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管季超: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打印本页]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13 16:38
标题: 管季超: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思想和技术,都很重要

——2013年春写给《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主编李玉龙先生的一封信


玉龙道兄:

    春节通话时,只聊了几句,未及详谈。写这封信,发你的邮箱里,你看看。
    第六期[高研班]http://xnjyw.5d6d.net/thread-51066-1-2.html结束后,我的朋友成都金思百高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华留我在蓉逗留了一周,玩了一些地方,和查常平博士http://xnjyw.5d6d.net/thread-54492-1-4.html在川大附近的一家小餐馆聊了一上午,看了几个美术馆。
   熊辉去年七月份http://xnjyw.5d6d.net/thread-51282-1-1.html给我寄来《教师之友》杂志2004年起的各期旧刊和《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的各期新刊,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星期才看完。在读书看报时,有我一个习惯,读第一遍时觉得好的篇目,会折上一个角,再读第二遍第三遍。
   这两本杂志几乎每一期总有三四篇是折上角的,春节前后我又将折出来的篇目重看了至少一二遍。
   现在,这一堆杂志,就堆在我的案头,还有许多篇目折上角的仍然没有打开。我想我还应该抽时间再看看!
   我在评价一本杂志的编辑工作时,爱用厨师的工作打比方。厨师做菜,总巴不得食客吃得高兴,盘碗皆净。如果不爱吃,有剩菜,喂了苍蝇,厨师会不高兴,也会自责。编辑工作我想也是如此,总巴不得所编的杂志如同一桌好菜,食客爱吃,又有营养。
   为什么看了三四遍之后,还有许多篇目我折上角,准备再看呢?我将这些篇目按照某种“逻辑”分了一下类,大约有五类文章,对我启发较大。现在我将每一类的具体篇目录下来,供编辑部朋友们参阅:

第一类,是以思想的锐气给我带来冲击的文章。

有如下篇目:
①《教师之友》2004年第1期关于“那一代”讨论的三篇。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12期蔡朝阳的“反批评”的文章《我反对泛道德而非反对道德》及同一期吴文冰《孩子身体里就有父亲母亲》。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2期黄耀红文章《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言说》。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2期郭初阳文章《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
   在《教师之友》和《读写月报—新教育》中,类似的文章还有不少。现在,办在京城和各个省城的教育报刊不少,办得好的却实在不多。教育杂志的“同质化”倾向很严重,大家的编辑思路大同小异,一般都会迎合教师读者的需要,名师有什么好的课例啊,某篇课文怎么上啊,等等,技术性的东西多一些,急用先学式的东西多一些,多看一篇少看一篇多订一本少订一本也就无所谓了。
   虽经历过一次“坎坷”,我还是非常希望咱们的杂志保持思想的锐气,引领、启迪读者作深层的思考。从杂志自身生存的角度讲,这也是咱们这本杂志最有“个性”“独特性”的地方,思想锐气的丧失,也就是这本杂志“必须要存在”的理由的丧失!

第二类,是一些虽然侧重于某种教育“技术性”的介绍,但要比其它教育杂志考虑得较为宏观或中观,内容也新鲜活泼一些,似乎也更可操作效仿

篇目例如:
①《教师之友》杂志2004年第1期李海林先生文章《教育教学研究的实用性策略》。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6期郑金洲先生文章《学校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八大问题》。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期一篇译文《38个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2期一篇译文《22条有效提问的建议》。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2期《改变生命的教与学》译著节选专号。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3期译文《对某一时刻进行描写》,和同一期的另一篇译文《创造性思维教学》。
   入职有年头的老师,总会积累一些教学实践的经验、都会有一些自己的“招儿”。一般教学杂志上泛泛而谈某件工作该如何做的文章,不会太让读者爱看。因为读者虽然没有写出来,其实这其中的道道儿他都懂,有些教育问题,就是仅凭推理也能推出几条思路来!所以杂志在介绍某些涉及到教学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时,最好是稍稍上升一下,到“策略”的层面。不能太玄,不能太虚,但也不要“小儿科”。以上所例举的几篇,我就很喜欢看。

第三类,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文章。

篇目例如:
①《教师之友》2004年第6期,茅卫东文章《我的阅读从对生活的疑惑开始——兼谈政治教师的知识结构》。
同一期闫学的文章《营造一个场—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7期,蔡朝阳文章《带一本书去课堂》。
同一期刘恩樵文章《我的N个非典型性教育细节》。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9期,高子阳文章《听说读写中的简单人生》。
同一期傅国涌文章《从绍兴出发寻找中国现代之路》。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0期,夏昆文章《一意孤行》。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1期魏勇文章《我的兄弟姐妹》。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6期吴文冰访谈徐添的后记《这也是我愿意去的方向》。
⑦《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9其蔡朝阳文章《我所思兮在山腰》。
同一期窦桂梅文章《“先见之明”与“真理在握”》。
同一期周迪谦文章《从玫瑰老师的一堂课说起》。
⑧《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2期冷玉斌文章《温暖而百感交集的旅程》。
⑨《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5期,范美忠文章《启蒙者魏勇》。
⑩《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6期“封面”故事萧轶、蒋瑞龙、蔡朝阳的三篇文章。
    其实这一类的文章不能用“教师专业成长”这样一个涵义太窄的词去涵括,因为它们从教师的阅读与思想境界的跃升,教师对作为职业生活重要一环的“课”讨论,教师与“同一尺码的人”的交往,教师的个人奋斗与群体力量展现、教师的非职业状态下的作为普通文化人的日常生活,等等。不同侧面,立体地展现出教师职业生活的丰富性和作为一个社会人可能达到的生活领域。
    我特别喜欢这一类的文字。有些作者早已关注,有些作者去年暑期得缘相晤,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7ee4f01010775.html所有作者我都视为“朋友”,并希望自己能再有些思想上的提升,获得能与他们对话交流的机会。
    我比作者中的几乎所有人年龄都大,更感到“相见恨晚”“微斯人,吾谁与归?”希望也能被他们视作同类。

第四类,是对教育教学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某一个侧面,深加阐发或提供新知识,饶有新意的文章。

篇目例如:
①《读写月报—新教育》2008年第11期,任玲文章《一个事件的教育学意义》。
同一其闫学文章《要让孩子的思维得到喘息》。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3期所刊美国语文第一课的译文。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6期《大学预科项目—认识论》。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8期译文《美国在上海世博会上好尴尬》。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10期,王胜文章《做更好的自己—参加Aflatoun亚洲培训师培训感受》。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6期关于读经与儿童的一组讨论文章。
⑦《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0期,邓康延文章《老课本,新阅读》。
⑧《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2期,干国祥文章《被误读和浅读的“最近发展区”》。
    因为年龄比较大了,看过的与教育相关的文字也不少,真正能带来思想上的启发的有新意的文章似乎所见不多;也因为在一个县(区)级教育局的教研室承担着小学语文(还兼着音乐、美术、幼教)教研员工作,与一线教师交谈或发表谈话、写一点应用的文字的机会也很多,但真正觉得这些话这些文字有意义吗?自己先就有怀疑!说废话套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样的话,自己内心也痛苦,对一线教师也没多少启发。
    很希望自己能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再深细一些,虽然功底浅薄,还愿意在前年、去年自费http://www.sztedu.com/newsInfo.aspx?pkId=19762数千元外出学习。http://www.diyix.com/bbs/dispbbs.asp?boardid=8&ID=65606所以上列的这些篇目我还折叠着,还会再细看一遍。
    一本杂志,几乎每一期都有文章让一位年到五旬的老教师看一遍又一遍,玉龙道兄您这位主编是挺厉害的哟!

第五类,是关于中小学各科课堂教学实例的评析讨论文章。

    坦白讲,作为一个“语文教研员”,我本应对这一类的文字最上心才对,因为我们的日常工作相当一部分是听课评课、选课盘课、送课参赛。但我似乎一直对各种教学杂志上刊发的课例缺少阅读的兴趣。宁可去兴致勃勃地看一本关于美术书法或者地域文化介绍的纯理论著作,也提不起兴致去看所谓“名师”的教案集、教学实录。
    《读写月报—新教育》上刊发的关于“课”的讨论的文章,多少扭转了一下我的“错误”思想。因为这里的讨论更生猛、更深入、更能带给人启发。
篇目如下:
①《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7期,唐锋卢评于永正课的文章《课堂的封闭与诗意的缺失》。
②《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4期关于黄耀红课的讨论。
③《读写月报—新教育》2010年第11期,范美忠评钱锋课文章《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期,马玉文文章《思无涯》。
⑤《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4期,李玉龙评邵坤课文章《看到了眼神和心灵的异样之光》。
李玉龙文章《心向学生那畔行》。
⑥《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8期,张燕文章《植皮与装牙》。
⑦《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1期钱锋文章《家园不是圆明园》。
⑧《读写月报—新教育》2011年第12期,李思敏文章《小荷才露尖尖角—课堂追问技巧初探》。
同一期梁卫星文章《成人之美的课堂—谈郭初阳的课堂价值》。
⑨《读写月报—新教育》2012年第1期“杜郎口的课不是好课”专辑中纪现梅、魏勇评杜郎口中学语文、历史课的文章;同一期蔡朝阳评郭初阳新书《颠狂与谨守》的文章《胆敢教书》。
     上列评课文章带给我的启发是多方面:如何设身处地去理解执教者的思路,如何深入到每节课的内在肌理去体察执教者和学生当时当下的细腻感受,如何跳出课来看课,不拘泥于纯技术性的推敲,如何从一节课中判断执教者的价值观、教学观,等等。其实,在对“课”的研究方面,我至今差不多仍是处于判断优劣、作单纯的优缺点的评析的初级阶段。也许,我稍胜于其它“教研员”同仁的只是常能由一课中的得失推及日常教学的实际状况,从这一科的突出问题联想到另一科该如何改进。这与我十多年来被迫以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背景去耗费大部分时间“跨科”兼任音乐、美术、幼教教研工作有关。视域比较开阔,能举一反三也许是我的长处,深入细腻地对“课”作精细研究,则明显不足。

   《读写月报—新教育》2009年第8期以专号形式刊发了杨聪的《插班生林可树》长文。我还未及看完。不过,我对这种“看准了某篇稿件、某个话题,就不惜以一整期来作推介”的编辑方式击节叹赏。

    以我有限的教育报刊阅读经验来看,没有哪一份教育杂志像《新教育》杂志这样重视封面设计,http://xnjyw.5d6d.net/thread-51924-1-2.html让“封面”能开口讲话;没有哪一本教育报刊能像《新教育》杂志这样不断推出有思想冲击力的文章,进入“公共讨论”http://xnjyw.5d6d.net/forum-201-1.html领域,形成一时热点;没有哪一本教育报刊能像《新教育》杂志这样形成自身鲜明的编辑风格和杂志的个性,让读者一读即爱,一爱就忍不住要自发地作推介;没有哪一本教育杂志能像《新教育》杂志这样培养、造就、推介一批有思想、高水准的教师作者,进而影响更多的教师,乃至于悄然改变了中国教育媒体界的某些方面。
    也许,我还没有能力为这本杂志作出具体的贡献,做一个好的作者。但,做一个忠实的读者,还是不难的。
    今日已将2013年全年订刊款http://xnjyw.5d6d.net/thread-58616-1-2.html邮汇成都,请许薇老师查收。1—3期我想会有存刊吧?

