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教师之友网》网上跨域对话第一回:2012。5。23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仁爱学校刘波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1 00:19
标题: 《教师之友网》网上跨域对话第一回:2012。5。23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仁爱学校刘波先生
》》预告:2012。5。23。晚。
本站管季超网上对话宁波刘波先生





本站特约对话嘉宾:

    刘波,男,1978年12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育管理本科,同年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现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学校教师读书社社长,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首届十佳作者,并担任《德育报》特约记者、《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中国教师报》教师读书写作俱乐部副会长。
    目前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教育信息报》《教育时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博览》《教学月刊》等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教育随笔100多篇。


在阅读中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作者:刘 波 来源:《中小学德育》2013年第8期
    前不久,我认真阅读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一书。书中提到的12位名师,就是“阅读促进专业成长”的典范。而今年刚好是我从教12年,回首这12年来的成长历程,我也深切地感受到,正是不间断的阅读夯实了我专业发展的底子,让我倾听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
从“学科阅读”到“开放阅读”
    2001年8月,我大学毕业,进入宁波镇海区仁爱中学担任专职心理教师,成为当时较早从事这一行科班毕业生。坦率地说,先行者总是总是孤独的,当时的我就是一个“三无人员”,无教材,无指导老师、无教研团队。从工作一开始,我挂靠在社会组(政史地),也参加组内的教研活动,但终归是处于边缘状态。不过,当时的我并不孤独,因为我在事先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只要你认真阅读了某个研究领域的近五年里的发表的成果,你对这个领域就有了深刻的理解。”大学时《教育文献与检索》课中教师讲的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期刊资源,查找并复印了中小学健康领域近五年内的研究成果。带着这个“法宝”,我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有了深刻而又清醒的认识,对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挑战,有了更多的从容与淡定。
    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更好的了解,工作之初,我在大学心理学老师杨宏飞教授的指导下,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因为是自己第一次独立调查,各个环节下来共花费了我近三个月的时间。由于准备充分,资料详实,这篇调研报告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2011年会评比二等奖。在此基础上写成的《科学看待学生心理问题》还在宁波市第二届学术大会“心理分会场”上宣读。那时,我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半。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就走上了“边教学,边研究”的草根研究之路。回想起来,正是这种阅读,使我的研究走正了路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创刊后,我就立即订阅这份刊物。
    对学科刊物的关注,让我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和研究有了很强的敏感。我在课堂教学中,一直把学生的快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因此深得学生好评。后来,我撰写的论文相继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刊发。
    2006年7月,我被评选为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作者”。进京领奖时,我第一次知道了龙源期刊网,并因此了解和阅读了多家教育杂志。
    从学科阅读走向开放阅读,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我不仅自己订阅多种教育刊物,也大力向同事推荐,使我周围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开放阅读的道路。
从“疯狂补课”到“有的放矢”
   2008年世界读书日,我在书店无意中发现一本《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我的“教育阅读”之门。闫学的这本书唤醒了我对“大夏书系”的记忆。我突然发现,此前自己读过的好几本书也都是“大夏”的。后来,我去查阅一些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发现其中的很多都是大夏书系的。我尽然错过大夏书系的很多好书!叹息中,我把那家书店中大夏书系的书“一扫而空”。
    2008年,我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购买了上百本教育著作,其中六成以上是“大夏书系”。通过与大夏书系为友,我与张文质、刘铁芳、朱永新等教育名家“相遇”,通过阅读他们的著作,了解到国内外教育的最新理念。
    2010年,大夏书系的创始人吴法源创立“源创图书”。基于对“大夏书系”品牌的信赖,我也对源创图书充满了期待,并不知不觉成为其铁杆粉丝。到目前为止,我已拥有源创的70多本好书。
从最初的疯狂购书,到后来的理性选择,这是我在读书问题上前进的一大步。最重要的是,我爱读书的习惯从此就形成。
    2011年3月,我在宁波新华书店看到《教师阅读地图》一书,如获至宝。这本书对于教育阅读的意义自不必说,有人甚至将其奉为自己阅读的“导师”。
    《教育阅读的爱与怕》《教师阅读地图》《走向德育专业化》这三本书,分阶段地丰富了我教育阅读的内涵。
从“有效吸收”到“传播推动”
    2008年11月,为更好推动本校教师的读书,学校成立了由10位骨干教师和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组成的教师读书先锋团队,撒播读书种子,并期待其发挥作用。我担任了读书社的社长,开始扮演教师阅读推广人的角色,
半年多的强化阅读,为自己当好读书社社长作了最充分的准备。
    在我们从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开始,先后读了好几本教育名家的著作,大家的阅读热情逐渐被激发出来。2009年4月,全国十大读书人物张文质来我校讲学,并与读书社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认为我们这样的做法,跟福州“1+1”读书俱乐部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专家的肯定和勉励,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读书热情。读书社成员中每个教研组都有代表,这样他们的阅读产生了示范作用,读书社开始发挥“种子效应”。
    2010年8月,我到南昌参加了《教师博览》的重点作者会,结识了很多专家学者,于是萌发了建立一个专家QQ群,打造一个高品位的网络读书共同体的想法。我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建立了“仁爱群英读书群”;另一方面扩大读书社规模,从10人发展到36人。
    在“仁爱群英读书群”里,有知名教育报刊的编辑记者、知名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同行作为网络“学术外援”。这样,大家一方面可以和群里的专家和同行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地联系相关的编辑。
    2010年11月,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闫学以“学术外援”的身份与我校教师读书社面对面,并作讲座。《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一书的作者,《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也以“学术外援”的身份来到读书现场,与大家分享他对阅读和写作的感受。
    我还依托这个群,发动区内四所学校建立了四校教师读书共同体,一起共读,并与所读书籍的作者进行在线交流。《中国教师报》整版对此进行了介绍。2012年,我们与读书社指导老师,《我抓住了两个世界》的作者姜广平进行五校共读活动,并就如何撰写教育叙事文章进行了充分交流。
    2010年6月,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刚出版,我就把这本书作为了全校教师共读的书,让教师们第一时间品读。从2011年暑假开始,我校开展了“读自己爱读的书”活动,每年我都精心选择,力图让教师们真正在快乐中读书,在读书中受益。
    正常的读书活动之外,我还精心组织好主题沙龙活动,比如围绕《树不必对风生气——给中学生的103封回信》,开展“转变角色,读透学生”的主题读书活动。又如结合《民国先生》一书,开展“走近民国大师,追寻教育真谛”主题读书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引领教师们聚焦问题,深化思考。
    通过“个体研读”和“主题沙龙”的完美结合,我校在推动教师读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国多家报刊都对我校的做法进行了介绍。现在,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了教育阅读之路。学校连续四年在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获得组织奖,四年教师个人获奖总数为宁波大市之最。2012年,全宁波大市共有4人获得省一等奖,我校就有3人。
    2011年1月12日,《中国教师报》第14版发表了题为《阅读,理应成为教师的经典动作》的专题策划,我作为五位嘉宾之一参与了访谈。作为《中国教师报》的嘉宾,对全国的教师读书与教育出版机构“建言献策”,是一种影响教育读书生态的行为方式,这让我更加感受到了作为阅读推广人的意义所在。
    2011年1月19日,我以仁爱中学教师读书社的名义策划了《教师时报》的以“教师读书,如何真正形成气候”为主题的读书沙龙,并把仁爱中学的经验在这期读书沙龙中给予了介绍。
    2011年5月,我的著作《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出版。在这本书中,我详细地介绍了自己阅读专业报刊、阅读优秀教育著作的经历。这本书对不少教师起到了延伸阅读的作用,他们也去订阅我在书中推荐的教育报刊,也去阅读书中推荐的优秀教育著作。这让我认识到,写作也是推动阅读的有效方式。
现在,我仍然关注着教师阅读的话题,并将之作为了“没有名号”的课题研究。孜孜探索中,我先后获得了《浙江教育报》评选的省年度书香人物和《中国教师报》评选的全国十大爱读人物称号,并成为了浙江教育报刊总社“名师成长”导师库首批导师。是教育阅读,让我有了这些许收获。
    前不久,看到一篇题为《推动阅读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文章,我甚感欣慰。从自己爱读书到推广教师阅读,无意中我是在为推动社会进步作贡献呀!
(作者单位: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1 00:27
==对话主题:




   1,宁波仁爱中学教师读书社的运作方式;


  2,刘波著《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的学术特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1 00:30
===特约提问嘉宾:



    湖南民院附小万小薇、李鑫、汤军、刘娟、杨尚儒、彭山、喻颜、谭蔷老师http://xnjyw.5d6d.net/forum-206-1.html假如有时间,可参与此次对话,提问。


   请刘波仁棣不吝赐教!

