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管季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8:我的网络教研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125#
发表于 2011-8-22 10:34:09 | 只看该作者
李克东


工作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所在省份:广东

    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新会人,l938 年9 月出生,1962 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学院物理系,1986 年12 月任教授,1983年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和传播研究中心的访问学者,从事计算机辅助教育与教育传播理论研究。l988年作为德国帕德博恩大学控制论研究所高级访问科学家,从事教育控制论与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教育应用研究。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

    现任职务: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广东省高等教育电化教育中心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基础教育项目专家组成员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
    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香港电脑教育学会( ACEHK )名誉会长
    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 GCSCE )执行委员会副主席
    担任西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 211 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

    主要专著:
    《教育传播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李克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李克东、谢幼如,科学出版社,1994年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数程》,李克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何克抗、李克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李克东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8 年
    《学习反应信息处理方法与应用》,谢幼如、李克东,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育应用》,王咸伟、李克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李克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主要论文:(先后在国际和国内重要专业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电化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新模式,《电化教育研究》,1995,3
    关于多媒体教育应用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化教育》,1996 ,2,3
    基于网络的协商学习(CBCL)环境与学习模式,《计算机与教育》,1997
    小学语文“ 四结合 ”教改试验的理论基础与试验模式,《电化教育研究》,1997,01
    资讯科技与创新人才培养,《香港电脑教育学会 98 年年刊》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9
    资讯科技与教学模式的变革,《香港电脑教育学会 99 年年刊》
    学习策略与认知型 CAI软件研制,《98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文集》(香港)
    基于 CSCW 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模型研究,《 98 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文集》(香港)
    资讯科技与语文教学改革,《 99 年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文集》(主题报告)(澳门)
    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化教育研究》,1999,1
    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2000 , 4
    数字化学习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1,8、9
    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电化教育研究》2003,3
    CSCL 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上、下) ,《电化教育研究》,2003,5、6
    学习系统的软件建模方法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2003,8
    计算机辅助学习(CAL)系统综述, 《电化教育研究》,2003,9

    重要奖励:
    1989 年,《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创建我国第一电化教育专业 》项目,获第一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优秀奖、广东省一等奖。
    l992 年获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
    1993 年,《 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项目,获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广东省一等奖。
    1994 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1996 年,《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项目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二等奖。
    1997 年,《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应用实验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97 年,《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全国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97 年,《 教育技术专业综合技能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项目,获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广东省一等奖。
124#
发表于 2011-8-22 10:32:48 | 只看该作者
黎加厚


工作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所在省份: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兼任:

教育部基础教育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中国专家组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教育资源建设,基于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教学策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高级思维培养等。着重从社会、人文、教学论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的视角,研究教育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研项目(部分):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育信息化环境中的学生高级思维能力训练》

美国英特尔公司,英特尔未来教育网站发展项目

美国IBM公司,教育部-IBM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

代表性著作:

《教育技术教程—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初中信息科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小学信息科技》(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
发表于 2011-8-22 10:29:35 | 只看该作者
黄荣怀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所在省份: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

兼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专家组成员,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信息化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专家组组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

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网络教育、协作学习、保密通信。

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国家“九五”子课题、远程教育关键技术项目、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项目各1项,主持北京市教改及校级教改项目各1项,横向课题5项;参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第2承担人),创新基金项目1项

教育部高教司,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2000.11

教育部科技司,远程教育关键技术项目(基于Web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2000.10~2001.10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子专题“小学数学课程系列软件”,1997.10~1998.10

国家自然基金,混沌同步通信与数据压缩,1998.3~2000.3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混沌同步与智能信息处理",1994.3 ~1997.3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脑系统的动力学基质",1990.3 ~1993.3

代表性著作:
《CAI软件实用开发技术》(黄荣怀、樊磊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年5月)

《多媒体技术基础》(黄荣怀、樊磊、张晓静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多媒体程序设计》(黄荣怀、樊磊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多媒体素材制作》(樊磊,黄荣怀,倪花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多媒体创作工具》(黄荣怀,樊磊,谭日辉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多媒体电脑》(黄荣怀,张晓静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年10月)

《信息网络与教学(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3月)

《教学软件设计与开发》(薛理银、黄荣怀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年5月)

《校校通丛书》(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122#
发表于 2011-8-22 10:28:37 | 只看该作者
俞晓鸿


工作单位:浙江大学

所在省份:浙江

    我国教育信息化著名领军人物  

    现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领导小组副组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信息化办公室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委员、全国物理课件中心主任

    历任:

    中国物理学会网络管理组副组长

    中国物理教育网网络中心(浙江大学)常务副主任

    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外籍会员

    国际物理教育交流中心(IECPEI)物理实验组副组长

    教育部(广西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育技术研究室主任

    中国第一个商业网站中国黄页首任总策划

    科利华软件集团助理总裁、教育信息化事业部总经理、首席专家

    清华同方思科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城域网首席专家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产品设计首席专家

     香港新华科技集团副总裁、教育行业首席专家

    主要业绩:(以时间为序)

    引领我国早期网站建设热潮

    1995年参与创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网站:中国黄页。

   
    担任第一任总策划,并获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份网站收入。1995-96年间发表了大量有关互联网的科普文章,推出了大量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巡回演讲,从而成功地引领了我国早期网站建设及其商业应用的热潮。

    创建我国第一个学科教育网站

   
    1996年底创建1997年3月开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学科教育网站:中国物理教育网。该网站成为中国物理学会当时的官方网站并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学会网站。1999年通过教学成果鉴定,并被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联合授予特别奖。

    发起并每年组织全国物理课件大赛

    1998年发起并协同物理通报杂志社代表中国物理学会每年组织全国物理课件大赛。

    该比赛已经成为我国从高校到中学12万物理教师同类最高级别的评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出城域教育网理论开辟城域教育网市场引领城域网建设洪流

   
    2000年提出城域教育网理论,设计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套城域教育网软件,组织实施了我国第一批城域教育网样板工程。2001年4月26日在《中国教育报》上以整版篇幅完整和系统地提出了城域教育网的定义、建设理念、技术选型、软件架构、资源应用、网络运营等一整套解决方案,并在全国推出了一系列以城域网设施建设、资源建设等为主题的报告200余场,直接领导建设了全国一系列城域网项目,从而成功地引领了我国“校校通”建设的热潮。

    提出判断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标准

   
    2002年5月在《电化教育资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判断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标准”的文章。2002年8月该文章内容被《中国教育报》转载,引起了全国各地正在从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单位和教师的重视。

    提出学科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

   
    2003年5-6月,核心期刊《中国电化教育》、教育部主办的《教育信息化》,以及《电化教育资讯》、《中国物理学会通讯》,先后刊登了题为“引领与超越”的文章,该文章指出了我国学科教学资源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创建中国第一个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4年8月在我国最大的国家级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创建了国家人事部确认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教育技术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该站点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教育技术学在产学研上有了重要发展,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信息行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提出解决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2005年4-5月在我国教育技术主流媒体相继发表了《前概念现象与应对策略》的系列文章,提出了一直困扰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梳理了各种应对策略,揭示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真正应用的方向。

    教学研究成果:(以时间为序)

    获奖成果:

    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获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研会组织评选的全国物理教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4年7月。

    设计性实验与常规实验教学对照

    获浙江省人事厅省科委等评选的省93-94年度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1995年12月。

    物理设计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获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一等奖 1996年11月。

    互联网应用

    获浙江大学优秀CAI课件教学成果一等奖 1999年5月。

    中国物理教育网

    获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教育学会物理研究会联合颁发的特别奖 1999年8月。

    代表性论文:

    对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

    《物理教学》1993年第12期 第一页(中国物理学会会刊)

    要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实质(译)

    《国际物理教育通讯》第17期 1996年5月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中国物理教育

    《物理通报》1997年第8期(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研会会刊)

    中国物理教育网

    《大学物理》1999年第2期(中国物理学会会刊、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怎样用FrontPage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

    《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10月(重点大学学报)

    城域教育网——开启教育信息化新纪元

    《中国教育报》2001年4月整版(中国教育界第一大报)

    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标准咋判断

    《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中国教育界第一大报)

    引领与超越——全国物理课件评比四年回顾

    《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6月(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
121#
发表于 2011-7-10 13:54:5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齐全的电脑知识---Excel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技巧






