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管季超希望知道范美忠先生的想法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5
标题: 管季超希望知道范美忠先生的想法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http://blog.sina.com.cn/guangyafanmeizhong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6
http://view.news.qq.com/a/20101109/000001.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6
http://news.qq.com/a/20080704/002717.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7
http://news.sohu.com/s2011/7685/s27967754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8
http://news.163.com/09/0511/12/591JCAH800011SM9.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8
http://book.hexun.com/2008-09-08/108641240.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29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ET2Q-dS2rqk/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0
容得下“范美忠老师”是尊重权利的进步  2009年07月13日  作者:张成才   来源:西安晚报
  昨日,记者从光亚学校校长卿光亚处证实,范美忠的确早已回到光亚学校,另称,其实范跑跑从未离开过光亚学校,只是学校出于对他的保护一直没有发布这个消息。(7月12日成都晚报)
  与当初“范跑跑”名动天下时相同的是,此次“范跑跑”被曝饭碗未丢,再度在网络上掀起了对“范跑跑”道德是非的激辩。激辩的内容,依旧没有跳出关于范美忠之“跑”,以及跑后宣扬自私的“真诚剖白”的道德批判抑或认同理解窠臼,关于到底社会是否需要这样的“真小人”的赞驳阵营泾渭分明。
  公众对“范跑跑”三个字含义的二度激辩,其实完全不必要——尽管他早先对“跑”的认识与宣扬,偏离大众普识的道德方向,但在兼容并蓄的年代,那确实只是人们道德认知和评价的角度问题。虽然我们不能认同“跑”之准则可以普世,但我们却应该保留并允许这样的唯“真”思想有立锥之地,这是社会思想成熟理性进步的侧面——允许多种意识形态存在。
  毫无疑问的是,范美忠是有一定的才学和能力的,这从他以往的职业经历和论文以及受学生欢迎方面,足能窥见。因此,他是否适合继续做老师,不是我们这些外人能真实了解而准确论断的,而是该建立在劳资双方信任取需和相互欣赏的基础之上。更何况,社会现在时区别于过去时,我们怎知范美忠没从其行为引发的社会论战中汲取到修正其身的养分,又怎知他没有走出那相对自狭的道德认知?
  从个人生存角度来说,范美忠是人子、人夫、人父,必然要承担赡养、抚养与建设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作为一个社会人他必须走到社会中去工作。但事实是,在“范跑跑”事件发生之后,范美忠一度的求职之路非常坎坷,曾陷入无人敢用的尴尬境地。如果我们现在依然仅因其言而责其罪继续反对其就业,只能说明我们缺乏成熟社会应有的宽容与厚道,不自觉中以舆论的非典型暴力,粗暴剪扼一个公民的生存权。
  因此,社会应该容得下“范跑跑”的存在,也该容得下范美忠去做他擅做并能任用他的教师职业和工作,因为这是他作为公民的就业权利,也是聘用其者的用人权利。而尊重个体权利,是法治社会也是道德社会的首要准则,更是时代进步的显性参照。(张成才)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1
范美忠是谁?我们又是谁?
2008年06月02日
 来源:红 网


   




    一直很想写写范美忠,这个正被举国唾弃的人物。不但因为我也是老师,也因为我也是一个人——一个在人性的坐标上尚不知道方向在哪里的人。更准确地说,是不知道命运之手在未来的某时某刻将为我预备怎样的选择的人。
   
    说实话,看着网络上对范美忠铺天盖地的斥责之声,我常常心有余
悸、如坐针毡、汗流浃背,我总觉得那些话是说给我听的。一个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你就是范美忠!这样的声音,让我无地自容,再也不敢看网上的留言,躲避着它,像躲避一场瘟疫。
   
    只有在没有范美忠及其指责者的环境里,我才能恢复自信,葆有笑容。平时在课堂上,我教育学生要人格独立、思想自由;要宽容,哪怕是你的敌人;要心中有爱,爱这个世界上所有美丽的人与物;要对生活保持痛感,拒绝麻木和犬儒……总之,作为一名老师,我是合格的,甚至自认是优秀的;而作为一个人,我也自认是善良、诚恳、俯仰无愧于心的,足以让我在这个世界上诗意的栖居。这样的我,怎么可能是范美忠?
   
    然而,我要有多少的勇气、意志和祝福才能跟范美忠勒石为碑、泾渭分明?我清楚且痛苦地知道,我与范美忠的距离看似很远,其实又是那么的近,可能不过隔着一场地震。我扪心自问,如果我处在范美忠的位置上,我会怎么办?我是会像他一样兀自跑掉,还是会和学生生死与共?这个问题在心中被问了无数次,但我始终不能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案,以至现在,我已经拒绝回想和回答这个问题。我的恐惧和勇气一样强大,也一样渺小。
   
    逃跑还是留下,之于我是一个巨大的迷津。然而,有一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范美忠是范美忠的悲剧,而我是我的幸运,我没有真正遇到这场地震,所以不必作出任何选择,也就不可能遭遇舆论的赞美抑或指斥;而范美忠不同,他遇到了地震,且作出了本能的却又在道德上贻人话柄的选择——逃跑,于是,他被千夫所指,顿时成为“罪人”,尽管没有任何学生伤亡,尽管他在此前也像我一样尽力做个好老师。
   
    即使地震当前,即使当此之时我们多么需要道德光芒地抚慰,也请允许我提出这样一个或许不合时宜的问题:一个人难道不能正大光明的懦弱吗?谁能,又以何种名义强迫一个人高尚?易卜生说“这个世界翻了船了,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救出来”;哈姆雷特则说“这个世界脱了轨了,偏我有责任要把它修好”。在易卜生和哈姆雷特之间,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和富有道德的价值?当年的鲁迅面对革命党布置的暗杀任务,理直气壮地说“家有老母,恕难从命”,他是否也是范美忠?
   
    很多人都同意,范美忠的最可恨之处不在逃跑,而是他竟然炫耀逃跑,洋洋得意。对此,我想说出我的感受,这个人或许令人齿冷,但他的确具有惊人的坦诚。“我很怕死”——这份引发众怒的惊人坦诚,我想绝不应是众人基于自身的完美道德想象而宣泄情绪的所在,而应是从中看到存在于我们所有人身上的幽暗人性和不自由,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唯有后者,而不是前者,才有可能促进爱和勇气的增长。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道德上保留评判范美忠的权利,而不至于甚至连他都不如。
   
    至于我,我将把自己当成范美忠,永远怀着一颗负疚的心,祈求如果我也遇到了这样的灾难,冥冥中能有力量赐予我勇气选择和学生们在一起。我无法保证什么,我只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懦弱,并努力不做恐惧的人质。
   
    维克多?雨果在《九三年》里说道:“真正革命的观点是不指控任何人,谁都不是无辜者,谁都没有罪。路易十六只是一只被抛到狮群中的羊,它想逃跑,想自卫,可能的话它也要咬几口。然而,不是谁想成为狮子就能成为狮子,所以这只羊的愿望被视为罪恶,愤怒的狮群把它吃掉了,然后又自相残杀起来。”——在这则斗争寓言中,范美忠是谁?我们又是谁?(张若渔)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2
http://news.qq.com/a/20080704/002511.htm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3
范美忠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发表于 2008-6-17 7:03:00
一个北大毕业生的自白:寻找有意义的教育(转载自2005年07月07日中国青年报)

应该承认,我不是一个天生就有教育情怀的人。我之关心教育和形成自己对教育的认识,主要是因为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对我造成的强刺激。虽然很多人都在批判当下的中国基础教育,但对其弊端,我可能是体会和感受最深刻的人之一。

我出生在农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中学。1992年高考时,因为考得好了一点(据说还是什么状元),我进了北大历史系。当时我的同桌对我说:“你应付考试那么厉害,要是当老师,肯定能教出很多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上北大的第一年是军训。我受到很大震动,因为突然间我觉得自己的优势不仅全没了,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很无知,很无能。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也不会踢足球!同寝室的北京同学听的唱的英文歌曲和摇滚我闻所未闻;他们还看米兰•昆德拉等作家的小说,这些人的名字都是我所不知道的,当时我甚至还看不懂。这时我才发现,他们的见识远在我之上。我被应试教育教傻了!虽然在高中时,我是同学中公认的比较喜欢读课外书,知识也比较渊博的人,但大城市和农村,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环境差异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眼界一旦打开,我就发现,我的那个考上北大的分数实在没什么意义,能够背诵死板僵化的教科书上的教条,能够做一些低层次且并无实际意义的题目又能算什么呢?

军训时这种差距感还不是特别明显,回到北大后我才真正地傻眼了:这里有国际马拉松冠军,有全国围棋、田径和乒乓球比赛的冠军;有父母是大学教授从小家学渊源读书很多的人;有能独立举行舞蹈和钢琴专场演出的学生……一般意义上的组织社团活动、组织晚会也没我的份儿,因为大城市和重点中学来的学生这方面能力很强。这个时候,我真的发现自己一无是处,12年的读书生涯几乎没有学到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是家人和乡亲的骄傲,在北大我却感到非常自卑。

当感觉到评判标准变化,分数并无实际意义之后,在看清和承认自己被剥得精光、一无所有的现实之后,我开始拼命学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大学四年我只做了两件事情:看书和踢足球。但是请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看书需要时间,你十九岁进北大,过去十几年的时间已经浪费了,除了认识几千个汉字,能背几千个英语单词,你还懂什么?其次,某些东西必须在适当的阶段接触和学习。一旦错过,你就再也补不起来了,补起来也还是有一个疤!最后,从同学间的比较来看,与那些生长在大城市,容易得到好书的同学,与那些家学渊源的同学,与那些中学时代遇到过好老师的同学相比,你很难再追得上了!你在努力,你在看书,别人难道就成天玩着坐着吗?

因为痛感差距太大,因为突然打开一个知识和思想的大世界之后强烈的紧迫感,我没法以一种从容的心境把这些书读透,而是以一种狼吞虎咽的方式,以一种可怕的速度进行恶补。

在短短四年时间之内,我浏览了诸子百家,通读了二十四史中的一部分,还有《全唐诗》、《剑桥中国史》,以及李泽厚、冯友兰的思想哲学史等等大量书籍。但这样的速度能读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未来的大师应该由我培养出来

受到如此强烈的刺激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我所受的基础教育,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愤怒,我痛恨教育体制,痛恨课程设置,痛恨教材,声称对我的中学老师“一个也不宽恕”!

到大四时,我已经觉得要成为学贯古今中西的学术大师的梦想恐怕不太可能实现了,于是,我产生了要到中学去,改变基础教育现状的强烈冲动。我为当代中国没有思想大师、文学大师、史学大师感到深深的遗憾!我想:未来的大师应该由我培养出来。要是能培养出鲁迅、王国维这样的人,我该是多么幸福呀!

我为这个梦想激动万分。如果继续读研,之后留在大学任教和搞研究,我最多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学者而已,但如果我当中学教师,能培养出多少人才啊!因此,虽然班上公认我与其他几个同学是最适合搞学术的人,但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还是决定到中学去教书。在当时我们可能的出路中,以功利的标准看,到中学教书被认为是最差的选择——无权无钱,前途也已基本注定,所以我始终不敢告诉同学们说我想去教书,而是声称自己准备考中文专业的研究生,去中学教书时间会比较充裕,便于准备考研。

尽管如此,我的选择还是坚定的,于是我到成都找公认是最好的四中、七中、九中三所中学的校长。他们说,哎呀,北大的,我们欢迎,但历史老师需要得少,至少今年不要。

后来自贡蜀光中学接纳了我。这也是一所在四川很有名的中学。刚到学校报到的时候,同事听说我是北大的都感到很惊奇,说:“我们没有别的出路才教书,你北大毕业有的是好去处,到中学来干什么?”有的问:“你的女朋友在自贡吗?”还有学生和老师私下里传说:“他在大学一定犯过错误!”

三年痛苦而失败的教书生涯

在蜀光中学,我主要担任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师。这个时候我的教育理念和想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量给学生介绍真正有价值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好书,介绍各种文学艺术流派和各种哲学思想,让他们在上大学之前就积累大量有价值的知识;第二,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和思想的启蒙;第三,高度重视艺术和体育教育。

应该说,我太书生气了,对中学教育的现状严重估计不足!其实,我本不该如此缺乏心理准备,因为我自己就是受那样的教育过来的,而且在中学时也没有觉得这样的教育有什么不对。但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应试教育没有改变,我自己却变了。

随着知识视野的打开,思想的提升和见识的增长,北大四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让我脱胎换骨!明白了那些陈旧和僵化的东西毫无意义之后,我已经根本不可能把我高中时候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不可能再如大多数老师那样机械地讲授课本上的死板的知识。以那种教法,即使我教的学生都考上了北大和清华,我也不会有任何成就感。因为那在相当程度上是反教育的,不可能培养出有人文情怀和公民素养,又具有真正创造力的人。在那样的教育中我也不可能获得任何创造的快乐和意义感,同时,我对教育和社会的责任感也不允许我这么做。

在我教书一段时间之后,校长从学生家长和老师那儿得到了一些关于我的负面信息,于是,特意来听我的课。听完之后他找我谈话:“你上课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少讲课外的东西。本来我们准备在你熟悉一年之后就对你委以重任,让你教高三文科班!现在你老讲课外的东西,讲教材以外的学术观点,一点都不管考试,又讲得那么深,我们怎么敢让你带高三?”

我说:“我不想带高三,因为我不想摧残学生!”校长脸色大变,说:“难道高三老师都是在摧残学生?”我默认。与我同一办公室的高三老师则脸色尴尬。

我刚去的时候对同事们还比较尊敬,经常去听他们的课。但他们的课上得僵化教条,让人觉得索然寡味。

有一次期末考试是教同一个年级的另一个教师命的题,改试卷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居然根本不会做这些题,就去找命题老师要标准答案。这个老师很生气,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范老师,在其位,谋其政!要有敬业精神,不能误人子弟。怎么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做!”我的想法是,我教的是高一,这个时候文理还没分科,也还远没到搞应试教育的时候。

有一次,我跟同办公室的一个语文老师讨论了一下关于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结果全校老师都传说:范跟王老师大吵了一架!我愕然。原来作为老师,他们已经如此不习惯讨论问题。我于是感到更加孤独、痛苦和寂寞。

当然,我得承认,这个时候我的教育理念的偏差和课堂操作技巧的缺乏也是致命的。

我的第一堂课很有趣:一节课的内容,我不到20分钟就讲完了,然后对学生说,怎么这么简单还要我讲?好!没事了。
每接一届学生,我首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洗脑。我跟他们说你们过去在语文、历史等课上学的东西相当部分都是无用甚至有害的伪知识,真正的文科知识你们连梦都没梦见过。然后在学生目瞪口呆之时就开始对学生进行知识轰炸:从《史记》、《左传》、四书五经,到唐诗宋词;从穆旦、海子到兰波艾略特;从弗洛伊德到超现实主义;从涅乐队到行为艺术。

这个时候,学生的态度就开始分化:一部分只重考试的学生一看我讲的跟考试没关系,就开始做其他科的作业;一部分虽然听得云里雾里,到底还是觉得新奇,还是勉强在听,不管听不听得懂。你想这样密集的流派、理论、人名、书名的轰炸,学生怎么受得了!不坐飞机才怪!我对那些要我注意教学方法的劝告不屑一顾:连《史记》都没看过也跟我谈历史!我自以为真理在握,一站上讲台就慷慨陈词,滔滔不绝。

学生对我的评价也开始出现分化:
有的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有的喜欢听我吹牛,因为我居然会跟他们讲兵器知识讲战争侃武侠聊足球!有的学生恼怒地说:“谁听他的,听都听不懂,他在那里自我陶醉!”我的确是在自我陶醉,我从来不理会学生的反应,不发动他们参与进来一起讨论。我也从来没问过学生对我的课怎么看,没问过学生希望我的课怎么上。我居高临下的态度和特立独行的狂傲姿态让学生对我充满敬畏。一部分学生根本不敢私下找我交流,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尤其是爱踢足球和爱看书的学生又跟我没大没小,好像哥们儿一般。

(在学生的眼中)

范美忠的学生这么写老师:他一开口就告诉我们,中学历史教材没什么好教的,接着便开始把我们知道的熟悉的一点点东西贬得抬不起头,又狂轰滥炸般把一大筐我们闻所未闻的东西捧得天花乱坠。于是第一堂课下来,我们就觉得自己无知得如同白痴。

第二堂历史课就有人开始做其他科作业或是睡觉了,包括我在内的另一部分人则仍然饶有兴味地听他天南地北、海阔天空地神侃……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堂课。

他的另类从头到尾地贯穿在我们对他的记忆中,没有过丝毫的磨损。

他大谈鲁迅、穆旦、陀思妥耶夫斯基,告诉我们卡夫卡、艾略特、《人间词话》。他曾经倾情地为我们朗诵穆旦的《春》,还曾请来他的一位朋友为我们讲那些陌生的音乐,讲谭盾、叶小钢。他觉得我们是那么的糟糕,却又坚持不懈地灌输给我们那些值得和需要了解的名字,仅仅是为了我们上大学后不会像他当年一样“像个白痴”。从这一点说,他比其他任何一位老师都看得远、为我们考虑得远,因为他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在相对轻松的高一,他让我和很多同学疯狂地迷恋上了文学 ———我和朋友从学校图书馆“挖”出了《人间词话》和几本诗集,兴奋地读着、谈论着。

除了课堂上的范美忠,我还看到过足球场上汗流浃背的范美忠,大桥上一手拎菜一手捧书的范美忠,小书店里蹲在地上看书的范美忠。他是我所见过的把“另类”二字阐释得最准确最自然的人。惟一一次在办公室里见到他是一次期末考试后分发各班批改后的试卷。这种场合的混乱可想而知,每个人都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嘈杂混乱中,他愤愤地嚷了一句:“一个分数就让你们成了这样!”他的话淹没在一片喧哗中。我当时正巧站在他旁边,听见了这句话,从那以后我再没去打听过自己的分数,不管是什么考试。

他一定有过很多的故事和传奇,但我们不敢向他打听,只能从他讲课时的言语中零星了解一些。他的孤傲、博学和强健,给了我北大的最初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最后在北大和清华间的选择。但他已经离开了,这个学校里关于他的记忆在年复一年地淡去,我们有幸成了他在这里教过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们离开后,不知以后的学生们还会不会知道范美忠这个名字,即使知道了,又如何呢?不会再有人给他们讲叶芝兰波波德莱尔了。

无论如何,我对他只有感激和敬佩,这是一种最传统最纯粹的学生对老师的感激和敬佩,因为他根本不认识他教过的这些学生,也不屑于他们对他的任何态度。我曾想过,如果现在有机会再见到他,甚至和他互相认识,我也会躲避、放弃,因为我知道自己只会被他藐视。我曾把他讲的一堂课录了一部分到磁带上,我只是常常怀念着那段有他这样的老师的岁月,那段毫无功利之求的沉迷于文学的岁月。
(这个学生是2002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现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学生,网名红蓼知秋。文章首发在榕树下散文随笔论坛。)

转自于:http://www.4uup.com/bbs/viewthread.php?tid=6799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5
曹林:可别轻视范美忠的价值
2008年06月12日