    23日晚9:10候!



   管季超谢谢刘波赠书!已收到快件!勿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1 00:44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630&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630&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630&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1 13:22
==刘波仁棣:

          你的注册已审。可以发帖了!

            欢迎你!!!


                                                              管季超于湖北 5。2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1 14:38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2-5-22 06:04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762&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762&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762&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2-5-22 06:13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762&goto=lastpost#lastpost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2 14:14





湖南民院附小蒲公英青年教师读书会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读书会名称及意义:蒲公英青年教师读书会,后面简称读书会。该名称寓意:青年教师像蒲公英一样沐浴着书香,尽情地飞翔,以自己的博学和睿智影响学生,播洒希望,收获心香。
第二条 读书会组织:青年教师读书会由学校工会、学校教研室直接领导、组织开展活动,全体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参加。
第三条 读书会宗旨:读书会成立的目的在于创造学习型教师队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青年教师通过读书会在交互阅读中反思扬弃,努力提高自己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水平,不断挑战现实,追求卓越,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章 活动的开展
第四条 开展活动时间:每月一次,教师业务学习时间。
第五条 开展活动地点:青年教师研修中心(小会议室)。
第六条 开展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1.组织读书活动,并对读书笔记进行检查。
2.组织读书心得的交流和讨论。
3.组织专题报告、主题讲座。
4.组织课例、教育案例的研讨。
5.组织校园网上专题交流。
6.组织电影沙龙等其他活动。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会员条件:
凡1975年1月以后出生未满35周岁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要求:热爱读书、热爱思考、积极实践、乐意交流,通过读书会活动获得自身精神成长,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5周岁以上的教师自愿参加。
第八条 会员的权利:
1.对读书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
2.按时参加活动。
第九条 会员的义务:
1.会员必须维护本读书会的合法利益。
2.会员必须按时参加活动,不得随意缺席。
3.必须遵守读书会章程和读书会的各项要求。
4.积极承担并完成本读书会规定的任务:
每天读书半小时以上;(建议与学生一起阅读)
每学期精读必读教学专著一本,选读教学类或文学类书籍二至三本(本年度读书会指定书目为《陶行知文集》)
每学期摘录读书卡片20张或做读书笔记20页;
每月在校园网读书专栏上发表帖子一篇(300字以上);
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2000字以上);
每学期上专题研究课一堂。

第四章 考核与奖惩
第十条 教学随笔或读书心得以及每学期的教育教学论文都署名上交,并署名上传至学校网站“蒲公英青年教师读书会”专栏。发现抄袭的一律不予认可,累计三次被发现抄袭即认定为不能认真履行活动要求。读书卡片或读书笔记期末交教研室,上交档案室归档。
第十一条 根据会员的学习情况,期末评比“书香教师”(暂时),予以表彰。
第十二条 不能认真履行活动要求的青年教师,取消评优资格,情节严重的在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中酌情扣分。

第五章 机构组织
第十三条 本读书会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设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各1名。
第十四条 会长、副会长的职责:
1.定期召集和主持读书会活动。
2.负责制订或修改读书会的章程。
3.向学校行政汇报读书会的活动开展情况。
第十五条 秘书长的职责:
1.制定每学期的读书计划。
2.协助会长搞好各项活动。
3.团结会员并接受会员的监督和处理会员提出的建议。
4.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保证读书会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章程经过读书会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第十七条 每学年的必读书籍由学校统一购买,在每年教师节庆祝活动中以节日的礼物赠送给会员。选读书籍由会员自行购买或在图书室借阅、网上阅览。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11:49
多谢管老师,因为我下午要参加培训,晚上学校有教师大会,这样,只能是9点以后有时间.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11:50
看到了!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771-1-1.html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2-5-23 11:53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630-1-1.html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630-1-1.html
昨晚,与湖南民院附小方校长通电话时,说起[对话]事,他也参加!

》》刚才我又与《教师月刊》吴元瑛讲了。她看过[预告帖]。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2-5-23 12:07
本站特约对话嘉宾:

    刘波,男,1978年12月出生,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系教育管理本科,同年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现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学校教师读书社社长,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首届十佳作者,并担任《德育报》特约记者、《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中国教师报》教师读书写作俱乐部副会长。
    目前已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德育报》《教育信息报》《教育时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博览》《教学月刊》等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教学论文、教育随笔100多篇。





===喂,刘波,《教师博览》网站和《教师之友网》是互链友盟网啊!亲切!

      你78年出生,管季超79年16岁时高中毕业了!

      向70后学习!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12:15
《教师博览》是本很好的刊物,我从中受益很多呀!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12-5-23 12:15
http://xnjyw.5d6d.net/forum-134-1.html
http://xnjyw.5d6d.net/forum-134-1.html
1978年我读高一,语文老师陈老师;79年高二,语文老师胡老师。

两位老师在本站的专栏。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12:18
老师永远是支持学生的呀!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12:18
==告白:



     因为我下午要参加英语培训,晚上学校有教师大会,这样,只能是9点以后有时间[对话]了,劳方校长管先生晚候了。抱歉啊!


    今晚9:10,不见不散!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0:46
[attach]19315[/attach]
作者: 冯映春    时间: 2012-5-23 20:52
为师当自立,教书先读书。
现在不爱读书的教书太多了。
希望我能在您们的对话中获得启示!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0:59
管老师好,大家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01
刘波:
   你好!
    我在线上。
==对话主题:




   1,宁波仁爱中学教师读书社的运作方式;


  2,刘波著《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的学术特色。


请你记着[刷新],不然会以为我未回应。

先请你介绍贵校[读书社]情况,越细越好!