误删资料恢复
一不小心,删错了,还把回收站清空了,咋办啊?
只要三步,你就能找回你删掉并清空回收站的东西
步骤:
1、单击“开始——运行,然后输入regedit (打开注册表)
2、依次展开:HEKEY——LOCAL——MACHIM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 在左边空白外点击“新建”
,选择:“主键”,把它命名为“645FFO40——5081——101B——9F08——00AA002F954E”
再把右边的“默认”的主键的键值设为“回收站”,然后退出注册表。就OK啦。
3、要重启计算机。
只要机器没有运行过磁盘整理。系统完好.任何时候的文件都可以找回来。  




也许你已经在Excel中完成过上百张财务报表,也许你已利用Excel函数实现过上千次的复杂运算,也许你认为Excel也不过如此,甚至了无新意。但我们平日里无数次重复的得心应手的使用方法只不过是Excel全部技巧的百分之一。本专题从Excel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技巧入手,领略一下关于Excel的别样风情。
       一、让不同类型数据用不同颜色显示
  在工资表中,如果想让大于等于2000元的工资总额以“红色”显示,大于等于1500元的工资总额以“蓝色”显示,低于1000元的工资总额以“棕色”显示,其它以“黑色”显示,我们可以这样设置。
  1.打开“工资表”工作簿,选中“工资总额”所在列,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单击第二个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大于或等于”选项,在后面的方框中输入数值“2000”。单击“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的“颜色”设置为“红色”。
  2.按“添加”按钮,并仿照上面的操作设置好其它条件(大于等于1500,字体设置为“蓝色”;小于1000,字体设置为“棕色”)。
  3.设置完成后,按下“确定”按钮。
  看看工资表吧,工资总额的数据是不是按你的要求以不同颜色显示出来了。
       二、建立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我们常常要将企业的名称输入到表格中,为了保持名称的一致性,利用“数据有效性”功能建了一个分类下拉列表填充项。
  1.在Sheet2中,将企业名称按类别(如“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等)分别输入不同列中,建立一个企业名称数据库。
  2.选中A列(“工业企业”名称所在列),在“名称”栏内,输入“工业企业”字符后,按“回车”键进行确认。
  仿照上面的操作,将B、C……列分别命名为“商业企业”、“个体企业”……
  3.切换到Sheet1中,选中需要输入“企业类别”的列(如C列),执行“数据→有效性”命令,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在“设置”标签中,单击“允许”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序列”选项,在下面的“来源”方框中,输入“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个体企业”……序列(各元素之间用英文逗号隔开),确定退出。
  再选中需要输入企业名称的列(如D列),再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选中“序列”选项后,在“来源”方框中输入公式:=INDIRECT(C1),确定退出。
  4.选中C列任意单元格(如C4),单击右侧下拉按钮,选择相应的“企业类别”填入单元格中。然后选中该单元格对应的D列单元格(如D4),单击下拉按钮,即可从相应类别的企业名称列表中选择需要的企业名称填入该单元格中。
  提示:在以后打印报表时,如果不需要打印“企业类别”列,可以选中该列,右击鼠标,选“隐藏”选项,将该列隐藏起来即可。
  三、建立“常用文档”新菜单
  在菜单栏上新建一个“常用文档”菜单,将常用的工作簿文档添加到其中,方便随时调用。
  1.在工具栏空白处右击鼠标,选“自定义”选项,打开“自定义”对话框。在“命令”标签中,选中“类别”下的“新菜单”项,再将“命令”下面的“新菜单”拖到菜单栏。
  按“更改所选内容”按钮,在弹出菜单的“命名”框中输入一个名称(如“常用文档”)。
  2.再在“类别”下面任选一项(如“插入”选项),在右边“命令”下面任选一项(如“超链接”选项),将它拖到新菜单(常用文档)中,并仿照上面的操作对它进行命名(如“工资表”等),建立第一个工作簿文档列表名称。
  重复上面的操作,多添加几个文档列表名称。
  3.选中“常用文档”菜单中某个菜单项(如“工资表”等),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分配超链接→打开”选项,打开“分配超链接”对话框。通过按“查找范围”右侧的下拉按钮,定位到相应的工作簿(如“工资.xls”等)文件夹,并选中该工作簿文档。
  重复上面的操作,将菜单项和与它对应的工作簿文档超链接起来。
  4.以后需要打开“常用文档”菜单中的某个工作簿文档时,只要展开“常用文档”菜单,单击其中的相应选项即可。
  提示:尽管我们将“超链接”选项拖到了“常用文档”菜单中,但并不影响“插入”菜单中“超链接”菜单项和“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超链接”按钮的功能。
  四、制作“专业符号”工具栏
  在编辑专业表格时,常常需要输入一些特殊的专业符号,为了方便输入,我们可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符号”工具栏。
  1.执行“工具→宏→录制新宏”命令,打开“录制新宏”对话框,输入宏名?如“fuhao1”?并将宏保存在“个人宏工作簿”中,然后“确定”开始录制。选中“录制宏”工具栏上的“相对引用”按钮,然后将需要的特殊符号输入到某个单元格中,再单击“录制宏”工具栏上的“停止”按钮,完成宏的录制。
  仿照上面的操作,一一录制好其它特殊符号的输入“宏”。
  2.打开“自定义”对话框,在“工具栏”标签中,单击“新建”按钮,弹出“新建工具栏”对话框,输入名称——“专业符号”,确定后,即在工作区中出现一个工具条。
  切换到“命令”标签中,选中“类别”下面的“宏”,将“命令”下面的“自定义按钮”项拖到“专业符号”栏上(有多少个特殊符号就拖多少个按钮)。
  3.选中其中一个“自定义按钮”,仿照第2个秘技的第1点对它们进行命名。
  4.右击某个命名后的按钮,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指定宏”选项,打开“指定宏”对话框,选中相应的宏(如fuhao1等),确定退出。
  重复此步操作,将按钮与相应的宏链接起来。
  5.关闭“自定义”对话框,以后可以像使用普通工具栏一样,使用“专业符号”工具栏,向单元格中快速输入专业符号了。
  五、用“视面管理器”保存多个打印页面
  有的工作表,经常需要打印其中不同的区域,用“视面管理器”吧。
  1.打开需要打印的工作表,用鼠标在不需要打印的行(或列)标上拖拉,选中它们再右击鼠标,在随后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隐藏”选项,将不需要打印的行(或列)隐藏起来。
  2.执行“视图→视面管理器”命令,打开“视面管理器”对话框,单击“添加”按钮,弹出“添加视面”对话框,输入一个名称(如“上报表”)后,单击“确定”按钮。
  3.将隐藏的行(或列)显示出来,并重复上述操作,“添加”好其它的打印视面。
  4.以后需要打印某种表格时,打开“视面管理器”,选中需要打印的表格名称,单击“显示”按钮,工作表即刻按事先设定好的界面显示出来,简单设置、排版一下,按下工具栏上的“打印”按钮,一切就OK了。
  六、让数据按需排序
  如果你要将员工按其所在的部门进行排序,这些部门名称既的有关信息不是按拼音顺序,也不是按笔画顺序,怎么办?可采用自定义序列来排序。
  1.执行“格式→选项”命令,打开“选项”对话框,进入“自定义序列”标签中,在“输入序列”下面的方框中输入部门排序的序列(如“机关,车队,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等),单击“添加”和“确定”按钮退出。
  2.选中“部门”列中任意一个单元格,执行“数据→排序”命令,打开“排序”对话框,单击“选项”按钮,弹出“排序选项”对话框,按其中的下拉按钮,选中刚才自定义的序列,按两次“确定”按钮返回,所有数据就按要求进行了排序。
               七、把数据彻底隐藏起来
  工作表部分单元格中的内容不想让浏览者查阅,只好将它隐藏起来了。
  1.选中需要隐藏内容的单元格(区域),执行“格式→单元格”命令,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在“数字”标签的“分类”下面选中“自定义”选项,然后在右边“类型”下面的方框中输入“;;;”(三个英文状态下的分号)。
  2.再切换到“保护”标签下,选中其中的“隐藏”选项,按“确定”按钮退出。
  3.执行“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命令,打开“保护工作表”对话框,设置好密码后,“确定”返回。
  经过这样的设置以后,上述单元格中的内容不再显示出来,就是使用Excel的透明功能也不能让其现形。
  提示:在“保护”标签下,请不要清除“锁定”前面复选框中的“∨”号,这样可以防止别人删除你隐藏起来的数据。
  八、让中、英文输入法智能化地出现
  在编辑表格时,有的单元格中要输入英文,有的单元格中要输入中文,反复切换输入法实在不方便,何不设置一下,让输入法智能化地调整呢?
  选中需要输入中文的单元格区域,执行“数据→有效性”命令,打开“数据有效性”对话框,切换到“输入法模式”标签下,按“模式”右侧的下拉按钮,选中“打开”选项后,“确定”退出。
  以后当选中需要输入中文的单元格区域中任意一个单元格时,中文输入法(输入法列表中的第1个中文输入法)自动打开,当选中其它单元格时,中文输入法自动关闭。
  九、让“自动更正”输入统一的文本
  你是不是经常为输入某些固定的文本,如《电脑报》而烦恼呢?那就往下看吧。
  1.执行“工具→自动更正”命令,打开“自动更正”对话框。
  2.在“替换”下面的方框中输入“pcw”(也可以是其他字符,“pcw”用小写),在“替换为”下面的方框中输入“《电脑报》”,再单击“添加”和“确定”按钮。
  3.以后如果需要输入上述文本时,只要输入“pcw”字符?此时可以不考虑“pcw”的大小写?,然后确认一下就成了。
  十、在Excel中自定义函数
  Excel函数虽然丰富,但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所有需要。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函数,来完成一些特定的运算。下面,我们就来自定义一个计算梯形面积的函数:
  1.执行“工具→宏→Visual Basic编辑器”菜单命令(或按“Alt+F11”快捷键),打开Visual Basic编辑窗口。
  2.在窗口中,执行“插入→模块”菜单命令,插入一个新的模块——模块1。
  3.在右边的“代码窗口”中输入以下代码:
  Function V(a,b,h)V = h*(a+b)/2End Function
  4.关闭窗口,自定义函数完成。
  以后可以像使用内置函数一样使用自定义函数。
  提示:用上面方法自定义的函数通常只能在相应的工作簿中使用。
  十一、表头下面衬张图片
  为工作表添加的背景,是衬在整个工作表下面的,能不能只衬在表头下面呢?
  1.执行“格式→工作表→背景”命令,打开“工作表背景”对话框,选中需要作为背景的图片后,按下“插入”按钮,将图片衬于整个工作表下面。
  2.在按住Ctrl键的同时,用鼠标在不需要衬图片的单元格(区域)中拖拉,同时选中这些单元格(区域)。
  3.按“格式”工具栏上的“填充颜色”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出现的“调色板”中,选中“白色”。经过这样的设置以后,留下的单元格下面衬上了图片,而上述选中的单元格(区域)下面就没有衬图片了(其实,是图片被“白色”遮盖了)。
  提示?衬在单元格下面的图片是不支持打印的。
  十二、用连字符“&”来合并文本
  如果我们想将多列的内容合并到一列中,不需要利用函数,一个小小的连字符“&”就能将它搞定(此处假定将B、C、D列合并到一列中)。
  1.在D列后面插入两个空列(E、F列),然后在D1单元格中输入公式:=B1&C1&D1。
  2.再次选中D1单元格,用“填充柄”将上述公式复制到D列下面的单元格中,B、C、D列的内容即被合并到E列对应的单元格中。
  3.选中E列,执行“复制”操作,然后选中F列,执行“编辑→选择性粘贴”命令,打开“选择性粘贴”对话框,选中其中的“数值”选项,按下“确定”按钮,E列的内容(不是公式)即被复制到F列中。
  4.将B、C、D、E列删除,完成合并工作。
  提示:完成第1、2步的操作,合并效果已经实现,但此时如果删除B、C、D列,公式会出现错误。故须进行第3步操作,将公式转换为不变的“值”。
                  
