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孝昌縣圖書館“書/時光”公益講壇第七講: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打印本页]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19
标题: 孝昌縣圖書館“書/時光”公益講壇第七講: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縣圖書館
“書•時光”公益講壇
         第七講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1
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主讲嘉宾:管季超(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4






——课前热身:
师生问好
管老师提问:我们今天讲座的主题是:“我们爱作文”,但是我第一个问题是:有哪些同学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为什么?
十几位同学举手,管老师请其中一位六年级女同学起立作答。
该同学说:我不喜欢作文,害怕作文。原因是:常常不知道写什么,找不到写作的材料。
管老师说: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既说清楚了观点,也说清楚了原因。假如把她的发言扩展开来,其实就是一篇好文章。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只有善于观察、体验的人,才能尝到甘甜的泉水。激发观察兴趣,学习观察方法,形成观察习惯,才能推开作文大门。









一、管老师今天要讲的第一个关键词是“观察”
   从写作的角度来谈“观察”问题,提醒同学们注意4个方面:

1、观察必须仔细,不能笼而统之,大而化之。
2、观察力求深刻,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3、必须有目的地观察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4、要善用将观察所得用到文章中去。

(一)光讲空道理,同学们一定记不住。下面管老师举一些咱们小河镇小六年级同学写暑假生活的一篇作文的精彩片段加以例证。

●例一: 6(1)班周美晨《长隆之旅》中的一段:“到了火车站,等了不一会儿,火车就来了。这火车头是尖尖的流线型,不像普通火车头方方正正的。我很好奇,小姨告诉我,原来这是和谐号动车组。”
   在另一个自然段中,周美晨这样写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疯狂巴士”的项目,为什么“疯狂”呢?那是因为这辆巴士不是在地面开的,它是由一面墙上的机械臂支撑的。一开动,巴士就会慢慢向上转,让人感觉昏昏乎乎的,好不容易转到最上面,又一下子向下冲,让人感觉失重了,我们惊叫起来。过了一会,转到下面来了,原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可巴士又向上冲去。这巴士可真是“疯狂”呀!”

   ▲管老师点评:美晨在前一小段将普通的火车头与动车组的流线型火车头作了对比,这是一种定点式的“比较式的观察”,观察的是物体的形状。
美晨在后一个小段则详细地解说“疯狂巴士”是如何在机械臂的操纵下上冲下跌、制造险象,让人心惊的。这也要靠美晨当时在长隆游玩时所作的细致观察。这种观察是在运动中进行的,写的时候又把心理感受放进去了,所以生动。
    管老师没有坐过这种“疯狂巴士”,但是在香港海洋公园坐过类似的“过山车”,推想也应该是先让游客系上安全带,再上巴士。(现场提问,求证于小作者)

●例二: 6(1)班杨敏《浏览“水族世界”》中写鱼:“哇!爸爸快看!这只鱼满身的金黄,闪闪发光,它身上的鳞片像一颗颗金灿灿的黄金戒指,可真漂亮!爸爸说:“这是金鱼。”“金鱼”!倒跟它的名字很搭配,满身的金黄色,金灿灿的很耀眼。幸好这里没有阳光,要不然会把我的眼睛给射了。”

   ▲管老师点评:杨敏对水族馆里的一条金鱼的颜色有生动的描写,这靠的是细致的观察,为了将金鱼颜色之美艳写充分,她还用了“幸好这里没有阳光,要不然会把我的眼睛给刺了”这样一个表达假设情况的句子。
   美中不足的是,她还没有把这条金鱼外形写清楚。因为金鱼作为观赏鱼,有许多种,每种都各有名称。有眼睛突出、周身漆黑的“乌龙睛”,有大腹便便的“珍珠鳞”,有头戴高帽的“鹤顶红”和“狮子头”,还有摇着一对大眼泡的“水泡眼”等。真可谓绰约多姿、五彩斑斓,各有千秋。
杨敏文章中所写的金鱼,到底是哪一种呢?似乎还判断不出来。
    这就启发我们,观察一件事物,要把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心理感受都充分调动起来,形状、大小、质地、颜色、声音、气味都要观察到。观察得全面,写起来就会全面;观察得细致入微,写起来笔下才有生动的细节。

●例三:6(3)班张涵《“小梅沙”一日游》中的一段:“来到海边,我们姐弟俩像一对小鸟,随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飞快地冲向海边,只见湛蓝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彩,无边无际的大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远处几艘快艇飞快地划过海面越驶越远,黄色的防鲨网随着海浪忽高忽低的漂浮在海面上,近处一排又一排浪花拍打着金色的沙滩,沙滩上各色的贝壳在阳光下闪着五彩光芒。啊!大海像一幅壮观的图画!”

   ▲管老师点评:张涵的这段文字,启发我们:观察时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表达时,也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张涵是按“海边→天空→远处的海面→近处的沙滩”这样一个空间顺序去表达的。
    天空的颜色是湛蓝的,大海闪烁着光芒;防鲨网是黄色的,随着海浪起伏;浪花拍打沙滩,快艇划过海边;各色贝壳因光照放出异彩。
     同学们看,颜色、动态都交代得很清楚,很有“画面感”。所以最后再写“啊!大海像一幅壮观的图画”就很自然。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5
(二)接下来举的例子是管老师对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随机抽取的33位学生姓名所作的分析:
王千一   谈宇晶   宋伊敏   杨静文   张素文   代佳焱  谈  蓉
刘文静   余子瑶   余王凯   傅  强   陈若楠   李  瑾  米雨阳
梁  天   余雪薇   周琳洪   涂一洲   陈雅雪   田欣宇  何裕洁
刘雪晴   陈子怡   陈  燕   周  珂   宋子涵   管梦艺  江思琪
刘  莹   田  奥   王思喆   李欣仪   涂袆晗

●管老师的五个分析:
①33位同学,随机抽取,包含姓氏共19个。作出一个猜测,咱们小河镇北宋元佑年间即有街市寺庙,明洪武年间设巡检司,清时又有京汉驿道穿境,是鄂东北人流、物流汇集之地,是水路交通的一个节点,所以聚居着至少19个姓氏的居民。

②这33位同学中,姓陈的有4位,姓刘的有3位,姓王、宋、谈、余、李、周、涂、田、何的各有2位。今天,我在现场问一下咱们中心小学的老师,这几个姓氏的人口在咱们当地居民人口中是否也较多?从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来说,李姓、王姓是人口数很多的大姓。

③33位同学中,连姓带名是两个字的同学有谈蓉、李瑾、梁天、周珂、刘莹、田奥、陈蓝、傅强这8位,占到总数的约1/4。我很早就注意到近年“姓名双音节化”的趋向。在孝感城区有所学校的一个班,我查看了学生花名册,“姓名双音节”的同学占到近一半。请同学们回家之后作个小调查,你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两辈人中,名字是一个单字的比例就少得多!

④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也就是同学们的父母、伯父、伯母这一辈人,名字中带有政治色彩和时代特点的就比较多。譬如许多人叫“国庆”、“卫国”。而这33位同学的名字,已经完全没有了政治色彩,而是偏向“雅化”。你们的父母在你们的名字里寄托了他们对你们的无限期望:

——希望你们学好“文”化,“文”质彬彬(杨静文、张素文、刘文静)
——希望你们聪“敏”,有“思”想有智慧(宋伊敏、江思琪、王思喆)
——男孩子的名字大多偏于豪壮,音调铿锵(王千一,好像有一个著名的歌词作家是这个名字;梁天,有一个著名的电影演员是这个名字;傅强,祖国繁荣富强)
      而女孩子的名字呢,大多优雅和柔媚(静文、素文、若楠、雪薇、雅雪、雪晴、思琪、欣仪、梦艺)。这些名字与港台电影女明星的名字的味道差不多。管老师不禁大胆的猜想:我们同学们的父母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他们的成长正好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港台影视对他们的精神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当他们成为人父人母的时候,或许在无意识、潜意识中,将这种影响在给孩子取名字时带出来了,这是一种新的“时代特征”。
    同学们回家之后,还可以向村里超过七十岁的老人询问一下,看看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曾祖父、曾祖母生活的那个年代,是怎样取名的。
    其中有一种做法是请当时的私塾先生,从“四书”、“五经”中选出两个字来,作为名字。这样一个名字,就可能是一个典故,一段历史故事。而我们的这33位同学的名字,完全看不出古代传统典籍的任何信息。在求“雅”的同时,也比较趋同,稍稍显得直白一些。

⑤管老师从33位同学的姓名中,还发现三个有趣的现象:

       一是某些字被选来作名字的频率似乎很高。例如“文”(杨文静、张素文、刘文静)。再如“子”(余子瑶、陈子怡、宋子涵),又如“雪”(余雪薇、陈雅雪、刘雪晴)。这些字眼确实都有美好的字义,但各个家庭的孩子都不约而同的用这些字,重名的孩子必然很多。管老师已在其它学校发现了这样的重名现象。
      二是有些名字,不大容易区分男女性别,不利于“见名知性”,影响交际效果。譬如“管梦艺”我的本家,是男孩女孩?“李瑾”大概是男孩吧?
      三是旧社会一般家族都修族谱,同一家族的一代人辈份相同,他们的名字都用相同的字眼起头。这种相同的字眼是祖先排定了的。从某一代排起,接四言或五言格律,一直排下若干个辈份字,构成一幅庞大的族谱图。譬如管老师所属的管氏家族,我的祖父辈是“用”字派,父亲辈是“鼎”字派,我这一辈是“业”字派(所以我的大哥叫“业超”);再下一辈呢,是“唯”字派。这样同一个家族的人踫到一起,一听名字,就知道彼此辈份高低了。我们这33位同学的名字,可能绝大部分并没有在名字的第一个字用上家族的辈份字。我现在来问一问,哪些同学的名字中用了家族的辈份字呢?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6
(三)观察有方法,一学就能会
     台湾省台北市教育局的美术教研员十年前托人给我带来一套台湾教育部门制订的《课程标准》和两套台湾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参,我看了之后大受启发。
台版《课标》在关于台湾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的相关表述部分,特别对写作能力中的有关观察部分,提出了三条能力指标,并将观察事物的方法细分为:分类观察、点面观察、环顾观察、移步观察、跟踪观察、时序观察、体验观察、联想观察、鸟瞰观察、录音观察、提纲观察。这就比泛泛地提醒学生:“要注意观察啊!”更有指导性。
      其实,咱们的《语文》课本中几乎篇篇文章都在提示我们如何观察、如何判断、如何思考。

——[请四年级同学齐背第5课《古诗两首》中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管老师点评:同学们看,这首诗所写的观察方法多样,角度不同,变化有序。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是峭拨挺耸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又各不相同。假如要看得更真切,还可离开一个固定的观察点再来审视。


——[请四年级同学再齐诵第20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点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请五年级同学齐诵唐代张籍的《秋思》]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管老师点评:最有意味的是末句,是一个电影特写镜头“临发又开封”。





(四)管老师现在出几个“观察•思考”题,请四、五、六年级同学一起来做,看哪个年级的同学做得最好!
我现在想请4位同学(2男2女)上台来,把咱们小河镇小的校门样子画下来。看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从校门口经过,是否细致地观察过校门。有哪位同学能把咱们今天借场地上课的小河初中的校门画下来?观山书院还有老房子吗?谁能画一下?

咱们小河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操场边上有一幢旧房子。它叫什么?(东岳庙)有多长的历史?为什么没有将它拆除?

咱们小河镇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是“湖北省生态旅游名镇”、“湖北省小城镇建设一百个重点镇”、“孝感市旅游生态名镇”,还可能评上“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明代尚书傅淑训、民国时期北大知名学者张立民就是咱们这里的人。咱们小河镇的明清一条街非常有特色。长1600m的环西街两侧店铺林立,沿街有2m宽的街廊贯通,日不晒,雨不淋,可以推想当年古镇的商贸繁盛景象。街上最深的房屋有七重,6个天井,近百米深,木质门窗,楼阁雕龙画凤,很有艺术价值。“日看千人拱手,夜看万盏明灯”,有诗这样赞道。
      管老师从《知网》上查到,2007年第8期的《建筑学报》,刊登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筑分院庄程宇、丁蔓琪写的学术论文《独特的传统街道过渡空间——湖北孝昌小河镇街廊解析》一文。庄程宇在武汉理工大学读硕士时,还写过《湖北孝昌小河古镇研究》毕业论文。
     咱们的小河明清古街,与你们在武汉市、孝感城、孝昌县城看到的街道,有什么不同?

我从网上查到,咱们小河镇下辖3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些地名,管老师非常想了解它的来历。看哪位同学知道,给我讲讲。杨畈、夏庙、石门、杨林、宋砦、黄砦、夏砦、张砦、陈湾、黄湖这几个地名的前一个字,是当地最早的居民的姓氏吗?夏庙现在还有古庙吗?沙窝的沙多吗?青泥的泥巴是青色的吗?友二这个地名有什么讲究?堰口有堰吗?仙人石那里真有一块石头叫“仙人石”吗?菜园那里的居民最会种菜吗?“畈”、“砦”、“湾”大概是指一个地方的地理特征,哪位同学能讲讲该如何解释这个字?管老师一点儿也不知道,请同学们当老师教教我!

每一位语文老师走进教室上课时的神态(习惯动作)都可能有所不同。我想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模仿老师从教室门外走进教室、走上讲台、到班长喊“起立”这一小段时间的动作神情。请被你们模仿的那位老师来当裁判,看学得像不像。

现在,管老师来表演几个人物背包的动作,请同学们来判断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从事何种职业,为什么?

——乡镇干部:腋下夹包;手提茶杯。
——学生:单肩包,双肩包;小学生书包较轻,可以甩动,顽皮的小学生甚至将书包带搁在额头上........
——公汽上的售票员:将包挂在脖子上,搁在胸前,方便找零和保护票款。
——看自行车的老头:......
——时尚女性:精致的小坤包,缀饰物......
——电工、木工:帆布包,永远张着“嘴”,永远是脏兮兮的......
——外交官:不大不小的精致的公文包(文件、风度、国家形象)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6








二、管老师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关键词是“想象”
      管老师先来讲一个小故事: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世人的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是充分的想象帮助李桃桃实现了梦想。他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中翱翔。李桃桃本人也告诉记者,是“异想天开”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

    人的智力因素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构成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可分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4个功能部门,正好与以上4种智力因素相对应:感受区产生、发展观察能力;贮存区产生、发展记忆能力;判断区产生、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区产生、发展想象力。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们使用较多的是判断区,利用最少的是想象区,一般只开发利用了15%的想象力。对于写作来说,想象有助于激发灵感;想象有助于孕育形象;想象有助于推动构思。

(一)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5(1)、5(2)、5(3)班24位同学在本学期所写的《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文中对自己未来社会身份“角色”的想象

1、——定居在美国,成为“成功人士”:

⑴5(2)班李欣仪:“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在美国定居了,而且还成了家,我在这里的生活过得很好。”
⑵5(1)班涂一洲:“一转眼,二十年都过去了,我现在是美国的发明家、科学家。”
⑶4(1)班陈雅雪:“时光飞逝,一转眼,20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高级职员了,月薪1500美元哦!”
⑷5(1)班田欣宇:“20多年过去了,我已是美国首都的一位正规(注:老师用红笔将“正规”改为“成功”)人士了,并在美国定居下来了。我在异国过了20多个国庆节,这次我要回到家过国庆节。”

2、——定居在英国,成为“成功人士”:

⑸5(2)班刘莹:“二十年的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已经是英国的一家公司的总经理。”

3、——定居在日本,成为“成功人士”:

⑹5(2)班田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已成家立业,居住在日本,开了一家属于我的公司。”

4、——定居在异国,成为“成功人士”:

⑺5(2)班傅强:“我驾驶“傅强号”光速飞船用5秒钟(管老师注:这就不是光速了)从异国他乡赶到了家乡。”

5、——其他同学也大多想象自己20年之后的社会角色是“成功人士”:

⑻5(2)班江思琪:“二十年的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已经是一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
⑼5(1)班余雪薇:“20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名航天员了。”
⑽5(2)班王思喆:“一转眼就是20年了,这时的我已是一位著名设计师,在不少人眼中,我是一名成功人士。”
⑾5(2)班涂袆晗:“时光流逝,日月如梭。二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名美术家。”
⑿5(1)班周琳洪:“二十年过去了,我现在是个音乐家。”
⒀5(1)班陈若楠、5(1)班李瑾想象自己20年之后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若楠的大公司是美容公司,李瑾的大公司则没有说明是干什么的“大公司”。5(1)班米雨阳大概与若楠兴趣相近,他想象自己那时已经是“世界美容师。”(大概是“闻名世界的美容师”的意思)
⒁5(1)班梁天同学的想象肯定是能实现的:“转眼之间就过去了20年,我已经是30多岁的年轻有为的帅小伙子。”管老师告诉你,成为“帅小伙子”这个目标倒是挺容易的。
⒂在随机抽取的24篇作文中,只有5(2)班余王凯同学和5(3)班宋子涵同学对自己未来社会角色是“当一名教师”。余王凯说:“一转眼,二十的过去了,我呢,也早从师范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
       ——24位同学中有6位明确表达他们的未来梦想是定居在美国、英国、日本,傅强同学没说是哪里一国,反正是“异国”。
      管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们对美国、英国、日本生活的想象是从哪里来的呢?假如有超过1/4接近1/3小河镇籍的中国杰出人才都到了国外,那同学们在文章中写到的咱们家乡的巨大变化又由谁去完成呢?去年11月17日,咱们小河镇中小学生接受了森林防火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假如将来你们都到国外定居了,咱们镇里将来的森林防火的直升机谁来驾驶呢?到那时,咱们镇小的“红领巾”广播站已经成为了“少年电视台了”,电视台的主播谁来当?
    即或移居海外,也将面临文化融入问题(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前几天就有一位美籍华人驻伊拉克士兵因不堪同伴凌辱而自杀......


      24位同学,人人都将自己想象成有钱有地位的“成功人士”。返乡的交通工具也都非常高级,余正凯是乘坐私人快速跑车,有机器人小奇随同服务;帅小伙子梁天是开着宝马,米雨阳是手提名牌包包,由“机器保姆”侍候用餐,将宝马车直开到村口;李瑾的车也是宝马;未来音乐家周琳洪也喜爱宝马车,未来航天员余雪薇是直接坐航天飞机回家乡;傅强是驾驶“傅强号”光速飞船。王思喆、涂袆晗、田欣宇、涂一洲、陈若楠都是坐飞机回故乡的,涂、陈两位的专机科技含量更高,是无人驾驶自动飞行的飞机。田奥返乡的交通工具很特别,是“开着世界上仅有的一辆光阴跑车”,江思琪、李欣仪特别强调他们的返乡交通工具是“私人”“专用”的。

      管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想象力,想提两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即或我们已经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耗费能源的私人交通工具,不选择更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呢?

      第二个问题是:“成功人士”一定就是董事长、大科学家、举世瞩目的人吗?我们未来的社会,也需要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保一方安宁的人民警察,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的村乡干部,为社会提供食品保障的种粮大户、养猪大户,像你们的恩师一样教书育人平平凡凡的小学教师,需要公交司机,的士司机,售货员,开饭馆的,理发的,修脚的,做房屋装修的,或者专门为人灭蟑螂的、送盒饭的。社会生活有哪一种需要,就会有哪一种职业。每种职业,都需要尽职尽责有素养的从业人员,假如大家都想成为“成功人士”,那一是不一定办得到,二是有可能产生歧视体力劳动、平凡工作的社会观念,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6
(二)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5(1)、5(2)、5(3)班24位同学在《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文中对未来事物的想象

1、——“宽阔的马路”:

⑴田奥:“一条宽阔的马路,路旁种着百合、玫瑰、郁金香、月季花等稀有花。”
⑵江思琪:“以前到处充满垃圾的泥土路,变成了一条宽阔、平整、洁净的高速公路,路上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川流不息,路的两边栽种着许多花,有红的、紫的、绿的、黄的……散发出一阵阵芳香。”
⑶涂一洲:“以前的公路非常狭窄,只能两辆车子行驶,现在的公路变宽了,可以四辆车子并行,也不拥挤。”
⑷李瑾:“我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原来的泥巴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公路,公路的两旁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⑸米雨阳:“故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以前是坑坑洼洼的小路,现在变成了高速公路,两边种满了花花绿绿的树和花。”(还有几位同学也有差不多的表达,不一一例举了)

2、——“高楼大厦”

⑹何裕洁:“小汽车在路口停了下来。瞧!以前家乡的房子全是泥土房子、瓦房子,可现在,都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了。最矮的也有六、七楼,窗户下全是空调,数也数不清。”
⑺陈子怡:“我来到家乡的小路上,在寻找我的家,放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
(所有的同学在文章中只提到家乡的建筑物,无一不是“高楼大厦”或“高级别墅”)

3、——“智能电脑”或“智能机器人”

⑻刘莹:“公路上各种奔驰宝马川流不息,公路旁还有一个机器人正在那儿指挥交通呢。”
⑼米雨阳:“机器保姆早上叫我起床。”
⑽李瑾:“我坐在一张大沙发上,看着电视,一个叫“小小”的机器人保姆对我说:“主人,请问您想吃点什么?”我说:“给我一块蛋糕和一杯红茶。”
⑾余雪薇:“我推开门,有一个机器人保姆,问我:“主人,你有什么需要?”“我要一杯果汁。”
⑿田奥:“我走进教学楼,教学楼可真大啊!有几十层,一层里只有一个班,每个班都有专用的电梯、图书包、电脑室等。老师通过电脑把作业发到学生的电脑上,再用电子笔答题就行了。每个班有4台空调,5台暖气。”
⒀陈若楠的文章中甚至写到日常生活(包括睡觉)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4、——家乡建起了飞机场

⒁田欣宇:“下了飞机,只见机场候机大楼上写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小河环球国际机场”。”(还有不少同学在文章中想象家乡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5、——教室安上了摄像头
⒂陈燕:“教室里没有黑板,但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台电脑,上课时也没有老师,原来老师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来上课。同时为了防止学生打闹、偷窃,每间教室都有摄像头。”

★现在我们再次小结一下,请同学们讨论:
      ——从原始农业到实现工业化,到当今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同学们在文章中想象科技进步的图景,是非常合理,非常自然的!有一些部分,其实已经实现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普及到农村。
     但是,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譬如工业化的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药的使用,带来了某些物种的灭绝和食品中的残毒;由于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便捷,人类体能下降了,胖子增多。

      ——同学们的未来想象,只偏重于对“物”的变化的悬想,只有几位同学在文中提到了与家乡亲人久别重逢的情感感受。
      假如我们的未来生活,只有高科技,只有个人物质生活的富有和便利,而不考虑对能源和矿产的节约利用,更没有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这样的未来世界是不是也很可怕??

      ——我们在作未来事物的想象时,也一并要想象和推理它的合理性。譬如,田欣宇同学想象小河能在20年之后建起了“小河环球国际机场”。你就要同时考虑到离我们孝昌不远的武汉已经有了天河机场。许多同学都想象未来的小河镇中心小学楼房有几十层那么高,那你同时要考虑到,在此就读的学生从何而来。我不太明白的是陈燕同学的想象,让每间教室都安上摄像头,这样的做法其实现在大城市的幼儿园、小学已经实现了,技术上不难。问题是,我们同时要考虑到,这样的做法,如何保证教师工作的专业自由,和我们同学们自己的心理安全感。
作者: 宋伟    时间: 2011-12-29 15:27
(三)任何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想象,其实都既指向未来,又与当下现实密切相连。管老师也想到20年之后的几种可能性,请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一是现在城市里的小家庭绝大部分是“三口之家”。农村里“三口之家”也比过去多得多。再过20年,同学们考上大学了,出国定居了,年龄已到五、六十岁的你们的父母,在身体状况不好时,谁来照顾?他们年龄再大一点呢?譬如到了七、八十岁,九十岁,谁来给他们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抚慰呢?

     二是,我们同学们的父母,现在有很多在外地打工。有一些同学的父母可能会融入当地的城市,成为那座城市的新居民。更多的在外务工的乡亲,会在年龄较大时回到家乡。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返乡创业的美好未来。

     三是,不是有几位同学想象自己在20年之后成了美术家和音乐家吗?你们为什么不写写20年之后你们在家乡举办画展和音乐会呢?假如再想象一下把村里的乡亲们和小河镇小你们的恩师请到展厅观展,请到音乐厅听音乐会,师生畅抒挚情的场面,一定更感人!

      四是,现在台湾已经开放了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开放了陆生赴台就读;大陆也早就接收台湾青年来大陆高校就读。再过20年,我想,祖国大陆会更加繁荣富强,随着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密交流的加深,20年之后(希望不用20年那么长!),两岸的政治家一定能有一种能让大陆人民和台湾绝大多数人民都接受的办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也许只要六、七年,小河镇小的同学们可以选择到台湾高校去就读。如果喜欢台湾风光,就留在那里工作,甚至还可以把父母接去一起生活,台湾的青年同胞呢,也许有人愿意到咱们小河镇来开茶场、深度加工咱们这里的优质林果。我们同学在日月潭边漫步时,台湾来的创业者呢,正在水质清澈的沙窝河和金盆水库游泳。台湾同胞会用他们带台湾味的“国语”夸咱们小河:“岗上林果茶,沿河种蔬菜,大田优质稻,山上种油菜。家家都富裕,村村通公路。青年都有为,长者都长寿。我爱小河镇,不回台湾岛。”

     到那时,或许有美国、日本、英国的青年,争着报考咱们的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以来孝感留学为荣呢!他们一到孝感报到,咱们就让他们记一条校规:为了低碳环保,50里路之内,一律不许开小汽车,只许骑自行车!

     五是,咱们小河镇境内有镁矿、磷矿、重晶石、河砂、粘土及丰富的碳酸富锶低钠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许多外国投资者想来咱们小河镇投资办厂。但是,他们乐意掏钱,咱们还不定要他的!为什么?因为咱们要把大部门矿产资源留着给咱们的孙子辈、曾孙辈的后代来开发。镇长看这些外国人千里迢迢跑来,很辛苦,说:“那就送你们一提管氏茶叶、一箱“观音湖”牌矿泉水吧!”

     六是,咱们学校与小河镇明清一条街很近,叶春来老师对明清建筑有一些研究。20年之后,叶老师因为指导学生画出了大批的明清古建筑绘画杰作,对小河明清建筑的研究更加深入,应邀到联合国教科组织总部去作学术报告,由咱们镇小英语学得最好的那位同学当随行翻译。

       七是,五年之后,咱们小河镇小的校刊《雨点》,就成了在整个孝感市教育界知名的校刊。第六年,县教育局特将《雨点》校刊作为县管学生刊物。第七年,《雨点》校刊出版电子版和纸质版。第八年,被省特批刊号,全省发行......

     现在,管老师设计了两种假设的情况,请五、六年级语文老师指名每个班派一位代表到台上来发言:
     ——假如,有一个人身高三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假如,有一个人他每个月只需要睡一个小时,就能精力充沛的工作,那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讲到这里,我想起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工作室编辑王丽同志说过的一段话,与今天在这个现场的小河镇小的小语教师同行一起思考:“我们的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早年语文教育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影响一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限于今天讲授时间的关系,我以上对咱们学校五年级学生这篇想象作文的分析十分粗浅,其实还有许多问题可以再深入探讨。

     一个星期前,咱们小河镇小的李校长托人带给我四、五、六年级同学的一叠《作文本》。同学们的作文,字迹工整,老师的批改也非常认真、细致。我决定选取《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想象类的作文作细致的分析。因为我觉得这比分析一篇一般性记叙文更有意义。

    《二十年后回故乡》这个文题,我以前也给学生出过。看了同学们的作文,我忽然觉得这个文题似乎有一个漏洞:以未来航路及陆路、海路交通之发达,整个地球都成了一个“村”了。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全都在20年之后才回故乡呢?二十年思乡之苦,实在太长。文题何不改为《二十年后的故乡》?

