这本书中讲到人类一开始没有私有的观念。我们是一个农业型的国家,所谓“私”,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偏旁是“禾”,表示庄稼,右边是一只手向里弯,表示“这个庄稼”是“我”的。这本书讲到人类一开始没有私有意识,忽然有一天,一个恶棍站在一片肥沃的土地上宣布:“这块地是我的”,于是私有制就产生了。当然,这种对私有制的解释未必正确,但是它形象的解释了“我”是怎样产生的。


  苏格拉底以后,西方文化遇到各种难题。苏格拉底最得意的弟子是柏拉图,柏拉图最得意的弟子是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哲学的重要的代表人物。苏格拉底解构了一个实体,而柏拉图则建构了一个实体。柏拉图有一个“众理之理”,这个“众理之理”就是上帝的哲学表达。所以马克思讲,在柏拉图的理念之中可以找到上帝的影子。苏格拉底解构了人的原初的实体,在柏拉图那里又创造了一个观念性的“理”的实体,这个“理”透过基督教人格化为上帝的终极实体。经过二千多年后,尼采却宣告这个终极实体“死了”,当人再次失去这样的终极实体以后,就成了没有皈依的幽灵。尼采本人鼓吹生命意志、鼓吹超人,他认为自己就是超人,尼采自己非常自我欣赏甚至自恋,可是当他宣布“上帝死了”之后,自己也没有归属,也成了没有归属的幽灵。于是不难理解,尼采的命运只能是:疯!


  这就涉及到中西方文化代表人物对于文化的态度问题。上一讲已经说过,人的文化有两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一个是“人应当如何生活?”一个是“我们如何在一起?”人应当与动物、与自然相区分,于是人就要有文化,所以人和动物、和自然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穿上了文化的铠甲。人不是处于自然状态,而是处于教化状态、文化状态之中的。人应当按照文化的法则来生活。可是,自人从原初实体当中分离出来,以后的最大的文明难题就是“我们如何在一起”。一开始没有人,没有人类的意识,没有“我”的意识,苏格拉底解决了这些难题,认为人是不同于自然界的类,同时又启蒙了个体性的自我意识。自从“我”的意识产生以后,更麻烦的问题是“我”如何成为“我们”。这个问题就成了苏格拉底之后困扰人类文化的最大的难题。到现在为止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第一人称的单数如何成为第一人称的复数,是我们文化带有某种终极意义的深刻而巨大的难题。


  在苏格拉底以后,人类在“人称”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有第一人称单数,还有第一人称复数;不但有第一人称,还有第二人称——你、你们;还有一个与我和你都不相关的不在场的人——他、他们。现代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称谓叫做“他者”,这是一种不在场的存在。这样,人类文化的难题就充分展开了。在这个难题展开的过程当中,体现着各种文化以及各位文化大家的文化心态、文化态度、文化理念和他的文化理论,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表现了他们的文化命运。


  于是,人就面临这样的难题:既要有类意识又要有自我意识,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还要回归到实体意识,个体意识要与实体意识处于和谐当中。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于是上帝没有让尼采跨世纪,在1900年死了。面临同样的难题,中国的哲学家梁漱溟先生冷眼看这个世界,棒喝一声:“这个世界会好吗?”、“人类还会有前途吗?”。有趣的是,梁漱溟既没有像苏格拉底那样被判处死刑,也没有像尼采那样疯,他活了九十多岁,这是中国文化大师们对待世界的态度,它与西方的文化大师们的态度有一种很大的不同,最后的命运也有一种戏剧性的差异。


  我不能再展开讲这个问题了,我想把它切入到我所讲的主题:文化与人的安身立命是紧密相关的。这是我们上节课引而未发的问题。人应当如何生活?我们应当如何在一起,我如何成为“我们”?大家可以看一下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申辩⑦,以及尼采的《瞧!这个人》,还有一本外国人写的梁漱溟的口述自传。我们可以看看中西方文化大家讲解的安身立命的方式有何不同,以此来透视中西方文化有什么样的差异和共同性。



2、“文化”的本质——“人化”



  (1) 文化的真义及其把握方式


  上一讲我们着重强调文化与人的生命过程及其生存困境之间的深刻关联,这个问题一些同学表示难以理解,所以我们今天还要略加展开和论证。


  考察文化史就会发现,文化大师们的重要文化作品都是在思考和发现人类生存困境时产生的。中国的四大名著,即《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莫不如此。关于四大名著之间的关系,西方人和中国人对它们的看法不一样,西方人认为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应该居于首位。为什么?因为《水浒》揭示的是一部分人或者说一个阶层的人的生存困境;《红楼梦》是以一个人的生存困境来窥视一个时代的变迁,曹雪芹从自己家族的兴衰没落当中来揭示整个封建社会的没落;《水浒传》上只是一个个的人或是一部分人如何摆脱生存困境,例如林冲、李逵、宋江;而《西游记》是反映整个人类的最大痛苦,佛要普度众生,要超度一切人。而且,在《西游记》中包含了一种叛逆精神、追求自由的意识,这种意识比其它三大名著更为明显强烈。所以说,西方人在理解中国四大名著的时候把《西游记》摆在首位。


  我在这里强调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作品都是和当时的大痛苦相关联的,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不是说我们追求的是一个没有痛苦或者说没有大痛苦的社会吗?那么按照刚才的推论,这样一个没有大痛苦的社会是不是就没有文化?这就产生了一个文明的悖论,大文化产生于大痛苦,可是我们人类生活的理想就是要消除这样的痛苦。如何解释这个悖论?我们是要追求这样一个没有痛苦的社会,从中国古代的“大同社会”的构想,到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到佛家的极乐世界,再到基督教的天堂,都是向往着、追求着一种没有痛苦的生活状态。但是我要说的是,这只是人类的一个终极的理想。我们的社会,事实上是存在痛苦的,问题是我们是不是能揭示这种痛苦、发现这种痛苦,问题在于我们只是揭示发现个人的小痛苦还是揭示发现了整个时代、整个人类面临的大痛苦。只是表达个人小痛苦的人是满腹牢骚的人,如果是揭示、发现人类所面临的大痛苦的人,那么他就是文化上的大家。


  我上一节举了鲁迅的例子,今天谈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上一节课讲到唐朝,为什么在唐朝以后封建社会一下子走了下坡路,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就是因为唐朝思想文化上出了问题,它的文化发展不平衡。讲到唐朝必须要讲到南京。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在民间,都有一种观点说南京这个地方不能建都。南京号称六朝古都,但是六朝古都留下的是悲怆的记忆。历史上在这里建都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在明朝,朱元璋在南京大修城墙,可他的儿子说“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轰到南京城”。所以到了朱棣便迁都北京了。历史上很多带有革命性的起义事件都起源于南方,但是发展到南京就没了。例如天平天国,洪秀全到了南京称了帝,败在南京;辛亥革命从广州发端,可国民党政府葬送于南京。我是在日本第一次听到南京不能建都这个说法的,当时觉得有些荒谬,但是仔细想它也有一定道理。毛主席当年不肯在南京建都,而选择了北京。北京当时叫做北平,因为它不太平才叫做北平,希望它平静些。中国有许多地方带有“宁”字,南宁、西宁、宁夏……为什么叫做宁?因为历史上它处于偏远地区,是不安宁的地方,所以希望这些地方安宁,而把它们称作南宁、西宁……文化与现实之间存在一个相反相成的关系。


  南京和北京相比,历史上当然是富庶的,南京的文化在传统上很发达。在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时常侵袭,即便现在还风沙频频,它们使北京充满了一种忧患意识,它不仅有政治上的忧患,还有自然环境上的忧患。到了南京就不一样了,南京虽然没有苏州富庶,但是南京毕竟比其他地方要安静富庶的多。今年九月中旬我去俄罗斯,留心把南京的秦淮河和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作了一下比较。南京的秦淮河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呢?朱自清和沈从文各写了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秦淮河》。他们把秦淮河写的那么令人向往,现代人对于秦淮河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的散文。在秦淮河边留下了什么故事?最著名的是关于金陵十二钗的故事。我们可以到夫子庙去看一下,夫子庙有一座文德桥,它是测量文人德行的一座桥,它的南边是歌妓们的住处,北面是考生的贡院。“文德桥”的寓意是: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过文德桥的。文人们不过桥,却在河里放了船,歌妓里最出名的是李香君,她的房子不仅有前门,还有后门,后门就在河边。“君子不过文德桥”,那与李香君幽会的达官贵人们就乘船从后门进去。这就是南京,这就是秦淮河在历史上留下的文化幽默。


  涅瓦河是怎么样的?涅瓦河在圣彼得堡。历史上,圣彼得堡是一片沼泽地。彼得大帝要在那里建一座城市,最后竟在一片沼泽地上建立一座象征俄罗斯人意志的繁荣富庶的城市。涅瓦河早期就是这个沼泽地城市的排水渠,慢慢成了河。在涅瓦河边上和在秦淮河上走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秦淮河上游走,你可以在船头上放一杯茶,慢慢去品味,可是在涅瓦河,风急浪高,它是那么的刺激,它是那么的让人提心吊胆,让人充满忧患。


  我不赞同南京不能建都的宿命说法,但是我赞同这样一种观点:任何时代都有忧患,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一种敏锐的观察能力去发现、揭示这些忧患。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种文化同样如此,兴于忧患,衰于安逸。一个安逸的文化很难产生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这个时代不缺少安逸的文化,比如北欧的一些富裕国家,像瑞典等等,他们在文化上对当代文化到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他们不断的颁发诺贝尔奖,但是他们自己到底产生了多少与诺贝尔奖相匹配的东西?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所以我要强化这样一种观点,文化是超越人的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大痛苦产生大文化。由于文化是一种超越人的生存困境的努力,所以文化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战略。关于文化战略,大家可以看看荷兰学者A·皮尔森写的《文化战略》。


