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之友网

标题: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管季超0712    时间: 2020-9-18 11:41
标题: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

作者:林玮 



  冯友兰对做学问的分类很有名:照着说、对着说、接着说。然而,人文学科似乎很难“接着说”,学术创新,大多建立在否定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这当然是学风浮躁的表现,可也有人说这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的结果。从这种学术“代胜说”的立场看,既然时代变了,旧的那套在今天已不合时宜了,那就得重新阐释。
  这种观念简单地落实在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中,造成了怎样的现象呢?最典型的就是学位论文的写作,人文类学位论文的写作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必须阐释“他者”:你得研究别人的东西,而不能是你自己创建的东西。
  于是乎,各种“XXYY理论研究”的专著、论文泛滥(注:“XX”表示某位理论家的名字,“YY”表示理论形态,比如符号、身体、主体性、生死观云云)。这简直就是一场后现代的学术游戏,符号的拼贴就是这些“二手资料”出炉的基本规则。这些论文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把研究对象“说清楚”,即用今天的话语、用自己的逻辑重新捋一遍。它既不是冯友兰意义上的“照着说”,也不是“接着说”,更不是“对着说”,而只是一种“帮着说”的论学方法,就是帮助研究对象,在当代的语境中重新说一遍自己的思想或理论:以白话释古文,以汉语译西文,以新词诠旧词。
  这应不应该呢?有没有好处呢?当然应该,也有好处。应该,是因为这是当代学位授予制度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得这么写,否则难以毕业,这大概是因为评委必须明了学位候选人所研究的是什么。有好处,是因为研究他者可以见出研究者的学术水平,研究者应通过研究对象来表达自我,把自我蕴藏在他者之后,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多少著名学者都是如此“微言大义”,可惜,这点好处,今天人文学科的学生鲜能做到。他们只能从某个特定的理论视野,去考察一位“大家”,用自己假想的逻辑框架去结构、把握研究对象的思想整体(或侧面),帮着那位“大家”把他自己说清楚(抑或是说得更通俗,抑或是说得更学究)。这正是很多人看不惯一部《红楼梦》养活无数学者的原因。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学术训练,当然必要,但若作为学界最为普遍常见的学术“成果”,恐怕就存在问题了。







欢迎光临 教师之友网 (http://jszywz.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