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教师之友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国口述历史”网站正式启动

[复制链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7:03:06 | 只看该作者
唐德刚王书君与“口述实录”
   《张学良世纪传奇》(口述实录)系哥伦比亚大学(以下简称哥大)哲学教授、史学家唐德刚博士于1990年1月至5月间,访录张学良口述历史11盘录音带,由旅美学者王书君整理而成。  
 王书君,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从事现代战争史研究。著有《太平洋海空战》等书。199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撰写《张学良世纪传奇》,以作为献给张学良百年华诞寿礼。应张学良之邀,唐德刚去台北录下11盘录音带
  “如果没西安事变,张学良什么也不是,蒋把他一关,关出了个中国的哈姆雷特。爱国的人很多,多少人还牺牲了性命,但张汉卿成了爱国的代表,名垂千古。”这是唐德刚在张学良九秩寿辰对台湾记者的讲话。而此前的4个多月,唐德刚对仰慕的爱国代表进行了口述历史的录音采访。更早以前,唐德刚对胡适、李宗仁、顾维钧做过口述历史。出版过《胡适回忆录》等。据唐德刚言,张学良能接受他,是张学良看了他的文章《花花公子、军事家、政治家———论三位一体的张学良将军》后主动邀请唐德刚“吃顿便饭”。唐德刚遂“诚惶诚恐”地飞往台北。在张学良的台北北投寓所和饭店,唐德刚录下11盘录音带。唐德刚曾将录音整理成第一章草稿请张学良一阅。张学良意见:不同意使用第一人称。  
 5月3日后的口述历史工作之所以停止,据唐德刚言,可能因为他的十多次造访,使时任国民党秘书长宋楚瑜警告张学良:“台湾有这么多史学家,你为什么偏要找唐德刚作传呢?”唐德刚曾对新华社记者说:“国民党认为我是亲大陆的,不情愿由我来作张学良的口述历史。”口述历史过程中,唐德刚描述:“张将军寓所周围宪兵有时三十几位,有时多达七十。”政治环境的逼仄,使张学良、唐德刚于1990年6月11日在《中国时报》、《联合报》上发表各自声明,大意:唐德刚没替张学良写回忆录。就此,拟定的《张学良‘我讲你写’录》夭折。弥补憾事之法,唐德刚建议张学良,“言犹未尽部分可同哥大中国口述历史部合作,录音内容百年后公开发表,你的所有资料也可以存在哥大。”张学良同意:“这个办法好。”1991年3月,张学良赴美。  
 唐德刚能将11盘录音带带出台湾,据唐对王书君说:“设法悄悄带出来的。”王书君将11盘录音整理出10万字文稿  
 唐德刚、王书君相识于1981年,时唐德刚在国内十二所大学讲授美国史。山东大学历史系三年级学生王书君给唐德刚留下“问学热情高、问学程度深”的印象。后唐、王师生相称,共磋学问,1994年,王书君在哥大做访问学者。1996年,唐德刚将11盘录音带交给“对张学良传奇一生发生浓厚兴趣”的王书君。唐德刚担忧“录得太少,又比较零乱,恐怕写不成书”。王书君答:“试试看。”1997年,王书君将11盘录音整理出10万字左右文稿。列出一百章回目录。后将百章大纲托人转交张学良审阅,但没得到张学良回音。王书君决定三年完成浩瀚事业。王书君阅尽他形容为“汗牛充栋”的各种版本的张学良传记。下笔时,他力求最广、最新、最真。史料筛选原则“辨伪鉴真、反复勘证”,以达目的:总结过去,借鉴当今,启迪未来。资料虽旧朽,口述却是鲜活的,王书君将张学良原话作为每章开篇导言,他称之为“未画龙先点睛”。  
 既然百年跨度,那么,1990年5月之后,即张学良、唐德刚终止交谈后的11年,张学良言行如何记录?王书君说源于祖国内地、香港、台湾及海外新闻报道。王书君承认该书价值集中在10余万字的口述历史部分。因而具有史料价值、收藏价值及研究价值。“很有特色的大部头史学著作,在张学良的众多传记作品中首屈一指”   
1991年6月25日,张学良夫妇从美返台。据香港《信报》载:“张学良说他此次赴美的最大收获是和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展开合作……”   2002年6月3日,哥大公开了苏张之丙为张学良记录的口述历史。苏张之丙何许人?据苏张之丙对新华社记者自我介绍:“张学良自1991年来纽约,我们取得他的同意,开始做口述历史。我不是这个项目的正式代表,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一个书记员、雇员而已。”为什么选择6月3日?张学良的解释是6月3日既是他诞辰又是他父亲忌日(1928年6月3日,张作霖被日军炸死沈阳皇姑屯)。张学良从此将生日改为6月1日。苏张之丙、张之宇姐妹断断续续为张学良做了5年口述历史工作。1996年10月,张学良将私人文件和口述历史资料赠给哥大,并举行了简短的交接仪式。   6月3日前,王书君曾请唐德刚估计苏张之丙所作工作质与量?唐德刚答:“大同小异。可能会有一些信件、电报、档案材料等。”唐德刚强调:“搞口述历史,看起来容易,搞好却很难。严格地说,搞口述历史的人,要对访问对象的历史背景比他自己还要清楚,这才能搞得好,才能搞成功。”   
1999年底,王书君完成90万字的《张学良世纪传奇》,唐德刚从头至尾阅读后评价:“很有特色的大部头史学著作,在有关张学良的众多传记作品中可为首屈一指,是传世之作。”   (何汝安荐自《北京青年报》李彦春/文)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7:01:14 | 只看该作者
徐雁平



