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47
标题: 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
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
孔起英教授说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儿童美术欣赏是其视觉的功能。美术欣赏行为的发生是与视觉器官的发育的相对应的。只有儿童的视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美术欣赏行为。
美术欣赏除了认知成分外,还有情感成分。所以儿童美术欣赏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把0~7岁儿童美术欣赏的发展分为:
本能直觉期(0~2岁)
艺术感知占优势时期(2~67岁)
一、本能直觉期(0~2岁)
这一时期的欣赏主要对形式审美要素的直觉敏感性和注意的选择性,是纯表面的和直觉的。主要通过视、听、动的协调活动进行信息的相互交换。儿童对形状、颜色、等美术基本要素的视觉偏爱的研究。这种偏爱还只是由生理机能组织决定的,是一种本能的快感,还没有真正对立的美感反应。
在深度视知觉方面——5个月以后的婴儿不仅已具有深度知觉,而且就平面与独立物体而言,他们表现出更爱看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东西。
在颜色视觉方面——起码的视觉在出生后很短的几周就出现,婴儿辨别颜色的主要因素是色调(而不是明度)。婴儿在出生后的较早时期就已经对美术的两个基本要素——形与色有一定的审美感知了。虽然这是最初的反映只是一些本能的直觉行为,但这些本能的直觉行为为日后更高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做好了心理上的准备。
成人在这一时期该做些什么?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给以儿童适当的视觉刺激,为他们自其所处的环境里创设一些有利于幼儿观察的视觉焦点以使儿童产生视觉运动。
例如:婴儿房里陈设以粉色系的块面背景为主,而以图案清晰、色彩鲜明的图片;在婴儿的摇篮或房间的天花板上悬挂色彩鲜明的玩具、饰物,如彩球、风铃等;还可以用色彩鲜明的玩具或图片与婴儿一起玩视觉追踪的游戏;另外,成人及婴儿自身的衣服也是婴儿重要的视觉对象,成人对此也应该做适当的选择。
二、艺术符号感知占优势时期(2~7岁)
2~3岁以后的儿童,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其美术欣赏的发展不仅与生理机能有关,而且受到其社会认识的制约。在美术欣赏感知和理解方面,表现出以下特点:
1、在自发情况喜爱,儿童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
当一件美术作品呈现在学前儿童面前,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这件美术作品的内容,很少有意识到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这说明这一阶段的儿童没有完全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态度,而只是在一种“求实”的态度。进一步说,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的感知欣赏只限于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丁祖荫、潘杰(1964)认为,学前儿童大部分处于认识个别对象阶段和认识空间联系阶段。可能与幼儿本身的认识能力的低下和知识积累的不丰富有关。国内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有二能够识别画中国描绘的物体,并且这种识别不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
例如:我们给幼儿欣赏毕加索《和平》这一些孩子看到这幅作品时所说的第一句话:"我感到这幅画画的是原始人的生活”、“我感觉这个地方非常可怕”、“啊!我感觉这幅画把握带到了一个童话世界”、“我感觉这些人很穷,在跟人家要钱”......虽然每个孩子对《和平》的中心意义的理解不同,但对儿童的开门见山式直觉型的话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儿童首先把握的还是作品的内容,而不是作品的形式。
2、在教育的干预下,幼儿能感知美术作品的某些形式审美特征
在线条与形式的感知方面,幼儿总是喜欢把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谈论。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有二匹配枝繁叶茂、茎叶成放射状的树和“弯腰驼背、浑身无力"树与高兴和伤心之前的关系。幼儿大多数能完成这项任务。这表明,当线条融合在形象中时,幼儿能感受到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也有实验证明,4岁时期是儿童感知图形的敏感期。
对色彩的认识而言,此时的而首先发展的是辨认颜色、正确配对,逐渐向指认和命名发展。大多数的研究者认为,幼儿认识的暖色以及明度较高的颜色,而对间色、复色或色相相差别叫小的颜色认识较困难。
就对色彩的感受而言,丁秀玲(1993)研究了幼儿对色彩的视觉效果、情感效果、象征效果的感受,结果发现:
(1)幼儿在色彩的三个层面的审美感受存在着差异。表现为:幼儿的色彩视觉效果感受性最强,而色彩的情感效果和象征效果感受性相对较弱。
(2)幼儿的色彩审美感受具有明显的年龄发展特点,特别表现在有二对色彩气功能感意味和象征意义的感受以及色彩的冷暖、轻重感受上。但对非再在现性的色彩构成,4岁幼儿即已具有相当明显的先天直觉美感,甚至胜于5岁和6岁的孩子。
(3)在较高层次的色彩审美把握上,幼儿存在着较明显的个别差异。某些4岁儿童就已达到与6岁儿童相当的水平,即使同龄幼儿,也存在好差两个极端之分。
    在空间构图感知方面,相当一部分的幼儿以及高具备了感知美术作品的空间深度的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能力在发展。对美术作品的构图的感知能力,在学前阶段以及国内开始表现了出来,并且有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内容的影响。然而,当他们面对非再现性的租凭,即排除了内容的干扰时,则更容易注意到作品构图冈面的特征。
在对美术作品的情感表现性的感知方面,当幼儿被有意识的引导感知时,大多数幼儿能感知到作品的情感表现性。4、5、6岁幼儿的平均分数达到7.3、8.1、8.8(总分为9分)。他们通常从作品的内容、自己的情感偏好、想象因素和作品形式方面的特征四个方面来解释作品的情感表现性。(王芸美,1993)
   孔起英教授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在不告诉幼儿绘画作品名称的情况下,要求36名6岁幼儿欣赏毕加索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然后给它起名字。结果表明,除了9名幼儿表示名字取不出来,以下是幼儿为《格尔尼卡》这幅画所起的名字:
1、黑暗空间      2、魔鬼画       3、破坏世界的地方  4、乱糟糟的世界   5、大战斗       6、快爆炸的灯泡
7、刀、牛、头    8、妖魔鬼怪     9、战争画
10、古代的战争  11、在黑暗中生活的小孩  12、乱乱的画
13、黑暗之星    14、狼吃人       15、地道
16、恐怖世界    17、奇怪王国     18、黑暗的世界
19、三国演义    20、骨头         21、黑白画
22、人和马在山洞里   23、形象世界
从以上所列名字,我们可以发现,有二所取得这些名字基本上能表明他们知觉到了文本的情感表现性。
在作品风格感知方面,王芸美的研究表明,幼儿表现出较为困难,他们往往受作品内容的控制。我们有一个研究表明,已经欣赏过马蒂斯、凡高、毕加索、米罗、康定斯基的作品后,在别的场合,当儿童们再次面对这些艺术家作品时,他们仍然能识别出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风格。他们会说:“这是马蒂斯画的”、“那是康定斯基画的”“米罗的话是夸张变形的”。我们还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小调查:将斯坦伯格的作品《护照》给欣赏过凡高的作品的10名大班幼儿看,就有两位认为,这幅画“有点像凡高的画。因为这幅画里的线条也是在转转转(儿童边说边用手指画着圆圈),像凡高的那样。卡尖以西儿童已能从作品zhogn 从线条的力的方向方面来感知其风格。
(3)幼儿更喜欢感知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
在对美术作品的偏爱方面,幼儿喜欢的是再现性的作品和能够识别出作品中所描绘的对象的非再现的作品。作品的内容是否客观地、真实的再现了现实世界,作品的色彩是否丰富、鲜艳是他们判断作品好坏的两个最主要的标准。无论是中国画、西洋画还是儿童画,如果他们看不出一幅作品花了些什么,他们就可能不喜欢它。
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把具有明快色彩的作品作为自己喜欢的对象,儿童对偏爱原因的分析也越来越注意形式特征技巧方面。曾经在幼儿园对92名六岁的幼儿做过一个小实验,要求幼儿从毕加索油画《格尔尼卡》、齐白石水墨画《虾》、东汉出土的陶俑《侏儒俑》以及民间色彩剪纸作品《老虎与娃娃》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结果显示,81位儿童选择了剪纸作品《老虎与娃娃》,理由是这幅作品“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好看、“颜色五彩缤纷”“颜色看上去喜气洋洋”、颜色鲜艳。而其他的几幅则“颜色不好看”。有研究表明:年幼的儿童由最初的笼统、部分华、强烈关注主题和色彩逐渐地发展到技巧和主体性质发生兴趣。
从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的感受系统在发展进程中保留了感觉运动阶段的情感倾向性,例如信任、安全、亲近、温馨等情感特质。《老虎与娃娃》就具备了这种情感特质,《格尔尼卡》则相反。
总之,儿童的美术欣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笼统到分化,从没有标准到具有一定的标准,从以自己主观的情感偏好为主导比较客观的分析为主逐发展的过程。到达学前末期,其美术欣砂锅内能力也相应地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儿童美术欣赏发展的特征要求我们,在美术欣赏教育或噢对能够中,应为儿童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给他们提供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选择应该是有组织的、有系统的,以使儿童的欣赏经验系统华。同时,又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导他们感知、理解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48
美术欣赏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我们的研究表明,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原始人所描绘的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动物,有的在追逐奔跑,有的则带伤挣扎。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教师曾与儿童简单讨论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的时代、原始人的样子、原始人的生活情形等,既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理解壁画打下了基础,活动中,教师能引导幼儿扮演动物的各种姿态和作品生动有力的线条,讨论画面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如在欣赏“拉斯科洞穴的马头”时,孩子们提出了不少疑问:“马头上有一根根像刺一样的线条,这是动物的鬃毛还是射中它的利箭?原始人为什么用弯曲的线条画了一匹行将倒地的马?为什么只刻画动物而不太画别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在深黑暗的洞穴里面画画?”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切都与原始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有关,是原始人重视食物的反映。原始人认为,画出被击中或被捕获的动物形象,就等于是击中或捕获了它所描绘的那种动物本身,而且描绘得越逼真,显现的魔力就越大,通过欣赏,儿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了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了解。
     二、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像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的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像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任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为突出。
     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色彩和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像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像、创造的广阔空间。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像作品,儿童在欣赏时创造性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离子说“这幅画说的是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还有的孩子说:“我闭上感觉自己在左右、上下、前后摇晃,因为这个人的身体是歪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创作“变形的脸,”他们对脸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变成了正方形、月牙形、五角星形、螺旋形、爱心、水滴、花、火箭、葫芦、蝴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还把五官移位或者改变其距离。这种变形、夸张练习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此外,在美术活动中,讨论作品情感,透过作品猜测画家心境和个性特点,给作品起名字等,也有利于儿童想像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述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上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及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理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像力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像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如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他们能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必回答;他们会就爱迪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常用的句式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摘自2001年《幼儿教育》第11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49
怎样培养儿童美术欣赏能力 来源:搜狐母婴