生成绩条
  常有朋友问“如何打印成绩条”这样的问题,有不少人采取录制宏或VBA的方法来实现,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出于此种考虑,我在这里给出一种用函数实现的简便方法。
  此处假定学生成绩保存在Sheet1工作表的A1至G64单元格区域中,其中第1行为标题,第2行为学科名称。
  1.切换到Sheet2工作表中,选中A1单元格,输入公式:=IF(MOD(ROW(),3)=0,″″,IF(0MOD?ROW(),3(=1,sheet1!Aū,INDEX(sheet1!$A:$G,INT(((ROW()+4)/3)+1),COLUMN())))。
  2.再次选中A1单元格,用“填充柄”将上述公式复制到B1至G1单元格中;然后,再同时选中A1至G1单元格区域,用“填充柄”将上述公式复制到A2至G185单元格中。
  至此,成绩条基本成型,下面简单修饰一下。
  3.调整好行高和列宽后,同时选中A1至G2单元格区域(第1位学生的成绩条区域),按“格式”工具栏“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出现的边框列表中,选中“所有框线”选项,为选中的区域添加边框(如果不需要边框,可以不进行此步及下面的操作)。
  4.同时选中A1至G3单元格区域,点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格式刷”按钮,然后按住鼠标左键,自A4拖拉至G186单元格区域,为所有的成绩条添加边框。
  按“打印”按钮,即可将成绩条打印出来。
  十四、Excel帮你选函数
  在用函数处理数据时,常常不知道使用什么函数比较合适。Excel的“搜索函数”功能可以帮你缩小范围,挑选出合适的函数。
  执行“插入→函数”命令,打开“插入函数”对话框,在“搜索函数”下面的方框中输入要求(如“计数”),然后单击“转到”按钮,系统即刻将与“计数”有关的函数挑选出来,并显示在“选择函数”下面的列表框中。再结合查看相关的帮助文件,即可快速确定所需要的函数。
  十五、同时查看不同工作表中多个单元格内的数据
  有时,我们编辑某个工作表(Sheet1)时,需要查看其它工作表中(Sheet2、Sheet3……)某个单元格的内容,可以利用Excel的“监视窗口”功能来实现。
  执行“视图→工具栏→监视窗口”命令,打开“监视窗口”,单击其中的“添加监视”按钮,展开“添加监视点”对话框,用鼠标选中需要查看的单元格后,再单击“添加”按钮。重复前述操作,添加其它“监视点”。
  以后,无论在哪个工作表中,只要打开“监视窗口”,即可查看所有被监视点单元格内的数据和相关信息。
  十六、为单元格快速画边框
  在Excel 2002以前的版本中,为单元格区域添加边框的操作比较麻烦,Excel 2002对此功能进行了全新的拓展。
  单击“格式”工具栏上“边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绘图边框”选项,或者执行“视图→工具栏→边框”命令,展开“边框”工具栏。
  单击工具栏最左侧的下拉按钮,选中一种边框样式,然后在需要添加边框的单元格区域中拖拉,即可为相应的单元格区域快速画上边框。
  提示:①如果画错了边框,没关系,选中工具栏上的“擦除边框”按钮,然后在错误的边框上拖拉一下,就可以清除掉错误的边框。②如果需要画出不同颜色的边框,可以先按工具栏右侧的“线条颜色”按钮,在随后弹出的调色板中选中需要的颜色后,再画边框即可。③这一功能还可以在单元格中画上对角的斜线。


