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0:53
标题: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2012年《教师月刊》很精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0:54
[attach]18001[/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0:54
邮发代号  34-65







国内统一刊号  CN35-1302/G4,国际标准刊号  ISSN 1674-6821

全年12期共96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阅读热线  010-82275571 订阅邮箱 jiaoshiyuekan@sina.com


《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7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教师用书领先品牌“大夏书系”策划团队精心打造,面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

《教师月刊》,一直这样努力
专访 坚持“内容为王,读者至上”,坚持“原创、首发”,坚持“与我(教师)有关,对我(教师)有用”,坚持深度策划、广泛约稿,坚持田野考察、大量专访。
问题 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普遍性问题,设计栏目,策划专题,不断推出动态性讨论,邀请多位名师参与采访和主持。
尊重 尊重作者的智力劳动,实行“发稿必酬”、“优稿优酬”的稿酬给付制度;充分考虑阅读卫生,采用优质的纸张和先进的印刷工艺;定期开展“好书送读者”等回馈活动,不断密切编读往来。
公益 每期定向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赠送2000份以上,积极参与各种扶贫助学(教)公益项目的活动。
建设 期待与您继续交流、对话、分享、共赏,继续建设健康、美好、有专业理性的教师文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0:55
[attach]18002[/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0:56
读者评刊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管季超老师《教师月刊》跨学科、跨学段,具有普适性。海阔天高,别具气象。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刘静波校长《教师月刊》,一份培养教育家的杂志!

北京市昌平区教委苏俊山副主任今天我们开教师座谈会,许多老师对《教师月刊》表示非常喜爱……人物专访等栏目,受到了校长们的广泛赞誉。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教授:《教师月刊》,办得越来越好了!





订阅办法
1.到离您最近的邮局订阅 邮发代号  34-65
2.向编辑部订阅 电话010-82275571 传真010-82275572 邮箱  jiaoshiyuekan@sina.com
3.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淘宝店订阅 http://ecnup.taobao.com/
4.通过“邮局汇款”或“银行汇款”订阅
邮局汇款(请务必注明“订阅《教师月刊》2012年第1-12期”字样和订阅份数,以及您的地址、邮编、电话)——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062
收款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银行汇款(请务必注明“订阅《教师月刊》2012年第1-12期”字样和订阅份数,以及您的地址、邮编、电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开户行  022472-工商银行普陀区支行金沙江路分理处
  100 124 7209 0046 31374

                                                                                                  
2011年《教师月刊》第7、8期合刊

“教师专业素养读本”热销中,欢迎团购

欢迎各地教育局、中小学校统一订阅,每册16.00元,邮资免付,100册以上另有优惠

订购热线  010—82275571


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普遍性问题

邀请众多优秀教师、教育专家、人文学者

以各种典型案例为载体

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堂教学、德育实践、班主任工作、师生关系等方面

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建议


《教师月刊》2011年第7、8期合刊目录

教师发展
我心目中的好教师/周国平
捍卫教师作为专业的尊严/郑杰
平等对待学生:教师的职业底线/朱煜
学习是为了什么/孙明霞
我们选择阅读时在选择什么/闫学
蘸着自己的血肉写作/杨斌

学生成长
怎样对待“教不好”的学生/王栋生
正视现实,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陆士桢
知识不是用来改变命运的/魏勇
成长本有千条路/郑立平
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之美/高子阳
陪伴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毛春铧
走出学校安全教育的怪圈/杨勇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是可以创建的/成尚荣
还学生一个自主的课堂/周彬
如此“教学两难”我们应该怎么做/于会祥
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是因材施教的有效组形式
——兼评河南省灵宝市第四中学的经验/王敏勤
用什么样的活动促进教学/陈大伟
怎么改变课堂上的“顽固分子”/戴曙光

德育实践
社会转型中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吴增强
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逆反期”/丁如许
有效转变“顽劣学生”/王立华
让手机铃声不在课堂上响起/李迪

班主任工作
个性比秩序更重要/万玮
如何看待学生打架/郑伟
如何破解“排座位”之难/史峰
当遭遇来自学生的压力而产生不良情绪时/梁岗

师生关系
何为理性的师生关系/刘祥
我们能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周勇
为什么还需要我们站在讲台上/沈旎
换位思考,自我调整/金英

附录
埃斯卡兰特的“渴望教育学”/杰米·埃斯卡兰特  杰克·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0:58
[attach]18003[/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04
“大海的两个侧面”         
——记青年诗人林茶居

                                       安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0f53m.html
      2000年8月号的《作家》杂志以整整七个页码的篇幅推出由漳州六位青年诗人组成的“福建先锋诗歌小辑”,内收有著名诗评家陈仲义老师的《语词的欢宴》一文。陈老师如此评价林茶居:“他的诗不断带上诗论化倾向,或者也可以叫诗性的理念言说。”事实上,在当代诗界,林茶居恰好就是以诗歌和理论的双面出击著称的。

     1969年出生的林茶居,秉承东山海岛澎湃的激情和蓝色的忧郁,似乎天生就具有创作的冲动和意志。林茶居的经历并不如同龄人那样一帆风顺。他1985年高中毕业后当上代课教师,期间因了不放弃阅读和继续求学的欲望,终于在1991年8月考上龙溪师范。就是在这所学校,林茶居接受了系统的文学理论教育和文学创作实践,并遇到诗人道辉“新的词和句子,新的劳动方法”的触发而明确诗写方向。他开始尝试用超现实主义处理世界和人性的方式锻炼身上的诗性。同时,泰戈尔、惠特曼也提供给他相应的潜在水分。这是林茶居大规模创作的时期,也是他开始崭露头角的时期。他的诗作陆续在《诗神》《诗歌报》《诗刊》《福建文学》等发表。与漳州先锋诗群重视对语言的挖掘和再造一致,林茶居的诗歌语言极其丰饶和生动,有时不免又有着一种诡异莫测的奥妙。同时,林茶居写作上的另一潜能——理论,也在不知不觉间显露出来。他的诗开始出现了具有个我色彩的精神意象和思想元素。1996年至1997年,林茶居进入重要而又关键的阅读和向内写作的高度浓缩和深度磨合时期,出手了一批“冲破凝固,引动清朗气流”的诗论,发表于《文学报》《文论报》等,引起了四个界注目,被老一辈诗论家定位为“晚生代批评家中有清醒表现的人。”这时候,林茶居已经毕业分配回家乡教书。
生活的全方位介入并未使林茶居感到无所适从,对他,世界从来就是语言和行动的同一体。在教育界,林茶居把自己组织文字的才能尽情的发挥到工作上。如同他既能一手操持诗歌创作又能一手进行理论思辨一样,林茶居同时承揽了编辑学生作文通讯、电视解说词、相关发言材料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并获得大家的好评。我想,这就叫做“责任感”。林茶居珍视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并在每一个具体语境中开辟新的意义疆域的做法仿佛春天伸出的一只手,静静地整理着大海。

      诗歌写作更多地意味着对知识、当下、梦想的打开。关注万物背后隐藏的神秘并逐步建立自己的认识方式,对每一颗高贵心灵而言都是重要的。林茶居指出,每一个写作者都不会认为他的写作不是在为汉语空间的充分敞亮积蓄意义能源。请注意他的“意义”二字。我觉得林茶居有别于其他诗写者的“意义”也在这里。他特别关注意义。于是,他的诗中不断地有这样的诗句令人深思:“让我想到通过这个词聆听世界的声音”“欢乐如同钟声,站立起来/哦,是我在这个广阔的课堂里学会描写”“从一个个小叙事左起,培养精神与青春的洁癖”——林茶居的诗句有着强力轰鸣的迹象。在这个精神不断被呼吁需要重建的时代,林茶居牢记精神的庄严,“幻想用上一遍以上的黎明”,向着阳光缓缓展开。

     距离1993年我与林茶居第一次见面已有7年时光,我们看着大海的波浪不断经历着从动词到名词,又从名词到动词的过程,而内心对诗的坚持却永远总是动词,那种接近落泪的热爱无疑是幼兽努力地挣扎着成长的喜悦。林茶居如此写道:“而一个动词就是一个活力啊,分散给人群中缺氧的时光。”仿佛童年所看见的未来的蝴蝶栖落在面前,我们汲取它的翅膀悄悄地爱戴和复活。

      今天,作为林茶居近十年心血的集结,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回报赖以生存的大海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林茶居对大海这一诗歌母体所象征的生命之源、彼岸的依据、话语场——的重新命名与超越。诚如林茶居在后记中所写的“大海的两个侧面也许意味着人性与诗性的一种巧合——并作为一种暗中的力,暗示给我的一个广阔——的世界。”

     此刻,当我完成这篇文章,我仿佛也在同时体验到了林茶居诗句中的歌唱:“这些来自大地的声音/使我深深地爱上了生命和书房。”

                                                           2000年,漳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08
以诗论诗
                                     ——读林茶居“诗歌学校”(组诗选一)

                                  陈仲义
http://www.poemlife.com/revshow-59589-958.htm

    精瘦的林茶居,在充任“新死亡诗派”发言人时,常常双目放电,让人刮目相看。理论的爱好,使他不少诗作,都带有诗论化倾向。他有意无意把理念,价值观、美学趣味溶入诗行, 乃至涂上某种“福音”色彩。《意志》组诗,几乎囊括他的诗学志向:“集中了十二个月的黎明/我将在一个夜晚歌唱火苗和幼兽”(《想象之诗》),“让光辉从掌中穿过/直到用心之灯得到句的点燃”(《矮神的春天》),“她奔驰、练习、口含黎明搬运森林”《纸上空间》“一粒盐在死亡的上游/静静整理大海”(《建筑》)。读者可以从他哲思煨出的浓羹中,打捞出感性的思想颗粒。


    这是一头精明、聪慧的“蝾螈”,甩动思辨的尾巴,试图冲破凝固思维,引动清朗气流。灵魂、高度、赞赏、预言,一束束说诗道诗的短札,汇成总体上不乏“形而上”的“布道”。诗歌发生学上的困扰、写作灵感、阅读领悟、生活经历,在一轮轮“大词”磨盘中,榨出略带苦涩的“西柚汁”。


    《诗歌学校》由多首12行短诗组成,涉及许多诗歌问题,是典型的以诗论诗。他一面批判教育教学模式:春天和课本一模一样/对春天的想像也就在柳枝与燕子之间。/用几个形容词练习飞翔/用一些口号练习生活”(《练习题》),另一方面也看到《语文课本》中,有绝望的仰望,那是“诗的种子即将揭竿而起”。那是“我此生能保持沉默的作业—— 让每一个词都有她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且,他要叫“每一个词的操场,都向未来敞开。”比如,就“用调皮造句……”吧 ,可能会“写出一点狼狈为奸的味道来“(《调皮主义》),冲击一下僵化的思维。


    再比如写下《徐》这个字,“往事也慢慢醒过来/并影响到我的劳动方法。”肯定哪怕只是一个字的书写,也暗示着字、词与生活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塑造的关系,“徐”字同时也暗示诗写中的“慢”。而重要的是,“要贴着土壤的思维、活动在自己的潮湿里”——诗,是一种紧贴土地、又天马行空、独立特行的思维历险,舍此就会走向平庸。而伴随那些多写多练、“堆砌”起来的《草稿》,也才会走向“一步步长高、硬朗,变得充实”的成熟。林茶居凭着多年经验,说出了自己的诗歌学校的“一得之见”。


   下面,选择这组诗中的一首《马,马、、、、、、》。开头四句话,是一种温馨的回忆,是对“诗生活”的缅怀,是对那种“好日子”的欣赏,虽然那种“好日子”遍布坏习惯(比如酗酒、彻夜游荡、打闹);虽然诗人的名号,还带着某种偷偷摸摸的地下色彩(像小偷一样),但毕竟是一段值得“多愁善感”的好时日啊。


     这样的好时日的关键是为马而活,或者转换为:是“马成就我暗中的生活”。在诗歌写作中,不就是一次次在暗中“以梦为马”的精神活动吗?她“从早到晚/只有奔跑,没有草原。”但已成为了不可顶替的精神支柱。在这样的“梦想诗学”(巴什拉)中,同时充满着低调与希望:压低手指、吁请“耳垂”(作者有《耳垂》长诗);向往着与马相约,以及阳台和早操。


     海子有诗曰:“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 林茶居和海子有着同代的精神感应,所以“我希望今夜的文字/都为了一声吼叫:“马,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心灵的共同追求是一致的。长期的的压抑,可能释放为某一夜晚的仰天长啸,但内质里,依然是常年的、默默的,从事摩挲“耳垂”的工作。


       与永恒的宇宙、存在相比,我们何其短暂,渺小。“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但,我们为何不能借马做梦,“无中生有”地把“马”作为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诚然,我们被物质世界所羁绊、劳役,但我们的心灵大可做超越性飞翔。这是诗人伟大的梦,有生命力的梦,这样的想落天外,既是乌托邦的,又何妨不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栖息?



《马,马……..》
            林茶居


能够记下来的,是一个人的体温
是她的坏习惯和小偷一样的绰号。
好日子过去了。好日子好在让人常常想起
好在使人多愁善感。
一匹马从早到晚
只有奔跑,没有草原。
一匹马成就我暗中的生活
成就着一只善于压低声调的手指——
“吁——,我要平安。我要耳垂。
我要和你相约为马、、、、、”
我希望有一个假设
可以虚拟爱情的阳台;
我希望有一套早操
可以锻炼爱情之腰;
我希望今夜的文字
都为了一声吼叫:“马,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09
林茶居:这些诗坛“老同志”
作者:林茶居
2007-6-11
        内心有再多的汹涌,你从他的脸上也难以看到一点儿的荡漾。当然,诸如“汹涌”也是我一相情愿的说法,也许他从来就没有可见的兴奋。那一天他在电话里说“《博+勃诗刊》第2期出来了”的时候,几乎就是一个印刷厂送货员的口气。谁知道呢,他和诗歌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
  我说的当然是亢哥鲁亢啦。他总是这样。对于他介入其中的任何事情,他总是持以这样的近乎病态的冷静。可是他又为什么要把这份同人诗刊取名为“博+勃”呢?文字如此“亢奋”,真的是亢哥啊!
  《博+勃诗刊》纯粹是偶然的产物。去年6月郑国锋生日的时候,把哥们几个请了过去。席间我出了个主意:搞个同题诗吧。其后大家都写了几首。有一天鲁亢突然说,把这些诗集中起来做成诗刊吧。就是这样。
  除了第1期就有的郑国锋、程剑平、鲁亢和本人外,第2期增加了张文质老师和子梵梅、荆溪、卓美辉的诗歌。因为缘于郑国锋的生日,第1期的封面打上了“致郑国锋……”的字样,而这一期打上的是“致卓美辉的‘从前的马尾’”。卓美辉我刚刚认识不久。在诗歌浪潮风起云涌的20世纪80年代,他和郑国锋、鲁亢等人就是一伙的,像当时的所有文青一样,结社办刊,沙龙沙虎,现在马尾那边开了一家叫做“从前”的服装店。那天在国锋家里遇见他的时候,他说:“第2期出来后拿一些放到我的服装店,我可以作为礼品送给一些老顾客。”我没有问过,但相信这期封面打上的那几个字跟他的这个打算有关。我不知道当他的这些老顾客拿到这本诗刊的时候,是否丰富了对这个做老板的老青年的想像。
  诗歌总是有趣的,可以让生活多出一些开阔感与一个比较虚无的景象。这是必要的。在同志们的内心,一直隐伏着某种做点什么的冲动。大概半个月前吧,我见到了我寻探多年并仰慕已久的诗人林浩珍。我是在一次饭局上偶然知道了他的电话的,在电话里我说我是一个坚持写诗的人。几天后他到我的单位来找我。在那天的晚餐里,他跟我说,他打算租一幢老别墅,做个咖啡文化沙龙,办一份诗歌刊物,总之就是做点和诗歌有关的事情。这个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大学校园诗坛声名显赫的诗人,当时是福建师大南方诗社的主编,后来又创办了世纪末文学社,《诗歌报月刊》的前身《诗歌报》曾经以大半版的篇幅推介过他的诗歌。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在他的一个校友那里见到了他主持的《世纪末诗报》,从此便记下了“林浩珍”这个名字。1989年毕业后,他回到闽西的乡下老家教书,三年后开始折腾自己的事业,现在是福州中媒传播的老总。
  这次见面后不久,我和几位来福州培训的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一起吃饭,因为他们都是福建师大毕业的,所以我便电话联系林浩珍,请他过来和大家伙见见面。他带来了他的诗集《回眸》,作家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的,王光明、叶橹分别作的序。因为对语词近乎偏执的苛刻,我对他的一些句子表达了自己的不认同。也许是喝高了的缘故,我的言辞可能尖刻了些,隐隐感觉到他的尴尬。当我第二天细细翻阅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诗虽然少了当年的锐气,但所传达的生命感和存在感却是噬心的、绵长的。这让我想起了当下诗歌的一个普遍性命题:当一个诗人的心灵皈依具体的生存境遇的时候,他的语言是不是更多地必然走向节制、平直?或者,这是诗歌本身自发的内在调整,一种语言的宿命?
  我希望它仅仅作为一个可能的问题而存在,我不想作进一步的追究。当大家,彼此,用诗歌的那部分充分相遇时,一切就都是让人充满期待并倍感幸福的。我从中获得了与之心心相印的温暖,就像我写过的一句咏颂爱情的诗:“那越来越迷人的《旗袍金》。”
  这些诗坛“老同志”,总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身边,让你不断生发“噼啪噼啪”地自我打开的傲气。包括那晚,我和原来在海峡文艺出版社时的几个同事,在一家新开的酒吧,与向明的相遇。他告诉我他在北京时与西川、王家新、唐晓渡的交往。巧的是,他和我的好朋友余怒也有一面之缘,对他的诗一直心怀赞赏。可惜的是那时余怒已经关机,要不然一定会有深夜的电话穿透重重峰峦对着某些壮丽的问题发出好奇的声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11
林茶居 诗三首
  —————————————