  我们说文化是超越人生存困境的解释系统。那么解释系统是什么?这就涉及到对文化本身的第二个方面的解释。


  (2)“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的实质是什么?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解释和表达的话,那就是:
  “文化就是人化”。


  “文化就是人化”,是关于文化的一个理念。一个学科、一种学问到什么时候才比较成熟,我认为就是当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它的概念时候。


  那么,到底如何理解文化的实质呢?两种方法比较有效也比较重要。


  首先,要把“文化”当作一个动词,而不只是名词,“文化”就是由“文”而“化”。通过“文”而使人发生变化,或者通过文使自身发生变化,从而将“人”从自然状态当中“化”出来。这就是文化。在英文当中,文化是culture,如果在前面加上agri成了agriculture,就是农业。农业是什么呢?农业的对象是土地,它上面长了农作物,农作物成熟一茬后,用犁翻土,精耕细作,再把新的农作物种下去,它是生生不息的。所以,文化最初与农业相通。


  其次,要找到它的反概念或对概念。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的概念考察来说,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就是找到它的“反概念”。当我们回答什么是文化的时候,要找到什么不是文化,这是人文科学或者说整个科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找到什么不是文化,那么我们就能找到什么是文化。


  “文”的反概念、对概念是什么?就是“质”。“文”在古汉语中的通借字是“纹”。借助纹身现象可能对理解“文”的概念有一定帮助。古人乃至今人在自己的皮肤上雕龙绣凤,就改变了身体的自然状态,这就是纹身。但是纹身的文化意义并不限于此。人为什么要改变自己的自然状态?或者说为什么要改变“质”的状态?对此的解释多种多样。首先是要表达我们和别人不一样,我们刚才说过了,人要从实体中分离出来,就要强调个体的特点,我纹身了,你没有,说明我和你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在哪里?至少在于我有忍受痛苦的意志力。所以原始人纹身现象是最普遍的。那么为什么要纹上一条龙、一条蛇或者是一朵花?因为觉得这些是好的。为什么它们是好的?我们可以很简单地用人类学的知识来解释这种现象。在非洲的一个部落,人成年的时候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是把门牙敲掉,第二是在嘴唇上钻一个洞,然后吊一个铁环。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刚才说文化是解释系统,要能解释这种现象。因为在这样的民族里牛是最大的财产,于是他们就模仿牛。牛是没有门牙的,他们就认为人也应该这样。中国是农业国家,猪是最大的财产,到现在猪还象征着财富。于是中国人的“家”字就是宝盖头“宀”下面一个“豕”,即同一个屋沿下共养了一群猪,这就是对“家”的一种文化人类学的解释。那么为什么原始部落的人要在嘴唇上吊一个铁环?钻洞吊铁环象征着我可以忍受痛苦,并且铁环表示拥有了财产,就像现在的女士在耳朵上带耳环一样。在非洲还有一些原始部落,部落的首领的妻子的手上、脚上、脖子上都戴着沉重的铁环。这些铁环对于现代人来说无异于手铐脚镣,但是她们却非常的自豪。为什么?因为这些部落正经历着一个铁的世纪,铁是贵重的金属,就像我们黄金一样。把黄金挂在脖子、手上同样是手铐脚镣啊,你为什么挂金而不挂铁?因为现代人把金看作贵金属,并且是通货。如果有一天人类用黄金砌厕所的时候,我们再戴金戒指、金耳环,就像原始人戴钢筋一样可笑了。


  “文”是对自然状态的改变,这样一种自然状态是什么?我们把它叫做“质”。中国文化把质的状态和“朴”相联系,所谓“质朴”;把“朴”又和“素”相联系,叫做“朴素”。什么叫做朴素?刚刚锯下的树木,没有做成任何家具,这就叫做“朴”。什么叫“素”,刚刚从茧里抽出的丝,没有染上任何颜色,这叫做“素”。朴素就是人或者事物那样一种原初的状态,或者叫做自然状态。文是和质相对的,文化是对这样一种质朴状态的改变、超越。人类的祖先本来是一丝不挂的,人是从动物中演化而来的,到现在我们也只能说人身上的动物性只是多一点还是少一点,而不能彻底消除人身上的动物性。基督教记载的人类最初的状态是这样的:人类最初的时候只有一个亚当,亚当感到寂寞,于是上帝抽出亚当的一根肋骨做成夏娃。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类文明是从父系社会演化而来的,因此,直到现在人类社会也还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人类文明社会的前身是父系社会。如果人类文明是从母系社会而来,那么可能就不是亚当的肋骨做成夏娃,而是夏娃的肋骨做成亚当。文化就是这么简单。


  当亚当和夏娃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他们两小无猜,可是忽然有一天夏娃和亚当受到引诱偷吃了智慧果,他们一旦吃了智慧果,就“明”了。什么叫做“明”?在汉语中,有太阳和月亮就是“明”,有了日月之后就亮了,可以看得见了。由“文”而“明”了,即受启蒙而“明”了。人类的祖先本来是朦朦胧胧不开窍的,亚当夏娃一旦睁开眼之后,发现自己是一丝不挂的,于是害羞了。人类祖先自觉害羞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了遮羞布。人类面临着两大任务,一个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第二个就是人自身的再生产,即人种的繁衍。自第一块遮羞布产生,人类就开始了他的服装文化。所以人类的服装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将自己从动物状态中区分开来。穿衣服与不穿衣服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但是人类为自己的第一次觉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上帝震怒了,把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打到了人间,让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受苦受难。西方人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为什么要受苦,是由于祖先是有“原罪”的,这与犯人的劳动改造似乎是一个道理。而对于诱惑亚当和夏娃吃智慧果实的那个人,上帝的惩罚就更严重了,连赎罪的机会都没有给他,让他永远只能在地上爬,这就是蛇。


  (3)“文化”与“过度文化”


  在解释“文”和“质”相对应的时候,我们说“文”的最初觉悟是一块遮羞布。可是我们现在穿的再也不是遮羞布,我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这就是“化”。人一旦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就有了服装文化。文化一旦产生之后,它就依循独特的规律行进。但是无论它遵循着怎样的规律,无论它怎么变化,无论它变得如何复杂,文化的本质并没有变,从第一块遮羞布到现代时装,它的“人化”本质是没有变的。如果不明白最初的遮羞布和现代的服装到底有什么区别的话,你们只要想一下现代的比基尼就知道了,它和亚当夏娃用的遮羞布在形式和意义上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说在亚当和夏娃那里可能只是一片树叶,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布料,但是其作用是一样的。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许多林林总总的服装呢?因为文化一旦产生以后,它就和物质生产相联系了,和经济相联系了。我们的服装到底穿什么不仅仅取决于为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一些人会考虑如何通过服装来挣钱。那么想如何挣钱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要让你不断的换服装,这就叫时尚。时尚本质上是商家炮制出来的伎俩。我们一开始穿的服装是棉布、麻布,但是后来发现外国人穿的是化纤,那时候叫做“的确凉”。后来又有人说穿化纤的不好,还是棉布的好,要回归自然。这都是商家发明的。商家不断地炮制时尚,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得到了享受,因为人在文化上有一种要求,就是一方面满足生活需要,另外还要表达自己的优越感,要表现出我和你的不一样。其实都是那些经济地位占优势的人在制造时尚,今天有文化的人很少去追逐时尚,时尚里头的文化含量是很低的。


  我要强调的是,文化不仅改变了人的自然状态,在这个过程当中人可能也退化了。人是从猴子变来的,猴子无论春夏秋冬是不需要穿衣服的,人在穿上衣服以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了。人冬天怕冷,穿上棉袄;当棉袄不足以御寒的时候,人就向飞禽借衣服,就有了羽绒服,人没有办法对付自然,只能求助于动物,当还不足以御寒的时候,就穿貂皮。夏天的时候也没有见动物热死,但是人吃不消,就使用空调。可见,人在进化的同时也在退化,这就是文化的一种悖论。


  必须注意的是,在一些特殊背景之下,我们又在“过度文化”。什么叫过度文化?什么叫自然状态?少数民族中好多人天生是音乐家,他不需要培训,他的嗓门好得很。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少数民族都是音乐家。有些人在放羊、放牛的时候寂寞了,就大声唱,于是他的音乐天赋就开发出来了。这是不是一种“文”?这很难说是我们现在讲的文,它是和质相联系的文。我们再举一个例子,赵本山曾经有一个小品,表现的是音乐导演要找一个能唱“红高粱”主题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的人,到音乐学院、到歌剧院,找来找去找不着,最后找到了一个卖大米的人,他最合适。它讽谕这样的歌不需要技巧,只要按照自己的本能喊就行。现在许多歌就是这样,只要发泄出来就行。我们来看看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最大的不同就是“心动身不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人们都会被它的旋律中表达的命运主题所激荡,但是必须坐在那里静静体验。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当欣赏它的时候,你会联想到在江边,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在一个明月高悬的夜晚,……它令你心驰神往,人虽然在音乐厅里,但是心早就飞到江边。而现代音乐的旋律就是让你动,把人的压抑、人的紧张发泄掉。在这个发泄的过程中达到一片空白,这就是“身动心不动”。


