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管季超07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湖北省大学生支教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为例

[复制链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4:32:02 | 只看该作者
大学生 “资教”意义浅析
作者: 朱琼华|来自: 黄冈师范学院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首届 “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招募行动中,黄冈师范学院15名学生选择“资教”;在2005年湖北省第二届 “资教”招募行动中,该院约有130名学生选择“资教”,为湖北高校“资教”人数最多的院校之一。
湖北省首开全国大学农村“资教”先河,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措有着重大而深刻的意义。笔者在对黄冈师范学院部分志愿“资教”的学生采访、调查,并在半年之后进行回访之后,浅层谈谈其意义。
       首先,大学生重新“上山下乡”,选择“资教”,对我省农村基础教育转向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农村教育虽然有很大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据教育部调查表明:农村中小师资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县城中小学超编,乡镇中学缺编;小学教师多,中学教师少;传统学科多,新兴学科少;初中、高中学历多,本科学历少;在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多,30岁以下少,全省共缺教师1279名。实施“资教”行动,是弥补当前农村初高、中教师奇缺,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它将为改善农村教师结构队伍、加强基层人才储备、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将为一贯沉闷的农村教学气氛带来新的活力,为艰难发展的农村素质教育增加一份新的动力。大学生响应省教育厅的号召,积极投身农村基础教育,对于举步维艰的农村基础教育来说,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好事。
      其次,大学生积极投身于农村基础教育,对于大学及“资教”生自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从2004年黄冈师范学院“资教”生反馈的有关情况看,黄冈师范学院学生受到“资教”地区家长、学生、社会的好评与欢迎。“资教”行动,有利于大学与农村基础教育建立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也利于大学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实施“资教”行动,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与进步有推动作用。选择“资教”,就是选择远离大城市、高楼大厦,奔赴偏远的农村;选择远离丰富的物质生活,到艰苦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奋勇前行。刚刚走出“象牙塔”骄子而言,这不仅是对意志、生活态度的一种考验,更是对灵魂的一种考验。一名已工作一年的“资教”生说, “三年资教,将是一生财富”。这种农村“资教”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使他们更多的了解农村现状,更多的磨练自己。
从另一个角度讲,大学生“资教”选择走进基层,深入农村山区,开创人生天地,这种积极而务实的人生态度,无疑会对大学生旧的就业观念形成一种冲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认为走进大中城市,获得高工资、高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大学生就业竞争、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至今仍然有一些大学生只愿选择南下或去沿海,不愿去农村或是条件较差的地方。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处于一种“眼高手低”的尴尬位置,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是很大一部分大学生至今仍在徘徊还未就业的重要原原因。一大批大学生选择去农村“资教”,这是一种就业观念的改变。“到最艰苦的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这句话再次响起时,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理智的选择与思考。大学生就业观念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开始跟多的思考社会的客观需要与自身的价值。
     “资教”,于农村教育发展来说,是一种新的推动力;于“资教”生自身成长而言,是一种锻炼和激励;于大学生就业定位与就业观念而言,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引导。
       当然,“资教”是一种新的事物,存在着一些发展不完善的地方,如非师范生如何培训、如何迅速适应教学等问题 困扰着“资教”更好的发挥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资教”体制会一步一步走向完善,为农村基础教育和大学生的成长发挥更大的作用。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04:29:55 | 只看该作者
资教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调适


2004年,湖北省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短短几年,已有一万多名资教教师踏上了农村学校简陋的讲台。资教教师为农村教师队伍带来了活力,为校园带来了生机。这些刚走出校门的天之骄子,怀着一腔热情,来到农村学校。我们在充分肯定他们工作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到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资教教师在经过一段时期工作后,伴随着失落、焦虑、孤寂,种种心态,给他们中的一些人带来不适应,造成心理问题。及时解决资教教师心理问题,使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挫折的承受力,可以更好地提高资教服务质量。
一、资教教师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资教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支特殊群体,有其身份上的特殊性,介于师与生之间,在其资教生涯中,理想期望与现实角色会有很大差距,会对他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负担。
1、理想与现实差距的失落感
许多资教教师怀着一腔到农村建功立业的信念,满怀豪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前往农村学校的征程,经过几个小时,甚至十多小时的颠簸,第一眼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间间陈旧、简陋的校舍和一群为数不多的孩子,让许多人大失所望。放下行李,疲倦代替了新鲜,看着三尺讲台却怎么也和理想中的崇高、伟大联系不起来,因此产生了一种失落感。一名资教老师在日志里这样写到“来的时候我想的第一句话就是‘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来这小学是第二天。安排了任务,比较轻松。大山、大树 、大石;小镇、小村、小学。从此要远离热闹的城市了。用到‘热闹’这个词,而不是‘喧闹’,是的,有点舍不得。来这环境不是很好,但是校长对我们很关照,把房子搞好了,其他东西安排都好了。在这里已经是事实,我面临的选择就是好好的工作。”面对现实的无奈,让一颗颗年轻的心多少感到有些遗憾和不尽人意。加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各种思想都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经过一段时间后,种种现实的问题也会接踵而来,心理的失落会慢慢积聚起来。他在日志中写下“自从‘十一’假期以来,一直进不了状态。关于工作、关于婚姻、关于金钱,在家,太多的人跟我聊到这个话题,金钱,名利,大大的刺激了我脆弱的神经。”