    春节前后在汉陪侍九旬老母,http://xnjyw.5d6d.net/viewthread.php?tid=59977&extra=&page=1孝感、武汉来回跑,一直没寄出。

     初一那天和河南野树老师通了一个电话,我们俩都很感谢杂志社将两名免费学习指标给我们,很期待与杂志社的朋友们、各地教育精英今年暑期相会在第七期“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上。




湖北管季超拜上

2013年3月13日
新闻来源:第一线教育

2000年至2004年,《教师之友》;
2008年至2012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
我们走过,十年。
十年里,
两份杂志的办刊精神一脉相承,
从提倡“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
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
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一以贯之的,是对理想教育的追寻和紧贴地面前行的姿态。
本期合刊,
我们推出杂志十年精华选,分叙事篇和方法篇。
从庸常的生活中发现、提取有价值的教育故事,
不啻于大漠淘金,
经过时间的淘洗,
仍然熠熠生辉的,
才具备真正的教育含金量!

叙事篇。
①……再往前走一步
老师,你可以嫁给我吗?    ○刘艳坤
班上有本“备忘录”    ○吴海丽
真的没想到    ○夏元麟
语文课上的“恶搞”    ○周   敏
惊弓之鸟,是耶非耶?    ○肖   贞
②……春风化雨
写着,写着,就长了……    ○杨   聪
那盆水仙花    ○杨   聪
当她们像流动的花一样飘进教室    ○杨   聪
他终于说话了    ○王红富
一个班主任能管多远?    ○王桂芝
愤怒而温柔的小豹子    ○张   燕
③……从真实出发
迟到的公正    ○吕   栋
④……现实在场
凌月,樊强,郁青青    ○梁卫星
直面中学教育的深层次问题--读梁卫星:《凌月,樊强,郁青青》    ○钱理群
蒲公英的约定    ○杨   聪
是权术,还是教育?--对《蒲公英的约定》的一些质疑    ○黄晓丹
方法篇。

①……论道有时,起行有时
作文课堂    ○梁卫星
未来,我们永不放弃    ○梁卫星
带一本书去课堂    ○蔡朝阳
我有一所房子--建筑课日记    ○傅   蕾
②……游戏有时,工作有时
一根跳绳    ○吴   蓓
分享新闻    ○吴   蓓
笑容灿烂的日子    ○看   云
高级语言    ○看   云
不松不紧,才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看   云
③……伤痛有时,医治有时
如何面对孩子的痛苦    ○萧望野
孩子,不满的时候就去“发泄”吧!--记我班“发泄角”的故事    ○冯婉迪
《春江花月夜》的另类用途    ○周   敏
愤怒能转化成帮助的力量    ○星   涵
④……酝酿有时,点燃有时
纸飞机    ○陈   春
读书之变    ○陈   春
火星记忆    ○陈   春
⑤……思痛录
以爱的名义?    ○史金霞
所谓经验    ○杜小刚
立法为上    ○杜小刚
我做了能做的一切吗?    ○茅卫东
⑥……思有时,学有时
与孩子共同思考奇妙的世界    ○吴   鸣
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评《画家与牧童》    ○郭初阳
《我选我》之后    ○郭初阳
谎话说不圆:我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郭初阳
⑦……毕业有时,生长有时
毕业成长夏令营    ○钱   锋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17 09:49
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研网《教师之友网》友情链接: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3-28 04:14
教育期刊的文化属性及其表现形式
   ○王自立            
  作者简介:王自立,男,江西教育期刊社原社长,编审   (江西南昌   330046)   
      凡是对期刊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期刊是在社会经济进入现代文明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它是城市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815年创办于海外(马六甲)最早的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其主要目的是传播宗教文化。第一份在国内创办的中文期刊是于1833年在广州刊行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新闻、宗教、政治、科学和商业动态等,它的出现为此后西学东渐起到了文化先导作用。        
  中国最早的教育期刊是1901年由罗振玉发起、王国维主编的《教育世界》。王国维是一位学贯中西,在史学、文学和教育上具有深厚功底和独到见解的学者,他利用《教育世界》译介西方教育学、心理学著作,发表论文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明确提出了培养完全人格的体、智、德、美四育的教育主张,为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中国期刊史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期刊(包括教育期刊)从它的诞生之日起作为精神的物化产品就承载着传播文化、弘扬文化的历史重任。因此,对期刊所固有的文化属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对这种文化属性的表现形式进行必要的探究是期刊编者和作者共同的任务。 本文仅就教育期刊文化属性的主要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发表一二浅见,供大家参考。      
    一、教育期刊文化属性的先进性   
      教育期刊的先进性是其文化属性的根本特征,这是因为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基础性、先导性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各自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生活经验和职业技能,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教育成果的显现往往具有滞后性,它是在为明天培养人才,所以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着眼今天,放眼未来,除了具有前瞻性的思维品质和职业习惯之外,更需要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 教育期刊要引领师生走向明天的成功,创造未来的辉煌,就必须让先进的教育文化成为自己刊物的一面旗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兴教办学宣传可供学习借鉴的典范和思路,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教育期刊要体现传播文化的先进性,应当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唱响和谐、公平教育的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和谐、公平、公正的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只有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的出现,才能促进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才能促进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才能促进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因此,围绕上述目标,教育期刊理所应当把构建和谐、公平教育当作自己关注的重点,并成为栏目设计、选题计划中的首要内容。具体来说,要积极宣传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使全社会认识到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要积极宣传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既要注意教育服从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个大局,又要注意教育工作自身的客观规律,在和谐中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均衡发展中求得教育速度、规模、质量、结构的和谐。教育期刊要关注城乡教育、经济发达地区教育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各类教育的和谐发展,而其中加强农村教育和薄弱学校建设,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更应当被期刊所着力宣传。加强落后地区教育和改造薄弱学校的工作既要靠经费投入的增长,更要靠制度和文化建设使其真正具有发展的后劲,因此这也为教育期刊开拓了广阔的选题空间,其间有很多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值得教育期刊的编辑、记者去寻觅、去探究、去挖掘,从而提炼出有针对性的言论和通讯给读者以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上的指导。   
       第二,体现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目前,学校、家庭和社会对教育目的、教育功能和教育方法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集中起来仍然是在人才观和质量观上存有误区,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障碍和工作障碍。比如社会舆论对“高考”的过度热炒,对人才“高消费”的盲目追捧,家长和学生认为考上大学(甚至要求考上名牌大学、走俏专业)才是人才,学校由于教育思想不端正和难以抗拒的外来压力,违背教育规律,以加班加点、过重课业负担作为追求学生考试高分的“法宝”。应当看到,近年来由于中央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已通过教育思想的大讨论、一些政策规定的出台得到了一定遏制,但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还要做大量的工作。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领风气之先的教育期刊自然应当成为坚持大力宣扬正确人才观、质量观的舆论阵地。我们要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剖析,生动形象地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类型、各种规格的人才,人才的成功要通过学校的培养、社会的造就和自身的历练,只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每个人才可能找到生存、发展的适当位置。我们还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向读者揭示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的内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质量的根本指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是质量的根本目的,对学生的一生负责是质量的根本要求。我们也要看到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是造成教育思想和行为上一些偏差的直接原因,教育期刊有责任对此进行调研思考,将解决这类问题的成功经验予以推广,以便多方联动,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优化教育环境,创建新的机制,使教育教学工作真正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向健康运行。     
     第三,践行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教育行政部门和出版部门主管、主办的教育期刊,一般都有面向教师、面向学生的两种期刊,因此刊物如何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服务就成了编辑工作的重要课题。 教师刊物要真正做到尊重教师、依靠教师,使教师刊物成为教师的精神家园,因此要关注师德建设、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新课程师资及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农村山区教师队伍的补充和稳定等方面的工作。要宣传一批优秀教师典型,这些教师既是崇高理想的实践者,又是平常生活的普通人,他们有事业,有追求,也有家庭的负担、生活的烦恼,他们把负担变成了动力,把烦恼化作了快乐,这样的教师才可敬可亲可信可学。多年来,具有丰富、真实内心世界以及鲜明个性的教师形象太少了,这是教师刊物应当努力改变的一种状况。此外,教师刊物有责任有义务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家庭生活情况以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方面的情况作深入的了解,让他们把所思所想和要求倾吐出来,从而加以引导,使为人师者心平气顺,克服职业倦怠,更好地去面对和从事自己的职业。这方面更是一个渗透人文关怀的新课题,值得教师刊物把它承担起来。 面向学生的刊物对已经学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的中小学校学生来说不是加压,而应当大力减压。应当承认,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以中小学生为读者对象的刊物已经作了一些改革,但是,多数学生刊物还没有摆脱两个难题的困扰。
            其一,说教多于疏导。一些刊物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学习障碍问题,大多采取一种办法:请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撰写文章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总是忘记了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样一条十分重要的道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用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来进行解答呢?      
    其二,既不好玩,更无想象。一些学生刊物片面理解刊物的教化功能,专注于对学生灌输课外知识,认为教育刊物“传道”是首要任务,而这种“传道”又仅仅是传“知识”之“道”,却对中小学生好动好玩以及好幻想、好畅想的天性缺乏真切了解。我们应当从“哈利·波特”系列作品吸引众多中国青少年读者以及很多孩子青睐外国动漫作品的现象中得到启示,我们的学生刊物要花大力气编得让学生觉得好看、好玩、好开心,青少年的许多优秀品质正是发端和养育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之中。学生刊物的教化功能往往是在充满情趣又让读者身心参与的阅读活动中逐步完成的。因此,学生刊物的编辑应当蹲下身子和学生对话交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并加大策划力度去编辑出版学生自发喜欢的刊物,让学生自觉接受优质期刊文化的熏陶。
              二、教育期刊文化属性的专业性         
   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是因为教书育人的工作涉及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走向,具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教师工作也是专业性要求极强的一项职业,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举办师范院校以及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原因所在。 教育期刊文化属性的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对已经形成的教育原则、教育的基本方法等客观规律,进行理解、把握并加以传播弘扬。为此,教育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外诸多教育思想、教育流派通过学术讲坛和各种媒体,纷纷涌进国内。这对于我们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开阔眼界,结合国情进行教育的改革和实验是极为有益的。 我们在肯定这种做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我国经过几千年实践、沉淀而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教育文化。“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这是经过一再验证的中肯论断。比如,我们讲教育公平和正确对待每个学生时,就不要忘记了“有教无类”;我们讲端正教和学的态度时,就不要忘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讲快乐教育时,就不要忘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时,就不要忘记了“教亦多术”;我们讲师表作用时,就不要忘记了“道不远人”;我们讲启法式教育时,就不要忘记了“不悱不启”,等等。这些至今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论述和实践,我们应当结合时代特点将其发扬光大。从自己民族精神宝库中汲取营养,应当更具有民族文化的的认同性。教育期刊决不应当数典忘祖,而应当在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教育改革时,十分注重施教者、改革者在传统教育文化方面的底蕴,如果具备这种底蕴又注入了鲜活的时代精神,这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改革就会既有民族特色又有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在中国的教育园地上才会扎下根来,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二,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学校教育都是按照统一的教育思想、教育标准、教学计划来进行,而教育者、受教育者则是具有不同家庭状况、文化背景、道德修养的个人,教育工作的难度在这里,魅力也在这里。 过去,教育期刊对学生的差异性有过足够的关心,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教育理念,这都是值得肯定的做法。当然,我们还应当更深入地了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学生心理、生理急剧变化的特点,进而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有经验的教师发现教育对象的各种变化往往是为教者始料不及的,原先考虑较多的是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又出现了留守孩以及“白领”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教育期刊提出了新的选题。 另一方面,与对学生情况的研究相比,教育期刊对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状况的研究还不够深透。比如,大家都说,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但是怎么爱,则显得方法单一。“爱”既可以有“宽爱”,也应当有“严爱”,既可以苦口婆心,也可以当头棒喝,教师应当成为宽严结合的“兼爱者”。万玮的《班主任兵法》一书,以及不少教育期刊约请万玮撰写的稿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因为它体现了教育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若要甜,放点盐”,教育期刊理当对此作出更深入更科学的反映。 第三,拔尖人才与优秀团队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对教师队伍建设而言。各种教育期刊历来关注优秀教师的物色和宣传,这些拔尖人才的出现和推广,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今后仍然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有感召力和影响力。 我们在构建和谐教育的时候,必须考虑扩充、增加优质教育资源,那就不应该允许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长期存在下去,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应当成为当前着重解决的问题,否则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毋庸讳言,教育期刊要表彰一个人容易,表彰一个团队艰难,其直接原因是对一个团队的了解比对一个人的了解要繁杂得多,琐碎得多;其深层原因是一个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要靠校园文化的滋养,而对这种校园文化精神的理解把握,也是对编辑思想和业务水平一种更高程度的检验。教育期刊的编辑应当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去谋划教师团队建设的选题,促进校园建设具有更高的思想含量、文化含量,促进和谐教育具有坚实的师资保障。     
       三、教育期刊文化属性的地域性        
    一个地区的教育状况受着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必然显现地域性的特点。作为地方教育期刊,只有立足本土文化、开掘本土文化的资源,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期刊办得有特色、有亮点。         
  首先,教育期刊对本地区的教育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善于“长善救失”、扬长“补”短,既要把本地区特有的教育强项、教育优势充分地、深入地展现出来;又要把其他地区的教育强项、教育优势全方位地、及时地介绍进来。有了这种比较,就有了鉴别,就会使期刊读者登高望远,不断变革和奋进。 其次,教育期刊要对本地区域性推进教育改革的经验积极予以推介。同一区域经济文化状况相同,便于进行统一目标、统一步骤的教育改革,也便于对教育改革的成果进行检测,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当年,汩罗素质教育经验在全国推广,就得益于教育期刊卓有成效的工作。 再次,教育期刊要尽力发现本地特色文化对教育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使其成为丰富本地教育文化的源头活水。江西省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倡导“古色、红色、绿色”文化(古色,即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传统;红色,即革命摇篮的宝贵精神财富;绿色,即既要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更要环境保护的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为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大大激活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对于这些经验和做法进行概括、宣传,就大大丰富了教育文化历史和现实的内涵,有助于教育更好、更自觉地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期刊的文化属性择其要者作了如上的阐述。教育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如何使得这些属性得以较为完美地体现,则应当力求做到刊物定位的准确,内容的丰富和连续,编排的精美。 所谓定位准确,指的是刊物读者对象的定位准确,它的准确将决定刊物内容定位的准确。就当前教育期刊读者定位的情况来看,中小学生刊物一般都注意按年段分版,读者对象较为明晰。但是,大多数面向教师的刊物(教学辅导类刊物除外)读者对象则既没有按照教育种类,也没有按照教师教学的科类来区分,造成了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各年级各种学科教师共读一本期刊的现象,这种现象一时尚无解决的良策。这就要求这类教育期刊要找准教师普遍关注、喜好的问题,以“共性”引起“共鸣”,满足主体读者(比如说是乡村教师)的阅读需求,尽可能实现对主体读者的文化引导作用。 所谓内容丰富和连续,是对教育刊物编辑工作的具体要求。           
  期刊,又称杂志,内容要杂,要广博,这是自不待言的事情。当年《教育世界》的内容就有教育言论、教育章程、调查报告、学术史、外国教育家的传略和论著以及教育小说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王国维就深谙期刊之道,他主办的《教育世界》不仅在内容安排上以丰赡取胜,而且首倡并实现教育与文学的结合,使整个刊物灵动、活泼,具有可读性。文学反对模仿,摈弃重蹈覆辙,提倡标新立异,张扬个性,文学追求梦想和美丽,因此借用文学的手法表现教育生活既能更生动地反映本来就色彩斑斓的教育生活,又能顺应师生读者的审美需求。王国维的办刊实践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内容的连续,这是教育专业类刊物的自身要求。教育过程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直至终身教育,这是一个连续过程,同时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教育任务,因此教育期刊必须注意适应人们认知的一般规律,在栏目和选题的策划上尤其要注意专题化、系列化,使期刊内容、表现形式的连续性和层次性统一起来。   
       所谓编排的精美,指的是一本期刊的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以及题图、插图如何做到美观、大方、得体。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方面教育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相比,虽有改进但仍然是不少教育期刊的弱项,尤其是面向教师的刊物更嫌单调、平板,缺少变化,缺少色彩。这是一个需要时间和实践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当明白,教师同样爱美,既爱绚烂之美,也爱淡雅之美,如果我们的编排能做到时尚又不失为人师表的风范,多姿多彩又不失高贵典雅,就会更多地赢得市场,赢得读者。 除上述内容之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以下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师生是围绕一个教育目的聚集起来的特殊社会群体,向来就有集体学习和运用教育期刊的习惯和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期刊的教育功能,我们应当对师生读刊用刊的积极性加以必要的引导,可以根据编读互动,师生互动,不同年级、不同学校互动,学校与社会互动的原则设计并组织各种类型的读刊用刊活动,在读刊用刊的过程中师生既可以去品味、享受教育期刊文化带来的认知之乐、进步之乐,又可以与编者一道去共同创造在先进性、专业性、地域性方面更富特色和内涵的教育期刊文化。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0:33
给教育者精神加力的杂志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 10:35
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记我眼中的《读写月报 新教育》主编李玉龙