    考虑到低幼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对儿童的艺术素质要全面培养的要求,每次的欣赏活动都要与相应的操作活动相结合,使整个活动有静有动,有视觉体验也有操作经验。这样,欣赏带动了创作,创作又反过来可以加深欣赏的体验,两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培养儿童美术欣赏能力
    一般来说,一次完整的美术欣赏活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1、整体感觉,自由地谈论
    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
    如在米罗《哈里昆狂欢节》的欣赏活动中,教师刚出示这幅作品,儿童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他们有的瞪大双眼,有的兴奋地晃动着身体,有的大声叫着“真漂亮!”显然,他们是被画面鲜艳丰富的色彩、各种奇特的、不规则的图案所吸引住了,这便是他们对这幅作品的第一印象。
    这是未被教师修正过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直觉体验,它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和思维活动,是儿童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面对儿童的这种表现,教师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儿童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妨碍儿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
    儿童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往往都汇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此时教师应支持、鼓励和激发儿童的表现欲,给他们一定的时间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儿童一起作出真实的反应,拉近与儿童的距离。
    2、要素识别及其形式关系分析
    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
    这一步可以以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为线索,引导儿童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
    如在《哈里昆狂欢节》这幅画中,幼儿说出他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就有“耳朵、眼睛、鱼、小提琴、太阳、梯子、小猫、小羊、豆子、小音符”等很多种。儿童能从这幅抽象画中看出这么多东西来,说明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动的,这是儿童欣赏能力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这还主要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
    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徒刑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
    在识别了线、形、色等要素之后,有时甚至在识别这些要素的过程中,这些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和蕴含的意味,自然便会成为儿童感受和谈论的主要内容。如在欣赏《哈里昆狂欢节》时,幼儿不仅谈到小提琴正发出美妙的声音,梯子上有个耳朵,还谈到梯子上的耳朵在听好听的音乐。当谈到画面中用的最多的颜色是红色时,幼儿的感受是感觉很暖和,很高兴,自己也想像小动物们一样跳舞。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50
读《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有感
于建丽

“胸有诗书气自华”,这一直是我向往的一种境界。新学期的到来,也让我们迎来了读书的热潮,在这段日子里,我利用放学后的读书时间不断地充实着自己,让我深受益处。而做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有幸读到了屠美如老师撰写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这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感受到:
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原始人所描绘的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动物,有的在追逐奔跑,有的则带伤挣扎。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教师曾与儿童简单讨论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的时代、原始人的样子、原始人的生活情形等,既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理解壁画打下了基础。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各种姿态和作品生动有力的线条,讨论画面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如在欣赏拉斯科洞穴的马头时,孩子们提出了不少疑问:马头上有一根根像刺一样的线条,这是动物的鬃毛还是射中它的利箭?原始人为什么用弯曲的线条画了一匹行将倒地的马?为什么只刻画动物而不太画别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在幽深黑暗的洞穴里画画?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切都与原始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有关,是原始人重视食物的反映。原始人认为,画出被击中或被捕获的动物形象,就等于是击中或捕获了它所描绘的那种动物本身,而且描绘得越逼真,显现的魔力就越大。通过欣赏,儿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了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了解。
二、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象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任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儿童在欣赏时创造习惯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这幅画说的是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一只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还有的还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左右、上下、前后摇晃,因为这个人的身体是歪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创作“变形的脸”,他们对脸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变成了正方形、月牙形、五角星形、螺旋形、爱心、水滴、花、火箭、葫芦、蝴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还把五官移位或改变其距离。这种变形、挂帐联系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如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他们能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解决和回答;他们会就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常用的句式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我们从书中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新观点,记得吴校长说的“只要能学到‘一点’知识,我们就有收获”,相信通过日积月累,我们会有很多的收获,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来改变我们的人生。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51
http://yey.fjedu.gov.cn/teacher/Print.asp?ArticleID=376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53
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育实践与探索


作者:施柳菊    (崇明县竖新镇中心幼儿园)