我敲字慢,你多担待。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03
管老师好,大家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06
刘波是哪年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的?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07
2001年7月!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08
学校于2008年11月成立了教师读书社,吸收了10位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为首批成员。这些骨干教师都比较忙,如果这些教师都能很好的读书的话,那么其他教师以工作忙碌没时间读书的理由就失去了市场。在读书社的精心安排下,三年来,教师读书社的老师们共读了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吴非的《致青年教师》、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吴志翔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等10多本优秀的教育类、人文类著作。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10
朱永新教授曾写过《教师为什么拒绝读书》一文,他认为即便是教师有了闲暇,因为缺乏阅读的需要和阅读的环境,也不会读书。朱永新教授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读书社要真正培养出教师中的“读书种子”并发挥“种子效应”,就必须在激发大家的阅读需要和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上下功夫。
   读书社成立后,马上开展了好书共读活动。我们先把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作为了首本共读的书,因为这本书是堪称教师阅读的“启蒙”读物。这本书中,陶继新老师对于教师为什么要读书,教师如何读书,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书与教师教学的关系等,阐述得十分透彻。紧接着,寒假到了,我们把“大夏书系”刚刚出版的高万祥的《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作为了共读的第二本书。在这本书中,高万祥老师把“读书修身”作为了走向优秀教师的第一要务。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10
学校于2008年11月成立了教师读书社,吸收了10位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为首批成员。这些骨干教师都比较忙,如果这些教师都能很好的读书的话,那么其他教师以工作忙碌没时间读书的理由就失去了市场。在读书社的精心安排下,三年来,教师读书社的老师们共读了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张文质的《教育是慢的艺术》、吴非的《致青年教师》、闫学的《教育阅读的爱与怕》、吴志翔的《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等10多本优秀的教育类、人文类著作。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11
==吴非的《致青年教师》我看过,其余几本没看。
http://xnjyw.5d6d.net/thread-46793-1-1.html


我近年不大看[与教学贴得紧]的书刊,倒是偏好艺术理论/哲学/思想类著作。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11
通过共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之后,这些读书种子们对如何处理和读书与教学的关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就上来了!这样,他们无形之中就给全校的教师起好了标杆作用。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12
读书社定期举行读书沙龙,畅谈读书对自己的促进作用。有了这样一个读书的团队,大家充分感受到了阅读对提升教育理念、提高自身境界的积极意义。通过交流,大家相互鼓励,树立了进一步阅读的信心。
    通过读书沙龙,交流阅读的心得体会,分享阅读的收获,走进了陶继新、张文质、吴非、闫学等名家的精神世界。2010年和2011年寒假后新学期报到的第一天,读书社的成员们都举行了读书沙龙,迫不及待地分享假期的读书感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14
====这是我的[教研工作实败案例],最后,没能实现计划!











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行动计划

2009年10月

全体成员于陡岗镇小共同签署

一、“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是由孝南区教研室小语教研员管季超同志倡议组建的基层学校教师读书活动组织形式。
“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创意得到了该校党支部和校委会的明确支持。
管季超同志从2009年9月起,在该校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田野研究工作”,其间将直接介入“读书小组”的组建、小组读书活动的组织、读书成果的结集、推介全过程。
管季超是“小组”活动的召集人,陡岗镇小高雄、曹继桥、王义林同志予以配合。
二、“陡岗镇小教师读书小组”的活动目的是:
——引导和帮助一线教师研读教育名著、前沿教育理论文章,上网进行“主题检索”资料,提升教育理论素养;
——通过读书和思考,增强教育反思能力,拓展专业视野,使全体成员由读书而获得“自我超越”的激情。
——倡导“教育写作”,培养“教育写作”能力,积聚教育智慧;
——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改进和提升“小组”成员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为丰富学校工作的学术内涵,提升办学水平作出贡献。享教育阅读之趣,品教育人生之味。
三、“小组”活动分“成员个体的工余自学”和“有组织的集中主题研讨”两种形式。
——建议“小组”成员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挤出时间研读推介的教育名著和教育理论文选。
建议“小组”成员采用“作批注”“摘抄”“写读后感”或“读书报告”、整理书目、篇目等多种形式留存“读书成果”。
——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的支持下,争取每月(或一段时间)组织一次“小组”成员集体参加的有主题的集中研讨。
每次集中研讨活动均须经过认真准备:
1、提前指定“中心发言人”作“读书报告”;
2、“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发言。
发言者必须对“主题”有所准备,发言前必须列出发言题纲,专人作现场研讨记录,当日整理成文。
四、“小组”成员均为自愿参加,允许中途退出;也允许首批未参加的教师中途申请加入“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坚持自愿参与原则、民主平等原则。
五、为体现学术活动的民主、平等原则,“小组”活动只设“召集人”一人。“召集人”只负责设计“小组”集中研讨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
“召集人”与成员之间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是平等研讨的“读友”,“召集人”为“小组”成员提供“专责服务”。
“集中研讨活动”由“小组”成员轮流主持。
即每次活动的“中心发言人”为活动现场主持人,前次活动时即当众公议下次活动的主题,推选下次活动“中心发言人”。
“小组”活动时,不设“主席台”,环状围坐。由“中心发言人”主持会议,公推“记录员”一人。所有与会者都有自由发言权利,但参与研讨成员首轮发言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可多次发言。
“集中研讨活动”记录由“召集人”和“中心发言人”、“记录员”共同整理成文。
六、组建“教师读书小组”的倡议在2009年8月29日“区实小、陡岗镇小结对帮扶工作协调会”上正式提出,得到了陡岗学区领导和区实小、陡岗镇小两校校长的一致同意,并被列入该次“协调会”《会议纪要》中。
陡岗镇小何琳彬校长明确表态:支持《教师读书小组》的组建,应允在本学期结束前,由管季超等同志编选“小组”成员“读书成果”,由陡小结集印行。
“小组”成员所需“读书”资料,主要由“召集人”管季超赠送或提供复印母本,陡岗镇小应允适当时候,为“小组”成员选购至少一本教育理论专著。
七、“小组”09年10月至12月读书活动主题推荐:
——数学教育理论文选篇目整理及读书报告撰写(交由“小组”成员杨再接同志完成)。
——关于本校“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与教育对策的探讨。
“小组”成员管季超已在五(三)班进行了初步调研,建议“小组”成员在各自所在班级进行更细致的调研。
“调研题纲”由管季超提供,“调研报告”由管季超、夏天桥、张华明共同完成。
配合这次“专题调研”,建议“小组”成员以“主题检索”方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校本教研的一般组织形式及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移植。
建议高雄、曹继桥、王义林、黄琦君等同志着重搜集研读以“校本教研”“教研组建设”为主题的专著、文章,结合本学期“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尝试移植区实小教研组“说-上-评”活动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予以改造和创新。
——建议五(三)班雷琼老师集中研读关于“日记”写作教学的专著、文章,启动本班学生“日记写作”。
所需理论文章均由管季超提供或推荐,管季超乐于每次到校均批改该班学生日记。如接到执教老师明确邀请,乐意到陡岗镇小3-6年级任何一个班上“作文评改指导课”。
——为凸显本“读书小组” “以读促思、以读促教、以读促研、以读促写”的理念,本学期将组织一次全体“小组”成员参加的“现场写作比赛”。赛题有四个方向。一是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二是关于本班学生某个学科的学习现状调研;三是对某一个学生的个案分析;四是精读某本教育理论著作或某篇重要教育理论文章的感悟和体会。
建议“小组”成员尽早作准备。
●请您签字:
如认同此“行动计划”内容,乐意参与“教师读书小组”活动,请您签字表示承诺。

申请成员签字:



2009年10月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14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领导特别重视,凡是读书社的活动,只要校长书记以及业务校长在学校,他们肯定都来参加,学校领导的率先垂范对推动教师读书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15
看到了楼上管老师未实现的《行动计划》了,假如能实现,该多好!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20
姜广平说:

长期的阅读,让他[刘波]的“草根研究”也颇具前瞻性。
2006年,国内的多家媒体报道了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威灵顿公学的幸福课,而且哈佛大学的幸福课还成为了全哈佛最受欢迎的课。幸福课就是方兴未艾的积极心理学。而当时国内中央教科所的孟万金教授也正大力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于是,他就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融入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在20081月,刘波写下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下幸福课的实践与思考》。这一实践性的论文,让刘波再次获得了宁波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


