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摄影研究沙龙拟购的40本摄影著作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0
标题: ★★★《教师之友网》摄影研究沙龙拟购的40本摄影著作
《教师之友网》摄影研究沙龙拟购的40本摄影著作
[attach]19138[/attach]


1980年以来翻译出版的西方摄影理论书:

《摄影 社会 空间》 《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 《视觉文化读本》 
《论摄影》 《同时——随笔与演说》 《明室》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 《摄影与社会》
《摄影的哲学思考》 《视觉艺术鉴赏》 《观看之道》 《看》  《摄影》
《摄影简史》 《纪实摄影》 《落差》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 《表征》 《霍克尼论摄影》 《影像艺术批评》
《美学与摄影》 《摄影的精神》 《图像证史》 《视像的霸权》
《游客凝视》   《世界摄影史》 《摄影思想史》 《出龛入龛》 
《百年彩色摄影》 《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
《摄影100关键词》 《摄影圣典》 《当代摄影大师》















《当代摄影新锐——17位影象新生代》(阮义忠 中国摄影出版社,1990年出版)




作者: [台湾] 阮义忠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1990-3
页数:253
装帧:平装
ISBN:9787800070525
内容简介
摄影——这一门历时仅仅一个半世纪的艺术,正以其真实且税利的特质,展现出无比的见证性和伦理性,且暗示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愈来愈多的摄影工作者也用心经营出本身独特的风貌。
本书作者阮义忠参阅了数十年欧美摄影书刊及专辑,对当代诸多新锐摄影者的创作理念与风格作深入的探讨,写成这本涵括17位摄影者的摄影专辑,而与以前所著的《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一书合成连贯的系列。全书笔调亲切活泼,引文与叙说相间,倍能显现摄影者的胸襟、素养和观点。明晰的文字与精选精印的图片,适足以令读者了解罗逊柏格、尤斯曼、索德克、贝里、吉卜生、威金、德巴东、弗孔……等探索影象新境的历程。
编辑推荐 
本书是阮义忠对于西方摄影师介绍的一本重要书籍,如今看来,当年的新锐如今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摄影艺术家,阮义忠通过自己常年对摄影的理解,在本书中充分介绍了辛迪·雪曼,杰利・尤斯曼,乔·彼得・威金,玛丽・爱莲・玛可,贝纳德・弗孔,简・索德克,李・佛瑞兰德,杜安・麦可斯等这样世界一级摄影大师的创作历程,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这些摄影家早期的创作实践来记录他们在摄影道路上的每一步,这些材料成为了全面了解一位艺术家创作的必不可少因素,也为当今从事影像创作的青年工作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对比材料。
作者简介
  阮义忠,1950年生于台湾,早年喜爱美术,20岁时在《幼狮文艺》杂志做编辑,后来转至《汉声》杂志英文版工作,并开始拍照。1975年到《家庭月刊》任摄影编辑,撰写本土摄影指导文章。1981年开始从事电影制作,发表《映象之旅》、《户外札记》、《灵巧的手》等纪录片二百多部。他撰述的《二十位人性的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当代摄影新锐》、《摄影美学七问》等在摄影界引起很大反响;他的5部摄影集《北埔》、《八尺门》、《人与土地》、《台北谣言》、《四季》使他成为世界知名摄影家。他还创办了“阮义忠摄影工作室”和《摄影家》杂志。曾任教于“国立艺术学院”,现投身于慈善事业。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2
《摄影 社会 空间》 (顾铮主编,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0年出版)

作者: 顾铮 主编
  出版社: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出版年:2010-04
  页数:180
  ISBN:9787545205046
  内容简介
  《摄影 社会 空间》的主题是“摄影·社会·空间”,收入这个小辑的四篇文章(包括一篇译文)试图从不同角度与不同学科领域展开对于这个主题的交叉性考察。这个努力同时包括了尝试以跨学科的方式展开对摄影的社会实践的考察。比如,收入《摄影 社会 空间》的《影像的功能:城市改造中影像作为表达与干预方式的可能性》一文,就出自年轻的社会学研究者姚瑶女士之手。
  编辑推荐 
  虽然这是一本理论性质较强的书籍,但也不乏对优秀摄影家的关注。本书发表的朱浩、骆丹两位摄影家的访谈,一定会对具有摄影理论热情的人产生如“头脑风暴”般的智力刺激。冯原先生的散文与日本摄影家森山大道先生的散文也为此书增色不少。当然,资讯性也是本书主编的努力方向,这在书评与评述性报导方面有所体现。而“观念摆渡”这个栏目,既是有关摄影文化研究的经典文本的译介,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可纳入海外资讯的广阔视野中加以认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2
 《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顾铮,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顾铮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2007-8
  页数:133
  ISBN:9787806864982
  内容简介
  《西方摄影文论选(修订版)》的预设对象从一开始就没有把“搞理论”的人作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从事与接受高等摄影教育的师生以及广大摄影工作者和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反观中国的摄影与摄影教育,一向以实用为指针,一味强调实际技能而忽视理论,这也是造成现在不重视“理论”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当然有不得已的苦衷,如“理论”人才不足,但这并不等于上述有关人士就没有理论上的兴趣。只是问题在于,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足以让人们认为当得起“摄影”文论的发好选集。
  编辑推荐 
  本书虽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但读者定位并不仅限于“科班出身”。本书节选的文章范围丰富,既有专业级学术大师的史论文章,也有布列松这样伟大摄影师轻松幽默的文笔,十分值得研读。19世纪,技术的变迁诞生了摄影术,伴随其发展的是西方社会的城市化和文明进程,摄影的理论大系便孕育其中。所以,本书作为西方理论的概览,业内必读。
  作者简介
  顾铮,1959年生于上海,博士学位(比较文化)。现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面:20世纪现代艺术、摄影史、中国当代纪实摄影实践、视觉传播等。著有《世界人体摄影史》、《国外后现代摄影》、《真实的背后没有真实——20世纪现代摄影实践》、《自我的迷宫——艺术家的“我”》、《城市表情 ——20世纪城市摄影》、《世界摄影史》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3
《视觉文化读本》(罗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作者: 罗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3-12-1
  页数:378
  ISBN:9787563343058
  内容简介 
  在讲求效率的时代,视觉超越听觉,图像统治文字,电子媒介的图像实时(现场)传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诱惑力。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都被纳入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中,各种影像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视觉文化”似乎演变成为一个纷繁、杂乱的概念。在本书的序言中,编者罗岗就“视觉文化”的概念进行了规范,将其与通常所说的“视觉艺术”进行了区分,他认为“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视觉文化把人们的注意力引离结构完善的、正式的观看场所,如影院和艺术画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视觉经验的中心。”这正如伊雷特·罗戈夫(IritRogoff)指出的:我们留意到的一幅画可能出自于一本书的护封或一则广告中;看电视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观看者的个人行为;我们可以像在传统的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从录像带、飞机或有线电视上看到电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寻求了解人们在大众文化消费中创造意义的诸种方式一样,视觉文化首先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视觉经验。在观看过程中,人们也同样能够见到经典,只是图像经典在这时已经被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意义。由此,所谓“读图时代”的来临,也就是意味着多样化的视觉研究不仅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正在改造整体性的社会结构。这需要研究者有新的问题意识和方法意识。“视觉文化研究”正好提供了建立这样一种新的理论领域的契机,《视觉文化读本》则是展现了各种研究的可能性及成果。无疑,不论是本雅明时代所强调的摄影技术,还是当今迅猛发展的网络科技,都是“视觉文化”赖以发展的技术平台。伴随着现代传播科技的发展,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兴盛,“虚拟空间”介入现实空间,“视觉文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电视直播改变了电影将过去延时记录下来的做法,把远处发生的事情同时地呈现出来,更重要的它还意味着主体将更紧张更有效地去看、听和感知生活世界。整个世界在瞬间被远程地呈现出来,而关于这个世界的幻想也毫无限制地迅速传播开来。书中“看的方法与日常生活”一章,便分析了视觉文化如何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时空在技术作用下似乎被整合在了一起。现代文化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视觉文化读本》中的文章便是在对这一趋势做出各自的回应,通过“视觉文化”之眼,来“观视”这个世界,不是把文化单纯看成是现实反映的观念形态的东西,而是看成构成和改变现实的主要方式,在构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起着能动的作用。
  编辑推荐 
  此书是在“大众化”的范畴中对于“视觉文化”冷静的观看和反思,本书不仅收录了绘画,电影,摄影,雕塑等多方面艺术形式的论题外,作者还通过更多维的角度和视野去看待“视觉文化”这个非常广义的词汇,本书不同学科出发阐释“视觉文化”,所论述主题涉及“何谓视觉文化”、“看的方法与日常生活”、“身体与空间”、“性别与凝视的政治”、“种族、认同与主体性”,本身收录的二十余篇著作中不乏西方理论文化大家如“苏珊·桑塔格,让·鲍德里亚,本雅明,布迪厄,麦克卢汉等,可以说本身是视觉文化理论的多元合集,为视觉文化工作者提供了很多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5
《同时——随笔与演说》(【美】苏珊·桑塔格,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出版) 

作者: [美] 苏珊·桑塔格
  译者: 黄灿然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年:2009-1
  页数:244
  ISBN:9787532746576
  内容简介 
  《同时:随笔与演说》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作者一些甚少发表、不为人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由于桑塔格写作这些评论文章的期间,正是美国外交政策急转弯和世界局势动荡的时期。作者当时对局势的尖锐评估和对布什政府的猛烈抨击现在回顾起来是极具预见性的,而对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囚事件的犀利剖析并不只是局限于事件本身,而是秉承作者两部有关摄影专著(《论摄影》和《疾病的隐喻》)的洞察力,对美国暴力文化提出严厉的批判。但更重要的还是她在恶劣环境中坚守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第三部分是演说稿。这些讲稿是桑塔格一生写作与行动的融通,是随笔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行动主义者这些她从一开始就具备,但常常经渭分明的角色的重叠、浸透和深化。可以说,她一生在理论上赞扬的,在实践中都做到了:她以自己“内省的能量、热情的求知、自我牺牲的准则和巨大的希望”、“从一生深刻而漫长地接触美学所获得的智慧”、“勇气与抵抗”、“道德考量”,而最终成为了“自己的仰慕者”。
  《同时》的书名取自苏珊·桑塔格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之所以以此为书名,是为了纪念《同时(随笔与演说苏珊·桑塔格文集)(精)》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
  编辑推荐 
  《同时:随笔与演说》是苏珊·桑塔格去世前的重要著作,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因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之并发症在纽约与世长辞。2009 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在这位伟大女性的逝世纪念日前后,隆重推出她的最后一部随笔集《同时:随笔与演说》,以纪念桑塔格逝世四周年。苏珊·桑塔格在去世前曾准备了几部著作的书写与出版,包括2部小说,和一部论述疾病的著作,并希望完成她在去世前的最后一本随笔,但没等这几部书完成,她就离开了人世,《同时: 随笔与演说》的书名取自苏珊·桑塔格最后一次演说的标题,之所以以此为书名,是为了纪念《同时:随笔与演说》多种声音的性质,纪念她的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美学思考与伦理思考、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的不可分割性。也是非常接近她预想的最后一部随笔的作品。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介绍作者一些甚少发表、不为人知的杰作;第二部分是时事评论;第三部分是演说稿。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6
《明室》(【法】罗兰·巴特,赵克非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副标题: 摄影纵横谈
  作者: (法)罗兰.巴特
  译者: 赵克非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3-1-1
  页数: 187
  ISBN: 9787503922916
  内容简介 
  《明室:摄影纵横谈》内容为:现实主义者们,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在我肯定地说摄影是没有寓意的图象时,哪怕那些寓意使照片的解读明显地转了向,我就已经是个现实主义者了,根本不把照片当作真实物体的“拷贝”,而是把它看作“过去的实在事物的表露”;是“魔法”,不是艺术,研究照片有一种证明力,这种证明针对的不是物体,而是时间。依照现象学的观点,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
  编辑推荐 
  罗兰·巴特是法国著名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与文化评论家,也是符号学研究的先驱人物之一。罗兰·巴特所著的《明室:摄影纵横谈》是一本围绕摄影本质进行探讨的书籍,书中围绕摄影的存在与照片所承载的“存在过”提出自己的观点,罗兰·巴特在本书中不是要讲述摄影是什么,而是通过摄影的功能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进行深度的剖析。对于摄影家与摄影理论工作者来讲,本书是极为值得阅读的,此书1995年发行第一版,2003年的第二版引起很很多文化学者的关注和好评,2011年初,第三版也已经发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7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瓦尔特·本雅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副标题:本雅明论艺术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许绮玲 / 林志明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4-08
  页数:158
  ISBN:9787563345137
  内容简介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影像阅读)是Benjamin, W.的作品Illuminations (1970)。全文讨论艺术及其产物在历史的脉络中如何因为艺术生产工具的发明而产生质变与量变,并讨论这种变化的过程如何渗透到文化的场域中,使文化场域中的权力重新被界定。经由Benjamin, W.犀利思想的引介,吾人可一窥各类艺术在近代演变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科技结合后隐晦不显的一面。
  编辑推荐 
  《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是20世纪前半期德国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所著的影像批评专著,本书的影响力一直影响着现今的摄影界,此书也是本雅明首次提出手工性作品存在的重要意义。此书分为4个章节,《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绘画与摄影》、《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本雅明在书中最重要的篇章《摄影小史》中始终灌输着“灵光”这一字眼,本雅明是这样论述的:“曝光过程使得被拍者并非“活”出了留影的瞬间之外,而是“活”入了其中:在长时的暴光过程里,他仿佛进到影象里头定居了。”今天摄影界所流行的“复古运动”也印证了本雅明所提出的理论,古典绘画对于摄影是否属于艺术范畴的争吵的正是绘画对于摄影切片式的记录方式的怀疑,而后期摄影技术对于黑暗的控制和掌握正无意间丧失了图象的“灵光”,这也是为什么前期肖像摄影优于中期摆拍肖像摄影的感受力的原因,我们得到了控制黑暗的能力却丧失了揭示被摄体“灵光”的能力,由此我们不得不佩服这样的一位思想家对于事物本质细节的深刻认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7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德】瓦尔特·本雅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作者: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译者: 王才勇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出版年: 2002-01
  页数: 195
  ISBN: 9787507413694
  内容简介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它把艺术人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在这里,我主要想谈一下这本书中关于“光韵”这个概念的若干问题。
  编辑推荐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被誉为“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的瓦尔特·本雅明所著,本身中曾多次提到本雅明一直所提出的“灵光”理论,即在作品创作时与被创作体所发生的关系,具有手工的独创性,在机械时代到来后,作品经过机械化生产,任何艺术品都变成了商品,可供销售,这样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就被割裂了,在本雅明看来,艺术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就是存在着这样的独创,原始的关系,一件艺术品在它产生的那一刻在那个地方,它就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区别复制品的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本书通过摄影,电影,绘画等多方面阐述本雅明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8
《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瓦尔特·本雅明 / 苏珊·桑塔格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副标题: 摄影的哲学
  作者: 瓦尔特·本雅明 / 苏珊·桑塔格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2-01
  页数: 241 页
  ISBN: 9787300069470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说是介绍在相机后面和围绕着相机的视觉文化的历史,那些围绕在摄影的艺术、哲学与美学,摄影的意识形态、摄影的“观看之道”以及摄影与殖民统治等等,这些围绕在摄影的久远的问题,自本雅明的那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就成为“灵光”围绕,在布尔迪厄、约翰·伯格、苏珊·桑塔格等思考者的笔下,摄影展现出一派关于人类目光与影像的“生存图景”,从而在人类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本书可以说是关于“摄影文化”思考的一条河流,苏格拉底说“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在“摄影”的光耀并未消散之时,本书亦是一种缅怀与追奠。
  编辑推荐
  《上帝的眼睛》是一本汇集了西方著名理论家得视觉文集,其中包括:本雅明的《摄影小史》、布尔迪厄的《论摄影》、克里斯蒂安·麦茨的《摄影与物恋》、约翰·伯格的《摄影的使用》、保罗·兰度的《视觉帝国:摄影与非洲的殖民治理》,马丁·李斯特的《电子影像时代的摄影 》和苏珊·桑塔格的《他人之痛》等,这些重要的摄影理论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且本书的编者吴琼还发表了《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作为本书的开篇,为研究视觉,摄影者提供很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9
 《摄影与社会》( 【法】吉泽尔.弗伦德,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出版) 

副标题: 摄影艺术译丛
  作者: (法)吉泽尔.弗伦德
  译者: 盛继润 黄少华译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1989年3月
  页数: 170页
  ISBN: 9787805[url=]360[/url]423
  内容简介 
  《摄影与社会》最早把摄影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来加以讨论,因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本书详尽而又具体的考察了摄影家必须面对的各种无所不在的商业、社会和政治上的需要,同时又探索了摄影又是如何反过来影响了它们,作者以社会学者的清晰和小说家的激情,把读者领进这座另人眼花缭乱的历史宫殿,领略其中的“无限风光”。
  本书最早于1974年在法国出版。
  编辑推荐
  《摄影与社会》的中译本据伦敦Gordon Fraser出版社1980年英文版译出,概括了从1839年摄影宣告问世直至今日的这段历史。本书作者吉泽尔.弗伦德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摄影大师必须是能够运用照相机记录和反映社会的人。本书从这一角度切入,对摄影和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揭示,帮助专业摄影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领悟摄影的真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0:59
《美国摄影百科全书》(王景堂译,中国摄影出版社,1995年出版)

作者: 王景堂等译
  译者: 王景堂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1995-12
  页数: 594
  ISBN: 9787800070921
  内容简介 
  《I C P摄影百科全书》是美国纽约摄影国际中心组织编写的一部单卷本摄影专业大型辞书,本书中占相当比例的词条释文,集中而详尽阐述了摄影在某一领域中的萌发、演变和发展过程。一些阐述摄影科学、技术、工艺的词条,也足能指导摄影者进行某一方面的实践应用。此外,大约300余条摄影家和摄影科学家的传记词条,加之本书附录一列入的20000多位各国摄影家资料,对于广大中国读者来说,参考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编辑推荐
  1995年末出版的美国摄影百科全书无疑给整个摄影界带了巨大的惊喜,ICP是世界最大的摄影中心,被摄影界称为摄影的心脏,其出版的《美国摄影百科全书》中收录了一些阐述摄影科学、技术、工艺的词条,并集中而详尽阐述了摄影在某一领域中的萌发、演变和发展过程。其中还包括大约300余条摄影家和摄影科学家的传记词条,和20000多位各国摄影家资料,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摄影工具书之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0
《摄影的哲学思考》(Vilem Flusser,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

作者: Vilem Flusser
  译者:李文吉
  出版社:远流出版公司
  出版年:1994-02
  ISBN:9789573221296
  内容简介 
  摄影术的发明,至今才一百五十多年,和人类文明的重大里程碑,也就是线性书写/文字的发明,比较起来是极为年轻的思想传递媒介。然而「技术性图像」的发明,意谓着人类「现实的复制能力」的增强,这是否暗示人类的文明即将经历一次根本性的结构改变?本书尝试对这项怀疑,作较易明了的举证。并透过摄影的哲学文化批判,清晰且透彻地评析思想解放的辩证,值得细读。
  编辑推荐
  这本由李文吉翻译由法国思想家维列姆·弗拉泽尔所著的《摄影的哲学思考》从人类的两种语言的重大转变为出发点,从文字书写的的语言到图像产生的图像语言谈起,摄影作为“技术性图像” 的产生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很多影响,因此本书的目的是:不为某个既存的论点辩护,而是为“摄影”这个主题的哲学精神讨论做出贡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0
 《视觉艺术鉴赏》(【英】约翰·伯杰,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

作者: 【英]】约翰·伯杰
  译者: 戴行钺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1994-2
  页数: 199
  丛书: 商务新知译丛
  ISBN: 9787100015356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七篇编上序号的文章,以任何顺序阅读均可。其中四篇图文并用,其余三篇纯用影象,论述了视觉艺术的理论和鉴赏知识。这些全图式的篇章意在引起与言语篇章同样多的议题。
  编辑推荐
  由约翰·伯格所著的《视觉艺术鉴赏》是一本流传并不多的视觉艺术论述,本书从约翰·伯格一直提出的观看先于语言这一命题出发,展开讨论,在若干章节中展开不同观点的讨论,其中包括图文和单独的三个章节的影像,本书讨论的重点在于语言与观看,是一本理论性很强的书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1
《观看之道》(【英】约翰·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英] 约翰·伯格
  译者: 戴行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9
  页数: 182
  ISBN: 9787563350964
  内容简介
  《观看之道》这本谈论艺术与社会之关系的小册子初版于1972年,基于英国BBC同名电视系列片写成。全书包括7篇文章,其中4篇,图文并用;其余3 篇,纯用影像。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诸如: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30多年来,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其观点几成此一领域的常识。
  编辑推荐
  这本被挂在约翰·伯格(John Berger)名下的名作,实为他与斯文·布劳姆博格(Sven Blomberg)、克瑞斯·福克斯(Chris Fox)、迈克尔·迪柏(Michael Dibb)、理查德·荷里斯(Richard Hollis)的集体心血。本书初版于1972年,是基于英国BBC同名电视系列片《Ways of Seeing》写就的。全书包括7个篇章,其中4篇,图文并用;其余3篇,纯用影像。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的旧梦萦绕。而图像篇章则试图以未加说明的图画引发读者的独立思考。
  多年来,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细究其观点,尚不能完全称之独到,其关于复制作品带来的视觉认知的变化与政治的隐喻,来源于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的发挥。关于裸体与裸像、裸像与男权,多少与福柯的哲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而油画、广告之与资本的关系,则与马克思的思想有所关联。但《观看之道》的意义并不在于其中所展示的几种观看的方式本身,它出现在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逐渐发展成形的上世纪70年代,在数千年视觉艺术搭建起的象牙塔中突出重围,告诉人们:我们还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观看艺术、了解艺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2
 《看》(【英】约翰·伯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英)约翰·伯格
  译者: 刘惠媛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01
  页数: 210
  ISBN: 7563351213
  内容简介
  这部《看》,堪称其名作《观看之道》的姊妹篇,带引我们探索日常所见背后的深意。作为一位艺术批评家,小说家和文化史家,约翰 伯格以其摄人的雄辩,敏锐的洞察和机智有力的批评向资本主义社会开火。这部批评文体分为三部分,首先以我们看动物的方式为切入点,回溯人类与动物漫长而悠远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永久地失落了,继之以对摄影功能的思考,与苏珊 桑塔格遥相唱和,最后则聚焦于艺术,谈绘画,论雕塑,从容游走于社会,心理与艺术各个层面,颇得瓦尔特 本雅明的遗风。
  编辑推荐
  约翰·伯格大概是20世纪视觉评论家中最风格独具的一位,他的文字在绘画与摄影间游弋,看似散漫无骨,但却将影像的理论把捏于股掌间。《看》一书也不例外。《看》的英文版出版于1980年,是伯格继《观看之道》后又一本论述影像文化的书,收录了20余篇评论。它们大多数作于上世纪70年代,即伯格写作的后期阶段。通过伯格,我们模糊绘画和摄影的边界,仅仅从观看入手,纵横于视觉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
  这本批评文集分为三部分:首先,以我们看动物的方式为切入点,回溯人类与动物漫长而悠远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正面临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永久失落的结局;继之,以对摄影功能的思考,与苏珊·桑塔格的影像理论遥相唱和;最后,将目光聚焦于艺术,谈绘画、论雕塑,从容游走于社会、心理与艺术各个层面,颇得瓦尔特·本雅明遗风。文集关注“可见”本身所包含的意义和不可思议之处,堪称视觉文化方面的经典之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2
《摄影》(大卫·约斯,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

副标题: 速成读本
  作者: 大卫·约斯
  译者: 匡钊 / 廉萍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2-2
  页数: 144
  ISBN: 9787108016706
  内容简介
  并非人人都作画。也不是每人都雕刻青铜或大理石,写下过交响乐或伟大的文学作品。此种追求属于“高雅艺术”的范畴,需要少数天才所具备的创造性。这些高雅艺术受到两千年历史与批判的承托,显得遥远、权威和神秘。但我们都可以参与摄影的制作和消费;这种媒体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方面,几乎无穷尽的广告、报刊、家庭、商业和创造性的图片把我们重生包围。我们每个人都曾或亲自拍摄或让别人为我们拍摄。
  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与摄影过程的简单密切相关,并已经促成了一种多样的人格混乱:摄影似乎不能确定自身是什么,在高尚的传统美术对照下感到震慑和极为不安。这种身份危机主要来自摄影被技术,或特别被设备推动的观念,至于摄影师——“作者”,基本是不可见的。当我们看一张照片时,我们倾向于透过表面观察背后的原始对象。绘画和雕刻的外形牲使我们深思艺术家的娴熟甚至是天才的技巧,但我们的目光很少停留在照片表面去思考作者的意图和所传递的信息。于是,为捕获我们的注意力,摄影师们试图通过明确摄影中的特定要素来强调他们媒体的独特,并希望提升它至美术的崇高领域。
  编辑推荐
  大卫· 约斯所著的 《摄影》速成读本是一本定位十分准确的图文口袋书,图书装订精美,铜版纸印刷,从摄影的基础类型出发,向专业内的摄影初学者介绍了一个异彩纷呈的摄影世界。速成读本《摄影》是整个“速成读本”系列的一部分,通俗易懂而又不落俗套的介绍着摄影历史发展的各个流派特定,承启关系,同时又从摄影存在的不同方面去看待摄影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政治工具、时尚观念,治疗手段和保存我们值得珍藏的记忆的功能性展开话题,阐述了当我们拿去相机为他者拍摄或邀请他者为我们拍照这样的消费开始,摄影在我们生活中开始变的不同,也导致了当我们观看一幅摄影作品时所产生的不同理解这样的观看现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3
《摄影简史》(【英】伊安·杰夫里 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

作者: [英] 伊安·杰夫里
  译者: 晓征 / 筱果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02-12
  页数:249
  ISBN:9787108017345
  内容简介
  伊安·杰夫里的这本名著是一部关于摄影史的简单评论,它解释了我们判定一张照片好坏的依据,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画面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张照片的精华在哪里,以及摄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借助于从摄影之父福克斯·塔尔伯特到当代摄影大师的范例,这种出色的研究为我们在评论方面提供了独特的参考。正如《英国图书新闻》所指出的,对于任何一个摄影课程的学习者,对视觉媒介感兴趣的人或摄影影像传播工作者,本书都是必读书。
  编辑推荐
  与我们常见的史书不同,这本书的作者没有从摄影术的发明讲起,而是直接切入摄影师和作品。准确地说这是一部写于20年前的欧美摄影简史,作者的视野范围是十九世纪40年代到二十世纪70年代活跃于欧美主流社会的摄影师。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每一章都有一个文化主题。它不是对时间、事件、人物的全纪录,而是一部关于摄影史的简单评论,它解释了我们判定一张照片好坏的依据,用摄影的方式记录画面有什么特殊之处,一张照片的精华在哪里,以及摄影与其它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3
《纪实摄影》(【美】阿瑟·罗思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作者: [美] 阿瑟·罗思坦
  译者: 李文吉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
  页数: 162
  ISBN: 9787563350971
  内容简介
  《纪实摄影》表现摄影家对环境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追求……纪实摄影家以冰冷的机器记录边缘景象或被人有意无意间“忽视”的事实,却往往能借着影像的力量,使摄影成为参与改造社会的工具。从纪实摄影发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没载看,它的批判性和干革命性不言而喻。副产品纪实摄影史就是一部摄影家对人世间的不公、黑暗、动乱、肃削……进行记录、表述与传播的历史。通地影像,他们达到宣传鼓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使人间更美好的目的。
  编辑推荐
  在西方,系统而严谨的介绍某一类型的摄影图书并不多见,国内所介绍的更是以风光,速成,攻略,手册为主,我们对于某一类摄影的看法总是局限于几位摄影家或是他们的代表作。由阿瑟 罗思坦所著的《纪实摄影》是一本系统的,分类的,全面的去了解摄影史发展的其中一个片断所出现的现象。作者以平易的文风介绍了当代著名纪实摄影家的贡献,他们的风雨历程、创作理念、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对人性的追求等许多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纪实摄影的立体的、全景式的信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4
《落差》(【法】于贝尔 达弥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副标题: 经受摄影的考验
  作者: 【法】于贝尔 达弥施
  译者: 董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09
  页数: 228
  ISBN: 9787563366989
  内容简介
  《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的作品;第三部分专门讨论“建筑摄影”这一特殊类型;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最终提出一个“节奏-影像”的概念,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与“运动-影像”相映成趣。
  本书是一部有关摄影与电影的理论研究文章合集。作者融现象学、符号学与精神分析于艺术史研究,指出摄影(以及其后电影)的出现,造成各种艺术实践间的断裂与落差,从此,再也不能认为这些艺术实践处于同一层面了。本书堪称罗兰·巴特的《明室》之后,法国思想家关于摄影最具启迪性的著作之一。
  编辑推荐
  由法国评论家于贝尔·达弥施所著的《落差》是近些年流传比较广泛的一本影像评论,本书是一部有关摄影与电影的理论研究文章合集,于贝尔·达弥施延续了罗兰·巴特的《明室》阐述的观点,又从摄影的本质,摄影与历史的关系,融现象学、符号学与精神分析于艺术史研究,指出摄影(以及其后电影)的出现,造成各种艺术实践间的断裂与落差。它不仅限定为通常意义的摄影范围,更多的延展与建筑摄影,以及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摄影,电影等角度分析摄影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节奏影像”的概念,虽然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有着很多的交叉点,但作者分析性的提出电影、摄影,绘画这些出现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中的关系,“节奏影像”的产生也无疑会给摄影注入一种新的动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4
 《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美】克里斯多佛·詹姆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副标题: 美国艺术与设计专业品牌教材
  作者: (美)克里斯多佛·詹姆士
  译者: 陆加佳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6-6
  页数: 379
  ISBN: 9787532247073
  内容简介
  《美国艺术与设计专业品牌教材·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摄影专业教科书。作者从摄影基础知识入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并配以各个时期摄影艺术家制作摄影图片的范例,详尽而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最经典的摄影图片制作工艺和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导。该教科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图片制作工艺进行重点详解,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各种技法或是交叉工艺的同时,得到可重复的创作成果和成功体验针对当前迅猛发展的数字化影像技术,创造性地对现有图片制作工艺进行了推广和改进。毫无疑问,本书必将成为数字影像时代最有价值的摄影图片制作工艺标准教科书。
  编辑推荐
  2008年初开始,一本由克里斯多佛·詹姆士所著的《美国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专业教程》引起了中国摄影界的很大变化,这是一本为摄影艺术家和学生所推崇的全彩页技术指南,覆盖了摄影图片制作工艺的方方面面。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分章节介绍了各种不同的摄影图片制作工艺,不仅包括工艺的历史,所用的化学原料,各种相关的信息,更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指导。作者重点介绍了传统的以及数字化的接触负片工艺——另外还有蓝晒法,范·戴克(Van Dyke)法,树胶重铬酸盐法,铂/钯法,齐亚法(Ziatype),玻璃版法,手工涂抹感光乳剂等等一系列技法工艺。本书不仅作为一本工艺介绍性图书存在,它为中国摄影界普遍没有对材料语言产生深刻认识的今天提供了一种从材料出发进行摄影研究的可能,随之而来的便是中国的湿版热,蓝晒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5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孙建秋 / 官小林译,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出版)

作者: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
  译者: 孙建秋 / 官小林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1986年
  ISBN: 9787800070204
  内容简介
  这是一套经典的摄影教材,由美国纽约摄影学院编著。书中由浅入深地全面介绍摄影技术。学习者通过自学,可全面掌握并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艺。本书除常规摄影外还包括最新的数码摄影技术。根据新版本全部重新翻译,内容比老版本增加约一半,且全部为彩色。精美的印片、深邃的内涵、完美的构图和无尽的美学意境——这正是完美的摄影技术,也正是纽约摄影学院将要引你攀登的高境界。本教材是前所未有的最佳教材,它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广大摄影爱好者走上成功之路,传授作为一个成功的职业摄影家或一流的业余摄影师所必备的一切技艺。
  编辑推荐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可以说是对中国摄影人影响最为广泛的摄影书籍了,无论你是否是一名摄影师,只要你对摄影稍有了解,就一定知道有这样一本书,它是很多摄影初学者推崇的教科书,它系统的介绍了摄影的器材分类,原理和各种摄影门类的技术要点,系统的介绍摄影现阶段作为一种大众产物的各种功能,是摄影人学习,进阶的必拥之书。全书分为上下两册,堪为摄影教材类别的典范。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6
  《旧日影像: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英】何伯英,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出版)

作者: 何伯英
  译者: 张关林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年: 2008-9
  页数: 165
  ISBN: 9787801868954
  内容简介
  《旧日影像》用旧照片去展示中国的历史事件,如“鸦片战争”、“义和团”、“通商口岸”等,对过去大多数只停留在文字层面的读者来说,都是新颖的。《旧日影像》收集的文献和景观照、肖像照和照片明信片,全部来自上海、伦敦、巴黎和波士顿的私人收藏、档案馆和图书馆。着名摄影师如约翰·汤姆森和菲利斯·比特等所拍摄的照片主题广泛,有军事题材的也有北京全景,以及中国的娼妓和罪犯。
  这些动人的照片配有引人的历史描述,而摄影的发明正好与西方入侵中国同步。虽然那些迷人的“中国风格”夹杂着观赏者的文化偏见,可是从中衍生了极丰富的文本与形象互动,不仅使中国史专家和学摄影的学生耳目一新,普通读者也将获益匪浅。
  编辑推荐
  由何伯英所编著的《旧日影像:西方早期摄影与明信片上的中国》是一本对于影像考古,历史研究至关重要的图书。本书中着重介绍了1839年后的几十年中西方摄影师在中国游历所拍摄的影像作品, 本书收集的文献和景观照、肖像照和照片明信片,全部来自上海、伦敦、巴黎和波士顿的私人收藏、档案馆和图书馆。本书还着重介绍了摄影师如约翰·汤姆森和菲利斯·比特等一批在中国活动较为广泛的摄影师的案例,游记。在展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上,图片更有说服力,如“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等在本书中都以老照片图文的形式呈现,为中国影像研究者提供了很多线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6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美】玛丽·沃纳·玛丽娅,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出版)


副标题: 1839年至1900年的文化史
  作者: 玛丽·沃纳·玛利亚
  译者: 郝红尉 倪洋 译 马传喜 译校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05-10-01
  页数: 242
  ISBN: 9787807131656
  内容简介
  本书对19世纪美国和欧洲有关摄影的作品进行了颇具见地的概述,他涉及到艺术理论、社会改革和生理学不同的领域。早期的摄影批评,具有大量关于客观性、外观和复制等种种传统性的概念。同时,被普遍接受的艺术中有关中性视觉、直觉天赋和艺术进步等观点构成了人们对摄影的理解方式。玛丽·沃纳·玛利亚认为,摄影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符号,它折射出艺术和社会变革诸领域中的现代性和变化。另外,她还阐明了摄影作为现代性和变化的象征迅速崛起的方式,既能轻易地反对进步,又能促进民主的发展。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对19世纪美国和欧洲有关摄影的作品进行了颇具见地的概述,它涉及到艺术理论、社会改革和生理学等不同的领域。早期的摄影批评,具有大量关于客观性、外观和复制等种种传统性的概念。同时,被普遍接受的艺术中有关中性视觉、直觉天赋和艺术进步等观点构成了人们对摄影的理解方式。玛丽·沃纳·玛利亚认为,摄影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符号,它折射出艺术和社会变革诸领域中的现代性和变化。另外,她还阐明了摄影作为现代性和变化的象征迅速崛起的方式,它既能轻易地反对进步,又能促进民主的发展。
  编辑推荐
  《摄影与摄影批评家》是由美国锡拉库扎大学摄影史与摄影理论史教授玛丽·沃纳·玛利亚所编著的一部针对19世纪以来在美国,欧洲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力的摄影作品的一部理论论述,它涉及到艺术理论、社会改革和生理学等不同的领域。玛丽·沃纳·玛利亚认为,摄影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符号,它折射出艺术和社会变革诸领域中的现代性和变化。另外,她还阐明了摄影作为现代性和变化的象征迅速崛起的方式,它既能轻易地反对进步,又能促进民主的发展。本书以摄影批评为主要的阐述对象,是一部重要的摄影理论文献。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7
 《表征》(【英】霍尔,商务印书馆,2003年出版)

副标题: 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
  作者: (英)霍尔
  译者: 徐亮 陆兴华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年: 2003-11
  页数: 418
  丛书: 文化和传播译丛
  ISBN: 9787100035736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理论教科书,作者通过一个文化研究理论的概述和五个专题的文化个案研究,阐述了文化是通过表征和意指实践构造出来的;它所使用的符号具有任意性,因而与外部的物质世界不存在符合的关系;它是一个解释的和意义的世界;表征过程的所有参与方(包括制作方与消费方)都卷入了意义的争夺,但这种争夺是通过话语的方式进行的;意义不可能是纯个人的,而是各方协商和表征运作的结果;意义总是有偏向、有优先方面的。本书的大量插图都是这一理论的精彩分析的对象。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社会文化,意旨讨论影像在社会文化及传播上的意义及关系。在本书中作者斯图尔特.霍尔通过5篇文论及一片导论式的《表征的运作》来阐述“文化是通过表征和意指实践构造出来的;它所使用的符号具有任意性,因而与外部的物质世界不存在符合的关系;它是一个解释的意义的世界;表征过程的所有参与方(包括制作方与消费方)都卷入了意义的争夺,但这种争夺是通过话语的方式进行的;意义不可能是纯个人的,而是各方协商和表征运作的结果;意义总是有偏向、有优先方面的。”这样的一个哲学理论,本书理论研究性较强,需大量的文化基础来支撑阅读。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8
  《霍克尼论摄影》(【英】保罗·乔伊斯,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年出版)

副标题: 和保罗.乔伊斯的谈话录
  作者:【英】保罗·乔伊斯 著
  译者:李孝贤 郭昌晖 译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1994-5
  页数::212
  ISBN::9787800071409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作者与霍克尼的访谈录,主要介绍霍克尼的组合照片(拼贴照片)。对一个画面的每个局部拍摄,再拼贴成一个整体画面,这样就将原来一个画面的二维平面表现演变成具有三维的立体表现。这种拍摄方法看似容易,其实很难,没有独特的天才的品质恐怕很难学得到,不信的话不妨试试看?不过这本书的内容会给出很多的启示。
  编辑推荐
  1994年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的《霍克尼论摄影》是少有的在摄影中与艺术家单独的对话录,本书的作者保罗·乔伊斯是大卫霍克尼的好朋友,整本对话录共7篇,跨度3年,着重介绍了霍克尼著名的拼贴摄影观。霍克尼早年学习绘画,但他通过摄影改变了自己对于空间的概念,随后转向摄影创作,并引起摄影界的广泛争议。整本书较为完整的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世界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并清楚地阐述了摄影对他的油画、版画以及舞台布景设计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本书作者保罗乔伊斯是一位电影制片商兼摄影家,他除经营自己的制片公司外,还举办过各种各样的个人影展。可以说本书的特点是一位深度走进艺术家生活的对话录,在访谈中,霍克尼谈笑风生,轻松幽默,妙语连篇,作为霍克尼个案研究,本书必不可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09
  《影像艺术批评》(特里·巴雷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副标题: 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精品课程
  作者: 特里·巴雷特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6-11
  页数: 204
  ISBN: 9787532250134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莫里斯·威茨(Morris weitz)在其《哈姆·雷特》批评研究中所确立的批评活动,亦即描述、阐释、评价和理论化这些主要活动来加以组织的。他所取得的突破,宽广到不至于排除任何有关批评的思考,同时又细微到足以为摄影批评的复杂活动提供有指导性的、清晰明白的思考。这些活动的目标,总是旨在增进欣赏和理解,或者达到被美学教育之父哈里·布劳迪(Harrv Broudv)称为“开明的爱好”的效果。
  编辑推荐
  作为美国大学艺术教育的精品课程之一,本书被搬上课堂进行传播。但不同于一般艺术课程侧重系统化,《影像艺术批评》立场较为鲜明,根据莫里斯·威茨 (Morris weitz)在其《哈姆·雷特》批评研究中所确立的批评论说延展开来,从已经建立起成熟体系的艺术批评的角度看待摄影这一生机勃勃的艺术形式。但本书仍然保持了描述、阐释、评价、理论化等“井然有序”的结构,首先对艺术批评进行了简单的概述之后,条分缕析地向读者展开了作者对于影像的理解。其中,“影像的类型”、“影像的语境”代表了巴雷特独自的影像思索,值得关注。既然着眼于增进欣赏和理解,那么势必会丧失一定的专业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样的方式却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我们对于摄影的学术性思考,让我们用更加开阔的视野了解摄影,达到美学教育之父哈里·布劳迪(Harrv Broudv)称之“开明的爱好”的效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0
  《美学与摄影》(【英】乔纳森·弗里德,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原作名: Aesthetics and Photography
  作者: [英] 乔纳森·弗里德
  译者: 王升才 / 冯文极 / 库宗波
  出版社: 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08-2
  页数: 215
  丛书: 西方当代视觉文化艺术精品译丛
  ISBN: 9787534425110
  内容简介
  《美学与摄影》论述了摄影艺术独特的美学特征,分析研究了它们的性质和价值。不仅如此,《美学与摄影》还运用了其他摄影艺术的解释和评论补充了摄影艺术的诠释。因此,《美学与摄影》不仅对摄影独特的哲学美学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而且所阐述的都是摄影艺术的原创性美学理论;不仅为那些有志于对电影、摄影艺术、美学和艺术理论感兴趣的人士作了总体的介绍,而且还对此领域作了深层次的研究。照片无处不在,它已遍布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世界上每年大约拍摄几十亿张照片,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为此做出了贡献。然而,在这些照片中,仅有少量的照片能引起并保持人们的美学兴趣。那么,这些照片的摄影艺术和其他种种照片的区别是什么呢?摄影艺术的特殊价值又是什么呢?这些都是《美学与摄影》开篇要研究的问题。
  编辑推荐
  英国教授弗里德所著的《美学与摄影》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字句艰涩,但却是第一本从哲学上综合探究摄影美学意义的书,是一个开创性的里程碑。本书论述了摄影艺术独特的美学特征,分析研究了其性质和价值,试图向我们阐明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摄影作品正是因为具备了美学的特质才得以万古流芳。但本书也不可避免地采用了将一种“未知”套用于另一种“已知”来得以解释的方式,一如摄影与绘画的争辩。即便如此,这样的讨论对于我们认识美学理论与摄影艺术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引导我们用更多开放性的眼光看待摄影。作为一本摄影艺术的原创性美学理论,其观点值得我们借鉴思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0
  《摄影的精神》(【英】格里·巴杰,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

副标题: 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作者: 【英】格里·巴杰
  译者: 朱攸若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252
  ISBN: 9787806869086
  内容简介
  20世纪20年代,拉兹洛,莫霍利一纳吉曾说,“不懂得摄影的入,便是将来的文盲”。从最初摄影快照的出现,到如今正在开展的大规模的摄影革命,正好说明上面这句话惊人的预见性。
  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影响力正日益扩大。《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书正是为配合有关摄影的首部重要的系列电视片而撰写的,试图通过摄影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和关键影像,来探索这一艺术与科学性兼具的视觉表现形式的本质特征。《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共分六章,分别将摄影的发展过程纳入社会大背景之中,核心部分力图探索怎样的摄影作品,才能算得上是真正伟大的艺术杰作。《摄影的精神:摄影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各章提供20幅左右精心挑选的图片,配以文字解说,同时更在主线索中阐明本书涉及的有关问题。
  编辑推荐
  2011年刚刚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摄影的精神》堪称为近10年间系统的介绍主流摄影的经典图书,本书基于英国BBC广播电视台所拍摄的著名记录片《摄影演义》(The Genius of Photography),这套影片在国内流传十分广泛,本书不仅基本保留了影片中内容,而且在纸媒呈现时,图书编辑花费很多的心思,使得本身的落脚点置于当代影像,图书中不仅穿插大量的高质量图片,而且对东西方摄影门类,流派,历史分析也是十分到位。从摄影的诞生到画意摄影,分离派出现,乃至今日多元的影像面貌和更加丰富的获取影像的方式,本书都有所涉猎。本身作者格里·巴杰不仅是一位作家,而且还是一位摄影师,建筑师,博物馆馆长。在格里·巴杰出版英文版《摄影的精神》后,中文版编译也是十分成功,十分接近原书的面貌,是近些年翻译西方摄影图书比较经典的案例之一。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1
  《图像证史》(【英】彼得·伯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作者: 【英】彼得·伯克
  译者: 杨豫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8-03
  页数: 297+10
  ISBN: 9787301133736
  内容简介
  《图像证史》作者彼得·伯克,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也记录着历史,是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这皯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面对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历史学家也就面对着惊人的宝藏,但宝藏下面,也隐藏着难以觉察的陷阱。
  编辑推荐
  站在社会文化史的角度,摄影作品可能会被赋予另一时代性意义,正如本书的标题——图像证史。摄影的这一特性使得我们获得了更多思辨的机会。图像是历史的遗留,同时记录着历史,也将成为解读历史的重要证据。从图像中,我们不仅能看到过去的影像,更能通过对这些影像的解读探索它们背后潜藏着的信息。但不可否认,数量难以穷尽的图像在带来惊人宝藏的同时,背后也会隐藏着难以觉察的陷阱。彼得·伯克以广阔视野和思路,对工艺品、画像、雕塑、电影、电视、平面广告等视觉材料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它们向我们展示图像如何解读历史,以及在解读过程中存在的机遇与危险,更多强调了摄影的社会学意义及其历史所赋予它的实用价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2
  《视像的霸权》(彼得·卢德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出版)

作者: 彼得·卢德思 编
  译者: 刘志敏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
  页数: 173
  ISBN: 9787504357304
  内容简介
  《视像的霸权》主要内容:在已然明白无误地加以全球化了的媒体文化的框架前提下,“关键视像”(Key Visuals),作为产生了影响深远的身份定义和区别,并且处于持续推移和重组中的统治性和反抗性话语规定的意义流出体,已成为各种媒体社会学和媒体文化学课题探讨的焦点。
  编辑推荐
  以彼得·卢德思(Peter Ludes)为首的本书的合著者们将观点集中于日益把握传媒话语权的视觉问题,提出“关键性视觉影像”作为全球性的图像产出物,对集体性身份定义和价值系统的产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但却同时因其自身的加速现实化更新进程导致了稳定性的降低。本书的写作并不倾向于摄影本身,而是着眼视觉文化,将视觉影像从其他传媒语言中抽离出来,塑造成为一个影响人们当下和未来生活的“帝国”。
  对于当代的视觉文化来说,摄影作为动词已经成为一种手段,而其结出的果实(不管是图像,还是拍摄行为本身)才是最应当为我们所重视的。也许对于很多摄影师来说关注的要点与这样的看法恰恰相反,但毋庸置疑,本书向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影像,或许更能让我们真正认识那些手中、眼前的摄影作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2
  《游客凝视》(【英】John Urry,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作者: 【英】John Urry
  译者: 杨慧 / 赵玉中 / 王庆玲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9-4
  页数: 263
  丛书: 社会文化与旅游人类学·译丛
  ISBN: 9787563378395
  内容简介
  《游客凝视》关注的是愉悦(pleasure),是假日,旅游和旅行,是人们怎样短期离开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又为什么这样。《游客凝视》还关注人们对之所以这样消费,是因为这些物品和服务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与日常生活活截然不同的愉悦体验,而且这种体验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望见(gaze upon)或观看(view)一组迥异的不同寻常的自然风景或城镇风光。
  编辑推荐
  对于那些喜爱在行程中随走随拍的摄影人来说,阅读这本《游客凝视》可能是不二选择。自1990年尤瑞的这本书出版以来,“游客凝视”就已成为旅游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析工具。实际上,尤瑞的“凝视”概念,是借助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福柯的 “医学凝视” 著名理论发展而来的。本书从旅游影像入手,论述单纯的旅游凝视(即旅游摄影观看)是不存在的,是随社会、社会群体和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也通过差异被建构起来。本书关注了旅游行为本身,同时也探究了围绕旅游的“观看”,视角新颖。
  也许对于摄影人来说,这样的论述与拍摄本身或视觉讨论并无太大关系,更倾向于一种社会学或人类学研究,但本书的亮点就在于从一个常见的现象入手,条分缕析背后的“门道”。这也许正是需要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3
  《世界摄影史》(修订版)(顾铮,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