东方网——东方早报



谁敢说我们身上没有范美忠的影子?谁敢说自己脑海中从来没有闪过一丝范美忠的想法?
地震来临时丢下学生逃跑并在事后高调为自己辩护的都江堰光亚学校教师范美忠已成舆论公敌,继网络一轮猛烈的道德炮轰和群殴之后,友人郭松民又在做客凤凰卫视时以“杂种”、“畜生”等激烈字眼当面痛骂范美忠。看到朋友在节目上风度尽失、气急败坏、逮谁骂谁的表现,我真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松民,你的愤怒一点儿也不高贵,而是让人看到了一个道德专制者的可笑和可怕。
松民仅仅是此次舆论讨伐范美忠的一个代表,网络在倒范批范上总体表现出一种亢奋的道德审判激情。这使我想到哲人的一句话:人们在反抗恶的时候,总是要将自己当作善的标尺而毫无反省,这便致使一种恶被消弭,而另一种恶同时滋长。在批判范美忠的舆论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危险,人们在与某种“邪恶”作斗争中把自己想像成了善和正义的标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后,眼中只有“敌人”的万恶不赦,对自己身上的恶没有半点儿警惕。道德优势遮蔽了自身的一切恶行,我批判,所以我正确,他是敌人,所以他就该死,于是道德专制之恶在道德批判中同时滋长。
范美忠逃跑之行为确实值得批评,其沾沾自喜、高调地为自己逃跑辩护之言更可以批判。他说自己惜命逃跑没有违反道德底线,其实“危险时刻老师保护学生”本就是教师这种特殊职业的一种道德底线;他说自由主义承认人性本私,可自由承认人性本私是为了在制度上防范人的这种无赖和自私,而不是鼓励人成为无赖和极端自私的人;他说自由厌恶道德高调,但自由更多只是反对用道德高调苛求别人,而对自己却有着严格的道德要求,即“高调律已”而“低调律人”。
范美忠的言行是该批判,可是,我们该持怎样一种批评姿态呢?是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把他当成全民公敌去肆意讨伐,还是深入反思自身人性幽暗的一面,将范美忠当作一个可以理喻的同类,进而与他站在一起、把自己也作为一个“范美忠”置于道德反思之中?可取的态度当然应是后者,因为范美忠并非一个天外来客,而是跟我们一样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共同人性共同弱点的人。我们和他生长在同一块土地上同受着阳光雨露的滋润,共同分享着人性一些伟大的优点,但人性中也多多少少地有着一些共同的劣根性。谁敢说我们身上没有范美忠的影子?谁敢说自己脑海中从来没有闪过一丝范美忠的想法?谁又敢说自己在大难临头时都有勇气像谭千秋那样用自己的身体为学生挡住垮塌的楼房?
范美忠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人性中隐藏着这些不可回避的现实幽暗,他只不过把自己身上的幽暗毫无保留地暴露了出来,虽然这种坦诚很不合时宜、很不聪明也很不值得尊重。但既然暴露出来了,就需要我们共同去面对和反省,共同省察人性中那些残酷的真实,尝试着走近他而不是抛弃他,理解他而不是肆意贬低他,与他沟通而不是拒绝听他的解释。不能故作高尚地将他视为一个不可理喻的异类和需要消灭的敌人,不能将自己排除在外而乱抡道德大棒,那种谩骂是肤浅和狡诈的。舍命救人需要极大的勇气和付出,可空口的道德批判没有任何危险。
范美忠暴露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暴露了自己人性幽暗的一面,这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机会。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好的反思资源,却被伪道学和网络愤青们当作了一场树贞节牌坊的道德批判运动,他们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道德警察和正义卫士,当成了一个真理在握、绝对正确的道德独裁者,仿佛自己比范美忠高尚很多,仿佛自己从来没有闪过范美忠之所想,仿佛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可以凌驾一切。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在气势汹汹、恶狠狠地将矛头指向范美忠的同时,自己身上可能暴露出了更多的劣根性:虚伪、自负、专断、狂躁……
从道德制高点上走下来,放下你的道德大棒,停止你的道德苛责,与范美忠一起反思我们骨子里的幽暗吧。我想起知名文化工作者崔永平一段作为批评者的反思:如果再让我去从事批评,我将意味着我同时对我的批评对象说,和你一样,我并没有第二个出身、第二种起源,我们的双脚是同时插在同一个历史、同一片土地之中的。我并没有离开你太远。也许你的疾病正是我的疾病,你的疼痛也是我的疼痛,那使你陷入不幸的也正是我难以跨越的障碍。除非我们一道超越它,一道克服它,否则,任何人单方面都不可能获救。是啊,将范美忠批倒批臭进而迫使学校开除他之后,我们就高尚了吗?我们的人性中就没有那些幽暗的东西了吗?道德的贞节牌坊从此就光芒万丈了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6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84638.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6
我为什么要去中学当老师- -
                                       


作者:范美忠



我大学毕业后主动到一个中学去教书,很多同学不理解,有的把疑问藏在心头,有的则直接问我为什么。我只好用他们能够理解的理由给予回答:“我想考中文系研究生,而教书的空余时间很多,我有更多的时间复习。”其实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是:

我就喜欢教书,我喜欢非功利地给学生讲解传授知识的感觉,我喜欢给他们讲文学讲历史,甚至我了解不多的现代派绘画和崔健罗大佑的音乐,我不希望我们后面的一代代人象我一样被骗,象我一样中学六年什么都没学到,而到了大学一点基础都没有,一切都从头开始,象我一样中学六年一点文学艺术思想修养都没有,无论对中国传统还是西方的优秀的文化积淀都毫无了解;上好一堂会给我带来超过其它一切的满足,我也喜欢跟学生一起踢球。而且我上了大学以后回过头来看,痛感中学的教材,教师的素质以及教学观念都存在太多问题,于是产生了要去改变的想法,另多少也抱着一些启蒙的目的。我想,如果我自己一直读下去,最多也不过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学者而已,但如果从中学开始改变中国的教育,能培养出多少人才呢!我始终觉得一个国家最优秀的人才应该去教书,一个庸师和一个名师培养出来的人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当然,教书可以使我有较多时间看人文书籍,这也是原因之一。  
      
但此后我一直就面临一个必须时时解释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去教书?家里人遗憾地说:当初北大不提前录取你,你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就好了。他们的意思我明白,如果我学法律毕业进了省市法律机关,那么我可以有特权,有受贿的机会。他们也就有权力背景可以依靠。我给他们的他们可以理解的解释是,我学到这个专业了没办法,对我的中学同学我也是如此说,可是天知道我还有其它多少选择呢?我的大学同学有读研究生的,有进机关的,有搞媒体的,有当律师的。只有一个同学跟我一样选择了到中学去教书。但他确实是为了考研,两年后考北大法律系研究生没有考上,他就参加了律考当律师去了。我教书的地方是一个中等城市,我刚到那儿的时候同事就问我:是不是你的女朋友在这儿?我说是,可其实这时我已经跟初恋女朋友分手两年了。真实的原因是,那个中学是个很好的中学,每年考上北大的学生就有五,六个,学生素质高,更有利于实施自己的很多想法,当然,离自己家近也是一个原因。  
      
后来,我到自己的一个也是教书的朋友那儿去玩,他的同事不解地问我:“我们教书是因为读到师范了没有办法,你读了北大却来教书,什么意思?”“为了考研!”我又只好给出一个他们能够理解的解释,我想,如果我说我喜欢教书,他们也许会以为我有病,以为我除了教书就没办法混下去。  
      
“惊讶于北大的学生居然沦落到一个中学来教书”,这是一个我教过的后来考上了北大的学生对我到中学教书的评价。  
      
后来在广州,在重庆的朋友,都有人对我有个的教书经历表示不理解。我想自己如果当初报考北师大倒好了,如果别人问我为什么教书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他:“我读的师范学校为什么不教书?”  
      
而我的另一个在中学教书的朋友在他教过的三百多个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问他们当中有多少人愿意报考师范,结果只有一两个。仿佛教中学成了没有出息没有本事的人干的可耻的职业,仿佛只有最差的最穷的学生才报考师范,而我以前教过的学生因为高考发挥不佳被调配到了师范大学,非常的郁闷,仿佛是被发配充军了一般。  
      
谁都知道教育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要,而好的老师对基础教育又有多么重要,但是,虽然我们喊尊师重教已经喊了二十多年,我们还是看不起老师。为什么?我们这个社会对一项职业和一个人的评价已经简化为对他拥有的权力大小和金钱多少的评价,对知识的尊崇程度也跟你拥有的知识本身能带来多大的经济回报有关。而现在当中学老师意味着没有当官受贿享受特权牟取私利的机会,没有经商暴富的机会,就那么一点薪水,穷教书的,一辈子的造化出息已经判定了,肯定不会买得起豪华小车和别墅。  
      
其实我也看不起很多我的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但却不是因为他们是当老师的,而是因为他们的学问和人格都不够资格当老师。而我对真正有知识有人格的老师是非常尊敬的。  
      
社会上看不起当中学老师的,有天赋有个性有本事的人大多不愿意去中学当老师,而僵化的教学体制,应试教育逼走不多的一部分有水平有头脑有思想的愿意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导致的结果是目前中学教师素质的普遍低下。  
      
原来我教书的时候,我感觉除了高考制度的限制,学校领导观念的僵化之外,教材内容的陈旧是很大的局限。离开中学三年,最近我又找来高中文科教材看了看,历史和政治教材依然没有改观。但新版语文教材的变化确实很大。穆旦海子的诗歌选了,《前赤壁赋》《兰亭序》选了,《再别康桥》《雨巷》选了,甚至里尔克的《豹》也选进了辅助的阅读教材,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选进了中学教材。但问题又来了,我通过我的一个朋友进行了了解,他说他那些教语文的同事大多表示选的文章他们都没读过,也不知道作者,甚至有的散文和诗歌读不懂,面对新教材他们感到有点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恰好我这个朋友把我手头的陈思和编的《当代文学史教程》拿去看,那些语文老师听说里面有关于海子穆旦等人的评价,他们赶紧把书拿去,把相关评论抄到备课本上。我相信,当讲到这些诗的时候,他们又只有把一些结论念给学生听,至于从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生命体验和审美感受出发进行阐释,他们是不会的。  
      
当然,我不是对现在的中学老师进行全面的否定,比如我在新浪读书沙龙结识的啊肯和高卢韦斯都是很好的语文老师,但象他们这样的实在太少太少。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吸引有教高素质的人到中学当老师呢?我想有两个办法:一是给他们较多的教学自由,不用既定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对他们富有创造性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横家干涉;二是大幅度提高中学老师的待遇,使当中学老师在待遇上成为人人向往的职业。而不是象我一样,在中学教过两年书仿佛就跟做过贼似的,仿佛是一段人生历程上的污点。  
      
天知道我是多么喜欢教书,如果能够培养出中国未来的思想,文化巨人,我会觉得多么幸福,当然是给学生传播现代公民  意识,爱的观念,自由的理念,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也是我的目的之一。有机会我还会到中学去教书,当然是教语文,而不是教历史。因为文学跟审美相关,而政治和历史问题可以回避。而当我教历史的时候,我无法撒谎,但讲真话又不是被停课就是被炒,我先后在两个中学遭受了这样的命运。所以中学文科教育要全面改观,除了考试制度的改变之外,某一方面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不光教育需要,整个中国都需要。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39
教师范美忠
魏勇


 几年前闲时写过一篇文章《我看范美忠》,大家都说写得好玩,这次再碰到类似的一个作业时,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喜新厌旧是我和他的接头暗号,跟范美忠一样,我也无法接受重复自己,昨天那张旧船票已经登不上今天他那艘破船。于是乎我决定当一回画家,用素描的方式,“画”一个范美忠。

  画他不能不突出他的嘴,他有一张大嘴,热气腾腾肉欲十足的大嘴。四川有句俗话,“嘴大吃四方”,在他这里要改为“嘴大说四方”。在朋友中说,从文学到历史,再从教育到电影,最后从认识论到哲学,现在已经到了神学;在学校说,从自贡到杭州广州再到成都;在媒体上说,从国内说到国外,从网络说到平面,再从平面说到电视。最后,2008年地震时,他把自己说成了“世界名人”。如果要给这副画命名,我想可以叫作“我说故我在”。每次复习电影《九品芝麻官》看到周星驰对着大海练口技将鱼虾说得炸起来时,我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范美忠。

  我这里并不是影射2008年地动山摇那件事,更不是暗示骂他的人是臭鱼烂虾,而是说范美忠在教室里时常掀得河翻水浪。用叶芝、昆德拉、海德格尔、李泽厚作为下河前的准备活动,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基斯洛夫斯基也不过是一点小风小浪,真正的风浪是人现在突然玩儿诸子百家,一个豪华转身、一个古典巨浪。于是,许多没见过风浪的学生被他打晕了。曾是他学生的2002年四川省理科状元谢茜同学曾这样回忆:“他大谈鲁迅穆旦陀斯妥耶夫斯基,告诉我们卡夫卡艾略特人间词话。他曾经倾情地为我们朗诵穆旦的《春》,还曾请来他的一位朋友为我们讲那些陌生的音乐,讲谭盾、叶小钢……他比其他任何一位老师都看得远、为我们考虑得远,因为他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在相对轻松的高一,他让我和很多同学疯狂地迷恋上了文学,我和朋友从学校图书馆“挖”出了《人间词话》和几本诗集,读着、谈论着。”一个高中理科生不迷恋刷题而是迷恋王国维,明显已经七荤八素找不到北了。

  我想,他一定对于自己能把学生侃晕了感到过得意,因为在我刚刚认识他时,明显感觉到他很享受话语快感,我算是一个轻度话痨,而与他相比我几乎可算作沉默寡言了。有时我突发奇想,如果在战争年代要逼迫他招供用什么办法好呢?也许把他关在单人牢房就可达到目的。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很可怜他,人都孤独到什么程度了才会逮着一个人就释放自己的内心!别人玩孤独冒充后现代其实过得滋润,而他则是痛恨孤独却不得不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这诗貌似里尔克剽窃范美忠,而实际上是里尔克挠到了范美忠的痒痒肉。

  这样一个通过说话体验存在的人,忽然有一天郑重告诉我,其实课堂上老师应该少说话,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冷笑话。发生这一幕大约是在2005 年,那时,他突然对课堂感兴趣了,言必称后现代课堂观,居然能够反省自己原来的课堂观落后,还见谁就给谁推荐多尔、佐藤学等。他属于那样一种人,不感兴趣时,他连眼角的余光都舍不得给你,一旦感兴趣他就成了最狂热的警察,从外到里每一个细节都想了解到。假如他突然对伯格曼电影感兴趣了,他会买所有伯格曼电影的碟,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三夜,昼夜不停的看,直到全部看完,中途绝不停下来干其他事。上厕所除外。

  所以,我饶有兴趣地看他究竟想干什么,看他如何克制自己在课堂上言说的冲动,看他如何在自己制定的纪律与他强大的天性之间挣扎。他曾经说过一句容易有争议的话,他说他是中国最好的文科教师之一。放在2005年以前,这话过了,那时说他是中国学问功底最深的中学文科教师没问题,甚至不加之一,但不是最好的教师,加上之一都还不够谦虚,因为那时他还是一个课堂霸权主义者,真正称得上最好文科教师之一,应该是他放低身段完全接受了对话式课堂之后。我们中很多人对于范美忠的新课堂观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范美忠实践新课堂观很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范美忠真的在课堂上能够刹得住车吗?如果他能够管得住嘴,也许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敌人酷刑面前打死也不招。

  跟我一样有阴暗心理的人失望了。在上《孔乙己》《面朝大海出暖花开》时他从上帝变成了上帝的仆人,许多人在听完《面朝大海出暖花开》后感慨地说“从来没见过范美忠如此的低调!”这话暗示大家喜欢在课堂上夹着尾巴的范美忠。事实上,即使他夹紧尾巴仍然不免偶露峥嵘,在那惊鸿一瞥之际,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他强大的侵略性。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范美忠?因为他有侵略性;为什么许多人反感范美忠?因为他有侵略性。在他强大的侵略性面前,生命力强大的人欢欣鼓舞,就象他就读于电子科大的一个学生感受的那样“他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而生命力弱的人则无比愤怒,因为通往新世界的门内射出的一缕缕强光让习惯了黑暗的人感觉刺眼。很多时候我们痛恨思想者,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认可他的思想,而是因为不能接受在我们苍白干瘪的内心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瑰丽无比的世界,这样的落差会让人产生羡慕嫉妒恨,我们不接受的是落差。

  他的侵略性源于思想裸奔的举动,比基尼让伊斯兰长袍感觉到侵略性,裸奔则让比基尼感受到侵略性,所以裸奔者范美忠让一切比基尼思想者自卑羡慕,进而产生一起裸奔的愿望。当然,仅仅是愿望。思想裸奔需要强大的内心作支撑,不是每一个人都欣赏裸奔,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践裸奔,象“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这样的话,很少有人会郑重其事地说出来,因为我们都是YY哥或者YY姐。

  作为YY哥之一,我十分清楚我们这类人的特点:永远在准备旅行,永远都不出发。而范美忠是这样一类人,可能上半节课还在分析《红楼梦》,下半节他突然烦了,于是扔下粉笔就从此浪迹天涯。这点跟《月亮和六便士》里那个人到中年突然抛弃一切的思特里克兰德很相似,为了梦想可以放弃一切,为了他认可的真理可以与天下人作对,然后傻逼呵呵地站在被唾弃之地坚守自己的真实存在,做他的“思想烈士”。

  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当初离开杭州外国语学校起因于他的大嘴,有人告他反动,于是学校提出了劝诫,要么管住嘴,要么离开,结果他选择了离开。我认为收敛一下可以收获稳定的生活,为什么不呢?他以经济学家的头脑分析了离职的性价比,他认为通过说假话获得一个高薪教职带来的幸福感补偿不了扭曲自己后造成的心灵创伤,不划算,所以离职。当时听到这番高论后我很渴望跟他这样的人成为同事,因为有他在我绝对不会成为第一个被学校开除的人。