  中国的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民间美术教育是“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系统工程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和活力,它产于自然,内容丰富多彩。在幼儿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活动,是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情感和审美能力。使幼儿在现代文化的氛围中逐渐吸取民间文化的精髓,扩大幼儿的眼界,尤其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间美术的创造技艺,没有专门的学校训练,它是以家庭的个体方式传承、沿袭,工具材料简单易找,创造时既有沿袭下来的,又可自由想象。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点、造型、色彩和发展规律。民间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艺术活动,其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而且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年龄特征。这两年,我们幼儿园进行了幼儿民间美术教育欣赏活动的实践与探索:
  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美术教育一直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缺乏单独的欣赏课程,而美术欣赏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幼儿的艺术学习。民间艺术作品因其原发性、恒久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幼儿所接受。通过民间美术欣赏,可以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在欣赏那些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乡土味极浓的民间美术作品同时,幼儿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培养了审美情趣。美的作品能够深深吸引每个幼儿,使他们在羡慕、赞叹之余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在充分感受美的过程中萌发表现美的愿望。
  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目标:
  1、通过民间美术欣赏教育,让幼儿初步了解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让幼儿感受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构图、形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概念,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
  民间美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我们在教学时,应选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典型、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若按它们在社会作用和价值上的侧重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1、有实用价值的民间工艺作品。
  民间服饰:
  作为社会文化基本要素,以日常生活用品的形态,体现民族文化的积累,升华和多姿多彩,与服饰有关的民间美术作品,如我们崇明的土布,包括蜡染、绞染、扎染等印染工艺。在成衣过程中的拼布、镶边、扣绊,刺绣等亦显示局部装饰美。
  床上用品;
  我们崇明的大开门床、小开门床、暖床上的床单、枕头、枕套、竹席、帐钩、帐眼等,由我们崇明地区的多种民间工艺品组成,包括染织、编织、金属工艺等。
  日用器皿:
  包括木制品、陶瓷制品、竹制品、草制品和纸制品等。
  2 、以精神因素为主的民间工艺品.
  年画:
  年画是我国民间过春节、庆丰收、预祝吉祥如意的一种民俗美术品,如《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福娃》等。
  民间剪纸:
  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灯花、喜花等。
  民间玩具:
  民间玩具有泥、木、草、棕、竹、芦、布等类,孩子们平时玩的陀螺、芦哨、竹笛、布偶等。
  粘贴作品:
  单种材料和多种材料组合的粘贴画,如芦苇粘贴画“小猫钓鱼”、种子粘贴画“鲤鱼跳龙门”、彩米粘贴画“海狮顶球”、围丝粘贴画“大象与小象”等。
  风筝:
  风筝是社交、教育、运动娱乐、文化艺术交流的物化形式,主要产地有山东潍坊,北京和南通等。我们崇明有蝴蝶风筝、六角风筝等
  进行民间美术欣赏教育的策略
  在指导幼儿进行民间美术欣赏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老师、幼儿与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之前,自身应对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例如,教师必须理解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可能的象征意义,理解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理。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虽然教师在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之前已有对美术作品意义的预期,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必须无条件地接受老师的这种预期,他们仍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不同的理解,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审美体验和领悟进行非语言的信息沟通。
  2 、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欣赏面。教师应适当给幼儿一定的美术欣赏的基础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使他们在美术欣赏中理解作者的用心,帮助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同时给予幼儿充分体验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反复多次地进行感知、体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简单的描述,充分调动和增强幼儿的观察力,艺术想象力和表述能力。
  幼儿学习生活的地方是进行美术欣赏的重要场所,优美的环境可使幼儿受到民间美术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幼儿园的走廊、楼梯的墙面上布置了许多剪纸画、多种材料粘贴画、各种各样的风筝、艺术小伞等。楼梯的转角橱内摆放着姿态各异的民族娃娃,教室里贴者绚丽多彩的京剧脸谱。许多民间艺术作品为幼儿营造了一个优秀向上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身临其境中观察、想象、追求美。使有限的空间活了起来,让幼儿欣赏到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在感受美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
  3 、引导幼儿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在幼儿进行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时,教师引导他们边体验边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让幼儿通过自己充分的感情体验后,再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感受的表达方式是多样性的,如语言的、身体动作的等等。在欣赏“年年有余”时,幼儿会被深深吸引,设想自己就是那个可爱的娃娃,并且会用很多词汇现在的感受,如高兴、快乐、开心等。
  由于民间美术自身的特点,使得它可以与民间节日、民间文化、民间音乐、民间习俗相结合,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育。
  (1)将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节日相结合
  我国有许多民间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来临,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我们就抓住这些有利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元宵节的时候,教室里贴一幅“年年有余”的图画,挂上各种各样的灯笼,和小朋友们一起挂上门笺,欣赏图案精美、色彩绚丽的花灯,提高幼儿对民间色彩的感知力,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2)将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文学相结合
  民间文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童谣、民间童话等,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和美德。在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民间文学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丰富语言知识,了解民间文化。如在欣赏民间想象画“大禹治水”时,教师适当穿插故事,讲述大禹坚忍不拔的精神,深深打动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民族情感。在欣赏风格各异、绘制精美的风筝时,教师可以向幼儿讲述风筝的民间传说,介绍风筝谣,加深幼儿对民间美术的理解。
  (3)将民间美术与民间音乐相结合
  音乐是想象力的翅膀,优美的乐曲令人产生激情,在欣赏刺绣“凤穿牡丹”、“丹凤朝阳”、“狮子绣球”等作品时,教师可以为幼儿选取民族乐器琵琶的音乐。在欣赏陶瓷时,选取古筝乐曲。欣赏剪纸时,配以喜洋洋的民乐曲。美好的氛围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对之产生 浓厚的兴趣,陶冶了情操和心灵。
  (4)民间美术欣赏与民间习俗相结合
  民间美术的内容与形式大多受到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的制约,这一点在泥塑、年画、剪纸中表现较为突出。在欣赏此类作品时,教师可给幼儿讲一些民俗习惯,让幼儿了解民间艺人通过一些寓意或象征的图形,来表达祈求平安吉祥、多子多福的愿望。如泥塑中的“大阿福”、“光顶娃娃”等,让幼儿体味民间美术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手段,如幻灯、录象、多媒体等。采取适宜的方法,与观察分析、讲解示范、形象比喻等,有力地提高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老先生认为:“儿童对于环境中各种事物的认识一定要亲眼看到,耳朵听到,手接触到,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性质。”所以我们要重视加强幼儿民间美术欣赏教育,激发幼儿对民间美术的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
  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的成效:实施幼儿美术欣赏教育 提高幼儿欣赏水平
  美术欣赏教育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中美好事物,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初步概念,感受其形式美和内容美,从而丰富了他们的美感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在低幼儿童中开展美术欣赏活动,有其它活动不可代替的功效,它对开阔儿童的视野,提高儿童的艺术兴趣,发展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情感体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积极的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作用。
  1、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增进了幼儿的理解力
  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采用最多的方法便是讲解、分析。在引导幼儿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之后,老师对作品的形式、要素进行分析和描述,讲解作品所传达的情感、气氛、理念,使幼儿对作品内涵加以理解。
  老师在讲解时语言的具体形象,抑扬顿挫,激发了幼儿欣赏的兴趣,提高欣赏的积极性,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作品展开丰富联想。如:在欣赏民间服饰时,老师可以请幼儿闭上眼睛,把自己假想为穿着民间服装的人,然后跟着老师说的话展开想象,小朋友们都穿着美丽的民间服装在音乐的伴奏下唱歌跳舞,通过这样的感受,幼儿可以较快地进入角色,从而较快地理解作品。
  2、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问加深幼儿对作品的鉴赏力。
  幼儿对抽象作品所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他们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直觉感受和把握,他们就作品所表达的意象和情感表现性方面所展开的丰富想象,很多时候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他们欣赏活动中常常会感受到一些教师没有感受到的东西,说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话语。此时,老师能够充分尊重幼儿的见解,保护孩子们的想象萌芽,提高了他们的鉴赏力。如:在欣赏民间剪纸作品时,老师适时地引导幼儿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请伙伴们一起讨论。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得出画的名称,从而实现作品与欣赏融洽,加深幼儿对作品的鉴赏力。
  3、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提高了幼儿表现能力。
  开展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比较欣赏;同题材不同表现水平的比较欣赏,使幼儿在感受和感性选择的同时,老师给予色彩、形状、以及对称、均衡、重复变化等形式美和寓意美理性点拨。
  如:同是表现动物,粘贴制作的动物立体感及强,色彩艳丽而明亮,生动形象。卷纸的作品轮廓明确、直白;而剪纸的作品比较精细色彩单一,形状对称。幼儿在欣赏的同时,不仅学到了一些浅显的色彩知识以及施色技能,发展了他们的色彩潜能,而且也感受到了作品的不同风格。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58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


-

美术教师读书笔记: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
    有幸在暑假中读到了屠美如老师撰写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这本书,通过阅读,使我深刻感受到:
    美术欣赏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儿童良好艺术素养的形成,而且对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情感的材料。它有助于开阔儿童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帮助儿童积累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
    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原始人所描绘的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动物,有的在追逐奔跑,有的则带伤挣扎。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教师曾与儿童简单讨论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的时代、原始人的样子、原始人的生活情形等,既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理解壁画打下了基础。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动物的各种姿态和作品生动有力的线条,讨论画面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如在欣赏“拉斯科洞穴的马头”时,孩子们提出了不少疑问:“马头上有一根根像刺一样的线条,这是动物的鬃毛还是射中它的利箭?原始人为什么用弯曲的线条画了一匹行将倒地的马?为什么只刻画动物而不太画别的东西?他们为什么要在幽深黑暗的洞穴里画画?”通过讨论,孩子们了解到这一切都与原始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有关,是原始人重视食物的反映。原始人认为,画出被击中或被捕获的动物形象,就等于是击中或捕获了它所描绘的那种动物本身,而且描绘得越逼真,显现的魔力就越大。通过欣赏,儿童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加深了对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了解。
    二、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艺术欣赏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家的生活和社会背景等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情绪情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欣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59
过程实际上是欣赏者积极主动的创造过程。艺术作品就象一台发动机,它把欣赏者潜在的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而欣赏者则动员自身所有知识经验和个性情感来进行创造,使艺术欣赏对象带上独特的个性和创造色彩。在当代接受美学理论看来,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个人提供同样信息的客体,而是一个有待读者、听者或观者参与并与之对话的特定的、开放的文本。艺术文本中有许多“空白”和“空缺”,它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等待欣赏者运用想象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欣赏者融入作品的任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为突出。我们的研究结果证明,儿童对抽象作品作出反应的热烈程度,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感受水平,围绕作品的意象和情感所展开的想象能力,是绝大多数成人所不及的。抽象作品为儿童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象、创造的广阔空间。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富有想象的抽象作品,儿童在欣赏时创造习惯地表述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这幅画说的是沙滩上有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了一颗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他把自己的一只眼睛、一只脚变没了,把沙滩变成了一条直线。”还有的还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左右、上下、前后摇晃,因为这个人的身体是歪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和创作“变形的脸”,他们对脸庞、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变成了正方形、月牙形、五角星形、螺旋形、爱心、水滴、花、火箭、葫芦、蝴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还把五官移位或改变其距离。这种变形、挂帐联系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
    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它包括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的对话,欣赏者与作品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5:59
-