作者: 顾铮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06-07
  页数: 175
  ISBN: 9787806865019
  内容简介
  《世界摄影史》(修订版)系统介绍了摄影术发明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用丰富的资料和经典作品形象描述了史上各摄影流派的发端及特点,并对两百多位著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了精辟分析,是摄影专业学生了解世界摄影史的很好读本。
  编辑推荐
  《世界摄影史》(修订版)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由国内知名摄影理论家顾铮所著。本书从摄影术前史开始讲述,历经几种摄影风格:画意摄影、现代主义摄影、纪实摄影、新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和后现代摄影等,直到转变中的当代摄影,可以说系统介绍了摄影术发明以来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顾铮用丰富的资料和经典作品形象描述了史上各摄影流派的发端及特点,并对两百多位著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了精辟分析。本书是了解世界摄影史的中文佳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4
  《摄影思想史》(林路,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年出版)

作者: 林路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08
  页数: 342
  ISBN: 9787806866153
  内容简介
  《摄影思想史》中关于沙龙摄影以及对唯美主义风光摄影等领域的论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而展开的。全书除了参照大量摄影家的摄影思想文本,力求使思想史更接近历史的真实之外,还尽可能将摄影思想的发展置于一定历史的社会背景之中,并结合其他艺术样式加以考察与评述,从而展现摄影思想在当代艺术和传播领域中的地位。
  在全书的写作手法上,既参照一般史学的时间线索,更注重摄影思想本身所带来的跨越时空的启迪和价值。力求从整体上描绘出摄影思想在整个发展时期的要点,以期对当代摄影,尤其是当代中国摄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编辑推荐
  《摄影思想史》于2008年3月由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共约35万字,图500余幅。该书分“原点、摹本、幻象、再现、实验、纪实、符号、时尚、身体、都市、风景、性别”十二章,每章皆有副标题而概其大要,共75节,将百年摄影思想史全景展现在世人面前。书中对摄影思想史的研究是置于大文化视野下的观照,在论述摄影中着重对文艺思潮的介绍,用新颖的视角而开出了一片新天地,使读者可在较为全面的文化背景下解读摄影。该书是在1999年版的《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基础上的重构与增补。本书既可为摄影爱好者普及摄影知识而闲观,亦可为摄影专业人士提高摄影技艺而实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4
  《出龛入龛》(徐婷婷,浙江摄影出版社,2010年出版)

副标题: 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
  作者: 徐婷婷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0-3
  页数: 252
  ISBN: 9787806868270
  内容简介
  《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作者对美国当代摄影史进行了认真地研究和梳理,选择了12位在美国当代摄影不同发展阶段板具代表性的人物。作者不但介绍了他们的成长历程、文化背景、作品特点,也传达了美国当代艺术家的智慧和他们通过作品表达出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还通过面对面的访谈,深入地探讨了每位艺术家不同的思想、逻辑和创作理念。《出龛入龛:当代美国摄影艺术家访谈录》就像一把打开研究美国当代摄影大门的钥匙,也像一面研究中国观念摄影的镜子。
  编辑推荐
  这本书是徐婷婷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连载文章的结集出版,是一本真正深入异域文化的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当代摄影家访谈录。作者第一手的访谈资料与深入的阐释给中国摄影爱好者与摄影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颇具学术价值。本书为中国摄影人带来了当代最活跃的摄影创作思想,同时也为摄影研究者提供了最鲜活的理论资源。既是研究美国当代摄影的范本,也是对照中国摄影的镜子。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5
  《百年彩色摄影》(【英】帕梅拉·罗伯茨,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

作者: 【英】帕梅拉·罗伯茨(Pamela Roberts)
  译者: 胡齐放 陈征 虞颖 黄慧 朱佳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1-5-1
  页数: 248
  ISBN: 9787806869451
  内容简介
  《百年彩色摄影》是国内第一本全面讲述彩色摄影百年发展历史的引进版图书,用编年史的体例,以海量的图文信息全景展现了从1907年卢米埃兄弟发明第一种商业彩色印相法到21世纪彩色数码时代的百年彩色摄影发展历程,堪称是一部鸿篇巨制。全书汇集了彩色摄影史上300多幅世界顶尖摄影家的经典作品,是我们了解和欣赏彩色摄影的最佳范本。
  编辑推荐
  由帕梅拉·罗伯茨编著的《百年彩色摄影》是一本全景式的彩色摄影史读物,有着全面而海量的影像作品。帕梅拉·罗伯茨曾是英国皇家摄影协会的研究员,她收集了一系列出色的彩色摄影作品,为读者呈现20世纪30年代的迷人作品、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纪实作品、20世纪50年代由杂志引导的彩色摄影作品激增,以及20世纪 60年代彩色摄影的流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彩色摄影实验和21世纪前后彩色摄影新的发展趋势,不仅能吸引对摄影感兴趣的人,而且因书中不同的影像都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各时期彩色摄影发展的方向,从而令人感到社会变化常常和科技发展同样具有影响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6
  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顾铮主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2010年)

内容简介
  长期以来,国内的摄影读者对于世界摄影史的了解大多停留于阅读简单通史型著作的状态,无法更深入细致地了解国外更新的研究成果,而基础性的材料也非常少。这套传记丛书选入的外国摄影家的创作涉及了摄影样式的几乎所有门类,包括了风景摄影、报道摄影、商业摄影、肖像摄影、艺术摄影与先锋实验摄影、人体摄影等。对于这些摄影大师的创作甘苦,阅读他们的传记是一种极佳的领悟方式。通过阅读这套传记丛书,可以加深对于世界摄影史的理解,培养对于摄影史的兴趣。
  本丛书的作者皆为国外优秀的传记作家和摄影研究者,所有传记都是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这套丛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和研究价值,而且为国内的摄影传记写作提供了标高和范本。本丛书封面设计典雅朴素,黑白元素的简洁搭配,体现出一种经典的感觉。丛书推出后,得到了业界高度重视与好评,《中国摄影报》曾分两期专版发表了本丛书的书评。2010年第3期《中国摄影》杂志以对“布勒松”的专题研究为主题,以醒目篇幅发表关于《布勒松》一书的深度书评,指出摄影大师传记丛书出版的积极意义。摄影专业网站如色影无忌、蜂鸟等也都发表对这一丛书的专题介绍。更有2010年10月17日《晶报》“深港书评”邀请中国资深摄影评论家对中国摄影出版现状作出的专题讨论,指出肤浅的求利使摄影图书停留在入门类数码图书的同质化出版模式上,忽略摄影艺术、文化、教育方面的建设,中国的摄影出版“枪毙”了很多可能性。专题讨论中特别指出在“‘真料’与‘史识’的双重缺失”的现状下,摄影家传记的出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摄影图书的出版历史上引起如此众多专业媒体对一套摄影图书的关注实属罕见,由此可见其出版在摄影“史识”严重缺失下的突出贡献。”
  编辑推荐
  世界摄影大师传记丛书由国内知名摄影史学家、摄影评论家顾铮先生主编,是国内第一套世界顶级摄影大师传记丛书。丛书共有八本,包括八位彪炳摄影史册的世界摄影大师。他们是安塞尔 亚当斯、亨利 卡蒂埃-布勒松、比尔 布兰特、欧文 布鲁门菲尔德、爱德华 斯泰肯、优素福 卡什、沃克 埃文斯和拉兹洛 莫霍利-纳吉。这批摄影家传记的内容与形式非常丰富,可以作为了解世界摄影史的最佳补充读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7
  《摄影100关键词》(【英】戴维 克拉克,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

作者:【英】 戴维·克拉克
  译者: 洪钢 / 朱晨多 / 郭嘉
  出版社: 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11-1
  页数: 128
  ISBN: 9787806869055
  内容简介
  “什么是摄影?”关于这个问题,已经有数不清的文字来进行说明。摄影似乎很难有一个明晰的定义,那么我们是不是至少可以将摄影的意义提炼成精要的文字呢?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本书编者戴维·克拉克采访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50位摄影大师,把他们的创作方法及精选的一幅代表作品与读者分享。从这些访谈中,他一共撷取了能够概括大师们各自摄影哲学的100个词语——每位摄影大师精选2个词语——在书中以粗体字醒目标示。由此,本书为摄影这一艺术形式打造了一部精美的辞典,每个关键词都展现了摄影的一面,摄影艺术的目标与功能、观念与意义,更趋实在,益发具体了。这是一部催人思考、给人悟性与灵感的摄影书,对于任何想要了解摄影这门艺术的人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戴维·克拉克采访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50位摄影家,把他们的创作方法及一幅精选的代表作品与我们分享。从这些采访中,他一共撷取了能够概括各自摄影理念的100个词语——每位摄影家精选2个——在书中以粗体字醒目标示。例如,在马丁·帕尔(MartinParr)的许多作品中,他喜欢记录某种模糊性,而戴维·贝利(David Bailey)则总是期盼有某种纯粹的偶然性。对哈里·本森来说,新闻照片必须在危机时刻拍摄,而新闻摄影记者保罗·佩莱格林(Paolo Pellegrin)却认为自己只是扮演一个目击者而已。尽管哈里·科里·赖特(Harry Cory Wright)力求使自己的风光摄影作品完整完美,迈克尔·肯纳(Michael Kenna)却被作品的联想暗指作用所吸引。这些醒目标示的词语被赋予了双重意义。它们使读者对摄影师所拍摄的那些标志性作品产生深层次的领悟。除此之外,随着全书叙述的推进,它们自然地成为整个摄影艺术的一种独具创造性的语汇——它使许多摄影艺术的目标与功能,观点与意义,更趋实在,愈发具体了。
  编辑推荐
  《摄影100关键词》由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一本摄影译作。这是一部开拓眼界、打开思路的访谈集,抛弃了一贯的访谈撰写思路,在摄影类著作中较早引入了关键词的形式,通过深入的独家专访,以诸如神话、挽歌、联想暗指、运气、预想等100个关键词横扫摄影各领域。本书以精炼的文字、独到的见解,配合个人的经典作品,生动展示出从风光摄影、肖像摄影、纪实摄影,再到静物摄影及新闻摄影等领域最领先的创作风貌。内容丰富,观点清晰,涵盖了摄影名家的创作原动力、摄影技法、理想抱负或工作方式,随处可见他们那些宝贵经验的闪光,强烈激起读者的兴趣与灵感。为梳理阅读思路加深理解,本书最后附有摄影家的主要创作经历和个人相关信息,将赏心悦目的可读性再度提升了一个档次。对于试图更进一步了解摄影这门艺术的人来说,也是是一本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著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7
  《摄影圣典》 (安娜·H·霍伊,中国摄影出版社,2007年出版)

作者: 安娜·H·霍伊
  译者: 陈立群
  出版社: 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1
  页数: 399
  ISBN: 9787802361683
  内容简介
  涵盖了一个半世纪的摄影历程,综合探究了摄影的方方面面,从最初的视觉试验到最新的科技推进和美学进展,此外,本书还详细叙述了数百位名家,例如塔尔博特、达盖尔以及吕米埃兄弟等先驱人物,及曼·雷、罗伯特·马普尔索普、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斯泰肯、布列松、维吉等各个时代的大师。贯穿本书的还有不断革新的技术和摄影技巧,正是这些形成了摄影的历史并指明了摄影的未来。
  本书承载了大量信息,让人受益无穷,数百幅令人眼界大开的照片,配以权威文字,引人入胜的侧边说明、时间表、摄影师传记辞典等,如此赏心悦目的图解摄影艺术史,不仅革新了我们看待摄影的方式,也让我们通过摄影看到了世界发生的真真切切的改变。
  编辑推荐
  由国际摄影中心的前馆长安妮·H.霍伊所编著的《摄影圣典》虽然从图上封面上的设计与名称来看并不是十分专业,但其内容却很充实,得到了很多摄影人和理论工作者的认可,本书涵盖了一个半世纪的摄影历程,从最初的视觉试验到最新的科技推进和美学进展,此外,本书还详细叙述了数百位名家,例如塔尔博特、达盖尔以及吕米埃兄弟等先驱人物,及曼·雷、罗伯特·马普尔索普、安塞尔·亚当斯、爱德华·斯泰肯、布列松、维吉等各个时代的大师。本书所涵盖的信息量很大,从不断革新的技术和摄影技巧出发,贯串整个摄影发展的历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8
《当代摄影大师——20位人性见证者》(阮义忠 中国摄影出版社,1988年出版)

作者: 阮义忠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年:1988年3月
  页数:284
  ISBN:9787800070136
内容简介
阮义忠先生现生活在我国台湾,他在摄影理论研究方面,有着相当深的造诣,本身又是台湾著名摄影家之一,本书参考数十本国外摄影名家专集,以亲切活泼的笔调介绍桑德、布列松、卡帕、阿勃丝、寇德卡……等二十位杰出摄影家的生平经历与影像风格,生动的妙喻和精辟的引文穿插其间,倍增可读性。图版之编选,采画册欣赏页形式,印刷方面力求忠于原作在色调层次与质感的要求,以利读者欣赏。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台湾著名摄影家阮义忠通过对在摄影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20位摄影师的介绍,解读,帮我我们从作品中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由于20世纪上半叶电影还不发达,电视刚刚起步,摄影就成为时代和社会最重要的影像记录手段,而优秀的、具有人文关怀的摄影家,就成为“人性的见证者”。他们的作品广泛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现实,各色各样的人物、城市和农村、战争与和平、时间与细节……同时,这些作品都打上了强烈的个性化的印记,表达出摄影家的观念、情感以及他们观察和触摸外部世界的方式。本书是学习和了解摄影史的重要读本,它打破了原有历史读物枯燥乏味的编辑方式,而是从个案出发,通过作品图文的呈现,加深了读者对于摄影在欧洲60—70年代中的呈现面貌的理解并从独特的角度切入摄影史和摄影家生平,以夹叙夹议、小故事、跳跃性的方式记述和论述了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20位摄影家及其作品。作者的书写达到了既简洁又丰富的境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19
《落差》(【法】于贝尔 达弥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副标题: 经受摄影的考验
  作者: 【法】于贝尔 达弥施
  译者: 董强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09
  页数: 228
  ISBN: 9787563366989
  内容简介
  《落差:经受摄影的考验》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的作品;第三部分专门讨论“建筑摄影”这一特殊类型;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最终提出一个“节奏-影像”的概念,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与“运动-影像”相映成趣。
  本书是一部有关摄影与电影的理论研究文章合集。作者融现象学、符号学与精神分析于艺术史研究,指出摄影(以及其后电影)的出现,造成各种艺术实践间的断裂与落差,从此,再也不能认为这些艺术实践处于同一层面了。本书堪称罗兰·巴特的《明室》之后,法国思想家关于摄影最具启迪性的著作之一。
  编辑推荐
  由法国评论家于贝尔·达弥施所著的《落差》是近些年流传比较广泛的一本影像评论,本书是一部有关摄影与电影的理论研究文章合集,于贝尔·达弥施延续了罗兰·巴特的《明室》阐述的观点,又从摄影的本质,摄影与历史的关系,融现象学、符号学与精神分析于艺术史研究,指出摄影(以及其后电影)的出现,造成各种艺术实践间的断裂与落差。它不仅限定为通常意义的摄影范围,更多的延展与建筑摄影,以及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摄影,电影等角度分析摄影的问题,并在最后提出“节奏影像”的概念,虽然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有着很多的交叉点,但作者分析性的提出电影、摄影,绘画这些出现在不同时期的艺术形式中的关系,“节奏影像”的产生也无疑会给摄影注入一种新的动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36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e7ba003e580216fc700afd45.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37
数码摄影入门:摄影的基本知识

来源:三联教程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三、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
  (2)侧面拍摄。
  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
  (3)仰视拍摄。
  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
  (4)俯视拍摄。
  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
  3、构图的“三分法”
  “三分法”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9个同样大小的方格。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
  “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摄影上。
  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
  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
  (1)简单柔和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
  (2)避免杂乱的背景。
  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题是什么。
  (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
  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整体效果。
  5、摄影构图的基本模式
  (1)构图均衡平稳
  均衡,就是平衡。它区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衡。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2)打破均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选择。
  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势;如展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视觉效果。
  (3)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题上。
  (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
  (5)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形成一个圆圈。
  圆形构图,除了圆形物体以这种图式表示其圆外,实际上有许多场景可用圆形构图表示其团结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许多人围着一个英雄模范在签名,不少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小朋友们围着圆圈做游戏等,均可选用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
  (6)S形构图
  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着S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
  S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游行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
  (7)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
  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
  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
  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
  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39
http://www.gzmbao.com/sheying/?bdclkid=hSu_JMEPry3zqlgidkh08NtIviDK0gseJQUz6SV6LxjP


http://www.gzmbao.com/sheying/?bdclkid=hSu_JMEPry3zqlgidkh08NtIviDK0gseJQUz6SV6LxjP


http://www.gzmbao.com/sheying/?bdclkid=hSu_JMEPry3zqlgidkh08NtIviDK0gseJQUz6SV6LxjP


http://www.gzmbao.com/sheying/?bdclkid=hSu_JMEPry3zqlgidkh08NtIviDK0gseJQUz6SV6LxjP



http://www.gzmbao.com/sheying/?bdclkid=hSu_JMEPry3zqlgidkh08NtIviDK0gseJQUz6SV6LxjP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40
数码摄影入门知识教程----第三章:数码相机基本拍摄方法
数码相机的拍摄方法与传统相机是基本一样的,但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是在胶片上成像,后者是在CCD元件上成像,所以在拍摄方法上也有不同之处。
一、拍摄的基本步骤
1、准备工作
在相机中安装好CF存储卡,装入四节5号镍氢电池,将模式转盘旋转至AUTO档(全自动模式),将模式开关设为拍摄模式(向上拨)。
2、接通电源
按下电源按钮(ON/OFF),电源指示灯将亮起绿光。
3、使用变焦杆取得所需的构图
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镜头向长焦(望远)方向变化,拍摄主体将放大。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镜头向短焦(广角)方向变化,拍摄主体将缩小。
本机镜头焦距为5.4-16.2毫米,你可以在相当于35毫米胶片相机的35-105毫米的范围内调整视角(3倍光学变焦),(标准镜头为50毫米)。
4、半按快门对焦
半按快门按钮,相机会自动设置曝光及焦点。完成测光和对焦后,相机会发出两次提示音,取景器旁的指示灯会亮起绿光或橙光。如果液晶显示屏开启,自动对焦框会呈现绿色。如果拍摄主体难以对焦,取景器旁的指示灯会闪动黄光,而相机会发出一次提示音。
5、使用对焦锁
按下DISP键开启液晶显示屏,将镜头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按钮锁定焦点,重新构图,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拍摄图像。
6、拍摄
完全按下快门按钮以释放快门,相机会发出快门声音,在听到快门声音之前,不可移动相机。完成拍摄后图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约两秒钟。
为了节省电源,可以按DISP按钮关闭液晶显示屏,只使用取景器进行拍摄。构图时,要让主体处于取景器内框的中央部分(自动对焦范围内)。由于取景器与镜头的位置有偏差,所以在光学取景器内所见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会稍有不同,这种现象在近拍时尤其明显。这时最好使用液晶显示屏进行取景。
7、关闭电源
再次按下电源按钮(ON/OFF),即可关闭电源。
二、查看拍摄效果
1、拍摄后立即查看图像
拍摄后,图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两秒钟。
如果在图像显示时持续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或者按下SET键,图像会一直显示在屏幕上。
再次半按快门按钮即可停止显示。
2、在播放模式下查看图像
将模式开关向下拨,即可切换到播放模式。
1)显示单张图像:
刚开始,液晶显示屏上会显示最后拍摄的一张图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按动方向键,即可查看已经保存在存储卡上的所有图像。
2)放大图像:
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即可放大图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上下按动方向键,可以在放大的图像上移动视点。
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到底,可以取消放大显示。
3)在索引模式下查看图像:
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可以在索引模式下同时查看9个图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上下按动方向键,可以更改图像选择。
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到底,可以取消索引显示。
三、删除图像
1、单张图像的删除
将模式开关向下拨,切换到播放模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按动方向键,选择需要删除的图像,按下FUNC删除键,经确认后按下SET键,这张图像被删除。
2、所有图像的删除
在播放模式下按下MENU(菜单)按钮,选择“全部删除”命令,再按下SET键出现确认屏幕。选择“OK”,再次按下SET键,所有图像将被删除。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41
数码摄影入门知识教程--第八章:特殊环境摄影

作者:影子
一、在弱光的环境下摄影
在许多场景的拍摄中,要求摄影者解决弱光下拍摄的技术问题。在弱光环境下拍摄应注意下列问题。
1、对被摄体进行测光时,要综合考虑明暗两处的受光情况,否则会造成暗部的层次损失过多或亮部曝光过量。
2、有条件的话,应预先准备好反光辅助用具,如反光板、手电筒、闪光灯等。
3、要选择设有B门或T门的相机(如单反相机),在长时间曝光时使用。此外,自拍器的使用可将相机自身的震动降到最低。长时间曝光时还应使用快门线。稳固的三脚架也是必不可少的。
4、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时应利用四壁和天花板进行光线的反射,这样可使光线柔和、自然。
5、蜡烛光的照度很低,照明的范围也很有限,因此用蜡烛光做主光源时以拍摄特写为好。在弱光下进行摄影创作,无论你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都应该以不破坏周围的环境气氛为先决条件。
二、舞台摄影
舞台摄影的方法总的说来有两种:一种是在演出过程中抓拍,一种是在非演出的时候专门组织拍摄。对于摄影者来说,在这两种方法中,有需要解决的共同性的问题,也有根据不同的拍摄方法应掌握的独特技巧。
1、预先了解剧情
摄影者要在正式拍摄之前,对剧情进行了解和研究,掌握情节的发展,找出应当重点拍摄的场景。还要在视觉上对剧情有形象的了解,即摄影者的脑子里要有非常具体的画面,不仅仅剧情内容发展到何时拍摄,而且主要演员的位置、具体动作,都要尽可能在事先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摄影者应当尽量争取多看看排练,尤其是彩排。通过预先的了解,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1)确定拍哪些场面,在什么瞬间拍。
(2)选好拍摄角度,在所要求的瞬间出现之前,你可以站在理想的位置等待它的到来。当然,如果剧场内不允许你来回走动,则只能在固定的位置拍摄。
(3)了解拍摄技术上的问题。如舞台上的照明情况如何,演员动作速度的快慢,应该选用多长焦距的镜头等。
2、照相机参数设置
(1)镜头焦距
如果在剧场内你可以自由行动,拍摄舞台演出最常用的是标准镜头和中长焦距镜头。可以主要依靠标准镜头拍摄有情节的全景或中景场面,而用中长焦距镜头为辅,拍摄演员的单人舞蹈、独唱、独奏或者近景等。广角镜头在舞台摄影中用处不大。如需拍摄较大的演出场面,可以用标准镜头退后一点拍摄。
(2)感光度与快门速度
舞台演出的照明灯光较弱,当用色光照明时,它的亮度更低。毫无疑问,应选用ISO400的感光度。
在手持照相机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变焦镜头拍摄时,为了保持影像的清晰度,不能使用太慢的快门速度。但是,在照明情况良好的剧场里,用ISO200的感光度,1/60秒,f/2.8拍摄,照片上也可以有足够的密度。舞台的照明灯多是钨丝灯光,要调整白平衡为灯光型。
(3)测光模式
剧场的照明一般是有的区域很亮,而其它区域则很暗。在这种情况下,应使用长焦距镜头并采用点测光,准确地测出个别演员面部的亮度,以获得十分准确的曝光。
3、三脚架的使用
拍摄舞台演出,常常会用到三脚架,但是有些剧场不允许使用三脚架。所以,最好携带一只轻便的独脚架,给你的拍摄带来帮助。
4、抓拍技巧
(1)选好拍摄位置
演出正在进行的过程中,剧场内有很多观众,如果你在现场走来走去,会招致非议。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最好选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在座席上拍摄。假若拍摄舞蹈的队形图案,必要时要选择一个高角度。
(2)曝光
拍摄剧场内的舞台演出不宜使用闪光灯。假若用闪光灯进行拍摄,会使舞台前面的演员显得亮,背景暗,表现不出背景的特点;而且,用闪光灯拍摄,演员呈现顺光照明效果,形象显得平淡而无立体感。所以,应该利用舞台上原有的照明灯光。这样,如何掌握正确的曝光,就需要有一定的经验。
以剧场内舞台的各个区域来说,台中心偏前面一点的部位最亮,一般比台边的亮度相差1-1.5级光圈,也比靠近天幕的纵深部位相差1级光圈。所以,要随演员在表演中的位置及时地调整光圈或快门速度。此外,还必须及时判断有无色光照明。加了色光,会使照明的亮度降低很多,尤其红光、蓝光最暗。如果色光不太暗时仍可拍摄,假若色光太暗,则只好提高感光度才能拍下。
(3)对焦点
许多剧目的演出,尤其是舞蹈,演员的动作很快,如果在按快门时临时对焦,不仅来不及,往往还会失掉准确的拍摄时机,抓不住生动的瞬间。所以,在拍摄舞台演出时,通过目测事先调好焦点的方法是常会用到的。你可以事先测好舞台中心、舞台前沿、舞台深处、台角等不同部位的距离,记在心中,根据演员表演时的位置迅速调好照相机上的距离便于抓拍。
(4)剧照摄影的要求
一是选择最理想的拍摄角度,也可以稍微调整一下演员的位置,选用理想的背景,寻求最好的构图。
二是改善照明条件。演出时原有的照明光线虽然已经达到一定的造型水平,但从剧照摄影的要求来说,有时还显得稍有不足。
如拍摄全景,舞台边沿部分的演员会显得光线不够,照明不足,拍摄中近景,有时也会觉得原有的光线效果比较粗糙。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在原有的照明基础上利用少数几盏机动的灯光,对照明效果进行一定的修饰,更好地完成造型任务。
如果原有的舞台灯光显得过于平淡,你可以另外用灯光从前侧方或上方进行辅助照明,使演员有明暗变化,表现出立体感。
舞台上原有的背景往往较暗,与演员的亮度相比,显得光比太大。因此,需要另外加一点灯光,适当提高背景的亮度。
如果拍摄室内的日景场面,大面积背景的亮度总的来说要控制在人物的亮面和阴影面的亮度范围之间。
如果表现夜景气氛,背景的亮度可以低于人物阴影面的亮度。假若没有足够的灯光提高背景的亮度,也可以降低人物光的亮度,使它与背景保持合适的光比,用较慢的速度拍摄。
三、逆光摄影
逆光摄影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要拍出好的逆光作品,对光线的把握至关重要。就太阳为光源来说,它的光线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尤其是在光线强度、角度以及色温等方面的变化,对逆光拍摄有着重要的影响。要熟悉不同光线的特点,把握好其内在规律,掌握好拍摄时机,如此在拍摄中就可游刃有余。
1、逆光摄影的基本特征
广义上的逆光应包括全逆光和侧逆光两种。它的基本特征是:从光位看,全逆光是对着相机,从被摄体的背面照射过来的光,也称“背光”。侧逆光是从相机左、右135°的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被摄体的受光面占1/3,背光面占2/3。从光比看,被摄体和背景处在暗处或2/3面积在暗处,因此明与暗的光比大,反差强烈。从光效看,逆光对不透明物体产生轮廓光,对透明或半透明物体产生透射光,对液体或水面产生闪烁光。
2、自然光源的三个时段
(1)第一时段为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度),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是很有利的,尤其是拍摄较矮小的物体时。色温低,能较好地烘托气氛和意境,使作品形成一种暖色调。需注意一点,在日出日落时,光线的变化很快,壮丽景色瞬间就从眼前溜走了。要充分加强前期的准备工作。
(2)第二时段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两个小时,此时阳光与地面约成30-80度。如果天气正常,光线较强烈,进行逆光拍摄会遇到强烈的晕化,不利于表现事物形态。应尽量避免直接面对光源来拍摄,多采用其它物体的反射光束拍摄,即可减弱光的强度。
(3)第三时段是正午时分,这时光线与地面基本处在垂直状态,光线十分强烈,对逆光拍摄极为不利。可以利用前景或被摄物自身进行遮挡,使阳光形成强烈的放射效果。
3、逆光摄影的主要艺术效果
逆光是一种具有艺术魅力和较强表现力的光照,它能使画面产生完全不同于我们肉眼在现场所见到的实际光线的艺术效果。它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能够增强被摄体的质感。
拍摄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如花卉、植物枝叶等,逆光是最佳光线。因为,一方面逆光照射使透光物体的色明度和饱和度都能得到提高,使顺光光照下平淡无味的透明或半透明物体呈现出美丽的光泽和较好的透明感,平添了透射增艳的效果。另一方面,使同一画面中的透光物体与不透光物体之间亮度差明显拉大,明暗相对,大大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
(2)能够增强氛围的渲染性。
在风光摄影中的早晨和傍晚,采用低角度、大逆光的光影造型手段,逆射的光线会勾画出红霞如染、云海蒸腾,山峦、村落、林木如墨,如果再加上薄雾、轻舟、飞鸟,相互衬托起来,在视觉和心灵上就会引发出深深的共鸣,使作品的内涵更深,意境更高,韵味更浓。
(3)能够增强视觉的冲击力。
在逆光拍摄中,由于暗部比例增大,相当部分细节被阴影所掩盖,被摄体以简洁的线条或很少的受光面积突现在画面之中,这种大光比,高反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产生较强的艺术造型效果。
(4)能够增强画面的纵深感。
早晨或傍晚在逆光下拍摄,由于空气中介质状况的不同,使色彩构成发生了远近不同的变化:前景暗,背景亮。前景色彩饱和度高,背景色彩饱和度低。从而造成整个画面由远及近,色彩由淡而浓,由亮而暗,形成了微妙的空间纵深感。
4、逆光拍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逆光拍摄反差大、变化多,而且主要部位大都处于阴影之中。因此在逆光拍摄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曝光时不要被画面中大面积明亮背景的光线所欺骗,而应以被摄主体的亮度读数为依据,其余在所不计。如拍摄朝阳或落日,则应以太阳的亮度为测光的主要依据;拍摄低调人像时,则应以人物的高光部位为测光依据。
(2)在逆光拍摄中,近景,特别是拍摄人像时,应选择适当的辅助光,例如用闪光灯或反光板等补光。
(3)拍摄剪影时,应以明亮的背景亮度作为曝光依据。
(4)逆光拍摄花卉时,应选择较暗的背景予以反衬,以造成较强的光比反差,强化逆光光效,达到轮廓清晰,突现主体的艺术效果。
(5)由于相机对着强光源,要注意眩光的干扰。应有遮挡措施。例如用适当的尽可能长的遮光罩,或用手、帽子、纸板等在镜头前遮挡,或略向旁偏移,调整拍摄角度等办法,防止太阳或灯光直射镜头,使眩光消失后再按动快门。
四、水景的拍摄
旅游,人们所到之处不外乎山山水水,大到江河湖海,小至山涧涓涓细流,所谓山重水复又一景,因而风光摄影中水景的拍摄占有很重要的部分。水景的拍摄大致分为:海滩、河流、小溪、湖泊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拍摄水景方面照片的小技巧。
在海边拍摄风光,海滩上往往显得空旷,摄影者选取画面时要多观察勤思考,适当选择安排前景(礁石、椰树)、中景(行驶在海中的渔船)、远景(天边的云彩)。在海边取景构图还要注意海平面的平衡,否则照片中抢眼的斜线就会使观者感到别扭。同时,因海滩线条缺少变化,摄影者可选择较高处位置以海浪或海滩为对角线拍摄,营造出一种视觉效果。构图相对多用横幅以表现大海的宽广。这里还可以告诉摄影者一个办法,如果海面天空没有云彩,画面平淡,可在镜头前装上用高坚彩虹镜,拍摄出来的效果会让你有眼前一亮的惊喜。拍摄河流时,摄影者构图时应裁取河道弯曲部位,利用曲线引导人们的视线,注意调整不同的影调层次,利用岸边的花草树木做前景。早晚拍摄河流(海景),可用加减补偿曝光的办法多拍几张,以获得不同影调效果的照片。
拍摄山涧小溪时,由于场景小,摄影者可多选择在溪正中或对角线拍摄的构图手法,同时用竖拍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获得较大的场景效果。拍摄小溪多为信手拈来的小品,故摄影者还要在用光线和色彩上取胜。由于山涧溪流光线较暗,拍摄时应用三脚架稳定照相机。拍摄小溪或瀑布,摄影者既可用较高的快门速度(1/500秒)来凝固清晰的画面,也可以用慢速(1-3秒,具体视流速而定)创作出如梦如幻的似烟雾一般的流水。如果光线明亮,也可以在镜头前装高坚的减光镜,如果旅游者没有减光镜,可采用多次曝光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是此种方法要进行曝光值的换算,故不建议初学者使用。
拍摄湖面景色时,由于水面平静如镜,旅游者可注重拍摄水中倒影,表现出湖面的宁静。当然,在平静的水面投入一块石子,激起层层潋滟,或划过一叶扁舟,可以增加画面的动感,形式就活跃起来。所以说,拍摄湖面水景可动可静,都不失为创作的办法。
五、如何拍好雨景
雨天时拍的照片,因为雨水的反光,远处景物明亮而影像朦胧,画面的景物,色调浓淡有致,别有一番风味。拍摄雨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雨天光线变化很大,有时雨景亮度很高,而乌云密布的倾盆大雨亮度又很低,两者之间的曝光量可以相差很多倍。因此拍摄时,最好使用测光表测光。
2、雨天拍摄,常常会出现曝光偏多的现象,而曝光过度对表现雨景是极为不利的。因为雨天景物反差小,曝光过度会使反差更小,照片看起来是灰蒙蒙一片。所以,一般多采用减少曝光,延长显影的办法,来改善反差的情况。可按正常曝光量减少一挡到一挡半,每减少一挡时,可增加20%-30%的显影时间,这样有助于提高画面反差。
3、拍雨景时,不要以天空为背景,而应选择深色背景,这样才能把明亮的雨丝衬托出来。如果画面中有水,不论是河湖水面,或是街道上的积水,雨点落在水面上溅起的一层层涟漪,也有助于雨景的表现。
4、雨水不会是垂直落到地面,一般以选择雨丝成45度方向时为合宜。使用的快门速度不可太高,因为高速度会把雨水凝住,形成一个个小点,而没有雨水的感觉。如果使用的快门速度太慢时,雨水会拉成长条,效果也不好。一般以使用1/30秒到1/60秒速度为好,这时快门速度不高,可以强调雨水降落时的动感。
5、拍摄雨景时,要注意在镜头和雨点之间要拉开距离。雨滴离镜头过近时,一滴很小的雨点也会遮住远处的景物。当然,有时也会有意需要这种特殊效果。要注意相机不能淋雨,也不要使镜头溅上雨点。一般可用雨伞遮住或把相机装在塑料袋里,把镜头和取景部位露出。
6、在室内,如想透过窗子表现室外雨景时,可在室外玻璃窗上涂上薄薄的一层油。这样,水珠容易挂在玻璃上,渲染雨天的气氛。
7、用彩色片拍雨景时,由于阴雨天的光线色温高,使用日光片时,照片会出现明显的偏兰色调。这种偏色可不用校正,因为兰调可渲染雨天寒冷的感觉。
8、拍雨天的夜景时,因为灯光的反射以及地上水面的倒影,都会使画面显得很生动。尤其是,使用彩色片拍摄时,雨天夜景的色彩效果要比一般夜景更为丰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42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http://www.jifenzhong.com/share/791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56
http://www.sj33.cn/dphoto/syxt/200703/11303.html

http://www.sj33.cn/dphoto/syxt/200703/11303.html

http://www.sj33.cn/dphoto/syxt/200703/11303.html

http://www.sj33.cn/dphoto/syxt/200703/11303.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57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浅谈

作者:小河有雨




   首先声明:本文仅给初学摄影的朋友一个基础性的交流,既没有高级教材那样完整,也可能存在某些技术上的缺陷。因此,本文仅供初学者参考。已有摄影基础的朋友,请就不要把您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我这篇拙文上了。

第一讲 我们摄影为了拍些什么?



当我们拿起相机,或打开手机的拍摄功能时,我们到底要拍些什么呢?大家会说,我们要拍眼前看到的景色或人物。

但是,摄影这个过程和目的远非这样简单,如果单纯地只拍摄“到此一游”的照片或仅仅是为了记录下我们原来所未见过的风景,这样拍摄出的照片就缺少一些让人激动的内容。也带有一种任务观念,将很少能拍摄出产生视觉冲击力的效果的照片,结果拍摄出来的照片无非只是一些场景的记录。因此,在拍摄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的是,这次拍摄能够掌握点新的什么技巧,能够发现点新的什么视角?只有当我们用大脑和眼睛满怀热情的去发现那些大量存在于我们身边的自然界里的美好事物时,我们才会有真正拍摄的兴趣。

很多人都比较缺乏摄影技术方面的技能。我们通过眼睛可以看到很多图像,但怎样把它们记录在相机里呢?不少人购买一架新相机以后,很少会把相机的说明书认真、仔细、完整地看上一遍。往往只在掌握的自动拍摄以后,就带上相机出发了。也朋友会说,我用是卡片机没有那么多的功能。其实不然,假如你能把一架卡片机的功能根据不同的环境都用足了,你也会拍出好照片的。

说到这里,为方便以后的交流,按照网络上大家认可的习惯,我们把大家常用的相机大致分一下类。(1)有拍摄功能的手机,就称为手机。(2)便携式薄型活超薄型小型数码相机,一般都可以放在衣服的口袋里的,称之为卡片机,见图1。(3)不可更换镜头,有较全面的手动控制功能,光学变焦在6倍以上,我们称之为长焦机,见图2。(4)可更换镜头、取景方式采用单镜头反光方式取得物像进行观察拍摄的相机,称为单反机,见图3。对于更专业的导轨式摄影机、后背式胶片机等,这里不作讨论。

上面说了,摄影的过程应该一个发现新事物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记录这些发现的过程。在这个摄影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许多思考而使我们周围杂乱的事物变的有序。我们必须做出决定,要突出强调我们发现的事物的哪个方面,而忽略其它的次要因素。我们会希望用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某个主题,以表达我们自己是如何被它感动的。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必须做出冷静的决定:取景器里应该包括那些东西,以及如何组织这些内容。应该舍弃什么内容,这个思考过程称为“构图”,请大家注意“构图”这个名词,在以后的照片评论中将会经常出现这个名词。然后看看自己手里的相机的性能,在自己使用的摄影设备上作出一些技术性的考虑:使用什么白平衡模式、如何曝光。如果是单反机使用什么镜头、如何用光等等。

摄影的过程应该是经过认真考虑的和有计划的。摄影创作的任务就是对可见环境的设计和组织,但是这个设计是要靠我们用自己的大脑去主观控制的。要我们在学习中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够熟练地应付在摄影中遇到的构图美学以及摄影器材的技术问题,如果想拍出精彩的照片,对摄影技术和美学知识两方面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但作为摄影,第一先是要使拍摄出来的照片画面清晰,要是拍出来的画面一团模糊,不但没有美感,严重的连拍的主体细节都看不清楚,那就失去了记录某个场景的意义了。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怎样使照片的画面清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58
第二讲 怎样使拍出照片的画面清晰


作者:小河有雨


说到照片的清晰度,首先我们要弄懂一个概念:什么叫照片的清晰度。在摄影中,清晰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拍摄的过程中,因为我们对拍摄出来的画面要表现的主题的要求不同,所以,我们对清晰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我们拍摄时的需要,整个画面是否需要尽可能的做到全部清晰?或者为了突出某个主题只让主题清晰而使背景虚化模糊(以下都简称为虚化,在一般摄影知识讲座或评论中,也只称为虚化),也许为了表现某个题材使画面的前景虚化模糊等等。(见图1背景虚化和图2前景虚化)













但有一点是必须搞清楚的,照片背景或前景的虚化和由于在拍摄时的时候,因持相机的手不稳定而造成的抖动模糊完全是两个概念。手持抖动的结果是整张相片的画面都成模糊状,画面上没有清晰的内容,这类照片,很少有后期挽救的好办法,往往只能成为废片。拍摄时,用是三脚架支撑相机是个稳定相机的好办法。但在摄影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带三脚架或不方便带三脚架的时候,因此,掌握正确的握持相机的姿势,并在拍摄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手持相机的稳定性,这是摄影爱好者必须修炼的一门基本功。对与手机拍摄来说,双手持机肯定比单手持机要稳定得多,拍摄时注意握机的手指不要遮挡住手机的镜头。而对于使用卡片机的朋友,值得注意一点是,尽量也用双手分持相机的左右,以提高相机的稳定性。但要注意有些卡片机的镜头在变焦时需要伸缩的,所以手指不要影响镜头的伸缩运动,也不要不小心遮挡闪光灯的窗口。


而对于长焦距相机和单反机的用户来说,要求相对就高一点。在用长焦距机或单反机拍摄橫的画面时,右手握住机身握把,食指按快門钮,中指無名指小指握住机身握把,大拇指按住机身另一端,左手撑住机身,大拇指和食指可做转动对焦环用。(见图3)





拍摄竖的画面时,右手握住机身握把,食指按快門钮,中指无名指小指握住机身握把,大拇指按住机身另一端,左手撑住机身,大拇指和食指可做转动对焦环用。(见图4)。但现在,单反机在市场上可以配置一个电池手柄,那个手柄不仅有安装备用电板的作用,而且也还有一个竖拍按钮,使竖拍时和横拍时握相继的手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有些较暗的环境,当快门的速度只有1/30秒甚至1/8秒,当时又沒有带三脚架,这时正确的手持相机的姿势就非常重要了,图5为一张比较稳定的持机姿势,右手臂靠在右脚膝盖上,身体呈低角度且压低,左脚膝盖着地增加一支撑点,这个动作的稳定性较好。这样在弱光的环境下也能拍出一张比较清晰的照片了。当然,不管是手机、卡片机还是长焦距机或单反机,在拍摄时都可以借助周围可利用的东西来提高相机的拍摄稳定性,如把拿相机的手或直接把相机搁在桌子或椅子上,也可以搁在窗台或栏杆上,还可以借身边的树干或电杆支撑一下自己持相机的肘部等等。反正在了解了相机稳定的必要性之后,就应该尽量消除或减少相机因振动造成的模糊后果,以拍摄出清晰度较高的照片。




现在,大家都知道保持稳定相机的方法了,但在拍摄的过程中,还必须在准确地对焦后才能拍摄出一张清晰的照片,下面我们接着就来讨论一下拍摄时的对焦问题。

照例,说到这里首先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焦距,什么是变焦,什么叫对焦。但有些朋友比较性急,不喜欢了解比较专业性的基础知识,所以,我把基础知识的解释和叙述放到后面,先来说一下对焦的问题。

首先,我们根据所需要摄的画面的需要,利用相机的变焦性能,把被拍摄的对象拉近或推远,在显示屏上或取景框里看到我们满意的图象。然后进行对焦确认,简称对焦。

手机的摄影功能中,一般都依靠全自动的对焦功能,所以不再赘言。卡片机一般的对焦方式,都是以取景构图完成后,即在液晶显示屏上看到自己满意的画面后,半按快门按钮进行对焦和测光确认。对焦和测光确认后,相机一般都会有个提示,有的是发出“嘀嘀”的对焦完成提示音,有的是画面中间一个小方框的线条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样,相机的焦距确认和测光都已经完成,这时再把快门按钮一按到底进行拍摄。才能获取清晰度满意的图象。如果半按快门后没有拍摄就放松了手指,那再次按下时就会重新对焦和测光。不少使用卡片机的朋友,在拍摄时往往会忽略半按快门后,稍微停顿一下让相机完成对焦和测光的过程,而是一按到底就完成了拍摄,虽然现在的卡片机也很先进,芯片的运算速度也很快,但把快门一按到底终究不如半按快门确认对焦后拍出来的相片清晰度高。所以在这里重申一遍:用卡片机或长焦机拍摄时,一定要先半按快门等相机自动对焦和测光确认后,再把快门按到底完成拍摄。

长焦机和单反机,一般也都有自动对焦功能,用法和卡片机基本相同,但有些长焦机和一般单反机,还都有手动对焦的功能。手动对焦功能在这里也无须细说,因为各人手中的相机使用说明书上都有明确的解释。只是我个人使用后的感觉有一点,就是长焦机的手动对焦几乎没什么大的用处,既难对准,又不很精确,所以我一般不推荐使用。而单反机有些镜头本来就只有手动对焦的功能,那就只能手动对焦了,好在单反机的手动对焦还是比较好用的。

总之,对焦不准确的照片,拍摄的画面也是一片模糊,这种模糊程度较轻的时候,还可以用软件略作调整,但效果总是不太理想,要是模糊得严重了, 那就很难调整好了。所以,拍摄时的对焦是拍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来不得半点懈怠。

为什么拍照,想拍点什么也说过了,怎么拿相机也知道了,对焦的概念也基本了解了。那么,下一章我们就要考虑在如何不同的光照环境下,怎么拍出高质量的照片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59
附第二讲名词解释:对焦、焦距和变焦

对焦其实就一个调整焦距的过程,首先来简单地解释一下什么是焦距。焦距,本来是一个光学中的量,当一束平行光以与凸透镜的主轴平行穿过凸透镜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会被凸透镜汇聚成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光心:可以把凸透镜的中心近似看作是光心。)的距离就叫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一个凸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我们用的照相机的镜头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胶片(或是数码相机的感光器件)就处在这个凸透镜的焦点附近,或者说,胶片与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大至约等于这个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能成像,一般用凸透镜做照像机的镜头时,它成的最清晰的像一般不会正好落在焦点上,或者说,最清晰的像到光心的距离(像距)一般不等于焦距,而是略大于焦距。具体的距离与被照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物距)有关,物距越大,像距越小,(但实际上总是大于焦距)。

由于我们照像时,被照的物体与相机(镜头)的距离不会总是相同的,比如给人照像,有时,想照全身的,离得就远,照半身的,离得就近。也就是说,像距不总是固定的,这样,要想照得到清晰的像,就必须随着物距的不同而改变胶片或感光元件到镜头光心的距离,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调焦”。综上所述,我们所说的“调焦”调整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焦距,而是只不过在摄影中,把投射到底片或感光元件上的图象调整到最清晰这一过程达成共识的称谓罢了。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也就是说,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不能调整的。因此,也有相当一部分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也是不能调整的,这类镜头被称之为“固定焦距镜头”,简称“定焦头”。还有另一部分相机,它的镜头是“变焦镜头”,就是那些能够“变倍”的镜头,这种镜头的工作方法是通过多个镜片移动之间的距离来放大或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用那样的相机在进行变倍时才是真正的 “调整焦距”。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1:59
第三讲准确的光和景深原理

作者:小河有雨


在论坛里看大家发表的摄影作品后的跟帖里,对有些画面太暗或太亮的照片的评论,经常可以看到有“曝光不足(欠曝)”或“曝光过度(过曝)”这两个名词。那么,怎样才能教好地控制的相片的曝光值呢?图1是一张曝光不足的照片,而图2则是一张曝光过度的照片,图3是一张曝光基本符合要求的照片。下面,就对曝光的概念和曝光的基本常识来作一下论述。

第三讲图1





第三讲图2(船顶积雪过曝后细节缺失了)







第三讲图3






曝光的定义,如果予以科学的解释的话,即是: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所作用的时间。定义中的“光线的强度”,是指胶卷或数码相机里的感光元件受光线照射的强度,即照度(以I代表照度,单位是勒克司)。定义中的“光线所作用的时间”, 是指感光片受光线照射的时间,即曝光时间(以T代表曝光时间,单位是秒)。 曝光量的计算单位是勒克司·秒。以E代表曝光量,即可得到曝光公式如下:

     E(曝光量)=I(照度)×T(曝光时间)

依据这一公式,若要取得一定量的曝光量,则光强度愈大,曝光时间愈短;反之则光强度愈小,曝光时间愈长。如果光的强度增加一倍,曝光时间就需减少一半,假如光强度为2,时间为4,曝光量则为8;如果光强度为4,时间为2, 曝光量仍为8。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清楚地了解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开得较大的光圈要比收缩得较小的光圈能让较多的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上,较低的快门速度要比较高的快门速度能让光线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感光元件上。由此可以演变为以下情况:光圈f/1.8与快门速度1/500秒相组合,和光圈f/4与快门速度1/100秒相组合, 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样的。同样,它们又和光圈f/8与中等快门速度1/25 秒相组合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致的。这就叫作“等量曝光”。

说到这里,我们要为初学摄影的朋友来补充一下“光圈”这个名词的一些基本概念。

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的一个环形的门一样的装置,调整光圈的大小实际上就是在调整这扇环形门的门口的大小,门开大了,通过镜头后的光线的强度就大,门闭得小了,那通过镜头后的光线的强度就弱。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从以上的公式可知要达到相同的光圈f值,长焦距镜头的口径要比短焦距镜头的口径大。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f8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平常也常说成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f值常常介于f2.8 - f16,而单反机光圈f值的大小,取决于使用的镜头的光圈值的范围。此外许多性能教好的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1/3级的调整。

知道了光圈和速度的关系后,有的朋友要问了, 那既然 f/1.8与1/500秒和f/4与度1/100秒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还要搞出几种不同的搭配来,只用一种光圈和速度的配合不就可以了吗?