                    
十七、控制特定单元格输入文本的长度
  你能想象当你在该输入四位数的单元格中却填入了一个两位数,或者在该输入文字的单元格中你却输入了数字的时候,Excel就能自动判断、即时分析并弹出警告,那该多好啊!要实现这一功能,对Excel来说,也并不难。
  例如我们将光标定位到一个登记“年份”的单元格中,为了输入的统一和计算的方便,我们希望“年份”都用一个四位数来表示。所以,我们可以单击“数据”菜单的“有效性”选项。在“设置”卡片“有效性条件”的“允许”下拉菜单中选择“文本长度”。然后在“数据”下拉菜单中选择“等于”,且“长度”为“4”。同时,我们再来到“出错警告”卡片中,将“输入无效数据时显示的出错警告”设为“停止”,并在“标题”和“错误信息”栏中分别填入“输入文本非法!”和“请输入四位数年份。”字样。
  很显然,当如果有人在该单元格中输入的不是一个四位数时,Excel就会弹出示的警告对话框,告诉你出错原因,并直到你输入了正确“样式”的数值后方可继续录入。神奇吧?其实,在Excel的“数据有效性”判断中,还有许多特殊类型的数据格式可选,比如“文本类型”啊,“序列大小”啊,“时间远近”啊,如你有兴趣,何不自作主张,自己设计一种检测标准,让你的Excel展示出与众不同的光彩呢。
  十八、成组填充多张表格的固定单元格
  我们知道每次打开Excel,软件总是默认打开多张工作表。由此就可看出Excel除了拥有强大的单张表格的处理能力,更适合在多张相互关联的表格中协调工作。要协调关联,当然首先就需要同步输入。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需要同时在多张表格的相同单元格中输入同样的内容。
  那么如何对表格进行成组编辑呢?首先我们单击第一个工作表的标签名“Sheet1”,然后按住Shift键,单击最后一张表格的标签名“Sheet3”(如果我们想关联的表格不在一起,可以按住Ctrl键进行点选)。此时,我们看到Excel的标题栏上的名称出现了“工作组”字样,我们就可以进行对工作组的编辑工作了。在需要一次输入多张表格内容的单元格中随便写点什么,我们发现,“工作组”中所有表格的同一位置都显示出相应内容了。
  但是,仅仅同步输入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我们需要将多张表格中相同位置的数据统一改变格式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得改变第一张表格的数据格式,再单击“编辑”菜单的“填充”选项,然后在其子菜单中选择“至同组工作表”。这时,Excel会弹出“填充成组工作表”的对话框,在这里我们选择“格式”一项,点“确定”后,同组中所有表格该位置的数据格式都改变了。
  十九、改变文本的大小写
  在Excel中,为表格处理和数据运算提供最强大支持的不是公式,也不是数据库,而是函数。不要以为Excel中的函数只是针对数字,其实只要是写进表格中的内容,Excel都有对它编辑的特殊函数。例如改变文本的大小写。
  在Excel 2002中,至少提供了三种有关文本大小写转换的函数。它们分别是:“=UPPER(源数据格)”,将文本全部转换为大写;“=LOWER(源数据格)”,将文本全部转换成小写;“=PROPER(源数据格)”,将文本转换成“适当”的大小写,如让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为大写等。例如,我们在一张表格的A1单元格中输入小写的“excel”,然后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UPPER(A1)”,回车后得到的结果将会是“EXCEL”。同样,如果我们在A3单元格中输入“mr.weiwei”,然后我们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PROPER(A3)”,那么我们得到的结果就将是“Mr.Weiwei”了。
  二十、提取字符串中的特定字符
  除了直接输入外,从已存在的单元格内容中提取特定字符输入,绝对是一种省时又省事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样式雷同的信息更是如此,比如员工名单、籍贯等信息。
  如果我们想快速从A4单元格中提取称谓的话,最好使用“=RIGHT(源数据格,提取的字符数)”函数,它表示“从A4单元格最右侧的字符开始提取2个字符”输入到此位置。当然,如果你想提取姓名的话,则要使用“=LEFT(源数据格,提取的字符数)”函数了。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不从左右两端开始,而是直接从数据中间提取几个字符。比如我们要想从A5单元格中提取“武汉”两个字时,就只须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MID(A5,4,2)”就可以了。意思是:在A5单元格中提取第4个字符后的两个字符,也就是第4和第5两个字。
二十一、把基数词转换成序数词  将英文的基数词转换成序数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没有一个十分固定的模式:大多数的数字在变成序数词都是使用的“th”后缀,但大凡是以“1”、“2”、“3”结尾的数字却分别是以“st”、“nd”和“rd”结尾的。而且,“11”、“12”、“13”这3个数字又不一样,它们却仍然是以“th”结尾的。因此,实现起来似乎很复杂。其实,只要我们理清思路,找准函数,只须编写一个公式,就可轻松转换了。不信,请看:“=A2&IF(OR(VALUE(RIGHT(A2,2))={11,12,13}),″th″,IF(OR(VALUE(RIGHT(A2))={1,2,3,},CHOOSE(RIGHT(A2),″st″,″nd″,″rd″),″th″))”。该公式尽管一长串,不过含义却很明确:①如果数字是以“11”、“12”、“13”结尾的,则加上“th”后缀;②如果第1原则无效,则检查最后一个数字,以“1”结尾使用“st”、以“2”结尾使用“nd”、以“3”结尾使用“rd”;③如果第1、2原则都无效,那么就用“th”。因此,基数词和序数词的转换实现得如此轻松和快捷。
  二十二、用特殊符号补齐位数
  和财务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在账面填充时有一种约定俗成的“安全填写法”,那就是将金额中的空位补齐,或者在款项数据的前面加上“$”之类的符号。其实,在Excel中也有类似的输入方法,那就是“REPT”函数。它的基本格式是“=REPT(“特殊符号”,填充位数)”。
  比如,我们要在中A2单元格里的数字结尾处用“#”号填充至16位,就只须将公式改为“=(A2&REPT(″#″,16-LEN(A2)))”即可;如果我们要将A3单元格中的数字从左侧用“#”号填充至16位,就要改为“=REPT(″#″,16-LEN(A3)))&A3”;另外,如果我们想用“#”号将A4中的数值从两侧填充,则需要改为“=REPT(″#″,8-LEN(A4)/2)&A4&REPT(″#″)8-LEN(A4)/2)”;如果你还嫌不够专业,要在A5单元格数字的顶头加上“$”符号的话,那就改为:“=(TEXT(A5,″$#,##0.00″(&REPT(″#″,16-LEN(TEXT(A5,″$#,##0.00″))))”,一定能满足你的要求。
  二十三、创建文本直方图
  除了重复输入之外,“REPT”函数另一项衍生应用就是可以直接在工作表中创建由纯文本组成的直方图。它的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特殊符号的智能重复,按照指定单元格中的计算结果表现出长短不一的比较效果。
  比如我们首先制作一张年度收支平衡表,然后将“E列”作为直方图中“预算内”月份的显示区,将“G列”则作为直方图中“超预算”的显示区。然后根据表中已有结果“D列”的数值,用“Wingdings”字体的“N”字符表现出来。具体步骤如下:
  在E3单元格中写入公式“=IF(D30,REPT(″n″,ROUND(D3*100,0)),″″)”,也拖动填充柄至G14。我们看到,一个没有动用Excel图表功能的纯文本直方图已展现眼前,方便直观,简单明了。
  二十四、计算单元格中的总字数
  有时候,我们可能对某个单元格中字符的数量感兴趣,需要计算单元格中的总字数。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利用到“SUBSTITUTE”函数的虚拟计算外,还要动用“TRIM”函数来删除空格。比如现在A1单元格中输入有“how many words?”字样,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如下的表达式来帮忙:
  “=IF(LEN(A1)=0,0,LEN(TRIM(A1))-LEN(SUBSTITUTE(TRIM(A1),″,″,″″))+1)”
  该式的含义是先用“SUBSTITUTE”函数创建一个新字符串,并且利用“TRIM”函数删除其中字符间的空格,然后计算此字符串和原字符串的数位差,从而得出“空格”的数量,最后将空格数+1,就得出单元格中字符的数量了。
  二十五、关于欧元的转换
  这是Excel 2002中的新工具。如果你在安装Excel 2002时选择的是默认方式,那么很可能不能在“工具”菜单中找到它。不过,我们可以先选择“工具”菜单中的“加载宏”,然后在弹出窗口中勾选“欧元工具”选项,“确定”后Excel 2002就会自行安装了。
  完成后我们再次打开“工具”菜单,单击“欧元转换”,一个独立的专门用于欧元和欧盟成员国货币转换的窗口就出现了。与Excel的其他函数窗口一样,我们可以通过鼠标设置货币转换的“源区域”和“目标区域”,然后再选择转换前后的不同币种即可。所示的就是“100欧元”分别转换成欧盟成员国其他货币的比价一览表。当然,为了使欧元的显示更显专业,我们还可以点击Excel工具栏上的“欧元”按钮,这样所有转换后的货币数值都是欧元的样式了。