==你将学和用结合得很好!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27
2010年8月,在教师读书社的基础上,学校还成立了教师专业写作组,吸收了24位教师加入了这一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写作组纳入教师读书社统一管理,更好地组织教师来研讨当前教育刊物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分析各类刊物的特点,组织教师多练笔,多向相关的刊物投稿,用写作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写作组的成立,使得“读书种子”的队伍进一步壮大。
    三年来,教师读书社的“种子效应”大显魅力。教师读书社也成为了全校教师阅读的风向标。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29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推动教师全员阅读才是书香校园建设的真正意义所在,因此,学校除了抓好“读书种子”队伍建设外,推进全员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0
看网印象:


---孝南区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30
★★《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全程实录===欢迎监督、指导、批评相关搜索: 教师, 通知, 孝南区, 语文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孝南教研[2011]048号

—————————————————————————————————————————————————————————————————
关于举行《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的

         


各学区、各区直小学:

    教师自身读写经验的积累,对于完成小语教学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室先后策划组织了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有力地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师业务素质的大面积提高,这项赛事,已成为我室具有“教研创新”意义的品牌活动。

    现将《孝南区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现场写作比赛》相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按本《通知》作好参赛组织工作:

一、比赛时间:2011年月12月16日(周五)全天

二、比赛地点:广场学区文化路小学阶梯教室

三、会务费:50元/每位

四、参赛具体要求:

  1、赛手务必于12月16日上午8:30前到达赛场报到,领取赛卷。

  2、赛题当场公布,参赛文当场完成。

  评委会按1:1比例评定一、二等奖,于12月18日在《教师之友网》公布评审结果。

五、各单位参赛名额分配:
  区实验小学:5人
  区三里棚学校:5人
  区二小:3人
  书院学区:6人
  车站学区:6人
  新华学区:6人
  广场学区:6人
  朋兴学区:8人
  新铺学区:7人
  西河学区:6人
  杨店学区:10人
  肖港学区:10人
  陡岗学区:10人
  卧龙学区:8人
  毛陈学区:8人
  祝站学区:8人
  三汊学区:8人
  朱湖学区:5人
  东山头学区:2人


六、其它事宜:

  1、请各单位严格按参赛名额数分解到校,落实到人,确保本次比赛活动的有序进行。为保证比赛质量,各单位不得自行突破参赛名额。建议优先选派前五届未参赛的教师或未获一等奖的教师。

  2
、为将本次比赛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各单位,本《通知》同时发布于公益服务网站《教师之友网》“教研信息”子栏。请各学区教研员、各区直小学教导主任在12月14日前在此《通知》后以实名跟帖形式报送参赛选手名单。

  3
、赛后次日(12月17日),我室将邀请四位学区教研员、两位区直小学业务领导和两位前五届比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共八位同志组成评委会,在文化路小学进行集体评审,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平。


  4、本次比赛部分获奖作品将在赛后陆续上传于《教师之友网》“原创教研论文展评”子栏。




孝感市孝南区教学研究室

2011年12月8日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0

哦。!接着谈读书社


1.鼓励教师自费订阅,阅读优秀专业报刊
     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好“教师专业报刊征订补贴制度”的引领作用,鼓励教师们自费订阅优秀的专业报刊。此外,2009—2012年,学校连续四年为全校教师人手一份订阅有助于推进教师读书写作的《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
     在学校的引领下,教师自费订阅专业刊物的积极性不断提高。2010年和2011年人均近3份。而且教师的阅读走出了“学科阅读”的局限性,走向了“开放阅读”。教师在专业刊物的选择上,不仅仅阅读自己本学科的刊物,还阅读《教师博览》、《教师月刊》等综合教育类的刊物。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0
2.安装教师共享书架,方便教师开展阅读
   为了更好地营造浓郁的教师办公室学习文化,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2010年4月,学校工会特意为全校的15个教师办公室安装了小型的不锈刚书架,还给书架配上“精神食粮”。工会先后赠送了《破解幸福密码》、《教师一定要注意的99个健康细节》等多本书,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赠送好书。
    现在,已经有不少教师把其他的好书放到“教师共享书架”上了。这样,可以真正起到“资源共享”的作用。学校图书馆还发挥了延伸服务的功能,有些好的书,购买时就按照教师共享书架的数量配置,方便教师阅读。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1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教师阅读写作
     近年来,党支部、工会和教科室都联合开展有奖读书征文活动,并为教师人手一册提供书籍。
     2011年6月初,一份颇具特色的“读书菜单”放到了每一个仁爱教师的面前,这样的做法突破了原先的“大一统”。在这份“读书菜单”中,既有新出版的“大夏书系”的《教师的幸福资本》、源创图书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和《教师的体态语言》,也有《教师不可不知的哲学》《优秀是教出来的》《论语今读》等各类经典著作。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上一本,学校根据教师的选择出资统一购书,并在放假前将书送到教师手上。
     在各类读书征文活动中,学校还把精神奖品作奖品,并把优秀作品选送参加各级评比或推选到相关刊物发表。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1
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20665&extra=&page=1

2008----2012。不易。您。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31
==抓教师写作,我坚持了十年;送给青年教师的书刊,也有千册以上。

    此地大的氛围不及江浙好。


    难酬吾志!!!!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2
http://xnjyw.5d6d.net/forum-130-1.html
http://xnjyw.5d6d.net/forum-130-1.html

看得出您的一片苦心!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2
学校还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了教师读书写作群,邀请了著名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同行和报刊的编辑记者作为网络“学术外援”,给力教师读书写作。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3
1.搭建学习和交流的有效平台
    每天早上,学校的教师读书写作群里就会出现一个励志故事,这个故事的提供者不是本校的老师,而是学校的“学术外援”———以每天一个励志故事闻名的江苏省特级教师凌宗伟、通州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
    由于这个群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内群,而是有了众多的网络“学术外援”。这样,教师们除了与本校的教师交流外,还可以向校外的专家学者探讨问题。比如学校邀请了知名教育学者姜广平和《教师博览•原创版》的方新田主编作为读书社的远程指导老师,这样,大家可以就读书写作方面的问题向专家咨询。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3
2.让教师与报刊编辑“零距离”沟通
    仁爱中学教师读书写作群内的编辑阵容堪称“豪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教育信息报》等报刊的相关编辑和全国教育名刊《教师博览》的全部编辑都在这个群中。这样,教师们想向这些刊物投稿,就可以很方便地跟这些编辑取得联系,为教师的投稿大大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激发了教师写作的积极性。
    2010学年,全国十大读书推动人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知名教育评论人、《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主编吴志翔(塞林)以“学术外援”的名义,先后走进仁爱校园。在与教育名家零距离的交流中,大家开阔了视野,并汲取了成长的精神力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33
http://xnjyw.5d6d.net/thread-42293-1-1.html