  口述历史的整理和出版,正在引起我国出版界和史学界的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口述自传丛书》已出版了萧乾、何满子、朱正,以及候波、徐肖兵的口述自传,另有多种将陆续推出:《黄河》杂志,第一期特辟“口述实录”专栏,《万象》杂志第二期也有一篇“口述历史”,即桑晔的《信天游唱给自己听》,再往回看,如果真实的话,《绝对隐私》也能列入,而冯骥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更是,各省市出的文史资料中,也有一部分由他人执笔整理的口述历史……只不过当时没有打出这种旗号、没有这等规模。何谓“口述历史”?国内外一些大百科全书很难查到其定义,总算在 The New Lexicon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查到一条精简的解释,试译如下:“通过有计划地采访某人或相关人物,对其生活或与社会历史有关联的事件进行连续性录,并加以整理而形成的文本”。
  但是,口述历史为什么要从唐德刚说起呢?因为他说过这么一段话:……所以那时[指五六十年代]我所做的中国口述历史就成了世界最早的中国口述历史。后来台北的中央研究院也有口述历史,那是当年在美国向胡适之先生建议的。
  密大亚图唐氏所做的口述历史有《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顾维钧回忆录》《黄郛夫人回忆录》,至于这些口述历史是如何形成的,《胡适杂忆》(华文出版社一九九零年版)中的《加忆胡适之先生与口述历史》《历史是怎样口述的?》,以及《书缘与人缘》(辽宁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十二月版)中的《广陵散从此绝矣:敬悼顾维钧先生》、《文学与口述历史》、《撰写〈李宗仁回忆录〉的沧桑》诸文中有详细的叙说。从中也可看出唐德刚对口述历史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创获,譬如他说:“所谓的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以《李宗仁回忆录》为例,李氏口述占百分之十五,唐氏补充考证而成的占百分之八十五。这种观点恐怕和我们预想中的口述历史有较大出入。
  按唐氏所著《书缘与人缘》的出版说明,他生于一九二零年,安微合肥人,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欧洲史硕士、哲学史博士,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立大学。著述除上述以外,另有《梅兰芳传稿》、《史学与红学》、《中国国民党的统治:一九二八—一九四九年》、《美国对华外交:一八四四—一八六零年》及长篇小说《战争与爱情》。台北《传记文学》(一九九八年七十三卷第一期)又有其新书出版消息,那就是远流出版社推出的五卷本《晚清七十年》。前前后后,唐德刚始终没有放弃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王元化先生在《清园夜读》评说他的文章“有一种独特风格,夹叙夹议,充满比兴、成语俚语,直至古奥典故,随手拈来,涉笔成趣;警句、格言、反讽、隐喻、俏皮话,层出不穷,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并称“这样的文章自从幽默大师林语堂主编的《论语》停办以来,不复重见”,海外有人誉之为“唐派文章”。这一点就此打住,读其书即可明知,还是回到口述历史上来。
  看了几篇关于口述历史理论方面的文章,包括唐德刚的文章在内,总说口述历史中国古已有之,在《史记》中就找到多条例证,后来口述传统没被中国史学界认真继承,到二战以后才由哥大教授芮文斯(AllanNevins)“复兴”出来。这种在古纸堆里找源头的说法,我们最好还是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作为一种革新历史研究方法的口述历史,源自美国一说似更能服人。唐德刚在哥大工作时,就有意将口述历史工作职业化,他当时选中的对象是胡适。胡适晚年身边有两个靠得比较门的门生,一位是胡颂平,另一位便是唐德刚,唐氏自称是“胡适最失意、最穷困、最灰溜溜的时代、最孤独的一个小门生”,这个时代就是指胡适滞留在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任闲职的五十年代初期。在哥大“中国历史研究部(Chinese History Project)”兼半职期间,唐氏得到卜顿(Robert A。 Burton)之助,介绍他就此计划向福特基金申请一笔研究费,胡适对此很有兴趣,但申请此一基金,须一赞助机构以便管理。唐氏便请他的另一兼半职的机构哥大“东亚研究所”