2、远离亲友的孤寂感
许多资教教师都是远离家乡,大多都在偏远农村或山区学校,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使得他们很难与亲人团聚。在大学期间建立的同学情谊也一样被大山所隔,让他们产生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和愁苦。许多农村学校,没有教师住宅用房,一到放学或放假,都离开了学校,整个校园就只剩下了资教教师守校,更加重了他们的孤寂感。时间久了,他们也习惯了独处,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与本地教师交流。我在一所山区小学遇到这样一名资教教师,学校只有他一名资教教师,每到周五学生离校后,整个学校安静下来,本校教师都回家了,他独自一人在校。孤独、寂寞让他无法忍受,他就靠着上网打发时间。本来就不善交流的他也不愿再去与别人沟通,他平时都会呆在自己的小屋,除了上课基本上足不出户。他说,我可以忍受工作的劳累,但无法忍受这里的孤独和寂寞。最终他选择了离开。
3、工作、生活压力的焦虑感
大学期间,学业相对轻松,而一旦走上工作岗位,便面临前所未所的压力。有的农村学校教师每周课时达到二三十节,还要完成各种常规要求,工作强度很大。在一所小学有一名资教教师,他一人包揽了全校四个年级的英语,全校六个年级的体育,还有三至六年级的信息技术课,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同时做为教师还要面临来自教育内部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学生的学习成绩、人身安全等都让许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资教教师不适应,内心焦虑不安,总是担心学生考不好,出安全事故。在人际交往上也变得相对复杂得多,部分资教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事和家长的关系,造成心理紧张。有时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又不愿同别人交流,日久天长,则易产生孤僻、焦虑的情绪,得不到领导及他人的重视,整日都有"无用武之地"的想法,则心情压抑、忧郁;产生矛盾,遇到不愉快或与他人争吵,要么"迁怒"发泄在不适宜的人、事物上,甚至迁怒于学生,要么则郁闷于心头。一名资教老师跟我说,“来到学校确实想努力把工作干好,可是总觉得我们这样卖力的工作与周围教师格格不入。现在我不敢开口说话。因为,我无意识的一句话,很可能在一小时后成为他们评头论足的谈资。”大学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相对个性化,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而缺乏心理准备,想要和别人交往,但不知怎样和别人交往或交往失败,当遇到困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克制自己,常处于矛盾之中。同时,资教教师正是需要男女情爱的时期,有很多在大学期间已经谈了朋友,而现实的分离也煎熬着他们,一些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不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也会给他们带来焦虑。
4、职业发展的倦怠感
应该说一般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在三至五年后,但由于资教教师所处的环境,加快了他们职业倦怠的产生。面对琐碎重复的工作和早已进入倦怠期的老教师,他们在激情之后,难免会受到影响和感染,提前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一名资教教师在博客中这样写到“在这里,改变似乎是一种罪恶。一时的激情终难抵挡长久的墨守成规。但是我心里终归是明白的,改变才能让自己进步。只是,看着周围准备看笑话的眼神,怯懦还是占了上风。这样想:还是别犯众怒的好,跟他们一样,就这样下去好了。”教师的工作琐碎繁忙并且带有很大的重复性,相同的教材,相近的教法,相似的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每天都要经历似曾相似的体验。重复的生活销熔了理想中的新鲜光彩,使之失去应有的新意和情趣;重复的生活消磨了年轻的资教教师生命感受、生命动力,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感。
二、资教教师心理问题的解决
资教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资教工作的质量,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资教学校尽可能为他们工作和生活营造和谐的环境,经常组织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经常加以引导化解他们的顾虑,帮助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但更主要的是资教教师个人需要进行自我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1、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
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保持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平静而稳定的心态,它不会为一点挫折而灰心丧气,也不会为一点成功而沾沾自喜。其实有些名言正是说明这种心态的,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知足者常乐"等,以此自勉,是有助于保持心理平衡的。
2、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多种兴趣爱好。
人的性格各有不同,在待人接物方面也各有不同表现,要保持自己稳定的良好心态,就必须扬长避短,因为性格上的弱点往往正是造成心理失衡的主要内部原因。具有多种兴趣和爱好,这不仅是教育教学工作所要求的教师的基本素质,同时也是教师自我调适,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在心情烦躁时,参加绘画、歌舞、体育等活动,可以很好地排解心中的不快。
3、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付出的努力与最后收获不成正比这些问题都会时常遇到,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做事之前要充分预设到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能够坦然面对,这样才能对保持良好的心态。
4、设定适度期望值。
人的期望是一种自我设定的目标。经过努力而达到了目标,主观上便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自信心增强;反之,未达到预期目标,即受到挫折,有可能产生沮丧情绪,多次受到挫折,自信心也会受到挫伤。教师对于自己的成长也应有一个目标,但必须适度。期望过低,没有动力;期望过高而实现不了,信心必然受挫。
资教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作为资教教师,学会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健康,才能促进自我成长,才会为学生创设出和谐、健康向上的心理成长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1 15:34 , Processed in 0.09942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