搞[现场比赛],好一点的,就编成这样的电子杂志。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3
看了您发的文件。您是真费了心了。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3
3.举行别样读书交流活动
      学校还利用这个超级智慧群,开展了别样的读书活动。2011年4月19日,由仁爱中学读书社发起的四校共读沙龙如期举行,并举行了四校读书共同体的成立仪式。在四校的教师们畅谈了读《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的感悟后,与本书的作者吴志翔进行了在线交流。大家就书上提到的一些教育热点问题和如何促进自身成长的问题,与作者进行了深入的对话,对阅读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这样别样的读书交流方式,让大家都感到很有收获。《中国教师报》整版刊登了本次读书沙龙。不少教师的读书感悟因此也变成了铅字。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6
您敲字并不慢嘛。{:soso_e102:}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6
在读书社的读书沙龙和全校性的读书交流中,教师们都表达了自己内心对读书的喜爱。教师们不仅认真读,也积极撰写读书笔记。特别是学校突出的“读自己爱读的书”的菜单式阅读,深受广大教师的喜欢。不少教师形成了自己的买书读书习惯,读好书促发展,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6
现在,通过大力推进教师读书,并搭建促进教师写作的平台,教师们逐渐享受读书带来的成果。学校每年还暑假都举行有奖读书征文比赛,鼓励教师认真读书写作。在《教育信息报》组织的浙江省教师读书征文比赛中,学校已经连续三年获得组织奖,教师个人获奖人数为全大市之最。不少年轻教师的文章在《中国教师报》、《教育信息报》、《教师博览》刊发,激发了他们读书写作的积极性。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37
学校通过大力推进教师读书,进而推动教师写作,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享受职业幸福。学校的做法,得到了多家媒体的肯定。《教育信息报》以《用好专业报刊,就有专业成长》为题介绍了教师学用专业报刊的经验。《教育时报》以《读书种子推动全员阅读》介绍学校推进教师读书的做法。《中国教师报》以《仁爱中学“教师共享书架”为教师提供“精神补给”》为题图文报道了学校的“共享书架”的做法。全国教育名刊《教师博览》专门配发编者按,以《让教师爱读书其实也不难》为题专题介绍了学校有效推进教师读书的做法。
作者: 谭蔷    时间: 2012-5-23 21:41
向刘波老师致敬!
作者: 谭蔷    时间: 2012-5-23 21:42
管老师好!湖南民院附小谭蔷浮出水面……
学习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44
刘波:

  楼上谭蔷老师是湖南民院附小语文教研组长,大概和你差不多大。年龄。

方校长晚上到一位丧父的老师家慰问去了。他让我跟你带个好。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46
多谢!

很高兴能同时与[两湖]的朋友网聊。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46
大家相互交流!
作者: 谭蔷    时间: 2012-5-23 21:52
刚看了刘老师的介绍,很有感触啊!能吧读书和写作坚持做下来并形成影响,令人敬佩!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54
     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校长凌宗伟我还没见着,但网上有交流。

他学校吕斌我很熟。

宗伟兄夸你写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一书时说:

    ‘如果说,这本书是刘波的学术自传,那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成长故事无不展现着他的勤奋与智慧;如果说,这本书是教坛新手走向研究型教师的教材,那一串串深深的脚印无不给胸怀理想的青年教师们指引着一个可以遵循的方向;如果说,这本书是一个教育人对教师和教育的反思,那字里行间散落出来的无不是责任和忧思的光芒”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1:56
我们学校读书社带动全体教师阅读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1:57
http://xnjyw.5d6d.net/thread-41630-1-6.html
http://xnjyw.5d6d.net/thread-41630-1-6.html
http://xnjyw.5d6d.net/thread-41630-1-6.html
我有一个帖子专门‘跟踪’他。呵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01
====我辑录的教育人评刘波专著《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




吴志翔
    第一次知道刘波,大约是五年前看到他的一篇来稿的时候,稿子内容具体是什么记不确切了,似乎应该是介绍学校亮点的。但不知何故,从此以后这个名字竟在脑子里生了根。后来在一个场合面对面认识了,也有过交谈,虽然话并不多,但印象又深了一层。再往后,是听一位编辑谈起,说刘波订阅、收藏和浏览的国内各种教育报刊品类相当齐全,如果想了解一些教育资讯,向他一打听准知道。对此,我深信不疑。
     他这本书中的文字,我之所以说它们是“切实功夫”,因为它们很多是“做”出来而非“写”出来的。它们记录了作者本人“践行”“领跑”“博览”“追随”“关注”“弄潮”的历程和经验,如果没有做法就不可能有什么说法。他的文章因此也没有什么做作的“文章气”、高蹈的“专家气”,有的是醇厚的“泥土味”、清新的“草根味”,教师读来一定会倍感亲切有味。我认为,他的写作不但是思考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实践的一部分,写作是他的思考和实践的“外显”。他自己在书中说,教学与研究不是“两张皮”,教师的研究不是“另起炉灶”。他的写作也是如此,与他的教学科研可谓贴合无间。


浙江省特级教师,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周信达校长:

    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不但自身的学科知识储备要有底气,思维还要有灵气,胸中要有志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献身教育事业的勇气,让我们为刘波老师“十年磨一剑”的勇气喝彩,一起翻阅此书,追逐刘波老师专业成长的足迹。



2010山东教育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威海市塔山小学教师 王艳芳:
    一般人眼里,教科室主任是个可忙碌可清闲的中层岗位,但刘波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特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刘波用他的勤奋和聪慧,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我觉得刘波就是我们教育界的潮人,他有年轻人的智慧和闯劲,有足够的热情和真诚来做自己喜欢的事,因此也收获了那么多。



宁波镇海区澥浦中学
冯华荣


    拿到书的第一时间,我就一口气把书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包括序言和后记,从当天中午持续到了深夜,接下来的几天,又陆续看了两三遍,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是第五遍阅读这部作品了。
   从我个人的理解看,刘老师的这本书其实是一幅详实的个人成长地图,十年的教育生涯于他而言是一次曼妙的旅行,一次完美的抵达,出发时,他还是一名稚嫩的教育新手,抵达时,他已成了名符其实的研究型教师。一路的行走,一路的跋涉,他的行囊已被充实得沉甸甸的,100多篇发表在重量级刊物上的文章就是最好的例证。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02
凌扒皮还是挺可爱的!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03
其实,我的那本《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最初写的时候,也有点“自娱自乐”的性质,但没想到上市后反响还可以,很多教师说这本书很实在!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06
1、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
2、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
3、做教育报刊的“博览者”
4、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
5、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
6、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7、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

有位资深教育编辑说,我这样的提炼,非常有意义!
作者: 民院附小李鑫    时间: 2012-5-23 22:09
读书,现在在这越来越浮躁的社会,实在是一件难得难为的事情了。古代的人求书读,现在是我们求着人读书。不知道这是进步还是退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09
姜广平我只知其名,人没见着。
他很夸你的这本书:
    本书的作者从事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地位比“音体美”小三门还不如,是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会视作可有可无、甚至只是一种摆设的“副科”。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学科的弱势地位而踯躇不前,也没有因此而抱怨,反而积极投身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去,并因此成为学校教科研的标杆,并担任学校的教科室主任,还成为宁波市教育心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唯一的基层学校教科室主任代表。他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式:只要热爱,就能成长。
     在书中,作者强调网络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他的教育研究不仅利用了网络资源,而且对网络时代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这一辑的内容,对教师如何利用博客进行知识管理、如何利用期刊网进行研究、如何在QQ群中引入学术外援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的确,网络同样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与空间。而且,网络让城乡教师在某些方面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要你想利用网络促进成长,一切皆有可能。作者在这本书里,为我们给出了何谓网络素养、何谓信息素养的最佳答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11
==问:吴志祥在哪里工作?
作者: 民院附小李鑫    时间: 2012-5-23 22:12
《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很感慨地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按照荀子的诠释,所谓“为己之学”,就是“学”要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学”是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为人之学”的“学”则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听听说说而已,这样的“学”只是为了显示给别人看,而与自己人格的完善毫不相干。是否把“学”付诸于实践,就成为了“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根本区别。孔子认为学生都应该言行一致,知了就要行,学了就要行,这实际上也说明孔子是非常注重实践的,并把它作为评判学生的标准。


诸位名师请鉴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13
[attach]19320[/attach]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15
刘波把《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的书封发出来了!
我想青年朋友们会感兴趣的。

目录可否也发一下?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19
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

   
研究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什么?是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给教师增添了工作量?还是其本身就是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达成工作目标?