  文化的大智慧是在文和质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孔夫子曾经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人太质了,就太野蛮了。什么是野蛮,你们去看一下《红高粱》就知道了,它表达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现代人叫做“祛魅”,就是人和自己的本能之间没有距离,用西方哲学的话语表述,就是所谓“距离感的消蚀”。文是要人和他的质之间保持一种距离。我们比较一下古典文学和我们所谓的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中的《红楼梦》写的是那些十三四岁的娃娃们朦朦胧胧的爱情意识,两个人两小无猜,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到了现代文学,有个著名作家早期的作品,经常有很多的空白框,把表现原始冲动地方框住,说“这里省去几个字,那里省去几个字”,让你去想象,你的本能冲动到什么程度,你就会想象到什么。现在讲回归自然,但不要回归野蛮,“质胜文则野”,人正在变成动物。但是,“文胜质则史”,史就是虚伪。一个人太文了,不能保持朴质的本性,就会流于虚伪。《论语》中孔子云:“巧言令色,鲜矣仁。”如果一个人太花言巧语了,就太谄媚了。本来笑是表达感情的,但是笑的方式不一样——可以哈哈大笑,也可以笑不露齿,其结果是,一种笑让人如沐春风,一种笑让人寒心彻骨,这就是过度文化。这就联系到文化史上的另一个悬案,就是鲁迅批判京戏。他说,一个好端端的男人干嘛要学女人的样子唱,男声唱女声,女声唱男声,彻底颠覆了原来的本性,用现代话讲这就是过度文化。所以文化的一个最大难题、一个最高的境界就是“文质彬彬”,在文和质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距离,保持一种恰当的平衡,既能保持人的质的本性,又能保持人的教养。教养就是教化,就是文化。质朴而不野蛮,有教养而不虚伪,这就叫“文质彬彬”。中国文字当中有一个反文旁“攵”,反文就是动武,我们讲教化,教化的教是一个孝字加上“攵”旁,“攵”会意一个人拿着棍子——这个人可能是家长,也可能是教师,他用棍子在教他的孩子学孝。所以,我们必须把文和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和准确地理解文化。


  文化的“文”,我们讲清楚了,还有一个“化”字。“化”的最简单的意思就是“变化”,是指人最初的那样一种自然状态的变化,这是一方面;第二个方面,在中国文化中,“化”是一种境界,“化者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之谓也。”“化”不仅仅指变化,而且是指一种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变化。所以,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指彻头彻尾、彻内彻外地改变了人类的最原始的那样一种自然状态,从而使人成为一个完全或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个人,马克思叫做“大写的人”,我们称为“大人”。


  总而言之,文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最后还是一种境界。文化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开化的状态,“有文化”与“没文化”相比较,它是一个开化状态,由文而明,有了文我就明了,我就知道了。它是一个状态、过程,是通过文而使人发生变化的一个过程,即由文而化的那样一个过程。文化是一个开化状态,也是一个由文而化的过程,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境界,是摆脱人的动物性的那样的一种境界。状态、过程、境界,三方面结合起来,就是文化的本义和真义。


  (4) “文化水平”就是“人化水平”


  由此,就和我们现在最常用的一个词相关联了,即“文化水平”。我们现在填表格,动不动就被要求说明自己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通常的表述是:小学、中学、大学、硕士或者博士。可“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怎么相联系呢?“文化水平”的本质是指文和质之间的距离,是人和自己的自然状态,也就是人和动物的距离,在本质上它就是这个意思。人应该怎样“成为一个人” ,我通过文来使自己发生变化,通过文使人发生变化。怎样来衡量这种变化呢?我们就把这个衡量标准叫做“文化水平”,也就是与本能状态的那种距离。与本能状态的距离越大,文化水平越高。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距离,才能创造这个距离,只有透过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仅仅是教授知识,单一的灌输知识是教育功能的异化!上面说过,“教”字的本意是教子行“孝”。所以,中国古代就有“大学”、“小学”的区分,什么叫做“大学”、“小学”?这个词最明显的考据来自孟子的那句话,“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大学”就是培养“大人”的学问,就是培养“大人”的地方。“大人”就是和自己的原始自然状态距离最远的那样一种人。而在西方,大学叫university,为什么叫university,它的前缀universal,是“普遍的、全体的、共同的”的意思,名词“universe”则是“宇宙、世界、天地万物”的意思。大学所培养的那样的一种人,是和人的实体性,即和人的普遍性之间距离最为接近的人,这就是大学。这和中国的“养其大者为大人”是完全相通的,因为到了最高境界上,文化就相通了。“University”培养人普遍性,具有普遍性的知识和人格的那样一种人,由此与“college”相区分。“小学”是什么呢?“养其小者为小人”。孟子认为人有体:一个是大体,一个是小体,小体就是人的自然本能,大体是指人的伦理道德。你把大的地方养成了就是大人,把小的地方养成了就是小人,但是小的地方也难养啊,你也要满足,所以要去创造财富。小学是培养那样一种初级人才的地方,小学不是一个简单的small,它是一个初级的、简单的意思,“小”是人格意义上而不是规模意义上的。于是,我们是大学生,衡量你真正所达到的“文化程度”,就是看你能多大程度上驾驭你的自然状态,能否控制自己的本能,人的自然本能完全放纵、放任的人,不是自由的人,自由和任性完全是两回事。



3、“教育”的本质——“解放”



  这样就谈到大学和小学的教育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是解放,教育的绝对工作是解放或者达到解放的更高层次的工作。


  教育和“解放”相联系是怎么回事?什么叫解放?如果一个人被绳索捆住了,把绳索去掉了,这叫解。什么又叫放?把一个人倒悬着吊在梁上,把他放下来,立在地上,这叫放。人在自然状态当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完全凭着自己的自然本能行动,看起来是很自由的,而恰恰相反,实际上是最不自由的,这样一种状态是完全由人的生物性的本能来操控,是绝对不自由的,他完全听从于人的生物性本能支配,这种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所以我们说精神病患者不负道德法律的责任,因为他完全受自己的本能束缚,没有那样一种控制自己本能的能力,他没有从本能状态中解放出来,这就是“解放”的意义。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逐步解除人的本能束缚,改变被教育者受自然本能驱动的那样一种状况。这并不是要彻底改变他的自然生物本性,而是要改变他的主观任意性。


  我们看看教育是如何开始的。我们过去曾把小学一年级的教育叫做蒙学,叫启蒙。小孩如果不上学,在家里的时候,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动就动,愿意吃就吃,愿意哭就哭,愿意闹就闹。而到了小学一年级时如何解放?我曾仔细观察过他们的第一次课怎么上。那个老师很有经验,让大家比赛“看谁坐得最好”,小孩子本来是很爱动的,彼此之间没有形成行为的统一性,老师说大家统一把手放到背后,大家就都把手放到背后,就是引导他们改变原初的主观任意的那样一种状态,从这样一种没有自由的主观状态解放出来,从而产生所谓的纪律。自然的生物性要受意志的指导,这样获得的自由,才是真实的自由。


  现在有一种说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人身上不好的东西去掉,就好像是把人的脸上的雀斑去掉一样。教育并不是附加,并不是我任意把什么东西附加学生身上去都可以,你原本没有什么仁、义、礼、智、信,我把它给加上去。教育不是这样的。教育最高的本质是把人解放出来,它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真正的人的造就。我们现在对教育有很多的误解,我们的教育方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有个理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最爱听这句话,但每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就非常害怕。因为,在坐的同学将来有很多人是要做工程师的,我们都知道工程师的重要努力就是要消除个性,完全追求一种统一性。土木工程师怎么造路面?首先把石子和水泥把它们调和起来,然后再把它们抹平。其间总有某些石子要冒出来,那怎么办?再用磨石机把它磨平,最后磨到完全没有棱角,完全是平的,这就是工程师的工作。工程师特别强调统一性、规范性,技术取向是消除个别性。可我们的教师,不但要加人的行为,还要加工人的灵魂,使人的灵魂也有这样高度的统一性。在“灵魂工程师”的理念下,我们的教育就流变为现在这样一种很让人忧虑的状态。


  这完全是我们在文化引进的过程中对外来文化的一种误读,这句话是从俄罗斯引进过来的。在俄罗斯这句话据说最早是加利林讲的,且不管他讲没讲过这句话,中国把它引进来的时候前苏联正处在一个科学的时代——什么是最科学的,工程师是最科学的;同理,什么人是最理想的,工程师最理想的,因此教师就要变成工程师。可教师不是加工物质对象,而是加工人,加工人的灵魂,这样我们的学生培养出来之后就缺少个性,缺少创造性,一旦逆反以后学生就干脆什么都不听你的,我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这叫个性解放。所以,我认为“灵魂工程”作为教育理念本身是错误的,用工程师的文化来对待教育,不是解放而是束缚。





4、作为超越“生存困境”的“意义世界”



  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人化。如何达到人化?必须透过解释系统,文化的创造的解释系统就是一个意义世界。文化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应对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文化怎么帮助人们超越生存困境?全部的“努力”在于创造意义世界。所以意义是文化的核心,意义世界是“解释系统”的存在形态。


  (1) “意义”的真谛
  什么是“意义”?这是人文科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一门学问、一个学科,最难定义的就是它的基本概念。一个物理学教授,如果能用最简单的话语说明什么是“物理”,那这个人学问就到“家”了。研究人文科学的人——譬如我是人文学院院长,什么是“人文”,我就很难用一句话讲清楚,否则就是“大家”了。如果一个人能一下击中要害,几句话就能把这门学科最基本的概念讲清楚,那他肯定是大家了。所以,某一学科基本概念的突破,往往能推动这一学科革命性的进步。


