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陈材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站独家首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劳再鸣谱曲

[复制链接]
7#
发表于 2011-11-13 21:4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发表于 2011-11-13 21:45:02 | 只看该作者
难忘的班级60岁生日聚会


作者:黄湘蓉 张美美
  2010年4月17日,对于周南中学1963级初46班的同学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久雨放晴,清新的空气令人精神爽朗!二十四位同学和劳再鸣老师、易松涛老师、陈涤新老师及一位周南校友会的使者王丽青欢聚一堂,隆重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举办了一场以《岁月如歌》为主题的别开生面的集体生日庆典。
  会场设在长沙城东的绿城、桂花城小区幼儿园内,大门上方滚动式的欢迎横幅使人感到特别的亲切。当老师和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时,立即感到了一种即热烈又温馨的气氛,会场由高伟、刘小俐、甘梦华、曹玉琴等同学精心布置,显得格外优雅,不经意间,茶话会就自然开始了。久别重逢的喜悦,热烈的问好,亲切的交谈......时间在不经意中流过。草地上合影留念,花红草绿,小溪流水,风景极美,但是,我们这群不年轻的年轻人含着微笑的脸更美。
  寿宴在小区的会所酒店举行,菜肴丰盛。席间,大家敬酒,照相,叙旧,话新。这场寿宴,吃得热闹,吃得愉快,也吃得尽兴。
  饭后回到会场,会场的屏幕上映出阳光、葵花、《岁月如歌》、庆祝周南中学一九六六届初四十六班同学60寿诞的彩色背景,转而出现同学们与老师四十多年前合影的毕业照,这时老师和同学们都涌到屏幕前,激动的辨认着当年的自己和同学。接着生日party正式开始,整个议程由为我们提供场地的高伟同学主持。师生相聚,难忘师恩。第一个节目是全体同学参与的诗朗诵;“六十寿诞念师恩”,作者:周南。朗诵毕,同学们给每位老师献上一束美丽的鲜花,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第二个节目是上生日蛋糕。熄灯后,在“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中,推车上是一盒由湘蓉先生为46班定做的,而且及时送到现场来的,超大罗莎生日蛋糕,上面插着三十支点燃的蜡烛,被缓缓推出,大家许愿,共同吹熄蜡烛。同时我们按照学号(姚苹同学凭着惊人的记忆力,背出了全班同学的学号)一个一个地依次发表生日感言,每个同学们都是饱含深情地祝福老师,祝福同学,回顾过去,珍惜今天,展望未来......并分享着甜美生日蛋糕。
  这时,屏幕上出现了远在美国的许小榕同学当日发来的近照和祝福,使同学们感到分外亲切和激动。还有在上海的向秋玲和娄英英同学发来了近照捎来了问候,更有北京的刘丽梅同学发来的她为班级寿庆撰写的一幅对联和班志,赢来同学们的一片赞叹声。联曰;“悠悠天地,茫茫时空,得同生于一世,同学于一窗,同从于一师,今又同庆于一寿,问诸君,你我这是何等缘分? 满脸是霜,满头是雪。忆校园那个淘,课堂那个傻,操场那个笨,更有食堂那个馋。仰天笑,该当今宵醉酒长歌。
  彭端阳同学情深意长地朗读完对联,李振文同学又宣读了初46班班志。紧接着劳老师迫不及待拿起话筒,即兴吟唱起来,那声情并茂的咏叹,让同学们听得如醉如痴,沉醉在作品营造的意境,沉醉在那久远的回忆中……掌声爆发,思绪才回到现场。
  自娱自乐开始了,师生同乐。在听音乐分小组pk的节目里,每个同学都上了舞台,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即兴发挥。随后是个人表演,易松涛老师的独唱“长亭外古道边”、钢琴独奏,特别是风趣幽默的打油诗让在座的师生捧腹大笑;劳在鸣老师的诗词吟唱,自弹自演,技艺高超;陈涤新老师的养生保健发言与示范,让人受益非浅;周南把1966年丽梅送给她的诗“无我周南无文章”奉献给了在坐的老师和同学;高伟的 “真情永远”、李振文的“好人一生平安”、卢华和张美南的“让我们生活充满阳光”、黄湘蓉的“陪你一起看草原”、卢华的“牧羊曲”、杨美蓉唱的是劳老师谱曲的杜甫诗词“月夜”,并且劳老师亲自地为她伴奏。刘晓莉的京剧“毛主席诗词·娄山关”等节目精彩纷呈各领风骚;更令人难忘的是伍曼丽的独舞“北风吹”。当喜儿(曼丽扮演)看见父亲杨白劳(劳老师自告奋勇突然登场)给她买了一根红头绳回家时,她那喜出望外神情顿时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位!父女俩一歌一舞,一唱一和使整个会场气氛达到了高潮,可谓宝刀不老啊!陈涤新老师和周南同学的国标舞表演,舞裙翻飞,精彩绝伦,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和喝彩。
  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一曲大合唱中,这场难忘的生日Party降下帷幕。意犹未尽的同学们,还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离去, 真是难忘今宵。让我们记住这一天吧!2010年4月17日——我们的六十岁华诞,令人难忘的集体生日!
  最后,师生相约,五年后,我们再聚,一同庆贺劳老师的八十大寿!临别时劳老师执意把两百元钱交给了周南同学,请她转交周南校友会,以表达他对周南中学的怀念和热爱!张美美的先生、高西林的女儿主动热情地开车把老师们送回了家。
5#
发表于 2011-11-13 21:43:53 | 只看该作者
赵彦端《点绛唇·途中逢管倅》赏析劳再鸣