  有时我想,也许在我们同情范美忠的时候,其实他正双倍的同情我们。我们都是假猎手,永恒地瞄着目标却永远不肯扣动扳机,而他想开枪就开了,管它准不准。开枪常失准头的猎手还是猎手,永远不开枪的猎手还是猎手吗?不如说是猎物。或许这正是他同情我们的原因。(2011年《教育家》杂志第二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43
http://www.voc.com.cn/article/200812/20081230084417689.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45
范美忠讲《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时间:2005年7月8日星期五
地点:盐外高一三班教室
过程:
摩西:今天请范美忠老师来给咱们班讲两节课,废话不说,咱们欢迎。
范美忠:今天我来上课,第一个感觉是不管怎么说,你们有一个很好的地方,你比我们当时幸运多了,大家知道我为什么这样说吗?猜一下。因为你们高一就学了许多好诗,比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学生:大学。
范美忠:我真正看是在大三的时候,你们高一就接触是很幸运的事情。那时候我别说看了,连这些人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而且还没有看懂,后来买了一本海子诗选,有没有谁买来看过?我就不多说了,关于海子。你们高一已经学了,对海子有没有了解?哪一个同学对他做一个介绍?你们高一不是学了吗?我来抽同学起来。
学生一:高一老师说他自杀了。
范美忠:还有别的吗?
学生一:不知道。
范美忠:别的同学呢?你们以后要注意,教材上只是一个缩影,你要根据他扩展才行。我来介绍一下,按理说不应该我来介绍,应该你们去自己搜集。海子一九六四年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小山村。而且他从应付考试的标准是很天才的。七九年进入北大,这时候十五岁,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班上也有。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诗歌,大三突然热爱上诗歌,毕业后分配到昌平,办校刊。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他说想像力,海鸥可以想像成上帝的游泳裤。后来他有一个恋人,有人认为她是海子自杀的原因之一。他的自杀是一个诗歌界的标志性事件,在此之后,顾城等也相继自杀。在他自杀后不久,他一个朋友脑溢血而死,叫骆一。当时诗歌界对他的诗歌不大接受,他生前没有专门出过书。我在大三时看到海子诗选,这是海子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西川。西川在北大开了一个海子讲座。包括钱理群的讲座我都没去听。我当时读海子的诗穆旦的诗我没看懂。所以对文学的理解当时不好。九八年之后三联出版社出了一本书,海子诗全编。四十多块钱一本,在此之前还可能有两个诗人。这本诗卖卖了上万册。这很不容易。这说明海子诗歌本身的影响。还有两本,一是海子的传记。诗人的传记很少,因为关注诗人的人不多。像穆旦,今年才有他的传记,由他家乡一个人写的,非常糟糕。海子的传记叫《扑向太阳豹》,是一个叫燎原的诗人写的。这个书也不好卖。第四本是关于海子诗歌的评论,叫《不死的海子》。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去找。应该说海子是当代影响极大的诗人。大家一起把这首诗读一遍。
学生:(读)
范美忠:下面我们再请一个同学起来读一下。
学生一:读。
范美忠:情感的强度不太够。下面我找一个男同学读一读。
学生二:读。
范美忠:大家以前学过这首诗,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有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三:他全篇都是说从明天起,为什么?
范美忠:你怎么看?
学生三:没想过。
范美忠:哪一个同学可以回答?大家可以相互讨论。没关系,你们有什么想法就可以一起来说。好,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回答。有没有想发表看法的?
学生四:我觉得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生活得不好,明天才幸福。
范美忠:他说是因为今天生活得不幸福,那么你说他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幸福?
学生四:这样才能达到写作的目的。
范美忠:就是说他为了写作本身?你这个关心粮食与疏菜,我从现在就可以开始啊。
学生四:我觉得在这首诗里,听不清。
范美忠: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这里你觉得海子来说什么是幸福。他憧憬什么样的幸福。
学生四:应该是比较温暖。
范美忠:那他怎么才能达到这点。
学生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范美忠:我不知道其他同学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看法,为什么是从今天起,而不是从明天起?
学生五:明天给人一种希望,今天比较现实。
范美忠:就是说明天给人带来希望。但如果只在希望中,这样的幸福是不是很虚幻?
学生五:
范美忠:那么会不会从今天起关心粮食与疏菜?你觉得他所说的理想的状态是什么?他关心粮食与疏菜为什么不行?
学生五:因为是每天要做饭。我觉得是对生活的一种关心。
范美忠:那么你父母就不关心生活。
学生五:关心生活细节。
范美忠:为什么关心细节?海子在大学教书,很少有时间
学生六:他说从明天起,是死前写的,是写极乐世界。
学生七:我看出海子有一种对生活的绝望。
范美忠:为什么?
学生七:越是表现得幸福,越说明现实的空虚。说什么喂马,劈柴,充分表现了对生活的绝望。还有,越是感觉幸福的东西。。。
范美忠:他与其他同学观点不同,其他同学是悠闲等,他认为是绝望。但是我不太赞同这一点,我并不认为关心粮食与疏菜,他说对我们来讲是很轻松的事情,但后来恐怕也不轻松。
学生七:一种向往。
范美忠: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你觉得关心粮食与疏菜,如此普通的东西,所有人都与他打交道。他为什么认为这是非常幸福的?
学生八:诗人本来的思维方法就与平常人不一样。这些东西对他有特殊的意义。
范美忠:对他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学生八:是幸福的象征
学生九:我比较赞同,海子喂马劈柴,只有非常幸福的人才会关心生活中非常平常的事情,说明他现在并不幸福。他说从明天起,说明今天不幸福。
范美忠:他说明天起就过幸福的生活,未必--你说他现在为什么不幸福?
学生九:我觉得海子要求的幸福是每个人的幸福。每个人都关心疏菜与粮食。
范美忠:他说为什么关心,因为海子有一种济世情怀。
学生九:不是这样意思,我是说关心粮食与疏菜是一个方面,他希望每个人幸福。
范美忠:还有没有别的同学?他为什么要关心粮食与疏菜,把它看得这么重要?
学生十:粮食疏菜是精神的东西。
范美忠:我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海子是不是吃不起饭?
学生十:不是。
范美忠:如果说只有吃饱饭才可以写诗?
学生一:饿肚子的时候就想吃饭,没有粮食哪来幸福?
范美忠:但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幸福啊。
学生一:别人幸福了他就幸福。
范美忠:哦,你这么理解。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我再问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都提到从明天开始说明今天不幸福,为什么今天不幸福?大家想过没有?有没有哪个同学想说一下?
学生二:应该是与当时的生活背景有联系,但是当时生活背景我们不太了解。
范美忠:我们了解海子,要对他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可以在网上去搜索,这个工作只有我代劳了。关于海子的幸福与不幸,我不能说我是对的,我只谈我的观点,海子追求的是一个精神的人,神性的人。但这种追求却让他自身产生一种感觉,什么感觉?首先是一种黑暗的虚无的感觉。为什么这种诗意,理想,最后的结果却是这个东西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这两个词以前都看到过,我写出来大家看到过没有?
学生:黑暗也许就是
范美忠:他是说社会因素导致他看不到前景。但注意,他说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如何如何,这里的话,可见他真的是追求尘世的幸福与灿烂前程?他向别人祝福,他自己追求不追求?(学生摇头)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他到底追求什么?刚才好多同学都说了不是,如果你认为是是的起来陈述理由,他不追求这个,他追求什么?
学生三:他追求的应该是安宁的生活。然后周游世界
范美忠:他说他追求的幸福不是世俗一样的灿烂前程,而是陶渊明一样隐居的生活。大家对陶渊明了解吗?陶渊明自杀了没有?
学生:没有。
范美忠:他是说海子希望大,失望也大。希望达不到,所以最后就失望了。这里的黑暗与虚无,大家能够明白一些。我说的前程是世俗意义上的。刚才他说的希望失望也是生活意义上的,我说的是存在意义上的,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本书叫存在与虚无?法国存在主义哲学思潮?这里的虚无,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生存丧失了  在八十年代,当我们相信还在为神圣崇高的共产主义的时候,这不是虚无,我们是如此的幸福。可是这里就奇怪了,你们现在也未必相信这个东西,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虚无感。你认为生活对你是有意义的,有许多东西是值得追求的。这里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海子会产生虚无感?
学生四:
范美忠:虚无,我觉得大家不能理解的话,我还是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一下,这是一个不断超越的结果,比如你说我现在考大学,有一个目标,你考上大学之后呢?我要挣钱,当官,当球星等。可是当你得到这些东西以后,你会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当你不断得到以后,你会发现,你生活中所拥有的东西,要么是不可靠的,得到的就会失去,即使是可靠的,也未必是你需要的。因为人是有限的。上帝创造了人,又把有限根植到他们心中。上帝之死我不展开。第一,有没有上帝,第二,上帝是不是只是西方人的上帝,第三,第四,上帝是这个世界的神圣圣高者,是你背弃了上帝,而不是上帝背弃了你。有一个概括叫向死而在,你生存的意义在哪里?我有一次跟别人说,整个现代文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上帝死了之后怎么办?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整个世界处在世界之阴,世界处在黑暗之中。真正能够感觉到的是少数诗人,哲学家。对你们来说,可能也要十年二十年以后才能够感觉到。你们现在没有这样的感觉。你死后你的整个肉身与灵魂的消散,你现在意义何在?难道我就是为了结婚生子然后消散无踪?我们说中国古代有没有自杀的人?
学生:屈原
范美忠:对了。还有一个人知道不知道?王国维。这个人自杀了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个黑暗也是海子灵魂的感觉,灵魂也需要神圣之光的照亮。这种黑暗的存在与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五:
范美忠:我再来做一个解释。他这个黑暗感,我刚才问过,为什么大多数人感觉不到黑暗与虚无,他偏偏感觉到了?海子在诗歌当中究竟追求什么?
肉身---------灵魂
有限---------无限
相对---------绝对
黑暗---------光明
此岸---------彼岸
世俗---------神圣
流浪---------家园
我们觉得很奇怪,我们一想到自杀,就想到屈原,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许多遗老自杀,但不是存在意义上的自杀。
学生六:
范美忠:他刚才说,你要追求这种无限的绝对的,但任何事情都是有限的,短暂的。宫都作了土,美女都做了白骨。是不是这样子?有的人今天可以非常好,突然发现他患了绝症。真的是这样子的吗?连宇宙都有毁灭?只有有限是绝对的?这是存在论的悖论。无限究竟存在不存在?假设无限不存在,海子在追求什么?他是不是在追求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是不是就是很痛苦的?这时候产生的感觉就是虚无。但是无限的东西真的不存在?你赁什么说他不存在?哪个同学起来回答?当你说他不存在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七:每一种事物,像哲学上说的,是无限运动的。每一秒钟,事物都在变化之中。
范美忠:我觉得他非常聪明。他说如果在时空中都会不断运动。但是如果处在时间与空间之外呢?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范美忠:刚才谈到有限与无限。人不能同时踏进两条河流。但是这个永恒绝对者是否存在?我们用什么来思考它?当我们在思考的时候是不是用语言,理性来思考?你在思考的时候是不是不借用语言,逻辑理性来思考?
学生一:我觉得好像扮演了两个角色,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角色,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扮演了另一个角色。他有自己的精神领域。他在这个诗里面就说了喂马,劈柴,过这样的一种生活。
范美忠:他说得很好。首先你要考虑灵魂等东西存在存在?在一切三维空间里的东西都是有限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是在用逻辑与语言思考,你在思考的时候预告设计逻辑与语言没有问题,但是理性与逻辑真的能够判定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说上帝死了,其实是尼采死了。后来的哲学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主要是认为人们过度崇拜理性。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的东西。至少这是一个重要的东西。当理性成为上帝,你认为不存在,实际上,在西方神学史上,有无数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据,但是当你用理性来陈述的时候,你已经确定的理性的霸权。后来有人划清了理性与信仰的区别,信仰是不可言说的。东方人抛弃语言。这是禅宗。西方人与东方人有很大的不同,西方人的性格是不回头的,我就是要强说。不能完全说我要说到一定的程度,所以西方人的逻辑能力远远超过中国人。所以有人说东西方人的差异,东方人只有一个世界,自足的世界。西方人是两个世界,此岸与彼岸的世界。这时候你用什么来解决此岸与彼岸的问题?海子的困境你怎么来解决?大家看看诗歌,海子的幸福是怎样的一种幸福?想一下。
学生二:我觉得最后自杀了,生命的意义在于延续。人类能够延续到现在,活到八十岁,很有可能。。他自杀。。。
范美忠:我觉得他很聪明的,他实际上把握到了东西方一个重大的差异。多子多福。这是中国目前计划生育难搞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中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面包含着自己生命永恒的在时间之内的联系。你虽然不是他,毕竟有血缘联系,某种意义上超越了有限。但这有保证吗?有的可能生了七个八个还没有儿子。
学生:性别歧视。
范美忠:说得对。就是这个样子,你也不能保证他能够绝对永恒。比如也许唐山大地震会毁灭一个家庭。说到底这个延续是肉体上的延续。在西方看来,他从来把人看成是灵魂存在与肉体存在。你的灵魂生命呢?你说他是不可知论。肉体生活是无意志的。我那天去听一个华德福的讲座,圣经里有八福。他说虚心的人是有福的。我看英文版是灵魂饥渴的人有福了。当然这个大家不一定认同。我中间还划分一个层次。满足精神需要通过什么来满足?恰恰在于中国大多数人说中国的哲学缺少形而上。儒家强调内圣,通过内在的道德修养达到永恒。儒家有三立,立德立功立言。我说这个是有问题的,为什么?道德绝对完美,可能吗?这个地方波及到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大家下去考虑,我不说。要么认为无限是存在的,我追求不到。如果这时候,我会怎么办?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这个时候,你要理解这首诗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理解了,这首诗才能理解。
学生:转换一个目标。
范美忠:我说了,你考上大学,这个目标就完成了。
学生:就我而言,幸福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海子感觉到无限的空虚。像我们为什么感觉到,我们现在有事可做,反正我没有什么想自杀的感觉。
范美忠:我觉得他已经把问题解答了。
学生:我觉得他说不要太注重结果怎样。
范美忠:我把他们两个的概括起来。这这里我们就回到关心粮食与疏菜。回来的这个词,关心粮食与疏菜,也是我可以追求的。我从这里返回来。我为什么要关心粮食。大家明白没有?或者还有没有疑问?
学生:你追求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范美忠:我觉得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刚才这个同学又提出了一个追求的过程。其实我追求下去,我停止追求,这样做法可不可以?比如说你追求知识,金钱等,我这样就满足了。你可以做到这一点吗?我达到目标就算了,或者精神追求也一样,这样对你的生命来说,是怎样一种感觉?比如我爬到五百米不上去,也不下去?这个问题我认为差不多清楚了。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又代表什么呢?
学生:他说愿意过这样一种生活,如果。。。。。。。
范美忠:哪个同学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海子说这样很痛苦,我不一定要追求这些,我可以同时追求两样东西,要么我放弃神圣追求,只追求世俗生活。但问题出来了,你为什么要愿你们追求尘世的生活,按理说你要面向人群,你为什么背向人?他追求到了或者说选择的是尘世的幸福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愿意关心粮食与疏菜?大家考虑一下。很显然,在经过各种痛苦犹豫之后,祝福别人幸福之后,又果断地选择了面朝大海,为什么会这样子?我提示一下,刚才说既不往上走,也不往下走,在中间挺好的。这时候只关心粮食与疏菜有没有意思?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再一起来说说你们的看法。如果大家没有人回答的话,这个问题埋在这儿,或许十年之后就明白了。我接着问,喂马,劈柴,意味着什么?诗歌不仅仅是情感节奏语言。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冲动与渴望?但对海子可能有别的意义。海子出生于农村,后来到了北京,就像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必须的。我为什么要过流浪的生活,这仅仅是一个人要成长的历史,对行吟诗人来说,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他到过许多地方, 写过一首远方,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用五十年代美国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派叫垮掉派,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人物叫金斯堡,八十年代到过中国,到过成都,这个人有一本书对中国许多人影响很大,叫《在路上》。你们看过阿甘正传没有?阿甘有一个情人到处游荡?阿甘自己也一样,在美国游荡?为什么这样?八十年代中国的摇叫崔健,他有一句歌词:我要从南走到北,还要从北走到南,你问我走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这个问题,如果现在无法思考的话,问题可以留在这儿。下面说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地方,我建议大家考虑一下其中的意境,我有一个网友把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做了比较,大家思考一下。可以讨论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我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觉好像追求到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范美忠:他的感觉很敏锐,感觉好像已经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是这样子吗?
学生:前面是面朝大海,后面是春暖花开。这里面有一种等待。
范美忠: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看法?等待的究竟是什么?
学生:
范美忠:你的意思是说他很孤独是不是?他也许是在等待一个恋人,或者一个精神的东西。当时在网上有一个争论,有人说面向大海怎么可能春暖花开。有人就拍了一张照片上来,海边开满了美丽的鲜花。我读的时候觉得挺神奇的,这首诗的语言没有什么奇特的,我们读许多现代诗觉得古里古怪的。这首诗他的词语独特不独特?你们觉得呢?你们觉得用做标题写得好不好?
学生:好
范美忠:这么平常的诗句怎么会好呢?
学生:一种意境。
范美忠:对。我们刚才提到的王国维,大家知道不知道他写过什么诗?
学生:人间词话。
范美忠:有没有人看过?他在里面说,词以境界为高,有境界者自成高格。就是说,词语看起来是平常的,但是组织在一起就给人一种开阔,生机勃发的感觉。你可以想像一下,如果你面对这样一种环境,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大家想像一下。
学生:我觉得是一种。。
范美忠:他说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远离尘世的内心安宁的感觉。我读的时候我还读到一种感觉,幸福喜悦的感觉。这个时候感觉到非常欣喜。那么我在解读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就把他分为虚与实两个层面。实的层面就是他向往的境界,另外,我把它视为一种达到神圣的境界时的一种内心的体验。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我如果有了这么一种神性的体验,就是这么一种感觉。我跟大家的感觉有一些不同,无论我走到哪个地方,我内心有这么一种感觉,我就有一种幸福喜悦的感觉。这是我的一个理解。大家看一看你们的表还有多少时间?
学生:五分钟。
范美忠:今天关于文本的细读就到此为止。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些问题?第一,你们以前在学习当中,有许多问题没有想过。有些时候一些困难的问题,但才是真正的问题。我的回答未必是真正正确的,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断地提出来。另外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有人说,没有思考过的人生是可悲的。你只是处在一种肉体的存在。我可以划分为自在的存在,蒙昧的存在。你们想过为什么?另外一种是自觉的存在,我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存在,有人称为存在感。我思考了,我寻找存在的意义,这叫自为的存在,这时候你的生命层次会不同了。有一首诗叫浮士德,向往爱情,一直追求下去,有人说,浮士德了整个欧洲人的灵魂。毛姆有三本小说,有一种叫刀锋。主人公在印度达到了宁静。所以这样的一种追求,在西方人当中就要比中国人明显得多,中国人往往追求一种家的温暖,但是中国人往往不敢到外面去经受风雨,这是东西方与中国人的区别。这种思考看起来是很高深的,但是我们真正的思考。再回到这首诗,海子用这种最简单的,纯粹的,自然的,他穿透了一些纷 复杂的表象。他想到远方去流浪,远方意味着丰富,多种可能性。后来他意识到,远方除了远方,一无所有。当一个人幸福充溢的时候,他就想传染给其他人。他跟亲人交流,因为他的诗歌追求背离了亲人对他的期待,他要给每一条河流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为什么?我认为这是当他处于一种幸福的状态时有一种温情,同时为了诗人的身份,诗人的命名冲动很强。最后,他说年轻人,我也为你祝福。有人说体现了他推己及人的基督情怀,还有人说是为了恋人。他的女朋友为他的诗歌迷住。只有他的恋人说,我喜欢海子的诗,其实海子的女朋友说,在青春阶段,海子不会生活,又没有钱,所以女朋友后来与他分手了。海子爱恋过的人有四个,所以他写过《四姐妹》。最后,他向他们祝福之后,他作为世界的先知,在我们都没有感知到的时候,他进入了黑暗的核心。他重新确认了他的选择。这时候他已经是无悔了,正像中国古诗里所说的,衣带渐终不悔。我给大家留一下我们第一线的网址,大家有时候可以来交流。包括我的邮箱。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46
吕丘露薇:为范美忠说几句话


来源:http://blog.qq.com/qzone/622006568/1230525392.htm  发布日期:2008年12月30日 
      对于范美忠的了解,来自他的博客,还有他上过的一次电视节目,其他的,都是来自于媒体,而且大部分是别人的评论,而不是报道。原本以为,事情过去半年多了,他应该已经重归正常的生活,不管是批评的他的,还是同情他的,他如果听到,作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应该会有不少感悟。而我们这些外人,说完了,也就该让别人过自己的生活了,他又不是官员,一个平民,知法守法,可以了吧。

      再听到范美忠这个名字,是上个月在一个研讨会上,一名老记者发言,感叹媒体为了炒作,往往会突出或者歪曲一些事实,却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生活因此受到影响。他举了范美忠的例子,他说,他去采访了他,范美忠显得很无奈,因为地震那一刻,只是几秒钟的时间,有的只是本能反应,而且,教室不止一个门口,加上班上的学生,大部分比他还要高大。这位同行觉得,如果不是他说了真话,加上博客里面的某几句话被放大了,特别媒体的渲染,大家会觉得这些很正常,而且在地震那一刻,这样的场景,到处都是。

     只是,对于范美忠来说,除了“范跑跑“这个名字,他已经没有能力改变自己留给公众的印象了。不过原本这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人们是善忘的,而且从之后公众舆论的讨论可以看到,人们的观点是多元的,也是包容的,这和某些政府官员措词严厉的抨击和零容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范美忠找到工作了,这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一个有才干,也没有违法犯纪的人,这个社会总要有他容身之处吧,况且,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允许一个犯了错误,甚至是犯法的人有重生的机会,罢免的官员都可以复出,范美忠为何就不可以有一个机会,去做一个老师呢?而且,公众舆论是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政府官员和一介平民的,平民由法律法规来约束,而官员,除了法律法规,还有公众舆论的监督,对于道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为他们是拿着纳税人的钱。

      这个机会能否把握,最终是看范美忠的表现,还有就是他能不能够融入工作的平台,也许他会和地震前一样,因为理念的不同,而被供职的学校请走,这是他的个性和理念使然。只是,就在范美忠找到工作的消息刚被报道,又传来他的职位被无限期的搁置。变化之快,赶得上倪震和周慧敏的婚讯。只是,范美忠并不是娱乐明星,原本他的到职,就不应该有记者会这样的场面,这很让人怀疑,聘请他的校方有借他炒作的嫌疑。