需要搞清楚的问题就在这儿,因为在拍摄的时候,速度太慢容易受持握相机的手的抖动、环境的震动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光圈开得大一点曝光的速度就可以快一点,这样就可以相对消除一些由震动带来的成像模糊的现象。但一味把光圈开大,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即光圈开得越大。成像的景深就越小。而景深的大小又是在购图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元素。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在暴光准确的前提下,什么叫景深以及怎么来控制景深。

什么叫景深?景深就是当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肉眼是不能感觉到的,结果人的肉眼看上去这个范围内的影像仍是清晰的.这个在理论上已经模糊但实际上却被肉眼辨认为清楚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象模糊度是肉眼不能辨认的(人们肉眼看出的图像感觉仍是清晰的),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上面这段用规范的专业语言解释的景深,过于专业了点,比较晦涩难懂,但作为讲课,还得先这样说一下,不能理解也没有问题,下面我再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遍。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用我们的眼睛看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清晰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举个例子,你以一个离相机5米远的人作为对焦点,人前1米有朵花,离开相机的11米处有棵树,12米处有间房子,13米处有辆汽车。当你拍出的照片上,花、人和树都是清晰的,而花前和房子及房子以后的都是模糊的,那么,这张照片的清晰范围是在离相机的4——11米处,那么,这张照片的景深就有从离开相机4米后的7 米。要是这张照片上从花、人到树和房子都是清晰的,而花前、汽车和汽车以后的景色都是模糊的,那这张在照片的景深我想大家已经知道,那就是离开相机4米后的8米。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比较短的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图4和图5,分别用较大的光圈F5.6和较小的光圈F22对同一距离的物品进行的拍摄,从两张照片上明显可以看出,F5.6的成像由于景深小而造成背景比较虚,后面书架上的书名几乎都看不清了,而F22的成像由于景深大,前后的清晰度就都比较好。


第三讲图4(f5.6时拍摄)




f22时拍摄,连纱门上的纱都清晰可见







根据以上所说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定义:

(1)因为镜头的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的的焦距越长,景深越小。所以当我们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


(2)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


一般家用消费级数码相机因焦距都很短,故景深都比较大,所以很难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只有在用“微距”拍摄模式时才能有一定的背景虚化的效果。

下一讲,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们用相机在拍摄时,怎么控制好景深深浅的问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03
第四讲 简述几种常用拍摄模式和景深的控制


小河有雨


当我们知道了光圈和景深的关系后,那我们就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来控制照片的景深了。一般的卡片机,由于几乎只有现成的模式,如“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微距模式”、“夜景模式”等等,而没有手动功能,所以,这类没有手动功能的相机是没有办法自己控制调整景深的。
近来,有些新上市的卡片机也有了手动功能,那几个手动功能尽管简单,但也可以利用起来。现在有个别卡片机,在各种模式中,还多了一个“M”模式,这个模式就是手动模式。但卡片机的“M”模式与长焦机和单反机不同。长焦机和单反机的“M”模式光圈和速度都可以分得很细进行调节,而卡片机的“M”模式走的是两个极端,即在自动测光后,调整到一端要么是光圈最大速度最快,调整到另一端要么是光圈最小速度最慢。即拍出来的照片要么是大景深,要么是浅景深,惟独缺少的是由浅景深到大景深之间的可调过程。
尽管卡片机的“M”模式功能不是很强,但还是可以用用的。只不过由于卡片机拍摄出来的虚化效果不是太好。一般人都不太在乎卡片机的这个功能。
而长焦机和单反机就不一样了。一般这两种机子除了数码相机除了提供全自动(auto)模式和“M”档外,还有“P”档、即程序控制暴光;“A”(或Av)档、即光圈优先暴光;“S”(或Tv)档、即快门速度优先暴光等。
上面说的这几种拍摄模式在各人自己相机的说明书里都有详细的说明,而且不同型号的相机还略有使用方法上的差异,所以我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了,我在这里主要说一说这几个模式在一般拍摄时的使用要点。
先说说“P”档,不少人看来,“P”档和全自动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实际上,设置成全自动了以后,所有的模式都的自动的。而在“P”档上,只有速度和光圈才是自动的,其它可设置的项目都还是手动的。这个模式,图方便时用的感觉不错,但在景深控制上,就基本由相机自动决定了。所以,我一般不用“P”档的,觉得这个模式下出来的照片还是太机械了。(见图1)
第4讲插图1






控制景深,主要还是控制光圈的大小。“A(Av)”档,是光圈优先曝光模式,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光圈的大小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强度,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以配合。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所需拍摄画面的景深要求,来预先调整好光圈的大小后再进行拍摄。例如,摄影中有句常用的口诀:“拍景必景深,拍花必虚化”。虽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但在一般摄影中还是都遵循这个原则的。那么,我们在拍摄山水风景的时候,就可以把光圈先调整到F11甚至F22上(长焦机的光圈最小一般只有F11,而好一点的单反机根据镜头的不同,光圈最小可到F32甚至64),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整幅画面都很清晰,容易让人产生山高地阔的视觉感受。(见图2)而在拍摄花朵特写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光圈设置得最小如F2.8甚至F1.2,这样拍出来的照片背景被虚化得很厉害,看起来就突出了花朵的这个主题。(见图2)

第4讲插图2




   
第4讲插图3






“S”(或Tv)档、快门速度优先暴光。由我们先自行决定快门的速度快慢后,相机测光系统依当时光线的强度,自动选择适当的光圈以配合。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所需拍摄画面的时间要求,来预先调整好快门的速度后再进行拍摄。预设快门的用处,一般在拍摄体育运动时,因拍摄对象一直在移动,要是速度慢了,那成像就会虚掉。那么,我们就可以把速度设置在1/800秒甚至1/2000秒上,让相机给我们自动设定一个光圈值。这样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度就比较高。如拍摄一只飞翔的鸽子,就要求有较快的速度,图4是一张1/1000秒速度下拍摄的照片。反之,当我们想把夜晚的汽车灯光拍摄成一条光带时,那么,我们就要设置比较慢的快门速度了,如快门速度为10秒的时候,开着灯的汽车在画面上能行驶多长的路程,那在画面就会拍出多长的一条光带(见插图5)。
第4讲插图4




第四讲插图5





至于长焦机和单反码相机的“M”档。使用“M”应该是有一定的摄影基础的人了,光圈和快门速度都靠自己手动设置,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在拍摄时也要注意一点:设置好光圈和拍摄的数据后,在拍摄前先半按快门检查一下测光显示的暴光量是否正确,然后可以根据拍摄的需要,再作出适当的调整。使用“M”档的经验,还得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地积累,这里就不多说了。

以上几种拍摄的模式都做了基本的介绍了,那么,大家应该可以开始实践一下不同的模式和不同的光圈、速度下拍出来的照片的效果了。下一讲我们将简略地来说一下拍摄照片时的取景及如何来进行构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05
第五讲    摄影构图基础知识浅谈

小河有雨


我曾在我们的论坛QQ群里看到有朋友说:“构图不要拘泥形式,要自由发挥,摄影大师的经典作品都是靠捕捉瞬间的灵感来完成的。”这话一点也没错,只不过当我们在自己还没有成为摄影大师之前,不妨先踏踏实实地学习一点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师之所以能成为大师,也不是一步就能登天的,大都也是在摄影这条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在我们日常的摄影活动中,经常说起的“构图”这个名词,那么,“构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构图一词,原来是由英语Composition翻译而来,原来是个造型艺术的术语。它的意思是: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在我国的《辞海》中,对“构图”的解释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里,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打个比较通俗一点的比方:如果把摄影看成在绘制一幅画,那么,“构图”就相当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布局”或“章法”。在摄影中,一言以蔽之,构图就是指在拍摄一张照片时,把人、景、物安排到最合理的位置,以达到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的过程。




对摄影构图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形式美在摄影画面中具体结构的呈现方式的研究。当你很熟悉了解自己的照相机的性能并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当你把镜头对着人物和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对着雄伟的建筑群或美丽的自然风光,很大程度上,构图在这个时候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但构图用语言表述,不太容易使初学摄影的读者明白。因此,这一章主要以图解为主,采用图文并举的方式,来简单的介绍几张比较常用的构图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个比较容易地、直观的认识。当然,法无定法,构图的方法还有交叉线构图、椭圆形构图等好多种方式方法,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在我们了解了构图的基本要素后,还得靠自己多琢磨多练习,多观摩优秀的摄影作品,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眼光和现场的特点,来构建出个性鲜明的画面优美的摄影作品。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在一般的情况下,如何进行简单的基本构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07
第六讲  摄影用光基础知识简述

小河有雨

在《夕阳红》杂志上,我为了适应老年人外出旅游,喜欢在风景点拍摄到此一游的留念照的特点,简述了风景旅游人像照的拍摄要点。而在这里,拍摄到此一游的留念照的朋友不多,而喜欢风景、静物、人文摄影的朋友更多些,所以,在这里的第六讲我着重简述一下摄影用光的基本知识,不讨论到此一游旅游照了,也算为大家进一步了解一些摄影的基础常识作些必要的铺垫。

摄影,向来被称为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也被说成是用光来作画是艺术。由此可见,合理地运用光线对摄影是何等的重要。在摄影活动中,光线能造成明暗的对比,光线能产生变幻的色彩基调,光线也能突出被摄对象的质感纹理,光线还能强调形状的外观轮廓。所以,如何恰当用光、用好光,主要在于充分了解和掌握光的特性、光比度和对主光 (也称为“塑型光”)、背景光、辅助光、轮廓光、装饰光等一系列光线的合理运用。无论运用自然光还是人造光的拍摄,把光用得好了,就可以使拍摄出来的影像层次及反差,或者色调、色彩还原及视觉感受,都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增强摄影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下面,我们先对塑型光、背景光、辅助光、轮廓光、装饰光等名词作了简略的说明。

主光:是照明和塑造形体的主要光线,它有明确的方向性,它的光位取决于所要达到的光效。当选定了拍摄角度以后,被摄体具有什么样的明暗造型效果,主要靠主光来形成。被摄者的亮面,由主光进行照明。主光灯的左右方向和高低角度,甚至距离远近的改变,都会使被摄体的明暗效果立刻发生变化。(见图1)


第六讲图1





背景光:即灯光位于被摄者后方朝背景照射的光线,用以突出主体或美化画面。(见图2)

第六讲图2





辅助光:又称“补光“用以提高由主光产生的阴影部亮度,揭示阴影部细节,减小影像反差。(见图3)

第六讲图3





轮廓光:指构划被摄体轮廓的光线,逆光、侧逆光通常都用作轮廓光。(见图4)

第六讲图4






修饰光:又称”装饰光“指对被摄景物的局部添加的强化塑形光线,如发光、眼神光、工艺首饰的耀斑光等。(见图5)

第六讲图5






知道了摄影中光的不同的用途,那么,在摄影中还要安排好光源相对于被摄体和照相机的位置,即我们常说的光位。光位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根据光的移动位置不同一般可分为方位光和角度光两类。

方位光:光源作水平方向的移动,可得到从正面经侧面到背面位置的投射光,我们称为方位光,方位光主要分有正面光、前侧光、侧光、测逆光和逆光等。正面光是由照相机方向投射的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光。前侧光是从照相机的左或右边45度侧面射向被摄物的光。侧光是从照相机左或右边90度侧面射向被摄物的光。侧逆光是从照相机左或右边135度后侧面射向被摄体的光。逆光是从照相机镜头对面射来的光。


角度光:将光源作垂直方向移动,光线会从不同高度投射,我们称为角度光。角度光分有顶光、中位光、底光等。顶光是从被摄体顶部垂直接射的光,光效偏离正常光照状态,是反常、奇特的用光。中位光分高中位光和低中位光,分别与水平位置上或下成45度左右。底光也称脚光,是从被摄体底部垂直向上投射的光,常用于夸张地丑化人物的拍摄。在自然光中没有底光的光位。

了解了光位后,我们还有必要知道一下光比的基本常识。光比是指在拍摄时,被摄体受光区阴影区所受光的照度之比。光比的大小比值可用测光表测得。光比在摄影中的作用是利用它的大小来烘托主题,渲染气氛。光比越大,反差就越大,有利于表现“硬”的效果;光比较小,反差就也小,有利于表现“柔”的效果。如拍老年人常用大光比,拍儿童常用小光比。在拍摄风景照时,小光比的成像比较柔和,大光比的效果比较呆板,且普通的数码相机多光比的宽容度远远不如胶片来得大。因此,在晴朗夏日中午的阳光下,光比非常之大,很难拍出一张明暗细节都兼顾的照片。

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照明使用的光源往往不是由单一光源构成,在自然光中,太阳是一个直射光,另外还有巨大的天空的散射光,地面、环境的反射光及人工设置的反射光和人工照明补光等。而在影棚拍摄时,除布置的主光外,还会用一个或多个辅助光补充照明。因此,摄影用光是对各种光源综合使用和控制而取得的整体效果。

自然光是在摄影最常用的光源,它的特点是变化快,常使摄影者的创作处于被动状态。阳光的照度随季节、时间、天气的变化而不同,摄影者需掌握其变化规律,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获得满意的光效。人造光的特点及布光规则人造光比自然光具有易控制,较稳定的优势,它能使摄影者的创作处于主动状态,但往往受到拍摄场所的限制。当我们在摄影的用光中,对自然光来说,我们只能加以利用,而没法去控制它的变化。而对于人造光来说,则是我们在运用它。通过合理的布局,可获得满意的照明效果。

在摄影中,如何用光是摄影爱好者一直讨论并时刻追求的一个主题,任何一张图片都必须有光线的参与。常常有些图片主题可能饶有兴趣,构图也说得过去,可是却因为糟糕的用光而破坏了整张照片的韵味。摄影离不开光,有光才有影,摄影就是用光来作画的,如何利用光与影的关系来构成影像和影调,是摄影创作中的一大关键。,因光线的方向和角度不同,不只是阴影的位置和面积会随之改变,而被摄体的印象、感觉,包括影调和色调也会呈现出明显不同的视觉效果。所以,选择适当的光线,包括适当的光线方向和角度,便是从事摄影创作不容忽视的一步。

我们在拍摄物品时,布光要在创意、构图等方面来考虑画面的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光的效果来表现整个画面的主题。一幅好的图片也就是一幅用光精美的图片,我们在进行摄影创作的一大关键就是如何利用好光与影的关系。光线在无穷的变化中,通过我们手中的相机可以构建出一幅又一幅美妙的画面,因此,怎么样用光才能够表现出物体的质感,要怎样的布光才能使画面感觉更有韵味,拍某个景物时怎么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光线,都是我们必须在摄影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比照来积累经验、以提高自己的一门必修的课程。我这里仅对光的特性作了一个简要的叙述,至于在摄影时到底应该怎样布光,这就留给大家在实践和交流中去探讨吧。

在摄影创作中,审美的眼光,本来就各不相同。在此,我就不把我自己并不成熟的审美观点拿来示众了,也免得用我狭窄的个人眼光,来误导这里爱好摄影的朋友们了。以上六篇,罗嗦了一大通,觉得还有点用处的,看看无妨。觉得满篇废话的,那就不看也罢。本次交流到此告一段落,其它问题容后再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09
摄影入门知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买数码相机的越来越多,随着技术的发展,相机的品牌种类也琳琅满目。买相机首先要考虑自己的用途,要求和投资。不要盲目攀比,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相机大致有单反型,功能型,便携型



      单反型:也分专业和入门机型,可以更换镜头。功能齐全强大,相对来说比较高级,对技术也有一定要求,投资比较大,尤其是后期的镜头,附件等。

  优点:画面质量好(感光器比较大),适用范围大,反映速度快,可更换镜头。

  缺点:投资大,体积大,附件多,重量大,有的单反不能用显示屏取景,



      功能型:不能更换镜头,画面质量不如单反。但对一般的摄影要求完全能够胜任,功能方面也很完备,在微距方面比单反还强(单反需要专门镜头)。

  优点:可以多角度用显示屏取景,微距表现好,功能比较完备,一次投资,基本可以适应所有摄影要求,外出方便。

  缺点:画质尽次于单反,体积也不小,价格不比低端单反便宜。



      便携型:方便随身携带,适用范围小,对有些特殊场景难以应付。功能以自动方便为主。

  优点:体积小,投资小,使用方便。

  缺点:功能不是很全面,特殊情况不能胜任。


  以上各类机型,各有特点。就看大家的需要和要求了。


  要是不想花太多钱,只是记录日常生活,便携型就足可以应付,随身携带,方便使用,随时可以记录感兴趣的瞬间,对摄影技术没有太多要求。目前价位基本在500-3000左右,像素也够用,都在5001100左右,打印8寸照片绝对没问题。


  假如对摄影还有一定兴趣,想进一步学习摄影,或者资金宽余的初学者,那就可以考虑功能型,基本可以应付所有的环境,在一定的摄影技术下完全可以拍出不错的作品,价位在2000-5000元左右,像素都在700万以上。基本都是各品牌的消费机旗舰。很多情况下并不比单反差,有些可能还要超过镜头不好或者水平不行的单反作品。各品牌旗舰的大口径大变焦镜头,也都是各家的看家产品,质量还是很不错的。配上备用电池,大容量的存储卡,出门只带一个小包,就可以畅游天下。


  要是功能型还不能满足你,摄影技术水平也到了一定层次,在生活或工作中已经离不开摄影,资金也很宽余,发烧温度能够坚持不减,那你就一定要买单反了。嘿嘿,还要你的家人支持,否则...,资金,精力...,有人夸张的说过:想要一个人破产,就送台单反给他。不过前提是他要喜欢摄影,而且很发烧。


  一个相机的成像好坏,主要看感光器大小(相当于过去的胶卷底版),像素(分辨率)和镜头质量(光圈,口径,焦距)。有人把感光器大小比喻成房间面积,像素就是住的人数,在同样面积房间里当然住的人越少越好,在同样人数下当然面积越大越好。相互干扰小。镜头的口径越大,解像力就越高,光圈越大通光量就越大。


  专业和全幅相机的感光器面积都大于等于原来的135胶卷底版面积,中端和入门的单反感光器面积还不到135胶卷的一半大小。至于功能型的旗舰相机,感光器面积最大也只有2/3英寸(面积约为135底片的1/15),1/1.8英寸的感光器面积约为135底片的1/20左右。1/2.5英寸的感光器面积约为135底片的1/30左右。成像质量可想而知。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中)相机使用


  任何一款相机,都有它的优点和特点,关键在如何熟练的用好它们,发挥它们的最大作用。先来说点基本的设置和参数。



      照片大小和格式:高级的相机都有无压缩格式(RAWTIIF),方便后期调整(专业软件),不过文件很大,对一般人没必要,我们常用的是JPG格式,保存方式(压缩)有精细,一般,较差等,建议大家都用最好的方式保存(压缩的少,画面质量好)。至于照片大小可以根据需要(一般分大,中,小三种),要是想将来打印照片那就用最大的像素,一般网上交流用中就够了(方便后期裁剪)。要是存储卡太小,又想多照几张,那就只好用小了。



      感光度:这是一个胶片留下的参数,反应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感光度越低,画面质量越好。需要的暴光量越多。感光度越高,需要的暴光量越少,快门速度就可以提高。可画质就不好了,矛盾呀!为了画面质量一般都是设置最低(ISO50-100)。在光线太暗,又不能开闪光,快门速度很慢时,为了防止抖动,无奈之下才调高感光度,一般相机最高不要超过400,单反也不要超过800(和感光器面积有关)



      暴光模式:高级的相机一般都有自动,程序(P),快门优先(S),光圈优先(A),场景模式等,普通相机最少也有自动,程序,场景模式等。

  自动就是常说的傻瓜型,不需要任何参数调节,只管随便照。程序就可以调节一些参数(比如感光度,闪光灯),有的相机在程序下   还可以调整光圈快门组合。这些只适合初学者,好用方便。场景模式就是专门给初学者设置的,有肖像,风景,夜景等等,不同的环境用不同的模式,相机就会自动有不同的光圈快门组合,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有些摄影基础的人,一般常用光圈优先,随着景物光线的不同就可以随时调节光圈(光圈对景深等特殊效果有很大关系),相机就会自动设置快门速度。



      变焦:在其它设置好后,就可以拍照了。首先要用变焦,推远(广角,短焦距)或拉近(长焦),构成自己需要的画面。一般相机都有3-5倍的光学变焦,高级的也有7-15倍的变焦。例如35-140mm就是4倍变焦。光学变焦就是靠镜头的内部镜片移动来变化焦距。数码变焦实用意义不大,等于是处理软件的放大,对画面质量有影响。



      对焦:不要和变焦混淆,任何距离的景物要清晰成像,就必须对焦。一般相机都是自动完成,在你半按快门时自动完成,并用颜色或声音提示你。在光线比较暗时,或反差小都对焦很慢,甚至对不上焦,这时就需要对焦辅助灯(一般都自带,自动开启)或手动对焦(高级相机有手动功能)。

  对焦的模式一般有三种可选(多点对焦,中心对焦,点对焦)。多点对焦一般不建议用,虽说对焦快,可是容易跑焦。就是你想要中间的景物清楚,可是,不是前面的清晰就是旁边的清晰,结果想要的模糊。

  一般常用中心对焦,把中心对焦框对准想要照的景物,半按快门,等有对焦成功提示后,手不要松,移动相机角度到你想要得画面,再全部按下快门拍照,就没问题了。注意不要前后移动,改变距离。否则就要重新对焦。

点对焦更精确,主要是在景深很小,微距拍摄时用。有的相机还可以移动对焦点位置,在构图完成后,不能移动相机的情况下,可以把对焦点移动到自己需要的地方。



      测光:现在的相机都是自动设定暴光量,所以测光就关系到暴光的准确。测光一般分三种(平均测光,中心测光,点测光)

平均测光又叫多点测光,一般风景都可以用,方便准确。中心测光是照特写或逆光时用的,把中心对准主要景物,就可以保证中心的景物暴光准确,至于周围的过暴(发白)或不足(黑)都不用管。点测光就是更小面积的测光,主要是微距或特殊要求时用,不好掌握。例如拍人物特写,把测光点对准黑眼睛,结果脸部肯定过暴,假如对准鼻子的亮点,那其他肯定发黑。很多相机的点测光都和对焦点连动,就是为了主要景物的暴光准确对焦清晰。


  还有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参数:白平衡(自动),暴光补偿(0),画面风格(对比度,锐度,饱和度),连拍,延迟(自拍)等,看说明书设置,或出厂设置就可以了。



      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首先要保证对焦清晰,不模糊不抖动,暴光准确。其次才考虑构图角度,景深控制等其他因素。熟能生巧,反正数码也不花钱,多实践,多拍照。无论是高级或普通相机,首先要学会,运用好半按快门。只有熟练掌握了手中的相机,才能在创作中充分利用相机的功能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得到满意的作品。






数码摄影基础知识(下)摄影技巧


  学习摄影要循序渐进,多实践,多练习。学习了基础知识,掌握了一般技术,就可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了。


  下面再说几个与照片效果关系很大的参数。



      暴光量:对某一场景相机都会自动给出一个合适的暴光量(一定感光度下),暴光量是由光圈和快门决定的。比如光圈f8快门1/200秒的暴光,和光圈f11快门1/100秒的暴光量是一样的。


  打个比方,暴光量就好比用水桶接水。感光度高就象用小桶接水,容水量小。相同光圈下,快门肯定提高不少。低感光度就象用大桶接水,容水量大。相同光圈下,快门肯定较慢,不过画面质量要比高感光度好。

  光圈就相当于流水量的大小,快门就是流水的时间。流量大就可以短时间接满,流量小就需要时间长。


  光圈的值是镜头口径和光圈大小的比值(1.21.82.02.85.68.01116....)。数字越大,光圈越小,通光量就小,就需要较长时间的快门。数字越小,通光量就大,快门就可以更短。光圈不光是控制通光量的大小,还影响照片的效果。主要就是景深。


  景深就是指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例如10棵树纵向排列,把焦点对在第5棵树上,大景深(小光圈,数字大)就可以使第2-8棵树都清晰,小景深(大光圈,数字小)只能使第4-6棵的树清晰。影响景深的还有焦距和对焦距离。

  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时,景深就小,严重的前后只有几毫米范围(微距模式),照人像侧面也只能一只眼睛清楚。反过来景深就大,比如照风景,用小光圈,在广角端(短焦距),远距离拍照时,景深就很大,前后几十米都很清晰。对焦很方便很快。


    一般相机快门都在8-1/2000秒,长的也有几分钟或B门(暴光时间自己控制),短的也有1/8000秒甚至上万分之一。速度越快(时间短)就能凝固高速的瞬间,例如奔跑的动物,飞翔的鸟,飞溅的浪花等。慢快门(长时间)就能捕捉运动的轨迹,例如夜空的烟花,晚上车的灯光轨迹,如丝绸般的流水等等。一般情况下为了照片清晰,防止手的抖动,快门速度都在1/100秒以上,个别人也可以手持达到1/30秒,射击运动员估计更厉害。要提高快门速度,只有调大光圈,还不行就只好调高感光度,或开闪光灯了。所以三脚架,闪光灯就是必备的附件。


另附:

1、图片后期处理免费使用软件《光影魔术手》下载地址:http://download.pchome.net/design/digipic/detail-20642.html


2、《光影魔术手》视频教程链接:[url=http://design.yesky.com/artist/426/3471926.shtml]http://design.yesky.com/artist/426/3471926.shtml[/url]


3、教程网《摄影知识》链接:http://bbs.jcwcn.com/forum-244-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09
数码摄影入门教程

数码摄影入门之一 首先要清晰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3/10352.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二 准确的曝光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3/10354.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三 黄金分割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3/10356.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四 对称平衡呼应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3/10359.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五 线条与三角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3/10361.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六 名家名言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3/10362.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七 用光的艺术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25/10470.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八 光照度强弱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6/30/10565.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九 光的方向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7/14/10870.htm

数码摄影入门之十 逆光终结篇
http://article.pchome.net/2003/08/11/11621.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0
蜂鸟网学院频道链接:http://academy.fengniao.com/


《光影魔术手》下载新地址(2010.12.16.):http://www.neoimaging.cn/download.s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1
数码摄影入门之一 首先要清晰

   什么叫清晰,这是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因为我们的要求不同,我们对清晰的概念也是不一样的。这里联系到3个概念,即对焦精度、景深选择和抖动。对焦精度,现在的dc都AF了没有什么可以说的,除非你要拍的主体不在相机的对焦范围里,或者现场极度昏暗,AF还是可以保证质量的。除非你有更高的要求,比如获得超焦距等等,这些是高级手法,应该在无忌里讨论这里不讨论。

  其次是景深,说道景深就需要给出另一个概念:弥散圆,名词解释:弥散圆:弥散圆. 在焦点前后,光线不能汇聚到一个点,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扩大的圆形光斑,这个光斑的外圈就叫做弥散圆。显然,当弥散圆的尺寸小到一定程度后,人眼将认为其是一个不可分辩的一个点。这时我们就会觉得在焦段前后一段距离里所有的像都是清晰的。这就产生了“景深”。景深内的弥散圆称为就称为容许弥散圆可见容许弥散圆的概念是一个随着人观察分辩力的变化变化的,景深是随弥散圆的可接受程度在变化。

  最后是抖动

   说一个故事,15年前我初学摄影是在高中的兴趣小组,老师是印尼的归国华侨。那时的我根本没有兴趣听老师的理论课,仗着家境不错,就只会浪费胶片。在一段时间的拍摄后,一次少年宫有一个摄影比赛(俺那年代惨啊,这种机会是已经极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了)黑白片子被要求必须放大到8寸以上才可以参加。在老师的放大机下,我的片子里的对焦不实和抖动被无情的放大到足够让我沮丧的的程度!这时我才知道老师说的那些“清规戒律”有多重要。

   对持稳相机,我现在可以达到:相对135的50mm焦距下,手持1/4秒可能在LCD上看不出抖,手持1/30放大到7寸内看不出抖,手持1/125秒放大到A3幅面肯定看不出抖。正确的手持方法是用相机的眼平取景器,这时你的左手托住相机左肘紧紧的支撑在肋部形成一个3角,右手持握把手,右肘也紧紧的支撑在肋部也是一个3角,同时2支手臂也自然形成一个3角,有点物理知识的人应该已经感受到它的稳定了。手部动作:拇指控制多功能拨盘,食指轻轻放在快门上,调匀呼吸,就像扣动枪机,做到“有意瞄准,无意击发”此时高手已经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十步一击,一击必杀!当然,绝对不抖是不可能,即使使用捷信,至少它还有按固有频率出现的震动吧,就看大家的要求了。

   呵呵,题外说一个知识:最好防抖是使用专门设置的闪光灯,现在的闪光灯从点燃到熄灭可以轻易的达到1/1000秒以上,不少高级闪灯(这里说的高级是相对初级玩家的)达到1/1w秒也不希罕的,并且没有机械震动。

  数码摄影入门之二 准确的曝光

  曝光的定义,如果予以科学的解释的话,即是:光线的强度乘以光线所作用的时间。定义中的“光线的强度”,是指CCD受光线照射的强度,即照度(以I代表照度,单位是勒克司)。定义中的“光线所作用的时间”, 是指感光片受爱线照射的时间,即曝光时间(以T代表曝光时间,单位是秒)。 曝光量的计算单位是勒克司·秒。以E代表曝光量,即可得到曝光公式如下:

E(曝光量)=I(照度)×T(曝光时间)

   依据这一公式,若要取得一定量的曝光量,则光强度愈大,曝光时间愈短;光强度愈小,曝光时间愈长。如果光的强度增加一倍,曝光时间就需减少一半,假如光强度为2,时间为4,曝光量则为8;如果光强度为4,时间为2, 曝光量仍为8。

  富士S2Pro拍摄,先对水面点测,手动调整到该值,曝光出现剪影效果。

  等量曝光

   我们清楚地了解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开戾得较大的光圈要比收缩得较小的光圈能让较多的光线通过镜头到达胶片上,较低的快门速度要比较高的快门速度能让光线较长时间地停留在CCD上。由此可以演变为以下情况:光圈f/1.8与快门速度1/500秒相组合,和光圈f/4与快门速度1/100秒相组合, 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样的。它们又和中级光圈f/8与中等快门速度1/25 秒相组合所获得的曝光效果是一致的。这就叫作"等量曝光"。

  上述三组曝光组合的曝光量是相等的,体现在底片上的密度是一致的,体现在CCD上的影调层次、色调还原与再现是一致的。但是它们三者之间在画面效果上存在着两个重要差别:一是由于光圈的大小形成了不同的景深;二是由于快门速度的高低构成动体影像的不同清晰程度。

   由等量曝光的原理使我们知道,不同曝光组合的等量曝光,可以获得底片密度相同的曝光效果。然而,以摄影实践中,应该根据拍摄题材和被摄对象的不同,在可以产生相同密度的若干曝光组合中,选择最佳的一组曝光组合,来表现所拍摄的主题。这就是选择曝光的概念。

   贴一张我最近在曝光控制方面比较满意的pp,是室内离机闪光,先对闪光灯测光,然后对反光板测光,不断调整反光板的距离和角度使之光比相差2.5挡,后面背景在左上角有意受光产生虚影来平衡画面。

   那些富有经验的摄影家,从摄影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中得知,尽管每组快门和光圈均能产生等量的曝光效果,而画面中景深与动体清晰程度却大不相同。具体采用哪一种曝光组合,必须认真考虑。是用较小的光圈去获取较深远的景物清晰范围呢?还是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去抓取被摄动体的“凝固影像”?或是用极短的景深使背景虚化以突出主体?还是以较慢的快门速度增强动体的动感?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摄影者动脑筋来思考并加以选择,这决不是那些“自动相机”所能解决的,因为“自动相机”并无思维能力。具有形象思维能力的人可以得心应手地操作照相机去完成自己的构思,这或许就是相机的“自动曝光”与人的主动“选择曝光”的区别所在。

  什么叫准确曝光。正确曝光的含义简单说来应该是:在适当的时间里让CCD受到适当的光量照射。

  说到曝光不得不先说说亚当斯的区域曝光。风光摄影的泰斗美国摄影家A.Adams对摄影界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创立了“区域曝光”的概念。不说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全部理解,里面的理论足可以写一本书了。但现在我的拍摄都是建立在这部分的理解上。

   我们为什么可以看到多变的图像几何结构?学过素描的朋友会很容易理解。图片无非是从白亮的高光到色彩饱和的中灰到全黑的暗部的连续的过渡。这种过渡让我们分辨出物体的轮廓。

   最传统的拍摄手法在数码领域依然是最有效的。当你看到一个画面你想要表现什么,也就说你想要它体现最饱和的色彩和最丰富的细节,就对准它点测,然后按照测试值曝光,出来的片子一般就不会让你失望。当然你如果希望其他部分也体现出一点细节,你就必须使用反光板、吸光板来使这些地方控制到你的CCD的宽容度的范围内,或者变换角度和等待光线的变化来减小光比。反之也一样,你如果希望某部位出现纯黑、纯白,那就让这些部位偏离曝光值5档以上,就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明白点测和手动对一台相机的重要了吧。

   当然实际的拍摄没有这么简单。特别使纪实类的片子。你要限制光线,同时光线也在限制你,除非室内静物,完美的光线可遇不可求。但机会往往稍纵即逝。这时,经验变得很关键。包围曝光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但不是万能,至少包围测光不能改变客观光比。布勒松语“你得不停的改变角度”角度的改变不单单是为了改变构图,往往更多的是在改善光线对你的限制。可以利用的东西太多,比如水面的反光,白色的墙壁等等包括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比如薄云可以使阳光变柔。

  写到这里我有点写不下去了,还是水平太浅,有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的思考还是重要。还是这句老话,关键是相机后你的脑子。


数码摄影入门之三 黄金分割


   构图一词是英语COMPOSITION的译音,为造型艺术的术语。在《辞海》中,谈到“构图”为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章法”或“布局”。

  首先说构图里的分布和造型,这里不得不提到2个名词:九宫格和趣味中心

  说九宫格前先说著名的黄金分割

  自从古希腊人发现黄金分割以来这种比例就被认为是美学的最佳比例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实黄金分割是造型艺术中的一种分割法则。亦称黄金分割率,简称黄金率。它的分割方法为,将某直线段分为两部分,使一部分的平方等于另一部分与全体之积,或使一部分对全体之比等于另一部分对这一部分之比。即:在直线段AB上以点C分割,使(AC)2=CB×AB,或使AC∶AB=CB∶AC。

   实践证明,它的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被称为黄金比。黄金比最早是由古代希腊人发现的,直到19世纪被欧洲人认为是最美、最谐调的比例。黄金比广泛用于造型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尤其在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长和宽的比例(如书籍开本)设计中容易引起美感,故称为黄金分割。20世纪中,法国建筑师Le科布西埃发现黄金比具有数列的性质。他将其与人体尺寸相结合,提出黄金基准尺方案,并视之为现代建筑美的尺度。法国还产生了冠名为黄金分割画派的立体主义画家集团,专注于形体的比例。

  在实际运用中,黄金比多只采用近似值。最简单的方法是按照数列2、3、5、8、13、21……得出2:3、3∶
5、5∶8、8∶13、13∶21等比值作为近似值。这种分割方法亦用于优选法。

   再说说九宫格,九宫格的源头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构图模式,但巧的是它与黄金分割有着惊人的理论联系!大家们把画面的上下左右用黄金分割来做出4条线,我们惊奇的发现这就是我国古人所说的九宫格!

   人们发现在九宫格的4条线交汇的4个点是人们的视觉最敏感的地方,在国外的摄影理论里把这4个点称为“趣味中心”。顾名思义,被反复证明的是当被摄主体处于或发布在这4个点附近最容易得到“眼球”


数码摄影入门之四 对称平衡呼应

说说对称、平衡和呼应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把构图结构称为“章法”或“布局”,“展纸作画章法第一”。位置经营如同围棋,下子格格皆可落,切勿乱迷。素纸也可处下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棋有棋路,画有画理,一笔走失如棋败局。古人将章法(构图)比作下棋,摄影变如此,也要有一定的章法与布局,置阵布势。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地方部位”。

1、水平位置,这样拍摄出来的影像不会歪斜,你可以以建筑物、电线杆等与地面平行或垂直的物体为参照物,尽量让画面在观景器内保持平衡。

2、色彩平衡性良好,画面要有较强的层次感,确保主体能够从全部背景中突显出来。如补色平衡(下图),所谓红花绿叶配就是这个道理。同色平衡,穿黑色衣服的人一般不安排在深色背景下拍摄。

3、前景有均衡画面的作用。有时我们在画面上发现空缺不均衡的时候,比如天空无云显得单调时,用下垂的枝叶置于上方,弥补画面不足之处;有时画面下方压不住,上重下轻的时候,可用山石、栏杆做前景,色调深使画面压住阵脚,达到稳定、均衡的作用。前景运用虚焦点的表现手法,给人们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4、空白。它是沟通画面上各对象之间的联系,组织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纽带。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如同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一样,能帮助作者表达感情色彩。

   画面上留有一定的空白是突出主体的需要。要使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就要在它的周围留有一定的空白。这可以说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规律。人们对物体的欣赏是需要空间的。精美的艺术品,如果将它置于一堆杂乱的物体中很难欣赏到它的美,只有在它周围留有一定的空间,它才会放出它的艺术光芒。一幅画面如被实体塞满,就会给人压抑的感觉,画面上空白留得恰当,才会使人的视觉有回旋的余地。“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一切稳定的物体都有均衡的形式:桌子四条腿是稳固的;盖房子如下面小上面大,就给人一种不稳固的感觉;挑担子一头重一头轻,使人走路不便;劳动中人们的姿态显然是求得身体均衡以合乎这一劳动特点的姿态……。许许多多的生活现象培养了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并且在人们的审美过程中起作用。画面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均衡,安定的,使人感到稳定,和谐,完整。利用人们要求均衡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强调画面的表现力:

a、对称式构图,对称一直是我们民族强调的东西,历来的皇宫。都城都是对称布局的。它强调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四平八稳”的对称均衡中显示出一种古朴的庄重的关系。

b、虚实呼应式布局,就像江南园林。在一些强调幽雅、恬静、柔媚的抒情性风光画面中,要求的是变化中的均衡画面上可以有疏有密,有虚有实,但整体要求是均衡的。一幅田园风光里比如左下角有一头耕牛,右上角的天空里最好应该有一片云。

   对比和反差也是常用的平衡手法,记得有一幅名作是一只白胖的白人的手握着一个非洲饥民小孩的手(在网上我找不到这副pp,只能让大家想象了)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大小对比的效果,为了充分表现pp的内容,使观众对主体形象有鲜明印象,往往需要采用大与小,长与短等对比手法来加以表现。


  数码摄影入门之五 线条与三角

   人们在构图中还经常采用一种“定向线簇”,它常常能收到“光芒四射”的效果。在大多数情形下,它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体,其完整的效果形成了一种从主体沿着直线向外放射的气氛。这是一种达到形象化效果的简易方法。 摄影构图的另一基本技巧,是运用能将观众带入画面的“内引线条”。虽然内引线条有许多复杂的形式,但最易于识别和最易于获得成功的是C形、S形及富于透视感的斜线。

  “C形线条也是一种有效的内引线条,但拍摄时须注意透视线条不得从任何一个底角弓I入。一般而论,内引线条不得从任何一角开始,而要从底边中心略偏一处的某测开始。”

   至于S形线条,也有人称之为“形体线条”。这是霍加思最先作为一种优美的构图线条提出的。因为它来自妇女的优美身段:一种稍稍拉长的“S”形。作为——种常用的构图线条,它确实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S形线条的魅力

   在利用线条进行构图时,有一点须引起注意,即画面中的直线,特别是和边框平行的直线,不能毫不间断地从画面的一边伸向另一边。否则,很容易出现下列的情形:原来的意图是只想拍一张照片,而结果却好像是两张互不相关的底片印到了一张相纸上。这个问题在拍摄自然景物时,例如在地平线居中,天空和地面各占一半画面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如仍纠正这种毛病?在美国摄影家B·克莱门茨和D. 罗森、菲尔德合著的《摄影构图学》一书中指出,只要使“这种直线的延续性中断,而且使某一部分画面的图形伸进另一部分画面,照片的整体感就会牢固地建立起来”。

   对角线的构图是一种导向性很强的画面,使用这种构图往往是作者希望把读者的目光明显的导向某事物,或表现线条本身的魅力,因为大家都知道矩形画面里最长的线条就是对角线。还有一个常用情况就是当2个趣味中心不明显但需要产生某种联系的时候,作者也需要一种形式来关联他们。看图,是体现桥梁宏伟的名片,闪光的桥梁主体横跨2个角似乎要跨出画面的外面。

   前文里提到的留空白,常见的留空白往往是一个几何体,而几何体里最简单,最善于表达情感的非3角形莫属,正3角形往往表达一种稳定的情绪,多用在建筑,成年男子,成功人士等场合。这里如果有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还记得当年的课本里有一幅描写大庆劳模王进喜的图片就是使用里正三角的构图,表现主体的刚毅和力量。

   非稳定的三角构图,可以活泼画面,多用在多变的女人身上,下图就是一个范例。当然也有用这种构图来渲染一种不稳定的、烦躁的情绪,但我没有找到合适的图片示范。

   谁都知道,作曲家和钢琴几乎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把主人公安排在琴房这个环境,应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关键是人物在画面上占据的面积大小问题。纽曼的这种处理包含了某种艺术的辩证关系在内。我们知道,有的物象在画面上占据面积大,可能是画面主体,也可能不是主体,有的虽然看来显得小,倒可能是主体,这就看作者如何处理作品题材内涵和动工构成因素了。一般说来,有生命的、起主导作用的、运动着的、富有变化的,总是更重要、更突出些,相反的情况总是显得重要性不如前者。而在艺术表现上,形体虽大,如果只是属于陪衬物体,又能起着引导视线、突出主体的作用,那么,大的看似为大,实际在观赏者心目中显得小,而小的表面看似小,实际上在观赏者心目中觉得很大。纽曼正是这样理解和处理这幅作品的人和物的关系的。作者为什么只取钢琴的上部而不取下部,人物置于一角而不居中?"我们认为,这出于以下考虑,一是琴面、琴盖、支柱有概括意义,已足以交待主人公的职业和身份;另一方面,从艺术上考虑,为了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构成画面,人物、琴盖、支柱和琴面构成的三角构图,能够吸引人的视线,引导人们的视觉运动,形成以人物为中心,由人至支柱再到琴盖,两个三角形构图关系,这样既突出了主体,又为读者广泛联系和回味提供时空条件。这是符合观众的欣赏心理的巧妙的艺术处理。"

  数码摄影入门之六 名家名言

  各大名家说构图

   有些人或许对构图有天赋。不过,根据美国摄影家维利·奎克的看法,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够通过应用一些基本法则,达到具有相当水平的摄影构图能力。为此,他提出了一些简单的方法。他认为,依据这些方法,任何人都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拍出较好的照片。

  维利·奎克指出,摄影者最易犯的错误是拍摄点取得过高,与被摄体离得太远,致使画面出现各种各样与拍摄目的毫无关系的东西。

  他说:“请记住,画家是 把东西画进画面,而摄影者则是从画面去掉一些东西。” 他说:“一张照片应该只有一个趣味中心,画面上不能有无用的东西。如果你对某个物体是否有助于画面抱有怀疑,你就应尽可能地把它放弃掉。” 这里就是人们常说的摄影是“减法的艺术”

  奎克认为:“这并不是说,趣味中心非得准确地置于交叉点上不可。正因为如此,实际上趣味中心常出现在交叉点附近。”

   奎克指出:“每一幅照片都应保持一定的平衡。这就是说,对主要被摄体的安排,不能使画、面出现向分量大的一边倾倒。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将两个同样大小和同等形状的东西置于对称的位置。这里的关系,只要你看一下在玩跷跷板的孩子就知道了。跷跷板两边的孩子,小些的一个必定坐在离中央远些的地方,而大的孩子肯定坐在靠近中央的地方。”

   奎克认为:“把突出的线条安排,指向趣味中心,是拍摄一幅悦目照片的另一个要素。这些线条被称为主导线,有效地利用主导线,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照片。把主导线安排成对角线,会产生有力的动感。

  “线条常常在照片中提供一个边框。这可以通过选择视点来进行,例如在树下通过树枝框住画面上的被摄主体。此时通常使用小光圈,以使整幅照片清晰。这样做,也有可能使边框过于突出,但安排适当,会得到好照片。
  “在一幅照片中,地平线的位置会给人以强烈的印象。拍摄时,地平线要尽量避免处在照片的等比线上,因为这样做会把照片均分为两半,给人以呆板的感觉。