     这个对于研究的元认知,是教师们开展研究前必须要搞清楚的,否则的话,在研究中就会患得患失、迷失方向或者半途而废。

     作为草根研究的“践行者”,在参加工作的十年里,我一直把研究作为自己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研究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研究中提高工作效率,在研究中促进自身成长,在研究中享受教育生活。

     研究并不神秘,研究并非高不可攀,研究就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身边。当然,教师的研究,要把学习、工作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研究把我们的教育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都积极投身到研究者的行列吧!

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



从自己做研究到带领大家做研究,角色的转变让我的研究对象有了很大的改变。这样,我不仅要研究自己的学科教学,还要研究学校管理、学校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如何做好教科室主任等,要努力成为一名研究的“杂家”。

     因此,从“草根研究”的“践行者”到教育科研的“领跑者”,对我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同时也给了我更宽泛的研究视野和研究方向,为我自身的成长也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从研究的“受益者”到受益的“共享者”,我努力地用研究来服务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并在努力前行中留下了许多思考的足迹,也形成了一些成果。

     通过优秀专业刊物的推荐、书香校园建设的打造、教育科研方法的指导、各类评选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教师走上开放阅读之路,并通过优秀的教育著作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全校教师高级别发表获奖的文章的比例逐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团队建设也卓有成效,这一切让我这个“领跑者”感到非常欣慰。

                     

做专业刊物的“博览者”



优秀的专业刊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从平庸走向优秀乃至卓越的“幕后英雄”。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与优秀的专业刊物为友。同时,我从阅读单纯的学科专业类刊物走向学科专业类刊物和教育综合类刊物共读,让自己与《教师博览》、《人民教育》等优秀综合类教育刊物亲密接触。

在与优秀专业刊物“零距离”中,我不断地超越自己,享受着专业成长的快乐。一个个与优秀专业刊物间真挚的故事,见证了我的不断成长。

     教师要发展,要学会为自己的成长“买单”,订阅专业刊物就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作为优秀专业刊物的受惠者,我也成为了坚定的“鼓吹者”,总是借各种机会向我校的教师推荐各种优秀专业刊物,让他们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优秀的专业刊物。我也欣喜地看到,在我校,越来越多的教师乐为专业报刊“买单”,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优秀专业刊物的“滋养”下享受着成长的快乐。

     衷心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在空闲的时候手里能捧上一本优秀的专业刊物,与优秀的专业刊物为友,与专业成长同行。     

     

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

专家的引领是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能拜专家为师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美事了。但在现实中,聆听专家讲演、拜专家为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事实上,有一种拜师的方式,不需要征得专家的同意,也完全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那就是读书。

   要系统了解一名专家的思想,读他(她)的书是最好的方式,也是切实可行的方式。自从2008年走上教育阅读的“幸福大道”后,朱永新、陶继新、张文质、吴非、肖川、刘铁芳、吴志翔、闫学等赫赫有名的专家学者,都成为了我的老师。后来我也有幸见到他们中间的有些人,这样,今后再读他们的书,感觉自然就更好了。

    读专家学者的优秀著作,既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也可以写些心得体会文章,读写结合,效果更好。同时,如果读书心得体会文章有幸发表的话,那就会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这几年来,我通过这样的方式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让自己走进了专业发展的“春天里”。

      用读书的方式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你准备好了吗?


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

“虎妈事件如何看待”、“《三字经》争论如何面对”,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否这样的教育热点问题作出专业的解读。

的确,现在在很多的教育事件中,如果教师不能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则可能会被媒体的评论牵着鼻子走,让教师左右为难。近年来,我一直关注着教育热点,并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要想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必须有正确的观点。因此,我也一直在做一名虔诚的学习者,关注着媒体讨论的话题,看专家如何解读,从而提高自己评判教育热点问题的能力。

教师只有关注教育热点,才能更加具有敏锐的判断力,才能对一些教育现象作出科学的解读,教师的言说才能真正打动家长,影响家长,提升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更好发挥家校共育的作用。

  在关注教育热点问题中,我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写下了一些文章在各级报刊公开发表,记录下关注教育热点问题的足迹,发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声音。

         
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在网络时代,教师如果不用有效地使用网络,就会被冠以“你OUT了”的称呼。事实上,教师不仅不能满足于不被OUT,而是要充分利用网络,来促进自身的学习、研究和工作。

     如何利用博客来加强自己的知识管理?如何利用专业群来促进自己的成长?如何利用名家的博客来促进学习?如何利用期刊网来促进自己的研究?如何在网络时代借用“外援”的力量?如何利用网络来促进自助研究?校园贴吧,你关注了吗?这些问题我都成为了我关注的话题,并且从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

      那么,如何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应该成为我们教师去思考和践行的话题。这些充满着实践气息和个人成长体会的文字,或许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启发?

            

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有“贵人”相助,这自然是“锦上添花”。在我的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的“贵人”。在他们的提携和帮助下,我获益良多。

     事实上,很多时候,“贵人”就在你的身边。对于“贵人”的帮助,我心怀感恩,不忘记他们对我成长的帮助。当然,报答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人,让自己也能成为他人的“贵人”。

     在这里,我选择了几位在我的专业成长中给予了帮助的几位“贵人”,他们有的是我尊敬的长者,有的是我工作上的领导,有的是报刊的编辑,有的已经成为挚友,有的至今未曾谋面。

其实,“贵人”并不是从天而降的,也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

常怀感恩之心,主动帮助他人,良好的心态会帮助自己走得更远!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20
===遵管老师命发出目录: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      

                            目 录

一、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

1.为“教师研究”正名

2.在“草根研究”中起航

3.五年磨出一篇好文章

4.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

5.“抬头看天”让研究“胜人一筹”

6.社会热点是有益课程资源

7.生命教育巧用时事热点

8.北京“高峰论坛”让我站得更高

9.教师如何打造自己的“写作优势”

10.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成果

11.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   

12.学会自我调整,享受美好人生

13.教师补充“心理素养”要像呼吸一样自然  

14.“期望效应”促进师生发展

二、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

1.从“教科室主任现象”说起

2.做智慧型服务的提供者

3.把好事做好需要研究教育宣传

4.教科室主任“有为”,教科室才能“有位”

5.“优中选仕”又何妨

6.学校管理者要有“专业尊严”

7.点燃思想火花,不做“跛的”教师  

8.在“聚焦课堂”中落实科学质量观

9.变“拦路虎”为“助推器”

10.跳出写作来看教师的写作焦虑

11.学生评教要找准三个“关键点”

12.构建校园“学习场”,引领教师爱学习

三、做专业报刊的“博览者”

1.让教师乐为专业报刊“买单”  

2.让教育期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相伴十年,助我成长

4.伴我成长的“幕后英雄”

5.读者、作者和推广者

6.点亮我成长路上的心灯

7.每周二,网上相约

8.助我腾飞的“隐形的翅膀”

9.不是班主任,爱上《班主任》

10.我是《教育文汇》的粉丝

四、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

1.读书与专家学者“零距离”

2.与“大夏书系”为友,过幸福教育人生

3.不知不觉成为“源创”的粉丝

4.充分享受“教师书房”的“精神补给”

5.跟着塞林品新闻

6.引领我走进书香的美丽新世界

7.让“精神生命”之树长青

8.让自己成为稀缺资源

9.让进德修业成为终身追求

10.品味“生命在场”的无穷魅力

11.守望教育是一种美好期待

12.在提升自我中增进幸福

13.另眼看美国教改困境

14.做一个“心中有梦”的教师

15.让教师发出有影响力的声音

16.在“教育阅读”中完美“教育人生”

五、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

1.不做考场上的“克拉克”

2.中考后的心理“软着陆”

3.中小学生暑期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4.“名校”情结背后的名师成长困惑

5.别让非智力因素输在起跑线上

6.“有效作业”是轻负高质良方

7.一线教师不能成为减负的看客

8.减负:从熬夜看球谈起

9.减负呼唤教师间协作

10.警醒:“减负”中显现的软肋

11.“五加二等于几”需理性反思

12.警惕“克莱登”大奖

13.钱文忠讲解《三字经》的启示

14.《三字经》纷争背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值得关注

15.评聘分离难在哪?