      校方当时聘请他的理由颇有兼容并举的风范,如果是因为网络上的舆情而承受压力,这样的嫌疑更大。如果不是,那校方现在面对的压力来自哪里?是因为有关部门或者有关官员看不惯范美忠,觉得他不配“教师"这个称号?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得问一问,是否越权了?如果说,是因为担心社会承受不了范美忠重回讲台,那真是多虑,因为夸大了范美忠的影响力。让人质疑教师道德,产生不信任感的,是那些利用教师这个工作滥收钱财,用浅规则来经营教育,弄虚作假,把学生当成商品的行为,这些才是更需要政府来透过法律法规来监管的。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3 22:48
谌洪果:范美忠事件点评:那一刻我真他妈高尚1、范美忠的言说有特殊的背景,脱离其背景而妄评或指责,都会批错地方。有人动辄拿美国或日本的教师伦理说事,认为范美忠的行为若在这些国家,是一定要被剥夺教师资格甚至受到法律追究的。我认为这根本就不是理由。美国或日本的教师职业伦理的确规定了教师在紧急灾难面前有保护救助学生的义务,但这是在教师从事这门职业之前就言之凿凿写好了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如何引导救助学生的路线,都不仅有具体的指导细则,而且还要进行经常性的专门训练,这是取得其教师资格的前提。更何况,即使这些国家规定了教师保护学生的伦理,但也都没有要求教师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助学生,其细致入微的规定恰好是要把生命而不是牺牲作为最高价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范美忠如果在美国或日本从事教师职业,那么他在地震时根本就不会逃跑。他跑是因为他在中国。这反过来说明,中国的教师资格考试和职业伦理训练完全是空话和侮辱,不过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又一次揽钱而已。这一点在更深层次证明,在中国,往往是有责任的没有权利;而有权力者却无需承担责任,比如教育部。
2、范美忠言说的第二个特殊背景是,这次地震是共和国史无前例的猝然不及的大灾难。人类苦心经营的文明和理性在巨大的自然灾难面前是无比脆弱的。在“一虎一席谈”的节目里有两位人士高调地说在地震来临时他们绝对能做到最后离开教室,对此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我在课堂上和几个场合都作过一个小小的试验:请那些宣称能够成为谭千秋的同学或同事站到我的身边,然后我突然大吼一声或猛地做出要打他们的动作,结果十之八九的人都惊吓一跳,瞬间躲开。所以我对他们说,你们连我这一吓都经受不了,难道还能保证在那种大地震面前坐怀不乱?所以我完全相信范美忠所言当时头脑是“一片空白”,既然空白一片,又哪能想得到要喊一声学生快走?还有人说范美忠的这种逃跑本能不是人性而是动物性。我不得不说,在很多时候,人们要是能具备起码的动物性就谢天谢地很不错了,人类的野心、残忍和虚伪又哪是动物能比得了的呢?所以,我们并不比范美忠更崇高,他也并不比我们更无耻。
3、范美忠言说的第三个特殊背景是,他试图通过这一事件来挑战中国几千年来的道德绑架及伪善传统。他并不否认在巨大灾难面前人们的真诚悲怆,也肯定救助过程中的各种英雄行为以及社会动员。但他坚决反对那种对牺牲道德的宣扬,反对无聊的歌功颂德和无耻的胜利者姿态。我们本就为生命的失去而悲伤,为什么反过来又要弘扬牺牲?我们因为人性的美好而感动,但又何必为了感动而把灾民的伤痛弄成舞台上的表演(像CCTV的一贯做法一样)?我们当然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但这与感激政府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抗震救灾不是政府份内的事情,那我们还需要政府干什么?因此,片面地弘扬道德恰好是对对人性复苏的巨大扭曲,更是遮蔽了背后必须履行和追究的制度责任,比如贪腐和豆腐渣。如果我们真是一个“多难兴邦”的国度,那就根本不应该让各种灾难尤其是人为的灾难重复上演,毕竟是“吃一堑长一智”啊。所以,范美忠反对的是感动的道德背后所隐藏着的非道德或者无德,正如他解释的那样,“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趁这个机会反思历史,反思每一次灾难,让有些灾难不再发生。”


4、所以,大家对范美忠的批判,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提供了另一种道德判断标准,并从反面表明没有哪一种道德是天经地义不可置疑的。我们长期以来生活在一种泛道德化的氛围里,包括“八荣八耻”那样的东西。而这种臆想的道德感因为范美忠的出现而遭受了颠覆。我相信批判范美忠的人大部分都无法成为他们向往的道德楷模,但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要借助批范来确立自我的道德安慰甚至道德优势。范美忠对主流道德的玩弄,可以说已经使许多善良的人士产生了某种道德恐慌,那就是害怕他“妖言惑众”,引起这个社会的堕落。但事实证明,这种推断是没有多大根据的。一方面,我们不断地宣扬高尚的道德,树立了一个又一个的道德英雄,却没有使这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提高多少。另一方面,范美忠本人作为一介中学教师,又何来那么大的能量能让大家趋之若鹜?有道德的人自然不会受到范氏流毒的影响,而那些无良之徒(例如推行大学评估之流)大概要比范美忠恶劣得多,又何须他来加以引诱?因此,人为地拔高道德标杆和树立榜样的模式,才是使道德败坏的真正根源。而那些真诚的道德家们,在面对范美忠时又何必如此不自信呢?如果你们真有道德,那就坦然面对并把范美忠作为一个镜子和考验吧,而不要纯粹打压。要知道,上帝也需要魔鬼的存在呢。
5、大家批判范美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的傲慢。一个懦弱逃跑的人,却高调宣扬自己的行为,还找了很多堂而皇之的理由,这让许多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因为中国的另一个传统似乎是:可以做,但不能说,殊不知这一批判理由却充分说明了批判本身的荒谬。我们不是谴责范美忠的懦弱吗?但能够抛弃功名利禄甚至基本生存,为了某种教育的理想而甘愿到中学任教的人在中国能有几个?敢于在这种特殊的时刻承受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而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人,又能否找到第二个?所以,与其说人们是因为他的懦弱而批判他,不如说是因为他的勇敢而攻击他。不过我总是疑惑,为什么国人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总是不愿把别人文章全部看完、把别人的观点全部搞清楚后再作评价?事实上,从范文的整个思路来看,他其实不是自得,而是内疚和忏悔,他后来说过,他的批判不仅针对别人,也是针对他自己,因为他也大义凛然地指责过很多人,而少有对自己的反思;他还拷问自己对学生的爱是不是还不够,因为“瞬间的本能抉择却可能反映了内在的自我与他人生命孰为重的权衡”;他也接受妻子的“你离神还很远!”的批评。我因此相信,范美忠并不仅是“真小人”,他通过记述自己的心路轨迹,而迈向了走向“神性”的希望之途。
6、关于道德问题,还有一点与职业道德有关。有人认为,范美忠的逃跑虽然符合人之本能,但他并不适合再当一名教师。其主要理由在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为人师表。范美忠的做法虽然没有大错,但他的主张却有可能消解教育积极向上的核心价值。这一看法表面上比较理性,也不情绪化,但却蕴含着对教育理念的深深误解。到底什么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共产主义?还是儒家传统?五讲四美?一种健全的教育能否将上述价值之一确定为最高而排斥其余?我认为,所有这些价值实际上都不具有绝对性。就拿如今热闹的爱国主义来说,这届欧洲杯恰好提供了一个反例,荷兰籍主帅希丁克率领俄罗斯队痛快击败自己祖国的球队荷兰队。在这里,希丁克显然会因为自己的职业主义而非爱国主义受到尊重。在现代社会,任何职业伦理(比如医生、律师)都可能和大众伦理发生冲突,因为大众往往对某一职业有过高的期待而忽视了其自身的制度角色和现实条件。从教师职业来看,我认为,捍卫多元价值本身才是教育的核心价值。因此,教师基本的职业伦理恰好就是要放弃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姿态(因为教师不可能成为道德知识完美的楷模),而是通过对真理、人性、社会和时代问题的独立思考,来作多元主义的表率。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范美忠恰好最适合做一名教师,他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和诚实探索的勇气,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人性的局限以及理性判断、独立抉择的重要性。
7、还有许多自由主义者,包括我非常敬重的梁文道先生和我在很多观点上比较认同的萧瀚先生,他们都认为,范美忠不该拿自由主义的普适价值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辩护,而且他对自由主义的理解存在误会,因为自由和美德是联系在一起的,追求自由的人一定是学会放弃的人,人性的缺陷并不能作为自由主义的终极目标。这些评判似乎是想使自由主义和范美忠撇清关系,其实没有必要。范美忠并没有误读自由主义,当然也不会损害自由主义的名声。首先,自由主义本身不仅是一种言说,其更可贵而且更需要的是一种身体实践,范美忠敢于承受主流道德大棒的批判打压,就是展现了难能的自由主义精神;其次,无论是积极自由还是消极自由观,都主张对自由的追求所对应的概念并非美德问题,而是反对专制、强权和暴政。所以,自由主义主要是一种政治哲学,它力图抵制专横暴力、捍卫自主空间,从而否认“人们之间的道德差异对社会及政治秩序具有任何相关性”;第三,自由主义源于一种人性和社会的幽暗意识,它意识到人类无法达到神性,但人的堕落却是无限可能的。正因为人性不可靠,所以才需要制度。人类的发展确实需要追求向上的神性,但只有尊重个人欲望的自由观才能孕育出社会的道德感,我们不能把美德作为自由必须追求的目标,而要具有为了自由而追求自由的精神,也惟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塑造一颗颗面对自我的有反思能力的灵魂,才能内在地生发出我们需要的美德。
8、有必要说说范美忠存在的意义。我对此有三个评价:其一,范美忠是矛盾的人。他是范跑跑,却勇敢地站在风口浪尖岿然不动;他怀揣着理想主义,却对人性和社会有冷峻甚至冷血的批判;他强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独立平等,却对不学无术的强权者和伪道德者尽情挥洒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和嘲弄姿态;他表面反对道德甚至宣称不去救自己的母亲,却在坚守自身的道德立场并对家人充满温情和责任——请匆忙的批判者们注意,范美忠的《地动山摇》一文中有三分之二的篇幅是在记述自己如何为家人担心受怕,和家人共度难关的;所以,范美忠既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又展示了某种单纯的性情和纯粹的理想;其二,范美忠的初衷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对中国社会的推动产生了有益的贡献。李敖当年在北大关于自由主义的演讲振聋发聩,但其影响层面还仅限于知识界,而范美忠的一番言说则辐射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对人们惯常接受的道德观念直接予以巨大的冲击。我旗帜鲜明地赞同,我们不缺乏对主流道德的维护,真正稀缺的还是挑战主流道德的声音;其三,有人认为范美忠不过是一种炒作,他会像超女或许多网络名人那样很快成为过眼云烟。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未免低估了范美忠的积累和价值。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读书思考,在坚持发出独立的声音。这些声音或许错误,但他敢于把自己的错误亮出来接受无情批判,这就非常不错了。对于真正的思考者来说,只要他能继续阅读和观察,就会有更长久的生命力。这次事件对范美忠而言是一个新的起点,他将因此对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有更深切的体认,并继续锤炼自己的思想,保持对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的质疑。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知识分子应担当的道义。作为教师和思考者的范美忠,应该都是问心无愧的。
9、我理解学生们在那一刻对老师范美忠的失落,但这种失落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必要的,它与道德无关,而是证明在制度保障和紧急避险的专业知识方面,中国的教师和他们一样其实也是弱者,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有自己才能真正拯救自己;我也相信郭松民先生的愤怒是真诚的,可惜的是人们的大多数愤怒都不是因为别人的错误,而是因为别人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想法和活法。在铺天盖地的对范美忠的批判声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大概就是“无耻”一词了。人们往往喜欢收获别人高尚牺牲后的感动,并通过谴责范美忠这样的小人来使自己心安理得。我们会以仪式化的行为表示来取代应有的真情流露,捐完款后,就认为自己履行了神圣的道德义务,进而有资格指责别人;参加了某个抵制游行,就以为自己特别的爱国;为女士开门撑伞,就以为自己相当的绅士。人是很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并把自己陶醉进去的,用粗俗的说法,这就叫“装逼”。我也装过,在地震那天,我是行政楼里最先发觉地震的人,于是我赶忙让楼道里的人快跑出去,还在门口拦住那些正要进楼的人。几秒钟后,震感就非常强烈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真他妈的高尚,但事后仔细想想,才明白根本不是那回事,我的反应之所以快一些,是因为我在老家四川西昌经历过地震,所以比别人多了些敏感。更何况当时也没想到会有那么严重,所以才能比较从容地叫大家离开楼房,而不至于“脑子空白”。我也经常胆小如鼠,遇事慌乱。这番评论基本与正文无关,属于自我的一个解剖。
10、正如有论者所言,“妖魔化范美忠不会使我们更善良”,反过来我要说,英雄化的一个个人物脸谱也不会使我们更崇高。就如黄纪苏先生描述,文革初期海淀区有片芦苇荡,有一天燃起了大火,附近的驻扎的子弟兵一马当先,与烈焰搏斗,其中一个战士奋不顾身,表现突出,后来查出来他就是纵火犯,原来是想当英雄没机会便创造机会。社会的风气由此可见一斑。在准备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我又看到了教育部的新闻发言人对范美忠的盖棺论定“可以不崇高但不允许无耻”;教育部一向是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说话的,虽然在这个制高点下,它多年来并没有做过什么积德的好事,除了把异议者开除教师队伍之外。作为堂堂教育部的发言人,面对教育大跃进和腐败问题造成的那么多学生生命的消逝,面对各种各样的致使中国教育不断堕落的教育问题,居然还好意思说整天被英雄们感染和激动,真是太有闲情了。我真的想问一句:到底是谁在败坏我们的道德?与其忙于谴责别人,不如首先审问自己;与其贬低他人的人格,不如思考如何去建设一种公正和催人向善的制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4:37
教师范美忠
    
     魏勇
    
    
     几年前闲时写过一篇文章《我看范美忠》,大家都说写得好玩,这次再碰到类似的一个作业时,就一点都不好玩了。喜新厌旧是我和他的接头暗号,跟范美忠一样,我也无法接受重复自己,昨天那张旧船票已经登不上今天他那艘破船。于是乎我决定当一回画家,用素描的方式,“画”一个范美忠。
     画他不能不突出他的嘴,他有一张大嘴,热气腾腾肉欲十足的大嘴。四川有句俗话,“嘴大吃四方”,在他这里要改为“嘴大说四方”。在朋友中说,从文学到历史,再从教育到电影,最后从认识论到哲学,现在已经到了神学;在学校说,从自贡到杭州广州再到成都;在媒体上说,从国内说到国外,从网络说到平面,再从平面说到电视。最后,2008年地震时,他把自己说成了“世界名人”。如果要给这副画命名,我想可以叫作“我说故我在”。每次复习电影《九品芝麻官》看到周星驰对着大海练口技将鱼虾说得炸起来时,我不由得想起了远方的范美忠。
     我这里并不是影射2008年地动山摇那件事,更不是暗示骂他的人是臭鱼烂虾,而是说范美忠在教室里时常掀得河翻水浪。用叶芝、昆德拉、海德格尔、李泽厚作为下河前的准备活动,安东尼奥尼、伯格曼、基斯洛夫斯基也不过是一点小风小浪,真正的风浪是人现在突然玩儿诸子百家,一个豪华转身、一个古典巨浪。于是,许多没见过风浪的学生被他打晕了。曾是他学生的2002年四川省理科状元谢茜同学曾这样回忆:“他大谈鲁迅穆旦陀斯妥耶夫斯基,告诉我们卡夫卡艾略特人间词话。他曾经倾情地为我们朗诵穆旦的《春》,还曾请来他的一位朋友为我们讲那些陌生的音乐,讲谭盾、叶小钢……他比其他任何一位老师都看得远、为我们考虑得远,因为他没有任何功利的追求。在相对轻松的高一,他让我和很多同学疯狂地迷恋上了文学,我和朋友从学校图书馆“挖”出了《人间词话》和几本诗集,读着、谈论着。”一个高中理科生不迷恋刷题而是迷恋王国维,明显已经七荤八素找不到北了。
     我想,他一定对于自己能把学生侃晕了感到过得意,因为在我刚刚认识他时,明显感觉到他很享受话语快感,我算是一个轻度话痨,而与他相比我几乎可算作沉默寡言了。有时我突发奇想,如果在战争年代要逼迫他招供用什么办法好呢?也许把他关在单人牢房就可达到目的。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很可怜他,人都孤独到什么程度了才会逮着一个人就释放自己的内心!别人玩孤独冒充后现代其实过得滋润,而他则是痛恨孤独却不得不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这诗貌似里尔克剽窃范美忠,而实际上是里尔克挠到了范美忠的痒痒肉。
     这样一个通过说话体验存在的人,忽然有一天郑重告诉我,其实课堂上老师应该少说话,把课堂还给学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冷笑话。发生这一幕大约是在2005年,那时,他突然对课堂感兴趣了,言必称后现代课堂观,居然能够反省自己原来的课堂观落后,还见谁就给谁推荐多尔、佐藤学等。他属于那样一种人,不感兴趣时,他连眼角的余光都舍不得给你,一旦感兴趣他就成了最狂热的警察,从外到里每一个细节都想了解到。假如他突然对伯格曼电影感兴趣了,他会买所有伯格曼电影的碟,然后把自己关在屋里三天三夜,昼夜不停的看,直到全部看完,中途绝不停下来干其他事。上厕所除外。
     所以,我饶有兴趣地看他究竟想干什么,看他如何克制自己在课堂上言说的冲动,看他如何在自己制定的纪律与他强大的天性之间挣扎。他曾经说过一句容易有争议的话,他说他是中国最好的文科教师之一。放在2005年以前,这话过了,那时说他是中国学问功底最深的中学文科教师没问题,甚至不加之一,但不是最好的教师,加上之一都还不够谦虚,因为那时他还是一个课堂霸权主义者,真正称得上最好文科教师之一,应该是他放低身段完全接受了对话式课堂之后。我们中很多人对于范美忠的新课堂观不太感兴趣,但是对于范美忠实践新课堂观很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范美忠真的在课堂上能够刹得住车吗?如果他能够管得住嘴,也许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敌人酷刑面前打死也不招。
     跟我一样有阴暗心理的人失望了。在上《孔乙己》《面朝大海出暖花开》时他从上帝变成了上帝的仆人,许多人在听完《面朝大海出暖花开》后感慨地说“从来没见过范美忠如此的低调!”这话暗示大家喜欢在课堂上夹着尾巴的范美忠。事实上,即使他夹紧尾巴仍然不免偶露峥嵘,在那惊鸿一瞥之际,人们已经感受到了他强大的侵略性。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范美忠?因为他有侵略性;为什么许多人反感范美忠?因为他有侵略性。在他强大的侵略性面前,生命力强大的人欢欣鼓舞,就象他就读于电子科大的一个学生感受的那样“他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而生命力弱的人则无比愤怒,因为通往新世界的门内射出的一缕缕强光让习惯了黑暗的人感觉刺眼。很多时候我们痛恨思想者,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认可他的思想,而是因为不能接受在我们苍白干瘪的内心世界之外还有另一个瑰丽无比的世界,这样的落差会让人产生羡慕嫉妒恨,我们不接受的是落差。
     他的侵略性源于思想裸奔的举动,比基尼让伊斯兰长袍感觉到侵略性,裸奔则让比基尼感受到侵略性,所以裸奔者范美忠让一切比基尼思想者自卑羡慕,进而产生一起裸奔的愿望。当然,仅仅是愿望。思想裸奔需要强大的内心作支撑,不是每一个人都欣赏裸奔,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践裸奔,象“我曾经为自己没有出生在美国这样的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的国家而痛不欲生!”这样的话,很少有人会郑重其事地说出来,因为我们都是YY哥或者YY姐。
     作为YY哥之一,我十分清楚我们这类人的特点:永远在准备旅行,永远都不出发。而范美忠是这样一类人,可能上半节课还在分析《红楼梦》,下半节他突然烦了,于是扔下粉笔就从此浪迹天涯。这点跟《月亮和六便士》里那个人到中年突然抛弃一切的思特里克兰德很相似,为了梦想可以放弃一切,为了他认可的真理可以与天下人作对,然后傻逼呵呵地站在被唾弃之地坚守自己的真实存在,做他的“思想烈士”。
     我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当初离开杭州外国语学校起因于他的大嘴,有人告他反动,于是学校提出了劝诫,要么管住嘴,要么离开,结果他选择了离开。我认为收敛一下可以收获稳定的生活,为什么不呢?他以经济学家的头脑分析了离职的性价比,他认为通过说假话获得一个高薪教职带来的幸福感补偿不了扭曲自己后造成的心灵创伤,不划算,所以离职。当时听到这番高论后我很渴望跟他这样的人成为同事,因为有他在我绝对不会成为第一个被学校开除的人。
     有时我想,也许在我们同情范美忠的时候,其实他正双倍的同情我们。我们都是假猎手,永恒地瞄着目标却永远不肯扣动扳机,而他想开枪就开了,管它准不准。开枪常失准头的猎手还是猎手,永远不开枪的猎手还是猎手吗?不如说是猎物。或许这正是他同情我们的原因。(2011年《教育家》杂志第二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5:15
==范先生在无锡上的课。