  那么,到底什么是意义?我们可能会先从英文当中得到启发。“意义”不是存在,我们讲的“意义”是mean。what means?英文当中有两个系动词,一个是mean,一个是be,be是一个存在的判断,一个事实判断,比如“它是一个茶杯”,这是一个事实判断,因为它就是一个茶杯,它和“这个东西不是一个茶杯”这个概念指证不同的东西。而“means”就不同了。你说它是,它也不是,你说它不是,它又是,这就是mean。它处于一个存在和非存在之间,完全仰赖于一个主体对它的认同,这就是mean。在中国文化中,“意义”的概念就更难解释了。我们先从艺术讲起。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是写意与表意。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最大的区别是,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西方绘画是焦点透视。什么是焦点透视,什么是散点透视?我们看创作西洋画、油画的过程,画师一把板凳坐在那里,就是不能动,同样,如果模特一动也可能画走样,所以做人体模特非常难做,画的时候即使表情也是不能动的,一动画出来的就可能似马非马,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有那么永恒的魅力,全世界都在研究她,她那个神秘的微笑到底是什么意思?现代人没办法找到答案,我想可能是达芬奇在作画的时候,蒙娜丽莎坚持不住了,笑了一下,于是就画成了变态。西洋绘画它就是这个样子,它是焦点透视。在西方艺术逐渐与科学合流的过程中,后来有一些聪明的人提出了大胆的想像:与其这般麻烦,何不创造一个玩意儿,轻轻按一下,“蒙娜丽莎”的瞬间的表情就被复制出来?!于是照相机产生了。照相机叫写真,绘画叫写生。活灵活现的一个活人在“写”另外一个对象就叫做写生,而借助照相机,就只能是写真了。但照相机只能把你的“像”给照下来,只能复制到你的部的东西,你内在的东西它是照不到的,写真也就是写形。在这个意义上,实际上西洋绘画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没有能够表现出人的内心世界。我是很喜欢西洋油画的,但它全部的奇迹是对存在者的一种复制并没有什么创造,只是他们复制的非常“真”。大家都知道西方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印象派的画叫《日出》,太阳出来以后,照在树林里,光的透视用的非常好,画出了“日出”这样一种印象,我以为它已经将写形和写意结合起来了。但是中国绘画不一样,中国绘画是散点透视,它不需要画师和模特都用一条板凳坐在那里,在古代如果画个皇上的话,皇上当然不可能老是端坐着,皇上要处理事务,得走来走去呀。中国画的特点是写意、写神。中国人画人体画、画肖像画,认为最重要的是眼睛,因为眼睛能传神,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是精神的窗户。历史上那么多雕塑和绘画,都是很注意这方面。像大雄宝殿的如来佛,不管在什么角度,你都能发现他总是在看着你。中国艺术写神写到了这个程度,是很见功夫的的。


  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得意忘形”。这“忘形”一开始并不是一个不好的词,就和我上节课讲的“衣冠禽兽”一样,它根本没有讽刺的意思。衣冠禽兽是“天人合一”的表现。中国人过去以衣服上的图案区分做官的等级,皇帝的衣服上绣着龙,宰相穿的衣服上面是麒麟,把最奇特的动物画到衣服上来区分人的等级,这叫衣冠禽兽。衣冠禽兽的本意是用禽和兽来作为人的地位的象征,到现代才演化为一个贬意的词。我们所说的“得意忘形”,本意指抓住对象的意,而把它的形忘掉了,忽视他的形而抓住了他的意,中国绘画写生、写神就是写意。


  得意忘形,在哲学上也叫得意忘象。什么叫得意忘象?得意忘象就是指抽象。抽象就是把它的现象给抽掉了,留下的是它的本质。搞哲学的人的全部的伎俩与你们在座的各位学理工的是不一样的,看到一个东西,你们可能马上将它表象出来,甚至制造出来,研究哲学的人就没有这个伎俩,他们的伎俩是“万物森严于方寸之间”,就是说,把整个世界装进我的大脑里。哲学研究形而上,而不是形而下。如何研究形而上?就是把事物的众多的“象”彻底的抽掉,留下的只是一个概念。概念是本质,是普遍性或共性共相,而概念“现”出来的“象”则是个别的、多样的,杂多的。搞哲学的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玩概念,用概念来进行思维,进行概念思维。最著名的哲学故事之一,就是惠施的“白马非马”:惠施要过关,关口写了一个告示:“骑马者不得过关”。因为古代马也无论作为交通工具还是作为战争装备,都是很宝贵的,马一过关就有可能跑到别的国家去了。惠施骑着马走到那儿,士兵不让他过关,而惠施辨说:我骑的不是马,而是白马;白马不是马;你们说骑马不能过关,你们能找一个马给我看看吗?惠施的辩白表面上是诡辩,实际上很富粗哲学的智慧。世界上存在的不是黑马就是白马、黄马等各种各样有形的马,而不存在“马”的概念,白马、黑马是马的概念“现”出来的“象”。就像白骨精,她的真身不是那样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却是一堆白骨现出来的“象”;也像孙悟空,他什么时候都能抓一把汗毛变出一堆小猴子,小猴子也只是他的那样一种能力现出来的“象”。所谓“得意忘象”,就是要要把个别性、多样性的“象”给忘掉,直接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是搞哲学的人的全部伎俩,如果不会这样用概念进行思维,没有这样一种能力,哲学就没有学到家,就没有哲学素养。现在很多人看不起搞哲学的人,可是搞哲学的人自古到今都是很了不起的,在古希腊,柏拉图就认为,只有一种人才有资格做王,那就是哲学家。在中国,因为有一些不懂哲学的人讲哲学,结果就把大家对哲学的趣味给讲倒了,倒了以后就误解哲学,贬低哲学。


  如果“得意忘象”还觉得难懂,就用另一个词诠释:“得鱼忘笙”,“得鱼忘签”。渔民捕鱼的时候,渔网上总有一个个木头,为什么要扎木头,就是因为鱼进网以后木头就会往下沉,这和钓鱼时鱼线上绑一个稃是同一个道理。鱼入网以后浮在水面的木头往下沉,你的第一个反应是起网捕鱼,而不是救起下沉的木头,这叫“得鱼忘笙”。“笙”是“象”,鱼是“意”,“得鱼忘笙”就是“得意忘象”,也是“得意忘形”。


  经过这样的诠释,诸位可能对“意义”有一定了解了。但“意义”有一个特点:只能通过理解来获得。我们过去讲意义、讲价值的时候,认为它有三个要素:主体的需要、客体的属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客体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取决于这个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要—满足的关系。我需要它,它有满足我的需要的属性和能力,意义便发生了。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是越来越廉价,在很久以前,钢笔挂在上衣口袋里就是有文化的象征。现在这个破玩意儿随处可见,可是到了特殊的时候,它却会变得非常的有意义。这次我到俄罗斯去,忘记多带几支笔,到了机场的时候两支全用完,再想写日记,就没有笔可用了,在机场到处找,可最便宜的也要五百块钱。我是不能买了,就到处借笔,这个时候一支笔是多么的有价值、有意义呀!意义就发生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机。意义,你说它有就有,你说它没有它就没有,它既不是完全虚无的,也不是完全实在的。文化的意义,发生在生命过程和生存困境的解释当中,在生命的过程当中,面对一个生存困境,对它作出解释,便赋予它意义。这样一个解释系统既表现为知识,又不完全表现为知识。有知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别以为有知识的人就一定有文化,完全不是这回事,只有透过知识建构意义世界,才是有文化的表现。


  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所谓文化素质,这样一种素质是解释系统创造意义世界以超越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也是人们用解释系统创造意义世界来超越生存困境的一种状态。一个人如果能用解释系统创造一个意义世界并超越生存困境的话,那这个人就是有文化素质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用解释系统创造意义世界,并使其坚定化,那这个人就是没有文化的人。


  (2) “意义世界”如何超越“生存困境”


  实际上,我们都处于三个世界当中。第一个世界是自然世界,第二个是世俗世界或生活世界,第三个是意义世界。其中,前两个世界可以统称为事实世界,后一个世界也被称为价值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然本能,都依自己的自然本能而生存,这叫人的自然世界;但每个人都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自然本能的满足受这些客观关系的制约,这是第二个世界即世俗世界、生活世界;第三个是在我们和这个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当中,在我们对自己的自然本能、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的解释中所产生的、创造的那样一个世界,这就是意义世界。意义世界不完全是虚拟世界,它和电脑里面的虚拟世界完全是两回事,它是有一种由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而缔造的世界。


  我们还是用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上一讲说过,人类面对两大基本任务,一是物质生活资料的再生产,一是人种的再生产。第二个再生产决定了爱情成为文学也成为文化永恒的主题。可是爱情是什么?到底什么是爱?到现在为止许多文学家不能讲清楚,他们知道“这”就是爱,“这”就是爱情,但是他们搞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爱情的真义,所有才唱“这就是爱,糊里又糊涂”。


  爱情是如何发生的?它完全是人的三重世界同一的结果。我们如果要诠释爱情这个概念,最好将人与动物进行比照。动物也要进行物种的再生产,但不能说它们有爱情。最典型的就是鹿王。在鹿的世界里总有一个鹿王,在这个鹿王所处的鹿群当中,所有雌性的鹿都是它的妻子,其他所有的公鹿绝不能染指他们。这个鹿王是怎么诞生的?每年都要决斗一次,最后获胜的那个鹿就是鹿王。所以,如果你要是找鹿王的话,不要找那个膘肥体壮的,那个不是鹿王。相反,那个瘦悍的、全身伤痕的才有可能是鹿王。因为鹿王要斗,要南征北战,并且地位很不稳定,今年它可能是鹿王,明年可能就被其他的鹿所取代了,所以鹿王往往是很瘦的。我们读古典小说,往往宣扬美女爱英雄、英雄救美之类的故事。为什么?为什么一个最刚的和一个最柔的会联系在一起?很简单,因为人种繁衍的关系。人种繁衍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选择了优化,优生优育从人类开端就存在了,只是形态不同罢了。比如在古希腊时期,打仗打胜了,在战场上最勇敢的人,就可以到城邦里面任意选一个或几个女人作为他的妻子,所以他的妻子都是这个城邦里最漂亮的人,于是英雄就有了一个特权——选美女,这样希腊城邦就保持了他们人种的优势。中国过去也是讲英雄配美人,像秦汉之际的项羽本是一介武夫,粗鲁的不得了,但是他娶了一个美人叫虞姬,项羽乌江自刎时,最担心的问题是“虞姬、虞姬奈若何”,意思是我死了以后虞姬你怎么办,虞姬心领神会,自己吊死了,在这武夫身上,我们也可以找到爱情的证迹。