黎明,黎明……

我灿烂的鲜血
就从这里奔跃出来。黎明,黎明
我所仰望的王国的河流
自由的战场,灵魂点亮天灯的地方……
“广阔的翅膀,在东方挥动
一面旗帜活跃了内心的天空”
仿佛从经文里走出来的咒语
把神秘与祝福还给善良的人群
一个时代的天才谈论到大米、蔬菜和蝴蝶
光辉强大起来
树木葱茏,草叶青翠
我也在平原上掌握到世界的萌芽与丰收
而动词不再余剩
钟声与黄金不再余剩
“哦,黎明,黎明,献出大地的身体!”
我也在自己的身体上找到彼岸的村庄
是谁在那里劳动
是谁在使用着那里的斧头和猎枪
“哦,黎明,黎明----
千年的文字溢出千年的河床……”


立 场

在坚固的黄昏深处,有着庄严的语辞
一本大书写到不朽
像崇高的果实挂满整个天空
风在创造着:光明、鸽子、宁静……
“这就是我的立场,我独唱的摇篮
我珍藏至今的最后一块宝石”
一个立场,一个精神的公式
一支帝国的火把,就在风中燃烧
使我想到:栖居的理由、感性的构成
在古老的花园里
只有无产者,才是神的邻居
才有她自己的台阶、宫殿与王座
“我为着明月的身体
练习着:牺牲、意志、爱情……”
像发自民间的口号
至今还在路上言说
当我的幻想照见黎明的海洋
光辉洒向大地,万物成为诗篇


贫 困

哦,欢乐的钉子
一直把我钉在黎明与诗篇之间
仿佛农业中的锄头
把我安置在土壤里面
我看见露水流向春天
雪花也在她的怀中睡去
“哦,贫困的草,磨坊里不停行走的神"
大地的乳汁从石头上轻轻滴落”
当我用纸隔开所有被说过的词
剩下一盏灯照着她自己
“哦,贫困的光,问候鲜血的工作
也问候到幻觉深处的马车”
我也仿佛是在死亡的歌声中漫游
星颗上的巫女,还有她手中的刀和盐
还有我燃烧一生的火焰
这些都是我贫困的根据,贫困的幸福
“哦,思想在内心辛勤劳动,种花养蝶
空气也在空中喧哗不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12
林茶居



一个形象的说法……

一个形象的说法
比如,河流放弃了退路
水面上漂浮的,上游那些惴惴不安的消息
是很多人不愿意听到的涛声

一个形象的说法
胜过一个怀抱所能保持的体温
多年的身体,有趣得可以搬动疾病和窗台

它是稻草变化过来的一句诗
丰收相当于收下来年的土壤

那些益虫,是出门在外的波浪
懒洋洋,绿油油
说着地底下适合默读的事……



情书

这只手,固执得有如童年的关节炎
一直沉浸在书写的习惯里
让字迹渐渐说出江湖

风流从左到右。远行的事
在月末剧烈地发生
就着一页纸,彼此,持久地默读

告诉我,哪些句子适合于爱,适合于夸张
下一回我将加上更多的柴火
包括一件尚未公开的草绿色衬衣

这些话堆积多年
已经到了必须翻动的时候

你可以听到,波浪来不及收拾的潮水
哗哗哗涨满你来年的身体

事实是我趴在你的耳际
像一个多情得语无伦次的海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19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頂

http://xnjyw.5d6d.com/thread-3932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932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39321-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26
林茶居:一首歌的愿望
一首歌的愿望
林 茶 居
  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为我们的老师写一首歌——老师们不用等着某个节日来“锦上添花”,而是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得其乐哼哼两句的那种:朴素中埋伏着自豪,深情里荡漾着诗意。这使我常常把自己的老师一个个回忆一遍,看能不能从中获得意像上的启迪或者是词汇上的暗示。每每这样的时刻,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林清池总是首先扑面而来。
  他是我小时候的邻居,很典型的伤痕文学里面的民办教师形象:质朴,勤奋,安于现状,像旧时代的秀才,笑总是跑在话的前面就是少了一副黑框眼镜。当家里人下定决心把五岁的我送到学校的时候,已经开学快半个学期了。那一天,就是林清池老师带着我去的。奶奶交给他的任务是把我“教乖”。
    当时的学校办在村里的祠堂。一来祠堂是最宽敞的公共场所,二来它有列祖列宗的灵气。就在这个神圣的地方,林清池老师手把手教我写下了汉文化所特有的横、竖、撇、捺,并把它们组合成汉字,然后是词组、句子、片断,让我的知识和我的身高一样慢慢累积、提升。
  其实清池老师也就教了我两年,自然没有把我“教乖”,但从此,在他的面前,我都是要乖的。直至现在,有时坐到了一块,他说的话,说话的口气和节奏,都是当年小学课堂上的味道,总有一种教诲和期待在里面,轻抚着你,提醒着你,激励着你。现在回想起来,他几乎就是我少年时光的一个背景,虽然沉默,但无处不在。不过,我还是感到他缺了点什么,比如作为男人的一些坏习惯:抽烟、喝酒,偶尔骂骂人……
  说来真的巧,我的最后一个语文老师叫林在池,与林清池老师仅一字之差,性情却与之截然相反,“活脱脱一个凶老头子。”同学们都这么说。那是上师范后的第一节文选课,讲朱自清的《荷塘夜色》。他一上来,就是密不透风的分析,纵横捭阖的解读,层层推进的提问,毫不留情的批评,让很多同学感到尴尬,甚至窒息。多次冷场时,我都站起来接招,使他对我们不致太失望。也许是这一次过招,他把我记住了。以后课间休息,他常常在我的座位旁找个地方坐下,然后拿出烟来,满足一下我的烟瘾。他当然知道,学校是不允许老师在课堂上抽烟的,至于学生抽烟,更是旗帜鲜明地反对。
  一次,林在池老师悄悄对我说:“这周日到我家来。”那天,他为我准备了半斤白酒和几碟小菜。他就坐在一旁,一边抽烟一边一个劲儿地催我喝得潇洒点。他是从我的作文里面看出我有一些酒力,他似乎是想从我的身上找回他曾经的大碗大碗海喝的美好时光。他告诉我,因为哮喘,他把很多嗜好都改掉了,包括喝酒。他还告诉我,他的女儿和我一样,也爱写点文章,尤其是古典诗词。他说得很慢,仿佛其中有许多需要细细咀嚼的东西。“现在她到香港去了……”然后是长时间的沉默。事实上,我和他之间,交流的话语并不多,常常是两个人坐在那儿,一根接一根地抽烟,偶尔像老哥老弟那样相视一笑。反正在他面前,可以彻底放松自己,甚至坏一坏也不碍事。
  当然,两位“池”老师,还不足以构成我心目中的一首歌所应有的精神内力。他们是大海的两个侧面,而不是大海。这首歌,还应该有我的书法老师李木教的闲适与超脱,有我的诗歌启蒙老师吴武坤的睿智和从容……每一个词都有温度,每一句话都珍藏着对一个人的感恩。
  去年暑假,母校的林精华老师公差来东山,抽空到我家来。聊话间提起了林在池老师,我才知道他已经过世了。那一刻,我几乎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想起了当年毕业前夕,我曾经在他的家里哭得一塌糊涂,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让我说着说着,突然间无边无际地疼痛起来。啊啊,难道是这场哭预示了我必须用泪水来保持和延长对林在池老师的记忆?“看哪,是那株小草悄悄行了礼/让九月来不及站立……”一位诗人的自言自语,多么符合我此时的心境。
  德国浪漫派哲学家谢林说:“诗是人类的女教师。”是这些活在我心中的老师,丰富着我的心灵,并构成了我情感的山谷,使我的诗句可以在那里找到真实的、充满质感的回声。
  此时是我仿佛听到一个人对我说:所谓的老师,像林清池那样,是一辈子都把你当作孩子来讲话的人;或者像林在池那样,是让你一辈子除了“老师”再找不到其他名字来称呼的人。是的,是这样的一些人,为我的歌创造了生命的背景和情感的底色。当哪一天我写出了我要写的歌,它必然和质朴、仁爱有关,和理想、激情有关,和土地、天空有关。
            原载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 年第 4 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28
你的文字是从哪里并怎样生长出来的

题引: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所以,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引自本刊2010年第3期“卷首”)

林茶居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诗人、《南方周末》编辑马莉的文章,其中写她小时候喜欢上学的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由此产生了一个念头:请不同行业的朋友一起来回忆自己的中小学生活,来谈谈当年自己“为什么喜欢上学”或者“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信息发布后,短短几天就收到来稿近百篇(则)。
孩子为什么喜欢上学?原因很简单,或者是喜欢老师,或者是曾经被老师肯定、表扬过,或者是产生了学习的乐趣,等等。
本期选发的几则文字,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些常识。同样值得我们留意的,是这些文字本身——它们充满了生命的原汁原味,具有童年的初始感,是未被篡改、未被润色和提炼的那种精神趣味。
同时这也让我想到,作为一个教育刊物编辑,一个“艰难的工作”就是,难免要阅读一些让人难受的文字。这些文章不一定就“不好”,而是,它们所得以立足的“教育”,是人工制造的,是填海填出来的,而非教育本来的那一片大地。这些文章写得越细致、越深入,必然离真实的教育越来越远。
比如,所谓“学校育人术”——当“育人”被当作某种“术”加以探讨的时候,它必然会导向对人的控制和切割。又如,所谓“惩罚学生应注意什么问题”——当“惩罚学生”被当作一种必需的教育手段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最终只能走向教育的反面。在这样的语境下,教育应有的同情、宽容、期待、平等、尊重、对话等要义,就都被弃置了。
这样一些文章,往往还写得观点鲜明、逻辑清晰、证据确凿,一派理直气壮、真理在握的样子。所以,应该说说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名誉教授黄炳煌先生。从2010年第9期开始,我们与台湾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载黄炳煌先生《教育物语》一书中的文章(见“人文”栏目)。这些文章,写的日常的人事景物,说的基本的教育道理,有一种追根溯源的力与美,或者说,它们深深卷入了这一片教育的大地。
那么,你的文字是从哪里并怎样生长出来的?爱默生说:“你的句子应该像从地里挖出来的蒲公英,根很长,粘着泥土,还是湿的。”三月,正是潮湿的季节,或许正适合作这样的思考。
(作者:林茶居,《教师月刊》主编、诗人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30
作文指导:有多少可能
——林茶居  


第一部分:谈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应邀作为嘉宾参加老家教育部门组织的作文教学网络研讨,陆陆续续说了一些话……
  谈到作文,语文教师应该有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这样一种身份意识。之所以强调这个意识,是为了反思自己,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来了解自己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自己能够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教师作为一个“分子”,总是要除以教育这个“分母”的。这道计算题,我想大家应该做,然后努力让自己这个“分子”不断地增大、加强。

作文指导的上位是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上位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上位是整个教育。教育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成全人的事业;语文教育自然是在这个大的方向上突出语文之道而不同于其他学科;而作文教育既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从课程设置上说,又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从课程实施上说;自然的,作文指导的工作作为作文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的,而是作文教育在某一个环节的落实,是语文教育在某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实现。

绕了一个圈子,正是为了确认这个命题: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确认这个命题,必须有大的整个教育整个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解。既然有核心价值,那也就有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为实现核心价值服务的价值,等等。对这个命题的追问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很多作文指导的重心并没有对准这个核心价值,而是纠缠在那些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上。靶子立错了地方,打得再准打得再好都没有用。

究其原因,作文教育的实用倾向和功利取向是一个,而教师观念的模糊更为普遍。也就是说,对于作文指导的最重要目的、作文指导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作文指导与其他语文教学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大家的认识上存在比较多的混乱。确立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意识,这一点是首先要解决的。

那么我想说的是,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学生想写、会写、写得好,而在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记忆、激活学生的个人经验、丰富学生的自我心灵、调动学生的语词积累等。很多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常常运用的如情境创设、材料提供、活动设计、现场观察等方法,其意义就在这里。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学生会不会写绝对和你那十分钟二十分钟半节课乃至一节课的“指导”无关的。我想,如果真的需要作文指导课的话,那一定不要把它上成“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的课”。

根据我有限的阅读,很多作家、很多教育名师在回忆自己写作经历的时候,大都不是说小时候老师怎么教自己写作文,而更多的是说老师让自己爱上了写作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作文指导上,教师能起和应该起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写作文是一件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很多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很努力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花工夫,但效果总是令人失望,大多数学生依旧怕写作文,而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们对一件事充满兴趣,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有趣、快乐,可以从中获得进步感和成就感。我想问题就出在这儿:在写作文这件事情上,学生很难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审美感受。没有兴趣,没有愉悦,他的记忆就无法唤醒,他的情感就无法荡漾,他的内心就无法激越,他的思路就无法打开。写作文也就难免成为一件很难受、很痛苦、很郁闷的事情了。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在谈作家创作的问题吗?不!不要被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模式蒙蔽了眼睛。作文不是无情物。作文的问题从来就首先不是技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遣词造句”、“谋篇构局”的问题,而更重要也更本质的是心灵的问题,情感的问题,体验的问题,感受的问题,“爱与怕”的问题。这也正是我在上文强调“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的原因之所在。

我们很容易就脱口而出:“要调动学生的生活”,“要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作文之本”,等等等等,但可能很少静下心来深刻地思考: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前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内容,后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实质。而我比较担心的是,我们现在依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观念来套解作文教育中的“生活”,也就是把“生活”集体化、公共化、概念化、典型化,甚至时代化。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和”的传统,“和为贵”的传统,它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强调集体对每一个“个人”的统一规范,但现实常常是,如果没有这个“贵”,大家就不“和”了,就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了(大至诸侯搞割据,小至兄弟闹分家,诸如此类),然而很快,他就会归附另一个集体,以寻得文化的归属感和生存的安全感。在这个传统之下,我们总是更习惯于以集体代替个人,以“我们”取代“我”,以大家的生活置换每一个“个人”的生活。产生于革命战争时期的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革命现实主义,进一步强化了集体对个人的话语控制和精神规约,使大众议论中和教育语境中的“生活”,都戴上了某种面具,贴上了某种标签。

而时代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实现对“个人处境”的尊重和关切,“个人”在历史的惯性下其实一直习惯着集体的生活。以前听从的是革命的号召,现在顺应的是流行的风潮。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和所说出来的,其实就是那个被平均了的生活,是那个作为公约数的生活,是那种一高兴就一起“耶耶耶”地鬼喊鬼叫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态势下,人(学生)的“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这些“真实的生活”被层层遮蔽了。“生活”,“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非常吊诡地成了文化的难题和作文教育的“不可承受之轻”。


  我想起了自己以前上的作文课(小学三四年级),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比较喜欢让学生说说想写什么,但会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常常说得不三不四,有一搭没一搭,这时我一般会帮助他把他所想的比较清晰完整地说出来,包括提供合适的词汇、过渡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现在回过头去看,尽管我注意到学生的个人经验,但还是过于急功近利,直接把“说”导向“写”,而绕过了“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内在的东西。学生为什么说不完整、不清晰,或者说为什么不能完整、清晰地说?这除了词汇积累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记忆的不清晰、不深刻,他说的“生活”还仅仅处于感觉的层面,是“感觉到的生活”,而不是“体验到的生活”,不是内心发现的生活。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作文课堂上所要求学生说和写的“生活”可能是需要怀疑的。或许,我们在上作文课之前,就已经设定了学生应该说什么,写什么(这关系到教学设计的问题,暂且不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已经犯了一个大错——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如果我们不把作文指导拘囿于为了考试和升学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按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挑选学生的生活呢,还是让作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所采用的作文指导方法还是可行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引导学生说话然后把这些话写下来——至于这些话中有多少是学生的生活有多少是教师的经验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篇作文,完成了一次必须完成的训练。如果是后者,那么,“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在教育中有多少可能?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少意义?我想,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起到的作用。”(《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强调了人的无限可能性,强调了教育作为一种“唤醒”的力量的无限可能性,尤其是对“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唤醒”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尊重——它不仅注意到人的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更关切人的在水面下的那个更为庞大、更为真实、更为神秘的存在。很显然,如果教育没有深入到这个深处的“冰山”,那么它一定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失败的。