  地平线处在画面下方,会给人以宁静的感觉,而处于上方,给人的感觉则是活泼、有力的。 “此外,横幅画面可以产生安宁、平静的感觉,而竖直画面则会产生动态效果。”

   奎克认为,以上方法如果运用得好,你的照片将会出现明显的改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很快就会学会鉴赏构图,从而为你增添摄影的乐趣。 达柯认为,有时“如果线条与视觉产生了共鸣,一簇线条本身就能成为一个主体”。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灵的眼睛做起的。构图的过程也被称为‘预见’,就是在未拍摄某一物体之前或正在拍摄的时候,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图像或印象。通过经常析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的构图,就会使自己的这种预见本领更加娴熟,变成一种本能。”这就是我常说的用脑子拍照。

   奥地利摄影家伊涅斯特·哈斯对此也有同感,对于构图,他己达到手中无剑,剑在心中的境界,他认为、“构图在于平衡,每个人对平衡的处理都各有不同。”正如同武功达到最高境界时,已没有招式名称,只凭自己的功力去化解。他认为:“你越能忘记你的器材,就越能集中你的题材和构图,这时相机只是你眼睛的延续,再没有其他意义。” 小雅各布斯还认为:“构图的最基本的因素是线条、形式、质感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空间。当然色彩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会聚的线条一般能说明透视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非要表现出透视的深度不可。许多杰出的作品都是平面图案。在取景器中的某个景物或人物的肖像,都是根据摄影者个人的感受进行安排的。就是所谓摄影里所有的控制是服务于你想表达的情绪。

  “在大多数情况下,每幅照片中都有一个或一组形状或形式起主导作用,而照片中的色彩、体积、位置和其他形状等,都是为主导因素服务的。……构图中的对比,是指大与小、明与暗、近与远、主动与被动、平滑与粗糙、色彩的浓艳与轻淡等等的对比。要多利用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通过它门使主体影响整个构图。例如,恰当地利用对比法则,照片就会具有强大的魅力。”

   摄影家瓦尔特·德·格鲁伊特对摄影构图作阐述。他认为:“每一种构图都是以排列次序为基础的,就像我们从哥士达心理学和信息学原理中所了解到的那样,构图可以用多种方法获得。它产生于相似事物的组合以及对相反事物的强调。排列次序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形态和色彩的疏密和对比也会产生排列次序。排列次序是以一种美学上的均衡为基础的,而均衡则从复杂、矛盾和动态之中造就和谐。”

   他说:“任何人,只要懂得把照片分成单个的构图成分,借以得出它在美学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来审查照片的具体效果,就都会成功地创作出好的作品。" "要获得令人满意的照片构图,须经常分析照片。” 他提出的分析照片构图的最重要标准是:

1.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以及反差情况。 2.照片所传递的信息的价值以及类似事物。 3.照明和纵深。4.突出的线条和照片的画幅。

  对于如何获得较好的摄影构图,格鲁伊特提出了以下重要建议:

a.画面所提供的信息不能造成视觉上的混乱。

b.人物和环境的关系要有助于传达照片的意图。

c.应当避免由于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含糊关系而可能产生的错觉。

d.明与暗的关系或者彩色对比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e.除了人物和环境在形式上的关系之外,对人物和环境的心理上的权衡也是 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视觉印象都立即作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判断。无偏好的估价意味着根本没有反应。

f.表现与我们熟悉的物体相类似的东西,使人容易辨认,从而能比较迅速地予以理解。因此,重复内容是必要的。

g.照片的复杂程度一定不能太低(感官刺激不够),也不能太高(感官刺激过分)

h.每个人对每幅照片的美学评价总是不一样的,而且这种评价是受感情支配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的认识,他的经历和他的敏感性。

i.形式主义和时髦风尚是不能持久的。这种缺乏独创性的缺点,是不可能用技术补偿的。

j.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有助于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体现出明显的纵深感。

k.不寻常的透视效果,有助于使照片生动活泼。

l.有意识地使用突出的方向线和选择适合主体的画幅,会加强照片的效果。

  数码摄影入门之七 用光的艺术

   说白了,玩摄影就是在玩光线。就如同素描,光线的表现力就是一幅好pp的“魂”下面先讨论几个概念:任何一种光线都存在着三个要素,即强度、方向和色调。

  光的强度

   强度描述的是光线的强弱程度,各种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都有一定的强度。强而直接的光会造成明显的阴影,并且清楚呈现出物体的轮廓,所以常用来勾勒物体轮廓;强光也可增加被拍摄主体的明暗、色彩对比。弱而散的光可以减弱被拍摄主体的明暗对比,使物体表面看来平滑细致。

   对于摄像的照明,在影室内,强光源常常要作为主光来使用,是拍摄照明的主要来源。而弱光源要作为辅助光来使用,它可以减弱主光所造成的强烈阴影,同时不至于投射出多余的影子。但是光线过强,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强光下形成的阴影会过于夸张,光影效果不自然。

   拍摄时,如果光线过强,可以通过加装漫射屏或反射板等方法,来削弱光线的强度。和强光相比,散光的光影效果较为柔和自然。可以使主体受光面均匀,反差适中,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小。另外还有一种光线就是所谓“漫射光”阴天里的那种没有明显方向性的光线就是所谓漫射光。漫射光不像前面提到的那2种光源,它几乎是没有阴影的,著名摄影家布列松就是驾驭漫射光的高手。


数码摄影入门之八 光照度强弱

  光照度,即通常所说得勒克司度(lux),表示被摄主体表面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光通量。1勒克司相当于1流明/平方米,即被摄主体每平方米的面积上,受距离一米、发光强度为1烛光的光源,垂直照射的光通量。光照度是衡量拍摄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

  夏天中午阳光最强的时候,室外光照度可达到100000 lux以上,很容易形成明显的阴影,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很理想的拍摄环境。而大多数室内照度都在300lux以下。照度不但同光源的发光强度有关,而且和光源到被摄主体的距离也有关。一般情况下,当被摄主体到光源的距离不变时,被摄主体的照度与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相反,当光源的发光强度不变,但与被摄主体距离发生变化时,被摄体上的照度大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使用闪灯时的光圈变化就是根据这个原则来的。还有一个法则就是:当一个光源照射于前后两个主体上时,光源越近,那么这两个主体获得的照度差异越大;光源越远,这两个主体接受到的照度越接近。这样的变化在上期的“构图”里得到了运用不同的反差,会造成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

   说到这里我希望大家不要和上期说的概念做混淆,上期说的是光的方向性,照度是指强度。2者有相当的联系,但,是不同的。强光更加容易得到方向性,可是如果假如满屋这个方向都是5w lux的强光拍出来的pp也是没有方向的用光。又比如在微距的环闪下所有的影子都被“消灭”此时又何来的方向?相反,窗边的肖像,不要看室内的照度相当弱,但是方向性极强,常常用于刻画成年人的稳重和矜持等。

  现在就光的方向做具体的分类。

   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这个概念容易理解。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数码摄影入门之九 光的方向

   现在就光的方向做具体的分类。所有的光都具有方向性,这个概念容易理解。根据光源与被摄主体和摄像机水平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将光线分为顺光、逆光、侧光三种基本的类型;而根据三者纵向的相对位置,又可分为顶光、俯射光、平射光及仰射光四种光线。

1、顺光

   相机与光源在同一方向上,正对着被摄主体,使其朝向镜头的面容易得到足够的光线,可以使拍摄物体更加清晰。根据光线的角度不同,顺光又可分为正顺光和侧顺光两种。

   正顺光就是顺着镜头的方向直接照射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如果光源与相机处在相同的高度,那么,面向摄像机镜头的部分全部能接受到光线,使其没有一点阴影。使用这样的光线拍摄出来的影像,主体对比度会降低,像平面图一样缺乏立体感。在这样的光线下拍摄,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会使被摄主体失去原有的明暗层次。这里就不给图了,绝大多数的机载闪灯照明下的照片就是这种光线。

   而侧顺光就是光线从相机的左边或右边侧面射向被摄主体。在进行拍摄时,侧顺光是使用单光源摄像较理想的光线。多数情况下一般用25°~45°侧顺光来进行照明,即相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和光源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25°~45°。此时面对相机的被摄主体部分受光,出现了部分投影。这样能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皮肤质感。既保证了被摄主体的亮度,又可以使其明暗对比得当,有了立体感。台湾影楼那种很“靓”的照片大多是这种光线。

2、侧光

   侧光的光源是在相机与被摄主体形成的直线的侧面,从侧方照射向到被摄主体上的光线。此时被摄主体正面一半受光线的照射,影子修长,投影明显,立体感很强,对建筑物的雄伟高大很有表现力。但由于明暗对比强烈,不适合表现主体细腻质感的一面。不过许多情况下这种测光可以很好的表现粗糙表面的质感。

3、顶光、俯射光、仰射光

   顶光通常是要描出人或物上半部的轮廓,和背景隔离开来。但光线从上方照射在主体的顶部,会使景物平面化,缺乏层次,色彩还效果也差,这种光线很少运用。尤其是在那些“到此一游”的人像片里,正午的照射光线往往会使人物的鼻子下方和眼袋下面出现极重的阴影,非常难看,所以需要表面这种情况的出现。当然特殊情况下顶光运用的好也有成功的范例。

   俯射光是这三种光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一般的照明在处理主光时,通常是把光源安排在稍微高于主体、和地面成30°~45°角的位置。这样的光线,不但可以使主体正面得到足够的光照,也有了立体感,而形成的阴影也不会过于明显。不过这种光线很少单独使用,大多是在影棚里与其他辅助光混合使用,如与侧顺光位配合等,会产生很好的效果。还是不给图,大家把自己的婚纱拿出来里面就有不少是广泛使用的,我的图片就不贴了,避免麻烦。

   仰射光又叫底光、脚光,也是一种不多见的打光法。将光源置于主体之下向上照射,会制造一种阴森恐怖的效果。一般电影中使用较多,为了刻画反面人物的阴险可憎,往往会使用很硬的底光。这就不给图了,想要看效果的朋友可以在晚上面对镜子用手电从自己的下巴向上照看看效果。不要用这种方法来吓mm哟!不道德的。

  摄影中的逆光我个人认为是最俱表现力的一种光线,但使用上最复杂,难度也最高。


作者:阿莫西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3
http://v.ku6.com/show/563v_jyBEt2VAzv3.html

http://v.ku6.com/show/563v_jyBEt2VAzv3.html

http://v.ku6.com/show/563v_jyBEt2VAzv3.html

http://v.ku6.com/show/563v_jyBEt2VAzv3.html


http://v.ku6.com/show/563v_jyBEt2VAzv3.html


http://v.ku6.com/show/563v_jyBEt2VAzv3.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4
http://www.canon.com.cn/specialsite/ds_abcbook/ 佳能网站




还有进阶人像摄影的http://www.canon.com.cn/specialsite/canon_portrait/index.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6
http://www.xici.net/d138524885.htm


http://www.xici.net/d138524885.htm



http://www.xici.net/d138524885.htm


http://www.xici.net/d138524885.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7
数码摄影入门知识教程----第五章:人像摄影
   一、室外拍摄
1、主角背光的拍摄
人们都懂得应尽量避免背光的情况。但若遇上十分喜欢的风景,难以避免背光的情况,又应如何拍摄呢?这时可以用闪光灯为人像补光来解决问题。这时不可太靠近被摄者,因为过亮的补光会造成反效果。
2、以大景物作背景的拍摄
为了拍到心仪的景物全貌,通常会在远处拍摄。如果被摄者走到景物下拍照,人像就会很小,难以突出主角人物。主角走向相机,缩短与相机的距离,人像变大,效果会比较好。
3、强光下的摄影位置
在强光下摄影,如果被摄者正面面向阳光,连眼睛也睁不开,将难于展现自然的表情。让被摄者转过一定的角度,使阳光不再直射到脸上,才能从容绽放笑容。而且,侧面光比正面光更有立体感。
4、背景与人物的适当配合
好的人像摄影需要景物与人物的协调。要摆好人与景的位置,否则有再好的风景和人物也难拍出好照片。
5、背景迁就
拍摄时要注意摆好背景与主体的位置,诸如头上长灯柱、脖子后面横一根电线的画面就十分可笑。
6、虚化远景或近景以突出主题
运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可以突出主体。
用大光圈加手动对焦,可以虚化近景,突出主角。
7、“三分法”定律的应用
可以将人物安排在画面一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主题以外的空间可适当安排景物作为点缀。
8、主角带帽时的拍摄
夏天,人会带帽以遮挡猛烈阳光。拍摄时要避免帽子带来的阴影破坏照片的效果。方法就是用闪光灯“补光”。
9、人物与瀑布合影
在拍摄人物与瀑布的合影时,如果瀑布的落差不是很大,坡度也不陡峭,可让人物站在瀑布下,以较低的角度取景,对瀑布进行仰拍。还可以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把瀑布表现得缓缓流淌,充满柔情。要是瀑布落差很大,水势湍急奔腾,可让人物站在瀑布旁,用高速快门表现瀑布的雷霆万钧之势。
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最好采用广角镜头,因为它的视角广,可以表现瀑布的全景,使人欣赏那独特的优美景色。若用长焦距镜头,那就只能远距离拍摄,将人物与瀑布都表现清楚。


二、室内拍摄
1、利用自然光作光源
室内摄影经常有光线不足的问题。最普通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闪光灯来弥补光线的不足,但闪光灯的强光将面部照得一片白,缺乏立体感。如果以窗外射入的自然光作为主光源而不用闪光灯,将增加面部的立体感,效果会更自然。
2、窗旁摄影错误测光的避免
室内摄影可以倚在窗、门旁边,以自然光作光源。但有时也会因外来光太强使相机误认为光源充足,结果错误测光,使照片的主角曝光不足。解决的办法还是利用闪光灯补光。
3、利用现场光作光源
在室内摄影应多运用现场的光源。事实上,现场的光源往往比盲目使用的闪光灯更能为被摄对象提供足够的光源。例如在一个酒吧的吧台前拍摄工作人员的照片,在打开现场光的同时再辅以闪光灯补光,要比只用闪光灯的效果好。
4、以发光物作背景
在商店里开着灯的橱窗前拍照时,因为背景明亮,自动测光容易被误导,以为现场光线充足而不会开启闪光灯。照出的照片除了背景明亮外,其余的景与物都会变得非常昏暗,尤如室外摄影背光的情况。这时,要强行打开闪光灯为拍摄主体补光。
5、以反光物作背景
很多景物的反光度很高,如镜子、窗玻璃等。以这些景物为背景而闪光灯又需要开启的时候,拍摄的角度掌握不好,闪光灯的强光便会在背景中反射出来,影响照片效果。侧向角度拍摄可以避免闪光被反射进照片的情况发生。
在画面中出现金鱼缸时,为了拍摄下游鱼,不要选择太快的快门速度,最好不要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的光线会被鱼缸玻璃反射到照片中。


三、人像特写拍摄
1、变焦拉近主体拍摄特写
过于靠近被摄者拍照面部会变形,不如离远一点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效果好,距离大了闪光灯的补光也会柔和一些。
2、高角度拍摄的应用
人像摄影中,用高角度的拍摄方法,常常可以将主角拍得更为纤秀。


四、儿童摄影
1、运用自然光加曝光补偿
运用自然光拍摄儿童照要比用闪光灯好。在光线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曝光补偿来获得更好的效果。
2、调快快门拍摄好动的小孩
活泼好动的孩子未必肯听从摄影师的指示。但他们最生动的神态正是出现在跑跑跳跳的时候。加快快门的速度,可以捕捉到孩子瞬间的神态。
3、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拍摄儿童照片,有时只拍摄他们的欢乐表情与动作,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善于观察,就能拍摄到他们的另一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努力表现出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表现出的神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8
文/豆制品

 对于摄影的新手来说,数码相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摄影工具,想拍出比较完美的照片还是需要下一定功夫的。不过菜鸟光荣,一定是工作忙出来的。所以这里我们为你准备了一套摄影入门技巧的“套餐”。希望能让光荣的同志们尽快的品尝到摄影的“美味”。

  数码相机特有功能的掌握
  首先是应该知道的是数码相机的一些特殊功能,数码相机有别于传统相机,所以在摄影的时候有些比较特殊的调节选项,而且这些选项对于数码摄影来说非常关键。比如“ISO调节”和“曝光补偿”就是非常特别而重要的。
  (一)关于ISO
  首先说说ISO的调节,ISO的设置调整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是光线不足的困扰,第二是快门速度过慢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三脚架或者可以保证数码相机固定拍摄的话,可以通过增大光圈快门或者慢速快门来进行拍摄,但是在缺乏三脚架支持或者手持数码相机无法保证稳定拍摄的情况下,就只得选择较高的ISO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记住,如果要获得画面清爽的照片就尽量采用低ISO设置进行拍摄 , 例如,如果要拍摄阴天或者日落时候的运动对象,快门速度设定最好为1/125s。不过如果在ISO50或者ISO100的设置下,即使在最大光圈设定下数码相机也不会达到这个快门速度,而是更慢的快门进行拍摄,这时候只能够采用提高ISO设置来获得快速快门,这样才能够捕捉到快速运动的对象。
  不过对于ISO的调节应该是一步一步的进行,先调高到最近的一挡,看看是否能够实现拍摄意图,如果还不理想就再提高一挡,这样就可以保证获得最佳的ISO设置进行拍摄,当然无论如何,ISO的升高都会导致噪点的增加,因此我们得了解ISO变化的优点和缺点。
  简而言之,ISO的设置升高会带来噪点的增加,当然在光线条件不好的时候,ISO增加可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拍摄的可靠性。
  要记住,在照片的阴暗部分或者单色区域的表征会比较突出,噪点色斑现象会比较明显, 低ISO下拍摄的画面干净利索,不过在低光照的时候最好能够使用三脚架进行辅助拍摄。
  (二)关于白平衡
  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会显得发绿,而在日光阴影处拍摄到的照片则莫名其妙地偏蓝,我想刚玩数码相机的朋友大概碰到过这种情况吧,其原因就在于“白平衡”的设置上。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补偿的功能就是“白平衡”。你如果不想在拍摄的时候让皮肤变得怪里怪气,就跟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白平衡为何物?
  白平衡控制就是通过图像调整,使在各种光线条件下拍摄出的照片色彩和人眼所看到的景物色彩完全相同。简单地说,白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仍然把“白”定义为“白”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保证色彩还原的准确性。一般而言,采用全自动方式时,我们的易用性数码相机也会采用自动白平衡,在特殊环境下很容易失误。此时,建议大家调用数码相机中的预设白平衡值,其中包括室内白炽灯、户外晴天、酒店等多种常见的环境。正确设置白平衡之后,色彩表现比右图更加自然。
  不过白平衡还有很多另类的用法,比如不同的白平衡值会使得照片产生偏色,而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使作品产生一些特殊效果,这往往比使用滤色镜之类的小附件更加自然,而且十分方便。利用黄色的自定义白平衡产生蓝色光,淡蓝色自定义白平衡产生暖调的橙红色光,我们可以人为控制照片的偏色。为了令照片更加柔和,采用淡蓝色物体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为了令照片更加深邃,采用黄色来自定义白平衡即可。
  在某些拍摄环境下,数码相机预设的白平衡值可能不够用,而白平衡又是十分抽象的概念,难以用简单的数值来描述。此外,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这也是最为准确的方式,不过使用时相对繁琐。首先找一张你认为最标准的白色物体,一般是白纸或者白色的石膏雕塑。随后打开数码相机的白平衡捕获功能,将镜头对准标准的白色物体,此时数码相机可以准确地捕获当时环境下的白平衡参数。
掌握了白平衡,拍摄出的照片就会有准确的色彩表现。


菜鸟光荣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2)

(三)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EV)的概念:摄影其实就是摄影者运用自已掌握的摄影技术通过摄影器材对环境光线的计算、捕捉景物成像的过程。这个过程与设备的光圈值(控制单位时间进入相机的光通量)、快门速度(曝光时间)以及ISO(感光度,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有关。如今的传统设备以及DC都会通过自己的内部程序,对环境光线进行计算,自动调整光圈、快门甚至ISO值。但在复杂的光线及强对比高反差环境下,P(程序自动曝光)挡拍出的照片往往差强人意,效果不是最佳。这时就需要拍摄者手工对设备进行相应的曝光参数调整,这就是曝光补偿EV(expose value)。
  光的补偿、调整的手段很多,一般的有闪光灯、摄影灯、反光板的外源光线补偿;调整光圈值、曝光时间的光通量参数补偿。上面这几种补偿的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应该分类到“光线补偿或曝光控制”的概念中去。还有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EV的调整补偿。
  外源光线类的闪光灯光线补偿,在缺乏其他补光光源情况下补光偏硬,往往会在被摄对象的背景上留下明显的阴影,同时会使被摄主体高反射部分失去层次,失真严重,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摄影灯可以营造出很好的拍摄效果,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局限于摄影棚之内。
  补光效果柔和的反光板对于小场景人像类摄影应用广泛,常用于主体面部补光,其局限性不言而喻。
  光圈以及快门的光通量参数调整,往往由于拍摄过程中需要考虑景深,以及运动物体因素影响,实际运用中会有捉襟见肘的感觉。
  对于现在普及的数码相机来说,最常用到的手法是进行EV的调整,以期达到曝光补偿的目的。
  消费级数码相机大多具备±2.0EV调节范围,高档些的DC可达可达±3.0EV。考验一台DC的指标之一就是它的手动调节功能,而在EV调整中调整精度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一般的以0.3或0.5为级别。级差越小越能满足拍摄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初学者来讲,曝光补偿一般用于静物、景物拍摄的场合。这个场合适合你从容进行参数调整,用不同的补偿值拍摄多张片子,从中选择最佳作品出来。
  正确调整EV值:在典型欠曝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如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场景等)使用EV+,在典型过曝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如密林、阴影中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使用EV-。简单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
  需要注意的是DC无论在P挡还是S/A挡下,当对EV值进行调整时,相机的光圈/快门参数也会有相应的变化:P挡下EV调整时,相机光圈、快门都会做出自动调整;A挡下光圈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快门的速度变化;S挡下快门固定、EV调整会联动使光圈大小变化。但是这些光圈、快门的变化不会影响到最终成像后的曝光补偿效果。
  如果掌握好了ISO调节和曝光补偿的调节,那么数码相机使用起来就会比较得心应手了。玩熟了数码相机,接着我们就该来看看如果拍摄照片才会好看了。
摄影的入门技巧
  摄影其实是件既复杂又简单的事情,如果掌握了精髓,就会比较轻松。首先介绍的是构图,构图是拍好一张照片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1. 光线的处理
  摄像用光的动态性特点不仅是由摄像的技术要求和造型特点所决定的,它还与不同内容对光线的不同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在纪实性影像中,如纪录片、风光片、纪实性专题片等通常要求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艺术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光效,注重实景光线的运用,强调真实自然的光效。而艺术类影像的用光比纪实类要复杂而多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处理,但应根据拍摄内容和节目体裁的区别来适度地掌握。
  2. 色彩的处理
  色彩能够影响我们的情绪,如拍摄红色,能让人有一种喜庆、奔放的感觉,绿色能让人有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白色让人有一种恐怖、死亡的感觉,在拍摄时应根据主题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感情特征明确、相互关系鲜明的色彩,进行恰当、灵活地匹配、组合和运用。
  色彩还可以用来表现时间,如红叶象征秋意,橘红的草地告诉我们夕阳正在落山,而姹紫嫣红则显示早晨,而且色彩还能烘托视觉要素的表现力,如肤色红润表现青春年华。

  3. 影调的处理
  在影像构图中搞好明暗配置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在画面中选择拍摄对象时,在大面积的亮影调中安置一小块暗影调,或是在大面积的暗影调中出现一小块亮影调,都能够吸引观众的视觉注意力,有利于表现所要强调的对象或主体。明暗配置在画面构图中还可以用来均衡构图,如果画面一侧是很浓重的暗调,而另一侧是很轻淡的明调,利用构图适当地调整明暗关系,就能够改变这种不均衡的情况,使画面的结构形式稳定、均衡。
  4. 线条的处理
  在构图中线条的造型美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画面框架的相互关系。如拍摄同一根旗杆,虽然现实生活中它是笔直地矗立着的,但是在电视屏幕的画面框架中,它可以居中占满画面,也可以靠边分切画面,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您在拍摄过程中要能够认识和选择何种构图下被摄主体的线条形式最佳、最能表现和反映其本质、最能传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在掌握了构图以后,我想你离成功就只剩下一点点距离了。不急,最后来看看我们总结的要点,相信你看完以后剩下的只需要多拍多思考,就能创造出绝佳的照片了。


菜鸟光荣 数码摄影入门基础谈(3)
“扎马步”-避免抖动带来的危害
三脚架对于菜鸟来说可能是不太常用的配件,即使配置了三脚架的朋友在外出游玩时也常常不愿携带,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拍摄一般不会遇到快门过低带来的手持晃动问题,但是在暗环境下如果不使用三脚架辅助拍摄的话,一般的菜鸟都没有在快门低于1/15秒时“稳如泰山”的功力,这时候相机容易产生抖动,拍出来的照片也就可想而知了。(数码相机快门在低于1/30s拍摄的时候,在LCD显示屏上会出现“防抖动”的警告标志)
在没有三脚架来固定相机拍摄的时候,就要像武林高手那样学会利用一切方法、地形来达到最稳定的拍摄准备,如果没有三脚架,就一定要借助周围的物体拿稳相机,如靠在树上、将双臂放在栏杆或其他固定物体上,这时如果使用具有旋转镜头(尼康5000,尼康5700,索尼F717,F707等)或者可选择显示屏的数码相机(佳能G2、G3,奥林巴斯5050z等)就再好不过,因为就算靠在栏杆上、地上或者墙上,都可以将 LCD朝向自己正面取景,很是方便。 有时候甚至还可以直接把数码相机放置在腰间盆骨凸出的地方进行稳定拍摄。
  “高低决策”-如何降低噪点
在拍摄运动物体,或者在暗环境下拍摄,有时候可以采用高感光度设置来进行,在ISO数值高的时候进行拍摄,快门速度比较快,拍摄起来较容易,但是高感光度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画面的噪点将会增多,实际上这是让许多数码相机用户颇感头痛的两难问题,感光度低,拍摄不易,噪点少,感光度高,拍摄容易,噪点多。一般来说,采用高感光度拍摄的照片我们都只好缩小分辨率进行欣赏,而这时照片上的噪点就没有那么明显了,简单分析这是因为缩小后图像上的一个像素点是由原先的多个像素合并后得到的,换句话说就是把三个噪点变成一个噪点,这不是很严格的解释,但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现象。
因此利用上面谈到的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直接在数码相机上来解决高感光度拍摄噪点多的困难。不过我们先再来了解一下数码相机噪点产生的原因:在光线照度低的情况下,CCD单元不能感应到足够的光,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的电流强度比较小,而CCD自身通过的暗电流比例相对增加而产生的,那么可以理解为增加CCD感应到的亮度就可以减少噪点。比如我们把最高像素可达300万像的数码相机按100万像素拍,这样就相当于用3个CCD感光单元当一个用,感光能力相当于增加3倍,图像噪点也就下降了不少。
每款相机在高感光度设置下按照多少像素拍摄的效果最好,这需要用户自己实际体验,我们做个比喻,如果都是在ISO400的设置下,可能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640×480分辨率设置下的拍摄噪点最小,而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在1024×768分辨率设置下就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消除雀斑”-避免日期显示在照片上
  传统的相机大部分都有日期打印功能便于日后查询,数码相机也继承了这个功能。不过照片打上日期后感觉旅游纪念成分很浓,如果是一幅很美丽的风景照打上日期后就会感觉有点多余,如果不打日期又害怕以后忘了拍照时间。其实,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支持Exif信息功能,Exif是包含在照片文件头的一段信息,包括了拍摄时的日期时间、光圈、快门、焦距、白平衡、相机型号等详细拍摄参数,有了Exif信息完全可以不再打日期。数码相机一般可以直接在浏览模式下查看该信息,要想详细查看可以将照片文件传进电脑后,用看图软件ACDSee 4.0以上版本查看。具体步骤是:先选中想查看的文件然后点击文件“属性”来阅读,或者在Windows XP系统下直接查看文件“属性”,然后选择“高级”来查看。
  使用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照片,可以使用上图所示的方法,在ACDSee软件中就能轻易查询到这张照片的各种属性,包括分辨率、图像大小、光圈大小、快门时间、焦距、拍摄时间等等一切信息。
  自拍提示用闪光
  数码相机大部分都是电子快门,所以一般不会发出声音,为了方便人们感知快门动作,按快门时都会发出较小的模拟声响。一般拍照倒没问题,如果是在噪音比较大的场合用自拍功能拍摄,根本就听不见快门声,虽说有自拍指示灯但光线稍亮的环境就不容易看见了,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拍完,也就只能像雕塑一样多等一会儿。其实,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的强制闪光功能,自拍时将闪光模式设置为强制闪光,这样看到闪光就知道照过了。不用担心强制闪光会对照片曝光有影响,因为光线够的情况下拍照,是否闪光从照片上看是不明显的,光线不够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闪光了。
  自拍的时候如果自拍指示不明显就可以用闪光灯加以说明,如果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就更应该打开闪光灯进行光线补充。
  广角轻松拍
  许多数码相机镜头的广角都比较小,一般为35-38mm,如果受距离限制必须靠近拍摄时,有时候不能将想拍的景物都摄入画面,这时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照片便于后期制作的特点,以被摄物为中心偏左偏右各照一张或多张,在电脑上用全景软件合成为一张照片,其质量再好的广角镜头照的也比不上。目前比较常用的全景软件有Panorama Factory、MGI Photovista、Adobe Photo Elmement等。如果你对Photoshop熟悉,完全可以用Photoshop。
  左边的照片是用35mm的镜头所拍摄,右边的照片是用28mm广角镜头在同一位置所拍摄的,可以明显看出右边的照片所包含的内容比左边的要丰富很多。不过目前除了美能达Dimage7系列、尼康Coolpix5000、奥林巴斯5050z等几种数码相机采用了28mm的广角镜头以外,其它大多数消费级数码相机的广角都在35mm以上。
  像这样的全景照片大家可以通过很多软件实现。在原始素材的拍摄上,目前很多品牌的数码相机都为全景照片的拍摄提供了方便,比如佳能、奥林巴斯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19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408&extra=&highlight=&page=1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408&extra=&highlight=&page=1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408&extra=&highlight=&page=1

http://bbs.m4.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408&extra=&highlight=&page=1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21
http://www.sheyingedu.com/


http://www.sheyingedu.com/


http://www.sheyingedu.com/


http://www.sheyingedu.com/


http://www.sheyingedu.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22
数码摄影入门:摄影的基本知识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

  一、正确持机方法

  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

  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

  1、持机的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应该是:

  (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

  (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

  (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

  (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

  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

  (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

  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

  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

  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

  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

  二、光线的运用

  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

  1、光线的性质

  (1)直射光

  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

  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

  (2)散射光

  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

  “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

  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

  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顺光

  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

  (2)前侧光

  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

  (3)侧光

  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

  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

  (4)侧逆光

  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

  (5)逆光

  “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

  (6)顶光

  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

  (7)底光

  “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

  3、光线的反差

  “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

  三、摄影的构图

  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

  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

  1、构图注意事项

  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

  (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

  (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

  (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

  (6)要多利用照明、透视、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

  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

  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

  (1)正面拍摄。

  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透视感而显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

  (2)侧面拍摄。

  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透视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

  (3)仰视拍摄。

  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透视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

  (4)俯视拍摄。

  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

  3、构图的“三分法”

  “三分法”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往往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9个同样大小的方格。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

  “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摄影上。

  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

  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

  (1)简单柔和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

  (2)避免杂乱的背景。

  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题是什么。

  (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

  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整体效果。

  5、摄影构图的基本模式

  (1)构图均衡平稳

  均衡,就是平衡。它区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透视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衡。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

  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

  (2)打破均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选择。

  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势;如展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视觉效果。

  (3)框架式构图

  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题上。

  (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以出路。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

  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

  (5)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形成一个圆圈。

  圆形构图,除了圆形物体以这种图式表示其圆外,实际上有许多场景可用圆形构图表示其团结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许多人围着一个英雄模范在签名,不少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小朋友们围着圆圈做游戏等,均可选用圆形构图。

  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

  (6)S形构图

  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着S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

  S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游行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

  (7)十字形构图

  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

  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

  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

  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

  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

  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

  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

  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

  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

  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

  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

  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

  3、对焦的重要性

  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

  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

  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

  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

  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

  (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

  (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

  (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23
风光摄影技巧

一、风光摄影的表现手法
  风光摄影的手法可归纳为四个字:知、观、表、现(即知其时、观其势、表其质、现其伟)。
1、知其“时”:
  “时”在意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的分别。从广义来讲,是指季节性的春、夏、秋、冬。大家都知道,把大自然装点得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它们的孕育、茁长、枯落,无不随着天时气候的变迁而变化。因此同一地点的风光景物,四季就有不同的景色特点(如四川九寨沟、安徽黄山等),还有跟随着季节气候转移而呈现着各种不同的姿态,变幻莫测。就连浮游在天空的云,都是展现在眼前的一幅幅壮观的奇景,而直接与这云有密切关系的就是雨和雾。这些都是大自然的一般景象,但云和雨的形与势,实际上也是四季不同的。因此为要表现大自然,而又要具典型性的风光,对这广义的“时”,便不能不细加分析、深入了解,才能有效地予以恰当的时机和把握。
  而狭义所指的“时”,是一天里自早晨至黄昏,甚至晚上。摄影最主要的条件是光源,而拍摄大自然风光所靠的光源,却是唯一的阳光。因此,应把这唯一的光源,非摄影者能主宰的,得以恰当的利用。首先对季节性光的方向来源和可能投射到的地方和位置要了解,一般只知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升降的方向都是随季节而移动的,因此光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画面的效果,冬天太阳升起的位置是偏于南,而投射偏向北;夏天的太阳却升自偏北,下地是射向偏南。两者位置的变易,都是移动很少的,正如一年太阳从正东升起一样,只有两天(三月二十一春分、九月二十三秋分),每天变化0.258度。
  光源对景物产生的效果,纵然只是一线之差,但都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拍摄大自然的风光唯一可靠的阳光,关于它的升降位置的投射方向,不仅是必须清楚,而且绝对重要。
2、观其“势”
  是指观察拍摄景物的整个环境和形势。大家知道,当我们身处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满眼都是景物,撩乱杂阵,那些应该删去,那些应该取舍,至于采景的位置,最佳角度等也不是仓促间能够作出决定的。为此,必须细心有耐性地、不大厌其烦、不畏其劳地,从任何位置和角度去探讨。深观而默察,结合积累的经验,选取认为理想的角度去拍摄心目中已打好草稿的景物,随之再加以细致的剪裁。所谓剪裁是要对最微末的地方也要注意,不容疏忽。不管一草一石,一枝一叶,都要列入需要推敲的范围。因为秀多时在开阔的情况下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和毫不重要的地方,当在一张作品的完美要求上,每每起着建设和破坏的极端作用。因此,选景与拍摄是要相当细致的。画家黄宾虹说:“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以腾空的动,也要有老僧补衲的寻静。”意思是说我们对眼前的景色要有无比的热情,不辞劳苦的四处奔跑、观察、寻景,跟着就是要总代表地去思考,去认识眼前的景色,从而了解这些景色。画家们又讲:“山峰有千姿百态,所以气象万千,它如人的状貌,百个人有百个样。”所以我们观察山、景、,不是停留在表面上,更多注意的是山景的气势与当地的特色,五代时期的画家荆浩说:“搜妙创真”。妙是指客观的存在,搜是作者主观的努力。这些都是前人的艺术家们的体会,对我们是一个教侮。
3、表其“质”
  谈到表其质,我们都知道万物都有它的独特的本质,尤其拍摄大自然风景的,对于充满整个大自然环境的花、草、木、石、泥的本质更要深切认识,然后熟悉和掌握它的本质,使其有效地重现于画面中、照片中。在我们摄影的述语事所谓“质感”,质感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表现景或物的时候,不是徒具其形貌的轮廓,重要的目的要表现到有质的感觉,既有骨,又有肉。
4、现其“伟”
这个“伟”字涵义很广,好像雄伟、奇传等等。拍摄崇山峻岭,参天乔木等,大可运用镜头角度去达“伟”的章法,也可以衬托对比方法,去把“伟”更易彰明。而“伟”的另一种意义,也可以引申为美,把景色最美之处给以突出,亦是现其“伟”的一个范畴内。那么,我们拍摄风光照片如何去观其“伟”呢?关键是在于抓景物的特点、气派。
  如黄山,有四个特点:云海、云雾、奇松、怪石。但是我们把视野放到大处,便有各具奇景,各具奇险的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若把视界略放,更有不少郁郁苍苍的茂林、清幽深还的岩谷。再把视线带回身边,便有许多自由自在的小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令人心醉神迷。
  至于峨眉山之得名,在于苍秀,青山可称得是清幽。至于五岳亦不过是雄伟巍峨,险峻磅礴而已。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甚至比桂林不胜的阳朔,亦不过在于山的峭拔、水的澄澈。因此,当我们进入名山大川的时候,是要凭自己的眼力和经验,但这经验是前期的艺术修养,缺乏这些修养,便不能把景物最美的一面发现。利用摄影镜头的动能,把景物的特景尽收镜头只能得到一些曾到此一游这类的纪录片。
二、风光摄影的形式感
  我们对大自然的风光景物要表现得淋漓尽至,必须要注意它的形式感,而形式感的表现着重强调具备四个特点:即气氛、气势、气质、气魄。
1、气氛
一般都将气氛偏指为能见于画面上的蒙胧、苍茫、缥缈而言,这是表面容易看到气氛。但关键的气氛在于画面的内涵,因此我们要注意它的热烈、肃穆、萧瑟、冷寂、寥落、恐怖、欢乐等等,这一切都是气氛。这都是不靠烟、雾、云的渲染、哄托,而是靠呈现在画面那种精神、感情所构成,而这种气氛不独是直觉看到那么单调,更是内涵动情绪的感受。
2、气势
  “势”字我们容易理解到姿势、形势,但加上“气”字,而构成气势,便不再是表面肤浅的姿势和形势了。俗语所说;“山不在高而在势,水不在深而在动。”这就是气与势的表现力。故气和势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气,势便显不出来,只有势没有气,便是死板而不生动。
3、气质
  单说:“质”在摄影术语就是质感。如拍摄黄山,最主要是表现石的质,这是它特具的肌理和层次,使人看到真实而富有立体感。气和质连结在一起来便是气质,气质是较重于内涵的。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有内涵,没有内涵便不成艺术了。内涵而见于作品,是作者对作品的精神投入,借作品去表达他的艺术热情和有心,个性。我们可以从作品气质中,了解作者的学问、性格、人品和艺术修养,也即是作者气质最忠实的反映,所以气质是由积聚而养成,潜藏于内在,而形成外在个别因有的独特风格,神采的面貌及艺术作品的表现个性和手法。
4、气魄
  就是要求直接见于画面上的视觉感,有大气磅礴,岳峙渊亭,一种感人心魂,气概迫人,使人产生惊奇和感动的画面。这前题首先是在于客观上景物要具有这种形势和气魄。不过,如果拍摄的技巧和经验不足的,是不能把既有的气魄无遗地显现出来的。反之,拍摄技巧高超,经验丰富,不但能把既有的气魄显现,而且还能把它夸张,甚至有些不大够气魄的景色,也能于选取拍摄的角度上,技巧地强调气魄。作品能够有气魄同样是作者气魄的反映。

三、风光摄影的构图手法
  风光摄影的画面构图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有六个构图的原则:
1、平衡
  画面的布局采用对称或非对称式。
2、对比
  采用大小、高低、远近的对比手法。
3、主题
主题布局在画面的位置突出。
4、画面的连接性
  画面的连接性是从线条的连接性和物体中产生,必定要有龙去脉。来龙是画面的引点,而去脉是消失点,这些来去的表现,都是一脉可寻。这样才能有效地表现透视感。
5、画面的节奏
  画面的节奏主要也是从景物的线条中产生,有见于画面的直线、曲线、斜线、弧线、上下屈曲线、左右转折的线,有些是明显的实线,也有些是隐晦的虚线;有些是错综复杂,而矛盾统一;有些是简单纯洁,却活泼流动;有些强弱对比,有些刚健有力。这些线条在我们的画面上都能有效地产生着画面的节奏感和连接性。因此,我们在风光摄影中,一定注意运用景物的线条。
6、画面的分格方式
  为了使画面的严敕的处理,也可将画面进行分格方式来处理,目的衡量画面布局的份量。
四、前景、中景和后景的运用
前景:
  如果要表现画面上的透视、立体感、纵深感等,前景是非常重要的了。如果是早晨、晚霞或是阴天,前景色调则较深,但是如果有阳光,且前景的物体色浅,那么又形成背景7深色而前景又显得浅色,这种情况多数是逆光照片。前景往往是注目,所以前景之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是风光照片成败所在,对于前景要特别注意。有些风光照片在放大时还加上前景,加强风光照片之表现力。
中景:
  通常一张风光照片的主体都是放在前景与中景之间,所以中景的处理亦非常重要。有些照片的主体则在中景,是色调变化的中心地区,运用前景和远景为中景服务,能达到表达主题思想的目的,但是主体位置亦不能过于正中,而放在中间的左或右侧,这样较为活泼。如果主体在正中,很容易犯着四面的景物重重包围,而弄到局促不安、呆滞而缺乏生气。
远景:
  远景之作用将风光的景物扩展开去足以烘托意境的气氛,加强画面的美,增加人们的想象力和感染力,远景的色调以浅色调的居多,中色调和深色调也有,不过很少。
  但是从整幅风光照片来看,未必前景、中景和远景都有,有些只有近景和远景,有些只有中景和远景,那就看具体情况了。
五、题材如何选择
  风光摄影题材是很广泛的,除了名山大川、森林原野和名胜古迹外,城市风光、工矿场景、夜景、农村面貌、湖滨公园及一切大自然景物等等,都属于风光的范围。拍摄风光照片与其他内容一样,在拍摄前,首先要确定拍摄景物的主题,然后再考虑怎样表现主题。这样,在照片上才有中心内容,才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意图。任何一张没有中心内容的照片,即使这张照片的光线怎样好,构图怎样美,层次怎样多,色彩怎样鲜,也终于是失败的。正如一篇文章没有中心内容一样,使人看起来还是乏味的。所以,风光作品要求和写文章一样,要有章有法。照片上的光线、构图、层次和色调都是表现内容的技术手段,是从属于内容的,不能作为决定画面的目的。
  选择每一类风光摄影的题材,事先必须对景物作充分的了解,并要深入地知道景物的各类特点和情况。例如拍摄城市风光,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不同内容和特点,那些是新建的,那一些是有历史意义的古代建筑,那个公园最优美,那条马路最宽阔,那一段高楼大厦林立较多,什么时候最热闹,以及什么时候照射得最适宜等等。这一切都要经过详细地观察了解后,才能选择出较好的题材作为我们拍摄的主题,才能确定每个景点应用的光线和采取的镜头角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24
各种摄影滤镜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

一、UV(紫外)镜:该镜能基本消除紫外线及杂光对胶片感光的影响,同时对镜头起保护作用。在高原地区摄影更是必需
二、天光镜:吸收紫外线,全天候适用。室外摄影时可减少日光下由散射光引起的阴影部分偏蓝现象,保持自然色彩。同时作为保护镜头之用.
三、红镜(R):吸收蓝光,可产生浪漫的天空效果或白天拍摄类似月夜的效果,并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拍摄时一般需增加曝光三级,具体需根据拍摄要求及滤镜深浅程度灵活掌握。此镜一般用于黑白照片,也可用于彩色摄影。
四、橙镜:吸收蓝、绿光,通过黄、橙、红,即波长大约在560-700nm区间可以通过。可加深蓝色影调,增强景物反差效果。
五、黄镜(Y):用于所有黑白片。能准确地校正全色片在室外摄影中的影调,使蓝天或树木与白云间产生更大的反差。在彩色摄影中可作为特殊效果滤光镜
六、绿镜(G):通过黄、绿光,吸收红光及蓝、紫光,波长约在500-600nm区间可以通过。常用于压暗天空及表现肌肤影调等。需增加曝光3级左右。一般只用于全色片。
七、蓝镜(B):用于黑、白摄影。该镜通过青、蓝、紫光,吸收红、橙、黄等色。波长约在400-500nm区间通过,需增加曝光2级左右(根据色镜深浅程度灵活掌握)。
八、灰镜(ND):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致的吸收特性。起阻光作用,没有任何色彩改变。是一种常用的调节光亮的滤光镜。
九、雷登80:该镜系色温转换滤光镜,分A、B、C,雷登80A可将色温由3200K升至5500K,使用该镜可将日光型胶片适用于人工光源。
十、雷登81:雷登81系暖调光平衡滤光镜,分A、B、C,其颜色为浅淡的琥珀色,可以轻微调正所摄画面中的偏蓝倾向,以求真实的色彩还原。在实际使用中,以雷登81C为多。
十一、雷登82:该镜系色彩平衡滤光镜。淡蓝色,分A、B、C,这类滤镜特点是对色温改变幅度较小,多用于光源色温与胶片平衡色温大体一致的前提下的细微调整。
十二、雷登85:85系列分A、B、C,属色温转换类滤镜。85B可将色温由5500K降至3200K。该镜为琥珀色,适合在日光下使用灯光型胶片。
十三、萤光镜:萤光镜为特殊彩色补偿滤镜。使用日光型彩色胶片在萤光灯照明下拍摄时,所摄画面会产生偏蓝、绿色调,若加用萤光镜拍摄,则可校正上述偏色现象,从而使画面色彩还原真实。
十四、减光夜景镜:系灰镜类。由较强的阻光作用。在曝光量选择适当的前提下,在日光下可拍摄到极佳的夜景效果。
十五、红色增强镜:该镜为一种高档滤镜,由溶入昂贵的稀土元素制成的进口光学材料制造。它能使光谱中570-600nm之间浑浊的黄光和橙色光完全吸收,同时使红光顺利通过。因此它可以显著提高景物中红色、浅红、棕红物体的色彩饱和度,使之更加鲜明、艳丽、浓烈。例如使秋天的枫叶更红,草莓和西红柿更加诱人垂诞;日落的气氛更为浓郁;婚礼或圣诞更添喜庆……。该镜与偏振镜合用时可使蓝天色彩更浓、更美丽。使用该镜需增大1/2-1级曝光量。
十六、渐变镜:渐变镜是摄影艺术创作极为重要的滤镜之一,它可以分为渐变色镜及渐变漫射镜,从渐变形式讲又可分为软渐变和硬渐变,“软”即过渡范围较大,反之,即过渡范围较小,均需依据创作特点选用。
十七、偏光(振)镜:起削弱物体表面反射光的作用。外景摄影时可使蓝天更蓝,对比鲜明,色彩饱和。黑白,彩色摄影均可使用。拍摄时需增加曝光2级,是摄影者必备的滤镜。
十八、柔焦镜:又称柔光镜,分1#、2#、3#,使用此镜可以制造出一种既柔又清的效果。拍摄人像可柔化人体肌肤的皱纹、斑点、毛孔等,制造细腻丰润,年轻迷人的效果。此镜在各种摄影及后期制作方面广泛应用。
十九、雾化镜:此镜是自然风光摄影创作的常用滤镜,也广泛用于广告摄影及人像拍摄方面,它能使作品产生雾天效果,增加大气透视感。按镜片漫射作用的强弱分不同的型号,作用强的能产生浓雾效果,作用弱的则产生薄雾效果。另外,曝光多少也会对雾的强弱产生影响。
二十、月牙柔朦镜:此镜属朦胧镜一类,为专业影楼婚纱摄影创作特殊效果而设。月牙镜上清下朦,月牙形朦胧能给人飘逸梦境之感,富有浪漫色彩,是极受婚纱摄影界欢迎的镜种之一。
二十一、超速镜:这是一枚一半透空,另一半为柱面透镜的特殊效果镜。把超速镜安装在镜头前端,可使主体的影像前端清晰,后面大部分影像拖出虚影,从而使物体呈现出快速运动的效果,就像运动物体飞速而至,嘎然而止,画面动感强烈,富有情趣。
二十二、倒影镜:该镜为一枚正反射(镜面真空镀银)的矩形反光镜,两端有一对同轴旋纽(调校镜片角度用)。拍摄时最好用三角架固定相机,并用短焦距和小光圈拍摄。使用该镜可将周围并无水面的陆地景色、建筑、人物等拍摄成犹如在湖畔、河边所摄的画面,景物倒影清晰显现,使整幅画面情趣无限。提示:须注意镜面反射膜的保护。1p:H2L%],\#a"d
二十三、星光镜:星光镜以发光点为中心,分2线、4线、6线、8线、16线等,这是在无色光学玻璃表面有规则地蚀刻一系列平行线条,产生光的衍射作用后而形成光芒四射的效果,这是一种拍摄舞台或夜景时必用的效果镜,能为画面起到不凡的作用。
二十四、魔幻镜:又称旋风镜,是以中央集焦,四周呈螺旋形散射状,效果犹如进入神奇的魔幻世界。使用时可采用广角镜头或小光圈。
二十五、爆炸镜:又称散射镜,是以中央集焦,向四周产生强烈的辐射(爆炸状)这特点,动感非常明显,背景复杂效果更好。是渲染主体动感效果的滤镜之一。使用时宜用小光圈拍摄。
二十六、中空镜:中空滤镜即中央部分保留玻璃的原有状态,周围用特种工艺加工成各种效果,有红、橙、黄、绿、青、蓝、紫、及柔光、星光、朦胧、近摄、雾化等等。该镜主要特点是突出主题,创造以周围烘托中央的氛围,是摄影师常用的效果镜之一。
二十七、梦幻镜:特点是中央集焦,周围景物朦化微带光晕,使人产生如入梦境的感觉。常用于拍摄婚纱、明星照,也用于其它艺术摄影创作。此镜在暗背景下,以及使用长焦距镜头时效果更明显。
二十八、近摄镜:使用此镜可使镜头在比通常近得多的物体上聚焦,产生特写影像,如拍摄花卉、昆虫等或翻拍文字资料。此镜可分为+1、+2、+3、+4四级,拍摄时尽量使用小光圈。照相及电视摄像均宜。
二十九、多棱镜:多棱镜分2影、3影、4影、5影、7影等,系采用光学玻璃冷加工工艺制成。拍摄时光圈小,各影像间重叠干扰少;光圈大,重叠干扰多。拍摄距离近,影像间重叠多,距离远则影像重叠少。另外,景物背景不宜复杂零乱,否则影响视觉效果。该镜使用单反相机拍摄效果更佳。
三十、多排镜:属棱镜类,用法与多棱镜同,只是在排列上是顺同一方向展开。此镜可形成特殊的趣味,也经常应用于广告摄影方面。
三十一、雨后彩虹镜:雨后彩虹可以在任何季节条件下,人工模拟出彩虹效果,从而为画面增添迷人而新奇的感觉。为使模拟彩虹效果更为理想,拍摄时应选择逆光,注意焦距及光圈的变化对彩虹清晰度的影响。假如拍摄者用35mm焦距,一般用F11的光圈比较适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24
关于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对于有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光线对拍摄质量举足轻重,摄影就是对光线的计算。数码相机既是拍摄工具,当然,也就是计算光线的工具。由于所拍物体处于不同的环境光线下,因此如何正确控制曝光则至关重要。闪光灯、反光板等自然非常有用,正确恰当使用曝光补偿则是另一种有效的途径。现在商用数码相机一般均提供曝光补偿功能,调节范围则一般在±2.0EV左右。EV值称曝光值,它反映的是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的组合。EV值与景物亮度及胶片感光度也相关。通俗地说,胶片感光度越快,被摄物越明亮,则EV值就越大,相应的这时就要用小光圈及快速曝光。