聆听秋风 野树 整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范:同学们大家好!我跟同学们是第一次见面啊,大家认识我吗?(全体大笑)
    生:认识。
    范:怎么第一次见面就都认识了?(众笑。)
  有生:你很有名的。
    范:很有名啊?我记得我08年的时候要起诉教育部,我跑到重庆去,跟朋友们一起吃火锅,最后《重庆晚报》的报道是,“范跑跑”跑到重庆来吃火锅。(学生大笑)今天我又跑到无锡来给你们上课了。那么我上的这首诗,可能有的同学已经学过。下面呢,你们自己读两遍,然后我再找同学起来读,读了之后我们再来进行讨论。好了,大家先自己读一下。大声地读出来,默读诗歌不叫读。
    (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范:差不多了吧?哪个同学起来朗诵一下?主动的。没有人读是吧?那我就点一个,你来。
    生1:(读完。掌声。)
    范:哪个同学来评价一下,她读得怎么样?你来评价一下,你觉得她读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她声音响亮,她投入的感情不是很深入。
    范:就是说没有把感情沉浸入诗的那种情感和节奏之中,是吧?还有没有?
    生2:还有她的字读得都特别准。
  范:读得没有特别准。
  生2:不是。是读准了,没有错别字。
    范:没有错别字,这是个好事情,她字都认识是吧?(生大笑)还有没有别的?
  生2:没了。
  范:那你能不能读一遍,注意继承她的优点,改正她的缺点?OK?
    生2:OK。(读。读完后,掌声。)
    范:这位同学,你认为他把你的缺点都弥补了吗?
  生1:弥补了。
  范:都弥补了。好。那还有没有学生还认为他的朗诵还有缺点?有没有?你来说。
    生3:我觉得没有读出那种幸福感,没有读出那种开心的感觉。
    范:读得很低沉,有点很压抑的感觉。是吧?那你来读出那种幸福感。
    生3:(读。读完后,学生热烈鼓掌。)
    范:掌声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啊!其他同学有没有觉得她还不够好?有没有?或者你跟她对这首诗有不同的理解。她觉得应该很幸福、很明亮、很温暖,可是你觉得不是这样?也就像昨天的音乐老师说的,同样的音乐你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感觉。同样的诗歌也是如此。还有没有?没有了?
    范:你先评价一下她的朗诵。
    生4:很好。像恋爱中的小女生。(众笑。)
    范:很好,真的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你来,你根据你的理解来进行朗诵。
    生4:(读。读完后掌声。)
    范:你能不能来评价一下他读后你的感受?
    生3:我觉得他读得可能就是比我刚才读的稍微多一点点孤单,一点点忧伤。
    范:怎么会读出孤单和忧伤呢?这么美丽幸福的一首诗。
    生3:因为我觉得吧,他可以为每一个人祝福,但是他只愿自己一个人来面朝大海。
    范:你是从这首诗中读出来的还是从他的朗读的感觉读出来的?
    生3:都有。
    范:都有,那说明他也演绎出了他的感觉。他不是一个恋爱中的小女生,是一个思想和自我意识正在觉醒的,从而感到一定孤独的,为青春的生命感到一点点忧伤的一个小男生。(生哄堂大笑,鼓掌)。
  好了,我们的朗诵呢,可能还有一些同学还有不同的感觉,但是我们的朗诵就到这里。下面你们自己思考一下,你对这首诗,虽然刚才你们每个人都读出了一点感觉,但是你们每个同学都细细的品味一下,就是经过自己刚才的朗读,还有其他同学的朗读,你有怎样的感受,怎样的想法,怎样的问题。(在黑板上板书:感受,想法,问题。)
    范:好,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大家都可以说,不要只有几个同学说。刚才大家上的是《海燕》,要像海燕一样勇敢。有没有哪个同学来说一下?好,你来说。
    生5:我的感觉就是这首诗首先充满了希望。
    范:充满希望。(板书:希望。)还有呢?
    生5:还有快乐、幸福。
    范:(板书:快乐,幸福。)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5:因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你得幸福。
    范:你要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你得幸福,是吧?
    生5:是的。
    范: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读出它的幸福。他是说从明天起啊?没有说我现在很幸福?
    生5:他今天就要开始做准备。
    范:今天就应该为未来的幸福做准备,可是他今天不一定幸福,他可能会为了明天的幸福?既然他从明天幸福,就表明他今天不一定是幸福的。否则他就不会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从这一个逻辑来讲,他肯定是昨天,今天都还不幸福。因此他才会说从明天起。快乐,希望。希望又在哪里?
    生5:希望是做一个幸福的人的愿望。
    范:对了,不是说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是充满着对幸福的渴望。是这样的吧?你看了以后,有没有对这首诗有没有一些想法,那是你的感受,但是你有没有一些想法,一些问题呢?
    生5:我觉得要学习作者做一个幸福的人。
    范:学习作者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你还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对这首诗?
    生5:我可以先提个问题吗?这个,“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句话——
  师:不明白意思是吧?
  生5: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写?
    范:OK。好,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就是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个是个问题呀。粮食和蔬菜还要关心吗?这里是一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问题?
    生5:然后他下句就写“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应该写,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他应该接着写,关心我需要关心的事。
    范:除了粮食和蔬菜,你还应该关心别的事情是吧?他应该关心的很多啊,你应该关心工作、关心恋爱。是吧?怎么就能够只关心粮食和蔬菜就可以了呢?是这个意思吗?
    生5:不是。
    范:还应该关心什么呢?
    生5:就是他关心粮食和蔬菜,后面直接就写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范:似乎逻辑上有些跳跃,是吗?
  生5:是。
  范:OK,还有没有别的问题?没了,坐下。
  范:还有没有另外的同学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诗的感受和问题?还有没有?哪个同学来说一下?没有看法了吗?好,你来说一下。
    生6:我觉得作者在这里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范: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
    生6:他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范:有一种对未来的憧憬(边说边板书:憧憬。)还有呢?还有没有别的感受?就是说还可以说得细致一点,就是说对每一节诗的这一种感受,包括他对人生的一种感觉,里面的生命的哲理的思考,这些都可以说出来。还有没有?如果说你对这个诗的感觉觉得有一点粗糙的话,有没有感到困惑的地方?
    生6:我有一个地方,就是诗的倒数第二句:“我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范:为什么你感到困惑?
    生6:他最后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后面却只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范:这有什么问题吗?
    生6:为什么说是在尘世?
    范:为什么说在尘世获得幸福?不在尘世获得幸福,难道在地狱天堂里获得幸福?他提出这一个问题,很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要表达你的感受?  
  生4:我想我可以解答刚刚那个同学的问题。为什么先说我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再说,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因为这个海子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内心极度空虚,精神极度寂寞。他有一种空虚、孤独、寂寞的情绪在心中蔓延开来。然后,用一句话说就是再牛B的肖邦也弹不出他的悲伤。(众笑。)然后,他觉得,大家不知道知不知道,他在写完这首诗以后,就卧轨自杀了。他是一个渴望幸福的人,然而,现实中他由于性格的原因,就是迟迟得不到幸福,然后他的内心就感到极度的空虚,极度的寂寞。所以,他是渴望被爱的,他也是渴望有爱的,但是,别人是难以理解他的,别人都以为他是疯子。他觉得这社会要完了,他觉得自己也要完了。于是他就选择更完了的职业,那就是做诗人。(众笑。)然后,他选择了比做诗人更完了的事情,他就是选择用卧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所以,海子是一个像青苔那般柔嫩的,也是比较青涩的,但是也是比较单纯的,他的那个心理是非常非常单纯的。他就是渴望被人理解,渴望幸福,渴望爱,但是这个现实中的反差让他一下子从梦想的天堂中跌到了谷底,然后所以他就感到非常的悲伤。所以他就会说,还不如在我完了之前,让你们幸福吧,把幸福留给你们,我就完了。(众笑,鼓掌。)
    范:你的意思就是说,我为什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说,他想死亡。那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是一种通过死亡来获得的解脱和幸福感,是这样的吗?
  生4:不是。
  范:不是?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向往好像并不是像要走向死亡?
  生4:不是。
  范:那为什么会跟他后来的死亡搭上关系呢?
    生4:海子可以说是一个极度的乐观主义者,也可以说是极度的悲观主义者,但是那个现实中的反差,然后让他走到死亡的。
  范:现实中的反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能只是他的渴望?
  生4:但是,他是一个渴望幸福得到慰籍的人,也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那边有一间木屋这样——
    范:但是梭罗没有自杀,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还是获得了极大的幸福的。
  生4:对。
  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也就像瓦尔登湖一样,陶渊明的南山一般的美好的境界。为何海子不能诗意地栖居于田园之中?
    生4:因为海子生在中国。(掌声。)
    范:因为海子生在中国?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国家,(众笑。)难道你觉得生在中国就不能获得幸福吗?
    生4:不是。中国是一个(卡壳)。海子如果是生在外国我觉得也是会选择卧轨自杀的。(众笑。)
    范:那显然海子的卧轨自杀跟具体的历史政治环境似乎没有关系,那么你怎么用这个?
    生4: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海子就有了无意识,就是无意识。
    范:那你就是觉得外国也会自杀,中国也会自杀,可是呢,似乎生在中国这点构成了他自杀的一个原因。
  生4:对。
  范:这个原因呢,你刚才似乎解释出了一个政治原因,那既然是政治原因的话,那如果到了国外,可能政治比中国好得多的国家,比如说,美国,他可能就不该自杀。
    生4:海子也会自杀的吧。因为他美国的政治也应该跟海子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
    范:哦,美国的政治跟他的性格也是格格不入的?
  生4:对。
  范:那这个问题再讨论下去就扯得过远了。那好吧,你坐下吧。有没有那个同学对他的观点持不同意见?可以展开批判。
    生7:我也不是不同意见,我是想说一下,做诗人是海子的一个状态,他的一个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的,然后,我就觉得他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我觉得他或许应该去马尔代夫。(众笑。)我觉得他可以和马尔代夫一起沉入大海这样。(众笑。)然后,我觉得,我能不能说一下这首诗?
  范:啊?
  生7:我们能不能不要说海子,就说一下这首诗?
  范:就说这首诗?可以。
  生7:我想说就“明天”这个词,就是我觉得这个词是这首诗里面出现频率蛮高的一个词。
  范:是。蛮高。你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点。谢谢。
  生7:然后,我就特喜欢这个词。
  范:不喜欢?
  生7:不是。特喜欢。
  范:为什么?
  生7:我就特喜欢说,我明天怎么样,我明天怎么样。就是说我觉得明天是一个人对未来的期望,或者是寄托呀,什么样的。就是当你今天没有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你就会想,我明天要干嘛?
    范:明天要干嘛?
    生7:对!
    范:你就喜欢这个词,从明天起,开始努力学习!
    生7:对!就这样。(众笑。)
  范:那你恐怕不是一个很好的学生喽。今天不努力,明天——
  生7:所以我觉得这首是真的不适合在早晨读。所以,就是,我觉得就是在晚上读比较合适。
    范:晚上读?你为什么觉得在晚上读比较合适呢?
    生7:因为你想——每天早晨一睁开眼,啊,我明天起,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明天要好好学习,你今天不就废了吗?
    范:那海子今天显然就废啰?
    生7:正是因为今天废了,所以他想要明天。(众笑)
    范:那他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他为什么要重复那么多遍?好像是重复了三遍吧?
    生7:对。
    范:为什么要重复那么多遍?
    生7:就是——(卡壳)。我是把他这首诗当遗书来读的。
    范:好。那你就把这首诗当作海子的遗书来做一番解读。大家欢迎。
    生7:没有那么权威。(众笑。)
    范:没有那么权威?好。没关系。我也不是权威。
    生7:就是,我觉得第一段吧,就是“关心粮食和蔬菜”,我觉得他是一个有先知的人,他知道物价要飙升。(众笑)
    范:“关心粮食和蔬菜”她以为他是知道物价要飙升,看来我们党国的经济状况已引起了中学生的深深地忧虑。(众笑。师转身在黑板上写“物价飚升”,忘记飚怎样写,也许是调节气氛,或引起大家注意。)怎么写?啊?三个叉叉?什么?这个“飚”字很难写啊!
    生7:然后第二个呢,我觉得是,亲人嘛,他对家人的一个,一个寄托。或者对他的父母啊有一个交代。
    范:有一个交代,就是,我要去自杀了。(众笑)是这样吗?我写封信告诉你们。
    生7:可以这么理解。
    范:可以这么理解的?。
    生7:然后,第三段,我觉得是他对所有的世人,就是觉得,海子就觉得可能我在这个世上活得不好,我应该解脱一下。他就觉得,我去了另一个世界可能有更好的生活,过去怎么怎么样。然后我觉得他最后一段,又是对世人的那种,我觉得,像最后一句,就是说,“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觉得这句话可能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我觉得,偏激一点,就是对世人的那种嘲讽,就觉得他们追逐名利啊,什么什么之类的。
    范7:偏激一点,就是对世人的那种嘲讽啊。“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变成了一种嘲讽。(板书:嘲讽。)
    生7:然后还有一种理解就是真的是对你有很美好的期望,冀望。
    范:真诚地祝愿他人,是吧?
    生7:对。完了。
    范:完了?好。请坐。对她的解读,比如说,天才的先知,像基督一样,预言到未来的物价飙升——
    生7:老师,我还没讲完呢。
    范:谢谢。
    生7:我忘了讲一点。就是,就是,我们知道海子就是那种从小没有人教的就会写诗那种,我觉得海子就是那种比较早熟的人。
    范:比较早熟的人。
    生7:对。我觉得,就是说,虽然张爱玲 说过出名要趁早。但是我觉得出名趁早以后对小孩的心智,或者说什么呀,其实都有变化。我觉得海子就是因为他从小就有一种跟别人不同的,就是他,也可以说是 一种睿智,也可以说是那种,就是说别人捕捉不到的那种敏感的心灵会导致他这种心灵的问题。
    范:好好。请坐。也就是说韩寒这种人可能就有心灵的问题。那么早就出名了,是吧?然后她刚才解读了海子可能是因为她的敏感。对她的解读,刚才我说了,比如说,关心粮食和蔬菜先知般的预言了当今中国经济问题等等之类。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啊?你说。
    生8:就是我觉得这首诗——嗯,就是他再忧愁的人也有快乐的时候,可能他就是记录自己一个心情,然后,没有那么复杂。
    范:他记录的心情是什么呢?
    生8:记录下他这时的所想,比如说,也许他现在不是那么开心,但是想想他明天,就是他自己幻想的以后可以做的事情“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都是很轻松的。然后一切就可以变得简单一点,就不必要去想什么物价啊这种复杂的事情。
    范:可是人家关心了粮食和蔬菜,怎么没想物价呢?
    生8:我觉得他关心粮食和蔬菜就是有像那个像陶渊明一样,寄心于田园一样。陶渊明寄心田园又不是太关心物价。它就是一种心境。然后,他在下面的“和每一位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也只不过就是像现在很多人一样想把自己的开心的事情晒到微博上是一个道理。
    范:但是,你告诉亲人,开心的事情告诉亲人你首先得开心,你才有一种把内心的幸福外溢,溢出来,然后呢传递给他人的冲动。海子幸福吗?
    生8:那他就是说就是从明天起回到他的通信里的,明天起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
    范:从明天起就是幸福的人。还有没有别的要补充的?
    生8:然后就是最后一段,就是,陌生人的话他们会希望,他们的快乐就在于自己有一个灿烂的前程,他们的快乐就在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或者是在尘世获得幸福。但是,海子的快乐就是在他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就是他个人的一个原因,所以我觉得没有必要弄到这么复杂。
    范:他个人的原因,但是我还是想问一下,就是当他祝愿别人有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时候,他显然认为,对陌生人来讲,这都是可能的。为何对他来讲是不可能的?为何他要拒绝这样的尘世幸福呢?
    生8:我认为这,他自己觉得这不是一个——(卡壳)
    范:为什么他不愿去追求着灿烂的前程?为什么不,他不想跟有情人,跟自己的很爱的人结成眷属,然后幸福美满,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可能有两种解释。
    范8:两种解释。
    生:第一个就是他对这个世界就是失望了,然后也可以从前面从明天起什么什么的,再就是他对现实的失望,把一切希望寄托在明天甚至下辈子上面,还有一种就是他不追求,没有对这个东西的一种渴望。
    范:他不渴望?就此甘休,生活对他没有诱惑力?其实他已经卷了进去,但是他也知道这对别人是幸福的,对他来讲为什么就不是幸福?
    生8:不好解释。范:不好解释。那谁来帮她解释一下?
    生9:我觉得海子的悲剧吧,是源于他对幸福的定义不同。
    范:他对幸福的理解不同,别人都觉得幸福的,他居然觉得不是幸福,他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生9:他的理解的话虽然不太好说。但是,从他的这个诗当中来推断的话,他先是第一段说,他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还要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一个普通人,就看关心粮食和蔬菜吧,这是一个普通人所做的事情。就像我们家长都会关心粮食和蔬菜嘛。我想,他只不过就是通过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想要给自己一个安慰,希望,如果这种告慰,能够使自己能变得关心现在,跟自己所属的时代的大多数一样的一种普通的人,也就是所谓大隐隐于市。
    范:这样子他就可以变得幸福了是吧?
    生9:这样他就可以欺骗他自己,觉得他可以和任何人,这是我的理解。就是可以和一般人一样,过上幸福的生活,追求他本身的灵魂所获取的东西,追求一种旁人都看到,都觉得幸福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他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从而导致了他觉得别人所追求的并不是他所谓的幸福。
    范:别人都觉得像你的父母都在关心粮食和蔬菜,那我问你,是否关心粮食和蔬菜就能获得幸福?
    生9:不是。
    范:不是?
    生9:它可以让你看起来变得普通。
   范:可以什么?
  生9:可以让你看起来变得普通,跟别的人一模一样。
    范:哦,就觉得关心粮食和蔬菜并不见得就能获得幸福,但对海子来讲,他关心粮食和蔬菜似乎就能够获得幸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可以由此就会变得跟大家一样,他在此前跟大家——
    生9:不一样!
    范:那不一样在哪里呢?
    生9:我记得有一个故事就说海子在,那时侯还是在学校里面,在学校旁边的酒店里面。问那个老板说,他身上没有钱,跟老板要点酒,说,我给你背首诗,给我点酒。然后这个老板,把酒给他了,说不用给他背诗。就像施舍乞丐一样,把酒给他了。
    范:这说明什么?
    生9:就说明他的追求跟一般人不一样,他追求的比如说是境界,但是这个老板就觉得他像疯子一样,根本无法理解他。
    范:哦,他追求的境界跟大家不一样,大家都关心粮食和蔬菜,关心日常生活,可是他追求的可能是心灵的生活?
    生9:是的。
    范:可能是诗的境界?
    生9:对。
    范:可能是超越的境界?那这样一来呢,当他在这种普遍化的世俗社会中,他难以找到归宿感,难以获得他人的认同,从而感到孤独、虚无和忧伤?
    生9:对。
    范:我觉得你非常聪明,其实之前我并没有说什么,你已经抵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高度,而且对他有一个很好的理解。好,请坐。(掌声。)
    范:他说海子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是因为他觉得想跟大家一样,跟大家一样了,可能就摆脱了他自己那种在非尘世的精神世界飞翔的痛苦——但是呢,由于没有跟尘世结合在一起,精神世界成了一个虚幻的世界,这使他感到孤独和忧伤。既然这样,他为何又没能做到做到这一点呢?他为何又做不到这一点呢?他为什么要自杀呢?有没有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或者你也不一定要回答我这个问题。也可以是由其他同学发表的看法而触发的思维使你产生了新的想法,有没有?好,你来说一下。
    生10:我觉得刚才她说的那个面朝大海,他说从明天起,他想要说的,他想要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
    范:正常人的生活?
    生10:能不能理解为,明天,那个“明天”这个词是虚的,因为这根本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算得上是明天。
  范:干脆就不要 “明天”这个词,是吧?
  生10:对。也就是说他得意思我能不能理解为,他说的就是他根本就不是向往那种那种正常的关心粮食蔬菜,那只不过是一种,对他来说是一种虚的。他想过的就是自己的生活。
    范:既然对他是很虚的,那他为什么说要关心粮食和蔬菜?干脆就说我不关心粮食和蔬菜!
    生10:因为他那个,他这里面,就比如说,他说的最后一段,他最后就是说,对其他人来说,这个尘世里面的那些生活,但这并不是他的幸福。
    范:那他最后说的虽然是祝福陌生人,可是前面说的是他自己啊,那他没有说:陌生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那他没有陌生人这个主语的时候,这里就不言自明的是他自己,因为他下面说了: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生:(卡壳。)
  范:这个“我”应该说统摄了整个第一节的,所以第一节前面的主语不言自明的是他自己。
  生10:还没想好。
    范:还没想好。哪个同学来帮他解答?
    生4:我之前就说了,海子是一个矛盾体,然后这里面是一个矛盾体,是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掌声)
    范:我觉得你非常非常聪明,比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强多了。
    生4:尘世美不美?当然美,不然许嵩为什么唱尘世美呢?对吧?海子又想出世,又想入世,然而,他关键还是那个性格的问题,他那个点,那个瓶颈就得突破。苏东坡当年也是这样,为什么他会出世,就是因为他突破了那个瓶颈,所以他才会写出“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样的绝唱。然而那个海子是冲不出这个瓶颈,海子因为性格的原因,也可能是因为像刚才这个同学所说的这个童年的阴影吧,童年的阴影让他跳不出自己的小天地,那个心锁,把自己锁住的那个象牙塔。所以海子才会一次又一次的纠结,一次又一次的矛盾之中,最终淡淡的情绪还是占了上风,他没有像苏轼那么旷达,如果他像苏轼那么旷达的话,我想他一定会,最后活下来。
    范:那你是否建议他去读苏轼的《前赤壁赋》,还有这个读读庄子,如果说你是他的朋友的话?
    生4:他绝对不能读庄子。越读庄子越消极!众笑。)
    范:那你的意思就是说苏轼之所以他没有自杀,是因为他读过庄子,因消极而逃避了现实是吧?
    生4:不是。苏轼是他个人的性格,比海子更加更加完美,更加像一个男人。
  师:更加男人?
  生4:更加有男人气质。
    范:更加有男人气质,所以他没有自杀?
   生4:他是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而海子更明显就是——
    范:海子知识结构不全?!
   生4:对。(众笑)
    生4:素质教育是很重要的。(众鼓掌,大笑)
    范:那海子自杀还有可能是我们应试教育的结果。教育没有让他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没有给他精神资源去面对生命的问题,当生命问题突然出现的时候,他找不到足够的精神资源去解决他的问题。
    生4:他精神支柱不够,他如果有足够坚实的精神支柱的话,他是绝对不会选择自杀的。
    范:除了个人气质的原因,除了有思想资源的原因,有没有可能是时代的原因导致了他跟苏轼的不同,导致了他跟陶渊明的不同?陶渊明和苏轼可以在天地宇宙当中栖居,可以归隐田园,而他呢,虽然他决心也想和他人一样关心粮食和蔬菜,进入一种尘世和日常生活,但是呢,还是最终逃避了这个尘世,走向了死亡。这里有没有时代背景不同在内?
    生4:这个问题,苏轼他是在古代,古代隐士之道,古代隐士之风非常流行的,而现在的话,我们这个时代要入世,我们不能消极避世。
    范:现在这个时代要入世,古代要出世,但是古代儒家也强调——
    生4:儒家不是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吗?
    范:难道海子就连这样的话都没读过吗?尽管是诗人也不至于吧?
    生4:但是,海子已经是到现代了,现代是要求他来到现代这个社会上的。
    范:难道海子就不可以像陶渊明一样,去买一块地,虽然现在没有土地所有权,租一块地总可以吧?租一块地,到那里去关心粮食和蔬菜,种点菊花,种点大白菜,盖一座茅屋。在这种情况下——
    生4:如果海子种了一天白菜的话,他入世的瘾是过了,但是出世的思绪又在他脑海中蔓延开来,他就是两种这个不停地在交替,然后就是整个人陷入混乱和不安、恐惧当中。
    范:看来就是说你说他即使买了一块地——租了一块地,在那里种点大白菜,但是他还是难以超离这个尘世,为什么呢?这是他过得不幸福的原因吗?
    生4: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海子的性格。
    范:他的性格做不到这一点,看来做隐士也要天赋的。好了,时间差不多了,大家还有第四节课,魏勇老师的历史课,他比我讲得好得多,你们可以有更多的期待。因为如果上得太晚了,大家吃饭就太晚了。到此为止。好,谢谢大家!谢谢各位同学的精彩表现,你们比我强多了!(掌声)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5:16
范老师您好:
   暑假在无锡研修班目睹你的风采,甚是振奋,是我很宝贵的一段经历和财富。你对我的课堂的批评也铭记在心,近来每当准备一节课的时候,也总是萦绕耳边,一再提醒。我必须再转型,改变原有课堂的一些原则,继续提升自己的课堂。回来后对你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堂更是反复观看,分析。又与蔡林秋老师合作整出文字实录,再分析、学习。由于这节课不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我还有几个好奇和疑问,想问你几个问题,希望你能抽出时间给予回答。
  对于这节课你有无教学目标?
  