邵 坤

 前言:

  2009年,一本名叫《读写月报新教育》的杂志专刊期《有这样一个母亲》引爆全国教材话题,《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出版报》、《浙江日报》等重大媒体和网站相继转载和报道。而随着桥西新教育的逐渐深入人心,这本杂志也渐渐走进更多桥西教育人的视野,《有这样一个母亲——教材研讨专刊》、《插班生林可树》等等一个个独辟蹊径的教育专案和一份份掷地有声的教育思考,都让我们在畅快淋漓的吸收这份教育大餐的同时,开始好奇——是谁,在作这样一个中国教育界与众不同的品质杂志?是谁,在为大家如此真

  诚敢于碰撞的传播这样一种有质量的声音?他,就是国内著名的教育媒体人,现任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执行主编,第一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号称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李玉龙。

  保存李老师的联系方式已经三年,几换手机,未曾遗漏,惭愧的是即使是年节时分,也不曾发过去哪怕是一个祝福的短信,但这并不代表着遗忘那段研修班的日子,相反的,经常会在心底忆起,尤其是在自己因得意于具体事务的小成就又开始内心躁动时,他和他的那些事儿,总让我产生阵阵强烈的挤压感,觉得自己还是那个不折不扣的井底之蛙,愧对自己,愧对那段日子,愧对那个对每一个人都如此真诚的教育志士。直到——因为联系校长们的成都之行,经陈连林介绍,竟然才拨通了李老师的电话。我知道,这三年,他又经历了很多事情,虽然《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在一天天的更好起来。没成想,电话那头李老师竟然率先叫出我的名字,“邵坤啊!我记得你当年拿过全国的一等奖啊!”,还是那样的爽朗,带着几分侠义之气,让我这个当年在研修班成绩很差的学生顿时无颜,但更多的还是温暖。细数与之交往,听人讲述的那些细节,这个在我心中已经渐行渐远的“人物”立刻又真实、清晰起来:

  李玉龙的教育情结

  第一次知道李玉龙老师,是因为参加2006年岳阳全国第三期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那个亲自到车站接送我们,人高马大、细眼带笑,总是人前人后相互介绍大家的热忱男士竟然就是研修班的发起组织者,说实话,初识感觉不像个教师,更谈不上专家,倒像个军人。后来的接触果真证明了我的猜想,这个在石家庄市军械学院特种兵专业完成大学学业的军校高材生竟有着10年的军龄,后来,毅然脱掉了足以给他荣耀与资本的军装,与教育结缘。

  石破天惊,创刊《教师之友》

  复员后的李玉龙先投身媒体行业,因为长久以来就从部队的规范管理中对比思考中国的教育,于是,四处游走,发现、游说一批有着教育智慧与理想的有识之士,于2003年创刊了《教师之友》杂志。只知道那是一份敢说真话、触及实质的教育期刊,后来因政府阻挠等诸多方原因停刊。对于《教师之友》,以我的年龄和阅历并没有什么印象,只模糊的从网上众多热烈的主题帖和朋友那得知,很多读者至今都在怀念它。

  艰辛漫溯,再创《读写月报》

  全力打造一个:沟通教育界和知识界的学术走廊。 这是曾经的《教师之友》的办刊方针。《教师之友》的停刊并没有让他的教育理想沉沦,而是更加激起他创办全国最具影响教师的刊物的决心。与大多数教育媒体、学科教学杂志不同,《读写月报》并不局限于教育之一隅,李玉龙和他的编辑们有着更为广阔的视野。仅以08年第一期为例,刘铁芳、李政涛、肖雪慧都不属于纯粹的教育界人士。可能会有读者抱怨他们的文章缺少技术性和可操作性,但他们始终坚信:思想永远是技术的内蕴,没有思想的技术远不如没有技术的思想。与李老师的几次深度漫谈,他都总在强调这个杂志的“唤醒”,这或许也成为了他的思想的集中体现了吧:

  《读写月报》正努力唤醒一线教师站立起来——在教材面前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

  未经省察的文本没有价值。不知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

  选入教材的文本,首先要经过教师的“审查”,那些假大空,高大全,远离学生生活、情感实际的文章可以不讲或少讲。如若非讲不可,起码应在讲解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另外一个视角,另外一种可能,以便学生自己省察、取舍。

  比如《读写月报》第一期提到的《“我要成名”的玄奘》一文,对于被方丈所否定的“只能做煮菜的薪柴”的松树,教师完全可以提供另外的故事,以作比较:

  当年,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有人向他的母亲祝贺:“你有这样的儿子,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读写月报》08年第一期有两篇文章直接向教材“开炮”--冷玉斌的《却向教材觅“儿童”》和郭初阳的《牛尾巴为什么要翘起来》,这种对话甚而审视教材的胆识,值得一线教师学习。

  有问题的教材可怕,然而教师在教材面前一惯的匍匐姿态更可怕。他们视教材为圣经,视教参为圭臬,不敢越雷池半步。当教师唯教材是瞻的时候,他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的讲解无限可能的贴近编选者的意图和教参的解读,只能是教教材。而他们始终坚信,用教材教才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起点。

  《读写月报》努力唤醒一线教师站立起来——在名师面前

  教师应对所谓名师或风行一时的教学流派保持戒备心理。没有批判的吸收最后可能是学步邯鄣,匍匐而归。

  《教师之友》(《读写月报》前身)04年第一期专题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至今让很多人耿耿于怀。究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和我们的教育依然未能走出“那一代”名师的阴影,依然在魏书生的“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的圈子里打转。

  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需要的不是阅读,不是思想,也不是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而是魏书生式的应试技术。只要掌握了“技术主义和权威人格”这两大法宝,我们就可能如魏书生那样达到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名利双收。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批判以魏书生为代表的 “那一代”名师,就是在批判我们曾经或正在进行着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对自身的反思、批判乃至否定是最艰难同时也最有必要。

  外表刚烈的李玉龙老师内心也会流露出诗意的情怀,他经常对我们提起李广田《记一个教师的谈话》中的话语:我必须每年落一些叶子,我必须不断地脱一些皮。我必须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人生就是这样,只有经历刮骨般的痛苦反思,把自己打回起点,才能生长出新的思想,才能真正站立起来。

  《读写月报》正努力让教师站立起来,在教育面前,生活面前。

  李玉龙自己说,我们总在说一些出格的话,作一些出格的事情。比如转载和编译类文章(《38使你的课堂富于魅力的基本技巧》《课堂交流:问题背后的信息》《今天的帕夫雷什学校》三篇)稍多,杂志中的“看板”栏目与教育关系不大,但这恰恰是编辑匠心独运之处,没有放眼世界的眼光,没有对国计民生、普通事件的关注,仅仅局限于教育一隅,可谓陋矣。 “看板”栏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一线教师打开一扇窗口,使我们的视野得以开阔,高度得以提升。“李阳英语”为什么疯狂?其背后折射的母语教学问题值得深思。那 “新课标是光绪皇帝,高考就是慈禧太后”的比喻更值得我们追问,“光绪皇帝”何时才能真正掌权?