    我一向主张在语文教学(习作教学)中将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进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未来人才最鲜明的标志是创造力,而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来源之一。幻想作为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那些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许多创造活动的萌芽和开端。

     早在2000年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已经就我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和幻想做过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想象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需要全社会关注甚至拯救!

      我很坦诚地告诉咱们小河镇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看同学们写的这篇想象类的作文时,我有和发表这份《危机报告》的专家们同样的感受。我并不在意学生语言上的相对贫乏(这可能与词语的蓄积量相关),也不太在意孩子们表达框架的趋同(这主要是写作方法问题。譬如没有一位同学用到倒叙和插叙。当然也是创新力的问题),我特别忧心的是,孩子们在此文中暴露出来的想象力的贫弱或者说惊人的趋同,孩子们在文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的价值观,也让我有一种隐忧。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分析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想象力;(3)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5)具有反潮流精神,不追求物质利益;(6)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教育除了支持上述第6点(如“十年寒窗苦”,“头悬梁,锥刺骨”)之外,对其他5点并不提倡。我们的传统文化鼓励顺从听话,而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而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而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鼓励个人的独特性;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我们回头再来讲完李桃桃的故事: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问李桃桃为什么参加太空实验构想的征集,这位小学生回答,因为“知道这事的那天,正好没有作业。”“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出去玩。旅店里的被子和我家的比起来,又沉又硬,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因为我的被子是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叫丝棉,所以又软、又暖、又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蚕。”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月1日传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景山学校女学生李桃桃。刚刚被父母叫醒的桃桃一时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说:“我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电话另一头的李桃桃声音有些哽咽。
     桃桃告诉记者,她对7名宇航员可能已经遇难表示哀悼,并感谢他们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漫游太空期间对蚕宝宝们的精心照顾。对于航天飞机的失事,桃桃说,“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太空科学实验失去信心。相反,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太空实验”。

      从李桃桃同学的身上,从今天神情专注地听我讲这个故事的咱们孝昌县小河镇小四、五、六年级的400多位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大激发的希望。

      咱们小河镇小是孝昌县农村小学中的一颗明星。咱们学校举行过许多非常有意义的有良好社会影响的活动(学习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学习雅行操《感恩的心》、《手拉手祖国更美丽》;到武汉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全校同学进行拔河比赛、参加《帅作文》比赛。王一军先生说过:“课程即丰富的童年经历。”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我希望咱们这所学校在如何拓展农村孩子们的阅读面,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创造活力方面,提供新的经验!








      后天,就是2012年的元旦了,我想请咱们学校的李校长上台来 ,对孩子们发表“新年祝词!”
作者: 寒梅    时间: 2011-12-29 20:44
祝贺管老师讲座圆满成功!{:soso_e17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1:5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1:5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1:53
图片:7.jpg


图片:8.jp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2:18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295.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295.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29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2:55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65899&page=1&extra=#pid534153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65899&page=1&extra=#pid534153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65899&page=1&extra=#pid53415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29 23:37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1483-page-5.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1483-page-5.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1483-page-5.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01:47

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以下为----
管季超本人对这两节课的[教后评价/反思]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02:38

[attach]19001[/attach]





12月29日晚,管季超的[教后自评/反思]


------自1993年10月因工作需要调原孝南区教委办公室工作,直至1996年10月我申请重返业务工作岗位。其间有整整三年我完全脱离了教学工作,全部精力都耗费在应命为领导写讲话稿/写公文/写常常不得不夸大其词真实性可疑的‘新闻报道’上;1996年10月至今,虽在所谓‘教学研究室’工作,但绝大部分白天工作时间其实都耗费在冗繁琐屑的事务性工作中,再加之在[语文]本业学科之外,一直兼任着音乐/美术/幼教教研工作,疲于应付上一级业务部门合作者的指令。
http://xnjyw.5d6d.com/thread-26200-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315-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16513-1-1.html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345940&extra=page%3D2


真正能从容进行某一领域深入研究的整块时间并不可能足够。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index.html
        不独季超如此,依我看,我的同事们或许比我更努力/更有研究意识。但差别大约也只在百步与五十步之间吧。

------孝昌县文体新局所属[孝昌县图书馆]策划组织的《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系列活动,季超自此[讲坛]征名时起,即明确表示关注和呼应。具体操持的同志亦有相同的公益服务社会的价值观/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真挚情怀。
        此次应邀参与其间,季超并未坚持推拒,也有借此机会与孝昌同行交流的想法在。

------[孝昌县图书馆]具体操持的同志和小河镇小李校长及全校同仁,都给予很多支持。


          谢谢孝昌的朋友们!!!!!

         小河镇小的孩子们很活泼/很可爱。我在结束了[讲座]路经该校时,孩子们欢叫着把我围起来,拿出本子要我签名。我自离开一线讲台,已有好多年没有过这种与孩子们欢乐地融在一起的情境了。教小学很辛苦,但孩子们对老师的爱/亲近/热情。。全是透亮的,让你觉得人性的美好存乎童年。
         我要单独跟这一群孩子说:你们的热情让我感动!!但你们在大阶梯教室听课时叽叽喳喳讲话,管老师的教学预案中就有些内容没能得以展开哦。

------2011。12。29。上午的这两节课,我是认真做了准备的,不敢马虎!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02:59
-----咱们国人,有宽容人当面赞美人的美德,何况管季超是邻县来的‘老年志愿者’,是‘客’。故此,假若管季超不自来评课,就不太可能听到直话/真话/批评的话。于是,就有必要‘医生自己给自己扎针’,由管季超本人来猛批这一课。

----以下,自己扎针开始:

1,昨天季超的现场教学----

自评只能打49分!!!
     效果大大差于本人预期。也肯定低于观课朋友们的预想。
    这是实况!!


     原因大致有:执教者管季超对近500名学生面对新面孔授课面对二三十位成年人观课者/与友班同处一个异校的新环境还有摄像机与照像机在用。。。是一定会兴奋莫名的!![因为是小学生,很正常]这种情况预估不足,所以每抛出一个问题出来,就会好一阵让孩子们兴奋,静不下来!
      这是主要原因!教者之责也。

2,      次要原因是:阶梯教室坡度太缓,我个矮,假如不站稍远点儿,就看不到后几排学生的脸了。呵呵--;中间没有过道,预案设计就只好打乱,不敢点中间和后排学生上台参与互动;可移动话筒只有一只,也让我没有料到。。。
       执教者管季超因课前怕打扰学校,没到教学现场预勘,现在看来:是错误的!!!


3,教学内容预设过多,这倒不是个问题,可随时调整么;没有做[课件],根本就不是个问题!!
    上面发的[教学预案]增删两次,直至29日早上还在微调,根本也没法做课件。28日晚十时,电话询春霞馆长,答曰:‘阶梯教室无网线’。故已选好的电视短片也放弃了。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03:41
4,教者的课前预案文本:管季超自评80分!!

    这是一份认真研读过学生《作文本》后写出来的分析性文字,所思考的问题,有普遍意义,一线教师朋友可作参阅



------假如朋友们顾我情面,说这两堂课如何如何好,即是不符实情。谢谢!但不敢信。

------假如有朋友认为管季超这两节课毫无价值/或任何一位一线教师都会上得好。那,老管说:您大概没眼力劲儿。您再瞅瞅/想想。呵呵---




====该打针,俺不怕痛;该鄙帚自珍处,俺不讲客气。

====‘教研员’全都是‘教师’。是‘教师’,上课就是应当应分的平常事!
          上得好,理应当。谁让你比青年朋友多吃几斤咸盐的?
           上得不够理想,好办!再学习,再提升,接着干!!
           ok?!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04:03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441-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441-1-1.html




管季超创办的《教师之友网》,专设有------
★★★★★★《管季超教研工作--失败案例-存真专栏




==这次公益教学,俺不归入[失败案例]例子,也不归入[成功案例],俺归入--[有继续研究价值]类。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21-1-1.html


===管季超永远支持文化公益行动《书-时光》系列讲坛。

您请-------》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11:01
12月30日
管季超第二次
作[教后反思]:





1,我与《书-时光》公益文化行动的缘份: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246533.html
孝昌县图书馆公益讲坛征名启事--结缘之始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21-1-1.html
我钦佩的青年才俊邓曙光开第一炮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912-1-2.html
2011。12。21。接到邀请讲第七讲,当日即网搜资料,专程到孝昌县文体新局取小河镇小应我请求带来的一叠学生《作文本》。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862-1-2.html
网上[考察],找感觉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42&extra=&page=1
研读学生《作文本》,初定讲三个关键词:积累--观察--想像
拟出题纲
觉内容过多,删掉谈[积累]的部分

与孝昌县图书馆春霞馆长通电话三次,提醒:学生安全第一;此事应知会县教育局和教研室;话筒话筒话筒。
27日晚,与主办方某同志通电话:话筒话筒话筒。
28日与从未见过面的小河镇小李登高校长通第一次电话:学生安全安全安全,移动话筒话筒话筒。

2011。12。28夜,与汤馆长通电话,问阶梯教室有无网线?答曰:无。即决定放弃使用多媒体播放短片。晨五时起,微调教学预案,似觉内容太多,犹豫未删。

约9:00,到达阶梯教室候课。

会场设有主席台,铺锦布,有靠背椅5把。季超建议:开课后撤除主席台!!!我站着上课。空场应留给师生互动。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整洁/宽敞/光线很亮。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坡度很低,最后一排大约只高出第一排五十公分左右,出我意料;固定的条桌很长,教室两侧有走道,较宽。中间无走道,行距亦窄仅容身,不方便进出。
教室已备手持可移动话筒一只[!!!!],传音效果不错,是俺‘救星’;有线话筒线短,效果差,不敢用不方便用;开课后,有人又临时送来可移动领甲式话筒一只,因老管腰粗,没用。

因教室无中间过道,学生不便进出,即放弃了请学生上台画/写的预案,主办方事先准备的白板弃而未用。


课间休息时,镇小部分学生被镇中丰富多彩的展版吸引,课间忘上厕所。第二节重新开课后,学生又想起要上厕所,在门口遭一位男老师拦阻。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11:52
教学案例评析:
1,因教学设施不敷使用影响教学效果实例:孝南区大礼堂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47318-fpage-3.html


2,教学空间布局合理,教学设施完备,助力交流成功:湖北职院学术报告厅
http://xnjyw.5d6d.com/redirect.php?tid=25414&goto=lastpost#lastpost


3,2011年8月,管季超应《现在网》朋友之邀,赴汉在原省招生大厦参与武汉东湖区班主任体验式培训组织服务,中央教科所专家到达当日,执意要求我们将一百多把笨重的座椅重新摆放,斜放45度。一群人忙一上午,一身臭汗,颇多怨言!!

----事后证明:专家意见是对的!!并非[小题大作]!!若不移位,效果大打折扣!
------下面这个《现在网》上的6篇图文帖,是管季超写的,有图有真相。


http://edu.cnxianzai.com/peixun/xinxi/tesexiangmupeixun/2011/0804/249292.html


====结论:要研究大型公开课教学环境创设/设备应用和不同于单个教学班的控场技巧!!
                 若无可便施教的环境/若无能收能放的控场技巧,再好的教学内容/再新的教法预案,也是白搭!!!!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12:21
2,这两节课[或这个‘教学预设’]如何大力改进:

[对了,俺还没吃早饭;中饭的饭点儿又到了。俺先跟网友们告个假。明天俺接着自己给自己看病。呵呵----]

886!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17836&extra=&page=1
多年前在东莞的一次公益教学,因场地小,人数少,控场难度低,很成功。
得暇比照着再作分析。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671-1-1.html

认真地直面问题的自评自析,有利于下一次在湖南的公益教学的成功!!






==‘教研员’要有思想,也要有实战技术!!
       无思想,则平庸;无单兵作战技术,不便于思想的传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7ee4f0100sj19.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7ee4f0100sj19.html
===感谢华南师大刘良华教授在今年暑期《岳阳高研班》上的鼓励!!
http://edu.cnxianzai.com/hbjy/huiyi/_guan_kuitianxia/2011/0728/248970.html


[attach]19009[/attach]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13:28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431-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1431-1-2.html

俺转的。挺好的文章,您看看。



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

闫学
  经常有教师朋友问我,我的某一节“成功”的课是怎么备出来的,备课有什么“诀窍”,等等,每次我都很难说清楚。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在我看来可能就是要为课堂实施预设多种可能。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是要考虑到课堂实施和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规律等各种要素,预设课堂实施进程中的各种变化与多种可能性,并据此寻找能够应对这种变化和可能性的有效策略。一句话,备课就是备各种可能。
  但是,纵观现在许多“成功”的课堂,可以发现教师备课基本只呈现一个单向的维度,也就是说,教师在备课中基本只考虑了一种可能。2010年,我观摩了“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发现那些经过精心准备、反复打磨之后的美轮美奂的课堂其实问题也非常明显。在我看来,那些课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变化,缺少不确定性,一切皆在教师的预设与掌控之中。细细思索,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备课——为“求稳”起见,教师在备课中只呈现了一种可能。
  为了保证课堂有如课前所预料的那种效果,教师就必然通过预设非常精细的问题和环节来展开教学。这样一来,虽然课堂不会出现意外情况,但学生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了。这样的备课无疑是既框住了学生,又框住了教师。仔细想来,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教师的课,尤其是那些普遍受到好评的课,在很多时候都缘于课前充分而精致的教学预设,基本上都是比较“安全”的,都在教师的掌控之中的,也就是说,没有预设各种变化、没有预设各种可能性成为这些课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恰恰是因为缺少了变化和多种可能,课堂就缺少了只有真正的挑战才能带来的真正的精彩。看似无懈可击的课堂,恰恰隐藏了课堂的最大问题:这样的课堂更多的是动人的吸引,是完美的控制,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空间,教师只是把现成的真理(知识)从口袋里拿出来双手奉送给了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难免成为只会服从命令的布偶,而逐渐丧失了主动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则变成了循规蹈矩、步步为营的导演和指挥。
  就是这样,在许多“成功”的课堂上,我们在欣赏了教师的高素质和精致的教学设计之余,很难看到产生于学生内部的思维奇迹,很难看到高质量的教学对话。这样的教学基本上顺风顺水,几乎没有任何困难,学生也没有任何问题。而这,我以为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我不禁反思自己的备课。以我有限的教学经验来看,课堂实在是一个千变万化的地方。教师预设的一些东西,一旦放到课堂上,往往就发生变化,教师必须根据学情及时作出调整,包括教学内容、提问方式、学习方法、课堂节奏、教学时间,等等,有时这种调整甚至会比较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某一个知识节点设计多种教学方案,考虑多种教学策略,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比如,从教学时间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用一节课可以解决的问题,却需要用两节课,甚至更多;或者正好相反,本来设想用一节课解决的问题,其实只用半节课就够了。再如,从课堂节奏这方面来看,则要根据学生现场的理解情况,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调整。课堂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而要能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及时地作出调整,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是否足够充分,是否预设了这多种可能。
  当然,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他都不可能对课堂上所有的细节作出准确的预设,他必须在课堂现场中根据实时发生的情况作出及时地判断与调整,也就是善于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表现出一个教师高度的教学智慧与技巧。好的课堂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召唤与吸引,更应是对学生的解放与激发,是激发学生自由地驰骋于思维的无限世界中;课堂不是一座禁锢与控制学生的华丽建筑,而应是一个没有边界的星球,有着适合种植任何植物的土壤,而教师就是一个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具备某种潜质的人。要达到这个教学艺术的高峰,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积累,也需要反思;需要提炼,也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胆量。
  我相信,备课时预设多种可能,就意味着课堂上将有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0 17:31
[随笔]乌桕曲


文/天马行空969






人民服务这 么些年,毫无长进。
  
    十月小阳春晚近,胜友良朋的日子。

    雾霭狭长,混沌大好河山,曙光姗姗来迟。

    早餐蛋炒饭,饭朗气清,分量足够(足够爬两座山)。

    古人安步当车,是日安车当步。男人、女人和孩子。

    “从前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那日快,半日看尽乌桕村庄人家。

    未必是此行的刻意,恰恰是无意的偶得。

    杭白菊为了惊喜,客居的风尘女子到底水土不服,撩不起苏杭的风韵;野雏菊黄得惊艳,世居的恬然令阅尽了浮华的镜头频频颔首。

    乌桕自然是此行的主场。主角却不是乌桕,是乌桕的服饰——红的服饰逗引异地的过客接踵而至,像一群无头的苍蝇闯进来,不问青黄,咔咔咔一通乱照。而野营取炊,大声喧哗,垃圾随地方便。

   “乌桕是惊着的吧?”乌桕取悦于人,人未必不能悦读于乌桕;“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下看你”,不来卞之琳,桥上桥下都不是风景,明月与梦将何往?这人等乌桕的红妆,乌桕未必不等人,等那可展眉叶一见而心动之人?纷纷看客之中可不是有这一位不迟不早就来了——“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对花草体贴,花草会长的分外好看。”董桥是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是敬。“春服既成,沐乎浴乎”的孔子最是敬。原来古人出行是有礼数的,对大自然是相敬如宾,相看两不厌。  

    出行的目的地固然要害,而沿路偶拾的麦穗树叶亦真喜人,好像一次不情愿的公差活动却分明邂逅一场你情我愿的浪漫。去年景非今日景,去时路异来时路,乌桕的红妆让渡于枫叶落纷纷,主人不无遗憾:“时间都废车上了!“或曰:“这些都不打紧!”乘车而来,乘车而去,“何妨!何妨!”
   
    旅行,怀念一个地方,风景而外,是那里有想见的人:男人、女人和孩子。

    男人:宦海云烟——“久不是那老屋墙头的袅袅炊烟了!”  

    女人:车行的颠簸未必是晕车的借口。旅途所见,看过也就算了。当下乃及多年之后留恋的怕只是这样子一群人的丽日时光。

    孩子:眼睛无处不见,只关注一件事情(成人久不能关注一件事情了):放牧的牛,小憩的牛,耕作的牛,随意于田埂山坡溪畔略具轮廓的牛群(索然不见牧童)。惊呼,惊呼,惊呼之后,忽而会认真地发问:怎么看不见大灰狼呢(人一开始是与自然相亲的)?母亲照例重复吓唬小孩子顽皮不止的通话:“大灰狼会吃小孩子的,听话!”伯伯忍不住给孩子讲:“大灰狼在很远很远的青山那一边,大白天不敢来的,不怕!”孩子很神气地回母亲一嘴:“不怕!”

    男人和女人:阳光透过树枝洒下的斑驳心思——“一半亮丽,一半潜藏!”

    分明是曙光,转眼就暮色了。钓而归。




===季超转帖附言:

        上周得机会到[天马]君书房探胜,感佩[天马]君藏书之丰,购书之高品位。

         得见原岳麓书社老社长钟叔河先生近期致[天马]君手札。复印一份收藏。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0:31
欢迎您注册登陆《教师之友网》,参加本站内容建设,发帖转帖,共建分享



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以下为2011。12。31。0:34----
管季超本人第三次对这两节课的
[教后自评/反思]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0:33
管季超本人第三次对这两节课的
[教后自评/反思]


==本次拟讨论如下问题:

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学预案可以如何砍削??

2。克服思维方式的顽疾/性格弱点----课前应到达教学空间进行查勘;必须提的教学设备保障要求应该更明朗地提出,并坚持!!!

3,‘教研员’为何与‘研究’二字常不搭界,成为‘伪官员’,是‘领导’‘专家’‘名师’[三不像]的尴尬怪物??

4,‘教研员’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与‘官人’的‘官腔’应有严格的区隔!!

5,深入细腻多角度的[课例分析],比简单地贴一张‘上得成功’或‘上失败了’的标签,要重要得多!!

6,为什么孩子们写不出想象丰富/各具个性的好作文??其责实在为师者也。



---讨论题纲有了,下一楼开始分析: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1:01


==讨论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教学预案可以如何砍削??

















第一种变式:




《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主讲嘉宾:管季超(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只讲的一个关键词:“想象”
      管老师先来讲一个小故事: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世人的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陈懋章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是充分的想象帮助李桃桃实现了梦想。他呼吁孩子们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空间中翱翔。李桃桃本人也告诉记者,是“异想天开”帮助自己实现了梦想。

    人的智力因素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构成的。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可分为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等4个功能部门,正好与以上4种智力因素相对应:感受区产生、发展观察能力;贮存区产生、发展记忆能力;判断区产生、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区产生、发展想象力。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们使用较多的是判断区,利用最少的是想象区,一般只开发利用了15%的想象力。对于写作来说,想象有助于激发灵感;想象有助于孕育形象;想象有助于推动构思。

(一)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5(1)、5(2)、5(3)班24位同学在本学期所写的《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文中对自己未来社会身份“角色”的想象

1、——定居在美国,成为“成功人士”:

⑴5(2)班李欣仪:“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在美国定居了,而且还成了家,我在这里的生活过得很好。”
⑵5(1)班涂一洲:“一转眼,二十年都过去了,我现在是美国的发明家、科学家。”
⑶4(1)班陈雅雪:“时光飞逝,一转眼,20年过去了,如今,我已经成为了美国的高级职员了,月薪1500美元哦!”
⑷5(1)班田欣宇:“20多年过去了,我已是美国首都的一位正规(注:老师用红笔将“正规”改为“成功”)人士了,并在美国定居下来了。我在异国过了20多个国庆节,这次我要回到家过国庆节。”

2、——定居在英国,成为“成功人士”:

⑸5(2)班刘莹:“二十年的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已经是英国的一家公司的总经理。”

3、——定居在日本,成为“成功人士”:

⑹5(2)班田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已成家立业,居住在日本,开了一家属于我的公司。”

4、——定居在异国,成为“成功人士”:

⑺5(2)班傅强:“我驾驶“傅强号”光速飞船用5秒钟(管老师注:这就不是光速了)从异国他乡赶到了家乡。”

5、——其他同学也大多想象自己20年之后的社会角色是“成功人士”:

⑻5(2)班江思琪:“二十年的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我已经是一位举世瞩目的大科学家。”
⑼5(1)班余雪薇:“20年过去了,我已经是一名航天员了。”
⑽5(2)班王思喆:“一转眼就是20年了,这时的我已是一位著名设计师,在不少人眼中,我是一名成功人士。”
⑾5(2)班涂袆晗:“时光流逝,日月如梭。二十年后,我已经成为了一名美术家。”
⑿5(1)班周琳洪:“二十年过去了,我现在是个音乐家。”
⒀5(1)班陈若楠、5(1)班李瑾想象自己20年之后是大公司的董事长。若楠的大公司是美容公司,李瑾的大公司则没有说明是干什么的“大公司”。5(1)班米雨阳大概与若楠兴趣相近,他想象自己那时已经是“世界美容师。”(大概是“闻名世界的美容师”的意思)
⒁5(1)班梁天同学的想象肯定是能实现的:“转眼之间就过去了20年,我已经是30多岁的年轻有为的帅小伙子。”管老师告诉你,成为“帅小伙子”这个目标倒是挺容易的。
⒂在随机抽取的24篇作文中,只有5(2)班余王凯同学和5(3)班宋子涵同学对自己未来社会角色是“当一名教师”。余王凯说:“一转眼,二十的过去了,我呢,也早从师范大学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现在我们小结一下:
       ——24位同学中有6位明确表达他们的未来梦想是定居在美国、英国、日本,傅强同学没说是哪里一国,反正是“异国”。
      管老师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同学们对美国、英国、日本生活的想象是从哪里来的呢?假如有超过1/4接近1/3小河镇籍的中国杰出人才都到了国外,那同学们在文章中写到的咱们家乡的巨大变化又由谁去完成呢?去年11月17日,咱们小河镇中小学生接受了森林防火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假如将来你们都到国外定居了,咱们镇里将来的森林防火的直升机谁来驾驶呢?到那时,咱们镇小的“红领巾”广播站已经成为了“少年电视台了”,电视台的主播谁来当?
    即或移居海外,也将面临文化融入问题(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前几天就有一位美籍华人驻伊拉克士兵因不堪同伴凌辱而自杀......


      24位同学,人人都将自己想象成有钱有地位的“成功人士”。返乡的交通工具也都非常高级,余正凯是乘坐私人快速跑车,有机器人小奇随同服务;帅小伙子梁天是开着宝马,米雨阳是手提名牌包包,由“机器保姆”侍候用餐,将宝马车直开到村口;李瑾的车也是宝马;未来音乐家周琳洪也喜爱宝马车,未来航天员余雪薇是直接坐航天飞机回家乡;傅强是驾驶“傅强号”光速飞船。王思喆、涂袆晗、田欣宇、涂一洲、陈若楠都是坐飞机回故乡的,涂、陈两位的专机科技含量更高,是无人驾驶自动飞行的飞机。田奥返乡的交通工具很特别,是“开着世界上仅有的一辆光阴跑车”,江思琪、李欣仪特别强调他们的返乡交通工具是“私人”“专用”的。

      管老师很欣赏同学们的想象力,想提两个问题供同学们思考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即或我们已经是“成功人士”,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耗费能源的私人交通工具,不选择更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呢?