“船和冰山是命定的情人。”这是英国诗人哈代对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深情咏诵,他在无意之中道出了一个教育真理:教育之“船”必须与人的存在之“冰山”激烈地碰撞,才会产生旷世的爱(教育之爱)之奇迹。我总是这样想,人的生命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教育就应该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人的存在与成长本身就是对教育的最伟大期待。

恰恰就是在这里,作文教学体现了一种可能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价值,即作文教学可以通过某一凭借或情境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包括他“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关照和激荡,并使之变得清晰、敏感、细腻、愉悦、丰富,这种内心的力量一旦形成,它必然返身照亮学生的记忆与经验。我想,这应该可以看作作为一种独特课程形态的作文的独特功能,而且,可能是最本质的功能。

集中在作文指导这个层面上,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能够激活学生的记忆、经验,并使之与生活、社会、世界产生意义关联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的渗透——如果需要的话),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的显性知识(可以言说的知识)与隐性知识(只能默会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呼应。我想这也许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唤醒”的意趣。


第二部分:关于作文有效指导的几个问题


如果这个意思成立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明晰这样几个问题,以对作文指导的有效实施作进一步的澄清和确认。

一个是,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前面我们提到了“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无法绕过去的。(你现在忽略掉的问题,今后都会时时跳将出来对你产生侵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每天都在生活着,都处于生活之中,都与生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以欢乐、幸福、惊喜、压抑、平淡、伤感、烦闷、仇怨等情绪形态作用于人的身心。人所经历的生活有的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有的作用于感觉层面而可能产生变异,有的则被过滤掉。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与人的情感产生关联的、被人所体验到的生活才可能成为“记忆中的生活”。人的有关生活的记忆总是非常“花心”,特别喜新厌旧,需要各种各样的新鲜刺激,老是重复的东西必然被它排除在外(有关知识的反复训练之于记忆的问题另当别论)。人(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他们做过的,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可以说出来、写出来的生活”。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那种将作文与活动(如参观、游览、劳动等)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几乎就是一种折磨乃至戕害。那么,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它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记忆中的生活”,是他们的“内心的形成物”,是他们的“个人知识”。所谓作文指导,必须与此产生呼应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是,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一个常规线路,我们对“说”可谓寄托了诸多的希望,试图藉由“说”顺利通达“写”,但我相信,大多情况下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对于“说”的问题,我们忽略了前面提到的“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为内在的东西,忽略了学生“说”的困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在强调“统一使用普通话”的中国,方言区的人的思维与语言是时时处于偏离或错位的状态的。比如在闽南语地区,大家的思维是按照闽南语的构词法和话语方式进行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土的事物如风俗、礼仪、俗语、俚歌、农事等,因为它们附着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普通话很难介入并改造它——当然,这种改造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要把这些东西用普通话“说”出来进而导入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甚至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以前很多教师经常让学生写“buei(阳平)芦笋”这个题材——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恰切的词来表达这个“buei(单独使用为去声)”,有的用“拔”,这显然是错的;有的用“摘”,这个也不准确;比较靠近的是“采摘”,但还是过于泛化——它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果实“一网打尽”——无法准确而完整地传达闽南语中“buei”这个词的复杂语义和美妙神韵。有过“buei(阳平)芦笋”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完成“buei”这个行为是需要经过好几个动作和投入很多心思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由此你可以想象,要把闽南语式的思维扭转成普通话的语言,是怎样的一件痛苦和为难的事,遑论刚刚进入普通话世界或者还没有完全普通话化的中小学生!也许我们可以说,普通话有时候就是对生活的简化和平均化。当我们习惯于以普通话来理解和言说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忽略和淡忘着很多与生俱来的东西。由此,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同样是我们不能也无法绕过去的事情。


  说到这里,不知不觉与母语习得的问题打上了遭遇战,似乎与口语交际也扯上了关系。所谓母语,就我们而言,指的是汉语言文字,它不仅包含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我们说和写的使用层面的东西,更涵括这些语法、修辞、逻辑的生成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如何发生作用的文化隐秘,是影响和规约我们怎么思考和怎么说话的一个个词根,是我们所由以言说的话语依据。这里也就带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普通话就是我们全部的母语吗?我们的乡土语言,我们的本地话、“土话”,它们是以怎样的形态作用于我们的言说,它们与我们的言说、我们的精神成长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到学生“说”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考虑作为成长中的人的儿童的话语特点。儿童之所以是儿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是直接的、本真的、形象的。我们对“小大人”的忧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对“小孩子说大人话”的忧虑,所谓失去童真大致就是失去儿童的话语色彩。面对各种流行文化、庸俗文化对儿童世界的入侵,对儿童话语的破坏,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抵挡和净化的作用,有时候反而是雪上加霜,助纣为虐,虽然教育有其深刻的无奈。具体到作文教学上,就是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间以成人的话语方式来规范学生的思考,规范学生的言说,乃至规范学生的“说”的习惯与兴趣。照我的观察,在整个语文教育领域,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革命现实主义机械反映论那一套,几十年来一直铁板一块,诸多作文教学改革最终都成了一场闹剧,乃至出现了“快速作文”、“作文考级”等作文教育的怪胎。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从当年的“受害者”成为现在的“迫害者”?它的结果就是让一代代的孩子越来越不会说他们自己的话。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自然无法解决于朝夕之间。我们现在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就是回到儿童的立场,随顺儿童的成长,从维护儿童的宝贵童真、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出发,力所能及地去引导、指导学生“说出”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生活。

再有一个就是,“理解”学生。鲁迅在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了三大原则,即“理解”、“指导”、“解放”。刘铁芳教授认为,“这三个原则是不能够颠倒的,理解是基础,指导是条件,解放是目标。没有理解的指导是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强加,没有理解和指导的解放是放纵,人格的解放是建立在确当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恰恰就是在这里,我们常常犯错误,常常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经验覆盖与置换学生的经验,极尽“指导”之能事。鲁迅说的是“怎样做父亲”的事情,在作文教学上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理解,人对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反映的是一种尊重、倾听、欣赏、激励、对话的心灵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专业精神。我们自然无法像“做父亲”那样一对一或者一对俩地“理解”、“指导”、“解放”,我们面前坐着的是几十位乃至近百位的截然不同的学生,我们难以关切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知识”,我们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指导”的压力和焦虑之中,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忽视“理解”、淡化“理解”乃至放弃“理解”的理由,我们必须更多、更深、更多样化地去“理解”学生。在作文指导上,“理解”意味着切近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及对学生记忆的触摸与打开,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关切与呵护儿童身上的儿童性,他们作为一个儿童的对世界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的想象与记忆。



第三部分: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怎样建构起来的


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理解”学生,这是我对作文指导有效实施的一些认识。它是以教师的视角来展开的。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即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作文指导、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整个教育的一个基轴。
其一,直接的生活体验。人一出生,就意味着他的全部感官向着世界打开,他的所看、所听、所闻、所嗅、所触、所感,都是与世界发生关系的途径与通道,世界因之进入他的感觉与知觉而化为他的体验,形象地说,体验总是经由人的皮肤进入人的身体而后又显现在人的皮肤上的。这种直接的生活体验决定了人感知世界、发现世界、言说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式。闽南语云: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情境,一样的场面,一样的氛围,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体验重心、体验切点,人总是以其最敏感(最强大、最活跃、最本真……)的那一部分去感觉和感受世界。在这一点上,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的因素常常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比如说吧,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世界一定和蔚蓝、波动、水、船有更多的关联,这将让他的体验特别敏感于“彼岸”的事物;而山村的孩子总是更多地会想象所谓的外面的世界,他的体验就时常纠缠着“走出去”的冲动。随着人的成长,后天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将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他的体验,他的个人的东西不是更多地被压抑就是更强烈地得到彰显,其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二,学校的学习。人的心灵世界的底色及品质决定于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而学校的学习将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正确”与否、“高尚”与否、“积极”与否产生作用。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主导下的育人机构,学校必然按照主流的价值观来实施教育教学,实施对人的塑造与影响;从教育目标的确立、课程计划的设计,到教材教参的编写、教学科目的设置,再到教育程序的安排、教育评价的运行,都有一定的标准在统领和规范,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发挥”自然也被要求在这样的价值观和标准下进行。
对于作为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儿童来说,他虽然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个人经验、兴趣爱好,但不一定都能够得到“教育”的保护和激励,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总是避免不了与“教育”的冲突或错位;或者说,学校和“教育”总是按其所事先设定的目标、规范、程序来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对教师的听从,对教材的服从,对“教育”的顺从,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自己作出一定的修改、刷新乃至全盘否定,努力往那个“平均值”而去,受教育的过程常常就是或自动、或自觉、或自主地妥协和自我修改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必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加入社会化的因素、公共化的因素。(这个时候,我们所期待的“人的成长”的理想状态,就是“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能够保持丰富的张力,人自身在此二者的相互审视、相互激荡、相互烛照下自由而健康地发展。)
其三,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儿童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儿童除了接受着来自学校的德智体美等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外,还一直处于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之中,这个成人世界不止有父母、教师等长辈,更包含以各种形态、各种形式产生作用的成人文化,媒体的发达、人群流动的广泛,加速并加剧了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前面说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和为贵”的传统,“贵”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人们的身心方向和人生选择,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世界的世俗取向。实际上,在这个“贵”的上面,还应该有东西,应该有超越世俗之“贵”的高尚的永恒的东西。这种缺失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在精神上的先天不足。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批判那些喜欢在网络上闹腾的所谓诗人,用了这样几句话:头上没有神,脚下没有根,内心没有光,身边没有爱。现在不少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的,好听一点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江湖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你看,在这个工地化的时代,只有性而没有情,只有癌而没有爱,只有床而没有窗,只有空想而没有理想,只有迷信而没有信仰,只有个人而没有个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环境大体上是消极的、颓废的、破碎的、消解的,我们在学校德育上的困难与尴尬,除之因为自身理念的滞后和方法的失效外,也源自于现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与暗示,最终将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出来,只要你对现在的大学生和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青年有足够的了解,你就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我们有必要作这样的自我反思:为什么我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成长中的哪些事件对我构成了关键性的影响?我成长中遇到的哪些人是我的“重要他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利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去关切学生的成长,关切他们心灵世界的生成与变化。
其四,自主的阅读。“说”与“写”,“读”与“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作文教学命题,不少教师都注意到从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去寻找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营养和参照。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有的人常常把目光落在“以读促写”上,存在一个模式:从“读”开始到“写”结束,试图通过一些所谓的范文来为学生习得作文的诀窍或技巧提供帮助,而不是从人的精神成长、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考虑,这就难免堕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窠臼而最终使读、写两边都吃力不讨好,“写”得不到改观,而“读”似乎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事。这除了现有语文评价对阅读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真正关注的原因外,也因为一些教师本身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阅读的生活,没有从阅读那里得到过生命的意趣和愉悦感,没有从阅读那里获得伟大精神的眷顾与照亮。照我的观察,大体来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1950、196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单一,197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粗糙,198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浅薄。在这几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时代所能提供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或存在各种欠缺,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因为存在“速成”的因素而未能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有大的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时代所强加的局限与欠缺,而时代在我们身上碾过的痕迹总是像年久的风湿病一样,时不时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只不过有的人觉知不到这种不便与痛感而已。(不管怎么说,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教师非补上不可的关键一课!)
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是多姿多彩的,实质上主要并非生活内容本身的日新月异,而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敏感,情感的细腻,精神的激越。心灵的新鲜避免了经验的陈旧,心灵的丰富带来生活的不断更新,而这种心灵的品质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美好的、高贵的、丰富的阅读。紧接着的问题是,在阅读资源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把儿童导引到有助于成就心灵世界的阅读上来,培植儿童的阅读意识,提升儿童的阅读品位,培养儿童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作用的,(包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名家名作,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在儿童的心中激起心灵的波澜的。当然,它们更主要地承载着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功能,这里暂且不表。)只有在阅读看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那种阅读才可能对人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或者说,只有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呼应,从书中的人与事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情感与命运,这样的阅读才可能进入人的生命,书中那些美好的语词和句子才可能在他的身体中沉淀下来,渐渐化为他的呼吸、骨肉与心血。从这个维度来说,博览群书永远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好像只有在百花丛中,你才可能找到你最喜爱的那一朵;也仿佛只有在流动不息的人群中,你才可能遇到并认出与你生命有约的那个人。当然,阅读的奇迹也是会发生的,有的人一开始就遇上了他生命中的书,这将使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获得智慧与灵气。这样的人,他是有福的,是书神在人间找到了他的使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37
林茶居已经到北京了可我还一直没看到

                     安琪

两周前,子梵梅扣扣告诉我
林茶居要来北京了
我问:旅游吗?
梅说:工作。
我大喜
旅游只是过客
工作才能长久

我当然愿意林茶居在北京
长长久久
这样我就有了
一个老乡
可以说闽南话
可以叙叙旧
最关键的是
可以彼此印证
15年的诗歌史

不容易啊
1992年,一个名叫道辉的诗人
从北京闯了两年
回到漳州
他和当地文联合作
拉起了一个
诗歌辞典编委会
顺便把我们这些
诗歌青年们
拉到一起
我和林茶居就是这样
认识的

除了我俩,还有张三
李四,王五赵六
总之,你现在知道的
漳州诗人
都是那时侯
拉起的

多年以后
我按照道辉出走的线路
来到北京
林茶居没按照道辉
出走的线路
他先是到了福州
再到北京
不管怎么样
我们殊途同归
把诗歌的天下
打到北京

我想象我遇到林茶居的第一件事
是抱头痛哭
还是相逢一笑
林茶居已经到北京
一周了
却因为到外地出差
没见上面
我已经为了他来北京
广而告之众诗友
并写了一首诗
一篇小文
以表心意
我为什么如此激动
我想了一下
没明白
到我想第三下的时候答案出来了
林茶居到京至少证明
吾道不孤

吾道不孤啊
我的漳州的父老乡亲们
不要再笑我疯狂了
如今有了另一个人
跟我一样
勇敢地做冲出漳州的人
他就是
林茶居!


                         2007/8/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38
燕山松鼠会成立
http://blog.artintern.net/blogs/articleinfo/yexue/99593
如果你孤独,就去种一棵树,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去种一棵树,只有树木比我们安静,比我们忠诚,比我们长远。

经与著名环保人士叶榄先生商议,燕山松鼠会今起成立。

松鼠会定于明年三月,在燕山种植一片白桦林,每株白桦树上将佩戴种植者的名字。

在此,我正式邀请热爱自然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加入松鼠会。共同为环境保护尽我们一己之力。

松鼠会会员义务须知:
1:燕山松鼠会是面向诗人、作家、艺术家的环保团体,所有热心环保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均可申请加入。

2:燕山松鼠会员每年必须在北京燕山种植至少一株树木;

3:燕山松鼠会最终的目标是推动政府落实零砍伐法案;

4:燕山松鼠会正准备申请成立为一家非赢利企业机构.购买树木费用,将以寻求资助的方式解决;

愿意加入者,在何三坡博客报名。

总干事:何三坡(诗人,评论家,《诗歌中国》总编)
法律顾问:梁 枫(律师)
干事:叶 榄(诗人,中国当代徐霞客获奖者,获环保最高奖“地球奖”,从事公益环保事业十六年)
干事:阿 简(画家,作家)

松鼠名单(添加中):
搞死搞生(画家) 加一(诗人) 晴朗李寒(诗人,编辑,翻译者) 何苦(诗人,摄影家) 柔冰(童话作家) 洪启(民谣歌手) 牧野(诗人,评论家,策展人) 贾谬(诗人,评论家) 李娃客(画家,行为艺术家,导演) 梁小斌(诗人,散文家) 杨北城(诗人,企业家) 杨文暄(诗人,医务工作者) 胡哲(诗人) 朱金海(诗人,策划专家) 大喜(诗人,广告人) 林子(诗人,作家) 西海岸(诗人) 似时亦逢(公务员) 蒴原(诗人?博友) 天浪(诗人,博友) 寒鸦潜行(编剧) 野草飞飞(诗人,公务员) 冯芦东(诗人,博友) 刘全德(编辑,文学评论者) 马宁 (诗人,播音员) 苏历铭(诗人,博友) 一意(诗人,博友) 云纾(诗人,博友) 沈亦然(诗人,记者) 阿练若(诗人,环保公司老总) 木童(诗人,博友) 冢上春花(诗人,博友) 丁文(诗人,林业工作者) 板栗fisha(日耳曼学研究者 译者 爱树人) 岸边(诗人,博友) 孙文波(诗人) 程小蓓(诗人,艺术馆负责人) 张广辉(画家) 红色药水(诗人,策划人) 玙姬(诗人) 郎启波(诗人,记者) 回璇(编剧) 方诚(画家) 西棣(诗人) 张沁(画家) 张小雅(诗人) 冯言(画家) 庞智卿(画家) 王久辛(诗人) 王雅莉(画家) 南山逸风(诗人) 赵玉强 (画家)   崔卫平(批评家) 梅丹理(美,文学翻译家)