曝光补偿是为了让拍摄者对相机测光所确定的曝光“量”进行修正、调整,从而得到适宜于主体正确表现的准确曝光。

曝光补偿量均用+3、+2、+1、0、-1、-2、-3、等加以表示,“+”表示在测光所定曝光量的基础上增加曝光,“-”表示减少曝光,相应的数字为补偿曝光的级数(EV)
● 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你也能控制
相机要拍摄出良好的照片,就需要保证曝光的准确,然而,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光线的变化莫测,拍摄主题的千差万别,使得测光成为一个很复杂的工作,在某些场合,相机自身的测光可能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曝光补偿,对以往的传统自动相机来说,在工作的时候是完全靠相机自身来测光的,使用者基本无法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只有拥有手动模式的相机才能对曝光进行部分干预,因此,在一些中高档次的相机中会加入曝光补偿的功能以便让用户调整。而在数码相机中,则100%的都具备曝光补偿的功能!即使是最简单的全自动类型的傻瓜式数码相机,也具备曝光补偿能力。
对于数码相机来说,根据其不同的档次,可能没有光圈先决,快门先决等手动模式,可能没有闪光灯慢速同步模式,但是在数码相机的菜单里,一定可以找到一个叫“EV”值的参数,这个就是曝光补偿,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机测光不准确引起的曝光不足或过度。也可以根据摄影者的意图创造特殊艺术效果的作品。

◇ 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
几乎所有的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范围都是一样的,可以在正负2EV内加、减,但是加减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以1/2EV或者1/3EV为间隔跳跃式的。早期的老式数码相机比如柯达的DC215就是以1/2EV为间隔的,于是有-2.0,-1.5,-1,-0.5和+0.5,+1,+1.5,+2共8个档次,而目前主流的数码相机分档要更细一些,是以1/3EV为间隔的,于是就有-2.0,-1.7,-1.3,-1.0,-0.7,-0.3和+0.3,+0.7,+1.0,+1.3,+1.7,+2.0等共12个级别的补偿值。
◇ 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使用操作:
详细的操作当然是要仔细查看说明书的,曝光补偿功能的调出一般有2个方式:1个是从相机的菜单里调出,这个选项一般叫做“Exposure Compensation”或者带有“EV”字样,它的图片标志一般如图(图EV.gif),另外一个方式是快捷按键,不同的相机操作就很不相同了,由于EV值的修改可能是经常的,不妨熟悉一下它的快捷操作,才不至于因为临时调整一下而耽误了时间,错过宝贵镜头。
● 为什么需要曝光补偿--测光偏差若的祸
既然叫“曝光补偿”那么顾名思义就是要补偿曝光的偏差,而曝光的偏差显然是由相机的测光能力引起的,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影响相机测光准确度的因素:
首先,相机的测光模式对测光的准确度大有影响,我们知道,相机的自动测光功能有平均测光、中央偏重测光、点测光、多区域测光等等,之所以要有这么多的模式,无非是因为大自然的光线变化莫测,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摄影者的不同意表现图来说,单一的测光模式实在是捉襟见肘了,所以才有众多的测光方式用于不同的环境中提高曝光的准确度。但是,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满足很多特殊的场合和情况,相机毕竟是机器,无法有人一样的思维,它不可能了解你的拍摄意图,只能根据厂家予设的情形做大致的处理,相机档次和价位的高低,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测光能力的高低,高档相机尚不能保证100%的准确度,况且对于中低档次的相机来说,测光模式更可能是单一的,无法保证复杂环境下的准确测光与曝光。
其次,从相机测光的原理来看,大部分中低档的自动相机都是采用获取整个画面的亮度,然后计算平均值或者有重点地选择几个区域,根据他们的亮度值来获得亮度信息的,这样的算法显然是比较粗糙的,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比如景物明暗对比强烈,拍摄主题不在中央,主题明亮而背静黑暗等,往往容易误导相机,使得测光发生偏差。
对于高档相机来说,多采用TTL方式(透过镜头之意)测光,准确度在0.5EV以内,中档相机的测光准确度在1EV以内,而低档相机有不少是采用内装外测式测光的,偏差可能达到2EV。
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
● 正确使用曝光补偿--变被动为主动
现在转入本文的重点部分,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无论你使用的是高档还是低档器材,曝光补偿都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对于中低档次的全自动数码相机来说,曝光补偿可能是你唯一能参与、控制照片拍摄过程的环节,在缺乏强有力的手动模式的机型中,曝光补偿是你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改善拍摄品质的法宝!
什么时候使用曝光补偿?怎样进行补偿?补偿量多少好呢?下面,举例说明曝光补偿功能的应用。
1 由于数码相机在拍摄的时候可以从液晶屏上大致看到景物的明暗程度,特别是当按下半截快门的时候,画面会显示出一个近似最终成像效果的样子,此时留意一下它的画面效果和亮度,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
2 由于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3 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或1/3的单位来调节。
4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5 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6 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7 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而偏暗。
8 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灰色。
(对比一下雪景拍摄不用曝光补偿和使用+1.0EV补偿的拍摄效果)
9 拍摄黑色的物体,在照片里看和色变色发灰的时候,应该减小曝光量,使黑色更纯。
10 当你在一个黑色背景前拍摄的时候,也需要降低一点曝光量以免主体曝光过度。
11 (夜景拍摄需要通过加大曝光补偿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
夜景拍摄,应该关闭闪光灯,提高曝光值,靠延长相机的曝光时间来取得灯火辉煌的效果,这一点对于没有手动调整模式的自动型数码相机特别重要。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人感觉夜景拍摄能力很差,其实没有正确使用相机的曝光方法是重要原因之一。
12 慢速同步闪光灯与曝光补偿的配合:某些老式的数码相机的闪光灯可能没有慢速同步模式,比如柯达DC215,这对于拍摄夜景下的人物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只要使用了它的曝光补偿功能,一样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对于已经有慢速同步闪光功能的相机,适当的曝光补偿可以更加突出辉煌的夜景灯光。
13 阴天和大雾的时候,环境仍然是明亮的,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加0.3到0.7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
14 在某些艺术摄影中,比如拍摄高调的照片,要增加曝光补偿,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需要刻意降低照片亮度的,就应降低曝光补偿。
● 曝光补偿的使用难点和心得--稳定、经验压倒一切
数码相机的曝光补偿是通过延长快门的时间或加大光圈的大小来实现的,因此在加大曝光补偿后,要注意保持相机的稳定,否则画面会抖晃模糊。
液晶屏的清晰度将影响你的判断能力,在拍摄时,我们可以凭液晶屏显示的图象状况来判断成像是否明亮清晰,但是,相机液晶屏的清晰程度不同,视角不同,自身的亮度设置不同,则会影响你的判断能力,通常,在液晶屏上看到的画面要比拍摄结果更亮,且反差小,在液晶屏上看还算不错的照片实际效果可能是比较昏暗的,对此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到底什么样子是最清晰的,需要平时多实践,掌握你的相机的特性。
拍摄条件不好的时候,最好采用多种不同的曝光模式拍摄,以便日后挑选曝光良好的照片,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中高档次的数码相机拥有了“包围曝光”功能,比如olympus3040,富士4900/6900等相机,在此种模式下可在拍摄的时候自动使用标准、高一档和低一档的曝光值连拍3张,由你挑选最好的那个,这大大方便拍摄,毕竟一次可以搞定,不需多次拍摄了。
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
实践练习和丰富的摄影知识是正确调整曝光的必备条件,在拍摄比较重要的照片前,要确认相机的曝光补偿设置是正确的。
● 总结
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画面清晰,亮度合适,观看舒适的照片,提高拍摄质量,本文所述的方案适合尤其广大拥有中低档次家用数码相机的朋友,正确地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大大弥补你的器材在测光方面性能的不足。与传统相机不同,数码相机的“液晶取景、即拍即现”能力使得你在取景的时候就可以大致了解曝光的效果,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减少或改善缺省拍摄时曝光不足或过头的失误,降低拍摄失败的风险,此过程同样也可提高你的拍摄经验和技术!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02:25
http://it.enorth.com.cn/system/2007/12/10/002458775.shtml


http://it.enorth.com.cn/system/2007/12/10/002458775.shtml

http://it.enorth.com.cn/system/2007/12/10/002458775.shtml


http://it.enorth.com.cn/system/2007/12/10/002458775.shtml


http://it.enorth.com.cn/system/2007/12/10/002458775.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0:58
http://wenku.baidu.com/view/d70bbe62f5335a8102d2202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d70bbe62f5335a8102d2202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d70bbe62f5335a8102d2202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d70bbe62f5335a8102d2202d.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0:59
怎样评论摄影作品


转载自 幽兰
[一]摄影朋友们在看到一幅作品的第一眼时,请注意体会一下你的注意力落到画面的那个角落。这需要一些训练。非常值得训练训练。同时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吸引我的第一注意力的,是不是照片的主体?   
2.吸引我眼神的是什么?   
3.我的眼睛下一步要看什么?为什么?
4.主体聚焦和曝光正确吗?如果不是,有没有理由要虚焦,在这幅照片里这样做是否有必要?   
5.背景聚焦清楚吗?曝光正确吗?如果没有,对这幅作品时有利还是不利?
6.主体和背景的颜色看上去自然吗?如果不自然,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   
7.照片看上去很平还是有些(景)深度?真实吗?不真实的话,对照片有利还是不利?
8.主体在照片中的位置是不是特别吸引人,或者这样构图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总的来说,这样构图对照片有什么样的影响?
9.图片所要表达的或是要冲击的表现出来了吗?
10.照片剪裁的宽些或者紧些有没有帮助?拍摄角度不同会不会有帮助?
11.你的评论能否给原作者一些特别的反馈,帮助他提高作品质量?

[二]重要的是要注意评论的策略,不要冒犯作者。原因非常简单:你是在对别人的时间,花费的精力和努力以及所要表达的内容作评论。因此,作评论的法则是:不要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更不要因为发泄自己的情绪而淡化了你的意见和建议。你的意见和建议同样是你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努力达成的。与摄影师所付出那部分没有差别。如果摄影师是到这里来学习提高的,他不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对他个人的攻击,相反,他们会把你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是经验的学习,是用来提高自己新作水平的经验。

[三]好照片的共同特点有下列几点:

1。主题明确
照片的主题一定要明确,能从背景跳脱出來。
2。浓度范围大
要在照片上有很大的浓度范围。
3。线条有秩序
画面上的线条不能太过零乱,最好是有方向性,或辐射状的排列。值得注意这里的秩序的是视觉上秩序而非概念上的秩序。画面上要能表现出丰富层次的变化。
4。造形重复
造形的重复,能使照片富有节奏感。
5。有立体感
能在照片上表现出立体感。拍出质感要將物体的特殊质感表现出來。
6。有想像空间
物体的局部能给观者更多的想像空间。
7。图与地的比例适当
图与地的比例必须适当才不至于显的空洞或过于拥挤。
8。有光影感
能捕捉光影的变化。反差不能太弱,反差太弱,整个画面的力量就显的不够。

[四]评论摄影作品的三原则:

1、一个鲜明的主题:积极的内容,反映一定的思想、情感、情趣、现象。

无论是拍摄自然风光、花草树木,还是拍摄人们的日常生活,好的摄影作品一定会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个主题就是要把摄影师对于自然的热爱、动物的关心,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通过作品表达出来。
找出摄影作品的主题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除非你只把摄影当作一门手艺,否则摄影师创作作品时,也就是在取景构图,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总有一种想法,这种想法就是照片的主题。但是将这种想法通过镜头彻底地表现出来,则是非常困难的。而好的作品一定要能使这个主题鲜明地呈现在画面上。
任何一幅好作品都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这个主题的锤炼并不在于摄影师的照相机多么的昂贵,也不在于摄影师的摄影技巧多么熟练,而在于摄影师本人的思考,一幅好的作品来源于一个优秀的摄影师,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善于把握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瞬间,善于在最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主题。

2、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 :表现形式-如光线、构图、角度、影调、瞬间的抓取等


摄影艺术的发展是以摄影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因此,一幅好的作品必须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曝光正确、构图完整、画面简洁这些都是一幅好作品应该达到的基本技术指标。
人们常说“摄影是发现的艺术”,于是有些人将这一论调推向极端,完全忽略了技术因素在摄影中的作用。而摄影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一幅技术上不到标准的照片不能为好作品。
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画面,使用同样的照相机,有的人总能描绘美丽动人的景象,而有的人拍出的照片却一塌糊涂呢?掌握摄影技术,使自己的作品符合一定的摄影技术标准,是拍摄好作品的前提。
很多人认为风光片好拍,其实拍摄出一幅精彩的作品都是十分不容易的事。可以去试试用你的照相机描绘一下身边潺潺流淌的小溪,再去捕捉那傲雪的树枝,看看要想使照片达到一定的技术要求多么不容易。

3、能引起人的共鸣 :内容和形式的结合,如何突出画面主题

虽然很多人都以“我拍摄作品是给自己看的”为理由拒绝了和多善意的批评,但是即使是拍给自己看的,好的作品也离不开这条标准。如果摄影师自己面对这幅作品时毫无感情,控怕他自己也不会把他们归结为好作品。
把摄影当作茶余饭后消遣的人,永远拍不出真正令人称道的好作品,因为一幅好的作品首先应该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动别人。著名摄影师唐.麦卡林对摄影做了精辟的总结:"依我之见,摄影不是眼睛去观察,而是用心灵去感受.摄影师如果在镜头前无动于衷,那么他的作品也不可能让观众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摄影师通过镜头表达出的这种对于社会、生命、自然的感动,无疑可以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此文摘自<<光影学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1:28
总有一张图片让你动容;

总有一种冲动让你动口;

总有一股力量让你动动敲键盘的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3:11
国外摄影网址大全一、摄影公司Companies

1. 尼康公司美国主页:http://www.nikonusa.com/default.htm
2. 佳能照相机博物馆:http://www.canon.co.jp/camera-museum/index2.html
3. 美能达澳大利亚公司:http://www.minoltacamera.com.au/
4. 美能达美国公司:http://www.minoltausa/com/
5. 美能达欧洲网络:http://www.minoltaeurope.com/
6. 美能达日本主页:http://www.minolta.com/japan/index.html
7. 潘泰克斯主页:http://www.pentax.com/
8. 潘泰克斯欧洲主页:http://www.pantaxeurope.com/web/online/index.htm
9. 潘泰克斯LX: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hardwares/classics/pentaxlx/index.htm
10. 潘泰克斯67:http://www.users.dircon.co.uk/~jrf/pentax67.html
11. 奥林帕斯主页:http://www.olympus.com/
12. 奥林帕斯软件欧洲主页:http://www.olympus-software.com/
13. 奥林帕斯网上资源:http://www.olympus.net/
14. 康泰克斯照相机主页:http://www.contaxcameras.com/
15. 徕卡官方主页:http://www.leica-camera.com/home-e.htm
16. 徕卡袖珍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kikuyashoji.co.jp/miniluxclub/index-e.html
17. 美国徕卡历史社团:http://www.lhsa.org/
18. 罗莱摄影主页:http://www.rolleifoto.com/
19. 罗莱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2.magicalights.co.jp/dmakos/rolleitlr/index.html
20. 罗莱摄影技术: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companies/rollei/index.htm
21. 哈苏主页:http://www.hasselblad.com/
22. 哈苏美国主页:http://www.hasselbladusa.com/
23. 哈苏资源图象史: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companies/nikon/hasselblad/cameras/hasselmodels/hasslemodel.htm
24. 玛米亚主页:http://www.mamiya.com/
25. 玛米亚—OP: http://www.mamiya.co.jp/eindex.htm
26. 卡尔。蔡司主页:http://www.zeiss.de/
27. 理光照相机英国网站:http://www.ricoh-cameras.co.uk/
28. 腾龙—勃朗尼卡:http://www.tamron.com/
29. 威达公司主页:http://www.vivitarcorp.com/
30. 威达欧洲:http://www.vivitar.co.uk/
31. 图丽主页:http://www.tokina-usa.com/
32. 仙娜主页:http://www.bhphotovideo.com/photo/large/sinar/eimise.html
33. 骑士美国主页:http://www.horsemanusa.com/
34. 柯达公司主页:http://www.kodak.com/
35. 柯达图片:http://www.kodak.com/digitallmaging/picture ;This/pic ThisHome.jhtml
36. 富士胶卷世界:http://www.fujifilm.co.jp/
37. 柯尼卡主页:http://www.konica.com/
38. 柯尼卡日本主页:http://www.konica.co.jp/
39. 柯尼卡英国主页:http://www.konica.co.uk/
40. 阿克发主页:http://www.agfa.com/
41. 阿克发数码照相机:http://www.agfamonotype.com/
42. 波达主页:http://www.polaroid.com/index.html

二、摄影书商 Booksellers
1. 布尔芬奇出版社:http://www.twbookmark.com/arts/
2. 双棕简——十二树出版社:http://www.twinpalms.com/
3. 分布式艺术出版者公司:http://www.artbook.com/
4. 摄影之烟眼图书和照片:http://www.photoeye.com/
5. Pawprint图书:http://www.pawprintbooks.com/
6. 黑白书店:http://www.nudebooks.com/toc.html

7. 查尔斯。A。哈特曼书店和摄影:http://home.earthlink.net/~hartmanc/
8. 摄影技术书店:http://fox.nstn.ca/~hmmerk/

三、摄影博物馆和画廊 Museums and Galleries
1. 摄影艺术博物馆:http://www.mopa.org/
2. 英国光圈画廊:http://www.aperture-photo.com/index.html
3.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http://www.moma.org/photography.html
4. 美国摄影博物馆:http://www.photographymuseum.com/
5. 法国摄影博物馆:http://www.mep-fr.org/default.htm
6. 世界摄影画廊:http://www.worldphotogallery.com/
7. 佳利福尼亚摄影博物馆:http://www.cmp.ucr.edu/
8. 北极光画廊:http://www.nlg.dk/contents.html
9. 残留影象画廊:http://www.afterimagegallery.com/
10. 韦斯顿画廊;http://www.westongallery.com/
11. 美国艺术博物馆:http://www.artmuseum.net/
12. 高登摄影网上画廊:http://web.kyoto-inet.or.jp/people/gordon/
13. 照相机无名画廊:http://thor.he.net/~matheny/index.html
四、摄影组织团体 Organizations

1. 国际摄影团体:http://www.icp.org
2. 阿尔波塔专业摄影家联合会:http://www.appa.ab.ca/
3. 澳大利亚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ozonline.com.au/photoclubs/
4. 北美自然摄影社团:http://www.nanpa.org/
5. 达拉斯专业摄影家协会:http://www.prophotography.com/dppa/index.html
6. 大纽约专业摄影家:http://inch.com/~ppgny/
7. N.S.摄影协会:http://www.chebucto.ns.ca/Recreation/PGNS/
8. 光线作品中心:http://sumweb.syr.edu/summon2/com-dark/public/web/L1.html
9. 光线代理:http://www.lightfactory.org/
10. 当代摄影社团:http://worldmall.com/scp/
11. 翡翠摄影社团:http://www.cyberis.net/~bridge/
12. 黑白艺术圈:http://www.artzone.gr/
13. 国际自由投稿摄影家组织:http://www.aipress.com/
14. 纪实研究中心:http://aaswebsv.aas.duke.edu/docstudies/cds/
15. 华盛顿专业摄影家:http://www.ppw.org/
16. 惠灵顿摄影社团:http://photosoc.wellington.net.nz/
17. 加拿大摄影历史社团:http://web.onramp.ca/phsc/
18. 加拿大专业摄影家:http://www.ppoc.ca/
19. 加拿大摄影艺术联合会:http://capa-acap.ca/
20. 加拿大通讯系统摄影师和插图画家协会:http://www.capic.org/
21. 立体视觉:http://www.stereoviews.com/index.html
22. 咖啡社团:http://www.cafesociety.org/
23. 康威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btintemet.com/~conwycamera/
24. 光圈基金会:http://www.aperture.org/
25. 伦敦摄影家协会:http://www.aophoto.co.uk/
26. 伦敦照相机俱乐部:http://lcc.begeek.com/
27. 美国职业摄影师:http://www.ppa-world.org/
28. 美国摄影社团:http://www.psa-photo.org/
29. 纽约摄影协会:http://www.nyip.com/
30. 美国媒体摄影家社团:http://www.asmpcolorado.org/
31. 南非专业摄影家:http://www.profoto.co.za/
32. 魅力摄影师国际组织:http://www.glamourphotonet.com/
33. 摄影创意者国际协会:http://iipa.wsone.com/web-store.cgi
34. 全景摄影师国际联合会:http://panphoto.com/
35. 摄影之友:http://www.photoarts.com/fop/
36. 摄影艺术中心:http://www.photography.org/home.htm
37. 摄影计划中心:http://www.photoprojects.org/
38. 摄影新闻网络:http://www.photonews.net/
39. 马雷哥尼基金会工作室:http://www.studiomarangoni.it/
40. 休斯敦摄影中心:http://www.hcponline.org/
41. 新泽西州专业摄影家协会:http://www.ppanj.com/
42. 探索摄影报道:http://www.frontierphoto.com/index.html
43. 希腊摄影网站:http://www.photography.gr/index-en.html
44. 伍德斯托克摄影中心:http://www.cpw.org/
45. 图象立方体:http://www.picturecube.com/
46. 英国专业摄影协会:http://www.bipp.com/
47. 英国北部摄影家:http://www.unp.co.uk/
48. 低地国家的注视:http://www.gms.lu/eye/

五、摄影教育 Education
1.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http://www.nyip.com/
2. 罗彻斯特技术学校:http://www.rit.edu/~rckpph/
3. 创意摄影:http://www.art.fullerton.edu/CreativePhoto/
4. 宾夕法尼亚摄影空间:http://www.psu.edu/photogyaphy/
5. 澳大利亚通信学校摄影课程:http://xenios.qldnet.com.au/acs/photo/
6. 荷兰摄影学生毕业作品展:http://utopia.knoware.nl/users/philippe/academie.html
7. 哥伦比亚学院摄影系:http://www.colum.edu/undergraduate/photo/index.html
8. 大学进修:http://www.ryerson.ca/programs/imagearts.html
9. 时装摄影学校:http://www.clickup.net/
10. 美国西北学院摄影通讯:http://photo.nwc.cc.wy.us/
11. 摄影和数码图象工作室:http://www.kst.dit.ie/dit/photo/
12. 圣约斯州大学摄影课程:http://www.sjsu.edu/depts/photography/photo-homepage.html
13. MFA摄影和相关媒体课程:http://www.mfaphoto.sva.edu/

六、摄影历史 History
1. 摄影的历史:http://www.kbnet.co.uk/rleggat/photo/
2. 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http://lcweb2.loc.gov/ammem/pnhome.html
3. 东京摄影:http://tokyophoto.com/
4. NOAA摄影和图象收藏:http://www.photolib.noaa.gov/
5. 波恩斯档案:http://www.burnsarchive.com/
6. 波士顿空间:http://www.bostonspsce.com/introtoc.html
7. 不可思议的媒体:http://www.magic.be/
8. 国际摄影图书馆:http://www.picture.com/
9. 海岸视觉画廊:http://members.cruzio.com/~hoax1950/CoastalVisions.html
10. 洪水画廊:http://www.public.asu.edu/~marcvan/
11. 付费电话的世界:http://www.2600.com/phones/
12. 老照相机图片:http://www.flash.net/~bobgil/cam/camera.html
13. 京都艺术人体:http://web.kyoto-inet.or.jp/people/photos/
14. 科学中的艺术:http://www.anl.gov/OPA/sciart/
15. 牛津印象:http://web.comlab.ox.ac.uk/oxinfo/photos/index.html
16. 美国摄影博物馆:http://www.photographymuseum.com/
17. 绿眼睛计划:http://cafeandre.com/
18. 迈布里和阿奇雷特摄影:http://www.colorphotography.com/
19. 毛里求斯图片展:http://www.airmauritius.int.ch/photogra.htm
20. 摄影家画廊:http://www.sfn.saskatoon.sk.ca/arts/tpg/index.html
21. 摄影国际档案中的女性:http://www.sla.purdue.edu/WAAW/Palmquist/index.htm
22. 上前线的女性:http://lcweb.loc.gov/exhibits/wcf/wcf0001.html
23. 日本摄影史:http://photojpn.org/HIST/hist1.html
24. 探索通讯:http://www.discovery.com/news/picture.html
25. 数码休闲室:http://www.digitallounge.com/
26. 收藏视觉:http://cvisions.nyu.edu/
27. 时代广场:http://www.timessquarephotos.org/
28. 抓拍城市:http://snapcity.com/
29. 网上都柏林:http://gallery.adnet.ie/
30. 图象画廊:http://www.planetdata.com/images/
31. 通过孩子的眼睛:http://www.eyesofachild.com/
32. 达盖尔社团:http://abell.austinc.edu/dag/home.html

七、摄影杂志 Magazine

1. 变焦国际杂志:http://www.zoom-net.com/
2. 亚洲摄影:http://www.asiaphoto.com/
3. 视觉摄影杂志:http://www.sightphoto.com/index.html
4. 日本国际摄影杂志:http://www.apn.co.jp/photo/index-e.html
5. 资源杂志:http://www.sourcemagazine.demon.co.uk/
6. 黑白世界:http://www.photos.com/bwworld/
7. 令人惊讶的眼睛:http://www.eyecaramba.com/index.html
8. 在线摄影:http://www.onlinephotography.com/

八、数码摄影 Digital
1柯达数码图象奉献:http://www.kodak.com/digitallmages/samples/imagelntro.shtml
1. 数码画廊:http://www.willmaster.com/gallery/
2. 数码摄影和图象:http://www.digitalphoto.com.nf/
3. 数码短课程:http://www.shortcourses.com/
4. 数码焦点:http://www.digfocus.com/
5. CNET照相机:http://www.cnet.com/Content/Gadgets/Special/DigcamTC/index.html
6. 数码照相机资源专栏:http://www.dcresource.com/
7. 数码摄影大观:http://www.inconference.com/digicam/index.html
8. 数码摄影展览:http://www.bradley.edu/exhibit95/
9. 数码照相机指南:http://www.plugin.com/digitalcameraguide/index.html
10. 数码之眼:http://www.image-acquire.com/
11. 图象资源: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
12. 有效购买者指南—数码照相机:http://www.digitalcameras.activebuyesguide.com/

九、新闻摄影 Photojournalism
1. 普利策奖:http://www.pulitzer.org/
2. 白宫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whnpa.org/
3. 电子新闻杂志:http://www.journale.com/
4. 大洛杉矶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ppagla.org/
5. 国际摄影:http://www.interfoto.ru/
6. 东加拿大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execulink.com/~ecnpa/
7. 国际战争照相机协会:http://www.combatcamera.org/
8. 国家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metalab.unc.edu/nppa/
9. 联系图片社:http://www.contactpress.com/
10. 黑星图片社:http://www.biackstar.com/
11. 美国新闻摄影:http://www.photojournal.com/
12. 自由摄影:http://www.mbnet.mb.ca/f-pro/
13. 明尼苏达州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mnpa.org/
14. 学生出版物摄影团体:http://www.collegemedia.com/spps/
15. 世界新闻摄影;http://www.worldpressphoto.nl/
16. 取景器后面—新闻摄影记者一年的生活:http://www.digitalstoryteller.com/YITL
17. 摄影8:http://www.foto8.com/

十、自然摄影 Nature
1. 阿拉斯加室外和自然摄影家社团:http://www.asonp.org/
2. 佛罗里达州热带设计:http://www.tropicaldesigns.com/

3. 野外摄影:http://wildphotography.com/
4. BBC野生动物:http://www.bbcwild.com/
5. 英国旅游指南图片:http://website.lineone.net/~beautifulengland/
6. 地球的艺术:http://artofearth.anthill.com/
7. 大西部图象:http://www.gorp.com/gwi/
8. 光圈艺术:http://www.apertureart.com/
9. 加利福尼亚自然和科学摄影:http://www.fredparker.com/
10. 纪实影象:http://www.candidimages.com/
11. 画意摄影:http://www.tucson-sunset.com/
12. 夜晚视觉:http://www.nightviz.com/
13. 家乡的视觉:http://www.backcountryimaging.com/
14. 迈克尔。马罗:http://www.mauromedia.com/
15. 接近野生动物:http://www.up-close.com/
16. 立体景观:http://www.3dviewmax.com/
17. 绿色代理机构:http://www.greenagency.net/
18. 金色土地影象:http://www.goldenstateimages.com/
19. 山脉数码图象:http://www.quietplaces.com/
20. 明尼苏达州野生动植物连接:http://www.uslin.net/~rosebudm/lee.htm
21. 冒险性和图片:http://www.sportingpics.com/
22. 美国风光画廊:http://www.landscapephoto.com/
23. 冒险图象画廊:http://adventurepix.com/
24. 摄影自然主义者:http://www.photonaturalist.com/
25. 山脉图象:http://www.mountain-images.co.uk/
26. 野生感觉摄影:http://www.wildperceptions.com/
27. 野生动植物摄影:http://www.wildlife-photography.co.uk/
28. 室外图象:http://www.outdoorimages.com/
29. 乡村光源出版:http://chrisharris.com/
30. 踪迹的尽头:http://www.launchnet.com/dtehshuh/index.html
31. 自然摄影商店:http://www.tesser.com/naturephoto/

十一、婚礼和肖像摄影 Wedding & Portrait
1. 婚礼和肖像摄影家国际组织:http://www.wppi-online.com/
2. 传奇婚礼摄影:http://www.wedfoto.com/
3. 创造等待:http://www.creationwaits.com/
4. 创造性艺术摄影:http://www.creativefoto.com/
5. 更好的影象:http://www.betterimage.com/
6. 光谱产品:http://www.markgoldberg.com/
7. 婚礼摄影:http://www.photographer.com/
8. 美国摄影师:http://www.ameriphoto.com/
9. 佩特鲁斯卡斯摄影:http://www.petruska-photography.com/index2000.html
10. 纪实视野:http://home.ici.net/~ndel/candidvu.htm
11. GK摄影:http://www.gkphotography.com/home.stm
12. 优秀婚礼摄影:http://www.weddingphoto-ma.com/
13. 摄影的注视:http://eyesonphotography.com/
14. 图象概念:http://www.imageryconcepts.com/
15. 永恒的印象摄影:http://www.lastingphotos.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3:11
国外摄影网址大全一、摄影公司Companies

1. 尼康公司美国主页:http://www.nikonusa.com/default.htm
2. 佳能照相机博物馆:http://www.canon.co.jp/camera-museum/index2.html
3. 美能达澳大利亚公司:http://www.minoltacamera.com.au/
4. 美能达美国公司:http://www.minoltausa/com/
5. 美能达欧洲网络:http://www.minoltaeurope.com/
6. 美能达日本主页:http://www.minolta.com/japan/index.html
7. 潘泰克斯主页:http://www.pentax.com/
8. 潘泰克斯欧洲主页:http://www.pantaxeurope.com/web/online/index.htm
9. 潘泰克斯LX: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hardwares/classics/pentaxlx/index.htm
10. 潘泰克斯67:http://www.users.dircon.co.uk/~jrf/pentax67.html
11. 奥林帕斯主页:http://www.olympus.com/
12. 奥林帕斯软件欧洲主页:http://www.olympus-software.com/
13. 奥林帕斯网上资源:http://www.olympus.net/
14. 康泰克斯照相机主页:http://www.contaxcameras.com/
15. 徕卡官方主页:http://www.leica-camera.com/home-e.htm
16. 徕卡袖珍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kikuyashoji.co.jp/miniluxclub/index-e.html
17. 美国徕卡历史社团:http://www.lhsa.org/
18. 罗莱摄影主页:http://www.rolleifoto.com/
19. 罗莱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2.magicalights.co.jp/dmakos/rolleitlr/index.html
20. 罗莱摄影技术: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companies/rollei/index.htm
21. 哈苏主页:http://www.hasselblad.com/
22. 哈苏美国主页:http://www.hasselbladusa.com/
23. 哈苏资源图象史:http://www.mir.com.my/rb/photography/companies/nikon/hasselblad/cameras/hasselmodels/hasslemodel.htm
24. 玛米亚主页:http://www.mamiya.com/
25. 玛米亚—OP: http://www.mamiya.co.jp/eindex.htm
26. 卡尔。蔡司主页:http://www.zeiss.de/
27. 理光照相机英国网站:http://www.ricoh-cameras.co.uk/
28. 腾龙—勃朗尼卡:http://www.tamron.com/
29. 威达公司主页:http://www.vivitarcorp.com/
30. 威达欧洲:http://www.vivitar.co.uk/
31. 图丽主页:http://www.tokina-usa.com/
32. 仙娜主页:http://www.bhphotovideo.com/photo/large/sinar/eimise.html
33. 骑士美国主页:http://www.horsemanusa.com/
34. 柯达公司主页:http://www.kodak.com/
35. 柯达图片:http://www.kodak.com/digitallmaging/picture ;This/pic ThisHome.jhtml
36. 富士胶卷世界:http://www.fujifilm.co.jp/
37. 柯尼卡主页:http://www.konica.com/
38. 柯尼卡日本主页:http://www.konica.co.jp/
39. 柯尼卡英国主页:http://www.konica.co.uk/
40. 阿克发主页:http://www.agfa.com/
41. 阿克发数码照相机:http://www.agfamonotype.com/
42. 波达主页:http://www.polaroid.com/index.html

二、摄影书商 Booksellers
1. 布尔芬奇出版社:http://www.twbookmark.com/arts/
2. 双棕简——十二树出版社:http://www.twinpalms.com/
3. 分布式艺术出版者公司:http://www.artbook.com/
4. 摄影之烟眼图书和照片:http://www.photoeye.com/
5. Pawprint图书:http://www.pawprintbooks.com/
6. 黑白书店:http://www.nudebooks.com/toc.html

7. 查尔斯。A。哈特曼书店和摄影:http://home.earthlink.net/~hartmanc/
8. 摄影技术书店:http://fox.nstn.ca/~hmmerk/

三、摄影博物馆和画廊 Museums and Galleries
1. 摄影艺术博物馆:http://www.mopa.org/
2. 英国光圈画廊:http://www.aperture-photo.com/index.html
3.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http://www.moma.org/photography.html
4. 美国摄影博物馆:http://www.photographymuseum.com/
5. 法国摄影博物馆:http://www.mep-fr.org/default.htm
6. 世界摄影画廊:http://www.worldphotogallery.com/
7. 佳利福尼亚摄影博物馆:http://www.cmp.ucr.edu/
8. 北极光画廊:http://www.nlg.dk/contents.html
9. 残留影象画廊:http://www.afterimagegallery.com/
10. 韦斯顿画廊;http://www.westongallery.com/
11. 美国艺术博物馆:http://www.artmuseum.net/
12. 高登摄影网上画廊:http://web.kyoto-inet.or.jp/people/gordon/
13. 照相机无名画廊:http://thor.he.net/~matheny/index.html
四、摄影组织团体 Organizations

1. 国际摄影团体:http://www.icp.org
2. 阿尔波塔专业摄影家联合会:http://www.appa.ab.ca/
3. 澳大利亚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ozonline.com.au/photoclubs/
4. 北美自然摄影社团:http://www.nanpa.org/
5. 达拉斯专业摄影家协会:http://www.prophotography.com/dppa/index.html
6. 大纽约专业摄影家:http://inch.com/~ppgny/
7. N.S.摄影协会:http://www.chebucto.ns.ca/Recreation/PGNS/
8. 光线作品中心:http://sumweb.syr.edu/summon2/com-dark/public/web/L1.html
9. 光线代理:http://www.lightfactory.org/
10. 当代摄影社团:http://worldmall.com/scp/
11. 翡翠摄影社团:http://www.cyberis.net/~bridge/
12. 黑白艺术圈:http://www.artzone.gr/
13. 国际自由投稿摄影家组织:http://www.aipress.com/
14. 纪实研究中心:http://aaswebsv.aas.duke.edu/docstudies/cds/
15. 华盛顿专业摄影家:http://www.ppw.org/
16. 惠灵顿摄影社团:http://photosoc.wellington.net.nz/
17. 加拿大摄影历史社团:http://web.onramp.ca/phsc/
18. 加拿大专业摄影家:http://www.ppoc.ca/
19. 加拿大摄影艺术联合会:http://capa-acap.ca/
20. 加拿大通讯系统摄影师和插图画家协会:http://www.capic.org/
21. 立体视觉:http://www.stereoviews.com/index.html
22. 咖啡社团:http://www.cafesociety.org/
23. 康威照相机俱乐部:http://www.btintemet.com/~conwycamera/
24. 光圈基金会:http://www.aperture.org/
25. 伦敦摄影家协会:http://www.aophoto.co.uk/
26. 伦敦照相机俱乐部:http://lcc.begeek.com/
27. 美国职业摄影师:http://www.ppa-world.org/
28. 美国摄影社团:http://www.psa-photo.org/
29. 纽约摄影协会:http://www.nyip.com/
30. 美国媒体摄影家社团:http://www.asmpcolorado.org/
31. 南非专业摄影家:http://www.profoto.co.za/
32. 魅力摄影师国际组织:http://www.glamourphotonet.com/
33. 摄影创意者国际协会:http://iipa.wsone.com/web-store.cgi
34. 全景摄影师国际联合会:http://panphoto.com/
35. 摄影之友:http://www.photoarts.com/fop/
36. 摄影艺术中心:http://www.photography.org/home.htm
37. 摄影计划中心:http://www.photoprojects.org/
38. 摄影新闻网络:http://www.photonews.net/
39. 马雷哥尼基金会工作室:http://www.studiomarangoni.it/
40. 休斯敦摄影中心:http://www.hcponline.org/
41. 新泽西州专业摄影家协会:http://www.ppanj.com/
42. 探索摄影报道:http://www.frontierphoto.com/index.html
43. 希腊摄影网站:http://www.photography.gr/index-en.html
44. 伍德斯托克摄影中心:http://www.cpw.org/
45. 图象立方体:http://www.picturecube.com/
46. 英国专业摄影协会:http://www.bipp.com/
47. 英国北部摄影家:http://www.unp.co.uk/
48. 低地国家的注视:http://www.gms.lu/eye/

五、摄影教育 Education
1.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http://www.nyip.com/
2. 罗彻斯特技术学校:http://www.rit.edu/~rckpph/
3. 创意摄影:http://www.art.fullerton.edu/CreativePhoto/
4. 宾夕法尼亚摄影空间:http://www.psu.edu/photogyaphy/
5. 澳大利亚通信学校摄影课程:http://xenios.qldnet.com.au/acs/photo/
6. 荷兰摄影学生毕业作品展:http://utopia.knoware.nl/users/philippe/academie.html
7. 哥伦比亚学院摄影系:http://www.colum.edu/undergraduate/photo/index.html
8. 大学进修:http://www.ryerson.ca/programs/imagearts.html
9. 时装摄影学校:http://www.clickup.net/
10. 美国西北学院摄影通讯:http://photo.nwc.cc.wy.us/
11. 摄影和数码图象工作室:http://www.kst.dit.ie/dit/photo/
12. 圣约斯州大学摄影课程:http://www.sjsu.edu/depts/photography/photo-homepage.html
13. MFA摄影和相关媒体课程:http://www.mfaphoto.sva.edu/

六、摄影历史 History
1. 摄影的历史:http://www.kbnet.co.uk/rleggat/photo/
2. 国会图书馆的“美国记忆”:http://lcweb2.loc.gov/ammem/pnhome.html
3. 东京摄影:http://tokyophoto.com/
4. NOAA摄影和图象收藏:http://www.photolib.noaa.gov/
5. 波恩斯档案:http://www.burnsarchive.com/
6. 波士顿空间:http://www.bostonspsce.com/introtoc.html
7. 不可思议的媒体:http://www.magic.be/
8. 国际摄影图书馆:http://www.picture.com/
9. 海岸视觉画廊:http://members.cruzio.com/~hoax1950/CoastalVisions.html
10. 洪水画廊:http://www.public.asu.edu/~marcvan/
11. 付费电话的世界:http://www.2600.com/phones/
12. 老照相机图片:http://www.flash.net/~bobgil/cam/camera.html
13. 京都艺术人体:http://web.kyoto-inet.or.jp/people/photos/
14. 科学中的艺术:http://www.anl.gov/OPA/sciart/
15. 牛津印象:http://web.comlab.ox.ac.uk/oxinfo/photos/index.html
16. 美国摄影博物馆:http://www.photographymuseum.com/
17. 绿眼睛计划:http://cafeandre.com/
18. 迈布里和阿奇雷特摄影:http://www.colorphotography.com/
19. 毛里求斯图片展:http://www.airmauritius.int.ch/photogra.htm
20. 摄影家画廊:http://www.sfn.saskatoon.sk.ca/arts/tpg/index.html
21. 摄影国际档案中的女性:http://www.sla.purdue.edu/WAAW/Palmquist/index.htm
22. 上前线的女性:http://lcweb.loc.gov/exhibits/wcf/wcf0001.html
23. 日本摄影史:http://photojpn.org/HIST/hist1.html
24. 探索通讯:http://www.discovery.com/news/picture.html
25. 数码休闲室:http://www.digitallounge.com/
26. 收藏视觉:http://cvisions.nyu.edu/
27. 时代广场:http://www.timessquarephotos.org/
28. 抓拍城市:http://snapcity.com/
29. 网上都柏林:http://gallery.adnet.ie/
30. 图象画廊:http://www.planetdata.com/images/
31. 通过孩子的眼睛:http://www.eyesofachild.com/
32. 达盖尔社团:http://abell.austinc.edu/dag/home.html

七、摄影杂志 Magazine

1. 变焦国际杂志:http://www.zoom-net.com/
2. 亚洲摄影:http://www.asiaphoto.com/
3. 视觉摄影杂志:http://www.sightphoto.com/index.html
4. 日本国际摄影杂志:http://www.apn.co.jp/photo/index-e.html
5. 资源杂志:http://www.sourcemagazine.demon.co.uk/
6. 黑白世界:http://www.photos.com/bwworld/
7. 令人惊讶的眼睛:http://www.eyecaramba.com/index.html
8. 在线摄影:http://www.onlinephotography.com/

八、数码摄影 Digital
1柯达数码图象奉献:http://www.kodak.com/digitallmages/samples/imagelntro.shtml
1. 数码画廊:http://www.willmaster.com/gallery/
2. 数码摄影和图象:http://www.digitalphoto.com.nf/
3. 数码短课程:http://www.shortcourses.com/
4. 数码焦点:http://www.digfocus.com/
5. CNET照相机:http://www.cnet.com/Content/Gadgets/Special/DigcamTC/index.html
6. 数码照相机资源专栏:http://www.dcresource.com/
7. 数码摄影大观:http://www.inconference.com/digicam/index.html
8. 数码摄影展览:http://www.bradley.edu/exhibit95/
9. 数码照相机指南:http://www.plugin.com/digitalcameraguide/index.html
10. 数码之眼:http://www.image-acquire.com/
11. 图象资源:http://www.imaging-resource.com/
12. 有效购买者指南—数码照相机:http://www.digitalcameras.activebuyesguide.com/