间的对话等几个方面。无论是哪种对话,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中介来实现。对于儿童来说,这几种对话是互相交织的。一方面,作品通过色彩、线条、形状、构图以及所描绘的事物或情节等因素向儿童发出信息,儿童则靠敏锐的直觉和审美经验,不断地获取这些信息,并作出情感上的回应。另一方面,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倾听别人的感受。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并希望将其表述出来。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这种发展不仅表现在表述的流畅、长句子的经常出现、各种词语特别是与情绪情感有关的词语的大量运用上,还表现在儿童乐于表达,并能自然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其他学科活动和日常交往之中。
    四、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态度。
    儿童在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有利于儿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归根结底是由艺术的无错特点以及它给儿童提供的巨大的想象和创造空间所带来的。如他们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人云亦云;他们能大胆发问,并积极尝试解决和回答;他们会就某些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常用的句式有:“我认为……”“我觉得……”“我有一种感觉……”“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孩子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0
对 话 大 师——开放式教育视角下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

题记:
以往与老师、同行的交谈有这样一种说法:孩子的画很抽象,像某某大师……而在美术学院里又常常有人会把某位大师的作品比作像儿童画。
那么大师作品与儿童画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从中国的传统绘画到西方的现代绘画,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样式,有着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更有一批又一批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但在这
个巨大而绚丽多姿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儿童欣赏并被儿童接受的,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给孩子欣赏,不应以美术史
的发展顺序为编排线索,也不能完全以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取舍标准,而应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可接受性
。如果我们提供一定量的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美术作品,并让每一个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来进行欣赏和创作,那
么在这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将看到他们“物性”和“量化”的思维方式,这种直接的表达模式,正是他们特定年龄对事物的理解。
然而,面对自然和生活,大师们则是更理性地去分析,并借用孩子的语言模式从另一种角度来理解。可以说大师在模仿孩子的视觉方式,孩子
在模仿大师的视觉结果。基于此便有了我们今天的“对话大师”这一系列课题的探究。


以往与老师、同行的交谈有这样一种说法:孩子的画很抽象,像某某大师……而在美术学院里又常常有人会把某位大师的作品比作像儿童画。
那么大师作品与儿童画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从中国的传统绘画到西方的现代绘画,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格样式,有着浩如烟海的经典作品,更有一批又一批名垂青史的艺术大师。但在这
个巨大而绚丽多姿的人类文化艺术宝库中,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适合儿童欣赏并被儿童接受的,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给孩子欣赏,不应以美术史
的发展顺序为编排线索,也不能完全以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为取舍标准,而应更多地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可接受性
。如果我们提供一定量的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美术作品,并让每一个孩子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来进行欣赏和创作,那
么在这欣赏和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将看到他们“物性”和“量化”的思维方式,这种直接的表达模式,正是他们特定年龄对事物的理解。

然而,面对自然和生活,大师们则是更理性地去分析,并借用孩子的语言模式从另一种角度来理解。可以说大师在模仿孩子的视觉方式,孩子
在模仿大师的视觉结果。基于此便有了我们今天的“对话大师”这一系列课题的探究。

欣赏•理解•对话
一、“对话大师”的意义和作用

一、“对话大师”的意义和作用

“对话大师”——现代儿童美术欣赏教育,是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对话大师”,促使儿童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美术文化交流活动中,从大师那里摄取宝贵的艺术养料。


“对话大师”的美术欣赏教育有助于儿童能够站在艺术家的肩膀上感受艺术,观察艺术,体验艺术,并逐步学习用艺术家的眼睛去感受生活,
用艺术家的心灵去品味生活,用艺术家的灵感去创造生活。

二、对话——与大师交流的方式
(一)、在和谐中构建对话空间——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交流平台
(二)、在感受中生发美术作品多样化的意义——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价值
(三)、在探究中形成良性的“问题链”—— 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理想路径
(四)、在多元化的视角中进行艺术创生——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表达方式
(五)、在审美体验中形成鼓励机制——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功能

(一)、在和谐中构建对话空间——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交流平台

1、儿童与大师作品的对话

当大师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它即通过色彩、造型等美术语言向儿童传达信息,儿童则凭借已有的兴趣和审美经验不断获取这些信息,并做出
情感和理解上的回应。这时,儿童即与作品开始了对话。

儿童与大师作品之间的对话可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也可能是非语言的信息沟通。如在欣赏绘画作品时,儿童会自言自语“好美啊!”在欣赏
某些雕塑及手工艺作品时,儿童常常通过抚摸、触碰等动作接触作品,与作品直接对话。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应为儿童与大师作品的对话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给儿童创造更多自由面对的机会,并允许儿童用自己的方式与大师作品
对话,表达自己的感觉。

2、教师与大师作品的对话

儿童美术欣赏离不开教师与儿童的对话。在对话中,双方是平等的对话者,既说又听,相互理解。双方对话还应注意把握时机,为儿童在动态
式的对话中积极思考创造条件。教师何时保持沉默、何时介入、何时引出新话题,这些都是善于对话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师与儿童对话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时相互间一个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或热情的爱抚等身体的接触也能使对话双方互相承认、互相尊重。
倾听、问答、讨论甚至争论都能使彼此间相互理解、吸引、包容,相互接纳。

4、对话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与儿童的对话

儿童美术欣赏离不开教师与儿童的对话。在对话中,双方是平等的对话者,既说又听,相互理解。双方对话还应注意把握时机,为儿童在动态
式的对话中积极思考创造条件。教师何时保持沉默、何时介入、何时引出新话题,这些都是善于对话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师与儿童对话的方式是多样的,有时相互间一个鼓励的眼神、肯定的手势或热情的爱抚等身体的接触也能使对话双方互相承认、互相尊重。
倾听、问答、讨论甚至争论都能使彼此间相互理解、吸引、包容,相互接纳。

2、教师与大师作品的对话
教师作为另一个欣赏主体,在美术欣赏活动中,也必须和大师作品展开充分的对话。这样才能对大师作品的特征和要素做出明确的识别,才能
对大师作品中的形式语言及对称构成原理进行分析和理解。
教师与大师作品的对话一般发生在儿童欣赏活动之前,是欣赏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活动过程中也离不开教师与大师作品的对话,教师在儿童
面前表现出来的对作品的热情直接影响儿童对大师作品的关注,特别是当儿童对某作品有独到的理解时,教师应对儿童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和
反馈。

(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这是对话能够进行的条件,也是儿童乐于对话的前提。作为引导儿童与大师作品对话的中介,教师不应
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儿童,而应承认,在大师的美术作品面前,师生双方均有说话的权利。

(2)、教师应给儿童提供多渠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3)、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

(4)、教师不应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因为,大师的作品是开放的,每个人的艺术经验也是有限的,个体不可能完全掌
握大师作品的全部意义。而对话可能引发双方意想不到的新东西。当然,这并不表明,教师不需说出自己对于大师作品的看法和感受,相反,
教师也应该阐述自己的观点。

(5)、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二)、在感受中生发美术作品多样化的意义——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教学价值

在与大师对话过程中,每个儿童都有一套自己的解读,教学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传递信息的过程,而是创造情境,引导儿童以自己的理解方
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和交流碰撞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儿童与大师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拥有生成、开放的教学观,淡化教学过程
中的预成性与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生性与多元性,不以预设的方案去束缚师生的大脑与手脚,不以有限的结果去锁定无限的对话进程


欣赏者与大师的美术作品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在审美体验和领悟的基础上进行的视觉语言与非语言性的信息交流、沟通与表达。在引导儿童
与大师对话之前,教师可先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出美术作品的特点、欣赏要点,然后将其转化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儿童从内容美、形式美等
方面进行多方位的感受与体验,并逐步引导儿童感受大师美术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感情与思想内涵,使得在教师、儿童与大师的美术作品之间,
在展开平等、充满情感的双向交流、讨论过程中,生发出多种意义,充分发挥儿童的审美主体性与创造性,使儿童的审美潜力在不断的对话中
得以挖掘。

良性的“问题链”是指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儿童是带着问题走向问题,而不是由原来的喜欢质疑到“没有问题”,或是由刚开始时的“问号”
到活动结束时的“句号”。对话的过程应是儿童运用自己的感官、经验、思维积极探究的过程,而非是传统意义上对大师美术作品的接受学习
,教师在引导儿童与大师进行对话时应避免将对话等同于“教师提问——儿童回答”。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问题情境,为儿童提供更多
发现问题的机会,引发儿童内在的问题意识,引导儿童进入主动探求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用语言引发和鼓励儿童提问,而且要通过创设环境、
提供机会和合作支持等比较隐性的手段,促使儿童形成良性的“问题链”。

实践表明,儿童对大师的美术作品有极大的兴趣与非凡的感悟能力,他们在面对大师的美术作品中常常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独特感觉,好奇的大
脑里充满着想象,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了。