      第二个问题是:“成功人士”一定就是董事长、大科学家、举世瞩目的人吗?我们未来的社会,也需要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保一方安宁的人民警察,带领乡亲们勤劳致富的村乡干部,为社会提供食品保障的种粮大户、养猪大户,像你们的恩师一样教书育人平平凡凡的小学教师,需要公交司机,的士司机,售货员,开饭馆的,理发的,修脚的,做房屋装修的,或者专门为人灭蟑螂的、送盒饭的。社会生活有哪一种需要,就会有哪一种职业。每种职业,都需要尽职尽责有素养的从业人员,假如大家都想成为“成功人士”,那一是不一定办得到,二是有可能产生歧视体力劳动、平凡工作的社会观念,不利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二)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5(1)、5(2)、5(3)班24位同学在《二十年后回故乡》一文中对未来事物的想象

1、——“宽阔的马路”:

⑴田奥:“一条宽阔的马路,路旁种着百合、玫瑰、郁金香、月季花等稀有花。”
⑵江思琪:“以前到处充满垃圾的泥土路,变成了一条宽阔、平整、洁净的高速公路,路上各种各样的小汽车川流不息,路的两边栽种着许多花,有红的、紫的、绿的、黄的……散发出一阵阵芳香。”
⑶涂一洲:“以前的公路非常狭窄,只能两辆车子行驶,现在的公路变宽了,可以四辆车子并行,也不拥挤。”
⑷李瑾:“我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原来的泥巴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公路,公路的两旁到处都是花草树木。”
⑸米雨阳:“故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以前是坑坑洼洼的小路,现在变成了高速公路,两边种满了花花绿绿的树和花。”(还有几位同学也有差不多的表达,不一一例举了)

2、——“高楼大厦”

⑹何裕洁:“小汽车在路口停了下来。瞧!以前家乡的房子全是泥土房子、瓦房子,可现在,都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了。最矮的也有六、七楼,窗户下全是空调,数也数不清。”
⑺陈子怡:“我来到家乡的小路上,在寻找我的家,放眼望去,都是高楼大厦。”
(所有的同学在文章中只提到家乡的建筑物,无一不是“高楼大厦”或“高级别墅”)

3、——“智能电脑”或“智能机器人”

⑻刘莹:“公路上各种奔驰宝马川流不息,公路旁还有一个机器人正在那儿指挥交通呢。”
⑼米雨阳:“机器保姆早上叫我起床。”
⑽李瑾:“我坐在一张大沙发上,看着电视,一个叫“小小”的机器人保姆对我说:“主人,请问您想吃点什么?”我说:“给我一块蛋糕和一杯红茶。”
⑾余雪薇:“我推开门,有一个机器人保姆,问我:“主人,你有什么需要?”“我要一杯果汁。”
⑿田奥:“我走进教学楼,教学楼可真大啊!有几十层,一层里只有一个班,每个班都有专用的电梯、图书包、电脑室等。老师通过电脑把作业发到学生的电脑上,再用电子笔答题就行了。每个班有4台空调,5台暖气。”
⒀陈若楠的文章中甚至写到日常生活(包括睡觉)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4、——家乡建起了飞机场

⒁田欣宇:“下了飞机,只见机场候机大楼上写着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小河环球国际机场”。”(还有不少同学在文章中想象家乡的生态环境的改善)

5、——教室安上了摄像头
⒂陈燕:“教室里没有黑板,但每张课桌上都放着一台电脑,上课时也没有老师,原来老师在办公室里通过电脑来上课。同时为了防止学生打闹、偷窃,每间教室都有摄像头。”

★现在我们再次小结一下,请同学们讨论:
      ——从原始农业到实现工业化,到当今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同学们在文章中想象科技进步的图景,是非常合理,非常自然的!有一些部分,其实已经实现了,只是目前还没有普及到农村。
     但是,我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科技的进步在带给人类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的东西。譬如工业化的发展,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药的使用,带来了某些物种的灭绝和食品中的残毒;由于交通工具、运输工具的便捷,人类体能下降了,胖子增多。

      ——同学们的未来想象,只偏重于对“物”的变化的悬想,只有几位同学在文中提到了与家乡亲人久别重逢的情感感受。
      假如我们的未来生活,只有高科技,只有个人物质生活的富有和便利,而不考虑对能源和矿产的节约利用,更没有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人与人之间的浓浓温情,这样的未来世界是不是也很可怕??

      ——我们在作未来事物的想象时,也一并要想象和推理它的合理性。譬如,田欣宇同学想象小河能在20年之后建起了“小河环球国际机场”。你就要同时考虑到离我们孝昌不远的武汉已经有了天河机场。许多同学都想象未来的小河镇中心小学楼房有几十层那么高,那你同时要考虑到,在此就读的学生从何而来。我不太明白的是陈燕同学的想象,让每间教室都安上摄像头,这样的做法其实现在大城市的幼儿园、小学已经实现了,技术上不难。问题是,我们同时要考虑到,这样的做法,如何保证教师工作的专业自由,和我们同学们自己的心理安全感。






(三)任何对未来生活图景的想象,其实都既指向未来,又与当下现实密切相连。管老师也想到20年之后的几种可能性,请现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

     一是现在城市里的小家庭绝大部分是“三口之家”。农村里“三口之家”也比过去多得多。再过20年,同学们考上大学了,出国定居了,年龄已到五、六十岁的你们的父母,在身体状况不好时,谁来照顾?他们年龄再大一点呢?譬如到了七、八十岁,九十岁,谁来给他们生活上的照顾,精神上的抚慰呢?

     二是,我们同学们的父母,现在有很多在外地打工。有一些同学的父母可能会融入当地的城市,成为那座城市的新居民。更多的在外务工的乡亲,会在年龄较大时回到家乡。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返乡创业的美好未来。

     三是,不是有几位同学想象自己在20年之后成了美术家和音乐家吗?你们为什么不写写20年之后你们在家乡举办画展和音乐会呢?假如再想象一下把村里的乡亲们和小河镇小你们的恩师请到展厅观展,请到音乐厅听音乐会,师生畅抒挚情的场面,一定更感人!

      四是,现在台湾已经开放了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开放了陆生赴台就读;大陆也早就接收台湾青年来大陆高校就读。再过20年,我想,祖国大陆会更加繁荣富强,随着两岸人民之间的亲密交流的加深,20年之后(希望不用20年那么长!),两岸的政治家一定能有一种能让大陆人民和台湾绝大多数人民都接受的办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也许只要六、七年,小河镇小的同学们可以选择到台湾高校去就读。如果喜欢台湾风光,就留在那里工作,甚至还可以把父母接去一起生活,台湾的青年同胞呢,也许有人愿意到咱们小河镇来开茶场、深度加工咱们这里的优质林果。我们同学在日月潭边漫步时,台湾来的创业者呢,正在水质清澈的沙窝河和金盆水库游泳。台湾同胞会用他们带台湾味的“国语”夸咱们小河:“岗上林果茶,沿河种蔬菜,大田优质稻,山上种油菜。家家都富裕,村村通公路。青年都有为,长者都长寿。我爱小河镇,不回台湾岛。”

     到那时,或许有美国、日本、英国的青年,争着报考咱们的孝感学院和湖北职院,以来孝感留学为荣呢!他们一到孝感报到,咱们就让他们记一条校规:为了低碳环保,50里路之内,一律不许开小汽车,只许骑自行车!

     五是,咱们小河镇境内有镁矿、磷矿、重晶石、河砂、粘土及丰富的碳酸富锶低钠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许多外国投资者想来咱们小河镇投资办厂。但是,他们乐意掏钱,咱们还不定要他的!为什么?因为咱们要把大部门矿产资源留着给咱们的孙子辈、曾孙辈的后代来开发。镇长看这些外国人千里迢迢跑来,很辛苦,说:“那就送你们一提管氏茶叶、一箱“观音湖”牌矿泉水吧!”

     六是,咱们学校与小河镇明清一条街很近,叶春来老师对明清建筑有一些研究。20年之后,叶老师因为指导学生画出了大批的明清古建筑绘画杰作,对小河明清建筑的研究更加深入,应邀到联合国教科组织总部去作学术报告,由咱们镇小英语学得最好的那位同学当随行翻译。

       七是,五年之后,咱们小河镇小的校刊《雨点》,就成了在整个孝感市教育界知名的校刊。第六年,县教育局特将《雨点》校刊作为县管学生刊物。第七年,《雨点》校刊出版电子版和纸质版。第八年,被省特批刊号,全省发行......

     现在,管老师设计了两种假设的情况,请五、六年级语文老师指名每个班派一位代表到台上来发言:
     ——假如,有一个人身高三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假如,有一个人他每个月只需要睡一个小时,就能精力充沛的工作,那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讲到这里,我想起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工作室编辑王丽同志说过的一段话,与今天在这个现场的小河镇小的小语教师同行一起思考:“我们的情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以及我们成年后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无不受早年语文教育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语文教育影响一个人心灵中最深层最本质的东西。”限于今天讲授时间的关系,我以上对咱们学校五年级学生这篇想象作文的分析十分粗浅,其实还有许多问题可以再深入探讨。

     一个星期前,咱们小河镇小的李校长托人带给我四、五、六年级同学的一叠《作文本》。同学们的作文,字迹工整,老师的批改也非常认真、细致。我决定选取《二十年后回故乡》这篇想象类的作文作细致的分析。因为我觉得这比分析一篇一般性记叙文更有意义。

    《二十年后回故乡》这个文题,我以前也给学生出过。看了同学们的作文,我忽然觉得这个文题似乎有一个漏洞:以未来航路及陆路、海路交通之发达,整个地球都成了一个“村”了。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全都在20年之后才回故乡呢?二十年思乡之苦,实在太长。文题何不改为《二十年后的故乡》?

    我一向主张在语文教学(习作教学)中将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进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未来人才最鲜明的标志是创造力,而想象力是人的创造力的来源之一。幻想作为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那些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它是许多创造活动的萌芽和开端。

     早在2000年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的专家合作,已经就我国城市儿童的想象和幻想做过一项深入的调查研究,发表了《中国儿童想象力危机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青少年想象力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束缚,需要全社会关注甚至拯救!

      我很坦诚地告诉咱们小河镇的老师和同学们,在看同学们写的这篇想象类的作文时,我有和发表这份《危机报告》的专家们同样的感受。我并不在意学生语言上的相对贫乏(这可能与词语的蓄积量相关),也不太在意孩子们表达框架的趋同(这主要是写作方法问题。譬如没有一位同学用到倒叙和插叙。当然也是创新力的问题),我特别忧心的是,孩子们在此文中暴露出来的想象力的贫弱或者说惊人的趋同,孩子们在文中无意识地流露出来的价值观,也让我有一种隐忧。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分析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兴趣;(2)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强烈的想象力;(3)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4)高度的创新性、独立性和求异性;(5)具有反潮流精神,不追求物质利益;(6)刻苦、顽强、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教育除了支持上述第6点(如“十年寒窗苦”,“头悬梁,锥刺骨”)之外,对其他5点并不提倡。我们的传统文化鼓励顺从听话,而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而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而不鼓励异想天开;鼓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而不鼓励个人的独特性;鼓励儿童把成人的兴趣当作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的兴趣和求知欲。

       让我们回头再来讲完李桃桃的故事: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问李桃桃为什么参加太空实验构想的征集,这位小学生回答,因为“知道这事的那天,正好没有作业。”“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出去玩。旅店里的被子和我家的比起来,又沉又硬,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因为我的被子是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叫丝棉,所以又软、又暖、又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蚕。”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月1日传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景山学校女学生李桃桃。刚刚被父母叫醒的桃桃一时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说:“我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电话另一头的李桃桃声音有些哽咽。
     桃桃告诉记者,她对7名宇航员可能已经遇难表示哀悼,并感谢他们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漫游太空期间对蚕宝宝们的精心照顾。对于航天飞机的失事,桃桃说,“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太空科学实验失去信心。相反,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太空实验”。

      从李桃桃同学的身上,从今天神情专注地听我讲这个故事的咱们孝昌县小河镇小四、五、六年级的400多位同学的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创造力大激发的希望。

      王一军先生说过:“课程即丰富的童年经历。”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我希望咱们小河镇小在如何拓展农村孩子们的阅读面,如何激发农村孩子的创造活力方面,提供新的经验!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1:11
第二种变式[简案]:




《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主讲嘉宾:管季超(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一,用一二个发散性思维训练游戏导入/热身[约5分钟]。





二,简析前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的共性问题,赞扬为数确乎稀缺的‘靓点’。
      [与学生一起讨论《二十年后回故乡》这个文题本身的‘荒谬’]







三,现在,管老师设计了两种假设的情况,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列出简要题纲,到台上来发言:
     
——假如,有一个人身高三米,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假如,有一个人他每个月只需要睡一个小时,就能精力充沛的工作,那么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会碰到那些故事......



四,讲李桃桃的故事/引出‘想象’力重要的观点:
   
  2003年1月16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在航天飞机上搭载了中国小学生李桃桃设计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问李桃桃为什么参加太空实验构想的征集,这位小学生回答,因为“知道这事的那天,正好没有作业。”“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出去玩。旅店里的被子和我家的比起来,又沉又硬,我问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因为我的被子是蚕吐出的丝做成的,叫丝棉,所以又软、又暖、又轻。那是我第一次知道蚕。”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月1日传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景山学校女学生李桃桃。刚刚被父母叫醒的桃桃一时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她说:“我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很难过。”电话另一头的李桃桃声音有些哽咽。
     桃桃告诉记者,她对7名宇航员可能已经遇难表示哀悼,并感谢他们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漫游太空期间对蚕宝宝们的精心照顾。对于航天飞机的失事,桃桃说,“我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对太空科学实验失去信心。相反,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太空实验”。

五:师生共同进行发散性的/不求统一结论的讨论:

-----想象不是乱想,应有科学知识/生活常识来作为基点;
------想象类作文更应注意‘细节描写’;
------想象类作文的表达,更应该有想象力/有新意。
-------等等。

六,以师生共同欣赏一篇好的想象类作文结课[ppt] 。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1:56
==讨论 2。






克服思维方式的顽疾/性格弱点----课前应到达教学空间进行查勘;必须提的教学设备保障要求应该更明朗地提出,并坚持!!!













--------本市大中小学的阶梯教室/会堂去过不少,完全符合声学原理的非常少。

           很多中小学的阶梯教室都是‘外行设计’,以小河镇中最为典型!![坡度不够/行距太窄/没有中间过道/没有可供书写的搁板!/没有黑板/墙面光滑音波硬反射]

            孝南区广场街文化路小学的阶梯教室:有可上下滑动的毛玻黑板,有多媒体,配实物投影仪/坡度足够/行距合理/有如课桌宽度稍窄的搁板/中间有宽敞的过道,极便上下和进出/有遮光厚窗帘/唯一不足是:也是光光的硬墙,故我在该教室数次大型活动,都不用话筒!

          孝南区实小阶梯教室整葺一新。唯墙面亦为光滑的硬墙,借助话筒传音,听觉不舒适。

          市玉泉小学阶梯教室是符合视觉原理的扇面形。第一排与最后一排距离不太远。讲课者目光可顾及到;印象中该教室音响效果也不错。墙面似乎是按声学原理作过了处理。挺好!![小河镇中阶梯教室完全出乎我的以往经验!!!]












-------[引前帖]
     与孝昌县图书馆春霞馆长通电话三次,提醒:学生安全第一;此事应知会县教育局和教研室;话筒话筒话筒
     27日晚,与主办方某女同志通电话:话筒话筒话筒
     28日与从未见过面的小河镇小李登高校长通第一次电话:学生安全安全安全,移动话筒话筒话筒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整洁/宽敞/光线很亮。
     小河镇中阶梯教室坡度很低,最后一排大约只高出第一排五十公分左右,出我意料;固定的条桌很长,教室两侧有走道,较宽。中间无走道,行距亦窄仅容身,不方便进出。
     教室已备手持可移动话[!!!!],传音效果不错,是俺‘救星’;有线话筒线短,效果差,不敢用不方便用;开课后,有人又临时送来可移动领夹式话筒一只,因老管腰粗,系不上,没用。

     因教室无中间过道,学生不便进出,即放弃了请学生上台画/写的预案;该阶梯教室无黑板,主办方事先费心准备的白板弃而未用。













------将不同年级的孩子放在一起上课,可以吗??管季超明确的说:完全可以!!语文/美术两科这样做,还常有奇效!!
http://xnjyw.5d6d.com/thread-782-1-8.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782-1-8.html
[2000年我的美术实验教学,就是将33名3岁---12岁的孩子放在一起教的]















------数百人同上一课,可以吗??管季超明确的说:日常教学不行!!讲座/演讲偶一为之,未尝不可!!
http://xnjyw.5d6d.com/thread-312-1-2.html
[2006年暑期,管季超按省教育厅教师管理处要求,在湖北美术学院为全省农村初中美术教师作培训授课,即为400人]

==必须的保障条件是:传音效果好;学生发言时话筒有人递送!!!!!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2:38

====继续讨论:










3,‘教研员’为何与‘研究’二字常不搭界,成为‘伪官员’,是‘领导’‘专家’‘名师’[三不像]的尴尬怪物??

4,‘教研员’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与‘官人’的‘官腔’应有严格的区隔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65-1-8.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65-1-8.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65-1-8.html
---请网友们先看看这一组文章,自作判断!!


http://xnjyw.5d6d.com/thread-27626-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7626-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27626-1-2.html
http://xnjyw.5d6d.com/。自作判断!!












===管季超来讲两次与台湾同行交谈的经历,请网友们自作判断:

----前些年,管季超应邀出席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讨会》,有一天晚间,与台湾彰化师大郭祯祥[女]教授带的博士生廖政有长达数小时的交谈。谈到放开了,小寥不免流露出对大陆教育科研水平的‘瞧不上’,我是服气的。

----再有一年,我和省里9名小语教研员到北京市‘北京小学’---校长吴国彤---参加《两岸四地中国语文教学交流》活动,与台湾教育研究院筹备组女学者吴敏儿/陈鸿
铭老师有交流,索要了几本关于儿童课外阅读导读的书。说老实话:俺们真比不上人家。
[这几本书会拍照上传,与网友分享]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55897&extra=page%3D2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55897&extra=page%3D2

===管季超收藏了一些日本/台湾/香港的《美术》教科书。我们的研究水平,确有差距。[书目是请三里学校邹华/毛陈镇小梁唯学帮我抄录的,累了他们一整天]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3:11
===讨论5,深入细腻多角度的[课例分析],比简单地贴一张‘上得成功’或‘上失败了’的标签,要重要得多!!



09年4月21日上午新华学区中山小学三节语文课观课札记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556-1-5.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556-1-5.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11556-1-5.html



[attach]19004[/attach]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03:18
====讨论6,为什么孩子们写不出想象丰富http://xnjyw.5d6d.com/thread-40925-1-1.html/各具个性的好作文??其责实在为师者也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84-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84-1-2.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2284-1-2.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295-displayMode-1-page-1.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295-displayMode-1-page-1.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295-displayMode-1-page-1.html
==试问孝昌朋友[宛若幽兰][听秋馆主]君:

    俺的以上分析,是实况吗??有道理吗??您二位的想法是怎样的呢??

     《槐坛》网友习惯用个[强]啊啥的图标表态,不管啥帖,一顶十几几十楼,都只是情感性的。


http://bbs.cnhubei.com/thread-1869661-1-1.html
http://bbs.cnhubei.com/thread-1869661-1-1.html
http://bbs.cnhubei.com/thread-1869661-1-1.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771323.html

















    孩子们写不出想象丰富/各具个性的好作文??其责实在为师者也
http://gjczwjxf.30edu.com/
http://gjczwjxf.30edu.com/
------小河镇小同行是否认同呢??不认同不妨来此帖跟帖讨论之哦。。。。

















善于反思的李大本事



海内知己








    《永不磨灭的番号》播出以来,我几乎认真看完了每一集,李大本事的形象让我常常感动。一个有着许多缺点的,又有着一身匪气的人物,却又充满了人情味,集机智、英勇、胆识、仁心于一身。他贫苦出生,具有红军的光荣传统,多少次在死亡线上挣命,他,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从头到尾,李大本事带着他的队伍打过的胜仗,无不以智慧取胜,他的智慧除去他在与敌斗争过程中的收获的经验之外,李大本事能为看《三国》戏失踪几天,然而三国戏中的智慧也是他战胜日寇的法宝之一。往往他显得有点无赖,为争取武义县县大队的领导职务,用计征服了“丁大算盘”和“吸铁石”。为救出丁大算盘和一大批炸药,以巧舌如簧的利嘴说服了“赛貂蝉”,并使之跟随武义县县大队一起打日寇。最终为消灭日寇骑兵队光荣牺牲。可以说,他与《亮剑》中的李云龙一样,打仗从不按常理出牌的高手。使得他的敌人闻风丧胆,也致使八路军内部的一些领导,也对他又嫉妒又佩服。

    更为重要的是他不断地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成熟。最让我难忘的是独立团成立之时,张六斤政委来到了独立团,大多数的战士,都是懒散惯了,从来没有受过纪律的约束,都不满意他的做法。李大本事却能大力支持。他在与丁大算盘的对话中,就说出了他自己很多想法:自从赛貂婵死后,他就如何让自己的队伍少死几个弟兄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认为战争中死不死人,不是人的命,而是缺乏指挥、纪律。他引用老陈常说的话:有严格的纪律,能够培养出良好的军人素质。他通过三个营在战斗中展示伤亡的情况分析,“铁脑壳”“老刺刀”在作战中光知道自己往上冲,不管自己的战士的死伤,形不成合力,缺乏凝聚力。而老陈所带的队伍纪律严明,军容齐整,指挥得当,伤亡人员也少得多。

   这样的反思,立足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的实力,有效消灭敌人。

   李大本事的反思还表现在坚持要为自己的部队争取一个“番号”上。“番号”是剧中的一条线索,更是李大本事的一个心病,许多战士在与日寇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因没有番号,这些阵亡的战士没有个应有的归宿。为阵亡的战士的尊严,他坚持向八路军总部要一个部队的“番号”。

善于反思是李大本事这个人物的重要特点。反思成就了李大本事的“真本事”,那个始终以“国军”自谓的陈峰非常佩服李大本事。他说:李大本事是这支部队的魂。

   看《永不磨灭的番号》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强调要不断反思。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忙于事务,缺乏反思的自觉性。更没有从民族尊严,国家的振兴的高度来积极反思的我们的教育教学。教育工作是树人的工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教育又是未来的事业。教育工作的对象是人,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变数,因此,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应根据教育对象、教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真正实现适合学生的教育。从这点出发,我们就应不断的进行反思。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应该好好向李大本事学学了,为我们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经常进行积极的反思,让我们的教育在反思中进步。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11:41




===管季超提议
        我们的孩子想象力贫弱。这个问题需要问个‘为什么??’
http://xnjyw.5d6d.com/thread-40925-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0925-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0925-1-1.html




先请各位网友看些相关资料,再来讨论。




















台灣科幻文學的縮影,兒童文學的側影
▌文/林文寶



  黃海與我同年出生,我在學術教育界,他在文學界、新聞界,平常少見面,唯一的「神交」,是科幻與兒童文學的「交會」。他幾十年在文學、兒童文學與科幻文學領域的耕耘努力,成果是有目共見的,而一般身為作家者,是不能靠寫作維生的,寫作只是他的奉獻,我與他只能在兒童文學集會的場合偶爾相遇,彼此唯一的交集是:他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科幻與兒童文學觀,認為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的交集所在是科幻文學。在我兩度策畫幼獅文化公司編選的《兒童文學選集》(1949-1998作品,分兩段編篡出版兩套書),黃海的兒童科幻小說、童話、甚至論述,都分別入選,而大學生、或研究生以他的作品作為寫作論文的題材,也屢見不鮮,也有大學教材編選他的作品入內,提供參考,2003交大科幻中心舉辦的大型學術會議,黃海作專題演講,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的學生,不少人與會,黃海也將演講內容寫成具有深度的學術論文,之後他也受任靜宜大學兼任講師。黃海從一般文學、科幻文學的創作到發表學術論文,再到大學講壇,在台灣一般的作家來說,是少有的蛻變,這要歸功於他的苦學精神,幾十年不斷的在科幻文學領的辛勤耕耘和深度探索,獲得肯定。

  如果張系國是「台灣的科幻教父」,黃海應該是「台灣兒童科幻的開山祖」,王洛夫在《文訊》發表的文章和他的碩士論文《論黃海及其少兒科學作品》就指出黃海是「開拓者」。王洛夫也說「黃海與張系國,能夠在幻小說中寫出深刻的意涵,使作品可以稱得上『文學』,被文壇尊重為『作家』者,在國內真是鳳毛麟角的幾人而已。」緣於黃海首先發現了這一尚未為人開拓的領域,寫出原創性的兒童科幻作品。黃瑞田的《科詮釋與幻想──黃海科幻小說研究》說「黃海的科幻創作歷程,正是台灣科幻小說史的主幹。」黃瑞田又說:「黃海自詡為苦行僧…他是一個謙抑和不自滿的人,一生中不斷的在學習,不斷的在自我砥礪…」是非常中肯的寫照。對於一個忠勤誠懇的文學工作者來說,文學是他的第二生命,如果我沒有算錯,黃海這本《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可能寫了三十年,說他寫了三十年,不是說三十年天天在寫,而是包括觀察、摸索、體會、醞釀、組織、領悟,發為感想或文字,成為獨特的見解,最後寫成了這本大著,聽說他還有一本有關科幻寫作的書,也將陸續計畫推出,我們且拭目以待。

  本書中收集的一篇有關成人科幻的寫作,就是黃海在一九七九年四月十二日在淡江大學未來學講座的演講全文,再加改寫,數十年累積的創作經驗加上自我成長求知,點點滴滴的彙集整合,呈現在眼前的這本書,如果說黃海其人其書正是台灣科幻文學的縮影,應是很多人所共認的,如果說黃海是台灣兒童文學的側影,正因為他以科幻反映了兒童文學。本書不僅敘述台灣科幻文學的演變,也兼論科幻、科學與文學的關係,也對中文科幻一百年來的發展作了一番省思,瞻望科幻小說的前景;對一般人所不了解的成人科幻寫作、兒童科幻寫作,提供了寫作公式和方法,目的當然是在薪傳科幻文學的火種。

  黃海的科幻文學與兒童文學觀,讓我最感興趣的是,他主張科幻小說是一種童話特質的文學,(應該是指嚴肅的,而非通俗娛樂的作品),他也寫過探索科幻與兒童文學交集的論述,並且畫出了圖形,表達兩者的相互關係,他的理論來自中外文學名著和科幻名片的觀察、體會和領悟。他指出:

  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榜》、《大人國小人國遊記》、《魯賓遜飄流記》、《小婦人》、《野性呼喚》、《金銀島》、《時光機器》、《隱形人》、《化身博士》本來都是為成人寫作的小說,因為它的主題意識和想像性、趣味性適合兒童閱讀,就被改寫成了兒童版本,基於這樣的思維, 再看看科幻大片諸如《星際大戰》、《外星人》、《回到未來》、《第三類接觸》、《衝鋒飛車隊》,成了老少咸宜的片子。史提芬‧史柏的《外星人》本來是以兒童當主角的,它的聲勢卻襲捲全球大小觀眾。科幻不就是成人與兒童之間共同喜好的玩意嗎?