九、新闻摄影 Photojournalism
1. 普利策奖:http://www.pulitzer.org/
2. 白宫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whnpa.org/
3. 电子新闻杂志:http://www.journale.com/
4. 大洛杉矶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ppagla.org/
5. 国际摄影:http://www.interfoto.ru/
6. 东加拿大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execulink.com/~ecnpa/
7. 国际战争照相机协会:http://www.combatcamera.org/
8. 国家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metalab.unc.edu/nppa/
9. 联系图片社:http://www.contactpress.com/
10. 黑星图片社:http://www.biackstar.com/
11. 美国新闻摄影:http://www.photojournal.com/
12. 自由摄影:http://www.mbnet.mb.ca/f-pro/
13. 明尼苏达州新闻摄影家协会:http://www.mnpa.org/
14. 学生出版物摄影团体:http://www.collegemedia.com/spps/
15. 世界新闻摄影;http://www.worldpressphoto.nl/
16. 取景器后面—新闻摄影记者一年的生活:http://www.digitalstoryteller.com/YITL
17. 摄影8:http://www.foto8.com/

十、自然摄影 Nature
1. 阿拉斯加室外和自然摄影家社团:http://www.asonp.org/
2. 佛罗里达州热带设计:http://www.tropicaldesigns.com/

3. 野外摄影:http://wildphotography.com/
4. BBC野生动物:http://www.bbcwild.com/
5. 英国旅游指南图片:http://website.lineone.net/~beautifulengland/
6. 地球的艺术:http://artofearth.anthill.com/
7. 大西部图象:http://www.gorp.com/gwi/
8. 光圈艺术:http://www.apertureart.com/
9. 加利福尼亚自然和科学摄影:http://www.fredparker.com/
10. 纪实影象:http://www.candidimages.com/
11. 画意摄影:http://www.tucson-sunset.com/
12. 夜晚视觉:http://www.nightviz.com/
13. 家乡的视觉:http://www.backcountryimaging.com/
14. 迈克尔。马罗:http://www.mauromedia.com/
15. 接近野生动物:http://www.up-close.com/
16. 立体景观:http://www.3dviewmax.com/
17. 绿色代理机构:http://www.greenagency.net/
18. 金色土地影象:http://www.goldenstateimages.com/
19. 山脉数码图象:http://www.quietplaces.com/
20. 明尼苏达州野生动植物连接:http://www.uslin.net/~rosebudm/lee.htm
21. 冒险性和图片:http://www.sportingpics.com/
22. 美国风光画廊:http://www.landscapephoto.com/
23. 冒险图象画廊:http://adventurepix.com/
24. 摄影自然主义者:http://www.photonaturalist.com/
25. 山脉图象:http://www.mountain-images.co.uk/
26. 野生感觉摄影:http://www.wildperceptions.com/
27. 野生动植物摄影:http://www.wildlife-photography.co.uk/
28. 室外图象:http://www.outdoorimages.com/
29. 乡村光源出版:http://chrisharris.com/
30. 踪迹的尽头:http://www.launchnet.com/dtehshuh/index.html
31. 自然摄影商店:http://www.tesser.com/naturephoto/

十一、婚礼和肖像摄影 Wedding & Portrait
1. 婚礼和肖像摄影家国际组织:http://www.wppi-online.com/
2. 传奇婚礼摄影:http://www.wedfoto.com/
3. 创造等待:http://www.creationwaits.com/
4. 创造性艺术摄影:http://www.creativefoto.com/
5. 更好的影象:http://www.betterimage.com/
6. 光谱产品:http://www.markgoldberg.com/
7. 婚礼摄影:http://www.photographer.com/
8. 美国摄影师:http://www.ameriphoto.com/
9. 佩特鲁斯卡斯摄影:http://www.petruska-photography.com/index2000.html
10. 纪实视野:http://home.ici.net/~ndel/candidvu.htm
11. GK摄影:http://www.gkphotography.com/home.stm
12. 优秀婚礼摄影:http://www.weddingphoto-ma.com/
13. 摄影的注视:http://eyesonphotography.com/
14. 图象概念:http://www.imageryconcepts.com/
15. 永恒的印象摄影:http://www.lastingphotos.co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3:15
http://www.uelsmann.com/ 尤斯曼大师个人网站 很NB

http://www.demarchelier.net/home.html demarchelier个人网站 推荐 大师级作品

http://www.betterphoto.com/gallery/d...tCatID=&camID= 上万张图片库

http://www.betterphoto.com/contest/finalists.asp 记录摄影师从01年到08年所拍摄的照片,点击图片即可打开

http://www.maggietaylor.com/flash.html 强烈推荐 大师级作品(色彩,想象都很好的油画)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pas...smithshow.html Rodney Smith作品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art...urkholder.html Dan Burkholder风景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art...or/taylor.html taylor作品 强烈推荐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pas...mostalice.html taylor作品补充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art...wimberley.html wimberley作品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art...kos/fokos.html David Fokos 作品(柔调)

http://www.johnclearygallery.com/pas...elmarilyn.html George Zimbel拍摄梦露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ter/index.html Jody Forster作品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ncer/index.htm jackspencer作品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Lonesome_Dove William 作品 推荐

http://www.howardschatz.com/ 霍华德.斯恰兹(推荐)

http://www.chrisrainier.com/textindex.html 克里斯.雷尼尔(推荐)

http://art.dada.it/newton/ 赫尔穆特.牛顿

http://naoki-ishizaka.com 石坂直树 Matthieu Deluc http://www.matthieudeluc.com

http://www.thierrylegoues.com Thierry Le Gouès 个人网站

http://www.eric-traore.com Eric Traoré 个人网站

http://www.hidiro.com/index.php?page=book03 Nicolas Hidiroglou(推荐)

http://www.brunofabbris.com Bruno Fabbris(推荐)

http://www.philippesalomon.com Philippe Salomon (推荐)

http://www.alexandreweinberger.com Alexandre Weinberger 个人网站

http://www.gmzimmermann.com Gilles-Marie Zimmermann(强烈推荐)

http://www.michelperez.com Michel Perez(推荐)

http://www.matthieudeluc.com Matthieu Deluc个人网站

http://www.two-eyes.com/one.html(强烈推荐)

http://www.fredleveugle.com/ Fred Leveugle (推荐)

http://www.gregoirealexandre.com Grégoire Alexandre 个人网站

http://www.laurentdarmon.com/darmon.htm (强烈推荐)肖像拍的很好

http://www.abergel-photo.com/fb1.html Philippe Abergel个人网站

http://www.prisedevue.com/english/frameset_fr.htm prisedevue个人网站

http://www.fredpinet.com/ (推荐)时尚片拍的很好

http://www.fredericimbert.net/photog...hp?type=beaute Frédéric Imbert个人网站

http://www.olivierrose.com Olivier Rose

http://www.christianlartillot.com/set01/index.html christianlartillot个人网站

http://www.sabastia.com/sabastia.htm 有一些好片

http://www.cyrillagel.com/index.php Cyril Lagel个人网站(推荐)

http://www.sabinevilliard.com/main.html Sabine Villiard个人网站

http://mapage.noos.fr/book_portraits 大师级照片(强烈推荐)

http://www.davidvasiljevic.com/ David Vasiljevic个人网站 (推荐)

http://www.andreaklarin.com/site.htm andreaklarin个人网站(强烈推荐)

http://www.davolo.com Davolo个人网站

http://www.wilsonwenzel.com/ Mikael Jansson个人网站(推荐)

http://www.andreassjodin.se andreassjodin个人网站(推荐)

http://www.choicestockholm.com Dennis Blomberg个人网站

http://www.simoncederquist.com/serie1.htm simoncederquist个人网站(比较个性,看片不太方便)

http://www.lennart.se/start.htm lennart个人网站 有几张好片

http://www.oscarfalk.com Oscar Falk 个人网站

http://www.jorgenahlstrom.com/ jorgenahlstrom个人网站(推荐)人像拍的很棒

http://www.lundlund.com/photographers lundlund个人网站

http://www.rasmusmogensen.com/portfo...utyfashion.htm 照片不少 有些好片

http://www.mortenlaursen.com/index.php?id=79 有些片还不错

http://www.stevenkleinstudio.com 比较个性的站点 还有短片

http://www.markseliger.com Mark Seliger大师作品,必须推荐

http://www.kwpf.com Kenneth Willardt个人网站 照片不少,有不少好片(推荐)

http://www.tommunro.com Tom Munro个人网站 有些好片(推荐)

http://www.paularesu.com/portfolio4.html (推荐)肖像拍的很棒

http://www.gregkadelstudios.com/women/ gregkadelstudios个人网站

http://www.kutlu.com/photographs/editorial (推荐)人像拍的不赖

http://www.davidmignon.com/ davidmignon个人网站

http://www.christophermicaud.com/ christophermicaud个人网站(推荐)

http://www.kenbrowar.com/ Ken Browar个人网站(推荐)

http://www.managementartists.com 照片不少

http://www.clauswickrath.com/home.html 照片挺全 广告片居多

http://www.ohlsson.de/RALPHMECKE.html

http://www.angeladebona.com/site.htm 集合很多摄影师作品,照片很多,拍的不赖(推荐)

http://www.tobias-zarius.com/ 儿童拍的不错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4:42
http://zgzxxms.blog.sohu.com/119249355.html
http://zgzxxms.blog.sohu.com/119249355.html
http://zgzxxms.blog.sohu.com/119249355.html
管季超的朋友李绪洪先生的文章。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5:30
如何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  北京摄影家协会理事 史建华


  本次比赛的主题定为:2010年的感动。作为摄影爱好者如何依据主题拍摄作品参赛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围绕“2010年的感动”的活动主题进行拍摄
  (一)理解主题
  感动: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向慕。(摘自《现代汉语辞典》)
  2010年的感动是指2009年第十四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结束后,至2010年4月底截稿前,这段时间内你的思想感情受外界哪些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有哪些事物引起你的同情或向慕。实际上这个主题要求你送交的作品具有时代感。
  (二)有时代感
  客观地表现时代精神是摄影作品时代感的表现。作品要表现某个时期人的意识思维活动、时代精神在作品中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而是通过作品传递出来。时代精神是作者在特定时代中通过焦点的凝聚,快门的开启,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出的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三)艺术真实
  真实是摄影创作的第一要素。生活真实不但是我们获得激情、素材、主题的土壤,也是艺术真实获得自我转换的机制,真实是摄影艺术存在的价值。摄影艺术作品自身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不是自然之美,不是现实生活的翻版,而是经过作者运用分析、提炼等方法加工过的社会生活。它比现实生活更鲜明、更典型,这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区别。
  掌握摄影艺术的表现方法
  (一)选择好光线
  光源的照射方向不同,使被摄体出现了不同的受光面,产生了不同的亮度层次,从而对曝光产生影响。一般把这种光的照射方向分为顺光、侧光、逆光。光线照在被摄体正面为顺光,照在被摄体侧面为侧光,照在被摄体后面为逆光。拍摄艺术作品多采用侧光或逆光。
  (二)学会结构画面
  摄影创作结构画面一般采用黄金切割法。即将取景器中的画面把长宽边分别分成三等分,形成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体放在长宽边“井”字格的四个交点上。这四个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
  (三)选择好拍摄点
  拍摄点包括距离、角度、方位。
  1.距离:即拍摄距离,是指摄影点与被摄体的远近关系。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2.角度:是指拍摄点与被摄体的角度关系。拍摄点与被摄体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为平视角度。拍摄点高于被摄体,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拍摄为俯视角度。拍摄点低于被摄体,也就是说从下往上拍摄为仰视角度。
  3.方位:是指拍摄点与被摄体的方向位置的关系。分为:正面构图、侧面构图、背面构图。
  (四)处理好前景和背景
  前景和背景在摄影构图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作为一张照片的有机组成部分,能起到突出主体、增加照片空间感和深度感的作用。因此,在摄影构图中,正确地利用前景和背景,可以使照片中的景物更加和谐统一,从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五) 用艺术的方法来表现
  1.突出主体:一幅作品应该只有一个主体。拍摄时可以利用影调的变化,虚实对比、特写等手法来突出主体。
  2.提炼线条:线条结构是摄影画面的组织形式,拍摄时可以采用选择适当的拍摄角度,将镜头视野中各种物体因光线照射而呈现出来的不同线条组织起来。
  3.控制影调:影调是景物的明暗关系表现在影像上的明暗层次,是构成影像的基本因素。是造型处理、画面构图、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表现手段。影调分为高调(画面主体为白色)、中间调、低调(画面主体为黑色)。彩色摄影还有冷色调(青蓝紫色)和暖色调(赤橙色)。
  4.表现动感:动感表现法是动体摄影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动感表现,常采用虚实对比的方法和动静对比的方法来强化动感的表现。现实生活中,倾斜的线条象征着动感,有不稳定的感觉。拍摄动感一般采用慢门表现动感、追随法表现动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5:37
真实背后 还原摄影作品的写实性[zt]

摄影的本质是写实的。纪实摄影在中国广受重视,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正是因为纪实摄影在充分地利用摄影的写实功能;而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在今天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无不是因为其充分地体现出摄影在写实方面的特殊威力。

但是,对写实摄影在主题表现方面的技术技巧问题,大家研究得还不够充分,系统地归纳更少,这正是我想以这个重要的主题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本意。
由于版面所限,我不想在此过多地谈那些有争议的问题,例如什么是纪实摄影,什么是新闻摄影等。我只想围绕写实性摄影的特性来谈一些基本的技术和技巧,及相关的理论分析。为了我和大家都轻松一点,我不想象写书一样宏观规划,陆续展开,而是相对随机地谈,大家有了问题,可以随时来信,我们一起探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我写的是写实摄影,而不是人们早已习惯了的纪实摄影或其它称呼。我这样写,一方面是为了回避上述的一些争议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大家一开始就意识到,我们要谈的所有问题,全部是建立在写实的基础之上的。那些绘画或其它平面艺术谈了很多,有成套理论的东西,我不想在此过多涉及。


写实摄影的基本操作,不论是艺术创作,还是非艺术的拍摄,都是直接面对活生生的现实世界。画面上形成的所有影像,包括所有细节,无一不是现实生活中本来的样子。对此人们甚至有一个不容置疑的原则,就是拍摄到画面上的所有东西,不能允许任何弄虚作假。其实,这正是所有写实类摄影的基本特征。


如果与绘画去比较,可以认为,写实类摄影是用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瞬间的方法,去最终实现艺术的或情感的表现、表达。其突出的特点,是现实情境的有机组织(甚至是瞬间组织);而绘画则是着意描绘理想的画面,并通过各种渲染手段,去实现艺术的或情感的表现、表达。


有几点一定要弄清楚,这将在我们今后的讨论中不断深入:

    1、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景象,而非经过构思最终形成的影像;
    2、捕捉某一瞬间,而非雕琢一个画面;
    3、情境的瞬间组织,而非精心设计安排。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捕捉自现实生活的景象,以及在瞬间定格的画面,一定是为某个主题服务的,而绝非捕捉到什么算什么。



Gaston Gazette》杂志,安德鲁·拉塞尔( Andrew Russell


美国卡托巴河(Catawba River)洪水泛滥,一个营救人员正在从直升飞机上下来,营救被困在河中的人。整幅画面看起来非常优美,这可能是摄影爱好者最喜欢做的事,但切记,不能为美而不顾一切。西方摄影记者并不介意把灾难现场拍得非常美丽。但从事件报道的角度看,并没有任何失真之处,包括现场气氛在内,也仍然是恰当的。摄影者用较慢的速度(拍摄数据低于较暗的光线和剧烈的动荡),反而有效地营造了现场气氛,同时使画面看起来充满了魅力(有强烈的吸引力)




美国《爱国者新闻》(The Patriot News)记者阿米兰·怀特(Amiran White


美国东部宾州哈里斯堡(Harrisburg),一场大雪,把一排汽车都掩盖了起来。一个人正在从雪中挖掘他的汽车。画面处理得非常美,但主要的目的是交待雪是如此之大。

画面表现埃迪·巴克(Ed Baker)一家正在搬家。本来是一个普通的事件,摄影者巧妙地选择了一个非同一般的视角,从而使画面看起来具有了非同一般的魅力。画面这样选择,是为了着力体现浓郁的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

赫莱德时报(The Heraid-Times)记者杰里米·浩根(Jeremy Hogan


刚刚开始下雪,几个带黑帽的门诺教徒(Amish)行走在乡间小路上,其它成员则乘坐一辆四轮马车。此片同样是在着意刻划浓郁的乡间气氛,从而与教徒的神秘色彩有效地呼应 起来。


美国《企业新闻》(The News- Enterprise)记者尼埃尔·卡丁( Neal Cartin


透过一个破铁罐看去,巴勒斯坦儿童正在户外的空地上游戏。拍摄者巧妙地利用了战争的后果(残破的铁罐)来表现轻松愉快的日常生活题材。使画面看起来既非同一般,又有力地说明了战争给人类带来 的创伤。


美联社记者杰罗姆·德雷(Jerome Delay


一群印尼孩子正在漂满垃圾的河里游戏。根据联合国的报告,在亚洲,污染水正在无情地杀死大量儿童。此幅画面看起来是非常活跃的,主要是孩子的精彩动作发挥了作用。但更重要的在于水中的污物,没有这些东西点题,作品的份量会 大大减弱。


法新社记者埃迪·丹赫尔(Ade Danhur)摄于印尼北雅加达省

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形象一词经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它是指为主题表达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够激发欣赏者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一般生活中也使用形象一词,但这种使用往往也与欣赏性的观察有关,即能够引发人们思想或感情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可见,形象这一概念,总是和感受、体验关联在一起,也就是哲学中所说的形象思维。另一个与形象思维相对应而存在的哲学概念——逻辑思维,指的是一般性的认识过程,其中更多理性的理解,而不多用感受或体验。
我们开篇即引用了这样一个概念,是因为图片的阅读与其它二维(平面)艺术形式的阅读一样,必须遵循形象思维的基本规律。对创作者来说也是一样,不会欣赏(阅读),不可能顺利地创作。而问题恰恰是:相当多的摄影人或图片的阅读者,不能够自觉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从而使图片的阅读和创作(形象的组织)遇到障碍。


不能自觉地阅读图片,不能完全怪阅读图片的人,这种障碍是由图片的特殊性造成的。写实性摄影中的形象,全部直接拍摄自生活现场,是现实生活情景的物理性复制。图片的这种复制特性,常常让人们不知不觉地只产生认识这些情景的欲望,而不容易引起欣赏性的观察。也就是说,在图片的阅读过程中,本来应该自然产生的形象思维,被如此真实、如此客观的景象强行拉回到了一般的认识性思维——逻辑思维方式中去了。了解一结束,一切就跟着结束,体验或感受根本没有发生。这是相当多的人不容易读懂写实性摄影作品的原因,也是相当多的人不知道如何拍摄写实性摄影的原因。

显然,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只需要有意识地用欣赏的眼光(感受或体验),而不仅仅是认识的眼光去观察图片中的形象,或观察写实性摄影作品(包括具有明显审美意味的优秀新闻图片或纪实摄影作品),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的实现还有困难,那可能就是人为的,或心理的因素了。人们强调图片的客观性,强调它的记录功能及历史档案价值,这是不错的。但如果因此而否定形象思维,就有点过分了。形象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之一,充分地利用形象思维,并不会因此而影响信息的客观性。形象思维方式,是阅读理解图片最 基本的手段。


路透社记者Arko Datta 20041226地震引起的海啸过后


运用形象思维并不意味着不能同时运用逻辑思维。比如观察一幅照片,你当然可以先去了解这上面都拍了些什么。一般情况下,人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如果这幅照片并没有有意识地运用形象思维来包含进更多的东西,你当然可以就此打住,例如普通的照片。但对于包含有更多思想内涵的纪实摄影作品,对于具有更丰富情感、评价信息的优秀新闻照片,有意识地运用形象思维,可能就会变得十分重要。你一定会通过形象思维方式,发现更为内在的,过去不容易读出的内容。同理,在拍摄、创作并非一般记录的照片时,你会发现,熟练地掌握形象思维,你的作品马上就会变得更为内在,更为含蓄。


   
巨大的树根和铁罐随着大量杂物被海浪撕噬,惜日风景美不胜收的国际著名海滨浴场惨不忍睹。

高高指向天空的树根和遍地狼籍使海啸带来的破坏被有效地强化;弯身寻找着什么的那个人,十分精炼地代表着人类,承受着的灾难带来的后果。作者只用了这两组主要形象,就十分精彩地完成了这一主题的描述。欣赏者也一定会通过这两组形象,充分地感受到海啸的残酷——这两组形象就象一个桥梁,顺利地完成了从拍摄者到观察者的信息沟通目的。

一个人在枪战中死去,他的家属正在哀悼。死者平静的脸和亲人悲痛、无助的表情,只用一只马灯便十分生动地勾划了出来。作者用一种近乎油画的拍摄效果,使画面流露出浓厚的宗教气氛,从而更深一层地交待出亲人生离死别的悲剧情节,揭示着战争给人 类带来的灾难。

路透社记者Fayaz Kabli 今年1月份拍摄自印度克什米尔的一幅照片


一群年轻人正在庆祝阿巴斯在总统大选中取得胜利。背景是阿巴斯的头像广告,直接交待出了人群欢呼的目的,作者只用了两组形象便明确地交待出了主题 ,手法十分精炼。


美联社记者Lefteris Pitarakis 110拍摄自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城市
Ramallah Manara
广场

    Takua Pa城不同信仰的人们,用放飞孔明灯的方式,为海啸遇难者祈祷。一只近距离拍摄的巨大的灯笼有效地交待出细节,也增强了画面的冲击力;背景选用了飞满了灯笼的天空,明确地交待出了人物行为 目的和宏观的气势。



路透社记者Bazuki Muharnmad 119在泰国拍摄的画面


高温和暴雨导致俄州西北部洪水泛滥。记者选用一只漂浮在洪水中的泰迪熊做前景,来描述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泰迪熊(teddy bear)在西方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玩具,用它做前景,并被强调到非常突出的程度,无论从色彩上,还是现场感受上,都可以使画面产生 相当强的视觉冲击力。


盖蒂图片社记者大卫·葛黎迪(David Greedy114拍摄自美国俄亥俄州的Defiance


一个男人带着一只狗,从白雪覆盖的公园湖面上走 过。前景是一丛香蒲草。


奥尔巴尼时报记者Paul Buckowiki摄自美国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Albany)城华盛顿公园

学会选择形象和利用形象

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进行写实性摄影拍摄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捕捉现场人物或情节自身,那只是一个现场记录的照片而已。要想完成一件被称为作品的写实性照片,你必须学会通过这个画面,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出你对镜前人物或情节的准确而深刻的感受或评价,并让观赏者能够通过阅读,正确地理解你的拍摄意图。


你当然需要尊重镜前形象包括情节自身的意义。因为你拍摄他们,一定是要向读者介绍他们,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但是,在完全尊重形象或情节的基础上,你可能还希望表达出在情感、现场感受,甚至是思想评价方面的更多的东西。这是完全正常的需要,甚至是必须要做的事,至少对于优秀的写实性作品来说是如此。那么,形象的选择和情节的把握,特别是对细节的关注和瞬间的捕捉,可能就是我们最需要动脑筋,下功夫的事。可以认为,在进行写实性摄影的创作时,你实际上是在一定主题的指引下,重新审视这些形象或情节,并在保持他们自然、真实的前提下,利用他们的不同瞬间来传递不同的情感、感受或思想评价。注意,即使在同一个现场面对同一个形象或情节时,由于瞬间选择的不同,这种意图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且绝不仅仅是画面捕捉得是否完美。

现场的人物或情节是随时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如果不受干扰,这个不断变化着的生活链中的几乎每一个瞬间,都可以是真实,生动的,而不象人们一般想象的那样,很难捕捉到生动的瞬间。如果说某个瞬间不真实,不生动,那这个瞬间一定是受到了你的干扰。
  
   
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操心的,是这些瞬间是否能够正确地转达你的意图。如果这个画面混乱,结构不美,你不满意,当然不算是正确地转达了你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你可能想要表达欢快的气氛,而画面却让人感到沉闷或压抑;你本来想要让人产生同情,而画面看后却让人反感……出现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就是你没有恰当地选择好形象,或情节的某个瞬间。要知道,生活现场如果是让人感到欢快的,那一定是欢快的主体,以及主体周围的主要形象或情节,成功地营造了这欢快的气氛。你的作品没有表现出这种气氛,一定是哪个与欢快的气氛相左的形象,或情节或陪体被你留到了画面上。在杂乱无章的生活现场,这种现象同样普遍存在。但是,因为主体或主要群体是欢快的,删减、躲避这些干扰形象并不很难。

   
如果人们把摄影叫成是减法的艺术,那真正要下功夫减的,正是这些与主体气氛相左的干扰因素。当然,反过来说,应该加上的,是符合你所需要的那些因素。一个优秀的写实摄影师,一定会非常认真地寻找时机,耐心地等待时机,巧妙地营造时机,和熟练地把握时机。他也一定会聪明地寻找适当的角度(包括左右、上下、远近和镜头的俯仰),迅捷地操作相机,准确地框取到自己和将来的读者,都能够 普遍认可的最理想的画面。

美联社记者Murad Sezer拍摄自巴勒斯坦拉法赫(Rafah)难民营


残破的房屋被摄影者放到前景上,以实现最大限度的强调;老人的表情(注意,不光是动作)既是真实贴切的,但也同时被巧妙地利用来描述心情。墙壁和老人的动作、表情有效地配合起来,从而使照片不仅介绍了现场及事件,而且表达了摄 影者的感情色彩和思想感情。


美联社记者Mark Lennihan 美国纽约被恐怖袭击破坏了的世贸中心


摄影者不仅向人们介绍了被毁11周以后仍被烟云笼罩着的现场,更利用一段象十字架一样的钢架形象,向人们诉说着恐 怖主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美国奥尔巴尼联合时报(Albany times Union)记者保尔·布科斯基(Paul Buckowski)自纽约圣保罗Apostle大教堂


一个5岁的小女孩在大人们做着复活节弥撒时坐在一旁浮想联翩。作品标题叫复活节幻想曲(Easter reverie,显然,摄影者是在利用尼科尔的一个可能是偶然的动作,表达着自己的一个想法:宗教对年轻一代正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台风过后,一个居民站在水中,看望着被毁的家园。记者压低镜头,从而有效地避开了前后必然会存在的杂乱的东西,只框取有着几片被水冲来的杂物的水面,非常精彩地表现出台风给人类带 来的灾难。画面处理得非常利索。

美联社记者Wally Santana 2004825,拍摄自台北的一个画面


一个病人躺在床上,艰难地举起自己的手臂。这对骨瘦如柴的手臂不仅交待出病人的现状,更有力地描述了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有效地激发起读者的同情心。同样,镜头的低角度有效地避开了室内的无关形象, 使画面的效果十分简洁地体现出来。


西巴通讯社记者Vinai Dithajohn 20041120拍摄自泰国Lopburi的一个由佛教寺庙提供的艾滋病收容所中的画面


大不列颠约克公爵即将在白金汉宫举行一个有芭蕾舞表演的聚会。在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扮演仙女的西蒙·克拉克(Simone Clarke)身着舞裙,在向以雷打不动著称世界的白金汉宫门卫面前,调皮地整理自己的鞋带。摄影者将两个毫不相干的形象以强烈的反差捕捉到一起,入骨三分地描 述出了这一平时很难描述的有趣现象。


泰吾士报记者Ben拍摄自英国白金汉宫门前的一个画面,作品的标题叫双人舞(Pas de deux

形象的叙述能力及表现能力

叙述是指直接地讲述,诉说。形象具有叙述能力,这一点好理解。有人在跑步,拍摄下来,照片就会告诉读者有人在跑步,这就是叙述。用形象进行叙述是图片最主要的功能,与其它艺术形式相比较,也是最独特的功能。一般而言,把要叙述的东西拍下来,叙述也就实现了。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拿起相机就可以实现。我们应该关心的,是如何叙述,以及如何更准确,更充分地叙述的问题。


另一方面看,与叙述的主题无关的东西,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画面的精炼问题,以及避免产生岐义的问题。大多数摄影者比较容易实现主体的讲述,但比较容易忽略无关形象的干扰,从而使画面看上去杂乱无章,甚至产生误解。视角变化、框取的范围、景深控制、光影色彩的利用,以及时机的等待,都能够有效地排除干扰,突出主体。是否无关,要根据主题的表达需要而定,不同的主题,会选择不同的陪体或环境。由于现场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不一定以摄影者的意志为转移,而且看中的画面往往稍纵即逝,因此要求摄影者有敏捷的观察能力、迅速的判断能力,也需要摄影者快速的反应能力,直至超前的预见能力。实践证明,在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中,这种无关的东西是极少出现的,看我们举例的作品即可知道,尽管这看起来好象很难。与那些优秀的摄影作品相比较,我们的作品中普遍地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垃圾,大扫除的工作是值得高度重视的。不仅无关的东西,有关的形象也要看是否有必要都拍摄到画面上。一个形象完全可以说明问题时,第二个可能就是垃圾,至少是多余。就象说话一样:罗索。罗索的画面与充满干扰因素的画面相比,好不到哪儿去。相关方法,以后我会专门介绍。

其实,以现实生活场景为基础的写实性摄影,并非只能叙述,它同样具有象其它艺术形式一样的表现能力。所谓表现,就是将形象中更为内在的东西显现出来,一般为感情、体验,或思想、评价。与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内在的东西并不一定能够直接看到,但却很容易感受得到。写实类摄影,正是借鉴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感受方式,实现对内在信息的传递。对于相当多的摄影者而言,感受写实类图片,可能是个陌生的提法。他们的阅读习惯,是寻找主体,发现情节,然后就是评价和走开。

实际上,这样的阅读是相当浅薄的。寻找到主体之后,应该开始的环节,是通过联想等手段发现画面内所没有直接拍摄到的更多的东西。例如表情可以传递心情的信息,动作可以传递意图的信息(想干什么),工具可以传递身份的信息,环境可以传递处境的信息,形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交待出更多的情节等等。即使阅读至此,欣赏的过程还没有完成一半。最重要的工作,是通过所有细节,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去品味作品能给你带来的感受。真正 的主题,很可能是藏在这些感受之中的。


路透社记者Ellen Ozier拍摄自美国Goldsboro约翰逊空军基地的一幅画面


一位刚从伊拉克调防回来的女军官,紧紧地抱住已几个月不见的军犬。作品简单而浓厚地表现出军人与爱犬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幅作品的叙述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深厚的感 情色彩主要通过这一拥抱的情节体现出来。


美联社记者Gurinder Osan拍摄自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区


一位乡村理发师正在为一位顾客理发。由于大雾影响,飞机无法正常起飞,这位旅客借机跑到街头理发。这幅画面既表现了使飞机延误的大雾,又非常丰富地交待了街头的细节。电线杆子上的一面镜子不仅交待了理发师独特的经营方式,而且再度扩展了镜头的视野,使作品变得格外丰满,趣味横生。注意,街头内容的丰富并没有使画面变得杂乱无章。由于镜头与主体的接近,使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更加明显;加上这些内容全部处在自然状态,所有主要细节并没有遭到让人不适的遮挡,因此得以以成组的形式,不 受干扰地参与叙述,画面仍然显得十分精炼。


Valley Daily Bulletin
记者威尔·莱斯特(Will Lester拍摄自美国加州安大略城


学校路口的看守员正用超市的购物车推着一个学生穿过十字路口。作品的标题叫谁能让大雨停下来?(Who'll stop the rain?儿童偶然玩在手里的停车示意牌被利用起来,有趣而恰当地呼唤出人们在大雨连绵天气中的普遍心情。生活现场经常会出现这类本与主体无关,但完全可以被主题的陈述所利用的形象。摄 影记者能够及时加以运用,体现出记者的睿智。


盖蒂图片社记者Sean Smith拍摄自巴格达


一个孩子正从美军轰炸后留下的巨大弹坑中抱出一只小兔子。画面以弹坑做背景,选择孩子和弱小动物做主体,因而有力地引发出读者的同情心。选择弱者表现残酷题材,是西方摄影记者普遍使用的陈述手法。举一反三,主题的表现如果能够有意选择矛盾的陪体及环境,形成强烈对比,能够产生更为有力的表达效果。

两名伊拉克妇女正从已经不复存在的原伊拉克政府的大楼中往自己家中搬家具。注意,此时的人物也已抽象化(只代表一类人及其行为,她们是谁无所谓),她们只是为主题服务的代表性形象。这种自然而然地隐藏面部的拍法,可以使读者放弃一般阅读照片时的具体化倾向,更直接地寻找深层主题。两个形象同时隐藏,可以让读者更明确地意 识到摄影者的这种意图,并因而使效果更加突出。

美联社记者Jer  ome Delay拍摄自巴格达市中心政府大楼前


                                                            
法新社-盖蒂图片社记者Paolo Cocco拍摄自第90届环法自行车赛上的一幅画面,一位观众在路边边吃午餐边为运动员助威


桌面上摆放的是非常有特色的硬如棍棒的法式长条面包。比赛在这样的助威者的衬托下,显得充满人气。其实细看,这只不过是在一个葡萄园边上的一家人在助威而已。主体人物的头将更多的路边挡住,无数个运动员从路上驰过,从而轻易地迷惑了照片读者,很好地完成了气氛的营造任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7:51
摄影理论知识


摄影理论知识  http://www.sdlsyj.com/bencandy.php?fid=66&id=775






一、 相机的基本构成、设置:
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不同之处是可以直接预览照片,如果照片不满意可以删除重拍。数码相机的组成;由镜头、取景器、CCD、液晶屏快门等组成。变焦距镜头改变焦距,也就是成像的大小。取景器用来取景用的,CCD是电子成像的元件,CCD的面积的大小决定像素大小,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像素。液晶屏用来显示图像或构图用,快门用来拍照的按钮,存储卡是用来存储图像,存储卡越大存储的图像越多。
1、光圈与快门:光圈是用来调节通光量的,光圈的数值越小通光亮越多,相反光圈数值越大通光量越小,光圈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节曝光量的,通过调节是通过的光量达到标准,如果在光线相等的条件下成像暗说明光圈的通光小了,此时开大光圈加大通光量,如果图像过亮说明是曝光过量,需要缩小光圈使之达到曝光标准。只有曝光标准的图像才能拍出最佳的照片。一定要掌握好曝光量。
2、变焦与聚焦:变焦指的是改变成像的大小,变焦有自动和手动之分,有推拉式和旋转两种,一般都是手动变焦,通过改变变焦得到所需的成像的大小,焦距就是焦点的距离,通常我们讲的清晰的,现在的数码相机都是自动聚焦的,半按快门按钮开始自动聚焦,再按快门执行拍照。
3、白平衡设置,白平衡指的是照片的色彩设定,如果白平衡设置不匹配拍出来的图像会发生偏色,通常所说的颜色不正,色温分日光、白炽灯、荧光灯、闪光灯等在室内一般用的都是闪光灯,白平衡有自动白平衡设定于自定义设定,拍摄大场面多色彩时自动白平衡比较准,一般都用自定义白平衡。
4、存储卡的设定:数码相机成像的大小采用像素设定来决定的,数码相机一般用大、中、小或者高、中、低来表示。同一张存储卡像素越大拍的张数越少,拍的张数越多像素就越少,相对应的是像素大照片的放大倍率就越大,相反就越小。
5、影是闪光灯同步设定:专业的数码相机都具备闪光同步功能,我们在影视灯下拍照一定选择闪光同步挡否则无法得到满意的曝光量,同步设置要根据相机的说明来设置。
摄影基础知识
二、光的运用:
摄影离不开光,在摄影中光分为顺光、侧光和逆光三种,顺光指的是光线从被摄者正面打过来,侧光是从被摄者侧面打过来,逆光是从被摄者后背打过来。拍摄人像一般大都采用顺光或侧面光,很少采用逆光,顺光用得最多。在摄影室中通常分为主光等和辅助灯,顾名思义主光灯是整个照明的主要效果,辅助灯光起到连接补光作用,主光照射角度一般成45度角略高被拍者,辅助光角度与被拍者持平,主光量度要超过辅助光的亮度。灯光的距离取决于等的指数,距离要求远场面要求大闪光灯指数也要大才行。为得到光滑细腻柔和效果必须采用柔光箱。
光的使用,现在的摄影用光大多采用平光,平光使用适合大多数。
1、构图;照片看上去是否顺眼用什么衡量,首先用的是构图,构图的方法大致分为黄金分割法、对角线法、九宫格法等,只有达到这几点线上看起来操受看,否则就会不顺眼,黄金分割是将长方形分别纵向横向分成两等分,交叉四点就是黄金点,将主体方到点上,对角线法是主体在对角线上。人像分为特写、头像、半身像、七分像、全身像,合影等。
2、色彩搭配;再派人像时背景和人物主体色彩尽可能协调一致,看起来才耐看,妆面上的眼影色彩一般许多人就会采用预服饰一致的搭配着也说明统一的,色彩的搭配淡雅的色彩更耐一些,大多数用作婚纱照。
三、 姿造型:
姿势在照片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最基本的是,人物面部的朝向的空间要比面部的空间大一些,脚前的空间要小于脑后的空间,姿势分;直线、曲线、到三角、向内等等。
人像摄影的美姿造型是商业人像摄影所特有的。商业人像摄影的受众是顾客,由于大多数顾客都希望拍出的照片把自己表现得漂亮一些,这就需要摄影师充分利用拍摄角度、道具环境、灯光造型等手段去美化顾客。在商业人像摄影中人物的美姿造型应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
1、顾客的气质类型
一个人的气质是经历、素养、生存状态的综合反映,摄影师在看到顾客并与之接触后,对顾客的气质应该有一个大体的分类,比如有的顾客活泼开朗,有的顾客文静端庄,有的顾客高贵典雅等等。如为文静端庄的顾,客设计时,要使面部表情含绪微妙,四肢和身体的体块的变化不大,人物的姿态造型应是静态的。
2、顾客的外部特征
人像摄影中一般重点注意面部特征和人物体型特征,不同的面部特征顾客的美姿造型不同,一般我们拍摄的顾客都或多或少存在面部长相的缺,陷和体型的不完美,对此,美姿造型应有所不同。
1)、前额突出:拍摄时应请被摄者下颏上倾。或者设计被摄者的手、头发等掩饰前额。
2)、胖脸型:拍摄时让被摄者以半侧面对着镜头。拍正面人像,忌使用大平光。
3)、瘦脸型:拍摄时让被摄者面部正对镜头,用大平光、低光位。在取景框中看不要使人物面部颧骨或腮帮轮廊突出。
4)、鼻形不正:拍摄时让被摄者以半侧面或侧面对着镜头。避面正面拍摄。
5)、高鼻粱:拍摄时让被摄者正面对镜头,用平光位,柔性光。
6)、凹鼻粱:拍摄时让被摄者正对镜头,用顺光位,最好在人物鼻粱上产生高光。
7)、秃头:拍摄时让被摄者戴上帽子或假发,不要使顾客摆弯腰、头顶正对镜头的动作。
8)、双下巴:无论胖瘦,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拍摄时请被摄者下巴向前伸、拉长下巴肌肉,就不会挤在一起。还可以采用高机位拍摄。
9)、两眼大小不一:当有明显的大小眼时,可由造型师通过贴假双眼皮的办法解决,也可以请顾客拍照时将小眼睁大或者让眼睛转看不同的地方,还可以让被摄者的小眼靠近镜头,利用近太远小的透视变化修饰被摄者。
10)、凸眼睛:拍摄时可以拍正面人像,用平柔的光线顺光投向被摄者。
11)、面部一侧有斑痕:让被摄者有斑痕的一侧背向照相机或者用头发、手、饰物掩盖。
12)、扇风耳:用头发、手、头饰掩盖,让靠近相机一侧的耳朵处在阴影之中。不宜拍正面人像。
13)、对眼:尽量不拍正面平视,让顾客左右上下转动寻找最合适的角度拍摄。
14)、体形矮胖:让被摄者穿暗深色衣服,用暗深色背景、道具拍摄。
15)、两腿稍短:拍摄时让被摄者穿统一色调的服装,机位偏低拍摄。
16)、手臂太粗:用服饰修饰改善。拍照时手臂离开身体,不要挤压手臂,用饰物遮掩手指,减少手臂在画面中所占面积。
17)、小腹突出:拍摄时让顾客挺胸收腹,并可用手势或拿花等方式来作改善。
18)两人合影胖瘦距离太大:让较瘦的一方靠近相机,将另一方遮挡一部分或者转动角度使较胖者显瘦。
19)、两腿太租:让被摄者穿长裙或用道具、饰物掩饰。
20)、手形不美:转动手的角度,选择美的角度拍,如果没有理想角度可采取戴手套,用饰物掩饰等方法拍摄。
四、被摄者的姿势、仪态
1、站姿人像:站姿是人像摄影最常见的姿态之一,站姿人像能够充分展示人物体型线条,美姿自由度大、姿势多。在摆拍站姿人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A、被摄者的一条腿站直,另一条腿自由交叉或稍稍抬起,站直的一条腿不要弯曲,抬起的一只腿保持身体平恒。摆好腿脚是摆好上面身体部分的前提。B、被摄者的头部、胸部、臀部一般不在一条直线上。让身体主线形成曲线或S线。C、头部、胸部、臀部形成的体块的平面一般不应在一个平面内。如:胸部体块正向时,面部要侧面,又如:胸部侧向时臀部转正向正面。D、一般摆站姿都要求从脚下摆起。
2、坐姿人像:坐姿人像相对站姿人像局限性大一些,但坐姿能形成优美的曲线,还有利于消除被摄者的紧张心理。坐姿以与相机成45度斜向坐姿为基准,分成斜侧向坐姿、背向坐姿与侧背向坐姿三种。而以上下身躯干所形成的角度来区分,则可分为直角坐姿、钝角坐姿与锐角坐姿,若以两腿交叉摆放的样式来细分,则又可分为大腿上交式与小腿下交式两种。在拍摄坐姿人像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坐姿人像适合表现静态的表情,被摄者的表情宜内敛、含畜。B、对被摄者关节处的处理是关键部位。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正面坐姿拍照,因为这样一来膝盖冲向镜头,大腿就会显得粗短笨拙。C、坐姿人像脊柱的处理也十分重要,因为坐姿人像的情绪就写在背上,尤其当拍摄侧背向坐姿与背身坐姿时,情绪高昂,精神饱满时,脊柱总是直挺挺的。当情绪不佳时,脊柱将会大幅度蜷缩起来,而平常心态下的脊柱只是微微的弯曲,因此,当被摄者坐下时,摄影师要提醒他不要坐得太实,应虚虚地坐,脊背不能靠在椅背上,注意用脊梁骨去支撑上半身。D、坐姿人像不易显身形,一般不选择宽松肥大的服装,为了更好地体现身段曲线与四肢的线条,最好让顾客穿紧身一点的服装。E、摆坐姿造型时,首先要从镜头中寻找最恰当的身体比例。只有比例正常了,视觉感受才会舒适。线条的流畅完整是坐姿造型处理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坐着的姿势往往会使延伸中的身段曲线中断,坐姿中的线条容易显得锁碎、零乱,但坐姿能更加从容地展示上身躯体的造型优势,可充分地利用上身的外侧轮廊特征曲线来显示体形,加上四肢的协调配合,便可形成较为完整流畅的身体曲线,在处理身体裸露部位,如臂弯、腰腹、大腿等处时,切不要显露因转动挤压而造成皮肉扭曲的线条。
3、双人造型:双人合影照在婚纱摄影中常常遇到,相对于单人照片来说,双人照片的美姿造型更加多样。它不单有单个人物的体块、线条、人物表情的变化,还有人物之间的交流,在摆双人美姿时,一定不要忘了两人之间神、形的呼应和变化。拍双人婚纱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双人美姿在造型时要注意相互之间的体块变化,从人体结构上来看。人体分头部、胸部、臀部三大体块,在研究双人美姿造型时我们将两人的体块分成两组体块来研究,一般被摄者相对相机有六种基本结构组合:女正身男侧身、女半侧身顺男半侧身、女半侧身对男半侧身、男侧身女侧身、男正身女正身、男背身女背身。在这六种基本组合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微调细分就可以产生无穷无尽的美姿造型。B、双人美姿造型要注意画面的线条变化,画面中的线条具有不同的含义,例如: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刚直、雄健等,适合表现男性之美。曲线给人温柔、恬静的韵味,适于表现优美的环境或者温柔的女性之美。斜线具有动感,如果斜线的量在画面中占得很少。动感就少,如果斜线多了,整个画面的动感就会变得很强烈。斜线的倾斜程度不太大时,动感也就变得缓和了。
五、美姿造型要与人物表情和环境气氛一致
人像摄影中被摄人物的姿态表情与人物所处的艺术空间是相互关联的。被摄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美姿造型也不同。例如表现被摄人物处在温馨的环境中时,人物的姿态造型要柔和一些。表摄人物处在热烈环境时,人物的美姿造型要奔放一些。
在人像摄影中,被摄者的姿态造型与画面中的其它造型元素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画面中任何造型元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到被摄人物的美姿造型。摄影者一定不能脱离被摄者的实际情况和他们所处的环境去研究美姿造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7:54
友情提供摄影理论网址:

中国摄影网之:摄影教室
http://www.cnphotos.net/daohang/syjs/syjs.htm
中国摄影网之:摄影技巧
http://www.cnphotos.net/daohang/syjq/syjq.htm

摄影无忌:http://www.xitek.com/

蜂鸟网:www.fengniao.com 

太平洋摄影俱乐部:http://digital.pconline.com.cn/photo/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7:55
优秀照片的秘密
原 作 者: A·法宁格

从对摄影事业的态度来看,我主张把摄影家分成基本不同的两类:技术摄影家和主题摄影家。前一部分人迷恋于相机、镜头和复杂而又神秘的技术问题。他们的行动使人觉得相机好象是一种可爱的玩物,而不是拍照的工具。他们拥有最好的器材,并不断追求新型号。他们象一本摄影百科全书一样,引为自豪的是能把35毫米的底片放大成16 X20英寸的无颗粒照片,对各种相机系列的优点无所不知。但是他们却难得拍出有价值的照片来,因为他们把全部兴趣集中在拍照的手段(器材)上,而不在目的(照片)上。

那些兴趣在于作品,更准确地说,兴趣在于拍摄主题的摄影家,态度恰恰相反。他不象技术摄影家那样迷恋于零件和技巧,而是热衷于人物、街景、城市、风光、自然题材、现代建筑、古罗马的遗迹、体育比赛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他对自己的拍摄目标极感兴趣,因而想把它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占有它,把这些照片带回家去,一遍又一遍地欣赏,并且和别人分享这种乐趣和爱好。对他来说,摄影仅仅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相机对他的吸引力最多不过象打字机对小说家的吸引力那么大。他觉得摄影技术几乎可以说是存在于他和他所喜爱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讨厌的必须品”。因为他知道一个主题能用无数种不同的方法去拍摄,有些影象能够处理得比其它的好,他才和那些摄影技术问题打交道,因而,尽管有些人对摄影工具抱着那样殷勤的态度,仍然是他,而不是那些玩弄技术的人。创作了足以征服人心的,使人永志不忘的摄影作品。

主题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为了加深对它的印象,让我拿摄影和写作做一个比较。摄影和写作都是交流思想的方式——有时候摄影被称做“图象的语言”,不是没有缘由的。一个精神正常的作家,只有他确信有了值得说的和读者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伸手去拿打字机。然而从事摄影的人却往往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拿起了相机。他们所拍的题材是没有意义的老一套,不可能引起任何人的兴趣,包括他们自己在内。全世界每天都有无数这样的照片问世,原因很简单,有人拍了这样的照片。并被某些容易上当的图片编辑拿去在杂志上发表罢了。·这些照片的主题缺乏意味,只不过是‘视觉上的废话”。

现在该明白了,决定一张照片有趣还是无聊,决定一个摄影家成功还是失败的主要因素就是主题。

但这仍然不是全部,不论主题本身怎样有趣,如果不是满怀感情、充分理解之后用形象的方法把它有效地再现在画面上。结果也会令人失望。这说明还需要其他的东西,这就是摄影家本人对主题的热情和兴趣。

对被摄事物发生热情和兴趣是促使我们拍照的原因。也是产生创造性的活力。它能使作品面向生活,能使摄影家感情激动,打开情感创作的闸门;没有这种热情的刺激,摄影就会陷入无动于衷的程式。摄影家只有处于高度自觉、兴趣不断增长的状态下,才有希望创作出传情的好作品来。

业余摄影爱好者比起专业摄影家来,有着不可估计的优越性。你就是你自己的老板。你喜欢怎么拍就怎么拍。你可以只选择你喜欢的东西,也就是只拍那些吸引了你、感动了你、引起你兴趣的东西。恪守下面的格言必定能大大提高照片的质量:除非主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否则就放过它,省下胶片去拍更好的东西。

显然不能编制一份“有趣”主题一览表,因为一个人觉得颇有趣味的东西,另一个人可不感兴趣。兴趣是一种自我感觉。不管你的兴趣多么特殊(例如,我对破碎的海贝感兴趣,在这些海贝当中我看到了一种迷人的雕塑般的形式美,我拍了很多这种不寻常的东西),只要它是真诚的(并不是由于赶时髦而拍这样的主题),你的路子就是正确的,不管别人的反映如何,也应该继续干下去。

记住这一点后,我想请你进一步区分一下下面两类主要的主题和被摄体:
动态的和静态的
非人工静态的和人工静态的

然后再讨论一下其它几种被摄体和主题;
上像的和不上像的
摄影的和文学的
摸得着的和摸不着的
没意思的和摄影上老一套的
不适宜拍照的

你可能听说过“上像”这个词,也懂得上像的被摄体拍出的照片比不上像的要好。可是,你是否也懂得,是什么因素使被摄物成为上像或不上像的呢?在我列举最重要的上像与不上像被摄体的特性和技巧之前,我必须向你提供一些背景知识—一为什么某些因素能使一个被摄物在照片上具有感染力,给人印象深刻,而另外一些因素却能使照片令人失望。

简单地说,这是因为人的眼睛和相机在“观察”方式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例如,一枝红玫瑰可能以它鲜艳的色彩美使人感到愉快,可是用黑白胶片拍出来以后,现实中使我们陶醉的色彩在照片上成了灰色影调,红花和绿叶的颜色呈现相同的灰色,它们之间的反差没有了。照片中没有留下被摄物原有的精彩之处,因而成了废品。原因在那里呢?因为眼睛和相机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不同,这里当然指的是颜色。

再举一个例子,假如你到过长满红杉的地方,你被这种树的壮观所折服,为了留作永久纪念,你拍了许多胶片。但当你放映这些幻灯片时,你会大吃一惊:现实中雄伟的大树看起来和普通树役有什么两样。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你的被摄物缺乏比例感,照片里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表明这些树木的巨大尺寸—一这本来是它们的最大特点,你是为此而拍照的。没有比例,它们似乎很矮小,在幻灯投影中它变小了,和其它树木—样了。这又是你和你的相机的观察方式不同的缘故。

第三个例子:你参观了一场汽车大赛,兴奋极了,情不自禁地拍了许多汽车以每小时160英里的速度从你面前呼啸而过的照片。为了使照片清晰,你用了最高的快门速度。从某一点上说,你是成功了,照片确实很清晰,没有错。但准确的说,它们是停止不动的。赛车的气氛、令人激动的场面以及“速度”这个要素没有了,现在只剩下一堆无用的东西,那就是没有鉴别价值、没有感情的照片。这仍然是因为你和你的相机对相同的比赛所作的反应不同。

这里我想说明的是,你不能简单地把相机对准一个有趣的目标,按下快门,就期望得到一张获奖照片。实际上,一张美丽少女的照片不一定就是一张美的照片。为什么呢?因为“美”不一定就是“上像”的特性,象前面提到的红玫瑰那样。拍出照片也不一定就有趣味,象赛车的例子就是证明。以上所举各个例子,不论是美的还是有趣的东西,或者是既美又有趣的东西,拍出照片来却都令人失望。那么,做为一个一心想拍出好的照片的摄影者应该从这里学到什么呢?