  在此意义上,李玉龙正透过《读写月报》,努力借助他们的高度,打开我们的视野。

  荀子云: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无论是从前的《教师之友》还是今天的《读写月报》,都拥有这样一群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他们致力于打造一个优秀的教育媒体,致力于提升一线教师的高度,致力于拓展一线教师的视野。

  蛟龙腾飞,组建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

  “天高地迥第一线腾蛟起凤山长水阔几百回批荆斩波”——这是第一线高研班的口号,执着教育的气魄与胸怀可见一斑。2005年,江苏宝应,一群有着对教育深沉的感怀和执着追求的一线教师和部分学界翘楚聚集在这里,《教师之友》第一期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啦!看云、郭初阳、闫学、张曼凌、武凤霞等众多在小语界乃至全国教育界闻名的专家成为了这里的第一批学生。四期的历程,期期震撼,以下是成都实验小学副校长李勇,网名实小十八子的部分博文:

  这个汇聚全国思想精英研修班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冲击,摧毁了我很多固有的价值观念,也让我找回了很多本来深藏于心的人生的底色。学员中不乏读书破万卷的人物如阿肯、范美忠者,也不乏思想激进而头脑清晰的家伙如助理、荆蛮客者,有很多在教育教学中颇有建树的行家里手如玫瑰(窦桂梅)、翼然者,有成熟稳重,激情不老的大哥级人物如大潮河、泥土大哥者,有很多中学和小学的激情飞扬的校长如何金钟夫妇、冰冷酒者,还有很多如我一样来享受这场教育的盛宴的普通而有追求的老师。尽管当时觉得自己是那样的无知以至于借故逃跑了两个晚上,但是现在跟身边的任何一位朋友说起这段经历时,我都会很自豪地说,研修班的十天让我觉得长了十年的功力。李玉龙总是跟我说,不要夸张研修班的作用,在我身上能够有一些作用也是自己以前的积累不错的缘故,研修班只是在恰当的时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窗而已。可是,我心里知道,我何曾有过什么积淀呢?

  研修班回来,我仿佛变了一个人,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常常没完没了地上网看帖子,常常抱着以前断然不肯一看的书津津有味地啃。以后的日子变得单调而兴味盎然,买书读书教书上网构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一年中用于买书的钞票应该好几千了吧,仔仔细细咀嚼了一些书,大多数则翻一翻觉得好就买下了,等哪一天有兴趣了或许会捧起来好好阅读,书不断涌进来,卧室的书柜里盛不下了就把一些稍次的书移到书房的大书架上去。好书我总是不愿意示人,摆在书房里不太安全,我就把它们放在书房里和我同寝了。妻子常说我是疯了,我总是笑一笑,以后还照样隔三差五地往家里搬书,日久天长妻子也和我一样疯了,两个疯子常常出没在成都的几大人文书店,星期天为了节约经费,我们一家人就自带干粮到时间简史大书坊看一天书。等到晚上回到家,便有异常充实的感觉。现在口袋里的钱大多奉献给书商了,还剩下一点钱也要为研修班做准备,我知道让一个人知道自己的无知是多么可怕,我知道了,我妻子知道了,于是我们都疯了。

  作点灯的人,亲自主持教育写作与课堂教学研究项目

  台上的李主编,开始了自己的论述,话语一点也不多,最精明的一点便是把问题抛给所有的听者,挑选一件印象十分深刻的孩子的教育故事!“十分钟的思考”!可以想象,大家的脑子在如何的快速、全速的飞转着、更多的是筛选着、比对着、排除着、搜寻着……

  就像在考场上的看到“命题作文”的那一刻一样,我第一时间里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串学生的名字,大约有六位的样子,依次把他们、她们的事例,列举在其后,考虑着、对比着……

  我不知道最好的案例在哪里?我也不渴望拥有一个什么的结果?我只是一幕幕回忆着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同事讲述着自己的那份精彩故事,台上的李主编,全身心的倾听,目不转睛的注视着主讲的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点播着他作为旁观者的观点,尝试着发现那人眼里的“亮点”与“误区”!三位同事的讲述之后,我感到我似乎明白了李主编的思路脉络与倡导精髓!

  以上是李玉龙到学校指导教师教育写作时一位教师的如实记录。没有以往的专家报告或培训,李老师就是这样点亮每一个人心灵深处的教育之光,让你觉得,教育写作就是这样一件自然而然而又专业的事情。

  教育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是李玉龙长期关注并坚持行动的研究领域,而李老师也在实践中深深感受到,要想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是不可回避的阵地,于是,就在今年,他又亲自主持,纠集一批人马开始扎进课堂,于是,我们会在网络或交流中看到李老师亲自执教《小马过河》,于是,我们也有幸了解到以成都泡桐小学为实验点的课堂研究项目。记得李老师那天半开玩笑又异常诡秘的对我说:明年吧,在课堂上,我们准备弄出点动静!因为他对教育的热情与执着,所以,我相信并期待。

  如今的李玉龙老师正带领着他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向专业更深处漫溯。虽然他们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同行的关注和更多教师的热烈反响和回馈,但此时的他们似乎又更加平时,正如李玉龙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采访时所说:我们更期待批评,来自更方面的。这不是姿态,而是我们自身视角、知识和能力的有限性的警惕。

  来源:石家庄桥西区新教育实验网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0 00:13
现代教育报: dmnews@vip.sohu.net
  福建教育: chenxq@fep.com.cn
  教育参考: jyck2002@hotmail.com
  中国教师报 : xiechengj@chinateacher.com.cn
  人民教育: laipg@edumail.com.cn
  师道 : qiuwei@gdjy.cn
  小学德育: xgl163.com@tom.com
  中国教材教法: malx@pep.com.cn
  中小学心理健康: kaimingxy@263.net
  中国教育报: whzk-net@sohu.com
  小学青年教师: gushifangji@sina.com
  教师之友: jszy@mail.sc.cninfo.net
  小学教学参考: gxxjc@21cn.com
  《新课程》: shiygztx@xsj21.com
  《教育情报参考》: gcyzyb@sohu.com
  中国电化教育 cet@hedu.net
  河北教育 hbeducation@163.net
  教育信息报 jyxxb@sohu.com
  小学语文教师 xxywjs@sohu.com
  教学与研究 jiaoyuyan@263.net
  教书育人 jyyr@chinajournal.net.cn
  中小学管理 zhxxgl@263.net.cn
  青年教师 jilinedu@yahoo.com.cn 
  《基础教育》 prarie@sohu.com
  课程与改革 jyslxs@czedu.gov.cn
  班主任 abc@banzhuren.com
  中小学教师培训 jshpx@nenu.edu.cn
  现代中小学教育 zxxjy@nenu.edu.cn
  教育研究 jyyjzz@263.net
  小学语文研究 xxywyj@163.com
  广东教育 mengzipan@21cn.com
  教育周刊 hlq47@163.com
  新作文 nieyh614@163.com
  《小学语文教师》 上海永福路123号(200031) 021-64377165 xxywjs@souhu.com
  《小学教学设计》 山西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0351-3047062 sxjbkzbs@public.by.sx.cn
  《小学语文教学》 山西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 030009 0351-3047074 xxyw@chinajournal.net.cn
  《语文教学之友》 廊坊师范学院(065000) 0316-2119930
  《语文月刊》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510631) 020-85213337  
  《教师博览》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 0791-8518974 jsblbjb@sohu.com
  《教学月刊》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140号(310012) 0571-88213041 xiaoxueban@jxyk.com
  《北京教育》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l00088) 010-82090834 bjjybjb@public.bta.net.cn
  《语文建设》&n bsp;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100010) 010-65253380 yxbks@mail.east.net.cn
  《小学青年老师》 河南省郑州市顺河路11号(450004) 0371-6324611 teacher@shuren100.cn
  《语文研究》 山西省太原并州南路282号(030006) 0351-7069457
  《福建教育》 福州市鼓屏路162号(350001) 7872085  
  《湖南教育》 长沙市开福区彭家井11号(410008) (0731)4323907  
  《云南教育》 昆明市学府路61号(650223) (0871)5123741  
  《贵州教育》 贵州市浣纱路66号(550003) (0851)5950710  
  《上海教育》 上海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021)62525555 sh-education@sina.com
  《青海教育》 西宁市五四西路35号(810008) (0971)6310550  
  《内蒙古教育》   (0471)4303350 nmgjy@263.net
  《河北教育》 石家庄市石岗大街18号 (050061)   hbeducation@163.net
  《特区教育》 深圳市人民北路深中街16号(518001) (0755)3279526  
  《天津教育》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 (022)27618439 tjjy@tiemh.com.cn
  《陕西教育》 西安市药王湖119号(710003) (029)7316448-8514  
  《山西教育》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17号(030009) (0351)3084241 sxjj@chinajournal.net.cn
  《黑龙江教育》 哈尔滨市南岗区清滨路92-5号(150080) (0451)6664116 hljems@mail.hl.cn
  《安徽教育》 合肥市屯溪市435号省人大8楼 (0551)3669118 anhi@chinajournal.net.cn
  《江西教育》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330046) 85186931 jxjybjb@163.net
  《辽宁教育》 沈阳市皇姑区宁山中路29号(110031) (024)86853324 injybjh@online.ln.cn
  《宁夏教育》 银川市新华东街19号(750004) (0951)6024676 NXJY@263.net
  《山东教育》 济南市南圩门外街8号(250001) (0531)2618346  
  《西藏教育》 拉萨市江苏路29号(85000) (0891)6324985  
  《新疆教育》 乌鲁木齐胜利路169号(830001) (0991)2852134  
  《澳门教育》 澳门水坑尾街78号中建商业大厦七楼 333611 adedm@macan.ctm.net
  《中国电化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100031) 66419047 cet@hedu.net
  《学前教育》 北京西城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660l4656 preedu@public.bta.net.cn
  《教育研究》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100031) 620118 jyyjzz@263.net
  《中国远程教育》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100031) 66413389 zss@crtvu.edu.cn
  《比较教育研究》 北京新外大街19号北师大英东楼100875 62208310  
  《教育与职业》 北京崇文区永外安乐林路甲69号l00075 67262082  
  《中国特殊教育》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l00088 62003358  
  《教育展望》 北京西城太平桥大街四号l00810 66l22619  
  《中国教育学刊》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l00816 66097082  
  《教育艺术》 北京第804信箱100037 68902477  
  《中国校外教育》 北京西城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100035 66l60150  
  《学科核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l00875 62207968  
  《继续教育》 北京6304信箱编辑部102206 66366875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 l00816 66096432  
  《上海教育报》 上海市长宁路491/36号200050 62527164  
  《外国教育资料》 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 200062 62549677  
  《外国中小学教育》 上海桂林路l00号200234 64700700-2318 wgzhx@shtu.edu.cn
  《开放教育杂志》 上海阜新路25号 200092 65020900-172  
  《教育发展研究》 上海市荣陵北路21号200032 021-56534931  
  《教育科学》 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851号116029  
  《外国教育研究》 长春市人民大街138号东北师大院内130024 0431-5681927 wgjyyj@china.com
  《现代远距离教育》 哈尔滨市和兴路92号 150080 0451-6301414  
  《教学与研究》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100872) 62521680 jiaoyuyan@263.net
  《教师博览》 南昌市洪都北大道96号 (0791)8518974 jsblbjb@sohu.com
  《教育信息报》 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编辑部 袁军 310012 0571-8802555-3401 jyxxb@sohu.com
  《教育研究》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62011873 jyyjzz@263.net
  《教育探索》 哈尔滨南岗区中兴街19号 150080 0451-6305279 explore@mail.hrb.hl.cninfo.net
  《教育理论与与实践》 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九号 30009 027-87683284  
  《素质教育博览》 福州市东水路76号新闻出版中心大厦350001 0591-3631544 szjybl@pubb.fz.fj.cn
   《教育评论》 福州市梦山巷27号 350001 0591-3781440  
  《湖北教育》 武汉市武昌桂园路4号 430070 027-87875361 hbjy.21001@163.net
  《教育研究与实验》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华中师大内 430070 027-87673284  
  《小学教学参考》 南宁建政路广西教育学院 530023 0771-5620819  
  《甘肃教育》 兰州滨河东路甘肃教育大厦 730000 0931-8883786  
  《电化教育研究》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 730070 0931-7971823 aver@nwnu.edu.cn
  《基础教育研究》 南宁市建政路37号 530023 0771-5620819  
  《中国教育报》 北京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01062243770 edudaily@public2.bta.net.cn
  《教育时报》 郑州市顺河路11号 450004 0371-6322295  
  《教育导报》 四川成都市陕西街26号 610012 028-6112838
 