给电脑重做系统,自己学学,可少花钱,哈哈[图]
一、准备工作:
如何重装电脑系统
首先,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住DELETE键进入BIOS,选择 Advanced BIOS Features 选项,按Enter键进入设置程序。选择First Boot Device 选项,然后按键盘上的Page Up或Page Down 键将该项设置为CD-ROM,这样就可以把系统改为光盘启动。
其次,退回到主菜单,保存BIOS设置。(保存方法是按下F10,然后再按Y键即可)
    1.准备好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简体中文版安装光盘,并检查光驱是否支持自启动。
    2.可能的情况下,在运行安装程序前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所有硬盘检查硬盘错误并进行修复,否则安装程序运行时如检查到有硬盘错误即会很麻烦。
    3.用纸张记录安装文件的产品密匙(安装序列号)。
    4.可能的情况下,用驱动程序备份工具(如:驱动精灵 2004 V1.9 Beta.exe)将原Windows XP下的所有驱动程序备份到硬盘上(如∶Frive)。最好能记下主板、网卡、显卡等主要硬件的型号及生产厂家,预先下载驱动程序备用。
    5.如果你想在安装过程中格式化C盘或D盘(建议安装过程中格式化C盘),请备份C盘或D盘有用的数据。
    二、用光盘启动系统:
    (如果你已经知道方法请转到下一步),重新启动系统并把光驱设为第一启动盘,保存设置并重启。将XP安装光盘放入光驱,重新启动电脑。刚启动时,当出现如下图所示时快速按下回车键,否则不能启动XP系统光盘安装。如果你不知道具体做法请参考与这相同的-->如何进入纯DOS系统:
光盘自启动后,如无意外即可见到安装界面 ,将出现如下图1所示
     
查看原图
全中文提示,“要现在安装Windows XP,请按ENTER”,按回车键后,出现如下图2所示

查看原图
许可协议,这里没有选择的余地,按“F8”后如下图3

查看原图
这里用“向下或向上”方向键选择安装系统所用的分区,如果你已格式化C盘请选择C分区,选择好分区后按“Enter”键回车,出现下图4所示

查看原图
这里对所选分区可以进行格式化,从而转换文件系统格,或保存现有文件系统,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但要注意的是NTFS格式可节约磁盘空间提高安全性和减小磁盘碎片但同时存在很多问题MacOS和98/Me下看不到NTFS格式的分区,在这里选“用FAT文件系统格式化磁盘分区(快),按“Enter”键回车,出现下图5所示

查看原图
格式化C盘的警告,按F键将准备格式化c盘,出现下图6所示

查看原图
由于所选分区C的空间大于2048M(即2G),FAT文件系统不支持大于2048M的磁盘分区,所以安装程序会用FAT32文件系统格式对C盘进行格式化,按“Enter”键回车,出现下图7所示

查看原图 图7中正在格式化C分区;只有用光盘启动或安装启动软盘 启动XP安装程序,才能在安装过程中提供格式化分区选项;如果用MS-DOS启动盘启动进入DOS下,运行i386\winnt进行安装XP时,安装XP时没有格式化分区选项。格式化C分区完成后,出现下图8所示
被过滤广告
查看原图
图8中开始复制文件,文件复制完后,安装程序开始初始化Windows配置。然后系统将会自动在15秒后重新启动。重新启动后,出现下图9所示

查看原图
9

查看原图
过5分钟后,当提示还需33分钟时将出现如下图10

查看原图
区域和语言设置选用默认值就可以了,直接点“下一步”按钮,出现如下图11

查看原图
这里输入你想好的姓名和单位,这里的姓名是你以后注册的用户名,点“下一步”按钮,出现如下图12

查看原图
如果你没有预先记下产品密钥(安装序列号)就大件事啦!这里输入安装序列号,点“下一步”按钮,出现如下图13

查看原图
安装程序自动为你创建又长又难看的计算机名称,自己可任意更改,输入两次系统管理员密码,请记住这个密码,Administrator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具有最高权限,平时登陆系统不需要这个帐号。接着点“下一步”出现如下图14

查看原图
日期和时间设置不用讲,选北京时间,点“下一步”出现如下图15

查看原图
开始安装,复制系统文件、安装网络系统,很快出现如下图16

查看原图
让你选择网络安装所用的方式,选典型设置点“下一步”出现如下图17

查看原图
点“下一步”出现如下图18

查看原图
继续安装,到这里后就不用你参与了,安装程序会自动完成全过程。安装完成后自动重新启动,出现启动画面,如下图19

查看原图
第一次启动需要较长时间,请耐心等候,接下来是欢迎使用画面,提示设置系统,如下图20

查看原图
点击右下角的“下一步”按钮,出现设置上网连接画面,如下图21所示

查看原图
点击右下角的“下一步”按钮,出现设置上网连接画面,如下图21所示

查看原图
这里建立的宽带拨号连接,不会在桌面上建立拨号连接快捷方式,且默认的拨号连接名称为“我的ISP”(自定义除外);进入桌面后通过连接向导建立的宽带拨号连接,在桌面上会建立拨号连接快捷方式,且默认的拨号连接名称为“宽带连接”(自定义除外)。如果你不想在这里建立宽带拨号连接,请点击“跳过”按钮。
    在这里我先创建一个宽带连接,选第一项“数字用户线(A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点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22所示

查看原图
目前使用的电信或联通(ADSL)住宅用户都有帐号和密码的,所以我选“是,我使用用户名和密码连接”,点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23所示

查看原图
输入电信或联通提供的帐号和密码,在“你的ISP的服务名”处输入你喜欢的名称,该名称作为拨号连接快捷菜单的名称,如果留空系统会自动创建名为“我的ISP”作为该连接的名称,点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24所示

查看原图
已经建立了拨号连接,微软当然想你现在就激活XP啦,不过即使不激活也有30天的试用期,又何必急呢?选择“否,请等候几天提醒我”,点击“下一步”按钮,如下图25所示

查看原图
输入一个你平时用来登陆计算机的用户名,点下一步出现如下图26

查看原图
点击完成,就结束安装。系统将注销并重新以新用户身份登陆。登陆桌面后如下图27

查看原图
六、找回常见的图标
    在桌面上点开始-->连接到-->宽带连接,如下图32

查看原图
左键点“宽带连接”不放手,将其拖到桌面空白处,可见到桌面上多了一个“宽带连接”快捷方式。结果如下图33

查看原图
然后,右键在桌面空白处点击,在弹出的菜单中选“属性”,即打开显示“属性窗口”如下图34

查看原图
在图中单击“桌面”选项卡,出现如下图35

查看原图
在图中的左下部点击“自定义桌面”按钮,出现如下图36

查看原图
在图中的上部,将“我的文档”、“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和“Internet Explorer”四个项目前面的空格上打钩,然后点“确定”,再“确定”,你将会看到桌面上多了你想要的图标。如下图37
120#
发表于 2011-2-11 12:02:21 | 只看该作者
网络时代的中文学术网站
作者:葛涛  






网络正在对当代中国的学术文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这不仅因为具有高学历的网民的数量巨大——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网民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已近1800万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者也有近170万人,而且也因为网络已经渗透到学术研究的多数领域,不仅有“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www.chinalawinfo.com)这样的热门专业网站,而且也有“简帛研究”(http://www.bamboosilk.org.)这样较为冷门的专业研究网站。在自然科学领域,近年也出现了诸如科技之光、中国科技网等著名网站。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机构、学者、网友利用网络提供的种种优势条件创建的一批人文社科类的学术网站,在现行的学术体制之外为学术传播和学术交流创造了一个公共空间,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中文学术网站的现状
     