从这可以学到的是,必须懂得有趣的主题和被摄物虽然是拍出好照片的前提,但它本身并不能保证这张照片必然是成功的。形象生动是一张好照片必不可少的。但是一个被摄体要在照片上表现的生动,,除了它本身能引起观众的兴趣之外,还必须具有上像的特性。

那么,使被摄体上像与不上像的那些神秘的特性是什么呢?很难用一个公式来回答。因为一定程度上它是随着提问人的艺术观点而有所不同的。用传统摄影家的眼光来看,金发碧眼、S型曲线和惟形物体常被认为是上像的特征,但较少保守和兴趣广泛的摄影家考虑的范围就更广一些了。


下面是我认为上像与不上像的最重要的特征和技巧。

简    洁

我认为简洁应该列为被摄体具有“上像”特征的第一条。认为画面上挤满了物体似乎比只拍少数几个要好,这是初学者常犯的一种错误。他们没有弄明白。相机能够记录镜头视野之内的“每样东西”,而人眼却是有选择的。通常眼睛只对景物的某特殊方面发生兴趣。大脑控制中心过分地重视某一部分景物,但照片上的细小部分却迫使眼睛给它们和其它重要部分以同样的注意、这样一来,它们便冲淡了甚至破坏了照片的整个艺术效果。

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被摄物时,首先必须问问自己:怎样才能把它从周围环境之中,从分散注意力的杂物之中分离出来?怎样才能提炼出那些吸引我拍照的视觉美来?我们应该首先“清理现场’’(这个词是比喻,也是事实),然后才着手拍照,并且根据条件尽可能好地完成它。如果条件许可,我就把无用的东西从取景器里排除掉(例如拍人像或拍合家欢时,就可以这样“清理”背景)。如果被摄体是一个小小的雕塑品、可以把它拿到更合适的背景前面去拍。如果不允许这样做(也许雕塑太重或者不允许碰它),就用自己的背景,一块纸板或无缝背景纸。假如实在不能清除干净,那就集中去拍被摄物本身,把相机靠近它,让被摄物占满取最器,把四周不必要的东西挤出画面。如果不可能靠近(如拍动物园的老虎)或者不希望靠近(田为它可能导致透视上的失真),那就用焦距比标准镜头更长的镜头。从远处拍摄,创造一种拉近的效果。

清楚和有条理性

一个被摄体本身可以表现出有条不紊,也可以是杂乱无章。不用说,前一种情况可以拍出好照片来,而后一种情况却不然。我的经验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在我撰写《树》那本书的时候,许多好心肠的人对我说,他们见过非常美的树,并且把地址告诉我,以使我能把它们写进书里。可是,毫无例外,每当我听从了他们的指点前去察看的时候,发现树是有的。而且确实是一棵非常美的树,但从摄影家的眼光来看,这棵树已经没有希望上像了。因为它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它的独特的轮廓被淹没;周围的影调与颜色和这棵树混为一体,背景已经无法利用;还有高压线、电话线和建筑物也来干扰,使我无法清楚地表现它;本身很美的一棵树对我没有用了。然而这样的情况往往被许多摄影家所忽略,在许多介绍树木的书籍里,插图中的树都是受了周围物体的影响,特点已经无法辨认,失去了作为特定树种插图的意义。

相似形式的图案美、节奏感与重复出现

被摄体具有图案美、节奏感与重复出现这些特征,往往能够加强照片的结构使之成为佳作,所以大多数摄影家都喜欢拍图案照片,这是很自然的。然而,仅仅是为了图案效果去拍图案照片,没有正当的理由和目的,去追求所谓“抽象”的形式,那就容易落入俗套而令人厌烦。当然,如果图案构成主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当它能突出主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时候,它就具有上像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图案最能保证照片的艺术效果。

反差的高低

绝大多数照片的反差是中常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这样的照片只从反差方面看,不会讨人喜欢。然而,那些反差异常或反差不明显的物体往往却有着奇特的效果,原因是以少见为新奇。因而,经过敏感的摄影家巧妙的处理之后,反常的高反差或低反差却是上像的特征。事实上,有独创性的摄影家都知道,逆光照明的被摄体(反常的高反差)和雨雪天或雾中的景色(反常的低反差),能够拍出效果最好的照片来。

大的突出的形状

一般说来,大的、突出的、明确的形状,比起大量小的、复杂的、边缘不清楚的、平淡的东西来,容易创作出好照片。

表面质感

用侧光或逆光适当地照明物体表面的质地,对照片是有好处的,因为它能提供信息,告诉观众,物体的表面是什么构成的:是石头、混凝土、树皮、金属、玻璃、织物、纸张还是毛皮等等。这就使得富有特点的表面结构成为上像的好题材。

色    彩

色彩提出一个特别的问题。因为从摄影的角度来说,它可能是一笔资产,也可能是一笔债务。到现在为止,本文所列举的那些上像的特征都是既对黑白摄影家有利也对彩色摄影家有利的。至于说到色彩,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就彩色摄影来说,颜色能使一个物体上像,而就黑白摄影来说却是不上像的;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例如,唤起我们对某种花、鸟、热带鱼或蝴蝶爱慕之情的那些生动的颜色是使这些被摄体特别上像的特征,这是从彩色摄影家的观点来看的。但对黑白摄影家来说,同一特征却是绝对不上像的,困为拍成黑白照片以后,由于失去了原有的颜色,这些被摄体会变得无法辨认;五颜六色变成了灰色影调,互相难以分开,结果使照片效果极差,并且给人以单调虚假的印象。因而,从事黑白摄影的摄影家要避免拍摄那些以颜色突出为特征的被摄体,象色彩艳丽的花朵、食品、水果、鸟类、蝴蝶、热带鱼、秋叶、绿叶、油画和日落时火红的天空。无论拍摄技巧如何熟练,在黑白摄影中这样的被摄体产生的照片总是令人失望的。

但是,甚至对彩色摄影家来说,有些颜色也谈不上具有上像的特征。肉眼看来漂亮的颜色或颜色的组合在幻灯片或照片上可能是庸俗而令人厌烦的,例如蓝色天空下的绿色田野,那只是明信片一类的平庸之作。另一方面。一些最富魅力的彩色照片,它们的特殊效果来自一种最浅淡的颜色,几乎象没有颜色一样,有些阴雨天或雾天所拍的照片就属于这种例子。

如果有人概括一下的话,他可以说,对于摄影家来说,只有不寻常的色彩才具有上像的特征,它必须是非常鲜艳、非常强烈,或者非常浅淡、非常素雅。几种和协的颜色在一起可能很上像,而互不相关的几种强烈的颜色混杂在一起却是华而不实、不上像的。此外,少数几个大片色块要比大量小块颜色效果更好。

自发性

自发性动作是有生命的被摄体非常上像的一种特征。关于这一点很难下一个定义,你非这样说吧:它和摆布、设计和弄虚作假正好相反,而这些都是最不上像的特征。自发性动作使照片显得可靠、朴素、真实。永远不要强迫被摄者,_让他们自发地活动。摄影家必须在动作消失之前把它抓拍下来。

逆  光

逆光虽然不是被摄体本身的特征,但它是上像的用光方法之一,也是最有效的摄影创作方法之一。在熟练的摄影专家手里,逆光能把一普通的物体变成迷人的形象,把平庸的东西加以美化。使用逆光在黑白摄影中比较容易,但在胶片宽容度较低的彩色摄影中,就比较困难,容易造成失败。逆光摄影成功的关键是按被摄体最亮的部分进行曝光(防止细部影纹和颜色被“清除’掉),而让较暗的部分变黑。如果万一要对阴影部分使用辅助光照明的话,也只能少用一点,用多了就会前功尽弃;因为逆光和来自辅助照明的正面光会互相抵销,结果拍成平淡无味的照片。

近  摄

作为一个规律,近摄比起远摄和那些包罗一切的全景照片来更能使被摄体上像。全景照片包括的东西总是太多。近摄自然而然地排除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多余的、可要可不要的细节,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主体上去,同时还能比从远处拍照获得更大、更突出的影象。

远  摄

使用远摄镜头能产生极好的透视效果,所以是使被摄主体上像的一种好方法。和胶片尺寸相比较而言,镜头的距离越长,透视的畸变程度就越低,主体就显的越大,远近景物之间的比例也越自然。

不幸得很,大多数摄影家认为用远摄镜头的唯一目的是能把远处的景物拍得很大,从而增强了艺术效果。事实上这只是它的一部分作用而已。我认为,不论什么时候,只要用得上,远摄镜头总比标准镜头更为优越,甚至在拍摄距离较近的街景(现在人们经常用中等的广角镜头拍摄街影)、人像和特写之类一贯使用标准镜头的场合也是如此。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7:55
自我批评与自我分析
原 作 者: A·法宁格

    自我批评是学习提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能使摄影者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工作,从而引出结论,并且扪心自问:我现在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否在进步?怎样才能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工作?

    任何建设性的自我批评都是以诚实为基础的。任何人都可以欺骗别人,但无法自欺,至少不能够长期自欺。另一方面,一味地自怨自艾,也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平心静气地象计算机那样精确地判断,才会富有成效。这得从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作一番估计开始。

摄影者的长处和短处

    谈到摄影者的长处和短处,我认为,初学摄影的人所具有的最宝贵的长处是热情。只有真正地爱上他所干的事业,才有可能专心致志地献身于它。要不然,最好还是去干别的事情。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我认为是好奇心和一种近乎孩子般的探索事物的欲望,对人物、对感情、对物体、对形象极感兴趣。这种没有被先入为主带来偏见的学识所损害的敏感性,就是青年人的秘诀所在,它能说明为什么总是年轻摄影者能提出新观点,拍出富于新意、令人惊讶的照片来。他们既没有被过多的学识搞糊涂,也役有被过多的生活阅历弄麻木。他们放手干自己的事,而不介意这该怎么做,那该怎么干的劝告。他们没有什么名望可以失去,他们只能靠打破陈规旧俗,无视摄影的禁忌,努力尝试那些“做不到的事”而有所收获。摄影者只要用这种精神坚持工作,路子就走对了,尽管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学习,终归会获得成功的。任何人只要下功夫,都会在技术上渐趋成熟;但是,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却是宝贵的素质,一旦受到挫伤,就永远断送了。

    依我看,初学摄影的人,最大的毛病可能是缺乏自信心。对自己和自己的才干缺乏自信的人,总是要到处寻求指导,这种被动式的求索不可避免地导致模仿,引向毫无意义的陈词滥调,引向雇佣文人那种徒劳无益的生活。同样,“成名”的摄影师可能有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自觉地重复他的老一套。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模仿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每一个幼小的动物,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是通过模仿他们的长辈而从中学习,初学摄影的人也不例外。但是,终究有一天老师和学生是要分道扬镳的。要想不满足于一辈子扮演个二流角色,年轻的摄影者就一定要在精神方面成熟起来,并且同自己的个性协调一致地向前发展。要发现自己的兴趣,形成和自己的信念相一致的个人见解。他还会继续看别人的作品,也可能受到影响,但是,他已经老练得多了。他决不会再去依样画葫芦地模仿感兴趣的东西;相反,他将对这种吸引力进行分析,发现其内在的原因,并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让模仿升华。把模仿变成一种建设性的推动因素,一旦达到这种程度,就说明初学者已经凭自己的本事成长为一名摄影家了。

摄影者的个性

    个性是一个人全部性格的集中表现。这些性格不仅决定了摄影者的成长潜力。而且决定了他的局限。因此,自我分析在任何摄影者的成长过程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步骤: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的兴趣是什么?我需要干什么?

    在我看来,发现自己的优点固然真要,但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因为正是这些因素可能使摄影者的事业遭到挫折。如果他缺乏冒险精神,不论全国性画报记者的生活多么富于浪漫色彩,而他自己却不会去旅行。如果他对人类缺乏同情心,他就不会去拍人物,也不可能拍好。如果他不是一个有条不紊、一丝不苟的人,他就不应该去从事工业、建筑和科技摄影。假如他天生就是个不慌不忙、慢条斯里的人,他就不适合搞体育摄影(或使用35毫米的相机)。

    排除了不该做的事情以后,就可以集中精力决定自己应该干什么了。理想的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应当考虑哪一个摄影领域、哪一种摄影题材时他来说最能引人入胜;除非经济或其它原因不允许这样做。兴趣作为选择职业的决定因素的重要性就在于这一事实:任何一张好照片都不是被摄景物的复制品,而是摄影者根据个人的体验加以表现的形象。它关系到他对主题有些什么感受和感想,主题对他意味着什么?他想要别人怎样去领会?这些事先具有的认识和理解都是由兴趣产生的,如果主题不能打动人心,那就一切都谈不到了。认识和理解反过来又是以照片的形式来表达个人观点的基础;照片不仅表现了被摄物是什么样子,而且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使观众从摄影家特有的认识和见解中得到教益。

照片的分析

    自我批评不应该局限于一个人的个性,而且必须扩大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下面是一些必须回答的最主要的问题:

    动机的形成:你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是题材使你感兴趣、使你感动。使你兴奋吗?其所以拍这张照片是不是因为有人曾经拍摄过类似的照片令你钦佩,对你有所启发?它发表过役有?获奖了没有?或者,只是因为有那样一个题材,你认为也许能拍成—张令人感兴趣的照片才把它拍摄下来?使谁感兴趣?你本人、你的家庭、朋友、摄影俱乐部的成员,还是广大群众?是按照计划拍的呢,还是抓拍的或者偶然碰上拍下来的?

    价值:你是否仍然认为这一题材值得拍摄?为什么值得?你现在是否认为这张照片既不特别美、特别有趣味,也不特别具有知识性和感染力,实际上一点儿也没有超过其他摄影家已经拍过的无数类似的照片?你为拍了这张照片感到高兴呢,还是觉得当初以节省胶卷为好。

    目的:你拍这张照片时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一问题的回答特别重要,它能使你看到自己的摄影水平到底有多高。对任何照片的评论只有联系到拍摄目的才有意义。)你是为了帮助记忆作为记录而拍照吗?是抓拍的快照还是摄影小品?这张照片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 ——把你面对景物时的感受用图片形式表现出来……还是一种抗议的行动……·号召人们行动起来……进行改革……起来反抗?你是否想表现主体的美,或者表现一种特性,例如不朽性、不一致性、凄凉、贫穷、寒冷……或者爱、恨、信任、厌恶、失望?你希望照片富于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意义还是令人震惊?你认为照片是题材的直接表现呢还是象征性的表达——应当从外观理解它的价值呢,还是有什么隐藏的含义?它是确实有一个目的呢,还是你看到了就拍,没有考虑其它?你又是用什么好办法把它拍下来的?

    手法:你对所拍的照片在摄影技术方面,包括清晰度、模糊的程度、曝光、色彩、反差、布光都感到满意吗?你认为它在达到拍摄目的方面是否成功?目的是什么?表现手法是有个性和独创性呢,还是陈腐的、老一套的、一种摄影手法上的陈词滥调呢?假如表现手法不同于类似题材的平庸之作,那么,在哪方面不同?是更好(为什么?)更富于艺术性,或者只是故作风雅?这种不同使照片更美、更富于知识性、更激动人心生动有趣呢,还是为了哗众取宠才这样做?

  反应:你对这张照片的真实反应是什么?是快乐、好奇、兴奋、愤怒、失望、烦恼?你丧气了吗?因为它表现得“不够充分”,本来应当拍得更好一些!你感到羞愧吗?因为你知道它不过是模仿他人的作品。还是感到骄傲?因为你确实成功地把你面对景物时的顾受描绘了出来。其他人,包括你的家庭、朋友、同行、外行对它的反应如何?你们的反应是或多或少地一致呢,还是大有分歧?是奉承还是苛求?他们理解你想要在照片里表达的思想吗?他们留心到这一点了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7:56
决定性的瞬间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译者:孙京涛

“世上凡事皆有其决定性瞬间”(Il n'y a rìen en ce monde qui n'ait un moment décisif.)
——红衣主教 莱兹(Cardinal de Retz)


我,像许多孩子一样,带着一个布朗宁方盒镜箱闯进了摄影这个世界——我用它在假日里拍拍快照。从小,我对绘画充满热情。每当星期四或星期天——这是法国小学生不上学的假日,我就“干起来”。渐渐地,我摸索着各种不同的绘画方法,而这些方法恰好可以用于摄影。当我开始使用摄影机并开始思考摄影时,我开始严肃起来,不再拍摄假日快照,也不再给朋友们拍些无聊的照片了。我好像嗅到了什么,我急于把这个东西找出来。
  
后来有了电影。从一些伟大的影片里,我学会了如何看(look),如何审视(see)。皮尔·怀特(Pearl White)的《纽约的神秘》、D.W.格里菲斯(D.W.Griffith)的伟大影片《破碎的花朵》、施特罗海姆(Stroheim)的第一部影片《贪婪》、爱森斯坦(Eisenstein)的《战舰波将金号》和德雷尔(Dreyer)的《圣女贞德》,都曾深深打动过我。
  
后来,我遇见了一些摄影者,他们手中有阿杰特的照片。我觉得这些照片很出色。于是,向他们学习,我也买了一付三脚架、一块黑布和一架油光锃亮的4×3英寸胡桃木相机。这架相机用的不是快门而是镜头帽,曝光时用手先把它拿开,时间够了再盖到镜头上去。很显然,这个技术细节把我的摄影活动限制在了静止的世界里。别的题材在我看来不是太复杂,就是属于业余摄影者的材料。这时,我轻视这些业余者的题材,自以为这就是献身于天字一号的艺术了。
  
接着,我开始在洗澡间里发展我的这种“艺术”。我发现当一个摄影方面的万能博士(Jack-of-All-Trades)十分有趣。我对放印照片一窍不通,而且也不知道哪一种相纸能产生反差柔和的照片,哪些纸印出来的照片反差较大。我虽没有为这些事感到十分烦恼,但却常常因为像纸上出不来正常影调的影像而生气。
  
1931年,我来到非洲,当时我21岁。我在象牙海岸买了一架小型相机,在这以前和以后我都再也没见过这种摄影机,它是法国克鲁斯公司的产品。它所用的胶卷和35毫米的一样,但没有齿孔。在其后整整一年时间里,我就用它拍照。回法国后,我把这些片子冲出来——在非洲没法冲洗,因为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住在与世隔绝的丛林中——我发现潮气已进入相机,而我所有的照片都印上了明显的羊齿植物一样的霉斑。
  
在非洲,我得了黑尿病,现在只好等着病体复元。我到了马赛,依靠微薄的收入过活,但工作得很愉快。这时我发现了莱卡相机,它成了我眼睛的延伸,而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它。我整天兴奋地在街上巡游,随时随地准备突然出击,坚决而准确地“套牢”生活——保持生活的鲜活。总之,当某种情景展示在我的眼前时,我总是渴望在一张照片的限定范围内,抓住它的全部精华。
  
那时,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拍摄摄影报道图片,也就是用一组连续性的照片来述说一个故事。后来,在看到了我同事们的工作和图片类杂志后,我对摄影报道才开始有了较多的理解。事实上,正是在我为杂志工作的过程中,我才一点一滴地学到了如何用相机做一个报道,如何拍摄一组图片故事。
 
虽然我还没有真正懂得怎么旅行,但我去过不少地方。我喜欢把时间花在这上面,在我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时,我总喜欢留些时间,来回味我所见过的事物。一旦到了一个新的国家,我总觉得应该长期定居在那里,同这个国家好好地相处下去。我不愿成为一个走马观花的全球旅行家。

1947年,5个自由职业摄影师——包括我在内——建立了我们的合作组织“马格南图片社”(MAGNUM PHOTOS)。这个合作化企业把我们的照片提供给不同国家的杂志刊用。
从我端起相机算起,已有25年了,但是,虽然我已不再是个外行,我仍然把自己当作一个业余爱好者。
  
图片故事
  
究竟什么是摄影报道,是图片故事吗?有时,一张无与伦比的照片,构图是如此生动而华美,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是如此吸引人,以至于这单张的照片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这可遇而不可求。能够使一个主题显示出它的光彩的因素往往是分散的——不是分散在空间里,就是分散在时间里。硬要把它们凑在一起就是一种“舞台式的安排”(Stage Management),我认为这是一种欺骗。但是,如果能用几张照片把主题的核心和它的光彩都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组图片故事;通过书页的编排,是能把分散在几张照片中的相辅因素重新组织起来的。
  
图片故事是脑、眼和心联动的结果。联动的目的,就是描绘正在演变中的事件的内容,并传达相应的印象。有时,一件事情的本身是如此地完美丰富,以致于必须从各个角度来拍摄它,以揭露它所表达的问题。由于世界是运动着的,因此你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态度去对待一个运动着的事物。有时你几秒钟就能拍一张照片,有时却需要几个钟头或几天。但这其中并没有定规和程式。你的脑、眼和心必须时刻警觉,而且需有足够的体力。
  
事物本身向我们提供如此丰富的素材,所以,一个摄影者必须防止那种什么都想拍的倾向。我们必须从生活的素材中进行提炼——提炼再提炼,但必须有辨别力地进行提炼。在确定要拍照时,摄影者必须非常明确他该干什么。有时,你感到已经抓住了表现某一个特定环境或场合中最有力的照片,但你发现你自己还得继续拍下去,因为你不能预知下一步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子,你必须等待,以防事物的本质会重新显现。与此同时,避免像一个机关枪射手一样狂按快门、避免那些无用的纪录变成你身上沉重的包袱、搅乱你的记忆、损害整个报道的精确性——这非常重要。
  
记忆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回忆那些在匆忙中抓取下来的照片的时候。当摄影者在演化着的事物面前时,他必须明确他没有遗漏任何有用的东西,他已经真正全面地把事件的全部内涵表现了出来。如果等到事后再发现,那就太晚了。他永远不能为了重拍一次而让过去的事物重演。
  
对于摄影者来说,需要做出两种选择,每一种都可能因选错而导致遗憾。一种是,当我们通过取景框看着被摄物的时候进行的;另一种是在胶卷冲出和印出照片来以后进行的。在冲印以后,你必须把拍得不错但没有强烈的感染力的照片剔出来。这时你会非常清楚地发现失败在那里,虽然已经晚了,但这个时候,你往往可以回想起你在拍这些照片时那种不合时宜的心情——是由于没有把握而犹豫不决呢?还是你和正在发展着的事件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沟壑?或者是由于你忽略了和整个事件有关的细节呢?还是由于眼光不准,视力不集中的缘故呢(而这是最常发生的)?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空间都是从我们的眼前展开,逐渐扩大以致无限。在我们眼前的空间或强或弱地刺激着我们,然后离开我们。但是它却可视地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并且在记忆里改变着风貌。在所有的表现手段中,摄影是唯一的能精确地把转瞬即逝的瞬间丝毫不差地固定下来的手段。我们摄影者就是和一些不断消逝着的东西打交道的,而当它们消逝以后,世界上没有一种发明能使它们重新回来。我们不能冲洗或印放自己的记忆。作家有细想的时间,他可以接受和拒绝,拒绝了再接受;在他把自己的思想写到纸上以前,他可以自由地把几个有关系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而他的大脑“忘掉”一些东西,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且他的潜意识也会把他的思想分类。但是对于摄影者来说,消逝了的东西是再也回不来的。基于这个事实,我们的职业使我焦虑和紧张。一旦我们回到寓所,就不可能把照片重拍。我们的任务是观察现实,差不多在观察的同时就把它纪录在我们的速写本——照相机里。在拍摄时,我们不应窜改现实,同样,在暗房里也不应该窜改原有的效果。这些伎俩,明眼人都会看破的。
  
在拍摄图片故事时,我们要像拳击比赛中的裁判员那样计分和记回合数。不管拍摄什么样的故事图片,我们总是像一个不速之客。因此,我们必须蹑手蹑脚地靠近目的物——即使对静物也要如此。轻软的双手、鹰一般锐利的眼睛,我们必须拥有。硬生生地挤来挤去不妥。而且,单凭尊重真实的光线这一点,也不应使用闪光灯 ——即使那里一点光线都没有。除非一个摄影者能遵守这些条件,否则,他就可能成为一个不可容忍的侵略者的角色。

摄影这行职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摄影者和被摄影者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上。关系不好,或是一句错误的话和一个不妥当的态度,都能毁坏一切。当被摄者感到有些不自在的时候,我们的摄影机就无法拍到这个人真正的个性。要想拍好一张照片,并没有什么成套的办法,因为每一件事都各不相同,在拍摄照片时,既要去接近被摄体,又要求我们毫不引人注目。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对摄影的反应的差别很大。例如,在整个东方,一个急躁的或赶时间的摄影者很容易变成被人嘲笑的对象。如果你已经被人察觉,甚至刚拿出测光表时就受人们注意,那么唯一应当做的事情是:暂时打消拍照的念头,并且亲切地允许那些飞奔而来的孩子们像芒刺似地附着在你的膝上。
 
主题

与我们自己的天地一样,世界上到处都有摄影的题材——它们无处不在,我们不能忽略它们。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对待世界上正在发生着的一切,忠实地对待我们自己所感觉到的一切。
  
主题并不等于是事实的收集,因为事实本身很少是有趣的。然而,通过事实,我们可以懂得它们的内在规律,从而较好地从中选择表达事实的实质性题材。
  
在摄影中,最微小的东西也能成为伟大的主题。人间渺小的琐事能变成乐曲中的主调。我们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把它表现出来,这些事物本身具有形式上各种各样的有机的韵律。
  
有成千上万种方法把吸引我们的事物的精华提炼出来,这里不去逐个叙述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完全让事物自身保持着它的鲜活。
  
现在出现了一个不再是绘画所开拓的全新的领域。有人说这是因了摄影的发明。不管这种说法出自何处,摄影的确已经在这种造型艺术的领域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被今天的画家所嘲笑的一类主题就是肖像。双排扣常礼服、军帽、马——对这些东西,即使最学院派的画家都会感到乏味。他们会对那些维多利亚时代的肖像画中的大排扣感到窒息。对于摄影者而言,也许是由于我们不大像画家那样注意作品的永恒价值,对这一点并没有太多的不快,而只会觉得有趣,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是生活中所有的现实。

人们有一种想依靠肖像来使自己留传后世的强烈诉求,他们总希望把自己最好的影像留给后人,尽管与这种诉求杂糅在一起的,是对这种巫术的深切恐惧,一种坐在照相机前将自己的影像曝光在一种魔术般的物质上的怪异感觉。

肖像照片之所以令人着迷,其中的一个因素就是它能亦步亦趋地让我们认出某个人的形象。人的遗传多少是表现在外表上——酷似的程度往往使人把家庭相册上叔叔的照片错当成小侄子的。如果摄影者想把一个人拍得形神皆备,这位被摄者必须是处在他的正常状态中。我们必须尊重环绕着这个人周围的气氛,并把这人的生存环境与他的肖像融为一体——因为人和别的动物一样,有他们的生活环境。首要的是,必须使被拍者忘记照相机和那个使用相机的人。我认为,复杂的设备、反光装置和各种各样的附件足以把我们想抓取的那只“小鸟”吓得不敢飞出来。
  
还有什么东西比人脸上的表情更加变化多端和稍纵即逝呢?一张特别的面孔给予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往往是最真实的;但摄影者要使第一个印象成为实在的东西,就应该和被拍摄者“生活”在一起。决定性的瞬间和心理学,同照相机的位置一样,是拍成一张优秀的肖像照片的主要因素。我觉得做一个肖像摄影师,为预约并付钱的顾客拍照,是相当困难的。因为,除了一两个艺术赞助者(Maecenas)[1]以外,顾客们都希望照片拍得比本人漂亮,而结果也就不再真实。被拍者对照相机的客观性抱着怀疑的态度,于是,摄影者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精确地研究被摄者的心理。
 
的确,在同一个摄影者所拍摄的所有肖像照片中,确凿无疑的身份感是显而易见的。摄影者要寻觅被摄者的身份感,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视觉感受。真正的肖像照片既不强调被摄者的温和,也不故意突出他的奇异,而是要表现出这个人的性格。
  
我倒很喜欢成行成列地贴在专拍护照的小型照相馆橱窗里的身份证照片,而不喜欢那些摆足姿势的肖像照片。至少,在这个脸上可以看出一些问题,看出一种简单事实的见证——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类似诗意的东西。
   
构图

如果一张照片要强烈地表达主题,照片的形式之间就必须建立精确的相互关系。摄影意味着对现实世界中真实事物的有节奏的认识,因此,眼睛的作用是在纷纭复杂的现实世界里寻找和集中注意那些特别的题材;摄影机的作用仅仅是把眼睛的决定纪录在感光片上,我们看以及了解一张照片其实就像看一幅绘画一样,一眼就能瞥其全貌。在一张照片里,构图是眼睛所看见的各种因素在同一时间内结合并有机配合的结果。既然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因而我们也就不能事后耍聪明,为了构图而把某些东西叠印到基本素材上去。构图必须有它自己的必然性。
  
由于被摄体的运动而产生的瞬时线性,从而使摄影有了一种新的可塑性。我们协调地工作,就好像我们事先已预见到生活本身发展的道路一样。但是在运动的内部,在某个时刻运动的各项因素会趋于平衡,摄影必须稳稳抓住这个时刻,把这种平衡固定下来。
  
摄影者的眼睛不断地在观察。他的头稍稍移动一点,就要能使线条重叠在一起。膝盖稍微弯一下就能改变透视。把照相机靠被摄物近点或远点,就可以抓住细节——他可以使细节服从于他,也可能对细节无能为力。但他构图的时间差不多和按快门的时间一样短,其速度就等于一个反射动作。
  
有时你等待着、迟疑着,等着什么事情发生。有时你会感到,一切条件都有了——但好像还是少了样东西。但那该是什么东西呢?也许有人忽然走进了你的视野。你通过取景器跟着他前进。你等了又等,最后总算按下快门——终于离开——你感觉到自己确实抓住了某些东西(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之后,为了证实这一点,你会去放大那张照片,分析其中的几何图形,你可以发现,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释放的,你必然已本能地完成一个几何图形,要是没有这种几何图形,照片就会既没有形式,也没有生命。
  
构图虽然是我们必须持续注意的事情,但在拍摄时,它却只能产生于我们的直觉,因为我们是抓取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而其中所包含的全部相互关系都是不断变动的。在运用黄金律时,摄影者唯一的“罗盘”是他自己的一双眼睛。不管什么几何分析,什么图解,都只能在(由于其本质的天性)照片已经拍摄、冲洗和印放以后来进行——而且只能用于对图片的事后检讨。我希望永远不要有那么一天,摄影器材店不会出售夹在取景器上的图解格子;黄金律也永远不要蚀刻在我们的磨沙对焦屏上。
  
如果你想通过剪裁获得一张好照片,就意味着几何上合理的平衡关系的死亡。此外,想通过在放大机上改变构图补救一张构图很差的照片,也是不可能的,如此一来,视觉上的完整性就不复存在了。关于拍照的角度,我们说得很多,但是唯一有效的角度是构图的几何角度,而不是由摄影者为了获得特殊效果而把肚子贴到地上或做出其它滑稽可笑的样子所歪曲而成的角度。
   
色彩

在谈论构图时,我们考虑的一直只是象征性的颜色——黑色。黑白摄影是一种变形了个摄影,也就是说,它是对事物的抽象表现。在黑白摄影里,一切价值都被置换了,因而也就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
  
彩色摄影带来了一系列直到今天仍然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彩色摄影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它相对的不成熟,其中一些问题甚至难以预见。现在,彩色胶卷乳胶的感光度仍然很慢,因而用彩色胶卷的摄影者就产生了一种只拍摄静物的倾向,或者运用强烈的人造光源。在拍摄近距离的物体时,彩色胶卷的慢速度缩短了视野中的景深,这个缺点常常使构图流入呆板。最主要的是:彩色照片中的背景模糊不清,这让人很是不快。
  
彩色正片有时候看起来非常悦目,但是下一步由制版工人接管了。在彩色印刷上,要想让制版工人理解摄影者的意图,充分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最后就是那些性能无常的油墨和纸张了。一幅在杂志上或者半精装版本中印刷出来的彩色照片,有时给人的印象就像描画得非常拙劣的解培学挂图。
 
的确,图片或文件的彩色印刷品现在已经达到了在某种程度上与原物逼真的地步;但是,要让彩色趋向于呈现出真正的生命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还只是处在彩色摄影的幼年时代,但是,所有这一切并不等于说,我们就不可以对这些问题产生进一步的兴趣,或者索性坐下来等着完美无缺的彩色胶卷——连同使用时必要的技能都包装在里面——掉进我们的怀抱里,我们必须继续探求属于我们自己的方式。
  
要准确地预见彩色摄影在摄影报道中如何发展虽然是一件困难事,但它似乎的确需要人们在思想上有一种新的态度,一种有别于研究黑白摄影的方法。就我个人来说,我多少有些担心,这个复杂的新因素会损害黑白摄影经常抓取的生命和运动的效果。
  
要在彩色摄影领域真正有所创新,我们应该改变和调整各种彩色,用这样的方法来实现印象主义者所规定的定律范围以内的表现自由,这些定律即使对一个摄影记者来说也是很难规避的。(例如共时对衬定律:每一种颜色都会以它的补色来填补与它相邻的空白处;假若两种色调包含着一种为这两种色调所共有的颜色,那么这种颜色就被并列的两种色调所减弱;两种补色并列在一起,则两种补色的效果被强调,但是两者混在一起则互相抵消,等等。)要在照片的平面上表现出空间的自然色彩,就会牵扯到一系列极其复杂的问题。有些颜色确实会吸收光线,而另有一些颜色会反射光线。因此,有些色彩确实看上去会前突,而另有一些则看上去则会退缩。我们必须能够调整各种色彩之间的彼此关系,因为各种色彩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有纵深感的安排,而在平面上——无论是画还是照片——又是另一种安排。
  
快照给我们带来的许多困难在于我们没法掌控被摄物的运动;在彩色摄影报道中,真正的困难则在于我们不能控制主体物的各种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想出其他棘手的问题当然并不难,但也可以肯定的说,摄影的发展和它技术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技术
  
化学和光学持续不断的新发现,在相当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活动范围。这些新发现也不断应用到我们的摄影技术中,让我们不断提高。但是,在使用技术手段处理主题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堆顽固的迷信观念。
  
当你必须掌握技术并用它表达你的所见时,它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把你的视觉有效地记录在胶卷上,你自己的技术技巧必须具有创造性和适应性。但是从最终的结果计,或者说最根本的证据是最后洗印出来的照片;否则摄影者就会喋喋不休地谈论那些差一点就会拍到的照片——但这不过是一个怀旧者眼中基本上不存在的记忆而已。
  
摄影报道这个行当从无到有,不过区区30年的时间。摄影报道的成熟得益于便于操作的手持照相机、大口径的镜头以及为电影工业所生产的微粒快速胶片。照相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美观的机械玩具。机械性能的精确对日常工作所遇到的焦虑与不安有可能是一种意想不到的补偿。但不管怎么说,人们对技术问题的关心太多,而对如何观察却考虑得太少。
  
如果一个摄影者对他的照相机感到满意,而这架照相机也很适合他的工作,那就够了。至于照相机的实际操作,比如光圈、曝光速度以及其他类似这样的技术,应该像开汽车时换档那样熟练自如。而有关这些操作的具体而精巧的细节,哪怕再复杂,也不应该是我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因为在与照相机、精致的橙黄色的牛皮套一起提供的操作说明书上,厂家已对这一切用像军事术语一样的语言作了准确说明。假若有人把照相机说成是种美丽的小玩意儿,那么至少我们的谈话应该超出这个范围。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暗房里如何制作和为什么要制作精致的照片的问题。
  
在放大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如何通过再创作还原拍照时的价值与状态,为此甚至要改变照片的色调以便和摄影者按动快门那一瞬间的意图相一致。重新建立眼睛所继续认定的光与影之间的平衡也是需要的,正是基于这些理由,摄影创作的最后一关发生在暗房里。
  
我一直对有些人关于摄影技术的想法觉得很有趣,——这种想法表现在过分地追求图像的清晰。这难道是一种着了魔的热情吗?或者,按照这些人的希望,运用这种 “错视画派”(Trompe-I’oeil)一样的技术,就能离把握现实更近一些?在另一种情形中,他们又恰恰离开了真正的问题,像另一个时代的摄影师那样,总是习惯于把所有摄影弄得虚虚糊糊,以为唯有这样才算是“艺术的”照片。
 
顾主
  
照相机让我们获得一种视觉记录(Chronicle)。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日记。我们这些摄影报道者是些给世界快速提供信息的人——这是个充斥着偏见与杂音的世界,但也是个渴求信息的世界,人们需要照片给他们带来的指引。作为摄影师,我们在拍照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对我们所见到的事物进行评价,而这正意味着一种巨大的责任。可是我们必须依靠印刷业,因为对那些图像类杂志而言,我们就像是技工一样,提供的应该是最原始的素材。
  
对我而言,出售第一张照片(给法国《观察》(VU)杂志)的确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经历。那是我和杂志结下不解姻缘的开始。是杂志把我们的摄影公诸于众,也是杂志把我们介绍给了公众;他们知道怎样把图片故事按摄影者的意图发表出去。但是,不幸的是,有时他们也会歪曲照片的本意。杂志确实能够按照摄影者展示的那样发表他们的作品,但摄影者也冒着为了迎合杂志社的口味或需要而改变自己的风险。
  
在一个图片故事里,文字说明应该为照片提供合乎语法的上下文关系,要彰显任何照相机力所不逮的事物。不幸的是,在助理编辑的工作室里,错误防不胜防,而这些还不止是那种简单的拼写或可笑的用词方面的错误。而读者常常会把这些错误归咎于摄影者身上。这样的事情的确在发生!
  
照片要经过图片编辑和版面设计人员之手。编图片编辑必须从一般包括30张左右的照片中选出能组成一个图片故事的照片。(这就好比为了能够做出一系列引述而把一篇文章分成不同的段落那样)。图片故事也像小说一样有它一定的结构。图片编辑挑选出来的照片会根据他们认为这些照片所能引起兴趣的大小,或者根据可供发表的页数,被编排在两页、三页或四页的篇幅里。
  
版面设计人员最重要的艺术才华在于他知道如何从一堆照片里挑选出最特别的一张,而这张照片值得用整页或跨页印刷;同时也在于知道在什么地方插入一张在故事中能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小照片,(摄影者在为这组图片故事拍摄这些照片时就应该考虑到怎样使这些照片得到有效刊用)。版面设计人员常常需要对一张照片进行剪裁,只留下照片重要的部分——因此,对他来说,全页的统一或全部内容排列的统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版面设计人员能够一个图片故事完整的意义在版面上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来的时候;当他把照片安排得恰到好处,并且在每一页里都有自己的结构和韵律的时候,摄影师简直要对他们感恩戴德!
  