  對於中國大陸把科幻與科普混同,把科幻列入兒童文學,黃海認為無須見怪,且應該破除「迷思」;科幻的趣味性、遊戲性、想像性,本來就與兒童文學相交集。如果有人說黃海是一位少年科幻作家,這個說法是很有問題的,黃海一直認為科幻是介於成人與兒童之間的讀物,把成人科幻加以淺白化,也適合兒童閱讀,科幻的童話精神隱約可見,所以無須作此定位。馬克‧吐溫一八八九年出版的《亞瑟宮廷的美國人》,可以說是時光旅行的濫觴,講一個康涅狄格州的人與人吵架時被打昏,醒來時置身在六世紀充滿浪漫的英國的亞瑟王朝時代的世界,利用槍枝、火藥表現魔法,取得亞瑟王信任,把亞瑟王身邊的巫師瑪林趕走,成為大臣,進行工業革命,以機關槍為武器,戰勝敵人後,雇請一位農家婦女當廚師,沒想到她是巫師瑪林喬裝的,對他施以魔法,使他一睡一千三百年,又回到十九世紀。再看一八九五年英國威爾斯的名著《時光機器》,也都是成人小說,兩部作品只要將文字淺白話,就是一本適合兒童或青少年閱讀的書。黃海的觀察領悟的理論,也得到印證。

  一九八九年幼獅出版的《兒童文學選集》套書五冊,我在總序中說:「我國新時代兒童文學發軔於何時?這是個有趣且爭議甚多的問題。有人認為是孫毓修編譯的《無貓國》(宣統元年,一九0九年三月)。他們認為中國兒童文學萌蘖於外國童話的移植,而《無貓國》是中國兒童文學誕生的標誌,因此有人稱孫氏為『現代中國童話的祖師』。」以這樣的論點來比較,一九三二年老舍出版的《貓城記》可以說是「廣義的」科幻小說,曾被翻譯英、日、俄、德、匈五國文字,在日本列入「科學幻想小說文庫」,它的寓言體屬性,也適合改寫成童話,一如《格列佛遊記》當初原是為大人寫作的,只要是在諷刺英國當代的社會,之後被改寫為《大人國小人國遊記》,因此,我們說黃海是台灣科幻童話的「開山祖」或「開創者」,是恰如其分的。黃海觀察發現科幻與兒童文學的交集性,為科幻小說尋找它的藝術寄託之所,不論1989年獲頒國家文藝獎的《大鼻國歷險記》,首開「科幻童話」(science fantasy,science fiction fable)之先河;或是1986年獲頒中山文藝獎的《嫦娥城》,開創兒童科幻小小說的典型;或甚至創作少年科幻、成人科幻;他都努力在詮釋科幻的童話精神。現在這部《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直接間接闡述了科幻文學的創見,對從事文學工作者將有深刻啟發。

  台灣的科幻小說,最初是沒有名字的,張系國為它取了名字,最初少有人知道,也少有人了解科幻小說的內涵,黃海指出:「科幻小說」在一九八0年代前後,逐漸形成共識和認知,之後黃海踵繼耕耘,並深入兒童科幻的領域,正如黃海的《嫦娥城》在獲得中山文藝獎的之後,發表在一七八七年四月《海洋兒童文學》停刊號的〈讓科幻在兒童文學定位〉一文中所說:

  (科幻童話)它剛出生時是沒有名字的,正如所有初生的嬰兒般,也許幼稚,但會隨著歲月成長,也有了名字、個性和智慧。

  台灣科幻文學的萌芽、拙壯、發展脈絡,歷年來曾由黃海、呂應鐘、葉李華陸續整理出頭緒,以至上海姜雲生、江西辛臨川、天津鄭軍、北京的吳岩、楊鵬都曾著述為文加以關注。台灣的研究生以科幻為題材寫作論文,直到目前己知的有黃子珊、王洛夫、黃瑞田、范怡舒、林建光、陳愫儀、傅吉毅、劉秀美、陳玉燕、陳雅雯、詹秋華、陳鵬文、方安華、許麗雪、黃惠慎、戴秀柔、黃尹歆、方安華…等,前面三位的碩論是以黃海個人為主題的,其他每位研究者,只要涉及到科幻,就必須提到黃海,台北教育大學的黃子珊論文今年(2006)剛完成。現在黃海現身說法,以高遠寬廣的視野寫出本書,它的體例是介於學術與通俗之間,混合回憶錄、心得錄、訪談錄、考察錄、評析錄,呈現出來跨越半世紀的「薪火錄」,令人想起葉石濤撰寫的「台灣文學回憶錄」,或許是黃海有心師法葉老,在黃海年老時的一次文學奉獻和貢獻。

(本文為黃海《台灣科幻文學薪火錄1956-2005》序文,林文寶現為台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並擔任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三大阅读潮流激荡儿童文学世界

当今世界儿童文学生产(创作)与消费(阅读)呈现出以下三大明显的潮流,这与全球化时代的人文思潮、价值追寻、未成年人的精神成长等问题紧密相联。世界儿童文学的这些潮流也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儿童文学的生产与消费。三大潮流集中地形象地体现在以下三类儿童文学读物之中。 富于“教育”色彩的童话和少儿小说 第一类是有关体现现代世界教育潮流所倡扬的“学会做人”的理念,充分肯定具有创造性思维和鲜明个性的少儿形象的作品,这主要是少儿小说、童话等叙事性文学。 这一创作潮流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少年儿童精神生命的成长与个性的发展上,并将成长的过程置于广阔的现实社会背景之中,着力描写人际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两代人之间关系的改善,青春期的困惑与烦恼,以及社会病灶(如酗酒、吸毒、暴力、谋杀、同性恋、未婚先孕、色情、家庭破碎、种族歧视等)、教育弊端对少年儿童身心的影响,以求深入地揭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某些共同问题,引导未来一代的精神生命尽可能不受挫折地成长。 属于这一主潮的代表性作家作品,在美国有:被誉为“当代哈克”的塞林格描写“一个年轻孩子浪迹在不太友好的成人世界里”的新现实主义小说(问题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女作家S·E·辛顿塑造的虽犯有过失却从烈火中救出几个孩子的现实少年英雄小说《世外顽童》。 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儿童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用写实手法呼唤真情、信任和理解,呼唤人们承担起“被战争糟蹋得满目疮痍的世界”的责任感的作品,代表性儿童小说有伊恩·塞拉利尔的《银剑》、约翰·汤森的《冈布尔的院子》等。 在法国、德国,塑造独立自由地去认识社会人生、了解当代世界种种风景的作品也十分受到重视,如皮埃尔·加马拉的《春队长》、《羽蛇的故事》,博斯科的《大河的魅力》,凯斯特纳的《埃米尔和侦探》、《5月35日》等。 而在北欧,这种创作思潮不断受到鼓舞涌起高潮,特别是瑞典林格伦、挪威埃格纳、芬兰杨森笔下涌现的那一群活蹦乱跳、毫无顾忌地挑战现存教育体制的淘气包,以他们充满幻想和创造的生命力向整个世界儿童文坛宣告了教训主义的结束和“儿童世纪”的到来。 我们要特别提出英国女作家J·K罗琳的现代超人体系列长篇童话《哈利·波特》。这部世界童话大书将少年哈利·波特的精神成长融入以魔幻故事为艺术构架的校园生活之中,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少年人的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成长历程,实现了自己的英雄梦与价值追寻,作品以超常的想像力与极度的童话浪漫艺术赢得了世界各地小读者的广泛喜爱,创下当今世界文学发行与阅读的奇迹。 以上这些充满现代意识与变革精神的西方作品,在80、90年代先后被译介到了中国;有的还有多种译本,多家出版社出版,如瑞典林格伦的童话、小说《长袜子皮皮》三部曲、《小飞人》三部曲、《淘气包艾米尔》三部曲与《疯丫头玛迪琴》等。在林格伦作品中的独特的反传统少儿形象、充分的游戏精神与热闹风格、深刻理解与把握儿童心理的写作姿态以及大胆的童话文体改革等,曾带给80年代中国儿童文坛旋风般的影响。 “童话大王”郑渊洁作品的走红,“热闹型”童话的迅速崛起、游戏精神美学旗帜的高扬,都与林格伦进入中国直接相关。80年代一大批标榜“新潮儿童文学”的中青年作家所热情呼唤的“塑造小小男子汉”、“阳刚气质”的口号,所塑造的个性鲜明的“自立型”、“断乳型”、“成长型”少儿形象,所探索和表现青春期烦恼与憧憬的少男少女心理小说,都从不同方面受到过当代西方儿童文学的精神感召与变革意识的冲击。 以幻想烛照未来的科幻小说 第二类是有关体现现代科技创新,以人类科技文明与无边幻想烛照未来一代知识天地的作品,这就是科幻小说。 正如现代科幻小说泰斗艾萨克·阿西莫夫所曾指出的那样:我们正生活在科幻小说的世界里。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为萌芽初创时期,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赫伯特·乔治·威尔斯是这时期的代表。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开拓出了古典科幻小说的两个主要流派,即技术派和社会派,并确立了后世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这主要有太空探险、时间旅行、奇异生物、战争与大灾难、技术进步与未来文明走向等。 20世纪30至60年代为黄金时期,涌现出如美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罗伯特·安森·海因来因、英国的阿瑟·C·克拉克等一大批优秀科幻作家,创作空前繁荣。这一时期人们对科幻小说的认识也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一般都认为科幻小说是表现科学对人类影响的作品,同时创作也形成了一定模式:必须有一个带悬念的与科学发展或科学家工作有关的好故事;故事应有几个恢弘的奇异场面;无论是乐观还是悲观的结尾都应给人以思考。 60、70年代是西方科幻的“新浪潮时期”,英国人米切尔·莫考克发起了一场刻意求新、将科幻融入主流文学的改革运动,其主要特点是:抛弃传统科幻小说的套路,由通俗向主流文学靠拢,进而进入严肃文学领域;嘲弄传统科幻对未来世界的预测主题,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因而充满悲观色彩,科幻小说的公式也由过去的“技术成就→未来”改成了“假如这样→未来”。 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科幻进入回归传统的“塞伯朋克时期”,中心人物是美国威廉·吉布森和布鲁斯·斯特灵。“塞伯朋克”的意思是指具有超越传统和极端未来主义观点的电脑技师。他们呼唤科幻小说从“新浪潮”回归传统,回到人们熟悉的高科技场景。 80、90年代,西方科幻呈现出多流派并存的多元时期,创作景观异彩纷呈,其内容几乎覆盖了当代世界的全部前沿学科领域。 科幻小说的译介是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50年代渐成气候,60、70年代因“文革”等原因被迫停顿,80、90年代勃然而兴,成为翻译界、出版界的突出现象和兴奋点。各地少儿出版社都曾出版过相关的科幻文学译作丛书。 福建少儿出版社还把科幻小说作为出版特色。1990年至1995年,该社每年推出一辑《世界科幻小说精品丛书》,已出6辑36种,发行达数百万册,并多次被评为“最畅销的文艺类图书”。1997年该社推出了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詹姆斯·冈恩主编的4卷本《科幻之路》,以后又出版了一套展现五大洲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的未来前景的最新西方译作《2066年环球风暴世纪科幻小说丛书》。 此外,还有中国少儿出版社的《凡尔纳经典科幻探险小说珍藏文库》15种,四川少儿出版社的《外国科幻名家精品丛书》6种等。 由于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存在如此特殊的衰落现象,因而外国科幻小说的引进就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就是直接填补了中国科幻退场后而出现的空白。相对于外国儿童文学其他文体如小说、童话对中国文坛的影响而言,外国当代科幻在中国当代文坛就有了一种强势性、霸权性与支配性的意味。90年代后半期与世纪之交的中国科幻小说创作,明显受到西方新科幻的影响。一是在题材上,几乎与西方亦步亦趋,着力表现现代高新科技影响下的人间百态,以及有关电脑网络、生物克隆、外星人探寻、未来世界预测等内容。二是在表现手法与文化观念上,同样也有与西方科幻相类似的两种类型:一是通过现代科技的最高成果和预期结果,来展现人类未来生活画卷的“未来世界型”的作品;二是以眼前的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为基础,观照历史,去对未来的社会格局作出种种预测,并以此来幻想、建构未来社会的“政治寓言型”作品。 世纪之交我国科幻小说创作终于走出了低谷,一批具有现代意识与高科技知识修养的新人开始崭露头角,各地也及时出版了他们的原创性作品。如:江苏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当代科幻小说丛书》,有《克隆总统》、《网络游戏联军》、《生死第六天》等6种,四川少儿出版社推出了由《星际旅行》、《地球上最后一家人》、《献给索尼亚的玫瑰》等10余种科幻新作组成的《中国著名科幻作家丛书》;甘肃少儿出版社有以沙漠为背景的《金科幻丛书》4种,河北少儿出版社有《中国长篇科幻小说新作》3种等。在2000年年初公布的第五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科幻界终于有了星河的《星际勇士》、牧铃的《梦幻牧场》、马铭的《幽灵海湾》等作品获奖的喜讯。 展现独特人文关怀的“人与自然”读物 第三类是有关体现人类面对的共同生存困境与拯救,传导守护地球家园,增进全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作品,这主要是与环保、生态、动植物、大自然相关的读物。 应当说,有关“人与自然”这一重大主题的创作,在世界儿童文坛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有着自己的传统。从法国法布尔的科学诗篇《昆虫记》到俄罗斯比安基的大自然百科全书《森林报》,从法国古典动物童话《列那狐的故事》到加拿大博物家西顿的现代动物小说《动物英雄》,从印第安人作家灰枭记录原始森林动物变迁的故事《消逝的游猎部落》到西欧作家“重返大自然”题材的小说,从英国作家笛福名著《鲁滨逊漂流记》到后起竞相摹仿鲁滨逊故事、向往伊甸园生活的续写之作(如法国阿兰·埃尔维的长篇《鲁滨逊》),从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惊世名作《荒野的呼唤》到英国作家考林·达恩愤怒遣责人类破坏生态迫使动物大逃亡的长篇杰构《动物远征队》等等,就这样,世界儿童文学润物无声地不断地向下一代讲述着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另一类世界——动物世界及其生存、发展与困境,讲述着大自然原生状态的种种美丽可爱之处。 译介有关“人与自然”类的作品,这在20世纪初就得到了中国文坛的重视。20、30年代翻译工作陆续开展起来以后,世界大自然文学尤其是俄苏的作品如《十万个为什么》等陆续进入了中国;但大规模的译介尤其是对西方作品的译介,则要进入80年代以后。《昆虫记》、《森林报》等经典名作在80、90年代一版再版,光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昆虫记》至1999年5月就被7次印刷,发行76000多册。译介当代西方作家“人与自然”的新作,更得到中国少儿文坛的重视。例如,光是湖北少儿出版社从国外引进的《走进大自然丛书》就多达47种,其中讲花草的就有《高山花卉》、《田野花卉》、《森林花卉》、《淡水花草》等。 80、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有一个突出现象,这就是有关描写动物与大自然的作品越来越多,而且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卓有成绩的作家队伍。如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的云南作家沈石溪,执着于动物小说创作的还有李子玉、蔺瑾、朱新望、金曾豪、梁泊、车培晶、萧显志、崔晓勇、牧铃、方敏等。我们还应特别提出,安徽作家刘先平数十年如一日跋涉在群山莽原之间,他创作的《云海深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大熊猫传奇》等“大自然探险小说”,以其强烈的动物关怀精神引起国际儿童文学界的关注,广东作家饶远创作的长篇“绿色童话”《蓝天小卫士》、《马乔乔的童话》,东北满族作家陈玉谦疾呼保护青蛙的长篇小说《蛙鸣》,北京新秀保冬妮的昆虫童话三部曲《屎克郎先生波比拉》等,都给当代少儿文坛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作品以其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母亲的国际性主题,汇入了世界性儿童文学的长河。 应当说,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在有关守护人类共同家园、建设人类绿色文化和绿色文明方面,已经完全融入了世界儿童文学的艺术版图。(王泉根) 《中华读书报》




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发展之路——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综述
李东华      
     
201012月16日1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江苏省作家协会、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文学工作者和第八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者济济一堂,共商繁荣儿童文学大计。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冰,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新力到会讲话。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健、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承志,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陈海燕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主持。
与会者围绕中国儿童文学“如何真切地认识与表现当代儿童”、“如何打造儿童成长的精神高地”、“如何应对数字阅读与数字出版”、“如何走向世界”等四个主要议题展开研讨。王泉根、黄蓓佳、白冰、曹文轩、秦文君、海飞、李学谦、梅子涵、张锦贻、刘海栖、方卫平、朱自强、李利芳、崔昕平、邱易东、舒伟、汤汤、谭旭东等作了大会发言,其他与会代表在分组交流中热烈讨论,大家对中国儿童文学当前及未来的发展态势发表了很多真知灼见。
……

    解放孩子的想象力、通过深入生活和阅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写作资源的储备,让作家自己的“童年经验”和当代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实现对接,探索更为丰富的美学风格……这些都是与会者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艺术之路开的“药方”,而这一切努力,为的都是能够找到抵达孩子内心的路径,去了解当下孩子真实的困惑与憧憬,挫折与梦想,从而能够创作出真正打动他们心灵的精品佳作。
……

另外,一些专家学者还从儿童文学各个具体的门类出发谈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如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周晓波在谈中国童话如何与世界接轨时,强调了“中国经验”的重要性。在谈到科幻创作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岩说:“科幻文学比儿童文学更有国际化的基础,因为科技进步跟全球化紧密相关。也正是因此,最近几年来,象韩松、刘慈欣等国内著名科幻作家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海外期刊中;而海外华人科幻作家群的崛起,则更是当代世界科幻领域中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新现象。”他建议为了支持中国科幻作家走向世界、支持海外华人科幻作家继续扩大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应该考虑国家出资召开第一届世界华人科幻大会,表彰在加强文化软实力过程中作出贡献的海内外华人科幻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作家张之路则认为:“我们当代至今没有可以拿到世界上去比试比试的幻想小说,以及作家、剧作家,我们更没有以拍摄幻想电影而知名的导演。这些都不奇怪,因为就在国内来讲幻想作品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天津理工大学教授舒伟介绍了英国幻想文学的发展历程,力图给中国幻想文学的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

本次会议的发言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的话题多种多样,如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侯颖、“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等谈了动物小说的文学审美问题;作家刘先平谈到大自然文学呼唤生态道德;评论家张锦贻介绍了少数民族儿童文学作家绚丽多彩的创作局面;而集科学家、探险家与文学家于一身的位梦华,一直钟情于科学文艺的创作,他认为文学家应该向科学进军,科学家应该向文学深入。作家王一梅和苏梅则谈了儿童文学的阅读推广问题,作家、出版人祁智则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看到儿童文学在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背后不容乐观的一面。
所有的发言,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冷静理性,还有的深情动人,而在所有的发言之中,有一种声音最响亮: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品质,坚守人文情怀,具有感动少年儿童的精神内涵,这是儿童文学的根本出路。这些不同的声部共同构成了一部旋律优美的交响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未来发展奏响了嘹亮的号角。

来源:冬桦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87fb80100nf18.html





福建人民版/吴岩著《科幻文学入门》


历久弥新(代序)
第一部分 了解科幻
论科幻小说的概念
科幻文学纵横谈
提倡科幻应有的观念
形形色色的科幻观
科学家与科幻小说
该读什么科幻书
为什么应该善待科幻文学
中外科幻小说的两个“第一”
文化传统与科幻小说繁荣
第二部分 题材举要
寻找“新”世界
科幻小说中的天文学
隐藏的宇宙危机
科幻的太空航具
中国科幻小说:一个百年载人航天梦
超时空的观念
多次元的宇宙
.科幻怪物与太空英雄
外星人
早期科幻小说中的克隆技术
科幻机器人
科幻文学里的经济秩序
网络科幻的当代发展
第三部分 认识外国科幻
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
《弗兰肯斯坦》之谜
凡尔纳及其作品
威尔斯和他的科幻小说
柯南·道尔和他的科学幻想小说
阿西莫夫是人还是神?
星逝
詹姆斯·布里什与其科幻著作
拉里·尼文和他的科幻小说
哈里·哈里森
法马尔的神秘世界
安妮·麦卡芙瑞
平凡的简尼
卡尔·萨根和他的科幻小说《接触》
阿丽萨的“父亲”布雷乔夫
莱姆科幻的哲学空间
女人对科幻世界的“入侵”
小溪·山谷·科幻世界
推荐老牌科幻经典
第四部分 认识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发展的四个时期
我视野中的华夏科幻史
幻想力缺失是苦心设计的阴谋
西方理论对中国科幻的作用
现代性与中国科幻文学
发掘晚清科幻的宝库
1940年代:大师的相同与不同
1950~1970年代:中国科幻的“燃情岁月”
1990年代的中国科幻
论郑文光的科幻创作
刘慈欣与新古典主义科幻小说
文化错位、性自虐与王晋康科幻小说的深层解码
韩松和他的《红色海洋》
文明蜕变、精神解困与星河的青春期心理科幻
杨鹏和他的儿童科幻小说
俄亥俄的雪——访张劲松
“边缘人”物语
第五部分 科幻亚文化
我所认识的科幻迷
科幻迷的未来
哥伦比亚与科幻之梦
后殖民时代的太空险航
科幻与非典之灾
纳米世界的“尺缩钟慢”
谈科幻艺术
好莱坞的科幻双星
也谈电影《2001年》
李连杰的“去大脑僵直”
中国科幻电影的一些“隐情”






关注儿童的梦想——评王功恪教授的儿童科幻小说《小博士漫游科学王国》
时间: 2011-5-17   新疆日报网
   关注儿童的梦想,本是我国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但是,最近几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似乎正在疏离这一传统。有学者尖锐地指出,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处于“比草还浅,比水还淡”的游戏状态。正像青年评论家谭旭东所言:“许多儿童文学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都市贵族化’倾向和‘消费主义写作’的取向,儿童文学作品不再是对强者少年理想的描写,不再是对底层儿童的生活和情感的再现或表现,而是追随都市商业化进程和休闲文化的脚步,‘淡化苦难,表现快乐’成了许多作家的创作原则。”这样一种创作倾向,导致有些儿童文学作品或追随日本、欧美动画人物形象,或打造当下时尚夸张人物符号,过于轻飘、搞笑、缺乏深度,甚至失之油滑。这不但造成了中国民族特色儿童形象的缺席,而且就是被描写到的那些儿童形象,他们精神世界的复杂性也被大大地简化了,遮蔽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人生梦想。
   在此背景下,王功恪的新作儿童科幻小说《小博士漫游科学王国》(以下简称《小博士》)的出现就具有特殊的意义。
   《小博士》以多元的解读角度、经典的讲述模式、美好的主题关注儿童的梦想,关注中国儿童的未来,成为儿童科幻小说有力的参照坐标,这对当下儿童文学的创作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小博士》作为一个敞开的空间,具有无限的解读性。本书着力塑造了一个21世纪中国的少年科技精英小博士奇奇的人生理想与奇巧经历。通过小博士应邀访问科学联合王国的历程,读者跟随着小博士及美丽可爱的未来小姐、睿智沉稳的新世纪爵士、英俊博学的超导王子等一道,遨游了未来世界的塑料公园、超导公国忽然纳米公国。你可以视它为一个飘忽的梦,在这个放逐梦想的世纪里,你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科学的进程如何把人类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能一次次追逐到孩子们编织理想的脚步,能一遍遍地触摸从孩提时代放飞的鲜活梦想,或许这也才是孩子和成人都愿意阅读《小博士》的真实理由,这样的解读至少能让远去的梦想明晰起来,让淡化的理想重新点燃。当然,你也可以视它为一种对西方动画形象垄断中国儿童眼球的一次挑战,当孩子们看了太多的像“史努比、圣斗士、蜡笔小新、米老鼠”外来形象之后,“小博士奇奇”形象像一股清风,他的正义、阳光、博学、聪慧、自强,正好激活中国孩子梦想所在,就像在经历了重重单调后看到自己特别的东西,就像长久的渴求突然找到了依托,让人向往。
   作为儿童科幻小说,它突出的是孩子的梦想:在超导能量支持下建设成了神话般的海底城,人类可以像鱼类一样诗意的栖居在海底;在纳米导弹的攻击下,人类最可怕的癌症肿瘤顷刻化为乌有,人们可以保持童心长生不老;修一条攀登月球的天梯,筑成《圣经》中所描述的那样通天塔。更确切地说,书中涉及的每一个幻想都带着孩子最原始的梦想,可贵的是其背后有着可实现的科学理论为支撑,这令人鼓舞与感动。
   在前言中,作者这样叙述道:这是一段发生在2080年奇幻旅程,这是一本我们从未读过的另类小说。它讲述着许许多多还未发生但又一定会发生的故事,汇集了世界上罕见的神奇、魔力、惊喜、冒险……经典模式的故事开头通常给我们一个叙述的期待,在另类的世界,奇幻的情节中讲述故事的主人公如何追求他的目标,实现他的梦想。而在花样翻新的现代社会中,经典却意味着老式和老套,但它却是历史的沉淀和选择。对儿童文学来说,老套就是要突出有趣、有意、有想象力。所谓有趣是指作品以其神奇独特的姿态、美妙奇异的情节、幽默有味的语言,让孩子产生一种拿起来就放不下的魅力。所谓有意,指的是儿童文学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建构,透过淡言微词中表达出的深刻寓意,在生动游戏化的阅读中,让孩子们找到心灵和情感的支撑和慰藉。儿童文学是在童年时代对人进行情感熏陶、美德养成,它是以精美的审美化的文字来提升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想象力更是儿童文学突出的特征,传奇神勇的人物、穿超时空的情节、灿烂辉煌的场面等贯穿始终,儿童作品的阅读与成人文学不同之处更多体现在奇妙的想象上,在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用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故事吸引孩子、打动孩子,引领孩子的成长。
   《小博士》讲述就包含这三大元素,讲故事的方式套用的是儿童文学中最常见最老式的那种。有趣的故事情节随着小博士的脚步展现得淋漓尽致,构建起新颖的世界:魔力十足的塑料公园、神奇前沿的超导公国和惊险刺激的纳米公国;有意的主题也无需抓破头皮才能有所悟的,更不用去聆听专家的解读,看了就会觉得科学很实在,生活有情趣,人生很丰富,会平添一份坚韧与信心。书中的想象力更不必装模作样煞费苦心地得出,读了就有一种自然而然地联想,孩子们可以登上如同“一千零一夜”飞毯式的塑料白宫,进入小人国充满怪异的STM隧道,可开心地阅读外星人世界雅典娜星球发来的神秘天书,体会量子丛林猎虎的快乐,探索小海龟为什么环游大西洋——太平洋而不迷路的秘密。这种靠故事本身内涵所引发的想象,是孩子们认识、适应、融入社会的开端,构建起了现实与未来之间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为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平台,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主人公的力量与激情,真实、平易,又豪情满怀,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要当科学家改造人类家园的冲动与梦想。
   这些便是老套儿童小说所具备的品质。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普作家,王功恪教授用放眼世界的前瞻性眼光,本着“绝不能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在世界之林处于一个智力低下的状态”的创作情怀,希望中国能有自己文化特色和风格的儿童作品。
   《小博士》选择了未来中国的美丽梦境作为立脚点并非源于作者对于儿童现实生活的陌生,而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作者了解孩子内心的渴求,了解中国儿童未来发展的现实:未来世界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危机,而塑料代替金属的研究是人类将开始全面应用塑料的新时代。“超导激光大战”、“纳米材料家族机器人全面运用、能量对抗赛”将是孩子们成年后所面临的现实,让孩子们在漫游科学王国的旅程中亲身体验未来世界,领略科学独有的美丽与魄力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小博士》虽是科幻题材,但它却是站立在当下科学远景现实的土地上写出的昭示未来中国的诗意作品,是一部带有美好主题追求和梦想的作品。曹文轩教授曾在他的论著中直言:“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成为常识,甚至会衰老与死亡,这个世界上最强大、最具震撼力与杀伤力的并不是思想,而是美。”
   《小博士》中所描述的世界也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基础之上,有着现实的根基和美学基础,带着诗意与美感,体现出一种鲜明健康的情感和审美的价值。“中国孩子有自己的追求,而不是骑着扫把跟着洋人满天飞,作为一名科普作家,我更注重少年儿童科学素质的培养,注重少年儿童的科学梦想的呵护。”这不仅是王功恪的心愿,也是所有儿童作家的心愿。
   能坚守儿童文学的创作本来就是一个难度,而儿童科幻作品创作尤其如此。关注儿童内心,关注儿童梦想,更是一种高尚精神的建构。《小博士》的面市对当前儿童文学创作也不无启迪和裨益。







科普读物与儿童成长五人谈实录  2009年01月15日  新浪  

图为:科普五人谈(左起:徐鲁、蔡美玲、张之路、吴岩、夏顺华)