16.不野蛮体魄和不文明精神之叹

17.学校可帮助家长懂点教育

18.还学生春游权利其实也不难

19.新学期,不妨上堂合理消费课

六、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1.把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金管家”

2.不妨加入几个专业群

3.超级智慧群显魅力  

4.善用期刊网助推教师研究

5.经常去名家博客串串门

6.做网络的“悦读”者  

7.贴吧也是学校的“脸面”

8.网络让“自助教研”成为可能

七、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

1.“忘年交”给我指明前行的方向

2.高手前辈引领我提高写作水平

3.教科“土专家”很给力

4.市名校长为我搭建成长的攀梯

5.远程导师让我仰望星空

6.热心编辑助我成为教育写作的多面手

7.未曾谋面的编辑部主任

8.胜似一家人的“教师博览人”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21
封底推荐语:

    扎根于课堂教学的沃土之中,游弋于古今中外的文化之间,行走于教育科研的探索之途——收获丰硕的成果,就有了水到渠成的必然。
                             《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山东教育社原总编辑——陶继新
      刘波老师是我这些年认识的朋友中特别让我惊叹的一位,他读书之勤奋、阅读视野之广泛,逐渐使他成为新一代教师中的优秀者。从他身上,你可以看到自我期许、刻苦用心对一个人的成长多么重要,同时还会欣喜的发现一位中学教师竟然如此儒雅、富有学养。

                  《明日教育论坛》主编、知名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倡导者——张文质

     任何一位教师,只要他对教育葆有热情,通过持续的阅读、写作、反思和交流,他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老师。刘波老师就是最好的例证。我特别为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是教育系毕业的(我也是教育系毕业的,呵呵)。他为教育系毕业生展示了一条成功发展的路径,为教育专业赢得了声誉。
                 源创图书策划人、原大夏书系总策划、《教师月刊》创刊主编——吴法源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21
谢谢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23
昨晚与湖南民院方校长通电话,提及今天的[对话],他很有兴趣。今晚,他去看望教师了。

李鑫是民院附小的。80后。比你小一点。刚工作两年。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24
不好意思,我这里的网络不大好操作,回复得慢。请各位见谅!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28
源创图书策划人、原大夏书系总策划、《教师月刊》创刊主编——吴法源


法源是俺湖北老乡啊。华东师大毕业的。


现在的主编林茶居我们网聊过。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30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018&goto=lastpost#lastpost
http://xnjyw.5d6d.net/redirect.php?tid=48018&goto=lastpost#lastpost

茶居发的书讯。

我看好《教师月刊》。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38
《教师月刊》的确是很不错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39
刘波:

我打字是一个指头,像鸡啄米。特慢。

2008年元月我才上网,到3月份就开出了这个网站[论坛]。

网络好啊!

没网咱们就不会相识了。

向70后80后青年朋友学习!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39
吴法源是你湖北老乡。很年轻,77年出生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44
法源/茶居都是青年才俊啊!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48
最近一周,我和《教师博览》周正旺通了四次电话。周也是70后吧?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51
周正旺是80后!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2:51
《教师博览》的大多数人我都是见过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53
俺这个60后要向同龄人宗伟校长学习!
更希望多与你这样的70后,80后交流,争取不掉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2:55
1、做草根研究的“践行者”
2、做教育科研的“领跑者”
3、做教育报刊的“博览者”
4、做专家学者的“追随者”
5、做教育热点的“关注者”
6、做网络时代的“弄潮儿”
7、做心怀感恩的“有心人”

===你的这个概括,真的不错!
第3/4/5条我基本做到。
第2条做得很不够,也有各种具体困难。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3:03
以后就在这个帖后随时聊。今天先到这儿?
谢谢你介绍的经验。

作者: 谭蔷    时间: 2012-5-23 23:05
管老师是前辈,后生们要学的很多,有幸认识,恳请不吝赐教。
今天又有幸结识刘波老师,学习学习。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23 23:06
好的,以后继续!非常感谢管老师的热心以及各位参与的朋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3 23:08
今晚:886
今后:999


http://xnjyw.5d6d.net/thread-48769-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6 08:12
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


2012年05月02日  作者:姜广平   来源:浙江教育报
  价值追求与意义追问
  
  现今的时代是一个写书与出书都非常容易的年代,粗制滥造的书比比皆是。然而,由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一书,却非常难得地体现出一种价值追求与意义追问。
  
  也许,如果每一个年轻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开头都能有如此的追求与追问,他的教育人生必定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质。这大概就是年轻的刘波出道不久就显示出风头正劲而又后续力非常雄强的原因。
  
  理所当然,这是一本由年轻教师写给他的年轻同行们看的书,这本书会让年轻教师发现自己。当然,这本书还会让年轻人提醒自己,当同龄人具备了相当的实力之后,当其中的某一个同龄人远远地超出自己之后,你应该怎么办?
  
  其实,更多的人明白,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因此,这其实是一个没有边缘的时代。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在事业中,除了自己,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将你挤到边缘地带。即便你是一门边缘学科的教师,如刘波,执教的只是一个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地位与作用都远远无法与主科相提并论的边缘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然而,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找准自己的位置,树立起自己的价值标杆,明确自身的意义追求,那么,同样能做出令人感佩的业绩。
  
  这本书主要提供了一个教师成长的案例,回答了一个普通教师可以走多远、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成长的问题。
  
  而这本书的七个部分,还有着方法论的意义。
  
  刘波从浙江大学教育系毕业后,一直在基层学校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从默默无闻的普通教师到学校的教科室主任,从一名新手教师到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他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了自己的教育行走历程,写到了他教育人生中的际遇,交代了这些教育际遇对他的再造与重塑,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盘托出,以真诚的交流和丰富、生动的故事,描画出一个青年教师成长的轨迹。我相信,这种带着一个青年教师成长深切体验与成功经验的著作,会给广大青年教师带来更多的启发。
  
  刘波在书中为自己进行了定位:一个草根研究的“践行者”、专业报刊的“博览者”、专家学者的“追随者”、教育热点的“关注者”、网络时代的“弄潮儿”、心怀感恩的“有心人”……在多数人为自己的身份倍感焦虑时,年轻的刘波为自己作出了准确的身份定位。正因如此,刘波迅速地在事业中成长起来,从而很快完成了他作为教师到从事教育科研的领跑者的华丽转型。
  
  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我们常常讲,人要知道自己所从何来,又所向何去。这对学校文化发展、对个人专业成长都是极其重要的。不明了这一点,人就会迷失自己。
  
  所以,刘波的书从这个角度给了我们很多人一种启发:只有这样的坚定与坚守,一个普通的教师才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名师。
  
  也因此,刘波这本书对教师职业的可能性作了描述与展望。
  
  而可能性也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可以走多远”的最好的回答。
  
  这里的价值与意义,毋须多言,便能让人们深刻地体察到。
  
  不仅如此,刘波的意义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刘波于2001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育管理专业,2001年8月进入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工作,一直担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现在,刘波是宁波市镇海区仁爱中学教科室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教师,镇海区教科所兼职教科员。由于科研上的成绩与影响,刘波现在是多家教育媒体的特约撰稿人、通讯员和主持人。他的成长历程,被国内几个非常有影响的教育报刊作了专题报道。
  