李玉龙: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
                                             
    李玉龙,国内著名教育媒体人,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2000年,李玉龙从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近13年,他的脚步没有停歇,大刀阔斧地做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博得许多好评。他说:“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他是一位希望影响中国教育进程的民间人士,他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见解呢?请看《温州教育》本期专访。
   《温州教育》:您从一位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做得如此出色,太让人惊叹了。您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是一片沙漠”,何以如此认为?
    李玉龙:不是沙漠,难道是绿洲?不过,关于教育的种种问题,现在我已经没兴趣说了。
    干吧!因为我在这里,因为我实实在在地站在中国教育的沙石之上。
   《温州教育》: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新教育》,从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校长黄埔班到问对学堂,您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激情来自哪儿?
    李玉龙: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
    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才让我有最带劲的投入感,也才能让我获得饱满的高峰体验。
   《温州教育》:怎么理解你提出的“原课堂”?它与目前那些流行、时髦的课堂话语系统(讲台上的公开课、日常的课堂教学、以洋思、杜郎口等学校为代表的本土校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话语等)的差别何在?
    李玉龙:原课堂有几层含义:
    第一、让课堂的出发点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
    第二、课堂行进过程的原生态。自然才能有道,真实才有价值。
    第三、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知、寻求真理的场所。所谓“原道”是也。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都是大白话。课堂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啊!因此,原课堂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不是无中生有整出来的一个新玩意,而是本来就存在的课堂真义。或者,更准确点说,是把笼罩在课堂上空的雾霾吹散后显现出的瓦蓝瓦蓝的天空。
   《温州教育》:为什么您现在对能力课程探索情有独钟?它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李玉龙:曾经,知识就是力量,但在信息化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曾经,我们认为能力是从知识训练中来,其实,相当多的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知识管一时,能力管一生;知识是外在于孩子的,而能力是长在孩子身上的。
    爱因斯坦说,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在我看来,忘掉的是知识,剩下的就是能力。
    中国教育,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背诵和重复来进行,这种变态的知识膜拜必将让位于能力的真正获得和发展。
    不仅中国,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但孩子绝不是传承知识的工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首次提出用能力编组课程。我们提炼出想象力、感受力、表达力、思维力、审美力、行动力、创造力等七大“元能力”。就像绘画中的“三原色”可以调出万紫千红,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种能力,也可由这七种“元”能力合成。
    从知识课程向能力课程的迁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就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温州教育》:您认为目前教师阅读和写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
    李玉龙:关于阅读,我有两个提法:有方向的阅读,有坡度的阅读。
    所谓方向,是从一个教师均衡的知识结构推出来的。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力量。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立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缺哪块,补哪块,方向不就有了吗?
    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要选择点有难度的书来读,自觉地构建一条倾斜向上的阅读曲线。
    关于写作,我是强调教育含金量的。没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写作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从字顺而已。
   《温州教育》:目前,温州提出并区域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该项目立足温州实际,倡导日常课堂要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具体而言,拟从关注精品课、优质课的不良倾向,转变为关注“家常课”;从关注“名优教师”到更加关注“每一位普通教师”;从“关注好生”到关注“每位学生”。在为期五年的时间里逐步推进课堂变革与学习转型,形成温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课堂变革的瓯越特色。对此,您有何建议?
    李玉龙:没有具体的课例,我不可以胡说。
    做教育这些年,如果说有一点心得,就是:教育的原点是学生。打开学生这个开关,教育的源头活水自会滚滚而来。
   《温州教育》:“那一代”、“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插班生林可树”、“儿童的秘密”等专题总是让读者出其不意、惊叹不已,请谈一谈还有哪些有价值的专题正在酝酿?
    李玉龙:可以保守点秘密吧?哈哈。
    目前中国教育的实践水准不足以托起一本我所能满意的教育杂志。
    对现在的《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我当然也不满意,但即便如此,我也可以自负点说,这仍然是最好的教育杂志,是对教育有热情有想法的老师的首选杂志。
    每年都会折腾的!2014年的折腾正在酝酿中。
   《温州教育》:《温州教育》作为一份小刊,有着自身局限,在未来的岁月里如何做出影响?
    李玉龙:刊无大小。
    做一个有野心的编辑,整一份有雄心的杂志,搭一个刺激点的平台。
    温州是一个地缘意味最鲜活最生猛的城市。我对日正兄有信心,我对《温州教育》充满期待!
   【附录】李玉龙经典语录
    生根有技术的思想,开花有思想的技术。
    课堂一放开,老师就哭了,老师一哭,我们的课堂就有救了。
    让思考在教室里激荡,让答案在风中飘。
    课是上给孩子的,所以,由学生来评课是他们天然的权力。
    课堂有正数、负数和零课堂之分,正数课堂不用说,负数课堂就是那种上还不如不上的课堂,零课堂就是上和不上一个样的课堂。
    在别人停步的地方再朝前走一两步,就是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入口。
    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来源:温州教育
   源:温州教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4-20 12:27
薪尽火传——我心中永远的《教师之友》


书里书外



 秋天的日子,总是充满忧伤,不知是不是和这个季节有着某些关系?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千载而下,犹有余风——秋瑾女士咏叹: “秋风秋雨愁煞人。”至今,这个国人常常赞美不已的丰收季节,给我的感伤和悲痛,多于开怀和喜悦。正是这样的季节日子中,我遭遇了《教师之友》的停刊,内心不啻是彷徨和忧伤,更多的是无言的沉痛和出离愤怒的愤怒。

  每次遭遇生活中的大事,我内心总是油然回荡起鲁迅先生正直的声音,似乎先生就在我眼前指引着我,并且似乎说:看,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我知道今天的《教师之友》,不幸又被冥冥中的他给说中了,这无声的中国!这沉默的国民的灵魂!

  但是我又想和他争辩说:先生,您看,这个社会好了很多。但是我终于说不出话来,之后竟然是无语凝咽。看着网络上不断的叹息和悲痛之中的熟悉老师的帖子,我知道我的心在黯然和沉痛,内心似乎滑过一阵阵的隐伤。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堵住了自己的心胸,想喊出声来,但是发出的是一声声叹息和感喟,喃喃不知究竟该说什么,只是说: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虽然范美忠兄在国庆假期中来杭,和我畅谈时也说到过办杂志的一些艰难,但是当局让杂志停刊,以如此之快速,却是我始料未及的。最近看谢泳先生的《杂书过眼录》,知道很多地方今不如昔,但是这样的不如,确实也是我未能估及的。所以我在看到这个停刊消息的一刹那,又一次凛然感到这个专制社会在吞噬什么,感到它貌似欣欣向荣外表下的罗刹鬼脸,或者说它的狰狞面目。

  就是这个鬼脸曾迷惑和折磨了我很多年,但由1997年的人事变故给我当头棒喝,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那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不能有一丝为暴政做奴才和帮凶的行为。这便是我在《教师之友》杂志2003年11期上以“周越”为笔名的《不过尔尔》的心路历程。

  感谢《教师之友》杂志组织批评“那一代”的系列文章,在国内发起又一次大讨论,引领我们超越所谓大师的身影,执着向前,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改革精神和勇气?!尽管当时社会各界反响不一(包括那位魏先生暑假中还不忘说:“文革时也有人指出我的不足”),但是这场讨论所激发出来的每个教师的潜能和智慧,至今绵延不绝。这必将形成暗流潜藏在每个教师的心底,也自然会形诸于文字,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徐州论坛中的热情和冷静,见证了副主编李玉龙和编辑范美忠兄们的热忱和真挚,为着教育的明天,他们从理论探索跨到了实践的环节,感受着全国优秀教师们的支持和批评。因为他们的真诚,所以尽管有论坛组织中的不足,但是大家都能谅解。

  时光总能冲刷一切,但是有些事却怎么也不会从记忆中流逝。徐州论坛,包括今年暑假的扬州宝应的高级研修班,都会如此。尽管我一次也不能抽出身来参与,但我自始至终感到我和这份杂志距离很近,很近。甚至有时我会萌发一种冲动——在暑假补课时抽空去成都一趟,去拜会我久仰的《教师之友》编辑部老师们。但是至今成为遗憾,而且将成为我永远的遗憾。

  于是我只能追溯我和《教师之友》的交往,追溯我今年上半年的版主生涯,让这些记忆永远烙刻在我心坎上。担任“教师之友”论坛版主,是我做梦没想到的。我何德何能,担此大任?但是出于论坛需要,临时受命,荣获李镇西老师的委任状后,忝列版主队伍,便开始义工的工作。特别是整理徐州论坛的帖子,做大链接,至今以为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件事。

  但是由于学识素养和学校工作劳累等原因,我在论坛任职两个月之后辞去版主。当时得到编辑部李玉龙和朱雪林等兄的感谢,至今铭记在心,自当感怀。

  “教师之友”论坛是老师们的精神家园,能在这里和老师们交流,是人生一大幸事。能在杂志发表文字,更是无上的光荣。正因为此,杂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却没想到好景如此之短,这难道是一种宿命?

  在我看来,杂志的解体固然和我国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有关;但也和杂志的外部环境(主要是新闻检查制度)有关。而后者则是近年来让人最担心的。当局下手如此之快,倒是出乎我的想像。于是我也感到了在当下生存空间的逼仄。

  今天上《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看到大同社会的三个特征,不禁感叹万千:遥隔几千年,我们还不如孔子的时代,这无声的中国!真是“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难怪蒋庆先生他们要主张读经运动。

  我知道我们老师不能帮助《教师之友》什么,但是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的炽热是《教师之友》杂志点燃的。于是我想起史怀泽先生的这一段话:

  “我不相信,人们能把他本没有的思想灌输给这个人。一切善良的思想是作为燃料而存于人心之中的。但是,只有当火焰或火种从外部、从其他人那里扔入其中时,这些燃料才会燃烧起来,或真正燃烧起来。”

  今天在《教师之友》杂志停刊的日子里,我欣喜看到和感受到了来自这个外部的燃料,她就是文明的火种,如同肖雪慧老师所播撒的文明之种,是蔚蓝色的,她在不断冲洗着多年以来时代和政府奴化教育所给予我们的愚昧,让我们实现如凤凰一般的新生。我坚信这一点,薪尽火传,我们老师会接过这个文明火种的接力棒,不断地传递下去,塑造出我们新的民族性格和精神,真正实现鲁迅先生的宿愿——改造好国民性。这个任务很艰巨,实现它也需要极大的耐心,但是必须要有人去做,现在《教师之友》倒下了,但是会有更多的《教师之友》站起来。

  一个民族是需要真正的脊梁的,鲁迅所生活的时代,有很多;今天,则需要更多。《教师之友》就是这样一根脊梁,她岿然挺立,有正直的骨气和无私的心胸,她的接近普通教师,关怀学生成长,指向未来文明进程,思路是这样的清晰,立场是如此之鲜明,断然会有人或组织不能容忍她的存在。所以她倒下去了,但是即使她倒下去时,她的脊梁仍然是笔直的,这就是现在《教师之友》杂志编辑部怀着极大的热情和悲愤在坚持做2004年最后一期编辑工作。是的,他们不但没有灰心,没有因为杂志的即将不存在而懈怠,退缩;反而焕发出更大的工作热忱,我不禁警醒: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看到如此情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能灰心和退缩吗?