  《什么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智慧的世界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什么是什么》:给孩子一个智慧的世界——科普读物与儿童成长五人谈现在开始。
  在刚刚送别了难忘的2008年,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09年,回顾2008年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平凡的。因为我们收获了北京奥运,向全世界献上了一场体育盛宴,而海豚传媒更是经过数年的追踪和谈判,收获了大型科普丛书《什么是什么》,献给孩子一个智慧的世界。
  今天在这里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五位嘉宾,以科普读物与儿童成长为主题,就科普读物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进行探讨,分别从下面的几个话题进行探讨:
  1、科普读物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2、欧美国家与中国在儿童知识普及教育上的不同方式。
  3、《什么是什么》(WAS IST WAS)引入中国后,对我国少年儿童会产生哪些影响?
  接下来我向大家隆重介绍此次五人谈的嘉宾,他们分别是:
  1、著名科幻文学作家、电影编剧、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影集团策划部主任张之路先生,感谢您的到来!
  2、著名科幻文学作家、青年学者,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兼科幻创作研究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我国第一位科幻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吴岩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3、德国图书信息中心项目经理,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汉学和新德国文学硕士蔡美玲女士,欢迎您的到来!
  4、海豚传媒创始人、总经理,著名出版家、企业家。中国民营书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版协理事、湖北省民营书业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动漫协会副会长、全国民营少儿读物分销联合体顾问夏顺华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5、著名作家、诗人、书评家,海豚传媒策划总监,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冰心奖评奖委员会副主席徐鲁先生,欢迎您的到来!
  来到我们现场的还有媒体朋友,他们是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道栏目》,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商务周报、新浪网育儿频道、语文报、河北卫视《读书》栏目、出版参考杂志社、人物周报书刊、出版营销杂志等,欢迎你们的到来!

http://baby.sina.com.cn/news/2009-01-15/183737297.shtml
http://baby.sina.com.cn/news/2009-01-15/183737297.shtml







杨鹏:中国科幻文学的机遇和挑战
2010年01月06日  中国网

面对未来的科幻文学
科幻文学是面对未来的文学,它将人的目光牵向未来,激发一代又一代人去探索,为科学献身。对于正在成长的少年儿童,它又能刺激他们的思维及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科幻文学具有儿童文学等其他体裁所不具有的功能。将近一个世纪以来,许多有识之士都曾为中国的科幻发展大声呼吁和身体力行,梁启超、鲁迅、茅盾、老舍、杨振宁……都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做出过贡献。邓小平同志还接见了英国著名科幻作家布莱恩·奥尔迪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生活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商品经济繁荣……这一切都使人们感到科幻文学不可或缺,读者对科幻文学特别是科幻小说再次产生了强烈的要求。
科幻小说发端于19世纪的欧洲,从西方社会工业化到人类进入太空是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在20世纪前期和中期,科幻电影还是一种比较边缘化的艺术,科幻类影视作品所占比例并不大,有影响的也只有《地球停转之日》等为数不多的几部。但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影特技水平的提高,从《2001太空漫游》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即使拿到现在也不算太落伍的科幻影片,比如《星球大战》系列、《超人》系列等。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卖座影片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科幻或者魔幻电影,比如《蜘蛛侠》系列、《黑客帝国》系列、《变形金刚》系列、《哈利波特》系列。以科幻电影为主导,科幻艺术逐渐在文学、电影、电视、动画、漫画、游戏等领域中形成一大潮流,科幻艺术形式在国外也成为了一种主流艺术,现实类的东西反而被边缘化了。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所谓的主流作家、主流画家、主流艺术家,虽然还叫主流,但事实上已经边缘化了;而被视为边缘艺术的科幻小说、动漫,在消费群里却是占主流的。
在诸多科幻艺术门类中,科幻文学提供了最基础的想象力和思维方式,并实现了科幻在影视、动漫诸领域的全面开花。然而,在中国,不仅科幻影视、动漫远未成型,甚至作为其基础的科幻文学尚在初步发展之中。
科幻文学在中国
有人认为中国缺乏科幻思维,需要国外作品来引导,这种说法其实是对我们文化史的一种忽视,中国古典文学的科幻系统还是很发达的。我们有《山海经》《西游记》等,这些作品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丝毫不比《魔戒》《哈利波特》逊色。中国的笔记小说和文献里,都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有很多对飞碟、电脑、望远镜、木鸟、机器人等的想象。另外,中国各民族的史诗也很伟大,充满了神奇瑰丽的想象,比如《格萨尔王传》。中国本土并不缺乏科幻资源,现在许多网游和网络小说都以中国古代人的想象为素材进行创造,开拓了一条很有前景的道路。
但现在的中国科幻文学为什么落后于世界?因为我们的科幻传统曾出现过两次大断裂。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提倡“子不语怪力乱神”,西汉司马迁写《史记》也去掉了神话传说的想象成分。因此,汉族史诗没能完整保留下来,我们所知道的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都很零散,不成系统。不过,虽然在主流的士大夫阶层,科幻被认为是很不正经的东西,但在民间保留得还相对比较完整。到了20世纪上半叶,现实主义成为主流文学思潮,中国的科幻传统出现了第二次断裂,造成将近100年的断层。晚清时期,出现了很大一批虽然质量不是很高、但是想象力丰富的科幻小说,比如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写宝玉在1900年复活,穿越时空游览未来世界的故事,里面写到了天气预报、潜水艇等现代科技。鲁迅、梁启超等也翻译了一大批国外科幻小说进中国,比如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作品。不过,主流文学对科幻作品是非常歧视的,科幻文学整体被边缘化。比如老舍,写了一部《猫城记》,他却为此“检讨”了多年。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科幻小说曾经繁荣一时,出现了郑文光、叶永烈等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和《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人马座》等优秀作品。郑文光是新中国科幻小说的重要开拓者,发表了《鲨鱼侦察兵》《太平洋人》《仙鹤和人》《古庙奇人》等传颂一时的科幻佳作。他的科幻小说善于将科学与文学结合,不故设悬念,也不刻意追求惊险,而是善于提炼情节,着力写人,清新隽永,给人抒情诗般的艺术感受。著名科幻作家叶永烈在这一时期也创作了《世界最高峰上的奇迹》等科幻小说。其作品取材广泛、手法多样,充满浓郁、朴实的生活气息。著名科幻作家金涛塑造的“马小哈”形象及“马小哈”系列儿童科幻小说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这一时期科幻小说创作成绩突出的作家还有:童恩正、刘兴诗、肖建享、鄂华、王晓达、尤异、宗介华、宋宜昌、冷兆和、吴岩、嵇鸿、嵇伟、吴伯泽、迟方、达世新等等。他们风格各异,创作思想不同,共同构成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科幻小说五彩斑斓的景观。到了80年代初,科幻作家开始走出模仿前苏联科幻小说的影子。这一切,都为90年代新生代科幻作家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科幻小说最重要的变化是摆脱了科普论、社会现实论,企图寻求科幻文学本身的独立存在价值,向科幻本体回归,呈现了一个比较开放的状态:中国90年代以前的科幻作品,西方化的倾向比较严重,故事发生的背景大都在国外,甚至连主人公也都是外国人。90年代后的科幻作品虽然还保留着这一倾向,但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不少作家开始探索科幻的民族特色。而80年代常用的“M”国、“S”国间谍潜入、以美苏超级大国为假想敌的那种创作模式,在90年代的中国科幻小说中已基本消失。在写作理念上,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种将“科幻”与“科普”相等同的写作观被新一代作者摒弃。科幻创作摆脱了旧有模式,呈现出多元开放的状态。作家也不再拘泥于科幻究竟姓“科”姓“文”,埋头写作——虽然小圈子里的争论依然存在。另外,作品高科技成分大大增加。一些作家的作品,出现了过去的作家所没有的品质,如有的作品将哲理性、思辨性与科幻故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深邃,如韩松的《宇宙墓碑》;有的作品将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的生活经验融入幻想写作之中,如星河的《网络游戏联军》;有的努力将科幻构思与当下少年的校园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之具有卡通作品的特点,如杨鹏的《校园三剑客》系列,等等。这一现象意味着中国科幻文学既在寻找着与世界科幻文学的接轨方式,也在探索着自己的民族化道路。90年代中国科幻观念的认识变化是对科幻本体的回归,是未来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变化,就没有中国科幻文学的未来。
发展科幻文学的策略
发展科幻文学,意义不仅在其自身,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幻创作,激发、提升整个民族的科学精神。在目前主流文学中国民精神疲软的状态下,通过科幻文学提倡一种科学精神,对整个中国国民以及社会发展的这趟列车来说,都是很有发动力的。在21世纪之初,中国科幻文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出版社还是作者,都应当抓住这一机会,多出精品,为中国科幻文学走出“低谷”、走向繁荣作出贡献。
首先,从体制上给真正的艺术家予以支持。要培养中国的科幻艺术大师,为培养中国的斯皮尔伯格、宫崎峻创造环境,就必须在舆论导向上予以支持,在理论研究给予支持。翻看中国社科类核心刊物,我们会发现,专家学者对科幻文学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国内的科幻小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顶多被放在儿童文学中。即使如此,儿童文学有各种评论和总结,比如有少年小说评论、童话评论、报告文学评论,却没有科幻文学总结和评论。中国唯一的儿童文学理论刊物《儿童文学研究》(现与《儿童文学选刊》合并为《中国儿童文学》)几乎将科幻小说这一重要领域完全忽略,很少有评论科幻小说和介绍当前创作势头较好的科幻作家的文章。科幻小说在儿童文学领域里事实上也是缺席的。很长时间以来,中国主流文学界对科幻文学和科幻作家有“文本歧视”和“创作歧视”的偏见,好像当科幻作家和写科幻作品是非常丢人的事情,是“通俗文艺”和“庸俗文艺”。其实,这是对科幻文学的误解。拿科幻文学最常见的“时间旅行”来说,经常在其中出现的“只有一个地球”、“茫茫宇宙没有知音”、太空船“像方舟在宇宙中流浪”等内容,这难道不是对文学的孤独主题的更加广义的和独特的诠释?托尔斯泰说过:作为文学来说,必须让人相信它是真实的。科幻作品独特的地方正在于他们使不可能的事情看起来可能,这种真实的白日梦,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流浪主题、孤独主题、死亡主题都可以在科幻小说中得到更好的表现。
另外,对于作家,科幻创作向主流文学靠拢的路并没有走完。科幻完全可以继续在这个方向上前进,并最终丰富主流、成为主流文学的一部分。这种“一部分”不是被主流所销毁,成为其中的“技巧”、“装饰”或“摆设”。它将被有机地融合到主流中,丰富主流的手法和题材。这个过程其实早就开始了。象征主义文学的创始人爱伦·坡的科幻小说手法为感性世界与超验世界的沟通创造了新的叙述方式,这难道不是对主流文学的全面丰富?当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主流作家开始创作科幻的事实难道不是另一个很好的证明?科幻小说不必与主流文化断裂,只要自顾自地发展,便可最终走出徘徊。作家可以把生活中的东西反映得更加深刻,甚至现实主义作品无法达到的都可以有所反映。再有就是向外国科幻学习、向其他文学式样学习。散文是书写心灵的,科幻也可以从一种幻想中把心灵的本体表现出来,也可以从报告文学中吸取对现实有针对性的东西。对于写作者来说,要看清自己的长项与短处,尽量提高自己的文学和科学素养。不管是写作成人科幻还是少儿科幻,务求到位,并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对于一些有志于从事商业写作的作家来说,同时还要考虑市场因素,研究市场规律。
而且,出版社应克服出版的浮躁心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科幻读物在多年匮乏之后,读者多有“渴”的感觉,需求量大,呼唤中国科幻作品的呼声很高,这也是为什么科幻读物出版兴盛一时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有一段时期,科幻作者与出版社之间形成一个“怪圈”:出版社为了造影响,习惯于出套书、丛书,并习惯于哪类书好卖就蜂拥而上制作哪类图书,造成科幻选题“撞车”事故。而科幻作者的数量不多,许多正在成长之中,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同时应付几家出版社大部头的约稿,“批量生产”出来的作品质量自然也不会太高。于是,出版社和作者都可能心态浮躁,产生“恶性循环”,很可能使正在复兴的中国科幻文学被扼杀在摇篮里。
(来源:中国艺术报)














===您看完了吧??
      我想提出几个与本次公益教学活动时分析的那篇想象类作文相关的问题。请坛友们自由跟帖讨论:

1,想象是需要借助于对世界的了解/需要有开放无拘的思维的。咱们的科学课/语文课/美术。。。课,都负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激活学生想象力的任务。您以为呢??


2,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在课外阅读等方面有条件的制约,咱们的学校,应该想些办法。您以为呢??


3,孩子们文章叙述方式的雷同,看起来是[写法]问题,深一想还是思维问题。您以为呢??






另:〈书-时光〉文化公益行动运作方式http://xnjyw.5d6d.com/thread-34308-1-2.html的探讨:
1文化与教育的协力共振。。。。
2,主讲嘉宾的遴选/讲题的选择/开讲前相关设备的保障。。。
3,讲坛活动图文记录与整理/后期传播。。。。
4,活动得失的推敲。。。。





-----这些讨论话题我不再敲字了。





留给网友们---跟--帖---讨----论









您请!!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1-12-31 12:40
http://2011.xginfo.com/


候选人编号:109
姓  名:刘新涛

事迹介绍

坚守24年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的山村教师——刘新涛

    刘新涛,男,49岁,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小学教师。
    主要事迹:他坚守在一个仅53户248人的小山村里,24年诲人不倦,送出了21名大学生,且没有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他头发已花白,身体羸弱,左腿有残疾,却在几名教师相继离开山村的时候,带病坚守着三尺讲台,始终不曾离开。他关心孩子们的冷暖与安全,教室的窗户玻璃破了,屋顶漏雨,他便自己花钱买玻璃安上,买瓦片换上;每逢下雨下雪,他便守在桥边,牵着孩子们小心过桥。他筹集资金建起了新校舍,他是身残志坚、无私奉献的山村小学教师。



央视报道孝昌县小悟乡山村残疾教师刘新涛的感人事迹
      
        “因为这个地方本来就穷,交通、信息都比外面差,孩子们如果再不点读书,那只能穷到底。当初,我到学校的时候,就有一直坚持下来的打算,必须把僻远山村的孩子一批批的送出去……”,4月25日16时45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24年坚守,不让一个孩子辍学》为题,详细报道了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残疾教师刘新涛的感人事迹。随之,中国网络电视、凤凰视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转载。

         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执着粉笔,腿有残疾的刘新涛用自己的双臂守护、扶助着几十名山里的孩子,风里来、雨里去。送走了一拨孩子,又迎来一拨新面孔,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一路走来,今年47岁的他在笔架山小学的低矮课桌前,一站就是24个春秋,从来没有抱怨,从来没有后悔。  

         小悟乡笔架村海拔736.7米,是孝感市海拔最高的小山村。全村有53户,248人。20多年前的笔架村,3.5公里的陡峭山路行走艰难,野猪、毒蛇等野生动物时常出没,交通、信息条件差,生活极为不便。小学里,一个个公派教师满含激情地来了,最终都无可奈何地走了。

         1987年,凭着一份缝纫手艺在深圳打工的刘新涛,毅然放弃待遇丰厚的工作回到小山村拿起教鞭、当上了“孩子王”。为了让山里的孩子有出息,他拄着拐杖带头兴建新校,护送小孩子上学、放学,烧开水给孩子们解渴取暖,主动为山里娃缝补衣物,请学生到家“进补”改善伙食,接济20多名穷孩子求学读书……,一件件感人的小事无不闪耀着奉献的光芒。在他的带动下,村副主任刘向东也兼任起学校英语老师,与他携手撑起山沟沟里的“蓝天”。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这样好的老师,山里的孩子很争气,十多年来,村里没有一个适龄孩子辍学,笔架村相继走出了21名大学生,考上大学的比例也是方圆十里最高的。
  
         “刘新涛老师让人感动的是,24年的点滴滋润,24载的真情守候,他那可贵的品质、高尚的情操令人敬佩、叫人震撼。”看完央视报道后,乡亲们这样感慨道。


http://v.ifeng.com/news/mainland/201104/3b264143-fc74-41b2-87c3-e83de8b65945.s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pUcqT3UxVg/


http://szb.xgrb.cn:9999/epaper/xgrb/html/2011/04/10/01/01_103.htm

8月25日,孝感市实验小学邀请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小学残疾教师刘新涛,为全校教师作了题为《淡泊名利 身残志坚》的师德报告。刘新涛在笔架山上真情守候24年,用默默耕耘的崇高精神践行了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聆听报告后,广大教师表示在今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将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16:48
《孝南教师文苑》电子杂志-2012年-元旦创刊号


《孝南教师文苑》电子快递版
         2012年-元旦号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http://xnjyw.5d6d.com/viewthread.php?tid=42293&extra=&page=1

电子杂志/快捷‘出版’/均为百分百原创/免费供您点阅。



























































孝昌名家书品飞入深山寻常百姓家


        [晓霜/图文]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海拔626米,是孝感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也是该市最贫困的山村之一。12月31日上午,该村的村们奔走相告,有县城里来的书法家免费写春联。

        当日上午,由孝昌县文体局、书•时光艺社、防空办、图书馆等单位联合推出的“书法进深山 写福送春联”活动在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举行。这个海拔行政村的50余户村民,家家抱得“福”喜春联归,平时高不可攀的名家书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笔架小学院内的摆放的乒乓球桌和几张课桌上,来自该县的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孙斌、魏宝林、王爱红、黄德、沈金洲等等11位书法家们个个情绪高涨、挥毫泼墨,一副副新鲜“出炉”、墨迹未干的春联,被守侯在一旁的村民领回家中。虽然天气严寒,现场气氛却暖意融融。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孝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徐怀德虽然不能前来该村,但他特地为笔架小学校长刘新涛挥毫创作“享受清贫”和“山沟出秀才”。当刘新涛校长从该县县委宣传部部长蔡传杰手中接过这两幅作品时,激动不已。

        该县图书馆不仅给该村图书室送来300册新书,还给该村小学的8名学生送来了新书包和文体用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21:0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21:0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21:06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1-12-31 21:0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 10:16
孝昌縣圖書館
“書•時光”公益講壇

         第七講








学会观察,激活想象,推开创造性写作的大门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学术讲坛2011年第七讲/走进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2011年12月29日上午,小河初中阶梯教室)


■主讲嘉宾:管季超(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 10:44
===管季超鸣谢给予帮助的领导/朋友===


感谢孝昌县图书馆汤春霞/文化馆馆长韩绍同志在28日提前到达小河镇中布置教室;

感谢小河镇小李登高校长按我的请求,提前托带来30余本小学生《作文本》。研读孩子们的习作,成为本次公益教学活动的思考起点;

感谢孝昌县文体新局邹副局长从头至尾的全程力助。兄长般的友情给我温暖;

感谢孝昌县文体新局局长刘国琼先生自始至终的支持。刘先生饱读名著,学富五车,其对推动地域文化建设的挚情,感动了我;

感谢我高中同班同学/孝昌县档案局局长周桂清先生29日与上述几位领导/朋友到教学现场给我助威;

感谢孝昌县教育局教研室邹主任等四位同行29日亲临现场督导鼓劲儿;

感谢我的老上司/原孝南区教委副主任饶胜军先生闻知此事,赶到现场鼓劲儿。管季超1997年6月从区教委办公室坚辞离开初到教研室工作后,饶主任也曾到武汉音乐学院我短期研修地的宿舍探望。谢了!

感谢孝昌县电视台的摄影师朋友/孝昌县小河镇中校长/孝昌县小河镇文化站站长等未能记住名姓的朋友在教学现场的相助。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53.html

                                                     管季超 2012。1。1。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 21:39
图片:书3.jp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 21:55
图片:44_1104_67b09ce13942371.jp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09:56
春天的《雨点》润禾苗

                         ------孝昌县小河镇中心小学校刊《雨点》创刊号读札

                                                              =《教师之友网》 管季超



      2011年12月29日,季超访学问道于古镇小河中心小学,李登高校长赠我校刊《雨点》创刊号。
      细读留札:

      ----《雨点》刊名,殊为不俗!!语文[作文]学习是慢功,春雨点点,慢慢滋润,助禾苗生长,此意境甚好。

      -----本期所选学生优作凡36篇,虽秩拙亦可喜。季超留意到本期专设有《梦幻童年》一栏,收科幻类文6篇。29日访学孝昌,重点亦在就如何激活学生想象力,将创造教育有机融合于习作教学中。小河镇小同道已留心于此,季超有相见恨晚之感。

       季超以为,在各科之中,科学课/语文课/美术课尤应给力于创造教育。科学课培养儿童科学探究意识,美术课激发形象思维创意,语文[作文]则整合诸学科之营养,帮助儿童完成创意写作。


       《生活拾贝》专栏收生活叙事类文字18篇,《思想浪花》专栏收生活感悟类文字亦18篇,《校园短笛》专栏则收短篇童诗四首。栏目划分合理,各类习作各得其位,挺好的!!!

          ------美编老师肯定颇费了一番心思,本期校刊整体观之,眉目清爽,视觉效果不错!但下期仍可有改进空间,如封面设计稍散稍乱,聚散之间,可再推敲;封二/封三发照片27幅,在裁切时外轮廓的变化有四五种,虽见匠心,但变化过多,恐不易协调。

         
---------纸质印行,印数必不很多,读者面亦有限,如果登高校长认同《教师之友网》公益服务的理念,不介意[小站]之[小],不妨请责编老师实名登陆小站,[集
束式]上传于《教师之友网》[帅作文-特展区]专栏,让孝南区及全国各地同行观摩学习。四首童诗,也不妨在保留童趣的前题下,再作润饰,请按前次季超所赠全国小语会会报《语文报》地址,径寄我友梁朱杏责编处。若有刊发,相信更会鼓励孩子们爱作文之热情。

                                                                                                                                                              2012。1。2。晨。临屏击键


本主题由 教师之友网 于 45 秒前 置顶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13:25
中国社科院报告称中国精英流失数量居世界之首