  但是,我们在那些著名的文化人,像文学大师的身上往往也能发现“鹿王的逻辑”。普希金是怎么死的?决斗而死的。他和英国公使的养子同争一个女人。按照西方人的规则两个人喜欢一个人怎么办?只有决斗,哪个人败了就退出,胜出的人就拥有她。在决斗中,普希金受到致命的一剑,在现在的普希金城度过一年后死掉了。普希金的死成了对爱情的一种千古绝唱,可是,鹿王为什么会没有爱情?因为那是出于生物的本能,而普希金是为爱情而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比生命还要重要,这就是意义。


  爱情——把爱和情放到一块儿,于是文学家们就创造出了一个意义的世界。中国文学史上像这样的情种也是很多的,徐志摩最典型。徐志摩到底恋了多少女人,可能谁也搞不清楚,可是徐志摩所有的魅力,陆小曼所有的魅力就在于他们有这样一种爱情的千古绝唱。在徐志摩于三十多岁坐飞机英年早逝之后,郁达夫在悼词中说:“诗人如美人,活久了便不美了。”徐志摩是诗人,就像美人一样,只有年轻的时候死才是美的,太老了就不美了,所以徐志摩要这么早的离我们而去。这本来是多么悲伤的事情,可在郁达夫的笔下却赋予这等样的诗情画意,“诗人如美人”,这就是意义。


  世俗世界同样是如此。世俗世界和意义世界关系如何?我们还是重温鲁迅讲的那段很有名的故事:一个人家生了小孩,抱出来给众人看,一个人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要做官的,于是得到一片喝彩;另一个人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要发财的,于是得到了一顿奖赏;另一个人却说这个小孩将来是要死的,于是得到一顿毒打。鲁迅就不满了,就说,发财做官都是偶然的,你怎么知道他将来发财升官,他也许将来是个不孝之子,绝对必然的事实是这个小孩将来必然会死,哪一个人可以不死呢?鲁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悖论,就是事实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矛盾,人有生必有死,但人却“向死而生”——知道自己必然死,但又必须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的活着、有意义的活着。人在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握着拳头来报到的,他要在这个世界捞一把——我要去上学,上大学,读博士,要做教授,要做名教授,于是人一生下来拳头就握的紧紧的。可是人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叫做“撒手而去”,很少有人是握住拳头走的,大多手都是摊开来走的,他再也不抓了,他知道了,人生原来是一场梦。但是问题是你要做一个好梦,你要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活着。怎么办?就需要为人生提供和创造文化的意义即人生意义。生和死之间有一个距离,而这个距离靠什么来联结,要靠意义,所以就要有一个叫“人生观”的东西。什么叫做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人死观”,因为有死才想到生的问题。这就是意义。


  在世俗生活当中,我们总会歌颂好多人,而歌颂最多的就是教师、护士、工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粉笔,牺牲了自己而教诲了别人”;“护士是白衣天使”等等。我们看有那么多的节日,有母亲节,有教师节,有护士节。可当我用考古学的眼光去看它们,结果却发现一个问题,这些都是“弱者的节日”,为什么先有母亲节,后有父亲节?为什么父亲节远没有母亲节那么的隆重?因为母亲总比父亲弱势,并且是这个社会中比较能吃苦耐劳的一类!这些节日就是世俗生活中的意义世界。我们再比较一下西方人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在国外,教师、护士的工资都比较高。我在1994年的时候到香港中文大学去做讲座,问一位著名教授拿多少钱,他说十二万多。我搞不清楚是一年还是一个月,他说是一个月。我说我做教授几年了,我拿到的连你的一个零头都不够。香港中文大学在国际上影响非常大,但当时它是英国体制下的大学,英国的工资标准是以伦敦为圆心向外扩散,离伦敦越远工资越高,那时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香港离伦敦最远,所以香港教授的工资最高。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世界的逻辑。过去我们动员大学生到农村、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外国人可不吃这一套。中国文化通过文化上的建构来达到一种社会的平衡。我们现在看这些好像是一种虚无,实际上不是,它同样是一种力量,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回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会看到那时的人更为简单、更为阳光、更为意气风发,现在的人口袋满了,脑袋却更空,人们缺少这样一种意义世界。打一个比方。我过去看过一幅漫画,一对夫妇带着他的小孩儿去公园,这个小孩因个头矮够不着买门票的窗口,于是父亲就用一百块一捆的钞票往小孩的脚下垫票,直到小孩能够着售票窗口,漫画下的标题是:分数不够钞票凑!讽刺那些想上好中学、好大学而又分数不够的学生只能用钞票凑。文化的逻辑相反:钞票不够意义凑!
  

我们回到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上来。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当中,为什么我们总是歌颂春天?其实,在事实世界中,一年四季中最不好的就是春天。春天叫青黄不接,在过去的农业社会中,这个时候很多人都出来逃荒;春天是疾病高发的阶段,很多病都是在春天里爆发;春天也是人的生命气息最为薄弱的时节,所以一到春天人就打瞌睡,老师打瞌睡,学生打瞌睡,交通事故频发,叫“春困”。尽管春天难过,但还是要年年过,于是那些专事意义世界创造的人们,那些文人们,就从春天下手做工作,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毫无例外的歌颂春天。怎么歌颂,通过意义世界的创造。虽春暖花开,可是春天只有在诗人的眼睛里才是美好的。人们为什么会歌颂花呢?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男女分工,男人打猎,女人采集果实。男人出去打猎的成果如牛等动物,分给大家都吃掉,把牛头留给打到这头牛的人,挂在他脖子上,让他感到非常自豪,表示“这是我的成果,我曾经打过一头牛”,就好像我们现在的教授,出了一本书,到处去送,说这是我的成果。可是女人出去找果子,如果找到了一个苹果地,一个梨园,她不能把苹果吊在脖子上,因为苹果会烂掉的,有一种办法就是插上花,开花就意味着结果,我找到了一个花园,就代表我找到了一个果园,花就是女性的成果,这样花才美好,才成为女性永远的专利。花就是一种意义。如果所有的花都是无花果,只开花不结果的话,是不会有人去欣赏它的,只有在大家都能吃饱的状态下无花果才是美好的。花之所以美好是在于开花之后会结果。春天虽然没有稻穗,没有那种收获,但是春风解冻,大地回春,人们在绿油油的庄稼中,看到了希望,人在希望中最有力量,最有信心。这样,文学家们、诗人们、哲学家们对春天便情有独钟。秋天是最好过的,苞谷熟了、稻穗黄了,农民只需拎着篮子、挥起镰刀把它们收割回来就行了。然而,文人的任务是创造意义世界,在这个时候,必须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所以秋天在文人的笔下都充满了忧患,叫做悲秋。秋天虽然是一片金黄,是收获的季节,可秋风萧瑟,果子熟了,叶子黄了,秋风吹过,树叶掉地上,四处飘零,叫秋风扫落叶,残酷无情。秋天是那么的充满了悲哀、充满了忧患,乃至邓颖超要写诗劝说那些老年人,“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一个充满危机的时代,文化用意义世界把它超越;一个充满收获的时节,文化告诉人们要有忧患意识。英国诗人雪莱有一句诗让寒冬天里的人们充满了信心:“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样,文化就以春天为坐标,让人们一年四季都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


  所以,意义世界和事实世界的关系,就好比人的两条腿。人只要是往前走,永远是一条腿悬在空中,一条腿站在地上,这样才能前进。你如果两条腿永远踩在地上,脚踏实地,那永远是立正稍息。悬在空中的世界就叫意义世界,踩在地上的世界就叫事实世界。于是一个人只有一半是生活在意义世界当中,一半是生活在事实世界当中,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活力的人,才是一个有前途的人。否则,按照韦伯的说法,他只是一个单向度的人、单面的人。



三、如何才是“有文化”和“有人文素质”的人



  简单讲讲第三个问题,什么才是有文化的人和有人文素质的人?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可以演绎出这样的结论:能透过解释系统创造意义世界,藉此超越生命过程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的人,就是有人文素养的人。一般说来,经济创造的是一个利益的世界,政治创造的是一个权利的世界,而文化创造的则是一个意义的世界,三者对社会文明的着力点是很不相同的。由此就回到了二十多年前中国大学生们所争论的那个问题:张华救一个老农民值得不值得。张华是军事院校的大学生,一个大学生把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农民从水中救上来,自己却牺牲了,这在事实世界里面无论如何难以诠释其必要性与合理性,它们只有在意义世界里才能解释。现在大学教育中有一种倾向,特别注重对人的行为的心理学解释,教育尤其道德教育越来越倚赖于心理学,似乎这样才真正“科学”。我对这个问题一直持怀疑态度。我的怀疑有两方面。一是搞心理咨询的人是不是真的懂心理学,搞心理咨询的人是不是也有心理障碍?我怎么也不明白,一个人不经过博士阶段的严格学术训练,怎么能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第二个怀疑是,心理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的,心理学的基础是生物学,生物学就是把人当做动物。这样一来,它对人性就往往缺少一种文化上的解读和解释。心理学事实上是将人滞留于自然世界,因而必须要对它进行文化上的超越。难以解释的是,在中国古代没有什么心理学,可是没有那么多自杀的人,现在有了心理学,自杀的人却那么多,到底是什么问题?我看还是文化的问题吧。