     目前学术网站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类:
     一:网友创建的个人网站。这类网站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专题式网站,如范亚峰创建的“公法评论”(http://www.gongfa.com)网站、秋风创建的“思想评论”(http://www.sinoliberal.com)网站、论迅创建的“评读鲁迅网”(http://www.eluxun.com)。这类网站多是网友中的“发烧友”创建,多侧重收集某一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资料,在耕种“自己的园地”,满足自己兴趣的同时还能丰富学术的公共空间,促进学术的传播,是网络中最多姿多彩和最有生气的网站;另一类是综合性网站,如沈中创办的“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网站,内容极为广泛,包括“经济论丛”、“思想观潮”、“民主政治”、“哲理社会”、“史海钩沉”、“科教文化”、“国际战略”等领域,一共收录约6000篇学术文章。个人创建的学术网站由于站长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兴趣所限,在总体上水平参差不齐,原创文章较少。加之站长的学术兴趣变化和建站所需要的巨大精力付出,这类网站的发展前景最不清晰,后续发展乏力,有相当一批此类网站已经倒闭。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新的网站也在层出不穷地创建着,继续推动学术网站的多元化发展。
     二:学者个人创建的网站。这类网站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面向大众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如杨玉圣创建的“学术批评网”(http://www.acriticism.com),在收录本人的史学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当代中国的学术问题,揭露学术腐败、批评不良学风,倡导健康、理性的学术精神,维护学术的尊严;另一类是面向“小众”的,如毛寿龙教授创建的“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http://www.wiapp.org/)网站。这类网站多是学者结合本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而创建的,有点类似于同人刊物,主要面向志同道合的“小众”,为他们提供研究资料、研究信息和交流平台。不过,这类网站虽然小而精,但仍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三:学术机构、学术组织创建的网站。这类网站又分为政府机构的和民间的两类:政府所属的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建立的网站如北大和社科院建立的网站以及中国教育科研网、中国期刊网、中国研究网等,这类网站水平参差不齐,对于学术研究的促进作用也大小不一;民间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如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天则经济研究网”(http://www.unirule.org.cn),《文化研究》杂志主办的“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tural_studies.net)。这类网站多是这些民间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在网络上的延伸,在网站建设方面更侧重展示自身形象,突出自身的学术特点和学术兴趣,其发展前景多依赖于这些学术机构和学术组织自身的发展。不过,网络也为这些学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的发表学术文章、出版个人研究文集的平台,从而促进了学术研究成果的大范围的迅速传播,有利于打破现有的学术体制的束缚。但是,这些在网上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前只能局限于虚拟空间,供同行交流,还无法得到现行学术体制的认可。
     四:公司与学术机构合作建立的网站。如由中社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合作主办的“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网站、由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公司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合办的“国学”(http://www.guoxue.com)网站。“世纪中国”网站定位于“形成当代中国文化知识库,供大众使用,由专家学者主持,鼓励市民大众参与,以求形成具有广阔视野与强大包容性的互动公共空间”。该站为了“力求维持网上最高出版水准”,还对首发在该站的学术文章支付稿酬,因而吸引了一批学者在此首发他们最新的学术研究文章。“国学”网在提供国学文献资料和研究资料,促进传统文化传播的同时,还对“国学宝典检索系统”进行商业上的开发,以每套4500元人民币的价格销售,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类网站因为有较为雄厚的资本介入,实行公司化商业运作,并具有较好的学术资源和较高的学术价值,所以是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的学术网站。
     
     中文学术网站的问题与前瞻
     
     一:著作权问题。网络是双刃剑,一方面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这一空间又是虚拟的,容易导致无序状态。中文学术网站现存的最大问题就是著作权问题。多数网站尤其是网友创建的个人网站在这方面注意得不够,只通过声明无意侵犯作者著作权的方式转载文章,至于稿酬就更不提了。随着《著作权法》保护网络著作权条款的制定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著作权问题已经成为决定中文学术网站命运的最大问题。只有认真地对待著作权问题才能促进中文学术网站在整体上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原创性问题。目前网上的原创性学术文章相对而言较少,多数文章都是转自书籍报刊等传统出版物。仅有的一些原创性学术文章还被不同的网站反复转载,这些数量的原创性学术文章与上网主要目的在于学术研究的近59万网民相比显得很不成比例。网络虽然对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影响巨大,但从本质上来说,目前还处于表层,还局限于器物的层面,对大多数上网的学者和普通网友而言网络仅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手段,还没有融入到研究主体的精神层面。此外,网络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把传统出版物搬到网上,它的价值更在于为广大思想者、研究者和网友提供一个较为自由的思想交流空间,这就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原创性的学术文章,也需要更多的学者和网友介入网络文化、学术空间之中,为建设中文思想空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三:生存空间的问题。毛寿龙在评论国内学术网站时指出,在国外,因为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较为发达,能较好地提供学术研究资源,所以,个人学术网站较为罕见。但在中国,情况正好相反,因为国内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较为滞后,无法满足读者对学术资源的需求,因而产生了大量的个人学术网站。随着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个人学术网站可能会越来越少。笔者认为,国内科研机构和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不仅会对当下学术网站的发展提供新的挑战,还会提供新的机遇,促使个人网站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改变转载、复制的建站模式,转向注重发表原创性文章和侧重互动论坛、讨论区建设的建站模式(如现在的“悼红轩”红学论坛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从而提高中文学术网站的整体学术水平,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网络的各种优势,促进学术研究的整体发展。这也将是中文学术网站的大势所趋。此外,在国内的报刊、出版社等发表学术成果毕竟不太容易,学术成果发表的周期较长,出版个人文集的几率较少等因素也为中文学术网站提供了较大的生存空间。
     四:身份认同问题或与现行学术机制兼容的问题。有学者认为,网络在中国的普及,极有可能打破凝定的以北京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学术、文化格局。的确,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学术研究的束缚,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北京所具有的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并不仅仅在于它所具有的学术研究资料之丰富,在当代中国现行的学术评价机制下,北京不仅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报纸和出版社,还拥有一大批制定学术游戏规则、掌握学术话语权的国家级学术权力机构。这些才是决定北京具有学术文化中心地位的关键因素,学术网站的崛起仍然改变不了现行的学术机制。目前的学术论文所遵循的学术规范尚不承认来自网络中的学术引文,这就使得学术网站的身份认同问题凸现出来。学术网站所刊发的学术论文仍然要取得现实社会中的学术权力机构的认可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取得合法性地位,否则,便只能局限于网络空间,无法进入传统的出版物。网络空间的自由度使得学术网站的身份认同问题在目前的学术评价机制不改变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确立其合法性地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术网站的发展。
     五:经费问题。鉴于目前大多数的学术网站都是网友个人创建的或是由学者创建的非赢利性的、公益性的网站(事实上那些由公司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学术网站也很难赢利),建站者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维护、更新网站。此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司不再提供免费的主页空间(这意味着站长在网费之外还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购买网络空间),这些因素都对学术网站的健康发展构成威胁,杨玉圣也认为“尽管大多数学术网站的主持人对此无怨无悔,但长此以往,能否苦撑下去,仍不免让人担忧”。此前,中文网络中最知名的“思想的境界”网站就是因为站长的精力不够而关闭的。
     总之,中文学术网站经过近五六年的发展,已经“痛并快乐着”度过初创期或草创期,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高素质网民的逐渐增多,相信那些与时俱进,逐步完善自身建设,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有思想、有特色,注重原创性的中文学术网站会获得健康发展,从而推动中文学术网站的整体水平。正如毛寿龙所指出的那样:“不管如何,中文世界学术网站既然浮出水面,就再也不会沉下去了。”
119#
发表于 2011-2-11 11:23:25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学术网站之发展:案例分析、宏观分析与政策建议

毛寿龙(中国人民大学)文

2000年,个人学术网站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记录、回顾个人学术思想网站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之所以得到发展的原因、空间,并着眼于中文世界学术发展的价值,探讨将来进一步发展的局限以及空间,给出适当的政策建议,就成了关心中文世界个人学术网站发展人士的话题。

最近与朋友通信谈起这一问题,有朋友来信说,要回答这些问题,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看得清楚。从认识角度来说,应该是这样的,往往是在事情得到充分发展之后,才真正了解到其发展的原因,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以及前景。

但是,从个人学术网站发展的角度来说,往往在未看清形势的情况下,或者在其他与个人学术网站发展无关的因素的作用下,偶然得到发展的。而实践的需要,也往往需要我们在缺少进一步发展的信息的条件下,在信息尚未充分展现的情形下,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从而使学术网站能够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本评论将运用IAPP方法,根据自己的经历进行案例分析,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宏观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价个人学术网站发展对于中国学术发展的价值,并着眼于中国学术发展的目标,为个人学术网站斑竹、个人学术网站消费者以及政府提供政策建议。


一、案例分析

根据举办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WIAPP)的经验,可以说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并不一定是有意为为之的结果,它的发展,实际上取决于很多偶然性:

与斑竹的一些独特的经历有关。WIAPP斑竹并非网虫,顶多是一个学术和通讯上多利用一些网络而已,如果没有机会访问英美,办公室的计算机随时都连着网络,估计不会有积极性去了解网络,更不用说去做一个网站。

它与斑竹的教学经历有关。如果斑竹没有很多学生要求给开参考书目,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在职研究生需要专业性的阅读资料,如果没有远距离指导在职研究生写作学位论文之困难的体验,估计也没有积极性去做一个学术网站,给学生提供网络资源。

与斑竹及其学术朋友的研究有关。如果斑竹和一些有共同学术研究兴趣的学者没有现成的著作和论文可供上载,那么学术网站自然也办不起来。

与斑竹与计算机有天然的渊源有关。斑竹有两大特点:一是特别舍得在计算机上花本钱,于1993年拥有第一台笔记本计算机,后来又购买了两台台式计算机,现在准备买第四台,应该会是笔记本;二是看了计算机软件,一般不用专门培训,即知道如何使用,即使是网页,看看其内码,就大体知道如何用网页语言制作网页,或者用Word、Frontpape制作网页了。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或许还有其他偶然性,可能连斑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但即便如此,已经可以下结论说: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的发展,是在一些偶然因素的作用下,偶然起步,然后在斑竹及其同事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