转载▼


各种数据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拨移民高潮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已成愈发汹涌之势。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高端群体、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是否正在经历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移民国,目前约有3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北京买房,不如移民?
  2010年4月北京车展上,一则移民广告打得相当煽情: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这条广告背后心照不宣的潜台词是:在二套房购买门槛提至史上最高,北京二环以内一手房价每平方米均价仍死守3万元时,仍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美国,已开始推行EB-5类签证,吸引各国有钱人入籍,最低投资50万美元(约人民币342万),即有资格申请美国绿卡。“理论上,居住二环以内的北京人都具备了移民美国的条件。”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说。
  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资料显示: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上一联邦财政年度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总数,已从2008财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来自中国。
  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占了1000名左右。以投资起步价40万加元(约235万人民币)计算,仅2009年,即使只按“门槛标准”计算,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2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座世博会中国馆。
  在相对少数的投资移民之外,技术移民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齐立新告诉记者,近十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中国中产精英同时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据统计,2009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共2.5万人;移民美国约6.5万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亚约1.6万人。
  在加、美、澳三大主流目的地之外,香港、新加坡和异军突起的中北美小国也同时在吸纳大量中国大陆移民。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中国流失的精英数量也居世界之首。
  他们在寻求什么?
  寻求安全感、为孩子谋求优质教育,是所有受访者移民的前两条理由。其中一名受访者是身家数亿的温州商人。 2009年,他开始将中东的生意转移至美国,通过投资一座中美贸易城,投资移民。他坦言越来越不喜欢每周有四天时间得在外应酬、打点各路官员、朋友,向往“公私分明的生活方式,把更多时间留给老婆和孩子”。
  在他的圈子里,移民甚至成为身份量级的标识。他们将之称为“抄捷径”,即用过去20年里迅速积累的财富,支付转型期的中国所付的或忽略的代价:规范的法律、孩子的教育、高福利、低征税点、低遗产征税、健康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免签多国护照的便利等。
  新加坡在过去几年也成为国内富豪青睐的理想之地。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令该国对国内富豪的吸引力加大。新加坡对移民没有居住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获得新加坡绿卡的中国富豪仍可以持续在国内经营企业,这点也对国内业务存续的企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
  移民者说>>>
  “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
  在技术移民的世界里,他们首先得适应谋生的艰辛与社会地位的落差。各国在制定技术移民政策时,都将本国急缺的人才类型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如澳大利亚、加拿大青睐IT工程师和会计师。但大多数来自中国的技术移民都无缘从事原先的职业。
  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内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教养良好,地位体面,收入可观,这是中国技术移民的共性。和普通大众想象中不同,大量技术移民在国外的生活虽然平稳却远不如国内光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中的大多数需要褪去在国内“成功人士”的光环,回归到普通平淡的生活。但他们更多着眼于自己子女的未来,他们普遍希望下一代能够在异国延续自己在国内的成功。“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一位已经移民加拿大近10年的技术移民如此总结。(据《南方周末》)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14:12
思维差异背后的教育启示
——《思维版图》评介
  在《思维版图》中,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对比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出了思维差异产生的历史渊源、差异造成的结果。这对我们重新看待教育个体,革新教育内容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健  
  “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率先提出的“把关人”理论,即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作用的“把关人”,在互联网时代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验证。
  如果说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存在着“把关人”的把关行为,不管这些行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那么对于信息的获取或舍弃,其实也是一种把关现象,而此时的“把关人”则是个人内在的思维方式。在《思维版图》中,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通过对比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道出了思维差异产生的历史渊源、差异造成的结果。这对我们重新看待教育个体,改革教育内容并将之付诸实践,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正如该书所强调的,你我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我认为世界是一个圆,而你认为是一条直线。作者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说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是真实存在的。无视思维差异或文化背景将会带来惨痛的教训。实际上,在“二战”后期,美军掌握了太平洋战争的主动权,以为在战争结果已经注定的情况下,日军会束手投降。但现实却是日军逐岛抵抗,拒不投降,美军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让美国高层很不理解。后来,美国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在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菊与刀》,解释了日本人这种“顽固”观念和“反常”行为的内在动因。
  其实,所谓的顽固和反常,更多的是思维方式的外在体现。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文化传承使东西方人习惯于从各自的视角看待和理解世界。《思维版图》中罗列了许多实验,用来说明东西方的思维差异问题。例如,把鸡、牛和青草3种东西进行归类时,中国的儿童喜欢把牛和青草归为一类,而美国儿童则把鸡和牛归为一类。原因是中国受试者更喜欢按照物体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物体的属性或范畴进行归类。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东方儿童学动词比学名词快,文图相结合时记忆的效果更好。而西方儿童最早掌握的多是名词,在学习如何对物体归类要比东方儿童早一点,原因是动词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
  至于东西方思维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作者看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和教育方式,作者将东西方哲学和思维模式的发源地——希腊和中国的早期历史对比,指出分别以狩猎和务农为主的两种社会结构,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关注点和世俗哲学,即西方人的关注点往往是物体,在行动上更加个人化,习惯于通过论辩和裁决分辨对错;而东方更关注环境和场合,在行动上趋于集体主义化,喜好通过调和方式解决矛盾。这种在不同地理环境下造成的思维模式差异,直到今天还能够在不同人群的心理学认知、推理等实验中体现出来。
  经济学家汪丁丁说,“尼斯贝特指导的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实验所揭示出来的亚洲思维方式和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差异,动摇了每个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认知能力的共识。”而了解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差异,将有助于为留学生营造更适合的教育环境,有助于中国学子更快地适应国外求学环境,某种程度上对东方人更好地发挥长项也大有裨益。书中就指出,美国人的自我描述不受环境影响,而亚洲人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最终结论就是西方人擅长从一开始就做得比较好的几件事,而东方人更有可能成为杂家。
  作者也指出,思维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对思维方式有着微妙的影响。例如,在日本生活了很长时间的美国人,其思维会接近日本人,而在美国生活的东方人(特别是亚裔美国人)思维方式更接近美国人。但是,如果让亚裔美国人先回忆作为亚洲人的体验,或者回忆作为美国人的体验后再进行测试,他们回答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差异。在后一种情况下,他们的回答更接近美国人。而这无疑为两种文化和思维差异的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对比东西方思维差异的同时,对同为东方人的不同民族思维特点也作了微观层面的对比。例如,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很在意面子,但与家庭的关系不大,他们对公司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虽然日本人和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多地受到社会约束力的束缚,但是,日本人的束缚主要来自同仁,中国人的束缚主要来自权力机构。推及教育领域,中国的课堂是由教师来控制的,而日本的课堂是由同班同学来控制的。中国的学生喜欢一种比较随意的学习方式,对无端强加的各种要求比较恼火,而日本人则对此安然接受。
  对此,心理学家多拉·迪恩的评论是:“中国人强调特殊的双方关系而又保持各自的个体身份,而日本人倾向于把自己隐没在群体中。”由此可见,“踊跃的讨论”这一概念在日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会威胁到群体的和谐,同时又过于“凸显”了自我。而一种积极而活跃的可以发表见解的课堂,是中国的学生非常乐于接受的,也可谓理想的教育形式。对于中国的教师来说,要做的不是放手让学生去控制课堂,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探索未知,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而这些都是需要教育者用心去体会的。
《思维版图》,[美]理查德·尼斯贝特著,李秀霞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14:17
教育需要丰富的想象
——《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评介
《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孙孔懿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成尚荣
  《教育像什么》的价值意义不仅在满足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的数量上,而且提供了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启发和引领教师去建构教育的想象。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理论和实践一再告诉我们,教师一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条件性知识,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必须认真阅读教育理论。可事实上,教师常常苦于教学工作的繁忙,很难抽出时间,较为完整地读几本教育经典。而且,由于教育经典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理性的表述,教师阅读时常会感到艰涩和枯燥,于是半途而废。教师们多么希望有这样一部教育理论著作:整合性的,最好是百科全书式的,而表述方式又是生动形象的。
  这样的教育理论著作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出现了,它就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孙孔懿研究员编著的《教育像什么——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编著者阅读了古今中外的若干教育经典,从近百部经典著作中选取了520多段精彩段落,按人和儿童、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学校、校长、教师、教学与课程、教育病理、教育探索等10个部分进行归类和编排,这些方面几乎包括了教育所有领域。显然,这本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具有教育理论的整体感和历史的纵深感。
  《教育像什么》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像什么”的问题并把它作为书名,使人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一个新的探索领域。可以说,该书的价值意义不仅在满足教师阅读教育经典的数量上,而且提供了一部“形象化的教育学”,启发和引领教师去建构教育的想象。
  所谓形象化,是指编著者选取的都是大师们关于教育的种种比喻抑或象征。编著者在把“教育像什么”和“教育是什么”作了比较后说,教育需要想象。和教育思辨一样,教育想象不仅可以作为教育研究的一种方式,还应当进入教育理论,作为教育理论的一种表述方式。编著者引用罗素的话说:“真相是重要的,想象也是重要的。”他还引用了多尔的“隐喻比逻辑更有效”的判断,来说明想象在教师理解和认识教育中的重要:“思辨与想象两条路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各有千秋”,但是“在无限世界面前,思辨是有限的。在思辨无能为力之处,想象却常能使人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繁茂境界”。
  是的,《教育像什么》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形象的教育情景,这样,教育一下子便鲜活起来。比如,在本书中,杜威曾经两次用“管子”来比喻教育,一次是肯定的,一次是否定的。当他说“教育像输电管输送电力一样输送好的理想和经验”时,他赞美的是教育给人带来光明,带来温暖,带来丰足的能源,教育像强大的生命线。当他说“有一种教育把儿童的心智看作是一个水塘,用一套导管把知识机械地注入进去,而复述是水泵,通过另外一套管子又把知识抽出来。教师的技巧便以他们操纵这输入和输出的两套水管的能力来评定”时,他批评的是现实教育中强行灌输和死记硬背的僵化现象。杜威通过这一正一反两个比喻,形象而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这样形象化的表述,教师们既熟悉也喜欢,当然更容易理解教育的意义。于是,想象自然地走进教师的心灵,教师也自然地会去想象教育。
  教师们需要建构想象。想象教育,就是发现教育、理解教育,在理解教育的同时追求教育,因而也在建构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教育。这样的建构虽然是个性化的、感性的,但却是伴随着理性的,而且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应当毫不犹豫地把想象教育的能力当作建构教育的能力,把想象和建构教育的能力当作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智慧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的重要特征。
  教师们不仅需要建构教育想象,而且能够建构教育想象,能够建构教育。教师每天的教育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是一片潜伏着教育智慧的文化栖息地。他们总是涌动着创造激情,教育的灵感总是不时地来自他们的实践,教育的想象也总是让他们浮想联翩。他们有话要说,他们有比喻要表达。不过,他们又总是心存疑虑,怕有人批评和讥笑这样的表达幼稚、肤浅。《教育像什么》以直观方式告诉我们:大师们、学者们常常用想象的方式表达和阐述的,不仅不肤浅,而且相当深刻。教师们也应当学会破除对教育理论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以自己的勇气和丰富的灵感开始新的教育想象与教育建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14:32
科幻小说该如何阅读和欣赏   读者应该铭记于心的是,科学幻想从来不是对想象力的放纵,而是有控制的想象,正因为对想象的控制,才使作品产生无穷的魅力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杨鹏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科幻小说是一种充斥着巨大的昆虫、入侵的怪物、疯狂的科学家、失去控制的机器人和暴力行为的文学。事实上,科幻小说的领域要比以上的理解宽泛得多。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上所举的只是科幻小说中极少的一部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科学幻想古已有之,如公元一世纪希腊作家卢西恩的代表作《真实的历史》,就写了到月球旅行。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是英国作家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在玛丽·雪莱之后,美国的爱伦·坡和英国的柯南·道尔也写过科幻作品,他们同时又是侦探小说作家,他们把悬念和逻辑推理带入科幻创作,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一时期,真正开创了科幻小说流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幻作家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和英国的乔治·威尔斯。他们的作品几乎涉及到了后世科幻小说写作的大部分题材。从此以后,科幻小说作为缪斯殿堂里的一个新品种,逐渐被人们确定下来。
  科幻小说最发达的国家首推美国和英国。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一个科幻小说创作和出版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当数阿西莫夫和克拉克。阿西莫夫是美国科幻小说的巅峰人物。克拉克是英国科幻小说的大师,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等。
  科幻小说传入中国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大量的国外科幻小说被译介到中国,如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十五小豪杰》、《月界旅行》等。建国后,凡尔纳、威尔斯和别里亚耶夫的科幻小说被大量翻译和介绍进我国,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也在青少年中被倡导,一批年轻的科幻小说作家开始投身于科幻小说写作,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布克的奇遇》、《神秘的小坦克》、《失踪的哥哥》等成为传诵一时的佳作。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日本科幻卡通画册和动画片对中国图书市场的冲击、美国科幻影视的大量引进,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再次被激活。另外,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也为中国科幻小说的再次繁荣提供了契机。中国的科幻小说创作又呈现了多元化的格局。
  科幻小说是一方瑰丽的土地,就像异域风情带给热爱旅行的人们惊喜那样,它让忙碌在现实世界的成年人和孩子们都能放飞想象力,让思维驰骋和超越现实的羁绊。不过不能否认,人们在以阅读的姿态走进科幻小说时,往往对它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第一,不要把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画等号。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第二,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第三,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不可取。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第四,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这样的作品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等同视之:科幻小说用反向的夸大激励读者对科学的关注,激发他们纠正失误、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动机。而异端邪说扭曲现实,使人绝望和颓废。
  无论是哪类小说,读者应该铭记于心的是,科学幻想从来不是对想象力的放纵,而是有控制的想象,正因为对想象的控制,才使作品产生无穷的魅力。好的科幻小说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是因为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组织起来的严密叙述,会给阅读者产生强烈的真实感。我们在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想象力的张弛,同时要注意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承载作家的写作意图和实现小说向前推进的功能的,注意作者是如何铺设情节的。
  大部分科幻小说都是情节性较强的小说,从科幻小说里学习铺设情节的技巧,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简易便捷的道路。阅读科幻小说时,不要放过观察作者设计情节的机会。青少年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模式,也可以通过变通贯穿到我们日常记叙文的写作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17:0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 17:17
年终盘点:奇思妙想2011(组图)


  这种圆形密封舱由强化玻璃纤维制成,能够在水上漂浮,可帮助使用者在地震和海啸中逃生。发明者田中将其命名为“诺亚”,希望它能在下次地震和海啸中帮助人们逃生。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 2011年10月3日,在日本平冢,田中和其发明的“诺亚”地震海啸避难舱在一起。新华社/路透


  2011年3月17日,在印度海得拉巴,一名名叫桑帕特·雷迪的学生展示其发明的靠呼吸运动发电的手机充电器。该充电器绑在人的胸口,通过人呼吸时胸口的扩张和收缩带动所连接的变速箱中的微型涡轮,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据介绍,该发电器发电电压为3至5伏,售价为150卢比(约18元人民币)。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11月17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发明者佩里·沃特金斯驾驶其发明的世界上最小的能合法上路的汽车。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来自中国台湾省的庄英慎女士展示她的发明:可换跟的高跟鞋。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10月5日,在德国汉诺威,德国女时装设计师安克·多马斯克展示其发明的牛奶纤维。安克·多马斯克与不来梅纤维研究所合作,提取奶粉中的酪蛋白,加入特殊混合物,首创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人造牛奶纤维。该纤维可以用来制作时装,据她介绍,大约6升牛奶可制作一件连衣裙。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路透


  2011年11月17日,在英国首都伦敦,英国发明者科林· 弗兹驾驶他发明的时速115.21千米的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动踏板车。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法国人洛朗展示他的发明:一套马桶装置。这种马桶携带方便,能折叠,能反复利用,可用于旅行、军事等用途。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7月22日,日本科研人员佐藤在东京展示由他研制的球形飞行器。这款黑色的球形飞行器可以穿越窄巷、定点悬停以及垂直起降,外框保护结构可以使其触地反弹。除军事运用外,发明者佐藤还希望将其投入到灾难搜救工作中。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4月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日内瓦发明展上,马来西亚人穆赫德·法里兹·巴萨尔展示他的发明作品“摩托车安全夹克”。该夹克和摩托车的刹车系统联动,刹车时可及时点亮夹克上的指示器,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3月2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举行的一场音乐表演上,听众使用一个名为“声音不断点”的脚踏式发电机发电,为整场音乐表演提供电力。该发电机由废旧自行车零件和木板构成,绿色环保。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路透


  2011年6月6日,在印度海得拉巴,一名名叫基兰的印度男子展示其发明的可调控体温的夹克。这种夹克通过一个热电装置和多个利用珀耳帖效应制成的塑料热电圆盘来调控穿戴者的体温。基兰还计划将这项发明技术用在鞋和手套等物品上,并大量生产。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2011年5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一名女子头戴仿真猫儿装置,“猫耳”随其心情变化竖立和垂下。(合成照片)智能猫儿的头箍里安装有监控器,用来监测佩戴者的脑电波。监测信号随后传至微电脑,从而判断佩戴者情绪,控制“猫耳”里的小发动机,改变“猫耳”的角度。其研发公司“神经装备”公司说,仿真猫耳的“姿势”与佩戴者的大脑活动有直接联系,能反映出他们的喜怒哀乐。发明总是令人激动。2011年,预计时速达1000英里的猎犬超音速车设计成形,波音787梦想客机也首航成功,不再是梦想。我们惊叹于这些“大件”发明的同时,也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有趣的“小玩意儿”。它们或许并不复杂,并不严肃,有的甚至还没有走向市场,但让人过目难忘!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而且,谁能保证这些发明今后不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呢?就像2010年1月27日,一个叫斯蒂夫·乔布斯的美国人在旧金山发布了像玩具一般的iPad,而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全球无数人都开始享受用手指在屏幕上操作电脑的乐趣。2011年,我们送走了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但是发明的故事还将继续。新华社/法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4 22:05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static/lk/tongZhi30.html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static/lk/tongZhi30.html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static/lk/tongZhi30.html


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static/lk/tongZhi30.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5 22:09
[attach]18995[/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7 07:11
科幻文学与科学谈心 2012年01月03日 来源:北青网
■《2012》   ■《大西洋底来的人 》   ■《未来水世界 》 (1 /1张)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幻想开始——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嘉星一族、首都图书馆
  ■题目:水与科幻
  ■地点:首都图书馆
  ■主讲人: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科幻小说作家。
  开场白
  如今,整个世界学科体系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等以及工程技术的综合,是用来处理自然问题的学科;社会科学是处理社会问题的学科,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则包括人类学、文学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了一个名为科幻文学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在全中国只有北师大设有。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只招收研究生,每年大概招一到三名。据说这样以科幻为课题的专业,在全世界也只有几所大学设有,比如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的堪萨斯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种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这里就以水为核心,来谈谈有关人文,特别是文学是怎么进入这些主题的。
  ■水文学:从人类童年时代开始,“文学家”就在描绘水的故事
  文学中对水的描述、人文学者对水的关注以及对水的研究,要比科学家早得多。科学是17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文学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文学家更早地认识和记录了水。
  在我们中国上古神话里边就有关于水的记载,《淮南子》及其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些跟水有关的神话故事,比如 “共工折柱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述了共工为了争权夺利,当人世的王,在跟别人争夺的过程中,不小心触动了不周山,把顶天柱弄断,以致天崩地裂,大雨倾盆,毒物四处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混。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女娲来了,她炼五彩石补天,斩断了乌龟的脚重新支起撑天柱,恢复了世界的稳定,恢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按照今天的看法,“共工折柱女娲补天”是中国最早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文学作品。
  不仅中国,在世界各国的上古神话里边,洪水泛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的文化,包括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洪水泛滥的描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以洪水滔天为背景。诺亚在听到世界将被洪水吞噬这个消息后,便很认真地做了一个方舟,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被选出一对放到方舟里,可见这艘船之大。美国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把所有的动物都搁上船,那么这条船将大得无法启动。但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给我们讲了水和人关系密切的时代,当水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而人类想要恢复这个家园的时候,所要做出的努力。
  中国古代的典籍,也谈到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道德经》讲“上善若水”,意思就是人要追求真善美,善,最高级的境界就是要像水一样。什么是像水一样?就是没有固定形状,根据地势它可以随便流到什么地方,展开自己的形状。在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变动等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是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基本思想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到了世界各地,就会依据当地的文化生存下来,甚至发展得很好。
  文学是什么?文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文学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水的如影随形,因势利导,它所蕴含的东西,需要文学去发现、联想,从而隐喻一些别的问题。如果你研究过就会发现,关于水的故事并不简单,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社会关系,更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里面。文学处理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当你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丰富。
  ■水科学: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主要位置
  科学是什么?今天我们说的科学,指的是现代意义的科学,是从17世纪以后,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是从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控制一切以后,人类对它的反弹,也就是启蒙主义、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欧洲中世纪的人认知世界,还有上帝存在,一切都是《圣经》说了算,教会控制一切,人是没有思想自由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也是无法生存的,于是就出现了启蒙主义和文艺复兴。启蒙主义认为人是伟大的,人有自主权,能够处理世界上的事务。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发展,有些专家就敬仰之前的古希腊,说那时候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要让它们复兴起来,实际上文艺复兴,是托古论今,虽然的确复兴了很多古时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谈当世。一旦人的地位确立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刻,就开始了。所以科学在这个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它吸收了古希腊思想、阿拉伯的思想、希伯来的思想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它逐渐地摸索产生了一套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那么科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一个实验。他把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从比萨斜塔上推下去,按照原来的古典的想法,轻重物体应该是不同时落地的,但是他的实验结果却是同时落地,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标志着科学产生。所谓科学过程就是观察、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如果这个假设和原来的模型一致,就接受假设,之后就把它写进教科书里,把它科学化。如果不一致,就改变或重设假设,直到它符合大自然和社会的运转。科学的认知方式,从17世纪前后产生以后,逐渐地形成了今天最有力量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一个主要的位置。
  话题回到水。小学的自然课本里就学过,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 透明、没有形状的液体;深入地讲,它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进一步地讲,水是和生命关系很密切的物质,人类的身体里大概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如果有一个特殊的镜子能把水直接透视出来,基本上每个人都是水人。所以医生经常讲,人不能缺水。防止衰老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水分。由于水的这种比较稳定的性质,再加上它又是流体,所以在工农业生产里,它是基本的原料和辅料,这就是科学所说的水。
  当然,进一步还可以发现,水有三态的变化,即固体、液体、气体。液体的部分有江河湖海,经过太阳曝晒以及气候的变化,水就逐渐地蒸发变成气体,气体随着云走,走到某些条件合适的地方,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就是液体,液体如果落的地方温度比较低,或者落到山顶上,压力条件也合适,就变成固体。冰雪融化,水又随着河流下来,或者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就是三态变化。
  水和人类生活密切,怎样才能够更多地发现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呢?南极的冰山是我们最后的一块洁净的水资源宝库,但是这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在消融,在大块地崩解……这就又涉及到这水资源保护,进而又牵扯到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法律、国家关系、种族、人类生存等等这些问题。
  从对水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同样的科学研究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做就得出不同的结果。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化学实验,在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以后,各国的实验室就根据发表出来的过程和数据来重复这个实验,但是半年以后没有一个人的实验得出和那个人一样的结果。当然实验无法完全重复有多种原因,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篇文章确实存在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后来他承认这个实验其实是他的学生做的,他只是签了个名字。最后,他的学生也承认他确实修改了数据。所以科学是可以重复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数据,是能够复制完整的科学实验的。另外,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直接阐释的,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科学是实在的,语言是清晰的,另外它是分系分科的,仅就水的问题就有不同的科学分支在做研究。
  ■科幻文学:科普体现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而科幻是边缘的思想实验
  文学和科学,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相互是无法替代的。科学是避免情感化,它处理的是比较直接的、简单的事情。文学则是把简单的东西拼凑成一种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东西。但是如果两者需要对话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科幻文学就是两者之间对话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
  什么是科幻?大家所熟悉的电影《阿凡达》 就是文学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绝佳代表。科幻作品要表达的是社会的一些边缘阶层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认知、一种印象,也就是说科幻作品表达的,不是社会主流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而是边缘的一些人感受到的科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篇科幻作品,是1818年由著名的诗人雪莱的太太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也被翻译成《科学怪人》)。它写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如何在实验室里边靠科学技术创造生命。这个科学家起初只是把死尸拼到一块,但是简单的拼凑并不能赋予这个死尸组合以生命。科学家想起了当时最神秘、最有前途的科学——电学,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叫伽伐尼的意大利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从青蛙身上割下来的腿通电,这个腿就能动,所以当时的人认为电里带有生命的东西。于是拼凑尸体的这个科学家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很随意地给尸体块通了电,结果那个怪物真的坐起来了。这意外的成功,把科学家自己都给吓晕了。等他再醒过来,怪人已经失踪了。后来这个怪人把人类世界搞得一团糟。科学家决心找到怪人,处理好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怪人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找科学家,因为他创造了自己,却又抛弃自己,这就像不管孩子的父亲一样不负责任。于是两人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较量。故事的最后,科学家由于气候的原因,死在了北极,而怪人却活了下来。后来很多人分析这个作品,说它太伟大了,它讲了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怪物,结果人类的生命却比怪兽的生命要脆弱,它是对社会的一个绝佳的隐喻。
  科普作品是什么?科普作品是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现,是一种严厉的、严肃的作品,体现的是权力关系。而科幻作品是感觉性的,文学就是这么处理问题的。总之科幻作品就是边缘的臆想和思想,是一种思想实验,它的表达是超越主流的。
  ■水科幻:博大、持久、变化、神秘,水的故事永无穷尽
  水科幻作品,主要是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水是博大的。水汇集成江河湖海,它的力量是无限的。例如,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说有三个人在探险过程中,进了一艘潜水艇——甚至今天的任何一只潜水艇都没法跟它相比。它上面有人类最重要的科技和人文著作;有全套的先进的科研设施;上面的食品加工厂,完全靠海里边海藻、鱼类,来产生食品;它有先进的足以保护自己的武器;它的动力可以使它永远地在海底续航。当然尼摩船长也很神秘……三个人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海底世界,比陆地上要多很多倍的物种,他们还发现其实就是大海孕育包容着人类的生命。生命对大海是一种相依的,完全不能够离开水的过程。《海底两万里》是小学生就应该看的作品,到中学看就晚了。
  第二,从水的科幻作品里,我们能看到持久,水是比我们出现更早,也将比我们生存得更久的一种事物,这种持久性,使它能够见证我们人类的发展。那么,将来要没水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英国作家、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写的是若干年以后的非洲。在那个时候,全世界已经没有水了,全世界都变得冰冷 、干涸。那时候的人,由于各种社会的变动、发展、灾难的出现,都把过去的事情遗忘了,但高科技的设备还都放在那里。在这个故事中,讲到一群人在迁徙的过程中,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有螺旋桨的东西,其实就是飞机。人们摸摸它,竟然摸索到开关,最后就开起来了,于是关于高科技的记忆开始一点点恢复,并使它们一点点重新运转,然后去拯救这个世界。当然,《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本书的主旨,写的是一对姐弟之间的亲情。
  中国作家韩松写过《红色海洋》,也是关于水的科幻小说。它非常像电影《未来水世界》,故事里描述了一个人类无法再在陆地上生存的未来世界,因为陆地全被污染了——其实今天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人们只好跑到水里面去求生存,写得非常非常动人心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红色海洋》,都得中学生以上才能看。水科幻,它能够见证死亡,它也提醒我们生存之道。
  第三,水的科幻作品,还能够展示一种变化。我们中国人讲“祸福相依”,这里再举两个例子。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也许能给人造福,也许能给人带来灾难。
  中国的两院院士、最著名的大坝专家潘家铮教授写过一篇关于大坝的科幻作品,叫《子虚大坝覆灭记》。仔细想想潘教授是建坝的,然后他写一个大坝的覆灭,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个故事不是讲这样的内容。这个故事讲的是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发现,中国特奇怪,一天就能够建一座坝。后来他们仔细观察这个大坝,才发现它不是靠堆土或者钢筋水泥建造的,而是用一种凝水剂。就是把水注到一个模子里面,然后往里面加一点凝水剂,水分子就会重新排列变成一个坝。美国的经济间谍偷走了这个科技情报。当然后来美国利用这项科技建造的大坝出了问题。因为除了有凝水剂,还有一种化水剂,最后围绕这个,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很有意思。通过科幻,去改变水,让水造福人类,这是中国作家写的。
  还有利用水去破坏的故事。就是二十世纪的美国作家小库特·冯尼格(或译为冯尼古特)的作品《猫的摇篮》。主要就是写战争的恐怖,但是他用了幽默的笔调。他讲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武器,就是改变水分子,使它结成不同的冰。最初的水结成的自然冰,被命名为“一号冰”。根据不同的分子结构排列变成的冰依次被命名为二号冰、三号冰……直到他们发现了“九号冰”。“九号冰”非常厉害,只要一点就可以使大片的地方结冰,如果不限制的话,很快整个世界就都变成冰了。所以“九号冰”什么时候拿出来用,什么时候全世界就得倒台。所以美国也不用,而是用来做成战略武器,就把它装在一个暖水瓶里,它的部队里总有一个背暖水瓶的,等到别的武器都不行了,就把九号冰倒出来,同归于尽。其实这个故事的科学幻想和潘老的一样,但是由于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民族,写出来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一个是建构的,一个是毁灭的。
  第四,水科幻作品能给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世界有很多很神秘的东西,我们要抱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来跟自然进行交往。以波兰的作家莱姆最有名的作品《索拉里斯星》为例,它还被苏联导演塔科夫斯基拍成了电影。故事里一个人到达了索拉里斯,这个星球完全是水构成的,但是这个水是智慧生命。这个人用各种方法做实验,发现这生命的形态完全打破了我们以往的科学认识。这个人有一天醒来,发现已经死去的太太就在身边,这怎么可能!这个故事里,把水的星球和人之间,描绘成完全不可理喻的一种关系。
  水科幻作品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水资源怎么保护,怎么南水北调等等。星河的科幻小说《山山水水》,讲的就是南水北调的方案,从雅鲁藏布江把水调过来;郑平的小说《创举》,讲的是把冰山调过来,给人类用淡水;刘兴诗的《北方的云》,干脆呼风唤雨了,讲中国建了一个空气调节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云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俏,《水源危机》这本法国科幻小说中就讲,各国会因为水而打仗。
  科幻作品 价值几何?
  现实引发科幻的思考,改变科学的创意,科学的创意又将作用于现实。科学提供改善生活的方式,文学思索未来的可能发展。
  第一,它会发现我们那些被遮蔽的意念和渴望,在这个太现实的世界里边,我们的很多意念和渴望都消失了,被遮蔽了,科幻作品会把这些东西放大,展现给我们。
  第二,重新去认识科学,重新认识现实理想。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在很多方面,也会给我们造成麻烦。一个普通人,面对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种种科学决策里边,要能够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科学决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三,正视未来的、生活中的困难,未来有很多困难。
  第四,获取面对未来的信心。科幻作品中有那么多未来,总有一种会给你信心。
  首都科学讲堂1月份预告
  ■“疼”是一种病——绝对不可忽略的疼痛
  1月8日上午9:30-11:30/ 樊碧发(博士生导师,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
  ■“2012”——永久黑暗抑或是旷世警钟?
  1月15日上午9:30-11:30 /李良(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是谁带走了乔布斯——走近癌症之王胰腺癌
  1月29日上午9:30-11:30/刘彤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
  地点: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2012年01月03日 来源:北青网
■《2012》   ■《大西洋底来的人 》   ■《未来水世界 》 (1 /1张)