  所以,我讲文化与安身立命,倡导以文化素质的培育来超越生存困境,通过建构合理的文化意义世界,让自己来超越生存困境,这才是一个根本的解决之道,这才是一个大学所要做的根本工作。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给这门课取这样一个表面看来古怪的名字——“文化与安身立命”的缘由。什么才是有文化的人?一个有文化的人必须有能力创造意义世界来让自己和他人超越生存困境。不能简单地说一个人能够识字,受过大学教育,是硕士,是博士,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我们现在通常认为,一个人只要上了中学,上了大学就是知识分子了,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知识分子的概念产生于法国,知识分子是指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是那些对这个社会提出反思和持批评态度的人,所以,知识分子身上总有一种理想化的东西,这就是所谓“乌托邦精神”。不少人可能会以为,读过《红楼梦》、《西游记》就是有文化了?其实,还差的远了,只有能为自己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能够让自己超越生存困境的人,才是真正有文化和文化素质的人。正如这一讲开宗所申言的那样,“文化与安身立命”的关系有三大基本课题:用生、用世、立命。用生的基本问题是心与身的矛盾;用世的基本问题是身与世的矛盾;立命的基本问题是性与命的矛盾。文化如何用生、如何用世、如何立命,是我们研究文化,也是我们人文素质教育的三大兼具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的三大课题。希望我们的讨论,能够使大家解决这些课题有所帮助。


  谢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 11:11
武大成立国内首个“文艺生产与消费调查评估研究中心”




6月16日,武汉大学“文艺生产与消费调查评估研究中心”成立。据悉,这是国内第一个将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用于中国审美文化实践的学术机构,也是国内第一个以文艺生产消费为调查评估对象的研究基地。



“艺术生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命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如何将经典命题转化为实践的动力,从而推进中国文化、文艺的研究,则是新的课题和挑战。从服务国家当代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武汉大学文学院李建中、张荣翼、冯黎明等教授牵头筹建了文艺生产与消费调查评估研究中心,通过大量扎实的调查研究,建立文艺生产消费状况数据库,阐述文艺生产消费的发展规律,中心将用准确的统计数据、深度的数据挖掘和权威的学理分析为政府文化决策、文化产业投资、艺术产品设计、文艺作品选题以及评奖等提供咨询服务和专家支持。因此,中心的成立是中国文艺界、学术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一个创举,必将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复兴和繁荣作出独特的贡献。



据了解,该中心研究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四分之三以上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且有两位外籍教授加盟。中心自筹建以来,研究人员已在权威学术期刊及各种主流媒体发表大量有关文艺生产与消费的成果,引起较大反响:如高文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艺生产要有的放矢》,张荣翼主持的笔谈《文艺生产与消费》和邱飞廉、冯黎明主持的系列论文《影视艺术生产的文学性书写》等。特别是在李建中、冯黎明教授的指导下,武汉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针对近十年抗战题材电视剧进行数据采集、市场调查和理论分析,完成《近十年抗战题材电视剧调查评估报告》和两份有关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排行(附文后),对当前红色经典翻拍、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流行做出深刻的学理分析和合情合理的市场预测,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影视产业投资者及创作人员的重视。中心将通过调查,创建新的评估体系,创制科学的调查指标和方法,从而以“学术发言”的方式,使“中心”成为文化建设与政府决策、文学艺术家与文艺市场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介”。

   

该中心还拥有自己的网站(“文艺生产与消费网”),开辟了“影视江湖”、“文化山”、“争鸣擂台”等新颖、前卫的栏目,为“文艺生产与消费”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著名评论家、湖北省作协前主席、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说,国家原来不重视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结合,近年来将文艺生产推向市场,带来很多弊端,文艺创作也面临很多困境。他希望通过该中心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要走向俗气、倒退的路子;希望通过文化消费促进文化生产科学、健康发展。

王怀民 高文强
信息来源:武汉大学
上传时间:2011-06-2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 11:12
邱飞廉。应为本土邱国安之本族人。

本站管季超一直在网上追踪此人学术动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1 18:19
如何做好一个策划人 [zt]

做策划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策划!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策划,必须了解策划的范畴,策划属于”智业”销售,一般按照企业的需求,按照需求内容,寻找所需的专业策划公司购买“外脑”,也就是协助企业客户完成企业管理与经营的相关工作领域内容。

  策划的范畴包括战略性的和战术性的,2者有着根本性区别。

  一般来说从事战略策划内容的市场形式有以下几种形式:

  管理咨询公司--此类公司的为企业提供的属于专业型的管理输出,一般深入企业,首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进行调查分析,根据企业现有的管理组织,权利分配,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等状况,寻求客户在管理问题上的核心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以“人”为因素导致影响企业发展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该公司还需宏观观察该企业的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诊断。发现企业在市场经营环节的问题,所进行的总体发展规划与设计。

  品牌塑造公司---此类公司的形式一般为专业的大型广告公司,它和一般性的广告公司有着广告的核心经营内容的不同,虽然从广告角度分析,都存在利用媒介,表达出产品的竟争优势,或者表达出产品在物质与精神层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实质不同,此类广告公司一般针对全国性的企业产品推广,他们的专业性更强,(不是片面指广告的创意)而是他们的策划流程也包括该企业产品在市场的调查,分析,定位等等,更具有理性化与长远性,同时利用强势媒介的传播效应完成广告的战略。所以它与一般性的小型广告公司为企业提供的广告存在很大不同。这取决于为顾客提供的长远的战略思想与定位,并非一个“点子”的广告表现形式。战略型的广告公司将注重将广告形式纳入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一般性的广告只是完成产品在市场的一个信息输出。(话说的难听,但事实如此)

  营销策划公司:一般指为大型企业提供营销渠道,营销方法,营销布局,营销推广等等以销售为主导的智业输出,也就是为企业提供营销内容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方式和方法等等的策划服务。

  总归一点,策划的战略性取决于3点,一是为企业提供的是“战略规划”而不是“战斗设计”。二是具有强大的专业团队与一定的实力和业绩指名度,能够从总体上为顾客提供智业服务。 三是战略策划的范围和时间更具有长远眼光,更注重战役的前瞻性与体现核心竟争力。

  所说的战术策划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年度的营销策划(也可以理解为促销)二是广告的设计,创意。(注意一点,这里讲究的就是广告本身,用最优秀的广告创意或“点子”表达出企业出产品的特性)三是活动策划,四是公共关系维护,五是企业讲座等等形式 。

  我们分析战术策划,也就是去完成企业局部的管理与经营内容,更讲究细节的创意性和执行力度。战术策划是战略策划的一个延续内容,但是如果企业在战略上存在问题或没有一个正确的市场发展定位,战术策划表现的则是具有风险性的,应为它不清楚正确的轨道,就如同航船的行使速度非常迅速,但是是按照错的方向前行。

  社会上存在很多策划销售形式,也出现了很多策划人,在不同的领域都存在着策划的工作内容。现在我就谈谈对策划人认识的的一些误区:

  一策划就是要“点子”。这一点不完全正确,以我看来错大于对!策划首先是寻找问题再解决问题的过程,点子的出现应该按照战略分析到战术执行需求而出现,总体的策划是一个全局,它更注重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就如同盖大楼,不能说将卫生间的瓷砖搞的漂亮就是一个好的建筑!策划必须有“点子”,但是重点是正确的方向和基础!

  二策划是聪明人干的事情!这一点我不认为正确,策划需要的是专业的知识,比如企业管理,市场经营等内容,即使在局部,如广告的创意与选择合理的媒介的与发布设计。它都必须以对企业的调查,找出问题为前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与规划为过程,二是做策划取决于你对企业产品的分析与定位,并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寻能够完成产品与市场的结合的形式。所以聪明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策划,策划也不定就是聪明人做的行当,我认为成功的策划需要企业对策划思路的认可。策划公司的团队集思广议得出好的方案,最终是企业与策划公司在个个战斗细节中的完美执行。

  三策划就是写!无可厚非,我们看到的策划工作者就是动笔就是动脑,但是策划绝对不是写出来的,我认为策划之所以写是应为2点,一是策划属于一个分析与思考的思维工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用言语一般是无法一时表述的清楚,二是策划书含概很多理论知识,需要策划人在用文字的形式向顾客阐述清楚,用策划书的形式更能让顾客看懂,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很多结论与方案从何而来,需要向顾客讲明我们的思维过程。并取得双方在执行策划上的默契与全力配合。

  四:策划就是套文本格式!很多策划人在接受带企业顾客策划需求时,往往就是按照一个策划书的格式一,二,三的去写,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方式,我认为策划的第一步是明确顾客的需求,进行相关内容的调查与分析,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过程,它是一个思维过程不是一个文本格式与形式,策划是无套路与形式的,虽然我们的策划书一般具有一定的特点,但是作为策划人最忌讳的就是思维的“死”用格式去完成一个策划书的写做,应为策划是为顾客提出适合它需求的策划与方法,格式主义首先限制了策划人的思维,从很大程度上是按照错误的方法在执行策划工作,这一点非常不可取。

  五,策划人什么都会!前面讲解过,策划其实有很多的内容构成,在策划行业也有很多的策划名人,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他们只是在特定的策划领域特定的市场时期中取得了成绩,但是并非完全掌握了策划的知识,人无万人!这是其一,其二策划是需要经验为基础的,一个人受年龄,经历,掌握知识程度等等条件限制,是无法完全掌握的,所以策划人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的过程,如果谁自称我是“策划人”,我觉得属于大言不惭,应为你无法真正掌握所有的策划知识与内容,只能说我是做策划的人,是一个边做策划边学策划的人。 其三。策划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针对企业顾客的“市场”,而市场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变化,所以一个策划人必须时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市场信息,了解最新的经营与管理理念。我建议策划人不要看案例,多看理论,多了解所在的市场情况,应为如此才能为顾客提供适合它的策划需求。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5 22:36
历史:潜行在细枝末节里