当一个摄影师在杂志上寻找他的图片故事时,他是非常忐忑不安的。
除了在杂志上发表外,还有另外的方法可以用来交流我们的摄影作品,比如说摄影展;而图书这种形式则是最具有永久展览意义的形式。

我已经说的够多了,但是也只是谈到了摄影的一个形态。摄影有很多形态。从放在钱包夹层里褪了色的快照,到光鲜明快的广告目录册,以及介于这两者之间更多形态的照片——都是摄影。我并不想为摄影下一个人人都能接受的定义。我只为自己的摄影下个定义:
  
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刹那间对构成事件的意义以及恰如其分表达这个事件意义的精准无误的结构形式同时确认下来的方式。
  
我相信,通过生活实践,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会与我们对周边世界的认识步调一致起来,这个世界能改造我们,而我们也能够影响这个世界。我们必须在这两个世界 ——我们的内在世界和我们的外在世界之间取得平衡。这种持续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这两个世界趋于统一。而这就是我们必须表达的世界。

不过这里只谈到了照片的内容。对我来说,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我认为形式是平面、线条和色调三者相互作用的严谨的组织。唯有运用这种组织,我们的概念和感情才变得具体而又有感染力。在摄影里,视觉组织只能萌芽于发展的直觉。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3 18:45
[attach]19142[/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05
http://wenku.baidu.com/view/7c6f5d5e3b3567ec102d8a2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7c6f5d5e3b3567ec102d8a2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7c6f5d5e3b3567ec102d8a2d.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7c6f5d5e3b3567ec102d8a2d.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06
摄影文学:大有作为的学术研究处女地—— 岳阳师范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所长余三定访谈录余三定

:2001年11月23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摄影文学机构岳阳师范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要成立摄影文学研究所?
:对一般人来说,摄影文学似乎是一个新东西,实际上它的历史已超过了四分之三个世纪,最早产生的摄影文学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的摄影小说(开始叫连续摄影、摄影故事)。中国的摄影文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既与欧洲的传入有关,亦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绣像小说和署诗款的中国画的影响不无联系。当时摄影家严茨平创作的摄影小说《赵二先生》《一封信》就是摄影文学产生之初的优秀之作。此后,在国外摄影文学不断发展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的摄影文学创作却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一直处在一个断裂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文化开始广泛交流,摄影文学才在我国再次得到发展。1982年《连环画报》上发表了摄影小说《追求》,受到读者欢迎;不久,《青年文学》《解放军画报》等30余家报刊相继辟出版面刊载摄影小说。80年代中期先后正式出版了《摄影小说选集》《摄影小说集》。1986年、1990年先后举行了第一、第二届全国摄影小说大奖赛。1990年3月成东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摄影文学有着广阔前景》一文,从此,“摄影文学”这一创新的复合艺术概念在全球诞生,是未来摄影文学发展的奠基石。1993年成东方主编的《中华摄影文学》问世,1995年11月全国首届摄影文学理论研讨会举行并出版了《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成东方主编)。2001年1月《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成东方主编)(以下简称《导刊》)创刊,这是摄影文学界一件标志性的大事,已经并必将对摄影文学乃至整个文学艺术领域产生比较深远的影响。《导刊》创刊以来,众多媒体予以报道和评介,摄影文学创作队伍日益壮大,摄影文学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读者越来越多,摄影文学已成为文学艺术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我在这里还要特别说明一点的是,岳阳师范学院摄影文学研究所从2001年3月初步酝酿,到11月正式成立,经过了半年多的筹备,其间得到了各方同仁的热情鼓励和支持。特别是摄影文学创导人——《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主编成东方先生以及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凌烟教授、岳阳师范学院院长彭时代教授等,给予了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王朝闻、汝信、金坚范、王先霈、程文超等著名学者给予了热忱鼓励和支持。《文艺报》常务副总编贺绍俊先生给摄影文学研究所的题词是:“摄影文学是学术研究的处女地,大有作为。”我稍作调整,建议贵刊作为访谈录的标题。
:如您在前面所论,摄影文学在中国虽然有70余年的历史,但它的勃兴则是近20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摄影文学在近20年特别是在近几年勃兴,具有某种必然性,据我的看法,其主要原因大致是下述几个方面的。
第一,多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图文信息化时代,有人称为“读图时代”或“图文传媒时代”。在“读图时代”,图和文结合得非常紧密,从而把图的直观性、具体性和文的抽象性、想像性融为一体,充分地满足着人们的感官需求。在信息时代,爆炸的信息与人们有限的注意力形成了新的矛盾,各种媒体都在力求抓住人们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正是在这一点上有自身优势。并且,图像符号的直观性也大大增加了人们接受信息的便捷。图文结合的摄影文学在这时候发展和勃兴可谓适逢其时。
第二,从审美接受方式来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的美感经验愈来愈丰富,人们不再满足于某种单一的美感体验,而更喜欢复杂而丰富的审美感受。视觉和听觉是人类最主要的两种审美感官。文学文本的接受对视觉的要求只停留在一般、日常状态的感知水平,马克思所说的“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对文学文本的接受来说,则无法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一般的摄影作品,作为单纯的视觉艺术,接受者容易只拘泥于影像对象的空间而无法进入一种“灵的空间”(宗白华语);将文学文本与摄影作品有机结合的摄影文学,则既能充分地调动和运用接受者“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去阅读艺术文本,又能借助语言艺术的语言描绘,让接受者尽情去感受、想象、体验艺术文本那“超以像外”的艺术之境。因此可以说,摄影文学的勃兴也适应了现代人审美感受丰富、复杂化的需要。
第三,真诚的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和执着的探求,也是促成摄影文学勃兴的原因之一。在人类文化史上,几乎每一种艺术体裁产生之初不被人理解,小说在中国产生之初被认为是“稗官”、“野乘”,而被人看不起,那时人们视诗歌、散文为正统文学;戏剧产生之初亦被当作“俗文学而只能在市井中寻找立足之地;电影艺术在法国产生之初更是被当作下里巴人的“杂耍”遭受歧视,一些有身份的人想去看时居然要把脸遮起来,以免被人发现时有失身份等等。摄影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同样遭到了一些人的误解和轻视。《文艺报》领导和摄影文学的奠基人成东方等一批有识之士为摄影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切实的贡献。成东方视摄影文学为自己的生命,他满怀深情的写道:“摄影文学,我的生命。”“我热情歌唱是为了你,孜孜探求是为了你,离乡背井是为了你,呕心沥血是为了你,日夜奔忙是为了你,满头青丝染成霜也是为了你。我用生命之血浇灌你,用深挚的祝福伴你。”(《导刊》2001年第35期)
:希望您能谈谈关于摄影文学的定义或界定。
:关于“摄影文学”的定义,一些学者对它作出了自己的界说。成东方说:“摄影文学是按照艺术创作的创作规律,通过一幅或若干幅连续摄影画面表现,运用文学进行文字描述,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复合艺术。审美复合主义是摄影文学的灵魂。”杨彩霞说:“摄影文学是一门新生的艺术。”“它本质上是展示一种采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手段使文学与摄影作品单幅或多幅画面相融共生的一门直观视觉造型艺术。”(《导刊》第23期)王一川说:“摄影文学是由照片和文学相互匹配以求互启和互补效果的边缘艺术。”(《导刊》第3期)姜文振说:“摄影文学是信息化时代各种艺术因素进行高度文化整合所产生的一种新兴的艺术种类。”(《导刊》第17期)董学文、金永兵说:摄影文学“是通过嫁接传统文学艺术与摄影艺术而孽生出的崭新的艺术类型,是语言与图像两种艺术共同孕育的新的叙述方式。”(《导刊》第39期)上述的界定虽然文字表述不一、详略不一、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但基本看法是相通的、一致的,即都认为是两种艺术样式的有机结合。我觉得,在关于“摄影文学”的界定上,我们不必强求完全同一的文字表述,不必定于一尊,我们要鼓励继续对其作出新的、进一步的描述和界定。我个人也有一个关于它的定义,即:摄影文学是时间艺术(语言艺术)和空间艺术(摄影作品)的有机融合而产生的新兴的综合艺术。
:请问摄影文学有什么样的审美特征?
:这是学者们探讨最多的问题,并且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面的探讨。到目前为止,有代表性的大致有如下一些方面。(1)从艺术文化史的角度探讨。熊元义说:“在艺术文化史上,语言艺术和空间艺术相结合,产生出各种各样的综合的形式。这种综合的条件首先是文字,然后是印刷术的发明。由于有了文字和印刷术,人们有可能把活的语言变为固定在空间的语言,换言之,有可能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并以此为文本与造型和装饰的结合创造了条件。”“而摄影文学中的文学不是摄影的注脚,摄影不是文学的图像,是二者的有机融合,它们构成一个既丰满又充满生命的审美意境。”(《导刊》第5期)(2)从艺术类型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李心峰认为现代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基本门类的体系,由14种基本艺术种类构成,并进而指出:“摄影文学作为文学(语言艺术)与摄影艺术联姻而诞生的产儿,它在艺术基本门类这一艺术结构核心层次的下面一个层次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类型,局部地更新了艺术世界的格局,带来了艺术景观上的新面貌、新气象。”“可以说它既属于文学家族又属于摄影家族,但更主要地是作为文学家庭的一名新成员。”(《导刊》第32期)(3)从艺术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探讨。王岳川认为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图文传媒时代,摄影文学正是时代中一种重造精神深度的努力。他指出:“摄影文学不是看图识字或者看图说话。而是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快捷的生活流和思维流所出现的运用新的传媒手段从事深度意义阐释的一种新方式。”摄影文学“为这个时代和读者对个体存在处境和人类命运思考留下了一方难能可贵的文化空间。”(《导刊》第7期)(4)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童庆炳指出:“摄影文学不单是增加画面,而且这画面所包含的形状、色彩、运动、表情、动作等与文字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画面提供看的东西,文字则提供思想和想像的东西,这两者互相促进,思想和想像对我们看到的东西施加影响,而看到的东西又会对我们的思想和想像发生作用,在这‘思’与‘看’的互相作用中,摄影文学的审美境界被推到极致。”(5)从美和美感的角度探讨。王世德认为摄影文学的美具体表现为四个层次:首先要“外形式”美,摄影的光、影、色、线、形,文学的语、词、句要优美。第二,“内形式”美,包括摄影的构图要均衡,文学的结构要巧妙等。第三,表层内容美,摄影和文学表现的人、事、物、景要具体、形象、生动,其中隐含的作者的感情和思想,是真善美的。第四,能通过具体、形象、生动,其中隐含的作者的感情和思想,是真善美的。第四,能通过表层内容,让人联想到深层意蕴,即有象外之象,味外之旨。(《导刊》第46期)(6)从结构——功能的角度探讨。董学文、金永兵认为,摄影文学作为一个系统,一个完形、一个格式塔,它就不再是文字和图像等所有构成成分之和,而是一个全新的整体。因此摄影文学便表现出如下的特征:“首先,文学的形象塑造功能被消解掉”;“其次,文学的真实性被消解,走向一种‘超真实’”;“再次,文学的审美方式被解构。”(《导刊》第39期)
除了上述的种种角度外,还有程文超、刘俐俐从符号学的角度的探讨(《导刊》第36期、第40期),孙绍振从“审美错位”的角度的探讨(《导刊》第12期),绍宏从“掌握世界的方式”的角度的探讨《导刊》第44期),萧成从叙事学的角度的探讨(《导刊》第27期),陈培湛从传统美学影响的角度的探讨(《导刊》第34期);还有李怀亮提出了“内爆论”(《导刊》第15期),阎国忠提出了“螺旋型结构”论(《导刊》第14期),王一川提出了“匹配”论(《导刊》第3期),成东方提出了“审美复合”主义等等。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欣赏成东方的观点,成东方是这样表述的:“摄影文学是文学、摄影、编导、表演、音乐、美术等众多艺术的审美复合,是继影视之后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复合艺术。”成东方进而概括出摄影文学的四个特征:兼容性、多样性、参与性、时代性。(《导刊》第10期)我以为,成东方所讲的“审美复合”实际包含了两个层面,即艺术成分的多重“复合”与接受者审美感受的多重“复合”。成东方的看法最少有下面几个优点:首先,“审美复合”是一个很有创造性和深刻性的理论范畴,能比较恰切而内在地概括摄影文学的基本特征,具有深刻性。其次,它对摄影文学特征的描述不只是从某一个角度着眼,而是从多角度、多侧面着眼的,具有全面性。再次,它对摄影文学特征的描述是切实而易于把握的,具有具体性。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07
http://lhcphoto.zjicm.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98

http://lhcphoto.zjicm.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98

http://lhcphoto.zjicm.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98

http://lhcphoto.zjicm.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98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09
顾铮:观念摄影与中国的摄影之我见
漫谈中国摄影及其语言问题
鲍昆:复制行为和摄影内心
杜曦云:观念摄影与纪实摄影的互涉
彭德:观念摄影的冷与热
无表情外观:摄影美学探索景观社会
情感的肉 欲望的皮——中国青年私影像漫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10
九三学社举办摄影与植物科学研究的关系学术报告
中科院九三学社第五支社于5月18日在植物所图资楼多功能厅组织了一场学术报告,主讲人为九三学社社员、植物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徐克学研究员。
徐克学研究员酷爱摄影艺术,其爱好随着中国植物图像库(Plant Photo Bank of China,PPBC)在的建设工作而达到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他拍摄的各种植物照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图像资料,为发表论文、撰写专著提供依据。
徐克学研究员以“摄影与植物科学研究的关系”为题,就如何将摄影技术应用到科学研究中展开了精彩纷呈的论述,应用了大量的图片演示,从植物图像库建设,建库技术的研究,建库管理与标准化,植物图像考察内容,植物图像库的发展前景与意义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演示。围绕摄影技术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从拍摄内容、角度、方法、层次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摄影技巧与经验。
报告从如何确保植物图像的科学性、信息性、艺术性,基于植物图像进行物种分类鉴定和图片信息数字化等方面,阐明植物图像既可以作为教材、科普宣传资料,也为分类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并提出植物图像库在物种范围、地理范围、微观方向、宏观方向等不同学科方向以及实验与测试技术等的扩展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并将为生物信息学在植物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的讲解,配以各种罕见的植物图片展示,深深吸引了广大听众,报告尾声,与会者踊跃发言,就拍摄植物图像科学性、精确性与图像后期处理等方面知识与专家进行了探讨。期间,植物图像库负责人李敏老师还就摄影技术要素等提问进行了一些专业补充。
九三学社第五支社举办的这次讲座,充分体现了知识性、科普性、趣味性,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掌握植物摄影技术,确保植物图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信息完整性等方面提供了充分交流的机会。


摄影与植物科学研究的关系学术报告现场



徐克学研究员作报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18
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

蔡萌  

【摘要】:众所周知,1976年以来的中国的社会、文化、艺术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变革。在这场历史巨变中,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介始终扮演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角色。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演进,摄影在深度参与中不断塑造与建构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回顾过去的一个多世纪,摄影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人传统视觉经验的改造。但是,由于我们一直对摄影所起到的作用视而不见,从而构成了美术史研究的盲点。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不仅已经融入到中国当代文化叙事的总体语境当中,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一个“新品种”。从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优秀摄影家和摄影作品,已经引起海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收藏家、批评家、策展人的高度关注。今天,随着摄影在当代艺术中的进一步普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一个大型的艺术博览会或者是双(三)年展中没有摄影作品的存在。当然,我们也可以断言,未来,缺少摄影研究视角的当代艺术史将会是一部有问题的艺术史。 本文主要是对1976年以来的中国当代摄影进行再解读,其中,以“纪实摄影”、“观念摄影”和发生在近几年的“摄影复古运动”表现得最为活跃,也最具学术价值。从摄影与社会现实、摄影与艺术两个角度上展开观察,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特殊时空背景下,通过叙述和概括出摄影如何作广泛介入当代社会、文化、艺术的有效载体,如何参与到中国当代文化叙事和社会建构的整体语境当中;中国人如何通过摄影重建与现实和自我的联系,并以此为基础来反思“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这两场运动的成就得失,进一步指出“摄影复古运动”在当下的现实意义。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人对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所发展出的独特认识过程,建构出一种作为美术学研究对象的摄影的理论框架与写作模式,进而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和当代摄影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正文一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关注的重点放在1976—1989年,着重分析摄影如何从一种宏大的国家意识形态叙事转变为到底层的民间叙事;第二部分将目光转移到上世纪90年代,力求对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这两场文化运动的始末做深入的描述与评析;第三部分主要对新世纪以来的头十年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对中国当代摄影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做出进一步的整理与思考。最后为结语。

【关键词】:“中国当代摄影” “摄影复古” “观念摄影” “纪实摄影”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409.2
【目录】: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20
 《论摄影》:摄影文化研究的“恩主”

顾铮

在苏珊·桑塔格去世三周年时,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由诗人、翻译家黄灿然翻译的桑塔格著作《论摄影》。2004年底她去世时,正好是印度洋海啸的消息席卷版面的时候,因此她的去世,其实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2007年年底《论摄影》新译的出版,也算是一个默默的纪念吧。
桑塔格的《论摄影》被称为摄影论的“圣经”。她的摄影论,开了知识分子(尤其是“大”知识分子)全面论述摄影这一看似大众性、其实自在游走于“高”与“低”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视觉文化与娱乐样式的先河。本雅明当然比桑塔格更早关注摄影,但以专论形式滔滔开讲摄影,还以桑塔格为先,为最。摄影这个东西,与人们的日常关系密切,尤其是在现代西方社会,但被认真对待加以探讨,却是要归功于桑塔格的《论摄影》。她的《论摄影》好评如潮,而后引起如巴特,鲍德里亚等人对于摄影的热情,并实际上引发了摄影研究进入现代学科体制的地壳变动。
《论摄影》最初是以连载的方式在《纽约书评》杂志上刊出,1977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在谈到此书的写作时,桑塔格说:“我思考虑摄影已经好多年了。我终于想到要说些话。我差不多化了五年时间写了这些文章。《论摄影》说的是,用我们所能想到的许多不同方法去表现摄影形象。说到底这是关于现代世界的,是关于消费主义意识和资本主义──是关于许多现代伦理道德及美学态度,而在这些方面,摄影似乎是特别丰富的例证。”尽管有人指出她的书中有涉及摄影史的常识性的错误,但没有人会否认,她的锐不可挡的洞察,开启了对于摄影的真正意义上的思考。从《论摄影》开始直到去世,桑塔格对于摄影始终保持密切的关注。她的最后一本著作《旁观他人之痛苦》(2003年)讨论的是战争与影像的关系,而且也是《论摄影》的新的展开。有人以见多识广的不屑说道,海外有太多的摄影理论著作,但中国人只捧着《论摄影》。我想如果真是对此很有了解与研究的话,其实不难发现,像《论摄影》这样的真正具原创性的摄影理论(而且,它只是摄影理论吗?)其实并不多。而那些有意思的书,其实也多受惠于《论摄影》。说苏珊·桑塔格是那些在摄影理论研究与文化研究方面有所斩获的人的“恩主”并不为过。什么是经典,以及从经典派生出来的好东西,有判断力的人是能够区别的。经典属于“工作母机”性质的,它源源不断地给予最原创的东西。而桑塔格的知性、美貌与风度,也吸引摄影家的视线,激起摄影家的拍摄意欲。而且她也总是积极配合,以自己的合作激发他们才华,鼓励他们通过拍摄深入认识摄影。同时,她也通过他们的镜头来了解自己与摄影。其实,她去世时,始终守护在她身边的是著名女摄影家安妮·莱博维茨。
正如美国摄影家、摄影史家、《美国摄影批评史》一书的作者乔纳森·格林所指出的,桑塔格的艺术思想形成主要受惠于三位欧洲文人,即德国文学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法国文学理论家、符号学家罗兰·巴特以及英国艺术批评家、文学家约翰·伯杰。这三个现代文化大家的共同特点是都密切关注现代技术社会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并以各自的方式详作分析。格林指出,伯杰的观看理论影响了桑塔格对照片的真实性或者说是照片的欺骗性的关注以及对照片的道德伦理内容的关心。而从巴特那里,桑塔格继承了对各种传播方式的结构分析的方法及对文化符号的冲击力的认识。至于本雅明,桑塔格则对他的某些重要观点作了精妙绝伦的阐发,如摄影与资本主义消费的关系、摄影的与生俱来的超现实主义性,以及摄影将一切经验平等化的危险性。顺便提一下,桑塔格在此书“引语选粹”(可以认为仿照了本雅明的《拱廊街计划》的拼盘式写作手法)的扉页上写了“献给W·B”的献辞,以示对本雅明的敬意。可以这么说,桑塔格这个美国文化的“激进现代主义者”的批评风格有着鲜明的欧洲文化色彩并不是偶然的。
摄影是历史不长的美国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桑塔格通过对摄影与其它文化现象的类比得出了一些不仅仅是对于摄影,同时也是对于美国文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她从枪枝文化这一美国特有的暴力文化现象延伸到摄影这个与射击具有类似性的行为,并导出了摄影的某种本质。她说:“ 一如相机是枪支的升华, 拍摄某人也是一种升华式的谋杀──一种软谋杀,正好适合一个悲哀、受惊的时代。”她对摄影所作的犀利观察有时甚至会令人感到一种尴尬。她尖锐地指出, 摄影使得一些工作狂人得到了拯救。因为这些一旦手停了下来就会感到不知所措的人,终于可以通过按动照相机的快门来弥补停止工作所感到的精神失落。
桑塔格也毫不留情地指出了摄影的局限。她提醒我们,照片会使我们对现实产生一种错觉。她说:“摄影对世界的认识之局限,在于尽管它能够激起良心,但它最终绝不可能成为伦理认识或政治认识。通过静止照片而获取的认识,将永远是某种滥情,不管是犬儒的还是人道主义的滥情。它将是一种折价的认识──貌似认识,貌似智慧;如同拍照貌似占有,貌似强奸。┅┅摄影通过一个复制的影像世界来装饰这个已经拥挤不堪的世界,使我们觉得世界比它实际上的样子更容易为我们所理解。”可以说,这样的智见在此书中俯拾皆是,遍地开花,恕不在此饶舌。
作为国内最早译介《论摄影》的人,也想稍稍提一下此书在中国的接受小史。此书在中国最早被介绍是在1992年。我在大阪的一个小书店发现日文版的《论摄影》,翻开版权页,发现已经再版到第十六版。现在日文版已经出到二十多版。当时国内有一本在深圳出版的《现代摄影》杂志,我赶紧写信向主编李媚请战,她来信鼓励我下手译介。于是去纪伊国屋书店买来企鹅英文版《论摄影》,将日文版与英文版比照参阅,战战兢兢地翻译了第一章与第二章寄去发表。后来随着杂志的关闭,“译”事也此中断。当时翻译时,还边译边想,不知“影像世界”这一章能不能够刊出,因为她为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国》“鸣冤叫屈”,对于当时的中国政府有严厉批评。现在才知道,文革后,中国政府是向他道了歉的,只是不像批判他时那么声势浩大。1999年,看到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艾红华与毛建雄译的《论摄影》,当时着实高兴一番,但细看之后,发现译者不谙摄影,而且常识也不全面,比如竟然不知“克伯虏”为何物。他们只是译书,而且也没有译好,有点失望。后来在台湾的唐山书店买到打了折的黄翰荻的译本(唐山出版社,1997),翻看之下,也发现译得并不好读。不过一个不同是,译者辛苦增添了许多译注,达五万多字。这说明摄影史常识作为一种现代人文新知,在台湾要比大陆普及程度稍高。当然,这方面可能还不能与西方比。在一些英语国家的大学图书馆,要知道《论摄影》在书架上一排就是十来本的。这说明此书在学生中的流通率非常高,需求不小。而黄灿然新译的《论摄影》,也仍然保持了这个特色,于读者,尤其是那些开始关心摄影,并且想要开始对于摄影说些什么但摄影史知识匮乏的知识分子或知道分子来说,这是体贴温馨之举。
在我给学生开的视觉文化书单里,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是永远的保留节目。不过,最麻烦的是,学生经常会在看完书后说,“老师,你有没有《论摄影》的原版借我看,那个翻译不太好懂。”后来,为了对付经常性的索借,我只好将英文原版复印一本供有兴趣者周转。好了,现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黄灿然新译的《论摄影》,我想,今后可能不再会有学生提出上面这样的问题了。因为比照一下手头拥有的三本不同版本的中文译本,黄灿然新译的文字确实最为清丽可读。更希望这个好译本今后不断再版。

刊登于08年2月22日南都周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2:37
叶梓 推荐摄影书

2007年12月27日







为什么要推荐摄影书?
从事摄影教育以来,我深感摄影书籍选择的不易。摄影艺术博大精深,我不可能知晓全部,更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知识全部授予。所以我的学员们经常需要购买一些摄影书籍进行自学,作为摄影课上内容的补充。
原因一:市面上的摄影书良莠不齐而书店里能买到的摄影书几近千种,各大出版社都在疯狂的出版着摄影新书,门类多样,品质却良莠不齐。在和出版社基础的这些年中我了解到,有些摄影书的作者甚至连基本的摄影知识都不具备,他们将别人的书籍、资料拼凑在一起并重新包装,就成为了所谓的畅销书籍。往轻了说,这些“作者”并不了解摄影,“写”出来的内容往往拘泥于器材等表象;往重了说,这些书籍的知识结果不够严谨,甚至经常出现错误的论点,害人不浅。
原因二:不适合自己的摄影书就如毒药看病的时候,选对了药就可救命,选错了药就是害命,即使是同样一味药,可以救一些人,也可以害一些人。同样的道理,有的时候明明是一本好书,却不是适合自己的那一本,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惑。就如初学者是不适合看《明室》的,如果强看,很快就会头昏脑胀,反而失去对摄影的兴趣;而已经具有了摄影基础的朋友是不适合看《中学摄影教程》的,因为太过死板、束缚太多。选购摄影书,就像是选择自己的摄影老师一样,非常重要。
为了方便大家的选择,我在这里推荐一些摄影书。我已为不同阶段、不同兴趣的摄影人将书籍分类排列,便于大家的检索,并开始为每本书增加一些短评。需说明的是,这里的书不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每个人的都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找到你的方向,才是最根本的。
祝你找到你喜欢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书推荐:摄影基础类这里推荐的摄影基础书,由前往后是难度递增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书推荐:摄影作品分析类这是很重要的一门课,我们每天都见到大量的图片,哪些是好,哪些是坏,自己一定要学会分辨。我在这里建议大家少买些摄影杂志,那里充斥着大量的广告和二流的摄影作品。它们刺激你消费,刺激你转向并不该那么在意的“摄影器材”方面,也让你逐渐被别人的不成熟的审美观点和摄影技术同化。买书或杂志,是一件需要慎重对待的事情,如果你还没有学会辩证的阅读,那么书对于你来说不一定是好东西。
摄影书推荐:摄影画册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书推荐:摄影理论进修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书推荐:摄影技术提高类这个无需多说,内在的修养再高,也需要依赖于技术上的实现。多拍是技术提高的首要条件,拍的同时多多思考,挑剔一点的对待自己的作品,当你发现你的技术跟不上你的审美时,可以找两本负责人的技术方面的书,认真看看别人的经验。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尽量避免那种类似“五十招让你速成摄影大师”这样凑份子的书,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走捷径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书推荐:艺术理论研究类当你的修养和技术都到了一定程度,但却仍然摆脱不了创作瓶颈的时候,或许我们可以从头开始,看看艺术的发展过程,了解一下艺术的流派。让一个摄影师静下心来读这些书恐怕很难,不过它们的确非常重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别的不说,有一个问题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到底弄明白没有:“摄影到底是什么?”别急着回答,人家的答案可能有100种以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摄影书推荐:视知觉、心理学类这是我的研究方向。我认为这些是比艺术理论更要根基的部分。所有的艺术都是作用于人才成为艺术,而我想知道它们到底对人做了些什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类一些我认为很好的书而已,哲学类的有一点,或许与摄影无关。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4:44
作者简介姓名:江融
作者简介:
作品:《摄影的力量:当代世界著名摄影人访谈录》  
目录让历史告诉未来
    ——对话罗伯特·普雷基
前后之间一刹那
    ——对话大卫·伯耐特
拍战争容易,拍和平更难
    ——对话唐·麦卡林
力争处在最前沿
    ——对话卡洛琳·科尔
战争的救赎
    ——对话洛里·格林科
会拍照不等于是摄影家  
    ——对话简·伊夫林·阿特伍德
穿透摄影的智者之思
    ——对话法兰克·福尼尔
摄影并不给予答案,而是提出问题
    ——对话乔治娅·菲奥莉欧
润物细无声
    ——对话肯尼斯·杰拉斯奇
跟着真相走
    ——对话爱德华·基廷
运气是我自己创造的
    ——对话斯蒂芬·杜邦
镜头后面,是悲悯洒落
    ——对话克里斯廷·阿什伯恩
不冒风险不值得成为艺术家
    ——对话罗伯特·弗兰克
表象是通往真相的桥梁
    ——对话斯蒂芬·肖尔
用影像讲述弱势群体的故事
    ——对话菲尔·博爵斯
捕捉令人无法理喻的瞬间
    ——对话路易斯·格林菲尔德
气运生动:解构与创新
    ——对话金我他
想象力不足是摄影唯一的局限
    ——对话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
买艺术品,而不要买房子
    ——对话彼得·麦吉尔
《光圈》:国际摄影潮流的风向标
    ——对话梅丽莎·哈里斯
摄影的力量
    ——对话薇姬·戈德堡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4 14:50
http://www.fengniao.com/secforum/slide.php?id=302736_1108089

http://www.fengniao.com/secforum/slide.php?id=302736_1108089

http://www.fengniao.com/secforum/slide.php?id=302736_1108089

http://www.fengniao.com/secforum/slide.php?id=302736_110808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5 13:42
========新手入门类文章=========



网上购买数码相机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摄影技巧初级入门
各种条件下的拍摄技巧(非原创)
摄影初级入门 街头摄影观念与技巧
亡羊补牢 初学摄影中常见问题
菜鸟必读!摄影基础知识详解
美女人像的实拍技法
拍摄风光时的观察和取景
户外摄影的十大禁忌
从零开始学摄影(优秀的基础教程)
一流摄影靠想法,二流摄影靠技术,三流摄影靠器材---摄影易学易用30招
数码相机夜景拍摄技巧
浓妆淡抹总相宜 花卉拍摄的初级技巧
大跨越:数码相机感光度
花草的黑背景拍摄很简单 摄影技巧
爱上定焦镜头的6个理由
风光摄影技巧之构图:风景永远不会动
捕捉动感场面——说说捕捉动态场景的技巧
解析时尚人像摄影中的背景选择技巧人像摄影实例教程
室内人像用光教程 巧用散射光
六招教你拍出漂亮的雾景照片
教你如何拍出诗意朦胧的雨中美景四步教你制作3D立体大片!(转载)
花草的黑背景拍摄很简单 摄影技巧--
用光影打造出不同的时尚摄影风格拍摄角度和距离对人像摄影有何影响
解析摄影师在雨天人像拍摄的要点
专业摄影师讲解新娘摄影姿势技巧
人像摄影 让初学者快速上手的10个技巧
如何用普通相机拍出出色的照片
拓朴视觉摄影师曝光详解服装平铺拍摄秘籍(最新最完整篇)
摄影实战之夜景人像拍摄技巧
如何拍出有韵味的雨季照片
详细解析画意人像拍摄技巧
5种方法解析人像摄影中的构图设计
8个要点解析婚纱摄影的复古风格
解析光在人像摄影中的运用技巧
探寻镜头焦距究竟如何影响画面
如何拍摄全景照片
教程 佳能相机110效果风格
摄影必备秘籍——高间调人像的拍摄如何选择正确的测光模式进行拍摄
儿童摄影:如何拍摄好动的宝宝
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内闪手持拍摄的技巧
7个拍摄夜景的入门技巧
近距离传授户外人体摄影的拍摄技巧--
摄影知识大全
浅谈各类形状光晕拍摄技巧
最经典的5个弱光摄影技巧

配图讲解10个风光摄影构图技巧
4句口诀拍出 不落俗套的郁金香
业余影像创作者必修的编辑技巧
6招拍好人像
如何拍摄情侣照片之选景篇
人像摄影美姿教程!
如何达到照片整体的均衡
数码摄影易学易用30招
静物摄影技巧全解
摄影中不可不知的4个构图法则
手把手教你如何拍摄夜景
恶劣光线下的人像拍摄技巧
[ZT]如何提高摄影眼力
昆虫微距摄影技巧经验谈
花卉摄影中背景的处理与光的运用
解析室外人像拍摄技巧和经验
四个技巧和经验助你拍好花卉
10个实用的食品摄影技巧
新手摄像20忌
摄影中ISO值,光圈,快门的关系和运用
儿童摄影用光技巧
婚纱摄影 - 经典的布光与摆姿势技巧
街拍技巧--独特的视角---打破常规
Model教你如何擺pose
人像摄影技巧
摄影技巧教程:拍出清晰的照片

========摄影进阶心得类=========
逆光下的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深度解析测光原理 如何选择测光方式?
教你如何拍出诗意朦胧的雨中美景
黑白摄影的光源色调
让眩光更猛烈些 逆光摄影小贴士
车展车模的拍摄技巧
近距离传授户外人体摄影的拍摄技巧
霜叶如醉 拍好红叶的12个建议
拍摄荷花的10个技巧
10个拍摄人像的独特技巧 让照片大不相同
解密弱光下体育摄影技巧
实例解析拍摄写真人像取景的要点
解析后期摄影中的逆光摄影实例和技巧
有了专业相机为什么还拍不出来那种美美照片呢
解析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中把模特变性感的技巧
三招拍出修长美女
摄影技巧:详细解析如何拍摄商务会议
人物摄影怎样掌握画面均衡
美姿的控制
室内儿童摄影的柔光漫反”VS“柔光无闪
浅谈如何拍摄出清晰的人像照片
如何拍摄情侣照片之摆姿篇
构图教程:摄影画面中具体结构的呈现方式
拍摄高质量纹理图片12招
摄影技巧:教你如何利用裁减法做二次构图
人像摄影中如何摆好人像的手部摆姿
拍好肖像的6招
学做摄影作品小电影
摄影的灯光配置
如何拍摄早晨和傍晚的迷人光影特效
模仿景深效果 扫除杂乱背景
摄影师必看的无忌圣经七十七条
人像摄影自然光法《三字经》
逆光下的风光摄影拍摄技巧
拍结婚照时更上镜的22条小锦囊
摄影技巧教程:室内人像摄影用光技巧
室内美女照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攻略
让模特的姿势自然地摆出来
『摄影教室』5个适合在家拍摄的小景题材
『摄影教室』7招教你拍出可口美食
保持Photoshop与显示器色彩模式一致性
逆光摄影的四种艺术效果
详细讲解婴儿拍摄技巧
人像摄影姿势探秘

婚礼拍摄技
婚庆拍摄流程
婚纱摄影 - 经典的布光与摆姿势技巧
国外摄影后期教程系列01:运用色彩创作大片的7种技法
三页A4纸摄影教程(作者老蒋)
摄影教程:轻松处理自己的摄影作品
剪影的拍摄技巧
国外摄影后期教程系列2:成为有创意的摄影师的8条途径
分享时尚摄影师Adriana的7个拍摄技巧
高调人像摄影的布光经验和方案
摄影技巧教程:光线运用浅谈
构图实战技巧如何运用好前景和背景





========器材使用心得类=========
长于微距的数码相机解析
尼康D80的使用经验
尼康D80使用技巧
简单介绍单反镜头上的参数具体含义



========摄影书籍下载类=========
纽约摄影学院电子书
色彩和谐的三大要素
九大写真的不同手法和要求
《数码摄影必读(第二版)》(The Digital Photography Handbook)扫描版[PDF]
《数码单反摄影与照片修饰》扫描版[PDF]
超多的摄影教程下载
MM拍照如何摆POSE
《单反数码摄影专家技法》[PDF]
《DSLR数码单反摄影圣经》[PDF]
《数码摄影进阶》[PDF]
《数码摄影技巧大全》[PDF]
88本摄影书籍+纽约摄影教材
《PS CS4 数码摄影师专业技术教程
模特儿POSE图解100选(外拍携带本)(PDF)
专业儿童摄影杂志分享【地址已上传】
布列松300多著名摄影作品电子书
黄天仁的美女摄影秘诀大公开(JPG扫描版)



光影神话:数码照片的光影表现(高清扫描版PDF)
美少女外拍动作图解×100(黑面)影印版(PDF)
人物摄影怎样掌握画面均衡
数码摄影构图与用光(墨叶&王鹿童&小灰)(非扫描版PDF+光盘ISO)
摄影技术讲座高级篇
黑面的人像摄影攻略(黑面)扫描版(PDF
尼康-数码单反镜头品鉴指南(雷依里.张羽.扫描版)
《数码摄影必读(第二版)》(The Digital Photography Handbook)扫描版[PDF]
数码摄影师Photoshop魔法(美/Vincent Versace)(PDF+随书光盘ISO)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6 15:54
http://wenku.baidu.com/view/26b005ed102de2bd96058883.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26b005ed102de2bd96058883.html

http://wenku.baidu.com/view/26b005ed102de2bd96058883.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6 16:07
当代摄影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zt]
2008-10-09








  
    一、摄影文献检索的概念
    “检索”,是查找和索取的意思。
    检索工作可分情报检索和文献检索两种。前者含义较广,包括一切信息都在检索之列。后者则范围较窄,只限于书刊、画册等文献资料,但两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大同小异。这里本文着重讨论摄影文献检索。
    摄影文献检索,包括文献检索、事实检索和摄影比赛名次入选成绩记录等数据检索三种。因此,摄影文献检索可以是查找某一摄影文章、某一摄影书刊的出处和收藏处所。可以是检索有关摄影的某一主题、某一时代、某一地域、某一作者、某一文种的有关摄影资料,也可以是查询在摄影文献中的某一届、某一年、某一次影赛成绩记录。检索范围,可以是局限某一图书情报单位的藏书,也可以不受一馆之限,检索全国或世界范围的摄影文献,可以是检索某一年限的文献,也可以不受具体时间限制,检索摄影从开始有文献记录以来的全部资料。总之,摄影文献检索就是从数量庞大而又高度分散的摄影文献流中查找某些特定需要的摄影文献的全过程。
    摄影文献检索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手工检索;另一种是计算机检索。
    手工检索是根据文献的外部标识(如书名、篇名、作者、出版社、标准书号等)和内容特征(如学科、主题、分类号等)全面系统地查找摄影活动中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在手工检索中,主要的检索工具有:索引、题录、专题目录等。
    计算机检索分为脱机检索、联机检索、Internet检索。从计算机检索系统的发展阶段来看,已走过了脱机检索、联机检索和国际联机检索等阶段,进入当今Internet网络检索阶段。
    二、摄影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当今摄影文献的现状和特点表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摄影领域的交叉渗透,一方面出现了摄影文献的数量急剧地增长,另一方面又呈现出摄影文献的高度分散,这就给摄影人查找和利用资料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而就产生了庞大复杂的文献与每个人特定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会贻误方兴未艾的摄影教育事业,影响大中小城市从事经营行业的影楼、相馆的发展,使摄影组织与摄影组织之间,摄影人与摄影人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流摄影信息带来不便,这样就可能重复别人的劳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上的浪费。在缺乏足够摄影文献作为借鉴的情况下,也往往不能接受别人的教训,无法攀登摄影技术、艺术的高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缩短摄影知识、摄影信息与摄影人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加强广大摄影人对摄影动态知识的控制和网络能力。因而,提出了摄影文献检索问题,那么摄影文献检索的作用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摄影文献检索工作是打开摄影知识宝库的“钥匙”
    摄影人只有善于利用各种检索工具,才能掌握有关摄影资料的线索,才能知道国内外摄影文献的出版动态和摄影事业的发展趋势。否则,在浩瀚的文献海洋面前,只能望洋兴叹。
    2. 摄影文献检索是继承和借鉴摄影技术、艺术成果的桥梁
    摄影文献是摄影信息的主要载体,摄影文献检索是交流摄影情报、联系摄影人的桥梁。通过摄影文献进行情报交流,是实现今人的协作和对前人劳动的利用的重要形式。而摄影文献检索,就是前代人与后代人之间、摄影文献的作者与摄影文献的需求者之间、这个国家的摄影人与那个国家的摄影人之间、这部分摄影人与那部分摄影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
    3. 通过摄影文献检索,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摄影文献
    学习和掌握摄影文献检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是培养摄影人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内容。只有善于利用检索工具解决查阅摄影文献的方法和技能,才能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摄影文献资料。当前摄影教学、影楼相馆的经营、摄影人的创作等都需要了解新的摄影理论和方法。了解和掌握了各种检索工具的性质、用法,就能以最简便的方法找到需要的摄影文献,获得利用摄影文献的主动权,掌握前人和别人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从而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因此,摄影文献检索是获得摄影情报的重要手段。是当今学习研究和掌握摄影技术、艺术水平的一项基本功。
    三、摄影文献检索的方式
    1. 掌握摄影专业与相邻专业的主要书刊文献等情况
    在现代摄影艺术、技术研究活动中,摄影人要相当熟悉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主要学术期刊、出版周期。本专业的学术团体、学会、协会召开的学术及创作会议、征稿启示,最新出版的摄影专业图书与画册。了解本专业的先进技术,有哪些摄影器材新产品问世等。只有掌握了这些专业情报,才能大致掌握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掌握摄影文献的检索方法
    在摄影活动中,围绕所进行的摄影专题对文献检索,是摄影文献研究的首要环节,利用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是获取摄影文献资料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Internet上检索研究中所需要的摄影文献资料,摄影人不必去专门的信息机构,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必掌握复杂的操作指令,就可以随时随地享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
    3. 通过参加摄影会议来了解摄影专题领域的最新动态
    近年来摄影学术会议已成为各级摄影组织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世界上各个国家、地区、组织、各级摄影协会和高等学校,经常都要召开一些不同层次的摄影学术会议,交流最新的摄影成果,因此参加摄影学术会议,已成为了解摄影领域发展水平研究动向的重要来源。
    4. 掌握利用摄影工具书
    在各项摄影活动中,摄影人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查询有关的摄影工具书,如摄影辞典,摄影手册,、摄影统计资料、摄影名录、摄影指南等出版物。摄影人要熟悉这些工具书的性质、内容、特点、出版单位等主要情况,尤其是本专业的摄影工具书的一些情况。
    5. 掌握本单位摄影图书资料的情况
    无论是有一定摄影基础的摄影人,还是高校摄影院系师生和学生,都要充分了解本单位的摄影图书馆馆藏摄影文献的情况,如每年订阅哪些摄影期刊,订刊的起止年时间,本单位图书馆的分类体系、目录体系、计算机检索方法,最新的摄影专业图书订阅、流通情况等。
    四、摄影文献的类型及其检索方法
    (一)摄影文献的类型
    1. 摄影书面文献
    (1)摄影图书。摄影图书的特点是篇幅大,内容系统全面,传播的摄影知识比较成熟和定型。主要包括摄影论著、摄影教科书及摄影参考性工具书等。
    (2) 摄影期刊。与摄影图书相比较,摄影期刊的特点是,出版周期短、报道摄影文献快、品种多、数量大、内容新颖,反映了当前摄影发展水平和动态,是摄影文献研究和评论的重要来源。
    (3) 摄影会议文献。摄影会议文献是指在各种摄影会议上宣读的研究性论文或文章,属于一次文献。这类文献往往代表着某一摄影专题理论最新成就,反映了摄影某一专题在当前的发展水平和动态,已日益受到摄影人重视。
    (4)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摄影学院(系)学生或研究生为了取得摄影专业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一般被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或研究机构收藏。
    (5)专利文献。专利文献是指叙述摄影各项技术发明的现状、背景、方案的摄影文献。反映了当代摄影技术发展的水平,通过专利能够预测摄影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它是一种重要的摄影情报来源。
    (6)文摘与复印资料。文摘是一种将大量分散的摄影文献精华加以搜集、摘录并分类组织整理再次发表。
    2. 电子信息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Internet和World、Wide Web使用信息存储、检索和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nternet实现了全球通讯和资源共享。
    (1)《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它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置批准创办、教育部主管、新华大学主办的我国第一部电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简称《CAJ—CD》遴选并全文收录我国各类期刊7626种(1999年-2006年间),其中人文社科期刊3000种,人文社科期刊按照25个学科类目进行统计分析又选出专业和综合人文核心期刊 344种,从而成了我国最大的集成化、动态化的决策与科研信息源。
    (2)万方数据(Chinainfo)系统:该系统是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已有5000多种各学科期刊全文进入Internet 提供信息服务。在Internet可以查询我国正式发行的摄影期刊。
    3. 声像资料
    声像资料主要指摄影录像、摄影、光盘、摄影磁带、摄影幻灯等。声像资料在现代摄影技术、艺术发展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二)摄影文献的检索方法
    1. 手工检索
    (1)常规法。这是以摄影主题、摄影分类,摄影著者等为检索标识,通过检索工具获得摄影文献的一种方法,也是人们在图书馆查阅摄影相关资料最常用的方法。它具体又分为顺查法和倒查法。
    a、顺查法。按摄影文献发表的顺序,时间上由远及近查找摄影文献的方法。其优点是获得摄影文献系统全面,不致遗漏重要摄影文献。缺点是工作量大,浪费时间。
    b、倒查法。按摄影文献发表的顺序,时间上由近到远去查找摄影文献。在摄影专题项目研究中,如果检索目标明确、限定时空,就可以用倒查法,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2)追溯法。它是以摄影及最后参考文献为线索,追踪查找文献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检索工具不全的情况下,针对性地查找一些必要的文献,但漏检的可能性较大。
    c、纵横法。它是以摄影某一专题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作者为线索,利用检索工具,采用纵向和横向扩大查找范围获取摄影相关文献的方法。纵向主要是通过检索工具的摄影著者索引,以时间为纵轴,查找有代表性的摄影文献。横向是指在这些代表性摄影著者文章所属类别下,以摄影学科类别为横轴,查找一些其他摄影著者的文章。此法方便可行,使用效果显著。
    2.计算机检索
    (1)计算机文献检索基本步骤
    第一,摄影文献需求分析。
    第二,选择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第三,确定检索词。
    第四,构造检索策略及检索式(逻辑组配)。
    第五,上机检索和编辑打印。
    (2)计算机文献检索主要技术。
    第一,布尔检索。布尔检索是采用布尔逻辑运算符编制检索式的检索方法。其运算符有逻辑或(OR或+)、逻辑与(AND或*)逻辑非(NOT或一)。
    第二,截断检索。截断检索是采用一个具体的符号(如#、*、$)代替被截断的部分,有后截断、前截断和中截断三种形式。
    第三,集合检索。集合检索是为了扩大检索范围而采用系统所带的联机词或建立“ANY”文件来实现的检索。
    第四,限定检索。限定检索是为了查找文献或缩小检索范围的检索。
    第五,全文检索。全文检索正处在发展的阶段,检索结果主要取决于检索系统,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汉语文献全文检索已进入实用阶段。
    3.Internet上的摄影信息检索
    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供人们进行资源共享的,由网络互联所形成的全球性电子信息世界。成千上万的各种官方和非官方机构、社会团体、组织、单位、新闻机构、高等院校和图书馆等将自己的资源做成Web文档置于网上,供人们随时获取和利用。
    (1)Internet的基本服务功能有:电子邮件新闻讨论组,文件传输,远程登陆,环球网。
    (2)环球网检索工具有:目前在Internet上按其检索功能大致可分为两类检索工具。一类是网络检索引擎,另一类检索是主题指南或目录。如何充分利用Internet的摄影信息资源,已成为现代摄影人关注的热点。在此介绍几种流行的Web独立检索工具。
    利用以下Web检索工具,可以对国内外摄影资料进行检索、查看、下载。
    a. 搜狐:(网址:http://www. Sohu.com)搜狐网有最先进的人工分类技术,友好的中文界面,把超过5万个精选的中文站点归为18个大类(含摄影艺术)。
    b. 雅虎:(网址:http://www.Yahoo.com.),雅虎网是互联网上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分类目录,按主题分为14个大类,成为最流行的检索工具。
    c. Altavista:(网址:http://www.Altavista.digital.com),Altavista网是互联网上使用频率较高的检索引擎。
    d. Infoseek:(网址:http://www. Infoseek.com),Infoseek网可进行关键词的全文动态检索。
    e. Excite:(网址:http://www. Excite.com),Excite网使用的是基于关键词或概念的正文和主题搜索。
    f. webcrawler:(网址:http:/ /www. Webcrawler.com),webcrawler网是第一个在Interner 上提供全文检索的引擎。
    4.网络数据库上的摄影资料检索
    利用Interner还可以进行网络数据库的联机检索,目前许多的检索系统推出了简单直观的web检索界面来吸引用户。例如:世界上最大的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网址: http:/ /www. oclc.org/),内容涉及各学科(含摄影)等方面,提供了所上网国家和地区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包括数十万张光盘和数亿条记录。再如: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联机情报检索系统The DIALOC Corporation(网址:http:/ /www. Dialogselect.com),有3亿篇上的记录,用户可根据屏幕提示,不必了解数据库的特征,快速完成摄影信息与摄影资料检索。
    主要参考文献:
    [1] 丁学东. 文献计量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
    [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3] 秦铁辉.科学活动与科研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
    [4]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M]. 武汉: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
    [5] 王树恩.科学创造学概论[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
    [6] 潘宁生.文献检索课改革构想. [J]. 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5(4)
    [7] 高松.体育新闻影像的社会传播价值研究[A]. 成都体育学院首届全国体育新闻研讨会论文集[c], 2005年
    [8] 高松. 论摄影创作中的动机与兴趣[z].成都:四川摄协主办首届西南四省一市摄影理论研究会(获二等奖) 1993年
    [9] 高松. 体育摄影与体育报告文学“联姻”的研究[A].重庆:重庆摄协与重庆高校摄协联合主办首届重庆高校摄影理论研讨会(获二等奖) [c], 中国文联出版社,(论文集) 2005年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6 16:2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2MzgyMDQ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M2MzgyMDQ0.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1-16 19:08
常规摄影五字诀[zt]
         拍前要计划,  构思很重要,  目的要明确,
       路线早定好,  器材要检查,  储卡要带足,
       电板电充饱,  脚架快门线,  一样不可少,
       睡前观气象,  常备雨具跑,  外景靠勤跑,
       中午睡一觉,  好光在晨昏,  黄金规则妙,
       特景重气氛,  图有冲击力,  雨雾时机好,
       傍晚等夕照,  大底加慢片,  脚架很重要,
       变焦易耀光,  尽量用定焦,  取下保护镜,
       装上遮光罩,  预锁反光镜,  风景测中灰,
       白多黑减少,  长曝多测光,  上下包几张,
       广角重主题,  长焦压缩景,  小光圈景深,
       大圈糊背景,  拍花侧逆光,  镜头平花草,
       复杂光M 档,  色温调白平,  微距小光圈,
       多用自然光,  构图很重要,  曝光不要过,
       偏色后期调,  慢门显动感,  流水宜长曝,
       见山找侧光,  见水找倒影,  对焦对主体,
       水平线要平,  主体摆正中,  万万不能行,
       偏光去反光,  渐变平反差,  反差如过头,
       黑图效果佳,  长曝避光照,  岩石要湿润,
       花瓣有水珠,  有云天要多,  无云地为主,
       前景拉关键,  井格黄金线,  人物抓趣味,
       画龙要点睛,  人像远背景,  尽量用长焦,
       观景去杂物,  拍前捡垃圾,  画面要干净,
       拍片不容易,  素材要久存,  方到有用时,
       省去几多心,  后期很重要,  裁剪走捷径,
       P S不可少,   影艺无定法,  常拍多看片,
       熟练能生巧,  摄影增乐趣,  艺术陶冶心,
       大家多探讨,  共同提高好!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