  新的一年,让我们从幻想开始——
  ■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协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 嘉星一族、首都图书馆
  ■题目:水与科幻
  ■地点:首都图书馆
  ■主讲人:吴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中小学管理研究所所长、科幻小说作家。
  开场白
  如今,整个世界学科体系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自然科学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等以及工程技术的综合,是用来处理自然问题的学科;社会科学是处理社会问题的学科,包含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则包括人类学、文学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了一个名为科幻文学的专业方向,这个专业在全中国只有北师大设有。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只招收研究生,每年大概招一到三名。据说这样以科幻为课题的专业,在全世界也只有几所大学设有,比如英国的利物浦大学和美国的堪萨斯大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种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在这里就以水为核心,来谈谈有关人文,特别是文学是怎么进入这些主题的。
  ■水文学:从人类童年时代开始,“文学家”就在描绘水的故事
  文学中对水的描述、人文学者对水的关注以及对水的研究,要比科学家早得多。科学是17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文学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童年,文学家更早地认识和记录了水。
  在我们中国上古神话里边就有关于水的记载,《淮南子》及其他的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一些跟水有关的神话故事,比如 “共工折柱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述了共工为了争权夺利,当人世的王,在跟别人争夺的过程中,不小心触动了不周山,把顶天柱弄断,以致天崩地裂,大雨倾盆,毒物四处泛滥,整个地球一片混。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女娲来了,她炼五彩石补天,斩断了乌龟的脚重新支起撑天柱,恢复了世界的稳定,恢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按照今天的看法,“共工折柱女娲补天”是中国最早的维持社会稳定的文学作品。
  不仅中国,在世界各国的上古神话里边,洪水泛滥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几乎所有的文化,包括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都有对洪水泛滥的描述。《圣经》中诺亚方舟的故事也是以洪水滔天为背景。诺亚在听到世界将被洪水吞噬这个消息后,便很认真地做了一个方舟,地球上的所有物种都被选出一对放到方舟里,可见这艘船之大。美国一位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做了一个计算:如果把所有的动物都搁上船,那么这条船将大得无法启动。但是这个故事最重要的是给我们讲了水和人关系密切的时代,当水破坏了人类生存的家园,而人类想要恢复这个家园的时候,所要做出的努力。
  中国古代的典籍,也谈到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道德经》讲“上善若水”,意思就是人要追求真善美,善,最高级的境界就是要像水一样。什么是像水一样?就是没有固定形状,根据地势它可以随便流到什么地方,展开自己的形状。在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变动等等,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是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基本思想密切相关的。中国人到了世界各地,就会依据当地的文化生存下来,甚至发展得很好。
  文学是什么?文学、科学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文学是感性的、是情绪化的,水的如影随形,因势利导,它所蕴含的东西,需要文学去发现、联想,从而隐喻一些别的问题。如果你研究过就会发现,关于水的故事并不简单,它们的背后,都隐藏着很多社会关系,更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里面。文学处理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当你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很丰富。
  ■水科学: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主要位置
  科学是什么?今天我们说的科学,指的是现代意义的科学,是从17世纪以后,逐渐地发展起来的,严格地说,是从欧洲的中世纪,宗教控制一切以后,人类对它的反弹,也就是启蒙主义、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
  欧洲中世纪的人认知世界,还有上帝存在,一切都是《圣经》说了算,教会控制一切,人是没有思想自由的。在这种状态下,人也是无法生存的,于是就出现了启蒙主义和文艺复兴。启蒙主义认为人是伟大的,人有自主权,能够处理世界上的事务。那么什么是文艺复兴?为了让人能够更好地发展,有些专家就敬仰之前的古希腊,说那时候有很多很好的东西,要让它们复兴起来,实际上文艺复兴,是托古论今,虽然的确复兴了很多古时的文化,但更重要的是谈当世。一旦人的地位确立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时刻,就开始了。所以科学在这个时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它吸收了古希腊思想、阿拉伯的思想、希伯来的思想等等,但更重要的是,它逐渐地摸索产生了一套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
  那么科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天文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的一个实验。他把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从比萨斜塔上推下去,按照原来的古典的想法,轻重物体应该是不同时落地的,但是他的实验结果却是同时落地,他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标志着科学产生。所谓科学过程就是观察、发现问题,建立假设,检验假设。如果这个假设和原来的模型一致,就接受假设,之后就把它写进教科书里,把它科学化。如果不一致,就改变或重设假设,直到它符合大自然和社会的运转。科学的认知方式,从17世纪前后产生以后,逐渐地形成了今天最有力量的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在各种认识世界的方式里,科学占据了一个主要的位置。
  话题回到水。小学的自然课本里就学过,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 透明、没有形状的液体;深入地讲,它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的;进一步地讲,水是和生命关系很密切的物质,人类的身体里大概百分之六七十都是水。如果有一个特殊的镜子能把水直接透视出来,基本上每个人都是水人。所以医生经常讲,人不能缺水。防止衰老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水分。由于水的这种比较稳定的性质,再加上它又是流体,所以在工农业生产里,它是基本的原料和辅料,这就是科学所说的水。
  当然,进一步还可以发现,水有三态的变化,即固体、液体、气体。液体的部分有江河湖海,经过太阳曝晒以及气候的变化,水就逐渐地蒸发变成气体,气体随着云走,走到某些条件合适的地方,凝结成水滴落下来就是液体,液体如果落的地方温度比较低,或者落到山顶上,压力条件也合适,就变成固体。冰雪融化,水又随着河流下来,或者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就是三态变化。
  水和人类生活密切,怎样才能够更多地发现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呢?南极的冰山是我们最后的一块洁净的水资源宝库,但是这几年,随着全球变暖,冰川在消融,在大块地崩解……这就又涉及到这水资源保护,进而又牵扯到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法律、国家关系、种族、人类生存等等这些问题。
  从对水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同样的科学研究不会因为不同的人做就得出不同的结果。曾经有人做了一个化学实验,在权威的科学杂志发表以后,各国的实验室就根据发表出来的过程和数据来重复这个实验,但是半年以后没有一个人的实验得出和那个人一样的结果。当然实验无法完全重复有多种原因,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这篇文章确实存在问题。文章的作者是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后来他承认这个实验其实是他的学生做的,他只是签了个名字。最后,他的学生也承认他确实修改了数据。所以科学是可以重复的,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按照相应的方法和数据,是能够复制完整的科学实验的。另外,科学对世界的认识是直接阐释的,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科学是实在的,语言是清晰的,另外它是分系分科的,仅就水的问题就有不同的科学分支在做研究。
  ■科幻文学:科普体现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而科幻是边缘的思想实验
  文学和科学,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相互是无法替代的。科学是避免情感化,它处理的是比较直接的、简单的事情。文学则是把简单的东西拼凑成一种复杂的,相互关联的东西。但是如果两者需要对话时,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呢?科幻文学就是两者之间对话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
  什么是科幻?大家所熟悉的电影《阿凡达》 就是文学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绝佳代表。科幻作品要表达的是社会的一些边缘阶层对科学技术的一种认知、一种印象,也就是说科幻作品表达的,不是社会主流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而是边缘的一些人感受到的科学。
  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篇科幻作品,是1818年由著名的诗人雪莱的太太创作的《弗兰肯斯坦》(也被翻译成《科学怪人》)。它写的就是一个科学家,如何在实验室里边靠科学技术创造生命。这个科学家起初只是把死尸拼到一块,但是简单的拼凑并不能赋予这个死尸组合以生命。科学家想起了当时最神秘、最有前途的科学——电学,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叫伽伐尼的意大利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从青蛙身上割下来的腿通电,这个腿就能动,所以当时的人认为电里带有生命的东西。于是拼凑尸体的这个科学家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很随意地给尸体块通了电,结果那个怪物真的坐起来了。这意外的成功,把科学家自己都给吓晕了。等他再醒过来,怪人已经失踪了。后来这个怪人把人类世界搞得一团糟。科学家决心找到怪人,处理好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怪人觉得自己也应该去找科学家,因为他创造了自己,却又抛弃自己,这就像不管孩子的父亲一样不负责任。于是两人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较量。故事的最后,科学家由于气候的原因,死在了北极,而怪人却活了下来。后来很多人分析这个作品,说它太伟大了,它讲了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怪物,结果人类的生命却比怪兽的生命要脆弱,它是对社会的一个绝佳的隐喻。
  科普作品是什么?科普作品是科学在主流社会的价值体现,是一种严厉的、严肃的作品,体现的是权力关系。而科幻作品是感觉性的,文学就是这么处理问题的。总之科幻作品就是边缘的臆想和思想,是一种思想实验,它的表达是超越主流的。
  ■水科幻:博大、持久、变化、神秘,水的故事永无穷尽
  水科幻作品,主要是告诉我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水是博大的。水汇集成江河湖海,它的力量是无限的。例如,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说有三个人在探险过程中,进了一艘潜水艇——甚至今天的任何一只潜水艇都没法跟它相比。它上面有人类最重要的科技和人文著作;有全套的先进的科研设施;上面的食品加工厂,完全靠海里边海藻、鱼类,来产生食品;它有先进的足以保护自己的武器;它的动力可以使它永远地在海底续航。当然尼摩船长也很神秘……三个人看到了生机盎然的海底世界,比陆地上要多很多倍的物种,他们还发现其实就是大海孕育包容着人类的生命。生命对大海是一种相依的,完全不能够离开水的过程。《海底两万里》是小学生就应该看的作品,到中学看就晚了。
  第二,从水的科幻作品里,我们能看到持久,水是比我们出现更早,也将比我们生存得更久的一种事物,这种持久性,使它能够见证我们人类的发展。那么,将来要没水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英国作家、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写过一本书,叫《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写的是若干年以后的非洲。在那个时候,全世界已经没有水了,全世界都变得冰冷 、干涸。那时候的人,由于各种社会的变动、发展、灾难的出现,都把过去的事情遗忘了,但高科技的设备还都放在那里。在这个故事中,讲到一群人在迁徙的过程中,看见一个长着翅膀的、有螺旋桨的东西,其实就是飞机。人们摸摸它,竟然摸索到开关,最后就开起来了,于是关于高科技的记忆开始一点点恢复,并使它们一点点重新运转,然后去拯救这个世界。当然,《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这本书的主旨,写的是一对姐弟之间的亲情。
  中国作家韩松写过《红色海洋》,也是关于水的科幻小说。它非常像电影《未来水世界》,故事里描述了一个人类无法再在陆地上生存的未来世界,因为陆地全被污染了——其实今天已经有了这样的趋势——人们只好跑到水里面去求生存,写得非常非常动人心魄。《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红色海洋》,都得中学生以上才能看。水科幻,它能够见证死亡,它也提醒我们生存之道。
  第三,水的科幻作品,还能够展示一种变化。我们中国人讲“祸福相依”,这里再举两个例子。水有各种各样的变化,也许能给人造福,也许能给人带来灾难。
  中国的两院院士、最著名的大坝专家潘家铮教授写过一篇关于大坝的科幻作品,叫《子虚大坝覆灭记》。仔细想想潘教授是建坝的,然后他写一个大坝的覆灭,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个故事不是讲这样的内容。这个故事讲的是美国通过间谍卫星发现,中国特奇怪,一天就能够建一座坝。后来他们仔细观察这个大坝,才发现它不是靠堆土或者钢筋水泥建造的,而是用一种凝水剂。就是把水注到一个模子里面,然后往里面加一点凝水剂,水分子就会重新排列变成一个坝。美国的经济间谍偷走了这个科技情报。当然后来美国利用这项科技建造的大坝出了问题。因为除了有凝水剂,还有一种化水剂,最后围绕这个,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很有意思。通过科幻,去改变水,让水造福人类,这是中国作家写的。
  还有利用水去破坏的故事。就是二十世纪的美国作家小库特·冯尼格(或译为冯尼古特)的作品《猫的摇篮》。主要就是写战争的恐怖,但是他用了幽默的笔调。他讲美国人发明了一种新武器,就是改变水分子,使它结成不同的冰。最初的水结成的自然冰,被命名为“一号冰”。根据不同的分子结构排列变成的冰依次被命名为二号冰、三号冰……直到他们发现了“九号冰”。“九号冰”非常厉害,只要一点就可以使大片的地方结冰,如果不限制的话,很快整个世界就都变成冰了。所以“九号冰”什么时候拿出来用,什么时候全世界就得倒台。所以美国也不用,而是用来做成战略武器,就把它装在一个暖水瓶里,它的部队里总有一个背暖水瓶的,等到别的武器都不行了,就把九号冰倒出来,同归于尽。其实这个故事的科学幻想和潘老的一样,但是由于是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民族,写出来的内容就完全不同。一个是建构的,一个是毁灭的。
  第四,水科幻作品能给我们一种神秘的感觉。世界有很多很神秘的东西,我们要抱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来跟自然进行交往。以波兰的作家莱姆最有名的作品《索拉里斯星》为例,它还被苏联导演塔科夫斯基拍成了电影。故事里一个人到达了索拉里斯,这个星球完全是水构成的,但是这个水是智慧生命。这个人用各种方法做实验,发现这生命的形态完全打破了我们以往的科学认识。这个人有一天醒来,发现已经死去的太太就在身边,这怎么可能!这个故事里,把水的星球和人之间,描绘成完全不可理喻的一种关系。
  水科幻作品涉及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水资源怎么保护,怎么南水北调等等。星河的科幻小说《山山水水》,讲的就是南水北调的方案,从雅鲁藏布江把水调过来;郑平的小说《创举》,讲的是把冰山调过来,给人类用淡水;刘兴诗的《北方的云》,干脆呼风唤雨了,讲中国建了一个空气调节中心,可以根据需要调配云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紧俏,《水源危机》这本法国科幻小说中就讲,各国会因为水而打仗。
  科幻作品 价值几何?
  现实引发科幻的思考,改变科学的创意,科学的创意又将作用于现实。科学提供改善生活的方式,文学思索未来的可能发展。
  第一,它会发现我们那些被遮蔽的意念和渴望,在这个太现实的世界里边,我们的很多意念和渴望都消失了,被遮蔽了,科幻作品会把这些东西放大,展现给我们。
  第二,重新去认识科学,重新认识现实理想。科学也是有局限性的,科学在很多方面,也会给我们造成麻烦。一个普通人,面对科学的态度应该是,在种种科学决策里边,要能够参与,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科学决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三,正视未来的、生活中的困难,未来有很多困难。
  第四,获取面对未来的信心。科幻作品中有那么多未来,总有一种会给你信心。
  首都科学讲堂1月份预告
  ■“疼”是一种病——绝对不可忽略的疼痛
  1月8日上午9:30-11:30/ 樊碧发(博士生导师,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
  ■“2012”——永久黑暗抑或是旷世警钟?
  1月15日上午9:30-11:30 /李良(北京天文馆《天文爱好者》副编审、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是谁带走了乔布斯——走近癌症之王胰腺癌
  1月29日上午9:30-11:30/刘彤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
  地点:首都图书馆一层多功能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7 07:24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53-fpage-5.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53-fpage-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7 19:02
[attach]18996[/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7 19:03
[attach]18997[/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1 23:39
====2008---2011:网 迹


http://bbs.findart.com.cn/showforum/13385759-forum/

http://bbs.yingbishufa.com/viewthread.php?tid=263428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70584.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80052.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354752.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656859.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31483.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143713.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8:39
善待孩子的“胡思乱想”
  ■陈蓉
  邻家的孩子在背完《愚公移山》后,问妈妈:“愚公干吗要搬山呀?”妈妈回答:“大山挡在他家的门口,走路得绕很大的弯,搬走了大山,子子孙孙就可以走直路了。”孩子奇怪地问:“那他为什么不搬家呀?”妈妈赶紧说:“可别到外面瞎说,‘愚公移山’是很伟大的。”
  这位妈妈的叮嘱,使我想起了前几年从报上读到的一件事。有个孩子问妈妈:“西红柿越长越大。怎么没有樱桃那么小的西红柿?”妈妈说:“净胡说,西红柿长那么小能卖钱吗?”孩子吓得不敢再说了。可是过了两年,市场上真的出现了只比樱桃大一点点的小西红柿,叫圣女果,比大西红柿还值钱呢!
  对于孩子闪动着智慧火花的“胡思乱想”,许多家长对孩子不但不鼓励,反而还责怪、批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简直数不胜数。
  那天,儿子从幼儿园归来后垂头丧气,一问方知是在美术课上挨了批评。原来老师让小朋友凭自己的想象画个太阳,儿子画了个戴墨镜的太阳。待老师将儿子的画展示出来,同学们哄笑起来,老师随口说了句:“这个小太阳画得像个小流氓。”
  展开那团皱皱的画纸,我强忍住笑,心想:老师一点也没冤枉你,这叫什么画呀!我问儿子:“你为什么要画这样的太阳呢?”儿子认真地回答:“暑假出去玩,妈妈、阿姨怕晒,都戴上墨镜。我想,要是给太阳戴上墨镜该多好呀,我们就都不怕晒了!”儿子说话时,眼睛亮亮的。此时,我的心里却颇不是滋味:多好的创意啊!只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或许你就会被孩子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所打动。作为成人,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们充满智慧火花的想象持否定态度呢?成人们若把自己的思想封闭在固有的老框框里,便不可能对世界有新的发现。
  或许,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的思维多了些束缚,丧失了想象的空间,而孩子则不然.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寻求答案。在成年人的眼中,孩子们的想法多是胡思乱想,可是,谁能说这些“胡思乱想”不会变成日后的“奇思妙想”,甚至是科学上的发明创造呢?
  一般人在孩提时代都会有些天真的想法,如阴雨天的夜晚,孩子看不到月亮,会说“月亮生病了”,这时,成人不必责怪说“月亮又不是人”。无论孩子的幻想有多么荒唐可笑,家长、老师都应该用心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加以引导。
  据说,孩子放学回家,中国的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大多是:“老师教的知识记住了吗?今天得了多少分?”而美国的家长则问孩子:“今天向老师提了什么问题?”可见,我们的家长从意识上就忽视了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其实,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并不难,善待孩子的“胡思乱想”,就是呵护创造力的萌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9:13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zgjypl.5d6d.com/redirect.php?tid=289&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38
2012年科幻电影完全观影日历
2012年01月17日
来源:果壳微科幻




  2012年科幻大片爆发,想扣准时间一网打尽?请保存好这份日历表,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慢慢享用吧!
  在2012年即将上映的科幻电影清单里,除了诺兰的《蝙蝠侠前传3:黑暗骑士崛起》和乔斯•韦登的《复仇者》(《复仇者联盟》),雷德利•斯科特也回归科幻,带来《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机器人总动员》(《瓦力》)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上映新作《异星战场:约翰•卡特传奇》,加里•罗斯的《饥饿游戏》、阿方索•卡隆的太空史诗《地球引力》等等也将一一现身。而这些都还只是冰山的一角罢了。
  今年的北美上映排期表上已经有58部类型电影,还有十几部档期待定,已经涵盖了全球上映的大多数。以下就是我们的2012年科幻电影完全观影日历(以下“映期”除标明外,都指影片的北美院线上映日)。
  以下为电影简介:
  一月
  《隔绝》
  (The Divide)映期:1月13日
  核战争爆发,九个陌生人在地下掩体中得以幸存,但他们再也无法离开地下掩体。他们陷入绝望和疯狂。在不见天日的地下室内他们变得精神错乱,开始互相攻击。
  点评:
  这将是我们今年看到的最令人不安的一部末日电影。
  二月
  《编年史》
  ( Chronicle)映期:2月3日
  一部关于超能英雄的伪纪录片,几个获得了超能力的少年。从预告片里可以看到,其中的一个超能少年似乎有点儿失控了。
  点评:
  预告片可是真不错。
  《地心历险记2:神秘岛》 (Journey2: The Mysterious Island) 映期:2月10日
  《地心历险记》续集中不再有布兰登•费舍的身影,这次将由“岩石”道恩•强森与迈克尔•凯恩组队前往一个满是巨型昆虫与大蜥蜴的神秘岛。是3D的喔!对了,续集里还会出现小俏妞瓦妮莎•哈金斯。
  点评:
  白烂爆米花电影,看点是家庭喜剧模式下的岩石强森。
  《完美感觉》 (Perfect Sense)映期:2月10日
  一种剥夺人类官能的传染病袭击了全世界,人们逐渐失去自己的感觉能力。与此同时,一位厨师(伊万•麦克格雷格 饰)与一位漂亮的女科学家(伊娃•格林 饰)相识,在世界分崩离析之日,他们开始日夜无休地亲密接触。
  点评:
  伊万•麦克格雷格在末日里的床戏仍然情绪饱满。
  三月
  《异星战场:约翰•卡特传奇》 (John Carter)映期:3月9日
  布拉德•伯德在《碟中谍4》中忙活着做他的真人动作电影导演,轮到他在皮克斯的同事安德鲁•斯坦顿出手了。斯坦顿改编了埃德加•赖斯•巴勒斯经典小说,将约翰•卡特这个传奇人物搬上银幕。该片编剧是执笔《蜘蛛侠2》的迈克尔•查邦。
  点评:
  赞就一个字。
  《到也门钓鲑鱼》 (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 映期:3月9日
  一位科学家(伊万•麦克格雷格 饰,又是他)面临一个诡异的挑战:把北大西洋鲑鱼引进也门旱川。该片根据保罗•特代的同名小说改编。
  点评:
  原著的视点聚焦于一项天方夜谭的工程,但电影版似乎更倾向于展现浪漫情节。
  《饥饿游戏》 (The Hunger Games) 映期:3月23日
  故事发生在后末世的未来世界里,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反乌托邦国家,这个国家的孩子们被送进大竞技场,参加残忍的生存战斗。
  点评:
  如果有人能将苏珊•柯林斯小说里的野蛮世界栩栩重现,那个人一定是《一人有一点颜色》的导演加里•罗斯。
  四月
  《钢铁苍穹》 (Iron Sky) 映期:4月4日(德国/芬兰)
  一部描述纳粹在月球建立军事基地并反攻地球的电影。该片在芬兰的上映期是4月4日,希望什么时候能进北美院线。(编辑:更希望能进中国大陆院线。)
  点评:
  概念出色,令人垂涎。导演季莫•沃伦索拉还非常年轻,但已经用一部戏仿《星际迷航》的长片《星际残骸》展现了自己的非凡才华。
  《在世界末日前找个伴》 (Seeking a Friend for the End of the World) 映期:4月20日
  又一个末日爱情片,这回是一个小行星即将撞向地球,但史蒂夫•卡瑞尔正在赶往再会旧情人的路上。
  点评:
  爱情喜剧版的《忧郁症》吗?
  《封锁》
  (Lock-Out) 映期:4月20日
  吕克•贝松出品。在《纽约大逃亡》里,孤胆大兵斯内克•普林斯肯曾从曼哈顿岛的监狱城救出总统。在这部《封锁》中,主演盖•皮尔斯努力展现出斯内克•普林斯肯的蛇王霸气,不过他没救总统,他从监狱骚乱中救出了总统的女儿。
  点评:
  看上去有一些《第五元素》的感觉。
  五月
  《复仇者》(《复仇者联盟》) (The Avengers) 映期:5月4日
  聚集惊奇漫画所有超级英雄的大高潮!这部电影其实就是讲述了一票大明星欺负洛基(见《雷神》)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
  点评:
  不管是电影的投资纠纷传闻还是小罗伯特•唐尼的公主病,都不能阻止大家对《复仇者》的无比期待。
  《战舰》
  (Battleship) 映期:5月18日
  “战舰”本是孩之宝的一款经典桌面游戏,如今变成一部变形金刚式的动作电影。外星人从天而降,将海军舰队设计打入一个诡奇的海泡,那里有恶战与猛兽在等候已久。
  点评:
  就是一部没让迈克尔•贝执导的《变形金刚》对吗?
  《黑衣人3》 (Men in Black 3) 映期:5月25日
  另一部没人期待的续集电影,威尔•史密斯饰演的J探员回到1960年遇到了年轻时代的K探员(乔什•布洛林 饰)。估计又要拿60年代的明星们开涮,少不了“大野洋子是外星人”这样的段子。
  点评:
  关于剧本和人设的非议颇多,不过看第一支预告片还是非常有趣的样子。
  六月
  《异形前传: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映期:6月8日
  雷德利•斯科特带着这部模棱两可的《异形前传》回到科幻圈。一队探险家企图探索人类的起源,但结果却可能是找到了将令人类种族灭绝的根源。
  点评:
  这是拍过《异形》和《银翼杀手》的雷德利•斯科特好吗,电影是在冰岛拍摄的好吗,一定会让人拍案叫绝的吧。
  《特种部队2:报复》 (G.I.Joe:Retaliation)
  其实真的没人求你们拍续集。不过这次有布鲁斯•威利斯和“岩石”道恩•强森加盟,易容术之王扎坦也打算在这部续集里谋朝篡位制霸全球。
  点评:
  《舞出我人生2》的导演朱浩伟,大概也会在《特种部队2》里给我们带来些特别的东西吧。
  七月
  《神奇蜘蛛侠》 (The Amazing Spider-Man) 映期:7月3日
  距上一部蜘蛛侠电影已经过去六年,这才开始讲述蜘蛛侠的身世。蜘蛛侠除了要对付蜥蜴,还要处理自己跟女记者格温•斯黛西之间的关系。
  点评:
  《和莎莫的500天》导演马克•韦布定会将更多的机智风趣特质注入到这位翻墙英雄的身上,使他看上去更人性化。
  《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崛起》 (The Dark Knight Rises) 映期:7月20日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史诗三部曲”终结篇。猫女叱咤华尔街,贝恩报销了整个足球场,布鲁斯•韦恩麻烦大了。这才只是从预告片里窥管见豹而已。
  点评:
  诺兰从不辜负民心,《蝙蝠侠3》大概是他最疯狂的一部片子了。
  《街坊哨兵》 (Neighborhood Watch) 映期:7月27日
  为了防御外星人袭击,本•斯蒂勒和《IT狂人》里的“Moss”理查德•艾欧阿德他们一起组成了片儿警联防队。
  点评:
  《青蜂侠》编剧塞斯•罗根与埃文•戈德堡联合操刀剧本,没准儿特逗。
  八月
  《全面回忆》 (Total Recall) 映期:8月3日
  《黑夜传说》导演伦•怀斯曼翻拍了保罗•范霍文在1990年拍的《全面回忆》。在90版里,主演施瓦辛格带观众去了趟火星,这一版的《全面回忆》让柯林•法瑞尔卷入了“欧利坚合众国”与“新上海”之间的战争。
  点评:
  《全面回忆》在动漫节上并没引来一片叫好声,不过电影里有炫酷的飞车,还有精彩的打斗。
  九月
  《生化危机5:惩罚》 (Resident Evil: Retribution) 映期:9月14日
  后末世时代丧尸传奇《生化危机》拍到了第五部,这回出场的是Las Plagas寄生虫,被它寄生的丧尸宿主会开大摩托还能使用机关枪。
  点评:
  开摩托的拉风丧尸!保罗•安德森回归担纲导演和编剧。不过这部很像是连夜赶工出来的活儿。
  《新特警判官》 (Dredd) 映期:9月21日
  梅格城的特警判官终于拍成了系列电影,卡尔•厄本饰演了一位从不摘下头盔的新特警判官。在《终结者外传》中饰演过莎拉•康纳的女演员琳娜•海蒂将出演本片的大反派,她在《权力的游戏》中饰演的兰尼斯特王后令人印象深刻。
  点评:
  脚本不错却乏善可陈,不过看画面还是很棒的,而且剧本又不是不能改。
  《环形使者》 (Looper) 映期:9月28日
  一部讲述时间旅行的电影,《追凶》导演莱恩•约翰逊掌镜,约瑟夫•高等-莱维特主演。囧瑟夫在里面饰演了一个职业杀手,他面临的麻烦是不得不对付来自未来时间点的自己(布鲁斯•威利斯 饰)。
  点评:
  听着像是部不错的黑色电影。约翰逊从中国的合资方那里得到了资金,所以据说电影会稍作调整,比如将中国设定为未来时代的超级大国。
  十月
  《科学怪狗》 (Frankenweenie) 映期:10月5日
  蒂姆•伯顿早年曾拍过一个cult短片,讲了一只永生狗的故事。这个电影是它的完整版本。
  点评:
  就等着看装模作样的恐怖哥特秀吧。
  《云图》
  (Cloud Atlas) 映期:10月19日(瑞典)
  改编自大卫•米切尔的第三部小说,共分为六段故事。《黑客帝国》导演安迪•沃卓斯基和《香水》导演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十月份可望上映。
  点评:
  第一张剧照与其传达的艺术理念皆十分令人期待。
  (编辑:中国演员周迅也加盟了此片。)
  十一月
  《地球引力》 (Gravity) 映期:11月21日
  桑德拉•布洛克在这部阿方索•卡隆的电影中扮演了一个被困失事航天飞机的女人。乔治•克鲁尼联合主演。
  点评:
  《人类之子》导演阿方索这回在太空背景的客观条件约束下,又秀了一回惊人的长镜头。谁说科幻电影不可以剑指奥斯卡?
  十二月
  《僵尸世界大战》 (World War Z) 映期:12月21日
  改编自马克斯•布鲁克斯小说,布拉德•皮特饰演了一位为阻止丧尸感染而奔波于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官员。
  点评:
  电影对原著做了巨多改动,祝他们走运吧。
  (编辑:由于原著的某些情节,这个多半是不会在中国大陆上映的。)
  其他尚未确定映期的电影:
  《抗体》
  (Antiviral)
  大卫•柯南伯格之子布兰登•柯南伯格执导了一部诡异的电影,讲述人们从名人身上收集病毒并走私贩卖的奇怪故事。
  点评:
  毋庸赘言,听着就是柯南伯格风格。
  《阿特拉斯耸耸肩(下)》 (Atlas Shrugged: PartII)
  《阿特拉斯耸耸肩》的下半部,我们将会知道约翰•高尔特到底是什么人了。
  点评:
  《阿特拉斯耸耸肩(上)》是一部烂到惊人的杰作。
  《翻天寻爱》 (Upside Down)
  克斯汀•邓斯特与吉姆•斯特吉斯是一对儿恋人,但因为奇特引力场作怪,他们两个生活在上下倒置的两个不同世界。
  点评:
  恐怕只能感叹“好猎奇”!首支预告片赏心悦目,值得关注。
  2012年有如此密集的大片集中爆发,好莱坞为科幻迷们奉上丰盛飨宴。请保存好这份日历表,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慢慢享用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39
中国“新科幻”——超越了人类的观察视角2012年01月09日 来源:韩松 新浪博客