                                    韩石山



  退却,还是进取?我是说,一个以写现实题材小说起家的作家,转而从事现代知识分子的研究与叙述,如赵柏田先生撰写《历史碎影——日常视野中的现代知识分子》这样的书。空间的拓展,思绪的飞扬,平日生活积累的妥贴安置,在在都给了我们的作家一种叙述的方便。先是文笔的自如旷达,继而是艺术的臻于完善。再是天才的作家,也得找到一种最适合你的艺术形式,你的天才才能有所激发,有所凭借。更有甚者,便是文体的创造。纵是草创,怕任谁也得承认,柏田先生的转型,绝非怯懦的退却,乃是大胆的进取。

  书名《历史碎影》,是从选取的材料上说的,所写的,确也是些片段,有时甚至是一个剖面。然而,因为所选取的人物,都有相当的历史功绩与社会影响,这些片段与剖面,也就赋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真实的历史就潜行在这些细枝末节里”(244页)。这是就作者一面说的,在我们读者这面,情形又自不同。这一个个的片段,一个个的细枝末节,如同一块块磴石,我们踩踏着,跳跃着,可以疾行如飞地渡过湍急的历史的河流。又如同一个个路标,依其指示,眺目远望,能看到深邃的天际,历史的云烟。更像是一些远去的,倒映在历史的长河里的,被浪纹摇碎了身影,飘忽,摇曳,然而,空间的暌违,时间的冲刷,反而使他们的容颜更为清晰,个性更为鲜明,也更易为今世的人们所认知,揉成一种亲切的认同。

  这一切,全赖了作者细腻而又跳踉的文笔,那样的文采斐然,又那样的激情饱满,那样的气韵生动,又那样的富有蕴含。每写一个人物,作者似乎都有亲身的勘察,出生的房子是怎样的布局,行走的路线是怎样的起始,与亲友的关系是怎样的微妙,与其时的政局是怎样的纠葛。非独此也,他的行文,一种纯正而又黏热的叙述,还掺杂着时代的变革,他物的比照。即如说到邵洵美六岁那年,跟表姐盛佩玉开始了两小无猜的相恋:

  六岁那年,和民国元年的新版《国文教科书》一起到来的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要女性。她叫盛佩玉,长他一岁,因出生在茶花盛开之际,小名又叫茶。

  它隐含的意思是,这年邵洵美上学了,读的课本叫《国文教科书》,也就在这一年,他和长他一岁的表姐蒙蒙懂懂地相恋了。再如,说到邵洵美在英国留学的时候:

  邵洵美是坐“雨果·斯汀丝”号邮轮赴欧洲的,随身带了一架老古董的牛门牌相机……欧游到了第四个年头,邵公子像享利·詹姆斯笔下的那个可笑的信使一样不思家园。

  这些文句,最能见出作者叙事的磁实轻省,学识的通达圆润。在中国作家里,这是一个稀罕的品种。激烈,深沉,痛苦,厚重,什么难受的本事我们都有,没有的也是一学就会,唯有飘逸,轻松,幽默,风雅,这些西方文化里,看似轻慢实则高贵的东西,我们却采取排拒的态度,想学的也是一学就走样,再学就出洋相。

最可贵的,还是作者的见识,该叫史识,一种才气与学识的结晶。不仅对他笔下的人物,都有沉潜的研究,就是对那些稍稍涉及,甚至一笔带过的人物和事件,也有自己独到的体味。比如说到鲁迅:

  1933年,鲁迅到上海已经住了六个年头了。他租住在虹口大陆新村一幢三层的楼房里,不再写《阿Q正传》和《伤逝》这些小说,可是手里的一支笔还是有力地牵引着读者的视线。他自嘲着,但也愤怒着,对世态炎凉和民族痼疾的愤怒夹杂着自己私人的愤怒,公私合营,构成了鲁迅那一时期毫不宽恕的性格。

  这样一段话,其对鲁迅的理解,胜似“鲁研界”多少篇大而不当的论文!而这样机警又肯綮的话语,在整部书中,可说比比皆是,俯拾即得。因此上,在读的过程中,我不期然地想到,这哪是什么历史人物的碎影,分明是一条清澈的河流,河床里撒满了耀眼的金屑,在缓缓的水流中熠熠生辉。

  当然,缺憾也不是没有。仍以写邵洵美的一篇为例。说到邵与徐志摩的关系时,有这样的话:“梦中,徐的手指好几次点到了他的鼻子上,就像在剑桥一起同学时一样。”徐是1922年离开英国回国的,邵是1923年冬赴英留学的,两人不可能同学。两人是否有在国外的交往呢,还是有的,1925年春徐赴欧洲看望泰戈尔时,两人曾在巴黎见过一面,据史料记载,曾有一小时的谈话。再如说到新月书店,“于是南来的胡适、徐志摩等与上海的邵洵美在上海开始擘划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说者言之凿凿,实则与史实多有乖离。一,新月中人,多系南来,恰恰胡徐二人不是,胡是从英国经日本回国,滞留上海;徐是1926年秋天婚后回到故乡硖石,1927年北伐战争推进到浙江,地方不靖,避难逃到上海的。据我的推勘,所以会有这样的缺憾,怕是作者所依据的邵氏夫人所写的那本《盛佩玉的回忆》,而非严格的邵氏传记资料。

  虽是进取途中的难免,由此也便想到了这一文体的品格。是历史题材的叙事小说,还是小说笔法的历史叙事,抑或如作者所说,是日常视野中的历史叙事?非关高下,非关文野,乃是一种品质的抉择。若是前者,再是饶舌的人,也请免开尊口,若是后者,那就应当也必须是,对历史真实的准确把握,不管是别有会心的研究所得,还是广有所据的精心铺排。每一种新的文体的试验,都有它严格的界限,虽是自立法度,也不可轻易逾越。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慎始而善终者,必成大器。就这种历史叙事文体而言,准确的把握,确凿的情节,是它辉煌的前程,凭空的虚构,勉强的牵扯,只会是它赴死的歧途。稍一偏仄,成了历史小说,即便能赢得一时的喝彩,也了无足观。道理嘛,不必多言,对于凡俗的读众而言,这样大体真实的人物与事件,难以填满他们欲望的沟壑,对于高雅的读众而言,这样琐细而未必真实的叙事,谁个敢信?

  柏田先生是聪明人,见识当在我这样的村儒之上,如此絮叨,绝非苛责,恰是期望甚切之故也。



                       2007年6月5日潺湲室

        [本文已刊2007年6月20日《中华读书周报》第九版“书评周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7 09:28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073665-page-25.html

在489楼再为《书/时光--公益讲堂》做广告。

但,曙光的讲纲
请他自己上传本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8 13:00
http://xnjyw.5d6d.com/forum-164-1.html

合作范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7-8 20:54
《汪精卫传》观后感

                          文/叼烟接吻



“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这句话符合时下以正面宣传为主的舆论导向原则,然一些隐藏在负面人物背后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也令人掩卷沉思感慨万千,为他们写传的不一定就是“朽笔”。汪精卫“朽”了,历史早已给了他定论,我的这双肉眼抽空看完了他的两本传记,了解了他如何从传奇走向腐朽,直至挫骨扬灰,不由感慨几句,敬请过往网友赐教。

汪精卫在纷繁复杂的年代从革命到反革命到汉奸的蜕变之路极其复杂,每一个读史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似乎都有一些道理,也似乎是各种综合因素使然,“剪不断理还乱”,反正那条路他已经走了,走到了尽头,“魂兮”没有归来,不说也罢。

幼年汪精卫聪慧好学,留学日本后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满清政府因而停止了对他的“公费”,汪精卫没有被困难吓到,相反,他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做些翻译工作,不但能养活自己,时常接济同学,颇有几分“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的君子之风。汪精卫潇洒儒雅,作风严谨,勤奋好学,从不滥情;他饮酒而不酗酒,抽烟而不成瘾,不赌博不好为官,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个人品质,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中难有人可与之比拟,因为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成为人格魅力,汪精卫具备登高一呼的能力,可惜他恃才失德,最后的登高绝唱是带着一帮乌合之众让全体中国人蒙受巨大的耻辱。才华,背离了方向,可耻的沦为了帮凶。

汪精卫追随孙中山鼓吹资产阶级革命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今天看到的很多重要历史文献出自汪精卫之手,孙中山对汪起草的文稿常常一字不改或“仅改一字”,足见汪精卫的文字功底之深,对孙中山个人意图揣摩之透,有人因此而断言,汪精卫不过是革命先行者的一高级秘书而已。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就是如此悲哀,他们从来就缺乏或被压制了独立的主见,很少起到智囊的作用,总是在子曰诗云中挖空心思为当权者的一摸脑子而苦苦求证。孙中山没有指定接班人,包括为他起草遗嘱的汪精卫。

汪精卫投身革命,自诩为“薪”而不为“釜”。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他可以为革命燃烧,无法为革命煎熬,他所追求的是“速成”革命、快速救国?于是,在资产阶级革命遭遇挫折时,他难以排遣心中的苦闷,看不到革命成功的希望,他北上刺杀摄政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是刺杀也是自杀,虽是革命行动可敬可佩,却不是领袖作风;数年后,中日之间终于爆发不免战祸,由于侵略者军事上的优势,中国守军且站且退,形势一度异常严峻,此时已成为政客的汪精卫再一次不愿为“釜”做持久的抵抗,他要快速的“救国”,他要避免全民族的牺牲(在汪精卫看来,抗战即为牺牲),那么就只要一条路,走大东亚共荣的和平运动,可是,砍我数以千万计的人头落地劫我天地家园,谁见过这样“和平”和“共荣”?