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的前景如何呢?这取决于发展的空间:

网络空间将继续发展,中文世界网友将持续增加,网络成本将继续降低,机构学术网站发展没有什么劲头,所以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发展前景看好。

在学术上,IAPP研究在中文世界的潜力不可小视,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运用IAPP分析方法分析当下问题做时评,写作制度评论,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许多评论已经为报刊和杂志正式发表。这说明,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研究前景很好,网站的前景自然也看好。

但是,斑竹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网站制作,牺牲许多宝贵的研究时间,的确机会成本很大。在这一方面,网络要继续发展,持续发展可能后劲不足。

对于这一局限,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已经准备摆脱个人运作阶段,使其进入集体运作的时期。它也将真正成为制度学人集体的事业:所有制度学人,只要能够胜任网页制作的,都将自己制作自己的主页;所有制度学人,都将为网站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现在,陈幽泓女士已经开始负责制度分析论坛的管理工作。其他制度学人也需要制作自己的主页。应该说,这样做是有利于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学术网站长远发展的。当然,制度学人的主要工作,还将是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进行政策分析,探索目前中国的治道变革问题。网站的定位,也将是展现这些方面的研究资料,尤其是制度学人的政策分析和学术研究的成果,供有类似兴趣的学者和网友评论之用。


二、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

2000年,中文世界个人学术网站的确已经浮出水面。在过去,可数的就这么几个网站,但现在,一个人要完全把握所有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动向,已经非常困难了。的确,谁能够天天把100多个个人学术网站都去看一遍呢?更何况,新的学术网站,似乎还在继续浮出水面。这不,通过思想的境界,我又发现,北大的同学建立了一个思想空间:朝圣山之思--青年思想者的思想家园,其网址是http://pkustar.home.chinaren.com/index/index.htm。虽然仅仅是初建,但已经是规模不小了。

这么多个人学术网站,根据我自己的亲身经验,可以想见,每一个个人学术网站,其诞生、发展,都会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原因和约束条件,在很多情况下,很可能是偶然的,许多条件也是个别地具备的,比如对网络着迷的兴趣和充分进行无回报投资的魄力,复杂的网页编写技术的掌握等,任何人都不可能想有就有的。当然,共同的原因也不能排除:中国网络基础设施得到了充分发展,学者和学生的上网条件得到空前改善,费用也急剧下降等,就是一个基本的背景。在网络时代,许多学者,即使是著名的学者,也很想加入到学术网站发展中去,但是很可能由于投资于无报偿事业魄力不足,或者网页技术难以掌握等,而没有进入这一领域。如果各个个人学术网站的斑竹,能够就个人的亲身经历,记录自己的学术网站发展的起点、过程,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策,以及将来的可能趋向,为中国学术网站的发展提供基本的资料,有助于个人学术网站更好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并相互促进。

当然,从宏观角度来看,就必须超越个人学术网站发展的个别资料,这样才能在整体上分析中国大陆个人学术网站发展的基本原因,进一步发展的基本空间。比如,与英文世界相比,与港台新加坡的中文世界相比,中国大陆的中文世界学术网站的发展,特别令人瞩目。其原因是复杂的,通过个案考察也未必能够说明其中的原因。从比较的角度来说,90年代末中文世界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与80年代中国大陆乡镇企业得到奇迹般发展有一定的类似之处。乡镇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国营企业缺乏活力、私人企业又缺乏发展的空间,乡镇企业作为集体企业,没有国营企业那么死板,但也没有私人企业那样没有生存空间,中国计划经济的发展,又没有深入农村,中国市场经济的社会资本在农村地区残留了不少,所以乡镇企业才有机会和社会资本得到迅速发展,成了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奇特现象。个人学术网站发展的关键在于,中文世界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机构网站提供学术资源滞后;现代网络技术又使得私人供给学术资源这一公益物品的价格比较低廉,私人能够承担得起;网络世界比较自由,个人学术网站发展有极大的空间。


三、个人学术网站发展的贡献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从结果的角度来说,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应该说给各种各样的人提供了免费的公益物品:

学生和学者,收集资料方便多了,而且也经济多了,虽然现有的网站提供的信息还是比较有限,但是在某些方面已经比较全面了,至少可以为学生和学者在开始收集系统资料之前,提供一定的有价值的线索。

各位学者在网络上出版了各种版本的文集,具有不同价值倾向、偏好不同方法、关心不同问题或者问题方面的学者,可以在网络空间里,被各种各样的读者进行比较,中国学术思想“诸子时代”在缺乏讨论和批评空间的现实世界里没有机会形成,但在网络空间里却凸现并发展起来了。

网站还提供了不同学者交锋的机会,并且这种交锋因为网络空间的特色而具有了新的特色:批评激烈、反应快、参与的人多、又有许多旁观者插科打浑,而且争论的战场也会分布在各个网络上,甚至超越国界,全世界的中文学者都可以随时了解争论,并随时加入。读书定位与长江读书奖的讨论,许多网站同时展开,同时还有许多传统媒体参与。网络与传统媒体相比,在时间、空间上,以及言辞的激烈程度、参与者的数量等方面,网络均要远胜于传统媒体。最近,旷新年与秦晖先生之间的激烈的学术“斗争”,要是没有网络世界,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

这一清单可能还是不够的。但至少可以说,中文世界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是有利于中国学术发展的。

从供给的角度来说,中文世界学术的这一发展是私人供给的。中文世界学术网站的发展,说明在公共财政缺位的情况下,私人也能够一定程度上供给公益物品。但是,私人供给公益物品,受到很大的局限,因为个人的精力、财力、物力毕竟有限,而个人的技术也毕竟有非专业化的限制。一个社会要充分供给公益物品,必须有公共财政的充分资助。

当然,公共财政供给公益物品,并不意味着要由中央财政集权供给,实际上,政府只要提供适当的融资空间,给互联网络学术网站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社会参与的空间,社会也能够提供充分的“公共”财政资金,并提供充分的技术,来支持中文世界学术网站的发展。


所以,本评论的政策建议是:

个人学术网站要可持续发展,需要个人学术网站的斑竹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发展空间,为了可持续发展,针对自己的局限,用足现有宏观环境所提供的可能的空间,采取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享受免费网络服务的网友、同学和学者,也应该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享受免费服务的同时,也要有自觉的使用者付费的意识,给予自己所中意的个人学术网站以充分的支持,有力出力,有技术出技术,有资金自然就给予资金的支持;

对于政府来说,需要给个人和社会举办和支持举办学术网站,给予适当的空间,像80年代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那样,鼓励和支持个人学术网站的发展,从而真正使中国的学术研究能够跟得上信息时代,使中文世界的学术发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机会,从而使21世纪的中国,在成为经济、政治大国的时候,也是一个学术的大国。


总之,中国个人学术网站发展已经为中国学术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是爱好学术的网友、具有网络技术的学者以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金,运用网络技术所提供的空间作出的。对于中国学术界来说,这是私人有费供给但消费者免费享用的公益物品。中国个人学术网站持续发展,还需要依靠各个网站斑竹的持续的努力,也需要消费者以及社会有关各方的帮助,更需要政府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并通过适当的途径,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