  昨天,收到了《南方文坛》新年第一期。这几乎是一本科幻专辑,其中非常独特的一个部分,是少有地提供了当代主流文学界对于中国科幻的看法,这里,有上海第二届“今日批判家论坛”纪要,以及这次会上对《地铁》的讨论,但绝不限于《地铁》,还讨论了《三体》,讨论了《蚁生》、《生命之歌》和其他一些小说,堪称对中国科幻的一次整体检阅。主流文学批评家称,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科幻”,“中国新科幻本身大幅度地涉及一些永恒的也非常前沿的人文学议题,同时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的探索和实验”。吴岩感慨:“如果更早展开这种对话,也许我们的许多研究工作会少走弯路。”
  我很感兴趣的是,为什么主流文学批评家会关注中国“新科幻”?在他们的眼中,什么才是科幻?这一定与我们科幻爱好者平时看到的不同。《南方文坛》的讨论对于中国科幻的未来发展是非常宝贵的。讨论的内容十分丰富,不能详尽介绍,但是,哪怕是一些只言片语,也给人以非常新颖深邃、活泼开阔的启示,比如:
  ——超越了人类的观察视角。
  ——肢解理性的物理世界。
  ——深化出来技术时代人类处境的寓言。
  ——国家梦想。
  ——科幻小说可以成为民族寓言。
  ——人完全被取消,只有物的世界。
  ——新技术时代使原先拥有的关于人的概念、关于人性的概念、关于救赎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
  ——人类为了拯救自己再次变成了动物。
  ——极限的环境的形成和文明有关。
  ——讨论科幻小说应该放在文化思潮中进行。
  ——科幻小说与民族解放关系密切。
  ——中国需要一个国富民强的叙事形式。
  ——“强度”的文学。
  ——让读者主体处于积极紧张的活跃状态。
  ——读者必须时刻激活自身。
  ——缺乏“强度”的文学的特征:对叙事模子的巩固和召唤、对日常人物的重复书写、对语言的烂熟使用以及对文学制度与政治秩序的潜在维持。
  ——失去了日常性这一极,特异性的单一马达不足以推动作品持续前进。
  ——真正的卡夫卡式的速度意味着穿插、迂回、停顿、减速、变向等。
  ——中国科幻作品在半个世纪以来权力对文学场域与文学规范的组织设定之后,长期停留在科普读物的低水平循环,先天不足且后天乏力。近年来,科幻文类的激进意义才开始被学术界所认识。
  ——鲍德里亚“拟像理论”的故事版。
  ——对真实与虚拟、现实与想象关系的思考。
  ——在文本的语境中,科幻小说借助想象(IMAGINATION)和狂想(FANTASY)的文体,引领我们重新设想人与人性,将其可能朝着未来的维度敞开。
  ——一旦我们“所在时代的观念”陈腐不堪,科幻小说家为何不能是明日的哲学家?而小说,又未尝不是一种哲学呢?
  ——批判技术异化。
  ——“技术”与“国族”。
  ——新技术时代是否已生产出了新的关于“人性”的定义?
  ——前技术时代的人性乌托邦都将流于空言。
  ——未经异化的人从未存在。
  ——对技术时代的异化处境做出回应,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体验”而不是“理解”技术异化之可怖。
  ——封闭了任何修复与和解的可能。
  ——文本往不同方向生长的可能性。
  ——科幻越来越讨论一些尖端而深入的人类境遇的问题,本身也越来越成为严肃艺术和实验文学的一部分。
  ——民族寓言的叙述。
  ——真正具有实验性质和狂暴想象力的写作。
  ——想象一种宇宙政治学。
  ——许多危机被表现得非比寻常,许多的对治方案和选择也远远超出了现今人类的道德底线。
  ——把《三国演义》式的政治思维,引入宇宙空间的政治博弈。
  ——科学与人文的失衡,在科幻创作领域,其实是普遍问题。
  ——技术的背后是一种新的思想范型。
  ——科幻文学的独有想象和视野中表现的人类的可能境遇以及科学的人文后果。
  ——最有创造性的科幻作家也可能提出一些全新的思想和议题,尤其是在科学与人文交界的领域,不过与真正富有原创性的作家与学者一样,这类科幻作家,同样是凤毛麟角。
  ——叩问生命。
  ——王晋康是中国新科幻作家最有人文情怀的一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40
科幻文学 给儿童想象的空间--访吴岩 2011年12月19日 来源:新浪博客

  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科幻小说作家。创作各类科学文艺作品30余部,其中长篇科幻小说2部,中短篇小说集5部,主编和翻译文集3部科幻理论专著15部。一些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和意大利文出版。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科幻文学理论研究、中西科幻的比较研究、科幻名著选读等研究生课程
  一、在知识爆炸的社会 人们必须要有想象力
  少年儿童研究:前一段有报道提到,中国学生在某项国际测试中“计算能力第一,想象力倒数第一”。您觉得这种说法可信吗?想象力是可以测试的吗?
  吴岩:因为没有看到这项调查是怎么做的,没有看到相关的测试题目,无法确定这些题目是否在测想象力。所以,盲目地说“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倒数第一”,我是反对的。
  关于想象力是否可以测试,严格地说,各种心理能力都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去判断。但是目前成型的想象力的测验是很少的,好的我几乎没有见过。
  少年儿童研究:有些调查问卷的题目是询问孩子是否觉得自己想象力差,但是每个人心理的标准可能就是不一样的,那么孩子的这种自我判断可信吗,有说服力吗?
  吴岩:应该说是可信的。我们常常会感到,别人的作品好,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自己的就没那么新颖,象拷贝前人的,没有新鲜想法。人自身确实是能够体会到彼此作品的创意差别的。当然,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某些人很有想象力,也可能是因为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或者看过更多的素材。
  少年儿童研究:中国人的想象力是比外国人差吗?原因何在呢?
  吴岩:从创意上看,我们的产品创意数量和质量都不如国外。我对想象力的理解是,它现实了思维的跨界能力。人们的思考问题一般是有边界的,而且很清楚在边界之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但有想象力人的作品,总是会跨出这个边界,总能让读者感到陌生化,让人感叹:噢,我怎么没见过没想过,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这种陌生化、跳出边界的思考,就是想象力。
  我们的教育很少有培养这种跨界思考能力成分,多数是让大家界内思索。而且,中国文化一般是局限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范畴,人和自然的关系在那些经典里是少有的。但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想象力是绝对重要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中,也需要一点想象力,但不是很强。有人说《西游记》不错,是有一定想象力的吧?可它不是中国原创的,是来源于印度的创意啊!
  以跨界思考为特征的想象力,过去没有是可以的,那时社会变化不大。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通讯更加便捷,交通更加发达,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频繁。所有的新思想、新产品都是人与人接触,思想碰撞产生的。一个人闷在那里,可能有点创意,但是没有和他人交流更有启发。现在的微博、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可以说是成百上千倍的思想碰撞。因此,知识爆炸,人们必须应对更多各种各样的信息,就越来越需要想象力这种跨界的思维去整合与拼接。
  二、教育要创设氛围 鼓励孩子跨界思考
  少年儿童研究:您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中国儿童想象力不够丰富,是因为教育教育体制造成的。那您觉得现在的情况是否有所改观呢?
  吴岩:创造力或者想象力,有一部分是个性的,有的人就习惯于用这种方式思考和办事,遇到事情就靠想象和创造来解决问题,有的人就是比较墨守成规。所以个性的培养也是一个方面。同时,还有基本技巧的培养,这些都是在教育上可做的。
  中国教育应该重视孩子想象力的培养,给思想以更大的跳跃空间。想象力培养有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个性培养。在广东职业技师学校,有一门个性培养的课。我听的时候,课堂任务是让学生做禁烟的宣传,做舞台剧、图画、产品都可以。每个学生都在做,每个学生都会到台前展示自己关于禁烟的创意,在改变个性方面效果确实很好。在此之前,老师出特别简单的题学生都不会做,也不跟着教学程序走,上课就睡觉。于是老师改变教学思路,鼓励学生想象和表达。学生敢想和敢说,然后跟着动了,再培养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而北京人大附中的科幻物理课,则属于培养思维技巧的。他们通过科幻作品再把物理的知识加进,让孩子在想象中学习物理学。我去那天,他们讲的是蜘蛛侠。老师问那些蜘蛛丝荡来荡去,否能加快行进速度。他们还研究了超人怎么拯救飞机,老师问学生能否算出超人有多大力量。学生们提出各种模型,匀速运动、减速运动等等,不同的模型算法真的能算出它有多大劲,教师再点评每个小组的做法是否合理。两个课程都是重要的。从个性和思维方法上培养跨界,方法非常值得借鉴的。
  少年儿童研究:想象力对孩子的学习会有直接帮助吗?
  吴岩:想象力可以促进学习,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学习方面,重庆有个小学校长和我谈过这样的体会,说很多孩子写不出作文,因为作文题目常常是“我的父亲”“记一堂班会”之类的现实主义内容,孩子做不来。后来,老师发现,如果给孩子一个具有想象力的题目,孩子就能写出特别多的内容,比如让他们表达二十年后什么样。这位校长就想,让孩子先练习写想象作文,在写的过程先完成他们的语言训练,再中逐渐引导孩子和现实接触,处理现实材料。我觉得这个校长的想法特别好,把想象用在一个特别合理的位置。此外,小学阶段的孩子的想象力丰富,用这种方式可以适当保留想象能力。
  三、沉浸在对未来科技的幻想中 能够让人忘记眼前的痛苦和烦恼
  少年儿童研究:一些家长并不清楚什么样的作品算是科幻文学,请您帮助读者界定一下以下作品的区别,比如科幻文学、科普文学,以及像《哈利波特》之类的作品。
  吴岩:科幻和科普不在各自单独在文学中出现的两种品类的作品。科幻小说是1818年雪莱夫人写的,那时还没有科普。科普是西方工业革命、特别是加强民主化后,为了增加决策的透明度,需要老百姓了解科学,赞助科学的时候才开始产生。科幻和科普在历程上是不一样的。到现在为止,科幻在西方一直属于文学,科普是附属于科学的。由于科幻属于文学,而文学是想象的天堂,是自由的领地,因此用来培养想象力创造力比较恰当。而科普是依附于科学的,是科学权力下的奴隶,它可以教会人具体的处理生活的实用技巧。两个内容读物都应该读。毕竟,人既需要想象力创造力,也需要现成的知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加拿大的达科·苏恩文对科幻有一个定义,说科幻是以疏离和认知为宰制的科学。疏离和认知是科幻的两个特点。疏离就是陌生化,科幻永远是给人陌生的场景、人物、故事和新科技。科幻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认知,陌生到底是怎么产生的,科幻作品会给人解释。同时科幻还以创新为宗旨。疏离、创新、认知加起来就是科幻。奇幻作品只有疏离没有认知,就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之类,都是陌生化的,但却不能通过认知解释这些陌生化,只能说是魔法。而科普作品,则是仅仅有认知却没有疏离,不做陌生化处理。因此科普作品读起来常常乏味。鲁迅就曾经谈到过这一点。
  少年儿童研究:那是不是看科幻作品教育价值更大呢?因为包含了多种因素?
  吴岩:我认为,每种作品的功能是不一样的,都应该读。读奇幻作品,可更加关注人格培养,其中的道德价值比较重要。读科幻作品,主要给孩子跨界的引导。读科普作品,就是扎扎实实获取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因此,作品没有高低贵贱。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给予指导。
  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孩子“想象太多了,不切实际”,听到这种说法我感到很难过。我觉得家长的这些观念要改变。想象力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在某些时候,想象力很有用,除了刚刚说的创意性解决问题,想象力还有疗伤功能。遇到事情解决不了,很痛苦,看些科幻的作品,心情会恢复平静。科幻作品中会涉及到漫长的人类历史和地球历史,你就很发现眼前的困惑是非常短暂和微不足道的。世界上有那么难的问题都被解决了,眼前的苦恼根本算不了什么。不能小看这个疗伤的作用,这些都是科幻作品的价值。其实,科幻作品和奇幻作品都有疗伤的心理作用,但我觉得用奇幻作品疗伤,不如用科幻作品疗伤。看科幻作品时,孩子会不由得展望未来科技,这样能使孩子见多识广,更有帮助其成长的价值。
  少年儿童研究:父母如何引导孩子阅读科幻作品呢?
  吴岩:孩子的阅读可以分阶段指导。科幻有两类,一类是少儿科幻,一类是普通的科幻。在当前的少儿科幻作家中,张之路、杨鹏、郑重等作家写得比较多,水平也不错。他们的科幻作品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儿童文学体系的,很有教育价值,会给孩子世界比较稳定的感觉,其中没有那种颠覆世界的内容,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孩子。小学高年级以后可以看普通的科幻,这种科幻想象就是无限的了,是可以颠覆现实的。
  有一个很有名的美国天文学家叫卡尔·萨根,他小时候因为看了一套火星的科幻小说,于是对行星产生浓厚兴趣。他立刻找来许多相关的科普读物看,发现这个作家写的很多地方都错了。但是卡尔·萨根却不断跟人说:科幻作品很伟大,因为它让我爱上了火星,爱上了行星学。科幻小说中的知识是否正确是没有关系的,给人生活的动力才是最重要的。家长要明白,如果某一个作品能启动孩子的某种生活动力,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人生里有什么比一种持久的动力更加重要的呢?
  少年儿童研究:感谢吴老师的这些有价值的评论!
  载《少年儿童研究》,2011年12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41
13岁小学生出版30万字科幻故事  2011年11月10日来源:广州日报
13岁小学生创作30万字科幻故事
  历时两年多时间写作完成,广州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大洋网肇庆讯(广州日报记者于敢勇 通讯员李文华摄影报道)文静秀气的肇庆市第十五小学6年级的13岁学生黄逸桐展开想象的翅膀,历时两年多时间写下了30万字的科幻故事《神秘冒险之旅》,刚刚由广州一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11岁开始动笔写探险故事黄逸桐的父母平时就特别喜爱读书,也喜欢给骇子买书,“我爸爸不管到哪里旅游还是出差,每次都要买上千元文学、历史和科学幻想等方面的书籍,然后不怕辛苦、千里迢迢地背回家,我家里起码4000多册图片。受父母的影响,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一千零一夜》、《冒险家小虎队》等科幻故事更是爱不释手,这些科幻故事中的魔幻、冒险、灵异令我神往,使我产生了写科幻故事的念头。” 2008年,11岁的黄逸桐学习了作文课后,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开始摘抄课外读物中的美文、美句和美词,并开始提笔创作科幻故事。她在笔记本中写着玩,然后拿给同学们看,没想到受到他们的喜爱。同学们的追捧使她的写作热情一发可收。黄逸桐对记者说:“我不仅利用寒假、暑假等课余时间写,就是下课后的10分钟休息时间,我也经常用来写科幻故事。到了去年年底,我不知不觉写了4部科幻故事,有30多万字。” 黄逸桐创作科幻小说,一点也没耽误学习。据她的班主任介绍,黄逸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
  出版社与小作家签约出书黄逸桐的父母亲发现女儿创作了4部科幻故事后,感到有点吃惊。他的父亲告诉记者:“我们为了鼓励孩子,开始时打算印刷不发行的内部读物,送给亲朋好友。后来,我联系了版权部门,他们建议我们给出版社投稿。去年10月份,我们将这部《神秘冒险之旅》科幻故事投给了几家出版社,最后省城一家出版社有了回音。” 当年年底,出版社决定出版黄逸桐创作的《神秘冒险之旅》,并与她签定了出版发行协议。黄逸桐创作的《神秘冒险之旅》以探险故事为主线,分别以《梦幻王国探险记》、《世界之旅探险记》、《〈星球大战〉探险记》和《战栗的冒险阴谋》等4部科幻故事连贯而成。这些故事中的露丹、凯丽等十几个主要人物都是10岁到13岁的孩子,他们为了打倒邪恶力量,环游世界收集魔卡、古魔法书页等法宝,最后终于取得成功。记者看到这4部科幻故事的叙述虽然略显稚嫩,但是文笔流畅,讲述的科幻故事充满悬疑、幽默,透着她良好的文字天赋和写作灵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20 00:42
9岁西班牙男童出版科幻小说 2011年11月10日 来源:武汉晨报

  据新华社电 西班牙一名男孩年龄虽小却酷爱阅读。他凭借超群记忆力和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年仅9岁就出版首部作品,成为世界上最年轻作家之一。
  年纪小小的曼努埃尔·阿尔瓜西尔来自首都马德里以南一个小镇,他的处女作科幻小说《托克:爱慕虚荣的龙》21日问世后,当天就销售1000本。他还亲自动手为书画插图。
  这本小说厚38页,讲述了一条小龙的故事:小龙托克照镜子时觉得自己很丑,于是躲了起来。龙妈妈反复告诉它,“龙大十八变”,它会慢慢长大,小龙才不再“杞人忧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22:04
“书时光”公益讲坛走进小河镇中心小学
http://www.xce21.cn/Item/1493.aspx
http://www.xce21.cn/Item/1493.aspx
http://www.xce21.cn/Item/1493.aspx


作者:刘焕林 余建军 来源:小河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30日

12 月29日 上午八点半,小河镇中心小学五、六年级近400名学生和全校语文老师齐集镇中阶梯教室,聆听了一次主题为“我们爱作文”精彩讲座。这次作文讲座是由县图书馆和小河学区主办、小河镇小承办、“管季超作文教学法”创办人管季超老师主讲,历时两个半小时。
本次作文讲座一共分为两个部分:观察与想象。第一讲是讲“如何观察”。管老师首先从镇小三名学生周美辰(601班)、杨敏(602班)、张涵(603)的作文片段入手,说明观察必须全面、细致、深刻而有目的性,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作文素材。在第二讲“如何想象”里,管老师首先评说镇小33名学生的作文《20年后回故乡》,说明想象要丰富,不能过于贫乏;紧接着管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半命题想象作文:假如有一个人身高3米,在他的生活中会发生什么故事?最后六个班各派一个代表上台现场口头作文。由于想象作文是学生的最爱,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讲座的最后阶段,是师生互动环节。管老师对七名同学所质疑的“想像不丰富”和“作文常跑题”等问题,都一一作了回答。
回到小河镇小,管老师余兴未尽,与501班学生联欢,鼓励学生爱作文,还热情地给学生签名,并独唱了两首歌。同学们以一曲《感恩的心》回报可敬的管老师。
作者:刘焕林 余建军 摄影:田德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22:07
http://www.xiaochang.gov.cn/news/xcnews/201112/news_22837.html
http://www.xiaochang.gov.cn/news/xcnews/201112/news_22837.html
http://www.xiaochang.gov.cn/news/xcnews/201112/news_22837.html
孝昌县政府网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22:08
孝昌县图书馆书时光公益讲坛开讲
http://www.library.hb.cn/tech/jctsggz/gongztongt/201112/t20111213_35472.shtml
   2011年6月24日上午,由孝昌县图书馆主办的书时光公益讲坛第一讲在县青溪书画艺术院五楼培训厅准时开讲。虽然当天暴雨如注,却没有阻挡住听众的热情,100多名听众都冒雨从不同地方早早来到了讲座地点,更有远道而来的6位孝感网友。首讲嘉宾邓曙光老师,现任孝昌县文联副主席,为来到的朋友们做了精彩的演讲,他的课题是《重读历史》。
  此次孝昌县图书馆的公益讲座是一次大胆的尝试,更是开了孝感市县级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先河。该讲座主题是“激发民间智慧,播扬孝昌精神”。主旨是全方位、多视角地为广大民众和读者搭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公益平台,成为图书馆联系读者的纽带,让民间的思想与智慧在这里碰撞。让听众在听讲中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品位与鉴赏能力,让高雅的知识普及到大众,让专业的课堂延伸到社会,以此来满足广大市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关于讲者和听众:该馆的原则是立足孝昌本地,然后逐一铺开,采取邀请、推荐或自荐方式。本土名人名家、大众百姓,不管是谁,只要有合适的主题和内容,就是讲师。只要有兴趣,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来自何方,无论年长年幼,都可以是听众,相互启发,共同提升。
万家花园百花放,邓曙光老师的讲座将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孝昌的文化需要积淀,需要一代代的孝昌人为之奋斗。我们相信,美丽的孝昌,一定会有美丽的文化!相信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日积月累,文化孝昌会更灿烂。
             (孝昌县图书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4-28 22:25
http://xnjyw.5d6d.com/thread-47124-1-1.html

http://xnjyw.5d6d.com/thread-47124-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0-12 20:31
校园科幻作品选
 作品目录:
   
·春天·“拟学机”的故事·复制
·警察的故事·2020年教师节·科技“创卫”记
·我还是人吗?·离奇的求助信·魔高一丈
·生日·时间为我停止·替身
·我的错·希望·我是机器人
·我怎么是个人?·永恒的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8 10:43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24.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24.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1552724.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8 10:44
“百家讲坛”书香浓书香浓
——孝昌《书·时光》公益讲坛扫描
  在幽幽书香中分享闲适光阴,时空有界,思想无极。2011年以来,孝昌县文体新局创新工作特色,搭建《书·时光》公益讲坛,邀请社会各界文化名人讲座授课,让高雅的知识普及到大众,把课堂延伸到社会。两年来举办讲座29期,听众达6000人次,打造了享誉市县内外的本土“百家讲坛”。
  内容立足本土    “请楼主明天代问叶老师一个问题,小河附近结婚风俗中,头天晚上吃的宴席名称到底叫‘上半宴’,还是叫‘上马宴’?”去年年底,《书·时光》第十九期讲座《孝昌北部的婚姻习俗》预告刚发出,网友“邓家田”等人就对本地民俗表现出深厚兴趣。
  讲座当天,100多名热心听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定亲、请媒、辞家饭、打嫁妆、送端午节、送中秋节、看日子、过礼等……这些从小看到大的习俗,这些只有村里“明白人”能操持的仪式,让现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大呼过瘾。针对网友提出的结婚头天晚上吃的宴席到底叫“上半宴”、“上拜宴”还是“上马宴”的问题,主讲人叶云生认为应该是“上马宴”。
  “应该把讲课视频放到网上,让更多的孝昌人了解自己家乡的民俗。”听完讲座的听众希望这样的讲座多组织一些。
  有书相伴好时光。孝昌文体新局局长刘国琼介绍,为了满足新时期孝昌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教育需求,该县文体新局于2011年6月创立了《书·时光》公益讲坛,为“文化孝昌”凝聚正能量。
  孝昌是孟宗故里,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有古文化遗址殷家墩,有被称为孝昌母城的草店坊城,有清代杰出画家程正揆,有开国上将刘震……
  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为讲坛提供了特有的素材。作为一个地方公益讲坛,主办者创办伊始就确立了“立足孝昌本地”的原则,邀请孝昌本土的名人名家逐一讲解孝昌精神、孝昌历史、孝昌文学和孝昌民间艺术等等,凝聚地方文化的吸引力,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孝昌,热爱孝昌,为孝昌发展贡献心智。
老师侧重草根  “孝感剪纸在风格上和北方剪纸有显著的不同。它的特点一般是造型简洁夸张,做工细致工整,流畅秀美,实用性与装饰性达到完美的统一。”在《书·时光》第十八期讲座上,孝昌知名民间艺术家张玉义老人向现场百名听众介绍自己的拿手绝活——雕花剪纸。《小河八景》、《水浒人物系列》等系列作品让现场观众赞叹不已。
  作为孝昌雕花剪纸的第四代传人,张玉义的作品形象逼真、刻剪精美,线细如发丝,点小如针尖,一刀、一线无不凸显和谐朴实的完美,给人以无限的享受和启迪,成为收藏界人士的首选,曾被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际友人所收藏。
  “聆听张老师课后,对剪纸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有观众说。
  从文化公益中来,回到文化公益中去。孝昌在举办《书·时光》讲坛之初,就秉承惠民宗旨,扶持民间创意文化,扎根基层接地气,“我们的讲坛就是要让这些朴素力量成为社会榜样。不管是乡土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只要他有合适的主题和内容,他就是我们的讲师。”孝昌县图书馆馆长汤春霞介绍,对于讲坛主讲人的选择,他们并不一定要主讲人名头有多响,但一定要主讲人的主题贴近普通群众。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讲坛。”两年来,《书·时光》讲坛将讲座送进机关、学校、企业、军营等单位,让这一文化奇葩处处绽放。
  在寒暑假期间,讲坛针对学生安全事故多发的实际,邀请教育局干部何联平走进学校,与家长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醒,主讲了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网络,受到了学校及广大家长的好评。
  被需要就是存在的价值。两年来,《书·时光》讲坛结合听众需求,不断更新充实讲座内容,激发孝昌群众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孝昌摄影爱好者众多,但一直没有组形式学用结合织相关培训活动。讲坛针对摄影爱好者渴求专业知识的现状,邀请了国家高级摄影师王飞主讲了《摄影基础》讲座,普及摄影知识。今年2月,又邀请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程俊峰主讲了《民俗摄影》的讲座,解密光与影的神奇。由于组织到位,两场讲座现场火爆,推动孝昌摄影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两年多的打磨,《书·时光》讲坛逐步为群众打造成一个全方位、多视角的学习交流平台,普及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品味,愉悦身心,赢得了省市领导、民众、学者的广泛赞誉,获得了“孝感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荣誉称号。
  讲坛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听众场场爆满,好评热议不断。
  29期讲座,800多个日日夜夜,6000余人次的听众。《书·时光》一路走来,浓浓书香弥漫孝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管理处副处长杨萍认为,品牌打造贵在坚持,她希望讲坛继续提升内涵的同时,加大宣传,让更多人知晓,让更多人参与,让《书·时光》走出孝昌,走出孝感,在全国知名。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