  我们将满怀信心,以更恒久的耐心和热情,继续我们的工作,将教育的革命进行到底。鲁迅说,没有新的人,则没有新的文艺。我也想大胆说一句:没有新的教师和新的学生,便没有新的教育。在我看来,这个新教育不虚伪,不做作,指向人心,关怀人性,心系国民的未来福祉。《教师之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最好的方向。古人云:“但开风气不为师。”《教师之友》却是我们大家真正的老师。

  所以,我们热爱《教师之友》,热爱这份杂志中所阐发的文明和智慧的光辉。她定格在2004年的秋天,却将照耀整个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天空。她是璀璨的星辰,她的荣光,她的恩泽,永远定格在最美丽的青春。

  愿《教师之友》杂志编辑部的李玉龙老师,范美忠兄、干干兄,朱雪林老师和微笑老师,一路平安,明天美好。

        原文链接: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read.asp?BlogID=14058&
作者: 语文报梁朱杏    时间: 2013-5-22 15:37
我添加了图片附件的。怎么看不到?
http://xnjyw.5d6d.net/thread-63204-1-1.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6-20 19:27
有一番咀嚼在场景
    有一点灵犀悟方法
    有一串解析剖案例
    有一方天地是课堂
    有一回顿悟为学理
    有一份沉淀打底色
    有一道视野筑书坊
    有一行脚印连行者
    有一壶温暖醉家园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6 10:10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7-29 16:00
心向学生那畔行:能力课堂的探索之路
  1999年底,一个共军少校决定离开他服役了14年的部队,决心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可干什么呢?当时他感觉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怀孕生产之外似乎还没有什么他不能干的事,但选择过多其实也就是没有选择,因此,一落实到具体干什么,他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于是他为他的选择设定了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参数:月薪不低于2000元人民币.他想得就这样简单,他本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因了一个极其偶然的机缘,当一家名为《教师之友》的杂志愿意为他支付这个数字时,他一个猛子就扎了进去.
  2003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在一个装备简陋的办公室里,两个人相对而坐随便地说着什么.一个人说,在诺大的一个广州城,也没有几个人在思想啊!刹那间,空气似乎凝滞起来,两个人静默了.屋内一灯如豆,更觉这夜得黑.少顷,对面的那个人情绪慢慢好了起来,又开始说笑了.因为,一个全新的教育媒体的框架在他的大脑中已经酿造有些时日且已基本成型,一个教育媒体的雄心在呼唤着他,在鼓荡着他,固然他明了周遭的氛围,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是的,他是一个有点想法并时常为自己的想法而激动而冲动而顾不上细细拨拨打算盘的人。
  2004年,也就是去年,《教师之友》雏形略备,也鼓捣出了一点声音,虽然他感觉还远不能说满意,但客观上说,离他心中的那个标靶毕竟前进了一大步,他和他的同事还为这个杂志做了更长远的规划,甚至预备了好几颗大当量的核武器.他有信心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里将这个杂志整成一个他认为的在当下条件下所能逼近极限的那种状态.
  其实,杂志还只是一个平台,更令他兴奋的是支撑这个平台的力量在日渐一日的壮大.徐州第一回青年教师论坛,翔宇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借助一个个子平台的推出,这力量在聚拢、在交汇、在碰撞,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界的有生力量啊!这些力量的聚合,不产生火花是不可能的,不形成新的教育生产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
  当然,他知道,中国教育更需要的是一丝一缕的建设.因此,他可以坐在办公室几个小时一点也不挪窝地阅读一篇篇稿件,即使有些或者连作者本人都不怎么当回事的文章,他一样读得滋滋作声;他在各大教育论坛长期潜水,在K12的早期,他把各个论坛的帖子翻了个底朝天;他到学校最希望的是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当一把学生.在他的学生时代,他也从来没有这么认真过.于是嘛,他慢慢地也被启发出一些思考.今天,在这个方桌上,他愿意把其中的一部分提供出来供大家批评.
  以上,是2005年10月22日下午“第一线教育方桌”第一次活动上主讲人李玉龙的发言。
  2004年底,《教师之友》杂志倒掉之后,原执行主编李玉龙和成都地区一批心怀教育理想的朋友一起,隔周举办“第一线教育方桌”,教师、校长、学生、家长、教育研究者、教育媒体从业人员……济济一堂,探讨教育变革的大方向,探索教学实践的点滴推进。
  从那时起,他和同道者开始进入教育的核心,站到了真实的课堂上,亲身体验、反思、探索课堂变革的具体方向。
  至2007年《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创刊前,他们已经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思路,可以称为“有思想的技巧”,主要是以问题提起课堂,以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把一贯以知识接受为目标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一扇通向不确定的未来的窗。
  2008年第3期《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上的一篇课评《走在老路上,还在老地方》,阐述了这本杂志秉持的课堂理念:
  课堂是师生共同开辟道路的探险过程,而不是由教师事先探测好道路带领学生直奔目的地的团队旅游;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感受分享和思维对话的过程,而不是教师真理在握,再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告诉学生。
  最好的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激荡、灵感勃发的场”,应当能够生成“创造的契机和新的生长点”,应当是师生在平等对话中共同探索真理的发现之旅。
  遗憾的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中,能够以此为教学目标去实施教学的可操作空间一再缩减。2008年杂志创刊后,小学和幼儿园文章比例不断加大的原因也在于此。中学,尤其是高中,基本上已经完全沦陷于“应试”,实施真教育的空间越来越小。
  从某种意义上说,争取教育就是在争取未来,就是在争取能让未来世界变得更好。但这种拉锯战,需要极大的忍耐和长久的付出,非有发自内心的灼人热情和忘我的不懈付出不能坚持。
  从2008年到2012年,以李玉龙为首的第一线教育研究团队,先后在石家庄、成都两地的多所学校为据点,开展课堂培训。并提出“原课堂”的理念,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呈现真实碰撞的课堂——原生态,引领学生探索真知、求索真理——原道。以问题链为基本环节,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儿童认知规律和学科发展脉络为经纬,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为目标,让课堂回归真实的人性,还原学习的本相,真正使课堂成为孩子成长的助燃器和推动力。
  2012年底,在多年课堂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李玉龙把“原课堂”的理念进一步明晰为——能力课堂。提出以能力编织课程的构想,让孩子超越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从大量重复和机械记忆中解脱出来,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一切信息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文本,直接站在能力的跑道上往前冲!
  2013年春,实施能力课堂的办学计划提上议事日程。像磁铁一样,能力课程的构想很快引来同道者的关注,大家很快一拍即合:把学校办起来!
  新事物被接受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但是我们的信心源于对孩子的了解和对自身积淀的确信,不管哪种课堂,最有发言权的都是孩子。一个孩子哪怕只上过一次这样的课,就可能被激起内心埋藏已久的一些想法,甚至燃起一个梦想,因为,正如李玉龙在一篇课评中所言,我们的教师,山一程水一程地走过来,始终“心向学生那畔行”!
        来源:问对学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86cc3c70101myms.html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22 16:03




欢迎订阅2014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老师教我人之初,
  我教老师弹珠珠。
  彰显孩子的视角,
  探寻教育的奥秘。


  欢迎订阅2014年《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
  每期8元,全年96元。邮发代号44—72


  强烈建议:直接通过杂志社订阅,收杂志更快更稳。


  订阅办法:


  1、首选淘宝“新教育杂志专卖店”  

    2014年预订链接


  2、其次可以通过银行转账
  户名:李玉龙
  账号:6227 0038 1401 0256 703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成都市第八支行会计科
  请您一定在转账后
  发邮件(xjymzz#126.com,请将#转换为@)
  或电话028-85234326
  或电话、短信18980032123
  告知您的汇款时间、金额和订购份数、姓名、详细地址、联系方式。


  3、邮局汇款(全年96元)至: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晋吉南路146号交大庭院10栋2单元3A
  李玉龙收
  邮编:610045
  请一定在汇款单附言栏内填写详细地址、收件人及联系方式。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0-30 05:36
一份杂志的前世今生兼谈投稿方向









本文为初次接触杂志的人提供一个简易的路径。

小编曾在一个征稿的帖子里对杂志选稿的方向做过一个简短的总结,以为投稿的朋友提供一个参考的方向:

如果是从《教师之友》时期就开始看杂志的读者,回顾所来径,会发现一条不那么清晰但依然有迹可循的脉络。大致说来,是从批判逐渐转向建设,从普泛的教育人文关怀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鉴于很多新朋友可能不太了解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 新教育》是怎么回事,小编整理了下面的目录,以供参考。



关于《教师之友》杂志,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1.梁卫星《一份杂志,方生方死的宿命》http://www.diyix.com/showt.asp?fid=42  这篇文章对2004年《教师之友》杂志栏目设置所做的分析相当精到。

梁老师于2009年在《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连载长篇教育小说《成人之美》,后以《成人之美兮》为名出版单行本。这是一本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和中国文学史的作品。



2.阿啃1919《一个人的教师之友——兼谈<教师之友>的意义》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3&PostID=789180

阿啃1919是杂志的核心作者蔡朝阳老师的网名,2012年第6期《读写月报 新教育》专题《积极生活》对蔡老师有详细介绍: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9b78301016529.html



3.钱佳音老师《一些事件正在赶往昨天的途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0b81a60102ejz4.html

钱老师也是《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的核心作者之一。



4.童蓓蓓老师《我们走》: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11640662

童老师在天涯是著名ID“午后的水妖”,在教育在线论坛是著名ID“小狐”,是《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创刊后的第一任编辑,后曾任《中学语文报》主编、杭州“越读馆”专职语文教师。



2004年底,《教师之友》杂志改名,原编辑队伍解散。库存杂志大半化为纸浆,目前有少量2004年《教师之友》在我们的淘宝店发售。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096562247



2005年,“第一线研究中心”成立,核心成员为原《教师之友》杂志主创团队。“第一线研究中心”定期举办 “第一线教育方桌”活动,并编辑出版电子杂志《教育飞船》。因为种种原因,这份精美的电子杂志只做了三期,感兴趣的朋友,请在此文后留下电子邮件,可免费赠阅。

2007年底,《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开始筹备,2008年创刊。杂志创刊前两年的相关信息,可参考: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64756462_0_1.html

2008年至今的杂志总目录帖:http://bbs.eduol.cn/thread-361540-1-1.html





每每翻阅2000—2004年的《教师之友》杂志,小编总有时光停滞的感觉,因为其中谈到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比如身为“应试”高手的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深刻反思,比如对教育本质的学理探究,比如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比如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与讨论……其中介绍的新的教育理念如今对大部分教师来讲依然是新鲜的。比如成都华德福学校创始人之一黄晓星老师《迈向个性的教育》一书首发是在2001的《教师之友》杂志,连载了6期。比如《灰姑娘》的美国课堂,也是在《教师之友》杂志首发,被《读者》杂志转载后广为流传,今天看来依然鲜活。