施袁喜(诗人,《中国社会新闻》总编)

人与(诗人,《审视》杂志总编)

安琪 (诗人,《诗歌中国》总撰稿)

小蝉 (画家)

张莉 (西藏攀德达杰福利学校创办人)

心结和静(诗人,新浪文化漫谈斑竹)

饿发 (诗人)

于丹 (诗人)

狮子庄园(画家)

阿藕(画家)

卧夫(诗人)

叙灵(诗人,电影人)

鲁克(诗人,摄影家)

张后(诗人,编剧)

胡翔(诗人、策划人)

林茶居(诗人,<教师月刊>执行主编)

茨木真也(诗人)

老村(作家,画家)

沈策(诗人,企业高管)

老巢(诗人,《诗歌中国》总编导)

宝贵敏(出版社编辑)

刘不伟(诗人,《诗歌中国》主任,)

野雪(画家)

张剑丽(野雪画府)

王那厮(诗人,出版社编辑)

罗贤(诗人,记者)

叫兽(诗人,设计师)

王若川(作家,编辑)

横 (诗人)

潇潇(诗人,《后朦胧诗全集》主编)

蓝大海(诗人,媒体人)

北塔(诗人,翻译者)

李江华(诗人,出版人)

大卫(诗人,出版人)

常路波(画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42
http://www.zhufucn.cn/zf/gaoguai/hy.asp?send=%u9038%u98CE%u5B66%u58EB&rece=%u6797%u8336%u5C45&x=&zf=m


这爷们儿[attach]18135[/attach]真逗(⊙﹏⊙
管季超看了,挺开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44
200人24小时朗诵不停歇
榕城跨年诗会很“疯狂”
■本报记者 顾伟
http://mag.fznews.com.cn/html/fzwb/20110102/fzwb235490.html
    迎新年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此疯狂的诗会却没见过。前天中午12点到昨天中午12点,400多人相继参加了在白马路芍园一号文化创意园举办的“梦想家24小时 福建2010-2011芍园跨年诗会”,24小时不停歇地诵读诗作。200多名诗友登台朗诵了300多首诗,其中有8岁的小学生,也有年近八旬的老人。
向史铁生致敬
    2010年12月31日中午12:00,跨年诗会正式开场,顾北、大荒、郭莲娜等10名诗人率先出场。由于此前诗友们从网上得知著名作家史铁生去世的消息,诗人张文质现场深情地朗读了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寄托哀思。
    下午2:30,4名在福州工作的外国艺术家来到现场,现场人数徒增到四五十人。澳大利亚画家林肯诵读了诗作《自在观江》,俄罗斯的诗友诵读了普希金的名作,白雪在钢琴伴奏下朗诵《芍园里最后一个孤独的诗人》。
现场突然停电
    跨年诗会分成6个章节,每个章节4小时。闽侯师范一名70岁的退休老师前天中午12点就来到会场,聆听4个小时后,情不自禁地登台,为第二章节开篇。
    福建省著名作家陈章汉带来了新鲜出炉的新作《温泉赋》,中新社福建分社社长、诗人徐德金,福建省文学院院长吕纯晖相继到场祝贺。18:16分,闽籍北京诗人林茶居通过手机朗诵了诗作。18:24分,活动现场突然停电,黑暗中,诗人巴客借助手机的亮光朗诵了90后诗人王艾的新作《停电》。有趣的是读完这首诗,来电了。
最热门的4小时
    前天夜幕降临之后,诗友纷至沓来,诗会现场不得不临时增加座位。钱塘小学二年级学生向嘉承以《我给小鸡取名字》,为人气最旺的第三章节开篇。
    20:00,台北诗人古月从台湾来电,祝福建诗人新年快乐;21:05,诗人曾宏受贺岁电影的启发,朗诵了现代诗《让子弹随便飞》;21:50,省作协副主席哈雷用莆田话朗诵了诗作《搬动》……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施晓宇、福建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珂等名人相继到场,为诗会“加温”。来自荷兰的Mario和987电台人主持人林瑛陶合作朗诵了《我脑子里的钱包》。
    零点时分,福州爱乐乐团指挥翁向军献上一首钢琴曲,祝大家新年快乐。
厦门诗人很给力
    零点到元旦上午8:00,是最难熬的8小时。为了让跨年诗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诗友们轮番休息。凌晨4:00左右,现场仅留下十多名观众。人虽少,可诗友们没有停止过朗诵。
    8点过后,诗友们陆续又回来了。9:17,著名作家陈希我来了,10:27,厦门诗人威格、舒城、海中央也来了,威格说:“2010年最时髦的语言是‘给力’,今天我们坐动车赶来为福州诗友加油。”当12:00的钟声响起,现场几十名诗人欢呼:“成功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46
康城:网络是诗歌的现实康城 发布时间:2007-07-01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



提笔时我的头脑实然一片空白,我忘了自己是在网络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和网络的诗歌已经如此密不可分,以至于令我在现实和网络的重要性之间的选择还得做一番思量。一个应当强调的感受是我无法把网络当成虚拟,事实上和大多数诗人一样我是以真实的身份进入网络诗坛,这也是诗歌的必然,诗歌使它的写作者无法有另外的身份。尽管“网络诗坛”这个名字在网络上是个奇怪的不尽如人意甚至是违背自由的称呼,但它仍是一个不争的现实。事实会让人们了解、承受和接受,而且这个过程和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一样,不需要太多的时间。
    当要我回想自己第一次触网的时间竟已找不到确切的日期,谁能够在当初想到互联网已经如此悄悄地改变了中国的诗歌状况。我只能含糊地从一些日常记录中找到蛛丝马迹,我想可能是1999年初上网,最早是在一位开电脑公司的同学那里上网。这也算是比较早的吧,相对于沉浸在文字中远落后于现实的诗坛。记得1998年5月当时我还在开书店南山书社,那一次陈仲义、舒婷老师到漳州,当晚在诗人安琪工作的芗城区文化馆进行了诗歌朗诵。会上,有人问了舒婷关于互联网的事情,舒婷轻摇折扇悠闲地说她目前没考虑上网。而到2000年春节,记得陈仲义老师已经开始谈到上网了,并且还有一个电子邮箱之类的。前几天听安琪说,在网上和正在国外的王家新有过Email往来,王家新也上网了。事情的转变来得迅速,在一段时间内会有席卷之势,因为今日Internetr 更新速度之快正中诗人们的“新”意。
    一段时间内我一直焦急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网上的诗歌资料,后来我发现网络上专门的诗歌站点实际上那段时间是个空白。找到的多是些个人凭兴趣爱好制作的个人主页。后来我找到了《界限》网络诗刊。不过仔细想时间也是很近的事,因为《界限》网络诗刊的历史也很短,1999年11月建站。重庆诗人李元胜等人创办,邀集了全国十几个省市的青年诗人为编委,宗旨有别于流派明显的其他民刊,意图收集中国当代诗歌中各种代表性的声音,在网上推出双月刊,由于视野宽广,选诗严格,再加上承办2000年度的柔刚诗歌年奖和汇银诗歌奖的网上评奖而备受瞩目,已是网上最有影响力的诗刊。2000年下半年的一天安琪也上网了,和李元胜联系之后,我们一起担任了《界限》的福建编委,并推荐发表了福建诗人的几个小辑。接下来光临的是北师大研究生灵石所创建的《灵石岛》(戏称零食岛),岛上兼收并蓄了古今中外的诗歌资料,已是网上有关诗歌资料最全的站点,取得的成绩令人惊叹,并且网站是由灵石个人独立制作,其付出的劳动量之大令人瞠目。1999年我加入了其中的朋友诗歌专栏,后来这个栏目改为专栏诗人,是网上写作的年轻诗作者的交流空间。目前在网上诗歌论坛中人气最旺的新诗论坛要数《诗生活》论坛,创办于2000年3月,开始我也常去,后来因为受不了人多嘴杂,又由于自己于2000年5月开始创建《诗王国》网站,也就较少去这个论坛真刀真枪地肉搏了。《诗生活》论坛由于老版主莱耳和白玉苦瓜为人忠厚老诚,兼容并蓄,各种诗歌观点得以自由发挥,同时版主和爱诗者非常勤快用心经营,四处链接,到处收集有关诗歌讯息,又由于有桑克、李元胜、森子三位网络诗坛的元老驻坛,因此得以人潮汹涌,有声有色,不过同时也是砖头与高帽齐飞,泥沙俱下。诗生活网站上还建立一个诗人专栏,收集当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制作精美,附有留言板和电子邮箱联系方便,很吸引眼球。除此之 外我还给《终点》发了一组诗,诗歌发表在旧版的网络诗刊上,终点是四川绵阳的诗人范倍等人编的民刊《终点》的网络版,有上网的诗人马永波、蒋浩、曾蒙都曾在上面发表过诗歌或者译作。
    说起诗生活论坛这个名字我当初也在考虑使用,因为名字和私生活同音,醒目体现了个人的独立和人性寻求解放的倾向。由于技术上的原因: 网页制作、网络知识等等,一直无法成为网络上的现实,后来又见到原来民刊《朋友们》的沈浩波、巫昂他们从灵石岛上出来和南人另起《诗江湖》网站(更早之前退出的还有孙磊这位诗情中人)。诗江湖确实也是风起云涌,波诡云谲,为口语诗人是非之地。
    后来我给自己的网站另起名《诗王国》,这个名字太俗了,安琪也这样说。好加在后来在乐趣网上建了一个诗歌论坛:《甜卡车诗坛》,尽管取之于甜卡车咖啡屋,总算不会逊色。《诗王国》各个栏目如下:有“日日新”取自老庞德的口头禅,为每日内容更新告示。“甜卡车诗坛”为诗歌发表、讨论、灌水、拍板砖、指名道姓骂阵或藏头露尾放冷箭的好去处。2000年邀请诗人安琪和余怒为驻坛诗人,2001年新近邀请东山岛上诗歌理论高手林茶居。2000年12月我和安琪一起编辑的网络诗刊《第三说》创刊。重点推出了安琪的极端语言试验(后现代主义、拼贴等等诸如此类名词一堆)近作《第三说》和《五月五:灵魂烹煮者的实验仪式》。现在很少说语言实验了,因为这已经切切实实地进入诗人的意识和写作实践。“第三说”网络诗刊拟设第三说诗观、诗歌理论;诗的肋骨为重要诗人栏目,展示诗人大量重要作品;诗歌战场为众家诗歌登台亮相之地。另有网络新诗,甜卡车诗录、甜卡车语录,诗讯等栏目。“漳州 7人诗选”是我编辑的漳州7人诗选的部分诗文上网。“大型诗丛《诗》”为新死亡诗派诗人道辉等人创办的民间诗刊要目和部分诗文,目前已推出五册共七卷。“语词的大地”为诗人专栏,拟慢慢收集有影响的当代诗人诗歌和生活资料,为新诗发展历史作个见证;又设有守藏室取自老子当时为周守藏室之史之名,意在收集古今中外诗文和个人爱好。“诗歌不需要道路”为友情链接和诗歌站点导航。“乘信而来”即为本人电邮,有何意见和建议请来Email。
    2000年我在回答《锋刃》关于90年代诗歌的十四个问题时就提到诗坛进入网络。随着几个大的诗歌网站的建立,和2000年度由福建诗人柔刚先生创办已久的柔刚诗歌奖和首届的汇银诗歌奖上网公开投票评选 ,令人不得不侧目网上诗歌,一个网络诗坛已经存在。网络诗坛的一个共同点是整个民间诗坛的众声喧哗。除了安徽新创办的有点前卫倾向的《诗歌月刊》,官方的诗刊在网上一点影响也无法显示出来。另一个我提到70后诗歌与人的涌现。一方面与1999年的诗坛论争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有关,一方面是深圳的诗人安石榴、潘漠子编出了《外遇》,现居广州的黄礼孩编出了《诗歌与人》和《"70后诗人诗歌选》,现居中山市的符马活和余丛的《诗文本》几本诗刊中70年代出生诗人的集结,最近西安的黄海也正编一本《70后诗选》。还有一方面也与Internet有很大的关系,70后诗人们在网上得以息息相关,迅速交流并走向成熟。由网络诗刊《界限》承办的2000年度汇银诗歌奖和柔刚诗歌奖已评出蒋浩、杨键和王敖,其中蒋浩和王敖都是70年代出生的诗人。这也充分显示了70后诗人诗歌实际上的成就已成为无法遮蔽和逃避的现实。最近看了安琪写作的《他们制造了自己的时代——诗歌运动在中国70年代人身上》一文,我觉得应再认识到一点:即第三代之后70年前出生的重要的诗人基本上都已在网上出现,安琪、余怒、臧棣、马永波、森子、李元胜、桑克、哑石、伊沙、李德武、林茶居等人和诗歌在网上受到了关注和推举,他们以迥异于前人或有所深入的诗写方式而突显出来。
    诗歌是有幸上网了,这决不会造成诗歌的分化和消解,网络诗歌将更为集中和坚固,并使诗歌在更多人的瞩目前发出夺目的光芒。更多的诗歌网站和论坛突现出来,更早一点有东北诗人桑克的个人主页,河南诗人森子编辑的诗刊《阵地》、北京孙文波、林木编辑的《小杂志》、四川绵阳刘泽球等人编辑的《存在》都出现了网络版,还有西安伊沙亲自上阵的《唐·指点江山》、现于加拿大的阿九和小马主办的《八千里路》(阿九另外建有《东方古卷》网站,其对东方文化的推崇令人感动)。河南平顶山简单主办《外省》、广西桂林刘春主版《扬子鳄》等诗歌论坛,远一点的有在国外的《今天》也出现网络版。更多的专业诗歌网站和论坛正在不断出现,再加上各种网站包括文学站点如较早的《橄榄树》与各大综合网站上的诗歌栏目也发表了相当多数量的诗歌。如此,网络的诗歌网站和网络诗刊、诗歌论坛规模已大可和八十年代的流派纷呈,九十年代的民刊相比拟。

    诗本身是一种反抗的形式,网络诗歌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将更彻底地推翻诗坛的权威。实际上网络诗歌也是对陈旧诗坛的消解,它打破纸上发表的诗歌秩序和机制,发表不再成为一种焦虑,有悖于诗歌的抹杀行为显得无力,并且所有的诗歌都摆到电脑桌面接受读者的指指点点,再有名的诗人有时也会挨板砖,当然这大多数时候是读者的阅读能力问题而不是当代诗的问题。同时也表明,诗歌又一次没有延续哪一条小路,它和现实诗坛的差异将使网络诗歌成为一个新的焦点,网络诗坛甚至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诗坛的精华。
    第三代诗歌之后并没有什么第四代,第四代只是一个毫无观察和洞察力的无力的提法。诗歌的新生已从网络开始。网络诗歌将是一个新的诗歌现实。
    2001.1.1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1-27 11:50
林茶居
  1969年6月生于福建东山岛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
  发表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文化随笔、教育随笔等
  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
  曾供职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杂志社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教师月刊》主编

[attach]18004[/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 09:17
[attach]18208[/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4 07:21
[attach]18211[/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1 21:29
《教师月刊》2011年“记事”栏目征文获奖篇目


一等奖
《打掩护》(张青娟,刊于第4期)
《家有“田螺姑娘”》(陆瑞芹,刊于第1期)

二等奖
《消失的减速带》(王木春,刊于第1期)
《儿子》(宋茂岭,刊于第2期)
《那张被焦虑击打的脸》(谢云,刊于第10期)
《做个“月亮老师”》(李军斌,刊于第6期)

三等奖
《本能》(施黎明,刊于第3期)
《“孩子,你的鞋带散了”》(谢华蓉,刊于第4期)
《就送一本书》(周益民,刊于第10期)
《一本韩语课本》(徐超,刊于第5期)
《感应》(莫景春,刊于第6期)
《“大金鹿”上的爱情》(王艳芳,刊于第9期)
《门铃响起来》(马志国,刊于第5期)
《等待》(陈兴杰,刊于第3期)

优秀奖
《 张文质老师,我把他们惹哭了》(冉正娅,刊于第4期)
《2克重的砖头,2克重的爱》(曾桂兰,刊于第5期)
《每日一句》(李福安,刊于第9期)
《专家报告会》(王文生,刊于第6期)
《我的后援团》(毛芳萍,刊于第6期)
《儿子的“美学”》(黄海霞,刊于第1期)
《那一次我“以泪洗面”》(李兴旺,刊于第5期)
《白月光》(李晓燕,刊于第3期)
《坏脾气也是“教”出来的》(欧阳国胜,刊于第11期)
《我的父亲》(李多,刊于第9期)
《添字阔联》(施建军,未刊)
《小二十儿》(刘国庆,未刊)
《一个巴掌》(叶建云,未刊)
《语文老师,你不能由着性子上课》(邹仕泽,未刊)
《缺页的字典》(蔡文刚,未刊)
《我与香港老师的“相亲会”》(黄剑峰,未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11 21: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18630a0100udx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18630a0100udx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18630a0100udxk.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3:48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42-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42-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42-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17:12
《孝南教师文苑》电子快递版
         2012年-元旦号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电子杂志/快捷‘出版’/均为百分百原创/免费供您点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21:39
和《教师月刊》在一起
一地纸屑
窗外飘雪了,鹅毛一般,漫天飞舞,洋洋洒洒,多么美啊,赏雪应该是冬日里最惬意的事。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雪景,如同没有错过好书籍好文字一样。眼前是一摞翻了几遍的《教师月刊》,上边还留有手指的温度。
记得2011年《教师月刊》第1、2期的封底上有这样的文字:“爱阳光,不爱庸俗的教育成功学;爱问题,不爱简单的教学二元论;我追求充满善意的文字;我喜欢与老师打交道,我是吴非写专栏的地方,也是周国平论师道的场所;我是一千多万赵老师、孙老师、李老师的朋友;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一行行“大写”的文字,彰显出《教师月刊》的办刊宗旨与办刊追求。我知道,判断一本杂志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销量,而在于它的思想,在于它对人的引领作用。订阅《教师月刊》已经有两年,倚在2011年的尾上,突然想,我应该记下点什么。