如在欣赏卢梭的作品《睡着的吉卜寨女郎》时,我们可以先通过提问激发儿童的兴趣:
你喜欢什么动物?
你和它在一起有什么感觉?
然后再出示《睡着的吉卜赛姑娘》,引导儿童一起欣赏: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幅人与动物的画。儿童根据画面的内容展开讨论:
你在画上看到了什么?
狮子和姑娘各是怎么样的?
他们在干什么?
狮子会不会吃了女郎?
除此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觉得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等等,
孩子们对狮子会不会吃了女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的孩子认为狮子会吃了睡着的女郎,因为狮子看到人会扑上去马上吃了的,
有的孩子认为狮子不会吃了女郎,
有两种不同的理由,一种觉得女郎睡得这么香,狮子不会吃了女郎的,因为狮子不吃不动的东西;另一种则认为狮子是女郎养的,她睡着了,
狮子在守护着她。
其实作品的本意在教师的理解中应该是后一种,但我们并没有否定孩子的看法,而是让孩子从画面中的景物、色彩、气氛等方面进一步来分析
孩子们很快就发现,这是在一个沙漠里,晚上,有柔和的月光,静静地撒在狮子和女郎的身上,狮子的眼中也流露出柔和的目光,安祥地看着 女郎,好像在守护着自己的主人。
在激烈的争论与探究后,孩子们到处找资料、向周围的人学习,在不断的探究中初步明白了美术大师夸张等各种艺术表现方式,之后又产生了 更多的问题,形成了更多的探究兴奋点。

在良性“问题链”的形成初始,教师可先提供具体性的引导(有关美术知识技能方面),为儿童思维提供一个路径;再进行开放式的提问(能引发儿童多角度的经验,启发儿童多层次地思考和回答),而此时教师应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下面是一组开放性提问的事例:
1、“关于画家卢梭你知道什么?关于《睡着的吉卜寨女郎》这幅画你知道什么?” ——了解并分享儿童已有的经验。
2、“通过观察、分析,并播放有关音乐,你发现了什么?”——将儿童的无意活动引向有意,让儿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发现特别、新奇的东西。
3、“你还有什么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要问大家?”——通过多向提问的方式,把教学引向开放;鼓励儿童大胆提问,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促使儿童主动梳理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让儿童站在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立场上提问。
4、“你还想了解什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而非单纯记忆已有的知识,了解孩子的探究兴奋点。
5、“欣赏了画家卢梭的画,你有什么想法,你想怎样表达?”——为孩子提供表达艺术想象与创造的自主选择权,而不是以统一的形式去限制与规范儿童。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儿童在探究与对话中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学习与生活中喜欢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与创新的积极愿望。
(四)、在多元化的视角中进行艺术创生——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表达方式
儿童从对大师作品的视觉感受到初步模仿再到个性化的艺术表现,实际上是经历了一番与大师的深层对话,孩子们细细品味、精心揣摩大师创作时的心境、思想以及蕴涵在美术作品之后的精神。儿童在与大师对话中,感受到艺术美的魅力与获得审美情趣时,容易激发审美创作的热情,碰撞出丰富的艺术想象与艺术创造的火花,此时,教师应为儿童搭建多元化的审美表达平台,鼓励与引导儿童在大师的肩膀上进行艺术创生
让儿童从小接触高尚的艺术作品,站在艺术家的肩膀上感受艺术、观察艺术、体验艺术,并逐步学习用艺术家的眼睛去感受生活,用艺术家的心灵去品味生活,用艺术家的灵感去创造生活。
(五)、在审美体验中形成鼓励机制——对话大师之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功能
我们强调:评议应以儿童的自我介绍及儿童间的互相评说和欣赏为主,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儿童绘画,总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成人的评价。我们的鼓励与打击,都将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总是仰视艺术大师,却俯视儿童绘画,其实除去大师的名气带来的权威外,我们真正读懂了多少呢?然而,孩子却能以一双纯真的双眼,直面大师的艺术与心灵。在孩子看来,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正确引导启发,每个孩子都与艺术出奇的接近。每个孩子从绘画中感到的表达的快乐,都如同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一样,异曲同工。
毕加索曾告诉自己的孩子:我在很小的时候(十岁),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但我却花费了一生的精力,学着像孩子一样去画画。
感受•体验•创生
一、内心感受篇
二、情感体验篇
三、亲近自然篇
一、内心感受篇
在艺术作品中,正是由于艺术家对材质、笔触、色彩等基本表现元素发自内心灵性的创造和运用,才使得我们能从大师的作品中真切地感受到艺术家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
或许,艺术创造的永恒就凝聚在心手相应的一刹那间。
培养儿童善于感受的心灵,激发他们超乎经验之外的创作潜能,让儿童的笔触代替他们的心灵说话。
——这是我们在现代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首先要做的。
课例:
1、只有星星在歌唱——米罗
2、平面的立体世界——毕加索
3、野兽之子——马蒂斯
4、走进垂直水平的世界——蒙德里安
5、画布上的乐师——康定斯基
6、生命的呐喊——蒙克
7、挥洒激情的热度——波洛克
8、只有空间的身体——奥托•奇特科

二、情感体验篇
从美术欣赏的一开始就让儿童尝试使用各种表现方式和绘画工具,来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让他们从中体验到绘画语言的个性化。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儿童欣赏大师的作品还是进行创作,只要让儿童放下心中持有的种种障碍和顾虑,大师作品中所昭示的精神追求、流露的真情实感就会给孩子们带来清新的思维启示和强烈的心灵震撼。
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让儿童的情感体验从无意识到有意识,逐步自觉地从生活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
课例:
1、牵根线条去散步——保罗•克利
2、爱的“魔术师”——夏加尔
3、拿着画笔当锄头——米勒
4、从酒商到艺术大师——杜布菲
5、梦幻与现实的交织——威廉•霍金斯
6、草原上的抒情诗——妥木斯

三、亲近自然篇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罗老师的这些课例可惜我收集的不够完整,才40多个
大师作品中奇特的造型、色调、构图、笔触都源自于他们对大自然的亲近以及极富个性的想象和充满激情的创造。只有细心体会,儿童才能从中得到创造的灵感。
面对大师的作品,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儿童能够从好奇中找到自己的观察角度和表达方式,在朴素中体味精妙,在平淡中创造绚丽,随时随地发现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美。
课例:
1、非常印象非常美——莫奈
2、燃烧生命的漩涡——凡•高
3、用色点拼合的世界——修拉
4、朴素艺术的旗手——卢梭
5、轻快明亮的节奏——杜飞
6、孔洞的魅力——亨利•摩尔
7、大自然的颂歌——马克斯•魏勒
8、东西方的融合——林风眠
9、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齐白石
10、风筝不断线——吴冠中

对话大师”系列课题是从众多的东西方绘画名作中精选了具有代表性的,且适合孩子们理解和接受的中外名家不同风格的作品。
其中既有西方的凡高、毕加索、马蒂斯、米罗、卢梭等大师作品,
也有东方的林风眠、齐白石、吴冠中等画家作品。
在儿童美术欣赏的内容和编排上设计了“解读大师”、 “体验与发现”、“创造与表现”、“鼓励与提示”、“艺术小词典”等几个版块
力争用简洁的文字将画家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发生在画家身上或作品中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小知识等通俗而浅显地展现在儿童面前。
其目的是开拓孩子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美的敏感性,使他们对艺术产生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潜能。

从酒商到艺术大师——杜布菲
解读大师:杜布菲的艺术世界
杜布菲(1901——)出生于法国勒阿弗尔市一个有钱的酒商家庭。年幼记忆中的勒阿弗尔市老宅,斑斑驳驳的沙墙、坑坑洼洼的卵石路面,丰富了他的想象。他内心深处一直渴望表现它们特有的粗糙、硬楞的触感,和变幻莫测的自然、朴素的外观之美。杜布菲曾服兵役而被开除军籍,他不愿意被别人的意志所束缚,而军队的严格纪律,又逢战争的残酷,他感到唯一可以慰藉自己心灵自由的一块净土就是绘画。于是他变卖了他的酒业家产,全身心地投入到绘画艺术之中。可以说杜布菲是欧洲在“二战”后,唯一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不苟同于法国当时的艺术潮流,顽强执着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以其鲜明的绘画肌理语言,在全世界的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开拓了完全属于他自己的绘画天地。
体验与发现:大师们的画