汪精卫和蒋介石风风雨雨几十年,同床同梦过,同床异梦过,异床异梦过,其中很多故事耐人寻味。汪精卫终究是位知识份子,他没有做流氓的经历,更没有私家军,不可避免的是争斗中的落下风者。日本人对蒋介石也引诱过,蒋介石也谈判过,犹豫过,彷徨过,在强大的军事压力下也动摇过,但他没有失足,顽强的坚持了八年,使中国成为“大国”,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蒋公千古。溪口风水仍在,中山灵侧待伺,台湾,归来吧!

历史有时有意无意的制造了一些冤假错案,等到水落石出时,只能纸钱相告了。袁崇焕将军在乾隆年间才得昭雪,真相来自胜利者炫耀的档案,袁将军的卫士世世代代为其守灵,将军可以瞑目了;一位共和国主席也曾经被永远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致死,除了陈少敏外,所有的人麻木的鼓掌,鼓掌者又何曾不知这是个“永远”不了冤案,10年后,王光美女士抱着骨灰盒无声的哭泣;近年来,也有人为温都尔汗的那声巨响发出不同于传统的声音,但是,除非你能证明元帅的出逃路线是“被安排”而动,否则,叛国的罪名是不容翻案的。

而汪精卫,尽管有日本人的无耻引诱和欺骗,尽管汪逆的伪政府有几颗亮点,尽管尽管…….但是他在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御侮时变节逃跑甘做“儿皇帝”,甚至帮助侵略者屠杀同胞,扼杀民族文化,把奇耻大辱分摊到了每个中国人的身上,他得不到子子孙孙的谅解,必然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不能松绑。

如果你问我,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另外一种结局怎么看汪精卫?如果历史可以这样如果,中国的命运无疑很悲惨,作为“大东亚共荣圈”里的二等元首,汪精卫的继承者给中国人民带来不了福祉和平等,也实现不了孙中山的遗愿,他最终也改变不了“汉奸”的定论!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8-16 09:51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讲座第三讲预告




主  题:县太爷
主讲人:胡全高(麦黄雀)
时  间:2011年8月26日上午9:00——11:30
地  点:县青溪书画院五楼培训中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讲座内容:  
    1、县太爷的位置  
    2、县太爷的宅院  
    3、县太爷的出身  
    4、县太爷的职责  
    5、县太爷的班底  
    6、县太爷的收支  
    7、县太爷的考核
嘉宾自述:  
    想借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清代的的州县政府。有的朋友要问:你题目定的是县太爷,现在却说讲州县政府,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吧?再说州和县是不是一回事,还是个问题呢。确实,州县政府和县太爷是不能等同的,州的情况也比较复杂,这些都不是“县太爷”三个字概括得了的。唯是州县政府的种种作为,都和州县太爷有莫大之关系。瞿同祖先生甚至得出一个结论:清代州县政府都是一人政府。既如此,就耍了一点小小的花招,取了“县太爷”这个不太诚实的题目,目的是想借“县太爷”这个纲,把州县政府的网撑开。想是这样想,就是不知自己到底撑不撑得开。在下是初次下河,若是网撒得不开、撒得不圆、或是没有撒到水中,还请大家见谅。  
   
   胡全高,男,年近五十。年少时学书不成,学剑又不成,老大时竟找了个和书和剑都沾点边的事做。主业管闲事,副业看闲书。无才艺。虽也想自美几句,却不知从何从何说起。忽然想起一个典故:一皂隶自视雄武,想自美一个,苦于不能文,遂找到东坡。皂隶叮嘱再三:可不能露了馅,说我是个皂隶。东坡说,一定一定,于是提笔写下“英雄、好汉”。皂隶大喜,忙问下文。原来却是:好汉手执毛竹板,英雄头插野鸡毛。

  

  

“激发民间智慧,播扬孝昌精神。”期待您的参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2 19:19
[attach]17098[/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2 20:07
[attach]17108[/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3 11:41
与邓曙光相约《西游真相》品人性


文/董晓芳




怎能忘了《西游记》?
伴随着我们从童年走到今,即便故事烂熟于心,还是会一遍遍看下去,每看每新,会心一笑。
神奇魔幻,有笑有泪,取得真经,功德圆满。《西游记》,糅合儒道释多种文化因子,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喜剧结尾的著作。
这样的结局,果然就是结局吗?不!横空出世的《西游真相》果断回答。
在《新京报•大家版》连载后,2007年邓曙光(深水狼)的《西游真相——神话中的人性》由厦门鹭江出版社结集出版,全国发行。该书出版后,相继被腾讯、新浪等各大网站连载。北京、湖北、新疆、广东等地的报刊相继报道推荐,被成为2007最具人文精神的读物之一。
《西游真相》被称为彻底颠覆《西游记》结局,它与《西游记》有关,又不是《西游记》,和我们儿时心中的西游记竟然如此不同。仿如石破天惊的念想,细细想来,又不无道理。   
《西游真相》由每篇相对独立的小故事融合为一个大故事,大结构。用作者话说:“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讲复杂的故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说最深刻的哲理,试图找出孙悟空及其同伴的行为和动机,最终完全颠覆了原《西游记》的结局。”如果说《西游记》是殊途同归,而《西游真相》则是同途殊归,不同的性格和经历决定了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又决定了不同的命运和结局。
在作者看来,《西游记》中原来那个圆满的结局并不是真实的,孙悟空会跟所罗门宝瓶中的魔鬼一样自由任性,不甘任人摆布。在取经的路上恢复了信心,与玉皇大帝派来的天蓬元帅猪八戒亦友亦敌,一面伺机奇袭西天。八戒有情趣而热爱生活,只留恋世俗的繁华与快乐,而只有沙僧接受了如来佛祖的安排,因为他的弱小以及渴望尊重和认可的内心。而唐僧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才发现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从而放弃了取经。其实,《西游记》原著中的美好结局只是一个天大的骗局,如同那无限美好却又无比虚无的西天极乐世界,都是个弥天大谎。
在《西游真相》中,作者以世说新语的方式将神性予以最彻底的颠覆,并对传统中人性的光辉予以彻底的质疑。用平实的语言、看似荒诞的故事,生动地阐释了现代人的处世之道。
他说:肉体可以被征服,但反抗和不屈的精神始终不会死。
他说:玄奘之所以成为玄奘,是取经的经历,而不是取到的佛经。
正史—野史—传说—神话—正史,如此循环,时间越久,是非真假越模糊。但历史和人性,终会真相毕现。《西游真相》不是改写了《西游记》的故事,而是改写了我们对待历史和人性的态度。从传说中找到历史被篡改的痕迹,在神话里找到被隐藏着的人性。
唐僧说:就是死,我也面向西天,心向佛祖。
八戒说:如果幸福就在眼前,为什么还要去那么远。
沙悟净说,连痛苦的自由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痛苦。
孙悟空说:其实你们都错了,我要的不是权力,我要的只是自由。

邓曙光小传:孝昌县文联副主席。《连环画报》创刊50年以来第一个以作家身份出现的专栏画家,他创作的文配图《稻草人》、《寓言新解》先后被《连环画报》刊载;他创作的《传说真相》、《西游真相》被北京《新京报》连载,《西游真相》由厦门鹭江出版社结集出版,全国发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3 11:42
[attach]17151[/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19 19:33
孝昌县第三届临书临帖书法作品展征稿启  事



         临帖是学书者的必经之路,为推动孝昌县书法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创建“中国书法之乡”打好基础,孝昌县书法之乡创建办、孝昌县书画家协会联合举办第三届临书临帖书法作品展。
一、    宗旨:包容、权威、专业、学术、传统。征稿范围:孝昌籍公民或在孝昌工作的外县市公民均可投稿。
二、    征稿内容:历代书法碑帖均可。
三、    投稿作品尺寸:六尺以内。作品形式:一律竖幅。草书、篆书另附释文。不收托、裱的作品。务必在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通讯地址、电话及邮编,并注明“第三届临帖展”字样。
四、    由孝昌县书协组织专业书法评审委员公开、公正评选,评审分初评、终评两步进行,每位作者可以多次投稿,并附所临原帖复印件,但要署真实姓名。本次展览不收参评费,不退稿。
五、    向入展作者颁发证书,另向获优秀奖作者颁发奖金证书。
六、    此展将于12月10日左右在孝昌县青溪书法院一楼展厅展出。希望全县书家及各行业的书法爱好者积极参加。非会员入展可加入孝昌县书协。
七、    截稿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八、    来稿请送孝昌县书协办公室李水玲收。

                                                                                                                                              孝昌县书法之乡创建办
                                                                                                                                              孝 昌 县 书画家协会
                                                                                                                                                2011年10月31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2 15:28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讲座第六讲预告——摄影必须掌握的基础要领




主  题:摄影必须掌握的基础要领
主讲人:王飞
时  间:2011年11月30日(周三)上午9:00—11:30
地  点:县青溪书画院五楼培训中心(书院街3号,孝昌县林业局西侧)


嘉宾简介:  
王飞
毕业于摄影专业,
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
国家高级摄影师,
新华社签约摄影师,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湖北日报视界网签约摄影师,
孝感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孝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摄影教师。

  
讲座主题:摄影必须掌握的基础要领

摄影基础三步:

1.怎样拍出清晰的画面

2.曝光与直方图

3.光是摄影的灵魂


你是否有拍摄工具,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

你是否拍摄过照片,无论是模糊还是清晰;

你是否曾端着相机手足无措,你是否曾面对美景慨叹唏嘘;

拿起相机吧,定格住你人生的美好瞬间。

来这里听课吧,也许今天就是你走进光影世界的起点!

  

“激发民间智慧,播扬孝昌精神。”期待您的参与!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6 10:44
[attach]17859[/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5 17:04
[attach]18577[/attach]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