1.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一份好杂志的生存是不可能靠“名人效应”的,但我还是喜欢它的“人物”和“专栏”两个栏目,这应该算是《教师月刊》“打底”的东西吧,虽然“请来的”不一定全是“圈内”的大师和“名人”,但是,透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缕一缕最动人、最深沉、最浓郁的“教育乡愁”。李泽厚说:“怎么样把学校搞得像一个学校,这是个大问题。”汪尔康说:“科研的目标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寻找科学的真谛。”严克勤说:“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张传芳说:“学生不喜欢教师,原因不在学生那里,而在于教师太苍白了。”杨勇说:“教师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崔卫平说:“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人觉得他有根。”刘良华说:“学习的核心是人的生活习惯。”朱永新说:“教育有很多问题,改变起来也许很难。但是不能一味地埋怨。要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教育就会有所改观”……字字珠玑,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深刻或者多么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因为它们洞穿了教育的某种事实,揭示出教育的某种“常识”抑或是“规律”。我们常说,为师者应该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行走在这样的文字里,我常觉自己就像个虔诚的小学生,一次次倾听 “空谷传响”的绝妙,一次次感受豁然开朗的美好。师者风范原来是这般蔼然可亲!
还有,那些侃侃而谈的“新青年”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并改变着这个世界,他们的故事总是带来一股一股的清新之气。比如“开扇小窗看风景”的读书人丁慈矿;“唱着歌走向死亡”的干国祥;和学生一起“走遍千山万水”的丁雁……徐丽说:“教师之好是成人之美,但这也是教师之难。”魏智渊说:“好教师不一定会获得肯定或者有好的结局。”郭初阳说:“教师最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趣的人。”吕栋说:“我愿意用尽量少的时间来搞应试,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做普通教师,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真正长久而有力量的,正是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言说方式”……他们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像一个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以自然之姿、常人之态向我们走来,然后对面而坐、促膝而谈。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些 “教育类”刊物,由于其“性质和使命”使然,多多少少大都存在一些“喉舌”的影子,但读《教师月刊》,感觉到却是一种心贴心的真诚。它不会迫使你相信什么或者不信什么,而是让你随着一段段清澈的文字,自己去感受、去辨别、去思索,让你“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真的。

2.我在乎这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
“在这里,你自然会安静下来,然后陶醉”,这是《教师月刊》“师道”栏目描写某学校校园环境的句子,一读到它就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我想,它也许已经成为这个栏目,不,应该是这份杂志不变的“特质”与情怀。你瞧,不论是字体与颜色的设置,还是版面的切分与设计,以及栏目的策划与操作,都时时照顾和考虑到了阅读者的“视觉”舒适感和心理熨帖度,体现着 “打造教育建筑”的美好夙愿。一本在手,悦目赏心,一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从杂志的里外慢慢渗透出来。
我一直特别爱看杂志的“卷首语”,每每翻过《教师月刊》的扉页,就像翻开了一个明亮而潮湿的季节,那些“根很长,粘着泥土”的蒲公英一样鲜艳的句子迎面而来:“人可以早早老去,但别早早旧去”,“课堂是教师得以站立并强大的地方”,“我只是一只鹰,你不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很多时候,大家可能手拉手前行,仔细一看,彼此伸出的其实都是假肢”,“在一些家庭里,只有六一,没有儿童”……如果是在办公室读到这些句子,我一定会大声地念给室友们听,他们的眼睛一样会亮晶晶,一样会心有戚戚焉,大概是它们关照到了灵魂深处吧,所以,产生共鸣也就成为必然。
其实,面对相同的文字,不同心灵的契合度也会有差异,“寻找好教师”,“课堂”,“关注”,“德育”“人文”“海外”等都是我心仪的栏目,它们似乎做着同样一件事:关注、还原、恢复和弘扬“人性”之美与人性之善。比如,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赵克芳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诗人海子的童年,美国年度教师专题等等,这些内容都不断地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给人以心灵呵护与引领。
记得早些时候,曾经收到林茶居老师关于“问题征集”的邮件,目的是征集老师们在教书育人和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或案例,然后进行归类整理,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名师进行分析、解答,并在《教师月刊》上发表。这真的很让人感动,这种贴近教师生活、解答教师之难的做法,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刊物之间、老师与“专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让人产生一种被在乎、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于是我把许多老师召集在一起,填了表,写了问题和案例,然后打包发给了出去。当时我提的一个问题是“莫非真有‘教不好’的学生”。说起来很有意思,那阵子我正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被吴非老师那深沉、忧郁、觉醒的目光所打动,被他那种对师生生命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地思索与期待所感染,心想要是我的问题能得到吴非老师的解答该多好,巧的是,在2011年第7、8期合刊让我如愿以偿,当时我真的感动了好久。
这期合刊的后边还刊登了一组“教师书房”照片,大概是因为与我有关,我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我被甘肃省会宁县白源中学安杰老师的“书房”所吸引,这哪里像“书房”啊:一张简单的书桌,一台手提电脑,屈指可数的几本书,还有一堆看上去有些凌乱的作业本和备课本,安杰老师正沉浸在阅读中。看到这张照片,心底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为安老师,更为《教师月刊》。一张照片,一个细节,正生发出一种无穷的张力。它温馨而明亮,质朴而美好,其中的深意自不必说。
3.我相信它如同相信美好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文字的陪伴,因为它是容易抵达心灵的东西,而文字的呈现往往有多种表情。
《教师月刊》“文艺元素”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已经不只是一种理念和形式,它已经变成了杂志的一种特色。曾经很爱齐朴言的“教育情景剧”,也爱看那些流淌着特殊味道的的“小诗”,还有耐人寻味的“叙事”栏目。读应该说,“叙事”部分给杂志赚得了不少“人气”与活力。一片云彩,一朵小花,一粒沙子,一滴浪花,跟着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我们体验了一线教师的“百态人生”。这些故事,这些文字,连接起过往的岁月,生命的时空被缓缓“逆转”,让读者找回生命和心灵的意义,进而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指纹。也许,这就是“叙事”栏目的“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我应该感谢《教师月刊》,感谢它陪我走过了一段一段的时光。
暑假开学后,我和同事接了一个情况有些特别的班级,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常常对孩子们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但这种做法在这些目标“茫然”的孩子面前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把《教师月刊》带进了教室,利用作文课时间给孩子们读起了2011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朱竹的故事,此刻,教室里静极了,孩子们好像一下子找回了迷失很久的自己。那天的作文课上得特别好,作文也交得特别齐。下课后,有个同学还向我借走了这期杂志,这次经历,一下子让我感觉到文字力量的强大。我和同事的努力下,一段时间后,师生慢慢度过了磨合期,一切教学工作都步入正轨。我想,也许,那节作文课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开端。
忘了是谁说过,读书“让人觉出从旧灵魂向心灵魂的过渡”,我特别关注《教师月刊》的“阅读”专栏。今年它以“阅读•人”“阅读问”和“阅读刊”的结构呈现,给杂志带来了一些新意。但我个人好像更喜欢2010年这个栏目的模样——厚实、丰富、开阔,有种“隐藏于内的力量”。
我们说,好的书籍与杂志总是让人感觉到思想有根,灵魂有依靠。我相信,《教师月刊》一定会越来越好。特别喜欢林茶居老师在“卷首语”里说过两次的句子:“在那个教育‘小镇’上,你以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在想来,读《教师月刊》,似乎感觉这其中又多了一种含义。
2011年12月8日—10日

原文地址:http://www.edu11.net/space.php?uid=1265&do=repaste&id=493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5 15:42
http://zgjypl.5d6d.com/bbs.php

http://zgjypl.5d6d.com/bbs.php

http://zgjypl.5d6d.com/bbs.php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2 12:2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4 10:25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注册本网站会员

必须实名!

并填全相关信息以便查证!

否则

一律删除!!


==本网管约定即日起实行!

                                     2012。3。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3-4 12:00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告     白

      我站已将[自由注册]改为人工审查后才放行注册会员发帖权!

      也就是说:即或您用网名注册‘成功’,也只是[待验证注册会员]状态,不能发帖!

     重申本站网管约定:请您实名注册,填全注册信息!

        否则,对不起,一律删除。






                                                    公益服务教育文化网站《教师之友网》
                                                                      2012。3。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17 17:4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6 17:43
莫再冷落了“教育报刊”

刘传斌
    据网上调查结果显示,有65%的读者认为中小学教师不读课外书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在“最该养成阅读习惯的职业”选项中,教师排名第一。以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为例,每年订阅的报刊杂志要花费近万元,其中教育报刊占了较大的比重。有注重思想含量的《人民教育》、极富权威的《中国教育报》和《中国教师报》,还有省级核心教育报刊《湖南教育》等。可笔者发现,学校订阅的这些教育报刊,并没有受到教师的青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很多教师把它束之高阁,很少翻阅。到了期末,崭新的报刊大多送进了废品店,无不令人惋惜。
    俗话说得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自古以来,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深厚渊博的学识。一个知识广博的教师,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明灯,能给学生以良好的文化浸染,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里自由驰骋。教师要想学识渊博,主要的途径就是阅读、思考和写作。而教育报刊里的文章大多观点新颖、材料鲜活、文笔优美。常读,精读,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大有裨益。既可以随时了解中外最新的教育动态和教育理念,还可以看到很多贴近教师生活、指导性很强的教育教学经验文章,会使教师的教学视野更加开阔,知识积累更加丰富,教育思维更加活跃,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甚至通过阅读,还可以实现更高的教育理想。岳阳市的小学语文教师方西河就是大家学习的好榜样。他年轻时,底子薄,可他喜欢阅读,善于反思,终于在获得三个教学三等奖之后获得了一等奖。他在广泛阅读各种教育报刊、吸取多方营养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坚持教育写作,发表文章300多篇,并出版专著《写成一位名师——教育写作经验谈》,实现了由一个普通教师向教育专家的跨越。他的成长经历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可为什么我们的教师不喜欢阅读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思想上不重视,对自身专业要求不高,不想做名师。有的教师一旦评上职称,又没能混个一官半职,就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没有了读书写作的动力。二是忙于工作与家务。现在,很多农村教师都家住县城,每天天没亮去上班,天黑了才回家,时间受到限制。三是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有各种休闲娱乐的方式。很多教师一下班,要么凑在一起打牌,要么上网聊天玩游戏,还有一部分教师忙于第二职业挣钱。可以说,双休日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的教师寥寥无几。但笔者认为,以上几方面都不应成为教师不阅读的理由。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注定你要终生学习,不断阅读。离开阅读,你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你将无法拥有职业的幸福感。
    现在,困于“应试教育”中的中小学教师,又有多少人因为不读书而导致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笔者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学校条件差、学生素质低、教学任务重,却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愿亲近书本,不愿与名师对话。没有积累,没有创新,没有尝试,怎么会有专业提升,怎么会生成高效课堂,又怎么会受到学生的喜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论教授什么学科,教师的教育素养都取决于读书。如今,又到了学校订阅教育报刊的时候,笔者在此呼吁每一位教师要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积极培养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把教育报刊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让阅读成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自觉行为,莫再冷落了“教育报刊”!
载《湖南教育·上旬刊》2011年第12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7 21:43
http://www.qikanw.com/jjjx.asp

http://www.qikanw.com/jjjx.asp

http://www.qikanw.com/jjjx.asp

《中国学术期刊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9 12:00
作文指导:有多少可能

作者:林茶居


 
  应邀作为嘉宾参加老家教育部门组织的作文教学网络研讨,陆陆续续说了一些话……
  谈到作文,语文教师应该有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这样一种身份意识。之所以强调这个意识,是为了反思自己,从一个比较专业的角度来了解自己缺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自己能够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教师作为一个“分子”,总是要除以教育这个“分母”的。这道计算题,我想大家应该做,然后努力让自己这个“分子”不断地增大、加强。
作文指导的上位是作文教育,作文教育的上位是语文教育,语文教育的上位是整个教育。教育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成全人的事业;语文教育自然是在这个大的方向上突出语文之道而不同于其他学科;而作文教育既是语文教育的一部分——从课程设置上说,又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从课程实施上说;自然的,作文指导的工作作为作文教育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的,而是作文教育在某一个环节的落实,是语文教育在某一种课程形态上的实现。
绕了一个圈子,正是为了确认这个命题: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要确认这个命题,必须有大的整个教育整个语文教育的基本理解。既然有核心价值,那也就有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为实现核心价值服务的价值,等等。对这个命题的追问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很多作文指导的重心并没有对准这个核心价值,而是纠缠在那些次核心价值、准核心价值、非核心价值上。靶子立错了地方,打得再准打得再好都没有用。
究其原因,作文教育的实用倾向和功利取向是一个,而教师观念的模糊更为普遍。也就是说,对于作文指导的最重要目的、作文指导与学生作文能力的形成、作文指导与其他语文教学形态的关系等问题,大家的认识上存在比较多的混乱。确立作为作文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意识,这一点是首先要解决的。
那么我想说的是,作文指导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学生想写、会写、写得好,而在于唤醒学生的个人记忆、激活学生的个人经验、丰富学生的自我心灵、调动学生的语词积累等。很多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常常运用的如情境创设、材料提供、活动设计、现场观察等方法,其意义就在这里。这个时候,我个人认为,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指导学生怎么写”上,学生会不会写绝对和你那十分钟二十分钟半节课乃至一节课的“指导”无关的。我想,如果真的需要作文指导课的话,那一定不要把它上成“指导学生怎么写作文的课”。
根据我有限的阅读,很多作家、很多教育名师在回忆自己写作经历的时候,大都不是说小时候老师怎么教自己写作文,而更多的是说老师让自己爱上了写作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至少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在作文指导上,教师能起和应该起的作用主要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写作文是一件很好玩、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很多教师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很努力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花工夫,但效果总是令人失望,大多数学生依旧怕写作文,而自己也越来越没有信心。我们对一件事充满兴趣,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到有趣、快乐,可以从中获得进步感和成就感。我想问题就出在这儿:在写作文这件事情上,学生很难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愉悦的审美感受。没有兴趣,没有愉悦,他的记忆就无法唤醒,他的情感就无法荡漾,他的内心就无法激越,他的思路就无法打开。写作文也就难免成为一件很难受、很痛苦、很郁闷的事情了。
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在谈作家创作的问题吗?不!不要被应试教育下的作文教学模式蒙蔽了眼睛。作文不是无情物。作文的问题从来就首先不是技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遣词造句”、“谋篇构局”的问题,而更重要也更本质的是心灵的问题,情感的问题,体验的问题,感受的问题,“爱与怕”的问题。这也正是我在上文强调“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的原因之所在。
我们很容易就脱口而出:“要调动学生的生活”,“要引进生活的源头活水”,“生活是作文之本”,等等等等,但可能很少静下心来深刻地思考: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前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内容,后一个问题要回答的是“生活”的实质。而我比较担心的是,我们现在依然以革命现实主义的观念来套解作文教育中的“生活”,也就是把“生活”集体化、公共化、概念化、典型化,甚至时代化。
我们的文化传统是“和”的传统,“和为贵”的传统,它强调个人对集体的服从,强调集体对每一个“个人”的统一规范,但现实常常是,如果没有这个“贵”,大家就不“和”了,就各自打自己的小算盘了(大至诸侯搞割据,小至兄弟闹分家,诸如此类),然而很快,他就会归附另一个集体,以寻得文化的归属感和生存的安全感。在这个传统之下,我们总是更习惯于以集体代替个人,以“我们”取代“我”,以大家的生活置换每一个“个人”的生活。产生于革命战争时期的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革命现实主义,进一步强化了集体对个人的话语控制和精神规约,使大众议论中和教育语境中的“生活”,都戴上了某种面具,贴上了某种标签。
而时代的发展还远远没有实现对“个人处境”的尊重和关切,“个人”在历史的惯性下其实一直习惯着集体的生活。以前听从的是革命的号召,现在顺应的是流行的风潮。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和所说出来的,其实就是那个被平均了的生活,是那个作为公约数的生活,是那种一高兴就一起“耶耶耶”地鬼喊鬼叫的生活……就是在这样的文化态势下,人(学生)的“个人记忆”和“个人经验”这些“真实的生活”被层层遮蔽了。“生活”,“个人的生活”,“个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非常吊诡地成了文化的难题和作文教育的“不可承受之轻”。