(2000年8月24日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市)
118#
发表于 2010-12-5 11:11:1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建设初探
钟贞魁xgzzk@etang.com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信息系 江西赣州 341000  
【摘要】网站(Web Site),能够把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以网页的形式在Internet快速、高效地传播。网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根据服务领域不同,网站可以分为商业网站、政府网站、综合网站、娱乐网站、教育网站等。本文就教师组建个人教学网站的必要性及意义,目前我国教育网站的特点与类型等方面发表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网站教师个人教学网站
一、教师个人教学网站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及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它对社会、教育以及大学产生着迅猛、广泛和深入的影响。网络一经产生,就迅速地在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网络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主要趋势。
网络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经常是谈网色变,不少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无心学习。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遇到某个问题时,老师和学生都习惯于“网上查资料”,但网络带给我们的往往是失望,因为网络上学术性的资料太少,而且很分散,也缺乏必要的严肃。有人做过统计,在Internet中,教育学科类网站只占2.8%。网上能够用于教学和学生开拓视野的资源太少,学生上不良网站的时候居多。如果说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内学习,那么,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则更多地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除了帮助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以外,也是实现教学交往的一种有效环境。他既可以作为传统课堂教学交往的补充和延伸(当前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特别是“点对点”的交往严重不足);也为师生敞开心扉提供了便利,可以实现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网络交往中主体的虚拟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面对面交往中情感、态度、地位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这一点越发显得重要和迫切。
同时教师建立个人教学网站,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或校本特色,也是其他的商业网站甚至于同行的教学网站无法取代的,如与学生的交流,随教学进度,学生反应的不同而不断更新的内容。教师建立个人网站,也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在网上延伸,精神在网中释放。
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信息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对大部分高校而言),“高速公路”上“货源”的组织是我们广大教师的职责,教师的本质工作——教书育人,也迫使我们应该加入到信息建设者的行列中。
二、目前我国教育网站的特点与类型
1.教育网站的特点
教育网站是提供教育服务为主的网站,教育网站除了具有一般网站的特点,如多媒体呈现、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灵活性外,还具有比较明确的教育性与科学性。
(1) 教育网站是教育信息资源的集散点
教育网站围绕各类教与学活动组织知识资源,直接指向教与学的过程、内容与方法。围绕各类主题组织起来的专题学习资源,成为学生学习极具价值的信息来源。
(2) 教育网站是教学组织的新型工具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常常采用互动学习类的教育主题网站作为活动的中介。这样,教师的教学空间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教育网站也就成了教师教学组织的新型工具。
(3) 教学网站为教学交互活动创设情境
教育网站为师生提供了开展双向交互活动的环境。例如,学习者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通过BBS等远程交流系统学生可以向教师及时反馈学习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解答学习难点。
(4) 教育网站为教育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创造条件
首先,网络教学所有使用的载体——浏览器(Brower)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浏览器是一个Web公用的统一的客户浏览程序,对于网络教学来说,浏览器就是学习者学习的平台。其次,教学活动是在完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学生反馈的学习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教学资料库是开放的,所有学生只要登录到网站上,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
2.教育网站的类型
教育网站的分类,可以从网站的建设者、服务的层次、服务的对象、服务的范围、网站的规模、网站的语言、网站的地域等方面进行。通过以网站的建设者角度,对教育网站进行分类:
(1) 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网站
这类网站大多数由政府投资,由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新闻性与综合性。主要提供与教育有关的政策法规、时事要闻与工作管理服务,具有较强的教育导向与教育管理职能。
(2)教育研究机构的教育网站
这类网站大多数由教育科研院所建设与管理,具有资源丰富、研究性强等特点。主要介绍教育方面的新观点、新理论、新实验、新技术、新经验、新动态、新成果。
(3) 学校的教育网站
这类网站主要用于为本校师生服务。服务项目包括提供网上教学资源、网上教学平台、电子邮件服务、个人主页空间、实行学校事务网上管理等。
(4) 企业的教学网站
这类网站主要用于面向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培训提供教育资源服务及进行生产产品宣传与培训用户。
(5)社会专业机构的教育网站
这类网站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化加工的主题知识资源,提供行业知识信息。
(6) 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个人的教育网站
这类网站提供教学研究经验、互动学习空间、提供某一特定事物的资源。
三、个人教学网站是一种完全跨越时空的辅助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过程;是学生以所知为基础,知、情、意、行结合,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教与学,是两个缺一不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在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中,目前最常用的办法是通讯。电话、电子邮件、QQ是目前人们进行互相信息交流最主要的通讯工具,同时也成为目前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很重要的工具和方式。但是这种交流方法的缺陷还是十分明显的:1、缺乏很重要的时效性。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在某个学习点上发生卡壳,会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继续;2、无法保证与学生交流中的信息量,因为这种通讯中能流通的信息量是有限的;3、缺乏教学中的形象化和动感性,而这种形象和动态性是教学中最核心的精华。网站是一个将地域与时间淡化的传输技术,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的技术。网站具有信息量大、动感性强、更新速度快等特点。基于网站所具有的这种特点,利用个人网站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课外辅助教学,实现延伸补充,利用个人网站可以完成教学辅导工作,利用个人网站可以跨越地域的解决与学生进行课外交流的问题。
只要学生能上网,不管他们在学校或在家里或其他场所,学生就能通过教师的网站进行类似于面对面的访问和交流,就能在任何情况下对教师放置在网上的内容进行查阅学习,就能解决在学生在离开教师的情况下,学习教师提供的课程要求和各种必须的功课练习。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许多教师也在自发地探索网络的教学应用,其中,个人教学网站就是这类探索的主体。建立个人教学网站,不仅需要教师很好的教学设计,还需要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进我国的网络教育水平。
下面是我网站的网址:www.xgzzk.com
这只是走出的第一步,以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的完善我的网站,为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方式做出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信息化教育概论》南国农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7#
发表于 2010-12-5 11:10:1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师个人网站的建设与使用的研究

【摘要】: 本文记录了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建设一个独立的个人语文教学网站的过程与教学探索,展示了她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对自身教育经验的不断反思,从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普通女教师在语文学科信息化建设上的探索与追求。本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概述当前语文教师个人网站的建设情况,分析了语文教学互动网与语文教学资源网的区别,指出语文教学资源网注重的是优化教学资源,其立足点是为教师服务。基于合作学习的语文教学互动网支持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学生开展网络化语文的最佳场所。然后介绍了个人网站“蔡老师教室”(www.teachercai.com)的总体设计,包括需求定位、设计原则、功能需求、设计思路、系统模块和栏目设置等。 第二章:介绍了“蔡老师教室”的使用情况。具体有各栏目的使用情况,以及根据网站后台管理数据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三年多网站使用基本情况;还介绍了以蔡老师教室为平台的语文学习合作小组的建设;讨论了网站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教师如何解决,提出建立人性化管理和激发学生参与动机的对策。 第三章:介绍了应用“蔡老师教室”改变教学思维、重塑教学模式的阅读、写作和活动课的案例。有运用四步学习法的自读课的案例,情境作文系列训练案例,原创学习资源的写作案例、语文综合活动案例等,并结合自身实践认识提出评析。应用“蔡老师教室”的阅读、写作课适用普通网络化教室,而不需要专门的计算机机房,这是其独特之处。 第四章:反思个人建立语文网站对教学带来的变革与意义,也提出遭遇的困境,如合作学习的流于形式、应用网站辅助教学的诸多的限制、缺乏理论的指引等许多现实的无奈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建设和使用个人语文网站的几点建议:加强主观需求与客观条件分析、重视对资源的选择与整合、选择适宜语文网站特征和优势的内容、重视个人网站的应用和推广、寻求学校领导和家长的支持等等。

【关键词】:语文教师个人网站 蔡老师教室 语文教学互动网 建设 使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633.3
【DOI】:CNKI:CDMD:2.2010.028963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0
  • 绪论10-12
  • 第一章 “蔡老师教室”网站的建立12-26
  • 第一节 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教学资源网的现状与反思12-16
  • 第二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互动网的现状与反思16-19
  • 第三节 “蔡老师教室”网站的建设19-26
  • 第二章 “蔡老师教室”网站的使用26-48
  • 第一节 "蔡老师教室”建设的基本情况26-35
  • 第二节 “蔡老师教室”合作学习的开展35-38
  • 第三节 学生使用网站问题的分析及改进策略38-48
  • 第三章 “蔡老师教室”网站教学案例及评析48-68
  • 第一节 阅读课教学案例及评析48-56
  • 第二节 写作课的案例及评析56-62
  • 第三节 活动课案例及评析62-68
  • 第四章 反思与建议68-80
  • 第一节 困境中的反思68-73
  • 第二节 建设个人语文网站的几点建议73-80
  • 附录80-88
  • 参考文献88-92
  • 后记92


116#
发表于 2010-12-5 11:08:38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个人网站样式参考:20款杂志风格网站欣赏(组图)



日前很多国外的个人网站,杂志风格设计越来越流行了。像wp、dz、py之类的内容管理系统对此类网站有比较多的模板选择,可以让老师轻松实现一个很“杂志”、很学术、很艺术的网站。


bmi Voyager
Pitchfork
Ulster Grocer
Chow
True/Slant
Pousta
This is Fake DIY
Creative Review
Collide Magazine
Sower of Seeds
Foodtease
R.U.4 Children
The Nest
Typographica
Ecoki
Jacksonville Landing
MICA
LiveSpot
Salient
VIBE FM
Dwell
Livestrong
Horizon Magazine
UGSMAG
4Wal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7 03:43 , Processed in 0.1642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