★面对杜布菲的作品,我的发现:
你从大师的作品中发现了什么?
大师作品中的画面是怎么分割的?
大师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蒙古-罗彦军(58934516)   21:25:38
★面对杜布菲的作品,我的感受:
你认为大师的作品和你的画相近吗?
大师是怎样刻画作品形象的?
你喜欢大师的作品吗?         
 你愿意用大师的创作方法来画画吗?
★发现故事:
一个叫杜布菲的画家,在撒哈拉沙漠旅行,对沙漠中一片黄黄的土地,印象非常深刻。在那一棵树、一株草都见不到的地方,整个世界黄黄干干的、粗粗的。他想,怎
样表现出这个世界的感觉呢!想了想,就随手抓一把土,把它粘在画布上,画布变成又粗又厚的样子了。“啊!这正是我要的感觉啊!”杜布菲说。然后他很高兴的在画布上刮,刮出人、骆驼和炎热的太阳。在泥土上刮画就像在海边或沙滩上用指头、树枝在地上画画一样。他喜欢这种感觉,可以任意的幻想,没有负担,很自由,他一连做了很多这样的作品。
喜欢大师

创造与表现:孩子们的画
★作画要点:
①用不规则的线条轨迹作画。
②选用漂亮的色彩丰富画面
金黄的泥土,散发出芬芳,自由、纯朴的原始美。孩子们用简单的笔法、原始的概念、夸张和刻画,表现了属于他们自己内心世界的“人物”和“景”。
★童心画语:
米牧石:“一个超人正在拯救战争给地球带来的灾难。”
宁静:“春天沙尘暴正在向我们袭来,让我们无法找到家,真可怕。”
王鸿涛:“今天的天气真晴朗,小朋友们都出来做运动了。”
罗丁华:“城市稻草人飞了起来,它们在寻找自己的家园。”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小朋友,你们是天生的创意大师,你们的表现形式可与远古的原始艺术相媲美,你们的手腕运动着,线条似乎凝聚了所有的思维,希望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通过自己的双手去驾驭绘画这一视觉语言,来表达感情,表现事物。



草原上的抒情诗——妥木斯
解读大师:妥木斯的艺术世界
妥木斯(1932——)是我国蒙古族画家,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和研究,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油画作品,并以独特的艺术视觉和表现手法,开创了内蒙古草原画派。他在艺术创作中注意广泛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逐渐形成了色彩单纯,笔法简括,清新优美,如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他的情感集中于草原的风情,凝固于蒙古女人与马的妥派语言,是情感与智慧完善结合的创造。
   
美丽的草原,多么富有诱惑力。它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蒙古人生活的地方。它有着波澜壮阔、气势豪放的史诗。空旷的天然牧场,多变的景象,质朴憨厚的牧民,古老的蒙古包,装着生活用品的勒勒车,乘骑的马、挤奶的牛,平凡的劳动场景以及牧民们淳朴而真挚的情感……画家在这一幅幅画面的背后,有作者对童年的回忆,有对父辈们命运的深刻同情与理解,画家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时代气息、境界新颖的作品。
创造与表现:孩子们的画
★作画要点:
①选取生活中熟悉的场景,进行创作。
②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表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③写出自己创作时的心情,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解释自己的作品。
                           
生活中的美往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样生活在这块草肥水美的土地上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的牧民生活、民族风情,犹如一股清新自然的风,带着浓浓的草原气息,散发着质朴、清醇的芳香,向我们吹来……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内容像什么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在画画状态中那种真情实感能自然融入你的笔触、色彩和画面之中就足够了。
大自然的颂歌——马克斯•魏勒

中国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说过,绘画作品“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初看起来,马克斯•魏勒的作品似乎是抽象画,但细细读来,我们在作品中能看到峻峭的山峦、艳丽的花卉、葱茏的草木和变幻无穷的云彩,而且透过画家绚丽律动的色彩,我们还能领略到画家对大自然无限的深情。正是这种真挚的爱,赋予了作品以生命。
创造与表现:孩子们的画

  
小朋友们欣赏了大师的画,深受启发和鼓舞,花草树木,山川河流,大自然一切美好的景象,在孩子们的笔下熠熠生辉!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小文,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
我们欣赏画家的作品和进行创作的时候,并不是要我们小朋友一笔一画地“临摹”,而是要求我们小朋友尝试着把自己看到画家作品后的感受与心情表现出来。虽然你从未见过画家,但如果你能感受到画家作画时的心情,那就是成功了

飞翔在故事的天空──艾瑞•卡尔
解读大师:艾瑞•卡尔的艺术世界
艾瑞•卡尔,1929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希拉克斯城,是一位世界著名的儿童作画家,更是一位情感丰富的创作家;他擅长用鲜明的色彩、丰富的图像,融合自创一格的拼贴,表现儿童纯真且充满幻想的世界。他为孩子们创作的图画书,既绚烂,设计又新颖,也因此,他被人们所热爱。他最有名的一部作品《饥饿的毛毛虫》,获得了无数孩子的心,这部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卖出了超过2千万册的销量。自从《饥饿的毛毛虫》在1969年被印刷之后,艾瑞又创作了70多本书籍,大部分都很畅销,并荣获多项世界著名儿童文学奖。
体验与发现:大师们的画
      
★面对艾瑞•卡尔的作品,我去感受:
大师作品是采用什么形式来创作的?                              
大师作品中都表现的是什么形象?
你喜欢这些画吗?
你能用大师的方法来创作吗?
欣赏艾瑞•卡尔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独一无二的创作方式:拼贴画创作,他亲自制作的色纸材料更是匠心独运,是别人模仿不来的。大笔自由挥洒,每张色纸不但缤纷亮丽,还带有率性的笔触和丰富厚实的肌理质感,没有一张是重复设计的!
创造与表现:孩子们的画

儿童眼里的世界,充满着各种神奇的色彩,无论是花木草丛、飞禽走兽,还是人类生活的景象,无一不是小朋友所追求的对象,而且在其内心会构建起一个又一个有趣的故事,尝试着诉说出来。粘贴作为一种绘画视觉语言,无疑是小朋友最乐意采用的手段之一。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大量的纸:报纸、价目表、广告、发票、信件、卡片、传单、包装纸、票证、存根、宣传单、画册等等,我们每个人的废纸箱实际上就是一个百宝箱。从 这些纸中,你可以挑出一些,根据它们的颜色、纹路、图形进行创作。
      

原生艺术的催生者——让•迪比费
迪比费是一位有名的画家,他的最初的作品都是很现实客观的作品,绘画技巧非常丰富。有1963年的某一天,他在一次打电话时,迪说边用红色圆珠笔有意无意地在一张纸上随便胡乱涂写。他没有思考,就创作出了半自动完成的小型作品。接着,他把得到的一些图形剪下来放到一张黑纸上,发现它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奇妙的组合关系,自动创作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1980年,迪比费当时79岁,因为他年岁已高,就只能创作一些小幅的技法简单的作品。他的画都是乱涂乱抹,像儿童画和原始艺术;让•迪比费实际上是最早关注“原始艺术”的画家之一,并且就是他为此项艺术命了名。他的作品都被收藏于洛桑原始艺术博物馆中。
  
孩子们的画
画家让•迪比费说:“我喜欢雏形的、笨拙的、未完成的、混沌的东西。我喜欢还留在矿石中的原钻,甚至是还带点瑕疵的。” 看下面孩子们的画,就是童心世界的映照!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印迹、斑点、溅上的污点、落花、污垢、气泡、长形条痕、乱涂乱画,所有这些“意外”都可能是你绘画的素材和灵感。画家迪比费就曾建议要从调色板和抹布上吸收灵感,那里有着一些斑点和污垢……,偶然可能是无数件小事,一次相遇、一次巧合、自然中的一条痕迹、一件蠢事、一次遗忘、一种目光……并非“无论什么”都是偶然,但是你总要善于捉住机会!你可以捕捉偶然,抓住、表现并挖掘它的含义。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让•迪比费》这个课例是吉林的李永梅老师辅导的

画布上流淌的童话——芬兰女画家索伊莉•玛亚利
解读大师:索伊莉•玛亚利的艺术世界
索伊莉•玛亚利,1950年出生于芬兰,是当今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女画家。曾先后毕业于芬兰赫尔辛基自由艺术学校和德国斯图加特艺术学院。虽然她的绘画风格与表现主义和原始主义很接近,但却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她的绝大多数绘画是用调色刀完成的,其作品色彩绚丽、厚重朴实,画面中的线条遒劲有力,以此形成独特的立体效果。她的作品以其丰富的艺术语言完美地表现了都市的人们与大自然的关系。
  


极北之地,冰雪覆盖,四野茫茫,小朋友你能想象这里生出最纷繁的色彩吗?那是幻觉中才有的颜色,明丽如同天池的蔚蓝,天真的鹅黄绽放,瑰红透明流淌,里面有一个人,幻化变形,像是自己的投影。  
孩子们的画
  

  
  
  

孩子们的作品,非常可爱,简单的线条框架里用上极为厚重、炫丽、层次感极强的颜色,映衬在天真的鹅黄、沉静的湖蓝以及明亮的草绿色背景上,构成童话般的氛围。“我爱上了颜色每天一次,绘画使我快乐。”索伊莉•玛亚利这句话说出了孩子们的心声!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小朋友,只要你追求绘画接近音乐,随心所欲地用线条、色彩创作出动人心魄的作品。没有情节、不用解释,不受语言、文化背景及年龄的限制,只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这就是“抽象画”
这个课例学生作品由李永梅老师辅导