  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人杜甫和音乐家李龟年相识在盛唐之世。几十年后,经过社会大动乱,他们在暮年又在人生旅途中重逢了。抚今思昔,怎不令人感慨悲怀呢!这首七言绝句正是这种情感的表达。
  赵彦端的《点绛唇》,也是写故友重逢与离别。赵彦端生于宣和三年(1121年),是赵王室后代。十七岁中进士,历任县主簿,转运副使,太常少卿,建宁知府等职。五十四去世。几十年从宦生涯,飘泊流离,动荡不安。这首词大概是在晚年旅途上所作。管倅的情况不详,从词中内容看是赵彦端的好友。
  上片着重写故友的重逢与别离。“憔悴”是说他们相遇时俩人的形貌已憔悴不堪,早已不象年轻时那样意气风发了。不仅重逢在垂暮之年,且颠沛奔波于天涯海角,这就更令人感慨嘘唏了。然而,友谊却没有因岁月流逝而淡漠,人虽憔悴,感情友谊并未憔悴。前句抑,后句扬,且重叠两个铿锵作响的“故”字加以强调,通过白描式的叙述,久别重逢时的喜悦,和对纯真友谊的珍重,在吟咏之中,自然能体味得出。“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这是一个急转。好友重逢,理应畅叙离情,如今却不能如愿。为了生计,大家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别,怎能不伤怀、悲切呢!情之所至,开怀畅饮,唱一曲《阳关三叠》以遣情怀。然而,唱到动情处,呜呜咽咽,实在无法再唱下去了。这是真情的流露。下片在此基础上,尽情抒发离愁别恨。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在他乡遇故知,俩人都是人生旅途上的匆匆过客。正如苏轼所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天涯沦落人,聚散苦匆匆。今朝一别后,何日再相逢?一个“更”字道出这是非同一般的送别和愁怨之深。“愁无据,塞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此时俩人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是很难用言语尽情表达的。只有在依依惜别,频频回首相望中,看着斜阳在寒蝉鸣叫的树林里降落,天色逐渐黯淡下来,这种感情才体味得更深切。以写景结句,点出时令,渲染离别的环境气氛,不言愁,而愁自见。

原载:《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李石《临江仙》宋词鉴赏
临江仙

  佳人  

  李石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有约而失约,相期而未遇,给热恋中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惆怅与忧伤。这首词就是通过一组镜头,描绘了一位多情的闺中女子因盼郎夜归,从期待、幻觉、失望、孤独到寻求解脱的生动形象。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夜深人静,轻纱般的雾霭笼罩着庭院里疏疏的杨柳。风从画楼外吹来,是谁还在悠扬地吹笙?这是从女主人的视觉和听觉角度分别描绘庭院内外的两个空间,以画楼外的欢乐来烘托庭院内的静寂、清冷。庭院静而女主人的内心并不平静,她倚着阑干久久地等待,终于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在呼唤着丫头小红,此时女主人的心情可以想见。是心上人真的来到身边了吗?“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这里更大的可能是苦苦等待中所产生的幻觉。“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虽闻声而郎终未至,于是怅然回到闺房。闺房中熏香炉吐出缕缕青烟,玉漏的水滴声报夜已三更。玉漏的滴响,飘动的熏香,烘托出闺房更寂静,女主人在失望中更感孤独。“临欲睡”而终未睡──她又怎能安然入睡呢!“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第一句既表明女主人仍将幻觉视为真实,始终没有认定对方压根儿就没来。但也流露出她对负约的心上人淡淡的怨诉。可以想见,她的性格是文静的,平和的。然而,毕竟希冀被完全失望所代替,她不再因焦灼地等待而心旌摇动。此刻,她木然地从闺房向外去,只见明月洒满中庭,凝重的小桥静静地横架在粉樯东畔。这种近于死寂的景物环境,正是女主人绝望心态的写照。“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等待已绝望,安睡又不能,她无法承受令她倍感忧郁、孤独的闺房重压,她百无聊赖,终于再次来到庭院,在花影下用扇子扑飞萤,以求稍稍的解脱。这一句出自杜牧的《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描绘的是宫女的寂寞与孤独,词人在这里以人物动态作结,更令人回味无穷。(劳再鸣)