  我想起了自己以前上的作文课(小学三四年级),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我比较喜欢让学生说说想写什么,但会碰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常常说得不三不四,有一搭没一搭,这时我一般会帮助他把他所想的比较清晰完整地说出来,包括提供合适的词汇、过渡的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现在回过头去看,尽管我注意到学生的个人经验,但还是过于急功近利,直接把“说”导向“写”,而绕过了“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内在的东西。学生为什么说不完整、不清晰,或者说为什么不能完整、清晰地说?这除了词汇积累的因素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记忆的不清晰、不深刻,他说的“生活”还仅仅处于感觉的层面,是“感觉到的生活”,而不是“体验到的生活”,不是内心发现的生活。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在作文课堂上所要求学生说和写的“生活”可能是需要怀疑的。或许,我们在上作文课之前,就已经设定了学生应该说什么,写什么(这关系到教学设计的问题,暂且不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已经犯了一个大错——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生活。如果我们不把作文指导拘囿于为了考试和升学的话,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是按作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挑选学生的生活呢,还是让作文教学服务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
如果是前者,那么我所采用的作文指导方法还是可行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引导学生说话然后把这些话写下来——至于这些话中有多少是学生的生活有多少是教师的经验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完成了一篇作文,完成了一次必须完成的训练。如果是后者,那么,“学生真实生活的充分打开”在教育中有多少可能?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少意义?我想,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就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每一种教育的作用也并非是事先能预料的,教育总是具有无人事先能起到的作用。”(《什么是教育》)
雅斯贝尔斯强调了人的无限可能性,强调了教育作为一种“唤醒”的力量的无限可能性,尤其是对“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唤醒”的意义。这实际上也是对人的存在的深刻尊重——它不仅注意到人的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更关切人的在水面下的那个更为庞大、更为真实、更为神秘的存在。很显然,如果教育没有深入到这个深处的“冰山”,那么它一定是不完整的,也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失败的。
“船和冰山是命定的情人。”这是英国诗人哈代对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深情咏诵,他在无意之中道出了一个教育真理:教育之“船”必须与人的存在之“冰山”激烈地碰撞,才会产生旷世的爱(教育之爱)之奇迹。我总是这样想,人的生命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教育就应该有多繁复、多神秘、多空灵。人的存在与成长本身就是对教育的最伟大期待。
恰恰就是在这里,作文教学体现了一种可能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价值,即作文教学可以通过某一凭借或情境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包括他“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的关照和激荡,并使之变得清晰、敏感、细腻、愉悦、丰富,这种内心的力量一旦形成,它必然返身照亮学生的记忆与经验。我想,这应该可以看作作为一种独特课程形态的作文的独特功能,而且,可能是最本质的功能。
集中在作文指导这个层面上,就是说,教师给学生的应该是能够激活学生的记忆、经验,并使之与生活、社会、世界产生意义关联的东西(包括知识、方法、技巧的渗透——如果需要的话),同时促进学生自身的显性知识(可以言说的知识)与隐性知识(只能默会的知识)产生积极的呼应。我想这也许就是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唤醒”的意趣。

  如果这个意思成立的话,那么,我们需要明晰这样几个问题,以对作文指导的有效实施作进一步的澄清和确认。
一个是,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前面我们提到了“什么才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是什么”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无法绕过去的。(你现在忽略掉的问题,今后都会时时跳将出来对你产生侵扰。)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每天都在生活着,都处于生活之中,都与生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生活以欢乐、幸福、惊喜、压抑、平淡、伤感、烦闷、仇怨等情绪形态作用于人的身心。人所经历的生活有的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有的作用于感觉层面而可能产生变异,有的则被过滤掉。一般来说,只有那些与人的情感产生关联的、被人所体验到的生活才可能成为“记忆中的生活”。人的有关生活的记忆总是非常“花心”,特别喜新厌旧,需要各种各样的新鲜刺激,老是重复的东西必然被它排除在外(有关知识的反复训练之于记忆的问题另当别论)。人(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或者他们做过的,并不一定就能成为“可以说出来、写出来的生活”。 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那种将作文与活动(如参观、游览、劳动等)捆绑在一起的做法几乎就是一种折磨乃至戕害。那么,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它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的“记忆中的生活”,是他们的“内心的形成物”,是他们的“个人知识”。所谓作文指导,必须与此产生呼应才能有效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是,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从“说”到“写”是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一个常规线路,我们对“说”可谓寄托了诸多的希望,试图藉由“说”顺利通达“写”,但我相信,大多情况下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对于“说”的问题,我们忽略了前面提到的“学生为什么这样说”这个更为内在的东西,忽略了学生“说”的困难。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这样的问题:在强调“统一使用普通话”的中国,方言区的人的思维与语言是时时处于偏离或错位的状态的。比如在闽南语地区,大家的思维是按照闽南语的构词法和话语方式进行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本土的事物如风俗、礼仪、俗语、俚歌、农事等,因为它们附着着复杂的历史文化因素,普通话很难介入并改造它——当然,这种改造不是什么好的事情——要把这些东西用普通话“说”出来进而导入作文是一件很困难的甚至做不到的事情。比如以前很多教师经常让学生写“buei(阳平)芦笋”这个题材——其中的一个难题就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恰切的词来表达这个“buei(单独使用为去声)”,有的用“拔”,这显然是错的;有的用“摘”,这个也不准确;比较靠近的是“采摘”,但还是过于泛化——它几乎可以把所有的果实“一网打尽”——无法准确而完整地传达闽南语中“buei”这个词的复杂语义和美妙神韵。有过“buei(阳平)芦笋”这种经验的人都知道,要完成“buei”这个行为是需要经过好几个动作和投入很多心思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由此你可以想象,要把闽南语式的思维扭转成普通话的语言,是怎样的一件痛苦和为难的事,遑论刚刚进入普通话世界或者还没有完全普通话化的中小学生!也许我们可以说,普通话有时候就是对生活的简化和平均化。当我们习惯于以普通话来理解和言说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其实也在忽略和淡忘着很多与生俱来的东西。由此,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同样是我们不能也无法绕过去的事情。

  说到这里,不知不觉与母语习得的问题打上了遭遇战,似乎与口语交际也扯上了关系。所谓母语,就我们而言,指的是汉语言文字,它不仅包含语法、修辞、逻辑等这些我们说和写的使用层面的东西,更涵括这些语法、修辞、逻辑的生成机制,以及决定这个机制如何发生作用的文化隐秘,是影响和规约我们怎么思考和怎么说话的一个个词根,是我们所由以言说的话语依据。这里也就带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普通话就是我们全部的母语吗?我们的乡土语言,我们的本地话、“土话”,它们是以怎样的形态作用于我们的言说,它们与我们的言说、我们的精神成长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话题有些扯远了。回到学生“说”的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考虑作为成长中的人的儿童的话语特点。儿童之所以是儿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是直接的、本真的、形象的。我们对“小大人”的忧虑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对“小孩子说大人话”的忧虑,所谓失去童真大致就是失去儿童的话语色彩。面对各种流行文化、庸俗文化对儿童世界的入侵,对儿童话语的破坏,教育不仅没有起到抵挡和净化的作用,有时候反而是雪上加霜,助纣为虐,虽然教育有其深刻的无奈。具体到作文教学上,就是我们总是在有意无意间以成人的话语方式来规范学生的思考,规范学生的言说,乃至规范学生的“说”的习惯与兴趣。照我的观察,在整个语文教育领域,作文教学一直都是革命现实主义机械反映论那一套,几十年来一直铁板一块,诸多作文教学改革最终都成了一场闹剧,乃至出现了“快速作文”、“作文考级”等作文教育的怪胎。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从当年的“受害者”成为现在的“迫害者”?它的结果就是让一代代的孩子越来越不会说他们自己的话。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自然无法解决于朝夕之间。我们现在应该做和能够做的,就是回到儿童的立场,随顺儿童的成长,从维护儿童的宝贵童真、丰富儿童的生命体验出发,力所能及地去引导、指导学生“说出”他们眼中的世界和心中的生活。
再有一个就是,“理解”学生。鲁迅在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提出了三大原则,即“理解”、“指导”、“解放”。刘铁芳教授认为,“这三个原则是不能够颠倒的,理解是基础,指导是条件,解放是目标。没有理解的指导是成人世界对儿童世界的强加,没有理解和指导的解放是放纵,人格的解放是建立在确当的自我认识的基础之上”。恰恰就是在这里,我们常常犯错误,常常先入为主地以自己的经验覆盖与置换学生的经验,极尽“指导”之能事。鲁迅说的是“怎样做父亲”的事情,在作文教学上何尝不是如此!所谓理解,人对人的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反映的是一种尊重、倾听、欣赏、激励、对话的心灵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专业精神。我们自然无法像“做父亲”那样一对一或者一对俩地“理解”、“指导”、“解放”,我们面前坐着的是几十位乃至近百位的截然不同的学生,我们难以关切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知识”,我们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指导”的压力和焦虑之中,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忽视“理解”、淡化“理解”乃至放弃“理解”的理由,我们必须更多、更深、更多样化地去“理解”学生。在作文指导上,“理解”意味着切近学生的体验,尊重学生的经验,以及对学生记忆的触摸与打开,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关切与呵护儿童身上的儿童性,他们作为一个儿童的对世界的模糊认识和“不正确”的想象与记忆。

  关注学生“记忆中的生活”,关切学生“说”的具体处境,“理解”学生,这是我对作文指导有效实施的一些认识。它是以教师的视角来展开的。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即儿童的心灵世界是怎样建构起来的——可以说这是作文指导、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育、整个教育的一个基轴。
其一,直接的生活体验。人一出生,就意味着他的全部感官向着世界打开,他的所看、所听、所闻、所嗅、所触、所感,都是与世界发生关系的途径与通道,世界因之进入他的感觉与知觉而化为他的体验,形象地说,体验总是经由人的皮肤进入人的身体而后又显现在人的皮肤上的。这种直接的生活体验决定了人感知世界、发现世界、言说世界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方式。闽南语云:一样米养百样人。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情境,一样的场面,一样的氛围,作用在不同的人身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是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方式和不同的体验重心、体验切点,人总是以其最敏感(最强大、最活跃、最本真……)的那一部分去感觉和感受世界。在这一点上,家族遗传、生活环境的因素常常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比如说吧,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他的生命世界一定和蔚蓝、波动、水、船有更多的关联,这将让他的体验特别敏感于“彼岸”的事物;而山村的孩子总是更多地会想象所谓的外面的世界,他的体验就时常纠缠着“走出去”的冲动。随着人的成长,后天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将越来越明显地作用于他的体验,他的个人的东西不是更多地被压抑就是更强烈地得到彰显,其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其二,学校的学习。人的心灵世界的底色及品质决定于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而学校的学习将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正确”与否、“高尚”与否、“积极”与否产生作用。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政体主导下的育人机构,学校必然按照主流的价值观来实施教育教学,实施对人的塑造与影响;从教育目标的确立、课程计划的设计,到教材教参的编写、教学科目的设置,再到教育程序的安排、教育评价的运行,都有一定的标准在统领和规范,学校、教师的“创造性发挥”自然也被要求在这样的价值观和标准下进行。
对于作为受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儿童来说,他虽然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个人经验、兴趣爱好,但不一定都能够得到“教育”的保护和激励,他的“直接的生活体验”总是避免不了与“教育”的冲突或错位;或者说,学校和“教育”总是按其所事先设定的目标、规范、程序来落实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一般都会选择对教师的听从,对教材的服从,对“教育”的顺从,在必要的情况下对自己作出一定的修改、刷新乃至全盘否定,努力往那个“平均值”而去,受教育的过程常常就是或自动、或自觉、或自主地妥协和自我修改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其实也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的过程。那么,儿童的成长、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必然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地加入社会化的因素、公共化的因素。(这个时候,我们所期待的“人的成长”的理想状态,就是“个人知识”与“公共知识”能够保持丰富的张力,人自身在此二者的相互审视、相互激荡、相互烛照下自由而健康地发展。)
其三,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儿童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儿童除了接受着来自学校的德智体美等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外,还一直处于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之中,这个成人世界不止有父母、教师等长辈,更包含以各种形态、各种形式产生作用的成人文化,媒体的发达、人群流动的广泛,加速并加剧了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前面说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和为贵”的传统,“贵”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人们的身心方向和人生选择,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世界的世俗取向。实际上,在这个“贵”的上面,还应该有东西,应该有超越世俗之“贵”的高尚的永恒的东西。这种缺失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在精神上的先天不足。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批判那些喜欢在网络上闹腾的所谓诗人,用了这样几句话:头上没有神,脚下没有根,内心没有光,身边没有爱。现在不少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的,好听一点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江湖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你看,在这个工地化的时代,只有性而没有情,只有癌而没有爱,只有床而没有窗,只有空想而没有理想,只有迷信而没有信仰,只有个人而没有个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环境大体上是消极的、颓废的、破碎的、消解的,我们在学校德育上的困难与尴尬,除之因为自身理念的滞后和方法的失效外,也源自于现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与暗示,最终将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出来,只要你对现在的大学生和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青年有足够的了解,你就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我们有必要作这样的自我反思:为什么我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成长中的哪些事件对我构成了关键性的影响?我成长中遇到的哪些人是我的“重要他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利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去关切学生的成长,关切他们心灵世界的生成与变化。
其四,自主的阅读。“说”与“写”,“读”与“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作文教学命题,不少教师都注意到从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去寻找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营养和参照。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有的人常常把目光落在“以读促写”上,存在一个模式:从“读”开始到“写”结束,试图通过一些所谓的范文来为学生习得作文的诀窍或技巧提供帮助,而不是从人的精神成长、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考虑,这就难免堕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窠臼而最终使读、写两边都吃力不讨好,“写”得不到改观,而“读”似乎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事。这除了现有语文评价对阅读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真正关注的原因外,也因为一些教师本身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阅读的生活,没有从阅读那里得到过生命的意趣和愉悦感,没有从阅读那里获得伟大精神的眷顾与照亮。照我的观察,大体来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1950、196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单一,197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粗糙,198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浅薄。在这几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时代所能提供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或存在各种欠缺,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因为存在“速成”的因素而未能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有大的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时代所强加的局限与欠缺,而时代在我们身上碾过的痕迹总是像年久的风湿病一样,时不时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只不过有的人觉知不到这种不便与痛感而已。(不管怎么说,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教师非补上不可的关键一课!)
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是多姿多彩的,实质上主要并非生活内容本身的日新月异,而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敏感,情感的细腻,精神的激越。心灵的新鲜避免了经验的陈旧,心灵的丰富带来生活的不断更新,而这种心灵的品质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美好的、高贵的、丰富的阅读。紧接着的问题是,在阅读资源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把儿童导引到有助于成就心灵世界的阅读上来,培植儿童的阅读意识,提升儿童的阅读品位,培养儿童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作用的,(包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名家名作,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在儿童的心中激起心灵的波澜的。当然,它们更主要地承载着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功能,这里暂且不表。)只有在阅读看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那种阅读才可能对人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或者说,只有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呼应,从书中的人与事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情感与命运,这样的阅读才可能进入人的生命,书中那些美好的语词和句子才可能在他的身体中沉淀下来,渐渐化为他的呼吸、骨肉与心血。从这个维度来说,博览群书永远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好像只有在百花丛中,你才可能找到你最喜爱的那一朵;也仿佛只有在流动不息的人群中,你才可能遇到并认出与你生命有约的那个人。当然,阅读的奇迹也是会发生的,有的人一开始就遇上了他生命中的书,这将使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获得智慧与灵气。这样的人,他是有福的,是书神在人间找到了他的使者。