如果是《教师之友》时期就开始看杂志的老读者,对小编前面的总结可能体会更深:

从批判逐渐转向建设,从普泛的教育人文关怀渐渐走上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追究教育外部环境的言说回归教育自身肌理的探寻,从一步一步摸索大前提的定位到一点一滴探求小事情的改变,从强调理念渗透到关注日常操作。

再次重复这段话,是想表达,对杂志来说,最难的路已经走过。但是对很多教师个体来说,这条路可能还没有开始。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生活,如果失去了观照世界的天空,没有一种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所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可能就是一种伪教育的持续走偏,所谓的关注日常操作就可能成为毫无意义的一地鸡毛。所以,很多时候,当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的时候,当无意义的重复让人感到疲倦的时候,除了多问几个为什么,还要及时为大脑充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打开视野,跳出日常琐碎,锻炼自己的“第二视力”。

而对于新教师来说,如果从《教师之友》杂志开始读起,完全可以为自己绘制出一个可实施的专业化发展的路径。




来源:《读写月报 新教育》新浪博客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1-5 14:33
http://www.jszywz.com/forum.php? ... amp;_dsign=610f97d5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3-12-27 16:40

李玉龙: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
0


李玉龙·教育简历
    2000年进入《教师之友》杂志,其后数次主持杂志改版,至2004年,《教师之友》杂志成为全国唯一一份凭借高品质赢得2万份发行量的教育杂志,策划的“那一代”名师批判引发一场教育大讨论;
    2004年创办“第一线全国教师高级研修班”,后成为全国优秀教师的黄埔军校;
    2005年创办第一线教育网,担任第一线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底创办《读写月报 新教育》杂志,任执行主编;
    2011年创办“第一线校长学校”黄埔班;
    2013年8月,创办问对学堂。

李玉龙: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
                          
        李玉龙,国内著名教育媒体人,被誉为中国教育的侠义之士。2000年,李玉龙从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近13年,他的脚步没有停歇,大刀阔斧地做了许多有价值的事情,博得许多好评。他说:“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他是一位希望影响中国教育进程的民间人士,他有着怎样的思考和见解呢?请看《温州教育》本期专访。
      《温州教育》:您从一位特种兵转岗为教育人,做得如此出色,太让人惊叹了。您曾经说过“中国的教育是一片沙漠”,何以如此认为?
    李玉龙:不是沙漠,难道是绿洲?不过,关于教育的种种问题,现在我已经没兴趣说了。
    干吧!因为我在这里,因为我实实在在地站在中国教育的沙石之上。
   《温州教育》:从《教师之友》到《读写月报新教育》,从第一线教师高级研修班、校长黄埔班到问对学堂,您不断创新的思想源泉和行动激情来自哪儿?
    李玉龙:不整出点新东西,那叫浑身不自在,那叫了无生趣,那叫没有存在感。
只有对新世界的探求,才让我心潮澎湃,才让我有最带劲的投入感,也才能让我获得饱满的高峰体验。
   《温州教育》:怎么理解你提出的“原课堂”?它与目前那些流行、时髦的课堂话语系统(讲台上的公开课、日常的课堂教学、以洋思、杜郎口等学校为代表的本土校本课堂改革话语和以王荣生、顾泠沅等人为代表的课程理论实验话语等)的差别何在?
    李玉龙:原课堂有几层含义:
    第一、让课堂的出发点回到教育的原点——学生。
    第二、课堂行进过程的原生态。自然才能有道,真实才有价值。
    第三、课堂是师生共同探索真知、寻求真理的场所。所谓“原道”是也。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都是大白话。课堂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啊!因此,原课堂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不是无中生有整出来的一个新玩意,而是本来就存在的课堂真义。或者,更准确点说,是把笼罩在课堂上空的雾霾吹散后显现出的瓦蓝瓦蓝的天空。
   《温州教育》:为什么您现在对能力课程探索情有独钟?它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
    李玉龙:曾经,知识就是力量,但在信息化的今天,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知识贬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曾经,我们认为能力是从知识训练中来,其实,相当多的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密切。
    知识管一时,能力管一生;知识是外在于孩子的,而能力是长在孩子身上的。
爱因斯坦说,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在我看来,忘掉的是知识,剩下的就是能力。
    中国教育,几乎所有的教学都围绕着背诵和重复来进行,这种变态的知识膜拜必将让位于能力的真正获得和发展。
    不仅中国,全世界的教育体系都以知识传授为目标。但孩子绝不是传承知识的工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未完成的世界!
    在世界范围内,我们首次提出用能力编组课程。我们提炼出想象力、感受力、表达力、思维力、审美力、行动力、创造力等七大“元能力”。就像绘画中的“三原色”可以调出万紫千红,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需的各种能力,也可由这七种“元”能力合成。
    从知识课程向能力课程的迁移,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就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
   《温州教育》:您认为目前教师阅读和写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破解?
    李玉龙:关于阅读,我有两个提法:有方向的阅读,有坡度的阅读。
所谓方向,是从一个教师均衡的知识结构推出来的。知识就是力量,结构化的知识最有力量。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部分并非彼此孤立,而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结构。我们不妨把这个结构视为一个“漏斗”,漏斗嘴的注入方向当然是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原点,以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人类文化视野这三个板块的知识为主体,构建一个均衡的动态开放的系统,这是我们建立的一个教师知识结构的模型。缺哪块,补哪块,方向不就有了吗?
    所谓有坡度的阅读,是指要选择点有难度的书来读,自觉地构建一条倾斜向上的阅读曲线。
    关于写作,我是强调教育含金量的。没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这样的写作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文从字顺而已。
   《温州教育》:目前,温州提出并区域推进“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项目。该项目立足温州实际,倡导日常课堂要以“教为中心”转为以“学为中心”。具体而言,拟从关注精品课、优质课的不良倾向,转变为关注“家常课”;从关注“名优教师”到更加关注“每一位普通教师”;从“关注好生”到关注“每位学生”。在为期五年的时间里逐步推进课堂变革与学习转型,形成温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课堂变革的瓯越特色。对此,您有何建议?
    李玉龙:没有具体的课例,我不可以胡说。
    做教育这些年,如果说有一点心得,就是:教育的原点是学生。打开学生这个开关,教育的源头活水自会滚滚而来。
   《温州教育》:“那一代”、“我有这样一个母亲”、“插班生林可树”、“儿童的秘密”等专题总是让读者出其不意、惊叹不已,请谈一谈还有哪些有价值的专题正在酝酿?
    李玉龙:可以保守点秘密吧?哈哈。
目前中国教育的实践水准不足以托起一本我所能满意的教育杂志。
    对现在的《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我当然也不满意,但即便如此,我也可以自负点说,这仍然是最好的教育杂志,是对教育有热情有想法的老师的首选杂志。
每年都会折腾的!2014年的折腾正在酝酿中。
   《温州教育》:《温州教育》作为一份小刊,有着自身局限,在未来的岁月里如何做出影响?
    李玉龙:刊无大小。
    做一个有野心的编辑,整一份有雄心的杂志,搭一个刺激点的平台。
    温州是一个地缘意味最鲜活最生猛的城市。我对日正兄有信心,我对《温州教育》充满期待!
【附录】李玉龙经典语录
    生根有技术的思想,开花有思想的技术。
    课堂一放开,老师就哭了,老师一哭,我们的课堂就有救了。
    让思考在教室里激荡,让答案在风中飘。
    课是上给孩子的,所以,由学生来评课是他们天然的权力。
    课堂有正数、负数和零课堂之分,正数课堂不用说,负数课堂就是那种上还不如不上的课堂,零课堂就是上和不上一个样的课堂。
    在别人停步的地方再朝前走一两步,就是创造性教育实践的入口。
    理想和现实并非不可连接。
    来源:《温州教育》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1 05:39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1 05:40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1 05:41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3-21 05:41

]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6 13:22
《教师之友》杂志2003年第9期‘卷首语’:
                                                  思想和技术
新的一个学年已经到来,第19个教师节也越来越近。
每年做第9期杂志,心中总是充盈着激情,也难免有几丝惶恐。在这个全国千百万教师自己的节日,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这对身为《教师之友》编辑的我们确实是个问题。
继2000年组织“一线教师、一流学者对话”,2001年“把祝福献给普通的教师们”,2002年“想象一个教师节”之后,今年我们联合包括农民、工人、科学家、人文学者和公务员在内的11位非教育界人士,共同为大家推出“桃李不言”这个专题。设置教师节的本意就是力求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的风气,虽然现在一些庸俗的市场风气泛滥,但在这11位非教育界人士的心中仍然滚烫着对哺育他们的恩师的浓浓深情。在他们娓娓的言说中,我们或可寻得一些宽慰,也可品位自己肩上的责任。
7月底参加首届新教育实验研讨会,感概良多。客观地说,目前新教育实验尚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再通俗一点,就是“做与不做大不一样”,新教育实验制定的这样一条原则当然是切合实际的。但当大家“行动”起来后,接着的一个问题也许就是,什么样的行动才能取得更大的收获?是一般性的行动呢,还是那些蕴涵着独立求索精神、不乏思想火花闪烁,而又具有很强的“技术含量”的行动呢?答案无疑是后者。行动有高下之分,成长也有快慢之别。每个人的情况或有不同,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要求大家一起去完成那种高水准、高级别的“行动”,但这种自觉追求的意识似乎人人都不可或缺。
其实这种既有“思想底子”也有“技术含量”的行动也是《教师之友》所提倡的。如果说这种取向在前几年还有些朦胧,在今年第7期《教师之友》改版以后就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明晰的目标。在“教育在线论坛”的一个回帖中,我们的一个编辑写下这样一段话:
好教师的特征固然有很多,不同的好教师也有各自鲜明的一些特点,但共性的因素,可以提炼出两点“思想和技术”。自觉的思想追求和练达的技术操作合二为一构成一个好教师的内核。
一个网友就此发贴问:“思想和技术哪一个更重要?”这种比较是不好回答的,因为二者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自然也无法比较。没有思想关照的技术,其行必不远;而没有技术支撑的思想,也难免流于空疏甚或就是瞎想。
因此,作为一本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标的综合性杂志,《教师之友》将办刊理念表述为,“致力于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机融合,提倡有思想的技术和有技术的思想”,也就很容易理解。
本期的不少文章都是我们依照此理念编发的精品,如“方法”栏目《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咬紧课题不放松》等。需要说明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现场化》一文的作者吴礼明老师数易其稿达6次之多,而《咬紧课题不放松》一文所叙述的吴江实验小学为了一组相互串联的课题已经坚持了12年之久,并且现在仍在继续,这样一种精神和韧劲值得我们学习。
除此之外,像“场景”一栏的《第一次掌声》《窗外》,“记事”栏目的《师恩不言谢》等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行者”这一次向我们走来的是清华附小的特级教师窦桂梅。窦老师也参加了这次新教育实验研讨会并为与会老师带来了一次难以言述的精彩讲座。不少老师会后说,听了窦老师的讲座,感觉到与窦老师在水平上有一种巨大的落差,不管是思想和技术。看完她的这篇《一路走来》,也许我们可以寻找到一些如何减少这种落差的方法。本期我们用两个篇幅集粹上期的“每期一卷关于历史”的答案。本刊独创的这一方式自推出后,得到一些读者的“强烈”肯定,甚至一些兄弟刊物的编辑也忍不住要“一试身手”。相信这种对自己现有知识体系的一次系统化、开放性的整理会给每个参与者有意识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产生一些促动,更何况有些题目还融有某种趣味的成分。