   肯定有教学目标,就是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去进入海子的精神世界,去理解海子精神生命的痛苦,矛盾,渴望和希冀,并最终思考海子痛苦甚至自杀的根源所在。
  
  对这节课,你除了“朗读感知”和学生表述自己的“感受?想法?问题?”,还有没有其他环节设置?(固定的和机动的?)
  
   其实是有的,比如,可以让海子品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可以让海子比较“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穿暖花开”和结尾的“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什么差异,原因何在?但因课没上完,这两个问题没有提出来。如果在对话的过程中海子自己已经提出来了,或者通过别的途径已经涉及了相关的问题,那我也就没有必要特意提出来了。所以算是机动的吧!最后还可以有“海子为何自杀?”“他怎样才能不自杀?”这样的问题。
  
  
  这次上的与盐道街外国语学校那次上的,事先预计上,有哪些异同?(如果这次是完整课堂的话)
  
   我都想不起有哪些异同。因为我每次上课都是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出问题,再根据学生的感受和问题进行追问,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而学生肯定是有差异的,因而课堂也是不可重复的。从事先的设计来说,没有任何不同。相对来说,我当时的上课技巧和自我控制没有现在这么好,虽然理念是清楚和自觉的,但依然过于强势,而盐外的学生素质也要差一些,反应出来是课堂的对话质量也要差一些。还有一个差别是当时我上了两节课,基本算上完了,因而相对完整。最后还来了一下哲学化的解释和提升,难度较大,估计学生不是太懂。
  
  新都那次课,从网上流传的实录来看(很不完整),对话的碰撞很难行进,不了解海子的事迹可能是很重要一个原因。这次无锡课堂对话很精彩,与两个同学比较了解海子的事迹应该有很多关系(因为这两个人发言中引述了关于海子的一些个人资料——生4和生9。其他学生的都是文本中心的语言逻辑推理与悬揣,其中生7对话很精彩。其他人发言对老师点拨的回应都不是很出彩。)如果这次课堂没有出现对海子有一点了解生4和生9这样的学生,老师是不是像新都那次一样,提供一点海子的个人事迹资料,再借此向下推进?
  
   盐外那次碰撞,其实对话也进行得不错。你看到的实录不能反应真实的课堂状况。一开始也许并没有必要提供海子的个人事迹和资料,学生在不了解任何背景的情况下也可以对诗歌文本进行感受和思考,因为诗歌的意义根本上是由文本而不是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决定的。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看情况随时补充一些资料也是可以的。但没有固定套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以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却不限制他们的思路为原则。
  
  你选择这篇课文做课堂时(你曾说考虑过上小说和穆旦,但感觉困难大),是考虑到这首诗的哪些成分与学生的思想和经历对接可以产生比较好的生发和延伸?
  
   穆旦和鲁迅的难度在于,他们有过多的思想介入和进入生活之后的体验和感受,这些对缺乏足够熏陶的学生来说难度都是比较大的。而海子的诗歌是很直接纯粹的本真生命感受,没有什么生活经历和现代性生命体验的学生也可以去感受和进行思考。但孩子要理解鲁迅和穆旦,则需要高水平的老师引导一段时间之后才有可能。
  
  如果让你上《海燕》你会有哪些大致的环节和目标欲望?你觉得课前哪些资料的阅读和了解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上海燕,我不会事先给学生任何材料和暗示,而是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我会尽量让孩子自由的创造性地去理解,不一定总是往革命上靠。一个诗歌文本如果脱离了它产生的背景就没有超时代的意义了,那它是没有本体性的审美价值的。我觉得上这首诗,课前课后和课中都没有必要阅读了解任何资料。如果非要结合资料来上的话,重点可以放在解剖诗人的浪漫革命情结上。二十世纪的一些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以这个文本为契机去反思革命也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在没有任何背景材料暗示的情况下感受欣赏诗歌之后,可以提供一些展现苏联革命暴力残酷面的的资料,苏联时期灾难的资料,以及高尔基后来写的站在人道主义立场批判革命暴力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一书中的文章,让学生对高尔基和革命都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甚至还可以引入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一书中的片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与革命之间的关系;还可以结合蒋光赤郭沫若等人的革命诗,就革命诗歌来一个主题化教学。也许有人会说,你这还是语文课吗?那我想反问:“谁说语文课不能涉及历史,政治和思想?”也许,正是这种划地为牢害了几十年来的语文教育。
  
  在网上没搜见你的专门的对后现代课堂特点的论述,能否说一下后现代课堂在课程内容、课堂形式、评价体系方面的大致特点?
  
   其实,在对郭初阳老师的《项链》和《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两个精彩课堂实录的评论当中,我的课堂观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阐述,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你能仔细和耐心地研究一下我这两个课评,相信会很有收获,遗憾的是,重视这两个课评的老师似乎不多。
  
  在后现代课堂下,老师备课备什么?
  
   在后现代课堂下,针对一个文本一堂课很难做什么准备,最多可以事先查资料了解一下背景和看看别人的解读。总的来说,语文教师的功力要靠平时修炼。读文史哲的书,看一部电影,听一首歌曲,出去旅游看世界,日常生活中的领悟,朋友之间有精神思想含量的聊天都是在备课。所以平时上语文课我从来不备课,因为我随时都在备课!临时抱佛脚是上不好一堂语文课的!过于精心的备课反而会限制学生和自己的思维,需要警惕!很高兴能与你交流这些问题。
  
  
  多谢范老师!
  野 树
  2011/9/2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8 15:25
走在老路上,还在老地方
  ——郭初阳周一民课堂文本综论
  
文/范美忠

  周老师课堂的精彩之处
  
  首先,周教师相对尊重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情感和心理特点。
  比如一开始问学生“喜欢里面的老头子吗?”考虑到是给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上课,而这个阶段的孩子情感判断比较强烈,问喜欢不喜欢是从他们的感受出发,有相当的合理性。这样的提问有助于把握学生认识的起点,了解孩子对文本的真实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课堂教学。“如果这个老头子就是咱们同学的亲爷爷”这样的假设考虑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小孩子的心理特征,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其次,在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周老师尽量克制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对学生进行暗示的冲动,让学生不受干扰地呈现自己的感受、判断以及理由,非常好。但接下来的环节就并非如此了。
  第三,某些地方的提示和引导显得比较精当合理。
  比如下面这个环节:
  师:他想着老伴,想着他的“女朋友”。除了从老伴的角度,还从哪个角度?
  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想的。
  师:怎么叫从生活的角度?能解释一下吗?
  生:他说有一头羊可能比一头牛更实际些。
  师:怎么表现得更实际,他怎么认为的?
  生:他认为羊可以在沟旁边找到许多草吃。
  这三次连续的追问非常好,可以让学生思考认识得更加深入细致。
  再比如下面一个环节:
  生:我也打10分。因为很多邻居都不理解老头子,只有老伴理解。比如把鸡换成一堆烂苹果别人都很不理解,只有老太婆理解。
  师:有没有分析得更加细致点的,比如老头子是怎么想的,老太婆又是怎么想的,你把这两点一对照,有了什么发现。
  这样的提示是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去比较老头子和老太婆所想的具体差异。
  
  第四,“让学生给老头子老太太的默契指数打分”和“辩辨老太婆的真假”这两个环节的精彩设计。
  学生要给老头子老太太的默契指数打分,就必须认真阅读文本,反复考量,分析比较他们的所思所想,并就默契程度作出自己的判断并给出理由,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分析思考能力显然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这一设计跟郭老师“老头子老太太遵循的是——原则”的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让学生给老头子老太太的默契指数打分之前,周老师自己扮演老头子,学生扮演老太太来进行对话,不仅让师生共同进入情景,使课堂气氛显得非常活跃,而且还让孩子对老头子老太婆的心思更加熟悉,为下文的让学生为老头子老太太的默契指数打分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两得!这个设计操作显得非常流畅自然。
  辩辩老太婆的真假这一问题设置也颇为精彩。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还蕴涵着一种启发学生思考的可能:换来烂苹果实在太不划算太不明智了,虽然老头子心里想的是老太婆,但老太婆就真地认为他对吗?还只是因为爱他而表面认同他,让他高兴而其实心里并不这么认为?实际上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也是观点分歧,莫衷一是!这也体现了文本理解的开放性和学生理解的个人化色彩!可贵的是,老师并没有着急给出答案。值得表扬!
  第五,周老师的课堂设计和作业尽量让尽量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尽可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让学生去发现、想像和创造。尽管在具体操作上存在不少问题,但从理念上来讲,周老师显然是有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比如一开始问学生:“喜欢里面的老头子吗?” “如果这个老头子就是咱们同学的亲爷爷,你还同意他这么做吗”;还有让学生想像邻居,交换东西的人和被交换的东西会怎么说;问学生:“你们觉得老头子和我们一般人想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让学生“想想老两口的默契”,“辨辨老太婆的真假”等等。还有就是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试图从画,思,想像,提炼归纳总结,语言叙述等多个角度来锻炼提高学生,其匠心值得肯定。
  第六,周老师的课堂尽量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发挥的亲切、随意和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心理需要的活跃气氛。比如一开始问学生:“喜欢里面的老头子吗?” “如果这个老头子就是咱们同学的亲爷爷,你还同意他这么做吗”;让孩子去设想邻居,跟老头子交换东西的人和被交换的东西怎么说;比如“接下来我们进行一次老头子真情告白。咱们以老头子的身份,把他心里边想的这些说出来,告诉别人‘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把马换成牛……咱们看着老头子的这些心理活动,自己先练一练。”这样的设计,放在整个课堂结构里显然有重复之嫌,但让孩子模拟老头子,能够让孩子走入老头子的内心,也能够让孩子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周老师课堂的问题
  
  在让我们领略到很多精彩的同时,不可否认,周老师的课堂也存在大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还是非常致命的。
  首先,错过了大量可以深入下去和产生意外精彩灵感火花的契机。
  比如下面这个环节:
  
  师:老师还想问问咱们同学,如果这个老头子就是咱们同学的亲爷爷,你还同意他这么做吗?实话实说。
  生:我不同意,因为他这样我们会亏本的。(生笑)
  师:你准备怎么跟他说呢?
  生:你不能再这样做了。
  师:应该怎么做?
  生:应该拿好的东西换比它更好的东西。
  