其三,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儿童的学习是随时随地的,儿童除了接受着来自学校的德智体美等知识与价值的教育外,还一直处于成人世界的影响与暗示之中,这个成人世界不止有父母、教师等长辈,更包含以各种形态、各种形式产生作用的成人文化,媒体的发达、人群流动的广泛,加速并加剧了这种文化的传播与渗透。前面说到,我们的文化传统是一个“和为贵”的传统,“贵”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直左右着人们的身心方向和人生选择,这决定了我们这个社会的成人世界的世俗取向。实际上,在这个“贵”的上面,还应该有东西,应该有超越世俗之“贵”的高尚的永恒的东西。这种缺失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文化上、在精神上的先天不足。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批判那些喜欢在网络上闹腾的所谓诗人,用了这样几句话:头上没有神,脚下没有根,内心没有光,身边没有爱。现在不少人其实就是这样活着的,好听一点说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是他忘了,真正的江湖就在自己的内心。所以你看,在这个工地化的时代,只有性而没有情,只有癌而没有爱,只有床而没有窗,只有空想而没有理想,只有迷信而没有信仰,只有个人而没有个性。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来说,这种文化环境大体上是消极的、颓废的、破碎的、消解的,我们在学校德育上的困难与尴尬,除之因为自身理念的滞后和方法的失效外,也源自于现在这个文化环境的复杂与多变。成人世界对儿童的影响与暗示,最终将在儿童长大成人后的为人处世上体现出来,只要你对现在的大学生和那些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后就走进社会的青年有足够的了解,你就会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也许,我们有必要作这样的自我反思:为什么我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现在这个样子和我的童年有什么关系?我成长中的哪些事件对我构成了关键性的影响?我成长中遇到的哪些人是我的“重要他人”……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这种反思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自我的认识,更有利于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去关切学生的成长,关切他们心灵世界的生成与变化。
其四,自主的阅读。“说”与“写”,“读”与“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两个作文教学命题,不少教师都注意到从阅读教学、从阅读中去寻找作文教学、作文指导的营养和参照。这个方向是对的。问题是,有的人常常把目光落在“以读促写”上,存在一个模式:从“读”开始到“写”结束,试图通过一些所谓的范文来为学生习得作文的诀窍或技巧提供帮助,而不是从人的精神成长、从儿童的心灵世界的构建来考虑,这就难免堕入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窠臼而最终使读、写两边都吃力不讨好,“写”得不到改观,而“读”似乎成了浪费教学时间的事。这除了现有语文评价对阅读的问题还远远没有达成真正关注的原因外,也因为一些教师本身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阅读的生活,没有从阅读那里得到过生命的意趣和愉悦感,没有从阅读那里获得伟大精神的眷顾与照亮。照我的观察,大体来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1950、196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单一,197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粗糙,1980年代出生的教师比较浅薄。在这几代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时代所能提供的阅读资源比较有限或存在各种欠缺,他们所受的师范教育因为存在“速成”的因素而未能在阅读意识、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有大的作为。就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无法拒绝时代所强加的局限与欠缺,而时代在我们身上碾过的痕迹总是像年久的风湿病一样,时不时地影响我们的思考与行动,只不过有的人觉知不到这种不便与痛感而已。(不管怎么说,阅读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教师非补上不可的关键一课!)
一个人的生活之所以是多姿多彩的,实质上主要并非生活内容本身的日新月异,而更关键的在于内心的敏感,情感的细腻,精神的激越。心灵的新鲜避免了经验的陈旧,心灵的丰富带来生活的不断更新,而这种心灵的品质在很大的程度上正来自于阅读,来自于美好的、高贵的、丰富的阅读。紧接着的问题是,在阅读资源已经不再匮乏的当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怎样把儿童导引到有助于成就心灵世界的阅读上来,培植儿童的阅读意识,提升儿童的阅读品位,培养儿童阅读的自主性和自主能力。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作用的,(包括语文课本上的那些名家名作,也并不是篇篇都能在儿童的心中激起心灵的波澜的。当然,它们更主要地承载着知识传承、价值引导的功能,这里暂且不表。)只有在阅读看到了自己,认出了自己,那种阅读才可能对人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或者说,只有在阅读中找到内心的呼应,从书中的人与事那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情感与命运,这样的阅读才可能进入人的生命,书中那些美好的语词和句子才可能在他的身体中沉淀下来,渐渐化为他的呼吸、骨肉与心血。从这个维度来说,博览群书永远是必要的、必须的,就好像只有在百花丛中,你才可能找到你最喜爱的那一朵;也仿佛只有在流动不息的人群中,你才可能遇到并认出与你生命有约的那个人。当然,阅读的奇迹也是会发生的,有的人一开始就遇上了他生命中的书,这将使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获得智慧与灵气。这样的人,他是有福的,是书神在人间找到了他的使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4 10:07
==欢迎
     茶居君注册登陆审网,请多指导!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47183&goto=lastpost#lastpost

刚才,我与吴老师通话了。


谢赠今年样刊各一册,杂志文宣单若干。

15--19在湘。想以在湘感悟撰文,试投贵刊,以为此行学习作业。

取何角度,尚不明晰,只有一个粗略的设想。


在异地,在名校,或许人较兴奋,易于有写点东西的激情。

如不符贵刊用稿要求,也可在本网一用。






                                                                                          季超顿首  5。4。十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4 11:14
==欢迎[大夏]群友黄元罗君实名登陆本站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4 11:24
年轻教师要避开四个误区——一位56年教龄的老教师对你说
转载▼

标签: 年轻教师冉乃彦建议杂谈分类: 大夏书目

人生的道路不会笔直,总是充满了坎坷和诱惑。多元文化既带来新的启发,也造成一时混乱的现状。根据许多过来人的经验教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我建议年轻教师应该注意避开以下四个误区。
1以为来日方长
年轻人最大的财富是年龄,因此容易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来日方长”,不必忙于学习、提高,弄得自己太辛苦,有的甚至高唱“青春不乐,一生白过”的歪调。而许多老教师共同的感叹就是: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自己已经到了老年。针对这个问题,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曾经对年轻人大声疾呼:“要注意了!一辈子很快就过去的。”
知道了人生苦短,理解了时间可贵,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就能够把每一天都过得有价值、有效率,还需要做到:一,有人生规划,既要有长期设计,又要有短期安排;二,要活在当下,不要总是把事情推到明天再做,“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要善于过好每一天,要学会抓紧每一分钟。
2等着天上掉馅饼
很遗憾,一些独生子女,特别是在“蜜罐”中长大的年轻人,竟然十分崇拜“懒汉的人生哲学”。他们选择职业时,只想找份既轻松又赚钱多的工作。这种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幻想早晚要落空。比尔·盖茨在《给青年的11条忠告》中,就清楚地指出:
1>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
2>这个世界并不会在意你的自尊,而是要求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有所成就。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20岁之前没有幻想是缺陷,20岁之后还有幻想是愚蠢。”20岁之前没有幻想,容易把自己的人生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而年轻教师已经超过20岁了,应该尽快“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位美国的优秀教师,他二十多年一直在一个普通的小学任教,在恶劣的环境下,通过不断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优异成绩。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同时被美国总统和英国女王推荐。
雷夫·艾斯奎斯最大的特点是说实话。有一次记者向他提出,可否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教师,或是即将成为教师的人一些建议。他坦率地回答了以下几点:
1>你未来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并不是因为你不是一个好老师,而是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心的时候,但优秀的老师决不轻言放弃。我经常遭遇挫折,但我会试着从错误中学着让自己变得更好。
2>以好老师为榜样,不断地学习。
3>不要与讨厌教学的人为友。他们就像是学校里的病毒,要尽量回避。
4>做你自己!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而不是畏惧。教育最棒的地方就在于:它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5>今年是我从事教职的第26年,我更懂得如何教学了。我相信我的下一个26年,一定会更好。
3不敢踢“临门一脚”
在我们接触的人中,有一种人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种人,谈天说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分析问题,前因后果,头头是道。但可怕的是,他们一遇到实际问题,只能“说”到此为止,永远迈不过去由“说”到“做”这一步。这样的人,失败伴随其一生,就毫不奇怪了。
还有一种人值得同情,他们并不是“行动的矮子”,经常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遗憾的是他们总不敢踢“临门一脚”,也就是说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是“不善断”,就是在认识上,犹犹豫豫,没个准主意。其二是判断之后,缺乏“临门一脚”的勇气和魄力。缺乏勇气和魄力,是因为对后果的担忧、对失败的因素想得过多,不懂得许多事情不是通过反反复复“想”就能解决的,而是必须通过“做”才能解决的。
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科学传入我国,我开始学习系统论,试着用新的理论分析、理解教育规律。我写好论文后,向研究系统科学的学者请教,但他们回答说:“我们不熟悉教育,因此不能回答你的问题。”后来我又向研究教育的学者请教,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刚开始学习系统科学,还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我正在苦闷的时候,发现报纸上报道钱学森在研究“复杂巨系统”,于是我把自己的论文《系统科学与品德心理结构》寄给他。没想到,钱学森见信后,第二天就给我回信,信中提出了三条中肯的意见。(这封回信后来发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钱学森的《创建系统学》一书中)
事后,不止一位朋友问我是不是和钱学森有什么特殊关系,得到否定回答后,他们又问:“你就不怕他不给你回信吗?”我的回答是:“这有什么可怕的,最坏的结果不就是没有回信吗?这和我没有写信的结果是一样的。但只有写信才有收到回信的可能。”
当然,还有朋友说:“如果没有收到回信,你就不怕别人讥笑?”可见,是思想观念阻碍了我们采取本来是很简单的“临门一脚”的行动。
4玩深沉
很多少年都有改造社会的理想与抱负,想要征服世界。所以有的学者说:“少年是天生的一厢情愿的社会改革家。”有些年轻人从少年成长为青年,在社会转型时期,当他们亲眼目睹了复杂的社会现象,亲身体验了不公的社会现实,而又得不到正确的答案的时候,他们开始变得偏激,成为“愤青”;有的则装作“看破红尘”,玩起了“深沉”,用一句“还不是那么回事”,一方面抵挡了别人的各种观点,另一方面又掩盖了自己的困惑,这样的年轻人实际在精神上已经被残酷的现实打倒。
刚刚进入工作岗位,肯定处处会遇到困难,我喜欢“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马克思说:“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句话能够引导我们用哲学的思考高瞻远瞩地抓住困难的本质。
历史上每一代人都会遭遇困境,总有一批人消沉,但也肯定有一批人是“硬骨头”,坚持下来,义无反顾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前进。伟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目的,而伟大的目的又来自对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清醒认识。
所以,我建议年轻教师,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不要用“还不是那么回事”“神马都是浮云”这些假深刻来掩盖自己的软弱和退缩,要挺起胸膛,直面现实,刻苦学习,勤于实践,通过自己踏踏实实的探索,了解真实的社会,确立坚定的人生之路。
(本文摘自《给年轻教师的建议》开头的话,作者:冉乃彦)
——————————————————————————
《给年轻教师的建议》
冉乃彦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出版


















http://zgjypl.5d6d.com/
http://zgjypl.5d6d.com/
http://zgjypl.5d6d.com/
http://zgjypl.5d6d.com/


《中国教育评论网》已做好[大夏书系]官博友链。
作者: 教师月刊林茶居    时间: 2012-5-7 11:55






感谢
管老师为广大教师提供交流平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6 14:26
人生不只有“前进”一个方向
林茶居

对于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育误区。
在批判这种“胜在起点”的教育逻辑的各种声音中,有一个观点很是流行:教育不是百米跑,而是马拉松。
在我看来,这个观点本身及其立论依据,与它所反对的意思并无差别,甚至比之更为可怕。首先,不管“百米跑”还是“马拉松”,都意味着教育是竞赛,是竞争;都意味着整个过程布满“速度主义”的雾障;都意味着对“赢”的追逐,对“终点”的迷信。其次,当教育成为“赢者通吃”的代名词的时候,“马拉松”对人的完整成长的破坏可能还甚于“百米跑”。
人生当然有一个起点,有一条起跑线。只是,现在这条起跑线被不断前移:从幼儿园开始起跑已经来不及,胎教中就应该做好起跑的准备,甚至,在一些新婚夫妇的“造人计划”里,便有“怎样跑得更快”的元素与冲动。这是问题之一。其二,这条起跑线,往往被定义于知识教育上。所谓起跑、前进便只有知识积累的意义,只是知识多少及知识掌握程度高低的较量,至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其身体、心灵、人格可能受到的伤害,就无暇顾及了。其三,绝大多数孩子都只能站在这一起跑线上,以被训练得差不多的姿势和节奏,沿着既定的轨道,朝着相同的方向奔跑。
当教育成为竞争、成为向前跑、成为不超过别人就“死”得很难看的事情时,它必然将所有的人都捆绑在一个发展向度上。前进是唯一的,速度是最重要的。这时,被鼓励的是对他人的超越,被欣赏的是“勇往直前”,被褒奖的是“最后的胜利”。
更要命的是,这一切并非在尊重儿童、肯定童年、呵护童心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个时代的成人文化所标榜的前进、胜利、成功,以显赫的身份、强大的权势、闪耀的财富为图腾,再经由教育制度、校园规训、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等载体,慢慢进入儿童世界,同时逐渐有力地改造着儿童的生活、学习与观念——他们起跑,不是因为身体有向前的冲动;他们发力,不是因为感受到成长的喜悦;他们加速,不是因为看到前方出现美丽的风景;他们冲线,不是因为想给等在那里的妈妈一个拥抱……
于是,当下中国教育大致呈现为这样的图景:以知识为起点,在知识的跑道上,一齐向着某个知识目标往前冲。不能否认,这样的教育模式对于有些孩子来说是合适而有益的。只是,当它成为唯一的模式时,那些不适应的孩子(一般情况下是大部分孩子)因为无法按部就班、顺应规则地前进,就必然落后,成为“拖后腿”的差生——如果他还是“不听话”的孩子,那么最终还可能被“驱逐出境”。
我并非反对前进,也不是鼓吹爬行主义。我想说的是,人生是多元的发展过程,它不只有“前进”一个方向——除了一条轨道上的前进,还有各种向度的开放性成长。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被牢牢裹挟在这种“前进文化”之中,其人生之丰富的复杂性和可能性必然被排斥、被贬抑、被遮蔽,乃至被彻底否定。

相关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493fe501015syn.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3 09:46
卷首
至少,不要成为坏的样本
林茶居
每年春节回到闽南老家,必做的几件事之一,就是给小辈发个压岁钱。我把它当作喜庆新年的一个主题。
越来越多的人说:还是免了吧,省得给来给去的。但我固执己“行”,并常常激动于这样的场景:当你给小朋友送上小红包或其他小礼物时,他是那样惊喜、兴奋,还有微微的羞涩,最后不忘对你说一声“谢谢”……
压岁钱是人们礼尚往来的一个载体,更是成人世界给予儿童的温情与祝福。现在,在某种程度上,它竟被当作成人之间物质交换的符号。
从数学的角度说,我给你的孩子200元,你给我的孩子200元,结果确实是谁也没有“受益”,且多了礼节上的“麻烦”和时间上的“浪费”。
只是,生活不是数学题,生活也不只有时间一个维度。当大人们忙着计算各种成本,斟酌“给压岁钱的利与弊”的时候,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难免越来越苍白、单一。
我也知道,有些人,是很善于借助压岁钱(以及生日红包、节日礼物等),与权贵攀上关系或加深“感情”的。当然,这已经背离了压岁钱的本义,自当别论。
时代的变迁,生活的改变,带走了很多传统习俗和人间风情。对此,我们需要思考,哪些是应该扬弃的,哪些是无法逆转的,哪些是应该保留的,哪些是孩子们必须拥有的。一个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离不开这样一些要素的参与:正确的价值引导,积极的心理体验,美好的情感分享,良好的行为养成,等等。
这除了需要神圣事物的引领和伟大精神的召唤外,日常生活的熏陶与浸润更是重要。今年正月初一,我带着女儿打了个车去看望朋友。付车费时我随口说了声“谢谢你,新年好”就下车了,女儿告诉我:“那个师傅笑得好开心啊!”
那些天,我跟很多朋友说起这个事;年后上班编辑部的第一次会议上,我也情不自禁提及这一声“新年好”和那一个笑脸。我说,我相信,那个师傅一定会把他的好心情传递给坐上他的车的人。
不是说我有多高尚、多正面。在我们所能觉知的时空里,让人难受的事情频频发生,有时候我也会成为“让人难受”的一部分。我所理解的“人生的艰难”,主要不在钱很少,住很差,而是一不小心你就犯下错误并且毫不知情,或者自我纠错机制突然失灵。
我们是因为有了孩子而成为大人、有了学生而成为教师的,很多时候我们就在与孩子(学生)的交往中展现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而孩子(学生)的身心总是处于开放状态,随时吸纳着这个社会的所有信息。
每每想到这一点,我就不寒而栗。所以,有时候我会暗自庆幸:我终于不再做教师——对我来说,做教师几乎就是一个很冒险的事。
在孩子面前”,教师“仿佛是世界上所有成年居民的代表,指着它的沟沟壑壑,对孩子们说:这是我们的世界”(阿伦特)。或许,我们每一个成人、教师,都是“沟沟壑壑”的一部分。
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麻烦的吗?孩子们在成长着,在迎接着他们的一个个新年、新的学年。我们也是。只不过,我们多了一个责任:传达善意,建设美好——至少,不要成为坏的样本。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7 22:49
《教师月刊》主编林茶居:

    这个比喻,有点问题,至少我看了以后很不舒服.我说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的写作,有时候被某种“比喻”的惯性裹挟了.比如表达辛勤劳动,就想起蜜蜂之类的,这个例子,本义是说融入团队,但血液的比喻,不合餐饮业的整个文化语境.教师月刊不用什么稿件了?诸如这种“惯性”的东西,一般是不用,或者至少要修改的.大体上有这些类型——
   •强调教师威权,缺乏“尊重”(包括尊重学生、尊重职业、尊重教育、尊重民族、尊重人类、尊重大地……)意味的稿件,坚决不选。
   •所反映的观念、理念或意趣,与人类基本价值观如悲悯、博爱、仁慈和现代价值观如平等、民主、诚信(包括上述“尊重”)等相违背的稿件,坚决不选。
   •将教育过程简单化,存在“庸俗的教育成功学”倾向的稿件,坚决不选。
   •教育过程、故事或案例明显虚构的稿件,坚决不选。
   •有强烈的嘲讽意味、恨不得一棍子打倒别人、一副真理在握姿态的稿件,坚决不选。
   •涉及民族、文革等敏感问题的稿件,一般不选。
   •涉及师生隐私的稿件,一般不选。
   •论文类、总结类文章一般不选。
   •时政类稿件一般不选。