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宋词鉴赏

渔家傲引
  洪适  
  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圉圉从它归丙穴,谋自拙,空归不管旁人说。昨夜醉眠西浦月,今宵独钓南溪雪。妻子一船衣百结,长欢悦,不知人世多离别。
  古代知识分子在官场失意后,常常归隐乡野,淡泊以明志,歌颂渔父无拘无束的生活,以表白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陶渊明归隐田园;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陆游自我表白:“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辛弃疾高唱:“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苹洲烟雨。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洪适曾“进尚书右仆射,兼枢密使”,但后来“罢为观文殿大学士”。晚年“乞休归,家居十八年,以著述吟詠自娱”。归隐后的著述名《盘洲集》,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湖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杯;“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细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 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
  我们要着重赏析的是《渔家傲引》中对十一月渔父生活的描绘。
  上片叙述渔父捕鱼不着而空归。在水寒风烈的恶劣环境中苦苦等待,好不容易有巨鱼进网了,旋即又让它漏网而逃,辛辛苦苦地张罗筹划竟成虚设,这是多么令人懊丧啊!但渔父却说:就让巨鱼疲惫不堪地回到自己的乐园吧!(“圉圉:”鱼在水中羸劣之貌;“丙穴”:四川城口有丙穴,春社前嘉鱼出穴,秋社归。)这都怪我自己策划不周,空归就空归吧!我才不管旁人是如何议论呢!这才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委心任运,超然物外,不失其为我。
  下片是对上片内容的补叙和深层挖掘。“昨夜醉眠”到“今宵独钓”也完全是自然的发展,醉眠月下时决没有想到明朝该做什么,更没有与人相约雪中捕鱼。浮家水上,放舟湖海的生活虽然过得清苦,妻室儿女衣服补丁连补丁,但充满温馨和欢悦。决不象世人为追名逐利而奔波,虽有家而难归,倍受别离之苦。(劳再鸣)
4#
发表于 2011-11-13 21:43:14 | 只看该作者
葛立方《卜算子·赏荷以莲叶劝酒作》宋词鉴赏
  卜算子
  赏荷以莲叶劝酒作 
  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澹澹烟,几点疏疏雨。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这是一幅清新、流丽、色彩淡雅的水墨画。词人通过层层点染,步步铺陈,描绘了夏日雨过天霁时水中莲叶荷花的美景。
  上片写雨中荷花。“袅袅水芝红”,红艳艳的荷花在水中亭亭玉立,摇曳多姿。起笔就突出主要形象──水芝(即荷花)。随即,词人从横的深远处拓展开去,使我们看到了婷婷袅袅的碧叶红花被一望无际、朦朦胧胧、含情脉脉、生长在水边的芦荻的背景烘托着。接着,我们的视野又转向纵的高远处,只见荷花的上空淅淅西风轻轻吹掠,一缕缕雾霭的青烟静悄悄地飘拂游动,稀稀疏疏的雨滴落在碧荷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经过一横一纵的点染铺陈,构成了一幅夏日骤雨即将过去时的广阔的空间画面,而荷花的形象生动地突出在主要位置上。
  下片写雨后天霁,“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词人巧妙地从外部空间移向欣赏主体所在的小空间──船舱里:桌上简简单单地摆上了酒杯和菜盘,朋友们正举杯畅饮,席间还有美丽多情的女子相伴助兴哩!朋友们相聚以莲叶劝酒,是久别重逢,还是远行饯别?这无需细说。词人很快又将笔锋转向船舱外,继续描会大空间景色,“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这是从船舱内这个特定角度向外望去,只见枝叶叶、层出不穷的莲叶荷花横挡在酒船前面(“红衣”指荷花。贺铸有“红衣脱尽芳心苦”句)。此刻,雨过天晴,细细的五彩流霞从莲荷摇曳攒动的地方冉冉升腾,这是多么绚丽的景色呵!以动态作结,正象刘禹锡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样,有“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之妙。
  这首词,通篇都在写景,而情处处融于景中。试想,值此良辰美景,好友雅聚,低吟浅酌,畅叙情怀,这是多么惬意的事。词人正是带着欢娱的情感来描绘景物,所以写得如此飞动、空灵。特别是连用十八个叠字,不仅读来如珠玉落盘,且倍感亲切、生动。这与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后者是写悲愁,前者是写欢乐。(劳再鸣)
3#
发表于 2011-11-13 21:42:04 | 只看该作者
由王榴芳主编、劳再鸣谱曲的《涉江诗词选唱》已由中国诗词出版社出版
2#
发表于 2011-11-13 21:39: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0 19:36 , Processed in 0.1017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