  周老师在这里没能抓住学生回答中有价值的生长点。其实可以接着连续追问:
  “既然这样做会亏本,老头子为什么还要换呢?老头子是怎么想的呢?他觉得亏本吗?为什么?他想的跟我们想的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你认可老头子的想法和理由吗?为什么?”
  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老头子迥异于商业社会利益原则的价值判断。在这样讨论思考的过程中还可能有意外产生,教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遗憾的是周老师没有这么做,错过了应该发现和抓住的可以往下追问的契机。
  其次,在课堂环节操作设计、提问方式上周老师对学生进行了太多的限制和暗示,有时候还代替学生进行思考和感受,甚至进行明显的提示。
  比如在讲到一匹马和一袋烂苹果的价值大小比较时,周老师自言自语地发起了感慨:“在老头子眼里,一匹马的价值竟然小于一袋烂苹果的价值,真是不可思议。”确实“不可思议”,因为无论是“竟然”,还是“不可思议”,都是老师在代替学生感受,为什么不把表达感受的权力还给学生,而是连感受都要越俎代庖呢?也许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人那么功利,从而并不觉得“竟然”,“不可思议”呢!另外,你又怎么断定老头子的邻居和马、你、羊、鹅、鸡、烂苹果的主人对老头子都不理解呢?这样的教学设计就已经规范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学生在拟邻居提问的时候就必然是对老头子表示不理解。但实际上,既然是老头子的邻居,难道此前就对老头子夫妇没有丝毫的了解?就一定表示惊奇?或者他们价值观相同,能够理解!或者早就见怪不怪!甚至因此想起了很多发生在老头子身上的类似的事情呢!孩子本来也有这样思考的可能性,但被老师“对老头子也不理解,甚至笑话他”的主导限制了,于是,自我意识并不是很强的小学生就在老师限定的框架内来设想问题。答案既然已经限定,学生的虚拟设想提问已经没有意义。因为已经没有别的可能性,只能是嘲笑,不理解,学生所能做的只是考虑不同表述,此一问题已经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和想像的含量因而是无价值设计,它只是老师直奔自己预先准备好主题的一个环节。而在第一个环节导入课堂的时候,周老师明显没这么做,所以我有理由怀疑周老师一开始的克制并不是基于教育学考量基础上的有意识的行为,否则为什么不能善始善终呢?
  比如下面一个问题:
  师:你们觉得老头子和我们一般人想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既然问了“一样吗?”就意味着学生有三个可能的答案,即“一样”、“不一样”和“有些一样,有些不一样”,周老师却又画蛇添足地问一句,明显就是要学生回答不一样。而上面提示的“想想老头子换东西,和一般的人不一样在哪里。”已经告诉了学生:老头子和我们一般人的想法不一样!既然如此,就不如直接问“你觉得老头子和我们一般人想的不一样在哪里?”其实这里应该问“老头子是怎么想的?一样在哪里?不一样在哪里?”因为未必就完全不一样,比如,难道一般人就不会想到牛可以产很多奶,可以有牛奶喝吗?老师自作聪明地认为一般人就跟老头子的想法完全不一样,只是一般人在考虑换来的东西有没有用之外,还要考虑是否等值和超值,而这是老头子所不考虑的。
  再比如下面一个问题:
  师:你刚才的话里有一句特别重要,老头子想的是谁?
  这里又何必那么明显地提示“老头子想的是谁呢”?文中写得明明白白,老头子想的是他妻子,你这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吗?而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忌讳的。启发学生思考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完全可以换一种问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一重要信息,比如可以问“老头子几次交换时候的内心想法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或者问“这几次交换中哪几次交换的损失最大?为什么这么大的损失他还要交换?”也许学生在思考回答这样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老头子考虑到他妻子很想有一只鹅这一重要信息了。从而意识到老头子妻子的意愿成了影响他作出决策的很重要因素。这可以是事先的策划,但课堂操作中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机械,实际上学生已经说到了“那么大一只羊换那么小一只鹅,不合算。”而学生并没有说用马换牛、鹅换鸡不合算,这样的差别并非偶然,显然学生已经有意无意地考量过他们的价值。既然如此,老师就可以趁机追问“既然如此不合算,老头子为什么还要换呢?”学生自然会想到“因为他妻子很想要一只鹅啊!”,老师接着追问:“为什么他妻子想要他就要换呢?”学生可能回答“因为他很爱他妻子啊!”一切不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吗?而老师显然缺乏对由学生的回答现场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缺乏敏感,偏要画蛇添足地去暗示一下,“有一句话特别重要”,又由自己来替学生作了价值判断。
  第三,某些环节重复罗嗦,没有思的含量,因此属于无价值设计。整个课堂显得不够简洁。比如设计邻居,交换东西的人和被交换的东西都来嘲笑老头子就显得罗嗦重复。
  第四,某些环节的设计明显不合情理。
  师:烂苹果、牛、羊、鹅、鸡的主人又会怎么问?
  如果说虚拟的邻居的嘲笑和不理解还有一定合理性的话,那么这里换东西的人不理解的设想就有一些问题了。而老师并未就学生的发言进行再考量,教师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忽略对学生发言的审视了。因为教师本来就是想从学生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是跟学生共同去思考、探索和创造,所以学生的发言合不合理,有没有蕴涵着值得挖掘的疑问,矛盾和可能引发精彩的契机都不在考虑之中了。其实,学生的问题大违背常理!你想想,如果跟老头子换东西的人真的是对他不理解,那么就说明他们都是遵循利益原则来交换的,所以才不理解。既然如此,能够在交换中占得便宜,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可能换的时候还尽量克制住内心的狂喜,不动声色,以免提醒了老头儿这笔生意不值得,怎么竟然会提示老头“再考虑一下”,“三思而后行”“你真奇怪,干吗和我换”,“那么好的东西换我那么坏的东西”?甚至这些交换者还可能这么想:这样明显赔本的买卖,这老头儿为什么会做?是不是他的马(牛,羊,鹅,鸡)得了绝症啊?比如是瘟马(牛,羊,鹅,鸡)!就算有某一个人会感到疑惑而向老头子提出疑问,但未必人人都会这么做,另一个人也许在牵着马回家的路上喜极狂笑:“哈哈哈,这个傻老头冤大头,今天我可赚了”!因此,这一设计明显不合理,对学生明显不合情理的设想周老师也没有进行质疑,这样学生思考辨析的能力不会得到提高。如果非要问这个问题的话,其实可以这样问学生:马、牛、羊、鹅、鸡、烂苹果的主人在跟老头子进行交换的时候、交换之后回家的路上或回到家里可能还会说什么?想什么?不一定是不理解和笑话,不一定是说出来,不一定是在交换的时候跟老头耳说,而可能是在交换后回家的路上或者回家后跟别人说!实际上课文中交换者在交换时就没有明确表示对老头子的不理解和嘲笑。
  如果这一环节的设计非要不可,那也没有必要虚拟邻居、交换东西的人和被交换之物都来表示不理解,其实他们的意见看似有差别,意思不都是一样吗?就是“老头子你为什么要做这种赔本的买卖?”也许这么设计是想表明所有人都不理解老头子,可那只是周老师的想法而已。所以,此一环节的设计不仅明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造成了学生在虚拟交换者的时候发言的不合理;而教师又未对学生不合理的设想进行质疑和辨析;同时,此一设计还显得重复罗嗦,导致课堂不够简洁,效率不够高。
  总的来说,此一环节明显有问题。因为设计已经规范了学生设想的思路,学生探讨前后认识并没有进展,因为老师已经把答案说得很明白了:他们对老头子就是嘲笑和不理解!因此此一环节毫无价值和必要,属于无思想含量的设计!如果非要有的话,那么可以这样问:“与老头子交换东西的人会怎样想怎样说?邻居会怎样说怎么想?”因为这样的设问并没有事先引导学生:他们就是不理解并嘲笑他!那么,学生的思路是开放的,多种可能性的设想是存在的。这种开放性的设想本身就有价值,而既然设想不同,就存在观点相互碰撞的可能。因而此一环节的设计也就有了一些价值。
  第五,整堂课没有体现出质疑思考的精神。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质疑、同学之间的相互质疑、学生对老师的质疑以及老师学生对文本的质疑。怀疑是发现和创造进步的前提。课堂上缺乏质疑明显跟周老师缺乏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意识有关。否则,有些课堂环节的不合理完全毋须等我来指出。
  
  师:他想着老伴,想着他的“女朋友”。除了从老伴的角度,还从哪个角度?
  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想的。
  师:怎么叫从生活的角度?能解释一下吗?
  生:他说有一头羊可能比一头牛更实际些。
  师:怎么表现得更实际,他怎么认为的?
  生:他认为羊可以在沟旁边找到许多草吃。
  
  应该说,周老师这里的连续三次追问是比较精彩的,但为什么让一个学生回答就完了呢?是不是期待的正确答案已经得到了?为什么不再问问别的学生,看看他们是不是同意上面那位同学的观点?还有没有别的看法?非常遗憾的是,我在本课录中基本上没有看到学生之间的观点交锋。学生仅仅是在老师的暗示下到文本中去找答案,整堂课有价值含量的真正意义上的思考很少,“辨辨老太婆的真假”或许是唯一的例外。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呢?首先是周老师可能缺乏引导学生质疑的教育理念;其次是周老师的课似乎不是跟学生一起去领略探索的一个过程,而是带领学生直奔主题,一旦他想要的答案得到了,就不再追问讨论了,因为周老师提出问题之前就有答案了,这导致周老师从学生那里得到既定答案的意图过于强烈,重结论甚于重过程;害怕打破自己设计好的道路而走想另一条不可知的无法把握的冒险的道路,我称之为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表现在课堂操作技术上就是:不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不质疑学生的设想和观点;对学生强烈的暗示(如果提出问题的时候自己都没有答案或者问题非常开放还暗示什么);一般只给一个学生回答某个问题的机会;忽略学生回答中的问题矛盾和有价值生成的契机。
  第六,周教师表面上是开放的,似乎也尊重了学生的感受,思考判断的权利,但因为他的设计是刚性的,他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应变的意识,不敢或不能打破他事先的设计走上另一条不可知的道路,而急于要走向他早已准备好的下一个环节。因此在很多问题和环节都浅尝辄止,匆匆结束。教师的教学设计表面上是开放的,实际上比较封闭;细节有一定开放性,整体设计框架刚性不可变动;表面上有很多种可能,实际上只有他设计好的一条道路,学生必须沿着他设计的道路走;表面上学生有自由思考和表达的权利,实际上学生的思路甚至关键性答案都在他的设计和规范之中。老师似乎是怕自己后面的设计用不上了,也许是怕闯进了迷宫般的原始丛林,连自己都迷路了,从而思考不是探索新的道路,而是走在老路上,还是老地方。
  第七,周老师的课表面上提出了问题,似乎有很多对话,是对话式课堂。但因为事先强烈的设计,答案在先,教师强烈的暗示和主导,也没有真正有价值的思想交锋和创造性的思考和想像,课堂上没有意外,或者就是有意外也被教师有意无意地视而不见。可以认为,这基本上属于“伪对话”,有对话之形而无对话之实,是对话形式掩盖下的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模式,学生主体地位根本就没有得到体现。因此是问答式课堂,伪对话课堂。独白式课堂,问答式课堂和对话式课堂,我称之为课堂三境界。
  对话式课堂的定义和特征。对话式课堂不预先假定教师知道答案,而是师生共同探索和感受文本的过程;对话式课堂必然是网络状的多元对话;是不断相互质疑的过程;对话式课堂可能不断出现干扰因素和不确定的状况。
  
  
  
  郭老师课堂的精彩环节
  
  郭老师在这躺课上显示了高超的课堂技巧。有很多值得肯定的精彩之处。具体来说有如下环节。
  第一个精彩环节。郭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轮流发言,使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避免了使课堂轮为少数学生表演的场所。而又给确实有不可遏止发言欲望的学生予机会,这样保证了学生即兴思想火花的闪现,有一定的灵活性。我觉得这不失为很好地解决课堂发言机会分布的好办法。
  第二个精彩设计。让学生归纳老头子在出门这天总共做了哪两件事。在上《项链》一文中,郭老师也有类似的操作,当时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没有必要,因为答案太过简单和现成,学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需要思考。后来我对这样的操作进行了重新考量,又认为它是有价值的。第一,这个简单的问题给了学生信心,也许他们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会情绪高涨,整堂课的表现都可能因之而不同,反之,如果以一个较难的问题开始,则学生怕丢面子,自信心受到打击,整堂课可能都不敢发言;其次也让学生借此机会回顾,熟悉和总结了文本内容,对文本有了一个清晰和明确的认识;第三,能够锻炼初一学生提炼归纳问题的能力。同时,此一环节在整个课堂链条中的价值在于,把重心迅速集中到关键问题上,从而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并为下一步教学的展开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师顺势提问,课堂教学得以往更细节和深入的方向展开。但我有个疑问,就是可不可以问“老头子出门这天是做了哪几件事?”而不是“哪两件事?”这样可以避免给学生限制:你只能回答他是做了两件事。郭老师接下来又问:“‘打赌’,到底是怎么一个赌法?赌注是什么?跟谁赌?”;“‘交换’,他跟哪些人交换?用什么换什么?总共换了几次?”这样的问题又把学生引向细节的关注,一下就理清了文本的关键问题,从而为下文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因为,熟悉文本细节是进行思考和展开讨论的基础。
   第三个精彩设计。打破文本限制,把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拉倒一起,让学生模拟老头子老太太进行对话。这个细节不仅让学生更加熟悉他们的所想,而且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让老头子老太太的默契清晰地呈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比较和归纳,从而为下一个环节的让学生归纳老头子老太太遵循的不同的生活准则奠定了基础。郭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逐渐深入,确实设计得十分精妙。
  第四个精彩设计。让学生讨论归纳:“老头子和老太太遵循的是( )原则。”要作出这样的归纳,学生必须对文本进行仔细的分析判断,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之间进行比较,从而才能作出自己的最终选择。由于还要学生解释:“我们为什么使用这个词语?为什么概括了这个原则?”学生就不能凭感觉得出一个结论,而必须去深入思考和寻找这个结论成立的理由。这样的问题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概括的思维能力。但干吗是给出一个干巴巴的原则而不是丰富而具体的感受和理解呢?
  这个问题是有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也体现了不同学生不同的理解,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保证了理解的丰富性,还锻炼了学生思考分析的能力。在上《项链》一文时,郭老师也曾提问学生:“这是一部关于( )的小说?”显然,这是郭老师的常用技巧之一,关注技巧的老师可得学着了!而在提问以后,郭老师让每个学生不讨论,独立思考两分钟,然后再让他们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这样的细节很见功夫。让每个学生独立思考保证了他们的观点不一开始就受到别的学生的影响和左右,并构成小组讨论的前准备;而分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又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观点。
  
  生24:我觉得,这里的,本文中的“夫妻本分”可以从老头子当时的想法中体现出来。
  郭:怎么讲?
  生24:他的想法都经常有想到,妻子的事,也时常注意妻子的喜好,曾经说过什么话。如果不是十分地爱自己的妻子的话是不会注意到这些事情的。所以我觉得他,老头子的一系列想法都体现出了他们的“夫妻本分”。
  郭:你觉得老头子时时把他的妻子放在心上是吗?
  生24:嗯。
  郭:你可以举一个例子吗?
  生24:可以。等等。(查阅讲义)啊,比如说,老头子在换鹅的时候他这么想到:我的老女人可以搜集些菜头果皮给它吃,她说过不知多少次,我真希望有一只鹅,现在她可以有一只了,它应该是属于她的才是。
  
  第五个精彩环节。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深入思考的追问是非常重要的。连续几次追问,导致了学生思考的深入细致具体,发言质量越来越高。
  
  郭:因为他跟他们交换了东西,所以他带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快乐。所以你看,看起来老头子损失了,但其实快乐的量却——(生答:“增加了”)却增加了。所以这个原则说得非常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好,我们轮到谁了?按照顺序,应该轮到谁发言了?(递话筒)请你做一个总结。(生30站)
  
  第六个精彩环节。让学生而不是教师来作这个总结。非常好!听得不认真,无法作好这个总结;思考得不透彻,无法作好这个总结;口头表达能力不好,概括力不行无法作好这个总结,因此让学生作总结是一举数得的课堂操作。
  
  生30:我认为大家,那个,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认为这个原则。不论这个,不需要说哪个原则好了,我认为这些都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大家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实的想法。大家对于这些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都可以阐述得很清楚,我认为这个是很好的。
  郭:非常好。请坐。(生30坐)读故事一定要用自己的观念,不要盲目地接受别人的看法,对吗?
  
  第七个精彩环节。不给出唯一答案。这里又看出郭老师的一大进步。在上《项链》的时候,郭老师说那是一部关于命运的小说而否定了其他的理解,而这次郭老师却没有像《项链》一课中那样得出唯一答案,当学生说:“我认为大家,那个,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认为这个原则。不论这个,不需要说哪个原则好了,我认为这些都是最好的,因为这是大家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实的想法。大家对于这些都是有自己的想法,然后都可以阐述得很清楚,我认为这个是很好的。”郭老师对学生这样的总结进行了肯定,显然这次他尊重了学生的各种理解,也尊重了文本的多重可阐释性。不过我认为这里还可以有进一步的操作,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各种理解之中,大家更认同哪种理解?为什么?还有,这各种理解之间有没有相互关联?或者能不能把各种理解简化?不强求统一的结论。各种理解都应得到尊重,各种理解未必相冲突,未必有唯一的理解,但却可能有相对更合理的理解。经过一番思辩讨论,可能仍没有一个结论,学生的认识却可能深了一层。
  
  
  
  
  郭老师课堂问题分析
  
  首先,在提问和发表看法的时候,郭老师有时候会代替学生感受,对学生进行暗示和诱导,甚至直接给出答案,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具体表现在如下一些环节。
  
  环节一:
  
  郭:噢……他和他的妻子也都坐在这个天平上是吗?请坐。(生3坐)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打赌。后面一位同学,你怎么看待这个打赌啊?
  
  “奇怪”的打赌,这样的感受和判断权我觉得应该先交给学生。虽然,问学生“怎么看待这个打赌?”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生4:呃……我觉得他这个打赌……呃,有,有点……
  郭:有点什么?
  生4:太,太过……呃,有——太过有点大了。
  郭:太过大了,是吗?你这个“大”是什么意思?
  生4:代价太大了。
  郭:代价太大了!万一输了呢,万一输了的话……
  
  干吗要诱导学生“万一输了呢,万一输了的话……”,直接追问“为什么你觉得赌注太过大了?”不就可以了吗?还有一点没有改进的地方是,依然只让一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发表了意见,这样答案的多元化没有得到体现,如果说前一个老头做了哪两件事的问题因答案太过明确而毋须多问几个学生的话,那么这里就不应该了。
  
  环节二:
  
  郭:这两张图,这两次交换。A图——老头子,B图——凯尔•麦克唐纳。这两张图来相比,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下,老头子他仿佛没有遵循一个原则。他没有遵循一个商品交换的什么原则?(有学生举手)
  
  直接问“老头子仿佛没有遵循一个原则”显得过于生硬,当这么去追问的时候,已经就意味着老师在寻求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是跟学生一起去创造知识。这样看起来有经济学原则提炼的深刻和明晰,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我始终认为这是课堂教学乃至教育的大忌。其实倒不如直接问:“如果你是老头子,你会不会像老头子那样交换啊?为什么?”或者问:“你觉得老头子的交换有什么特点?”如果这样操作,学生可能会有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回答。在问这个问题之前,最好也不要出示图B的材料,以免暗示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讨论之后再出示这则材料来让学生对比思考也未尝不可。
  
  环节三:
  
  郭:差不多,对吗?当然,我拿比较糟糕的东西换了你更好一点的东西,我的心里会……我会更高兴一点,对吗?我们总希望自己换到的东西能够价值更大一点,对吗?非常好。所以说,在商品交换的时候,总有一个叫做“自利最大化”的原则。(出示幻灯六)
  
  通过比较推导出“自利最大化原则”,再以此原则来作为返观老头交换独特性的参照系,是此一环节在整个课堂中的价值。但是,规律提炼在一定数量的具体例证基础上进行的不完全归纳。既然如此,仅仅用一个过于明显的例证来让学生提炼就是不合适的,实际上已经暗示了答案,学生剩下的只是寻找概念表述而已。应该先让学生在B图例证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经济学意义上的一般交换原则,再让学生以此原则为参照系来返观老头子交换的特点。就不用生硬地问学生“老头子的交换彷佛没有遵循一个商品交换的一般原则?”而且我觉得在原则推导的过程中,教师忽略学生有价值的回答,直奔自己预先的结论是否合适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自利最大化原则”的结论是教师给出的,似乎学生能力不足。但实际上未必如此,而且教师的答案也未必就唯一并且合理。生10已经提到老头子没有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可能教师觉得这个答案不正确,因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如果这个原则唯一而且绝对成立的话,那么交换如何可能呢?因为如果交换的双方有一方占了便宜的话,也就总有一方吃了亏,按照“自利最大化”原则,他肯定不干,于是交换成为不可能。实际上交换一方遵循“自利最大化原则”没错,而两个遵循自利最大化原则的双方一博奕,那么在完成的交换行为中,可能更多遵循的却是等价原则。B图例证之成为新闻并广为人知恰在于它是特例而非一般情况。因此提出“等价原则”的学生也没有错。或者除了这一主要原则之外,还有其它的原则考量。但由于教师认为自己的答案唯一正确,因此忽略了生10有价值的回答,并且自己的答案也不给学生质疑的机会。这样一个让学生讨论并且深入下去和锻炼复杂性思维的机会被白白放过了。至少教师也应该让学生讨论:“究竟是遵循等价原则还是自利最大化原则?”真应了《学会生存》中说的话:教师成了提供现成真理的人。
  
  环节四:
  
  郭:(点头)(生16坐)而且,我们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这个老头子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害羞的老头子,有没有注意到?
  为什么我这么说?是因为,他内心当时想到的,关于他亲爱的老太婆的一些关于情感的、隐私的、内在的……这样的一种温柔的表达,他不愿意在大庭广众中把它表现出来,是吗?哗,这个虽然他没有说出来,但是这些文字上面写得很清楚,大家不要忘记,对吗?他其实非常爱——他的老太婆,是吗?呃,这是很大的动力,使得他换了好些东西,在几次交换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要忽略掉。
  好,我们了解了老头子的想法,我们也听到了老太婆的评价,他们非常默契,他们也很和谐。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对话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就这个事情,仿佛存在着另外一种原则。(出示幻灯十五)
  