作者: 教师之友网    时间: 2014-4-6 13:25
转帖鸿雁长飞推荐的读者随想:
请允许我把一首十四行诗送给大家,并借此开始我的发言。
有一缕沉思去追寻
有一抹厚重做专题
有一筐故事在场景
有一点灵犀于方法
有一方天地在课堂
有一腔豪气打底色
有一串解析铺路径
有一串脚印连行者
有一道眼光看海外
有一席谈吐围茶座
有一丝牵挂回家园
有一壶温暖送朋友
也许,这十四行诗,在大家的眼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也许,这十四行诗在大家的心里只能泛起细小的涟漪。但如果我告诉大家,这十四行诗浓缩了一本杂志的十三个专栏——追寻、地图、专题、场景、方法、课堂、学理、底色、路径、行者、海外、茶座、家园,你们是不是会感叹编辑老师们视角之独特、匠心之独运呢?搜寻一下我们的大脑,翻阅一下我们的记忆,可曾记得见过如此的新颖务实板块?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它,扑面而来的不仅有高屋建瓯的理性思考,也有清新淡雅的生动场景。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这就是让我一见钟情又深深挚爱升华了我的专业生命影响了我的选择的《教师之友》。 《教师之友》是在我极度迷茫之时走到我的跟前的,曾几何时,在我朝气勃发的身影中隐藏着迷茫,在我阳光明媚的笑语里蕴含着惆怅。我是一个幸运者,虽然我不能用辉煌来形容近十年来我的教师生涯,但我也的确得到了各级领导和许多老师特殊的关爱,我拥有好多好多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作为濮阳的唯一参加省优质课比赛,作为河南的唯一参加黄河流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和其他五位老师一起代表中国大陆几百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两岸四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和港澳台老师同台做课,作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在华东师范大学接受培训,在培训班上我代表语文班和其他班的老师交流汇报研究成果,我亲自接受过小学语文界领军人崔峦、蒯福棣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所有这一切彰显着我的幸运。也正是因为这一份稀有的幸运,让我曾一度迷失了自我,我羡慕与我同龄的王崧舟、窦桂梅老师,但如那般的幸运有几人能够负载?所以,我苦闷,我焦虑,我觉得自己站在一座高高的山上,前进有路,但那条路不归我自己掌握。那份彷徨和苦闷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可以说,《教师之友》就是在我的对自身发展的思考的视角达到最低限度的时候向我走来的,是在我大脑中对自身发展超越之路走入绝境的时候向我走来的。 它的脚步是那样的轻盈和安静,但这安静和轻盈带来的却是金风玉露相逢般的惊喜和陶醉。我忘情地阅读李玉龙、薛瑞平、干国祥等一大批优秀的人那根系教育、滚烫于心、紧贴地面、向上生长的理想。这荡漾在他们心中的勃发的理想,在我这里却成了一道开启心智的大门,那“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时迸发出的学习和奋进的热望让我熔化在这一本薄薄的杂志中,熔化在了那一篇篇理性的思考和生动的场景中。于是我知道了什么是“沉醉不知归路”。于是,我第一次带一本教育杂志出差,于是,我第一次在人声鼎沸的肯德基餐厅,笑语喧嚣的公共汽车上忘情地阅读专业,我深深地感到我的教师生涯因《教师之友》的介入而精彩,我的专业生命因为《教师之友》的融入而厚重。 的确,走进《教师之友》,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首先体现在淡化了技术的复制,关注了思想的提升。 这里我所说的技术,很大层面上指的是教学方法。难忘记,过去的十几年间,我们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几个老师在一起挑灯夜战想点子,夜不能寐找方法。你老我新、你新我创、你创我亮的方法构建,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习,而是听课老师和评委的眼球和掌声。做课老师亦步亦趋,唯唯诺诺,费力讨神地建构起了线段式、直线式、图形式课堂教学结构。直到前不久,一说公开教学,立即跳入我脑海的字眼还是技术。但是经过这许多年的搜寻、借鉴和实践,哪里还有那许许多多亮丽的技术可供我们复制?看看薛瑞平老师的《赠汪伦》、《猴王出世》,看看干国祥老师的《丑小鸭》、《斑羚飞渡》,我不能不深思,他们的课堂为什么如此精彩隽永,大相无形?范美忠老师《也谈对干干课堂的评价》一文帮我解开了心中的迷惑,他是这样说的: 干干的课堂,体现的是诠释的语文,所谓诠释的语文,就是回到了高度的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对话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从而跟个体生命体验相关,这种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气息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创造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这是一段十分拗口的文字,在进行了六遍深入的阅读后,我开始反思我原来的教学出于哪一个层级,我开始在大脑中建构“诠释性语文”的轮廓——“高度的个体性、主观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对话性、生成性以及开放性”是他的特点,“不确定性和生成性以及思想和生命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创造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是诠释性语文所表现出的鲜活的课堂形式。而这种课堂形式靠的不是技术的煽情,它的建构来源于老师大脑中对语文教学目的指向的认识,也就是说来源于他的思想。技术的学习是复制,而思想的建构却着眼于创造。建构教育思想远比复制教育技术更重要,这是我走进《教师之友》获得的首次思想的提升。 如果范美忠老师的文章建构了我对语文教学的再认识,那么,那一组对以魏书生、于漪、钱梦龙“那一代”的深刻批判则进一步冶炼了我的思想,让我也走进了自我反思的历程。 是的,教育的反思是一种艰难的行为,因为,每一种反思都要触及到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抑或是自己抑或是别人。对自己的反思是一种切肤之痛,对别人的反思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所谓的反思就是批判!1997年,因年少无知我与北京文学组织的那次语文讨论擦肩而过。时隔七年,我看到了《教师之友》发起的对“那一代”名师的批判,就在那一抹厚重的“专题”中,蔡朝阳、景诵、白尘、卢军几位三十多岁的新生代的老师首先刊发文章,尖锐的指出了三位已经被神化、圣化的名师的教学要害,言辞之激烈,确很是少见。文章一经发出,即引起轩然大波。我的阅读地点是在飞驰的火车上,我字斟句酌地读、沉静理智地思、和魏校长热血沸腾地议。那是一种怎样的阅读呀,那是一种融入血液的阅读,那是一种怎样的思考呢?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思考。反对的文章,赞成的文章,一线教师的文章,专家学者的文章,好读易懂的一读而过,百思不解的反复咀嚼,二十多篇文章的学习既是一个静纳百川的过程,也是一个思想极度提升的过程。到现在,文章中很多很多理性的语言还洋溢在我的心头: “任何陈旧和过时的思想都不可能长久地顶住新的需要”的箴言,让我明白了,与时俱进对于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对他们并不缺乏尊重,只是对他们的综合评价需要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沉淀,需要放到学术的天平上去考量”的思想,将送给我一双辩证的科学的眼睛,唐锋卢老师关于“复制式”语文能力的论述,让我警觉回首我的过去,陈亚东先生“范式”的解说又让我理解了批判对于科技进步、教学改革的重要。 二十多篇关于“那一代”的反思和批判,读得十分艰难,但艰难之中冶炼了我的思想,艰难阅读,值得! 走进《教师之友》彻底改变了我的阅读思路,这是在专业思想提升中生成的一个让我惊喜的“副产品”。解剖一下自己,我是最最不喜欢阅读专业知识的,每当拿到教育教学杂志,首先翻阅然后翻阅最后翻阅的一定都是教学案例,课堂实录,为的是偷得一点亮亮的技术。窃以为,多看课例也就如多背古诗一样,积累多了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的境界。所以,才不去费力讨神地看那些所谓的教育理论。是李玉龙老师引我走进了理论的阅读的殿堂,他告诉我,一个老师,只有技术那会匠气十足,你的技术只有注入了思想,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于是,我读史金霞的自我解剖,我读茅卫东的反思批判;我读陈亚东的范式争论,我读唐卢峰的文化观察;我读叶澜教授的“生命课堂”,我读来自美国的黄晓星的主流、非主流教育;我让夏中义老师的科学精神纯净我的气质,我请肖川博士关于价值的认识引我走进教育的真义。这些文章的阅读难度非常大,但是我不敢放下手中的书,我不敢停下手中的笔。因为深深地明白,这些文章我之所以读不懂,是因为我的大脑中在这方面是空白,我相信,能读懂一点我的认识就会提高一点。在这一段时间的阅读中,我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啃书”。就这样,我陶醉在有坡度阅读的领域,六十度角、七十度角,八十度角的文章我都阅读了,都深入骨髓的阅读了:那字里行间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的是我的迷惑、我的反思、我的顿悟、我的感想、我的批判、我的计划。阅读反思反思阅读,数遍的反复以后,别人的文字就这样融入我的血液、我的生命,就这样真正的属于了我! 如此读的多了,我的眼睛也变得更挑剔了,我不再喜欢儿歌式的文字,我开始欣赏中学老师、大学教授的大气与沉静。小学、初中、高中,虽然学段不同,但却不存在教育思想的反差,有的只是同一思想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深度的差异。读这些高水平的文章,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高屋建瓯的妙处之所在。正如管建刚老师指导学生阅读写作时所说:学生要想写好作文,读书是必需的途径,但读什么书呢?首先,绝不是什么优秀作文选,因为,作文选上的作文是小学生写的,在老师的眼里是优秀,是满分作文,你读它,学习它,学七成只有70分,学八成只有80分。要想使孩子真正具有优秀的作文能力,一定要读真正的书,作家的书,流传已久的书。作家的书在老师的眼里是200分的。孩子读这种书,学五成也是100分。所以,我们老师也一样,应该读有坡度的文章,读流传已久的书。那样即使学五成,我们也可得到100分。 相当长的时间阅读专业,让我觉得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理性,我感到,有一棵大树在我的脑海中生成,但,遗憾的是,它每一次生成的都是一根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冲天或下垂的条条枝干,那粼粼的虬枝,让我感受到了苍劲挺拔的美,但我不怎么喜欢,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喜欢枝繁叶茂,鸟语花香。而这些,我只有到名著中去寻找,让它们那历经时间的冲刷积淀下来的美丽的文字来为我的生命之树注入春天,于是,在这一种急切的企盼中生成了阅读名著的愿望。在薛瑞萍老师读书笔记的引导下,我开始观察鲁迅的《野草》,开始步入狄金森的诗园,我在《苏菲的世界》里徜徉,在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汲取营养。沉醉不归,乐此不疲。5月12日,在参观红旗渠回来的路上,伴着电视中美美的歌曲,我美美地陶醉于《茶花女》玛格丽特的绝世容颜和悲惨命运之中。反复的阅读震撼我心灵的段落,投入的背诵荡涤我思想的文字。“我是相信一滴水能反映大海的那种人。孩子是小的,但他包含着成年人;脑袋是小的,但它蕴藏着思想;眼珠只是一个小圆点,但它能一览无余的看到整个世界。”多么优美、多么富有哲理的文字,如果轻易地放走它们,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除却背诵无选择!就这样,不同名著中的不同名言在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方式融进了我的思想,每融入一点,我都能感觉到心中的那棵满是虬枝的大树正在一片一片地生长出嫩嫩的绿叶。我开始体会到薛瑞萍老师的读书感受:名著渊深广袤,雄浑朴茂,如精金美玉,如高山大海,是一片沉睡的沃野,你在那里付出的每一份心力都将获得回报。 专业阅读必不可少,文学滋养尤为重要,如果把教育理论建构的看作骨架,那么文学阅读生成的就是血肉,骨架和血肉相依相偎,才能让我们拥有完整的生命。这是我在阅读中生成的深刻的感受。 有人说,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又决定了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老师们,为了三年后我的生活依然丰富多彩,为了三年后我不被社会、被时代、被学生、被我的孩子所淘汰,我把读书作为我今天的选择。我对自己说:在以后的日子里,即使蜘蛛网尘封了我的炉台,即使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会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沉醉读书,相信未来!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