解读大师:米罗的艺术世界

米罗(1893——1983)是一位很活跃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融合了诗与造型艺术,丰富的想象力驰骋于无垠天地间。其创造幻想,看起来极为神秘,画面上似乎只是美丽的色彩和抽象的色块,但仔细辨认,很快就能看出自然的意象:月亮、星星、小鸟……当然也有变形的人物。米罗总是在画中不断用这些符号、颜色交织成一个耀眼万花筒,把小朋友也带入了他的梦境中。在他一生的创作题材中,夜空中的星星成了变幻无穷的永恒的符号,于是有人把他称为“星星王子”。
体验与发现:大师们的画
★面对米罗的作品,我的发现:
从色彩上看,大师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从形状上看,大师画出了哪些图形符号?从背景上看,大师用什么办法来装饰背景的?
★面对米罗的作品,我的感受:
大师作品中出现的符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图形符号表示的意图是什么?                                                                              
你喜欢这些画吗?你想把它挂在你的房间吗?                           
你觉得哪幅画最好?你觉得你的画和大师是否相似?




燃烧生命的漩涡——凡•高
解读大师:凡•高的艺术世界 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印象主义之后的伟大画家。他27岁学画,37岁辞世,艺术生涯只有短短10年时间,可留下的艺术财富却是惊人的:800多幅油画,700多幅素描、版画、水彩和粉画。他的画是现今世界上最贵重的物品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倍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他会讲四国语言,博览群书,却像个农民一样生活和工作着;他在癫狂状态下割去自己的右耳献给一个妓女;他的绘画中充满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美;最后,他朝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凡•高,是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激情《凡高自画像》  四溢的画家!
解读大师:凡•高的艺术世界 凡•高(1853——1890)荷兰画家,印象主义之后的伟大画家。他27岁学画,37岁辞世,艺术生涯只有短短10年时间,可留下的艺术财富却是惊人的:800多幅油画,700多幅素描、版画、水彩和粉画。他的画是现今世界上最贵重的物品之一,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却倍受冷落和贫穷的打击;他会讲四国语言,博览群书,却像个农民一样生活和工作着;他在癫狂状态下割去自己的右耳献给一个妓女;他的绘画中充满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难以模仿的美;最后,他朝自己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凡•高,是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激情《凡高自画像》  四溢的画家!
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凡•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正如他所说:“生活对我来说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 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这就是凡•高
创造与表现:孩子们的画


简约的形象,狂放的笔触,凡•高的画深深的打动了孩子们的心。凡•高笔下的热情和用色方法在孩子们的笔下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鼓励与提示:写给孩子们的话
小朋友们画画要向凡•高学习,也要用自己的“心”来画,每一笔,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对待,只有这样才能画出让人心动的好画来。

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来自: http://hi.baidu.com/%C6%DF%B2%CA%C9%D9%B6%F9%C3%C0%CA%F5/blog/item/5faf8fc7443ef5d7d100600b.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2
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
作者:李昕珂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
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
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
品看。
   
3.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
持续增长。
   
4.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
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1.
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2.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3.高年级
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
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
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
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
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
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
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
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
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
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
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比如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
》这一课时,就完全可以带学生到陶公庙去参观,让他们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出来
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3
作者: 刘士英   
谈我对美术欣赏课的理解
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 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 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 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3.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 持续增长。

4.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5.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 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 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1.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 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有关的教学内容。能起到指导性的重要作用。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 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1.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 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我们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 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 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 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 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2.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 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

3.现场欣赏。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 行的欣赏教学。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 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的灵活调整。比如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就完全可以带学生到陶公庙去参观,让他们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出来 了。