    以上所列这些,只是《教师月刊》的用稿倾向,不一定适合所有基于报刊。有一些稿件,常常有这样的句子:经过一阶段的教育,小明进步了,变得热爱学习了——说实在的,这样的描述,一般是有问题的。还有:看到张老师忙碌的背影,一个高大的教师形象在我心中涌现。诸如此类,简单化,典型化。还有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媒体叙事的影响。比如,我们看电视新闻,可以注意电视镜头和画外音所构成的叙事模式,包括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么说。所以,我觉得,反思我们自己的写作,可能先要考虑:我们不能怎么写。
   比如说,不要把灾难变成庆典,把悲剧变成仪式。比如说,芦山地震,一些主流媒体就习惯于如此。地震报道变成领导关心灾民的仪式。还有一个例子,我经常说的,要检查一下自己的计划或者总结,有没有这样的句子:上至校长下至家长都很关心孩子。“上至校长下至家长”——典型的等级文化。所以需要走出“等级文化”的阴影。还有一个就是媚俗。走出“简单的联想”,这个,似乎也很普遍。比如:写一个小鸟自由飞翔,就联系人的不自由。这种简单的联想,实质上也是一种庸俗化的比较。这个比较,包括古今比较,中外比较,人与人之间的比较,还是写法不够创新。警惕进化论:不是现在就一定比较过去好。
    还有一个:修辞泛滥,成语泛滥。我记得一个作家,严禁他的孩子在作文中使用成语。他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想说的。我们常常有一种加入大合唱的冲动。有时候一不小心就成为“权力”的拉拉队。大合唱式的写作,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多,成语多,排比句多。。。我也一直在提醒自己:因为,我无法避免用成语写作,不是说用成语就不好。
“我想到的是,在我们的内心,是不是都住着一个奴才?这种献媚的“艺术”,是不是已经化作一种身体本能?我们的语词喜好,果藏着多少跪着的骨头?我们的抒情习惯,包含了多少“进贡”的成分?那些理直气壮义正词严的表达当中,有多少是我们自己所认同的东西?
    这是我在教师月刊第5期卷首语中的一段话。大体上表达我的意思。大合唱式的写作,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修辞手法多,成语多,排比句多。。。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试:零修辞写作?无成语写作?我经常想起一个台湾作家的话:义正就要词严吗  理直就要气壮吗?确实理直气壮其实是一种比较可怕的写作姿势和发言方式这也是教师月刊之所以尽量不用所谓“教育时评”的原因之一。
另外,对于“教育时评”这种文体,我一直是持不信任的态度的。比如熊丙奇老师的时评,我一直持保留态度。几乎所有的教育事件,他都有话可说。看看现在的教育时评,怎么写的。先引用媒体报道,再正反两面分析,最后提炼一个道理。或者表达一个观点。写作偷懒到什么程度。这个也可能有我自己的偏见。张文质:我们对词要改造,对句子要改造,对我们的思维方式要改造,比如我们可以把学校标语里面硬梆梆的词拿下来,把那种话说得非常满、不管谁都知道不可能达到的口号先拿下来。就是说,我们要避免让口中的词汇跑到“十佳”、“百优”那这种话语模式里面去。——这是教师月刊即将发表的文章中的一段话,说得很好
    我再说说一个也很普遍问题,来稿中的,有的文章写得很好,逻辑能自洽,但价值观有问题。比如,探讨“学校育人术”。我是这样看的:当“育人”被当作某种“术”加以探讨的时候,它必然会导向对人的控制和切割。还有一个,来稿中的问题。标题是结论式,诸如这种句式:“……是……”、“……比……更重要”。我觉得,谈教育,得避免轻易下结论。还有,喜欢引用流行歌词,似乎显得很抒情。还有,习惯套用流行词汇,诸如“给力”、“正能量”之类。至少,我个人是不喜欢的,借用、套用、引用的东西多了,自己很容易被淹没。还有,行文中的祈使句、判断句。少用“必须”、“必然”、“最”这些词汇。什么是最不可预见的?人!一语惊醒梦中人
    还有,作为一个编辑,我想说,写作,要尽量避免揣摩所谓“编辑意图”,避免所谓“投其所好”。我们写作是为了什么?这个得好好想想,我的体会:把生命经历变成精神的成果。我以前有一个观点,就是:教师要有自己的个人词典。也就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关键词。所谓教育生活关键词,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包括教育发言、教育写作、教育反思等)中经常使用的那些词汇。其中最值得我们关切的是,在课堂上、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教师主要使用了什么样的词汇,以及他以什么样的语气、节奏,在什么样的上下文环境中,使用了这些词汇。
    为什么有的文章我们读得很感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关键词散发着呵护、关爱、理解、激励、期待的美好气息,充满一种对生命的肯定的力量。也有的文章,读来很解气,不过要警惕。你的关键词在建设你的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建设了你的语言容貌。所以,我们既要避免走进“思想的穷乡僻壤”,还要警惕陷入“语言的穷山恶水”。—— 这是我以前写过的一段话。“语言的穷山恶水”——是我在写作一直警惕的。刚才谈来稿中的问题,引出三个避免:避免成为权力(意识形态)的拉拉队,避免修辞上的哗众取宠,避免语言的穷山恶水。
    教师写作,除了之于自身的,还有一个如何服务于教育教学的问题,不知大家是否同意这个命题。我谈第一点:一颗教育的“初心”。这也是我的体会。初心,简单说就是不受污染的。最初的,原初的,在水的源头。比如说,我们现在在下游生活,那么我们看到的水,就不是“最初的水”。下游的水杯污染,然后你说,这是水。这肯定是偏离本质了。罗曼罗兰的话:成长就是一种排毒。当然这是很艰苦,写作有时就是一个排毒的过程
    第二个话题:找到自己的根。
    第三个话题:建设自己的个人词典(关键词)。比如我发现,我很喜欢用这一系列词汇:大地,根,期待,爱。。。我想这就是我的个人词典。这无法回避阅读的问题,写作与阅读,是相互照亮、相互敞开、相互去蔽的一种关系。因为是教师的职业,所以还有一个维度:写作为了让教育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有意思。
    我还有一个体会是:写作让自己发现自身的欠缺与不足。说个很职业的话:现在我看稿件,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判断作者的身高、体重和身体情况。自己是一个参照系。有的习惯长句子,一般气息是比较足,肺活量比较大,性格比较开朗,短句多,段落多,作者的性情一般多愁善感,有一种身体写作学。还有一个,看他使用的关键词。这些,都和他的身体、性格、阅读、成长、童年经验有关系。文字中有生命的密码,所以,文如其人,关键在于这个真实。
    写作上的清醒,也是教师职业自觉的一种体现,它包括:价值的澄清,去蔽,擦拭。真实的问题,需要避免的是:我们看见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得见的价值的澄清,我举个“好教育”的例子,这个价值观的问题,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这个有问题,写得越好越可怕。比如说,在儿童眼里,在教师眼里,在家长眼里,在社会范畴那边,好教育的定义大体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基于哪个价值尺度来写?这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儿童意义上的“好”:天性,本能;父母意义上的“好”:不能比别人差,光宗耀祖;教师意义上的“好”:听话,纪律,考试,分数,升学……一首我很喜欢的诗献给大家:
题目:呼唤  
作者,河北诗人李南
在一个繁花闪烁的早晨,我听见
不远处一个清脆的童声
他喊——“妈妈”
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
微笑着回过头来
她们都认为这声稚嫩的呼唤
与自己有关
……
     最近忙于《教师月刊》第6期和第7、8期合刊“学校文化读本”的事情,没有准备,想到哪说到哪,比较散乱,很抱歉,不妥之处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22:15
和《教师月刊》在一起

一地纸屑



窗外飘雪了,鹅毛一般,漫天飞舞,洋洋洒洒,多么美啊,赏雪应该是冬日里最惬意的事。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雪景,如同没有错过好书籍好文字一样。眼前是一摞翻了几遍的《教师月刊》,上边还留有手指的温度。

记得2011年《教师月刊》第1、2期的封底上有这样的文字:“爱阳光,不爱庸俗的教育成功学;爱问题,不爱简单的教学二元论;我追求充满善意的文字;我喜欢与老师打交道,我是吴非写专栏的地方,也是周国平论师道的场所;我是一千多万赵老师、孙老师、李老师的朋友;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一行行“大写”的文字,彰显出《教师月刊》的办刊宗旨与办刊追求。我知道,判断一本杂志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销量,而在于它的思想,在于它对人的引领作用。订阅《教师月刊》已经有两年,倚在2011年的尾上,突然想,我应该记下点什么。



1.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

一份好杂志的生存是不可能靠“名人效应”的,但我还是喜欢它的“人物”和“专栏”两个栏目,这应该算是《教师月刊》“打底”的东西吧,虽然“请来的”不一定全是“圈内”的大师和“名人”,但是,透过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一缕一缕最动人、最深沉、最浓郁的“教育乡愁”。李泽厚说:“怎么样把学校搞得像一个学校,这是个大问题。”汪尔康说:“科研的目标不是为了谋生,而是寻找科学的真谛。”严克勤说:“遇到一位好教师比上一所好学校更重要。”张传芳说:“学生不喜欢教师,原因不在学生那里,而在于教师太苍白了。”杨勇说:“教师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价值取向的问题。”崔卫平说:“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人觉得他有根。”刘良华说:“学习的核心是人的生活习惯。”朱永新说:“教育有很多问题,改变起来也许很难。但是不能一味地埋怨。要从自己做起。每一个人都做好了,教育就会有所改观”……字字珠玑,我喜欢这样的文字,不是因为它们多么深刻或者多么放之四海而皆准,而是因为它们洞穿了教育的某种事实,揭示出教育的某种“常识”抑或是“规律”。我们常说,为师者应该把话说到学生心里去,行走在这样的文字里,我常觉自己就像个虔诚的小学生,一次次倾听 “空谷传响”的绝妙,一次次感受豁然开朗的美好。师者风范原来是这般蔼然可亲!

还有,那些侃侃而谈的“新青年”们,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工作着,并改变着这个世界,他们的故事总是带来一股一股的清新之气。比如“开扇小窗看风景”的读书人丁慈矿;“唱着歌走向死亡”的干国祥;和学生一起“走遍千山万水”的丁雁……徐丽说:“教师之好是成人之美,但这也是教师之难。”魏智渊说:“好教师不一定会获得肯定或者有好的结局。”郭初阳说:“教师最好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有趣的人。”吕栋说:“我愿意用尽量少的时间来搞应试,而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选择做普通教师,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真正长久而有力量的,正是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言说方式”……他们不是“自说自话”,而是像一个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以自然之姿、常人之态向我们走来,然后对面而坐、促膝而谈。

这让我想起曾经读过的一些 “教育类”刊物,由于其“性质和使命”使然,多多少少大都存在一些“喉舌”的影子,但读《教师月刊》,感觉到却是一种心贴心的真诚。它不会迫使你相信什么或者不信什么,而是让你随着一段段清澈的文字,自己去感受、去辨别、去思索,让你“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我喜欢这种亦师亦友的感觉,真的。



2.我在乎这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

“在这里,你自然会安静下来,然后陶醉”,这是《教师月刊》“师道”栏目描写某学校校园环境的句子,一读到它就有种心有灵犀的感觉。我想,它也许已经成为这个栏目,不,应该是这份杂志不变的“特质”与情怀。你瞧,不论是字体与颜色的设置,还是版面的切分与设计,以及栏目的策划与操作,都时时照顾和考虑到了阅读者的“视觉”舒适感和心理熨帖度,体现着 “打造教育建筑”的美好夙愿。一本在手,悦目赏心,一种被尊重被呵护的情愫从杂志的里外慢慢渗透出来。

我一直特别爱看杂志的“卷首语”,每每翻过《教师月刊》的扉页,就像翻开了一个明亮而潮湿的季节,那些“根很长,粘着泥土”的蒲公英一样鲜艳的句子迎面而来:“人可以早早老去,但别早早旧去”,“课堂是教师得以站立并强大的地方”,“我只是一只鹰,你不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很多时候,大家可能手拉手前行,仔细一看,彼此伸出的其实都是假肢”,“在一些家庭里,只有六一,没有儿童”……如果是在办公室读到这些句子,我一定会大声地念给室友们听,他们的眼睛一样会亮晶晶,一样会心有戚戚焉,大概是它们关照到了灵魂深处吧,所以,产生共鸣也就成为必然。

其实,面对相同的文字,不同心灵的契合度也会有差异,“寻找好教师”,“课堂”,“关注”,“德育”“人文”“海外”等都是我心仪的栏目,它们似乎做着同样一件事:关注、还原、恢复和弘扬“人性”之美与人性之善。比如,怎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赵克芳笔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诗人海子的童年,美国年度教师专题等等,这些内容都不断地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给人以心灵呵护与引领。

记得早些时候,曾经收到林茶居老师关于“问题征集”的邮件,目的是征集老师们在教书育人和专业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或案例,然后进行归类整理,邀请相关领域的学者、名师进行分析、解答,并在《教师月刊》上发表。这真的很让人感动,这种贴近教师生活、解答教师之难的做法,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刊物之间、老师与“专家”之间的距离,而且也让人产生一种被在乎、被关注、被尊重的感觉。于是我把许多老师召集在一起,填了表,写了问题和案例,然后打包发给了出去。当时我提的一个问题是“莫非真有‘教不好’的学生”。说起来很有意思,那阵子我正读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被吴非老师那深沉、忧郁、觉醒的目光所打动,被他那种对师生生命状态的关注以及对教育和民族未来的深深地思索与期待所感染,心想要是我的问题能得到吴非老师的解答该多好,巧的是,在2011年第7、8期合刊让我如愿以偿,当时我真的感动了好久。

这期合刊的后边还刊登了一组“教师书房”照片,大概是因为与我有关,我就多看了几眼,没想到我被甘肃省会宁县白源中学安杰老师的“书房”所吸引,这哪里像“书房”啊:一张简单的书桌,一台手提电脑,屈指可数的几本书,还有一堆看上去有些凌乱的作业本和备课本,安杰老师正沉浸在阅读中。看到这张照片,心底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为安老师,更为《教师月刊》。一张照片,一个细节,正生发出一种无穷的张力。它温馨而明亮,质朴而美好,其中的深意自不必说。

3.我相信它如同相信美好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文字的陪伴,因为它是容易抵达心灵的东西,而文字的呈现往往有多种表情。

《教师月刊》“文艺元素”与“专业素养”相结合已经不只是一种理念和形式,它已经变成了杂志的一种特色。曾经很爱齐朴言的“教育情景剧”,也爱看那些流淌着特殊味道的的“小诗”,还有耐人寻味的“叙事”栏目。读应该说,“叙事”部分给杂志赚得了不少“人气”与活力。一片云彩,一朵小花,一粒沙子,一滴浪花,跟着这些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我们体验了一线教师的“百态人生”。这些故事,这些文字,连接起过往的岁月,生命的时空被缓缓“逆转”,让读者找回生命和心灵的意义,进而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指纹。也许,这就是“叙事”栏目的“一种态度,一种睿智,一种立场”。

我应该感谢《教师月刊》,感谢它陪我走过了一段一段的时光。

暑假开学后,我和同事接了一个情况有些特别的班级,倍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常常对孩子们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但这种做法在这些目标“茫然”的孩子面前总是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把《教师月刊》带进了教室,利用作文课时间给孩子们读起了2011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朱竹的故事,此刻,教室里静极了,孩子们好像一下子找回了迷失很久的自己。那天的作文课上得特别好,作文也交得特别齐。下课后,有个同学还向我借走了这期杂志,这次经历,一下子让我感觉到文字力量的强大。我和同事的努力下,一段时间后,师生慢慢度过了磨合期,一切教学工作都步入正轨。我想,也许,那节作文课就是我们美好生活的一个开端。

忘了是谁说过,读书“让人觉出从旧灵魂向心灵魂的过渡”,我特别关注《教师月刊》的“阅读”专栏。今年它以“阅读•人”“阅读•问”和“阅读•刊”的结构呈现,给杂志带来了一些新意。但我个人好像更喜欢2010年这个栏目的模样——厚实、丰富、开阔,有种“隐藏于内的力量”。

我们说,好的书籍与杂志总是让人感觉到思想有根,灵魂有依靠。我相信,《教师月刊》一定会越来越好。特别喜欢林茶居老师在“卷首语”里说过两次的句子:“在那个教育‘小镇’上,你以自己的故事定义和强化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现在想来,读《教师月刊》,似乎感觉这其中又多了一种含义。

2011年12月8日—10日



原文地址:http://www.edu11.net/space.php?u ... repaste&id=4930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