  让学生扮演老头子老太太,打破时间限制,根据他们的所想进行对话。这个操作是很有创意很有价值的;从让学生归纳出教师所需要答案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课堂环节设置是非常高明的,但接下来郭老师直接就告诉学生:
  “他其实非常爱——他的老太婆,是吗?呃,这是很大的动力,使得他换了好些东西,在几次交换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要忽略掉” ,“他们非常默契,他们也很和谐。”然后接着就问:“在这样的一个对话过程中,我们发现在他们两个人之间,就这个事情,仿佛存在着另外一种原则。”
  这样的暗示明显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的简化。在这里,其实可以这样操作:老师问学生:“既然老头子的交换如此吃亏,那为什么他还要这么做呢?他真的是很傻吗?让我们来看看他在交换时是怎么想的?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他这五次交换的理由?”   
  那么学生可能就会自己发现交换损失最大的两次他都想到了老太婆的心愿,考虑到了她的感受,他遵循的是爱的原则;发现老头子其实并不傻,他知道一头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以今天一个中国人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价值大小并不是那么好判断的。但在当时的丹麦,应该是一头马比一头牛的价值大),他之所以进行马牛交换,是觉得牛可以产出最好的奶,一头牛对于他更有用,他遵循的实用性原则;老头子交换羊的时候,有人说他之所以交换是因为比较懒,因为他就可以不喂羊了,其实不是,羊不都是自己找草吃吗?我觉得这里他是在为羊本身考虑,它可以有草吃,冬天可以跟他们一起在屋子里过冬(因为羊的体积比较小),他遵循的是非常温情的动物关怀原则;而老头子在交换鸡的时候考虑的是什么呢?他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鸡,这个好可以有多重含义,比如体形大,精神,但从作者“看起来倒蛮漂亮”的叙述来看,这个“最好”可能就是“最漂亮”的意思,他遵循的美学原则;而同时他又想:“一只鸡总会找到一些麦粒,自己养活自己的。”他可能穷,遵循的实用性原则;可能懒,那么他遵循的是懒人的简单省事原则。
  而在用羊交换鹅的时候他怎么想的呢?他的理由有三:它多么重,毛长得多,又很肥,这显然也是实用原则的考量;可以放在小池子里,女人可以搜集菜头果皮给它吃,这样养起来不费事,也是实用原则的考量;老婆多次表示希望有一只鹅,这遵循的是爱的原则。
  而用鸡交换烂苹果呢,“我倒希望我的老婆能见见这个世面呢。”“现在她可以看到一大堆财产了。”他考虑的是老婆的想法和感受,老头子自己并没有认为这是一大堆财产,因而纯粹遵循的是爱的原则。
  之后老师就可以接着问:“那么,老太婆对老头子的五次交换又是怎么想的呢?跟老头子所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这种问法不掺杂他们之间“很和谐很默契”这样的判断和“呃,这是很大的动力,使得他换了好些东西,在几次交换的时候。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不要忽略掉。”这样的暗示,可以避免对学生思考的限制。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当老头子谈到用马换了牛的时候,老太婆也谈到有牛奶吃了,还想到他们的桌上就有奶做的食物,黄油和干奶酪了。可以说跟老头子的想法一样,都是从实用性出发的。但考虑得更加具体,这可能跟她具体操持伙食有关,也可能跟两性差异有关——女性一般比男性更关心具体的家务。
  当老头子用牛交换羊的时候,他想到了羊可以有草吃,而且冬天可以跟他们一起呆在屋子里。老太婆也想到了羊有草吃,但她没想羊冬天可以跟他们一起呆在屋子里,她还想到了羊奶,羊奶酪,羊毛袜子和羊毛睡衣。想得更加具体,而且不仅想到了羊奶在伙食方面的用途,还想到了羊毛在衣着方面的用途。比较而言,女性也是更加关注穿着的。
  在交换鹅的时候,老头子想到的是可以把它放养在池塘里,想到的是老太婆说过很多次想要一只鹅,她可以搜集菜头果皮给它吃。老太婆也想到了可以养在池塘里,并且说马丁节可以有鹅肉吃了,可见老头子确实理解并满足了她的需要。她自己也说:“你老是想种种办法来使我快乐。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想法!”可见她也理解老头子的想法,这里就不仅可以看出实用原则,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关爱。
  在用鹅换鸡的时候,老头子想的是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鸡,而且它自己可以找到一些麦粒吃。因此,这个好可以有实用兼美学的内涵,而且不用喂它,遵循的是懒人的实用原则。而老太婆则想到了鸡生蛋,蛋孵小鸡,可以有一大院子的鸡,这是家庭主妇的实用考量,但没有不愿意操持家务的男人的懒人原则——一大群鸡恐怕还是需要喂的。所想明显不同,但老太婆显然还是觉得鸡是有用的。
  在用鸡换烂苹果的时候,老头子想到的是老太婆能够见世面,能够有一大堆财产。老太婆则并没有想到这是一大笔财产,她想的是她可以借给那个吝啬的女人10个甚至一大堆烂苹果,因为那个老师太太不愿意借香菜给她,她可以借此机会有一种嘲笑或者至少是炫耀的快感!而她之所以想嘲弄老师太太,是因为他不借香菜给她,她就没法做鸡蛋饼加香菜给老头子吃了。他们还没默契到什么都想得一样的程度。但虽然所想内容不同,有一点却是一样的,就是他们作出的选择都是从对方的角度考虑的,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爱。
  因此,这一比较之后,我们就会发现他们考虑问题主要是两个原则。在作大致相当和不太亏本的交易的时候,老头子主要考虑的是实用。但两次太过亏本的交易的时候,老头子考虑的主要是老太婆的需要,这是因为爱。而老太婆对老头子交易全部认可和赞同,没有一句责备的话。一方面他们很默契,在很多方面考虑得一样,有同样的实用性考虑。而在最亏本的两次交易的时候,一方面她理解老头子想使她快乐的意图,另一方面是她自己为老头子着想,想为他做好吃的,因而苹果才派上了用场。但这些都是表面的,她总会找出理由来赞同老头子的作为,因为她自己说过:“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但她就真的认为所有交易都划算吗?未必,她是知道老头子做事很可能是为她考虑是爱她,与爱相比,是否亏本已经不再重要;同时,她就算觉得老头子确实做错了,老头子交换的时候也未必是为她考虑。但谁不会做错一点事呢?如果都加以计较的话,婚姻和爱情势必无法维持,永恒的爱根本就不可能。因为爱,她可以接受老头子所做的一切,赞赏他所做的一切。当然,爱也可以是自私的猜疑的嫉妒的占有的,未必就有这样的信任,可以说,这样无条件信任的爱是一种最高的境界,“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显然,这样的爱已经是一种宗教境界的圣爱而非一般意义上的自私的欲爱。同时,他们还有一种物为我用,我不为物役的心境,不让物占有自己的本质,不让手段异化为目的,这是一种超然的审美的人生态度。
  要说老头子和老太太所想体现出来的不同的话,那就是老头子没有老太太考虑得那么具体,而且老头子还有一定的懒惰考虑,审美考虑和动物主义考虑,没有老太婆那么现实。而这些可能是因为两性差异,也可能是两个人个性的差异,还可能因为两人在家庭里分工的不同。这些虽然似乎没有那么重要,但阅读文本的时候也不可马虎。这体现了人和生活的复杂性多样性,文学文本的复杂性和多重可诠释性,人的意图的复杂性并能锻炼学生的复杂性思维。
  当然在具体的课堂进程中,学生的观点看法和我的分析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也很可能有我所没有意料到的精彩出现。这样的操作能避免答案结论的唯一性。郭老师的操作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暗示,而且没有让学生对老头子老太太的想法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和比较,这不能不说是操作上的粗糙。
  
  郭老师的课堂喜欢引入大量材料,这样的材料的引入固然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时候可能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文本,但我觉得郭老师对引入课堂的材料是否必要,引入时机是否恰的问题缺乏足够思考,而对引入材料可能产生的负作用也缺乏足够的警惕。郭老师在这堂课引入了两个关键材料。一个是别针换别墅一年居住权的材料;另一个是《圣经》中关于夫妻关系的材料。这两个材料都明显引导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比如,如果不是材料二的暗示,初一的孩子怎么能说出“夫妻本分”这样的话来?
  在文学教学的过程中,我更关注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会读出什么个人化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但但郭老师的课堂上,经过前面课堂环节的铺垫暗示以及材料的帮助,孩子初次接触文本的真实感受我已经很难看到了。因此,虽然课堂上不是不可以提供辅助材料,但对材料所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要有足够的警惕。郭氏语文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量相关材料的引入,可能这些材料的确在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事先准备好的文本解读上是有帮助的,但郭老师也明显缺乏对材料引入对教学可能产生的负作用的警惕和考量。课堂中是否有必要引入材料,引入哪些材料,在何种情况下出示材料,如何利用材料,引入材料的利弊等等,都是需要仔细分析和研究的。因为文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感受和理解,而是要帮助他们达到自己对文学文本的个体化领悟和理解并使学生的感受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为什么这样的材料不在学生充分讨论之后再下发,而要在之前下发呢?不加任何暗示的情况下让学生呈现自己原生态的感受和理解,我视为语文课堂文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哪怕这种理解在教师看来幼稚可笑甚至是荒谬的。但那是他在这个年龄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而这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文学文本只有跟孩子的生命和生活经验建立了联系,他才可能真正理解;这种未加暗示的理解充满着很多的可能性和个体差异性,这种年龄和个体差异性导致的丰富多彩的新颖的感受和理解(我们成年人对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多成见,我们的感受可能已经比较迟钝),我是将之视为重要的课堂生成资源的。我将学生鲜活的思维新颖的眼光视为创造的契机;同时,这种学生读出来的丰富和新颖也体现出经典文本诠释不尽的无穷魅力。可是,由于事先的暗示和诱导,这些火花可能尚未闪现就熄灭了。因此我将这两个材料的提供视为严重的疑问手。
  其次是郭初阳课堂模式化的问题。看了郭老师不少课堂实录,也现场听过郭老师几堂课,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必要提出来。无论面对什么类型和特点的文本,郭老师似乎都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郭初阳课堂总的特点是:引入大量相关材料,理性的分析和概括,追求文本解读的深度,不可变动的课堂结构设计。导致的问题是理性分析太多而心灵的直觉感受不足;往往进行概念解析而对丰富的细节关注不够;对文本内容层面关注过多而对技术层面关注不够,教师的诠释太多而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理解不够,问答式交流太多而对话式交流不够。就这堂课而言,郭老师仍然没有进行随机应变的操作,尤其没有使这个年龄的孩子如何理解这个童话这一点得到充分体现,我在评价郭老师《项链》一课时已经一定程度上指出这些问题,这里再次提一下。无论是面对初中学生还是高中学生,无论是面对诗歌还是散文,小说还是童话,郭老师基本都采用了同样的教学策略上成了同样的风格!那么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哪里呢?那就是教师的过度强势导致的对文本和孩子特性的双重覆盖和抹杀,既缺乏对文本特性的足够尊重——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和童话在题材特点上是不同的,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特性也不同;也缺乏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和不同孩子的心灵品质的足够考量。其实,这种模式化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一味诗意,有的一味激情,有的一味抒情,有的一味品位字词,有的一味理性,有的一味感性,有的一味幼稚化,有的一味分析思想深度,有的有朗诵瘾!固然,教师不妨有不同风格也必然有不同风格。但所谓深度语文诗意语文情感语文生活语文等等提法都是不对的,语文既包含这些又都不是这些。我进行分析归纳之后发现,决定课堂风格的因素实际上可能主要有四个:文本特性,学生特点,教师个性风格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文本和学生状况量体裁衣,如果教师不总是用自己的特性覆盖文本,如果老师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反思的意识,那么同一个老师在保留自己个性的前提下,又上出不同特点的课,甚至综合以上元素包容各种风格都并不是不可能的。
  
  郭周二位老师课堂的共同问题
  
  郭老师在课堂上往往归纳出抽象的概念来对文本进行解读,长于理性剖析,而且往往引入大量材料,在这堂课上也引入了两个材料。而周老师的课堂相对来说更强调学生对课堂的想像性参与。这可能是孩子年龄差异对课堂的影响导致的不同,但更可能是两人个人气质风格的差异。但他们之间的差别不是本质差别,表面不同,实际上基本理念和操作方式都是一样的,都有共同的问题。下面就周郭二位老师课堂上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
  问题一:无论是他们的提问方式,还是有意无意的暗示和提示,都很大程度上引导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为什么会有老师暗示学生这样的情况发生?我觉得原因有二:首先是因为老师急于得到答案,没有等待学生思考和回答的耐心,因而急切地给予暗示,这或许跟公开课只有一节课,时间有限有关系,以后的公开课可以考虑让老师上两节课,这样可以让老师从容一点,或者老师完全不必考虑上完文本,上到哪算哪!其次可能是因为老师脑子里预先准备好了答案,因而他的提问不是想让学生回答出个人化的感受和理解,不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充分探索各种可能性,而是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因而加以暗示。这样的暗示和引导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的限制是致命的。
  问题二,两位老师课堂上的对话往往是一一映射的线状单箭头式的对话,而没有构成师生,生生,学生文本,教师文本之间多向交互作用的网络状复杂对话场域。在这样的对话中,学生体验的个体差异性,观点的多元化,对话激发的创造性灵感火花和思辩的过程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一个问题抛出以后,老师往往只让一个学生回答!为什么不再叫几个学生发表看法?为什么不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为什么只是师问生答?而没有生问生答?生问师答?为什么不让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质疑?为什么没有连续交锋的往复辩难?在评郭老师《项链》一课的时候,我也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既然是对话,对话主体之间就应该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单向的问答式关系。否则,师生在课堂地位和权利上也是不平等的。师问生答的课堂是“问答式”课堂而非“对话式”课堂,这样的课堂上大多数的对话属于“伪”对话。那么和为“问答式”课堂什么样的对话是“伪”对话?“问答式”课堂中教师的提问不是想要启发学生思考,而是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问答式”课堂上只有单方面的师问生答而缺乏相互的质疑辩难;“问答”式教学是教师传递自己观念的技巧而不是基于共同领略探索文本的教育学考量。既然如此,这样的对话因结论已经确定,因缺乏相互的质疑就变成了“伪”对话。独白式课堂,问答式课堂和对话式课堂,我视为课堂教学的三个境界。“问答式”教学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课堂上的对话缺乏连续性。由于老师往往只让一个学生发表意见,而没有给其他学生质疑学生发言和自己观点的机会,自己的追问在多数情况下也不够,因此导致的问题就是老师课堂上的对话不仅是单箭头式的,而且缺乏延续性,往往是一问一答之后戛然而止。我将“郭老师课堂的精彩环节”所举的第五个环节视为精彩环节一方面因为郭老师在这里进行了五次连续追问,尽管仍是单向线状而非多向网络状的交互问难,另一方面也恰恰是因为这样的连续追问太少了。
  问题三,两位老师的课堂过于确定和稳定,是通过一条确定的道路直奔已知目的地的旅游,而不是去探索迷宫般的交叉小径的花园,缺乏一种时刻面对岔路的不稳定态不确定感。为什么这种不稳定态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开辟新的道路发现新的可能性的创造契机!为什么不稳定态就是开辟新的道路发现新的可能性的创造契机?这就要分析不稳定不确定的原因。为什么不稳定?因为文本没有确定的最终理解;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话课堂保证了学生老师都可能在对话现场被激发出灵感,学生能够迸发出什么灵感无法完全预料;而这种突然出现的灵感就可能打破原来的教学预设,从而把课堂引向另一条道路,这另一条道路就可能是打破常规的创造性契机!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记住什么这个世界上已有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创造出这个世界上没有的知识,因此一条新的道路就比老师的既定道路重要得多。并且新的问题和观点可能是学生的真正困惑,从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来说,学生现场出现的问题和观点是必须重视的。我曾说过,课堂是一个“思维激荡,灵感勃发”的场域,郭周二位老师的课堂显然都没有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事先的暗示,对话的单向,问题本身的封闭性,没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课堂整体设计的刚性和不可更动等等,其实在课堂上学生一般都会有偏离老师预设的观点和问题,但因不符合老师的期待,可能就被老师忽略掉了。教师缺乏现场应变的意识,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有价值观点和问题缺乏敏感,遗憾的错误了大量创造的契机和新的生长点!因在文本细读中已经就此问题作了细致的分析,这里就不多讲了。教师究竟有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呢,还是舍不得自己事先的高明设计,还是仅仅是理念问题?两位老师的课都是总体控制,局部自由;总体封闭,局部开放;表面开放,实际封闭;表面现场化,实际上刚性不可变动。
  问题四,无论是周老师的课堂还是郭老师的课堂都没有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以及对同学和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文本的丰富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这个年龄学生的独特反应都没得到应有体现,这是非常让人感到遗憾的。教师显然缺乏对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考量,而发现问题和质疑是创造的前提。这种状况不仅可以看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出了问题:答案在先而非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比讨论对话的过程更重要,而且也可以看出教师的真理观有问题:真理并非先在的唯一确定存在,而是存在的不能终结的自由显现过程,因而需要共同讨论来使之敞开。对课堂技术操作的教育学考量又涉及到对语文课堂的认识问题: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开辟道路的探险过程,而不是由老师事先探测好道路得到答案带领学生直奔目的地走一遍的团队旅游;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感受分享和思维对话过程,而不是去达到一个唯一结论,甚至因把唯一结论看得过于重要而异化了过程!更何况,这个唯一结论是否存在还是一个问题!即使存在,也未必就事先掌握在教师手中!说到底,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教育理念的问题:不是一起去探索真理,而是通过循循善诱地告诉学生现成真理。当然,周老师设计的问题似乎也有开放性,比如让孩子识识老太婆真假的设计,但一个环节无法改变整个课堂设计刚性不可变动,步步为营进行诱导的事实,“想想老两口的默契”已经明确引导学生从他们之间默契与否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还有郭老师老头子老太太遵循的是——原则的设计,且不说这个设计仅仅是一个环节,而且由于在此之前郭老师下发材料的暗示和一系列环节的铺垫,这样的开放性价值也已大打折扣了,前面的岔路口已经被忽略,终点的时候再来开放其意义有多大也值得怀疑。
  最后,二位老师似乎也没有充分考虑以下两个关键问题:如何理解童话?如何引导小学四年级和初一的孩子理解童话?
  
  关于对话课堂的思考
  
  对话人格。对话人格相对于权威人格封闭人格以及自卑人格,这一提法尤其针对教师,也针对少部分自以为是的学生。具备对话人格的人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永远无法抵达终极真理,而始终是在追寻和探索真理的途中,他心态开放,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局限,随时可能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并承认错误和修正自己既有观点和看法,哪怕这些观点曾经是自己很珍视的,否定它意味着对自我某些部分的否定;随时准备接受批评和挑战,而不因此恼羞成怒,但具备对话人格的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不盲目拜倒的权威的脚下,如果根本没有自我的个体主体性,也就无所谓对话,由这种个体主体性构成的多元是对话的前提。对话者不接受未经质疑和考量的观点,因此,对话人格的人虽心态开放,却天然与权威人格不相容,是专制人格权威人格的死敌。
  对话前提。各自要有对话前准备和认识,没有准备无法对话,尤其学生,对文本和相关背景的熟悉和对话前的感受和思考是对话的前提;差距太大无法对话,尤其师生之间,因此有时候教师要故意弱化自身;对话者承认课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价值,因而他的观点都是值得重视的,都可能对其他人有帮助。
  对话规则。不得对对方的智力资格等进行质疑,逻辑自洽,尊重事实这些是必须共守的规则。不应随意打断对方的陈诉和限制对方发言的权利,但可以对对方的逻辑矛盾和事实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对话的真理观。没有绝对真理,只有对话共识;或者就算有绝对真理,也不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中,因此需要师生共同去探索。或者真理是存在的自由展开方式的真理观,因此对话过程即是使对话对象和对话者自我存在同时敞开的过程。
  对话氛围的营造。教师千万不要一切尽在掌握,显得很深刻很博学,给学生一种暗示:答案在老师那里,因而对自己不自信,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或者懒惰,因为高明的老师反正会提供答案而袖手旁观,而不积极思考,也不能盛气凌人,让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而不敢发言从而无法对话,对看起来肤浅和荒谬的观点不应嘲笑挖苦,这也会打击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的创造性发言和质疑精神尤其应受到鼓励。
  对话课堂的特征。对话课堂是思维激荡,灵感勃发的场,会出现大量激烈的思想交锋;学生经常产生强烈的想发言的冲动;在这样的课堂里不时有意外发生,整个教学进程有大致指向而无法精确确定,因而课堂显得有一些无序;由于这种不确定性,对话课堂即使面对同一话题和文本,不同课堂文本也一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无法复制和批量生产,每一次对话课堂都是独特的;对话课堂的对话不是单向的一问一答,而是思维的往复交锋和体验领悟的共享;对话课堂的对话具有连续性。
  对话课堂的目的。对话课堂不以让学生接受既有的结论为目的,对话者把对话过程视为共同探索真理锻炼思维丰富感受更新打开自己生命的过程,是通往真理之途;对话课堂不批发真理和知识但力图使学生养成追求真理的习惯和思考的热情,并具备不断更新自我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对话课堂力图让学生在对话探索存在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巅峰体验。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6 19:1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e23f601009dcp.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6 19:1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4e23f601009ar6.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8-16 19:14
忠弟子:一切谣评都是纸老虎!
范美忠:我的初恋(一)  
范美忠总体性的迷思和现代性的缺失—我看李泽厚(一) (
范美忠:自己的童年
中国民间思想  
主题:追寻有意义的教育 续  
主题:蓉城幸会三剑客(一)
范美忠文集1
范美忠文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