在大力推进小学美术学科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儿童潜能开发与个性差异;引导自主参与,培养创造能力"己成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而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使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与素质在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5
生成性教学在儿童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张黎明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实施的不断深入,生成性教学在各课的实践运用中越来越广泛,儿童美术欣赏教学设计的思路进一步拓宽,美术欣赏教学更注重教师的创造性工作,要求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间交往互动,以求共同发展,并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真正使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学得更轻松自如、更富于创造性,进而使欣赏教学不断地生成、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生成性教学
美术欣赏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
新课程倡导生成性教学。所谓生成性课程是儿童与特定环境相呼应而生成的课程,课程反映了儿童在环境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它既不是教师预先计划好的课程,也不是教师有计划的行动,整个教学过程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整个过程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工作,充分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使之不断地生成变化。生成课程本身是动态的,具有不确定性。
生成课程从哪里来?生成课程既不是国家规定的现成课程,也不是专家设计的、现成的、拿来直接可以用的罐头式课程,而是以突发事件为起始点而生成的课程。首先,生成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传统教学中的预设一般先发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并且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具有一定的模式。而生成则主要发生在教育学活动之中,虽然它也需要教学之前的宏观设计,但教学前的设计只是生成的一般指导,具体怎样生成,生成的结果怎样只能在教学过程之中得以体现。其次,生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生成不是教师一个人所能完成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构建。再次,生成需要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生成不是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就可以了,它必须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还需要有生成的情境、相互传递的信息、师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因素的积极配合才能得以实现。总之,生成是师生以及影响教学的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相互作用的过程必然是动态的。
一、生成的起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生成并不是盲目的,它需要教师科学地分析,灵活地引导。生成需要多种条件,但是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提性的条件就是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这是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生成是在学生已有基础上的深化,如果超过了这个基点就不可能生成,若低于这个生长点生成也就无所谓生成了。出现这两种情况师生都不可能得到发展,生成也就无从谈起。
美术欣赏涉及到学生对艺术作品形式的感受、意义的领会等方面的内容,作品背后还必须涉及到文化的诸多领域,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由于小学生相对缺少丰富的知识背景,也较缺乏深入观察事物的能力,所以,在提供儿童欣赏内容时要具有选择性。我们必须根据各种艺术理论的提示并结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和安排艺术欣赏的内容,为生成提供条件。首先,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特点。备课时,在吃透教材的同时,一定要了解学生,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筛选材料,选择生成性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欣赏教学中,儿童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也就是欣赏、探索生成的开始。这种体验不是被动的,它包含了主动探求作品涵义的行为。对儿童来说,确定一幅画的好、坏的唯一标准是这幅画能否使他们喜欢,能否吸引他们的注意和兴趣。他们对绘画的讨论都是随意性的、自由联想的、随感而发的。然而,在美术欣赏的过程包含了许多复杂的、微妙的、变化多端的刺激,这不仅需要培育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还需要培育一种对复杂的视觉以及它的深奥意义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因此,对儿童美术欣赏过程的指导,必须在深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欣赏技能和审美概念,引导儿童一步步地从对作品的最初印象引申到对作品的形式美的感受,进而深入体验作品的内在涵义。
其次,在选择作品中,要遵循儿童可接受性的原则。选择在艺术领域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国画、西洋画、民间艺术、雕塑和建筑四类作品供儿童欣赏。其中,中国画以现代名家作品为主,而作品的内容则以动物、风景、儿童生活题材为中心,使之与儿童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一些名家喜欢画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品,恰恰与幼儿经验相吻合。齐白画的昆虫、小虾,吴作人画的熊猫,李可染画的牧童等均深受幼儿的喜爱。西洋画以色彩鲜艳,不断流动变化的现代派作品为主,因其新鲜与多变吸引儿童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如梵高的《星空》、马蒂斯的《舞蹈》、蒙德利安的《红黄蓝构图》等非具象的、无定形的作品,符合幼儿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特点,容易为孩子所接受。民间艺术作品以其原发性、恒常的主题、功利的色彩极易为儿童所接受,同时,儿童艺术与民间艺术渊源同一,在对生命的自然追求和艺术表达的纯朴稚拙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因而更适宜于儿童欣赏。至于手工艺术品,由于它的立体性、可操作性,非常适合于幼儿和儿童欣赏。以上内容在教学中,很适合生成性教学的形成。
皮亚杰在与孩子相处时,曾通过观察来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生命的不同领会能力,以考察他们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发展。他发现,对那些年龄越小的儿童看来,世间一切事物不管动的还是静的,都具有生命和意识。如斑驳脱落的墙壁可以看成各种有生命的动物或各种人物;稍大一点的儿童,便开始把运动作为区别有无生命的标准(举例来说,一辆自行车被认为是有生命、有意识的,而一张不动的桌子被认为是无生命、无意识的);更大一些的儿童便能够区分哪些是由自己内在的力量所支配的运动,哪些是外力推动下的运动;相当成熟的儿童,才能够区分出意识和存在、生命的运动和非生命的运动。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观察欣赏图片或实物时,多凭经验和兴趣,容易离开观察的目的,对于形状常常表现出笼统、不精确和综合特点的理解。中、高年级学生对形状、大小的知觉能力在不断发展,某些学生能思考画面美不美等问题。根据这些儿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我们的欣赏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选择性。审美教育应当尊重儿童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应当尊重不同年龄儿童对周围环境的观摩方式以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兴趣,来考虑生成教学。
根据以上这些特征,我们可得出结论:选材料要符合与儿童生活实际相贴近的要求;要符合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接近的,能激发儿童兴趣的要求;选择的艺术作品本身是富有童趣的,易于理解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题材,突出作品的思想性和趣味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关注是提高视觉审美能力的前提,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应注意学科之间横向联系和美术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以及儿童的审美心向,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情意性,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丰富多彩的表达表现活动。为他们开辟一方自由欣赏、创作的天空。
二、生成的动力:交往互动
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生成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成的动力,生成的动力来源于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教学即交往,交往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学交往即人与人本质力量的相互关系。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接触到不同历史年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的多项式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类复杂感情的材料。通过互动交流使他们在欣赏名家名作的同时,也是对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和法国的拉斯科洞穴壁画都是世界著名的史前洞穴壁画,是人类早年创造的艺术珍品。原始人在上面描绘了各种各样的动物,如野牛、野马、野猪、麋鹿等,这些动物画得很生动,有些正在追逐奔跑,有些则带伤挣扎。它们有些画得比真的动物还要大,线条粗健有力,奔驰走动的姿态表现得很生动,而且使用了多种颜料和色彩来渲染。儿童在欣赏这些壁画之前,老师先与他们一起简单讨论一些有关原始人和原始社会生活的问题,如原始人生活在什么时代?原始人是什么模样?原始人生活方式是怎样的,等等。这些讨论既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也为儿童理解和欣赏原始壁画打下了基础。当儿童欣赏这些壁画时,他们一方面被这些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形象所吸引,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不少疑问。他们边感觉、欣赏生动有力的线条刻画、动物的各种姿态,边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一起讨论着画面上及画面以外的种种问题。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彼此的智慧和修养,达到彼此的共识、共享和共进。
虽然在预设的课堂里也有交往,但是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并且是以教师和全班同学交往为主的单向交往。在生成的课堂教学中不仅有师生间的交往,而且还有学生间的交往;不仅是教师向学生发出信息,而且学生在接受来自他人信息的同时也向外人发出信息,整个课堂是一个多层次的交往网络,并且信息的流动方向也不是固定的,整个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交往过程。
现代美术欣赏课程强化了把课堂教学作为师生交互作用着的动态过程的研究。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欣赏能力的提高。欣赏的过程中必然有争论,把争论带进课堂。因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另一方面,儿童又通过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讨论乃至争论,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传递出去,同时也接收到别人的与自己相同或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带着这些对话所产生的新的感受,儿童又开始了一轮与作品、与教师、与同伴的对话。在整个感知、理解、欣赏、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言之有物的表达,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了令人吃惊的快速发展。所有这些能力的发展会迁移到他们其他学科的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以,我们要把争论带进课堂,发展一个以学生为认知、实践、发展主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沟通、交往的过程。
根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动态生成的动力观,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它决定事物的性质,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动态生成的动力是课堂教学的内因,即学生本身的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教师向学生提出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水平之间的矛盾。在美术欣赏中,教师向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学生未知的东西,它要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体验和思维水平。这种教学要求反映到学生的主观上,就会变成一种心理的需要,在思维内部矛盾中经常代表着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这种新的需要又会引起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启动探索的需要。当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就产生了新的需要与原有思维水平之间的矛盾,形成了课堂发展的动力。
具体地说,新的要求确定之后,新的需要便形成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要求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够解决问题。而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新的需要面前,也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思维课题。这样,矛盾的双方既统一,又对立,形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当新的思维课题被原有的知识结构所同化,思维结构便发生量的变化;当原有的知识结构不能完全与新的思维课题相适应,则发生知识结构的顺应过程,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而产生的新的需要与原有知识结构及其水平之间矛盾的对立统一,是美术欣赏课堂动态生成的根本动力。
三、生成的目标:共同发展
生成追求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发展,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过程,过程的可持续性,处于向上的阶段;二是指结果,结果是发展。处于生成的教学情境之中,师生对将要出现的情况不能确定,教学的进行需要教师和学生一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建构,踊跃参与,因此在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不是被动的,而是自己真实意愿的表达,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所生成的东西才会对人产生实际的影响。
生成性目标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杜威提出的命题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改造,本身即构成教育的目的。因此课程与教学目标非但不是教育经验的预先具体化,反而是教育经验的结果。此外,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引导儿童进入知识之中的过程,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导致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
在儿童美术欣赏的文本中有许多空白空缺,使文本产生极大的不确定性,它们呼唤和期待欣赏者,需要欣赏者运用想像力来补充和完成。因此,一件作品可以有许多接受方式,有多种文本、课程的解读。观赏者融入作品的任何东西都合法地成为意义。这一理论在儿童欣赏现代派大师的抽象作品时体现得尤为突出。
抽象作品并不直接描绘真实的物体或具体的人物,只是用各种线条、形状、颜色组合而成。儿童欣赏这些抽象作品,不需要太多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给儿童提供一个不受拘束、自由想像的广阔空间。在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中,艺术家本身就表现出了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能力,而儿童则透过对这些具有丰富想像力和创造性的作品的解读和欣赏,也引发和培养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如西班牙著名画家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是一幅轻松、幽默、富于想像的抽象作品,儿童在欣赏这幅作品时,随着艺术家的想像和创造,也想像和创造了自己对这幅作品的解释。孩子们有的说,这幅画描绘了在沙滩上有一个人,这个人手在沙滩的后面,一只脚站在沙滩上。他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看到一只小鸟叽叽喳喳叫,就投给它一个石子。有的说:我感觉是一个人在变魔术,把自己的一只眼睛、脚变没了,把小鸟的沙滩变成一条直线。还有的说:我闭上眼睛,脚变没了,把小鸟的沙滩变成一条直线。还有的说:我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左右、上下、前后摇,因为这个人身体是歪的。当他们自己设计和创作一幅变形的脸的画时,他们则把人物的脸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头发等都进行了夸张和变形,分别把它们变形成了正方形、圆形、月牙形、长方形、三角形、线形、五角形、爱心形、蛋糕形、水滴形、花形、不规则形、云朵状、螺旋形以及火箭、葫芦、信封、把手、蝴蝶、树叶、字母和各种水果的形状,有的把五官移位、距离变化或特别夸张某一部分。这种变形、夸张练习充分调动了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从中也体现了设计和装饰的启蒙教育。
此外,在通常的美术欣赏活动中,对作品情感表现性的讨论,透过作品对画家心境和个性特点的猜测,给作品起名字等,都有助于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有效发展。这样的艺术欣赏活动,是帮助儿童发展想像和创造能力的特别有力的手段,是儿童的想像自由放飞,不断创新的广阔园地。
美术欣赏中允许对文本作多元解读,是我国美术教学理念的一大进步。在课堂教学中,这种多元解读会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促进学生的成长。
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文本课程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文本课程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其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这样教学就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我们说这样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是基于生成性目标取向的。
总之,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在于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加深,思考和感悟时有形成,这就是生成的课堂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生成的课堂教学,是美术欣赏教学的理想境界。
生成课程是儿童和教师之间相互呼应而生发出来的,它既反映了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经验、儿童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儿童的充分了解、研究的结果。它是在儿童和教师的互动中形成的。课程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开放式的。因此,它既不具有蒙台梭利课程内容的永恒性,也不具有我国传统课程中教师的权威性。它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在瞬息万变的活动过程中作出决策,不断调整自己的设想和计划,与儿童共同创造奇迹。课程不会在某一个规定时间内戛然而止,它是一个不断生发的过程。为此,教师要记录、分析、反思,要开展集体性的研讨,要为儿童创设种种探索发现的环境,要寻找刺激儿童产生新难题的激发点,使儿童更积极地学习,使每个儿童都产生很强的参与动力,并有可能在课程中迸发出自己的潜力。活动的持续性取决于它的深度和复杂性,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育技巧和永不停止的追求精神。

参考文献
[1]
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道远.宏丽.论生成性教学.福建教育2004.7.22-23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6
http://dtr.zgyey.com/20/ztxxshow_622.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7
http://my.tv.sohu.com/u/vw/20005542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2-6-26 16:09
外国儿童美术作品欣赏
作者/来源: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 陈晓然   


同学们请看一下这些外国小朋友的画与我们中国小朋友画的有什么不同?
他们的画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想一想: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绘画方法和视觉角度中学到些什么?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