  (East Asian Institute)帮助,其时该所代所长韦慕庭(C。Martin Wilbur)正有一个规模很大的“中国口述历史计划”(Chinese Oral Project),唐德刚、胡适的小计划就顺理成章地纳入大计划之中。唐氏先列出工作大纲,第一步将胡适有关的传记文字、日记等择要整编,第二步是以访问来填补前面留下的空白,形成“胡适年(日)谱”,第三步选择其中的高潮做文章,他认为如此“一方面我自己也可以根据这个系统和资料,从旁补充而评论之”。唐氏此法,颇值得借鉴,但胡适以为他的计划太大,应作缩减,并予以修改。于是从一九五七年冬初开始工作。唐氏为此作了充分准备,访问前先研究各章情节,拟出系统的“节目单”,访问时据此发问。访问完毕,回来再作编排校订,拟成草稿,“胡适作为第二度有系统录音的蓝本”,再加校订,经过十六次口述回忆,终成《胡适口述自传》,用唐德刚的话来说“它是一部最浅近的,最适合青年读者需要的,胡适自撰的‘胡适入门’”。
  哥大当时的“中国口述历史计划”,还将孔祥熙、陈立夫、顾维钧、张发祥、蒋廷黻、陈光甫、蒋彝、吴国桢等列入。唐德刚在完成胡适、李宗仁、顾维钧等人的口述自传时,和他们的关系从“书”进到“人缘”,“使我获益最多,和了解‘胡适’最深入的部分,还是胡公认为是‘off the record’(纪录以外)的那一部分了”,其中种种有情味的事情,在《胡适杂忆》和《书缘与人缘》中均能读到。一九五八年四月,胡适回台北,后任中央研究院长,次年十二月月五日,他致函唐德刚:
  此间[中研院]近代史所郭廷以先生发起Oral History。昨晚我和他出名请客吃饭,请的客有贾景德、赵恒愚、莫德惠、何成浚、张知本、傅秉常。
  都是已允作第一批Oral History的谈话的老人。(贾、赵皆已八十岁了。)他们似乎都很起劲。
  郭君已请沈云龙先生专管这件事。沈君是搜集现代史料最勤最富的学者。
  这件事,可以报告Dr。 Wilbur,他一定高兴。将来我这边若有成绩,也许可以同Columbia的Oral History合作。密大亚图中研院近史所的口述历史计划确实做出了很大的成绩,至一九九四年已整理出版了二十余种口述自传丛书,其中第四种是《小诸葛:白崇禧上将访问纪录》,第十五种是《近代史的开拓者:郭廷以院访问纪录》,第二十三种是《学术、外交与人权:杭立武先生访问纪录》。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值该计划实行三十年之际,又创办不定期刊物《口述历史》,据“发刊词”所称,三十年间接受该所访录的人已超过一百六十位。创刊号的首篇是《我的科学心路历程:吴大猷先生访问纪录》,第四期第五期分别是“二二八专号”和“日据时期台湾人赴大陆经验”。由唐德刚等在大洋彼岸开创的口述历史,终于在中土开花结果。
  口述历史不但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原始史料,而且还有另一种意义。英国《口述历史》杂志编辑Paul Thompson说:它允许的主角不只是领袖,也来自不为人知的大众。它不只为职业历史家,也为学生、学童、社区的人,提供了具原创造性的计划的新基础。他们不只是学自己的历史,也可以写自己的历史。口述历史用人们所说的话,把历史还给人们之际,也帮助他们朝向一个自己创造的未来。密大亚图以往的历史都是从上往下写,口述历史似乎改变了方向,从下写起,保留生活的原始状态。但是这种原始状态是不是绝对可信呢?因为时空的变换,以前的人和事可能受到叙说者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失真;另外,叙说者对某人某事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的大小,也有可能影响他(她)现在叙说的准确度。例如,《中华读书报》一九九九年年三月十日就刊出一文,对北大版口述自传《带翅膀的摄影机》的疏忽予以指正。唐德刚在做《李宗仁回忆录》时的方法很是可行,总而言之,是要做好访录前和访录后的两种工作,中研院近史所《口述历史》“发刊词”中有一段经验之谈,尤其值得借鉴:为得到有深度、高价值的史料,在展开访录之前,说与录的双方都应妥善准备:拟订主题、阅读相关资料,能在谈录之前,勾起具体、深入而且真实的回忆。
  记录者事后从事整理,更需以时间为主,撷取谈话内容中,人、事、物之间的动态关联。
  在这个阶段,当事人必须密切合作,以决定架构与章节,印证相关的人、事、时、地、物。

来自:龙的天空
原文:http://www.lkong.net/thread-382450-1-1.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6 10:07:22 | 只看该作者
美国邮政网站开设中文服务


时间:2011-12-29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丁小希






  美国邮政总局日前在其网站为中文用户开设了简体中文页面,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中文用户群体的需要。
  记者登录美国邮政总局的网站后,在语言选项中点击中文,页面上便出现了追踪包裹、查找地点和邮编、计算价格等服务项目。
  据美国邮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西班牙语和汉语用户是目前在美国服务业市场中增长最快的两个消费群体,网站中文页面的开通是为改进客户服务的最新努力。此外,在美国联邦快递的主页上,中文也是不断滚动的广告语使用的三种语言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05:57 , Processed in 0.1359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