  笔者从2007年开始关注刘波,并在当年的《教师博览》“封二人物”隆重推出“心海导航者刘波”。当年,刘波是12位“封二人物”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在那段时间的接触中,我与刘波虽未谋面,但是刘波给我的感觉是,他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健康教育,他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
  
  刘波的丰富就在这里得到显示,刘波只是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没有多长时间、也绝什么其他背景的年轻后生,身处应试教育甚嚣尘上、当代教育畸型发展的逼仄空间,对年轻教师的成长无疑都构成了极大的不利。然而,这些不利的成长元素,竟然在刘波这里隐遁无形了。刘波从容地超越了这一切。之所以可以形成超越,热爱,是其中可能最为重要的原因。刘波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重要的教育公式:只要热爱,就能成长。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写给学校管理者看的书,会让他们发现,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长得非常优秀,而学校的管理其实可以大大地简约,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上管理好教师、引导好教师,教育管理的使命便完成了一大半。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一本写给老教师们看的书,这本书会让老教师们发现年轻的自己,发现指导青年教师的路径。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会让老教师发现当年的不足,发现后来者的一路追赶的身影。
  
  应该说,刘波提供的方法论意义还是全方位的。像《在“草根研究”中起航》、《五年磨出一篇好文章》、《课堂中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等文章,为读者的写作与写作的准备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至于像《北京“高峰论坛”让我站得更高》、《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成果》、《在“聚焦课堂”中落实科学质量观》则又在写作意识与教育思想的形成上,给我们以启发与思考。无一例外,刘波与很多名家一样,同样强调读书的重要意义,但是,刘波的“新思维”却超越了很多人。在谈到网络的时候,刘波意识到网络是一种教育资源,《把博客作为知识管理的“金管家”》、《不妨加入几个专业群》等文章,我们不能仅仅看成是一个作者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这是一个青年教师对网络时代的教育思考,是对网络这样一种教育开放系统的前瞻性把控。
  
  网络资源与网络教育凸显了教育的开放性的同时,也显示了另一种背景下的教育公平性与选择性。网络对教育资源的放大,对教育优质资源的整合,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让网络真正走进我们的教育,可能并没有多少人有这方面的意识。而刘波利用“超级智慧群”、“期刊网”、“博客”、“贴吧”等网际空间,以自己和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的网际教育行走,告诉了人们,网络同样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与空间。大而言之,网络也可以是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毕竟,网络是一个纷繁芜杂之所,当代教师最需要的是培养自身的网络素养与信息素养。刘波在这本书里给出了何谓网络素养、何谓信息素养的最佳答案。
  
  《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吴志翔主编在序言《草根研究亦精彩》一文中说:“这本书没有那些炫人耳目的花哨玩意儿,有的只是朴实如泥的诚恳和认真;也不刻意追求所谓的理论高度,它们只是贴着地面在飞。”我深以为然。
  
  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接地的好书。
  
  而教育与教学,只有接通了地气,才是鲜活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教育。
  
  教育大视野”书系刘波《从新手到研究型教师——我的专业成长手记》宁波出版社出版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6 08:17
浙师大图书馆入藏刘波仁棣此书,为他高兴!


网址链接:http://210.33.80.27:84/opac/item.php?marc_no=0000686397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9 02:15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著名作家毕飞宇,联袂向您推荐——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征订函
       由《教师博览》江苏采编组策划的《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一书,是教育学者、作家、评论家姜广平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叙事作品精选集,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姜广平老师是从一个乡村中学语文教师,历经二十多年探索与努力,成长为国内知名的教育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的。姜广平老师教育与文学双修,均取得了令人感佩的业绩:在文学上,他以自己丰富而独特的文学评论作品确立了自己在文学界的地位,并创立了文学有机本体论理论;在语文教育上,他则创立了自己的课程体系,以“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体系向中国语文发言。教育界与文学评论界因此都出现了“姜广平现象”之说。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赞许其为“中国教育写作第一人”。
      《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生动再现了姜广平老师的成长之路与心路历程,具有极强的文学品质:语言老练、圆熟;叙事结构自然、工巧;主题庄重、向上;文章风格或质朴自然,或庄重典雅,或激情洋溢,或汪洋恣肆,或幽深邈远,或亦庄亦谐。著名作家毕飞宇认为,姜广平的教育叙事作品,提升了当代教育叙事文章的品质。作为一种教育叙事的珍品,《我抓住了两个世界——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选》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教育叙事写作可资借鉴的文本,具有教育叙事作品 “范本”与“蓝本” 的价值与意义,对激励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并进而成长为科研型、专家型名师,能够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姜广平教育叙事作品。读《我抓住了两个世界》,走教育与人文发展之路,像姜广平老师一样成长!
欢迎订购!

===《教师之友网》管季超友情存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5-29 02:31
由于《教师博览》杂志社已经搬迁,
地址变更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教师博览》杂志社,
邮编:330038.
电话变更为:
社长、主编             薛农基   079186765971
副社长、副主编     方心田   079186765973
编辑部主任             袁海波   079186765970
编辑部主任             余    华   079186765977
活动部主任             周正旺   079186756076
编辑、记者             王    芸   079186765976
编辑、记者             徐艳兰   079186756075
编辑、记者             王凌燕   079186756072
原有地址、电话即日起作废,谢谢大家支持。



薛农基:《教师博览》丛书序言



丛书序言
薛农基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理想的教师?这似乎是一个许多人都知道一些,但又不容易说清楚的事儿


教师既是教书育人的专业人士,也是社会上三百六十行中的一行,而且他们的工作性质规定了他们既要教给学生各种知识(教书),也要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形成(育人)。因此,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职业人”和“社会人”这两种属性。


这,应该是我们探究理想教师基本特征的两个大的方向。


教书育人使命的浑然一体性,决定了在理想教师身上“职业人”和“社会人”这两种属性的难分轩轾。理想的教师自然应该具备做教师的专业素质(如精通本专业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但仅仅如此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他们身上,还必须具有一个优秀的人的许多基本品质。


“仁者”
“智者”这两个词,庶几可以概括理想教师的基本特点。所谓仁者,是指有爱心、诚信、公正、无私、宽容的人;而智者,则是指那些富有学识和人生经验、思维灵活、善于处理问题、勤于学习的人。


正因如此,成为理想教师的途径就是多样化的。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上那些优秀的或者普通的人学习……



这一套两本《教师博览》丛书,正体现了这种理念和思路。在《优秀教师是这样工作的》一书中,您能读到许多优秀教师的“专业”故事,从而深受启发;而在《优秀教师的6种核心品质》一书中,作为教师的您,能看到许多发生在同行和社会其他人士身上的对自身成长十分有益的事情,还能从一些看似寻常的故事中触类旁通,细细体会、揣摩当教师的真谛。


注:《教师博览》历年精华丛书(共两册)已由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上市。敬请广大教师关注。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30 07:48
97# 教师之友网
姜广平老师的书不错,我们正在共读中!
作者: 宁波刘波    时间: 2012-5-30 07:48
由于《教师博览》杂志社已经搬迁,
地址变更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赣江南大道2888号江西教育发展大厦《教师博览》杂志社,
邮编:330038.
电话变更为:
社长、主编             薛农基   079186765971
副社长、 ...
教师之友网 发表于 2012-5-28 18:31

教师博览地址已更换,一定要找对地方哟!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